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评课稿(精编文档).doc
《松鼠》同课异构评课稿
《松鼠》同课异构评课稿
这节课教师能够根据阅读教学的特点和本课的写作特点,进行认真细致地研读和有效生动的课堂教学。
通过自主研读、小组合作、课堂展示等教学方法来展开教学,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紧凑。
教师关注学习主体,充分体现了自主研读。
在识记难记生字时,教师能够运用“拆字法”进行生动点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品读,捕捉重要信息。
教师关注文本特点,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发现文本的个性特征,引导学生品读文本中运用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语句,体会“文艺性说明文”的艺术魅力。
教师关注合作学习,创设情境使小组合作行之有效。
通过开展生动有趣的“评选活动”,学生们在小组合作中对文本信息进行概括、整合,并积极为松鼠写推荐信,在语境学习中感悟松鼠乖巧、漂亮、驯良的特点。
这节课充分展示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成果,是一次成功的同课异构教学案例。
同课异构评课稿
本节课两位教师教态自然、综合素质强,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成功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环节设计流畅自然,恰如其分,充分展示了高效课堂的自然本色,两位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及教学设计让人叹服。
受益匪浅,
一、相同点:教学目标的设计准确、具体、全面,他们都通过各自的方式,合理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动力和积极性;合理的课堂练习、有效的课堂评价,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两位老师的板书是______,设计合理、清晰工整、即悦目又实用。
二、不同点: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自然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____老师在引入时用______,都是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亲身经历,调动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
、感谢两位老师为我们呈现的精彩课堂,感谢学校组织的这次活动,构建高效课堂。
谢谢!
1。
同课异构评课稿
同课异构”教学活动数学优质课评课稿评课人:肇源县第三中学王金玲评课课题:指数函数及其性质出课教师:刘树桓姚恩博本节课两位教师精心准备,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情境,成功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两位老师共同走过从磨课到出课的整个过程,从中感触颇多,受益匪浅,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一、教学目标的设计准确、具体、全面,他们都通过各自的方式,合理导入一一激发了学生的动力和积极性;合理的课堂练习、有效的课堂评价,使学生真正体会指数函数的解析式、图像形成、性质归纳、函数应用,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二、教材的处理: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精心设计,两位老师重点把握准确,难点得以突破,通过精彩的情境引入和对核心知识的充分探究,对教材进行了非常合理的整合。
三、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谈一下他们的教学过程:1、进入教学的第一步,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一体现如何“导”两位老师都合理的设计了生动的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在预设好的情境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使教学目标得以落实。
例如姚恩博老师在引入时用的“折报纸”的例子,刘树桓老师用的“捐大米”的例子和“绳子日取一半”的例子,都是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亲身经历,并从倍感诧异的结果中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感悟,调动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
2、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一一体现如何“学”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过程。
刘树桓老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指数函数定义的过程中,详细分析了底数“ a '的取值,体现了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一分类讨论思想,而且科学全面的思考问题,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姚恩博老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指数函数图像过程中,让学生动手描点,在图像形成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由特殊到一般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在总结指数函数性质时,以学生活动为主体共同探究总结,课堂气氛热烈融洽,将数学变成学生看得见,理解得了的数学事实,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语文同课异构评课稿版
"同课异构,同课异教"评课稿本学期第五周,语文教研组环绕"同课异构,同课异教",研究实践性语文讲堂教课模式这一主题,深入睁开精读课文,主动学习,合作研究的教课有效性商讨活动,确实迅速提高我校语文老师的专业水平。
教研形式稳中有变,扎实而生动。
联合教研活动的主题,组织好教师的学习、沟通。
听展现课的老师对听课内容进行精心、系统的评点。
从讲堂纪律上来说,两位老师作为资深教师,对讲堂的把控都十分到位,两个班的学生在教师上课时都能认真听讲,认真做笔录。
进行议论时热忱而不失次序井然。
学生都有优秀的习惯,如余庭海老师的学生在小组作答方面训练有素,夏初太老师的学生能自觉复习应付课前听写。
从教课目的上剖析,余庭海老师和夏初太老师都能在课前对课标进行深入的剖析,在课堂上抓住要点,讲堂的主要内容都有穿插,学生能达成教课任务,掌握教课难点。
从教课程序上剖析,两位老师的教课思路设计吻合教课内容实质,吻合学生实质;教课思路的设计有必定的独创性,超常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觉,如余庭海老师制作了"一双手"的档案以及夏初太老师的板书设计都生动风趣,平常易懂。
