(完整版)中学历史教学论答案
历史教学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历史教学论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a3b36c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95.png)
历史教学论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1.下列关于历史教学的目标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能力B.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爱好C. 提升学生的历史知识和认知能力D. 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机械应用能力答案:D2.在历史教学中,合适的评价方式是指:A. 只注重学生记忆的情况下完成历史考试B. 将历史知识与学生生活相结合的评价方式C. 通过竞赛等方式进行评价D. 鼓励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答案:B3.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更适合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A. 讲授式教学B. 实践式教学C. 问题导向教学D. 集体讨论式教学答案:C4.历史教学中,应注意鼓励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下哪个做法是错误的?A.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B. 鼓励学生参与历史研究和探索C. 鼓励学生背诵大量历史资料D. 鼓励学生进行历史实践活动答案:C5.历史教学中,合适的教学资源包括:A. 图书馆资料B. 视听资料C. 网络资源D. 手工制作资料答案:A、B、C、D...二、问答题(共3题,每题20分,共60分)1.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解答: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提出历史问题并进行讨论,引导他们学会分析问题和多角度思考。
- 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结果:通过教授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及其对社会、国家或个人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因果思维。
- 鼓励学生进行历史研究和探索: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发现历史资料并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利用互联网资源、多媒体和数字化教学工具,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开展深入的历史研究和思考。
2.如何设计一堂生动有趣的历史课堂?解答:设计一堂生动有趣的历史课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制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能够在课程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中学历史教学法课后习题解答
![中学历史教学法课后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fb5a6229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80.png)
中学历史教学法课后习题解答中学历史教学资料大全三生石编辑名词解释1.中学历史学科的学法指导(1)学法指导,亦称学习指导,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教给学生必要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会学习。
(2)历史学科学法指导的主要内容A.获取历史信息的方法指导B.掌握历史信息的方法指导C.运用历史信息的方法指导(3)学法指导的方式传授示范讲评辅导交流2.历史学习评价是以中学历史教学目标为准绳,以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运用一切可行的科学方法系统地收集信息,对中学历史学科所引起的学生心理素质的变化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是帮助学生激发兴趣,树立信心,强化、完善或改进学习行为,实现有效学习和持续学习的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历史课程实施和开发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教学研究与评价的重要依据。
3.历史教材:是师生为了达成历史教学目标而利用的相关素材、工具和手段,其中历史教科书居于核心地位。
4.学习:广义的学习,是指学习者(人或动物)在生活中或的个体经验并引起行为变化的过程;狭义的学习,主要是指学生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获得知识技能,并掌握一定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过程。
5.课程:为了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的总和,也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学习活动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是指学校教育根据课程计划编排的一门具体教学科目。
6.谈话法: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实践经验,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回答,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方法。
7.历史课程标准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教学的纲领性和规范性文件,规定了历史教学的目标、过程、范围及教学要求等重要内容,对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评估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8.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就是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所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
教学方法的确定,要考虑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学设备及教师本身的教学特长等因素。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史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史试题及解答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40dc2682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55.png)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及解答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春秋战国时期,以下哪位思想家主张“兼爱”、“非攻”?A. 孔子B. 墨子C. 孟子D. 老子答案:B解析: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反对战争和暴力,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孔子主张“仁政”,孟子主张“民为贵”,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因此,正确答案是B、墨子。
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是: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元朝答案:A解析: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由秦始皇嬴政建立,定都咸阳。
汉朝、唐朝和元朝都是秦朝之后的朝代。
因此,正确答案是A、秦朝。
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百家争鸣”时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孔子提出了“仁”的学说,强调道德教化。
B. 墨子提出了“兼爱”“非攻”的思想,反对战争。
C. 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主张以法治国。
D. 道家主张顺应自然,强调无为而治。
答案:A解析:A选项中,孔子确实是提出了“仁”的学说,强调道德教化,这是正确的。
墨子、韩非子和道家都是“百家争鸣”时期的代表人物,分别代表墨家、法家和道家。
因此,A选项是不正确的描述。
其他选项中的描述都是正确的。
4、以下关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 铁器的使用使农业生产大幅度提高,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B. 铁器的使用主要集中在手工业领域,对农业影响不大。
C. 铁器的使用使得战争方式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D. 铁器的使用是战国时期才开始的。
