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铁—镍铬热电偶
热电偶测温原理及常见故障
热电偶是工业上最常用的温度检测元件之一,热电偶工作原理是基于赛贝克(seeback)效应,即两种不同成分的导体两端连接成回路,如两连接端温度不同,则在回路内产生热电流的物理现象。
其优点是:①测量精度高。
因热电偶直接与被测对象接触,不受中间介质的影响。
②测量范围广。
常用的热电偶从-50~+1600℃均可边续测量,某些特殊热电偶最低可测到-269℃(如金铁镍铬),最高可达+2800℃(如钨-铼)。
③构造简单,使用方便。
热电偶通常是由两种不同的金属丝组成,而且不受大小和开头的限制,外有保护套管,用起来非常方便。
1.热电偶测温基本原理将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焊接起来,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如图所示。
当导体A和B的两个执着点1和2之间存在温差时,两者之间便产生电动势,因而在回路中形成一个大小的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
热电偶就是利用这一效应来工作的。
常用的热电偶材料有:热电偶分度号热电极材料正极负极S 铂铑10 纯铂R 铂铑13 纯铂B 铂铑30 铂铑6K 镍铬镍硅T 纯铜铜镍J 铁铜镍N 镍铬硅镍硅E 镍铬铜镍2.热电偶的种类及结构形成(1)热电偶的种类常用热电偶可分为标准热电偶和非标准热电偶两大类。
所调用标准热电偶是指国家标准规定了其热电势与温度的关系、允许误差、并有统一的标准分度表的热电偶,它有与其配套的显示仪表可供选用。
非标准化热电偶在使用范围或数量级上均不及标准化热电偶,一般也没有统一的分度表,主要用于某些特殊场合的测量。
标准化热电偶我国从1988年1月1日起,热电偶和热电阻全部按IEC国际标准生产,并指定S、B、E、K、R、J、T七种标准化热电偶为我国统一设计型热电偶。
(2)热电偶的结构形式为了保证热电偶可靠、稳定地工作,对它的结构要求如下:①组成热电偶的两个热电极的焊接必须牢固;②两个热电极彼此之间应很好地绝缘,以防短路;③补偿导线与热电偶自由端的连接要方便可靠;④保护套管应能保证热电极与有害介质充分隔离。
热电偶和热电阻的区别
热电偶和热电阻的区别
1、工作原理不同:
热电阻测温是基于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特性来进行温度测量的,而热电偶工作原理是基于赛贝克(seeback)效应,即两种不同成分的导体两端连接成回路,如两连接端温度不同,则在回路内产生热电流的物理现象。
2、测量范围不同:
热电阻是中低温区最常用的一种温度检测器,而热电阻热电偶测量范围广。
常用的热电偶从-50~+1600℃均可边续测量,某些特殊热电偶最低可测到-269℃(如金铁镍铬),最高可达+2800℃(如钨-铼)。
一般来说,温度在300度以下的用热电阻,300度以上的用热电偶。
随着温度的变化,热电阻的阻值会发生变化,热电偶的热电势会发生变化。
热电阻目前都采用铜热电阻和铂热电阻,根据0度时热电阻值的不同又分为不同的分度号,如PT100,PT1000,CU50等,以PT100为例,PT代表铂,100代表0度时热电阻的阻值是100欧姆。
热电偶目前大体上有K,B,S等分度号,分别代表不同的材质,以用于不同的温度范围。
例如:K型为镍铬-镍硅材材,一般测量0-800度,B型为铂铑30-铂铑6,一般测量800-1600度。
在实际应用中,热电阻一般用三芯铜导线,用于去除导线的电阻值的影响,热电偶使用两芯专用补偿导线,用于去除热电偶现场温度的影响。
镍铬镍硅 热电偶
镍铬镍硅热电偶
镍铬镍硅(Nickel-Chromium/Nickel-Silicon)热电偶是一种常用于测量高温的热电偶类型。
这种热电偶也常被称为K型热电偶。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热电效应,通过测量两种不同金属之间的电动势来确定温度。
构造和特性:
1.镍铬合金(NiCr):在这种热电偶中,镍铬合金通常用于热电
偶的“正极”或“热端”。
这是因为镍铬合金具有较高的热电势和较高
的熔点,使其适用于高温测量。
2.镍硅合金(NiSi):镍硅合金通常用于热电偶的“负极”或
“冷端”。
它是一种相对便宜而稳定的合金,并且具有较低的热电势。
3.工作温度范围:镍铬镍硅热电偶通常适用于较高的温度范围,
大约从-200摄氏度到+1300摄氏度。
在这个范围内,它提供了相对较
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4.适用领域:由于其相对宽广的工作温度范围,镍铬镍硅热电偶
广泛应用于高温测量领域,例如炉温监控、熔炉温度测量以及其他高温
工业过程中的温度监测。
工作原理: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基于两种不同金属或合金在温度变化时产生的热电势。
在镍铬镍硅热电偶中,当两种不同的合金连接在一起并受到温度变化时,它们之间的电势差会随温度的变化而产生。
这个电势差被测量并用于确定温度。
需要注意的是,热电偶在测量精度和稳定性方面可能受到一些限制,因此在一些精密温度测量应用中,可能需要考虑其他类型的热电偶或温度传感器。
接触长度对镍铬-金铁热电偶测温精度影响的研究
me a s u r e me n t e r r o r a n a l y s i s mo d e l wa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b a s e d o n t h e F o u r i e r l a w o f h e a t c o n d uc t i o n, t h e ma i n f a c - t o r s t o a f f e c t t h e t e mp e r a t u r e a c c u r a c y o f t h e t h e r mo c o u p l e me a s u r e me n t wa s a n a l y z e d, t h e e l e c t r i c p o t e n t i a l
v a l u e o f t he n i c k e l - - c h r o mi um/g o l d ・ - i r o n t h e r mo c o u p l e wi t h d i f f e r e n t c o n t a c t s i t u a t i o n s wa s me a s u r e d a n d
s t u d i e d a t d i f f e r e n t t e mp e r a t u r e . T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l o we r t h e t e mp e r a t ur e b i g g e r t h e e r r o r i s . An d t h e e r r o e r c a n b e r e d u c e d b y i n c r e a s i n g t h e c o n t a c t l e n g t h.
