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宦官专权之比较

合集下载

为何汉唐明的宦官专权最严重而清朝没有呢?

为何汉唐明的宦官专权最严重而清朝没有呢?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为何汉唐明的宦官专权最严重而清朝没有呢?
导语:宦官专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很多王朝挥之不去的痛。

宦官的身份特殊,在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极易形成专权局面。

一般而言,皇帝强势时,不
宦官专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很多王朝挥之不去的痛。

宦官的身份特殊,在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极易形成专权局面。

一般而言,皇帝强势时,不太容易出现宦官专权;但如果遇到弱势或者年幼的皇帝,宦官专权便厉害。

然而,在中国历史上,汉唐明三朝宦官专权最严重,而清朝却没有,为何?

据记载,我国先秦和西汉时期,宦官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起,才全部用阉人。

在中国古代文书上,宦官的称为多样不同,直到清朝太监才成宦官的代名词。

但无论何时,宦官只是皇家的负责劳役的奴仆。

原则而言,宦官的工作性质是无法与干政联系起来。


从历史上看,东汉后期,国家多是幼主临朝,大权落在皇太后一族的外戚手中。

为了获得权力,长大后的皇帝只能联合身边的宦官。

获得权力后代皇帝,自然宦官得以进入权力中心,进而专权。

唐朝宦官专权也是从中期开始,安史之乱后的宦官因拥立有功而权力增大,加上掌握军权,自然皇帝也任其摆布。

而到了明朝,永乐帝称帝后,宦官权势增强,此后宦官势力不断的涉及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


事实上,宦官专权与古代王朝的集权程度有着非常大关系。

无论是汉唐,还是大明,皇帝势力单薄,但分封的同姓诸侯又不牢固,皇帝只好拉拢外戚。

随着外戚势力的增强,外戚也变得不牢固,皇帝只好
生活常识分享。

东汉、唐、明三代宦官专权之比较

东汉、唐、明三代宦官专权之比较

中国古代东汉、唐、明三代宦官专权之比较宦官专权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面,同时也是专制政权所特有的毒瘤。

宦官的历史几乎和中国的封建史共始终,最早的宦官据说出现在周朝。

而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宦官专权应该是嫪毐,在他之后就是臭名昭著的赵高,他才是第一个由宦官执掌大权的人。

此先例一开,之后历朝历代都或多或少存在这个问题,其中尤以东汉唐明三朝最为严重。

一、共同点:1.这三个朝代都是长期统一的朝代,东汉唐明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持续时间最长的几个统一王朝。

由于国家的长期统一稳定,往往使得统治者生活腐化,久而久之皇帝就容易相信他身边的宦官,而愿意把权力交给他们。

2.宦官专权大多出现在王朝的中后期,因为一般王朝初期,统治者大多有出生入死打江山的经历,因此都有着旺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面对繁重的国事,他们往往能坚持下来。

但到了中后期,皇帝大多生长在宫廷,既没有充沛的体力,也没有丰富的政治经验来应付繁重的国事,这就给了最接近皇帝的宦官们以窃取最高权力的机会。

3.这三个朝代都是汉人的政权。

少数民族统治汉人,因为他们在人数上远远少于汉人,因此他们的统治者警惕性很高,因此他们的皇帝不像汉人那样娇生惯养,同时生活也不太奢华,对宦官的依赖也就少,宦官也不大容易取得权利。

二、不同之处:1.起因不同。

①东汉的宦官专权是为了对抗外戚而产生的,因为东汉中后期的皇帝大多比较短命,即位的皇帝年龄小, 太后要依赖外戚掌握权力。

当皇帝长大后,要想夺权就必须依靠身边的宦官。

如此宦官在推翻了外戚之后,就得到了信任和皇帝赏赐的权力,并且宦官容易控制皇帝来打击反对他们的文官集团。

②唐代中后期由于藩镇的问题,认为宦官就是家奴,比较容易控制,皇帝就不断的削弱武将的权力,转而交给宦官,如派往各地的监军就是为了防止武将的叛变。

但皇帝把禁卫军的军权也交给宦官时,形势就发生变化了,皇帝就变成了傀儡了,任由宦官们摆布。

③明朝的宦官专权则是由于制度的原因,皇帝的权力由于宰相被废除而大大的加强,随之而来的是皇帝要处理的事务也就越来越多,因此在皇帝身边就必须有人来帮助他,而宦官则是最好的人选。

宦官专权哪个朝代最严重?宦官的权利有多大

宦官专权哪个朝代最严重?宦官的权利有多大

宦官专权哪个朝代最严重?宦官的权利有多大本文导读:东汉宦官专权的情况比较严重,自章帝之后,东汉的历史基本上就是外戚与宦官的相恨相杀,其中最出名的是十常侍乱政——张让等人把持朝政,君昏奴奸,最终葬送了汉家基业。

张让等人把持朝政,也要靠汉灵帝这个著名的昏君来配合,张让等人靠着种种计谋,蒙骗皇帝,实现自己的目的,皇帝一死,没了靠山,就轻易的被外臣剿灭了。

大唐盛世,多少文人墨客抒发情怀,感慨万千的时代,然而盛世一过,就是无边的黑暗。

安史之乱后,皇帝的生杀立废都掌握在权宦手中,天可汗李世民的后人被人如此的欺凌,真是令人不禁叹息。

宦官李辅国拥立肃宗即位,肃宗封其为郕国公,让其执掌兵权,开唐代宦官掌兵之先河。

肃宗病重,皇后张氏欲与李辅国争权,李辅国甚至在肃宗床前将张皇后斩杀肃宗也因此惊吓而亡。

代宗即位,尊李辅国为"尚父",李辅国甚至对代宗说:"陛下只须深居宫中,外面的政事有老奴来处理",代宗怀恨在心,联合程元振将其刺杀,然而李辅国死,程元振立,还是宦官说了算。

程元振之后,又有窦文场,霍仙鸣执掌神策军,至此,宦官掌握了中央禁军的控制权,皇帝的生杀立废就掌握在了宦官手中,俱文珍、王守澄、仇士良、田令孜、杨复恭、刘季述等人一个个粉墨登场。

宪宗、敬宗被杀,文宗、昭宗被执,太子亲王被杀被废者更是比比皆是,纵观唐代宦官,自中唐后已经形成了一个集团,决不允许权利旁落,集团内部相恨相杀,但上位的都是集团内部,一个权宦倒下去,另一个权宦站起来。

历朝历代,前辈后辈,无人能与唐代宦官相比。

北宋比较出名的宦官有李宪、童贯等。

李宪在神宗时执掌一路兵权,童公公甚至执掌天下兵权,更是被封了王爵,权力不可谓不大,然而,皇帝一旦要处理他们,不过一纸诏书,毫不费力。

明代宦官魏忠贤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或者说古装剧里)最出名的太监了,魏公公真是有明星风范,“九千九百岁”这个称呼独一无二,手下的阵容也是异常强大,“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等等,从中央到地方,魏公公的势力无处不在。

