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电大考试《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一
西方经济学(本)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作业1
![西方经济学(本)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作业1](https://img.taocdn.com/s3/m/e7d2825d9ec3d5bbfc0a7477.png)
《西方经济学》形考作业1答案题目:综合分析生产成本理论中相关经济范畴的关系目的:通过对比相关经济范畴,准确理解经济范畴的经济含义及深刻理解重要的经济学原理。
要求:1.要求认真审题和研读第三章生产与成本理论的相关内容,深刻理解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的基本原理;2.准确描述本题涉及的相关理论内容;3.阐述关系和区别要清晰并画图说明;4.字数控制在600字左右。
时间安排:完成微观经济学第三章生产与成本理论教学内容后实施。
解题思路:1.分析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边际产量(MP)的关系;2.分析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规模报酬变动规律的区别;3.分析利润最大化原则和成本最小化原则的区别;4.分析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和短期可变成本曲线(SAVS)的关系;5.分析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长期总成本曲线(LTC)、长期边际成本曲线(LMC)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短期总成本曲线(STC)、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的关系;6.用脊线和生产扩展线确定最有要素投入的区别。
解:1、分析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边际产量(MP)的关系;答:总产量是指在某一给定的时期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全部产量。
平均产量是该要素的总产量除以该要素的投入量。
边际产量即该产量的增量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增量。
先分析一下总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即总产量先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后以递减的速率增加,达到某一点后,总产量将会随劳动投入的增加而绝对地减少,边际产量先上升,后下降,达到某一定后成为负值。
总产量的变化与边际产量是一致的,即都会经历先增后减的变化过程。
当边际产量上升,总产值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当边际产量下降时,总产量以递减的方式增加,当边际产量为负值时,总产量开始绝对的减少。
接下来分析一下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是先上升后下降,但是边际产量的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都要大于平均产量的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只要额外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引起总产量的增量大于增加这一单位要素之前的平均产量,那么增加这一单位要素的平均产量就大于原来的平均产量,当平均产值达到最大时,平均产量等于边际产量。
《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真题(卷一)
![《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真题(卷一)](https://img.taocdn.com/s3/m/aabd3eb2856a561252d36ff3.png)
2020年最新电大《西方经济学》考试(题目和答案)《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真题(卷一)《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题库(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共3套卷,每卷50题,其他卷请看其他文档!手动整理的,考试真题基本上都包括在内!1.下载之后,用Word打开,点击右上角【查找】,然后在出现的框中输入你要找的题目,既可以直接找到答案。
2.或者下载后用手机中的WPS打开,点击【工具】,【查找】,然后输入你想要找的题目(一般只需要输入前几个字),题目和答案就出来了。
卷一1.[单选题]如果某种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变动;如果某种商品是需求缺乏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变动。
A.反方向、同方向B.同方向、反方向2.[单选题]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中心理论、研究方法分别是()A.整个经济、资源利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量分析B.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资源配置、价格理论或均衡价格理论、个量分析题目解析: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而宏观经济学则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3.[单选题]在短期,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可变成本()(2分)A.先增后减B.递凋C.先减后增D.递增题目解析:在短期,平均可变成本变动的规律起初随着产量的增加,生产要素的效率逐渐得到发挥,因此平均可变成本减少;但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平均可变成本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而增加。
如图中的AVC即为平均可变成本曲线。
4.[单选题]在同一个平面图上,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
A.越低、越高B.越高、越低题目解析:同一条等产量线代表相同的产量,不同的等产量线代表不同的产量水平。
5.[单选题] 一个完整的经济理论包括()A.定义、假设、假说、预测B.叙述法、列表法、图形法、模型法题目解析:在运用实证分析法来研究经济问题时并以此为根据作出预测。
《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真题(全3套卷)
![《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真题(全3套卷)](https://img.taocdn.com/s3/m/71e456c6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f1.png)
《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真题(全3套卷)2020年最新电大《西方经济学》考试(题目和答案)《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真题(卷一)《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题库(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共3套卷,每卷50题,其他卷请看其他文档!手动整理的,考试真题基本上都包括在内!1.下载之后,用Word打开,点击右上角【查找】,然后在出现的框中输入你要找的题目,既可以直接找到答案。
2.或者下载后用手机中的WPS打开,点击【工具】,【查找】,然后输入你想要找的题目(一般只需要输入前几个字),题目和答案就出来了。
卷一1.[单选题]如果某种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变动;如果某种商品是需求缺乏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变动。
A.反方向、同方向B.同方向、反方向2.[单选题]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中心理论、研究方法分别是()A.整个经济、资源利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量分析B.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资源配置、价格理论或均衡价格理论、个量分析题目解析: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而宏观经济学则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3.[单选题]在短期,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可变成本()(2分)A.先增后减B.递凋C.先减后增D.递增题目解析:在短期,平均可变成本变动的规律起初随着产量的增加,生产要素的效率逐渐得到发挥,因此平均可变成本减少;但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平均可变成本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而增加。
