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现代意义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对现代的管理有什么借鉴和指导意义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对现代的管理有什么借鉴和指导意义?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概述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藏着许多哲学思想和道理,这些思想始终贯穿着中国从古到今的管理实践,涉及到行政、经济、军事、文化、家庭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层次。
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先秦到汉代的诸子百家思想中。
大致可划分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正人必先正己”的管理思想;富有辩证法思想的“经权观”管理思想;经世实用的战略管理思想;“天人合一”的整体和谐管理思想;“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管理思想。
诸子百家中儒、墨、兵、道、法五家管理思想的本质特征在于:儒家重组织,墨家重目标,兵家重决策,道家重领导,法家重控制。
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的管理思想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先秦到汉代的诸子百家思想中。
大致可划分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天人合一”的整体和谐管理思想;“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管理思想。
“正人必先正己”的管理思想;富有辩证法思想的“经权观”管理思想;经世实用的战略管理思想;首先,作为中国文化代表的儒家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其精华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中庸之道”“修己以安人”,“仁者爱人”,“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舍生取义”,“中庸之道,过犹不及”等方面,由孔子创立,经孟子、董仲舒、宋明理学、新儒家等一代代儒学学派的继承、改造和发展,并通过国家强制手段宣扬传播,终于促使儒家管理思想占据了社会管理行为的主导地位,并成为千百年来流传最广泛、最深入人心的管理思想。
墨子对于管理、教育、法制、伦理等思想有丰富的阐述。
他把“兼相爱”看作是人人必须遵守的道德标准,是管理者必须奉行的治国之法。
他的“兼相爱”是以“交相利”为具体内容的,爱与利是联系起来的,仁义与功利是统一在一起的,这不同于儒家的重义轻利,墨子把利作为仁义的内容和目的,他的管理思想对当今的行政管理与企业管理都具有相当的借鉴作用法家韩非子是我国先秦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之今用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之今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之一,它奠基于先秦时期,先秦诸子管理思想具有具体而丰富的内容,在这个时期形成了管理思想深深影响者先秦至明清历朝历代的学者、思想家、哲学家,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在经历数次朝代变迭后仍能一脉相承的原因,其中的理念至今仍为后人所学习、研究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以及以及以往的工作经历,我觉得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对于现代管理有以下现实意义。
一.自知知人,以人为主。
首先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主张从个人的修身做起。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把自己管好,成为组织中有用的一分子,然后才有资格来从事管理,即所谓的“正人必先正己”,最佳的管理行为应是以双向约束为基本要求,不仅通过约束来端正他人行为,同时也应规范自己的行为。
“正己”为“正人”的前提,个人首先要注意自身的行为修养,然后从“为人”的角度出发,来从事、控制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创造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激励环境,使人们能够在激发状态下工作,能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管理是修己安人的历程,一切管理都应以“修己”作为起点,最终达到“安人”的目标。
其实,“安人”的终极目标还是实现自己搞好管理之目的。
其次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很重视人才的选用。
选材用人先要有知人之明,即“知人者智”。
然后还要善于用人,一是用人所长,不求全责备。
即“任人之长,不强所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
此任人之大略也”;二是量才使用,因才施教;三是要不拘一格用人才;四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在选才用才上讲求德才兼备,做人做事兼顾并重,透过好好做人来把事情做好。
恰如司马光所言:“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对于用人先求忠诚再求能力,更加安全。
中国人相信“事在人为”、“人定胜天”,所有的事都是人做出来的,所以我们的管理应该以人为主,作为管理者要具备自知知人的能力。
二.依道而行。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管理的启示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管理的启示研究一、介绍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中国现代管理迎来了空前的机遇与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并将其运用到现代管理中,会有助于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宝库中的瑰宝,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管理思想。
如《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君子有勇无义则荒,有义无勇则惑”,强调了学习、勇气和义的重要性。
同时又如《道德经》中的“为无为之事,为大小之事,都要以平常之心做,才会做得好”、“行人无念,才能一路走到,生不见其形,死不觉其息,无与为期而为之”,强调了无为而治和平常心的重要性。
这些管理思想可以对现代管理提供借鉴与引导。
三、中国传统管理模式中国传统管理模式主要由家族式管理和官僚式管理两种模式组成。
1.家族式管理家族式管理是指企业由家族成员管理,以亲情为纽带的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追求的是长期稳定的经营战略和企业家的奋斗精神。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家族式管理更注重家族内部和企业内部的和谐,以及传承家族文化,以便更好地发挥家族的资源和优势。
2.官僚式管理官僚式管理是指官方担任中央统治者,由下属官员来管理企业的管理模式。
在这种管理模式中,管理者追求的是组织的规范和完整性,以实现高效益为目标。
同时,中央政府对企业的控制和支持也是这种管理模式的特点。
四、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的启示1.以诚待人现代管理中,要想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就必须以诚待人,并树立诚信为重的价值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与人为善,以和为贵,尤其是亲情、尊重、信任和诚信,成为家族式管理的核心价值观。
2.人才发掘中国古代有“长袖善舞”的典故,意味着发现员工的特长,并用适当的方式发挥它们。
这正是现代企业需要做的。
企业的成功,重要的不是单一人才的表现,而是团队的协作成果。
通过多角度发掘员工的潜能,挖掘与发掘员工的差异性,才能真正实现企业人才的有效利用。
