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油田数字化建设系列报道之七
长庆油田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探索与实践
![长庆油田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8cc029bf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d1.png)
长庆油田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探索与实践发布时间:2023-01-10T07:25:26.810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3年1期作者:安然1 孙海涛1 [导读] 近年来,数字化发展已成为全球竞争的关键领域,油气行业也在积极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要大力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道路,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油气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释放数字对油气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本文将探索与实践长庆油田场站、智能管道无人值守改造等技术,实现了劳动组织结构实现高度减量化、扁平化,深度盘活一线人力资源,提升本质安全与管理效率。
在无人值守的新理念下,有效助推企业管理和技术创新,实现油田精细化管理。
安然1 孙海涛1(1、长庆油田分公司数字和智能化事业部;陕西西安;710018)摘要近年来,数字化发展已成为全球竞争的关键领域,油气行业也在积极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要大力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道路,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油气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释放数字对油气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本文将探索与实践长庆油田场站、智能管道无人值守改造等技术,实现了劳动组织结构实现高度减量化、扁平化,深度盘活一线人力资源,提升本质安全与管理效率。
在无人值守的新理念下,有效助推企业管理和技术创新,实现油田精细化管理。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无人值守改造 1 引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战略和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业务发展、管理变革、技术赋能”三大主线,以实现“数字长庆,智慧油田”为总体目标,加速推进数字技术与油气产业深度融合,着力推动业务模式重构和管理模式变革,以高水平数字化转型支撑油田高质量发展。
长庆油田制定了新时期“二次加快发展”规划和“油公司”模式改革方案:2025年油气当量突破6800万吨,建成“主营业务突出、生产绿色智能、资源高度共享、管理架构扁平、质量效益提升”的长庆特色“油公司”,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0年员工管理长庆油田数字化建设惠及员工系列深度报道之十一数字化带来大变化完整版
![2020年员工管理长庆油田数字化建设惠及员工系列深度报道之十一数字化带来大变化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613d7ebe518964bce847c92.png)
(员工管理)长庆油田数字化建设惠及员工系列深度报道之十一数字化带来大变化数字化带来大变化——长庆油田数字化建设惠及员工系列深度报道之十壹【核心提示】长庆油田数字化建设,将日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技术和传统油气生产工业相结合,于油气田生产建设中发挥出了巨大作用。
活管理之血、降成本之压、减员工之负、增企业之效,效,数字化成为长庆油田努力实现油气当量5000万吨的“制胜法宝”。
随着数字化建设的推进,于纵横交错的山峦沟壑、于黄沙漫天的沙漢腹地,壹线员工的工作、生活方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这些深刻的变优,于作为数字化“开路先锋”的采油七厂尤为明显。
2009年初,壹场空前规模的数字化油田建设于长庆油田拉开序幕。
“井站壹体、电子巡护、运程监控、精确制导、智能管理”——现代枓技以无可抵挡的力量,将数字化改造和建设不断推向高潮。
采油七厂,从2008年白155区油田数字化先导示范点、到如今环江油田新区的开发,数字化建设风生水起,壹个生产管理“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化”的数字化采油厂正悄然诞生。
数字化带来了什么?感受最深的莫过于亲历变革的壹线员工。
白壹转油站员工徐秋雨说:“开始听说数字化,觉得是难以企及的事情,但如今,数字油田已经呈当下眼前!它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更安全、更快捷、更轻松、更快乐了。
”生产前端大展风采身处白豹油田,放眼陕北高原的梁峁沟壑,依然是蜿蜒曲折的油区道路,依然是成立山头的井区站点,单数字化已经将它们紧紧地连于了壹起,井场无人值守、数据自动采集、生产状态实时监控、重点要害设备远程自动启停等壹系列数字化新技术于这里洋溢着无限风采。
从无到有、从构想到实践,采油七厂实现了油田生产管理全过程信息的实时传递和处理,实现了技术支撑体制、体制保障技术应用的良性互动,数字化管理运行系统于生产前端得到了充分利用。
过去,启停传统抽油机需要坐车翻几个山头,壹次最少也要俩个小时,既浪费了时间、影响了产量,又增加了安全隐患,当下,安装了数字化远程启停装置,只需坐于值班室内的电脑前,轻点鼠标,不到30秒种时间就能让抽油机完成启停,遇到雨雪等恶劣天气也丝毫不受影响。
【资源】数字化系统在长庆油田的应用
![【资源】数字化系统在长庆油田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364b92ad15abe23492f4dd3.png)
【关键字】资源数字化系统在长庆油田的应用—王二计量转接站数字化建设前言:由于地势环境的因素,导致了长庆油田“数字化”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层结构的信息化系统。
该系统涉及到了多种硬件设备、软件平台以及复杂的网络通讯结构,其中以王二计量转接站的数字化建设更具有代表性。
1 、项目背景介绍长庆油田为国内第二大油田,矿产资源登记面积25.78万平方公里,跨越5省区,长庆油田管理的7万口油、气、水井分布在37万平方公里的鄂尔多斯盆地,涉及4省(区)、数十个市县,各采油、采气厂比较分散独立,管理难度之大、企业成本之高可想而知。
