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书籍装帧设计概述
书籍装帧设计授课教案
![书籍装帧设计授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e2d308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73.png)
书籍装帧设计授课教案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性质:专业课程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掌握一定的书籍装帧设计技巧,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今后的书籍设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书籍装帧设计概述1.1 书籍装帧设计的定义1.2 书籍装帧设计的作用1.3 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历程第二章:书籍装帧设计原则2.1 整体性原则2.2 美观性原则2.3 功能性原则2.4 经济性原则第三章:书籍装帧设计要素3.1 文字设计3.2 图形设计3.3 色彩设计3.4 版式设计第四章:书籍装帧设计流程4.1 设计前的准备工作4.2 设计草图与方案制定4.3 设计实施与修正4.4 设计完成与评价第五章:书籍装帧设计案例分析5.1 国内优秀书籍装帧设计案例5.2 国际优秀书籍装帧设计案例5.3 学生优秀作品展示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巧。
2. 演示法:展示优秀案例,分析设计思路和过程。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完成书籍装帧设计作业。
4. 互动法:学生之间互相评析作品,教师进行指导。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2. 实践成绩:评估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如设计草图、方案制定、作品完成等。
3. 期末考核: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推荐国内外优秀书籍装帧设计教材。
2.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书籍、杂志、网络资源等。
3. 软件工具:Photoshop、Illustrator等图像处理软件。
4. 实践材料:提供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等基本绘画和制作工具。
六、教学安排课时:共计32课时每周2课时,共计16周七、课程作业与练习1. 作业:每节课布置相关主题的练习,要求学生在下次上课前完成。
2. 练习:学生需要完成一个完整的书籍装帧设计项目,包括封面、腰封、环衬、内文等。
书籍装帧设计PPT优秀课件
![书籍装帧设计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5068bb01f69e3142329427.png)
第一章 概述
• 一、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的演变
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对于书籍装帧形式的影响。 卷轴装 经折装 旋风装 蝴蝶装 包背装 线装 简装 精装
卷轴
经折装(折子)
旋风装
包背装
线装
简装
精装
精装 函套
简装
第一章 概述
• 一、中国古代书籍装帧与中国文化
书籍是文化的结晶,它一产生,自身就具备两种属性:
版面率是指文字内容在版心中所占的比率。 • 6、按以定书籍开本开本比例确定文字和插图的位置 。 • 7.定稿
第二章 书籍装帧设计要素
• 版式中正文设计的其它因素 • 重点标志 、段落区分 、页码 、页眉(页标
题) 、标题 、注文 、插图
第二章 书籍装帧设计要素
• 七、市场类的图书设计
图书的卖点,不仅仅决定于图书本身的内容质量和作者 的声誉,还与图书的外包装、内部设计以及价格等因素 息息相关。有时侯捶后三种因素对一本书的销售结果起 着决定性的作用。
立意 、潜心其中 、驰骋想象 、 艺术联想 、以情动人 、 意在画外 、意境要新 、经营位置 、 主次分明
第二章 书籍装帧设计要素
• 三、书脊
书脊(book back,Backbone),是指书刊封面、封底 联接的部分,相当于书芯厚度。在印刷后加工,为了制 成书刊的内芯,按正确的顺序配页、折页,组成书帖后 形成平的书脊边。经闯齐、上胶或铁丝订,再加封面, 形成书脊,也称为spine。骑马订的杂志没有书脊。书 刊在书脊上印有书名、期号和其他信息。
第二章 书籍装帧设计要素
• 九、版权页
包括了书名、作者、编者、评者的姓名;出版者、发行 者和印刷者的名称及地点;开本、印张和字数;出版日 期、版次、印次和印数;统一书呈和定价等。
《书籍装帧设计》ppt课件
![《书籍装帧设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5d15cd0242a8956bece4a0.png)
制作人:张海华
主要从事设计与民艺教研
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
EMAIL:ZHH001@
布
QQ:285227885
绒料 绒即丝织绒,也称丝绒,绒毛一般耸立高度有3mm左右 ,其表面色泽鲜艳光亮,外观美丽大方,质地厚实而柔 软,富有极好的弹性。 丝绒多用于高档精装书或豪华装封面,其外观华丽,经 烫印后立体感强。烫印性能良好。丝织品封面比棉布封 面易烫印。由于其材料表面细腻、烫印一些细线条图案 (除缎、绒外),效果优于其它织品材料,且耐烫温度 高达165℃,一般烫印温度为120~155℃。如果烫丝绒 书壳封面,需要进行两次烫压,才能达到烫印的理想效 果。
16
二、封面设计的手法
书籍装帧设计“意“的物化形式 有两种:视觉和触觉。视觉要通过 构图、形象、文字、色彩和印刷工 艺等手段表现;触觉要通过材料和 印刷工艺来表现。
(一)构图:传统说法手法和布 白,谢赫在六法论中说的“经营位 置”书装艺术的构图指封面形象的 位置编排;达到先声夺人的形式美 感给销费者强烈的心理感受。
22
皮
23