3.无为而治中国古代哲学上的无为而治,并不是指什么都不做,而是按照自然规律的要求来治理社会,不强求人的干预,尊重自然,善于变通。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思想的影响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思想的影响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是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自古以来就对中国社会与人们的行为方式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现代管理领域,传统文化对管理思想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
本文将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文化传承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思想的影响。
一、儒家思想对现代管理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中的“仁爱”、“道德”等关键词对现代管理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
儒家主张强调仁爱的情感关系,认为人际关系应该建立在互相尊重、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
而现代管理中也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注重员工间的沟通和协作,促进团队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此外,儒家思想中倡导的“德行”、“诚信”等观念也对现代管理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现代商业领域中,公司的信誉往往决定着其在市场中的地位和前途。
因此,企业管理者要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和诚信经营,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道德形象。
二、道家思想对现代管理思想的影响道家思想主张随遇而安、随天性而活,强调心灵的宁静与超脱。
在现代管理中,要求员工积极面对工作压力,拥有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更好地适应团队合作的环境和要求。
道家思想中追求自然与真理的思想也对管理思想产生了影响。
现代管理者也应该关注企业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此外,追求真理、追求精神和道德的思想也体现了现代管理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员工的全面发展。
三、文化传承对现代管理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对现代管理思想的形成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天人合一、精神升华等思想,不仅引导人们正确的价值观和强大的精神力量,更是培养人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互助意识。
受文化传承的影响,现代管理者还注重企业文化的建立和传播,注重企业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观的传承。
企业文化的建立不仅有助于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有利于企业与社会的沟通和互动。
结语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思想影响深远,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对现代管理思想的影响必将长远存在。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管理中的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管理中的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为人们所推崇。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规范,对于现代管理有着很大的意义和价值。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管理中所发挥的价值。
一、儒家文化——“仁者爱人”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仁者爱人”、“中庸之道”、“君子十年修行一朝成名”等观念。
对于现代管理而言,这些理念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关注员工福利、提高员工待遇,关心员工感受和需求,这都是儒家文化对于现代管理的贡献。
只有让员工感受到管理者的真诚关怀和帮助,才能促进员工和管理者之间更好的沟通和合作。
同时也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推动企业不断前进。
二、道家文化——“无为而治”道家文化思想中包含着诸多精神内涵,如“无为而治”、“天人合一”、“大道至简”等,这些哲学思想和人类文化遗产都表达了中国智慧的奥妙。
在现代管理中,“无为而治”的理念无疑是非常实用和珍贵的。
当管理者遇到一些问题和突发状况时,要善于放手和尊重员工团队的智慧,给员工留下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建立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推动企业的长期发展。
三、建筑文化——“工匠精神”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强调“工匠精神”、“卓越追求”,旨在表达人们对于民族文化和技术的尊重和传承。
在现代管理中,“工匠精神”同样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企业若要长远发展,必须提高产品质量,改善生产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这就需要管理者和员工一起追求卓越,追求工匠精神,把握每一个细节,完美地展示产品,通过优秀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来提高企业整体价值。
四、诗词歌赋——“情感共鸣”中国传统的诗词歌赋,表达着苦难和愁绪,述说着欢乐和感悟。
文化中寄托着人们的梦想和心愿,表达着人们对于未来的信仰和追求。
在现代管理中,“情感共鸣”的表达同样可以让员工和企业建立更为亲密的联系。
管理者应该注重建立员工文化的沟通平台,使他们有机会去表达自己的工作感受和期望,从而让员工有荣誉感和归属感,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论中国传统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论中国传统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引言中国传统思想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智慧和价值观念。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中国传统思想对于现代企业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教思想对企业管理的影响等。
一、儒家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1.1 仁爱思想与员工关系儒家思想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与仁爱。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注重员工关系的发展和维护可以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员工的忠诚度,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儒家思想中的“仁”概念,强调对员工的关爱和尊重,体现了儒家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影响。
1.2 中庸之道与管理决策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鼓励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遵循合理的管理原则。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中庸之道可以引导管理者在面对各种复杂情况时,做出合适的决策和折中的选择,从而实现企业的平衡发展。
