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相互需求理论..

合集下载

相互需求理论的名词解释

相互需求理论的名词解释

相互需求理论的名词解释相互需求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市场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互动关系。

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来看,相互需求理论探讨了消费者如何影响生产者的供给决策以及生产者如何影响消费者的需求行为。

这个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市场经济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相互需求理论中,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一种互动关系。

供给可以被定义为生产者愿意以一定价格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而需求则是消费者愿意以一定价格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当市场价格上涨时,供给增加,需求减少;当市场价格下跌时,供给减少,需求增加。

这种互动关系在市场机制下推动着市场的价格和数量的变化。

在相互需求理论中,供给和需求之间还存在一种平衡状态。

这种平衡状态被称为市场均衡,即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相等的状态。

当供给大于需求时,市场价格下跌,从而刺激需求增加,直到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反之,当需求大于供给时,市场价格上涨,从而刺激供给增加,直到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

市场均衡的实现对于维持市场稳定和有序发展至关重要。

在相互需求理论的框架下,有两个核心概念需要进一步解释,即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需求弹性指的是需求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当需求对价格的变动非常敏感时,我们称之为需求弹性大;当需求对价格的变动不太敏感时,我们称之为需求弹性小。

供给弹性指的是供给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当供给对价格的变动非常敏感时,我们称之为供给弹性大;当供给对价格的变动不太敏感时,我们称之为供给弹性小。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大小直接影响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变化。

相互需求理论为我们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分析框架。

它帮助我们理解市场上价格和数量的波动,为我们提供了解释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基础。

在实践中,政府和企业可以利用相互需求理论来制定和调整相关的经济政策和商业策略。

比如,当供给过剩时,政府可以采取措施刺激需求增加,从而缓解市场的供需失衡;当需求过剩时,政府可以采取措施刺激供给增加,从而满足市场的需求。

国际经济学-第三章

国际经济学-第三章

价格Ⅰ、中国小麦市场
价格Ⅱ、世界小麦市场
c 2
SC A
a
1 eC
bd 进口
B DC
0 20 40 60 小麦(百万吨)
D
b+d 0.67 f
0
S E
D
40小麦(百万吨)
• 说明: • 封闭经济下,中国消费者剩余由c区代表,开放贸
易之后,价格线下移,消费者剩增加,由c区变为 c+a+b+d。结论:开放贸易使一国消费者得利。

均衡贸易条件,是由两国对于交易对手的相
对需求强度决定的。国际贸易条件是使得双方出
口的总收入恰好应该能够支付双方的总进口时形 成的价格。
若: 英:17X1000 亚麻布(进口D) 10X1000 细棉 布(出口S)
德:10X1000 细棉布(进口D) 17X1000 亚 麻布(出口S)
可见,贸易达到均衡状态(实物形态)
1︰1.7
0.2单位Y
1︰1.8
0.3单位Y
1︰1.9
0.4单位Y
1︰2.0
0.5单位Y
1︰1.5为A国的国内交换比例(X︰Y) 1︰2.0为B国的国内交换比例(X︰Y)
B国获利 0.5单位Y 0.4单位Y 0.3单位Y 0.2单位Y 0.1单位Y
0
国际交换比例与两国获利
X︰Y
A国获利
B国获利
1︰1.4
• 理论内容:现实的国际贸易条件是使得双方出口 的总收入恰好应该能够支付双方的总进口时形成 的价格。
• 相互需求理论对比较成本理论作了两点补 充:一是补充了国际贸易为双方带来利益 的范围,二是补充了贸易利益如何进行分 配的问题。
• 这一理论有其局限性 1、以贸易收支平衡 为前提来论证贸易条件即国际交换比例, 而国际交换比例又由相互需求所决定。另 一方面,相互需求数量又由国际交换比例 决定。这明显陷入了某种循环论证。 2、以贸易收支平衡为前提来论证贸易条 件,而前者又恰恰是受后者影响和制约, 这里也有循环推论之嫌。 3、只能运用于经济规模相当、双方需求 都能对市场价格产生显著影响的国家。

相互需求理论

相互需求理论

相互需求理论
国商品的生产中抽出多少资本。

外国对该国商品的需求较之该国对外国商品的需求愈大,以及该国为生产出口产品所能抽出的资本较之外国为生产该国需要的产品所能抽出的资本愈少,则交易条件就对该国愈有利,也就是说,该国用一定数量的本国商品,就可以换得较多的外国商品。

”穆勒谈到的其实就是机会成本的问题。

马歇尔的相互需求论
马歇尔的相互需求论[1](一)互利贸易条件的范围两个参加国际贸易的国家所接受的贸易条件,必须是对双方都有利的贸易条件,这种贸易条件必须被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这种范围在两国国内交换比例所规定的上下限之间。