教师在讲堂上教课思路实质运作有成效,教师在讲堂上无离开教课内容,做其他事情浪费可贵的讲堂教课时间的现象。
假如有足够的时间,能够再给学生拓展一些知识,如"若是你握到张迎善的手,你会对他说什么?"从教课方法和手段上剖析,教课方法多样化且对症下药,精选活用,两位老师的教课都很有特色且很扎实。
在教课中,教师侧重指引学生将获得的新知识归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真实懂得将本学科的知识与其余有关的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灵巧运用到写作中去,加深了学生关于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掌握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从教师教课基本功上剖析,两个老师在板书方面都有必定成就,字体工整雅观,令人赏心悦目。
并且两位老师在讲堂上的教态明亮、快活、隆重,富裕感染力。
同课异构评课稿——“五省一市”重点高中同课异构活动
序五省一市重点高中教育联盟同课异构活动,每年一度,成员校:辽宁省大连第二十高中级中学,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一中学,江苏新海高中,上海市金山中学,浙江省绍兴一中,山东省青岛崂山二中.2016年金秋十月,五省一市六校齐聚美丽的青岛崂山风景区——青岛崂山二中,进行数学和历史的同课异构活动,我有幸被邀请作为评委参加此次盛会。
“同课异构”的演绎,“函数单调性”的点评唐山市开滦第一中学张智民一、开场白我不是张明刚老师,我没有张明刚老师那么帅,但是我长得比他有气质(笑声)。
张明刚老师临时有事来不了,我被抓了“替补”。
看我身后这张照片都是进入崂山二中之后照的。
我看各位评课老师都是“成名成家”的业内翘楚,而我作为一名替补队员,只是开滦一中的一名普通老师。
我们都知道,作为普通老师最怕什么?最怕上公开课!没有最怕,只有更怕,更怕“点评公开课”(理解的笑声)。
作为普通教师的我也是一样,不会“评课”。
二、评课,需要什么?这几天,我一直在思考:评课,需要什么?需要理论修养、教学经验、批判精神、表达艺术。
没有理论,就没有标准;没有经验,就无以体会执教者的心路;没有批判精神,就不可能把作为客体的课和作为主体的执教者引向深刻;没有表达艺术,我们就不能使人理解乃至心悦诚服。
理论修养、教学经验、批判精神、表达艺术都是评课者所需要的,而我又似乎都不具备。
那我就姑妄评之,大家姑妄听之,不妥之处,敬请各位专家、领导、同仁批评指正。
三、数学概念课的基本标准我首先阐明一个观点:评课应该抛开各种功利因素,回归纯学术性。
这也是我评课的一个指导思想。
我提第一个问题:《函数单调性》这一节课的性质是什么?习题课?试卷讲评课?都不是——这是一节概念新授课。
第二个问题:本节课的重点是什么?各位教师是如何突出的?难点是什么?每位教师又是如何突破的?这是我下面点评的重点。
既然是一节概念新授课,完整的概念教学应该包括那些内容呢?应该包括如下内容:1、背景引入(逐个点评);2、具体例证的属性分析、比较、综合;3、概括共同本质特征进而得到概念的本质属性;4、下定义(数学化的过程——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5、概念的辨析——以实例(正例、反例)为载体分析关键词的含义;6、用概念作判断——形成概念判断的“基本规范”;7、概念的“精致”——建立相关概念的联系;限于时间所限(本节为第一节课),我以为能处理好前六个问题就算是成功的,完美的。
教研同课异构评课记录内容(3篇)
第1篇一、背景为了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我校开展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为教材,由两位教师进行同课异构教学展示。
以下是本次教研活动的评课记录。
二、评课内容1.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1)第一节课:教师以生动有趣的语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掌握了课文的基本内容,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教师通过讲述雨来的英雄事迹,使学生懂得了爱国、勇敢、机智等品质。
(2)第二节课:教师以视频导入,直观展示了雨来的英雄形象,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课文内容。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教师通过讲述雨来的英雄事迹,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了爱国主义精神。
2. 教学方法运用情况(1)第一节课:教师采用了情境教学法、讨论法、朗读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在情境教学法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内容;在讨论法中,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朗读法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2)第二节课:教师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小组合作、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在小组合作中,教师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在讨论法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教学效果评价(1)第一节课: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堂气氛活跃。
通过课堂观察和作业反馈,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朗读水平有所提高。
(2)第二节课:学生课堂参与度高,合作意识强。
通过课堂观察和作业反馈,可以看出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较好,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入。
4. 教学反思(1)两位教师都能准确把握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参考文档】数学同课异构评课-word范文模板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数学同课异构评课篇一:三年级数学组同课异构评课记录三年级数学组同课异构评课记录实验小学三年级数学组的全体老师观摩了陆飞玲老师和赵艳依老师分别执教的《一个因数中间有零的乘法》,结合各自分工,形成了观课后报告。
曾礼鲜老师:我的观课点是新课学习环节的设计和时间分配。
在新课学习环节,陆老师分为两大环节:自主探究明算理,小组合作清算法,共用时26分10秒。
第一个环节,自主探究明算理(探究因数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环节,用时17分32秒,设计了6个层次的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提炼数学问题列算式,估算,独立计算、交流算法,圈算式、自主突破难点,纠错中巩固。
从时间上看,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独立思考、汇报交流,自主突破难点,纠错中巩固这几个小环节的教学上。
