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欧洲宗教改革

合集下载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五章欧洲宗教改革第三节欧洲宗教改革的发展课件北师大版选修1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五章欧洲宗教改革第三节欧洲宗教改革的发展课件北师大版选修1

3.宗教改革运动产生了一批国家教会,加强了各___民__族__国__家____ 的中央集权,促进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4.宗教改革运动还使语言、文学、艺术、音乐、教育等诸多领 域发生深刻变化,对欧洲社会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是更大范 围的一场革命,是欧洲历史上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势力的第一马教廷、天主教会,是一场资 产阶级性质的反封建政治斗争。欧洲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继 续,是在新的规模上以新的形式展开的资产阶级文化革命,是 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不同的是,宗教改革不纯 粹是一场宗教运动,还是一场社会运动,其形式更为激进,其 影响也更为深远。
(1)据史料一、二,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基本主张的共同点是什 么?他们为什么要提出这一与天主教会不同的思想? 提示 共同点: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都主张信仰得救。 原因:动摇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和权威,建立适应资产阶级需 要的民族教会。
(2)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 主张的不同之处。 提示 加尔文进一步提出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是真正的宗教精 神;加尔文派主张“预定论”。
二、英国的宗教改革和清教徒运动 1.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 (1)原因 ①英国天主教会在罗马教皇控制下,拥有地产,生活腐化。 ②16 世纪初,__人__文__主__义_____者开始揭露罗马教会的腐化,强调 《圣经》权威,要求改革教会。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影响,民 主改革呼声高涨,民族意识空前高涨。 ③英王亨利八世与罗马教皇的矛盾。
1.宗教改革运动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而在西欧得到迅速扩 展,但相对罗马教皇和教廷而言,都是不同程度地反对教会思 想专制的反封建斗争。 2.宗教改革思想理念都体现了资产阶级谋求经济发展和自身解 放的政治经济诉求。 3.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了民族国家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八年级历史1到14课时间轴

八年级历史1到14课时间轴

八年级历史1到14课时间轴第1课:西方文明的发源(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476年)在这一课中,我们将了解西方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我们将回顾古代文明的诞生、发展和衰落,并研究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对世界的影响。

第2课: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在这一课中,我们将探讨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

我们将了解封建领主和农民的关系,封建制度的特点,以及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第3课:欧洲的宗教改革(16世纪)在这一课中,我们将研究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

我们将了解宗教改革的原因和影响,特别是马丁·路德和约翰·加尔文的思想,以及新教和天主教之间的斗争。

第4课:大航海时代(15世纪-17世纪)在这一课中,我们将探讨大航海时代。

我们将了解欧洲人对新大陆的探索和殖民,以及他们与当地居民的互动。

我们还将研究这一时期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变革。

第5课:近代欧洲的民主革命(17世纪-18世纪)在这一课中,我们将学习近代欧洲的民主革命。

我们将研究英国的光荣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和法国的大革命,探讨它们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第6课:工业革命的兴起(18世纪-19世纪)在这一课中,我们将了解工业革命的兴起。

我们将研究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影响,特别是新的机器和技术对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改变。

第7课: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19世纪-20世纪)在这一课中,我们将学习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

我们将研究欧洲列强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以及殖民地的反抗运动和独立运动。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在这一课中,我们将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

我们将研究战争的原因、战场上的战斗和战争结束后的和平谈判,以及战争对世界的影响。

第9课:俄国社会主义革命(1917年)在这一课中,我们将学习俄国社会主义革命。

我们将了解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过程和背景,以及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苏联的发展。

第10课:纳粹德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1933年-1945年)在这一课中,我们将研究纳粹德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

2、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
1)理论基础:“因信称义”(信仰上帝既可得救)。 《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在上帝和《圣 经》面前人人平等;否定了教皇和教会作为上帝代言 人的特权地位; 实质是反对天主教会对基督教信仰和宗教组织的垄断。 , 2)简化宗教仪式,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建立廉价教会 的要求,符合资产阶级进行原始积累的需要,神职人 员可娶妻:使教会世俗化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3)、把《圣经》翻译成德文,使其通俗化,广为流传。 (类似中国的白话文运动)