马歇尔用几何图形对互利贸易条件作了解释。

(二)相互需求均衡决定贸易条件相互需求均衡就是指相互供求相等。

穆勒用相互需求方程式说明贸易条件或国际交换比例的决定,而马歇尔则是用提供曲线解释贸易条件或国际交换比例。

提供曲线是表示一个国家贸易条件的曲线,它表示一国想交换的进口产品的数量与所愿出口的本国产品数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相互需求理论》课件

《相互需求理论》课件

个人发展的思考
通过了解和满足他人需求,我们可以提 升自己的社交技巧、人际关系和情商, 实现个人的自我实现。
社会发展的思考
通过平衡个人和社会的需求,可以促进 社会的和谐稳定、共同繁荣。
结语
通过这份《相互需求理论》PPT课件,我们希望为您呈现这一理论的核心要点, 以及对个人、企业和社会的启示。我们期待着相互需求理论在未来的进一步 发展和应用。
相互需求理论的应用
企管理中的相互需求
了解和管理员工和团队之间的 相互需求,有助于提升组织效 益和创造积极的工作环境。
市场营销中的相互需 求
通过理解消费者需求和市场竞 争,将产品或服务与目标受众 的需求相匹配,提高销售和客 户满意度。
人际交往中的相互需 求
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需要平 衡个人需求和他人需求,以实 现合作、支持和互惠。
相互需求的形成
人类的本能驱动力
我们之间的相互需求是基于 我们作为社会生物的天生需 要,如互助、合作和彼此依 赖。
社会环境的影响
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对相互 需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包括文化、价值观和经济条 件。
发展使然的结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互 相需求的认知和实践也在不 断进化和发展,推动着社会 的进步。
《相互需求理论》PPT课 件
这是我们的《相互需求理论》PPT课件,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方式,为您呈现这 一理论的核心概念、形成原因、应用及优缺点,以及对个人发展、企业管理 和社会发展的启示。
理论概述
相互需求理论是指人类在社会交往中基于互相需求而建立的关系。理解这一 理论能够深入探索人际关系、市场营销和企业管理的本质。
相互需求理论的优缺点
1 优点
2 缺点
相互需求理论提供了深入理解人类关系的框 架,有助于解决问题、促进合作和实现共赢。

自由贸易理论

自由贸易理论

国家
分 英国 工 葡萄牙 前 合计 分 英国 工 葡萄牙 后 合计 交 英国 换 葡萄牙
酒产量
(单位)
1 1 2
2.125 2.125
1 1.125
所需劳动
(人/年)
120 80
200
170 170
毛呢产量
(单位)
1 1 2 2.2
2.2 1.2
1
所需劳动
(人/年)
100 90
190 220
220
贸易前的生产与消费(S0) 有贸易的生产(S1) 贸易后的消费(C)
1. 用两国国内商品交换比例解释国际贸易的比 价范围; 2. 用贸易条件解释贸易利得的分配; 3. 用相互需求程度解释贸易条件的变动。
相互需求理论认为国际交换比价分两步确定:
1.国内产品交换比价决定了国际交换比价的上下 界。超出国际交换比价的上下界,国际交换不会 进行。
2.国际交换比价的确定取决于国际供求 当国际交换比价确定且两国间需求等于供给时,
一﹑要素供给比例理论(要素禀赋论)
要素供给比例不同决定了要素价格比例不同 要素价格比例不同决定了各国商品价格比例 不同 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 要条件 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 直接原因
结论:一国出口的应是本国丰富的生产要素生 产的产品,而进口的是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生 产的产品。
绝对成本理论举例
同样付出了300天的劳动,通过贸易交换,英﹑法两国 获得的产品产量都从2个单位增加到了3个单位。
国家
分 英国 工 法国 前 合计 分 英国 工 法国 后 合计 交 英国 换 法国
铜产量 所需劳动
(单位) (天数)
1
100

相互需求理论

相互需求理论
迈克道格尔对李氏的检验结果
行业或产品
满足假设 检验的产 品 收音机 生铁 汽车 玻璃容器 罐头 机械 纸
美英LV之比 美英出口之 比
3.5 3.6 3.1 2.4 5.2 2.7 2.2 8 5 4.3 4 3.5 1.5 1.0
满足假 烟卷 设检验 油毡 的产品 针织品 皮鞋 可乐 化纤 棉织品 人造丝
Y Y Y
0
(a)机会成本不变
X
0
(b)机会成本递增
X
0
(c)机会成本递减
X