如图中的AVC即为平均可变成本曲线。
4.[单选题]在同一个平面图上,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
A.越低、越高B.越高、越低题目解析:同一条等产量线代表相同的产量,不同的等产量线代表不同的产量水平。
中央电大形成性测评系统西方经济学第一次01任务答案
![中央电大形成性测评系统西方经济学第一次01任务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e9807b482fb4daa48d4b0e.png)
《西方经济学》01任务——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条件下厂商均衡的比较一、从含义和形成条件分析1、完全竞争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形成的条件主要有:一是市场上有无数个购买者和生产者,市场上买卖双方的数量要多到使每一个购买者或生产者的单独购买行为都不会影响到商品市场价格水平,即每个人和每个厂商所面对的都是一个既定的市场价格,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二是市场上的产品都是无差异的,任何一个厂商都不能通过生产有差别性的产品来控制市场价格;三是厂商和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使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四是购买者和生产者对市场信息完全了解,可以确定最佳购买量和销售量,以一个确定的价格来出售产品,不致于造成多个价格并存现象。
2、完全垄断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
完全垄断市场结构形成的主要条件:一是厂商即行业,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厂商提供全行业所需要的全部产品;二是厂商所生产的产品有极大的特殊性,且没有任何替代品,不受任何竞争者的威胁;三是其他厂商几乎不可能进入该行业。
在这些条件下,市场中完全没有竞争的因素存在,厂商可以控制和操纵价格。
完全垄断与完全竞争的含义和形成条件是不同的。
二、从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分析1、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单个厂商面对的是一条具有完全弹性的水平的需求曲线d ,并且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AR、边际收益曲线MR和需求曲线d 是重叠的,即P=AR=MR=d,都是水平的。
(如图1)2、完全垄断市场中,厂商是市场价格的决定者,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整个市场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如图2。
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AR与其面临的需求曲线D重叠,即P=AR=D;厂商从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销售中所得到的边际收益MR也是递减的,且在每一个销量下,都小于AR,边际收益曲线MR 在平均收益曲线AR的下方,即MR<AR。
3、区别和联系:第一,平均收益曲线AR和需求曲线D(d)重叠,完全垄断与完全竞争是相同的。
国家开放大学2020年《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4试题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2020年《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4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57b9f5fd0a79563c1e72e7.png)
形考任务1(第一章至第五章)任务说明:本次形考任务包含填空题(22道,共20分),选择题(15道,共20分),判断题(15道,共20分),计算题(3道,共10分),问答题(3道,共30分)。
任务要求:下载任务附件,作答后再上传,由教师评分。
任务成绩:本次形考任务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20%,任务附件中题目是百分制。
教师在平台中录入的成绩=百分制成绩*20%一、填空题(20分)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___资源配置___问题。
2.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3.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4.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曲线方向变动。
6.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_替代__效应和_收入_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7.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8.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9.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0.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
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价格弧弹性。
11.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12.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13.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
14.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5.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2020年整理)国家开放大学 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 国开大.doc
![(2020年整理)国家开放大学 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 国开大.doc](https://img.taocdn.com/s3/m/20d930ebc77da26925c5b076.png)
形考任务1(第一章至第五章)任务说明:本次形考任务包含填空题(22道,共20分),选择题(15道,共20分),判断题(15道,共20分),计算题(3道,共10分),问答题(3道,共30分)。
任务要求:下载任务附件,作答后再上传,由教师评分。
任务成绩:本次形考任务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20%,任务附件中题目是百分制。
教师在平台中录入的成绩=百分制成绩*20%一、填空题(20分)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______资源配置_______问题。
2.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3.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4.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曲线方向变动。
6.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___替代__效应和_收入__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7.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8.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9.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0.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
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价格弧弹性。
11.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12.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13.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