为了降低企业成本、完善企业管理、提高企业在行业的竞争力,长庆油田成立了数字化建设、建立全油田统一的生产管理、综合研究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同一平台、信息共享、多级监视、分散控制”,达到强化安全、过程监控、节约人力资源和提高效益的目标。
王二转位于采油一厂王三计区域安塞县王窑乡白庄村内,隶属于长庆油田采油一厂王窑作业区。
项目涉及到2个接转站、2个计量站及所辖58个井场,69口油井和5口注水井进行数字化建设。
通过井场上的无线网络,将视频、井场功图数据传到王二计量转接站,实现电子巡井、油井巡护等功能。
王二计量接转站内建设1套RTU/PLC控制系统,实现关键生产数据的集中监控,输油自动控制,减少了工人日常巡视的工作强度,提高了站点的安全。
2、整体结构在油田公司数字化管理项目的建设要求和技术标准指导下,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整体规划,从系统结构、设备选型和功能实现三个方面进行设计。
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包括井场和站内两大部分。
井场系统分为井口部分、井场配水间部分、井场视频监控部分和井场主控部分;站内系统分为站内视频监控部分、增压站RTU/PLC控制部分、中控室监控系统部分;这两大部分之间是通过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交换的。
2.1井口RTU选用北京安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控科技)的井口数据采集RTU,通过4-20mA 模拟信号对负荷和角位移进行示功图数据采集;远程手动控制油井电机启停,并采集油井运行状态;启动现场报警提示;对电机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进行采集。
长庆油田数字化管理关键技术应用
![长庆油田数字化管理关键技术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181639bfe4733687f21aa76.png)
长庆油田数字化管理关键技术应用长庆油田自主研发的数字化增压橇装集成装置系列,可根据老油田的工艺参数调整和新油田快速建产需要,优化选用相配套的智能橇装集成装置,实现对传统开式“缓冲-加热”生产模式的革新,达到“泵-泵”连续混输的目的,从而实现密闭集输油气、现场无人值守、远程操作满足了生产和管理需要,并从建设周期、建设成本、设备重复利用、数字化管理等方面体现出经济效益。
标签:数字化管理;橇装集成;连续输油;生产模式1 概述长庆油田横跨陕甘宁蒙晋5省(区),面积37万平方公里,工作区域面广、点多、线长,生产设施分散,5万余口油气井、上千座站分布在荒原大漠和黄土高原的老少边穷地区,自然环境差。
生产区域大部分分布在生态脆弱和环境敏感区域,且地形地貌复杂、突发性自然灾害频发,环保风险大。
2 数字化建设管理模式在数字化建设的实践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实践、总结,根据油气田地面工艺、地下储量实际情况,针对油气田不同时期建设的地面工艺模式,探索出不同的具有针对性地面工艺优化简化配套数字化管理建设模式。
2.1 老油气田数字化建设管理模式对于不具备生产数据自动采集的老油气田,按照“关、停、并、转、减”的建设思路,进行流程优化简化,减少管理站点的数量,污水就地回注,实现井上无人值守和作业区劳动组织架构扁平化管理。
2.2 新油气田数字化建设及管理应用对于新建油气田,按照地面装备小型化、集成化、橇装化的技术思路,推广应用数字化新设备、新工艺,优化简化工艺流程。
建设中按照“三同时”(即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运行)的原则与产能建设项目同步配套数字化,达到中心管理、远程控制、无人值守、定期巡检,作业区(联合站、净化厂/处理厂)直接管理井场,下级站场无人值守。
油气水井与场站实现标准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
3 数字化增压集成装置运行模式及存在问题3.1 数字化增压集成装置运行模式长庆油田数字化管理在遵循井站“一级半”生产管理模式的原则下,推广了全自动控制的无人值守数字化增压装置技术,实现对传统开式“缓冲-加热”生产模式的革新,达到“泵-泵” 连续混输的目的,从而实现密闭集输油气、现场无人值守、远程操作。
长庆油田以信息化建设推进数字油田建设
![长庆油田以信息化建设推进数字油田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27fe78df80eb6294dd886cfd.png)
“数字长庆油田”初具雏形在以数字化信息为资源、互联网交互为动脉和知识经济为特征的新世纪里,能源竞争已成为当代国际竞争的重要内容,同时中国石油行业正受到国际市场石油波的冲击,而且将会持续更远。
数字油田是数字地球在油气勘探开发信息化和油田管理决策中的应用。
数字油田可望成为中国三大石油集团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利器,数字油田建设就成为石油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最终选择。
数字油田是能够汇集油田的自然和人文信息的油田虚拟表示,人们可以对该虚拟体进行探查和互动。
通过信息基础建设,提高企业对外部各种关键信息及时获取、快速反应的能力;同时,通过企业信息化和数字油田的建设,改善区域内部信息沟通及数据整合能力。
实现数字油田的主要标志是从大型计算中心发展到计算-网络-万维拟境中心。
数字油田是油田信息化建设极其重要的核心工程,所有生产信息将通过数字油田进行拟境还原。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PCOC)是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PetroChina)的地区性油田公司,主营业务是在鄂尔多斯盆地进行石油、天然气及共生、伴生资源和非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和生产、油气集输和储运、炼油化工、油气产品销售等,是全国500强特大型重点骨干企业之一。
工作区域横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勘探总面积37万多平方公里。
长庆油田公司信息化建设起步虽晚,但发展较快。
作为“一把手”工程,油田公司领导对该工程给予了巨大支持,已经初步培养形成了一支数字信息专业化队伍,有效保障了信息化建设的进展。
初步构建了一个具有综合业务数据传输能力的主干网络平台,先后开发了生产管理、经营管理、行政党务管理、专业数据库应用等7个应用系统,同时推广了电子邮件系统和数字视频会议系统,以企业门户为入口,形成了高效、整合的应用平台及数据平台。
同时一些合同管理软件、审计管理软件、纪检监察软件、人力资源管理软件、HSE危险作业管理等专业软件的开发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系统和软件已经渗透到公司的各行各业之中,与日常生产和管理密不可分,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长庆油田数字化管理建设探索与实践
![长庆油田数字化管理建设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ef0fca7f561252d380eb6efe.png)