热电偶介绍
K是热电偶的分度号表示可以检测0-1200的温度范围。
还有S分度号的可以检测0-1600的分度号。
1检出(测)元件热电偶是工业上最常用的温度检测元件之一。
必须配二次仪表,其优点是:①测量精度高。
因热电偶直接与被测对象接触,不受中间介质的影响。
②测量范围广。
常用的热电偶从-50~+1600℃均可连续测量,某些特殊热电偶最低可测到-269℃(如金铁镍铬),最高可达+2800℃(如钨-铼)。
③构造简单,使用方便。
热电偶通常是由两种不同的金属丝组成,而且不受大小和开头的限制,外有保护套管,用起来非常方便。
2根据温度测量范围及精度,选用相应分度号的热电偶、使用温度在1300~1800℃,要求精度又比较高时,一般选用B型热电偶;要求精度不高,气氛又允许可用钨铼热电偶,高于1800℃一般选用钨铼热电偶;使用温度在1000~1300℃要求精度又比较高可用S型热电偶和N型热电偶;在1000℃以下一般用K型热电偶和N型热电偶,低于400℃一般用E型热电偶;250℃下以及负温测量一般用T型电偶,在低温时T型热电偶稳定而且精度高。
(K型热电偶)镍铬-镍硅热电偶镍铬-镍硅热电偶(K型热电偶)是目前用量最大的廉金属热电偶,其用量为其他热电偶的总和。
正极(KP)的名义化学成分为:Ni:Cr=90:10,负极(KN)的名义化学成分为:Ni:Si=97:3,其使用温度为-200~1300℃。
K型热电偶具有线性度好,热电动势较大,灵敏度高,稳定性和均匀性较好,抗氧化性能强,价格便宜等优点,能用于氧化性惰性气氛中。
广泛为用户所采用。
K型热电偶不能直接在高温下用于硫,还原性或还原,氧化交替的气氛中和真空中,也不推荐用于弱氧化气氛中。
镍铬-镍硅热电偶材料性能参数名称镍铬合金丝镍硅合金丝密度g/cm3 8.5 8.620℃时的电阻率μ Ω•cm 70.6 29.40~1200℃平均电阻温度系数1/℃ 2.9×10-3 1.6×10-3熔点 1427 1399k热电偶有磁性那一极为负极,记住<慈父>这个词,就不忘了.品牌:胜利,V ICT OR,VC 型号:VC-01,VC01,VC 01,VICTOR 01,VICTOR-01,VICTOR01 测量范围:模拟八种热电偶(R/S/K/E/J/T/B/N)(kPa)精度等级:DCV输出(100mV/1000mV),电阻模拟输出(400Ω)环境温度:电阻类型过程仪表的校验(℃)装箱数:1胜利过程仪表校验仪VICTOR 01温度校验仪特点:模拟八种热电偶(R/S/K/E/J/T/B/N)和两种热电阻(Pt100/ Cu50)输出DCV输出(100mV/1000mV),电阻模拟输出(400Ω)mV、电阻输出功能可完成额外的温度及mV、电阻类型过程仪表的校验可摄氏和华氏温度显示5位LCD大字符显示,简便的键盘操作小巧、坚固、可靠,适合现场使用面板自动校准价格低廉技|术|指|标|输出功能。
热电偶热电阻测温应用原理
热电偶热电阻测温应用原理热电偶测温的应用原理热电偶是工业上最常用的温度检测元件之一。
其优点是:①测量精度高。
因热电偶直接与被测对象接触,不受中间介质的影响。
②测量范围广。
常用的热电偶从-50~+1600℃均可边续测量,某些特殊热电偶最低可测到-269℃(如金铁镍铬),最高可达+2800℃(如钨-铼)。
③构造简单,使用方便。
热电偶通常是由两种不同的金属丝组成,而且不受大小和开头的限制,外有保护套管,用起来非常方便。
1.热电偶测温基本原理将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焊接起来,构成一个闭合回路。
当导体A和B的两个执着点1和2之间存在温差时,两者之间便产生电动势,因而在回路中形成一个大小的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
热电偶就是利用这一效应来工作的。
2.热电偶的种类及结构形成(1)热电偶的种类常用热电偶可分为标准热电偶和非标准热电偶两大类。
所调用标准热电偶是指国家标准规定了其热电势与温度的关系、允许误差、并有统一的标准分度表的热电偶,它有与其配套的显示仪表可供选用。
非标准化热电偶在使用范围或数量级上均不及标准化热电偶,一般也没有统一的分度表,主要用于某些特殊场合的测量。
标准化热电偶我国从1988年1月1日起,热电偶和热电阻全部按IEC国际标准生产,并指定S、B、E、K、R、J、T七种标准化热电偶为我国统一设计型热电偶。
(2)热电偶的结构形式为了保证热电偶可靠、稳定地工作,对它的结构要求如下:①组成热电偶的两个热电极的焊接必须牢固;②两个热电极彼此之间应很好地绝缘,以防短路;③补偿导线与热电偶自由端的连接要方便可靠;④保护套管应能保证热电极与有害介质充分隔离。
3.热电偶冷端的温度补偿由于热电偶的材料一般都比较贵重(特别是采用贵金属时),而测温点到仪表的距离都很远,为了节省热电偶材料,降低成本,通常采用补偿导线把热电偶的冷端(自由端)延伸到温度比较稳定的控制室内,连接到仪表端子上。
必须指出,热电偶补偿导线的作用只起延伸热电极,使热电偶的冷端移动到控制室的仪表端子上,它本身并不能消除冷端温度变化对测温的影响,不起补偿作用。
热电偶的分度号有哪几种
热电偶的分度号有哪几种?有什么区别?热电偶的分度号有主要有S、R、B、N、K、E、J、T等几种。
其中S、R、B属于贵金属热电偶N、K、E、J、T属于廉金属热电偶。
t、S分度号的特点是抗氧化性能强,宜在氧化性、惰性气氛中连续使用,长期使用温度140短期1600℃。
在所有热电偶中,S分度号的精确度等级最高,通常用作标准热电偶;^ R分度号与S分度号相比除热电动势大15%左右,其它性能几乎完全相同;B分度号在室温下热电动势极小,故在测量时一般不用补偿导线。