对于成本递增的说明
Y
Y A A国
120 100 80 60
B`
B国
B
40
20
A`
0 50 70 90 110
X
0
X
A国想要生产更多的X,就要放 弃更多的Y。向下的箭头长度不断 增加。
B国想要生产更多的Y,就要 放弃更多的X。向左的箭头长度不 断增加。
John Stuart Mill
1806—1873
Y(茶壶) 1∶2 K(中国国内交换比例,下限) 1∶5 L(日本国内交换比例,上限)
X(茶杯)
两国互利贸易区
国际交换价格的决定
a
b
c
第5节 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
一、比较优势理论与劳动价值论 劳动不是生产中的唯一要素 劳动不是同质的、无差别的
二、机会成本理论

1936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哈伯勒 (Haberler)用机会成本理论 (Opportunity Cost Theory)解释 了比较优势。用机会成本解释的比较 优势理论避开了劳动价值论假设,劳 动不再是唯一的同质要素。这使比较 优势理论摆脱了劳动价值论的束缚, 具有了更大普遍性,也使它成为国际 贸易均衡分析的基础。

相互需求理论的教案

相互需求理论的教案

相互需求理论的教案教案标题:相互需求理论的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相互需求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应用相互需求理论进行教学设计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5分钟):1. 创设情境: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或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例如,讲述两个人合作完成一项任务的故事,引出合作中相互需求的重要性。

理论讲解(10分钟):1. 介绍相互需求理论的概念和背景。

解释相互需求理论是指人们在合作中相互依赖、相互支持,通过互相满足对方需求来实现共同目标的理论。

2. 阐述相互需求理论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例如,工作中的团队合作、家庭生活中的合作、社会公益活动等。

案例分析(15分钟):1. 提供一个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相互需求关系。

例如,一个团队完成一个项目,学生可以分析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需求,以及如何通过合作来满足对方的需求。

2. 引导学生思考相互需求理论对于案例中合作的影响和价值。

教学设计(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相互需求理论进行教学设计。

例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设计任务,让学生通过相互合作来满足对方的需求,共同完成学习目标。

2. 提供一些实际的教学设计示例,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

合作实践(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完成一个小任务。

任务可以是一个小游戏、一个小实验或者一个小项目。

2. 学生在合作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和记录相互需求的情况,并在任务完成后进行总结和反思。

总结(5分钟):1. 总结相互需求理论的要点和应用方法。

2. 强调相互需求理论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合作实践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团队合作能力等。

2. 收集学生对于相互需求理论的理解和应用的反馈。

教案扩展: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应用相互需求理论,例如家庭、社交、志愿者活动等。

2. 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相互需求理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

相互需求理论课件

相互需求理论课件
当两国间商品交换的比例与相互需求对方产品总量之 比相等时,两国的贸易达到均衡。
相互需求理论课件
8
U.S. 小麦 (unit/man-hour) 6 棉布 (unit/man-hour) 4
U.K. 1 2
互惠贸易的范围: 2/3 c < 1 w < 2 c 现假设:10w:17c
美国愿意用1000ⅹ10蒲式耳小麦英国的1000ⅹ17码 布
英国愿意用1000ⅹ17码布换美国的1000ⅹ10蒲式耳小 麦
则:小麦 SU.S=DU.K
布 SU.K=DU.S
相互需求理论课件
9
思考:如果两国的需求强度发生变化,如:美国需要 进口800ⅹ17码布,英国需要进口1000ⅹ10蒲式耳 小麦 ,而交换比例还是 10w =17c ,会发生什么情况?
则美国将进口800ⅹ17码,出口800ⅹ10蒲式耳小 麦
1890年 《经济学原理》
他的经济学的理论核心是边际效用论和生产费用论 相结合的均衡价格论。
相互需求理论课件
15
相互需求理论课件
16
1 、互惠贸易条件的范围 2、提供曲线及其性质 3、以提供曲线表示的贸易条件的均衡与均衡的恢复 4、提供曲线的移动及其原因
相互需求理论课件
17
1 、互惠贸易条件的范围
Chapter 2: reciprocal demand theory
(相互需求论)
Key terms of this chapter:
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 马歇尔的相互需求理论 提供曲线 terms of trade(贸易条件)
相互需求理论课件
1
一、穆勒的相互需求论
•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只是从供给方面论证了互 利性贸易的基础以及贸易利益之所在。

第三章 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

第三章 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

§1 相互需求理论
价格( 公斤 公斤) 价格(米/公斤) 价格( 公斤 公斤) 价格(米/公斤) 价格( 公斤 公斤) 价格(米/公斤)
S 2.0 1.0 D
200 400 600
2.0 1.0 2/3
SW DW 1.0 2/3
400
D’
S’
中国市场
小麦
小麦
400 600 800
世界市场
美国市场
小麦
§2 提供曲线
布 Q3 Q2
T1
T2
T3