在时间上保证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理解算理。
将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由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解决难点,既激发兴趣,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第二个环节,小组合作清算法,用时8分48秒。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重点是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找到因数中间有0的独特算法。
通过小组交流合作引导学生自主找出画竖线的方法,找出规律。
在此过程中,渗透计算找窍门的思想,同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意识。
计算计算,是用“计”来算,这不是教师的生硬灌输,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一种体验。
从整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上来看,复习导入3分钟,新课学习24分,巩固提升和总结 13分,从时间的分配上可以看出,陆老师课堂上三分之二的时间用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理解算理,小组合作提炼算法。
从时间上为实现算理与算法的有效结合提供了保证。
通过前测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对于0的乘法运算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在设计教学时,赵老师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采取弱化例5,强化例6的策略。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评课稿(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近期开展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语文”学科为例,由两位教师分别执教同一课题,旨在通过对比分析,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活动过程1. 同课异构本次活动选定的课题为《沁园春·长沙》。
第一位教师采用传统的讲授法,从词牌、背景、作者等方面对这首词进行了详细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词意。
第二位教师则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视频、音乐等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词的意境。
2. 课堂观察在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观察到以下现象:(1)第一位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授,教学过程较为严谨,但课堂氛围较为沉闷。
(2)第二位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氛围活跃,但部分教学环节略显仓促。
3. 交流讨论在课后,两位教师分别就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进行了反思,并与其他教师进行了交流讨论。
三、评课意见1. 教学方法(1)第一位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传统,注重知识的传授,但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建议在教学中多关注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第二位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创新,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部分教学环节略显仓促。
建议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教学环节。
2. 教学内容(1)两位教师都对《沁园春·长沙》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第一位教师注重词牌、背景和作者的介绍,第二位教师则注重词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建议在教学中,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理解词意的同时,感受词的意境。
3. 教学效果(1)第一位教师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掌握了词的基本知识,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词的意境理解不够深入。
(2)第二位教师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词的意境和情感,但部分学生对词牌、背景和作者的了解不够全面。
四、改进建议1. 教学方法(1)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课异构作文评课稿模板
同课异构作文评课稿模板一、选题背景。
作文评课是教师教学的一项重要环节,通过评课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同课异构是指在同一课题的教学中,教师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差异而形成不同的教学过程和效果。
因此,以同课异构作文评课稿模板为标题,探讨如何进行作文评课,以提高教学质量。
二、评课内容。
1. 评课目的。
作文评课的目的在于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评课,可以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发现他们的问题所在,进而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2. 评课方法。
评课方法主要包括课堂观摩和教学设计分析两种方式。
课堂观摩是指教师到其他教师的课堂上进行观摩,了解其他教师的教学特点和优点,从中汲取教学经验。
教学设计分析是指对教学设计进行分析,了解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3. 评课要点。
评课要点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等方面。
评课要点是评课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教师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4. 评课效果。
评课效果主要体现在教学质量的提高上。
通过评课,可以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进而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评课要求。
