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的认识教学实录

合集下载

面积的认识教研活动记录(3篇)

面积的认识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活动时间:2023年11月15日活动地点:XX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室参与人员:XX小学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主持人:张老师记录人:李老师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学对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

面积是数学几何领域的基础概念,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数学教师对面积教学的理解和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特开展本次以“面积的认识”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深入理解面积的概念及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2. 探讨有效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对面积的认识。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主题讲座由张老师进行主题讲座,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面积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张老师从面积的定义、起源、发展历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使老师们对面积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2)面积教学的关键点张老师指出,面积教学的关键在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

(3)面积教学的有效策略张老师分享了多种面积教学策略,如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学案例分析教研组内部分教师针对面积教学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享,包括以下内容:(1)一年级“认识面积”教学案例教师A分享了针对一年级学生“认识面积”的教学案例,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等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面积的概念。

(2)二年级“面积单位”教学案例教师B分享了针对二年级学生“面积单位”的教学案例,通过比较、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面积单位的概念。

(3)三年级“面积计算”教学案例教师C分享了针对三年级学生“面积计算”的教学案例,通过实际问题解决,让学生掌握面积计算的方法。

3. 小组讨论针对以上案例,教研组教师分为小组进行讨论,探讨以下问题:(1)如何更好地将面积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2)如何提高学生对面积概念的理解?(3)如何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提高面积教学的效果?4. 总结与反思张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并对老师们提出以下建议:(1)教师要深入理解面积的概念,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面积的含义教学实录

面积的含义教学实录

面积的含义教学实录面积的含义教学实录学生在二年级已经认识了物体的面,真切感知过面是什么,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这样的平面图形。

在这样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面积”这个抽象的概念,同时面积又是学生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或物体的面所必备的基础知识。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面积的含义教学实录,欢迎阅读。

(一)面积的意义认识面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物体的表面吗?[板书:表面]比如课本的封面,课桌的桌面,黑板的板面分别指的是什么?[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自己课本的封面、课桌的桌面,然后老师摸一摸黑板的板面]师:刚才,我们摸的这些面都是平的,它们都是物体的表面。

下面,再请一位同学到黑板前摸一摸老师画的这两个图形的平面部分。

引出平面的大小师:在我们摸的这些物体的表面和平面当中,谁的面最大?谁的面最小?[板书:大小]生:黑板的板面最大,课本的封面最小。

归纳面积师:通过刚才的比较,说明日常生活中,我们碰到的物体的表面或见到的图形的平面当中有大,有小,因此,我们把物体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板书:面积][集体读:物体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出示:师:这三个平面图形当中,哪个围成了一个平面?哪个没有?生:(1)和(2)分别围成了一个平面,(3)没有围成。

师:对。

(3)的图形还有一个缺口,没有围成一个封闭的图形,因此,它的平面有多大,没有办法确定。

(二)面积单位面积单位的引入师:我们已经知道面积就是指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那么,我们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用什么去测量它们的大小呢?下面,我们继续学习。

1.重叠比较。

师:在比较面积大小的时候,有的一眼就能判断出来。

比如,我们一看就知道课本的封面比课桌的桌面小,黑板的板面比课桌的桌面大。

但是有的光凭观察,很难判断。

比如:老师手中的两张纸片,谁能说出哪张比较大呢?[学生思考后,说出可用重叠方法比较,得出结论]2.利用小方块进行间接比较。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教学实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教学实录

【教学设计】认识面积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面积的含义,建立面积的概念,并能区分面积与周长两个概念。

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细心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探索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互相合作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兴趣。

二、教学重点:结合具体实例和画图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三、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模型, 正方体模型,硬币,方形纸,尺子、剪刀等。

四、教学过程:游戏:老师请两位同学比赛,谁想来参加,一位男生,一位女生,看男生厉害还是女生厉害?(游戏规则:两位同学拿同样的彩笔,都要画斜线,看谁先涂完)生:不公平、我们的面小,他们的面大(让学生初步对面有所了解,面有大有小)师:我们生活中的面有大有小,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数学书,用手摸书面,认真感受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再来看看我们的老朋友黑板,这两个面同学们来比较哪个面比较大?(学生用手感受面的大小生:黑板的面比数学书的封面要大生:数学书的封面比黑板的面要小师:同学们你们是怎么比较出来的?生:用眼睛看出来的。

