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工艺方法确定
第二章-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课堂讨论 图3-2-26
1.应使铸件全部或大部分置于同一半型内
图2-15 轮毂分型方案
2.应尽可能减少分型面数目 铸件的分型面少,铸件精度容易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且砂箱数目 少
图2-16 确定分型面数目的实例
3.平直分型面和曲折分型面的选择 尽可能选择平直分型面以简化工装结构及
其制造、加工工序和造型操作
图2-17 摇臂铸件的分型面
最小壁厚/㎜
高温合金
铝合金
0.6~1.0
1.5~2.0
0.8~1.5
2.0~2.5
1.0~2.0
2.5~3.0
—
3.0~3.5
—
3.5~4.0
铸件尺寸㎜
50×50 100×100 225×225
金属型铸造时铸件的最小壁厚
铝硅合 金
最小壁厚/㎜
铝镁合金、镁合 铜合金 金
灰铸铁
2.2
3
2.5
3
2.5
3
3
(1)改进妨碍起模的凸台、凸缘和肋板结构
改进妨碍起模的铸件结构 a)不合理 b)合理
教材220面,学生看,老师提问
(2)尽量取消铸件外表侧凹
图2-6 外壁内凹的框形件 a)不合理 b)合理
(3)有利于砂芯的固定和排气 (4) 减少或简化分型面(P221)
轴承架铸件
P222
(5)便于铸件的清理 (P222,图3-2-15) (6)简化模具制造 (P222,图3-2-16)
原则:
铸件精度和生产批量 吃砂量要求 吃砂量的确定
吃砂量: 铸件表面所需要的的最小型砂厚度。
根据铸件大小、重量、厚度、种类以 及型砂的特性和砂箱的结构确定。
吃砂量过小 砂型紧实困难,易引起胀砂、包砂、掉砂、
铸造成形技术铸造工艺设计

①选择铸件的浇注位置及分型面 ②型芯的数量、形状及其固定方法 ③确定工艺参数(加工余量、起模
斜度、圆角、 收缩率) ④浇冒口、冷铁形状、尺寸及其布
置
铸造工艺图——在零件图上用各种工艺 符号表示出铸造工艺方案的图形
它是制造模样和铸型,进行生产准备 和铸件检验的依据——基本工艺文件。
使型腔和主要芯位于下箱,便于下 芯、合型和检查型腔尺寸。
3.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铸造工艺参数包括收缩余量、 加工余量、起模斜度、铸造圆角、 芯头、芯座等。
①收缩余量:
为了补偿收缩,模样比铸件图纸尺寸 增大的数值称收缩余量。收缩余量的大小 与铸件尺寸大小、结构的复杂程度和铸造 合金的线收缩率有关,常常以铸件线收缩 率表示:
工艺 打箱、清理等工艺操作 根据批量大小填写必要条
卡片 过程及要求
件
⑨ 综合整个设计内容
实例分析:
以C6140车 床进给箱体 为例分析毛 坯的铸造工 艺方案如下: 质量约35Kg。
车床进给箱体零件图
该零件没有特殊质量要求的表面, 仅要求尽量保证基准面D不得有明显 铸造缺陷,以便进行定位。
材料:灰铸铁HT150,勿需考虑补缩。
为了便于采用机器造型、尽量 避免活块,故凸台和凹槽均应 用型芯来形成。
为了克服基准面朝上的缺点, 必须加大D面的加工余量。
单件、小批量生产,采用手 工造型,使用活块造型较型芯 更为方便。同时,因铸件的尺 寸允许偏差较大,九个轴孔不 必铸出。
此外,应尽量降低上型高度, 以便利用现有砂箱。
显然,在单件生产条件下,宜 采用方案II或方案III。
在制订铸造工艺方案时,主要应着 眼于工艺上的简化。
1.分型面
三个方案供选择: 方案I:分型面在轴孔 的中心线上。 方案II:从基准面D分 型,铸件绝大部分位于 下型。 方案III:从B面分型, 铸件全部置于下型。
铸造工艺方案

3) 工人技术水平、生产经验及技术习惯。
4) 模样芯盒等工艺装备的加工能力和生产经验。
三、设计工作内容和程序
1.设计工作内容
包括:铸造工艺图、铸件图、铸型装配图(合型图)、工 艺卡、操作工艺规程。
不宜将内腔砂芯横截分块来制芯组合,这样较难保证偏心距e的尺寸公差。 合理的方案是最好制成整芯装入铸型内。
应使砂芯起模斜度和模样起模斜度大小、方向一致,保证铸件壁厚均匀。
2.尽量减少砂芯数目,保证操作方便
3.砂芯形状要与生产条件、造型、制芯方法相适应
(二)芯头与芯座
铸型中使用砂芯时,为使砂芯在铸型中定位准确、 安放稳固及砂芯内部排气通畅,在砂芯及模样上均需 做出芯头。
第二节 铸造工艺方案的拟定
包含:a.造型、制芯方法和铸型种类的选择; b.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的确定; c.工艺参数的选定等。
一、零件结构的铸造工艺性分析 (一)先作好整体性的了解
a.根据零件样图参数及要求查定该产品是否能根据 现有生产条件铸得出来;
b. 能否容易铸出而不易出现铸造缺陷。
(二)从壁厚大小、分布及热节布局去审查铸件结构的 合理性
改进后( 虚线所示),呈对称 结构,减少模具制造费用。
尽量采用对称结构,回转铸型可采用刮板造型法,减少模具制造费用。
大而复杂的铸件可考虑分成若干简单铸件分开铸造再行焊接 或用螺栓将其联接固定。
大而复杂的铸件可考虑分成若干简单铸件分开铸造再行焊接 或用螺栓将其联接固定。
对于一些很小的简易零件,常把这些小件毛坯连接成一个较 长的大铸件。
确定浇注位置很大程度上着眼于控制铸件的凝固顺 序,铸件上部易发生缺陷的可能。
铸造工艺方案及工艺图示例