二、道家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2.1 自然无为与领导风格道家思想强调自然无为,主张顺应自然、不强求。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管理者可以借鉴道家思想,以自然无为的态度对待企业发展的变化和员工的需求,避免过度干涉和强制,从而建立和谐的领导风格。
2.2 返璞归真与企业文化道家思想追求自然、简单和真实,强调去除繁杂的事物,回归本真。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可以尝试返璞归真的理念,减少不必要的规章制度和繁文缛节,营造简单和真实的企业文化,从而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自我实现的空间。
三、佛教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3.1 因果报应与企业道德佛教思想认为,每个人的言行都会有因果报应,强调个人和企业的道德责任。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佛教思想可以引导企业主要考虑社会责任,注重企业的道德和价值观建设,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良好的企业形象。
3.2 禅修与职业发展佛教思想强调禅修的重要性,倡导内心的宁静和平衡。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禅修可以帮助员工减轻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和个人的职业发展。
企业管理者可以借鉴佛教思想,为员工提供禅修的空间和机会,从而促进员工的成长和企业的发展。
论中国传统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论中国传统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摘要】中国传统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注重人际关系与道德修养,塑造了企业文化中的尊重和礼仪;道家思想强调自然与平衡,启发了企业管理中的务实与谦逊;法家思想注重规则与效率,激发了企业组织的纪律性和执行力;中庸思想提倡中庸之道,引导企业管理的平衡与和谐。
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传统价值观如忠诚、诚信、孝道等也与中国传统思想密切相关。
中国传统思想为现代企业管理提供了丰富的启示,强调了文化传承与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战略导向,还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关键词】中国传统思想,现代企业管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法家思想,中庸思想,传统价值观,企业管理,启示,传统文化,重要性1. 引言1.1 中国传统思想的悠久历史中国传统思想悠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秉承着传统思想,构建了独特的价值体系和管理理念。
从最早的周礼、礼记到后来的儒家、道家、法家等各种思想流派,中国传统思想对人们的思维方式、社会行为和管理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些传统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哲学思想,贯穿于中国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儒家思想强调仁爱、礼仪、忠诚、诚实等价值观念,注重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提倡以德治国、以礼治人。
道家思想注重自然和谐、无为而治,强调顺应自然、顺势而为。
法家思想注重法治、重视规章制度,主张严格执行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
中庸思想主张“中庸之道”,即不过分、不偏颇,追求平衡和和谐。
这些传统思想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管理理念,对现代企业管理产生了深刻影响。
传统思想中的“仁爱”、“信义”、“忠诚”、“谦虚”等价值观念,为企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文化氛围提供了有益启示。
传统思想中的“克己复礼”、“顺其自然”、“法治”等原则,为企业管理提供了行为准则和规范,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和凝聚力。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现代意义

兵家管理思想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应用:借鉴兵家管理思想,建立以战略为导向、以战术为 支撑、以组织为保障的企业文化体系。
兵家管理思想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将兵家管理思想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形成具有中国特 色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
现代意义:强调法治精神,推 动社会公平正义,提高管理效 率
兵家思想是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的重要组成部分
兵家思想强调战略、战术和组 织管理的重要性
兵家思想注重将领的领导能力 和士兵的素质培养
兵家思想强调纪律和执行力, 注重团队协作和协同作战
仁爱思想:以人 为本,尊重员工, 注重员工福利
诚信思想:诚实守 信,遵守商业道德, 树立企业形象
道家强调“以柔克刚”,即管理者应以 柔顺、谦逊的态度对待员工,尊重他们 的意见和需求,以建立和谐的工作氛围 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道家强调“道法自然”,即管理者应遵循 自然规律,尊重市场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 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道家强调“知人善任”,即管理者应了 解员工的特长和优势,合理分配任务和 资源,以实现企业的高效运作和业绩提 升。
道家强调“以柔克刚”,启示现代企业应注重柔性管理,注重员工的情感和需求,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道家强调“和而不同”,启示现代企业应注重多元化和包容性,尊重员工的个性和差异,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创 造力。
法治思想:强调制度和规则的重要性,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权责分明:明确职责和权力,确保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职责和权力范围 赏罚分明:根据员工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激励员工努力工作 创新思维: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性的想法和建议,推动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管理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管理的影响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管理方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然而,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管理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下面将从各个方面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管理的影响。
一、道德伦理观念的传承传统中国文化强调道德伦理观念。
这些观念虽然已有千年之久,但在当代管理中仍然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诚信、忠诚、尊重、信任、克己等传统伦理观念被广泛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中。
一些企业通过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来强化员工的道德伦理观念,提高员工的自我约束和自我要求。