1. 教师要有开放的心态,愿意接受他人的建议和批评,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2. 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评课能力,能够客观地分析教学过程和效果,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3. 教师要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论知识,能够根据评课结果进行教学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四、评课实施。
1. 评课前准备。
教师在评课前要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充分准备,确保评课的顺利进行。
2. 评课过程。
教师要认真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堂,了解其教学特点和优点,从中汲取教学经验。
同时,要对教学设计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3. 评课总结。
教师要对评课结果进行总结,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同课异构评课稿(通用12篇)
同课异构评课稿(通用12篇)由于老师的不同,所备所上的课的结构、风格皆不同,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同课异构评课稿,欢迎阅读!同课异构评课稿篇1本次教学活动中,两位老师分别针对“区域地理——中亚”部分内容进行同课异构的课程设计,并选取了金山中学高二年级的两个班级进行现场教学。
有幸参与旁听后,我发现两位老师在内容的选取,教材的处理,课堂组织方式,以及学生的引导等方面都存在着自己独到的处理方式。
一、内容选取与教材处理。
在内容选择与教材处理方面,两位老师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
但是课堂知识点安排的方面又有共同点,可以很清楚两位老师都基于全国卷的问题组织形式进行课程知识的处理,注重围绕一个核心要素多方面设置问题并着重探究地理规律与地理特征成因。
林老师主要选取“中亚的自然环境以及自然条件对农业活动的影响”两个知识点,结合常见的区域地理考察方式,包括气候类型与地理位置,降水分布与水汽来源,地形特征描述,河流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描述,盐度等地理原理规律的应用,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各个方面,将知识点整合成探究活动。
在课程设计中,选取自然环境三个重要组成因素——地形、气候、河湖,重点针对中亚地区典型地理事物——内陆湖进行深挖,由表及里,从特征到成因再到相关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拓展。
注重区域地理整体性分析,尤其重视对自然地理环境各表象特征的成因分析,着重强化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提取信息能力。
郭老师主要选取“地理位置特征和范围”和“地形”两个知识点,主干知识不多,但是每一个点的处理很细致。
通过学案式的安排,将基本概念与方法进行细化和建构,给学生提供了详细且富含条理性的思维模板。
在课程设计中,重点强调全面化,细致化。
以中亚为背景将每一个地理位置特征(半球位置、经纬位置、海陆位置、交通地理位置)结合图像、题目进行细化理解。
并以中亚区域定位为切入点,回顾了三种常见的区域定位方法。
而对于地形更是从特征描述,细致到结合特殊地形成因,比如沙漠(丘)地貌成因,细致到微观地貌对气候的影响,如沙漠对气候的影响等。
同课异构评课稿
“同课异构”教学活动数学优质课评课稿评课人:肇源县第三中学王金玲评课课题:指数函数及其性质出课教师:树桓恩博本节课两位教师精心准备,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情境,成功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两位老师共同走过从磨课到出课的整个过程,从中感触颇多,受益匪浅,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一、教学目标的设计准确、具体、全面,他们都通过各自的方式,合理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动力和积极性;合理的课堂练习、有效的课堂评价,使学生真正体会指数函数的解析式、图像形成、性质归纳、函数应用,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二、教材的处理: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精心设计,两位老师重点把握准确,难点得以突破,通过精彩的情境引入和对核心知识的充分探究,对教材进行了非常合理的整合。
三、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谈一下他们的教学过程:1、进入教学的第一步,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如何“导”两位老师都合理的设计了生动的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在预设好的情境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使教学目标得以落实。
例如恩博老师在引入时用的“折报纸”的例子,树桓老师用的“捐大米”的例子和“绳子日取一半”的例子,都是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亲身经历,并从倍感诧异的结果中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感悟,调动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
2、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体现如何“学”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过程。
树桓老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指数函数定义的过程中,详细分析了底数“a’的取值,体现了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分类讨论思想,而且科学全面的思考问题,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恩博老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指数函数图像过程中,让学生动手描点,在图像形成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由特殊到一般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在总结指数函数性质时,以学生活动为主体共同探究总结,课堂气氛热烈融洽,将数学变成学生看得见,理解得了的数学事实,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精神的三间小屋》同课异构评课稿
《精神的三间小屋》同课异构评课稿
王晓霞
工作室第一次进行同课异构活动,且讲课的两位老师都在本校有很高的声望,两节课的各有千秋,值得学习的地方不少。