美国出口小麦 的提供曲线
T3’ T2’
中国出口布的 提供曲线
T1’
O
小麦
O
Q2’ Q3’
小麦
§2 提供曲线
布 中美提供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国际 中美提供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国际 比价。 点为均衡点 点为均衡点, 比价。E点为均衡点,中国布出 口量OF,小麦进口OD;而美国 口量 ,小麦进口 ; 小麦出口OD,布进口 。 小麦出口 ,布进口OF。 均衡的国际比价是由射线OE的 均衡的国际比价是由射线 的 斜率所代表的贸易条件T。因此, 斜率所代表的贸易条件 。因此, 国际交换比价是由供求双方的供 应条件决定的。 应条件决定的。
当国际贸易使参加贸易的国家相关的商品供求在 国际范围内达到均衡时,均衡的国际比价就形成了。 国际范围内达到均衡时,均衡的国际比价就形成了。
§2 提供曲线
一、提供曲线offer curve:表示在各种不 提供曲线 同的贸易条件下,一国为换取一定数量的 进口商品而愿意提供的出口商品数量的各 点的连线或轨迹。对应于各种不同贸易条 件的均衡进出口量的组合。 一国贸易提供曲线的形状取决于其生产可 能性边界(要素禀赋状况)和社会无差异 曲线的形状。

第三节:相互需求理论

第三节:相互需求理论
2、在比较本钱确定的两国间互惠贸易的范围内,实际的贸 易条件是能使贸易双方的总出口恰好支付其总进口的那种 贸易条件。
3、贸易条件或两国间商品交换比例是由 两国相互需求对方产品的强度决定的, 它与两国相互需求对方产品总量之比相 等,这样才能使两国贸易到达均衡。
举例:
假定: 中国
小麦的进口需求 1000*17=17000吨, 愿意提供大米1000*10=10000吨作偿付
美国 大米的进口需求 1000*10=10000吨, 愿意提供小麦1000*17=17000吨作偿付
双方的相互需求均衡,那么,国际交换 比例可在1:的国际需求方程中确定下来。
如果相互需求不均衡,那双方就要或 者调整进口需求量,或者调整交换比例 以到达均衡。
当美国对中国产品需求强时: 假定中国对美国小麦的进口需求降低到
有两点结论:
1、在这一范围内,国际交换比例越接近中 国国内的交换比例,那么美国获得更多 的贸易利益;这个比例越接近美国国内 的交换比例,那么中国获利更多。
2、到达或超过任何一国国内交换比例上下 限的国际交换比例都意味着一方获得全 部贸易利益而另一方损失了利益,因而 不可能成为现实的交换比例。
2、贸易条件影响贸易利益的分配
相互需求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1、 约翰·穆勒 提出相互需求论
2、阿里弗里德·马歇尔 对相互需
求原理做了进一步的均衡分析。
一、穆勒的相互需求论
李嘉图的比较本钱理论只是从供给方面论证了 互利性贸易的根底以及贸易利益之所在。
穆勒的相互需求论在比较本钱理论的根底上, 着重从需求方面的分析入手,探讨国际交换比 例的现实决定问题。
假定中国和美国投入一定量的劳动〔100 个劳动〕生产大米和小麦的数量如下表:

相互需求理论

相互需求理论

相互需求理论D0******* 经管09会计03班刘俐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是在亚当•斯密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相互需求理论则是在比较优势学说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相互需求理论的提出者是李嘉图的学生——约翰•穆勒。

早在20世纪30年代前,廉价学派就提出了相互需求论。

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则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

他将两国的互惠贸易通过计算得出了一个上下界,在此中间的贸易都是有利的值得发展的。

其实,两国商品交换比率签好是进口国在这种比率下愿意接受的商品数量等于出口国在这种比率下愿意提供的商品数量。

所以需求强度越大的国家获利的机会就越小,该商品较高的国际价格使得出口国利益获得的较多。

穆勒自己是用毛料和亚麻布在英格兰和德国之间的交易这个例子来进行说明的:如果两国各自生产毛料和亚麻布这两种产品,则在英格兰10码毛料可以交换15码亚麻布,在德国10码毛料可以交换20码亚麻布。

现在10码毛料在两国都与统一码数的亚麻布相交换,如果是15码,则德国获得全部利益,如果是20码,则英格兰将获得全部利益。

如果是15码和20码之间的某一码数,则利益将有两国分享。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两国之间的贸易利得的分配有着特定的规律。