答案:A解析:A选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确实使农业生产大幅度提高,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铁器的出现使得农具更加坚固耐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B选项错误,铁器的使用对农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C选项错误,铁器的使用使得战争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如出现战车、兵器等。
D选项错误,铁器的使用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始,并非战国时期才开始。
《历史课程教学论》练习题一答案
![《历史课程教学论》练习题一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96e627cc1755270722088e.png)
《历史课程教学论》练习题一答案一、简答题1、创设教学情境有哪些方法?第一,巧思妙设问题情境第二,音美配合渲染情境第三,参与表演体会情境第四,动用直观再现情境第五,锤炼语言描绘情境2、简述教师备课的意义与基本要求意义:(1)备课程度决定教学效果。
(2)备课是教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具体体现。
(3)备课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
备课的基本要求:(1)要充分全面地备课。
(2)要有计划性。
(3)要发挥教师的创造性。
(4)要有针对性。
3、简述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1)教学目标。
主要评价教师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体现程度与学生的接受理解程度。
(2)教材处理。
历史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同时,是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
因此,对教材的剪裁、组织与呈现的合理科学程度,是历史教师教学功力的重要体现。
(3)教法选择。
历史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历史学习及主动参与的能力。
教师在择取教法时,要努力体现课改要求。
(4)学法指导。
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包括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历史的习惯、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及指导学生掌握使用查阅历史工具书与查找整理历史资料的方法等。
(5)教学过程。
主要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各个环节安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层次脉络的清晰性,教学氛围的浓厚性及教学要素的契合性等。
(6)师生互动。
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主要评价教师能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生之间配合的默契性等。
(7)教姿教态。
教师态势语言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及教学态度的端正性等。
4、简述历史教材的定义与类型?历史教材是历史课程资源的核心,是进行历史教学的基础。
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凡是承载历史教学内容和历史信息的物化材料,都可视为历史教材。
历史教材的类型:历史教材应包括:历史教科书、历史教学参考书、历史学习指导书、历史练习册、历史教学插图、历史文献资料、历史著作及补充读物、历史理论读物,与历史及历史教育有关的音像资料:幻灯片、唱片、影片、录音带、录像带、相关的电脑软件及因特网上各种相关信息,与历史有关的实物材料、文物、模型,例如革命纪念地、出土文物、历史遗址等。
(完整版)中学历史教学法期末笔记整
![(完整版)中学历史教学法期末笔记整](https://img.taocdn.com/s3/m/2555127204a1b0717ed5dd43.png)
第一章绪论1.中学历史教学法的学科属性;历史科学、教育科学、教育心理学与哲学相结合的综合科学,综合运用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来研究中学教学的的理论与实践,发展成文一门独立的科学。
2.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研究对象,就是中学历史教学法的全过程,即;A研究中学历史教学法的教学目的B:研究中学历史的教材内容C: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教学原则D:研究中学生在历史教学中的学习心理和科学的学习方法E: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模式F: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2)研究任务:研究中学历史教学法要完成的任务就是:认识这些问题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3.历史教学法的学习方法(1)学习历史教学法的意义A 掌握必要的专业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外必须具有从事中学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B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顺利开展教育教学活动C 培养示范类人才,培养忠于中学的教育工作者,从事专业教学的客观需要D 也是国家规定的教育计划的需要(2)学习历史教学法的要求A正确的学习态度,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B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反复地练习C 要下大力气学习制作和使用直观教具的方法D 要多观摩、多揣摩E 要本着诗外雪诗的精神随时学习、永远学习第二章历史课程论1备课(1)定义:中学历史教师为了进行课堂教学而进行的一切准备活动(2)备课的意义A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的的重要条件B 备课是教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具体体现(3)备课的要求A 充分全面地备课B要有计划任务C 具有情感态度价值观D 要有针对性、发挥教师的创造性(4)备课的方式A 个人备课(提高备课质量的基础)B 集体备课(5)备课的种类学期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2历史教案的编写和类型(1)编写A教学目标(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B授课时间与班级C 授课题目D 课程教学的类型及时间安排E 教学的重点、难点(用什么方法来解决)F 教学用具的准备G 板书设计、H 教学方法(讲解、描述战争场面、人物形象)I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问、结课、作业)J 教学总结K 作业布置L 课堂总结3历史教案的分类(1)按内容分A知识性教案注重历史知识的汇聚和参考资料的摘录,知识相对全面、稳定便于长期保存、反复使用,但缺乏怎么教B 教法型教案注重于学科过程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针对性强,具有教学教学的个性,注重于方法,便于实际教学中的双边活动,但缺少知识C 综合型教案集知识型和教法型教案两者的互补(2)按形式分A 详细内容全面,接近于讲稿B 简明也叫教学提要文字少只是基本内容、步骤和内容分析C 微型教案即卡片教案,使用程度低3教学计划、大纲及教科书(1)教学计划:是国家颁发的指令性计划,是国家的文件,规定学校应当讲授的各门学科,确定各年级学习各科的顺序,规定各年级在每周的学习时效,和每个年级的各学科的钟点时效。
(完整版)中学历史教学论答案
![(完整版)中学历史教学论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5124fea417866fb94a8e02.png)
名词解释1.教案教案是教师上课前,在深刻钻研课程标准、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的教学实施方案,可以称作课时授课计划或备课笔记。
对克服教学的盲目性、游移性,加强目的性与计划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说课就是让教师以语言的为主要的表述工具,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专家、系统而概括地解说自己对具体的课程的内容的理解,阐述自己的教学观点,表达自己的执教设想、方法、策略以及理论依据等,然后由大家进行评说。
简言之,说课是对课程的理解、备课的解说、上课的反思.3.导入导入指教师在一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从非学习状态逐渐进入到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
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的欲望,参与教学的程度及其学习效果,都与教师的导入有很大关系。
一段精彩的导入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渴望探求知识所以然的心理投身到学习活动中,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创造良好的前提。
4.课堂组织技能一般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采取一系列组织管理和调节控制措施,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活泼、主动地学习,并建立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和教学秩序,从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这样的行为方式成为教师的课堂组织技能。
5.课堂结束技能是指教师在一个教学内容结束或课堂教学任务终了阶段,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重复、强调、概括总结、训练操作、实践活动等方式,对所学新课知识和学科能力进行系统强化,使之稳固纳入学生认知结构的教学行为的技能。