(28)“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 候,增加的只是得利心和贪欲心。至于代祷是否有效, 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 (45)“ 基督徒须知,人若看见弟兄困苦,不予援 助,反用他的钱购买赎罪券,他所得到的,并不是教 皇的赦免,而是上帝的愤怒” (86)“教皇比任何人都富有,为什么他不用自己 的钱去修复圣彼得大教堂,而非要压贫穷的天主教徒 们的钱财呢?” ----《九十五条论 纲》
欧洲的宗教改革
Hale Waihona Puke 课程标准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宗教 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 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 其历史作用。
基督教的起源、发展与分裂
产生:公元1世纪左右,产生于巴勒斯坦 一带,为下层人民所接受; 发展:公元4世纪后期,成为罗马帝国国 教,实力大增; 分裂:(11世纪)分裂为东、西两大派,西 部教派称为“天主教”,教皇成为天主教 的最高领袖,多次组织了以收复圣地为名 “十字军东征”,实力空前强大;东部教 派称“东正教”。 在中世纪的欧洲,上至国王、贵族,下至平 民、奴婢,每个人都是基督教徒,基督教深 深地影响欧洲政治、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等 方方面面。

欧洲的宗教改革ppt5 人教课标版

欧洲的宗教改革ppt5 人教课标版

加尔文教对西方资 本主义的兴起影响 极大。日内瓦新教 会也因此实行政教 合一的体制 ,不再 受制于教皇。加尔 文被人们誉为“欧 洲宗教改革的第二 位伟大人物”。
5、英国的宗教改革
伊 改革的领袖是谁?
丽 莎 白 一 世 亨利八世
英国王权与天主教会的决裂 ——独具特色的英国宗教改革
1、英国借助王权建立起附属于王权的民族教会:
自主学习
1、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必要性)?(6点) 2、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5点) 3、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内容?(5点) 4、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精讲点拨 1、基督教派别
基督教
(三教并立)
天主教 东正教
新教
路德宗 加尔文宗 英国国教
基督教信仰的核心是“原罪”和“救赎”
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封建统治巨大的国际中心。
(它是欧洲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
3、“因信称义”
路德从钻研《圣经》中悟出了 “ 信仰耶稣即可得救 ” 的 道理。具体说来,第一,人要 想自己的灵魂得救,要依靠个 人的虔诚的信仰,而不需要教 会神职人员的干预。第二,信 仰的惟一依据是《圣经》,而 不是天主教会一手制定的神学。 这就是 “ 因信称义”
实质: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主张信仰自由的资产阶级 人文主义思想
2、
思考:14、15世纪欧洲有哪些 发展?天主教会对这些发展有
何影响?
经济上: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
重商主义思想的流行。
政治上:封建制度衰落。
文化上: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大
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影响:14~15世纪,西欧封建制度逐渐衰落,近代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其轻商思想和当时商品货币 关系蓬勃发展的趋势相背离,阻碍了社会进一步发展。 因此天主教已经成为欧洲社会发展的绊脚石

欧洲的宗教改革ppt2 人教课标版

欧洲的宗教改革ppt2 人教课标版
问2:主张体现了哪个阶层的什么要求?
问3:教会是如何对待“异端”的呢?
镇压、建立“异端”裁判所
讨论
采用神学“异端”的方式(反对天主教神学) 原因是?出现该现象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
●天主教的影响无处不在,人们的思想和行动都受到天主教的 严格控制,新兴资产阶级找不到更好的思想武器反封建。
● 资本主义不发达,资产阶级力量较弱,不得不借助宗教外衣。
47. 不是境况造就人,而是人造就境况。48.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49. 成功的时候,都说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峄 50.在我们的一生中,没有人会为你等待,没有机遇会 为你停留,成功也需要速度 51.不论做什么事,都要相信你自己,别让别人的一句话将你击倒。人生没有对错,只有选择后的坚持,不后悔,走下去,走着走着,花就开了。52.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忍别人受不了的气,付出比别人更 多的,才会享受的比别人更多。53.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之舟都需要自己掌舵,自己掌控。懂得,是跌倒了依然会选择站起,失败了依然会选择重来,受伤了依然会选择坚强;懂得,是在黑暗中依然不迷失方向,在生死关头依然不乱了 方寸,在灾难包围中依然会微笑前行。54.思路清晰远比卖力苦干重要,心态正确远比现实表现重要,选对方向远比努力做事重要,做对的事情远比把事情做对重要。成长的痛苦远比后悔的痛苦好,胜利的喜悦远比失败的安慰好。 55.再大的事,到了明天就是小事,再深的痛,过去了就把它忘记,就算全世界都抛弃了你,——你依然也要坚定前行,因为,你就是自己最大的底气。56.人生路上常有风雨,需要一个好的心态。再难的路,只要不放弃,一直走下 去,总会走到终点;再重的担子,笑着是挑,哭着也是挑,又何必让自己难堪;再不顺的生活,撑一撑,也就过去了,笑容,最终会出现在脸上。57.最精美的宝石,受匠人琢磨的时间最长。最贵重的雕刻,受凿的打击最多。58.只有 对过去既往不咎,才能甩掉沉重的包袱;只有能够看轻自己,才能做到轻装上阵。只要不放弃,就没有什么能让自己退缩;只要够坚强,就没有什么能把自己打垮。59.学会驾驭自己的生活,即使困难重重,也要满怀信心的向前。 不自怜不自卑不哀怨,一日一日过,一步一步走,那份柳暗花明的喜乐和必然的抵达,在于我们自己的修持。真正想做成一件事,不取决于你有多少热情,而是看你能多久坚持。60.永远不要沉溺在安逸里得过且过,能给你遮风挡 雨的,同样能让你不见天日。只有让自己更加强大,才能真正的撑起一片天。61.人生中谁都有梦想,但要立足现实,在拼搏中靠近,在忍耐中坚持,别把它挂在嘴边,常立志者无志。62.人这一辈子,其实做不了几件事,所以想做