这不仅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
二、注重人才培养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人才的培养。
传统中国文化一直认为人才是国家的根本。
从古代开始,教育便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在当代管理中,吸引、培养、激励和留住优秀员工也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
因此,现代企业也注重员工的培养和发展。
许多企业为员工提供专业培训班、管理课程以及职业晋升计划来激发员工积极性,鼓励他们成为更好的人才。
三、平衡与谐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平衡与谐。
在古代,中国哲学家如孔子、老子和庄子都构建了各自的平衡与谐理论。
在当代管理中,平衡与谐的理念也被广泛应用。
例如,在企业发展中,除了注重经济效益之外,还要注意社会责任、环境保护等方面。
这不仅有助于构建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同时也有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关注员工的情绪和需要中国传统文化关注人的情绪体验和需要。
在传统中国文化中,强调人的感情和情感的发泄。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这个理念也被广泛应用。
例如,在企业管理中,很多企业提供员工休息室、健身房和娱乐设施等,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关爱,更好地调节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五、领导力的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领导力的发挥。
在古代,中国各个领域中的领袖们都被视为具有卓越的领导力。
在当代企业管理中,领导力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企业高层领导者需要具备一定的领导技能和领导素质,才能更好地发挥领导作用,构建团队的和谐氛围,促进企业高效运作。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论文[大全五篇]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论文[大全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e250a206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c7.png)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论文[大全五篇]第一篇: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论文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摘要: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内容,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遗产。
在21世纪的今天,为了推进企业改革和企业管理现代化,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管理科学,我们非常有必要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研究和了解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良性影响和局限性,以开阔我们的视野,拓展我们的经营管理的思路,寻找出一条适合我国企业的发展的现代管理之路。
第二篇:道家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道家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指导教师学院:商学院专业:人力资源管理班级:7班姓名:学号:道家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摘要]本文阐述了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社会内涵, 并揭示了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在企业管理上的现代价值。
道家文化的核心元素无为而治在中国的现代管理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它在提高领导者素质、提升企业竞争力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
本文旨在研究道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的关系, 为现代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从而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道家无为而治现代管理治理国家就像烹煎小鱼一样,这是老子所说有关治国安邦传颂很广的一句至理名言。
这句话既生动有趣而又寓意深刻,治理国家就如烹制一道美味的小菜(小菜一碟,而不是什么名贵大菜),反映了道家宽广的胸怀和幽闲的心情。
烹小鲜,一表示这是一桩小事,不用着急着慌;二是烹小鱼不可随便乱翻动,要不然鱼就碎了。
急了,就会乱了分寸,乱动就会把事搞得一塌糊涂。
古人评论这句话是“不多事琐碎也”。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不教”,而当“民忘于治,若鱼忘于水。
”治国若是,管理一个企业自然更不在话下。
道家一直以来倡导“治大国若烹小鲜”的管理哲学。
道家认为,治国必须坚持政策的一贯性,政策多变则扰民。
这就是老子说的治理大国好比煎小鱼一样,不能常常去搅动它,而是要依据规律,使用巧力,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以适当的方式促使其变化。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的启示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
其中,传统文化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形态,对于现代管理也有着相当大的启示作用。
本文从“绩效管理”、“领导力”、“人际关系”、“企业文化”等几个方面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所带来的启示。
一、绩效管理作为现代管理的基础,绩效管理在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恩怨分明”的思想,这种思想可以为现代企业带来启示。
在员工绩效管理中,要明确工作责任,并且要快速而公正地对员工表现进行评估。
同时,对于表现优良的员工,要有所奖励,对于表现不佳的员工,也要及时地进行纠正和考核,以此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二、领导力领导力是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体现的包括智慧、道德以及勇气等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仁义礼智信”等方面,这种思想可以为现代企业领导者提供启示。
要求领导者能够实现对员工的人性化管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此来促进团队协作,提高企业的生产力。
同时,领导者还要具备爱心和责任心,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爱和激励,从而提高员工的企业凝聚力。
三、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管理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现代企业中,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为贵”思想,对于企业来说,也具有实际的启示意义。
在员工之间要搭建良好的沟通桥梁,尽量减少信息传输和认知偏差,建立互信、互敬、互利的关系,使得员工之间的合作更加高效、顺畅。
四、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核心,它反映了企业的文化价值观、行为准则和办事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诚信为本”,“厚德载物”,“以人为中心”等方面,这些思想可以为企业提供实用的管理启示。