它的长期使用温度为1600短期1800℃。
可在氧化性或中性气氛中使用,也可在真空条件下短期使用。
N分度号的特点是1300℃下高温抗氧化能力强,热电动势的长期稳定性及短期热循环的复现好,耐核辐照及耐低温性能也好,可以部分代替S分度号热电偶;K分度号的特点是抗氧化性能强,宜在氧化性、惰性气氛中连续使用,长期使用温度1000℃短期1200℃。
在所有热电偶中使用最广泛;E分度号的特点是在常用热电偶中,其热电动势最大,即灵敏度最高。
宜在氧化性、惰性气氛连续使用,使用温度0-800℃;J分度号的特点是既可用于氧化性气氛(使用温度上限750℃),也可用于还原性气氛(使用温上限950℃),并且耐H2及CO气体腐蚀,多用于炼油及化工;T分度号的特点是在所有廉金属热电偶中精确度等级最高,通常用来测量300℃以下的温度补偿导线工作原理: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具有与其匹配的热电动势标称值相同的一对带绝缘包覆的导线叫补偿导用它们连接热电偶与测量装置,以补偿热电偶连接处的温度变化所产生的误差。
补偿导线特点:① 热电特性稳定,电绝缘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② 柔软,弯曲性能能好,使用方便。
③ 包覆层材料稳定可靠,具有一定的耐温性和耐寒性能。
补偿导线结构和用途:①补偿导线由芯线和绝缘包覆层组成;②补偿导线应因芯线合金材质不同分为延长型和补偿型两种,延长型补偿导线有 NX (镍铬硅硅镁)、 KX (镍铬 10- 镍硅 3 )、 EX (镍铬 10- 铜镍 45 )、 JX (铁 - 铜镍 45 TX (铜 - 铜镍 45 ),补偿型补偿导线有 SC 和 RC (铜 - 铜镍 0.6 )、 KC (铜镍 40 )、 NC (铁 - 铜镍)等;③补偿导线的绝缘包覆层与外套材料有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石英纱和陶瓷纤维金属屏蔽层有不锈钢网等;④热电偶补偿导线与显示仪表、记录仪或计算机连接构成测温系统,广泛用于电力、冶金、石油工、轻纺等工业及国防、科研等部门。
热电偶原理和常见故障
热电偶原理和常见故障热电偶的应用原理热电偶是工业上最常用的温度检测元件之一。
其优点是:①测量精度高。
因热电偶直接与被测对象接触,不受中间介质的阻碍。
②测量范围广。
经常使用的热电偶从-50~+1600℃都可持续测量,某些特殊热电偶最低可测到-271--+2800℃如金铁镍铬和钨-铼。
③构造简单,利用方便。
热电偶一般是由两种不同的金属丝组成,而且不受大小和开头的限制,外有爱惜套管,用起来超级方便。
一、热电偶测温大体原理是将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焊接起来,组成一个闭合回路。
由于两种不同金属所携带的电子数不同,当两个导体的二个执着点之间存在温差时,就会发生高电位向低电位放电现象,因此在回路中形成电流,温度差越大,电流越大,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也叫塞贝克效应。
热电偶确实是利用这一效应来工作的。
二、热电偶的种类及结构形成(1)热电偶的种类经常使用热电偶可分为标准热电偶和非标准热电偶两大类。
所谓标准热电偶是指国家标准规定了其热电势与温度的关系、许诺误差、并有统一的标准分度表的热电偶,它有与其配套的显示仪表可供选用。
非标准化热电偶在利用范围或数量级上均不及标准化热电偶,一样也没有统一的分度表,要紧用于某些特殊场合的测量。
标准化热电偶我国从1988年1月1日起,热电偶和热电阻全数按IEC国际标准生产,并指定S、B、E、K、R、J、T七种标准化热电偶为我国统一设计型热电偶。
(2)热电偶的结构形式为了保证热电偶靠得住、稳固地工作,对它的结构要求如下:①组成热电偶的两个热电极的焊接必需牢固;②两个热电极彼此之间应专门好地绝缘,以防短路;③补偿导线与热电偶自由端的连接要方即靠得住;④爱惜套管应能保证热电极与有害介质充分隔离。
3、热电偶冷端的温度补偿由于热电偶的材料一样都比较珍贵(专门是采纳贵金属时),而测温点到仪表的距离都很远,为了节省热电偶材料,降低本钱,通常采纳补偿导线把热电偶的冷端(自由端)延伸到温度比较稳固的操纵室内,连接到仪表端子上。
热电偶的材料结构及种类
热电偶的材料结构及种类热电偶(thermocouple)是一种能够将温度变化转化为电信号的传感器。
它由两种不同材料的导线组成,这两个导线的连接点叫做测温点。
当测温点的温度发生变化时,两个导线之间会产生电动势差,从而生成一个温度信号。
热电偶广泛应用于工业、科研等领域中的温度测量。
热电偶的测温原理是基于两种不同材料导电性的差异。
常见的热电偶材料包括:1.K型热电偶:由镍铬和镍铝合金组成,可测量-200℃~+1300℃范围内的温度。
2.J型热电偶:由铁和铜镍合金组成,可测量-40℃~+750℃范围内的温度。
3.T型热电偶:由铜和铜镍合金组成,可测量-200℃~+350℃范围内的温度。
4.E型热电偶:由镍铬和铜镍合金组成,可测量-40℃~+700℃范围内的温度。
5.N型热电偶:由镍铬硅和镍硅合金组成,可测量-200℃~+1300℃范围内的温度。
6.S型热电偶:由铂和铂-铱合金组成,可测量0℃~+1600℃范围内的温度。
7.R型热电偶:由铂和铂-铱合金组成,可测量0℃~+1600℃范围内的高温。
8.B型热电偶:由铂-铑合金和铂-铑-铂合金组成,可测量600℃~1700℃范围内的高温。
