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学习辅导(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圣才出品】
最新-中国教育史-孙培青-课件-PPT文档资料
2020/9/29
3
第一章:原始社会时期的教育
一、中国教育的起源
·“自有人生,便有教育”
教育源自人类的生产劳动,服务于人类的生存 与发展。
二、中国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教育目的:培养生产劳动者
·教育权利与机会均等,男女受教育(内容) 的不同,因于生理差异而非等级尊卑
2020/9/29
5
三、西周的教育
·“以礼造士”与“学在官府”
·西周的学校
国学:大学、小学
乡学
·西周的教育内容——六艺
六艺的内容:礼、乐、射、御、书、数
六艺的特色:文武兼备、知能兼求、教有所别
六艺的历史影响:“六艺”不仅是教育内容,
而且成为一种教育模式,成为后世儒家学者谈论教
育改革的范本。
2020/9/29
“亚圣”与“孔孟之道”
2020/9/29
17
大致在隋唐之前,《孟子》只是“子”书之一,之后则 逐步上升为儒家经典。唐代宗宝应二年(763年)礼部侍 郎杨绾上疏建议将《孟子》列为“明经”科目,与《论 语》、《孝经》并列,预示《孟子》地位开始变化。宋神 宗熙宁四年(1071年)二月,《孟子》首次被列入科举。 之后,特别是经过朱熹的集注,《孟子》与《论语》、 《大学》、《中庸》并称“四书”,地位超越了儒家传统 的“五经”,成为元、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官学教育 与科举考试的必修科目。
22
教育的作用:“化性起伪” 3.教育目的与教育内容 a.培养“君子”、“圣人”或“大丈夫”(富贵 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治人的“劳 心者” 坚定的信念:“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伦理道德是基本的教育内容:学校教育的目标即 在“明人伦”。其所谓“人伦”,即社会中最基本 的五种人际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 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尤为重视其中的 “父子——孝”与“兄弟——悌”关系,以此为中 心,建立了一个道德规范体系——“五常”(仁、 义、礼、智、信) 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 础的教育,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7~9章【圣才出品】
第7章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7.1 复习笔记一、宋朝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1.文教政策宋初的统治者在统一国家之后,对统治策略做了重大改变,由原来的重视“武功”,改为强调“文治”。
与统治策略的这一转变相适应,确立了“兴文教,抑武事”的国策。
概括地说,它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1)重视科举,重用士人北宋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开始重用文人,充任全国各级政权的官吏,军队也受文官节制。
正因为政治上迫切需要文人,于是便利用传统的科举考试,大量取士。
(2)“三次兴学”,广设学校宋初重视科举考试,却忽视了兴建学校培育人才,因此开始广设学校培育人才。
“兴文教”的政策在宋初主要表现为重视科举选拔人才,在此之后,将侧重点放在兴学育才。
自庆历四年(1044年)后,宋朝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三次著名的兴学运动。
①庆历兴学是由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主持的,兴学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第一,普遍设立地方学校,诏州县立学;第二,改革科举考试,规定科举考试先策,次论,次诗赋,罢贴经、墨义;第三,创建太学,并在太学中推行胡瑗的“苏湖教法”。
②熙宁兴学是由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主持和推进的,教育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第二,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第三,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科学校;第四,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第五,改革科举制度。
③崇宁兴学是蔡京在宋徽宗崇宁年间主持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第二,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第三,新建辟雍,发展太学;第四,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第五,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上述三次兴学运动,虽然前两次均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但都不同程度地将宋朝教育事业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第三次兴学,对宋朝教育事业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更是超过了前两次。
因此,这三次兴学运动是宋朝“兴文教”政策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体现。
(3)尊孔崇儒,提倡佛道宋朝统治者尊孔崇儒,大力提倡佛、道,其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但积极提倡的结果,使儒、佛、道三家在长期而激烈的斗争中,逐渐走上了融合的道路。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7~9章【圣才出品】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7~9章【圣才出品】第7章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7.1 复习笔记一、宋朝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1.文教政策宋初的统治者在统一国家之后,对统治策略做了重大改变,由原来的重视“武功”,改为强调“文治”。
与统治策略的这一转变相适应,确立了“兴文教,抑武事”的国策。
概括地说,它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1)重视科举,重用士人北宋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开始重用文人,充任全国各级政权的官吏,军队也受文官节制。
正因为政治上迫切需要文人,于是便利用传统的科举考试,大量取士。
(2)“三次兴学”,广设学校宋初重视科举考试,却忽视了兴建学校培育人才,因此开始广设学校培育人才。
“兴文教”的政策在宋初主要表现为重视科举选拔人才,在此之后,将侧重点放在兴学育才。
自庆历四年(1044年)后,宋朝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三次著名的兴学运动。
①庆历兴学是由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主持的,兴学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第一,普遍设立地方学校,诏州县立学;第二,改革科举考试,规定科举考试先策,次论,次诗赋,罢贴经、墨义;第三,创建太学,并在太学中推行胡瑗的“苏湖教法”。