为企业员工树立正面的企业形象,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并且要建立完善的企业价值观,让企业的发展始终保持道德、法律、科技三者相统一的状态。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的启示具有其独特性和根源性,对于企业的管理者来说,熟知和运用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和管理思想,将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摘要】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也是一种特殊的思想资源和管理资源。
我国传统管理思想中的“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为政以德、中庸之道”的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对管理者行为依然有着深远影响。
【关键词】传统管理思想现代管理以人为本中庸之道一、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积极意义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了社会,政治,经济以及生产等方面的经验和理论,其中不乏先进的管理思想。
纵观人类历史,中国是仅有的一个数千年来从未间断过文明史的古国,中国如此坚固和稳定的封建社会结构,无疑是因为这些管理思想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合理性。
现代管理思想不仅源于西方也同时深受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
西方管理思想来源于古希腊文明,从20 世纪初至今已发展成为科学化的理论体系,在近代资本的条件下演变成为具有一定科学形态的管理理论。
西方管理思想偏重于掌握改造自然,早期西方管理思想更多的把人作为工具,这不符合现代以人为本的精神。
而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则更注重自然规律和人文社会的有机结合,所谓“道法自然”,可以说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长处恰好弥补了西方管理思想的不足,二者的结合无疑为现代管理活动打开了崭新的一页。
特别是我国企业管理不应该单纯照抄照搬西方的科学管理理论,由于几千年文化的深层积淀,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决定了我们的管理活动必须立足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将西方科学的管理理论与我国传统文化内涵有机地契合起来,才是我国现代企业管理工作的根本出路。
二、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核心理念(一)以人为本。
儒家是人本思想的集大成者。
人本思想的主要意义在于:第一,强调个体人格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反对将人动物化、工具化,反对无视人的尊严,反对强加于人。
第二,尊重人的利益要求,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
只有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才能对人民进行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以使天下归顺。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理念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理念的启示现代管理理念是在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概念,随着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管理者需要从多种来源汲取经验,寻找适合本企业的方法和技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理念的启示,希望能够从传统文化中获得灵感和指导。
一、中庸之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是对现代管理理念的一种极好的启示。
中庸之道强调的是“兼备”,既不过于刻苦拼搏,也不过于放任自流,二者需要取得平衡点。
中庸之道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实践是优先平衡各个规模和方向的要素,包括人才、财务、品牌和客户,保持各个要素之间的协调和平衡,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立德树人古代中国有一句经典的话:庭有枇杷,暗自涅槃,有客从吴会,私语问余几杯。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庭院里种了一棵枇杷树,它在无声无息中默默成长,有客人从吴地来到这里,私下和我聊天,想喝几杯酒。
这个比喻告诉我们:一个好的企业必须先树立好人的品德和道德,这样才能建立起一个有效的管理机制。
三、人文关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关怀是现代企业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
企业应该重视员工的情感需求,注重职工群体的人文环境建设,实现人性化的企业管理,在员工和企业之间形成互相信任、理解和尊重的关系,从而有效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推动企业不断进步。
四、慈悲为怀在传统文化中,慈悲是一种重要的品质,它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的人性关怀与社会责任。
在企业管理中,慈悲对于企业的员工和社会责任至关重要,管理者应该发挥慈悲之心,关爱员工和社会,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取得更大的社会认可和支持。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理念提出了多方面的启示,从中可以找到许多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这种文化传承不断,无疑可以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经验和借鉴,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创造力。
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有什么借鉴和指导意义信息工程系10级通信二班姓名:付刚学号:1041303058我国古代相继出现了“兵家”、“儒家”、“道家”、“法家”等多种管理思想。
管理是一种方法,从远古的“结绳而治”,到现代的工程控制,皆因人类经济与社会活动的需要而起。
管理是一种文化,无论“图腾崇拜”、“行业禁忌”、还是“组织制度”、“品牌标识”,都同时具有工具属性和文化观念属性。
管理与文化密不可分,管理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法家思想是我国古代众多管理思想里非常有代表性的一支。
它是先秦的一个重要学派,起源于春秋时的管仲和子产,形成于战国时期,衰落于西汉。
因其强调“法治”,西汉以后被称为法家。
经过2500多年的荣辱兴衰,法家思想依然一起持久的生命力影响着后人,它在国家管理,公司经营,企业管理等方面依然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
并和我国古代其它学派的管理思想一起相互交融,取长补短。
时至今日,它依然对我们的企业管理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先秦法家管理思想体系以价值论,历史论,人性论,知识论这四大支点为基石。
法家治道以道为本。
以强国为目标以法为行为标准,以势为运行力量,以术为操控方法,法、势、术亦相结合、三者互补,构成了法家思想的管理观。
他们主张使用客观的,具体的,强制的法律,通过铁面无私的奖罚制度,进一步强化司法的威严和检查的力量。
法家的管理核心是:以奖惩的强制性来求得公平并以此来实现其社会理想。
法家治道的管理内涵是:具备把握管理对象客观化基础和执掌事物规则,来实施组织目标。
法家管理注重“法”、“势”、“术”,即管理制度、管理权威与管理技巧的完美结合。
法家明确赞同“法治”而反对“人治”,主张时时事事都必须严格遵循既定的法令、规则,而绝对不能只依赖管理者的主观判断或个人好恶。
法家通常较少理会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伦理准则,往往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之嫌,但其管理技巧却比其他各家都要丰富。