14.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5.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本)》形考作业1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本)》形考作业1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33d41b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bd.png)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本)》形考作业1参考答案答: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如果某一要素投入增加,而其他要素投入不变,则最终产量的增加量将逐渐减少,即边际产量逐渐减少,这是因为其他要素的限制使得新增要素的效用逐渐降低.而规模报酬变动规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如果所有要素投入增加,则最终产量的增加量会随着要素投入的增加而发生变化.当要素投入增加时,总产量的增加量可能会增加、减少或保持不变,这取决于新增要素的质量和其他要素的配合程度.因此,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在其他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新增要素的效用逐渐降低,而后者则是考虑了所有要素的配合情况.3、分析利润最大化原则和成本最小化原则的区别;答:利润最大化原则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该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通过调整产量和价格等要素来实现.而成本最小化原则则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该以最小化成本为目标,通过调整要素投入和生产技术等方面来实现.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关注的是企业的利润,而后者则关注企业的成本,虽然在实践中,两者往往是相互关联的,但是在理论上,它们是不同的经济学原则.4、分析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和短期可变成本曲线(SAVS)的关系;答: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是指在短期内,企业生产一定产量所需增加的成本,它是短期总成本曲线(STC)的导数.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是指在短期内,单位产量所需的平均成本,它等于短期总成本曲线(STC)除以产量.短期可变成本曲线(SAVS)是指在短期内,企业生产一定产量所需的可变成本,它是短期总可变成本曲线(SVTC)的导数.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当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在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之下时,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下降,反之上升,当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时,短期平均成本曲线达到最小值,此时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等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而短期可变成本曲线则始终在短期总成本曲线之下.5、分析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长期总成本曲线(LTC)、长期边际成本曲线(LMC)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短期总成本曲线(STC)、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的关系;答: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是指企业在长期内,在各种规模下生产一定产量所需的平均成本,它是所有可能的长期成本曲线的下凸壳.长期总成本曲线(LTC)是指企业在长期内,在各种规模下生产一定产量所需的总成本,它是所有可能的长期成本曲线的上凸壳.长期边际成本曲线(LMC)是指企业在长期内,在各种规模下生产一定产量所需增加的成本,它是长期总成本曲线(LTC)的导数.与之相对应的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短期总成本曲线(STC)和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它们的关系是,短期成本曲线在长期成本曲线上方,当企业规模扩大时,短期成本曲线向上移动,与之相对应的是长期成本曲线向下移动,当长期成本曲线的下凸壳与短期成本曲线的下凸壳相切时,企业达到了最小长期平均成本状态,此时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等,而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相交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小点.6、用脊线和生产扩展线确定最有要素投入的区别。
电大西方经济学(本)形成性测试答案
![电大西方经济学(本)形成性测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b4ab2105087632311212f7.png)
西方经济学(本)形成性测试答案注明:(1)判断题前面的F的代表--“错”,没有F的代表—-“对”(2)建议下载后,用WORD打开用查找功能查找——^O^ 无特殊情况,基本上99%的答案都可以找到的哟,且基本上顺序和原题也是一样的一、单选:A:1。
奥肯定理说明了(A失业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B:1. 边际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A递减)2。
不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称为(B固定成本)3。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只是在下列情况下起作用(C 生产函数中至少有一种投入要素的投入量是不变)4。
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D在保持原有产出不变的条件下用一种要素投入替代另一种要素投入的比率)5. 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的相交点是(B 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6.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是(C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7. 边际储蓄倾向等于(C 1—边际消费倾向)8.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B等于1)9. 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原则是(D复式记帐原理)C:1。
产量为4时,总收益为100;当产量为5时,总收益为120,此时边际收益为(A20 ) 2. 厂商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生产力,是(D边际生产力)3。
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最优数量的原则是(A VMP=W)4。
长期总供给曲线表示(B经济中的资源已得到了充分利用)5。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A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6.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D垂直于横轴)7. 财政政策挤出效应存在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政府支出增加引起(A利率上升)8。
赤字增加的时期是(A经济衰退时期)9。
称为狭义货币的是(A 。
M1)10。
从纯经济的观点来看,最好的关税税率为(A能使国内、外的同类商品价格相等)11。
出口需求弹性大的产品是(C初级产品)D:1。
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A减少)2. 当咖啡价格急剧升高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茶叶的需求量将(C增加)3。
《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作业1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作业1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5d334c360cba1aa811dac3.png)
《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作业1参考答案标签: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_资源配置___问题。
2.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3.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4.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6.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替代_效应和收入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7.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8.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9.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0.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