师:同学们看老师的手掌面,再看看自己手掌面,比较大小?生:老师的手掌面比同学们的手掌面大师:同学们和同桌比较手掌面的大小师:刚才我们接触了黑板的表面,手掌的面,数学书的封面,我们通称为表面,我们比较物体的表面的什么?生:大小(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面积)师:同学们摸摸我们课桌的表面,板凳的表面比较大小生:课桌的表面面积比板凳的表面面积要大师:那同学们找找我们生活中的物体比较他们的面积大小(把教学中的数学运用到生活中去)生:-----师:同学们都能比较物体面积的大小,下面我们做的测试:老师请同学们上黑板感受面积大小,两个同学分别带眼罩比较长方形纸盒和魔方的一面(分别把长方形用尺子画在黑板上)师:同学们看这一面是长方形、正方形,我们把这样的首尾相连不透风的图形叫封闭图形,封闭不行也有大小,我们把封闭图形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

认识面积课堂实录

认识面积课堂实录

认识面积学情分析:这节课是三年级下学期容,学生现在刚学完长度,还没接触到周长,所以本节课没牵扯到对周长和面积的概念的辨析方面。

从对一维长度的度量到二维长度的度量是学生认识上的一个飞跃。

对三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来说,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

本节课的教学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身边事物入手,有层次的,逐步深入来理解面积。

教学目标:1.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感知面和面的大小。

2.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用多种方法初步比拟面积的大小。

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适宜。

3.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4.初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重点: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

教学难点: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

教学用具:课件,纸片做的树叶,两个不同颜色的长方形,小正方形,小圆片,小三角形。

课前活动同学们,我们昨天见过面了对吧。

现在又见面了,见到你们真快乐今天教师先送给大家一首《小小粉刷匠》一起唱吧在欢快的歌声中,小白兔把房子刷好了看,它都刷了哪儿?生:墙师:墙的外表生:烟囱〔烟囱面〕玻璃〔玻璃的面〕门〔门的面〕哦,你连雨水管都注意到了小白兔住进了它漂亮的房子,那我们就准备好,上课吧?来,上课一、感知面和面积活动一:找一找,说一说、摸一摸周围物体的面。

师:同学们好,请坐。

同学们,在歌曲中,小白兔粉刷了好多的面我们周围的物体有面吗?找一找生:课桌的面师:,对,来,完整的摸一摸。

〔生动手摸,〕还有吗?生1:有课本的面、师:这是课本的封面,摸给大家看一下大家一起摸一摸课本的封面〔教师示〕要摸到全部生2:有黑板的外表:〔提醒说完整,谁的面〕师:黑板也有面生3:板凳的面地面。

〔生说文具盒里面,师:里面是装文具的一个空间生说窗户的面师:可以说是玻璃的面〕师:好了,同学们,不找了,我们周围有很多的面,有的物体还不止一个面呢活动二:比一比。

体会面的大小生4:文具盒的面师:比方我们的文具盒,这是上面,这是下面,还有。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实录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实录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实录一、认识面积初步感知,建立表象师:同学们,今日郑老师和大家一块来学习,大家有信心能上好这节课吗?来,同桌之间相互击个掌。

谁来和我也击个掌〔生起立,停留在师生相互击掌状态〕同学们,请看他和我的手掌面,哪个大,哪个小?请大家把你的一个手掌轻轻地放在数学书的封面上,看一看哪一面大?生:数学书的封面大2、师:刚才我们都提到了一个字“面”,这里所说的“面”让你想到什么?〔板书课题:面〕生:面积师:能不能举例说明什么是“面积”?二、面积的含义1、在同学举例的过程中,完善面积的第一层含义:说的真好象数学书、每课一练、黑板、大家坐的课桌都叫做物体,我们把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3、感悟面积第二层含义:师:物体的表面有大小,平面图形有大小吗?生:第三个图形面积大,第一个图形面积小生:第二个图形是一个角,这个角和其他图形不一样,它的面积大小很难说。

师:说明这个角与其他图形有区分,那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生:其他四个图形都是封闭的师:说的好,其他两个都是封闭图形,而它不是封闭图形,所以无法确定它面积的大小。

〔3〕总结面积的概念师:物体表面的大小叫面积,围成平面图形的大小也叫面积,所以说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面积。

三、明确统一单位的须要性1、观测思索,探究沟通师:通过观测法,我们知道黑板的面积和桌面的面积大小差距很明显,我们通过观测能很简单知道它们的大小。

这种比较的方法改叫做什么法?生:观测法〔老师板书:观测法〕师:〔实物呈现:两块面积大小很接近的长方形硬纸片,一张纸片的面积略大,但是同学很简单看成一样大。

〕这个两块硬纸片的面积谁大谁小?生三种看法,一样大,纸片1面积大,纸片2面积大。

生:我们可以把它们叠在一起比一比。

〔老师将硬纸片叠在一起〕师:你们发觉什么?生:纸片2面积略大一些。

师:说的对,我们给这种方法也取个名字。

生:重叠法。

师:〔呈现两个颜色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面积略大,〕你们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码?生:观测法不行,用重叠法尝试下〔结果同学发觉还是很难说出谁的面积大。