方案Ⅱ 从基准面D分型,铸件绝大部分位于下箱。此时,凸台A不妨碍起模,但凸台E和槽C妨碍起模,也需用活块或型芯来克服。其缺点是轴孔难以直接铸出。若铸出轴孔,因无法制出型芯头,必须加大型芯与型壁的间隙,使飞翅的清理工作量加大。
方案Ⅲ 从B面分型,即铸件全部置于下箱。其优点是铸件不会产生错型缺陷。同时,铸件最薄处在铸型下部,金属液易于填充。缺点是凸台E、A和槽C都需采用活块或型芯,而内腔型芯上大下小、稳定性差;若铸出轴孔,则其缺点与方案Ⅱ同。
1
上
2
下
3
由于轴孔直径较小、勿需铸出,而手工造型便于进行挖砂和活块造型,此时依靠方案Ⅱ分型较为经济合理。
4
但在不同生产批量下,具体方案可选择如下:
5
单件、小批生产
上
下
但在不同生产批量下,具体方案可选择如下:
(2)大批量生产
机器造型难以使用活块,故应采用型芯制出轴孔内凸台。 采用方案Ⅲ从110㎜凹槽底面分型,以降低模板制造费用。 方型芯的宽度大于底板,以便使上箱压住该型芯,防止浇注时上浮。若轴孔需要铸出,采用组合型芯即可实现。
分型面确定之后,便可依据有关资料绘制铸造工艺图。图2—42为采用分型方案Ⅰ时的铸造工艺图。由于本书省略了其它视图,故组装而成的型腔大型芯的细节图中未能示出。
铸造工艺设计实例4
图示是支承轮铸造工艺图。材料HT200,铸件质量约19 kg,轮廓尺寸φ300 mm×100 mm,生产批量为单件。 从图纸上可以看出,该铸件外形结构为旋转体,辐板下有三根加强肋并与φ40孔形成六等分均布,外形较为简单。主要壁厚为35 mm。虽然轮缘略厚些,但主要热节处是轮毂。另外轮毂部位φ40的孔加工精度高,轮毂孔需下一个型芯。该铸件应注意防止轮毂部位产生缩孔和气孔。
铸造工艺学课件浇注位置的确定

按铸件在铸型中的位置和金属 液的流动方向组合分类:可分 为上后浇注、下前浇注、侧底
浇注等。
02
浇注位置的选择原则
铸件结构的考虑
铸件结构
浇注位置应有利于金属液的流动和填充,同时要 考虑到铸件的结构,如壁厚、肋条、凸台等。
减少缺陷
浇注位置应尽量减少铸件内部和表面的缺陷,如 气孔、夹渣、冷隔等。
简化模具
浇注位置应有利于模具的 设计和制造,降低模具成 本。
冷却效果
浇注位置应有利于提高模 具的冷却效果,缩短铸件 冷却时间。
脱模方便
浇注位置应有利于脱模, 避免卡模或损坏铸件。
铸造工艺的考虑
工艺适应性
浇注位置应有利于铸造工艺的实 施,如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等 。
质量控制
浇注位置应有利于质量控制和检 测,便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要点二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通过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实现对浇注位置的自动优化。该 方法可以大幅提高优化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人工干预和试 错成本。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在确定飞机起落架的浇注位置时,需 要考虑以下几点
实例三:飞机起落的浇注位置确定
浇口位置应避开起落架的承力部位和连接部位,以免影响起 落架的强度和稳定性。
浇口位置应与起落架的材料和冷却系统相配合,保证起落架 在铸造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冷却,防止出现铸造缺陷。同 时,考虑到飞机起落架的使用环境和安全性要求,浇注位置 应尽量减小对起落架外观和质量的影响。
基于铸造工艺的确定方法
总结词
根据铸造工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浇注位置,以确保金属液能够顺利填充型腔并获得完整、清晰的铸件。
详细描述
铸造工艺的特点对浇注位置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对于采用底注式浇注的铸造工艺,应选择将金属液从底部注入 型腔的位置作为浇注口。对于采用顶注式浇注的铸造工艺,应选择将金属液从顶部注入型腔的位置作为浇注口。
铸造工艺技术方法

铸造工艺技术方法铸造工艺技术方法是一门将熔化的金属材料注入模具中并冷却凝固的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类金属制品的行业。
铸造工艺技术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对于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铸造工艺技术方法。
一、砂型铸造工艺技术方法砂型铸造是铸造工艺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
它的工艺流程是:制作砂型,熔化金属,填充砂型,冷却固化,分离模具,修整和后处理。
砂型铸造方法具有成本低、可制造复杂形状、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机械设备等行业。
二、压铸工艺技术方法压铸是一种将熔化的金属通过高压注入模腔中的工艺。
它的工艺流程是:熔化金属,注入模腔,冷却凝固,开模取出。
压铸工艺技术方法适用于制造复杂形状、高精度要求的制品,如电子设备外壳、汽车发动机零部件等。
三、失重铸造工艺技术方法失重铸造是一种利用熔化金属在失重条件下凝固的铸造方法,主要有真空吸铸和气体动力喷射铸造两种方法。
失重铸造工艺技术方法适用于制造高温合金、钛合金等难以进行传统铸造的材料和复杂形状的制品。
四、连续铸造工艺技术方法连续铸造是一种将熔化金属连续注入模具中,通过连续冷却凝固得到长条状的产品的工艺。
它的工艺流程是:熔化金属,连续注入模具,连续冷却凝固,切割产品。
连续铸造方法适用于制造长条状的金属制品,如钢铁、铝合金等材料。
五、低压铸造工艺技术方法低压铸造是一种利用压力将熔化金属从底部注入模腔中的铸造方法。
它的工艺流程是:熔化金属,模具旋转,底部注入,冷却凝固,开模取出。
低压铸造方法适用于制造厚壁、大尺寸的金属制品,如管道、容器等。
六、精密铸造工艺技术方法精密铸造是一种制造高精度、复杂形状的金属制品的铸造方法。
它的工艺流程是:制作精密模具,熔化金属,注入模腔,冷却凝固,开模取出。
精密铸造方法具有高精度、表面质量好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光学、仪器仪表等行业。
综上所述,铸造工艺技术方法在金属制品的生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产品和材料需要选择合适的铸造工艺技术方法,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第三章砂芯设计和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三〕特殊定位芯头
有的砂芯有特殊的定 位要求,如防止砂芯在型 内绕轴线转动,不容许轴 向位移偏向过大或下芯时 搞错方位,这时就应采用 特殊定位芯头。
特殊定位芯头 a)、b) 垂直芯头 c)、d) 水平芯头
铸造工艺设计参数〔简称工艺参数〕
通常是指铸造工艺设计时需求确定的某些数据,这些工艺数据普通 都与容貌及芯盒尺寸有关,即与铸件的精度有亲密关系,同时也与外型、 制芯、下芯及合箱的工艺进程有关。
五、起模斜度
为了方便起模,在容貌、芯盒的出模方向留有一定斜度,以免损坏 砂型或砂芯。这个斜度,称为起模斜度。
起模斜度应在铸件上没有结构斜度的、垂直于分型面〔分盒面〕的 外表上运用其大小应依容貌的起模高度、外表粗糙度以及外型〔芯〕方 法而定。
运用起模斜度时应留意: ➢ 起模斜度应小于或等于产品图上所规则的起模斜度值, 以防止零件在装配或任务中与其它零件相阻碍
➢ GB/T11351-89规则了铸件质量公差的数值、确定 方法及检验规那么,与GB6414-86«铸件尺寸公差»配 套运用。
➢ 质量公差代号用字母〝MT〞〔Mass Tolerances的 缩写〕表示。质量公差等级和尺寸公差等级相对应,由 精到粗也分为16级,从MT1~MT16。
铸件质量公差数值 %
一种铸造方法失掉的尺寸精度如何,与消费进程的 许多要素有关,其中包括:
铸件结构的复杂性 模具的类型和精度 铸件材质的种类和成分 外型资料的种类和质量 技术和操作水平
可以经过以下措施来提高公差等级:
对设备和工装停止改良、调整和维修
严厉工艺进程的管理 提高操作水平
铸件基本尺寸即铸件图上给定的尺寸,应包括机械加工余量。
芯头可分为垂直芯头和水平芯头 〔包括悬臂式芯头〕两大类
铸造技术的方法选择