《欧洲的宗教改革》课件

《欧洲的宗教改革》课件

宗教改革的领袖和运动
1
马丁·路德的改革
马丁·路德通过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等著作,挑战教会权威,引发底层信仰的 变化。
2
约翰·加尔文的改革
约翰·加尔文创立了加尔文主义,促进了新教派的形成,并在欧洲爆发了一系列 宗教战争。
3
宗教改革在其他国家的传播
宗教改革在英格兰、瑞士、法国和荷兰等国家得到推广,产生了各自的宗教改革 运动。
宗教改革的背景
1 中世纪教会的权威

中世纪教会在宗教和政 治上拥有巨大的权威, 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 生了深远影响。
2 摩尔门第宣言的影

3 文艺复兴对宗教改
革的影响
摩尔门第宣言的出现削 弱了教会的权威,为宗 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和 对古典文化的研究,为 宗教改革提供了理论支 持。
《欧洲的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给欧洲历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课件将深入探讨欧洲宗教改革的 背景、领袖、运动以及其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引言
1 宗教改革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宗教改革推动了历史的变革,对欧洲的政治、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2 理解宗教改革的重要性
通过了解宗教改革的背景和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欧洲的历史进程和现代社会的发 展。
总结
1 宗教改革对革和进步,为现 代社会的发展打下了基 础。
2 宗教改革的意义和
影响
3 宗教改革的启示和
启迪
宗教改革改变了欧洲的 宗教、政治和社会面貌, 对人类历史具有重要的 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宗教改革告诉我们,对 于不公正和不合理的现 象,个体的力量可以产 生巨大的影响和改变。
宗教改革的影响
宗教的自由和多元化

(人教新课标)高中历史选修一课件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课件

(人教新课标)高中历史选修一课件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课件
摆脱罗马教廷的桎梏,建立促进民族 复兴的本国教会
过程
兴起: 马丁·路 德的宗 教改革
经过
①开始:1517年提出“九十五条论 纲”,揭开了宗教改革开始的序幕,激 起了德意志民族反对罗马教廷的风潮 。②1520年马丁·路德发表了《致德意 志的基督教贵族书》等,提出其改革 主张
内容
①思想的核心是“因信称义”。②人人在上帝与《 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③《圣经》至上。④世 俗统治者权力应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⑤建立本 民族教会
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反对封建 教会的束缚。建立适应资本主 义发展的教会
向近 代过 背 渡的 景 西欧 (政治上)民
族国家发展 (社 会根 源)
Hale Waihona Puke 原因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反对教会和封 建地主的特权地位,强烈要求分享 政治权利。不满教会的盘剥,希望 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结束分裂 割据的局面,参与海外竞争。一些 国家的君主也想摆脱天主教会的束 缚,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富国强兵
向近 代过 背景 渡的 西欧 (社会 根源)
独立于世俗政权之外的天主教会 就成为中央集权发展道路上的严 影响 重障碍,天主教会对西欧的控制 受到挑战
背景 向近代过 (思想文化)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与观念更 渡的西欧 文艺复兴 新,开始对天主教会的统治形成
(社会根源) 运动兴起 强大冲击
时间 事件
天主 教的 背景 神权 统治
影响
教会本身就是封建势力的代表; 它是维护封建制度的重要力量, 天主教的神权统治已成为中世纪 欧洲发展的巨大障碍
背景 宗教“异 端”运动
原因 形式
中世纪时,由于天主教会的 专断,人们就开始了反封建 斗争
宗教“异端”(与天主教会说教 不同的宗教思想)

人民版历史选修1《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word教案

人民版历史选修1《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word教案

人民版历史选修1《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word教案第10课欧洲宗教改革课标要求: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本课重点:宗教改革的必要性、内容本课难点:宗教改革的实质及历史作用讲授新课:导入:一、中世纪的天主教1、基督教的发展公元1世纪产生——4世纪初期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11世纪(1054年)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正教和天主教——13世纪初确立了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