比较汉唐明三朝宦官问题的异同点

比较汉唐明三朝宦官问题的异同点

试比较汉唐‎明三朝宦官‎问题的异同‎点宦官专权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面,同时也是专‎制政权所特‎有的毒瘤。

纵观世界史‎,只有中国出‎现过这个问‎题,其他各国从‎未有过!因此宦官专‎权也可视做‎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宦官的历史‎几乎和中国‎的封建史共‎始终,最早的宦官‎据说出现在‎周朝(记不清了,多多包涵)!而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宦官专权‎应该是嫪毐‎,不过因为他‎是假太监,因此严格来‎说这不算真‎正的宦官专‎权。

在他之后就‎是臭名昭著‎的赵高,他才是第一‎个由宦官执‎掌大权的人‎!此先例一开‎,之后历朝历‎代都或多或‎少存在这个‎问题,其中尤以汉‎唐明三朝最‎为严重!说了这么多‎废话,现在来谈一‎下三个朝代‎的共同点:首先,这三个朝代‎都是长期统‎一的朝代,汉唐明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持续时间最‎长的几个统‎一王朝。

为什么这长‎期统一的王‎朝容易出现‎宦官专权,我觉得由于‎国家的长期‎统一稳定,往往容易使‎得统治者生‎活腐化,这样就给了‎他们身边的‎宦官讨好拍‎马的机会,久而久之皇‎帝就容易相‎信他身边的‎宦官,而愿意把权‎力交给他们‎!其次,宦官专权大‎多出现在王‎朝的中后期‎。

这是因为一‎般王朝初期‎,统治者大多‎有出生入死‎打江山的经‎历,因此都有着‎旺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面对繁重的‎国事,他们往往能‎坚持下来。

但到了中后‎期,皇帝大多生‎长在宫廷,既没有充沛‎的体力也没‎有丰富的政‎治经验来应‎付繁重的国‎事,这就给了最‎接近皇帝的‎宦官们以窃‎取最高权力‎的机会!最后一点,这三个朝代‎都是汉人的‎政权。

少数民族统‎治汉人,因为他们在‎人数上远远‎少于汉人,因此他们的‎统治者警惕‎性很高,就象斯巴达‎人一样(这点尤以满‎清为甚)!因此他们的‎皇帝不像汉‎人那样娇生‎惯养,同时生活也‎不太奢华,对宦官的依‎赖也就少,宦官也不大‎容易取得权‎利!接着说一下‎,这三个朝代‎宦官问题的‎不同之处!首先,起因不同。

历史趣谈历史唐后期为何出现宦官专权?

历史趣谈历史唐后期为何出现宦官专权?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历史唐后期为何出现宦官专权?
导语:中国有两个朝代宦官专权最厉害,一个是唐后期,一个是明中后期。

与明代不同的是,唐代的宦官权力似乎更大一些,手段似乎更毒一些,胆子当然
中国有两个朝代宦官专权最厉害,一个是唐后期,一个是明中后期。

与明代不同的是,唐代的宦官权力似乎更大一些,手段似乎更毒一些,胆子当然也壮了一点。

两朝最大的区别便是,明代的宦官再怎样也跳不出皇帝的手心,而唐代的宦官专权对皇帝甚至有生杀予夺的权力。

那么唐代宦官专权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
宦官是为皇室当中的妃子和皇帝提供服务的人,最初宦官在宫中只提供服务,但是不允许干涉朝政,但是在唐朝后期,却出现了一大批的宦官干政、宦官弑帝的现象,唐朝宦官当权的原因是什么呢?宦官专政之所以成为唐朝的顽疾,和当时的社会风气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当时皇帝身边都有一个负责日常事务的宦官,而这些宦官在皇帝身边尽心尽力的服务,取得了皇上的信任,皇上也会允许他们批阅一些公文,后来为了牵制文官武将,皇上就有意提升宦官的权利,这就让很多宦官的地位逐渐上升。

这可以说是唐朝宦官当权的原因之一。

唐朝宦官当权的另外一个原因要从唐玄宗时期说起,当时凡是大将出征,为了对将士在边境的行为进行监督,朝廷就会派一名随行的宦官,这些宦官的地位比起领兵的将领来说丝毫不弱,于是就凭借着皇上的权威,很多宦官就开始在军中勒索,瞎指挥,欺凌将士们,但是将士们却又无可奈何。

宦官当权和宦官在朝廷中处在的一个特殊机构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秘书处是当时的重要决策的机构,而这个机构就是以宦官集团为主要支撑的,宦官在这里,有些才干的大臣就会被集团排挤,剩下的就狼狈为奸,祸国殃民。

而且从唐德宗时期开始,。

唐明宦官专权之比较

唐明宦官专权之比较

宦 官是封建社会帝 王宫廷 中的奴仆 , 们离皇帝最 近 , 了解 他 最 皇帝的心意 , 而皇 帝也认为宦 官是他们 的家 奴 , 是最 容易受 自己控 制和利用 的一 股势力 。因此 , 在封建腐朽统 治的培 育下 , 宦官 屡屡 成为统治阶级中可以影响朝政 的政 治势力 , 成“ 变 手握王 爵, 口含天 宪” 的擅权者 。这些宦官借助 皇威 , 高 自己 , ① 抬 以至于铲除异己 , 扰 乱朝纲 , 在当时朝代产生 了消极影 响。清代著名史学家赵翼曾经评 叹道 :东汉及 前明 , “ 宦官 之祸 烈矣 , 然犹 窃主权 以肆 虐天下 。至唐
守” 宣德 以后另有镇守 、 , 巡抚 文臣 , 是 内臣、 也 文臣 、 臣同理兵事。 武
1唐代 宦官典兵
唐后期的 1 位皇帝 中, l 除唐顺 宗由嫡长子即位 、 唐哀帝 由朱全 忠所立外 , 其他如穆宗 、 文宗 、 宗等均 由宦官所拥立 , 武 宪宗 、 敬宗为 其所弑 , 昭宗一度被宦官禁 闭幽废。唐代的宦官为什么能够任意废 君、 弑君?司马光 曾一针见血地 指出唐代宦官之祸远 比东汉为烈 的 原 因:所 以然者非它 , 不握兵 , 握兵故也 。” 唐代宦官 之所 以 “ 汉 唐 0
之变也。” 唐代和明代是我 国历史 上宦官专权最盛的朝代 , 而唐代
的宦官专权与其 他朝代的最 大不同就是宦 官可 以任 意废立乃 至杀
害皇帝 , 这是 明代所不 曾出现的现象。明代是我 国历史上宦官用事
庸者 如武 宗 、 神宗等 比 比皆是 , 宦官 专权 达到 登峰 造极 的 明代 但 宦官却 丝毫不 能对皇 权造成 威胁 , 主要与 明代 的军事 制度有 着 这
臣提督军务成为定 制。 唐 明两代 的宦 官专 权 , 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 的。唐代