铸造技术的方法选择铸造是将通过熔炼的金属液体浇注入铸型内,经冷却凝固获得所需形状和性能的零件的制作过程。
铸造是常用的制造方法,优点是:制造成本低,工艺灵活性大,可以获得复杂形状和大型的铸件,在机械制造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机床占60~80%,汽车占25%拖拉机占50~60%。
铸件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因此,铸造在机械制造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铸造是一种古老的制造方法,在我国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铸造技术的发展也很迅速,特别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上半叶,出现了很多的新的铸造方法,如低压铸造、陶瓷铸造、连续铸造等,在20世纪下半叶得到完善和实用化。
由于现今对铸造质量、铸造精度、铸造成本和铸造自动化等要求的提高,铸造技术向着精密化、大型化、高质量、自动化和清洁化的方向发展,例如我国这几年在精密铸造技术、连续铸造技术、特种铸造技术、铸造自动化和铸造成型模拟技术等方面发展迅速铸造主要工艺过程包括:金属熔炼、模型制造、浇注凝固和脱模清理等。
铸造用的主要材料是铸钢、铸铁、铸造有色合金(铜、铝、锌、铅等)等。
铸造方法常用的是砂型铸造,其次是特种铸造方法,如:金属型铸造、熔模铸造、石膏型铸造......等。
而砂型铸造又可以分为粘土砂型、有机粘结剂砂型、树脂自硬砂型、消失模等等,如下图:VRH: VRH(Vacuum Replace Hardening)即真空置换硬化,其工艺过程如下:将用有机或无机粘结剂砂造好的铸型,送入真空室内抽取真空,当达到一定的真空度后,充入硬化气体;硬化气体进入砂型的砂粒间并均匀扩散,经过化学反应使砂型得到硬化。
该工艺被列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
根据我国铸造行业的实际情况,我所于90年设计生产了第一台真空室容积为1.4立方米VRH 设备,目前我所制造的VRH设备已经被多家企业采用,其中最大容积达10立方米,产品已经形成“钟罩式”和“隧道式”两种系列。
我所竭诚欢迎全国各地客户来京考察指导。
确定铸造材料的熔炼方法与浇注工艺

确定铸造材料的熔炼方法与浇注工艺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合金的铸造性能评定指标;·明确影响合金流动性、收缩性的因素;·熟悉铸造应力产生原因及减小与消除的措施;·了解铸铁、铸钢、铝合金等常用铸造材料的熔炼设备及熔炼过程;·明确铸铁、铸钢、铝合金等铸造材料浇注工艺要点。
能力目标:·能分析判断合金的铸造性能优劣;·熟悉常用铸造材料的熔炼设备、熔炼过程,能确定铸造合金的浇注工艺。
二、任务引入铸造合金熔炼和铸件的浇注是铸造生产的主要工艺,浇注工艺选择是否合理决定铸件的质量。
三、相关知识(一)铸铁的熔炼与浇注在铸造生产中,铸铁件占铸件总重量的70%~75%,其中绝大多数采用灰铸铁。
为获得高质量的铸铁件,首先要熔化出优质铁水。
1.铸件的熔炼要求(1)铁水温度要高;(2)铁水化学成分要稳定在所要求的范围内;(3)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
2.铸件的熔炼设备图4-31 冲天炉的构造1-出铁口;2-出渣口;3-前炉;4-过桥;5-风口;6-底焦;7-金属料;8-层焦;9-火花罩;10-烟囱;11-加料口;12-加料台;13-热风管;14-热风胆冲天炉是铸铁熔炼的设备,如图4-31所示。
炉身是用钢板弯成的圆筒形,内砌以耐火砖炉衬。
炉身上部有加料口、烟囱、火花罩,中部有热风胆,下部有热风带,风带通过风口与炉内相通。
从鼓风机送来的空气,通过热风胆加热后经风带进入炉内,供燃烧用。
风口以下为炉缸,熔化的铁液及炉渣从炉缸底部流人前炉。
冲天炉的大小是以每小时能熔炼出铁液的重量来表示,常用的为1.5 t/h ~10t/h。
3.冲天炉炉料及其作用(1)金属料金属料包括生铁、回炉铁、废钢和铁合金等。
生铁是对铁矿石经高炉冶炼后的铁碳合金块,是生产铸铁件的主要材料;回炉铁是浇口、冒口和废铸件等,利用回炉铁可节约生铁用量,降低铸件成本;废钢是机加工车间的钢料头及钢切屑等,加入废钢可降低铁液碳的含量,提高铸件的力学性能;铁合金如硅铁、锰铁、铬铁以及稀土合金等,用于调整铁液化学成分。
第二节砂型铸造及工艺方案选择