贸易生产单位的大小取决于两国国内交换比例之间的范围的大小,即互惠贸易范围的大小。

而贸易利益的分配中的多少,则决定于具体的国际交换比例。

当国际交换比例越接近于本国国内的交换比例,对本国越不利,反之由于交换能获得更多的产品,超过分工恶化交换前单独生产时的产品量,利益越多。

与相互需求理论有关的另一个经济学家是我们比较熟悉的马歇尔——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

马歇尔用均衡价格论来解释描绘条件的提供曲线,对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做出了进一步的说明。

马歇尔的发展主要有:第一,区分了一般需求与相互需求。

一般需求是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

相互需求则是国与国之间进行贸易时,一国在既定贸易条件下愿意实现的出口和进口数量的组合点的轨迹。

相互需求理论

相互需求理论

相互需求理论第⼀节相互需求理论相互需求理论(Theory of Reciprocal Demand)是以提供曲线作为分析⼯具,说明⼀个国家为了获得⼀定量的某种进⼝商品需要提供多少其它商品出⼝,同时分析了当⼀个国家供给与需求发⽣变化时(如收⼊⽔平、消费偏好、技术变⾰或新资源的发现等)是如何影响国际贸易的均衡。

⼀、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穆勒(John Mill)认为国际贸易可以带来巨⼤的贸易利益,包括直接利益和间接利益。

直接利益在于利⽤国际分⼯以实现资源的最合理使⽤和输⼊本国进⾏⽣产所必需的短缺原材料或机器设备。

对外通商在经济上和道德上的间接利益要⽐直接利益更⼤,⼀⽅⾯是国际贸易扩⼤了⼀国的市场范围,实现更⼴泛的分⼯以及享受世界技术进步的成果,从⽽提⾼劳动⽣产率,并且可以促进新的经济理念的形成;另⼀⽅⾯是国际贸易可以传播⽂化知识、思维⽅式来促进经济发展,营造⼀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个良好的外部条件。

穆勒对贸易理论的⼀个重要贡献是他提出了决定国际贸易商品的价值的法则,即相互需求原理。

穆勒认为,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受国际间需求均衡规律⽀配的,⽽国内贸易的商品价值则取决于该商品的⽣产费⽤,两者是不相同的。

“外国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国际交换的条件”,[1]也即进⼝商品的价值取决于为了换取该项进⼝所需出⼝的商品的数量。

⽽这种“国际交换的条件”,即贸易条件,⼜取决于贸易双⽅对对⽅商品的需求强度和需求弹性。

具体地说,两国商品交换⽐率恰好是进⼝国在这种⽐率下愿意接受的商品数量等于出⼝国在这种⽐率下愿意提供的商品数量。

如果A国对B国商品的需求强度越⼤,那么B国商品的国际价格会越⾼,这样B国相对于A国,从国际贸易中获利就相对地⼤。

反之,B国的获利就会相对地⼩。

现在以穆勒⾃⼰的例⼦进⾏说明。

如表3-1,按照左边的表中假设,“英格兰从德国进⼝亚⿇不是有利的,德国从英格兰进⼝⽑料也是有利的”。

“如果两国各⾃⽣产这两种产品,则在英格兰10码⽑料可以交换15码亚⿇布,在德国10码⽑料可以交换20码亚⿇布。

第三章-相互需求理论

第三章-相互需求理论
20
• 互利贸易条件可以解释为: 从原点引出的、通过开区间线段AB的任 意点的射线的斜率。
实际贸易条件: 越接近于A点,对中国越是不利,而对 美国有利,越接近于B点,对美国越是不 利,而对中国有利。
21
2、 Origin and Definition of Offerurves
提供曲线的起源与定义
13
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的评价
局限性
1.该理论以两国贸易平衡作为贸易条件决定的前提,但两国贸易 平衡并不容易实现;
2.该理论只能应用于经济规模相当、双方需求对国际市场价格有 显著影响的两个国家。
3.它的假定前提是物物交换下供给等于需求,实际上出口和进口 不是以物易物同时进行的,而是彼此分离的
出口商品价格指数
Px
N=
=
进口商品价格指数
Pm
Px = 105; Pm = 104; Px = 96; Pm = 94; Px = 106; Pm = 98;
Country
Japan U.S U.K
Germany Canada Australia
Export Price index
145 109 113 108 101 94
29
马歇尔的贡献主要为:
1、说明了相互需求与一般需求的区别;
2、说明了贸易条件是由相对数量及相对 需求强度决定的;
3、用提供曲线说明贸易条件和贸易利益 的决定
30
评价
马歇尔的提供曲线理论与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是一致的, 即均衡贸易条件决定于进行贸易的两个国家各自对对方 商品的相对需求强度,但更为精确。
28
Y
PA´=4
60 G´
PF´= 2
50