明代宦官专权的表现是什么

明代宦官专权的表现是什么

明代宦官专权的表现是什么明代宦官专权的表现①利用司礼监干预朝政。

在宦官24 衙门中,司礼监提督、掌印、秉笔、随堂等太监,权力极大,掌印掌理内外章奏及御前勘合。

秉笔,随堂掌章奏文书,照阁票批朱(《明史》卷72《职官一》),势焰在内阁之上;②操纵政府官员的任免,甚至左右内阁大臣的去留;③提督京营和监军统兵;④担任镇守和守备等职务;⑤操纵厂卫,实行特务统治,残害官民。

明代宦官之祸原因明朝中期以后,政治日趋腐败,导致宦官专权局面产生。

宦官专权结果,不仅加重了明朝封建政治统治的黑暗,从而也加速成了明王朝政权的覆灭,本文仅就明朝中后期宦官专权的表现特点以及宦官专权的原因和历史影响作初步的分析阐述。

一、明朝中后期宦官专权的特点及其表现在中国封建专建社会统治史上,有关把持朝政,为害天下的记录屡屡不绝,如秦朝末年的赵高指鹿为马,就连皇帝也莫敢置辩,东汉末年宦官与外戚相继专权,政治昏暗腐败以致酿成几十年军阀混战,给社会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唐朝自中叶以后,皇帝宠信宦官,他们或独揽大权于内,或监军督战于外,甚至连皇帝的废立也取决宦官。

然而,宦官为祸最烈的要数明代了。

阉官之祸,历汉、唐、宋而相寻无几,然增有若有明之烈也,⑴。

明朝宦官不仅数量多,机构庞大,其危害之深均超过以往朝代,明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宦官专权的最高峰。

任何事物都有其演进过程,明朝宦官专权也是如此。

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尽收天下之权归一人⑵ ,君主统治空前加强。

鉴于历史上宦官乱政祸民,他曾感概说见史传所书,汉、唐末世皆为宦官腐败,不可拯救,未尝不为之惋叹⑶。

为此他对宦官干政予以严厉禁止。

制铁牌置于宫门,规定:内宦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⑷ ,由于朱元璋严加防范,致使宦官无机可乘,但是极端的君主政治体制,为宦官专提供温床,所以,朱元璋死后,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

明成祖朱元棣起兵,经过靖难。

出于刺探宫中机密,买通建文帝身边的宦官为他提供有价值的情报。

同时,朱棣身边的一些宦官在随军作战中立下功劳,成了朱棣的开国功臣,由此朱棣开始重用宦官,盖明世宦官出使,先征、监军分镇,刺臣民诸大权,皆自永乐间始⑸。

唐代宦官的权力与地位变动

唐代宦官的权力与地位变动

唐代宦官的权力与地位变动唐代宦官的权力与地位变动差异巨大,尤其在不同统治者的时代形成了明显的反差。

唐代的宦官们,曾经拥有着极其庞大的权力,然而在历经了几次政治变局之后,他们的地位逐渐走下坡路。

唐代初期,宦官与宫中妇人一样,被封为“永贞宫”成员,享有特权地位。

尤其是在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宦官的地位高得令人难以想象。

太宗李世民擅长用人,他有意利用宦官的特殊身份,以此稳固自己的统治。

宦官们制造了一系列阴谋,帮助他削弱了威权显赫的武将,有助于李世民的篡权成功。

而且,太宗李世民重视宦官的才干,例如宦官张亮,他据说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太宗李世民甚至把张亮秘密派到皇帝家族当中,对皇室内部进行监视。

他们胆大妄为,连皇帝都不能对他们造成威胁。

此外,宦官在宫廷里担任重要职务,负责管理皇族的私事和财产。

他们对于帝室的经济掌控也日益加强,成为了内外的经济控制者。

然而,唐代宦官的权力与地位在玄宗统治时期出现了转变。

随着玄宗的统治逐渐衰弱,他开始依赖一些不可靠的宦官,导致了宦官集团的混乱。

他们互相争斗的力量变得越来越大,在政治上形成了强大的势力。

宦官们靠着争权夺利与贿赂集团中的异己势力,使得朝政混乱不堪。

同时,玄宗对宦官的任命也缺乏谨慎,他聘用了一些不够能干和品德不端的宦官。

这些宦官们在国家大政方面屡立败功,甚至有一次他们联合起来推翻了当时的皇帝,试图自己执政。

这是唐代宦官权力失控的一个典型例证。

到了唐代晚期,宦官的地位开始下降,甚至从唐宪宗开始,开始限制宦官进入宫廷的数量。

这主要是由于李世民帝室内部的斗争以及宦官们的贪婪和污蔑行为,引发了政治的混乱,给朝廷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尽管如此,唐代宦官在整个朝代中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存在。

虽然他们失去了之前的绝对权力,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对朝堂有所影响力。

然而,他们的地位已经远不如其鼎盛时期。

总之,唐代宦官的权力与地位变动差异巨大,经历了从权倾朝廷到权力失控再到地位下降的过程。

浅论唐、明两代宦官专权的不同

浅论唐、明两代宦官专权的不同

浅论唐、明两代宦官专权的不同
郗鹏
【期刊名称】《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0(032)004
【摘要】唐后期的阉寺之权在皇权之上,明代中后期的阉寺之权则在皇权之下.这一迥然差异的表层原因在于阉寺是否握有兵权,而其深层原因则在于两代的军事制度截然不同.
【总页数】3页(P55-57)
【作者】郗鹏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历史系云南昆明 65009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42
【相关文献】
1.唐明宦官专权之比较 [J], 马丽
2.试论唐明两代宦官专权之不同 [J], 李绍强
3.明清两代宦官专权与封建专制的关系 [J], 冷东
4.明票拟朱批制度与宦官专权 [J], 赵永强
5.比较东汉、唐、明三朝宦官专权的异同 [J], 任卫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比较东汉、唐、明三朝宦官专权的异同

比较东汉、唐、明三朝宦官专权的异同

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August20212021年8月第18卷第08期Vol.18No.08读与写杂志比较东汉、唐、明三朝宦官专权的异同任卫健(浙江省台州市黄岩第二高级中学浙江台州318020)摘要:古代中国有着强大的中央皇权,而皇权的衰落是家天下必然的结果。

一旦皇帝失势,利用它来掌控天下的就有外戚、士大夫和宦官等接近政治中心的实权力量。

关键词:汉朝;唐朝;明朝;宦官;皇权中图分类号:G0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1)08-0398-01这些力量中,宦官力量一般在汉族皇朝里占据较大的政治舞台。

宦官本身的政治地位不高,是皇帝的侍臣,便于帮助皇帝处理日常生活和传达政令,很容易和皇帝结下较好的个人关系,从而成为皇帝的亲信。

通过恩宠得到的不只是政治、经济统治权、甚至是关系王朝安危的军事统治权,因此成为一种特殊的政治力量。

宦官集团在早期并非都是被阉割的侍者,有一部分是失去了特权的士人阶级,但是随着后宫体制的日益扩大和不断完善,宦官最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非男人,总之,“宦官专权的原动力却来自宦官自身特殊的生理机制(生理残缺),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心理变态”[1],使得他们对社会存在着极强报复心理,由此带来了严重的政治和社会问题。