6. 活块造型 特点:将模样上阻碍起模的局部,做成可活动的活快, 便于起模。造型和制作模样都很麻烦,生产率低。 应用范围:单件小批生产带有突起局部的铸件。 7. 刮板造型1、2 用刮板代替实体模样造型,可降低模样本钱,节约木材, 缩短生产周期。但生产率低,工人技术水平要求高。
四〕铸铁的熔炼及浇注
1、铸铁的熔炼设备有冲天炉和感应炉等。其原料有金属料、燃料 和熔剂。
2、浇注系统:引导金属液进入铸型型的通道。它包括浇口杯、 直浇道、横浇道和内浇道四个局部组成。
1、落砂:
五〕落砂、清理和检验
将浇注成形后的铸件从型砂和砂箱中别离出来的工序,它分为出 箱和清砂两个过程。有手工落砂和机械落砂两种方法。
上
上
下
下
a)不利于补缩
b)有利于补缩
收缩大的铸钢件浇注位置选择
三〕 铸型分型面的选择原那么 分型面---指砂箱间的接触外表,指两半铸型相互接 触的外表。 分型面选择的合理可以简化造型操作,提高劳动生产 率和降低本钱。 应尽量使铸件的重要加工面或大局部加工面和加工 基准面位于同一砂型中。
尽量采用平直分型面,以简化操作及模型制造。为 便于起模,故分型面应选择在铸件最大截面处(手工造 型时,局部阻碍起模的凸起可做活块)。
尽量避开易拉裂部位;不影响自由收缩. 尽量放在需加工部位,便于清理.
(2)冒口大小,依合金收缩性质及具体铸件凝固条件查手册.
2) 冷铁应用: (1) 分类:
外冷铁:只和铸件外外表接触而起激冷作用,与型砂一 起清出,可重复使用. 内冷铁:浇注后冷铁被金属液包围与铸件熔合在一起. 有气密性要求的局部不能用.
铸造工艺方案

铸造工艺方案铸造是一种常见的制造工艺,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通过铸造工艺,我们可以将熔化的金属或合金注入到特定的模具中,经过冷却和固化后得到所需的铸件。
在铸造工艺中,制定合适的工艺方案非常关键,它直接影响到铸件的质量和成本。
本文将详细介绍铸造工艺方案的制定过程。
一、铸造工艺方案的选择在制定铸造工艺方案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铸件的设计要求和功能需求。
根据铸件的形状、尺寸、材料等特点,选择适用的铸造方法,包括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生产批量和周期等因素,确定最佳的工艺路线。
二、模具设计和制造模具是铸造工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直接决定着铸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在模具设计中,要充分考虑铸件的缩孔、气孔等缺陷,采取相应的设计措施,如设置浇口和排气系统,以提高铸件的质量。
同时,模具的制造也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工艺要求进行,确保模具的尺寸精度和加工质量。
三、熔炼和浇注在熔炼和浇注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炉具和熔炼设备,控制熔炼温度和时间,确保金属液的纯净度和化学成分的稳定性。
同时,根据模具的设计要求,在浇注过程中要注意浇注速度和施力方式,以避免产生气孔和夹杂等缺陷。
四、冷却和固化铸件在浇注后需要进行冷却和固化,以便获得所需的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
在冷却过程中,可以采取适当的冷却介质或控制冷却速度,以实现铸件的组织均匀和凝固收缩的控制。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冷却应力的产生和消除,以避免铸件的开裂和变形。
五、加工和表面处理在铸造工艺方案中,还需要考虑到铸件的后续加工和表面处理工艺。
根据铸件的要求和用途,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包括切割、钻孔、磨削等。
同时,在表面处理中,可以采用喷丸、热处理、镀层等方式,提高铸件的耐腐蚀性和装饰性。
六、质量控制和检验在整个铸造工艺中,质量控制和检验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制定合理的工艺参数和控制方法,进行现场检查和在线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确保铸件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铸造工艺与方法

铸造工艺与方法铸造是一种通过熔化金属并将其倒入模具中,然后让其冷却凝固的制造工艺。
铸造工艺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金属零件和组件。
它提供了一种经济、快捷且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方式,同时还能制造出复杂形状的产品。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铸造工艺的几种常见方法和一些重要的工艺要点。
一、砂型铸造砂型铸造是最常见的铸造方法之一。
它的工艺流程包括模具制备、芯型制备、铸型浇注、冷却凝固、脱模和清理等几个重要步骤。
在砂型铸造中,铸造材料通常是一种基于石英砂或其他矿物砂的砂浆。
这种砂浆可以轻松塑造出复杂的产品形状,并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
二、金属型铸造金属型铸造是一种利用金属模具进行铸造的方法。
与砂型铸造相比,金属型铸造可以制造出更加精确和表面光滑的产品。
金属型通常采用铸铁、铸钢或铝合金等材料制成。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造高精度、高质量要求的零件,但成本相对较高。
三、压力铸造压力铸造是一种通过施加高压将熔融金属注入模具中,使其快速凝固的方法。
压力铸造可分为冷室压力铸造和热室压力铸造两种类型。
压力铸造具有生产周期短、产品质量稳定的优点,广泛用于制造汽车零部件、航空航天零件等高要求的产品。
四、蜡型铸造蜡型铸造是一种精密铸造方法,通常用于制造复杂形状的零件。
在蜡型铸造中,首先制作出与最终产品形状相同的蜡模。
然后将蜡模浸入石膏混合物中,形成石膏壳体。
当石膏干燥后,将其放入高温烘箱中,使蜡模燃尽,留下空腔。
最后,将熔融金属倒入石膏壳体,待其冷却凝固后,获得成品。
蜡型铸造可以制造出高精度和精细表面处理的产品。
五、连铸连铸是一种用于生产连续坯料(铜、铁、铝等)的铸造工艺。
它是通过将熔融金属倒入长型模具中,然后通过冷却凝固使其形成坯料。
连铸工艺具有高效性和高质量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钢铁和有色金属工业中。
在选择合适的铸造工艺时,需要考虑到产品的设计要求、成本、生产周期以及所需材料等因素。
此外,铸造过程中还应注意控制合金的化学成分、铸型的温度和湿度,以及铸造过程中的冷却速度,以确保产品质量。
铸造工艺说明书