②熙宁兴学是由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主持和推进的,教育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第二,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第三,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科学校;第四,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第五,改革科举制度。
③崇宁兴学是蔡京在宋徽宗崇宁年间主持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第二,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第三,新建辟雍,发展太学;第四,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第五,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上述三次兴学运动,虽然前两次均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但都不同程度地将宋朝教育事业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第三次兴学,对宋朝教育事业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更是超过了前两次。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第四版读书笔记怎么写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第四版读书笔记怎么写(原创实用版)目录一、读书笔记的目的与意义二、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四版的主要内容三、如何编写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四版的读书笔记四、读书笔记的实践与建议正文一、读书笔记的目的与意义读书笔记是一种辅助阅读的方法,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读内容。
对于孙培青的《中国教育史》第四版而言,读书笔记能够帮助读者梳理书中的教育历史脉络,加深对教育史的理解。
此外,读书笔记还是一种有效的复习方式,可以帮助读者在考试前快速回顾书中的重要知识点。
二、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四版的主要内容孙培青的《中国教育史》第四版系统地介绍了中国自古至今的教育发展历程,内容包括原始时期的教育、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战国时期的教育、汉代的教育、隋唐时期的教育、宋元时期的教育、明清时期的教育以及近现代教育等。
全书对各个时期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育实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旨在揭示中国教育史的发展规律。
三、如何编写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四版的读书笔记1.梳理章节结构:在阅读每一章之前,先梳理一下本章的结构,了解章节内容和教育史的发展阶段。
这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书中的教育史脉络。
2.笔记提纲:在阅读每一章时,可以总结出本章的提纲,将各节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育实践等内容归纳进去。
这样可以让读者在复习时迅速回顾本章的主要内容。
3.重点内容标注:在阅读过程中,遇到重要或难以理解的内容时,可以用笔标注出来,以便在复习时重点关注。
4.课后习题与考研真题:在读书笔记中,可以加入课后习题和考研真题的解答,这有助于读者检验自己对书中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四、读书笔记的实践与建议1.坚持阅读与笔记:阅读是学习的基础,只有通过阅读才能了解教育史的发展过程。
在做笔记的过程中,要学会梳理章节结构,总结重点内容,以提高阅读效率。
2.及时复习与更新:读书笔记不是一次性的作业,需要读者在复习时及时更新。
通过复习,可以加深对教育史的理解,并及时发现自己在阅读中的不足之处。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学习辅导(明朝的教育)【圣才出品】
第8章明朝的教育8.1 复习笔记一、明朝的文教政策明太祖朱元璋深刻地认识到学校教育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
因此,早在立国之初,就确立了“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的文教政策。
实行这一政策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广设学校,培育人才明朝统治者十分重视学校教育。
在中央,明朝便有南北两个国子监,同时在全国各地普遍设立学校,从而从京师到郡县以及乡村地区,建立起了学校教育网络。
明初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
2.重视科举,选拔人才明朝选拔人才的制度原来主要有两种:荐举和科举。
后科举日重,荐举日轻,士人都以科举登进为荣,而荐举则名存实亡。
科举日益成为明朝最主要的选士制度。
明朝科举同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
“科举必由学校”。
这样,科举以学校教育为基础,学校以科举考试为目的,两者紧密结合,共同为当时的社会政治服务。
3.加强思想控制,实行文化专制明朝统治者广设学校,重视科举,是为了培养和选拔他们所需要的治术人才。
因此,在积极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同时,也采取各种措施,加强思想控制,实行文化专制统治。
重要的有以下三点:(1)推崇程朱,删节《孟子》;(2)严格管理学校,禁止学生议政;(3)屡兴文字狱。
二、明朝的官学制度明朝官学按其设置可以分为中央和地方两大类。
中央设立的主要有国子监,此外还有宗学、武学等。
地方设立的主要有府学、州学、县学,以及都司儒学、行都司儒学、卫儒学、都转运司儒学、宣慰司儒学、按抚司儒学,此外还有武学、医学、阴阳学和社学等。
其中国子监属大学性质;武学、医学、阴阳学属专科学校性质;各府、州、县学和都司、行都司、卫、都转运司、宣慰司、按抚司儒学相当于中等学校性质;社学属小学性质;宗学是贵胄学校。
在教育行政管理方面,国子监同时又是明朝最高教育行政管理机关,长官为祭酒,司业为其副,主管中央官学的政令。
地方教育行政机关,明初沿袭元朝制度,在各直省设置儒学提举司。
明朝地方教育行政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章节题库-第3章 战国时期的教育【圣才出品】
第3章战国时期的教育一、选择题1.“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反映了古代教育的什么特点?()A.严格的等级性B.教育与生产实践的分离和对立C.教育目标明确D.鲜明的阶级性【答案】B【解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出自《孟子》,意思是:脑力劳动者统治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被统治者养活别人,统治者靠别人养活。
这句话把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对立起来,体现了受教育者和生产实践者的对立,也就是教育与生产实践的分离和对立,答案选B。