在组织机构的建立、职位的设置、人员的选拔、授权、监督、考查等方面,法家提供了中国古代管理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极佳范例。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有什么借鉴和指导意义

研究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旨在揭示中国社会管理实践、理论、学派和方法的具体过程及其发展规律;阐明诸家管理理论和思想流派历史嬗变的轨迹;探讨中国古代史中各个管理流派和思想发展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挖掘和研讨各个历史时期管理理论和思想状况与特征,同时,进行与西方管理思想史的比较,反思中国古代管理历史知识和管理历史经验。
这些对提高今天人们的管理决策水平有着重大意义。
实践证明:一个管理者决策正确与否,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其自身的基本信仰、观念和价值偏好。
而基本信仰、观念和价值偏好又常常与人们对中国管理的历史知识和经验的学术修养及其功力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因而,在这个时代面前,管理思想将前所未有地显示出对人类社会生活所发生的深刻影响。
诚然,任何管理思想并不是先验的,而是有一定历史传统所维系应该看到,今天,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作为一种特定的东方文化精神载体,越来越受到西方管理学界的高度重视。
由于西方人际关系的冷漠,与现代高科技硬性的板块所发生的冲碰,使西方管理世界蕴藏着深层的危机。
西方管理学界企图借鉴、引进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以拟作一种软性的介质,来融合西方管理世界中人与物的分裂与对立。
鉴于此,应大力开拓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这一具有重大价值的科学领域,弘扬泱泱流源五千年之久的中华管理文化,加强中外管理学术研究交流,并提高中华民族管理思想在世界学术之林的地位。
受中国生存环境、宗法制度和儒家道家文化影响,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上的二重性表现在思维的方式方法上也体现出了“刚柔相济”的特点。
这主要表现在谋与动、义与利、赏与罚、德与刑、上与下、中央与地方的管理关系上。
1、谋而后动的决策思想。
2、义利两全的取舍思想。
3、赏罚分明的激励思想。
4、德刑并用的宽猛思想。
5、上下同欲的同道思想。
6、执要群效的统一思想。
7、不偏不倚的中庸思想。
8、对立转化的辨证思想。
9、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强调和谐,主张协同,追求和谐的境界,使矛盾和差异的双方协调统一,共同构成和谐而又充满生机的世界。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一、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文化内涵,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
管理思想作为管理活动的升华,其产生与发展都是特定环境条件的产物,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同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主要代表有:(一)管子的管理思想管子是春秋时期齐国最为杰出重要政治人物,他在政治、军事和管理思想方面有杰出的才能,并辅佐齐桓公实现了称霸诸侯的大业。
其主要管理思想可概括为:1、自利的人性观。
管子认为自利是人之所以是人的本质所在。
民,利之则来,害之则去。
民之从利也,如水走下,于四方无责也。
管子认为,人对利的追求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是无可厚非的。
但管子并未走极端,他认为自利与利人是可以调和,人既可以有自利之德,也可以有利人之德,惟其如此才不至于走极端。
2、四民分业定居的管理方式①。
管子第一次提出了国之四民说,即士、农、工、商,并称为国之四民。
管子主张四民务使杂处,即四民不能杂居,应该分开。
处士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
这样做即有利于同一行业的人员集聚,实现经验的交流,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也能够实现组织的和谐,提高专业化程度。
(二)儒家的管理思想儒家思想是我国的正统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程度比较高。
儒家的管理思想主要以仁为核心,特点在于关注人性本质和社会问题。
孔子关于管理的九字名句②: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阐释了管理的核心特点。
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是中和,即中庸、和谐的综合,这是管理的最为理想的状态。
(三)道家的管理思想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其最高境界为道。
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思想基础,无为而治的哲学思维,则是道家管理思想的最高准则。
为涵盖了及其丰富的管理理念。
无为而治要求管理者的管理行为要顺乎事物的发展规律。
无为并不是没有作为,而是不肆意妄为,这是遵循道的要求的。
总之,以无为的理念达到无不为的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管理思想的借鉴

中国传统文化管理思想的借鉴【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深厚丰富,其管理思想也有着独特的价值。
道德为本、和谐共生、以人为本等管理理念贯穿为现代管理提供了借鉴。
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结合,使管理实践更具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传统文化管理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传统文化管理思想的探讨与借鉴,可以推动管理实践的发展,促进组织的和谐发展。
传统文化管理思想的现代意义在于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管理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未来,应继续探索传统文化在管理中的应用,推动传统文化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相互融合,为建设更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
【关键词】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管理思想、道德、和谐、以人为本、现代结合、新时代、现代意义、管理实践、价值、未来发展。
1. 引言1.1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包括:强调家族和社会的和谐、讲究礼仪和仁爱、尊重长辈和传统、重视道德和良知、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等。
这些特点体现了中国人对人际关系、社会秩序和道德伦理的重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在传统文化中,人们被教导要尊重他人、包容差异、保持谦逊和节制,这种稳重和宽容的态度使得社会关系更为和谐,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合作更为紧密。
中国传统文化也强调孝道、礼仪和教育的重要性,通过这些价值观的传承和弘扬,人们能够保持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人对人类关系、生态环境和社会秩序的关注,这种价值观在管理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2 管理思想的重要性管理思想在组织管理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指引组织行为和决策的理论体系,是指导管理者实践的理念和原则,是保障组织顺利运转的智慧和方法。
管理思想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管理思想是指导管理者行为的基石。