6.浇注系统构造应当简单、可靠,减少金属液消耗,便于清理。
1.4.2灰铸铁浇注系统尺寸确实定
浇注面积可由式(1-1)阻流截面法确定:
式(1-1)
式中: —浇注系统最小截面积 ;
—流经 截面的金属液总重量〔Kg〕;
—流量损耗系数;
—浇铸时间〔s〕;
—平均净压力头高度〔cm〕。
根据零件要求,起模斜度 。
1.2.4最小铸出孔槽
机械零件上往往有很多孔、槽和台阶,一般应尽可能在铸造时铸出。这样既可节约金属、减少机械加工量、降低本钱,又可使铸件壁厚比拟均匀,减少形成缩孔、缩松等铸造缺陷的倾向。但是当铸件上的孔、槽尺寸太小,而铸件的壁厚又较厚和金属压力较高时,反而会使铸件产生粘砂,造成清理和机械加工困难。有的孔、槽必须采用复杂而难度较大的工艺措施才能铸出,而实现这些措施还不如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制出更为方便和经济。有时由于孔距要求很准确,铸出的孔如有偏心,就很难保证加工精度。因此在确定零件上的孔和槽是否铸出时,必须既考虑到铸出这些孔和槽的可能性,又要考虑到铸出这些孔和槽的必要性和经济性。
[2].王文清,李魁盛.铸造工艺学.机械工业.2002
[3].?砂型铸造工艺及工装设计?联合编写组.砂型铸造工艺及工装设计..1980
2.芯盒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磨性,在正常操作下,到达要求的使用寿命;
3.确保芯盒的何形状和尺寸精度到达工艺要求;
4.尽可能减轻芯盒的重量,以降低能耗和工人的劳动强度;
5.适用放便、制造简单、降低本钱;
6.应满足选用的制芯设备的装配和操作要求。
金属芯盒的设计依据是产品零件图、铸造工艺图〔包括芯头的形状尺寸、芯盒中砂芯的数量、通气针的尺寸及同期方式等〕、生产批量、制芯设备的技术规格以及工装加工条件等。
铸造工艺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有

铸造工艺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有
铸造工艺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铸造工艺选择:确定所需产品的铸造方法,例如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等。
选择适合产品形状、材料和数量的最佳铸造方法。
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铸造材料,如铸铁、铸钢、铝合金等,根据产品的要求和性能进行材料选择。
模具设计:设计和选择合适的模具,以便制造产品的准确形状和尺寸。
包括模具材料选择、模具结构设计和模具制造工艺。
浇注系统设计:设计合理的浇注系统,确保熔融金属能够顺利流入模腔,并获得良好的充型效果。
包括浇注杯、浇口和浇注道的设计。
凝固与冷却控制:确定合适的凝固与冷却控制措施,以确保产品的凝固过程正常进行,并避免缺陷的产生。
包括冷却介质的选择、冷却通道的设计等。
铸造工艺参数设定:确定合适的铸造工艺参数,如浇注温度、浇注速度、浇注压力等,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模具和铸件加工工艺:确定模具和铸件的加工工艺,包括修模、修边、修砂等工艺步骤,以确保产品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铸造设备选择:选择适当的铸造设备,如铸造机床、熔炼设备等,以满足产品的生产要求和工艺流程。
检验与质量控制:制定合理的检验和质量控制方案,包括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检验要求和方法,以确保产品符合规定的质量标
准。
铸造加工的工艺流程