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
11.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12.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13.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
14.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5.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16.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消费者剩余。
17.技术效率是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的关系,经济效率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18.代理人在不违背合约的情况下,以违背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代理人的这种行为被称为机会主义行为。
19.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2020年电大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答案)
![2020年电大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08d0cfee06eff9aff807c3.png)
形考任务1 (第一章至第五章)任务说明:本次形考任务包含填空题(22道,共20分),选择题(15道,共20分),判断题(15道,共20分),计算题(3道,共10分),问答题(3道,共30分)。
任务要求:下载任务附件,作答后再上传,由教师评分。
任务成绩:本次形考任务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20%,任务附件中题目是百分制。
教师在平台中录入的成绩=百分制成绩*20%一、填空题(20分)1.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2.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一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3.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4.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6.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一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7.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一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8.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方向变动。
9.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0.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
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
11.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12.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13.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
14.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5.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中央电大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Word版
![中央电大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8bdeecc8f18583d0486459c7.png)
中央电大《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西方经济学作业(一)一、填空:1 资源配置2 决策机制、协调机制 3资源配置、资源利用 4价值判断5 反、同6 替代、收入7 供给量、供给8 同9 价格 10 富有、缺乏 11 互补 12富有13 消费者 14 边际效用、无差异曲线 15 消费者均衡 16消费者剩余17 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成本与收益 18 机会主义行为 19边际产量递减20 平均产量 21 收益递增 22 扩张二、单选,三、判断: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单选 D D A C C C A C B D B C D B B判断√√√×√×××√×√√××√四、计算:1根据均衡价格决定公式 D=S 则有 350-3P=-250+5P,8P=600由此得均衡价格P=75,均衡数量 D=S=350-3×75=1252 已知 P1=1.20元,Q1=800公斤,E=2.4, P/P=25%由需求弹性公式:E=( Q/Q) /( P/P)得: Q/Q=E× P/P=2.4×25%=60%降价后的需求量Q2=Q1+ Q=800+800×60%=1280公斤,价格P2=P1×(1-25%)=0.90元降价前的总收益TR1=P1Q1=1.20×800=960元, 降价后的总收益TR2=P2Q2=0.9×1280=1152元降价后的总收益增加了TR2-TR1=1152-960=192元。
3 解:X商品边际效用 MUX/10 Y商品边际效用 MUY/201 100 10 1 200 102 90 9 2 170 8.53 80 8 3 140 74 70 7 4 110 5.55 606 5 80 46 50 57 40 48 30 39 20 210 10 1根据消费者均衡条件的公式:MUX/PX=MUY/PY, PXQX+PYQY=M,计算可知,当QX=4,QY=3时,可以实现消费者均衡。
2019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
![2019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https://img.taocdn.com/s3/m/582af9f751e79b89680226cf.png)
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第一章至第五章)任务说明:本次形考任务包含填空题(22道,共20分),选择题(15道,共20分),判断题(15道,共20分),计算题(3道,共10分),问答题(3道,共30分)。
任务要求:下载任务附件,作答后再上传,由教师评分。
任务成绩:本次形考任务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20%,任务附件中题目是百分制。
教师在平台中录入的成绩=百分制成绩*20%一、填空题(20分)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______资源配置_______问题。
2.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3.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4.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曲线方向变动。
6.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___替代__效应和_收入__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7.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8.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9.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0.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
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价格弧弹性。
11.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12.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13.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
14.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5.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c70847b307e87101f696ec.png)
