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不全中医诊疗规范
慢性肾衰的中医治疗
慢性肾衰的中医治疗作者丨胡献国编辑丨寸心慢性肾衰即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是多种慢性肾脏疾病晚期出现的严重综合征,临床以水肿,尿少,尿闭,恶心,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
依其病程进展,可分为肾功能不全代偿期,氮质血证期及尿毒症期。
代偿期,一些病人由于症状不明显,不需特殊处理而易被医生、病人忽视,肾功能不全继续进展,进入尿毒症期时,由于病情严重,多需采取透析疗法为主的综合治疗以维持患者生命。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风热、水湿、湿毒等病邪外袭,导致肺失通调,治节无权,脾失运化,水湿泛滥,肾失开合,气化失司,脏腑功能失常,造成水湿秽浊,壅滞三焦,清浊不分所为,当以清热利湿,泻浊解毒为治。
中医辨证施治风水泛滥型主要表现为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来热迅速,肢节酸重,小便不利,或伴有畏寒,发热,咽喉疼痛等,舌红苔薄黄,脉浮滑数。
当以散风清热,宣肺利水为治,可选用银翘散加减,药取银花、连翘、荆芥、桔梗、赤小豆、菊花、茅根各10克,麻黄、竹叶、薄荷、甘草、淡豆豉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下同)。
中成药可选用麻杏石甘合剂,每次10克,每日2次口服,冲饮;银翘解毒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小柴胡颗粒,每次1袋,每日2次口服,冲饮。
水湿浸渍型主要表现为全身水肿,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体重而困倦,胸闷,纳呆,泛恶,苔白腻,脉沉缓。
当以健脾利湿,通阳利水为治,可选用五苓散加减,药取猪苓、茯苓、泽泻、白术、桂枝、二丑、车前子、黄芪、党参、法夏、苍术、木瓜各10克。
中成药可选用五苓散,每次1袋,每日2次口服,冲饮;威喜丸,或舟车丸,每次5克,每日2次口服。
脾阳不振型主要表现为身肿以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闷腹胀,纳减便溏,面色萎黄,神倦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没,脉沉缓。
当以温运脾阳,以利水湿为治,可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药取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桔梗、山药、薏苡仁、莲米、扁豆、砂仁、黄芪、枣皮各10克。
中成药可选用参苓白术散,每次10克,每日2次口服,冲饮;附子理中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黄芪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次口服。
肾病诊疗规范2007版
常见肾脏疾病中西诊疗规范(2007年修订版)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肾病科2007年8月2007年修订版说明我科2003年制定常见肾脏疾病中西诊疗规范第一版,2005年进行了修订,增加了糖尿病肾病,其余只作了局部小的调整。
2007年第三版则对该诊疗规范的临床运用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组织全科医生进行讨论和修订。
具体分析和修订内容如下:一、2005版肾脏疾病中西诊疗规范执行情况评估2006年7月-2007年6月肾病科住院患者336人次,主要病种分别为慢性肾功能不全107例、慢性肾炎48例、肾病综合征61例、尿路感染34例、糖尿病肾病23例、IgA肾病16例等。
平均中医治疗率为85.4%,治疗有效率为87%。
下面对我科重点病种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IgA肾病三种疾病的中医辨证治疗情况进行初步分析。
1、慢性肾衰:慢性肾衰虚损期主要证候有气阴两虚兼湿浊证(58%)用参芪地黄汤加减,脾肾气虚证(21%)用香砂六君子汤或补中益气汤合黄连温胆汤加减,肝肾阴虚证(15%)用归芍地黄汤加减、脾肾阳虚证(10%)水湿内停证用金匮肾气丸或二仙汤或温脾汤加减。
慢性肾衰关格期主要证候有:湿热中阻、腑气不通和湿浊中阻困脾证,治疗上分别给予黄连温胆汤和小半夏汤加减。
慢性肾衰的中医治疗率为88.5%,治疗好转率为83.5%,慢性肾衰的这些主要证候及其治法基本与慢性肾衰的中医治疗规范基本一致,说明该规范对起到了较好临床指导作用。
因此,2007版在保持了原规范的基本内容,只作局部小的修改。
2、IgA肾病:由于IgA肾病多数患者在门诊治疗,2006年7月~2007年6月我科收治IgA肾病16例,其中我科开展肾穿刺确诊IgA 肾病6例。
16例中气阴两虚证占56%。
其次分别为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风热毒邪证。
中医治疗率为100%,治疗有效率为93%。
近几年来,我科开展了多项IgA肾病研究课题,对IgA肾病的中医证候规律、治疗规范和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研究。
慢性肾功能不全诊疗
目前主张使用美国肾脏病基金会K/DOQI推 荐的肾功能分期标准;(早发现早治疗)
肾小球滤过滤GFR的估算:考虑了年龄、性 别、种族、体重、血肌酐、血尿素氮、血清 白蛋白等因素影响。 Cockcroft-Gault公式:GFR=(140-年龄) × 体重×0.85/Scr ×72
慢性肾衰竭的治疗
蛋白质、糖类、脂肪和维生素的代谢紊乱
蛋白质代谢紊乱一般表现为蛋白质代谢产物 蓄积(氮质血症),也可有血清白蛋白水平 下降、血浆和组织必需氨基酸水平下降等。 糖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糖耐量减低和低血糖 症两种情况,前者多见,后者少见。 高脂血症相当常见,其中多数患者表现为轻 到中度高甘油三酯血症,少数患者表现为轻 度高胆固醇血症,或二者兼有。 维生素代谢紊乱相当常见,如血清维生素A 水平增高、维生素B6及叶酸缺失等,常与饮 食摄入不足或某些酶活性下降有关。
铁
10~15毫克/天
糖尿病肾病患者饮食原则
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 严格控制血糖 推荐中度限制蛋白(0.8克/kg/日) 早中期:一旦肾功能开始减退,GFR开始下降 严格控制蛋白摄入0.6克 /kg/日 严格控制血压 添加复方-酮酸
晚期:
极低蛋白饮食0.3-0.6克 /kg/日+复方-酮酸 提前进入透析
g/kg.d
0.7-0.8 0.6-0.7 0.5-0.6 0.5-0.6 1.0-1.2 1.2-1.4
药物治疗
纠正酸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 高血压的治疗 贫血的治疗和rHuEPO的应用 低钙血症、高磷血症和肾性骨病的治疗 防治感染 高脂血症的治疗 口服吸附疗法和导泻疗法 其他
慢性肾衰竭的诊断
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护理方案