一两位老师都紧扣本文的文体进行教学,在教学设计也突出了议论性散文的特点,议论文的特征和散文化优美的语言,两位老师都对本文中典型的论证方法做了讲解,崔老师引导学生朗读了重点语段,佘老师则是侧重语言的赏析。
二本文结构清晰,内容有内涵,二位老师都对精神的小屋的内涵进行了拓展,这样的课有深度,也有广度。
如崔老师引入王国维的诗句,佘老师则把美丽和健康作比,让深奥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
三在与学生互动方面,两位老师都能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崔老师设计问题有一定难度,学生个别展示比较出彩。
佘老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注重合作,小组朗读很有气势,学生展示时语言表达非常流畅。
可见学生平时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当然,两位老师在内容上也有所侧重,崔老师侧重主题的解读,侧重建精神家园的“开拓”,即比较感性,佘老师侧重文体知识的积累,赏析方法的归纳,然后学以致用,比较理性。
思考:在教学中让“教”和“学”进行自然融合,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特别优美的语言,学生是否体会到了那份“优美”,又该用什么方法引领学生进入美,也是值得商榷的。
《解决问题的策略》同课异构评课稿
听同课异构《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整理》有感全椒县第二实验小学刘玉荣2016年11月8日,我参加了在第二实验小学录播教室举办的开展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有幸聆听了有第二实验小学王永华老师、古城小学王宏梅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整理》两节公开课。
听后,收获颇多,总结一下主要有以下点:一、切实体会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两位老师很都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课上的很好。
从这两节课的教学流程可以看出两位老师对于这节课的教学侧重点是不尽相同的。
第一节课是第二实验小学的王永华老师上的。
他主要把“列表整理”当作解决数学问题的辅助工具,整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并能够利用列表整理分析数量关系,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认识列表整理策略、体会列表整理策略的优点、学会从问题整理条件填表、分析表格中的数量并列式解决问题。
整节课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学会了“分析数量关系——从‘问题或条件’列表——列式解决问题”。
第二节课是古城小学的王宏梅老师,她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这样的几个步骤:为什么要列表(数据多且混乱)、怎样列表(找所需要的条件,并对应成行,整理成表)、为什么从问题列表。
并在练习中让学生尝试去列表,但由于前两个环节操作时间过长,练习的较少。
由此可见,两位老师的设计思路还是区别很大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听课的老师感受到“同课异构”的魅力。
二、促进了我对这节课的思考从个人对这节课的理解角度,我更倾向王永华老师对于这节课的安排。
因为我认为《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整理》更重要的是对于“列表策略意识”和“列表能力”的养成。
试想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就本节课的例题“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杏树和4行梨树。
桃树每行7棵,杏树每行6棵,梨树每行5棵。
桃树和梨树一共多少棵?”来讲,学生不列表也是能够很容易列式解答的。
但为什么要学习用列表整理后再解决呢?因为列表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所谓策略并不是一种普通的方法,它是一种非常直观、简明的好方法。
同课异构谁先走评课稿
同课异构谁先走评课稿
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
今天,我有幸参加了本次同课异构活动,并聆听了两位老师的授课。
通过对比,我对这两位老师的教学风格、课堂组织、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评价。
首先,我要说的是,两位老师都非常优秀,各有千秋。
在教学内容方面,两位老师都紧扣教材,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课程内容,使学生能够轻松理解并掌握知识要点。
但在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上,两位老师有所不同。
第一位老师更加注重对难点的解析,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攻克难点;而第二位老师则更加注重对重点的强调,通过反复讲解和练习,使学生对重点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其次,在课堂组织方面,两位老师也有所不同。
第一位老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交流和成长;第二位老师则更加注重课堂纪律和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
最后,在教学方法上,两位老师更是各具特色。
第一位老师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生动的图片、视频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第二位老师则更加注重传统教学方法的运用,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
总之,本次同课异构活动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对比两位老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不同教学方法的优劣和适
用范围。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风格,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同时,我也希望学校能够多举办类似的活动,为老师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共同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数学同课异构教研评课
一、背景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开展了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同课异构”为主题,旨在通过不同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的不同处理方式,展示不同教学风格,激发教师之间的思维碰撞,共同探讨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活动过程1. 教学展示本次教研活动共选取了两位教师进行同课异构展示。