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A.《大学》B.《中庸》C.《孟子》D.《学记》【答案】D【解析】《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产生于战国晚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因此,有人认为它是“教育学的雏形”,对世界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3.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B.荀子C.孟子D.墨子【答案】C【解析】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人的本性中就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这是仁、义、礼、智四种基本品性的根源,人只要善于修身养性、向内寻求,这些品性就能得到发展。
4.真正揭开“百家争鸣”序幕的是哪个学派?()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答案】D【解析】据《淮南子·要略》载:“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但发觉儒者“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遂“弃周道而用夏政”,自立学派。
由此可见,墨家一开始是以孔子和儒家的反对派的姿态出现的,儒墨两家相互驳难,揭开了先秦历史上“百家争鸣”的序幕。
5.“明人伦”的教育目的是由谁第一次明确地概括出来的?()A.荀子B.孔子C.孟子D.庄子【答案】C【解析】孟子根据对教育的作用的看法,确定教育目的为“明人伦”。
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宋元时期的教育)【圣才出品】
第6章宋元时期的教育1.宋代“重文”文教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和影响。
答:(1)宋代“重文”文教政策的主要内容①尊孔崇儒。
宋朝建国后,宋太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割据,重用儒臣,宣称“宰相须用读书人”;宋太宗特别提倡科举,扩大取士名额,提高儒学的地位。
宋真宗以后,儒学更得到大力提倡,名人编纂十三经正义大量印行,并赐给州县学校,作为官方指定教材。
宋仁宗大力倡行教育,培养选拔通晓经术的官司吏。
下诏州县皆立学校,自此教育在全国兴起,从中央到地方涌现出一批儒家学者聚徒讲学,传授孔孟典籍,对维护宋王朝集权统治,起了巨大作用。
②提倡佛道。
宋太祖对佛教采取保护政策,以争取南方地主阶级的支持,佛教及佛学大大发展起来。
宋太宗认为佛教“有裨政治”,对佛教更为热心。
真宗时是北宋佛教最盛时期。
直到南宋时期,佛教仍保持支配地位。
道教是宋朝第二大宗教,北宋历代皇帝都对道教较为热心,道士甚至可以直接参与政治。
南宋时,道教虽不再直接参与政治,但仍享有特权。
③促进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由于宋代阶级斗争、民族矛盾的复杂性,宋王朝统治者推行儒释道三教融合的政策,为儒学的改造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
周敦颐首先提出吸收佛、道入儒学的理论,把佛、道二教的禁欲主义和服从封建纲常的教条结合起来,要求人们既做一个忠臣孝子,又具有安贫乐道、清心、寡欲的精神境界,成为理学的开端。
接着,经过张载、程颢、程颐的发展,奠定了理学的基础。
南宋朱熹则从理论上加以总结,集其大成,完成了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特定的官方哲学——理学的体系。
此后,经元代对理学的提倡,成为明、清各代官方统治思想。
(2)宋代“重文”文教政策的作用和影响①积极作用和影响:a.宋代“重文”文教政策把尊孔崇儒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同时支持佛、道二教,使儒、佛、道三派融合起来,促成了“理学”思想体系的形成,使儒学思想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b.“重文”政策还大大激发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使得宋代在科技、文学与史学等领域,都进入了一个辉煌的时期。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章节题库-第8、9章【圣才出品】
第8章明朝的教育一、选择题1.“八股取士”的考试形式,在哪个朝代确定?()A.宋代B.元代C.明代D.清代【答案】C【解析】八股取士是指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用排偶文体阐发经义的科举考试之法,亦称“时文”“制义”或“制艺”。
以后便承袭下来,格式愈益严格,文章越发空虚,直至清末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戌变法时才废除,光绪三十一年(1905)科举制被废除。
2.在明代众多书院中,名声最大、影响最广的是()。
A.岳麓书院B.学海堂C.漳南书院D.东林书院【答案】D【解析】在明朝众多书院中,东林书院的地位特殊。
它是当时一个重要的学术文化中心和政治活动中心。
在明朝众多书院中,名声大、影响广者,莫过于东林书院。
柳贻征曾在《江苏书院志初稿》中说:“合宋元明清四代江苏书院衡之,盖无有过于东林书院者矣。
”3.下列不属于明朝中央官学的是()。
A.儒学B.武学C.宗学D.国子监【答案】A【解析】明朝官学按其设置可以分为中央和地方两大类。
中央设立的主要有国子监,此外还有宗学、武学等。
地方设立的主要有府学、州学、县学,以及都司儒学、行都司儒学、卫儒学、都转运司儒学、宣慰司儒学、按抚司儒学,此外还有武学、医学、阴阳学和社学等。
儒学亦称儒家学说,起源于东周春秋时期,自汉朝汉武帝时期起,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
4.“四毁书院”发生在()。
A.汉朝B.北宋C.南宋D.明朝【答案】D【解析】明初统治者制定了“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的文教政策,促进了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明朝建立了较完备的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体系,形成了诸多特点。
由于受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斗争的影响,明朝曾四毁书院。
5.明朝科举考试中,在京师举行,由礼部主持的是()。
A.乡试B.礼部试C.会试D.殿试【答案】C【解析】明朝会试在京城由礼部主持的考试,因而又称礼闱。
会试的时间在乡试的次年,即丑、辰、未、戌年的二月,此时正是春季,故会试又称春试、春闱、春榜、杏榜等。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第1章 原始时期的教育
第1章原始时期的教育1.讨论教育起源问题,对认识教育发展有什么启示?答: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颇受一些研究者的关注,既是教育史研究的范畴,也是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
(1)就现行的研究成果而言,最根本的就是要探讨三个问题,一是教育是否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二是动物和人在可受教性上是否有本质区别;三是人是否必需教育。