优秀课堂实录:认识面积

优秀课堂实录:认识面积

课堂实录:认识面积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推理能力。

3.通过实际操作和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2.难点:理解面积与周长的区别,掌握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PPT、面积和周长的对比图、一些常见物品(如卡片、纸张等)。

2.学生准备:直尺、三角板、彩笔等。

四、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两张大小不同的纸张,让学生观察并回答哪个纸张大。

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回答出较大的纸张大。

教师进一步提问:“你是怎么比较出来的?”引导学生说出比较的方法,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面积。

2.知识点讲解(15分钟)(1)面积的定义。

教师解释面积是指平面图形表面的大小,并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感受面积的概念。

(2)面积与周长的区别。

教师出示一张卡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卡片周围一圈的长度和卡片表面的大小分别是什么。

通过对比,让学生理解周长和面积的区别。

(3)面积的单位。

教师介绍常用的面积单位,如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每个单位所代表的大小。

3.练习(15分钟)(1)基础练习。

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图形,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并说明比较的方法。

(2)综合练习。

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物品,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并说明比较的方法。

4.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讨论和交流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以及在生活中如何应用面积的概念。

5.总结与拓展(5分钟)(1)总结。

教师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加深学生对面积概念的理解。

(2)拓展。

教师介绍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和生活中与面积相关的应用,如房屋的面积计算、地皮的测量等,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五、教学评价1.针对教学目标进行评价,观察学生是否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面积单位实践课教学实录(3篇)

面积单位实践课教学实录(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面积单位的概念,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面积单位的概念,常用面积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 教学难点:面积单位的换算,实际操作中如何正确使用面积单位。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生活中的实物,如书本、桌面、地面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表面,提出问题:“这些物体的表面有什么共同特点?”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物体的表面都是二维的,可以用面积来表示。

3. 引入面积单位的概念,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环节二:认识面积单位】1. 教师展示不同大小的正方形,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之间的关系。

2. 引导学生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

3. 教师讲解面积单位换算关系,如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环节三:实践操作】1. 教师分发操作材料,如正方形纸片、直尺、剪刀等。

2. 学生分组进行以下活动:a. 用直尺测量正方形纸片的边长,计算面积;b. 将正方形纸片剪成不同的形状,计算面积;c. 用不同面积单位的纸片拼贴出一个大的正方形,计算总面积。

3. 学生在活动中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环节四:展示交流】1. 各小组汇报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所拼贴的大正方形及其面积。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在操作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面积单位,掌握了面积单位的换算。

3. 学生分享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教师点评并总结。

【环节五:课堂小结】1. 教师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面积单位的概念和换算关系。

2. 学生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面积单位及其换算关系,学会了在实际操作中正确使用面积单位。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面积单位的概念,掌握常用面积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面积的认识》课堂实录

《面积的认识》课堂实录

《面积的认识》课堂实录《面积的认识》课堂实录篇1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师:同学们,今日来了这么多听课老师,我们用最激烈的掌声表示欢迎。

好吗?[评析:借助拍手的情境导入新课。

]二、初步感知,认识面积1.揭示面积的含义。

师:我们拍手的时候,两只手碰击的地方就是手掌面,谁来摸一摸老师的手掌面?〔同学摸老师的手掌面〕师:你们的手掌面在哪儿?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

〔同学摸自己的手掌面〕师:〔摸数学书的封面〕这是数学书的封面。

老师的手掌面和数学书的封面比,哪一个面大?生:数学书的封面大,手掌的面小。

师:把刚才的话说完整,好吗?生:数学书的封面比手掌面大,手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小。

师:伸出你们的小手,也摆在数学书封面上,比一比大小。

生1:数学书的封面比我的手掌面大。

生2:我的手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小。

师:数学书的封面和黑板的表面比,哪个面大呢?生:数学书的封面比黑板的面小,黑板的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

师:〔指黑板面〕像这里,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

〔板书:面积〕你能说一说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吗?生: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评析:摸一摸老师的手掌面,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数学书的封面,以及观测黑板的表面等等,用同学自己身边熟知的事物,借助于同学的生活阅历,让同学充分感知,引发新知的生成。