两位教师分别对同一教学内容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解读和设计,呈现了各自独特的教学风格。
(1)教师A的教学展示教师A以“分数的基本性质”为例,采用了情境教学法。
首先,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A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掌握知识。
(2)教师B的教学展示教师B同样以“分数的基本性质”为例,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
通过动画、图片等形式,直观地展示分数的基本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B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 评课环节在两位教师展示完毕后,教研组全体成员进行了评课环节。
首先,由两位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然后,其他教师针对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点评。
(1)优点①教师A注重情境教学,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提高了课堂效率。
②教师B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地展示分数的基本性质,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2)不足①教师A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不够,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
②教师B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单一,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总结与反思1. 总结通过本次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们看到了两位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的不同处理方式,感受到了不同教学风格带来的教学效果。
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同课异构评课稿
同课异构评课稿在我园开展的三课活动中,我有幸聆听了不同教研组几位老师的公开课,使我受益匪浅。
对我感触很深的几节课作如下点评:王晶晶老师、徐美老师、汪诗齐老师分别以《夏天》为主题,同课异构的活动流程更加展示了各自的教学风格。
如徐美老师的《美味冰激凌》,从艺术领域让幼儿感知夏天的特点,抓住炎热的夏天幼儿最爱吃冰激凌这一特点来进行活动。
教师比较形象的绘画"美味冰激凌"。
幼儿从自己平时的观察中了解到冰激凌不但好吃而且能解渴这个特点更加激发了幼儿好吃的天性,凭着记忆能够在绘画活动中色彩搭配得当,自由发挥想象,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冰激凌,并能形象的描述出各种诱人的味道。
我觉得本节课的闪光之处是幼儿的手工操作,用各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合理搭配捏出各种形状的冰激凌展示出来,惟妙惟肖,令人回味无穷,同时也体现了孩子的童真。
王晶晶老师的《夏天的歌在哪里?》从语言领域体现幼儿喜欢夏天,感受夏天小动物们的歌声带来的快乐。
教师从多角度(绘画、声音、肢体、语言等)来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寻找到的夏天的信息。
老师自己做了精心的装扮准备。
并出示各种代表夏季特点的小动物图片,各种不同的景物进入活动引出主题。
以儿歌形式将活动推向高潮。
(夏天在哪里?夏天在树上,夏天在哪里?夏天在头上,知了吱吱叫。
戴顶小草帽。
夏天在哪里?夏天在池塘,荷花香味飘。
夏天在哪里?夏天在手中,扇子轻轻摇。
夏天在哪里?夏天在水里。
)通过儿歌让幼儿明确了夏天虽然热,但小动物的悦耳叫声是很迷人的。
要想找到它们也不难,根据儿歌里的草丛里、大树上、池塘里等就可以进一步了解可爱的动物们夏季的生活环境。
景与物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突出了重点,解决了难点,轻松愉悦中取得了成效。
汪诗齐老师的《夏天来了》从社会领域来了解夏天的特点。
活动中以幼儿熟悉的歌曲《春天在哪里?》来改编。
此曲旋律活泼欢快、内容形象生动,问答式的歌词描绘了一幅极富童趣的夏天场景。
歌词内容以夏季特点为主旋律浅显易懂,音乐情绪活泼欢快,非常适合小班的小朋友演唱。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评课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近期开展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选取了小学语文四年级《小英雄雨来》这一课,由两位教师进行同课异构教学展示,旨在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不同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
二、活动过程1. 课前准备在活动开始前,两位教师分别对《小英雄雨来》这一课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备课。
她们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划,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2. 课堂教学展示第一位教师以“情境导入,激发兴趣”为切入点,通过播放雨来的故事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背景。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课文,通过朗读、讨论、提问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课文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第二位教师以“问题引导,深入探究”为主,首先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然后,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对比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探究中提高语文素养。
3. 教学反思两位教师课后进行了教学反思,总结自己在课堂中的优点和不足。
她们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以下几点:(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3)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三、评课环节1. 教学方法评价在教学方法方面,两位教师各有特色。