关于教育的起源问题,在教育理论的发展史上人们的看法并不很一致,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教育的生物起源论、教育的心理起源论、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2)关于教育的起源问题,除以上所述各种观点外,还有教育起源于以劳动为核心的人生发展说、教育起源于军事训练说、教育的知识授受起源说等等,同时也有许多学者进行了教育逻辑起点的探讨,至今未能形成完全一致的看法,但其理论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3)教育的起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是整个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基点,涉及教育理论研究的各个层面,需要有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学科为依托,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所有课题中,教育起源是最具“历史感”,最负重的课题。
讨论教育起源问题,历史地考察教育现象,有助于了解教育的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加深对今日教育的认识。
2.氏族公社时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有哪些?答:公社时期主要的教育活动有以下儿个重要方面:(1)生产劳动的教育氏族公社时期劳动经验己较为丰富,使用的劳动工具己有显著的改进,这些生产工具的使用以及生产经验,需要在氏族成员之间进行推广,更需要年长经验丰富者传授给年青一代。
(2)生活习俗的教育未成年的男女也可旁听氏族长主持的公共事务民主集会讨论,接受民主精神的教育,年长者对未成年人进行尊敬长辈、听从指导、照顾孤老、爱护幼小、发扬团结互助精神的教导,举行成年礼仪式,对其体力、智力、毅力等方面进行考验和教育。
(3)原始宗教教育原始宗教活动在氏族公社时期极为普遍,这类活动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巫术占卜等多种形式,其中含有不同程度的教育因素。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章节题库-第7章 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圣才出品】
第7章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一、选择题1.“升舍”制度是()创立的。
A.元代B.宋代C.唐代D.明代【答案】B【解析】北宋王安石熙宁年间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创立“太学三舍选察升补之法”,简称“三舍法”。
这是王安石改革太学最重要的措施。
“三舍法”是在太学内部建立起严格的升舍考试制度,对学生的考察和选拔力求做到将平时行艺与考试成绩相结合,学行优劣与对他们的任职使用相结合,这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太学教学质量。
同时又把上舍考试与科举考试结合起来,融养士与取士于太学,无疑提高了太学的地位。
2.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
A.《千字文》B.《史籀篇》C.《三字经》D.《急就篇》【答案】B【解析】《汉书·艺文志》载:“《史籀》十五篇”,注云:“周宣王时(前827~前782)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又注:“《史籀篇》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
”这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今已失传。
3.“学田”制度是在()作为制度确定下来的。
A.元代B.宋代C.唐代D.明代【答案】B【解析】宋朝官学制度,继承和发展唐制,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其中一点是学田制度的确立。
五代时已有关于学田的记载,但学田作为一种制度被确定下来,实始于宋朝。
在这以后,宋朝地方学校一般均有学田,作为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
这一制度为后来的元、明、清三朝所长期沿用。
4.“书院”作为一种教育组织正式形成是在()。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答案】B【解析】书院萌芽于唐,但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形成和兴盛则在宋朝。
书院在唐萌芽时,多为个人或家族读书治学之所,既不普遍,也没有系统的规章制度。
至宋朝,不仅书院的数量大为发展,遍及全国许多地方,并且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书院教育体系。
书院内部设立山长、洞主、院长、堂长等职,由“年德老成”者担任,负责书院的组织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
5.《白鹿洞书院揭示》是()制定的。
A.王守仁B.湛若水C.阮元D.朱熹【答案】D【解析】朱熹是南宋最负盛名的大教育家,他精心编撰了《四书章句集注》等多种教材,制订了中国书院史上纲领性的学规——《白鹿洞书院揭示》。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章节题库-第5、6章【圣才出品】
3 / 3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7.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宋在学校制度方面的一大改革是分科设学,设立( )。 A.玄儒文史四馆 B.玄儒律算四馆 C.文史律算四馆 D.文史书算四馆 【答案】A 【解析】自汉代以来,经学教育独霸官学。南宋时,在学校制度方面进行分科教学,设 立研究老庄学说的玄学馆,研究古今历史的史学馆,研究辞章的文学馆以及研究经书的儒学 馆等,这种分科设学的做法,是学制上的一大改革。
6.魏晋南北朝的选士制度是( )。 A.科举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养士求贤 【答案】C 【解析】东汉末,察举制度走向穷途末路,改革选士制度势在必行。三国时期曹操采用 “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九品中正制事实上已经产生,之后,曹丕为取得士族支持,由吏 部尚书陈群重申和修订了九品中正官人之法,明令推广,这时才作为选士法肯定下来,在此 后的三百多年中,遂成为魏晋南北朝的主要选士制度。
5.西晋武帝下令在太学之外再设的一个中央官学机构是( )。 A.鸿都门学 B.宫邸学 C.四门学 D.国子学 【答案】D 【解析】晋武帝咸宁二年(276 年),在太学之外另立国子学,四年(278 年),设置国 子祭酒、博士各一人。惠帝元康元年(291 年),明确规定五品官以上的子弟入学,而太学 则成为六品以下的子弟求学之所,这是我国古代在太制之外专为士族子弟另设国子学之始, 也是门阀士族享有各种特权在教育制度上的反映。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章节题库-第4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圣才出品】
第4章秦汉时期的教育一、选择题1.“文翁兴学”的旧址在现在的()。
A.南京市B.北京市C.洛阳市D.成都市【答案】D【解析】“汉承秦制”,实行郡县制,但是汉朝又保留了西周分封制的残余,封皇子以王位和土地。
被分封给皇子的郡就称为国。
郡国是最大的地方行政单位,地方官学又称为郡国学校。
汉景帝时,蜀郡太守文翁到达成都后,深感蜀地地方偏僻,文化落后,“有蛮夷之风”,便选择属下聪颖吏员10余人,到京师向博士学习,学成以后回到蜀郡,根据学绩情况给予不同的官职。
与此同时,他在成都设立学官,在属县中抽调一批年轻人作为学官弟子,跟随学官学习,毕业后委以一定的官职。
儒家思想很快在蜀地发展起来,改变了当地的风俗,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这便是教育史上所称颂的“文翁兴学”。
“蜀地”指的就是现在的四川成都。