6.备课备课是对教师职业的一项基本要求,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特别是高等师范院校进行实习工作的学生,在新课改教学实施过程中,备课尤为重要。
认真备课是历史教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具体体现,是提高历史教堂效果的起点和基石,也是保证历史课堂效果的关键性环节。
7历史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可分为狭义和广义的理解。
而历史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
初中历史教材教法(含答案)
![初中历史教材教法(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860749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d2.png)
初中历史教材教法(含答案)教材教法第一课: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一、从“施行规则”到“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规定了所设课程的教学目标、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建议等内容是学校课程和教学的纲领性、规范性的文件。
民国时期“课程标准”称为“施行规则”“课程纲要”新中国建立以来称为“教学大纲”目前改称为“课程标准”二、我国现行的历史课程标准我国现行的历史课程标准有两套,一套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的历史教学大纲和与之相衔接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
另一套是目前正在实验的初中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历史教学大纲主要内容包括:历史教学的作用与功能、教学目的与要求、教材的安排、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教学评估等。
历史教学课程标准分为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发起四个方面表述。
三、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使用1、从整体上把握其基本思想2、认真研读和分析其内容3、以此作为依据制定教学工作计划4、在理论中灵活地加以应用第二课:中学历史教科书一、教材与教科书1、教材:从广义上讲“教材”是指教学活动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即“教学材料”。
2、教材的种类:A.以文字材料为特征的历史教材历史教科书、历史教学参考书、学生接洽册、学生自学指点书、历史文献资料、当代历史著述及读物、有关历史理论的著述、文学作品。
B.以形象化材料为特征的历史教材图象教材、音像教材、什物教材、实地教材。
3、历史教科书即通常意义上的历史课本。
是教师教学的凭借,也是学生进修的工具。
二、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审定制度和编写原则1、审定制度;国定制、审定制、认定制、选定制2、编写原则:(1)科学性原则(2)思想性原则(3)基础性原则(4)系统性原则(5)精选性原则(6)可读性原则(7)适用性原则三、历史教科书的功能与使用办法1、历史教科书的功能(1)认识的中介和客体的功能(2)提供知识范围和数量的功能(3)思想品德教育的功能(4)发展思维能力的功能(5)主体自学的功能(6)主体自我检测的功能(7)复巩固的功能2、中学历史教科书的使用(1)要从整体上掌握教科书的框架、脉络(2)要全面理解教科书的内容(3)要把握教科书中的重点、难点(4)以教科书为依托、设计教学方案(5)处理好教科书中的大字与小字、课文研究与课堂活动、文字与图片、课文与补充资料、课文研究与作业练、教师运用教科书与学生运用教科书等各项关系问题。
中学历史教学论新探陈辉答案
![中学历史教学论新探陈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952681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3b.png)
中学历史教学论新探陈辉答案1、29.《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谨。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统治者实行了()[单选题] *A.郡县制B.休养生息(正确答案)C.盐铁官营D.统一铸币2、56.大宋通过“澶渊之盟”向大辽购买了和平,相当于帝国对外以财政手段解决军事问题。
为此,宋辽两国交好百余年未曾发生战争。
据材料可知,“澶渊之盟”后[单选题] *A.辽国无力进犯北宋B.宋辽之间进行互市C.北宋向辽屈膝称臣D.宋辽维持相对和平(正确答案)3、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这条世界上建造时间最早、空间跨度最大的人工运河开凿于()[单选题] *A.秦始皇统治时期B.汉武帝统治时期C.隋炀帝统治时期(正确答案)D.隋文帝统治时期4、27.下列关于澶渊之盟的叙述,不准确的是()[单选题] *A.是中原政权战败的产物(正确答案)B.是双方势均力敌的结果C.带来了相对和平的环境D.规定了“岁币”的数量5、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金刚经) 卷末题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字样。
《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单选题] *A.标有年代的活字印刷品B.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正确答案)C.代初年留存的印刷品D北宋时期的佛经印刷品6、中国正史中第一次提到日本是在《汉书地理志》中:“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史书记载的是( ) [单选题] *A.当时日本国内小国林立(正确答案)B.日本是一个发达的国家C.日本人经朝鲜半岛来到中国D.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7、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数百年的政权分立状态,使中国重新进入统一时期的朝代相继是()[单选题] *A. 秦汉B. 隋唐(正确答案)C. 宋元D. 明清8、72.“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注: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及精品答案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及精品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9af0a8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de.png)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及精品答案单选题(共40题)1、“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演绎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
诸侯国的出现。
源于()。
A.世袭制B.郡县制C.禅让制D.分封制【答案】 D2、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曾说.研究世界历史“就如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和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
这体现了()A.革命史观B.全球史观C.文明史观D.现代化史观【答案】 B3、公元前5世纪,罗马的《十二铜表法》规定:“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
”这一条款体现的是()。
A.维护私有财产B.限制贵族权力C.维护平民利益D.扩大统治基础【答案】 A4、英国《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该法律条文保证了议会的什么权利( )A.立法权B.司法权C.监督权D.选举权【答案】 A5、1937年,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贝特兰谈话时回忆说:“那时军队设立了党代表和政治部,这种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没有的,靠了这种制度使军队一新其面目。
”毛泽东所说的“这种制度”始于()。
A.黄埔军校B.南昌起义C.三湾改编D.古田会议【答案】 A6、唐诗句:“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诗句中的草市指的是()。
A.农村的民间集市B.城镇的商业市场C.买卖柴草的市场D.都城的花草市场7、某史书记述秦朝的政治制度时说:“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这反映了()。
A.皇权至高无上B.官员互相制约C.秦律严苛细密D.丞相大权独揽【答案】 A8、公元前445年,罗马废除贵族和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367年,又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罗马制定上述法律的主要目的是()。
A.完善法律体系B.稳定社会秩序C.保障平民利益D.维护帝国统治【答案】 B9、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带领戍卒“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掀起反抗秦朝暴政的义旗。
历史课程教学论.pdf
![历史课程教学论.pdf](https://img.taocdn.com/s3/m/68a6b00c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6f.png)