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正虚诸证1.脾肾气虚证: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酸膝软,脘腹胀满,大便溏,口淡不渴。
舌淡有齿痕。
2.脾肾阳虚证:畏寒肢冷,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酸膝软,腰部冷痛,脘腹胀满,大便溏,夜尿清长。
舌淡有齿痕。
3.气阴两虚证:倦怠乏力,腰酸膝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夜尿清长。
舌淡有齿痕。
4.肝肾阴虚证:头晕,头痛,腰酸膝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大便干结,尿少色黄。
舌淡红少苔。
5.阴阳两虚:畏寒肢冷,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腰酸膝软,夜尿清长,大便干结。
舌淡有齿痕。
(二)邪实诸证1.湿浊证:恶心呕吐,肢体困重,食少纳呆,脘腹胀满,口中粘腻,舌苔厚腻。
2.湿热证:恶心呕吐,身重困倦,食少纳呆,口干口苦,脘腹胀满,口中粘腻,舌苔黄腻。
3.水气证:全身浮肿,尿量少,心悸、气促,甚则不能平卧。
4.血瘀证:面色晦暗,腰痛,肌肤甲错,肢体麻木,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
5.浊毒证:恶心呕吐,口有氨味,纳呆,皮肤瘙痒,尿量少,身重困倦,嗜睡,气促不能平卧。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倦怠乏力1.加强患者安全宣教,采取相关的安全措施。
2.遵医嘱艾灸,取关元、足三里等穴。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三阴交等穴。
(二)腰酸膝软1.指导患者起卧势缓。
2.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
3.遵医嘱艾灸,取肾俞、气海、关元等穴位行温和灸。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肾、神门等穴。
5.遵医嘱低频脉冲治疗,取中极、三阴交、阴陵泉等穴。
6.遵医嘱药熨法,每日治疗2次(或遵医嘱加减),每次治疗时间40~60分钟。
(三)恶心呕吐1.观察及记录呕吐物的色、质、量,及时报告医师。
2.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合谷、内关等穴。
(四)皮肤瘙痒1.协助患者剪指甲,指导患者避免用力搔抓皮肤。
2.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曲池、合谷、血海、足三里等穴。
水肿明显者不宜采用。
3.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
慢性肾衰竭,你想要的中医经验方都在这里(一)
慢性肾衰竭,你想要的中医经验方都在这里(一)医治慢性肾衰竭,你想要的中医经验方都在这里(一)肾病科齐医生肾内科医师1、补肾泄浊方组成:生黄芪30g,白术10g,茯苓15g,山茱萸15g,菟丝子15g,川续断15g,杜仲15g,怀牛膝15g,川萆薢10g,石菖蒲10g,制苍术12g,六月雪30g,丝瓜络20g,玉米须20g,凤尾草30g。
【按】补肾泄浊方以扶正祛邪为基本治疗原则,以补肾健脾泄浊为基本治法。
黄芪性甘,微温,补气升阳,利水消肿,生津养血,在此方中为君药,意在温补脾肾之气血,补气行血,活血而不伤血。
炒白术健脾渗湿,茯苓健脾益肾,以后天脾胃充养先天之肾,共奏养后天、培补先天之效。
肾阴肾阳为一身阴阳之本,山茱萸、菟丝子、川续断、杜仲补肾益气,滋生肾中阴阳。
怀牛膝性平,入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善引气血下行,肾属下焦,方中用此药,使其他药能直达病所,更好的发挥作用。
慢性肾衰竭病人病程日久,脾胃功能多虚,临床表现为胃纳不香,时感恶心,大便粘腻不畅等。
胃气以降为顺,以通为用,石菖蒲、川萆薢降逆泄浊,丝瓜络、玉米须、六月雪、制苍术化湿泄浊排毒,全方具有补益脾肾的功效。
【来源】刘晓静,邹燕勤,孟令栋,黄萍,沙鑫,刘珂.补肾泄浊方治疗慢性肾衰竭30例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26):73-75.2、扶正化浊通络方组成:黄芪、土茯苓各30g,山萸肉、生地、山药、丹参、大黄(后下)各15g,泽泻、丹皮、巴戟天、槐花、红花、地龙各10g【按】扶正化浊通络方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经验方,由黄芪、土茯苓、山萸肉、生地等13味中药组成,其中黄芪可健脾扶正,益气固表,以固后天之本;巴戟天可温肾助阳,以固先天之本;山药可健脾益肾;山萸肉可固涩肾精,补益肝肾;丹皮可清热泻火,并制山萸肉之温涩;生地可养阴生津;泽泻可利湿泄浊;土茯苓可健脾渗湿;槐花可清热凉血;大黄可泻火解毒,清泻湿热;丹参、红花可活血化瘀通络,配伍虫类搜剔之品地龙以增强其疗效。
慢性肾功能不全临床路径
慢性肾功能不全临床路径一、慢性肾功能不全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ICD-10:N18.905)(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诊断1.慢性肾脏病史(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超过3个月2.不明原因的或单纯的GFR下降<60ml/min(老年人GFR<50ml/min)超过3个月3.在GFR下降过程中出现与肾衰竭相关的各种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以上三条中,1是诊断的主要依据。
根据2诊断时宜慎重或从严掌握。
如3同时具备,则诊断依据更为充分(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治疗1.坚持病因治疗(控制血压、血糖、蛋白尿)2.饮食治疗3.纠正贫血、减少尿毒症毒素蓄积4.纠酸,水钠钾代谢紊乱的治疗5.出现甲旁亢,肾性骨病的对症处理6.防止感染7.口服吸附疗法和导泻疗法(氧化淀粉、大黄制剂)8.肾替代治疗9.中医辨证论治(四)标准住院日为14-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18.905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4h尿蛋白定量,1h尿沉渣、尿红细胞形态(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iPTH(3)胸片、心电图、腹部彩超;(4)双肾动静脉彩超2、必要时检查的项目:肾脏穿刺活组织检查:原因不明的肾功能不全,经评估认为需要肾穿刺或组织检查的情况,并征得患者或其代理人的同意(七)选择用药1、α-酮酸(可选)2、碳酸氢钠3、袢利尿剂(速尿、丁尿胺)4、降压药(ACEI、ARB、CCB、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5、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如需)6、碳酸钙(如需)7、抗感染8、中医治疗(八)如果需要肾穿刺,则手术日为入院第7日之内1、麻醉方式:局麻2、术前准备:术前停用一切抗凝药物(包括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复查凝血功能是否正常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4、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5、病理:冰冻切片行免疫荧光检查、石蜡切片光镜检查、电镜检查(九)术后用药根据临床情况可使用无肾毒性的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十)出院标准1.生命体征稳定,尿量正常,临床症状缓解2.无需要继续住院诊治的手术并发症/合并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慢性肾脏病-单病种