2.“立五经博士”是哪一位统治者的决策?()A.汉武帝B.秦始皇C.周文王【答案】A【解析】在汉武帝之前,习儒学列于博士者,时有其人,但与其他诸子、传记博士相比并没有突出的地位。
文、景帝时,立有《诗》《书》《春秋》博士。
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置五经博士”。
至此,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五经”皆置博士。
因此,“立五经博士”是汉武帝采取的措施。
3.初步建立学校系统——官学和私学是在()。
A.汉代B.南北朝C.西周D.两晋【答案】A【解析】秦代严禁私学,使春秋战国发展起来的私人讲学之风受到严重摧残。
汉兴以后,解除了秦对私学的禁令,私学得以发展起来。
在“独尊儒术”政策的指引下,汉代各类学校教育蓬勃发展,以办学途径划分,可以分为官学和私学两大类。
中央官学中最重要的是太学、宫邸学与鸿都门学。
地方官学按地方行政建制设立。
由此可见,汉代已经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
4.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
A.王充B.董仲舒D.郑玄【答案】B【解析】董仲舒的《对贤良策》以儒家学说为理论基础,广采《诗》《书》《易》《春秋》之义,引用孔子的言论和事迹达19处之多,呼吁统治者改弦更张,实现指导思想和政策的根本转变,以儒家的“德教”作为治国之道,即提出了“独尊儒术”的建议。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章节题库-第1、2章【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章节题库第1章原始时期的教育一、选择题1.根据传说,中国古代五帝时出现的学校是()。
A.庠B.序C.成均D.校【答案】C【解析】《礼记·文王世子》郑玄注引董仲舒曰:“五帝名大学曰成均。
”因此中国古代五帝时的学校被称为“成均”。
“庠”是氏族储存公共粮食之所,由老者看管,所以也成为老人聚集活动的场所,也是氏族敬老养老行礼之地;“序”产生于夏,最初是教射的场所,后来发展成为奴隶主贵族举办一切公共活动的场所。
2.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
A.生物界B.模仿C.生产劳动D.动物本能【答案】C【解析】教育起源说一共有四种:(1)神话起源说;(2)心理起源说;(3)生物起源说;(4)劳动起源说。
“神话起源说”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孟禄,他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的模仿,这种模仿心理就是教育的基础。
“生物起源说”的代表是19世界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托尔诺,把人类社会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与动物的本能混为一谈,从而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
“劳动起源说”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而提出的,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
因此选C。
3.原始社会时期,开始出现了养老和教学兼行的机构(),这种机构是学校的萌芽。
A.庠B.序C.成均D.校【答案】A【解析】“庠”是氏族储存公共粮食之所,由老者看管,所以也成为老人聚集活动的场所,也是氏族敬老养老行礼之地,“庠”兼有两方面的重要活动,即养老与教育。
这种机构是学校的萌芽。
4.氏族公社时期,主要的教育活动不包括()。
A.生产劳动的教育B.生活习俗的教育C.体格和军事训练D.六艺教育【答案】D【解析】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活动包括:(1)生产劳动的教育;(2)生活习俗的教育;(3)原始宗教的教育;(4)原始艺术的教育;(5)体格和军事训练。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章节题库-第13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圣才出品
第13章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一、选择题1.壬戌学制的中学阶段采取()。
A.三三分段B.四年一贯制C.五年一贯制D.六年一贯制【答案】A【解析】壬戌学制的中等教育阶段一共六年,其中初级和高级中学各三年。
2.我国最早实施中小学六三三分段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答案】D【解析】1922年的“新学制”,或称“壬戌学制”。
由于采用的是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又称“六三三学制”。
3.下列教育思潮中,不属于五四时期资产阶级教育思潮的是()。
A.复古主义教育思潮B.平民主义教育思潮C.工读主义教育思潮D.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答案】A【解析】“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是一个急剧变革的历史时期,教育思想和教育改革也异常活跃。
主要的教育思潮有:平民主义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科学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4.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下列哪项措施不是教育部所采取的?()A.废除教会学校,将教会势力驱逐出中国B.废除读经,恢复民国元年教育宗旨的精神C.开放女子教育,教育普及有一定发展D.白话取代文言,改革了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答案】A【解析】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民主与科学思想在全社会尤其是教育领域引起巨大的反响,促进了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教育部所采取的改革措施有:废除读经,恢复民国初年的教育宗旨;推动教育普及,开放女子教育;改革学校教学内容,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改革师范教育和大学。
5.蔡元培提出的教育独立思想是指教育从()中独立出来。
A.政治B.经济C.文化D.社会【答案】A【解析】在《教育独立议》中,蔡元培首先明确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受教育者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自己的人格,能对人类文化发展尽到一份责任,作出一份贡献;而不是把受教育者塑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那些怀有其他目的的人去使用。
他认为,教育与政党、教会在目标、性质上存在严重对立,因此教育要完成自己的使命,就应完全交给教育家去办,保持其独立地位,不受政党或教会的影响。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复习笔记及详解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复习笔记及详解》才聪学习网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内容简介本书是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在参考了国内外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基础上,复习笔记部分对各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