单选题1.对教材中的术语和难懂的字词句等进行简要的释义、说明的方法是()A.解释B.比喻C.综合D.比较答案:A2.以文字表达为主,把教材内容纲目化,形成层次分明的板书样式是()A.纲要式板书B.表格式板书C.主题探究式板书D.线索式板书答案:A3.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特征不包括()A.问题性B.实践性C.综合性D.指导性答案:D4.叙述法一般以什么为主()A.叙事B.讲解C.讲授D.描述答案:A5.完全由学生负责选择自己最好的或最喜欢的作品的档案袋是()A.展示型档案袋B.文件型档案袋C.评价型档案袋D.过程型档案袋答案:A6.只呈现有关线索或例证,让学习者经历一个发现的过程,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答案的教学方法是()A.讲授法B.研究法C.问答法D.叙述法答案:B7.探究教学明确提出最早始于()A.施瓦布B.杜威C.平田嘉三D.约翰生答案:A8.初中世界近代史设立的为主题()A.10个B.9个C.8个D.7个答案:C9.新的初中历史课程体系是()A.学习主题的形式B.专题的形式C.通史的形式D.中外贯通的形式答案:A10.概括性谈话多用于()A.课程结束之前B.专门复习课中的某一具体专题C.温习旧知识D.学习新知识答案:B11.基本训练的要求不包括()A.训练前应明确提出训练的目的与要求B.加强练习方法的指导,坚持练习形式的多样化C.基本训练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D.练习次数答案:D12.人力课程资源,就历史学科讲,指的是()A.历史教师B.历史教材C.学校图书馆D.历史音像资料答案:A13.具有形象性的显著特点是()A.讲授法B.描述法C.问答法D.叙述法答案:B14.初中中国现代史设立的为主题()A.10个B.9个C.8个D.7个答案:D15.教学的指导方针是()A.课程标准B.教科书C.教学目的D.学生情况答案:C16.能充分调动师生双边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A.叙述法B.谈话法C.概述法D.讲授法答案:B17.历史教育教学研究的目的不包括()A.适应新历史课程的需要B.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C.高考的需要D.教师提升自身素质的需要答案:C18.主要用于温习旧知识,为讲授新知识打基础的谈话法是()A.检查性谈话B.启发性谈话C.概括性谈话D.巩固性谈话答案:A19.第一本有大、小字体例的历史教科书是顾颉刚等合著的()A.《自修适用白话本国史》B.《中国历史教科书》C.《共和国教科书本国史》D.《初中本国史》答案:D20.初中历史课设学习板块为()A.4个B.5个C.6个D.7个答案:C21.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的根本特征是()A.实践性B.兴趣性C.前瞻性D.科学性答案:A22.初中世界古代史设立的为主题()A.4个B.5个C.6个D.7个答案:B23.最为有利的教学因素是()A.兴趣B.教学方法C.教学目的D.评价手段答案:A24.历史课程资源的核心是A.教科书B.课程标准C.历史教材D.教学参考书答案:C25.作为教学内容的基本载体是()B.课程标准C.教案D.教学手段答案:A26.初中中国近代史设立的为主题()A.10个B.9个C.8个D.7个答案:D27.着眼于学生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A.发现法B.四段式教学法C.概述法D.图文示意教学法答案:A28.当前学校教育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直观教学B.课堂教学C.课外教学D.课堂教学答案:D29.中国第一部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的中学历史教材是()A.吕思勉编的B.邱汉生等编的C.范文澜编的D.胡华编的答案:B30.课程的开发和利用的后盾()B.文化C.政府D.高校答案:A31.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内容来体现的()A.教学经验B.教学目标C.教学方法D.教学内容答案:D32.中学历史教学的原则,确定的主要依据是()A.历史知识的特点B.史论结合C.突出重点D.知识的系统性答案:A33.哪本书使在20世纪20年代上半叶,课程这一研究领域最早在美国比较完整的确立起?A.《课程编制》B.《课程》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D.《后现代课程观》答案:A34.多尔认为,“什么是四个标准中最主要的,它防止转变性课程落入‘蔓延的相对主义’或感情有事的唯我论。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https://img.taocdn.com/s3/m/26935a8d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b3.png)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单选题(共45题)1、晁晁错说:“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
”对此,汉文帝采取的措施是( )。
A.①⑦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 C2、史学家黄仁宇说:“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这里的“收敛性”具体现在()。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C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某一时期“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9.6%,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4.8%。
经济发展比较快,经济效果比较好,重要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比较协调。
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由此可以推测出当时中国()。
A.经济政策深受苏联影响B.经济建设出现浮夸风C.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D.工农业比重逐渐失衡【答案】 A4、下面资料出自于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
该条约是()。
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 D5、周恩来总理在1954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说:“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
”这次会议是()。
A.万隆会议B.海牙会议C.日内瓦会议D.联合国大会【答案】 C6、下列我国近代史上出现的标语和口号,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④③①②【答案】 C7、1917年4月,美国总统威尔逊说:“这是一种与全世界各国为敌的战争,美国船已被击沉,美国人的生命被夺去,其手段令我们听到大为激怒。
”威尔逊所说的“手段”指的是()。
A.闪电战B.海空一体战C.大规模消耗战D.无限制潜艇战【答案】 D8、莱斯利?贝瑟尔在《剑桥拉丁美洲史》记载,1800年西班牙王室禁止殖民地建立工厂,次年要求殖民地官员对殖民地工厂予以摧毁,甚至可以考虑由王室国库接管。
说明()。
A.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原因B.欧洲开始殖民扩张的背景C.西班牙开辟新航的动机D.卡德纳斯改革取得的成果【答案】 A9、有力挑战封建神学创世说的科学著作是()。
(0815)《历史学科教学论》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815)《历史学科教学论》网上作业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ed11f9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92.png)
(0815)《历史学科教学论》网上作业题及答案4、你认为学习历史学科教学论课程具有什么意义?参考答案:1.全面学习和探讨历史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关问题。
2.通过理论学习,将理论运用于中学历史教学中。
3.提高教学能力,从容应对当今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学历史教学。
4.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逐步成为专家型的历史教师。
2:[判断题]3、历史学科教学论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学历史教学理论和中学历史基本教学技能。
参考答案:正确3:[判断题]2、学习历史学科教学论最基本的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
参考答案:正确4:[判断题]1、历史教学论就是研究中学历史教材和教学方法的。
参考答案:错误1:[多选题]10、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关于历史课程性质的定位正确的是A:历史学专业课程B: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C: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D: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参考答案:BCD2:[多选题]9、本次历史课程改革的目标有A: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B: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C: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实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D: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参考答案:ABCD3:[单选题]8、本次(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于哪一年?A:1999年B:2000年C:2001年参考答案:C4:[判断题]7、传统历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历史教学不够重视。