(五)印刷工艺:胶印、压印、烫印等 表面加工是在印刷品的表面经适当的处理,增加印刷品的光 泽,或增加印刷品的耐光性,耐热性、耐水性、耐磨性等, 起到保护印刷品的作用。 印刷品的表面加工有:上光,复合塑料膜层,上蜡等工艺。 立体封、肌理封。 (六) 封面各部分的关系: (七)前封面与后封的关系:
一、市场调查的意义与重要性 要使艺术设计走向自由,发挥设计师的更大作用,
设计师需走出工作室进行市场调查,这将具有非常重要 的意义:
(一)书籍装帧市场调查可帮助设计师了解书籍装帧 的发展动态;
(二)书籍装帧市场调查可提高设计师对书籍装帧的 洞察力和鉴赏力;
1第一章书籍设计概述
![1第一章书籍设计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5dc571f87f1922791688e8fa.png)
书籍设计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CHINA LIGHT INDUSTRY PRESS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CHAPTER 1
概述
CHAPTER 2
书籍的结构及构成元素
CHAPTER 3
书籍封面、护封的构思与创意表现
CHAPTER 4
系列书籍的设计
CHAPTER 5
二、现代书籍装帧的概述
中国现代著名书籍设计家吕敬人先生曾经通过几十年的书籍设计实践,突破了传统狭隘的 二维装帧概念,将构造学引入书籍装帧设计之中。 他认为:书籍设计是一种立体的思考行为,是注入时间概念的塑造三维空间的“书籍建筑”, 是营造外在书籍造型的物性构想和书籍内在信息传递的理性思考的综合学问,其目的不仅仅是要 创造一本书籍的形态,还要通过设计让读者在参与阅读的过程中与书产生互动作用,从书中得到 整体感受和启迪。
二、现代书籍装帧的概述
“书籍装帧”一词最早是从《梅里亚姆-韦伯斯特大词典》中的“BookBinding”翻译过来的。 在我国,“装帧”一词最早出现于1928年丰子恺等人为上海《新女性》杂志撰写的文章中, “装”有装裱、装订、装潢的意思,“帧”为画幅的量词,装帧一词的本意就是将多幅单页装订 起来,并且进行装饰。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装帧”一词越来越得到社会和出版界的认可,因此“书 籍装帧”成为了专指书籍美术设计的学术名词。
图1-8 周代石刻
一、文字的载体 书籍的起源
到了汉代,石刻更为盛行,如刻在鼓形石头上的文字叫做石鼓文;刻在石板上的文字叫经板; 刻在长方形大石上的叫碑,圆头的叫碣;刻在山崖上的叫摩崖石刻等等。(图1-9至1-11)
图1-9 汉代石鼓文
书籍装帧概述
![书籍装帧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d4d8124558fafab069dc02f4.png)
体、版面、色彩、插图、以及纸张材料、印刷、装订及工艺等各个环
节的艺术设计。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只有从事整体设计的才能称之为 装帧设计或整体设计,只完成封面或版式等部分设计的,只能称作封 面设计或版式设计等。
第一章 书籍装帧概述
• 书籍的概述 • 书籍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最初的探索
文字是附着于载体的。文字与承载材料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整体,往往 被称之为“书”。那么、回溯汉字一步步发展的脚步,我们可以追寻到 遥远的过去,那书籍形成的痕迹。 在我国,距今有五六千年历史的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就有简 单的刻画符号。据学者推断,这可能是中国最原始的文字,也是中国书 籍发展史上人类迈出的第一步。
的事件经历。
东汉熹平年间的《熹平石经》则常被称为中国第一部规模庞大的 石头书。是以蔡邕为首的几个书法家用汉隶书写的儒家经典,作为经 书的标准范本,刻于46块石碑上,立于洛阳的太学门外,供人们阅读、 传抄。
熹平石经残片
公元前11至16世纪的商代,统治者以为天是至高无上的主宰,并 将文字视为神的文字,在遇到祭祀、征战、田猎、疾病等无法预知的 事情时,先人就用笔将文字书写于龟甲或兽骨之上,并用刀锲刻,而 后煅烧,通过占卜来寻求来自上天的启示,这就是甲骨文的由来。人 们往往还称其为“骨头书”。
甲骨文字的排列,直行由上到下,横行则从右至左或从左到右,已 颇具篇章布局之美。甲骨卜辞的摆放似乎也有一定的顺序。铜器至西周已发展至鼎盛时期。用于记事的铭文常常被铭刻在器物 的内壁和器盖的背面。
秦汉的石刻文字,以碣(在天然形状的石头上刻文字)、碑(在加工 成长方形的石料上刻文字,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碑苜刻 题额,碑身刻正文)、摩崖(在天然的岩壁上刻文字)的形式记录着经典 著述与帝王的丰功伟绩,已具有了供大众阅读的功能。 秦国的石鼓文,它是将文字刻在十个天然鼓形的石头上而得名。 每石刻一篇四言诗,记录着秦国国君选车徒、备器械以及狩猎等不同
书籍装帧设计精品PPT课件全文
![书籍装帧设计精品PPT课件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43d092f4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5c.png)
第一章 书籍装帧设计概述
东汉以后,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文明掀开了新的篇章 。文字依附的材料,渐为纸张所代替。
纸书的最初形式是沿袭帛书的,依旧采用卷轴装。轴通 常是一根有漆的细木棒,也有的帝王贵族采用珍贵的材 料来做轴,如琉璃、象牙、珊瑚、紫檀等。卷子的左端 卷入轴内,右端露在卷外,为保护它另用一段纸或丝织 品糊在前面,叫做褾。褾头再系上各色丝带,用作缚扎 。从装帧形式上看,卷轴装主要从卷、轴、褾、带四个 部分进行装饰。“玉轴牙签,绢锦飘带”是对当时卷轴 书籍的生动描绘。卷轴装的纸书,从东汉(公元2世纪 )一直沿用到宋初(公元10世纪)。
图1-2 版牍
第一章 书籍装帧设计概述
新竹容易腐朽或受到虫害,必须先在火 上烘干,去掉水分。简的长度,一般有 三尺、一尺半、和一尺三种。
编简成册的方法是用绳将简依次编连, 上下各一道,再用绳子的一端,将简扎 成一束,就成为一册书(见图1-3)。 汉代时的简,书写已经十分规范,先有 两根空白的简,目的是保护里面的简, 相当于现在的护页,然后是篇名、作者、 正文。一部书若有许多策,常用布或帛 包起,或用口袋装盛,叫做“囊”,相 当于现在的书盒。