当然,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宦官也并非都是社会的破坏者,比如:明朝的郑和。

作为皇权力量的代言人,他们的身份具有时代的特殊性,他们的言行从根本上讲也是社会统治力量的自身要求,只是当这种需求到了宦官手里,他们对人民的剥削则到达了疯狂地步,在与其他政治力量的较量中也采用了较残酷的打击手段。

1东汉的宦官最早活跃于中国政治舞台的是东汉的宦官,他们政治生命的开始源于皇权权力的下放。

由于外戚力量对皇权产生了严重的威胁,皇帝不得不任用和他们关系最亲密的侍臣集团,利用他们的力量与外戚搞政治平衡。

在皇帝势衰的条件下,采用这种方式的结果是两个政治集团交替专政,但是宦官集团的危害却远大于外戚,他们遭到了士人和百姓的极力反对,因此出现了党锢之祸。

唐宦官专权与皇权、藩镇及士人集团之关系

唐宦官专权与皇权、藩镇及士人集团之关系

唐宦官专权与皇权、藩镇及士人集团之关系唐中后期,在经历了“开天盛世”的繁荣之后,这个已经拥有近两个世纪历史的王朝走向了衰败。

当今史学界普遍认为唐王朝中后期面临的主要问题无非是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财政社会等等一系列危机。

透过这些纷繁复杂的政治现象,我认为唐中后期的一系列的政治问题的出现,其最终的纠缠点正在于宦官专权。

首先不妨从这段著名的“宦官感言”谈起。

这是唐武宗时期太监头子仇士良说的一句话:“天子不可令闲,常宜以奢靡娱其耳目,使日新月盛,无暇更及他事,然后吾辈可以得志,慎勿使读书亲近儒臣。

彼见前代兴亡,心知忧惧则吾辈疏斥矣。

”这句话该从何说起呢?史书记载唐武宗时期,在以李德裕为核心的朝臣士人集团的辅佐下,武宗朝取得了唐中后期历史上罕见的政绩:在藩镇问题上平定了卢龙镇张绛之乱;在边境问题上,以“分化瓦解,军事进攻”双管齐下的策略大大削弱了回纥的力量;在对宦官的态度上也不如他的前几任皇帝那样亲热,似乎有以朝臣代宦官的意思。

于是以仇士良、鱼弘志等为首的宦官集团企图通过打击李德裕的势力来重新控制武宗,然而终是阴谋败露。

唐武宗采取明升暗降的方法剥夺了其对禁军的控制权,仇士良最终被迫辞职,就在宦官们送他返回宅第的时候,他“语重心长”地发了那一通感慨,很有一点“离职心得”的意思。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清楚得看出皇权以及士人集团与宦官之间尖锐的矛盾斗争和利益冲突。

由于武宗对宦官的压制,他那一朝宦官的势力跌落到了低潮。

但是我们纵观整个唐代中后期的历史,就会发现宦官、皇权、士人集团之间的关系以及宦官专权的问题并非如此轻描淡写似的简单,只是彼此之间的斗争。

唐中后期的宦官问题正是其诸多政治问题的纠缠点之所在。

就说皇权与宦官的关系吧,并不像白寿彝所说是“一般来说,在皇帝勤于政事,积极有为的时候,宦官是难于插手政治的。

反之,在政治腐败,皇帝不理政事后难于理政的时候,宦官则往往乘隙而入,染指于政,甚至左右政局。

汉唐明三代宦官问题特点

汉唐明三代宦官问题特点

试论明代宦官专权的特点摘要:明代宦官专权在中国历代的宦官祸患中表现出其独特的特点,在政治权力上上完全依附于皇权、形成于明代的文官制度的改革变异、与士大夫即斗争又相互利用,甚至作为一种特务机构而存在,在经济上控制明代经济的各方各面,对明代造成了深重社会影响。

关键词:明代、宦官、专权、皇权、士大夫、特务、经济中国古代宦官专权屡见不鲜,但也如清代史学家赵翼所言:“东汉及唐、明三代,宦官之祸最烈。

”①明代大儒黄宗羲也说过:“阉宦之祸,历汉、唐、宋相寻无已,然未有若明之为烈也。

”②可见明代宦官专权实甚于他朝,所以探究明代宦官专权的特点就更显得尤为必要。

因而本文拟从专制皇权的衍生、形成原因、与士大夫的关系、特务司法统治以及经济控制等几个方面分析明代宦官专权的特点。

一.对专制皇权的完全依附宦官之祸如唐一代,“宦官专权期间十个皇帝(不含德宗),为宦官所立的有7位(穆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为宦官所杀害的有 4 位(顺宗、宪宗、敬宗、文宗),昭宗还曾为宦官所囚禁”。

③犹如唐宪宗时,内常侍陈弘志杀害宪宗于中和殿,接着,大宦官梁守谦等立太子为帝,此即穆宗。

④相比于太阿倒握,主仆异位的唐代,明代专权宦官之如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虽不可一世,然完全是依仗皇权而已,虽然能通过司礼监执掌机要,却只是“假皇权以肆虐的奴才”只不过投其所好以弄权,如“(天启帝)每引绳削墨时,忠贤辈辄奏事。

帝厌之,谬曰:…朕已悉矣,汝辈好为之。

‟忠贤以是恣威福惟己意。

”⑤一旦他们罪行暴露或有违圣意,立时落马,如张永夜“奏(刘)瑾不法十七事……遂执瑾。

”⑥可见明代宦官专权成也皇权,败也皇权,完全依附专制皇权。

二.形成于明代制度改革关于宦官专权形成的具体原因,历代各有不同。

东汉时,幼主登基,外戚乱政,皇帝重用宦官以夺权,演成宦官弄权的局面。

及唐时,宦官掌管禁军,取得了执掌机要的权力,因而为祸朝堂。

明立国之初,朱元璋就吸取历代教训,“洪武十七年铸铁牌,文曰,…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置宫门中。

对比我国古代三次宦官专权的异同

对比我国古代三次宦官专权的异同

对比我国古代三次宦官专权的异同中国古代王朝的五毒,权臣,外戚,宦官,豪强,藩镇。

今天我们说一说这宦官。

我国古代三次宦官专权的高峰分别是东汉后期,唐中晚期,明朝。

相同点:宦官专权都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不同点:(1)东汉宦官专权的特点是出现外戚、宦官交替掌握朝政的局面。

东汉前期,皇帝很注意外戚干政,严格限制他们的政治权力,不使权势过大。

章帝死后,和帝十岁即位。

以后的继位皇帝也多是小儿,太后临朝听政,实际是依靠娘家的父兄掌权,因之往往形成庞大的外戚权力集团,左右朝政。

小皇帝多非太后亲生,年长之后,畏忌外戚的权势,怕被废黜,就以身边的宦官为心腹,伺机除掉外戚集团,宦官又掌大权。

(2) 唐代宦官区别于东汉及明代宦官的主要特点是宦官掌兵权。

唐德宗设护军中尉二人、中护军二人,全以宦官充任,统率东右神策军、天威军等禁军。

元和初年,宪宗设枢密使一职,以宦官二人充任。

宣宗时出现了枢密院,枢密使下设枢密承旨,各级机构已相当完善。

中尉掌军和枢密掌政,为唐后期宦官专权提供了切实的保证。

(3)明代的宦官专权。

一是明代宦官极端受制于皇权。

与以往历代宦官专权不同,自始至终明代宦官的权力都是皇帝有意或者无意给予的,这也决定了明代宦官的权力无论多大都不能超越皇权,而是极端受制于皇权,始终都只能是在皇权允许的范围内活动。