参考答案:错误5:[判断题]6、基础教育阶段,应该精选历史教学的内容。
参考答案:正确6:[判断题]5、英美历史课程教学重视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参考答案:正确7:[判断题]4、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中学历史教学的三大任务是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学习方法培养。
参考答案:错误8:[判断题]3、历史课程就是历史教学大纲或历史课程标准。
参考答案:错误9:[判断题]2、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文化体系)中学习到的非预期性或非计划性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及精品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及精品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9fa449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e6.png)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及精品答案单选题(共30题)1、十九世纪以来,世界主要文学流派出现顺序()。
A.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B.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现实主义C.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D.浪漫主义、古典主义、现代主义【答案】 A2、 6~15岁儿童用药剂量折算是A.成人剂量的1/2B.成人剂量的1/5C.成人剂量的1/8D.成人剂量的1/4E.成人剂量的2/3【答案】 A3、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和货币。
”苏俄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马克思的设想最大的不同是()。
A.实施的条件B.所有制结构C.经济管理模式D.产品分配方案【答案】 A4、最能体现历史学科特点的教学原则是()。
A.史论结合原则B.直观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量力性原则【答案】 A5、有学者说:某机构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吾以谓有宰相之实,今之宫奴也。
”这个机构是()。
A.唐代政事堂B.宋代枢密院C.明代内阁D.清代理藩院【答案】 C6、1982年,深圳率先放开一切生活必需品的价格,逐步取消粮票和粮本等各类票证,终结了几十年的票证制度。
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张股票“深宝安”发行,深圳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诞生。
下列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标志着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初步形成B.体现了特区发展过程中的创新精神C.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意味着社会主义商品体趸基本建立【答案】 B7、有学者认为:“16世纪前后,它的生产、传播、消费,连接起美洲、欧洲、中亚、东亚等地,成为流淌在全球贸易机体中的血液。
”文中的“它”指的是()。
A.香料B.白银C.瓷器D.呢绒【答案】 B8、1960年起,《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多,这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
福师1108考试批次中学历史教材教法温习题一及参考答案
![福师1108考试批次中学历史教材教法温习题一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102b0ac1c708a1294a4456.png)
福师1108考试批次《中学历史教材教法》温习题一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32分)一、课程参考答案:答案仅供参考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交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二、历史意识参考答案:答案仅供参考历史意识是人类对自然、人类自己在时间长河中发展转变现象与本质的熟悉。
人类的历史意识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熟悉能力。
这种能力慢慢发展为继承历史、创造历史的能力。
正是这种特有的熟悉历史、继承历史、创造历史的能力,令人类自己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由愚昧向文明进步。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之所以能够离开自然、成为自然界的精灵,是从历史意识的萌芽开始的。
3、教材参考答案:答案仅供参考从广义上讲,教材是指教学活动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腕,凡是承载教学内容和信息的物化材料都是教材。
可以分为两类:1.以文字材料为特征的历史教材(包括历史教科书、历史教学参考书、学生练习册和自学指导书、历史文献材料、今世的历史著述、有关历史理论的著述和涉及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等)。
2.以形象化材料为特征历史教材(包括图象教材、音像教材、实物教材、实地教材等。
)这些材料,组成了历史教材的整体,在历史教学中有着各自的作用。
4、特殊熟悉论参考答案:答案仅供参考是当前我国对教学本质问题的研究中影响最大的一种观点。
它是我国在解放初期苏联凯洛夫教学理论的基础上,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熟悉论为指导,通过不断研究而慢慢形成的。
其大体观点以为,教学进程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熟悉进程。
在大体熟悉一致的前提下,支持该观点的学者对"教学是一种特殊的熟悉进程"的理解各有偏重。
五、教学原则参考答案:答案仅供参考教学原则是按照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大体要求。
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进程的方方面面和始终。
中学历史教学法第四版于友西赵亚夫课后题答案
![中学历史教学法第四版于友西赵亚夫课后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aec8c1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c9.png)
中学历史教学法第四版于友西赵亚夫课后题答案1、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单选题] *A. 鸦片战争B. 北伐战争C. 抗日战争(正确答案)D. 解放战争2、63.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唐朝中后期开始,最后完成于[单选题] *A.隋朝时期B.唐朝时期C.宋朝时期(正确答案)D.南北朝时期3、64.宋代城市商业繁荣,在“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
这一生活景象最能表明[单选题]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正确答案)B.市已遍布城内各处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D.坊与市已没有区别4、7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279年,当宋朝末代皇帝死于一次海战时,宋朝终于灭亡。
一个全新的蒙古王朝,从此开始了它的统治,直到1368年。
”这个王朝的建立者是[单选题] *A.铁木真B.忽必烈(正确答案)C.朱元璋D.努尔哈赤5、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它发展的黄金时期出现在()?[单选题] *A. 洋务运动期间B. 甲午中日战争前后C.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正确答案)D. 抗日战争时期6、李庆新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写到:“唐朝与海外发生官方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70余个”。
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唐朝()[单选题] *A.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正确答案)B.对外水陆交通发达C.对外开放,兼容并包D.经济文化世界领先7、毛泽东曾十七次批注过《资治通鉴》,并评价说:”一十七遍。
每读都获益匪浅,一部难得的好书……中国有两部大书,一曰《史记》,一曰《资治通鉴》……”下列史实不能在《资治通鉴》中查阅的是()[单选题] *A.千古一帝秦始皇B.一代明君唐太宗C.黄巢起义D.陈桥驿兵变(正确答案)8、象棋中的“楚河汉界”反映的是哪个历史事件()[单选题] *A.官渡之战B.长平之战C.刘邦项羽之争(正确答案)D.陈胜吴广起义9、84.《史记》记载的历史时期是()[单选题] *A.西周到战国时期B.夏朝到汉武帝时期C.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正确答案)D.西汉到东汉时期10、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
历史教学论
![历史教学论](https://img.taocdn.com/s3/m/ef276f2c3169a4517723a385.png)