《家》 吕敬人
第一章 书籍装帧设计概述
三、对书籍设计的认识
书籍设计是一项整体的视觉活动,它的目标有四个:促 进阅读;保护书籍;美化书籍;提高附加值,促进销售。
书籍装帧设计包含了书籍所必需的材料与工艺的总和。 从书籍装帧的历史可以看出,传统意义上的书籍装帧的
主要任务是保护书籍,其对书籍的美化是受限制于当时 的伦理思想和审美标准。
第一章 书籍装帧设计概述
书作为一个整体,书稿内 容是最重要的文化主体, 故称之为第一文化主体, 而书籍设计则成为书的第 二文化主体。一本书的装 帧虽受制于书的内容,但 决非狭隘的文字解说或简 单的外表包装,设计家应 从书中解读作者的意图, 挖掘深层涵义,觅寻主体 旋律,铺垫节奏起伏,用 知性去设置表达全书内涵 的各类要素。
书籍装帧的起源与发展 书籍装帧设计概述 教学PPT课件
![书籍装帧的起源与发展 书籍装帧设计概述 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9999aecf84b9d529ea7a63.png)
美化功能集中体现在书籍的形态美上; 设计者以具有美感的书籍装帧形式,传递 出对书籍内容的理解;通过艺术的表达方 式,使读者对书籍及其内容产生美好的联 想;通过渗透在书籍中的美,为读者创造 温馨的阅读氛围。
电子书大大降低了图书的成本,实现了产品零库 存,全球同步发行,购买方便快捷且价格便宜。
1.2.4电子书的产生及发展趋势
电子书的未来发展空间很大,但是, 在拥有无限商机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 弊端。 1、容易眼睛疲劳,不利于身体健康。 2、依赖设备,没有独立性。 3、盗版横行,不利于保护知识产权问 题,让原创作者受到巨大的损失。
书籍装帧是增加书籍商品价值的重要手段, 具有吸引力的装帧形式能够引起消费者的 购买欲。
书籍装帧所赋予书籍 整体形式的令人愉悦的视觉 美感,无形中成为了商品的 附加值,在竞争日趋激烈的 市场条件下,如何通过提高 产品附加值来增强书籍的市 场竞争力,是书籍出版部门 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书籍装帧是关乎书籍形象 的重要因素,它具有传递商 品信息,吸引顾客的作用。 书籍能否畅销,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书籍的装帧形式,也 就是书的包装形象。“不用 言语的说服者”可谓是对优 秀书籍装帧的形象说明。
电子掌上阅读器是一种便携式的手持电 子设备,专为阅读电子书的掌上阅读器设计。 无论怎样界定电子书,都应具备三个要素, 一是电子书的内容,二十电子书的阅读器, 包括个人计算机、个人手持数字设备、专门 的电子设备等;三是电子书的月底软件。
一套完整的书籍装帧描述
![一套完整的书籍装帧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041f0049767f5acfa1c7cd15.png)
书籍装帧第一章概述读者读书,读的是上架后的书,一本平装的或精装的硬封面的书,是一个有形的、握得住的物体。
这个意义上的书籍不是作者一个人可以完成的的,它是经过设计、排版、印刷和装订等等工序制作出来的。
也就是说,有了作者写的内容,还要继之以适当的物质形式才会有完整的可供阅读的书籍出现。
所谓的书籍装帧设计,就是经过艺术设计赋予书籍一个恰当的形式,设计的对象包含了一本书所以形成的全部因素,即护封、封面、扉页、环衬、书脊、插图、板式、字体、开本、精装材料、油墨、印刷方式、装订方式等等,是一个整体的系统的工程。
1 起源●人类社会自有文字以来,就有了文字的物质载体-----书籍。
●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可以追溯到商代。
●我国文字逐渐经历了甲骨文向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演变,书籍的形式也逐趋完善。
从早期的龟甲、兽骨,到把文字刻在陶器、石器、青铜器、石碑上,再到把文字写在竹简上,将竹简一片一片编连在一起,称为“简策”这种把竹简编连起来的装订方式,是早期书籍装帧的较完整形式,已具备了现代书籍装帧的基本形式。
此后,书籍装帧的形式更加丰富,竹、木板、缣帛(jian bo)等都作为书籍的材料,而且根据材料的不同,采用的装订方式也不同,如卷轴装、散页装、背包装、蝴蝶装、折页装、线装等等。
●早在公元前2500年前后,古代的埃及人就把文字刻在石碑上,称为石碑书。
古代的巴比伦人和亚述人则把文字刻在黏土板上,再把黏土板放在火上烧制成书,由于泥板不能装订,故书都是散开的,像泥瓦一样。
●最早的西方文明起源源于古希腊的米诺亚文明,米诺亚文明受古埃及人的影响很深。
埃及人使用莎(suo)草纸进行书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西方的书写材料也以莎草纸为主。
2 发展●书籍装帧的发展与印刷术密切相关。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生最早的国家之一,四大发明中有两项对书籍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那就是造纸术和印刷术。
东汉时期纸的发明,使书籍有了纸质的形式,这种形式一直沿用到今天。
书籍装帧设计课件
![书籍装帧设计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e3be31410a6f524ccbf85db.png)
此印刷时纸的利用率较高,型式也比较美观大方,是国际上
通用的一种规格。
开本的大小和形状的选择与设计,需要根据书籍的不同 情况来定。要考虑如下三个要素:
1 书籍的性质和内容
2 读者的对象和价格 3 原稿篇幅
a)诗集:通常用比较狭长的小开本
b)理论书籍:大32开比较常用 c)儿童读物:接近方形的开度 d)小字典:42开以下的尺寸 e)科学技术书:需要较大较宽的开本 f)画册:接近于正方形的比较多
1.书籍装帧的构成要素
堵头布
书籍组成部分
精装封面 副扉页 环衬页 正扉页 护封 勒口 书心
第二节:书籍装帧的构成要素
1.书籍装帧的构成要素
书盒
封面 书脊
书盒与书籍的组合部分
第二节:书籍装帧的构成要素
1.书籍装帧的构成要素
书盒也称函套,根据书的大小、厚度而制。一般用来放置比较 精致的书册,大多用于丛书或多卷集书,它的主要功能是保护书册, 具有便于携带和收藏的特点。
2、如何设计一本书?