相互需求理论

相互需求理论


F
•贸易的失衡使 商品价格 贸易的失衡使X商品价格 贸易的失衡使 上升, 商品价格下降 上升,Y商品价格下降 相对价格上升), (即X相对价格上升), 相对价格上升 从而使价格线变得陡峭, 从而使价格线变得陡峭, PA 缩小F与 的距离 的距离。 缩小 与M的距离。这一 过程将持续到相对价格与 0 X 贸易均衡价格重合为止。 贸易均衡价格重合为止。 •E点是均衡点,PE为均衡相对价格。 点是均衡点, 为均衡相对价格。 点是均衡点
X
0
40
65
80 100
0
20
40
60
X
Import
国II提供曲线的分析 提供曲线的分析
•国II:凸向 轴向上弯曲,通过曲线上每一点的射线越来越平 国 :凸向Y轴向上弯曲, 即斜率越来越小,意味着随着贸易量的增加, 缓,即斜率越来越小,意味着随着贸易量的增加,国II交换同 交换同 样数量的对方产品( )所用的本国产品的数量( ) 样数量的对方产品(X)所用的本国产品的数量(Y)越来越 商品交换价格对本国越来越有利。 少,商品交换价格对本国越来越有利。 •国II的提供曲线位于国内均衡价格 A′之下。 国 的提供曲线位于国内均衡价格 之下。 的提供曲线位于国内均衡价格P 凸向代表具有比较利益商品的坐标轴的原因: 凸向代表具有比较利益商品的坐标轴的原因: 比较利益商品的坐标轴的原因 •出口产品边际机会成本递增; 出口产品边际机会成本递增; 出口产品边际机会成本递增 •进口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 进口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 进口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
国II提供曲线的导出 提供曲线的导出
Y 140 120 85 60 45 40 C′ G′
● ● ●
Y
Offer Curve of Nation 2

相互需求

相互需求

第三节相互需求论—by204宿舍本节的内容约翰.穆勒,李嘉图的学生。

他是位天才人物,3岁学习希腊文,7岁熟读柏拉图的对话,8岁学习拉丁语,13岁时已对经济学有了相当的见解。

一、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背景二、相互需求理论的内容三、相互需求论简评约翰·穆勒(John S. Mill )约翰· 穆勒(1806-1873),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

穆勒是李嘉图之后最著名的古典经济学家,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其代表著是1848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

穆勒秉承斯密以来的自由主义思想传统,极力反对政府对个人自由主张实行自由贸易。

一、相互需求理论产生的背景•①20世纪30年代前,廉价学派提出了相互需求论约翰·穆勒马歇尔提供曲线穆勒和马歇尔的理论共同构成了相互需求论,二、相互需求论的内容•相互需求实质上是指由供求关系决定两国商品交换比例的上下限贸易双方获利的范围贸易条件贸易利益的分配相互需求强度贸易条件的变化假定中国、美国两国都生产大米和小麦,其国内大米(吨)小麦(吨)国内交换比例中国1015 10:15美国102010:20(1)互惠贸易的范围商品交换比例的上下限分析没有国际贸易时中国国内大米与小麦的交换比例为10:15,美国10:20。

中国的大米便宜美国的小麦便宜。

中国出口大米,进口小麦美国出口小麦,进口大米那么,两国应该以怎样的比例进行交换呢?①对中国来说,出口10吨大米至少要换回15吨以上的小麦;15吨小麦≤10吨大米对美国来说10吨大米≤20吨小麦15吨小麦≤10吨大米≤20吨小麦10 : 20 < 大米与小麦的交换比例<10 :15结论:两国商品的交换形成一个国际交换比例,这一比例只有介于两国的国内交换比例之间,才对贸易双方均有利。

中美互惠贸易范围图解①若为10吨大米交换16吨小麦:则中国比分工前的国内交换多获1吨小麦;美国比分工前国内交换节约4吨小麦;②若为10吨大米交换17.5吨小麦;则中国多获2.5吨大米;美国节约2.5吨小麦;③若为10吨大米交换19吨小麦;则中国多获4吨大米;美国节约1吨小麦。

相互需求理论

相互需求理论

相互需求理论国商品的生产中抽出多少资本。

外国对该国商品的需求较之该国对外国商品的需求愈大,以及该国为生产出口产品所能抽出的资本较之外国为生产该国需要的产品所能抽出的资本愈少,则交易条件就对该国愈有利,也就是说,该国用一定数量的本国商品,就可以换得较多的外国商品。