本书参考了该教材的国内外配套资料和其他教材的相关知识对该教材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3.精选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巩固教材重难点。
本书根据该教材的重难点精选了部分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并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目录第1章原始时期的教育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1.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2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2.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3章战国时期的教育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3.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4章秦汉时期的教育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4.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5章魏晋商北朝时期的教育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5.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6章隋唐时期的教育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6.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7章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7.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8章明朝的教育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8.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9章清初至鸦片战争前的教育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9.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10章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10.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11章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11.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12章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12.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13章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13.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14章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14.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15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15.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复习笔记及详解第1章原始时期的教育1.1 复习笔记一、中国教育的起源1中国大地最早的人类在中国土地上一有人类存在,就有教育活动,这也就是中国教育史的开端。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复习笔记及详解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复习笔记及详解》才聪学习网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内容简介本书是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在参考了国内外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基础上,复习笔记部分对各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
本书参考了该教材的国内外配套资料和其他教材的相关知识对该教材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3.精选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巩固教材重难点。
本书根据该教材的重难点精选了部分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并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目录第1章原始时期的教育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1.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2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2.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3章战国时期的教育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3.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4章秦汉时期的教育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4.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5章魏晋商北朝时期的教育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5.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6章隋唐时期的教育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6.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7章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7.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8章明朝的教育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8.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9章清初至鸦片战争前的教育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9.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10章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10.