2.什么是书籍装帧设计
• • 人类精神文明物质载体的结构和形态的设计; 指对开本,字体,版面,纸张,印刷,装订和材料进 行实现的艺术设计,从原稿到成书的整体设计, 也称为 装帧设计。
为什么要对书籍进行设计?
3.书籍装帧的功能
(1)促进销售功能 书籍装帧的功能可分为两个方面——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 实用功能体现在有利于阅读、促进购买、保护书籍等方面。 书籍装帧审美功能体现在其“愉悦”作用,能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 可以烘托阅读氛围等。
第二节:书籍装帧的构成要素
1.书籍装帧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书籍装帧的构成要素
1.书籍装帧的构成要素
订口、切口:书册被装订的一边称订口,另外三边称切口。 不带勒口的封面在设计时要注意在三边切口处应各留出3mm的出血边, 以供印刷装订后裁切光边之用。 飘口:精装书前封和后封的上切口、下切口及外切口都要大 出书心3mm左右,大出的部分就叫飘口(图1-40)。 书芯:包括正扉页、副扉页、环衬页、正文页、插图页、序言 页、目录页、版权页等。
书籍装帧
![书籍装帧](https://img.taocdn.com/s3/m/dff240c380eb6294dd886cf5.png)
第一章书刊装帧设计概述第一节装帧设计的作用与范围一、装帧设计的概念“装帧设计”在西方国家有着不同的表述:书籍设计Book Design或书籍装帧设计Book Binding Design;视觉艺术Visual Art;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编辑设计Editorial Design;有人把它并入工业设计Industry Design范畴;桌面出版系统Desktop Publishing;数字化设计Digital design。
在汉语里,装帧的“帧”,本意是书画等物的数量单位,“帧”就是“幅”的意思。
如今人们对“装帧”的解释已转化为对书刊进行美化打扮的意思。
书刊装帧设计,是从书芯到外观一系列的设计,把作者的思想及作品的特色与宜人的感性形式融为一体,从而创造出书刊的整体视觉形象,给读者带来审美享受。
二、装帧设计的作用1.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
装帧设计的影响贯穿于读者阅读的全过程。
2.揭示书刊的内容和基本精神。
装帧设计的重要作用是体现编辑编排思想,因为装帧设计不仅是把作者的稿件如实地编排出来,更重要的是通过版面编排的先后、主次、标题的大小等设计者对稿件内容作出的直接评价,来揭示书刊的内容和基本精神。
3.保护和美化书刊。
每一种书籍和期刊都是从一叠文稿演变为一本印刷而成的出版物的。
装帧设计者需要把文字、图片等原材料进行设计编排,然后经过制版、印刷和装订等工艺流程,才能成为完整的书刊。
经过装帧,可以使散页成册,可以保护和美化书刊。
三、书刊装帧设计的范围1.书籍装帧设计的范围①开本大小及形态的选择。
②外观部分的设计。
③书芯内页的图文版式编排。
④辅文的设计。
⑤插图的绘制。
⑥印刷工艺的选择与应用。
⑦材质的选择与应用。
2.期刊装帧设计的范围各种期刊有以下共同之处:①内容杂多,文章形式多样。
②一本期刊里的文章往往是许多作者撰述的。
③期刊是一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一般多为平装。
上述三点就是期刊区别于书籍的重要标志。
(完整版)书籍装帧设计
![(完整版)书籍装帧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6a7ae6f7375a417866f8fd6.png)
2.设计内容:
书籍造型设计、封面设计、护封设计、环衬设计、扉 页设计、插图设计、开本设计、版式设计、纸张材料、 纸张印刷工艺。
第二章、书籍装帧设计的分类
一、文艺类书籍
文学类书籍 艺术类书籍
二、科教类书籍 三、儿童类书籍 四、期刊杂志类
第三章、书籍装帧的基础问题
一、
纸张-书籍的最基本材料
二、
纸的分类
第四章、书籍装帧的基本结构
章节结尾 ——可能会包括所有前面提及的内容 ——右手页,结尾在左手页 ——可能包括来源注释 ——可能包括简单的参考书目 ——依赖于编辑的个人喜好,有可能还会包括图片目录,当然,这些也 可以放在尾页部分
第四章、书籍装帧的基本结构
来源注释 ——来源和参考资料被放在结文部分,或者是每一章的结束
西式
平装
运用软卡纸印制封面,成本比较低廉,适用于一般篇幅 少、印数较大的书籍。平装书的订合形式常见的有骑马 订、平订、锁线订、无线胶订、活页订等;
精装
第六章、书籍的装订形式
二、中式装订形式
简策装
卷轴装
旋风装
经折装
蝴蝶装
线装
第六章、书籍的装订形式
三、西式装订形式-平装 (1)平订
(2)骑马钉
书籍装帧设计
01 理论部分
Contents
目录
01
书籍装帧设计概念
02
书籍装帧设计的分类
03
书籍装帧的基础问题
04
书籍装帧的基本结构
05
书芯的图文版式编排
06
书籍的装订形式
第一章、概念
1.书籍装帧设计:书籍装帧设计是指从书籍文稿到成书出版的整个设计
过程。经过策划、设计、制版印刷到装订成书的全过 程。
书籍装帧 设计
![书籍装帧 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fda617a7fd5360cba1adb82.png)
四、书籍装帧功能: 书籍装帧功能
(1)促进销售功能--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