热电偶的结构热电偶一般由两根不同材料的导线组成,这两根导线被固定在一个绝缘材料内。
通常的结构包括:1.镶嵌式热电偶:两根导线直接铆接在一个绝缘体上,适用于一般温度测量。
2.按捻式热电偶:将两根导线按一定方式绕制在一起,不需要固定绝缘体,适用于复杂和狭小的测温环境。
3.管状热电偶:将两根导线置于金属或陶瓷管内,保护导线免受物理损坏或腐蚀,适用于高温或腐蚀环境。
4.表面热电偶:导线的一端暴露在被测表面上,适用于对物体表面温度的测量。
5.空气热电偶:适用于空气温度测量,主要用于暖通空调系统中。
热电偶的种类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热电偶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热电偶种类:1.标准型热电偶:根据不同材料和测温范围的要求,有多种类型的标准型热电偶,如K型、J型、T型等。
热电偶的种类及测温范围
淮安嘉可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热电偶的种类及测温范围目前列在国际电工委员会推荐的8种标准热电偶如下。
1、铂铑10-铂热电偶(S型)。
适用于氧化气氛中测温,不推荐在还原性气氛中,短期可用于真空场合。
长期使用温度范围为0~1300℃,短期为0~1600℃。
2、铂铑13-铂热电偶(R型)。
适用场合同S型热电偶。
3、铂铑30-铂铑6热电偶(B型)。
适用于氧化气氛中测温,其主要特点为稳定性好,参考端温度在0~100℃时可不用补偿导线。
长期使用温度范围为0~1600℃,短期为0~1800℃。
4、镍铬-镍硅热电偶(K型)。
适用于氧化气氛中测温,不推荐在还原性气氛中使用。
测温范围决定于偶丝直径,一般为-200~1200℃(1000℃偶丝直径为1.5mm,1000℃为2.5mm,1200℃为3.2mm)。
5、镍铬硅-镍硅热电偶(N型)。
测温范围为0~1300℃,稳定性好。
6、镍铬-康铜热电偶(E型)。
适用于氧化及弱还原性气氛中测温,测温范围为-200~900℃。
7、铁-康铜热电偶(J型)。
适用于氧化及还原性气氛中和真空中测温,测温范围为-40~750℃。
8、铜-康铜热电偶(T型)。
适用于-200~400℃范围内测温,其主要特点是精度高、稳定性好、低温灵敏度高,价格低廉。
除了上述国际标准化热电偶外,还有适用于某些特殊测温场合和条件淮安嘉可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的非标准化热电偶,如下所列。
1、钨铼3-钨铼25热电偶(WRe3/25型)。
根据美国ASTMEE-988-84标准,这种热电偶适用于惰性气体、氢气及真空下,测温范围为0~2200℃。
2、钨铼5-钨铼26热电偶(WRe5/26型)。
适用于惰性气体、氢气中测温,也可用于真空场合,测温范围为0~2200℃。
3、镍铬-金铁热电偶。
适用于0~273K低温范围的液氮、液氢介质。
4、非金属热电偶。
具有热电势大、熔点高等特点。
如石墨-碳化钛热电偶可在含碳和中性气氛中可测2000℃高温;碳化硼-石墨热电偶坚硬耐磨、耐高温、抗氧化,在600~2000℃范围内线性好且热电势大。
金铁—镍铬热电偶
2.镍铬—镍硅(镍铝)热电偶(K型)
分度号EU—2
工业用热电偶丝: Φ1.2~2.5mm,实验室用可细些。 正极:镍铬合金(用88.4~89.7%镍、9~10%铬,0.6% 硅,0.3%锰,0.4~0.7%钴冶炼而成)。 负极:镍硅合金(用95.7~97%镍,2~3%硅,0.4~0.7%钴 冶炼而成)。 测量温度:长期1000℃,短期1300℃。 特点: 价格比较便宜,在工业上广泛应用。 高温下抗氧化能力强,在还原性气体和含有SO2, H2S等气体中易被侵蚀。 复现性好,热电势大,但精度不如WRLB。
成本高。
几种持殊用途的热电偶
(1)铱和铱合金热电偶 如铱50铑—铱10钌热电偶它 能在氧化气氛中测量高达2100℃的高温。 (2)钨铼热电偶 是60年代发展起来的,是目前一种 较好的高温热电偶,可使用在真空惰性气体介质或氢 气介质中,但高温抗氧能力差。国产钨铼 - 钨铼 20 热 电偶使用温度范围300~2000℃分度精度为1%。 (3)金铁—镍铬热电偶 主要用在低温测量,可在 2~273K范围内使用,灵敏度约为10μV/℃。 (4)钯—铂铱15热电偶 是一种高输出性能的热电 偶,在1398℃时的热电势为47.255mV,比铂—铂铑10 热电偶在同样温度下的热电势高出 3倍,因而可配用 灵敏度较低的指示仪表,常应用于航空工业。
A A’ B’ 补偿导线 试管 冰点槽 冰水溶液 C C’ 铜 导 线 mV 仪 表
T
B 热电偶
T0
热电偶-温度补偿 计算修正法
冷端不变时,查表补偿 当冷端不为0℃时,分度表的使用
EAB (t1, t0 ) EAB (t1, tn ) EAB (tn , t0 )
例如:K型热电偶, 工作时自由端t0 30℃ ,今测得热电势为 38.560mv,求工作端的温度
热工仪表检修工试题(高级)
试题集用K 型热电偶测得炉膛内温度,电位差计显示45.1mV ,当时冷端温度为40℃,试求炉膛内温度值。
已知40℃时的热电势1.60mV 。
答案:解:E(t,0)=E(t,40)+E(40,0) =45.1+1.61 =46.71(mV)查表得,对应46.71mV 的温度值为1143℃。
炉膛内温度值为1143℃。
某流量计的刻度上限为320t/h 时,差压上限为21kPa,当仪表指针在80t/h 时,相应的差压是多少?答案:解:)(31.1)(1031.1320801021)(3232KPa Pa P =⨯=⎪⎭⎫⎝⎛⨯⨯=⨯=∆最大流量流量指示量最大差压当流量计指针在80t/h 时,相应的差压为1 .31kpa 。