在同学沉醉于生活体验时,揭示本节课的主题——面积的含义。

实时地把生活阅历概括为数学知识,把生活语言提升为数学语言: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等。

先就详细事物,说明“面积”的意义,为“面积”概念的形成打下感性认识的基础。

]2.摸一摸,说一说。

师: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物体,桌子、凳子、练习本、文具盒等等。

这些物体都有面,这些面的面积有大有小。

现在,请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两个面比一比,哪个面的面积大,哪个面的面积小?生1:课桌面的面积比凳子面的面积大。

生2:练习本封面的面积比课桌面的面积小。

《面积的认识》教学实录

《面积的认识》教学实录

《面积的认识》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和操作活动,理解面积的意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3、培养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含义,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理解面积的含义。

【物品准备】学具:每个组(2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正方形和圆片若干);教具:两张B5纸,半张B5纸。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面积同学们,如果邀请一位同学和老师进行涂色比赛,我们俩用同样的笔,老师涂色这张纸,一位同学涂色黑板。

谁涂的快谁就获胜,谁会赢?为什么?(不操作,只把问题抛给学生。

)生1:老师会赢,因为黑板大,纸小。

生2:老师会赢,黑板的面大,纸的面小。

生3:老师会赢,因为这张纸的面积小,黑板的面积大。

师:这张纸的面指的是哪?你上来指一指。

生1:指点师:你指的是涂这一个点吗?你能用手摸一摸具体涂哪些地方吗?总结:我们应该涂这张白纸的表面。

白纸的表面的大小就是这张纸的面积,除了这张白纸的表面,你还能找到哪些物体的表面?你能摸一摸并说一说它的面积表示的是什么吗谁愿意把找到的物体的表面跟大家说一说?生2:你指的不是面,是黑板的一周?师:那你能重新指一下吗?生1:动手摸:从黑板的一侧,紧挨着摸。

师: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的面积。

大家再这样说一说其他物体。

生1:一边摸一边说,这张纸面的大小就是面积。

生2:边摸边说,这是课桌面的面积。

生3:边摸边说,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师: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生4:电脑屏幕面的大小就是电脑屏幕的面积(动手摸了摸直到够不到)。

生5:边摸边说:这是椅子的面积。

生6:边摸边说,这就是图形的面积。

(长方形)师:也就是说: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的面积。

(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

)二、涂一涂,认识封闭图形的面积刚才我们找到了物体的表面,知道了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请大家看这些平面图形,你能找到它的面吗?生:线里面部分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面积的认识》课堂实录(夏青峰)

《面积的认识》课堂实录(夏青峰)

《面积的认识》课堂实录(夏青峰)第一篇:《面积的认识》课堂实录(夏青峰)《面积的认识》教学实录(夏青峰)(2012-05-28 22:47:26)转载▼ 标签:面积面积的认识物体平面图形杂谈分类:教育教学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71页“面积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咱们今天要学什么内容吗?生:知道,面积。

师:那你们曾经听说过“面积”吗?(PPT:你听说过“面积”吗?)生1:我曾经在做题目时,爸爸跟我说过面积。

生2:我家买房的时候,提到过面积。

生3:我爸帮别人搞设计,经常说到面积。

师:哈,孩子们,你们还真听说过不少关于面积的知识。

那你们能说说,究竟什么是面积吗?生1:就是有多大。

生2:就是一个地方的大小。

师:哦,真好。

你们能说出自己对面积的理解。

可是,说得是否正确呢?究竟什么是面积呢?课本上说得清清楚楚,你们能不用老师讲,自己看书就能把它搞明白吗?(PPT:自学课本,看究竟什么是面积?)生:能。

生开始看书。

师:好啦,孩子们!看书以后,你们对“面积”的认识,又是怎样的呢?生: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师:哈,你把书上的这句话给读出来了,不错。

(PPT: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可是,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有点读不懂。

谁能做小老师,来解释一下?生有些犹豫。

二、感知物体表面的大小。

师:这句话,连起来有些难解释。

我把它分开。

(PPT: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师:现在谁愿意做老师,来说说这句话?生1:就是一个东西,它的面的大小,就是面积。

师: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吗?生1:比如,书本这个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师:哦,你能举起来让同学们都看见,再说一遍吗?生1演示。

师:(也拿起课本)课本封面的这个大小,就是封面的面积。

孩子们,你们也这样认为吗?生:是的。

师:那除了课本,你们还能举出其他例子吗?生2:课桌的这个面的大小,就是课桌的面积。

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

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

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
认识面积
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经历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