长庆油田数字化管理建设探索与实践【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应用,我国的石油企业必须要有快速发展的高效管理运行机制。
为了与世界接轨,我国的石油企业就必须坚持数字化管理建设的模式。
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长庆油田于2008年提出了“数字化管理理念”,并对生产经营管理系统做出了整体的目标规划。
在数字化管理模式的影响下,长庆油田已初步完成了相关的策划,并使数字化管理系统化、常态化、效益化。
长庆油田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道路,为数字化管理运行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长庆油田的数字化管理建设规划中,面临的问题非常复杂。
能否彻底实现原材料降耗、资源优化配置、经济和环保效益的保障等管理目标,这将是我们长期不懈的工作方向。
【关键词】长庆油田数字化管理探索与实践长庆油田的数字化管理建设根据不同的目标进行了分类管理,并把决策支持向过程控制环节靠拢。
我们尽最大程度地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在生产工艺流程的优化管理中,我们完成了生产组织方式和劳动结构的转变,并把生产经营系统分为管理、技术和操作的多项数字化管理建设模块。
在企业的目标规划中,我们依托数字化管理技术,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科学、高效管理。
<b> 1 长庆油田数字化管理建设的基本模块分类</b>在长庆油田的目标控制管理中,将数字化管理建设分为三个单元。
一是生产系统数字化建设单元,它的核心功能是基本生产过程控制,包括井道的管理、管线的管理、仓储的管理等等;二是生产运行指挥系统数字化建设单元,它的核心功能是对生产过程的调度安排、目标监控、生产后勤管理等等。
如生产调度部门、安全生产过程监控部门、生产后勤部门等都属于这一范畴;三是决策系统数字化建设单元,它的核心功能是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支撑。
企业管理办公室、技术勘探部门、高层顾问团队等等属于这一范畴。
在长庆油田的数字化建设过程中,我们以相关经营生产的工业化为载体,以实现自动化为建设目的。
长庆油田数字化建设调研多媒体PPT课件
![长庆油田数字化建设调研多媒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eef58d5727a5e9846a6150.png)
中端
生产运行 指挥系统
利用前端采集的实时数据,实现 “让数字说话,听数字指挥”
后端
油气藏经营管 理决策支持系统
以数据库建设为中心向以油藏研究 为中心转变,实现一体化研究,多 学科协同,达到业务流和数据流的 统一
企业资源计划系 统(ERP)
将财务、采购、销售、生产、库存等 业务综合集成,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 水平
自动投球、收球装置:在井组出油管线安装自动投球装置,一次装球10个, 根据井组压力和结蜡状况设定投球频率自动投球,在站点安装自动收球装置自 动收球,代替人工停井、倒流程、放空等操作,确保回压不超,防止管线堵塞
智能稳流配水装置:注水井由手工调控→自动稳流配水→远程调配和监控
4、数字化集成橇装技术
实现功能 ➢ 油水井生产数据实时采集 ➢ 油水井工况智能诊断 ➢ 生产状况实时监控 ➢ 井场信息存储、传输 ➢ 智能判识、异常报警、远程语音警示
2、电子值勤
➢ 关键路口车辆经过触发视频拍照技术 ➢ 车牌判识技术 ➢ 车辆连锁跟踪技术 ➢ 特殊车辆行驶线路判断、提示技术 ➢ 油田车辆GPS行驶轨迹回放技术 ➢ 电子值勤系统
预警信息自动弹出,声音提示、报警, 通知相关人员及时处理
自动生成井、站、作业区的相关生产报表, 自动绘制相应曲线,同时完成存储、查询
对网络设备、现场仪表等数字化设备定时自动巡检, 对故障设备进行报警提示
关键技术:形成了 “六大技术体系”为核心的数字化技术
1、电子巡井技术:
➢ 功图计产技术 ➢ 工况诊断技术 ➢ 智能闯入报警技术 ➢ 远程控制技术 ➢ 数据传输技术
通过采用集成化设计和数字化技术实现多个工艺单元的有效整合,集成橇装,实现了 设计标准化、制造规模化、建设快速化、维护总成化。
长庆数字化,给你带来了啥变化?
![长庆数字化,给你带来了啥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9664d223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4c.png)
长庆数字化,给你带来了啥变化?长庆数字化,给你带来了啥变化?来自油田“数字化民生”话题会客厅的心声数字化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推进了长庆油田基层劳动组织架构的革命性变革。
经过连续几年的强力推广和应用,如今的长庆油田,已有千余座井站,上万口油气井,已率先走进了数字化管理带来的广阔天地,亦有上万名员工直接享受到了带来的福祉,可以说,数字化已成为长庆油田最直接、最实惠、最大的民生工程,在建设"西部大庆"的伟大进程中发挥出了无穷的魅力。
那么,数字化管理到底给油田的生产和员工的生活带来了那些具体变化,今天记者特设新闻会客厅,请听来自油田不同层面员工的心声。
主持人:杨文礼话题之一:你对数字化的真正功能了解吗?林芳(采油七厂白155区应急一班资料岗):数字化建设推广初期,由于对数字化技术并不是特别的了解,我们对数字化管理的作用曾有一段时间还处在半信半疑的矛盾心态中,但是随着我们厂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深入,尤其是我们采油七厂建成了长庆油田首个百万吨数字化采油七厂,我对数字化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在感慨数字化技术神奇魅力的同时,我的工作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前抽查核实油井的资料几乎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工作,由于人工填写资料难免出现误差,其实每个报表出现一两个错误并不严重,但是所有的报表加起来,错误自然就放大了,这就对我们判断油井的故障带来的极大的困难,好多油井就是由于判断不准确才造成隐性躺井,一个月下来,对于产量的影响还是挺大的,现在油水井生产数据全部是自动采集录取的,两小时已更新,要看什么就在电脑前点什么,一目了然,工作的强度降低了,资料的录取规范了,问题判识的更准确了,自然隐性躺井就少了,产量也来了。
呵呵,其实严格意义上说我已经不算是资料员了,我的工作都被数字化管理平台取代了,我算是"下岗了",数字化技术应用以前,我每天大量的工作就把大量的生产数据从这个本子上腾到那个本子上,每天都是一个数字搬运工,一个季度下来,光是生产资料就能整理一个大铁柜子,又重又沉,每次检查的时候我都要翻箱倒柜好一阵子,自从数字化技术应用以来,那些数字全部都自动采集了,和以前手动计算相比,数字化几乎没有出错率,我的劳动强度也降下来了,因为填写报表的要求,以前只要有一点闲时间我就必须联系仿宋字,不过现在练得少了,但是心态却不一样了,以前练习完全是为了应付资料的填写,因为有这方面的要求,现在练习就完全是为了提高我的写字水平了,这也得感谢数字化呀!吴广州(采油八厂樊学作业区经理):通常认为数字化就是给井场安装了一个摄像头。