慢性肾功能不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规范天津市南开医院肾脏内科凡符合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均可以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一、慢性肾脏病定义(2001年美国基金会K/DOQI指南)(一)肾脏损伤(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3个月,可以有或无GFR下降,可以表现为下面任何一条:1. 病理学检查异常2. 肾损伤的指标:包括血、尿成分异常或影像学检查异常(二)GFR<60ml/min/1.73m2≥3个月,有或无肾脏损伤证据1. 慢性肾脏病的分期第1期肾小球滤过率(GFR)≥90-120 ml/min/1.73m2。
第2期GFR 60~89ml/min/1.73m2。
第3期GFR 30~59ml/min/1.73m2。
第4期GFR 15~29ml/min/1.73m2。
第5期GFR<15ml/min/1.73m2,或透析。
2. 主要症状本病多隐匿起病,可出现腰部酸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倦怠、乏力或嗜睡、少尿或无尿,并可伴有出血倾向。
3. 主要体征面色晦暗或黧黑、高血压、水肿或胸腹水、贫血。
4. 实验室检查(1) 肾功能:血肌酐、血尿素氮升高,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内生肌酐清除率< 60ml/min/1.73m2。
(2) 尿常规:可出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或低比重尿。
(3) 血常规:不同程度的贫血。
(4) 电解质:高钾、低钙、高磷。
(5) B超:多数可见双肾明显缩小、肾脏皮质变薄。
5. 常见并发症(1) 肾性贫血:多种原因导致,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需综合治疗。
(2) 肾性骨营养不良:可表现为尿毒症性软骨病、骨质疏松症、纤维素性骨炎和1骨硬化症。
(3) 心血管系统:尿毒症性心包炎、心力衰竭及动脉粥样硬化。
(4) 消化系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消化性溃疡及消化道出血。
(5) 皮肤瘙痒、易发生感染、周围神经病变等。
二、西医治疗(一)原发病及诱因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使肾衰加重的可逆因素,引起肾衰加重的常见诱因包括感染、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蛋白摄入过量、使用肾毒性药物、严重高血压等。
32-肾病科-慢性肾衰(慢性肾脏病4~5期)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32-肾病科-慢性肾衰(慢性肾脏病4~5期)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慢性肾衰(慢性肾脏病4~5期)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慢性肾衰[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16751.1-1997)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
诊断依据:慢性肾衰是指由肾病日久,致肾气衰竭,气化失司,湿浊尿毒不得下泄,以少尿甚或无尿,或以精神萎靡,面色无华,口有尿味等为常见症状的肾衰病。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国际肾脏病组织2012年发布的《KDIGO-CKD指南》。
慢性肾脏病定义:1.肾损害≧3个月,肾损害指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伴或不伴GFR降低,表现为以下之一:病理异常;或有肾损害指标,包括血或尿成分异常,或影像学检查异常;2.GFR<60ml/min/1.73㎡≧3个月,有或无肾损害。
病期诊断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分为:1.CKD1期2.CKD2期3.CKD3期4.CKD4期5.CKD5期(二)证候诊断1.正虚证:(1)脾肾气虚证: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酸膝软,脘腹胀满,大便烂,口淡不渴。
舌淡有齿痕,脉沉细。
(2)脾肾阳虚证:畏寒肢冷,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酸膝软,腰部冷痛,脘腹胀满,大便烂,夜尿清长。
舌淡有齿痕,脉沉弱。
(3)气阴两虚证:倦怠乏力,腰酸膝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夜尿清长。
舌淡有齿痕,脉沉。
(4)肝肾阴虚证:头晕,头痛,腰酸膝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大便干结,尿少色黄。
舌淡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5)阴阳两虚证:畏寒肢冷,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腰酸膝软,夜尿清长,射剂)。
2.标实证(1)水湿证:可选用药物:法半夏、春砂仁、藿香、紫苏叶、茵陈、草果仁、茯苓皮等。
(2)湿热证:可选用药物:石苇、土茯苓、茵陈、大黄炭等。
(3)血瘀证:可选用药物:丹参、桃仁、三七、红花、蒲黄等。
中医治疗慢性肾衰(尿毒症)
中医治疗慢性肾衰(尿毒症)医案:许某某,女,64岁,国家安全部退休职工。
2003年7月1日初诊。
病史: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发现慢性肾功能不全3年,化验血肌酐243.2umol/L,血色素108g/L,尿蛋白1+。
血压130/90mmHg。
主诉腰酸疼痛,双下肢酸胀,咳嗽,鼻痒,喷嚏连连,时时喘,夜间为甚。
刻下症:咳喘夜甚,鼻塞,食欲不振,胃脘胀满,睡眠不佳,舌体胖大,舌苔中心厚腻,脉细而略滑。
中医诊断:慢性肾衰竭合并过敏性哮喘,肾元亏虚、湿浊不化,肝肺不和,脾胃不调。
西医诊断:高血压性肾损害,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过敏性哮喘。
治法:益气血,顺升降,健脾胃,调肝肺,疏风定喘,泄浊排毒。
处方:生黄芪、当归、蝉蜕、僵蚕、姜黄、川芎、熟大黄、苡米、柴胡、白芍、地龙、白术、防风、乌梅、五味子、薄荷(后下)、钩藤,每日1剂。
配合尊仁保肾丸治疗。