2.学会用观察、重叠、数方格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经历用不同图形做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感受用正方形做面积单位的合理性。

3.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初步的度量意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形成几何直观素养。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个涂色的游戏好吗?游戏规则:全班分为男、女两组,每组各派一个代表进行涂色比赛,谁先涂完谁就赢。

2.通过对输赢结果的分析,知道面有大有小,从而引出“面”的概念。

二、探究新知
1.结合生活实际,引入“面”的概念
⑴初步认识面积
①摸一摸,认识面。

学生用手摸一摸数学书封面,课桌的桌面,手掌面等。

②比一比,知大小。

数学书封面和课桌的桌面比,哪一个面比较大?课桌面和黑板面比,哪一个面大?
③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实录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实录

环节设计一、课前谈话师:同学们,你们看见的就是我们学校目前最先进的录播教室,我发现有的同学们一进来就在四处张望,在教室前面和后面都有摄像头,当你站起来发言的时候,画面就会自动跟踪和捕捉到你,他会把你的表现记录下来,当然,如果你是那里东张西望,他也会记录你哦,不过易老师相信我们3.1班的孩子们是最棒的。

易老师我是交数学的,上课前我们来个语文游戏,可不可以。

黑板上写“面”,用这个面字来组词。

谁来?生1:面积(这可是一个重大发现,看来提前去做了预习了)生2:面条(看来你很爱面食)生3:面包(你也很爱吃)生4:脸面(你很爱美)............师:大家语文都学的不错,我想接下来的数学课也会更精彩。

师:好,上课学生:起立!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二、【环节一:面积的概念】1.比较师生手掌面,初步认识面积。

师:同学们,今天能和你们一起上课,易老师很高兴,请用掌声表示对我的欢迎好吗?谢谢你们的热情。

师:同学们,我们在拍手的时候两只手碰击的地方就是我们的手掌面。

(板书:手掌面)师:这是老师的手掌面,看我摸一摸。

师:你们的手掌面在哪呢?举起来,用另一只手去摸一摸。

师:你们这么欢迎老师,老师很开心,我们来击个掌吧!(教室走一圈,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和学生击掌)2.进一步感受一下生活中的面。

想一想师:同学们,除了手掌面,我们身边还哪些最熟悉的面,想到了就举手。

师:我来找一个举手的,你来生1:课桌面(板书课桌面)师:你们找到了?来,一起摸一摸。

师:你来说一说,有什么感觉?生:平平的,一片一片的师:还有谁想到来?生2:墙面师:你们看到了?师:还有?专门找一个不举手的学生,师:你为什么不举手啊?生:我没有想到?师:我来启发启发他,还不好?师:你的脚放在教室的哪里?生3:地面师:对啊,我们天天走。

你们怎么没有发现啊师:谁再来?在找不举手的师:我也来启发启发你师:你每天回家睡觉睡在哪里?生4:床面师:面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要一双发现的眼睛。

三角形的面积课堂实录记录

三角形的面积课堂实录记录

三角形的面积课堂实录记录一、课程导入(3分钟)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谁能回忆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生1:把平行四边形通过剪拼转化成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面积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师:很好!那今天我们来探究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二、新课讲授(20分钟)1.提出问题(2分钟)师:同学们,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一些三角形学具,大家观察一下,想一想怎样才能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呢?(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2.动手操作(8分钟)师:现在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学具,尝试通过剪拼、拼接等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参与小组活动)3.展示交流(6分钟)师:哪个小组愿意来展示一下你们的转化方法和结果?小组1:我们把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小组2:我们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

小组3:我们把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大家的方法都很棒!通过这些转化,你们有什么发现?4.推导公式(4分钟)生2:我们发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原来三角形面积的2倍。

师:那三角形的面积应该怎么计算呢?生3:三角形的面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三、巩固练习(12分钟)1.基础练习(5分钟)师:请看这道题,已知一个三角形的底是8厘米,高是6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学生独立计算,然后交流答案)2.拓展练习(5分钟)师:同学们,再来看这道题,有一块三角形的菜地,底是12米,高是8米,如果每平方米收青菜5千克,这块地一共可以收青菜多少千克?(学生分析题目,列式计算)3.课堂小结(2分钟)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生4:我们学会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生5:我们知道了可以通过转化的方法来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人教版面积教学实录5篇

人教版面积教学实录5篇

人教版面积教学实录5篇这节课是第七册小学数学教材第五单元中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学过了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而展开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面积教学实录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人教版面积教学实录1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61、62页内容。