中学历史教学法一、题型1、列举(30分)10分/题2、简述(30分)10分/题3、论述(30分)15或30分/题4、应用(10分)考试范围可能为教案、说课和板书三者中的其一二、题目及答案1、影响历史课程编制的因素(第26——27页)(1)国家政治和政策的导向历史课程的编制,必须考虑到要体现出国家的政治思想,符合国家政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要求。
(2)社会对未来公民素养的要求历史课程的编制,必须考虑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要符合公民教育的总体要求。
(3)历史学科发展的现有状况历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门学科课程,其教育教学的具体内容必然受到历史学科发展水平的影响。
(4)学生认识历史的规律和特点历史课程是学校的教育课程之一,课程的学习者是学生,因此历史课程的编制必须符合学生认识历史的规律、特点,适应学生对历史的学习。
2、历史课程编制的主要原则(第28——30页)(1)遵循科学指导思想的原则历史学科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具有思想性,历史学科的编制,要在唯物史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坚持科学的思想导向。
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是学校历史课程编制最重要的原则。
(2)符合基础教育要求的原则基础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承担着历史方面的基础性的教育,是普及性历史教育的重要渠道,是公民教育中基础性的历史教育。
(3)建立在时序框架下的原则历史学科的基本结构是建立在时间顺序的基础上的,所展现的历史进程是以时间为坐标的,历史认识和历史状态都离不开时间概念。
(4)全面展示历史发展的原则历史学科涉及人类发展的方方面面,学校历史课程应该展现出历史发展的基本情况,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全面认识和掌握历史。
(5)促进学生认识历史的原则历史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认识和解释,而历史课程的编制也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
3、新历史课程改革的基本特点(第49——53页)(1)进一步明确课程的定位新课改的历史课程定位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服务的基础上,使学生的历史学习与学生的发展联系起来。
(完整版)中学历史教学法--于友西(教材整理)
![(完整版)中学历史教学法--于友西(教材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59b84149fc4ffe473268ab2f.png)
第一章绪论1、简述中学历史教学法研究的对象。
答: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研究对象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全过程:1.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2.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内容;3.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原则;4.研究中学生在历史教学中的学习心理和科学的学习方法;5.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模式;6.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学习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目的①为了培养合格中学历史教师的需要②为了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需要③为了中学历史教师自我提高适合时代要求的需要3、学习历史教学法的意义有哪些P12(一)帮助学生最有用地掌握这一学科的基本内容的真谛,尽快地胜任自己的工作(二)能帮助学习者自觉地意识到该向别人学什么,从而缩短自己成熟的过程。
4、学习历史教学法的基本要求P13①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要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②在学习中要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反复地联系③要下大力气学习制作和使用直观教具的方法④要多观摩、多揣摩⑤要本着“诗外学诗”的精神随时学习、永远学习第二章历史课程论1、影响历史课程编制的因素P24影响学校课程编制的因素:①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
详尽反应在国家教育方针,教育指导思想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培养目标上②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影响。
取决于科学技术的现有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这种发展水平③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例外年龄段的学习需要和认知可能性例外,设置课程也例外④民族传统文化对学校课程的影响。
⑥教育学理论对学校课程的影响。
教育观念或对教育作用认识的差异,产生了例外的学校课程类型⑦学校实际管理与操作对课程编制的影响影响历史课程编制因素①国家政治和政策导向。
体现出国家的政治思想。
②社会对未来公民素养要求。
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符合公民教育的总体需要③历史学科发展现有状况。
历史学科的研究传统,研究水平,影响到历史课程的编制。
④学生认识历史的规律和特点。
编纂历史遵循原则:①遵循科学指导思想的原则②符合基础教育要求③建立在时序框架下④全面展示历史发展⑤促进学生认识历史3、历史课程设计的模式P30(一)学科中心设计模式,这种模式是以学科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课程是以学科作为编制的基本依据。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题库(附答案)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题库(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5fe1aa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e0.png)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题库(附答案)单选题(共40题)1、20世纪初.明确主张进化史观,提出“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
悠悠万事,唯此为大”的历史学家是( )。
A.王国维B.陈寅恪C.傅斯年D.梁启超【答案】 D2、汉代的“文景之治”开创我国历史上的一代盛世。
汉文帝为恢复、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减轻民众负担而采取许多措施。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这些措施的是()。
A.“众建诸侯而少其力”B.减免土地租税C.颁布诏令,鼓励农业生产D.废除肉刑【答案】 A3、晚清一位大臣针对列强在华攫取的某项特权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
”这项特权指的是()。
A.领事裁判权B.外国公使进驻北京C.开矿筑路权D.片面最惠国待遇【答案】 D4、教师在编制历史高中试题时,要关注难度与区分度。
为保证试题有较好的区分度,试题难度应控制的区间为( ?)。
A.0.1~0.2B.0.2~0.4C.0.4~0.6D.0.7~0.9【答案】 C5、“东街南曲声婉扬,西街北曲声激昂。
”这是元朝人描写当时街市演出景象的诗句,诗中的“曲”指的是()。
A.昆曲B.京剧C.杂剧D.词曲【答案】 C6、史载:“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宰辅执政,政出多门,权去公家,遂成习俗。
”文中“习俗”指的是()。
A.郡国并行B.门阀政治C.地方割据D.内阁专权【答案】 B7、顾炎武说:“愚所谓圣人之道如之何?日‘博易学文’,曰‘行己有耻’……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
”上述言论的主旨是()。
A.倡导经世致用B.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C.提倡无征不信D.回归先秦儒学的义利观【答案】 B8、“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
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
绝缴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这首大学校歌歌词折射的历史情境是()。
A.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B.国民革命的风起云涌C.红军长征的艰难困苦D.抗日战争的烽火狼烟【答案】 D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是()。
历史课程与教学论题库答案
![历史课程与教学论题库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960776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b9.png)
历史课程与教学论题库答案0-3、历史课程与教学论要解决哪些问题?32页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历史课程的本质是什么?需要探讨历史课程的基本原理,以指导历史课程的编制与历史教学的实践,解决“教什么,怎么教,学”等问题;需要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转换和应用于历史课程教学实践中,解决怎样研制历史课程和如何组织有效的历史课程教学等技术性问题,所以,历史和教学论应该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0-4如何理解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呢?11页课程与教学既有关联,又是各不相同的两个领域。