二诊(2003年8月12日):服药后诸证减轻,大便每日2次,鼻塞喷嚏减少,仍有咳喘痰白,饮食略增,睡眠情况良好。
舌苔腻,脉沉。
仍宗原方方义。
处方:生黄芪当归川芎、陈皮半夏苏子、苏叶枳壳香橼佛手蝉蜕僵蚕姜黄熟大黄、生苡仁、六月雪,每日1剂。
三诊(2002年9月24日):患者病情平稳。
复查血肌酐186.0umol/l,血压120/90mmHg自述口苦,偶有咳喘,舌胖,苔薄腻,脉弦,提示少阳郁热存在,改方小菜胡汤加减。
处方:柴胡、黄芩、夏枯草、生黄芪、当归、川芎、陈皮、半夏、车前子、炒莱菔子、炒葶苈子、桃仁、杏仁、蝉蜕、僵蚕、姜黄、熟大黄、生苡仁、六月雪,每日1剂。
其后,坚持服用当归补血汤合升降散方加减,病情尚属稳定。
四诊(2004年7月13日):复查血肌酐177.0umol/l,血色素112g/L。
继续服中药治疗中。
按语:慢性肾衰的治疗,一向强调肾元虚衰,湿浊邪毒内停基本病机。
所以治疗强调化浊解毒和泄浊排毒治法。
认为泄浊毒即所以保肾元,和胃气即所以护肾元。
但该例患者更将有过敏性鼻炎、哮喘,病程中时有口苦等肝经郁热症状.而哮喘多阵发,有“善行而数变”风邪致病的特点,所以治疗应当重视治风。
中医对肾病的综合治疗指南
中医对肾病的综合治疗指南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治疗肾病的经验和方法。
下面将介绍中医对肾病的综合治疗指南。
一、中医辨证施治中医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肾病的核心方法。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中医会进行辨证施治,即辨别病机,然后通过中药调理身体,达到治疗目的。
1. 阳虚型肾病阳虚型肾病表现为面色发黄,畏寒怕冷,腰膝酸软,小便频繁,性欲减退等症状。
治疗上,中医会采用温阳补肾的方法,常用药物有当归、肉桂、人参等。
2. 阴虚型肾病阴虚型肾病表现为五心烦热,口干舌燥,面色潮红,夜间盗汗等症状。
治疗上,中医会采用滋阴养肾的方法,常用药物有山药、枸杞子、石斛等。
3. 湿热型肾病湿热型肾病表现为小便短赤,口苦口干,尿黄短少等症状。
治疗上,中医会采用清热利湿的方法,常用药物有黄芩、连翘、茯苓等。
二、中药调理中医在治疗肾病时,常常采用中药进行调理。
中药调理在治疗肾病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改善病人整体的身体状况,提高免疫力,减缓病情的进展。
1. 补虚药物中药中的补虚药物对于肾病患者非常重要。
常用的补虚药物有黄芪、人参、党参等,可以增加机体的免疫力,调整免疫功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2. 利水药物利水药物在中医治疗肾病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常用的利水药物有茯苓、车前子、海藻等,能够促进尿液的排出,减轻体内的浮肿等症状。
3. 清热药物清热药物在肾病患者中也常常使用。
常用的清热药物有黄芩、黄连、栀子等,可以清除体内的热毒,消炎解毒,改善患者的症状。
三、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治疗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插入特定的针刺点,调节患者的气血和脏器功能,达到治疗肾病的目的。
针灸治疗肾病主要有以下几个穴位:1. 大血海穴大血海穴位于小腿外侧的肚肠横纹与小腿前外侧髌骨之间。
刺激大血海穴可以活血化瘀,改善肾功能,减轻患者的症状。
2. 中极穴中极穴位于足底中央凹陷处。
刺激中极穴可以调理患者的气血供应,增强肾脏的功能,改善患者的尿液状况。
肾衰病(慢性肾衰竭)中医诊疗方案
肾衰病(慢性肾衰竭)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16751。
1-1997).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肾脏病学》(王海燕主编,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及美国肾脏基金会2002年制订的K/DOQI“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王海燕,王梅,译.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症状:有慢性肾脏病史,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倦怠、乏力、嗜睡等;体征:当病人某一系统损害时,就可有该系统的体征。
如:浮肿、贫血貌、心动过速、心包摩擦音等。
不明原因的高血压、贫血等,应考虑本病的可能;经过肾活检或检测损伤标记物证实的肾脏损伤或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持续<60ml/min·1.73m2 ≥3个月。
肾脏损伤的标志物包括蛋白尿、尿试纸条或尿沉渣异常或肾脏影像学检查异常。
(二)病期诊断1.CKD—3期:GFR 30~59ml/min·1。
73m2,临床出现乏力、轻度贫血、食欲减退等症状。
2.CKD—4期:GFR 15~29ml/min·1。
73m2,临床出现贫血、代谢性酸中毒、钙磷代谢紊乱、水电解质紊乱等。
3.CKD—5期:GFR <15ml/min·1。
73m2,酸中毒症状明显,全身各系统症状严重。
(三)证候诊断1。
脾肾气虚证:症候:饮食减少,脘腹胀满,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大便溏薄,面色萎黄,口淡不渴,舌淡有齿痕,苔薄白,脉细。
2。
脾肾阳虚证:症候:形寒怕冷,纳差,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五更泻,面色萎黄,口淡不渴,舌淡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3.气阴两虚证:症候:倦怠乏力,腰酸膝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夜尿清长,舌淡有齿痕,脉沉.4。
阴阳两虚证:症候:畏寒肢冷,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腰酸膝软,夜尿清长,大便干结,舌淡有齿痕,脉沉细。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域慢性肾脏病等慢性疾病分级诊疗技术方案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域慢性肾脏病等慢性疾病分级诊疗技术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22.01.26•【文号】国卫办医函〔2022〕34号•【施行日期】2022.01.2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慢性病防控,医疗机构与医师正文关于印发县域慢性肾脏病等慢性疾病分级诊疗技术方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2〕3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有关要求,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相关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制定了县域慢性肾脏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血管病、糖尿病分级诊疗技术方案(可从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医政医管栏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通知公告栏目下载)。