二是宦官权力的非法定地位。

在整个明代,宦官的权力或大或小,都一直处于权力体系中的非法定状态。

东汉和唐晚期的宦官问题都是靠地方武装势力清除的,所以在宦官问题之后马上陷入地方割据问题,最后发展成三国两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

明代的宦官看似权势熏天,无恶不作,实则只是依附于王权,为皇帝充当爪牙,一旦皇帝想抛弃他们,明朝的宦官是无法应对的。

东汉宦官专权原因与明代宦官专权原因之比较 (自动保存的)

东汉宦官专权原因与明代宦官专权原因之比较 (自动保存的)

东汉宦官专权原因与明代宦官专权原因之比较摘要:宦官专权是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作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伴生物,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黑暗的一页。

本文就东汉与明代宦官专权原因的共性与个性展开了深入的分析与透视。

从中可以看出,两朝宦官专权,从根本上说是君主专制主义特别是皇权极度膨胀的结果。

但是东汉与明代宦官专权的原因又存在着诸多不同之处。

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为东汉宦官专权提供了阶级基础,加之东汉诸帝多不永年,幼主继位,母后临朝。

造成了外戚与宦官轮流专政的局面。

而明代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的背景下,完备的宦官机构与宦官对厂卫的操纵,为宦官专权提供了可能,从而使宦官危害较深。

关键字:东汉明代宦官专权原因宦官专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大特点,作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伴生物,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的宦官源远流长,从夏商时代就已经产生了,一直到清朝从未间断过,其中“东汉及唐明三代,宦官之祸最烈”。

【1】1宦官阶层这个庞大的集团在历代政治生活中起了极其恶劣的作用。

东汉和明代就是宦官揽权比较严重的两个朝代。

两朝宦官专权原因既有共性,也有各自专权的特点。

下面就其东汉和明代宦官专权原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作了以11下分析。

一.东汉与明代宦官专权原因的共同点东汉与明代宦官专权,从根本上说都是君主专制特别是皇权极度膨胀的结果。

东汉加强中央集权的努力走向了反面。

贯穿于中国官僚制度发展的一条主线,就是要解决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问题。

东汉建立后你,刘秀采取了种种措施来加强皇权。

即“光武帝愠数世之权,忿强臣之窍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2】东汉王朝仍然设置各为宰相的三公——司徒(丞相),太尉,司空(御史大夫)。

三公虽然享有尊荣的地位和名誉,秩禄高达万石,但是三公虽不能管理具体的事物,仅仅是“坐而论道”而已。

光武帝把具体的权力,交给了号称“台阁”的尚书台。

尚书台的正负长官,分别为尚书令和尚书仆射,另设尚书左右臣各一人,作为尚书令仆射的辅佐官。

宦官专权、朋党之争、黄巢起义与唐王朝的灭亡

宦官专权、朋党之争、黄巢起义与唐王朝的灭亡

宦官专权、朋党之争、黄巢起义与唐王朝的灭亡宦官专权、朋党之争、黄巢起义与唐王朝的灭亡⼀、宦官势⼒的急剧膨胀在唐朝初年。

唐太宗曾经规定宦官不得设⽴三品官职,但是到唐⽞宗的时候⾼⼒⼠因为平定韦皇后和太平公主有功,所以被授予正三品的右监门卫将军,后来杨思勋也曾经被封为三品官。

不过当时他们还都是以将军的⾝份⽽被授予三品官的。

正式的宦官还没有三品官的。

不过在唐⽞宗的时代,四、五品的⾼官也已经不少。

唐⽞宗时代宦官也开始⼲预政事。

⾼⼒⼠不仅处理各地进奏的⽂件,还对宰相的任免,甚⾄太⼦的废⽴都能发表很有影响⼒的意见。

当时太⼦李亨称呼⾼⼒⼠为⼆兄,“诸王公主皆呼‘阿翁’,驸马辈呼为‘爷’”。

不过⾼⼒⼠是⼀个为⼈⼗分谨慎的⼈,并不跋扈,所以总是顺着⽞宗的意思。

宦官势⼒的增⼤是从监军制度开始的。

宦官监军制度是在开元⼆⼗年,732创⽴的,监军使作为皇帝的特派员在唐后期重⼤的军事⾏动中总是于主帅并驾齐驱,其权位甚⾄⾼于主帅。

这个所谓的监军,很有点后来的政委的意思。

马嵬事变中,东宫宦官李辅国拥⽴肃宗有功,赐名护国,⼜改辅国(他本名静忠),掌四⽅奏事。

裁决百司奏章,专擅朝政。

还以判元帅⾏军司马的名义通领北衙六军,即左右⽻林军、左右龙武军、左右神武军。

后来他⼜参与到肃宗末年的帝位之争。

他派⼈杀掉了反对太⼦的张皇后,皇帝也受惊⽽死,然后拥⽴了太⼦即位,即位的唐代宗尊他为尚⽗。

他对代宗说:“⼤家但居禁中,外事听⽼奴处分。

”这⾥的所谓“⼤家”是宫中对皇帝的习惯称呼,李辅国公然要皇帝让出处理朝政的权利。

皇帝虽然很不满意,但是由于他掌握着军权⽽不敢发作。

在他之后程元振、鱼朝恩等宦官相继擅权。

鱼朝恩在肃宗乾元元年,758,为观军容使,总监郭⼦仪、李光弼等九节度兵,并曾经在代宗初年乘护驾之机直接掌握神策军。

在德宗经历了藩镇的叛乱以后,对武将就不再信任了,所以就⼀味地依靠宦官。

德宗时,神策军扩展到⼗五万⼈,成为新的禁军。

后来宦官常借掌握神策军的兵权⽽⼲政。

唐朝的中后期宦官专权斗争

唐朝的中后期宦官专权斗争

唐朝的中后期宦官专权斗争宦官专权几乎贯穿了唐朝的中后期,一批批的宦官逼宫弑帝,专权横行,无恶不作,究竟是做了哪些事?唐朝宦官专权宦官专权几乎贯穿了唐朝的中后期,一批批的宦官逼宫弑帝,专权横行,无恶不作。