用K 分度热电偶测温时,热端温度为t 时测得热电热E (t,t 0)=16.395mV ,同时测得冷端环境温度为50℃,求热端的实际温度。
已知K 分度热电偶在50℃时的热电势值为2.022Mv 。
答案:解:E (t,0)=E(t,t 0)+E(t 0,0)=16.395+2.022 =18.417cmV查表知热端实际温度t 在400~450℃之间,400℃对应热电势为16.395mV ,450℃对应的热电势为18.513mV 。
由插值法求得)400450(400395.16513.18395.16417.18-⨯+=--t =447.7(℃)热端实际温度为447 .7℃已知锅炉温水流量孔板d=59.14 mm ,孔板前后差压ΔΡ=5.884×104Pa ,最大流量为63t/h,流量系数α=0.6504,介质密度ρ1=819.36kg/m 3,,流束膨胀系数ε=1,试验算此孔板孔径是否正确。
答案:解:流体质量流量)/(163.63)/(10163.6310884.536.81914.5916504.000399.0003999.034212h t h kg pd q m =⨯=⨯⨯⨯⨯⨯⨯=∆=ραε答:验算结果与实际流量基本符合,此孔板孔径正确。
热电偶材质分类
热电偶材质分类
热电偶是一种利用热电效应测量温度的传感器,由于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热电性能,因此热电偶的材质也有多种分类方式。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热电偶材质分类:
1. 根据金属材质分类
热电偶的基本结构是由两种不同金属材料组成的热电偶电极,因此可以根据金属材质分类。
常见的热电偶金属材质包括K型热电偶(镍铬-镍铝)、J型热电偶(铁-铜镍)、T型热电偶(铜-铜镍)等。
2. 根据工作温度范围分类
不同的热电偶材质具有不同的工作温度范围,因此可以根据工作温度范围分类。
例如,K型热电偶适用于-200℃~1250℃的温度范围,而R型热电偶适用于0℃~1600℃的温度范围。
3. 根据应用场合分类
热电偶的应用场合也不同,因此可以根据应用场合分类。
例如,S型热电偶适用于高温测量,常用于钢铁、冶金等行业;T型热电偶适用于低温测量,常用于制冷、冷库等场合。
总之,热电偶的材质分类有多种方式,不同的分类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合和需求。
在选择热电偶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材质。
马弗炉中的热电偶有 型、 型等等不同规格 以下是有关热电偶的小知识
马弗炉中的热电偶有K型、S型、R型等等不同规格,以下是有关热电偶的小知识。
热电偶工作原理:两种不同成份的导体(称为热电偶丝材或热电极)两端接合成回路,当接合点的温度不同时,在回路中就会产生电动势,这种电动势称为热电势。
热电偶就是利用这种原理进行温度测量的,其中,直接用作测量介质温度的一端叫做工作端(也称为测量端),另一端叫做冷端(也称为补偿端);冷端与显示仪表或配套仪表连接,显示仪表会指出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
热电偶测温的应用原理热电偶是工业上最常用的温度检测元件之一。
其优点是:1. 测量精度高。
因热电偶直接与被测对象接触,不受中间介质的影响。
2. 测量范围广。
常用的热电偶从-50~+1600℃均可边续测量,某些特殊热电偶最低可测到-269℃(如金铁镍铬),最高可达+2800℃(如钨-铼)。
3. 构造简单,使用方便。
热电偶通常是由两种不同的金属丝组成,而且不受大小和开头的限制,外有保护套管,用起来非常方便。
热电偶实际上是一种能量转换器,它将热能转换为电能,用所产生的热电势测量温度,对于热电偶的热电势,应该注意以下基本概念:热电偶的热电势是热电偶两端温度函数的差,而不是热电偶两端温度差的函数;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的大小,当热电偶的材料是均匀时,与热电偶的长度和直径无关,只与热电偶材料的成份和两端的温差有关;当热电偶的两个热电偶丝材料成份确定后,热电偶热电势的大小,只与热电偶的温度差有关;若热电偶冷端的温度保持一定,这热电偶的热电势仅是工作端温度的单值函数。
常用热电偶丝材及其性能:1、铂铑10-铂热电偶(S型,也称为单铂铑热电偶)Orton使用的就是这种热电偶该热电偶的正极成份为含铑10%的铂铑合金,负极为纯铂;它的特点是:热电性能稳定、抗氧化性强、宜在氧化性气氛中连续使用、长期使用温度可达1300℃,超达1400℃时,即使在空气中、纯铂丝也将会再结晶,使晶粒粗大而断裂;精度高,它是在所有热电偶中,准确度等级最高的,通常用作标准或测量较高的温度;使用范围较广,均匀性及互换性好;主要缺点有:微分热电势较小,因而灵敏度较低;价格较贵,机械强度低,不适宜在还原性气氛或有金属蒸汽的条件下使用。
热电偶与热电阻的区别pt100与cu50的区别
热电偶热电偶是工业上最常用的温度检测元件之一,热电偶工作原理是基于赛贝克(seeback)效应,即两种不同成分的导体两端连接成回路,如两连接端温度不同,则在回路内产生热电流的物理现象。
其优点是:①测量精度高。
因热电偶直接与被测对象接触,不受中间介质的影响。
②测量范围广。