铸造加工的工艺流程铸造加工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加工工艺,是将熔化的金属或合金倒入模型中,然后冷却凝固,最后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和精密处理,形成所需的产品。
铸造加工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建筑等行业,几乎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在这里,我们将为您介绍铸造加工的工艺流程。
铸造加工的流程并不复杂,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确定材料和模具铸造加工的第一步是确定材料和模具。
通常情况下,模具会根据产品的形状、尺寸和设计图来制作。
而材料的选择则取决于产品的用途和性能要求。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有些材料是非常耐热、耐腐蚀和强度高,而另一些材料则可能具有更加坚固的成品。
第二步:熔化铸造加工的第二步是熔化金属或合金。
熔化后的金属变得更加容易流动,这样可以更好地填充模具。
为了让金属完全熔化,需要采用熔炼设备,通常将金属或合金放入熔融炉中进行加热。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控制合金的成分和减少杂质,需要掌握熔炼材料的合适温度和时间。
第三步:浇铸铸造加工的第三步是浇铸,即将熔化的金属倒入预先准备好的模具中。
为了确保预先准备的模具描绘了预期的图案和细节,需要在浇铸之前进行仔细的测量和校正。
第四步:冷却和除渣铸造加工的第四步是等待金属冷却和除渣。
模具中的铸件会通过水冷却或空气冷却,在适当的时间内自然冷却。
冷却后,需要去除模具和杯子的残留物,比如砂块和气泡,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
第五步:切割和破折铸造加工的第五步是最初的工艺加工,包括模具的切割和破折。
这一步通常采用磨石、电锯和切割设备等工具。
第六步:修磨和打磨铸造加工的第六步是修磨和打磨,使用液体润滑剂和模具上的打磨工具,将表面磨平。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步需要仔细检查和测量产品的质量,以确保产品符合预期的要求。
第七步:质量检查铸造加工的最后一步是质量检查。
通过使用特殊的仪器和工具来评估产品平面度、形状、表面光洁度等质量特征,来确定最终产品的质量和耐用程度。
总的来说,铸造加工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艺,并且需要熟练的技术和高度的专业知识。
试论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2.铸出孔和槽的大小
铸件上的加工孔是否铸出,从可能性、必要性、经济性方面考虑: 较大的孔、槽应当铸出,以减少切削量和热节,提高铸件力学性能。 较小的孔和槽不必铸出,留待以后加工更为经济。 当孔深与孔径比L/D >4时,也为不铸孔。 正方孔、矩形孔或气路孔深且直径小一般不铸出。 弯曲孔,当不能机械加工时原则上必须铸出。 正方孔、矩形孔的最短加工边必须大于30 mm才能铸出。
➢ 机械加工余量的具体数值取决于铸件的材料性质、造型方 法、加工要求、生产批量、铸件的结构的复杂程度和尺寸 及加工面在铸型中的位置等。
➢ 加工余量大 浪费金属 切去了晶粒细致性能较好的铸件 表层。
➢ 余量过小 制品会因残留黑皮而报废, 或者, 因铸件表层过 硬而加速刀具磨损 影响甚至达不到加工要求。
➢ 起模斜度的大小取决于: ➢立壁的高度、造型方法、模样材料等 ➢因素,通常为15’~3°。 ➢立壁愈高,斜度愈小; ➢ 机器造型应比手工造型小, ➢木模应比金属模斜度大。 ➢为使型砂便于从模样内腔中脱出、以形成自带型芯,内壁的 起模斜度应比外壁大,通常为3°~10°。
起模斜度形成方式: 增加厚度法、加减厚度法和减小厚度法。
增加铸件厚度
加减铸件厚度
图4-10 起模斜度的形式
减少铸件厚度
当侧面不加工时: 壁厚<8mm时,可采用增加壁厚法; 壁厚为8~16mm时,可采用加减壁厚法 壁厚>16mm时,可采用减小壁厚法
当铸件侧面需要加工时: 必须采用增加壁厚法; 加工表面上的起模斜度,应在加工余量的
基础上再给出斜度数值。
通常灰铸铁为0.7~1.0%, 铸造碳钢为0.3~2.0%, 铝硅合金为0.8~1.2%, 锡青铜为1.2~1.4%。
五、芯头及芯座
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一、铸造工艺设计的目的和意义铸造是将液态金属浇注到与零件形状、尺寸相适应的铸型型腔中,待其冷却凝固,以获得毛坯或零件的生产方法。
铸造工艺设计则是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技术要求、生产批量等因素,确定铸造方法、铸型分型面、浇注系统、冒口和冷铁等工艺参数,以保证获得高质量的铸件,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良好的铸造工艺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能够保证铸件的质量,减少铸造缺陷的产生,如气孔、缩孔、夹渣等。
其次,合理的工艺设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
此外,还能为后续的机械加工提供良好的基础,减少加工余量,提高材料利用率。
二、零件分析1、零件结构对需要铸造的零件进行结构分析,包括形状、尺寸、壁厚均匀性等。
例如,形状复杂的零件可能需要采用复杂的分型面和浇注系统;壁厚不均匀的零件容易产生缩孔、缩松等缺陷,需要合理设置冒口和冷铁。
2、技术要求明确零件的技术要求,如材质、力学性能、表面质量等。
不同的材质和性能要求会影响铸造工艺的选择和参数的确定。
3、生产批量生产批量的大小直接影响铸造方法的选择。
大批量生产时,通常采用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等高效率的铸造方法;小批量生产则多采用砂型铸造。
三、铸造方法的选择1、砂型铸造砂型铸造是应用最广泛的铸造方法,其优点是成本低、适应性强,可生产各种形状和尺寸的铸件。
但砂型铸造的生产效率较低,铸件的表面质量相对较差。
2、金属型铸造金属型铸造的生产效率高,铸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好,但模具成本高,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形状简单、尺寸较小的铸件。
3、压力铸造压力铸造能生产出形状复杂、薄壁的高精度铸件,但设备投资大,主要用于生产大批量的有色金属铸件。
4、熔模铸造熔模铸造适用于生产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难以机械加工的小型零件。
根据零件的结构、技术要求和生产批量,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铸造方法。
四、铸型分型面的选择分型面的选择直接影响铸型的制造、造型操作的难易程度以及铸件的质量。
铸造工艺设计方案

要求:①掌握铸造工艺方案的制定,
铸造工艺参数确定的原则;② 熟悉浇注系统的组成以及冒口的作用; ③了解冒口尺寸的计算方法。
重点:砂型铸造工艺图的绘制; 难点:浇注位置及分型面的选择。
砂型铸造工艺设计:
为获得好的铸件,减少工 作量,降低成本,合理制订铸 造工艺方案,绘制铸造工艺图。
√
×
2.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重要性:
①恰当与否会影响铸件质量; ②使制模、造型、造芯、合箱或清理 等工序复杂化; ③甚至还可增大切削加工的工作量。
1)便于起模,使造型工艺简化
尽量使分型面平直、数量少,避 免不必要的活块和型芯。 √
×
起重臂的分型面
√
大平面还常产生夹砂缺陷,故对平板、圆盘类铸件,大平面应朝下。
加工表面上的起模斜度应结合加工 余量直接表示出,而不加工表面上的 斜度(结构斜度)仅需用文字注明。
熟悉浇注系统的组成以及冒口的作用; 分型面:砂箱间的接触表面。 §4-1 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大批量生产条件下,采用机器造型,需要改用图中所示的环状型芯,使铸型简化成只有一个分型面。 一般大量生产的定型产品、特殊重要的单件生产的铸件,铸造工艺设计订得细致,内容涉及较多。 共型芯:增加型芯稳定性、提高模板和砂箱利用率。 熟悉浇注系统的组成以及冒口的作用; 铸钢件:表面粗糙,余量比铸铁大 ①选择铸件的浇注位置及分型面。 铸件的孔、槽是否铸出,不仅取决于工艺上的可能性,还须考虑其必要性。 3)尽量使型腔及主要型芯位于下型 单件、小批生产的一般性产品,铸造工艺设计内容可以简化。 不加工的特形孔、价格较贵的非铁金属铸孔,尽量铸出。 它是制造模样和铸型,进行生产准备和铸件检验的依据(基本工艺文件)。 三、砂芯形状、个数及分块 a)垂直芯头 b)水平芯头 三、砂芯形状、个数及分块 尽量使分型面平直、数量少,避免不必要的活块和型芯。 方案III:从B面分型,铸件全部置于下型。 采用分型方案I时的铸造工艺图 1)铸件的重要加工面应朝下或位于侧面。
铸造工艺评定指南