第一位教师注重情境创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第二位教师则侧重于问题引导,通过提问、讲解、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课文内容。
两位教师的教学方法各有千秋,值得借鉴。
2. 教学效果评价从教学效果来看,两位教师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同课异构”教学活动数学优质课评课稿
评课人:肇源县第三中学王金玲
评课课题: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出课教师:刘树桓姚恩博本节课两位教师精心准备,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情境,成功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两位老师共同走过从磨课到出课的整个过程,从中感触颇多,受益匪浅,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准确、具体、全面,他们都通过各自的方式,合理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动力和积极性;合理的课堂练习、有效的课堂评价,使学生真正体会指数函数的解析式、图像形成、性质归纳、函数应用,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二、教材的处理: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精心设计,两位老师重点把握准确,难点得以突破,通过精彩的情境引入和对核心知识的充分探究,对教材进行了非常合理的整合。
三、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谈一下他们的教学过程:
1、进入教学的第一步,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如何“导”
两位老师都合理的设计了生动的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在预设好的情境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使教学目标得以落实。
例如姚恩博老师在引入时用的“折报纸”的例子,刘树桓老师用的“捐大米”的例子和“绳子日取一半”的例子,都是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亲身经历,并从倍感诧异的结果中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感悟,调动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
2、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体现如何“学”
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过程。
刘树桓老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指数函数定义的过程
中,详细分析了底数“a’的取值,体现了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分类讨论思想,而且科学全面的思考问题,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姚恩博老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指数函数图像过程中,让学生动手描点,在图像形成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由特殊到一般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在总结指数函数性质时,以学生活动为主体共同探究总结,课堂气氛热烈融洽,将数学变成学生看得见,理解得了的数学事实,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3、合理有效的课堂练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体现如何“练”
课堂练习是检查认知目标的主要手段,有效地课堂练习还能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从而修改教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在这节课中,两位老师根据教学需要设计练习,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
他们在练习设计上,表现为以下两点:首先,练习有针对性,可以帮助学生总结规律,第二,练习设计具有层次性、探索性,并能通过图像直观分析体现数学的看得见的事实,再给出规律进行代数推理,数形结合思想用得恰到好处。
总之,整个练习设计考察了学生对这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运用有效地课堂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姚恩博老师不吝啬对学生的评价,刘树桓老师向来具有亲和力,他们在提问时能尽量使用委婉而友好的语气,适度的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积极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促进教学。
四、亮点分析:第一、两位老师的板书是我们数学人的骄傲,设计合理、清晰工整、即悦目又实用——相当漂亮;第二、精彩教学情境设计是本节的另一亮点,对学生学习欲望的激发非常有效。
第三、刘树桓老师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恰当应用,姚恩博老师“从一般到特殊”的分析方法的应用,都充分体现了他们坚实的教学基本功。
总之,在这节课中,老师们能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真正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和促进者,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最后,诚挚的感谢两位老师为我们呈现的精彩课堂,感谢你们的辛苦,更加感谢学校组织的这次活动,让我们更充分的去体验课堂教学,去思考在我们这样一个普通高中如何去构建高效课堂。
谢谢!
附:组内点评的若干意见及想法
数学学科组组长王海凡老师:课前情境引入都比较精彩,目标合理明确,重点突出,两位老师的区别,恩博老师的列表学生描点做得很好,特殊到一般,图像自然出来,难点的已突破,水到渠成的就把性质归纳出来。
时间再整合一下,舍掉运算复习开门见山的更好。
树桓老师侧重定义分析,板书图像居中重点突出。
第一小组讨论结果代表发言人黄晓东老师:树桓老师引入新颖、过渡自然,注重定义,教态自然亲切;恩博老师实例引入、直观易懂注重图像,语气委婉。
创新之处在于引入新颖,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另外,以学生为主体,互动较好。
第二小组讨论结果代表发言人武波老师:引例贴近生活,又能激起学生学习指数函数的欲望,建议把两个函数图像放在同一坐标系中比较一下,从列表、描点到图像形成清晰具体,学生参与性强,两位老师的板书都比较合理美观。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教案)
肇源县第三中学姚恩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