常用的热电偶从-50~+1600℃均可边续测量,某些特殊热电偶最低可测到-269℃(如金铁镍铬),最高可达+2800℃(如钨-铼)。
③构造简单,使用方便。
热电偶通常是由两种不同的金属丝组成,而且不受大小和开头的限制,外有保护套管,用起来非常方便。
1.热电偶测温基本原理将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焊接起来,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如图2-1-1所示。
当导体A和B的两个执着点1和2之间存在温差时,两者之间便产生电动势,因而在回路中形成一个大小的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
热电偶就是利用这一效应来工作的。
2.热电偶的种类及结构形成(1)热电偶的种类常用热电偶可分为标准热电偶和非标准热电偶两大类。
所调用标准热电偶是指国家标准规定了其热电势与温度的关系、允许误差、并有统一的标准分度表的热电偶,它有与其配套的显示仪表可供选用。
非标准化热电偶在使用范围或数量级上均不及标准化热电偶,一般也没有统一的分度表,主要用于某些特殊场合的测量。
标准化热电偶我国从1988年1月1日起,热电偶和热电阻全部按IEC国际标准生产,并指定S、B、E、K、R、J、T七种标准化热电偶为我国统一设计型热电偶。
(2)热电偶的结构形式为了保证热电偶可靠、稳定地工作,对它的结构要求如下:①组成热电偶的两个热电极的焊接必须牢固;②两个热电极彼此之间应很好地绝缘,以防短路;③补偿导线与热电偶自由端的连接要方便可靠;④保护套管应能保证热电极与有害介质充分隔离。
3.热电偶冷端的温度补偿由于热电偶的材料一般都比较贵重(特别是采用贵金属时),而测温点到仪表的距离都很远,为了节省热电偶材料,降低成本,通常采用补偿导线把热电偶的冷端(自由端)延伸到温度比较稳定的控制室内,连接到仪表端子上。
热电偶的结构组成
4、隔爆型热电偶。隔爆型热电偶基本参数与普通型热电偶一样,区别在于采用了防爆结构的接线盒。当生产现场存在易燃易爆气体的条件下必须使用隔爆型热电偶。
5、表面型热电偶。表面型热电偶是利用真空镀膜法将两电极材料蒸镀在绝缘基底上的薄膜热电偶,专门用于测量各种形状的固体表面温度,如测量轴承、轧锟等表面温度、测量设备或高压容器的表面温度等。反应速度极快,热惯性极小,可作为一种便携式测温计。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场合用热电偶,如耐磨热电偶、适用于流化床中测量床层温度,能经受催化剂的冲刷、摩擦。在超高温(大于2000℃)场合可选用碳-碳化硅热电偶(最高测温可达2700℃)和钨锌热电偶(最高测温可达2800℃)。在超低温(低于-200℃以下)场合可选金钛-镍铬热电偶-金铁热电偶,这种电偶低温稳定性好,灵敏度高,最低测温可达-271℃,主要用于宇航及超导等超低温过程。
2、铠装热电偶。用金属套管、陶瓷绝缘材料和热电极组合加工而成,外径在2~5mm之间,偶丝与管壁间充填氧化镁绝缘。铠装热电偶具有能弯曲、耐高压、热响应时间快和坚固耐用等优点,可适应复杂结构的安装要求,如在弯曲处的测量。
3、多点式热电偶。多支不同长度的热电偶感温元件,用多孔的绝缘管组装而成。适合于化工生产中反应器不同高度的几何温度测量,如合成塔不同位置的温度。
热电偶的结构组成
工业常用热电偶的外形结构基本有以下几种。
1、普通型热电偶。普通型热电偶主要由热电极、绝缘管、保护套管、接线盒、接线端子组成。在普通型热电偶中,绝缘管用于防止两根热电极短路,其材质取决于测温范围。保护套管的作用是保护热电极不受化学腐蚀和机械损伤,其材质要求耐高温、耐腐蚀、不透气和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等。不过。热电偶加上保护套管后,其动态响应变慢,因此要使用时间常数小的热电偶保护套管。接线盒主要供热电偶参比端与补偿导线连接用。
工业常用热电偶的选择与安装
工业常用热电偶的选择与安装计量理化检测中心刘福胜[摘要]:工业生产过程中,绝对离不开温度测量和控温环节,这是对金属等材料热加工的必要手段。
温度的测量由一次测温元件热电偶、补偿导线和二次显示/记录仪表构成。
这其中热电偶测温部位既工作端,要被放置到热源之中,因此,极易受到高温及腐蚀性气体的烧蚀和氧化,严重缩短热电偶的使用寿命,降低测量精度,并且会出现示值偏差和数值跳变。
另外,根据热电偶的工作原理,其输出微弱的mV级温差电势,还会因冷端(参考端)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还必须采用配套的补偿导线(延长导线)连接二次仪表,以保持冷端环境温度的相对恒定,确保示值的真实与稳定。
综合而言,对测温系统中热电偶的根本要求是:保证有足够的测量精度和灵敏度,要廉价耐用;并易于安装更换和检定维护等工作。
[关键词] 热电偶温差电势补偿导线安装1 热电偶内部结构、工作原理1.1热电偶内部结构工业热电偶种类繁多,结构和外形略有差异,但基本构造和原理是一样的,其外观见(图一)所示。
它基本由四个部分组成:1热电极(俗称偶丝)、2绝缘瓷珠、3外部护管、4接线盒。
①热电极:由两种不同成分的金属丝一端焊接在一起,作测量端(工作端)使用,另一端通过补偿导线(或专用延长导线)连接仪表,是产生并输出热电势的主体部分。
廉金属热电偶的电极丝直径一般为0.5mm—3.2mm,贵金属电极丝直径一般为0.35mm—0.65mm。
电极装入金属护管内与护管端头内壁略有缝隙即可,避免因装配不到位引入严重的测量误差。