(2)传达信息功能
书籍装帧承载着书稿内容,是传达信息的载体,它以明确、艺 术化的方式把书稿内容的信息传达给消费者,使消费者在较短的时 间内就能够了解书籍的内容。
(3)保护功能
把零散的书页或纸张装订成册,可以使书籍坚固、美观、易 于读者翻阅和保存,并使其在翻阅、运输和储存时不被损坏。
充满活力癿字体何尝丌是根据书籍癿体裁、风格、特点而 定,字体癿排列同样象广告设计极图中所讲述癿,把它们 视为点、线、面来迚行设计,有机地融入画面结极中,参 不各种排列组合呾分割,产生趌味新颖癿形式,让人感到 言有尽而意无穷。
封面上癿图形,包括了摄影、插图呾图案。有写实癿、有 抽象癿、还有写意癿。具体癿写实手法应用在少儿癿知识 读物、通俗读物呾某些文艺、科技读物癿封面设计中轳多 。因为少年儿童呾文化秳度低癿读者对亍具体癿形象更容 易理觋。 科技读物呾一些建筑、生活用品乀类一画册封面运用具象 图片,就具备了科学性、准确性呾感人癿说明力。
第二章 书籍装帧设计
书籍设计的范围 开本大小的选择,外观(封面,护封,书脊,勒口,封套,腰封,书签) 版式编排(字体,字号,间距,行距,标题,正文,书眉,页码) 插图绘画 印刷工艺的选择和应用 材料的选择和应用
后勒口
封底
书脊
书名
封面
前勒口
书号、定价
出版社名
书籍组成部分
堵头布
精装封面 副扉页 环衬页 正扉页 护封 勒口 书心
扉页上的字体不宜太大, 可与封面的字体保持一致,但 和封面相比稍平和淡雅,以保 证封面、书心的节奏关系以及 封面、书心的和谐关系,设计 要求简练、概括、大方、书名 文字明显、突出,其他信息的 字体、字号得当、位置有序。
《书籍装帧设计》教学大纲(大全五篇)
![《书籍装帧设计》教学大纲(大全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32eff0e0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0e.png)
《书籍装帧设计》教学大纲(大全五篇)第一篇:《书籍装帧设计》教学大纲《书籍装帧设计》教学大纲(Book Design)课程代码:1D12983 学分:3.0 总学时数:48 理论时数:12 实践时数:36 先修课程:图形设计;文字版面设计;设计表现;印刷工艺开课对象:艺术设计专业(平面设计方向)本科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1.课程性质:必修 2.目的与任务:通过对书籍装帧设计理论的学习,以及具体的设计训练使学生明确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原理,了解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趋势;掌握书籍装帧设计的一般规律、特点与设计创作方法;初步掌握书籍装帧的相关工艺知识,并在设计中自觉的运用。
《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是平面设计专业的重要教学环节,同时书籍装帧设计也是平面设计中较为综合的一个设计门类。
根据这一特点,课程必须加强书籍装帧设计与社会需求之间关系的认识,设计课题的内容要求真实,并且要结合相关的技术知识(如印刷工艺)进行综合设计的训练,以锻炼学生设计实践能力。
二、课程内容的基本要求(一)理论讲授部分第1章书籍装帧设计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书籍装帧的发展历程与趋势,了解书籍装帧的基本特征。
[教学内容] 1.书籍装帧的起源; 2.书籍装帧的发展;3.近现代书籍装帧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近现代书籍装帧的发展趋势;难点:书籍装帧的发展的脉络和各时期的特征。
第2章书籍装帧工艺、材料与设计第二篇:《书籍装帧设计》教学大纲《书籍装帧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0410300 中文名称:书籍装帧设计英文名称:Binding and Layout Design for Books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平面方向)课程类别:专业必修开课时间:第5学期总学时:60学时总学分:3学分二、课程简介书籍装帧设计是一门艺术设计专业平面设计方向的选修课程。
书籍装帧设计是书籍的成型设计,起着美化保护书籍的作用,是编辑工作的延续。
书籍装帧设计资料
![书籍装帧设计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43a5fdc3186bceb18e8bb0f.png)
第一章传统书籍形态沿革1.龟甲、兽骨编缀成册是世界上最早的装订形式,产生于殷商时代,持续使用到西周,大约有3000多年历史。
2.书籍装订材料进化为竹和木,书籍形态便出现了“简策”,竹木简策起源于西周后期,一直沿用到公元4世纪,其连接材料先是动物皮条和藤条,后又用麻、丝捻成的绳。
用动物皮条和藤条连接书籍称“韦编”;用丝麻绳连接称“丝编”。
用竹木片刻写的书(先是刻字,后有了墨和笔就改为写字)称为竹木简。
将刻写后的简,依顺序编排扎缀起来成为一束,即称策——简策。
简相当于现在的“册”。
3.简策装连接方法是将竹木或木片编排扎缀成策即竹木简策。
4.牍,则是用于书写文字的木片,与简并行使用。
与简不同的是木牍以片为单位,一般着字不多,用于书写短文、书信。
用木板刻写的书称为“版牍”,一块木板制书时称“版”,刻写文字后的称“牍”。
一尺见方(一平方尺)的牍称“方”。
在牍上面刻写较短的文章和极少的字称为版牍。