自号称“欺压皇上的老奴”李辅国始,继而有逼宫弑帝的俱文珍与王守澄、经历六代皇帝的仇士良、人称皇帝之“父”的田令孜以及唐昭宗时的权阉杨复恭、刘季述等人。

这些人个个都是生前显赫无比,死后臭名昭着的大宦官。

唐后期由于宦官掌握了中央禁军的权力,权势日盛,以致形成了宦官专权的局面,甚至可以废立皇帝。

于是,皇帝利用朝官,朝官依靠皇帝,向宦官展开夺权斗争。

这种宦官与朝官之间的斗争大致有以下几次:永贞革新:贞元二十年(804年),唐德宗死,顺宗即位。

唐顺宗因病不能理事,时任起居舍人和翰林学士的王叔文和王伾遂专制朝政。

他们先后引进柳宗元、刘禹锡、韦执宜、韩泰、韩晔、陈谏、凌准、程异等,发布了废"宫市"和五坊小儿,禁止节度使向皇室进奉财物的"月进"、"日进"等一系列革新措施。

后又派大将范希朝接管宦官的神策军兵权。

以俱文珍为首的宦官集团当即发动宫廷政变,逼迫顺宗禅让帝位,立太子李纯为帝,是为唐宪宗,并改元永贞。

王叔文、王伾被贬杀。

甘露之变:唐文宗即位后,鉴于他的祖父宪宗李纯、父亲穆宗李恒、长兄敬宗李湛等都是被宦官废杀或扶立的,故对宦官专权深恶痛绝,决心依靠和利用朝官李训和郑注铲除宦官势力。

太和九年(835年)十一月,李训谎称金吾厅石榴树上夜降甘露,企图在宦官前往观看时,将其全部诛杀。

不料事泄,宦官遂派禁军大杀朝官,史称"甘露之变"。

从唐宪宗至昭宗末期,是唐朝宦官专权的鼎盛期,这股依附于皇权的恶势力,对它所依附的皇权构成严重的威胁。

“二王”改革失败后,几乎所有宦官都参与朝政,广泛深入到当时政治生活的许多重要领域。

如大批宦官进入政府,担任诸司使职;掌握宫中全部机要,出纳王命;干预吏选,监视外朝官员;掌握书院、国子监等本是封建士大夫涉足的领域。

唐明宦官专权之比较

唐明宦官专权之比较

汪直
(1451—1510),陕西兴平人,本姓谈,明武宗 时的太监,从正德元年到五年,操纵朝政,是明代最大的权 宦之一,时人有“立的皇帝”之称。其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 养,后净身入宫为太监,遂冒姓刘。孝宗时,犯死罪,得免。 后侍奉太子朱厚燳,即后来的明武宗。 他与马永成、高凤、 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合成“八虎”,正德五年 (1510年)被凌迟处死。 死时抄家,仅抄出的金银就有:黄金1205.78万两,白 银25958.36万两。2001年《亚洲华尔街日报》据此将刘瑾列 入过去1000年来,全球最富有的50人名单。另据清赵翼《二 十二史札记》所载,刘瑾有黄金250万两,白银5000余万两。 刘瑾被判凌迟3357刀处死。据野史记载,刘瑾的肉之后还被 一文钱一两贱卖,而坊间亦大肆抢购,足以证明当时黎民百 姓对刘瑾的怨恨。
刘瑾
(1568年-1627年10月19日), 原名魏四,入宫后改名李进忠,出任秉笔太监后,改名忠 贤,表字完吾。中国明朝末期宦官。北直隶肃宁(今河北 沧州肃宁县)人。熹宗即位后,魏忠贤开始平步青云,拉 开了中国历史上最昏暗的宦官专权的序幕,一时厂卫之毒 流满天下,一大批不满魏忠贤的官员士子惨死狱中;一大批无 耻之徒都先后阿附于他。他自称九千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 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魏忠贤在民间养了 不少“义子”,如什么“五虎”、“五狗”、“十孩”、“四 十孙”等。在其全盛时期,各地官吏阿谀奉承,纷纷为他设立 生祠,连辽东巡抚袁崇焕也积极参与其中。明崇祯继位后,打 击惩治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命逮捕法办,后自缢而亡,其 余党亦被彻底肃清
(? - 893年),唐朝宦官。字仲则,本姓陈, 四川人。懿宗时任小马坊使,和李儇玩得很好,李儇即帝位 为僖宗,屡次提升他至左神策军中尉、左监门卫大将军,并 呼之为“阿父”。田今孜恃宠横暴,把持大权,无所不为。 在黄巢起义军进逼长安时,他扶持僖宗逃往四川。到成都后, 继续为非作歹,暗杀了敢于正言上谏的左拾遗孟昭图,袭杀 在镇压黄巢起义中立了功的宦官曹知懿部。唐昭宗即位后, 田令孜引义子王建对抗朝廷,而王建要割据西川,与陈敬瑄 产生矛盾。最后,王建把田令孜兄弟二人同日分别杀死。

历史趣谈:太监也封王 中国史上三位称王的宦官

历史趣谈:太监也封王 中国史上三位称王的宦官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太监也封王中国史上三位称王的宦官
导语:宦官,作为宫腐之族,身体上的欠缺使得灵魂遭到扭曲,人生的快乐之事不外乎口舌上吃香喝辣、政治上呼风唤雨。

因此,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上宦官
宦官,作为宫腐之族,身体上的欠缺使得灵魂遭到扭曲,人生的快乐之事不外乎口舌上吃香喝辣、政治上呼风唤雨。

因此,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上宦官对权势都有着强烈的追逐心。

在中国历史上,宦官掌权的情况并不少见,尤以秦、东汉、唐及明四个朝代宦官专权最盛,如秦朝的赵高,东汉的单超、唐衡、管霸、苏康、曹节、曹腾(曹操的爷爷,曹丕代汉即位后追封他为高皇帝,成为中国史上唯一的宦官皇帝),唐朝的高力士、李辅国、俱文珍、王守澄、仇士良、田令孜、杨复恭、刘季述,以及明朝的刘瑾、汪直、王振、魏忠贤等。

唐僖宗时期的宦官田令孜号称“皇帝之父”,而明熹宗时期的宦官魏忠贤也自称“九千岁”,其嚣张只是可见不一般。

更为离谱的是,在中国历史上有三位宦官竟然被封为王(“异姓王”)了,下面就让我们看看他们是如何被封王的。

1、宗爱
宗爱(401-452年),南北朝时期北魏宦官,虽然不如明朝魏忠贤权倾朝野,财大势大,也是北魏太武帝正平时期权势很大的宦官。

宗爱来路不明,史书上未曾记载他的出身和籍贯情况。

他因“罪”而遭到残忍的阉割,后又被人送进北朝北魏宫廷,成了一名底层宦官。

在皇宫中,宗爱干过一些杂务,由于本人的勤劳机敏,他后来被太武帝拓跋焘封为了中常侍,成为了皇帝身边的亲近宦官。

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太武帝率领大军进攻南朝刘宋,宗爱作生活常识分享。

【开题报告】汉唐明宦官专权比较研究

【开题报告】汉唐明宦官专权比较研究

开题报告历史学汉唐明宦官专权比较研究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中国宦官制度的研究,历来成为中国历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进人上世纪90年代以后,学术界于专著及综述文章、阉割研究、秦汉至南北朝、唐宋及明清五个方面对有关中国宦官制度及相关领域都进行了深人研究。