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中医药主管部门要加强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有关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报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联系人:王义辉、张牧嘉、王斐电话:010—68791885传真:010—6879219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联系人:段华鹏、王瑾电话:010—59957797传真:010—59957684附件:1.县域慢性肾脏病分级诊疗技术方案2.县域高血压分级诊疗技术方案3.县域血脂异常分级诊疗技术方案4.县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分级诊疗技术方案5.县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级诊疗技术方案6.县域脑血管病分级诊疗技术方案7.县域糖尿病分级诊疗技术方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2022年1月26日。
慢性肾功能不全中医诊疗规范
慢性肾功能不全中医诊疗规范慢性肾功能衰竭【定义】慢性肾功能衰竭多发生于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基础上,是由于肾单位严重受损和进行性恶化的结果。
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肾功能减退,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归属中医“虚劳”、“水肿”、“癃闭”等范畴。
【临床表现】1.主要症状:早期往往无特异性临床症状,仅表现为基础疾病的症状。
只有当病情发展到残余肾单位不能调节适应机体的最低要求时,才会逐渐出现肾衰症状。
症状无特异性,可出现腰部酸痛、倦怠、乏力、夜尿增多、少尿或无尿等。
2.体征(1)高血压:很常见,可为原有高血压的持续或恶化,也可在肾衰竭过程中发生,有些患者血压较高,且常规降压药效果欠佳。
(2)水肿或胸、腹水:患者可因水液代谢失调出现水肿,甚则可见胸、腹水。
(3)贫血:本病患者当血清肌酐超过300umol/L以上,常常出现贫血表现,如面睑苍白,爪甲色白。
3.并发症(1)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常有水、钠潴留,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高磷血症,低钙血症等。
(2)各系统并发症①心血管系统:患者可并发尿毒症心肌炎、心肌病、也可因水液代谢失调出现心力衰竭。
②血液系统:可出现肾性贫血,即由于各种因素造成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不足,或尿毒症血浆中一些毒性物质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
此外还可发生出血倾向、白细胞异常等。
③神经肌肉系统:出现疲乏、失眠、抑郁或兴奋、精神异常等症状。
周围神经病变者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不安腿综合征等。
④胃肠道: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是常见症状。
⑤皮肤症状:皮肤瘙痒是常见症状,可能与继发性甲旁亢有关。
⑥肾性骨营养不良症(简称肾性骨病):包括纤维囊性骨炎、肾性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和肾性骨硬化症,为慢性肾功能衰竭而伴随的代谢性肾病,常表现为骨痛和近端肌无力。
⑦内分泌失调:感染时可发生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血浆肾素正常或升高,骨化三醇降低,促红细胞生成素降低,胰岛素、胰升糖素、甲状旁腺激素等肾衰时作用延长。
消渴病肾病(慢性肾病)中医诊疗方案(2023年版)
消渴病肾病(慢性肾病)中医诊疗方案(2023
年版)
概述:
消渴病肾病,也称为慢性肾病,是一种以肾功能逐渐减退为特征的疾病。
中医有多种诊疗方案可供选择,下面是2023年版的中医诊疗方案。
治疗原则:
1. 清热利湿、滋养阴液:通过清热利湿和补益阴液,调节体内阴阳平衡,促进康复。
2. 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通过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促进肾脏的血液循环和自愈能力。
3. 调理脾胃、益气健脾:通过调理脾胃,益气健脾,提升免疫力,增强肾脏功能。
诊疗方案:
1. 中药治疗: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芪、桑葚、山药、山核桃、薏苡仁等。
具体的剂量和用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 针灸疗法: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足三里、足太冲、肾俞等。
具体的针灸方案应由专业中医师判断和实施。
3. 食疗调理:应遵循低盐、低脂、低蛋白的饮食原则,限制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
常用的食物包括绿豆、苦瓜、芡实、赤小豆等。
注意事项:
1. 患者需定期复诊,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2. 遵医嘱用药,避免滥用中药。
3. 饮食调理需个体化,避免过度补益或过度限制。
以上是2023年版的消渴病肾病中医诊疗方案,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诊疗。
如有疑问或不适,请及时就医。
《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诊疗技术规范》要点
《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诊疗技术规范》要点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是指移植肾术后,由于各种原因,肾脏逐渐失去功能,需要进行相关的诊疗和管理。
为了规范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的诊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存活率,目前已经制定了《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诊疗技术规范》。
该规范主要包含以下要点:一、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的定义和分类。