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的方式,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取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探究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3.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能力、自学能力和估测能力。

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使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推导出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认识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教学难点:1.推导出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2.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一、对接经验,问题引入新课师:孩子们,这是什么字?(出示“面”字)生:面师:我们身边有“面”吗?请你摸一摸。

(生摸课桌表面、数学书封面、文具盒的表面)师:说一说你摸的是什么的面?生:我摸的是课桌的面。

生:我摸的是数学书的面。

师:“面”在数学里是什么意思呢?生:表面师:是什么的表面?谁来补充一下。

生:物体的表面师:你说的太到位了,给你点个赞,这个“面”就是指物体的表面。

师:那你们认识这个字吗?生:积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面积。

师:那你们知道面积是什么意思吗?生:面积就是物体表面的大小。

师:你说得非常正确,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面积。

二、观察体验,理解面积意义1.介绍面积的由来你们知道面积人类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面积的呢?路老师先给你们讲讲面积的历史。

师:早在4000多年前,美丽的尼罗河弯弯曲曲地穿过了埃及的土地,一到夏天河水就会泛滥,哗哗,冲走了牛羊,冲毁了庄稼,也抹掉了田地之间的界限标志。

认识面积课堂实录

认识面积课堂实录

认识面积课堂实录篇一:认识面积课堂实录一、谈话导入师:教师里哪些物体表面的形状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学生边观察,边交流。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物体的面。

)二、认识面积1.师提出:指出你的数学课本的封面和铅笔盒盖的表面,说出哪个大些,哪个小些。

2.学生认一认、摸一摸哪是课本的封面,哪是铅笔盒的表面,再说一说哪个大,哪个小。

重点说一说是怎样知道的。

3.师:剪下附页中的两个长方形,比一比哪个大?4.学生独立操作,剪下来,比一比,再交流个性化的比较方法。

通过比较,使学生直观看到黄色的纸片比蓝色纸片大。

5.师提出大头蛙的问题:黄色长方形比蓝色的大,是指什么比较大?6.学生讨论,交流。

对于黄色长方形比蓝色的大,是指黄色长方形的面积比蓝色长方形的面积大这一解释,学生如果说不出来,教师可作为学习中的一员与学生进行交流。

同时,告诉学生面积的概念。

(设计意图:认识面积的含义)三、比一比1.出示第83页第(1)题:学生分别比较两组物品表面的大小。

2.第(2)题:A:让学生观察,并提问:你能用眼睛直观看出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哪个面积小吗?B: 同桌想办法进行比较。

C:交流比较的方法。

D:师提出:这几种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你喜欢哪种?为什么?E:学生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感知把图形平均分成若干小方格来进行面积比较的方法比较简单)篇二:认识面积课堂实录一、搜集信息、谈话导入课前预习、搜集生活中有关面积的知识,看谁搜集到的信息多。

师:谁能说说你昨天的调查情况?生:我家住房面积有120平方米。

生:我们国家的领土面积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

……师:120平方米、960万平方千米指的是什么?生:面积师:你从哪里知道的?生:看书(或听家长说的)知道的。

师:你真爱学习。

什么是面积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面积。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活动一:“摸一摸”、“想一想”——感知物体表面的大小。

师:刚才,几位同学在课前认真地从生活中搜集数学知识并积极发言,表现得非常棒,大家鼓励一下(学生鼓掌)。

╲〞面积的认识╲〞课堂实录

╲〞面积的认识╲〞课堂实录

“面积的认识”课堂实录与评析(课前谈话:你去过哪些地方旅游?那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一、导入师:近期,老师也去了两个地方。

(出示:北京天安门广场、绍兴城市广场图)知道是哪里吗?生(合):天安门广场、绍兴城市广场。

师:如果让你对这两个广场作个比较,你会怎么比?生1:我们这里到天安门广场路很远,而去绍兴城市广场路比较近。

生2:天安门广场上没有塔,绍兴城市广场上有一座塔。

生3:天安门广场非常大,绍兴城市广场比较小。

师:你怎么知道天安门广场比较大的?生3:我去过这两个广场,亲身感觉到的。

师:究竟两个广场的大小怎样呢?老师找了一些资料。

(课件呈现以下信息)师:从这两个资料中,你能发现两个广场的大小吗?生4:能。

天安门广场大,绍兴城市广场小。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生4:我从“天安门广场面积约440000平方米,绍兴城市广场面积约120000平方米”这两句话中看出来的。