中国宦官制度产生之早、组织之严、延续之久、影响之大,以及中华民族、中国社会发展所受宦官之害,都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

因而对宦官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剖析与透视,中国历史研究中的重要题目。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学术界曾经掀起研究的高潮,主要有冷东《建国以来宦官制度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89年9期、刘泳聪、冷东《近四十年港台地区宦官史研究述评》9《中国史研究动态》1990年12期)、景有泉《十年来宦官研述综述》(《文史知识》1990年7期)等评述文章。

进人90年代以后,有关中国宦官制度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进一步发展,出版了相当多的与宦官研究相关的专著,主要有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十大太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东郭先生《太监生涯》(北岳文艺出版社,1990)、冷东《被阉割的守护神一宦官与中国政治》(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杜婉言、杜子明编译《中国历代太监传》(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李禹阶《权力塔尖上的奴仆一宦官>(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顾蓉、葛金芳《雾横帷墙一古代宦官群体的文化考察》(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冷东《世界宦官丛谈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余华青《中国宦官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陈华新《中国历代宦官大观》(深圳海天出版社,1993)、唐益年《清宫太监》(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张世祥、彭治莹《帝后与太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中国历代宦官丛书》(蓝天出版社,1999)等,从不同的角度论述分析了中国宦官制度以及相关问题。