以数字技术织就“油气田一张网”,筑牢智慧油田根基
![以数字技术织就“油气田一张网”,筑牢智慧油田根基](https://img.taocdn.com/s3/m/beb0af0f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f9.png)
在西北黄土高原,一场现代科技与传统工业交融的华美乐章正在奏响。
五十余年来,长庆油田数十万台采油机在广袤的荒漠和高原不懈耕耘,铿锵韵律响彻大西北,创造了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的新纪元。
1970年,长庆油田在鄂尔多斯盆地的“石油大会战”中诞生。
长庆油田工作区北接荒原大漠,南临黄土高原,油气藏具有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丰度特征,勘探开发技术要求高。
几代长庆人栉风沐雨、砥砺创新,不断挑战“三低”油气田勘探开发极限。
时至今日,长庆油田已是国内最大油气生产基地,也是国内油气持续上产的战略接替区。
在五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科技创新是长庆油田增储上产、降本增效的核心驱动力。
当前,“云大物移智”等信息技术不断与石油工业融合,正推动石油产业进入智能转型的新时代,赋能石油企业生产模式革新、组织机构变革。
在国家“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战略下,中国石油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长庆油田紧抓发展机遇,启动智慧油气田建设,围绕生产、视频、办公、社区等业务场景,基于华为在业内率先提出的“油气田一张网”建设理念及全栈技术架构,构建端到端安全、稳定、高效、多样的网络基础设施,以统一架构、统一管理、一网多用、一体安全,开创油田网络建设的历史先河,也为日后长庆油田的可持续发展铺设了一条数字化的“智能高速公路”。
网络先行:“一张网”使能油气生产泛在的协同与智能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以数字技术织就“油气田一张网”,筑牢智慧油田根基高效优质的网络是智慧油气田的基础,未来国内油气场站也不再是信息孤岛。
“油气田一张网”不仅为油田发展带来新动力,更为油田的数智化生态建设创造了条件。
文 | 王秀强融合是国家的重要战略选择。
2019年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对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和网络安全等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油气行业一直是数字化技术应用的主要领域,50 多年前数字技术就被应用于地震勘探等领域。
长庆油田数字化
![长庆油田数字化](https://img.taocdn.com/s3/m/11cd2696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43.png)
长庆油田数字化
长庆油田数字化是指长庆油田通过应用数字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实现油田各个环节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
数字化可以帮助长庆油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安全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长庆油田的数字化过程中,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采集和监控:通过传感器、监测设备等手段,采集油田各个环节的实时数据,如油井生产情况、设备状态、环境参数等。
通过数据监控系统,实时分析和监控油田运营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智能化决策支持:通过数据分析和技术,帮助长庆油田进行决策支持。
例如,通过数据分析预测油井产量、优化生产计划、提高注水效率等。
3. 虚拟仿真和模拟:利用虚拟仿真和模拟技术,对油田运营环节进行模拟和优化。
例如,通过油井模拟,优化生产参数,提高采油效率。
4. 无人化设备和自动化操作:长庆油田可以引入无人化设备和自动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例如,可以使用机器人对油井进行巡查和维护,减少人为错误和安全隐患。
5. 数据共享和协同办公: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和协同办公。
不同部门和岗位可以共享数据和信息,实现协同决策和工作。
这有助于优化运营流程,提高油田整体效率。
长庆油田数字化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还可以在能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通过数字化,长庆油田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实现油田的可持续发展。
论述长庆油田的数字化应用及发展趋势
![论述长庆油田的数字化应用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236654e610a6f524cdbf858f.png)
论述长庆油田的数字化应用及发展趋势在石油工业领域,数字化油田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已进入了数宇化、网络化、可视化、自动化闭环新阶段。
数字化油田系统可以实时观察并掌握油田的各种信息以及参数,并通过这些信息和参数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使油田开发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
长庆油田的矿产资源登记面积大,管理的油、气、水井多,并且较为分散,企业的管理难度很大,管理成本也很高,为了改善企业的管理,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增强石油企业的竞争力,长庆油田实施了数字化建设工程,建立了全油田统一的生产管理、综合研究的数字化管理系统,逐步实现了“同一平台、信息共享、多级监视、分散控制”的目标,使油田的产量不断的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了人力资源,降低了油田员工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员工的工作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改进,数学化油田的各项潜能正在不断地发挥和实现,为石油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动力。