“基督”一词是希腊文的汉字音译,原意为“救世主”。

这是一种信仰上帝和救世主的宗教。

公元1世纪兴起于罗马帝国东部。

公元前63年,犹太人为罗马征服,犹太人起义遭镇压,乃流散于小亚细亚、埃及、希腊等地。

他们渴望有人拯救他们,便创造了一个救世主的具体形象耶稣,通过传道者的宣传,这种信仰便在巴勒斯坦等地传播开来。

其教义的主要内容是:救世主不久还要下凡,拯救人类进入幸福的“千年之国”;因人有罪,信仰上帝并虔诚悔罪的人才能进入天国,否则要下地狱;穷人易升天国,富人进天国“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信教者应把财产献给公社,一起过共产生活。

这些主张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因此许多奴隶、贫民都信仰它,很快遍布罗马全境,逐渐成为统一的基督教会。

起初罗马统治者对基督教持敌视态度,迫害教徒,焚毁教堂。

后来,罗马统治者采取了控制、利用、把持基督教的做法。

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

4世纪末罗马帝国宣布基督教为“国教”。

1054年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

天主教与东正教、新教是现在基督教的三大派别;而基督教又是与佛教(公元前6世纪)、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2、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原罪和救赎”3、中世纪欧洲天主教的地位经济方面,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据了各国土地的1/3,甚至更多。

欧洲宗教改革ppt7课件下载

欧洲宗教改革ppt7课件下载
② (经济)新教确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范 和生活方式,夺取了大量原属教会的财产,促进了资 本主义的发展。
③ (思想)它是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又一场思想解放 运动,进一步击了教会权威,声张了人的价值。
④ (文化)宗教改革使各国普遍重视教育,兴办学校, 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改革局限、存在问题与前景
马丁·路德雕像
(4)马丁·路德改革的影响
马丁·路德在莱比锡神学论战
沉重打击了天主中教抨会击教的皇统治 打开天主教神权体系的缺口,为欧洲其 他地区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1520年12月20日,路德当 众把教皇令投入火中。
1、自学课文第一子目内容,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 位如何?
2、结合高一历史所学,了解14、15世纪的西欧社会 状况,并归纳总结宗教改革发生的原因?
5、“教皇的奶牛”
1075年1月,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 大利北部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过”。据说亨利四世身 着罪衣,立在城堡门口三昼夜,才获得 教皇的赦免。
二、宗教改革的过程和内容
1、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德国) ----改革开始
德国宗教改革的推动者,亦是基督教路德宗(又称信义宗)的 创立人。他是第一位将圣经翻译成德语(1522年)的人。加上 活版印刷的推波助澜,各地开始将《圣经》翻译成当地语言, 将《圣经》平民化和普及化。
(3)英国宗教改革的特点
依靠王权自上而下,加强了王权,但保 留了较多天主教成分。
改革后的教会称英国 国教,又叫英国圣公 会,亦译安立甘教会
图为威斯敏斯特教堂 (WestminsterAbbey)为 英国著名的新教教堂 。
三、宗教改革的结果
1、天主教的应对措施(教会纯洁运动)
(1)革除教会内部弊端,停止出售赎罪券,惩 治贪污腐化,加强监督。 (2)加强对异端的打击。

人民版历史选修1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共45张PPT)

人民版历史选修1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共45张PPT)

卡尔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日内瓦的“教皇” ——瑞士的宗教改革 1、内容 因信称义 先定论 建民主教会 更加廉俭
卡尔文
“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 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财富是蒙上帝恩 赐的人获得成功的标志”。
——加尔文
2、对卡尔文教派的认识
更好地适应新兴资阶需要,在资义较发达 地区和国家广泛传播,影响大 新教的教皇、新教的罗马,带专制色彩
3、1555年《奥格斯堡和约》 ——教随国定、承认路德教的合法地位
二、日内瓦的“教皇”
——瑞士的宗教改革
1509年出生于法国。受过良好教 育,在大学攻读法律。当其8岁时, 马丁·路德把 “95条论纲”张贴 在教堂大门,发动了宗教改革运 动。加尔文从小就成为天主教徒, 但在青年时期改信新教。经过一 个时期的旅游生活后,定居瑞士, 努力钻研神学。1530年27岁时发 表《基督教原理》。该书概括新 教的基本信仰,使他一鸣惊人。
1、打击封建教权,为资阶勾画政治蓝图
2、促进民族意识和欧洲民族国家的成长
3、拓展人文主义,解放思想 4、有利于资义发展 5、对教育、生活方式、语言等带来新变化
书面作业: 总结欧洲各国(德国、日内瓦、英
国、尼德兰)宗教改革的特点。
尽管如此,十字军东征客观上打开了东方 贸易的大门,使欧洲的商业、银行和货币经济发生 革命,并促进城市的发展,造成了有利于资本主义 萌芽的条件。使西欧直接接触到当时更为先进的拜 占庭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使东西方文化交流增多, 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西方文艺复兴的出现,阿拉伯数 字、代数、航海罗盘、火药等,都是在十字军东征 时期内传到西欧的。
三、西欧天主教的专制腐朽 1、权倾欧洲的教皇国 神权至上的学说 教皇选举制,可任免各地主教 与世俗君主争权 十字军东征