”穆勒谈到的其实就是机会成本的问题。

马歇尔的相互需求论马歇尔的相互需求论[1](一)互利贸易条件的范围两个参加国际贸易的国家所接受的贸易条件,必须是对双方都有利的贸易条件,这种贸易条件必须被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这种范围在两国国内交换比例所规定的上下限之间。

马歇尔用几何图形对互利贸易条件作了解释。

(二)相互需求均衡决定贸易条件相互需求均衡就是指相互供求相等。

穆勒用相互需求方程式说明贸易条件或国际交换比例的决定,而马歇尔则是用提供曲线解释贸易条件或国际交换比例。

提供曲线是表示一个国家贸易条件的曲线,它表示一国想交换的进口产品的数量与所愿出口的本国产品数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下面红色部分是赠送的总结计划,不需要的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计划(精选)XX年,我工区安全生产工作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事故隐患整改、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以及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等活动,一年来,在工区全员的共同努力下,工区安全生产局面良好,总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并更加牢固可靠。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加大安全整治力度。

在今年的安全生产检查活动中,工区始终认真开展月度安全检查和日常性安全巡视检查记录,同时顺利完成公司组织的XX年春、秋季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的专项隐患排查工作。

截止日前,工区先后共开展各类安全检查71次,查出事故隐患点22处,均进行了闭环处理。

通过检查活动,进一步夯实了工区的安全生产基础。

(二)顺利完成保电专项工作。

本年度工区共进行专项保电工作10次,累计保电天数达到90余天,通过工区全员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春节保电、国庆保电、七一保电、特高压投送电保电、500kv沁博线保电等一批重要节假日的保电工作。

国际贸易概论2.2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概论2.2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国家的要素丰裕程度
如果两国资本劳动的禀赋比例分别 为 KA/LA和KB/LB, 而且有KB/LB > KA/LA,就可以认为 相对于A国而言,B国 是资本丰裕型国家, 相对于B国而言,A国 是劳动力丰裕型国家 ,即A国劳动力丰裕而 资本稀缺,B国资本丰 裕而劳动稀缺。
要素丰裕程度的另一种表示方法
一、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
二、马歇尔的相互需求理论 贸易商品价格的决定与贸易均衡
国II的提供曲线位于国 内均衡价格PA′之下,国I的 Y PA′
国 P I E
曲线位于PA之上,如果将两 条曲线置于一个坐标轴内, 则两国的提供曲线位于两国 的国内相对商品价格(即均 衡价格)之间。这就是互惠 贸易的范围。
要素价格
成本 土地 4 日元 4 日元 1 澳元 1 澳元 21 日元 14 日元 7 澳元 21 澳元
5.要素丰裕度和生产可能性曲线
Y B国
A国 X A国和B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
A国是劳动丰裕 的国家,而X是劳动 密集型的商品,A国 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偏 向度量商品X的横轴 。B国是资本丰裕的 国家,且商品Y是资 本密集型的,B国的 生产可能性曲线偏向 度量商品Y的纵轴。
进口 PPF
S1
P0=0.5
P1=1 大米
0
30
50
大米
0
40
60
1
P*0=1.5
美国 钢铁 CI 50 E
C1
C1
A
A 进口
E 出口 PPF
CIC1 CIC0 S1
40 进口 PPF
P1*=1
CIC0
30
P0=0.5
P1=1 大米
0
30
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 中国国内的交换比率 OK斜率为1:1.5, • 美国国内交换比率 OJ斜率为1:2,
• YOK区域是中国不参加贸易的区域, • XOJ区域为美国不参加贸易的区域,
• 而KOJ区域为互利贸易区域。
20
• 互利贸易条件可以解释为: 从原点引出的、通过开区间线段AB的任 意点的射线的斜率。
实际贸易条件: 越接近于A点,对中国越是不利,而对 美国有利,越接近于B点,对美国越是不 利,而对中国有利。
21
2、 Origin and Definition of Offerurves
提供曲线的起源与定义
offer curves( reciprocal demand curves ):
2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小传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 ,1806—1873):英国著名经济学家、 哲学家、政治学家、逻辑学家。穆勒的 天才是“地球人都知道”,他三岁开始学 希腊文,八岁开始学习拉丁文,13岁时 开始学习政治经济学,并结识了李嘉图, 他的读书笔记就是他父亲《政治经济学 要义》的基础。到14岁时,他的教育基 本结束。他的主要著作有《略论政治经 济学的某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政治 经济学原理》等。其中1848年出版的 《政治经济学原理》是当时最好的经济 学教科书。
3
穆勒的相互需求论解决的 三个问题
• 1、比较成本确定互惠贸易的范围
• 2、贸易条件影响贸易利益的分配 • 3、相互需求状况决定具体的贸易条件: 国际需求方程式
4
1、互惠贸易的范围
相互需求论认为,交易双方在各 自国内市场有各自的交换比例,在世 界市场上,两国商品的交换形成一个 国际交换比例(即贸易条件),这一 比例只有介于两国的国内交换比例之 间,才对贸易双方均有利。
Chapter 2: reciprocal demand theory (相互需求论)
Key terms of this chapter:
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 马歇尔的相互需求理论 提供曲线 terms of trade(贸易条件)
1
一、穆勒的相互需求论
•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只是从供给方面论证了互 利性贸易的基础以及贸易利益之所在。 • 穆勒的相互需求论在比较成本理论的基础上,着 重从需求方面的分析入手,探讨国际交换比例的 现实决定问题。 • 约翰· 穆勒(John Stuart Mill,1806——1873年) 生平 1848年《政治经济学原理》
5
2、贸易利益的分配
贸易利益的大小取决于两国国内交换比例之间范围的 大小。而贸易利益的分配,则取决于具体的国际交换 比例:
国际间商品交换比例越接近于本国国内的交换比例, 对本国越方国家国内交换比例, 对本国越有利,分得的贸易利益就越多
6
Y
10
进口需要有出口赚的钱做支付保障,英国为了进口更 多的小麦,必须出口更多的布。所以英国将会选择降 低布的价格,以刺激美国对布的需求。
假设:10w:18c
美国对布的需求增加到900ⅹ17码 英国对小麦的需求降低到900ⅹ10蒲式耳小麦
10w:18c= 900ⅹ10蒲式耳小麦:900ⅹ17码
11
总结:两种商品的贸易条件即均衡交换比
则:小麦