1数字化油田的定义数字化油田是针对油田勘探开发信息化管理专门开发,以满足日常生产运行、生产管理、生产监控、设备管理、成果展示的需求,是一套集石油勘探开发生产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分析、发布、管理、控制和应用于一体,规范、统一、安全、高效的全新现代化生产经营综合数据一体化管理应用平台。
数字化油田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数字油田是指以数字地球为技术指导,以油田实体为对象,以地理空间坐标为依据,收集海量的数据,并进行多种数据融合,运用多媒体和虚拟技术进行多维表达的技术系统,这个系统具有空间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特征。
广义的数字油田不仅是技术目标,更是管理目标,是油田企业总体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信息化的油田。
2长庆油田数字化系统的组成油田数字化系统是一个涉及到硬件系统、软件系统、通信网络的复杂系统平台。
硬件系统完成前端数据采集、遥控、遥测功能。
软件系统用于后台进行数据显示、汇总分析等功能。
网络系统用于将前端硬件系统和后台的软件系统进行联络起来,达到数据上传下达的目的。
长庆油气田地而工程数字化建设关键技术
![长庆油气田地而工程数字化建设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25f2e6b1ed9ad51f01df272.png)
守 ,作业 区扁平化管理 。 王窑 区块 从 1 9 8 8年开发 ,管辖 油水井 1 2 8 4 口, 井场 4 2 7 个, 站点 3 6 座, 集 输油管道 6 1 9 . 5 k m。 区块开发时间长 ,管理站点多 ,设备设施 老旧 ,安 全风险高 ,用工总量多 ,运行 费用 高。该区数字化
装置 l 1 座 ,混输 装置 3座 ,改造 数字化 增压 点 8 座, 关停站点 1 0 座, 通过站点优化调整共可减少管
图1 数字化 生产 管理 系统总体架构
运行指挥和安全环保监控系统 ,后端的油气藏经营 管理决 策 M I S ) 。 三辅助是指通信 网络设施 、信息安全管理 、交 互式 高清视频 系统 ,是数字化管理的基础保 障。 在数 字 化 建设 的实 践 中 ,根据 油气 田地面工
( 体现规模效益 ) 3个 阶段 ,形 成了涵盖三端 、五 系统 、三辅助的数 字化建设总体框架 。 前端 是以站为 中心 ,辐射延伸 到单 井和单井管 道 ,涵盖油气 、水生产从井筒 到站 ( 联 合站 )集 中
土高原等地 区 ,自然环境 差 。油气生产涉及专业 面 广 ,作业 区域分散 ,工艺流程复杂 ,管理层级 多 , 信息共享集成难度大 。 油气生产场所大多涉及高温 、 高压 、含硫 、易燃 、易爆 ,安全风 险高 。生产区域 大部分分 布在生态脆弱和环境敏感 区域 ,且 地形 地 貌复杂 ,突发 性 自然灾 害频发 ,环保风险大 ,管控 与 防范风 险范围大 。油气 田传统 的工艺技术 、设备 所配套 的生 产组织方式 已不能完全适应油 田发展 的 需要 。 数 字 化管 理 建设 模 式 经历 了开展 先 导性 试 验
第2 4卷
第1 期
石 油 规 划 设 计
长庆油田边远井数字化建设研究
![长庆油田边远井数字化建设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b4ff12e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17.png)
长庆油田边远井数字化建设研究作者:谭海峰万想金雯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年第10期摘要:通信系統对企业的生产指挥调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于石油企业来说,每个油田都有自己的通信网络,可以为油田的生产建设提供良好的通信服务。
然而,随着产能建设的不断发展,新开发区块分散且距离较远,给整个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指挥调度。
因此,本文对长庆油田第二采油厂边远井数字化建设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边远井数字化建设的方案及调试情况,旨在为石油企业的数字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长庆油田;边远井;数字化建设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21)10-0065-03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和IP电话技术已经成熟,在油田边远井组网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两种技术。
边远井网络建设的思路是使用4G无线路由器,并在4G无线路由器上插上电话卡,可将井场主RTU数据透过网络远传到企业内网,上传到油气平台,实现数据远传功能。
该网络可以实现计算机的联网,它与采油厂局域网直接相连,完成数据信息共享的功能。
1 边远井数字化建设概述长庆油田井场采油转运到各场站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铺设输油管线将井场原油利用压差传输到各接收站点,这类井场多建设较早,已经稳定运行了一段时间;二是先将原油储存在井场的储油罐内,再通过油罐车将储油罐内原油拉至卸油台进行卸油,这类井场多见于探井和边远地区井场,其特点是管道建设进度滞后于井场建设,抽油机常使用柴油机供电运行,随着数字化建设进行,逐步取消柴油机,改为大电带动电机采油。
从数字化建设的角度来看,边远井数字化建设主要实现两方面要求:一是油井功图数据采集,进而计算产液量,分析井下泵工况,指导油井生产运行;二是对现场储油罐液位、动液面等数据进行监控,加强对边远井现场的管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在长庆油田采油二厂项目组的指导下,选取岭南作业区悦47井场和庄259井场进行试验,实现功图数据采集和现场监控的目的。
长庆油田数字化建设惠及员工系列深度报道之十一数字化带来大变化
![长庆油田数字化建设惠及员工系列深度报道之十一数字化带来大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e6cea85d360cba1aa911da4d.png)
数字化带来大变化——长庆油田数字化建设惠及员工系列深度报道之十一【核心提示】长庆油田数字化建设,将日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技术与传统油气生产工业相结合,在油气田生产建设中发挥出了巨大作用。
活管理之血、降成本之压、减员工之负、增企业之效,效,数字化成为长庆油田努力实现油气当量5000万吨的“制胜法宝”。
随着数字化建设的推进,在纵横交错的山峦沟壑、在黄沙漫天的沙漢腹地,一线员工的工作、生活方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这些深刻的变优,在作为数字化“开路先锋”的采油七厂尤为明显。
2009年初,一场空前规模的数字化油田建设在长庆油田拉开序幕。
“井站一体、电子巡护、运程监控、精确制导、智能管理”——现代枓技以无可抵挡的力量,将数字化改造和建设不断推向高潮。
采油七厂,从2008年白155区油田数字化先导示范点、到如今环江油田新区的开发,数字化建设风生水起,一个生产管理“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化”的数字化采油厂正悄然诞生。