规范明确了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的定义和各个级别的分类,有利于医生及时诊断和判断患者的病情。
二、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规范详细介绍了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包括移植肾排斥反应、移植肾血管病变、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原因和进展过程。
三、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的诊断和监测。
规范规定了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的诊断标准和相关监测指标,包括肾功能指标、尿液分析、肾活检等方面,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和监测患者的肾功能状态。
四、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规范提出了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包括免疫抑制治疗、抗感染治疗、支持治疗等方面,有助于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五、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的并发症和处理。
规范列举了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常见的并发症,包括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心血管疾病等,同时提供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和管理建议,有助于医生维护患者的身体健康。
六、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的预后和转归。
规范介绍了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的预后和转归情况,包括肾功能衰竭、移植肾失效等方面,为医生提供了参考依据,加强对患者的预测和评估。
七、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的随访和管理。
规范明确了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的随访和管理要求,包括定期复诊、监测指标的检测、生活方式的调整等方面,有助于医生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照顾。
八、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的围手术期管理。
规范提出了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围手术期管理的要点,包括肾功能的评估、药物的调整、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防治等方面,有助于医生在手术前后全面管理患者。
以上是《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诊疗技术规范》的要点,这些要点的规范和指导对于医生正确诊断和治疗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存活率。
慢性肾衰医院中医辨证分型诊疗规范方案
慢性肾衰医院中医辨证分型诊疗规范方案
诊断方法:凡具备主要指征四项加次要指征三项,即可辨为该型。
(1)肾衰一型:即脾肾阳(气)虚、血瘀痹阻型(多见于氮质血症期)。
主要指征:①神疲乏力;②气短懒言;③畏寒肢冷;④腰膝酸软;⑤纳呆腹胀;⑥舌淡齿痕;⑦大便不实;⑧夜尿清长。
次要指征:①面色苍白或晦暗无华;②腰肋冷痛;③全身或下肢水肿;④舌暗紫,苔白腻;⑤脉象沉弱。
治则:补气健脾,温阳益肾。
方药:以升阳益胃汤合实脾饮化裁。
(2)肾衰二型:即肝肾阴虚,瘀血内阻型(多见于肾衰血压高者)。
主要指征:①头晕耳鸣;②舌干咽燥;③五心烦热;④腰膝酸痛;⑤大便干结;⑥尿少色黄;⑦舌红或紫有瘀点;
⑧肢体麻木。
次要指征:①健忘少食;②视物模糊;③咽部暗红;④渴喜凉饮;⑤头痛盗汗;⑥脉弦细或细涩。
治则:滋养肝肾,活血化瘀。
方药:选麦味地黄汤或天麻勾藤饮加减。
(3)肾衰三型:阴阳两虚、瘀浊交阻型(多见于尿毒症期)。
主要指征:①极度乏力或易感冒;②面色苍白或晦暗无华;③头晕嗜睡;④咽部暗红;⑤手足心热;⑥大便溏薄;
⑦小便短赤;⑧舌淡齿痕。
次要指征:①纳呆腹胀;②恶习呕吐;③尿少色黄;④全身浮肿或胸腹水;⑤舌暗紫,苔灰黑;⑥脉弦细或细涩。
治则:气血双补,阴阳平调,健脾益肾,化瘀泄浊。
方药:以保真汤+二至丸变通。
说明:(1)以上证型均可出现于西医诊断的“尿毒症期”内。
(2)以上证型在肾衰病程的不同阶段可以互相转变。
慢性肾病的中医治疗及保养
正虚与 邪实并存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蛋白质、糖类、脂肪和维生素的代谢紊乱 消化系统症状 心血管系统 呼吸系统症状 血液系统表现 骨骼病变 神经肌肉系统症状 内分泌功能紊乱
三、慢性肾衰的临床表现
四、慢性肾衰竭的治疗
中医辨证施治,通过调整脏腑功能和阴阳气血的平衡,有明显的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滋养肝肾
六味地黄丸合 二至丸加减
益气养阴
阴阳双补
济生肾气丸加减
参芪地黄汤加减
正 虚 诸 证
健脾补肾
脾肾气 (阳)虚
1.辨证使用汤剂
辨证使用中药
肝肾阴虚 肝风内动
脾肾虚衰 水瘀互结
肾病及心 邪陷心包
滋补肝肾 平息肝风
六味地黄丸合 羚角钩藤汤加减
豁痰降浊 辛温开窍
温阳利水 通络散瘀
辨证使用中药注射剂 肾康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 黄芪注射液: 银杏达莫注射液 参附注射液:
中医辩证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其他中医治法
穴位敷贴疗法是在中医经络学说的指导下,将药物敷贴在体表的特定部位,通过对穴位、经络、脏腑的刺激达到治疗的目的。 适应症:治疗慢性肾病阳虚证。 效 果:温阳补肾,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
揉按丹田
Thanks For Watching.
谢谢大家!
情绪影响药效
愉快乐观的情绪能提高机体的抗病功能。 相反,若病人有忧虑、悲哀、恐惧、郁闷、愤怒等不良情绪,都可作为心理因素使病人产生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小板聚集、血液黏滞性升高。治疗用药中病人情绪不良,是会影响药效的。
俗话说:“三分靠医,七分靠养” 自我调节,保持乐观情绪非常重要,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慢性肾病常久治不愈,预后欠佳,病人常有焦虑、内疚、沮丧等表现,异常的心理常影响病情。
慢性肾功能衰竭诊疗规范
慢性肾功能衰竭诊疗规范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多种病因引起的肾损害和进行性恶化的结果,病损累及各系统,临床表现多样。
