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课题研究方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遂宁市教育局立项课题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探索与研究》

实施方案

在确定实施方案之前,让我们共同回顾本课题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研究目标

1、制定各年段的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具体的推荐书目及推荐说明。

2.构建科学、规范、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的活动模式。

3、尊重小学生独立的人格和个性的自由发展,建立多样化的阅读情感交流模式。

4、初步建立一个注重动态过程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星级评估体系。

为达成上述目标,我们确定如下研究内容:

1、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研究

2、小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的研究

3、小学生课外阅读途径的研究

4、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研究

5、小学生课外阅读情感的研究

6、小学生课外阅读评价的研究

一、研究思路

我们采取多层次、多侧面的系统综合研究,着重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家庭学等多学科、多角度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进行全方位的研究,着力构建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具体操作模式。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研究

我们发现,专家和老师所推荐的好书学生未必喜欢,家长为学生购置的书籍常被束之高阁,原因何在?学生不喜欢!了解学生阅读兴趣何在是开展有效课外阅读的前提条件;清楚如何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是开展高效课外阅读的基础。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的研究

1、在了解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基础上选择阅读内容,列出必读书和推荐书。

2、学生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社会,学会选择,是学习与生活的必备

能力。教会学生选择,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面。我们要教会学生选择课外阅读的内容,给学习定向——价值取向与个性发展方向,着重培养如下四个方面的能力。

(1)辨别阅读内容的是非,培养学生自觉抵制虚伪丑恶的能力。

(2)辨别阅读内容的优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读物,培养学生把握自己发展方向的能力。

(4)选择阅读的重点,培养学生果断筛选,提炼重点的能力。

(三)小学生课外阅读途径的研究

阅读能力是一个人学习各门课程,获得终身发展的最基本的学习能力。但据统计,中国孩子的阅读量仅为欧美孩子的1/8,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考虑,急需拓宽阅读渠道,更新阅读途径,丰富阅读方式,提高阅读量。

1、扩大课外阅读的阵地。

(1)立足课堂向课外拓展。语文阅读课上,在不增加师生负担的前提下,补充与教材主题相一致的课外阅读材料。

(2)充分利用图书馆、教学网络等资源,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广阔天地。

(3)增设班级图书角,定期举办“换书节”,引导学生交换自己的课外读物,在交流互动中进行阅读分享,利用学生的图书资源提高阅读量。

2、丰富课外阅读的方式

(1)学生自读

通过创设民主、平等、对话的阅读氛围,引领学生自悟、体验,相互交流,指导并帮助学生积累、运用语言,形成良好的语感,以纠正知识灌输和理性分析式的语言阅读教学的缺损。注重学习效果,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2)师生共读

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需要教师采取多种措施。教师发挥引领作用,与学生共读一本书,做一个忠实的读者,与学生一起围绕书中的问题展开交流探讨,既交流阅读的感受,又交流各人的读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撰写读书体会,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在阅读中教师通过巧设悬念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讲述书中精彩片段后嘎然而止,让学生带着疑惑主动走近阅读;教师向学生推荐自己曾读过的名著、经典篇目……在共读中,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感受,一起成长。

(3)亲子共读

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家庭的影响举足轻重,提倡亲子阅读,让阅读真正走近孩子,走近父母,并渗透到他们的心灵。

3、丰富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形式

(1)上好课外阅读导读课,如文学导读、名著导读,同主题导读等,为学生寻找阅读的突破口与方向。

(2)上好课外阅读交流课,在质疑解难中把学生的阅读向纵深引进,提高阅读的质量。

(3)上好课外阅读分享课,引导学生将课外阅读的成果在班内展示,与同伴分享,相互借鉴、提高。

(4)上好课外阅读辩论课,针对学生在阅读中的不同观点、不同体验组织辩论,一方面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与众不同的个性化体验,另一方面使学生的分析能力与思维水平得到提高。

(四)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研究

教师应正确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把通向语文知识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打开这扇知识的大门,走进书籍的海洋,体验自学成功的乐趣。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是课外阅读中一个核心的问题。

1、根据阅读不同的读物,指导学生灵活掌握“三读法”

(1)浏览性的泛读。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即“随便翻翻”,以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2)探求性的速读。有时读书是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如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等,这就要求“一目十行”。快速阅读的奥秘在于让大脑跑在眼球前面,掌握快速阅读的孩子每分钟能读200多个字,未受训练的每分钟只能读八九十字。速读能求得新知识新信息成倍成倍增长,赶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3)品味性的精读。对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需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像人吃东西那样,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有的好文章要反复地读几遍,甚至熟读成诵。

2、根据阅读的需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即“不动笔墨不读书”。

(1)圈点勾画。即用相关的符号在书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或爱,或憎,或疑,或思,如用“。。。”、“?”、“= = =”符号分别标示重点词句、疑难困惑、偏差错误等。

(2)作批注。即在文章旁边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可以品评遣词造句的精妙,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想,可以谈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还可以指评原文的纰漏等。

(3)写读书笔记。可作摘抄、编提纲、写体会。

(4)制作卡片。为了便于记忆和积累,鼓励学生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断、佳词妙句等写在卡片上,以随身携带,随时翻阅、背诵。

3、根据阅读的目的,促使学生形成边读边思考的阅读意识。

边读边思考是阅读的基本要求,也是其他各类方法的基础和前提。通过概括内容、复述原文、体会思想感情、理清文章条理等多种形式的专项训练,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分析、概括、比较、综合、联想等思维方法,达到以读促思、以读促写的境界。

(五)小学生课外阅读情感的研究

伴随阅读实践活动的进行,学生有着怎样的情感体验?对整个课外阅读有着怎样的情感倾向,也成为需要研究的内容。有效地把握这一问题将让阅读成果得以共享,大大提高阅读效率。

(六)研究如何优化阅读的评价

阅读评价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举措,但到底应该评什么,怎样评,才能使阅读评价为发展性阅读服务,应该是我们需要着手研究的。

1、评阅读兴趣。主要从学生的阅读态度与情感介入状况着手评价,检查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观能动性。

2、评阅读积累。坚持“上不封顶下保底”的原则,规定每个年级课外阅读的图书文章篇目、坚持阅读的报纸刊物,明确量化指标,考查学生是否完成规定的阅读量。

(1)定主题。低年级段以“感受童年的快乐”为主题;中年级段以“体验童年的成长”为主题;高年级段以“回味童年的生活”为主题。

(2)定内容。

3、评阅读习惯。整合学生、教师、家长这三方面的共同力量,从以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