5.青铜器书,除了用甲骨刻写文字记事的书以外,商代后期又出现了在青铜器上铭刻文字的书。
6.考古最早的石头书,有秦国的石鼓书。
因为刻石的形状像石鼓,故得名石鼓书。
7.1898年,德国籍的古埃及学者耶比鲁斯在埃及特洛伊古城金字塔的木乃伊棺里发现了纸莎草纸,这种纸与中国用树皮和麻布做原料来制造的纸完全不同,它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用古埃及文,古希腊文,古罗马文和阿拉伯文等书写的纸草文献,现存有数十万张之多。
纸草纸文献上记载了大量的珍贵历史资料,迄今为止,最长的纸草卷长达40.5米。
8.册子本,或称折叠精装书,源于西方。
9.“卷”形式是“策”形式的演变,只不过材质不同而已,是印刷术发明初期最常用的装帧形式,卷配上轴就叫卷轴装。
10.轴为圆柱形,用卷粘裹起来,作为卷的轴心其作用是支撑卷,使其挺括、平整,便于阅读和保存。
轴被卷粘括后,其两端露在外面,称“轴头”。
11.梵夹装是佛经的一种装帧形式,是仿照梵文贝叶(同页)经的形式,将纸裁成长条,两面书写。
第1讲书籍装帧概述
![第1讲书籍装帧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8ca71e661eb91a37f1115cea.png)
包背装的书籍除了文字页是单面
印刷,且又每两页书口处是相连 的以外,其它特征均与今天的书 籍相似。
⑥线装
线装是古代书籍装帧的最后一种形式。线装是中国印本书籍的基本形 式,也是古代书籍装帧技术发展最富代表性的阶段。 线装书籍起源于唐末宋初,盛行于明清时期,流传至今的古籍善本颇 多。
⑦简装
简装,也称“平装”,是铅字印刷以后近现代书籍普遍采 用的一种装帧, 在二三十年代到五六十年代前后,很多书籍都是用铁丝双 钉的形式。 另外,一些更薄的册子,内页和封面折在一起直接在书脊 折口穿铁丝,称为“骑马订”。但是,铁丝容易生锈, 故不宜长久保存。
尽管东西方各地文明的发生有迟有早,但都在不断地努力吸收别人的先
进文化,创造改革本土文化。他们采用不同的材质、形式制作书籍,其 目的是一致的,就是把当时的生活、思想、经验记录下来传予后人,同
时为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三)书籍装帧的概念
• 书籍生产过程中的装潢设计工作,又称书籍艺术。一般包 括选择纸张、封面材料、确定开本、字体、字号,设计版 式,决定装订方法以及印刷和制作方法等。
西方的书写材料也以莎草纸为主,莎草纸质地松脆,不宜保存和流传,
中世纪以羊皮纸替代它。
• 羊皮纸呈半透明状,是用山羊、绵羊的皮通过浸泡、软化、上粉、打 磨等工序制作而成。
• 由于手工操作,所以羊皮纸厚薄极不均匀,以薄为佳。书写用手抄方
式,抄写者用扁头的笔抄写经文或法典。羊皮纸的试制成功,给欧洲 的书籍形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由卷轴式改变为册页式,页码平放装 订,改变了以前保存与阅读困难的情况
某些方面手绘作品更具有艺术性,是摄影力所不及的。
(二)书籍装帧的历史
• 1.中国书籍设计的发展
(书籍装帧)教案
![(书籍装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a68147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40.png)
讲授法、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法
教学手段
教室多媒体课件讲解
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第一章 书籍装帧设计基础
一、了解书籍装帧设计
书籍装帧设计是书籍造型设计第总称,包括纸张、封面材料确定开本、字体、字号、设计版式,决定装订方法以及印刷和制作方法等。
1、什么是书籍装帧
书籍装帧是一种艺术创作,是人们运用美的规律所创造的以阅读和使用为实用目的的物质载体。书籍装帧是一门“构造学”,是将书籍外在造型与内容进行整体设计的综合学问。而应是以书籍的整体设计为载体。包括书籍的封面、环衬、扉页、序言、目录、文字、版式、插图、页码等一系列的设计,最终将书籍做成一个有血有肉充满感情与特质的生命体。
三、书籍的结构
书籍作为一个系统、一个整体,通常有封面和书心两大部分构成,且结构间组织严谨,相得益彰。封面包括封腰、护封、封面、护页、勒口等;书心包括环衬、扉页、序言、目录、内页、插图、版权页等。装订方式的不同也会影响书籍第结构。
1、封面
封面又叫书皮或封一,记载书名、卷、册、著者、版次、出版社等信息。封面能增强图书内容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可以加深对图书的宣传,在设计上不同于一般的绘画。图书的封面对图书的内容具有从属性,同时要考虑读者的类型,要为读者所理解。
线装——线装书是我国传统装帧技术史中最先进的一种,线装书籍便于阅读,又不易散破。线装书是从包背装发展而来的,始于明代中叶(公元14世纪),盛于清代。线装书的结构分为书衣(封面)、护页、书名页、序、凡例、目录、正文、附录、跋或后记,与现在的书籍次序大致相同。从封面到正文、行、阑、牌、界以及插图,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设计。
2)书籍装帧第法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从在实物上雕刻文字,逐步向着书籍的方向发展。我国古代书籍发展很早,并且在书籍出现时就非常注重书籍的装帧。我国最早书籍第装帧分为简牍装、卷轴装、线装、旋风装、包背装、经折装、蝴蝶装。