师:面积?一个很新鲜的词语。

你知道什么叫面积吗?生5:面积,可以用来表示地方的大小。

生6:图形,也有面积。

师:看来,同学们对面积知识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认识面积。

(出示课题:面积的认识)[评:教师联系现实生活情境引入,能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使新知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之上,学生对新的概念出现不感到陌生,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又能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新知。

]二、展开(一)面积的概念。

1、物体表面有大有小。

师:认识面积,首先要了解一个重要的概念——物体表面。

(板书:物体表面)请你摸一摸课本的封面、课桌的桌面、文具盒的盒面。

(学生实践触摸)师:我们刚才所摸到的,都是物体的表面。

比较刚才触摸的三个面,哪一个最大?哪一个最小?生7:课桌面最大,文具盒面最小。

师:从中你有什么启发?生8:物体表面有大有小。

(板书:大小)2、平面图形有大有小。

师:请你想象,如果把我们刚才触摸的三个面描下来,会得到什么?生9:长方形。

(课件出示长方形)师:对!长方形是我们已经认识的一个平面图形。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教学实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教学实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教学实录【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认识面积》。

【教学目标】1、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感知面和面的大小。

2、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用多种方法初步比较面积的大小。

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

3、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4、初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重点】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

【教学难点】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

【教学用具】课件、两个不同颜色的长方形、小正方形、小圆片、小三角形等。

【教学过程】课前交流:师:孩子们,你们课余时间都喜欢做些什么呀?生:看书、跳绳……师:老师休闲的时候喜欢听一些歌曲,你们喜欢吗?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首儿歌,想听吗?生:想。

师:拍拍你们的手,会唱的一起唱。

师:你们的歌声真让人陶醉,就让我们带着优美的歌声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师:上课。

【设计意图:引用歌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关注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铺路搭桥的准备。

】一、唤起与生成师:在歌曲中,小小粉刷匠在干什么呀?生:刷房子。

师:他都刷了哪里呢?生:房顶。

生:墙。

师:刷了哪面墙?生:前面、后面……师:原来小房子有这么多面呀!【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好习惯,感受数学学习就在我们身边。

】二、探究与解决1、找一找,说一说、摸一摸周围物体的面。

师:同学们,我们周围的物体上有面吗?生:有。

师:举个例子。

生:数学书的面。

师:请你们张开手掌,认真地、慢慢地摸这个面的全部。

师:感觉怎么样?生:平平的,滑滑的。

师:谁再来说一说?生:板凳有面。

生:黑板有面。

师:同学们很善于从身边发现数学问题,刚才你们找的这些面都是物体的表面。

板书:物体表面【设计意图: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使学生对“面”有了初步的认识,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联系现实生活,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轻松地感受到什么是“面”,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精品]特级教师俞正强老师课堂实录

[精品]特级教师俞正强老师课堂实录

浙江省特级教师俞正强《面积的认识》课堂教学整理教学目标:1、认识面积,形成正确的面积概念及面积单位的定义。

2、体验生活中关于面的经验认识到数学学科中关于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一、经验的唤醒:1、板书:面提问:面是什么东西?(将学生答案分成三类吃的:面条看到的:桌面、地面、墙面量的、算的:面积提问:面条有面积吗?桌面、地面、墙面有面积吗?面积是谁的面积?揭题:面积2、提问:面条是什么做的?面粉是什么作物的粉?麦粉面粉面条为什么其他的粉(米粉、蕃薯粉)不叫面粉?这个问题下课前解决。

3、看到的面:桌面、地面、墙面看到过几遍?这个世界有多少个面?你们身体上有面吗?(板书:脸面)拿出笔与纸,把看到的面画下来。

(展示学生所画的面( 脸面、黑板的面、书本封面)小结:画下的面有各种各样的形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二、经验的加工:1、提问:这些面有什么特片?生:平的;在东西的外面;表面的;有长有宽的;在立体东西的一个面;属于一个东西的;有面积的;肉眼看的到的;有厚度的……这么多说法,看看哪些是对的?(引导得出)(1)面一定是与物体连在一起的;(2)面是拿不下来的,可以画下来,画下来一定是平面图形;(3)面是看得见、摸得着,有些是平的,有些则不平……三、经验的改造:1、(板书)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封闭图形2、提问:面是讲大小的,为什么不能叫长短的?不能叫轻重的?生1:面是一个单位,单位是固定的。