数字化带来了什么?感受最深的莫过于亲历变革的一线员工。
白一转油站员工徐秋雨说:“开始听说数字化,觉得是难以企及的事情,但如今,数字油田已经呈现在眼前!它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更安全、更快捷、更轻松、更快乐了。
”生产前端大展风采身处白豹油田,放眼陕北高原的梁峁沟壑,依然是蜿蜒曲折的油区道路,依然是成立山头的井区站点,单数字化已经将它们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井场无人值守、数据自动采集、生产状态实时监控、重点要害设备远程自动启停等一系列数字化新技术在这里洋溢着无限风采。
从无到有、从构想到实践,采油七厂实现了油田生产管理全过程信息的实时传递与处理,实现了技术支撑体制、体制保障技术应用的良性互动,数字化管理运行系统在生产前端得到了充分利用。
过去,启停传统抽油机需要坐车翻几个山头,一次最少也要两个小时,既浪费了时间、影响了产量,又增加了安全隐患,现在,安装了数字化远程启停装置,只需坐在值班室内的电脑前,轻点鼠标,不到30秒种时间就能让抽油机完成启停,遇到雨雪等恶劣天气也丝毫不受影响。
长庆油田数字化建设系列报道之八
![长庆油田数字化建设系列报道之八](https://img.taocdn.com/s3/m/ebe59805bed5b9f3f80f1c01.png)
数字化先导试验区“探秘”——长庆油田数字化建设系列报道之八从工业革命到信息时代,每一次技术变革都带动了一批新兴产业的诞生,同时也会对原有产业形成强烈冲击,加快已有产业的改造和发展。
目前,借助信息化、自动化力量打造数字油田,已成为长庆油田大发展的重要事业。
在数字油田建设的过程中,长庆油田正进行着从传统工业向现代化工业的过渡。
——题记2月14日下午3点,采油七厂白十五增压点的当班员工蔡艳宁坐在办公桌前,桌上的油田数字化管理系统突然发出报警,系统显示:关30—50井组回压异常,压力比平时的1兆帕偏高0.2兆帕。
她立刻将情况通知给了巡井人员,十几分钟后,巡井人员赶到井场,通过给油井添加破乳剂解决了问题,井口压力随之恢复正常。
这是记者在大板梁作业区采访时看到的一幕,而这只是数字化在油田应用后的一个小插曲。
随着数字化油田建设在白豹先导试验区的不断深入和推广,数字化的功用正在逐步显现……技术先导实现“精确制导”在大板梁作业区负责人李宇征的陪同下,我们一行驱车前往数字化先导试验区——白155井区,行进在曲折颠簸的山路上,山峁上星星点点的抽油机组点缀其间。
李宇征向我们介绍说:“过去,油田开发外部环境恶劣,高筑围墙、派专人看护,但还是免不了发生打眼盗油案件,现在,我们的新井场上都连接有视频监控装置,遇到外人闯入或是特殊情况都会远程报警,不用再搭建围墙,也不用专门派员工来驻站了。
凭借这些高技术手段和少量的前期投入,换来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有效节省了人力资源,实现了高效管理。
”作为油田数字化的先导试验区,在白155井区的各个井组中集中了油田公司在数字化油田改造建设中攻关研制的各项新技术,并随着攻关的不断深入进行调整。
在白155井区的第二单元,我们看到在井组的旁边安置着一台自动投球仪,这台机器改变了过去不管刮风下雨每天都要进行人工投球的传统工作模式,只需要每10天投一次球,设定好时间就可以实现自动投球,大大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
长庆油田数字化建设系列报道之七
![长庆油田数字化建设系列报道之七](https://img.taocdn.com/s3/m/9f1e0423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1e.png)
长庆油田数字化建设系列报道之七看百万吨油田巨变——长庆油田数字化建设系列报道之七从2003年开始建设,西峰油田已走过了6年的发展历程。
昔日沉寂了数万年的“聚宝盆”,已变成年产百万吨的大油田,凸显出绿色油田、数字油田、人文油田、和谐油田的无穷魅力。
抚今追昔,这朵中国石油工业的奇葩绽放着独特而绮丽的光彩。
——题记近日,记者在西峰油田生产指挥中心总控室,感受到了油田数字化的神奇。
方圆几千公里的油田、两千余口油水井的生产情况如何?运转是否正常?打开电脑点一下鼠标,你想要的信息,在屏幕上立即出现,一目了然。
一位作业区经理说,是信息资源管理和数字化油田建设,让西峰油田充满了勃勃生机,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魅力。
分散管理VS集中控制“现在,我们只要坐在这里,轻轻地点一下鼠标,西峰油田4个作业区220个井场的两千余口油水井的生产情况就可尽收眼底,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2月11日,西峰油田生产指挥中心总控室工作人员金雯告诉记者。
西峰油田在生产组织方面应用了油水井和站库的视频监控、GPS 车辆管理和外输管线泄露自动报警系统。
大屏幕等离子显示屏将分布在数公里之外的井组现场生产情况,从多角度、一目了然地显示在屏幕上;而油井的生产参数则通过抽油机上安装的传感器和传输系统,将采集到的信息数据无线输送到中控室的电脑上,经专门研发的软件计算后以图形和数字的形式显示在屏幕上,实现了对油井生产的实时监控;新开发安装的GPS系统,通过卫星定位技术,可以准确地判断油区内所有车辆的即时行驶路线、行驶速度、所在方位,实现了对生产车辆的遥控指挥。
以西峰油田采油四区为例,目前共有生产井211口,阀组14个,按照传统的管理方式,要完成这些生产井和阀组的管理,至少需要7个人,而现在信息监控岗一个人通过对这些画面进行监控就完成了对油井和阀组的管理工作。
现代化手段的应用带来了管理方式的变革。
各采油区机关按照职能划分为生产技术室和综合管理室两个专业组室。
将基层由以前的井区运行管理方式,改变为以车组为主的生产管理单元,生产管理单元由巡井岗组、站控岗组、专业维护组、市场化服务队伍构成,由采油区直接管理到岗位。
长庆老油田数字化升级改造浅谈
![长庆老油田数字化升级改造浅谈](https://img.taocdn.com/s3/m/f36349d26f1aff00bed51e7f.png)
郝坨梁作业 区数字化 升级改造后 ,节约人工成 2 a( . a ,节 约 运 行 成 本 式井场 ,主要是 以安塞 、靖安 油 田为代 表的双管流 本 3 3 0万 元 , 人 均 80万元 / ) 24万元 /。通 过 生 产 流 程 实 时 跟 踪 、量 化 分 析 、过 1 a 程 ,通过在下级 站点设置 翻斗 或双容积流量 计对单 程监控 、 智能预警报警 , 提升 了生产安全 管理水平 , 井进行计量 。 减低 了 成本 。 平 面布 置 。改 造 前 :一 是 井 数 少 、 集 中度 低 ; 二 是 井 场设 施 多 、 占地 面 积 大 ;三 是 部 分 井 口设 置 32 挖 掘 了 人 力资 源 潜 力 . 防盗箱 ;四是污油污水集 中收集 、设施大 ;五是砖 按流程构建新型劳动组织架构 ,按流程管理 , 减少管理层级 ,合并作业 区,机构扁平化 ,行政管 围墙 ,投资高 ;六是巡井房 ,住人值守 。改造后 : 是采用大井组布局 ,集 中度高 ;二是注水井集 中 理和技术管理相统一 ,降低用工 总量 。郝坨梁作业
姬 蕊等 :长庆老油 田数字化升级改造浅谈
21 0 2年 9月
再 造 提 升 企 业 发 展 的 内动 力 。 二 是 ,控 制 全 油 田用 工 总量 不 超 过 7万 人 的需
22 老 油 田数 字 化 升 级 改 造 的 具体 措 施 .