SU.S=DU.K
SU.K=DU.S
9
思考:如果两国的需求强度发生变化,如:美国需要 进口800ⅹ17码布,英国需要进口1000ⅹ10蒲式耳小麦 ,而交换比例还是 10w =17c ,会发生什么情况?
则美国将进口800ⅹ17码,出口800ⅹ10蒲式耳小麦
英国进口1000ⅹ10蒲式耳小麦
这意味着就小麦而言 SU.S<DU.K
14
二、马歇尔的相互需求论
• 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年)生平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新古 典学派的创始人。 1879年 《国际贸易纯理论》 1890年 《经济学原理》
他的经济学的理论核心是边际效用论和生产费用论 相结合的均衡价格论。
15
16
1 、互惠贸易条件的范围
2、提供曲线及其性质 3、以提供曲线表示的贸易条件的均衡与均衡的恢复 4、提供曲线的移动及其原因
17
1 、互惠贸易条件的范围
• 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虽然能够解释 国际交换比率的确定,但不够精确, 马歇尔用几何方法表示了穆勒的互 利贸易条件,如图
18
• • • •
纵坐标y表示大米的交易量; 横坐标x表示小麦的交易量; OK斜率代表中国国内的交换比率; OJ斜率代表美国国内交换比率。
8
小麦 (unit/man-hour) 棉布 (unit/man-hour)
U.S. 6 4
U.K. 1 2
互惠贸易的范围: 现假设:10w:17c
2/3 c < 1 w < 2 c
美国愿意用1000ⅹ10蒲式耳小麦换英国的1000ⅹ17码布 英国愿意用1000ⅹ17码布换美国的1000ⅹ10蒲式耳小麦
美国不参 加贸易区
pus
puk 1
· ·
互惠贸易区 英国不参 加贸易区 2
O
2/3
·
X
7
3、相互需求法则
一方出售商品是购买对方商品的手段,即一方的供给是 对对方商品的需求。供给和需求也就是相互需求。 在互惠贸易的范围内,两国间商品交换比例(贸易 条件)是由两国相互需求对方产品的强度决定的。
当两国间商品交换的比例与相互需求对方产品总量之 比相等时,两国的贸易达到均衡。
13
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的评价
局限性
1.该理论以两国贸易平衡作为贸易条件决定的前提,但两国贸易 平衡并不容易实现; 2.该理论只能应用于经济规模相当、双方需求对国际市场价格有 显著影响的两个国家。 3.它的假定前提是物物交换下供给等于需求,实际上出口和进口 不是以物易物同时进行的,而是彼此分离的
例必须等于双方相互需求对方产品的总量之 比,这样才使两国贸易达到均衡。穆勒称其 为“国际需求方程式”或“国际价值法则”
12
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的评价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在李嘉图的比较优 势原理的基础上又前进了。
1. 明确提出贸易条件和贸易利益这两个概念; 2. 明确提出相互需求法则; 3. 明确说明贸易条件的决定和贸易利益大小的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