继发性肾脏损害有增多趋势。
【病史采集】1.原发及继发肾脏病史。
2.高血压及心血管病史。
3.脱水或水潴留及浆膜腔积液。
4.食欲不振、厌食、恶心、呕吐、口腔尿味、消化道出血。
5.贫血程度、皮疹、出血倾向。
6.怕冷、性功能下降、月经失调。
7.精神症状,意识障碍、抽搐、周围神经痛、不自主运动,植物神经症状。
【体格检查】1.各系统体格检查。
2.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血脂,血浆蛋白,尿蛋白分析,肝肾功能,心功能。
3.双肾影像学检查,相关心、肺、骨影像学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有慢性肾炎或肾损害史并出现尿毒症状,及时行肾功能检查诊断一般无困难,但当病因不清只出现一些常见内科症状时,应及时做尿、肾功能检查,否则易漏诊。
在需和急性肾衰鉴别时,可用B超测双肾大小及化验指甲肌酐,在有条件时可行肾活检。
临床上根据肾功能损害不同程度可分以下几个阶段:1.肾功能不全代偿期:当肾单位受损未超过正常50%(GFR 50~80ml/min)肾功能代偿未出现血尿素氮(BUN)等代谢物质潴留、血肌酐(Scr)能维持正常水平(133~177μmol/L,即1.5~2.0mg/dl),临床上无症状。
2.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肾单位受损剩余肾单位低于正常25%(GFR 50~20ml/min) Scr 达186~442μmol/L(2~5mg/dl)、BUN 大于7.1mmol/L(20mg/dl),出现乏力、贫血、食欲减退等症状。
3.肾功能衰竭期:Scr上升达451~707μmol/L(5~8mg/dl)、GFR 降至20~10ml/min,BUN上升至17.9~28.6mmol/L(50~80mg/dl)。
4.尿毒症期:Scr达707μmol/L(8mg/dl)以上,GFR 10ml/min 以下,BUN 至28.6mmol/L (80mg/dl)以上,酸中毒明显,全身症状严重。
慢性肾功能不全诊疗规范
慢性肾衰竭【概述】慢性肾衰竭是在各种慢性肾脏病或累及肾脏的全身性疾病的基础上,肾单位严重受损而缓慢出现肾功能减退而致衰竭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临床上以肾功能减退,代谢产物和毒物的潴留,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以及某些内分泌功能异常等为主要表现。
【临床表现】(一)、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慢性肾衰时,酸碱平衡失调和各种电解质代谢紊乱相当常见。
1.代谢性酸中毒2.水钠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水钠潴留,或低血容量和低钠血症。
3.钾代谢紊乱:易于出现高钾血症;有时由于钾摄入不足、胃肠道丢失过多、应用排钾利尿剂等因素,也可出现低钾血症。
4.钙磷代谢紊乱:在肾衰的中、晚期(GFR<20ml/min)时出现高磷血症、低钙血症。
低钙血症、高磷血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简称甲旁亢)和肾性骨营养不良。
5.镁代谢紊乱:当GFR<20ml/min 时,常有轻度高镁血症。
低镁血症也偶可出现。
(二)、蛋白质、糖类、脂肪和维生素的代谢紊乱(三)、心血管系统表现心血管病变是CKD 患者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和最常见的死因。
主要有高血压和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尿毒症性心肌病、心包积液、心包炎、血管钙化和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钙化。
(四)、呼吸系统症状气短、气促,严重酸中毒可致呼吸深长。
体液过多、心功能不全可引起肺水肿或胸腔积液、“尿毒症肺水肿”。
(五)、胃肠道症状主要表现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腔有尿味。
消化道出血也较常见。
(六)、血液系统表现主要表现为肾性贫血和出血倾向。
(七)、神经肌肉系统症状早期症状可有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
尿毒症时可有反应淡漠、谵妄、惊厥、幻觉、昏迷、精神异常等。
周围神经病变。
(八)、内分泌功能紊乱主要表现肾脏分泌1,25(OH)2 维生素D3、红细胞生成素不足和肾内肾素-血管紧张素II过多;(九)、骨骼病变肾性骨营养不良(即肾性骨病)相当常见,包括纤维囊性骨炎(高周转性骨病)、骨生成不良(adynamic bone disease)、骨软化症(低周转性骨病)及骨质疏松症。
慢性肾衰的中医辨证施护
床表 现 。本 组病 例 中男性 6 o例 , 女性 3 0例 ; 年龄 1 8 ~
8 O岁 , 平均 5 5岁 ; 平均 住 院 日为 3 1 d 。
护 理
1 .一般 护 理 : ① 生活起 居: 病 室宜 安静 , 通风向
阳, 并避 免 噪声刺 激 。作 息起 居应 根据 不 同季 节适 当调
蓝 床调 护 中 罔民阉疗珐
慢 性 肾衰 的 中 医 辨 证 施 护
党 遵 侯 艳 华
( 河 南 省 驻 马 店 市 中 医院 , 4 6 3 0 0 0 )
慢 性 肾衰是 常 见 的 临床 综 合 征 。为 了 提 高慢 性 肾 衰患 者 的生 活质 量 , 减轻 各种 药物 或 治疗带 来 的不 良反 应, 在西 医治疗 的基 础上 , 我 院基 于 中医传 统理 论 , 在一
或用 生姜 汁滴 于舌 面 。饮 食 宜 用 温 阳 之 品 , 如 肉桂 、 羊 肉、 狗 肉等, 也 可用黄芪 粥 ( 生 黄芪、 粳米、 陈皮 末、 附
子) , 可常食 山 药 、 大 枣 之 品 。② 气 阴两 虚 型 : 症 见倦 怠 乏力 , 腰膝 酸软 , 口干咽燥 , 五心烦 热或 头晕 、 头痛 , 清便 干结 , 舌淡 红有 齿 痕 , 脉 沉 细 或 弦 细 。护 理 : 可用 山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肾功能衰竭
【定义】
慢性肾功能衰竭多发生于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基础上,是由于肾单位严重受损和进行性恶化的结果。
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肾功能减退,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归属中医“虚劳”、“水肿”、“癃闭”等范畴。
【临床表现】
1.主要症状:早期往往无特异性临床症状,仅表现为基础疾病的症
状。
只有当病情发展到残余肾单位不能调节适应机体的最低要求时,才会逐渐出现肾衰症状。
症状无特异性,可出现腰部酸痛、倦怠、乏力、夜尿增多、少尿或无尿等。
2.体征
(1)高血压:很常见,可为原有高血压的持续或恶化,也可在肾衰竭
过程中发生,有些患者血压较高,且常规降压药效果欠佳。
(2)水肿或胸、腹水:患者可因水液代谢失调出现水肿,甚则可见胸、
腹水。
(3)贫血:本病患者当血清肌酐超过300umol/L以上,常常出现贫血
表现,如面睑苍白,爪甲色白。
3.并发症
(1)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常有水、钠潴留,高钾血症,代谢
性酸中毒,高磷血症,低钙血症等。
(2)各系统并发症①心血管系统:患者可并发尿毒症心肌炎、心
肌病、也可因水液代谢失调出现心力衰竭。