汉、唐、明三朝都是中国历史上强盛的封建王朝,三朝都是在前一个王朝实现大一统又迅速灭亡的背景下依靠农民战争建立新的封建统治和秩序,并且在建国初期积极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或在王朝中期拨乱反正开创了中国封建时代少有的盛世局面:汉朝的“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明朝的“仁宣之治”、“弘治中兴”,不仅国力强盛,国威布于四方,而且都久享国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代宦官窃权
唐代宦官专权是在唐王朝末途时出现的,而明代宦官专权却基本上贯穿 了整个大明王朝,这是任何一个王朝所不曾出现过的。但是,无论明代的宦 官如何兴风作浪,威胁皇权,皇帝只要一翻脸,一道口谕,便要其性命。 “即狼戾如(王)振、(刘)瑾者,(皇帝)一嚬而忧,再嚬而危,片纸中夜下 而晨就缚,左右无不鸟散兽窜,是以能为乱而不能为变也。”
唐明两代的宦官专权,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唐代的藩 镇割据为宦官专权提供了机遇,由于唐代君主将北衙禁军完全交予宦 官指挥,导致唐代宦官凭借军权逐渐削弱了能与其抗衡的南衙势力, 致使权力完全衡,皇权完全受制于宦官。 到了明代,我国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了顶峰,一切制度 都服务于皇权,宦官完全成为皇帝专权的工具,虽然也出现了如刘瑾、 魏忠贤之类的大宦官,可以左右朝政,但却没办法左右皇权,究其原 因,主要是明代宦官没有单独指挥军队的权力,这点与唐代是不同的。
神策军
安史之乱后,地方藩镇林立,迫使唐朝政府建立起一支由中央直接控制 的武装——神策军与之抗衡。其最高统帅是左右神策护军中尉,其下,还有 中尉副使、威远军使、飞龙使等职。神策军军士俸饷甚厚,且皆忠于神策中 尉。正如此,宦官集团凭着神策军这张王牌,同朝官抗衡,同皇帝争权,渐 渐成为皇帝无法控制的异己力量,《旧唐书· 宦官传》载:“万机之与夺任情, 九重之废立由己。”
田今孜
(?-1449年)是明朝英宗时期的著 名宦官,山西蔚州(现今河北蔚县)人。初时,因 英宗左右有张太皇太后、张辅、杨荣、杨士奇、杨 溥等重臣,王振不敢胡作非为,只好等待机会。到 了正统七年,王振的最大障碍物—张太后逝世, “三杨”也只余下年时已高的杨溥。此时,王振便 开始显露其虎狼心,他先命人摘下朱元璋挂在宫门 口不准宦官干政的铁牌。后来又在皇城大兴地木、 排除异己。最过份的是他与同党制造大量钢铁箭镞 卖给瓦剌,以换取良马。之后,瓦剌大举入侵。王 振鼓动英宗亲征,行至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 被瓦剌兵追至,全军覆没,英宗被俘,50万军队被 击溃,从征的100多名文臣武将几乎全部战死沙场, 而王振则被明将樊忠所杀,史称“土木之变”。
(? - 893年),唐朝宦官。字仲则,本姓陈, 四川人。懿宗时任小马坊使,和李儇玩得很好,李儇即帝位 为僖宗,屡次提升他至左神策军中尉、左监门卫大将军,并 呼之为“阿父”。田今孜恃宠横暴,把持大权,无所不为。 在黄巢起义军进逼长安时,他扶持僖宗逃往四川。到成都后, 继续为非作歹,暗杀了敢于正言上谏的左拾遗孟昭图,袭杀 在镇压黄巢起义中立了功的宦官曹知懿部。唐昭宗即位后, 田令孜引义子王建对抗朝廷,而王建要割据西川,与陈敬瑄 产生矛盾。最后,王建把田令孜兄弟二人同日分别杀死。
东汉及前明,宦官之祸烈矣,然犹窃主权以肆虐天下。 至唐则宦官之权反在人主之上,立君、弑君、 废君,有同儿戏,实古来未有之变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唐明两代主要宦官一览表
唐代
李辅国 程元振 俱文珍 王守澄 仇士良 田令孜
职位
元帅府行军司马 骠骑大将军、领禁军 右卫大将军 左车中尉、知枢密事 左神策军中尉 左神策军中尉
王守澄
仇士良(781年 - 843年),字匡美,循州兴宁(今广东兴宁)人,唐宦
官。宪、文宗时历任监军、内外五坊使、左神策军中尉、骠骑大将军、观军 容使兼统左右军、知内侍省事等要职,封楚国公,死后追赠杨州大都督。仇 士良檀权揽政20余年,排斥异己,横行不法,贪酷残暴,先后杀二王、一妃、 四宰相,武宗时致仕。 文宗在诛王守澄后,曾想乘机一举诛灭仇士良。文宗的宠臣李训与郑注经 密谋,决定在皇帝率文武百官欣赏甘露之时把仇士良集团一网打尽。但因事 败露,仇士良等宦官趁乱劫持了文宗,并展开血腥报复,皇宫内血流成河, 官吏被杀者千余人,李训、郑注皆被诛,整个长安鸡犬不宁。此一事件,史 称“甘露之变”。此后,仇士良视文宗如傀儡。“自是天下事皆决于北司, 宰相行文书而已。宦官气益盛,迫胁天子,下视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 仇士良历六朝,专权二十余年,史称其“挟帝有术”。
——王世贞《弇州史料》
司礼监
司礼监为明内廷特有之建置,居内务府十二监之首,二十四衙门之一。明 中叶后,皇帝多深居,荒嬉享乐,不理国政,常由司礼监秉笔太监代行“批 红”之权,宦官进而攫取了宰相之权。“然内阁之拟票,不得决于内监之批 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
票拟
批红
明朝的军事领导原则是以文制武,以内制外,文武相制,内外 相制。 “国家之制,边防以义臣巡抚,以武臣总兵,而以内臣纲 维之。” 正统以后,凡有出征,武臣为总兵官、内臣监军、文臣 提督军务成为定制。因之,有明一代,宦官无力染指军权。
明代
王振 汪直 刘瑾 魏忠 贤
职位
掌司礼监 司礼监掌印太监、统西 厂 司礼监掌印太监 司礼监秉笔太监
(704~762) 唐肃宗时当权宦官。本名静忠, 曾赐名护国,后改辅国,相貌奇丑无比。李辅国四十岁 之前无所作为。安史之乱期间,说太子李亨即帝位。肃 宗即位后,迁为元帅府行军司马,开始掌握兵权,并改 名辅国。后又因拥立代宗即位,被册封为司空兼中书令, 失势后被刺身亡。 其身居权要之时,天下大事几乎全决于李辅国,朝臣所奏之事往往先经 他手然后才告知肃宗。为了更准确地了解朝中大臣的动向,李辅国还专门派 几十人负责监督官员的一举一动。对于不顺从的官员则加以严厉打击。李辅 国根据自己的好恶处治全国的讼案,并以皇意相标榜。地方上的节度使也是 李辅国一手委派。 李辅国权倾朝野,宰相及朝中大臣想见皇帝都须经过李辅国的安排,皇帝 的诏书也需要李辅国的署名才能施行,群臣不敢提出不同意见。宗室贵人对 李辅国也以“五郎”尊之,当时的宰相李揆更称李辅国为“五父”。可见其 权势之炽。
唐明宦官专权之比较
国际经济与贸易0902 郑晓俊 3090102292
唐明两朝都是我国历史上宦官专权严重的时代,唐 后期朝政为宦官所把持,明朝中后期也大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现弄权 的大宦官。所不同的是,唐代的宦官不仅干预朝政, 而且可以任意废立乃至杀害皇帝,对皇权的威胁可谓 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明代虽然宦官用事时间最长, 却不像唐代宦官那样可以任意废立皇帝,宦官权力的 实施实际上还是在皇权的庇佑之下的。
李辅国
唐宦官。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东北)人。 宝应末,闻张皇后废立阴谋,密告李辅国,使代宗得立, 由此深获宠信,任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旋代李 辅国判元帅行军司马,总率禁兵,升任骠骑大将军。程 元振专权自恣,炽焰熏天,以私怨诬杀大将、兵部尚书 来瑱,贬宰相裴冕,迫死同华节度使李怀让,连李光弼也被中伤。以致文 武百官人人自危 。广德元年(763)罢官归乡里。继又私入京师,被放逐, 行至江陵病死。
汪直
(1451—1510),陕西兴平人,本姓谈,明武宗 时的太监,从正德元年到五年,操纵朝政,是明代最大的权 宦之一,时人有“立的皇帝”之称。其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 养,后净身入宫为太监,遂冒姓刘。孝宗时,犯死罪,得免。 后侍奉太子朱厚燳,即后来的明武宗。 他与马永成、高凤、 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合成“八虎”,正德五年 (1510年)被凌迟处死。 死时抄家,仅抄出的金银就有:黄金1205.78万两,白 银25958.36万两。2001年《亚洲华尔街日报》据此将刘瑾列 入过去1000年来,全球最富有的50人名单。另据清赵翼《二 十二史札记》所载,刘瑾有黄金250万两,白银5000余万两。 刘瑾被判凌迟3357刀处死。据野史记载,刘瑾的肉之后还被 一文钱一两贱卖,而坊间亦大肆抢购,足以证明当时黎民百 姓对刘瑾的怨恨。
刘瑾
(1568年-1627年10月19日), 原名魏四,入宫后改名李进忠,出任秉笔太监后,改名忠 贤,表字完吾。中国明朝末期宦官。北直隶肃宁(今河北 沧州肃宁县)人。熹宗即位后,魏忠贤开始平步青云,拉 开了中国历史上最昏暗的宦官专权的序幕,一时厂卫之毒 流满天下,一大批不满魏忠贤的官员士子惨死狱中;一大批无 耻之徒都先后阿附于他。他自称九千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 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魏忠贤在民间养了 不少“义子”,如什么“五虎”、“五狗”、“十孩”、“四 十孙”等。在其全盛时期,各地官吏阿谀奉承,纷纷为他设立 生祠,连辽东巡抚袁崇焕也积极参与其中。明崇祯继位后,打 击惩治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命逮捕法办,后自缢而亡,其 余党亦被彻底肃清
魏忠贤
唐代宦官典兵
唐后期的11 位皇帝中,除唐顺宗由嫡长子即位、唐哀帝由朱全忠所立外, 其他如穆宗、文宗、武宗等均由宦官所拥立,宪宗、敬宗为其所弑,昭宗一 度被宦官禁闭幽废。 唐中后期宦官专权的基础之一,是宦官典章军职,其形式有监军、典章 禁军和衔领军职三种。唐后期时宦官典章军职走向制度化,是唐朝宦官专权 之一大特色,也是造成宦官为害甚烈、废立帝位如同儿戏的主要原因。 司马光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唐代宦官之祸远比东汉为 烈的原因:“所以然者非它,汉不握兵,唐握兵故 也。”
柳 诚 悬 《 神 策 军 碑 》
为何唐廷要将如此重要之职委于宦官而不交付朝廷?神策军于代宗元年(763) 由陕州赴京归入禁中后,由宦官鱼朝恩统掌。鱼兵权在握,权势膨胀,进而干预 朝政威胁皇权,但终因擅权伏诛,此时宦官并不能对皇权造成重要威胁。
朝廷从宦官手中收回兵权后,以“神策军使”职先后授统掌神策禁军的武将, 依次为刘希暹、王驾鹤、白志贞。时藩镇叛乱迭起,德宗召白志贞禁军,竟无一 人至,德宗愤极,罢白志贞,授神策军权与窦文场,自此宦官取得了德宗的信任。 后德宗又置左右神策护军中尉,以窦文场、霍仙鸣当之,认为禁军权柄操于宦官 之手“犹之乎自操也”。及至唐亡,宦者典禁军成为定制。
王振
(?——1487) 明成化年间的宦官。广西桂平西北大藤峡 人,因祖先反对朝廷而被抄家。成化三年,汪直被俘带至京城献给王侯并 阉为宦人。之后他帮助万贵妃取得了朝廷大权,从此得到明宪宗的宠信而 统领西厂,兼职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并与万贵妃垄断朝纲。在做西厂统 领时无恶不作,因而当时人们戏称“天下只识汪太监”,遭到朝臣反对, 被撤职。成化十三年(1477年)六月十五日,明宪宗下诏恢复西厂,任 命锦衣卫副千户吴缓为镇抚。成化十八年三月,明宪宗以东西二厂不宜并 立为由,关闭了西厂。后来因为东厂宦官尚铭所忌,在朝臣许宁、中官阿 丑的联手下,他遭揭发诸项罪行被明宪宗贬逐而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