课程强调每个学生及其学习的范围,探讨的是“教什么”、“为什么教”的问题,而教学强调教师的行为,探讨的是“怎么教”的问题;课程与教学不可能在相互独立的情况下各自运作。
1-1确定历史课程目标的依据41页历史课程目标的拟定,需要综合考虑历史学科、社会需求、学生发展等诸多方面的要求,历史课程目标一定要从历史学科的特点出发,围绕学生这个主体,围绕公民素养的培育这一社会要求,探讨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能够获得怎样的历史认识,养成我们所希望的公民素养1-4中学阶段的历史学科人文教育的目标是什么?44页这要求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能够拥有一定的实践性的历史人文知识,透过历史知识进行反思,形成自我的历史意识,对历史人物在历史事件中表现出来的感情、态度与价值观进行思考;透过对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评价或情感反应,理解人的内在精神和外在行为是如何作用于人类的文化发展的,形成自信、进取、乐观、不断完善自我、爱憎分明的人文态度,进而形成具有以人为本的观念、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追求完美的个性;在具体的历史实践中,反思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坚持理性、实证、怀疑、民主、奉献等人文精神,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1-5 历史课程公民教育目标:44页历史学科的公民教育并不是单纯的政治说教,它使通过具体的历史情境以及所产生的学习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思考,总结前人经验和教训,理解人类社会,反省人类的行为,深化和发展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理解,陶冶学生的公民意识。
[0815]《历史学科教学论》
![[0815]《历史学科教学论》](https://img.taocdn.com/s3/m/5bfbbd458e9951e79b8927be.png)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代码: 0815 学年学季:20192单项选择题1、下列教学方法中,属于接受式教学方法的有()。
. A. 讲述法. B. 谈话法. C. 探究式教学法. D. 读书指导法多项选择题2、确定教学重点的依据有哪些?.根据课程标准对本课内容的定位来确定.看该内容是否构成了历史发展的主要环节和在整体课时(单元)内容中的地位确定.具有知识内容的时代性、现实性和教育意义.看其是否是课文、习题、教学参考资料反复提及的3、图示法设计的要求有()。
.图示中的符号、格式必须前后统一.图示要简单明了,力求直观.要注意图示各要素的系统完整性.设计图示要注重实效,有利于学生的把握判断题4、隐性课程是非预期性或非计划性的课程。
. A.√. B.×5、发展性评价是一种评价理念,而不是一种具体的评价方法。
. A.√. B.×6、正板书是板书的主体部分,体现教学内容的提纲、要点。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完善的正板书提供给学生不重要。
. A.√. B.×7、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中学历史教学的三大任务是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学习方法培养。
. A.√. B.×8、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文化体系)中学习到的非预期性或非计划性. A.√. B.×9、学习历史学科教学论最基本的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
. A.√. B.×10、课程标准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 A.√. B.×11、发现教学法就是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 A.√. B.×主观题12、名词解释:中学历史教学过程参考答案:、中学历史教学过程: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学生现有水平及身心发展特点(学生实际),有基本历史知识和技能,发展自己的智力,形成一定的世界观、思想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达到社会13、名词解释:教学难点参考答案:指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或难以掌握,需要通过教师的讲述才能弄明白的那部分历史知识,难点是学14、名词解释:表现性评价参考答案:表现性评价:指的是通过客观测验以外的行动、表演、展示、操作、写作等更真实的表现来评价学价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限制式的表现性评价,一种是开放式(或扩展式)的表现性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教案教案是教师上课前,在深刻钻研课程标准、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的教学实施方案,可以称作课时授课计划或备课笔记。
对克服教学的盲目性、游移性,加强目的性与计划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说课就是让教师以语言的为主要的表述工具,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专家、系统而概括地解说自己对具体的课程的内容的理解,阐述自己的教学观点,表达自己的执教设想、方法、策略以及理论依据等,然后由大家进行评说。
简言之,说课是对课程的理解、备课的解说、上课的反思.3.导入导入指教师在一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从非学习状态逐渐进入到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
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的欲望,参与教学的程度及其学习效果,都与教师的导入有很大关系。
一段精彩的导入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渴望探求知识所以然的心理投身到学习活动中,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创造良好的前提。
4.课堂组织技能一般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采取一系列组织管理和调节控制措施,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活泼、主动地学习,并建立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和教学秩序,从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这样的行为方式成为教师的课堂组织技能。
5.课堂结束技能是指教师在一个教学内容结束或课堂教学任务终了阶段,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重复、强调、概括总结、训练操作、实践活动等方式,对所学新课知识和学科能力进行系统强化,使之稳固纳入学生认知结构的教学行为的技能。
6.备课备课是对教师职业的一项基本要求,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特别是高等师范院校进行实习工作的学生,在新课改教学实施过程中,备课尤为重要。
认真备课是历史教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具体体现,是提高历史教堂效果的起点和基石,也是保证历史课堂效果的关键性环节。
7历史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可分为狭义和广义的理解。
而历史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
也可以分为材料兴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水平同教学质量的高低紧密相关,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有利于历史课程标准的实现。
(53)8.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各种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各个因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整合并通过屏幕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以及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或训练的过程。
”而中学历史学科是由鲜活的人物、时间组成的,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可以进一步凸显历史课生动有趣的一面,有效减少历史课“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距离感和朦胧色彩。
9.中学历史教材中学历史教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新课程下的教材倡导广泛意义上的大教材观,认为中学历史教材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各种历史教学教材,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教辅材料等。
其中教科书、讲义和讲授提纲是历史教材的主体部分。
历史教科书是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的教学材料。
辅助教材包括教师教学用书、教学挂图、课外读物、练习册、历史地理图册等。
10.历史教学方法历史教学方法是指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它是历史整体教学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教学的基本因素之一。