②血液系统:可出现肾性贫血,即由于各种因素造成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不足,或尿毒症血浆中一些毒性物质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
此外还可发生出血倾向、白细胞异常等。
③神经肌肉系统:出现疲乏、失眠、抑郁或兴奋、精神异常等症状。
周围神经病变者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不安腿综合征等。
④胃肠道: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是常见症状。
⑤皮肤症状:皮肤瘙痒是常见症状,可能与继发性甲旁亢有关。
⑥肾性骨营养不良症(简称肾性骨病):包括纤维囊性骨炎、肾性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和肾性骨硬化症,为慢性肾功能衰竭而伴随的代谢性肾病,常表现为骨痛和近端肌无力。
⑦内分泌失调:感染时可发生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血浆肾素正常或升高,骨化三醇降低,促红细胞生成素降低,胰岛素、胰升糖素、甲状旁腺激素等肾衰时作用延长。
性功能障碍。
⑧感染:尿毒症患者易于并发严重感染,这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白细胞功能异常有关。
免疫功能下降可能与尿毒症毒素、酸中毒、营养不良有关。
以肺部感染最常见。
⑨代谢失调及其他:如体温过低、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高尿酸血症、脂代谢异常等。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肾功能检查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上升,
Scr>133umol/L,内生肌酐清除率(Ccr)<80ml/min,二氧化碳
结合力下降,血尿酸升高。
2.尿常规检查可出现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或低比重尿。
3.血常规检查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
4.电解质检查常表现为高钾、高磷、低钙等。
5.B超检查多数可见双肾明显缩小、结构模糊。
【诊断】
1.有慢性肾脏疾病史,平时有多尿或夜尿增多现象;慢性病容、
贫血、有尿毒症性心血管系统并发症、骨病或神经病变等;B 超示双肾缩小、结构紊乱。
2.依据1992年6月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肾病专业组专题讨论会所
制定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分期标准(中华内科杂志,1993,32(2):131-134)分为4期。
2.1代偿期:内生肌酐清除率(CCr)50-80ml/min,血肌酐SCr133-177umol/L。
2.2失代偿期:CCr20-50 ml/min,SCr:186-442 umol/L。
2.3肾功能衰竭期:CCr10-20 ml/min,SCr:451-707 umol/L。
.
2.4尿毒症期:CCr<10ml/min,SCr>707 umol/L。
3.中医辨证标准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药新
药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并结合我科有关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证候学研究成果制定。
3.1脾肾气虚:神疲乏力,面色无华,纳少,腰酸痛,或有双下肢
浮肿;舌淡暗,苔薄白,脉沉弱。
3.2脾肾阳虚:畏寒肢冷,神疲乏力,纳呆腹胀,腰酸痛,小便清
长,夜尿增多;舌体胖,边有齿痕,脉沉缓。
3.3气阴两虚:面色少华或萎黄,神疲乏力,动则加剧,腰酸痛,
口干欲饮;舌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3.4湿热壅盛:恶心呕吐,纳呆腹胀,口苦,口干不欲饮;舌苔黄
腻,脉濡数。
3.5血瘀证:面色晦暗或黧黑或口唇紫暗,腰痛固定或肢体麻木;
舌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细涩。
【治疗】
1.西医治疗
1.1饮食治疗
予以低盐(<3g/d)、低脂、低磷、优质低蛋白(0.6-0.8g/kg.d)饮食。
同时注意使用必需氨基酸疗法(口服或静脉使用)。
1.2调节水、电解质平衡有失水或低钠血症时应及时纠正,低
血钙者予1.25-二羟基维生素D30.25ug/d,根据血钙浓度调整
剂量。
1.3代谢性酸中毒者应采取口服或静脉补碱的方法。
若二氧化碳
结合力≥15mmol/L,可口服碳酸氢钠1g,每日三次;若二氧
化碳结合力<15mmol/L,予5%碳酸氢钠150ml静脉滴注,每
日1次。
用药期间,注意观察体重变化,避免引起或加重水
肿。
1.4有感染者应用抗生素积极控制感染。
1.5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100-150u/kg.w皮下注射,改善肾性贫血,
当血红蛋白升至100g/L或红细胞压积达到30%以上时,可以
50u/kg.w皮下注射作为维持治疗,同时注意补充铁剂、叶酸。
1.6尿少、水肿明显者可用呋塞米40-100mg静脉注射或100mg
加入100ml葡萄糖水中静脉滴注,每日1-2次。
1.7血压升高者应予降压治疗。
血压超过140/90mmHg时,应予
以降压治疗。
对血肌酐在300mmol/L以下者,首先ACEI,亦
可选择ARB类;亦可选用钙通道拮抗剂、扩血管药、中枢性
降压药和β受体阻滞剂;若有水钠潴留情况,可酌情使用利
尿剂。
若一种降压药物不能有效控制血压,应采用二联或三
联降压治疗(如钙通道阻滞剂、扩血管药及β受体阻滞剂等)。
对于血压在200/120mmHg以上,且口服降压药物无明显效果
者,应使用硝普钠(内生肌酐清除率<70ml/min禁用)、硝酸甘
油、乌拉地尔等,迅速将血压降至160-180/100-110mmHg,
维持2-3天后降至140/85mmHg左右。
1.8无慢性肾衰急剧加重因素,血肌酐持续>707umol/L,应采取
血液净化疗法。
2中医药治疗
2.1辨证治疗:脾肾气虚证治当补气健脾益肾,方用六君子汤加
减;脾肾阳虚证治当温补脾肾,方用济生肾气丸加减;气阴
两虚证治当益气养阴、健脾补肾,方用参芪地黄汤加减;湿
热壅盛证治当清热利湿,方用清肾汤加减;血瘀证治当活血
化瘀,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2.2中药保留灌肠:可用泻下通腑、化瘀泄浊,保留灌肠。
每天
1-2次,每次保留1小时以上。
方药如下:
生大黄40g 肉桂40g 煅牡蛎50g 炙甘草40g 槐米40g 地榆50g
水煎成150ml- 250ml 保留灌肠
【疗效评定】
1.显效:血肌酐降低≥20%或内生肌酐清除率增加≥20%,具备
一项即可。
2.有效:血肌酐降低<20%,≥10%或内生肌酐清除率增加<20%、
≥10%,具备一项即可。
3.稳定:血肌酐无增加或降低<10%;内生肌酐清除率无降低或
增加<10%,具备一项即可。
4.无效:血肌酐增加或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具备一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