欧洲的宗教改革(讲)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选修1Word版含解析

欧洲的宗教改革(讲)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选修1Word版含解析

欧洲的宗教改革(讲)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选修1Word版含解析【重难点“精讲”】一、整体感知欧洲的宗教改革宗教改革是指基督宗教在16世纪至17世纪进行的一次改革,是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宗教改革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基督教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宗教改革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

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重大影响。

二、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1.历史渊源(1)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弱;天主教会利用各种手段最终确立了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成为欧洲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

(2)中世纪发生的宗教“异端”运动,说明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已阻碍了欧洲工商业的发展;宗教“异端”思想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愿望和要求,表明宗教改革势在必行。

2.现实动力(1)经济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新兴的资本主义萌芽破土成长,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

(2)政治上: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开始形成,反对教会和封建贵族的特权,要求结束分裂割据。

一些国家的君主也希望摆脱天主教会束缚,加强中央集权。

这些都促进了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

(3)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神权的文艺复兴运动。

人文主义者提倡竞争进取精神与科学求知的理念,极大地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与观念更新,构成了对天主教神权的巨大冲击。

(4)16世纪西欧的宗教改革把矛头对准罗马教会对欧洲的大一统神权统治,要求通过改革,建立适应民族国家发展的“民族教会”或适应资产阶级兴起需要的“廉价教会”。

三、哪些因素促进了14~16世纪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1.14~16世纪,资产阶级兴起,封建地主阶级的一部分人成为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

他们不满教会的盘剥,希望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参与海外竞争。

2.一些国家的君主也想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削弱地方封建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富国强兵;他们得到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支持。

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

人文主义与宗教神学的比较
宗教神学: 以神为中心 禁欲和来世 等级观念 蒙昧主义
人文主义: 以人为中心 现世的享受
自由平等
理性和科学
【一、中世纪的天主教会】 中世纪的天主教会】 1.天主教的由来 天主教的由来 2.天主教的教义 天主教的教义 3.中世纪天主教会的地位及堕落 中世纪天主教会的地位及堕落 在西欧居统治地位,俨然国家组织: 在西欧居统治地位,俨然国家组织: 政治:是西欧封建统治的国际中心。 ①政治:是西欧封建统治的国际中心。
材料阅读,史实拓展
• 十字军东征(The Crusades)是在 十字军东征( )是在1096年 年 到1291年发生的八次宗教性军事行动的总 年发生的八次宗教性军事行动的总 是由西欧基督教(天主教) 称,是由西欧基督教(天主教)国家对地 中海东岸的国家发动的战争。 中海东岸的国家发动的战争。由于罗马天 主教圣城耶路撒冷落入伊斯兰教徒手中, 耶路撒冷落入伊斯兰教徒手中 主教圣城耶路撒冷落入伊斯兰教徒手中, 十字军东征大多数是针对伊斯兰教国家的, 十字军东征大多数是针对伊斯兰教国家的, 主要的目的是从伊斯兰教手中夺回耶路撒 东征期间, 冷。东征期间,教会授予每一个战士十字 架,组成的军队称为十字军。十字军东征 组成的军队称为十字军。 一般被认为是天主教的暴行,到近代, 一般被认为是天主教的暴行,到近代,天 主教巳承认十字军东征造成了基督教徒与 伊斯兰教徒之间的仇恨和敌对, 伊斯兰教徒之间的仇恨和敌对,是使教会 声誉蒙污的错误行为。 声誉蒙污的错误行为。
(严格教阶,凌驾王权,十字军东征) 严格教阶,凌驾王权,十字军东征)
②经济: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有各国 经济: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 1 / 3的土地,收取“什一税”。 的土地,收取“什一税” 的土地 思想文化: ③思想文化:占据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 社会生活:人人都是天主教徒, ④社会生活:人人都是天主教徒,从生到死 都受天主教会的控制和影响。 都受天主教会的控制和影响。