书籍装帧概述
![书籍装帧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ff96c959650e52ea5418981b.png)
2.艺术的审美功能
3.商业功能
二、全面的思考——书籍是一个整体
• 书籍装帧是书籍存在和视觉传递的重要形式。优秀的装帧设计都是充分发挥其 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达到一种由表及里的完美。
• 一本成功书籍包含了作者的智慧,也体现了设计师的灵感和才华。当读者捧起一本书翻 看或是面对一套丛书的时候,会有来自视觉、触觉、嗅觉、味觉甚至听觉的整体的感受, 并在短时间内作出对整套书的整体印象的判断。因此,作为书籍装帧设计师对书籍的整 体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三 书籍形态Leabharlann 流变• (一)、中国书籍装帧设计形式的发展 • 1.甲骨
2.玉版
3.简策版牍
4.帛书
5.卷轴装
6.经折装和旋风装
7.蝴蝶装、包背装、线装
8.简装与精装
(二)、西方书籍装帧设计艺术的发展 • 1.原始的书籍
2.现代的书籍
(三)、概念书籍
(四)、电子书籍
四、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原则
• 因此,书籍设计是对开本、字体、版面、插图、封面、护封 以及纸张、印刷、装订和材料的艺术设计,是由著作者、编 辑者、设计者、印刷者、出版者、销售者等不同的部门各尽 其职共同完成的从原稿到成书的整体设计。
(二)、书籍的功能 书籍的功能表现为三个方面:
实用功能、艺术的审美功能和商业功能。 1.实用功能
(一)、形式与内容
• 在书籍装帧中,书籍的内容决定其装帧形式和表现手段,装帧 设计必须反映和揭示该书的内容或属性。也就是说书籍设计一 定要做到“表里如一”,即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二)、整体与局部
• 为了使书籍的风格整体协调,设计师应使各部分之间互相配 合,统筹考虑,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同时各局部又有各 自适当的位置,做到主次有序,与整体形成协调的关系。如 色彩与造型的协调、表现形式与使用材料的协调等。
书籍装帧设计
![书籍装帧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ba24b5a312b3169a451a47c.png)
旋风装和经折装。 3、由卷轴装的册页过渡的册页装形态——旋风装和经折装。 由卷轴装的册页过渡的册页装形态 旋风装和经折装
经折装是将一幅长条书页,按一定的宽度 一正一反,折叠成长方形,用较厚的纸、 织物或色纸粘贴首尾两页做书皮,这种形 式就叫做经折装通常也称为折子装。经折 装完全改变了卷轴装阅读方式,卷轴装如 要查阅中间某一段内容,必打开舒卷查阅 不便,经折装更有利于成册的存放和收藏。 经折装和旋风装产生于唐后期(公元9世 纪),是从卷轴装到册页装的过渡形式。 旋风装实际上是经折装的变形产物。它是 用一张大纸对折起来,一半粘在书的最前 面,另一半从书的右边包到背面,粘在末 页。如果从第一页翻起,一直翻到最后, 仍可接连翻到第一页,回环往复,不会间 断,因此得名旋风装。
蝴蝶装、 4、册页的书籍形态——蝴蝶装、包背装和线装。 册页的书籍形态 蝴蝶装 包背装和线装。 大约在北宋末期,线装书刚出现。到 清代线装书成为独具民族气派的“国 装”了。将若干折页的前后加放两张 书皮,用锥子穿小孔,再用棉线或丝 线装订成册,常见的是四孔订法,也 有六孔、八孔的。 蝴蝶装 蝴蝶装就是将印有文字的纸面朝里对 折,再以中缝为准,把所有页码对齐, 用糨糊粘贴在另一包背纸上,然后裁 齐成书。蝴蝶装的书籍翻阅起来就像 蝴蝶飞舞的翅膀,故称“蝴蝶装”。 蝴蝶装只用糨糊粘贴,不用线,却很 牢固。
·书籍的定义 书籍的定义
指在一定媒体上经雕刻、抄写或印刷或光映的图文著作物。 指在一定媒体上经雕刻、抄写或印刷或光映的图文著作物。
·书籍设计的定义 书籍设计的定义
指开本、字体、版面、插图、封面、护封以及纸张、印刷、 指开本、字体、版面、插图、封面、护封以及纸张、印刷、 装订和材料事先的艺术设计。 装订和材料事先的艺术设计。从书籍装帧设计原稿到成书 的整体过程,也称为装帧设计。 的整体过程,也称为装帧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书籍装帧设计概述
一、书籍设计的发展历程 1.我国书籍装帧的历史 • 中国是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 中国是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书籍的设 计与制作也有着丰富的历史。 计与制作也有着丰富的历史。 • 书籍产生的前提必须有文字,文字是书籍产生的基 书籍产生的前提必须有文字, 本条件。远古时期,人类除语言传递信息外, 本条件。远古时期,人类除语言传递信息外,还用结绳 来记载事情,即把绳子打成各式各样大小不同的结, 来记载事情,即把绳子打成各式各样大小不同的结,代 表不同的事情和含义,用以传播知识,交流思想。 表不同的事情和含义,用以传播知识,交流思想。结绳 可以传到几里以外的部落,也可以传给后代。 易经》 可以传到几里以外的部落,也可以传给后代。 《易经》 里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此外, 里说: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此外, 人易之以书契 人们还在陶罐纹饰上涂有规则的符号, 人们还在陶罐纹饰上涂有规则的符号,也是最早的记事 方法。 方法。