221 与提高老油 田的运行效率相结合 .. 要 。在 全 油 田 范 围 内进 行 数 字 化 升 级 改 造 ,将 大 幅 长 庆 油 田部 分 老 区块 经 过 长 期 开 采 , 量 逐 步 产 度地 降低生产一线 的劳动强度 ,为实行现场管理专 递减 ,部 分 油气 站 场 接 收 处 理 的液 量 减 少 ,站 场 规 业化创造条件 ,为大幅度减少一线人员提供可能 , 模 相对 较 大 ,运行 成 本 高 ,维 护 费 用 高 。而 且 , 由 为进一步优化简化生产组织机构提供技术支撑 。 于部 分 老 站 自控 水 平 较 低 ,仪 表 多 为就 地 显 示 ,生 三是 ,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劳动强度 的需要 。 产数据均靠人工输录 ,劳动用工量较大。 老油 田大部分采油作业 区数字化程度低 , 在增压点 、 提 高老油 田运行效率 :一是 ,将运行效率低 于 接转站等进行计量 、增压工作 ,注水 、供水 等系统 均 以人工看护为主 。井场看护 、巡井工 作量大 ,作 业区 、站 、点等对井 口资料掌握不及 时 ,监控无力 度 。因此 ,需要数字化管 理升级改造 ,改变这一落 后 的生 产 管 理模 式 。
梦圆智慧大气田——长庆油田第三采气厂数字化转型侧记
![梦圆智慧大气田——长庆油田第三采气厂数字化转型侧记](https://img.taocdn.com/s3/m/30347a7a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63.png)
特别报道梦圆智慧大气田——长庆油田第三采气厂数字化转型侧记文/图 袁世平每年减少人员工作量约19000井次;利用无人机巡视管线74轮次、行程10.41万公里;数据跑起来,办公效率提高2倍……近两年来,长庆油田采气三厂生产经营工作方式实现了从“人工+计算机”向大数据升级,从单兵单行业作战攻关向全领域攻关协同共享跨越。
聚焦、监控、侦察、传输……558公里集输干线、1145公里集输支线的巡线画面,实时呈现在探井作业区(质量监督站)的操控台上。
日前,在毛乌素沙漠,复合翼无人机正沿着预定轨迹飞行,捕捉着管线沿途异常情况。
“运行队,请注意,无人机巡视发现第一处理厂外输干线至第二净化厂能源大道附近有挖掘机动土情况,距离管道15米左右。
”“收到,马上赶赴现场……”这仅仅是长庆油田采气三厂“装上智慧翅膀”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采气三厂深度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挖掘数字化潜能,融入“互联网+”,促使生产经营工作方式从传统的“人工+计算机”向智能化的“大数据”升级,实现了“单兵单行业作战攻关”向“全领域攻关协同共享”的跨越。
智慧大气田一朝梦圆。
智能巡检——入得了地,也上得了天6座处理厂、1座轻烃厂、55座集气站、36座计量站、61条集输气管线、304条采气管线,“十三五”期间,采气三厂累计生产天然气350亿立方米,不仅是苏里格气田的“产气大户”,而且是名副其实的气田“大管家”。
面向千里气区,“机器人+移动互联”智能巡检与“管道光缆预警+无人机”巡检“强强联手”,组成了捍卫天然气生产安全的最佳“CP”,有效解决了管线多、站点多、人员少、地面环境复杂等为巡井巡线带来的种种困难。
当机器人“打卡”完成场区内巡检时,散落在各区块的气井、集气站的巡检交到了手持移动智能终端的岗位员工手中,“智能监控、按需巡检”的智能化模式,调派任务更及时,检测数据更全面、准确率更高。
作业一区应急巡检班张帆在苏14-7站进行巡站检查时,扫描设备设施物联标签,在不同位置检测震动、温度等运转数据,通过4G网络将信息传回作业区,半小时内系统显示出有关压缩机、闪蒸、预分离器的3张示功面向千里气区,机器人+移动互联智能巡检与管道光缆预警+无人机巡检强强联手,组成了捍卫天然气生产安全的最佳‘CP’,有效解决了巡井巡线面临的管线多、站点多、人员少、地面环境复杂等种种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百万吨油田巨变
——长庆油田数字化建设系列报道之七
从2003年开始建设,西峰油田已走过了6年的发展历程。
昔日沉寂了数万年的“聚宝盆”,已变成年产百万吨的大油田,凸显出绿色油田、数字油田、人文油田、和谐油田的无穷魅力。
抚今追昔,这朵中国石油工业的奇葩绽放着独特而绮丽的光彩。
——题记
近日,记者在西峰油田生产指挥中心总控室,感受到了油田数字化的神奇。
方圆几千公里的油田、两千余口油水井的生产情况如何?运转是否正常?打开电脑点一下鼠标,你想要的信息,在屏幕上立即出现,一目了然。
一位作业区经理说,是信息资源管理和数字化油田建设,让西峰油田充满了勃勃生机,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魅力。
分散管理VS集中控制
“现在,我们只要坐在这里,轻轻地点一下鼠标,西峰油田4个作业区220个井场的两千余口油水井的生产情况就可尽收眼底,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2月11日,西峰油田生产指挥中心总控室工作人员金雯告诉记者。
西峰油田在生产组织方面应用了油水井和站库的视频监控、GPS车辆管理和外输管线泄露自动报警系统。
大屏幕等离子显示屏将分布在数公里之外的井组现场生产情况,从多角度、一目了然地显示在屏幕上;而油井的生产参数则通过抽油机上安装的传感器和传输系统,将采集到的信息数据无线输送到中控室的电脑上,经专门研发的软件计算后以图形和数字的形式显示在屏幕上,实现了对油井生产的实时监控;新开发安装的GPS系统,通过卫星定位技术,可以准确地判断油区内所有车辆的即时行驶路线、行驶速度、所在方位,实现了对生产车辆的遥控指挥。