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11章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11.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12章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12.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13章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13.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14章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14.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15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15.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复习笔记及详解第1章原始时期的教育1.1 复习笔记一、中国教育的起源1中国大地最早的人类在中国土地上一有人类存在,就有教育活动,这也就是中国教育史的开端。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章节题库-第11章 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圣才出品】
8.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专文论述师范教育问题的是( )。 A.梁启超 B.康有为 C.张之洞 D.严复 【答案】A 【解析】1896 年,梁启超于《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论师范》,在中国近代教育 史上首次专文论述师范教育问题。
9.中国近代从德、智、体三要素出发构建教育目标模式的第一人是( )。 A.严复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康有为 【答案】A 【解析】严复是中国近代从德、智、体三要素出发构建教育目标模式的第一人。他从对 资本主义价值观念和优胜劣汰的国际竞争形势认识出发,对这一教育目标模式进行了论证。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11 章 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一、选择题 1.我国近代由国家颁布并实施的第一部学制是( )。 A.癸卯学制 B.壬子学制 C.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答案】A 【解析】《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实业教员讲习所章 程》《实业学堂通则》《译学馆章程 55》(译学馆又称方言学堂)《进士馆章程》等,统称《奏 定学堂章程》。因公布时在阴历癸卯年,又称“癸卯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由中央政府颁布 并首次得到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较“壬寅学制”更为系统详备。
标志着湖南教育由旧式书院制度向新式学堂制度的转变,也是湖南近代化教育的开端。促成
新式学校设立和书院制度改革,实现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换。
13.北京大学的前身是创立于维新运动时期的( )。 A.燕京大学堂 B.北洋大学堂 C.京师大学堂 D.北平大学堂 【答案】C 【解析】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在 1912 年 5 月之前使用的旧名。作为戊戌变法的“新 政”之一,学校创办于 1898 年 7 月 3 日,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 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章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7.1 复习笔记
一、宋朝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1.文教政策
宋初的统治者在统一国家之后,对统治策略做了重大改变,由原来的重视“武功”,改为强调“文治”。
与统治策略的这一转变相适应,确立了“兴文教,抑武事”的国策。
概括地说,它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1)重视科举,重用士人
北宋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开始重用文人,充任全国各级政权的官吏,军队也受文官节制。
正因为政治上迫切需要文人,于是便利用传统的科举考试,大量取士。
(2)“三次兴学”,广设学校
宋初重视科举考试,却忽视了兴建学校培育人才,因此开始广设学校培育人才。
“兴文教”的政策在宋初主要表现为重视科举选拔人才,在此之后,将侧重点放在兴学育才。
自庆历四年(1044年)后,宋朝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三次著名的兴学运动。
①庆历兴学是由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主持的,兴学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第一,普遍设立地方学校,诏州县立学;
第二,改革科举考试,规定科举考试先策,次论,次诗赋,罢贴经、墨义;
第三,创建太学,并在太学中推行胡瑗的“苏湖教法”。
②熙宁兴学是由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主持和推进的,教育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第二,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
第三,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科学校;
第四,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
第五,改革科举制度。
③崇宁兴学是蔡京在宋徽宗崇宁年间主持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
第二,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
第三,新建辟雍,发展太学;
第四,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
第五,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上述三次兴学运动,虽然前两次均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但都不同程度地将宋朝教育事业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第三次兴学,对宋朝教育事业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更是超过了前两次。
因此,这三次兴学运动是宋朝“兴文教”政策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体现。
(3)尊孔崇儒,提倡佛道
宋朝统治者尊孔崇儒,大力提倡佛、道,其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但积极提倡的结果,使儒、佛、道三家在长期而激烈的斗争中,逐渐走上了融合的道路。