铸造工艺评定指南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在当今制造业中,铸造工艺评定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铸造工艺方案确定1.夹具的生产条件,结构,技术要求●产品生产性质——大批量生产●零件材质——35Cr●夹具的零件图如图所示,夹具的外形轮廓尺寸为285mm*120mm*140mm,主要壁厚40mm,为一小型铸件;铸件除满足几何尺寸精度及材质方面的要求外,无其他特殊技术要求。
零件图如下图所示:2.夹具结构的铸造工艺性零件结构的铸造工艺性是指零件的结构应符合铸造生产的要求,易于保证铸件品质,简化铸件工艺过程和降低成本。
审查、分析应考虑如下几个方面:1.铸件应有合适的壁厚,为了避免浇不到、冷隔等缺陷,铸件不应太薄。
2.铸件结构不应造成严重的收缩阻碍,注意薄壁过渡和圆角铸件薄厚壁的相接拐弯等厚度的壁与壁的各种交接,都应采取逐渐过渡和转变的形式,并应使用较大的圆角相连接,避免因应力集中导致裂纹缺陷。
3.铸件内壁应薄于外壁铸件的内壁和肋等,散热条件较差,应薄于外壁,以使内、外壁能均匀地冷却,减轻内应力和防止裂纹。
4.壁厚力求均匀,减少肥厚部分,防止形成热节。
5.利于补缩和实现顺序凝固。
6.防止铸件翘曲变形。
7.避免浇注位置上有水平的大平面结构。
3.造型,造芯方法的选择支座的轮廓尺寸为285mm*140mm*120mm,铸件尺寸较小,属于中小型零件且要大批量生产。
采用湿型粘土砂造型灵活性大,生产率高,生产周期短,便于组织流水生产,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材料成本低,节省烘干设备、燃料、电力等,还可延长砂箱使用寿命。
因此,采用湿型粘土砂机器造型,模样采用金属模是合理的。
在造芯用料及方法选择中,如用粘土砂制作砂芯原料成本较低,但是烘干后容易产生裂纹,容易变形。
在大批量生产的条件下,由于需要提高造芯效率,且常要求砂芯具有高的尺寸精度,此工艺所需的砂芯采用热芯盒法生产砂芯,以增加其强度及保证铸件质量。
选择使用射芯工艺生产砂芯。
4.浇注位置的确定铸件的浇注位置是指浇注时铸件在型内所处的状态和位置。
确定浇注位置是铸造工艺设计中重要的环节,关系到铸件的内在质量,铸件的尺寸精度及造型工艺过程的难易程度。
确定浇注位置应注意以下原则:1.铸件的重要部分应尽量置于下部2.重要加工面应朝下或直立状态3.使铸件的答平面朝下,避免夹砂结疤内缺陷4.应保证铸件能充满5.应有利于铸件的补缩6.避免用吊砂,吊芯或悬臂式砂芯,便于下芯,合箱及检验初步对支座对浇注位置的确定有:方案一如图,方案二图,方案三图,方案四图图浇注系统方案一图浇注系统方案二图浇注系统方案三图浇注系统方案四5分型面的确定分型面是指两半铸型相互接触的表面。
分型面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铸件的尺寸精度、成本和生产率。
而选择分型面时应注意一下原则:1.应使铸件全部或大部分置于同一半型内2.应尽量减少分型面的数目3.分型面应尽量选用平面4.便于下芯、合箱和检测5.不使砂箱过高6.受力件的分型面的选择不应削弱铸件结构强度7.注意减轻铸件清理和机械加工量图分型面选择方案一图分型面选择方案二图分型面选择方案三图分型面选择方案四第三章铸造工艺参数及砂芯设计1铸件尺寸公差铸件尺寸公差是指铸件公称尺寸的两个允许的极限尺寸之差。
在两个允许极限尺寸之内,铸件可满足机械加工,装配,和使用要求。
夹具为砂型铸造机器造型大批量生产,由《铸造工程师手册》查表6-25得:支座的尺寸公差为CT8~12级,取CT9级。
支座的轮廓尺寸为285mm*140mm*120mm,由《铸造工艺设计》查表1-9得:支座尺寸公差数值为。
铸造收缩率又称铸件线收缩率,用模样与铸件的长度差除以模样长度的百分比表示:ε=[(L1-L2)/L1]*100%ε—铸造收缩率L1—模样长度L2—铸件长度支座受阻收缩率由《铸造工程师手册》查表6-24得:受阻收缩率为%3.1.4起模斜度为了方便起模,在模样、芯盒的出模方向留有一定斜度,以免损坏砂型或砂芯。
这个斜度,称为起模斜度。
起模斜度应在铸件上没有结构斜度的,垂直于分型面的表面上应用。
初步设计的起模斜度如下:外型模的A面(如图所示)高52mm的起模斜度由《铸造工程师手册》查表6-39得:粘土砂造型外表面起模斜度为а=0°30',a=外型模的B面(如图所示)高100mm的起模斜度由《铸造工程师手册》6-39查表得:粘土砂造型外表面起模斜度为а=0°25',a=但是同一铸件要尽量选用同一起模斜度,以免加工金属模时频繁的更换刀具。
所以选用同一起模斜度为а=0°30',a=3.1.5最小铸出孔和槽零件上的孔、槽、台阶等,究竟是铸出来好还是靠机械加工出来好,这应该从品质及经济角度等方面考虑。
一般来说,较大的孔、槽等应该铸出来,以便节约金属和加工工时,同时还可以避免铸件局部过厚所造成热节,提高铸件质量。
较小的孔、槽或则铸件壁很厚则不易铸出孔,直接依靠加工反而方便。
根据夹具的轮廓尺寸285mm*140mm*120mm由《铸造工程师手册》查表6-45得:铸钢件最小铸出孔约为直径60mm。
大孔Φ72,考虑加工余量后直径为65mm,壁厚度为24mm。
该孔直径比较大,高径比也不大,则应该铸出。
小孔Φ30,考虑加工余量后直径为24mm,小于最小铸出孔为60mm的要求,壁厚度为10mm。