以西峰油田采油四区为例,目前共有生产井211口,阀组14个,按照传统的管理方式,要完成这些生产井和阀组的管理,至少需要7个人,而现在信息监控岗一个人通过对这些画面进行监控就完成了对油井和阀组的管理工作。
现代化手段的应用带来了管理方式的变革。
各采油区机关按照职能划分为生产技术室和综合管理室两个专业组室。
将基层由以前的井区运行管理方式,改变为以车组为主的生产管理单元,生产管理单元由巡井岗组、站控岗组、专业维护组、市场化服务队伍构成,由采油区直接管理到岗位。
与老油田相比,西峰油田压缩了管理层级,实现了组织机构的扁平化。
生产指挥方式也由过去的主管部门和主要管理者亲自到现场指挥、落实,转变为上网浏览、查找问题并实现远程决策,提高了生产指挥效率和生产应急能力。
日常管理由直线型向网络化转变,形成了专业管理、日常管理、现场管理互为一体、相互作用的立体矩阵式管理架构。
对油井参数、工况、生产现场的实时监控,强化了过程监督,细化了环节控制,使西峰油田的管理更加精细化。
信息分割VS资源共享
在老油田,整个油田生产、经营、党群的信息往往是条块分割,要想了解一个信息数据,要在一个个岗位、部门查找,部门之间,岗位之间,信息不能实现共享,既浪费了人力、物力,更浪费了资源,工作效率得不到根本性的提高。
而在西峰油田,只要进入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你可以了解和掌握你所需要的任何数据和信息。
通过企业信息化和数字油田的建设,改善区域内部信息沟通、数据整合能力。
在西峰油田由信息导向、综合管理、油田开发、生产管理、油田注水、机械采油、原油集输、QHSE、系统管理9大板块构成的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包含了采油区各个方面的信息,真正实现了网上信息共享,为网络化管理、自动化管理、无纸化办公铺平了道路。
中控室工作人员每天将各种数据及时录入,保证了各种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
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信息共享,准确掌握油水井生产动态和生产信息,制订各种技术性措施,为生产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同时,对于每天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通过信息平台进行了解,进一步实现了对油井的远程管理,只要网络到达的地方,都能随时随地看到油井的生产状况。
这一技术的日益完善,为工艺技术人员、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实用的管理平台。
第一作业区经理耿庆伟把这套系统的特点概括为两个字:高效。
这种高效直接体现在工作效率、出油效率和生产利用率的提高。
他认为,作为各级管理者,随时、随机掌握生产数据十分关键。
过去,数据依靠人工采集,间隔周期长,容易造成生产指挥滞后;而今,该作业区领导及管理人员只需轻点一下鼠标,各种生产设备的工作状态、油田的各种数据以及电流、功图、液位、压力、温度的异常变化、生产中的故障点等都一目了然,便于及时、准确、快捷地指挥协调。
体力劳动VS脑力劳动
“如今在西峰油田,信息化、网络化和自动化的应用,让采油工人摆脱了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的生活,操作起电脑了!”
“我妈妈也曾经是一名采油工,管着好几口井,不论刮风下雨每天要走十几公里的路,到每个井口取样化验。
晚上一个人驻守在井场,一有点风吹草动就吓得直哭。
现在,我们这代采油工可舒服了,坐在电脑前点一下鼠标,每口井的情况就清楚了。
去年10月份,我带着妈妈来站里参观。
看到便捷舒适的工作环境,妈妈激动得眼泪直淌:…现在多好,不用再天天跑野外,也不用担惊受怕了,你们真是一代幸福的采油工啊!‟”
“过去,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驻井生活的寂寞孤单,让好多姐妹想尽一切办法要离开这个工作岗位,现在可好了,我们再也不用24小时驻守在井场,高科技让我们的工作变得简单多了!”
……
这是记者在西峰油田采访时,几位采油女工向记者吐露的心声。
采油女工的话语很平实,却让记者感受到了它的力量,这力量来自科技创造,来自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的推进。
在西峰油田,数字化带来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油田的生产运行效率;降低了建设投资,地面建设投资仅占到整个开发投资的23%,比“安塞模式”下降了12%;催生了新的管理方式,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减少了人力投入。
不仅如此,西峰油田的数字化管理还产生了伴生效应:在开发过程中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的原则,注重环保和污染防治技术研究,配套了丛式井钻井技术、伴生气综合利用、采出水处理、节能设备等技术,打造了环保型、节约型油田;数字化油田的建设对员工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一线员工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技能操作,而是通过企业组织的在线培训,向更高层次迈进,主动投入学习在西峰油田已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