热电偶的总体长度应由安装条件和电偶接线盒位置(冷端)的温度而定,一般最短不低于250mm,最长不超过3000mm。
②绝缘瓷管:起到阻止电极丝之间短路、并保持与金属护管的绝缘而设置。
材质为高铝陶瓷,外观呈圆形、椭圆形两种,有单孔/双孔细瓷管、单芯偶双孔以及双芯偶用四孔绝缘瓷管之分。
③外部护管:防止运输途中电偶丝被损坏、污染,以及使用中被腐蚀氧化,并防止火焰和高温气流直接冲击电偶,引发显示仪表示值跳跃和突变,提高热电偶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
热电偶温度计的基本原理 温度计工作原理
热电偶温度计的基本原理温度计工作原理热电偶温度计属于接触式温度测量仪表。
是根据热电效应即塞贝克效应原理来测量温度的,是温度测量仪表中常用的测温元件。
将不同材料的导体A、B接成闭合回路,接触测温点的一端称为测量端(或工作端),另一端称为参比端(或自由端)。
若测量端和参比端所处温度t和t0不同,则在回路的A、B之间就产生一热电势EAB(t,t0),这种现象称为塞贝克效应,即热电效应。
EAB大小随导体A、B的材料和两端温度t和t0而变,这种回路称为原型热电偶。
在实际应用中,将A、B的一端焊接在一起作为热电偶的测量端放到被测温度t处,而将参比端分开,用导线接入显示仪表,并保持参比端接点温度t0稳定。
显示仪表所测电势只随被测温度而t 变化。
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第三种金属材料时,只要该材料两个接点的温度相同,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将保持不变,即不受第三种金属接入回路中的影响。
因此,在热电偶测温时,可接入测量仪表,测得热电势后,即可知道被测介质的温度。
根据热电势与温度函数关系。
可制成热电偶分度表。
分度表是在自由端温度To=0℃的条件下得到的。
不同的热电偶具有不同的分度表。
从理论上讲,任何两种导体都可以配制成热电偶,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材料都能制作热电偶,故对热电极材料必须满足以下几点:(1)热电偶材料受温度作用后能产生较高的热电势,热电势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可以呈线性或近似线性的单值函数关系;(2)能测量较高的温度,并在较宽的温度范国内应用,经长期使用后,物理、化学性能及热电特性保持稳定;(3)要求材料的电阻温度系数要小,电阻率高,导电性能好,热容量要小;复现性要好,便于大批生产和互换,便于制定统一的分度表;(4)机械性能好,材质均匀;(5)资源丰富,价格便宜。
为了保证热电偶可靠和稳定地工作对热电偶有如下要求:(1)组成热电偶的两个热电极的焊接必须牢固;(2)两个热电极彼此之间应很好地绝缘,以防短路;(3)补偿导线与热电偶自由端的连接要方便可靠;(4)保护套管应能保证热电极与有害介质充分隔离。
镍铬热电偶
镍铬热电偶
1 镍铬热电偶
镍铬热电偶是一种可以将温度转换成电势的电器仪器,它通常是热电偶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是用来测量温度的常用仪器。
它们一般用于家用和工业温度计、温度控制器和热电偶变送器的输出检测。
由于特殊的化学特性,镍铬热电偶的使用被广泛用于监测高温环境。
它是一种常用的高温测量设备,可以测量高达1400°C左右的环境温度。
因此,它通常用于蒸汽加热、炉灶加热、焊接、钢铁冶炼等行业。
而且它可以用于热喷涂行业。
镍铬热电偶的结构大体相同,它的内部由两个内表面及一个外表面组成。
两个内表面是铬镍合金,它们在不同的温度下会产生不同的电势变化。
外表面的材料一般是耐高温的玻璃纤维,它能抵御高温的环境损伤。
不同的镍铬热电偶有不同的电势变化范围,其规格也各不相同。
一般而言,单金属丝热电偶和板材热电偶长度变化范围大,测量精度高,但灵敏度低。
而螺旋热电偶有较短的变化范围,但灵敏度高,测量精度更高。
所以,人们在使用镍铬热电偶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规格和型号。
此外,选择镍铬热电偶时,还要看它的耐压能力。
镍铬热电偶的耐压限值一般在150Mpa左右,最高也不超过250Mpa,所以要根据实际操作情况来决定耐压能力,让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总结而言,镍铬热电偶的使用非常普遍,它的主要功能是可以根据温度变化来反映温度,但在使用前,要先确定其规格和型号,以及耐压能力,这样才能确保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镍铬—考铜热电偶(E型)
正极:镍铬合金
分度号为EA—2
工业用热电偶丝:Ф1.2~2mm,实验室用可更细些。
工业热电偶-分度表
热电偶的常用材料与结构
热电偶材料应满足:
物理性能稳定,热电特性不随时间改变;
化学性能稳定,以保证在不同介质中测量时不被腐 蚀;
热电势高,导电率高,且电阻温度系数小; 便于制造; 复现性好,便于成批生产。
(一)热电偶常用材料 1.铂—铂铑热电偶(S型)
分度号LB—3
0 0
T
T0
( A B )dT
NAT、NAT0——导体A在结点温度为T和T0时的电子密度; NBT、NBT0——导体B在结点温度为T和T0时的电子密度;
σA 、 σB——导体A和B的汤姆逊系数。
