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超重与失重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重与失重》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超重与失重》。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㈠、教材的地位
《超重与失重》是鲁科版必修一第六单元第四节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本章讲述力与运动状态的关系,证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因此本章的教学尤其重要。本节内容有:1、超重现象;2、失重现象。在学习本节课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牛顿的三定律。这有利于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此外,超重与失重,既是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又是日常生活常见的物理现象,它还是当今宇宙开发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教材中安排这一节,既能进一步巩固学生学习过的受力分析、牛顿运动定律等知识,又能使学生体验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物理知识与现代技术的联系,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与热情。本节有如下特点:①本节的知识与牛顿第二定律紧密相关,可以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释此现象;②利用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使学生能直接或者间接的感受到实验的现象与效果;③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哪些状态下,所测出来的重力会有所改变。
㈡、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什么是超重现象、失重现象和完全失重现象。
②理解产生超重现象和失重现象的原因。
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进行总结归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经历观看录像、分组实验、讨论交流的过程,观察并体验超重和失重现象。
②经历探究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原因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进一步学会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体会到牛顿运动定律在认识和解释自然现象中的重要作用,产生探究的成就感。
②通过运用超重和失重知识解释身边物理现象,激发学习的兴趣,认识到掌握物理规律是有价值的。
③通过观看有关宇航员在太空舱中的生活状态,激发学生爱国、爱科学的热情。
㈢、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释超重与失重,并探究出它们的关系。
难点:准确理解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现象的本质。掌握超重和失重现象并不是物体的重力发生变化,而是物体所受的支持力或拉力发生了变化。
二、说教法、学法
㈠、教法
根据该节课和学生的特点,本人将以探究启发式与谈话法为教学主线,配合以讲授法、演示法为辅,以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为手段,通过创设情境、由问题引入思考,使学生从态度、情感上体验探究过程、自主交流思想理念,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身边的物理现象。所以本节课将用到问题情境法、多媒体辅助法、推理分析法、演示法、小组讨论法等方法。
㈡、学法
通过牛顿三定律的学习,学生对合力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关系已经有初步的认识,但认识不深,所以学生在学习超重与失重时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学习超重与失重时,学生往往会误以为是重力的大小发生了变化。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的直观认识为依据,运用实验教学的直观性以此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梯度。
教学过程中把问题情境法,多媒体辅助法,推理分析法,实验法,小组讨论等方法结合起来,从而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三、说教学过程
㈠、导入新课
创设情景引出对“超重与失重”的感性认识;
1、观看宇航员在神州十号上的视频材料
以此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一个“超重与失重”的现象及感觉,从而导入新课。
2、提出问题:乘坐电梯的时候,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电梯在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我们的感受一直是一样的吗?
3、单手拉断纸带
提出问题:如何单手将悬挂重物的纸带拉断,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初步感觉到运动状态改变时,力的大小也发生变化。
㈡、讲授新课
1、观察并进行实验,形象感知运动状态变化过程中,力的大小也会发生变化。
实验:通过弹簧球的实验,让学生感知到弹簧球在上升以及下降过程中,弹力的大小是不一样的。以此设“问”,激“想”,引出学生对超重失重更深层次的探究兴趣。并进行受力分析,说明视重与实重的区别。
2、通过电梯的升降视频播放,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探求现象本质,循序渐进,突破难点。
速度方视重()实重合力加速度方超重/失重
方向向向超重↑上升加速↑> ↑失重< ↓减速↓
超重↓↓< 下降↓加速失重↑减速> ↑抓住“力”这一主线,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进行教学重点也是难点的突破。
即:⑴、强调视重,定义超重、失重、完全失重;
⑵、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运用牛顿运动定律,揭示超重与失重的实质:不是重力
发生变化,而是支持力或拉力的变化。
㈢、课堂小结,巩固提高
1、总结规律,强调超重与失重的本质
师生共同得出物体的超重与失重条件:
超重:a向上,f>mg
失重:a向下,f 提出特殊情况: 当a=g,且a方向向下时,称为完全失重(F(T)=0) 强调超重与失重的实质:并不是物体的重力发生变化,而是物体所受的支持力或拉力发生了变化。 2、反馈 ⑴、回顾知识并进行练习巩固 回顾前面所提的问题:在电梯里的特殊感觉是什么造成的。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增长学生的见闻,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社会价值,强化学生对超重与失重的认识。 在PPT上展示课后练习题第4题,和课外例题,让学生当场练习,并请学生上来做题 ⑵、课后思考 ①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中的失重现象; ②微重力下水滴的形状。 引导学生思维。鼓励通过网络查阅相关信息,以了解更多贴近生活的相关知识,扩展视野。 四、板书设计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超重与失重时,加速度的方向进行了板书。 超重和失重 超重:F(T)>mg,a向上 失重:F(T) 完全失重:F(T)=0,a=g 五、说课综述 以上是我对《超重与失重》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在整个课堂中,我从生活实例出发,例举多种物理现象,是学生对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物理现象,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接下来进行我的片断教学,我片断教学的内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