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1一、填空题1. 资源配置2. 决策机制、协调机制3. 资源配置、资源利用4. 价值判断5. 反、同6. 替代、收入7. 供给量、供给8. 同9. 价格10. 富有、缺乏11. 互补12. 富有13. 消费者14. 边际效用、无差异曲线15. 消费者均衡16. 消费者剩余17. 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成本与收益18. 机会主义行为19. 边际产量递减20. 平均产量21. 收益递增22. 扩张二、选择题1、D2、D3、A4、C5、C6、C7、A8、C9、B 10、D 11、B12、C 13、D 14、B 15、B三、判断题1、×2、√3、×4、×5、√6、×7、×8、×9、× 10、×11、√ 12、√ 13、× 14、× 15、√四、计算题1.Qd=Qs350-3P=-250+5PP=75Q=350-3P=350-3×75=1252.Ed=(ΔQ/Q)/(ΔP/P)ΔQ/Q= Ed×(ΔP/P)=2.4×25%=60%Q2=800(1+60%)=1280公斤P2=1.2(1-25%)=0.9元TR1=P1Q1=1.2×800=960元TR2=P2Q2=0.9×1280=1152元总收益增加ΔTR=TR2-TR1=1152-960=192元3.消费可能线:PXQX+PYQY=M10QX+20QY=100QX+2QY=10→数量组合:MUX/PX MUY/PYQX=10,QY=0 1 0QX=8,QY=1 3 10QX=6,QY=2 5 8.5QX=4,QY=3 7 7QX=2,QY=4 9 5.5QX=0,QY=5 0 4MUX/PX=MUY/PY=7当QX=4,QY=3时,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五、问答题1.(参考课本52页的案例分析)春节铁路客运需求缺乏价格弹性,短期应严格限制价格并打击票贩子;长期应增加铁路等客运供给。
电大本科《西方经济学(本)》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6答案
![电大本科《西方经济学(本)》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6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ede65b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7f.png)
电大本科《西方经济学(本)》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6答案答: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规模报酬变动规律都是生产成本理论中的重要原理,但它们所涉及的经济范畴有所不同。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其边际产量逐渐减少的规律。
这意味着,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虽然会增加总产量,但每增加一单位的投入,增加的产量会逐渐减少,最终导致边际产量为零或负值。
这个规律在决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时非常重要,因为如果继续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成本将会增加,但产量增加的效果会逐渐减弱。
规模报酬变动规律则是指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和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总产量的速度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发生变化的规律。
当生产规模较小的时候,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可以快速增加总产量,即出现递增的规模报酬;但当生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对总产量的增加效果变得越来越小,即出现递减的规模报酬。
这个规律在决策生产规模时非常重要,因为在实际生产中,生产规模的大小会直接影响成本和效益。
3、分析利润最大化原则和成本最小化原则的区别;答:利润最大化原则和成本最小化原则都是企业在决策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但它们的目标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利润最大化原则是指企业在生产和销售产品时,通过控制成本和价格等因素,使得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考虑各种成本和收益的因素,如生产成本、销售价格、市场需求等。
通过分析这些因素,企业可以制定出最优的生产和销售策略,从而实现最大化利润的目标。
成本最小化原则则是指企业在生产和销售产品时,通过控制各种成本因素,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最小化。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考虑生产要素的投入、生产技术、生产规模等因素,通过优化这些因素,使得生产成本最小化。
虽然成本最小化原则的目标不是利润最大化,但是通过降低生产成本,企业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从而实现更高的利润。
4、分析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和短期可变成本曲线(SAVS)的关系;答: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和短期可变成本曲线(SAVS)是生产成本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2020国开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答案
![2020国开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0eefcbb9d528ea81c77991.png)
形考任务1(第一章至第五章)任务说明:本次形考任务包含填空题(22道,共20分),选择题(15道,共20分),判断题(15道,共20分),计算题(3道,共10分),问答题(3道,共30分)。
任务要求:下载任务附件,作答后再上传,由教师评分。
任务成绩:本次形考任务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20%,任务附件中题目是百分制。
教师在平台中录入的成绩=百分制成绩*20%一、填空题(20分)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___资源配置___问题。
2.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3.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4.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曲线方向变动。
6.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_替代__效应和_收入_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7.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8.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9.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0.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
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价格弧弹性。
11.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12.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13.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
14.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5.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西方经济学(本科)》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精选全文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西方经济学(本科)》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4b05694e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b9.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西方经济学(本科)》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请将你认为的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该题后的括号内)1.一般来说无差异曲线的形状是( )。
A.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B.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C.-条与横轴垂直的线 D.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2.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槽同的生产要素在其它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这一成本定义是指( )。