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管理者的工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通,而管理思想为管理者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帮助管理者解决各种管理问题,提高管理效率。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有什么借鉴和指导意义(五篇范文)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有什么借鉴和指导意义(五篇范文)第一篇: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有什么借鉴和指导意义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借鉴和指导意义管理是随着人类历史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
自从有了人类历史就有了管理。
人是社会的动物,在从事集体的生产和社会活动时,由于需要组织和协调行动,管理也因此而产生。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中华民族长期生存繁衍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传统民族文化。
现代意义上的管理理论溯源于西方,它是伴随着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诞生而发展起来的。
这就给人们一种模糊的认识:似乎西方文明是孕育现代化管理的唯一母体。
其实,作为在人类共同劳动中产生的管理思想是与各个国家、民族的文明史及其文化背景相关联的。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积淀了浩如烟海的治国、治生(经济)及修身的思想,形成了具有独特韵味的管理文化。
纵观历史,中国古代已经拥有了有效的政府与组织的管理,追溯起来从夏朝开始至今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
古代政府组织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经过时间与历史的考验,沉淀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可供现代人学习与借鉴。
古人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文字,更重要的是理论和思想。
众所周知,管理不是一种单纯的政治或经济行为,它是一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作为维护封建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已消亡,但那些已溶于民族血液中的伦理道德、思维方式、心理形态有些仍然将长期存在,传统的管理思想至今还深深影响着当代企业的管理意识和行为。
现代企业是一个目标性很强的群体组织,群体的效率从根本上取决于群体的核心价值观是否和谐统一,而文化是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制度是解决可以量化可以看到的事物的,文化则影响内心世界影响人的所有行为,中国的企业也在搞企业文化建设,因为从没有制度到有制度管理的根本问题仍大量存在,但是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收效甚微,除了一些企业宣导的文化本身就不堪推敲以外,我们的大文化背景是值得我们重视和关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论文题目: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现代意义院系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高分子材料0701 学生姓名:***学号:***********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现代意义摘要:中国传统思想博大精深,两千多年来对中国、亚太区地区、乃至全世界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浅谈中国传统文化概述,包括渊源流派和传统管理思想。
并针对各流派管理思想精髓讨论其现代意义,本文认为,中国企业的东方式管理模式不仅应该继承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思想精华和哲理,也要同时吸收西方科学合理的现代管理理念,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这才是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现代意义所在。
关键词:传统文化管理思想引言:限于历史因素,中国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始终未能形成一套适应本国实际情况、具有中华特色的企业管理模式;探究一套属于中国企业的东方市管理模式具有重大意义,时代在呼唤中国式的现代企业管理,因此,我们也将研究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探究其现代意义。
1.中国传统文化概述1.1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流派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改革。
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这时期的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代表流派有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商鞅)、兵家(代表人物孙武)等。
汉武帝即位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魏晋的新儒学——程朱理学,在深化传统儒学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
当程朱理学被官方利用,逐渐丧失自身活力以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批评宋明理学,倡导求实精神,以个性解放为核心,反映社会需要的早期启蒙思想悄然滋长,再次开创出思想活跃的新局面。
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主流思想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体系。
1.2中国传统文化与主要管理思想所谓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传统文化中管理思想包括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等的管理思想,儒家管理思想最主要的特征是强调和谐、道家提倡无为而治、法家提倡以法治国、兵家注重战略,这些管理思想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大意义。
2.各流派传统管理思想3.2.1儒家思想儒家也称儒学,由孔子创立,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
儒家管理思想最主要的特征是强调和谐,提倡“德治”,重视“人治”。
儒家思想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从一开始儒家思想就体现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它的精华理念,可以做为提升企业管理人品质修养的文化内核。
代表人物如被誉为一代儒商的香港企业家李嘉诚,便是以儒家思想管理企业取得了令世人嘱目的成功。
2.1.1以人为本儒家主张“天生万物,唯人为贵”、“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这些正与西方认为人是管理对象中最能动、最活跃、最革命因素的理念相契合。
人是现代企业最为核心和宝贵的资源,企业发展不能只注重财富的增长,而忽视了创造财富的人。
因而,在我国现代企业管理当中,应该把对人的管理放在首位,通过实施人才战略、人性化管理和家庭式文化,努力发现、培养专家型和复合型人才,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事业的发展。
2.1.2贵和持中“和”即和谐。
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孟子主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在现代管理中,人和精神已经成为东西方一致认可的一项基本管理思想。
人和朋友多,家和万事兴,国和民富有。
企业管理者要在管理中达到同事之间的和谐,企业之间的和谐,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做出贡献。
“中”即中庸。