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
发展。
2、否定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人们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
发展奠定基础。
3、出现新的教派,称为新教。
【思维拓展】
16世纪的西欧,随着民族国家的形成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掀起了
宗教改革运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请回答:
(1)试举出有哪些著名的宗教改革?分别建立哪些教派?
(2)试概括欧洲宗教改革产生的历史影响。
【课后检测】
1、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B.罗马教皇在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C.天主教会神学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D.各国王权与教权的矛盾激化
2、西欧宗教改革发端于
A.德意志B.意大利
C.法国D.英国
3、“每一个基督徒,即使不购买赎罪券,但只要虔施
①坚持《圣经》最高权威,反对盲从天主教会,主张简化宗教仪式,信仰得救。
②其思想核心为“先定论”,即主张人在出生之前,上帝就先定了他是应该获救,还是应该沉沦,即所谓的选民或弃民。选民获得上帝赐予的智慧、享乐和权利,注定会发财致富;弃民却必定贫穷苦难。
三、宗教改革的意义
1、波及欧洲广大地区,推动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促进人文主义
【课后检测】
1、C
2、A
3、C
4、A
5、C
宗教改革
北京四中石国鹏
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宗教改革。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指的就是凡事以人的兴趣与利益为中心,去追求人的现世的幸福,我们把文艺复兴当作欧洲近代以来的第一轮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后期出现了第二轮思想解放运动,那就是咱们今天学习的宗教改革。
D.使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发展

基督教文明.ppt

基督教文明.ppt
西欧各国的天主教会都直接受罗马教廷支配,是
“国中之国”。
四、宗教改革
2、导火线:
1517年,罗马教廷派人到德意志各地 出售“赎罪卷”
四、宗教改革
3、开始
路德公布《九十五条论纲》:主张 “信仰基督即可得救” “最高权威是《圣经》”
新派教之得到传播,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它得到农民、工人和 市民的全面支持, 因为这些阶级对天主教会恨之入骨。 第二, 它得到一心一意想攫取天主教会财产的 世俗君主(大诸侯)的有力支持。 第三,得到德国爱国主义者的同情,这些爱国 主义者反对罗马教廷对于德 国的掠夺和干预。 第四,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虽然想扑灭新教运 动,但是力不 从心。 第五,路德个人的主观条件也有助于新教的胜 利。他学识渊博,既有雄辩的口才,又能写典 雅的文章。他有毅力、胆识和气魄。这使他具 备一个改革运动的领导人的特质。
中世纪天主教会的最高统治机构是罗马教廷,由 住在罗马的部分枢机主教、教士和法律家组成。它的 首脑——教皇掌握行政大权,他颁布的命令任 何人不 得驳回,大主教、主教等神职由他任免。最高立法 机关是总委员会,在教皇的监督下制定教规。教皇还 掌握了天主教世界的财权,各国教会每年要把收入的 一部分上缴 罗马教廷。教皇还是天主教 世界的最高 法官,接受各地的上诉,是各国之间纠纷的仲裁人。 为了对付“异 端”分子,教皇成立了“异端裁判 所”, 尤其是西班牙的异端裁判所以残酷镇压反对 者闻名于世。
《最后的晚餐》 为米兰圣玛利亚·德·格拉齐修道院教堂餐厅所绘的壁画。作 品内容取自圣经故事,画家对13个人物进行富有戏剧性心理特征的刻画,并 成功地运用透视法则突出了该画的主体,表现了空间深度,使这幅画远远超 过了其他人创作的同一题材作品。 该画丰富生动的情节处理和微妙的心理 刻画,使达芬奇把绘画中对人物的表现技巧提高到前人所未及的新高度。

高中历史 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 第1课 “神圣的中心组织”——天主教

高中历史 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 第1课 “神圣的中心组织”——天主教

〖专题五欧洲宗教改革〗之小船创作[课标要求]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第1课“神圣的中心组织”——天主教[目标导航] 1.了解天主教会在西欧强大的统治势力。

(重点) 2.理解教义教规是天主教会控制人们思想的主要手段,教会的专制与堕落是其内部危机的主要表现。

(难点) 3.认识宗教改革的必然性。

(难点)一、权倾欧洲的教皇国1.基督教的产生与发展(1)产生: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

(2)发展①公元392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后因罗马教区的声誉,其主教获得了“教皇”称号。

②1054年,基督教分裂为西部的天主教和东部的东正教。

2.天主教的神权统治(1)竭力提高教会的地位①先提出“双剑说”,声称王权来自教会;后提出“太阳月亮说”,认为国王的权力来自教皇。

②11世纪末,建立了不受世俗势力影响的教皇选举制度,12世纪初又获得对欧洲各地主教的任免权。

(2)加强对西欧的政治控制①12世纪末,教皇利用开除教籍、挑拨离间等手段迫使英、法、德等国的统治者臣服于教会的权威。

②借组织十字军东侵之机,进一步增强教皇的实力,提高了罗马教廷的威望。

(3)教会疯狂敛财:控制欧洲大约三分之一的土地,向所有的信徒征收“什一税”,成为欧洲最大的封建主。

概念阐释中世纪:中世纪(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

这一时期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基督教对人民思想的禁锢,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痛苦。