该孔直径较小,高径比较大,不应该铸出,机械加工较为经济方便。
铸件重量公差铸件重量公差是以占铸件公称重量的百分比表示的铸件重量变动的允许范围。
支座的公称重量约为11kg,尺寸公差为MT9级。
由《铸造工程师手册》查表8-4得:支座的重量公差为MT9级,查《手册》8-9得重量公差数值为10%。
3.1.9分型负数干砂型、表面烘干型以及尺寸较大的湿砂型,分型面由于烘烤,修整等原因一般都不很平整,上下型接触面很不严。
为了防止浇注时炮火,合箱前需要在分型面之间垫以石棉绳、泥条等,这样在分型面处明显增加了铸件的尺寸。
为了保证铸件尺寸精确,在拟定工艺时为抵掉铸件增加的尺寸而在模样上减去相应的尺寸称为分型负数。
而支座是湿型且是小型铸件故不予考虑分型负数。
反变形量铸造较大的平板类、床身类等铸件时,由于冷却速度的不均匀性,铸件冷却后常出现变形。
为了解决挠曲变形问题,在制造模样时,按铸件可能产生变形的相反方向做出反变形模样,使其于变形量抵消,这样在模样上做出的预变形量称为反变形量。
而支座没有较大平板故基本不会产生挠曲变形,所以不用设置反变形量。
非加工壁厚负余量在手工粘土砂造型、制芯过程中,为了取出木模,要进行敲模,木模受潮时将发生膨胀,这些情况均会使型腔尺寸扩大,从而造成非加工壁厚的增加,使铸件尺寸和重量超过公差要求。
为了保证铸件尺寸的准确性,凡形成非加工壁厚的木模或芯盒内的肋板厚度尺寸应该减少,即小于图样尺寸。
为减少的厚度尺寸称为非加工壁厚的负余量。
支座砂芯属于机器造芯,造型属于机器造型。
故不用设置非加工壁厚负余量3. 2砂芯设计砂芯的功用是形成铸件的内腔、孔和铸件外型不能出砂的部分。
砂型局部要求特殊性能的部分有时也用砂芯。
夹具砂芯的外型如图所示3.2.1芯头的设计砂芯主要靠芯头固定在砂型上。
对于垂直芯头为了保证其轴线垂直、牢固地固定在砂型上,必须有足够的芯头尺寸。
根据实际设计量取计算砂芯高度: L=140mm砂芯直径: D=65mm(考虑MRA)芯头长度初步选取由《铸造工程师手册》查表6-56得:h=25~30mm 取h=30mm大量生产中,等截面柱状砂芯,上下芯头可取相同高度,故上下芯头均取h=30mm。
芯头斜度选取由《铸造工程师手册》查表6-57得:上芯头а=10? ,a=6mm,下芯头а=5,a=3m垂直芯头与芯座之间的间隙为S,查《铸造工程师手册》表6-58得取S=3.2.3压环、防压环和集砂槽芯头结构在湿型大批量生产中,为了加速下芯、合芯及保证铸件质量,在芯头的模样上常常做出压环、防压环和集砂槽。
压环、防压环和集砂槽尺寸由《铸造工艺手册》查表1-43得:e=2mm f=3mm r=2mm3.2.4芯骨设计为了保证砂芯在制芯、搬运、配芯和浇注过程中不开裂、不变形、不被金属液冲击折断,生产中通常在砂芯中埋置芯骨,以提高其刚度和强度。
因为砂芯尺寸较小,而且采用树脂砂,故砂芯强度较好,砂芯内不用放置芯骨。
3.2.5砂芯的排气砂芯在浇注过程中,其粘结剂及砂芯中的有机物要燃烧(氧化反应)放出气体,砂芯中的残余水分受热蒸发放出气体,如果这些气体排不出型外,则要引起铸件产生气孔。
可以采用通气针,通气模板,用蜡线,尼龙管,手工开挖等方法进行排气。
3.2.6砂芯负数大型粘土砂芯在春砂过程中砂芯向四周涨开,刷涂料以及在烘干过程中发生的变形,使砂芯四周尺寸增大。
为了保证铸件尺寸准确,将芯盒的长、宽尺寸减去一定量,这个被减去的量叫做砂芯负数。
因为砂芯负数只用于大型粘土砂芯,本设计中的砂芯为小型砂芯不设计砂芯负数。
第四章浇注系统及冒口、冷铁、出气孔等设计浇注系统的设计浇注系统是铸型中引导液体金属进入型腔的通道,它由浇口杯,直浇道,横浇道和内浇道组成。
4.1.1选择浇注系统类型1.封闭式浇注系统:✍指从浇口杯底孔到内浇道的截面积逐渐缩小,阻流基元为内浇道的浇注系统。
✍这种浇注系统充满得快、挡渣能力好,金属液在浇道中不容易带入空气和氧化,金属消耗少、清理方便。
✍缺点:金属液进入型腔的线速度高,易冲坏铸型,易使金属液产生喷溅,氧化和卷入气体。
✍主要适用于不易氧化的各种铸铁件,不适用于易氧化的非铁合金铸件和用柱塞包浇注的铸钢件。
2.开放式浇注系统:✍从浇口杯底孔到内浇道的截面积逐渐增大,阻流截面位于浇口杯底孔或直浇道上口。
✍优点:进入型腔时金属液流速度小,充型平稳、冲刷力小、金属氧化少。
✍缺点:挡渣效果不好,内浇道大,消耗的金属液多。
✍适用于易氧化的非铁合金铸件,球墨铸铁件和用柱塞包浇注的中、大型铸钢件。
以上两种均不适合本设计小型铸钢件大批量生产的特点,故不选用。
针对本设计,查铸造工程师手册的:大批量生产小型铸钢件时,常采用转包浇注,多采用可充满式浇注系统,既加强当渣能力,又能减轻喷射,常采用的浇注系统截面积之比为A内:A横:A直=:():()4.1.2确定内浇道在铸件上的位置、数目、金属引入方向夹具外轮廓尺寸为285mm*120mm*140mm,查《铸造工艺装备设计手册》表5-7得:选择沙箱尺寸A*B*H=350mm*250mm*200mm ,根据最小吃沙量选择铸造时采取一箱一件,。
为了方便造型,内浇道开设在分型面上。
因为铸件采用底座朝上且铸件全部位于下箱的方式进行铸造,这样铸件凝固顺序为由下至上凝固,这样有利于支座的重要部分先凝固并得到补缩,如此内浇道则设置在底部侧面引入金属液。
4.1.3决定直浇道的位置和高度实践证明,直浇道过低使充型及液态补缩压力不足,容易出现铸件棱角和轮廓不清晰、浇不到上表面缩凹等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