生2:面即上下长大,又左右长大,两个方向长大,而长短则是一个方向长大。

生3:大小可以全部概括进去,往所有的方向变大。

(引导回忆)什么东西讲长短?线是讲长短的,而面是讲大小的。

3、揭示概念: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面积。

四、面积单位的学习:1、长短有单位有米、分米、厘米,那么大小的单位有哪些?阅读书本第73页,看看书上是怎样规定面积单位的?(1)1平方厘米:明确概念后取出1平方厘米正方形纸片观察(2)1平方分米:身上能找到这样大小的吗?(3)1平方米:取出4张纸片,教师拿两张,两位学生各取一张,拼出1平方米三个单位中最大的单位是哪个?最小的单位是哪个?不大不小的呢?2、用手里的面积单位度量一个物体表面的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积的认识》教学实录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面积的认识》教学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面积的认识》教学实录(一)活动一:比一比,直观感受面积的含义1.比较数学书和练习本
师:数学书和练习本比,哪个大?你是怎样比较的?比较它们哪一部分的大小呢?
(学生拿出数学书和练习本进行实际的比较,并观察、触摸所比较的部分,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书比练习本大,实际上是指数学书的表面比练习本的表面大。


(板书:物体的表面。

)
2.比较教师的手和学生的手
教师与学生对掌相击。

师: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认识到教师的手掌面比学生的手掌面大。


3.比较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
师:谁大谁小?
(学生观察、比较平面图形的大小,为面积概念的引入创造条件。


师:大家刚才比较的这些面的大小在数学上有一个名字叫作
面积。

(板书:面积)
页 1 第
师:根据我们刚才比较的过程,谁来说说面积指的是什么呢?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面积的理解,教师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完善概念。


(板书: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 (二)活动二:比一比,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学生拿出附页2中已剪好的图5,观察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猜猜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
师:这还只是你们的猜测,如何准确地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动手试试吧!可以借助你带来的工具哦!
(学生自己探索比较的方法,然后在小组和班级内交流自己比较的策略,如用硬币摆、画格子、剪拼等,并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使学生从中学到比较的方法,得到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养成办事要想策略的好习惯。


(三)活动三:创意大比拼,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
创作要求:在方格纸上画3个面积等于7个方格的图形,比
一比,谁画得准确而有创意。

(作品展示,交流评价。

)
活动思考:通过这次活动,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页 2 第
(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形状各异。


(四)小结
师:通过学习,你对面积有了哪些认识?你还想知道哪些有关面积的知识?
作业:教材第44页第1,2,3,4题。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我努力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充分为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空间,让学生去亲身感受、亲自动手、亲自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度。

如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让学生比一比数学书表面和练习本表面、教师手掌面和学生手掌面、两个正方形的面的大小,然后通过对比较过程的小结来理解面积的含义。

第二,及时地去发现并认可学生思维中闪亮的火花,灵活处理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课堂生成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值得深思和改进之处。

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大小这一活动有多种比较策略,在
交流策略时,大部分的学生用了摆硬币的方法,只有少数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选择其他的比较策略。

反思其原因,可能是课前准备时,教师让学生准备好硬币,使学生认为准备硬币就是拿来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的,这无形中给学页 3 第
生造成了一种思维的暗示和限制;如果课前教师让学生准备的比较工具更多样一些,可能学生的思维会更宽阔,比较的策略也会更加丰富多样。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面积的认识》教学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面积的认识》教学实录
〖案例点评〗
这篇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以学生熟悉的事物――数学书和练习本引入学习内容,把直接感受面积的含义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

2.加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通过猜一猜比一比画一画,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使课堂变成学生亲身经历的生动过程,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大小这一活动有多种比较的策略,它不仅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通过交流和评价发展学生的策略意识。

总之,整个教学设计较好地体现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参与学
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编者点评〗
比一比这节课讲的是图形面积的认识及图形面积的大小比较。

页 4 第
本设计为第一课时教案,具有以下特点。

1.教学目标清晰、适切,较好地体现了目标要求及合作交流技能的社会性发展培养要求。

2.教学过程设计层次清楚、活动目的明确。

注意采用观察、比较、画图、摆和剪等多种实践活动方式使学生获得有关图形面积的相关经验和知识,这种生成形的知识,具有可操作性和应用性,是活的知识。

3.注重学生解决问题中多种策略探究与比较的结合,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有效运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设计不足之处。

1.关于图形知识的引入,完全照搬教材内容,为学习图形面积而引入图形面积,未能体现出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即图形面积概念的必要性,为什么要比较物体表面或图形大小),这需要教师从现实生活中去寻找有关实例。

2.有关小结环节中的问题设计,流于形式,是否需要,值得
考虑。

如果改为安排图形面积与周长的区别的问题讨论,也许会更有利于对图形面积的理解。

页 5 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