传统上认为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二、天主教会的落后、专制、堕落和野蛮1.落后(1)思想基础:信仰高于理性,信仰的内容主要来自《圣经》。

(2)教义教规:一神说和创世说、原罪说、末日审判说、禁欲说。

2.专制(1)教会加紧了对人们思想信仰的控制。

历史选修1;第四单元欧洲宗教改革复习课

历史选修1;第四单元欧洲宗教改革复习课
①英国教会与罗马教廷断绝关系,英国民族教会产生。
②英国宗教改革改革很不彻底,其目的是维护日益强大
的王权,主要原因不是出于纯洁信仰,而是出于现实政 治和国家利益的需要,英国随即出现了倾向于卡尔文教 的更加激进的思潮,要求进一步清除天主教残余,又被 称作清教运动。清教徒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力
量。
三、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
“异端”是中世纪时,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派别
对异己派别的贬称。 宗教“异端”的爆发运动反映了市民阶层争取政 治权力、发展工商业经济的要求和改革教会的 愿望,宗教改革势在驾于民族、国家之上的权 力受到挑战; 经济领域:天主教会的经济特权受到社会各界的 反对;
并不许当时中国各地天主教堂悬挂仿制康熙皇帝 赐给汤若望的「敬天」大匾。因而遭康熙皇帝禁 教,天主教再陷低谷。1724年雍正皇帝严厉禁 教,天主教失去在中国传教权。
(4)近代,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 依靠不平等条约的保护开始在中国迅速传教。从
一开始,天主教在华的传教事业就具有浓重的殖
民主义色彩,外籍教士把持中国天主教会的各种
一、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1.中世纪天主教神权统治的表现
①政治:各国统治者听命于教廷,是西欧国际中心;
②经济:是西欧最大封建主,收取什一税;赎罪券
③文化:教会垄断学校教育、掌握《圣经》解释权
④生活:人人都是天主教徒,从生到死都受天主
教会控制和影响;
2.什么是宗教“异端”,宗教“异端”运动的爆
发反映了什么问题?
D、封建领主
答案:A
4、马丁.路德、加尔文、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共同影响 包括( ) ①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脑的教会 主义的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③④ ②建立了以国王为首

高中历史 第5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单元概述 新人教版选修1(1)

高中历史 第5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单元概述 新人教版选修1(1)

【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
单元概述新人教版选修1
欧洲的宗教改革
16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和民族国家的形成,天主教的神权统治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

挑战在西欧的集中体现就是宗教改革。

揭开欧洲宗教改革序幕的是德意志的马丁·路德,他主张“因信称义”,建立本民族的教会。

受马丁·路德影响,瑞士的加尔文和英国的亨利八世也相继进行了宗教改革。

这些改革目的虽不尽一致,但都把矛头直指天主教会,最终瓦解了罗马教廷在欧洲封建大一统的神权统治,建立起适应民族国家发展和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基督教派。

宗教改革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的反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打击了西欧封建势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西欧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进程。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欧洲宗教改革
主编:魏菲审核:张静2010-3-16
【课程标准】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宗教改革的必要性、内容。

难点:欧洲宗教改革的性质和作用。

自主学习
一、依据材料及课本知识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中世纪欧洲天主教的地位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导火线::兜售“”最终成为导火线
(1)内容:反驳了赎罪券的功效,指出,既不靠也不靠
只能靠
(2)意义:“九十五条论纲”的内容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权威;激起了德意志民族反对罗马教廷的风潮,揭开了。

2、马丁•路德宗教主张的核心思想:
(1):每个人可以凭自己的虔诚信仰得到拯救。

(否定天主教会和教皇的作用)
(2),个人信仰建立在自己对《圣经》的独立理解上。

——否定天主教会神学说教的垄断地位
(3)简化天主教的复杂的圣礼,主张神甫可以娶妻。

3、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历史意义
(1)用人文主义的宗教观挑战教皇的权威。

(2)促进了德国民族语言的发展。

(3)创立了新教派,主要在德国、北欧传播。

宣传宗教改革
2、主要内容:
(1)反对盲从,认为《圣经》至高无上。

(2)主张“”,并将之解释为“”。

(3)主张简化,规定选举。

际性影响。

加尔文教义传入英国,成为英国清教徒的宗教信条。

日内瓦也由此成为“新教的罗马”。

1.背景:英国借助王权建立起附属于王权的民族教会(了解)
(1)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要求宗教改革;
(2)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社会各阶层反教会情绪不断高涨;
(3)日益强大的王权力图摆脱罗马教权的桎梏。