A.会计成本 B.隐成本C.显成本 D.机会成本3.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的边际收益与平均收益之间的关系是( )。
A.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益B.边际收益大于平均收益C.边际收益等于平均收益D.边际收益曲线交于平均收益曲线的最低点12.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 )A.与横轴平行的线 B.向右上方倾斜的线C.向右下方倾斜的线 D.与横轴垂直的线13.当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
A.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C.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14.要实施扩张型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可采取的措施有( )。
A.卖出国债 B.提高准备金率C.降低再贴现率 D.减少货币供应15.当国际收支赤字时,一般来说要使用的调整策略是( )。
A.汇率升值 B.增加进口C.增加出口 D.外汇管制二、配伍题(每题2分,共10分)16.供给规律:( )17.洛伦兹曲线:( )18.外部经济:( )19.投资乘数:( )20.总需求:( )A.是指投资引起的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B.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C.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量。
D.是由美国统计学家提出的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经济学(本)形成性考核册
作业1
题目:综合分析生产成本理论中相关经济范畴的关系
目的:通过对比相关经济范畴,准确理解经济范畴的经济含义及深刻理解重要的经济学原理。
要求:
1.要求认真审题和研读第三章生产与成本理论的相关内容,深刻理解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的基本原理;
2.准确描述本题涉及的相关理论内容;
3.阐述关系和区别要清晰并画图说明;
4.字数控制在600字左右。
时间安排:完成微观经济学第三章生产与成本理论教学内容后实施。
解题思路:
1.分析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边际产量(MP)的关系;
2.分析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规模报酬变动规律的区别;
3.分析利润最大化原则和成本最小化原则的区别;
4.分析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和短期可变成本曲线(SAVS)的关系;
5.分析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长期总成本曲线(LTC)、长期边际成本曲线(LMC)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短期总成本曲线(STC)、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的关系;
6.用脊线和生产扩展线确定最有要素投入的区别。
1、分析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边际产量(MP)的关系;
答: 总产量是指在某一给定的时期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全部产量.平均产量是该要素的总产量除以该要素的投入量.边际产量即该产量的增量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增量.
先分析一下总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即总产量先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后以递减的速率增加,达到某一点后,总产量将会随劳动投入的增加而绝对地减少,边际产量先上升,后下降,达到某一定后成为负值.总产量的变化与边际产量是一致的,即都会经历先增后减的变化过程.当边际产量上升,总产量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当边际产量下降时,总产量以递减的方式增加,当边际产量为负值时,总产量开始绝对的减少.
接下来分析一下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是先上升后下降,但是边际产量的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都要大于平均产量的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只要额外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引起总产量的增量大于增加这一单位要素之前的平均产量,那么增加这一单位要素的平均产量就大于原来的平均产量,当平均产量达到最大时,平均产量等于边际产量.
2、分析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规模报酬变动规律的区别;
答:在于边际报酬递减中,随着同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的增加而每一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是递减的。
而规模报酬递减中,同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的增加,每一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是不变的,仅仅是指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相较产量是过多了。
3、分析利润最大化原则和成本最小化原则的区别;
答:产的产品数量是不变的,仅仅是指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相较产量是过多了。
利润最大化是一个市场一般均衡的结果。
是厂商在所生产产品的市场可能价格以及要素可能价格这些约束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利润最大化。
根据利润最大化的条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来决定产量(当然,产品垄断厂商还可以依此决定产品定价,要素垄断厂商还可以依此决定要素价格)。
成本最小化,则是给定了产量和要素价格,厂商应该用什么样的要素组合来进行生产以达到成本最小。
是不需考虑市场产品需求的厂商供给方局部均衡的结果。
利润最大是成本最小的充分条件,而成本最小只是利润最大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也就是说,一般均衡中的利润最大化一定是满足了成本最小化的原则了的,否则不可能是利润最大化的。
但是成本最小化却可以在任何产量处得到满足和实现,并不一定是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4.分析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和短期可变成本曲线(SAVS)的关系;
答:第一,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N,在交点N上,SMC=SAC,即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在相交之前,平均成本大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一直递减;
在相交之后,平均成本小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一直递增。
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相交的N点称为收支相抵点。
如图
所示:
第二,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关系(与上相近)。
5.分析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长期总成本曲线(LTC)、长期边际成本曲线(LMC)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短期总成本曲线(STC)、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的关系;
(2)短期总成本曲线和长期总成本曲线的关系
短期总成本曲线不从原点出发,而是从变动成本出发,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是一条从变动成本出发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它表明产量为零时,总成本也不为零,总成本最小也等于固定成本。
长期总成本曲线是从原点出发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它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产量为零,总成本也为零。
长期总成本是生产扩张线上各点所表示的总成本。
长期总成本曲线表示长期中与每一特定产量对应的最低成本点的轨迹。
它由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与之相切,是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3)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