孔子讲:“中也者,天下之大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思想的实质为中正,即“不为拘泥,不为偏激,寻求适度、适当”(松下幸之助,《关于中庸之道》)。
企业管理者在管理中要懂中庸之道,想问题、处理问题保持中正,不偏不倚,具体实施于制订工作目标、企业发展定位、人员管理活动中,都应有“中”的理念,才能令企业有序健康地发展。
2.1.3正己正人儒家主张正人先正己,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能自制,后可以治人;能治人,然后能为之用”。
其意是管理好别人要先管理好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则与西方管理理论中的“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你就如何对待别人”这一法则相符。
因此,一个好的企业管理者,应当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推己及人,在才学、能力、品德、气质、作风等各个方面作出表率。
2.1.4仁义礼智信仁是仁爱,义是忠诚,礼是守礼,智是知识,信是信誉。
古圣先贤简单的五个字,便指出了一个企业家和管理者个人修养及行为的准则。
管理者要爱员工、爱客户、爱社会、甚至爱竞争对手,但不是无原则的博爱。
现代社会不讲“重义轻商”,但商业活动中也要讲大义,干大事。
诚信经营,更是企业立足的根本。
儒家主张“诚信者,天下之竭也”。
在人与人的交往、团队与团队的交往中,都应当真诚待人、诚实敬业、恪守信用、讲求信誉,“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2.2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是中国最为重要也是最有影响力的哲学思想之一。
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道德经》)中作了详细的阐述。
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
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
道家提倡自然无为,提倡与人和谐相处。
道家思想的精华理念,可以做为企业管理者成功管理团队、打造高素质高效率团队的法宝。
其最具价值的管理理念有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和以柔克刚。
2.2.1无为而治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无为而治。
优秀的企业管理者要具备这种“无为而治”的品德,应懂得何时为、何时不为,如果能够用好人管好人,则“无为”就是最大的“为”。
管理者要在大略方针的决策上有所为,而在执行细节上有所不为;在求贤上有所为,在用人上有所不为;既不能做甩手掌柜,亦不能事必躬亲;使管理权行使于无形之中,方可达到管理艺术的顶峰。
把“无为”思想运用到社会和企业管理上,要求领导者的行为要顺应自然、社会发展的规律,并按照规律去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不轻易变更;人们在这样的法律、制度下,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才能达到“无为”;而“无不为”对道家来说才是真正的目标。
2.2.2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老子从万物中总结出来的体现“道”的精神,老子认为应该效法大道、顺应万物的自然属性。
顺应自然,才能让万物自由自在地发展,发挥各自的特点,达到“无不为”的境界。
在企业管理中,每个职工都有各自的特长和短处,领导者可对其加以引导,让其充分流动,顺应其自然本性。
通过领导者的正确引导,按照不同职工的特点进行分工合作、扬长避短,才能够激发每一位职工对企业的热爱之情,发挥其特长,使企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经济之道,道法自然,可引申为企业的发展要遵循自然规律。
以宽容友好、顺应自然的思想管理企业。
“最好的竞争是没有竞争”,道家这种看似内敛的自我抑制的管理理论,却包容了最符合发展规律的强大精神内涵,因而能够顺势而为、有无相生,“不竞争”便是最有力的“竞争”。
2.2.3以柔克刚企业的管理有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之分。
刚柔相济是最好的管理方法。
以布兰佳先生在《一分钟经理人》中的观点便是:现代化的管理者需要同时学会“一分钟批评”和“一分钟表扬”。
而其间两者的交融便是所谓的“刚柔相济”了。
2.3其他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2.3.1法家思想法家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
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思想,最早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概念,但由于其思想本质是为极端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服务,其大部分思想被普遍认为已经落伍、过时。
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该学术思想中合理的科学内涵,其中仍有许多精华值得现代企业管理人士借鉴。
如它的法治思想,要求企业必须以法制作为管理的基础,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必须要健全,企业管理者要重视法制在企业生存、发展中的作用,规范企业法制化建设,做到管理有“法”;“法不阿贵”的思想要求管理者必须秉公执法,不偏不私,即便是最高层管理者也不能享有“法”外特权;“赏誉同轨”的思想要求管理者在运用赏罚、毁誉两种激励机制时要做到目标一致,措施得当,在物质鼓励的同时结合适当的精神鼓励。
2.3.2兵家思想兵家是中国古代对战略家与军事家的通称,又特指先秦对战略与战争研究的派别。
兵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及著作是孙子(孙武)及其《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虽是讲的领兵作战,但它却被各个国家的企业家广泛运用在商战之中,原因就是它富含着极其丰富的企业管理和销售的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儒家思想讲的是管理之“道”,兵家思想讲的则是管理之“术”。
首先,孙子兵法开篇言“五事”,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主张天地人三才合一,知天知地,还要知人知才,才能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其次,孙子兵法提出“为将之五德”即“智信仁勇严”,此乃企业管理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特质。
智者人附,信者人归,仁者爱人,勇者服人,严者明人,当企业管理者拥有这些素养后,才能充分调动企业发展的潜力,实现“贤臣择主而事,良禽择木而栖。
”再次,孙子兵法的“奇正相生,出奇制胜”思想,更是企业追求创新,提升自身竞争力的一项重要谋略。
企业要想得以长久发展,不能因循守旧,必须要有大胆创新的意识。
4.结语“究天人之际,察古今之变,明存亡之道,晓兴衰之理。
”中国渊远流长的数千年历史给予了我们不竭的管理思想宝库。
没有文化底蕴的管理一定是不成功的管理。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管理思想更值得现代企业的管理者研究并探究其现代意义,我们应当立足于中华传统精华文化的根基之上寻求各种文化的交融点,做到中西合壁,科学发展,并以理论结合实际,尽快探索建立起现代企业的“中国管理模式”,让中国传统文化再焕生机,让中国民族企业傲然崛起。
参考文献[1]陈雪钧,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对当今企业的启示[J].企业管理,2007,(12)[2]李国英,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J].当代经济,2007,(6)[3]刘华伟,儒家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J].中外企业文化,2007,(02)[4]马惊鸿,中华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的影响探析[J].2005,(09)[5]雷庆翼,论儒家管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8.04期[6]李钟麟,论儒家管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零陵学院学报.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