2.导火线:是亨利八世的一场离婚案
3.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内容:
①通过《》,为教会首脑,教皇无权干涉;②保留天主教
③解散修道院,没收其土地财产,修士还俗。

伊丽莎白一世时
①重申《》②神职人员效忠英王③信仰得救,《》为惟一标准
四.天主教会的应对措施(宗教改革的结果)
1、天主教会的改革(教会纯洁运动)
(1)教会改革的目的:抵御新教的攻势,重振天主教的声威
(2)教会改革运动的措施:
①革除内部弊端,停止,惩治贪污腐化,加强对的监督;
②教义方面:坚守传统教义,寸步不让,召开宗教会议,宣传天主教教义和信条的正确,
教皇具有最高权威;
③加强了的活动,加紧打击异端;(如布鲁诺)
④创立,是天主教会中反宗教活动最重要的工具。

3、教会改革的影响:
①一定程度上纯洁了天主教会,恢复了天主教会的部分势力;
②在海外传教的过程中,一方面充当殖民侵略的急先锋,一方面也在某种程
2、出现宗教宽容趋势
背景:①宗教改革后,天主教会与新教各派之间发生了长时间的争论,迫害和战争.
②一些有识之士谴责宗教迫害和宗教战争
宽容的含义:给予人民”良心的自由”
表现:①德意志的宗教宽容(教随国定):签署《奥格斯堡宗教和约》——欧洲宽容新教的和约
②法国的宗教宽容(信仰自由):颁布《南特敕令》——第一个赋予人的权利
实质:是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的一场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

评价:
积极:沉重打击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极大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为欧洲走向近(现)代社会创造条件。

存在问题:宗教迫害和宗教纷争愈演愈烈。

前景:实现宗教宽容,要走的路还很长。

自我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天主教会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 B.天主教会是西欧封建统治的国际中心
C.天主教会建立了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D.天主教会促进了14、15世纪社会的发展。

2.对宗教“异端”运动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是指人们反对教会的斗争 B.是指反对天主教会
C.是指人们利用宗教思想发动的反对封建王权的斗争
D.是指人们常常利用与教会说教不同的“异端”宗教思想发动民众的反封建斗争
3.欧洲宗教改革的主张或措施中对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提供借鉴的是()
A.剥夺天主教会的财产B.加尔文主张建立民主、共和的教会组织C.加尔文主张勤勉敬业和积极进取D.因信称义
4.西欧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是()
①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②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③极大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④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⑤使宗教自由逐渐盛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5.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与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在内容方面的相同点是()
①世俗权利高于教权②禁止向罗马教廷纳年贡
③取消教廷的最高司法权④保留天主教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④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

——加尔文
材料二……财富本身决不象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

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

——加尔文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回答“一个人发家致富”的原因是什么?加尔文这一主张在当时有何现实意义?
(2)材料二中“某些蠢人”指的是谁?。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加尔文是怎样批判“财富”的?由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3)从上述材料看,加尔文的主张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材料一......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札,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教的正道。

——
—路德《九十五条论纲》材料二加尔文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

......加尔文的教会体制是完全民主的、共和的;既然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人民的王国难道还能仍然听命于君主、主教和领主吗?
—恩格斯材料三16世纪,英国王权得到加强,国王为打击天主教会势力,自上而下地推行宗教改革。

规定英国国王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拥有任免教职和决定教义的大权;教会不再从属于罗马教皇,但天主教
的教义、制度和仪式仍然不变.未经国王同意,教会无权召开宗教会议,更不许任意修改和制定教规。

请回答:
(1)在上述三个国家宗教改革中建立的新教名称各是什么?“新教”主要“新”在哪里?
(2)根据材料二概括加尔文宗教改革的特点。

(3)结合材料三分析英国宗教改革的意义和局限性.
第五课答案
选择题:DDBCB
材料一
上帝的恩赐。

为资产阶级的社会经济生活提供了神学依据和宗教动力。

天主教会。

他认为财富是蒙上帝恩赐的人获得成功的标志。

他主张选民要以奋斗精神取得事业的成功,并且具有节制、忍耐、俭朴、诚实、守信、谦逊等高尚美德。

新兴资产阶级。

材料二
路德教,瑞士是加尔文教,英国是英国国教。

“新”主要指对教皇和天主教会权威的否定。

特点:最激进的宗教改革
打击了罗马教会的势力,有利于加强王权,否定了教皇的权威.局限性是指对天主教教义,制度仪式的保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