最后终于孕育出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糅合佛、道思想而成的新的思想体系——理学思想,后经元、明、清统治者的不断提倡,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
2.教育制度
宋朝的教育制度基本上沿袭唐制。
宋初由于重视科举取士,虽设官学,而未被重视,自
三次兴学运动后,才在中央和地方陆续建立起了完备的官学教育体系。
南宋虽偏安江南,但在绍兴、乾道、淳熙年间,官学亦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官学教育制度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
中央官学属于国子监管辖的有国子学、太学、辟雍、四门学、广文馆、武学、律学、小学等;属于中央各局管辖的有医学、算学、书学、画学等;直属于中央政府的有资善堂、宗学、诸王宫学、内小学等。
地方官学有州学、府学、军学、监学以及县学,属于地方政府及诸路提举学事司管辖。
二、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1.辽朝的教育制度
辽朝的教育制度草创于辽太祖时期,经过几代统治者的努力才逐渐确立起来。
辽朝在南京、上京、东京、中京、西京都设国子学,总称为“五京学”。
除了5所国子学外,还设有上京、中京、西京3所国子监。
辽朝地方官学有府学、州学和县学。
州学和县学亦设博士、助教。
辽朝统治者也十分重视贵族子弟教育,曾专门创立“诸王文学馆”,设有“诸王伴读”和“诸王教授”。
辽朝还曾吸收朝鲜留学生。
综上所述,契丹虽属游牧、狩猎民族,但在辽朝立国的200余年间,积极学习中原文化,尊孔崇儒,努力发展文教事业,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了官学体系。
尤其是澶渊结盟以后,社会相对安定,经济较为繁荣,各地设学渐多,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有力地促进了辽朝社会的进步。
2.金朝的教育制度
金朝的学校教育制度效法唐、宋,逐渐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官学体系和相应的管理制度。
至世宗、章宗时期,金朝教育达到全盛。
(1)中央官学
金朝的中央官学包括隶于国子监的6所中央学校:国子监、小学、太学、女真国子学、女真小学和女真太学,也被称为“六学”。
中央学校除上述6所之外,还有司天台办学和宫女学校。
司天台是政府机构,掌天文历数,观察风云气色,隶秘书监。
宫女学校设在宫廷内,专事教授诸宫女。
(2)地方官学
金朝的地方官学主要有府、镇、州学和女真府、州学,此外还有医学。
综上所述,金朝学校教育制度有以下两个明显特点:
①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女真族教育体系。
②学生入学资格的规定更为严格。
金朝在有关中央官学学生入学资格的规定方面,采用唐制。
这是一种倒退,它重新以法定的形式保证了上层官僚子弟享有文化教育的特权。
这是金朝政权在其社会性质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过程中,封建性不断加强的一种反映。
3.元朝的教育制度
元朝的学校教育,开始于太宗窝阔台时期。
至世宗忽必烈时期,学校教育的发展进入兴盛时期,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官学体系和教育管理机构。
(1)中央官学
元朝的中央官学主要有国子学、蒙古国子学和回回国子学。
其中回回国子学是我国中央官学最早的外国语学校,它对于当时中西文化交流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另外,元朝还在司天台和太史院附设学校。
天文、星历学生的教育工作主要归司天台负责。
(2)地方官学
元朝按路、府、州、县的行政区划,在地方上建立起了路学、府学、州学、县学以及小学、社学的儒学系统。
除此之外,还开设了蒙古字学、医学、阴阳学等专门学校。
(3)教育管理机构
元朝在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学体系的同时,设置了相应的教育管理机构。
在中央,国子学隶属于国子监。
国子监又属集贤院管辖。
蒙古国子学隶于蒙古国子监。
回回国子学隶于回回国子监。
天文、星历学生归司天台管辖。
在地方上,诸路、府、州、县学等儒学系统归儒学提举司管辖。
每司设置提举、副提举、吏目、司吏等职。
儒学提举司又上隶中央大司农司。
诸路蒙古字学归蒙古提举学校官管理。
蒙古提举学校官,仅置于江浙、湖广、江西三省,上隶中央蒙古翰林院。
诸路医学由医学提举司管理,上隶太医院。
诸路阴阳学,在仁宗延祐初规定由阴阳学教授管理,上隶太史院。
三、宋元时期的书院
1.书院的萌芽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自唐末以后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书院”的名称始出现于唐朝。
当时有两种场所被称为书院:一种是由中央政府设立的主要用作收藏、校勘和整理图书的机构;另一种是由民间设立的主要供个人读书治学的地方。
在私人设立的书院中,出现了授徒讲学的活动。
虽然具有授徒讲学活动的书院在当时还不普遍,规模一般也不大,没有形成系统的规章制度,但它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新的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正式萌芽了。
现有资料表明,书院萌芽于唐末。
从事授徒讲学活动的书院在唐末萌芽,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官学衰落,士人失学。
社会动乱,官学衰落,是书院萌芽的直接原因。
(2)我国有源远流长的私人讲学传统。
当社会发生动乱,官学无法维持时,私学往往
能以顽强的生命力生存下来,甚至还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3)受佛教禅林的影响。
书院大多也设立于名胜之处,显然是受到禅林的影响。
此外,佛教禅林中,高僧讲经说法通常所采取的升堂讲说、质疑问难等方式,以及徒众把讲经说法的内容记录下来称为《语录》《章句》《讲义》等做法,对于书院的教学活动也产生了影响。
2.宋朝的书院
书院萌芽于唐末,但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形成和兴盛则在宋朝。
(1)北宋书院
宋朝建立后,统治者急功近利,只注重科举选拔人才,而忽视设学培育人才,以至在立国之后的80多年间,官学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书院便以新生事物所特有的强大生命力,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并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
宋初书院在得到较大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著名的书院。
在当时影响较大的书院有六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睢阳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和茅山书院。
(2)南宋书院
南宋偏安江南,虽设置了国子监和太学,恢复和建立了地方州县学校,但由于重科举轻学校,学校有名无实。
同时,理学发展到南宋已趋成熟,形成各个学派,并积极创设书院,授徒讲学。
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南宋书院得到很大发展。
当时影响较大的也有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丽泽书院和象山书院。
(3)《白鹿洞书院揭示》
南宋书院的兴盛与发达,与朱熹修复白鹿洞书院有密切的关系。
白鹿洞书院,原为唐后期李勃兄弟隐居读书处,南宋时期朱熹修复,征集图书,筹措经费,并亲任洞主,亲自掌教,制定《白鹿洞书院揭示》作为书院的学规和教育宗旨,以“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