好的教学方法,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形成独立意识、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等优秀品质。
11.讲解法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常需要运用分析、总和、比较等方法对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制度、社会发展概况、自然环境、民族分布、科学技术等进行一定的解释和说明,这种对历史概念和现象进行解释和说明的方法就是讲解法。
讲解法的特点是针对一些规律性的知识,如概念、规律原理等进行严密的逻辑分析和科学论证。
如果教学能把讲解法与其他教学方法合理的结合,就能推动其他教学活动的展开。
(123)12.讨论式提问讨论是提问是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教学交流最民主的方法。
大家围绕教学内容各抒己见,创造课堂高潮。
讨论式提问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而且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听取并总结多方面的意见对扩大其思维宽度有很大帮助。
此外,还能在学生体验被关注的喜悦之时培养其尊重他人、礼貌倾听的好习惯,这对其人格发展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简答题:1.课标的使用。
(70)历史课程标准是确定历史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也是课堂教学的依据、教学评级的标尺。
第一,认真学习历史课程标准,全面把握课程标准的基本概念,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
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的依据,也是课程实施的依据。
从这一点上说,教材是服从于课程标准的。
在关于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上,应注意以下两点:其一,当教材与课程标准不相符时,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其二,在分析教材时,应首先分析课程标准。
第二,重点研读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部分,因为该部分通过使用不同的行为动词,把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层次的内容作了不同水平的划分,这是确定教学重点的依据。
第三,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式上,要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
第四,注重课程标准的弹性。
历史教师要使用“标准”,就必须吃透标准,在领会其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加以应用。
2.板书的设计要求包括哪些方面?(176-177)教学板书是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和提炼,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
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必要途径,它的设计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板书的内容要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助于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
教师首先要考虑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写入板书中,尽量使用大小标题,或者用重点符号加以突出。
第二,板书应该井然有序,独立构成完整的历史线索。
可以把各种史实按发生的先后,或按事件的前因后果关系,注意排列下来,构成逻辑性强,阐明事理发展经纬的独立完整的历史线索。
第三,板书既要强化历史基础知识,有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历史课的任务就是通过讲授历史知识,培养唯物主义观点和爱国精神。
有些历史知识要多次强调才能巩固,有些历史概念古今中外又有所不同;另外,历史课要上的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第四,半数的语言要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半数是归纳史实的提纲,是一本浓缩的教科书。
第五,发挥板书的多功能作用。
板书是教师对教材分析归纳总结的结果,通过抄写板书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弊端。
(208)第一,不重视教科书,一昧地追求课外史料的堆积。
从而忽视教科书上本来就有一些重要的史料。
第二,不顾忌重点,盲目加大课堂教学容量。
重点难点也没有突破,大容量导致了低效益。
第三,缺乏时效性,课件过于华丽。
一个好的CAI课件,在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前提下,应该文字取舍精当,动画清晰和谐,音乐优美,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
而有些课件便脱离了这些,使得整堂课下来学生注意力分散,重点不突出。
第四,只重视课件的形象直观性,忽视了对演示内容的概括。
因此,分析是不可或缺的。
第五,完全依靠多媒体教学,完全抛弃传统教学。
多媒体技术只是起着辅导的作用。
而适当的板书也是必不可少的。
第六,重视演示课件,忽视对学生思维的点拨。
4.列举几个历史教学方法。
(37-49)历史教学法多种多样,简单地列举一下几种。
⑴移花接木法:即启发学生从相关、相近的学科中找出类似的内容。
⑵百家争鸣法:在实际教学中,对待同一件事情、同一人物总会产生许多不同看法、见解和评价。
作为教师,应当给学生打造能激发出潜能的平台,最终使学生能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做出思考、判断并使其思想条理化。
⑶蚂蚁搬家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对于一个较大的问题,学生单凭自身的力量很难独自解决问题,而用“蚂蚁搬家法”可以集思广益,分组探讨,得出比较全面的答案。
⑷动感地带法:就是“我的地盘我做主”。
我们要培养学生大胆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给学生创造人以遨游历史海洋的机会。
⑸拿来主义法:新课程中高中历史学科的教育已经远远超越课堂、课本,已经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但是各种信息鱼龙混杂,所以我们就要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⑹历史故事演讲法。
⑺辩论对抗赛法。
⑻历史“发现教学模式”:是以通过学生的发现获取知识为主要特征。
比如历史概念的获得;历史规律的获得;运用概念和规律解决新的历史问题;对历史的价值判断。
⑼“问题中心教学法”,它是指在教学课堂中,一问题的提出、分析与解决贯穿其中。
⑽“六步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
⑾历史比较教学法:就是在历史教学中对某些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进行比较、对比,找出区别与联系。
比较法主要有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宏观比较和微观比较;事实比较和反事实比较;一般比较与特殊比较。
⑿历史讨论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
5.历史课堂提问的原则(129-131)组织课堂提问必须遵循一定的科学原则,不可背离科学规律进行主观想象,随意发挥,信口发问,否则将使严肃的教学流于庸俗,造成学生学习的负迁移,导致教学的失败。
(一)针对性原则要针对教材内容、教学目的以及学生的疑难设计和提出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二)可接受性原则课堂提问首先应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不同水平,正确估计学生的能力,有针对性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深度的问题。
(三)循序渐进性原则要求教师按教材内容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简到繁地设计提问。
一般分为四个层次:单纯的记忆性问题;识别性问题;推理性问题;评价性问题。
(四)学生主体性原则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和作用。
可以分为三种:引导学生探索真理;鼓励学生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欢迎学生发表创新见解。
(五)趣味性原则提问的高明在于引发学生的兴趣。
因此需要注意遵循以下一些原则:提问要选择最佳时机;提问的语言要具有激趣性;化难为易,保持兴趣。
6.教案的功能(83-84)写好教案是教师备好课的重要前提,教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帮助教师理清思路,因为教师在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及参考资料时,获得的知识是杂乱无章的,如何在课堂上有条不紊地开展教学,则需要教师编写教案,从而使只是条理化、系统化。
第二,指导教学实施,保证教学质量。
教师在教案的指导下进行教学,有助于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有益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为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三,编写教案的过程也是教师积累资料、总结经验的过程。
从而为教师不断改进工作,提高业务素质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