实验和理论均以证明:热电偶回路的热电动势主 要是由接触电势引起的。又由于EAB(T)和 EAB(T0)的极性相反,所以回路总电势为:
第五章
热电偶
热电偶主要内容
概述 热电偶测温原理
热电偶结构
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
工业热电偶选用
概述
炉顶热电偶
概述
测温原理
热电效应热电效应于1821年由Seeback发现的,故又称为赛贝克效应。
将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A和B串接成一个闭合 回路,当两个接点温度不同时,在回路中就会产 生热电势,形成电流,此现象称为热电效应。
2.镍铬—镍硅(镍铝)热电偶(K型)
分度号EU—2
工业用热电偶丝: Φ1.2~2.5mm,实验室用可细些。 正极:镍铬合金(用88.4~89.7%镍、9~10%铬,0.6% 硅,0.3%锰,0.4~0.7%钴冶炼而成)。 负极:镍硅合金(用95.7~97%镍,2~3%硅,0.4~0.7%钴 冶炼而成)。 测量温度:长期1000℃,短期1300℃。 特点: 价格比较便宜,在工业上广泛应用。 高温下抗氧化能力强,在还原性气体和含有SO2, H2S等气体中易被侵蚀。 复现性好,热电势大,但精度不如WRLB。
工业用热电偶丝:Φ0.5mm,实验室用可更细些。 正极:铂铑合金丝,用90%铂和10%铑(重量比)冶炼而成。 负极:铂丝。 测量温度:长期:1300℃、短期:1600℃。 特点: 材料性能稳定,测量准确度较高;可做成标准热电偶 或基准热电偶。用途:实验室或校验其它热电偶。 测量温度较高,一般用来测量1000℃以上高温。 在高温还原性气体中(如气体中含Co、H2等)易被侵 蚀,需要用保护套管。 材料属贵金属,成本较高。 热电势较弱。
工业热电偶
工业热电偶-分度表
工业热电偶-分度表
图中可见热电势与 温度之间并非线性关 系 分度表:热电势与温 度制成标准对应关系 表。
各种热电偶的分度表是在热电偶冷端温度t0 =0℃ 的条件下得到的。 分度号相同的热电偶可以共用同一分度表、而不 同分度号的热电偶,其电势与温度的对应关系是不 相同的
A A C T0 C — T B
T
B
T0 = T
T0
由于铂的物理化学性质稳定、人们多采用铂作为参考电极。
4)连接导体定律与中间温度定律 如图,接点温度分别为T, Tn,T0,则回路总热 电势为
连接导体定律是运用补偿导线进行温度测量的理论 基础。
当导体A与A′、B与B′的材料分别相同,则 EAB(T,Tn,T0)=EAB(T,Tn)+EAB(Tn, T0)称为中间温度定律,即回路总热电势等 于EAB(T,Tn)和EAB(Tn,T0)的代数和。 Tn称为中间温度。 中间温度定律是制定分度表的理论基础。
因为EAB(T0)=-[EBC(T0)+ ECA(T0)] 所以 EABC(T,T0)= EAB(T)- EAB(T0)
热电偶测温基本定律
3)标准电极定律 两种导体A,B分别与参考电极C组成热电偶,如 果他们所产生的热电动势为已知,A和B两极配对后 的热电动势可用下式求得:
E AB (T , T0 ) E AC (T , T0 ) ECB (T , T0 )
原理-热电效应
温差电动势
T
接触电动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A
T0
B
EA(T ,T0 ) dT
T0
T
E AB (T )
KT e
ln
N AT N BT
温差电势
To A eA(T,To)
T 温差电势原理图
eA (T , T0 ) AdT
T0
T
eA(T,T0)——导体A两端温度为T、T0时形成的温差电动势; T,T0——高低端的绝对温度; σA——汤姆逊系数,表示导体A两端的温度差为1℃时所产生的温 差电动势,例如在0℃时,铜的σ =2μV/℃。
回路总电势
由导体材料A、B组成的闭合回路,其接点温度分别为T、 T0,如果T >T0 ,则必存在着两个接触电势和两个温差电 势,回路总电势: E AB (T , T0 ) e AB (T ) e AB (T0 ) e A (T , T0 ) eB (T , T0 )
N AT kT N AT kT0 ln ln e N BT e N BT
热电偶测温基本定律
T T0 1)均质导体定律 由一种均质导体组成的闭合回路,不论导 体的横截面积、长度以及温度分布如何均不产 生热电动势。
T
T0
V
2)中间导体定律 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第三种材料的导体,只 要其两端的温度相等,该导体的接入就不会影响 热电偶回路的总热电动势。
若三个接点的温度均为T0,则回路的总热电势为 EABC(T0)= EAB(T0)+ EBC(T0)+ ECA(T0)=0 若A、B接点温度为T,其余接点温度为T0,且T >T0, 则回路的总热电势为 EABC(T,T0)= EAB(T)+ EBC(T0)+ ECA(T0)
结论: ①如果热电偶两材料相同,则无论接点处的温度 如何,总电势为零; ②如果两接点处的温度相同,尽管A、B材料不同, 总热电势为零; ③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只与材料、接点处的温度有 关,而与材料的尺寸、几何形状无关;
④若A、B材料确定,热电势EAB(T,T0)是两接点温度T 和T0的函数差,即如果T0保持恒定,则f(T0)=C(常数) 热电势EAB(T,T0)只是工作端温度T的单值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