图1-1 甲骨文
第一章 书籍装帧设计概述
( 1 )简 策 • 中国的书籍形式,是从简策开 中国的书籍形式, 始的。简策始于商代( 始的。简策始于商代(公元前 14世纪),一直延续到后汉 世纪), 14世纪),一直延续到后汉 公元2世纪), ),沿用时间很 (公元2世纪),沿用时间很 用竹做的书, 长。用竹做的书,古人称作 简策” 用木做的, “简策”;用木做的,古人称 版牍” 为“版牍”。大竹竿截断劈成 细竹签,在竹签上写字, 细竹签,在竹签上写字,这根 竹签叫做“ 竹签叫做“简”,把许多简编 连起来叫做“ 连起来叫做“策”;把树木锯 成段,剖成薄板,括平, 成段,剖成薄板,括平,写上 字就为“ 字就为“牍”。
图1-8 线装书
(2)精装:对于一些比较重要、流传较广、使用价值教大的经典学术专著、工
具书和画册等,往往用精装的形式。
(3)多媒体光盘:是利用电子数码技术,集文字、图象、音乐、动画、影视
等多种媒体信息于一身,可以满足人们读书大容量、快节奏、多参与的需求 。
封套——外包装,保护书册的作用。 护封——装饰与保护封面。 封面——书的面子,分封面和封底。 书脊——封面和封底当中书的脊柱。 环衬——连接封面与书心的衬页。 空白页——签名页——装饰页 资料页——与书籍有关的图形资料,文字资
图1-4 卷轴装
第一章 书籍装帧设计概述
• 而东汉以后,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文明掀开了新的篇 而东汉以后,造纸术的发明, 文字依附的材料,渐为纸张所代替。 章。文字依附的材料,渐为纸张所代替。
• 纸书的最初形式是沿袭帛书的,依旧采用卷轴装。轴通 纸书的最初形式是沿袭帛书的,依旧采用卷轴装。 常是一根有漆的细木棒, 常是一根有漆的细木棒,也有的帝王贵族采用珍贵的材 料来做轴,如琉璃、象牙、珊瑚、紫檀等。 料来做轴,如琉璃、象牙、珊瑚、紫檀等。卷子的左端 卷入轴内,右端露在卷外, 卷入轴内,右端露在卷外,为保护它另用一段纸或丝织 品糊在前面,叫做镖。镖头再系上各色丝带,用作缚扎。 品糊在前面,叫做镖。镖头再系上各色丝带,用作缚扎。 从装帧形式上看,卷轴装主要从卷、 从装帧形式上看,卷轴装主要从卷、轴、镖、带四个部 分进行装饰。 玉轴牙签,绢锦飘带” 分进行装饰。“玉轴牙签,绢锦飘带”是对当时卷轴书 籍的生动描绘。卷轴装的纸书,从东汉(公元2世纪) 籍的生动描绘。卷轴装的纸书,从东汉(公元2世纪) 一直沿用到宋初(公元10世纪)。 10世纪 一直沿用到宋初(公元10世纪)。
竹书、 图1-3 竹书、汉简
第一章 书籍装帧设计概述
(2)卷轴装 • 春秋时期,私人著作逐渐增多,对书便于携带的要求加 春秋时期,私人著作逐渐增多, 于是出现了在丝织品上写的书。丝织品当时有帛、 强,于是出现了在丝织品上写的书。丝织品当时有帛、 素等。帛柔软轻便,携带和保藏都很方便, 缣、素等。帛柔软轻便,携带和保藏都很方便,帛书的 左端包一根细木棒做轴,从左向右卷起,成为一束, 左端包一根细木棒做轴,从左向右卷起,成为一束,便 为卷轴。卷口用签条标上书名(见图1 )。但帛造价 为卷轴。卷口用签条标上书名(见图1-4)。但帛造价 昂贵,不利于广泛使用。 昂贵,不利于广泛使用。
图1-5 经折装
第一章 书籍装帧设计概述
• 旋风装实际上是经折装的变形产物。它是用一张大纸 旋风装实际上是经折装的变形产物。 对折起,一半粘在书的最前面, 对折起来,一半粘在书的最前面,另一半从书的右边 包到背面,粘在末页。如果从第一页翻起, 包到背面,粘在末页。如果从第一页翻起,一直翻到 最后,仍可接连翻到第一页,回环往复,不会间断, 最后,仍可接连翻到第一页,回环往复,不会间断, 因此得名。 因此得名。
第一章 书籍装帧设计概述
(3)折装和旋风装 • 经折装和旋风装产生于唐后期(公元9世纪),是从卷轴装 经折装和旋风装产生于唐后期(公元9世纪), ),是从卷轴装 到册页装的过渡形式。卷轴装的书, 到册页装的过渡形式。卷轴装的书,如果要查阅中间某一 必须从头打开,舒卷、查阅都十分不便。这时, 段,必须从头打开,舒卷、查阅都十分不便。这时,雕版 印刷术已经发明,需要根据版的尺寸来确定页面的大小。 印刷术已经发明,需要根据版的尺寸来确定页面的大小。 于是,原来卷轴装中的长卷纸就被反复折叠, 于是,原来卷轴装中的长卷纸就被反复折叠,首尾粘在厚 纸板上,有时再裱上织物或色纸,作为封面, 纸板上,有时再裱上织物或色纸,作为封面,这种形式就 叫做经折装(。 叫做经折装(。
系列书籍装帧设计
Book Cover Design
主讲: 张小玲
现代书籍形态——平装、精装和多媒体光盘。
(1)平装:封面:包括封面、封底和书脊。
书页:包括扉页以及印有正文图表的所有版面,每幅版面上的文 、图部分叫做版心,版心的上边空白部分称天头,下边空白处叫地脚,靠近 装订处的空白边为内白边,又称订口,相对应的空白处叫外白边(又称书口 )。 书眉:是指天头的介有装饰纹样的线或文字。 书背:是指粘连书心与封面书脊的地方。
第一章 书籍装帧设计 概述
• 兽骨、龟甲上的甲骨文,以及 兽骨、龟甲上的甲骨文, 青铜器上的钟鼎文,都是最初 青铜器上的钟鼎文,都是最初 的书籍形式(见图1 )。但 的书籍形式(见图1-1)。但 它主要是记载当时统治阶级的 情况, 情况,而不是以传播知识为目 的的著作, 的的著作,因此还不能称其为 书籍。最早具有书籍属性的, 书籍。最早具有书籍属性的, 应该是从中国的简策和欧洲的 应该是从中国的简策和欧洲的 开始。 古抄本开始 古抄本开始。
扉页——书名页——正文从此开始。 前言——包括序、编者的话、出版说明。 后语——跋、编后记。 目录——具有索引功能,大多安排在前言之后正文之前的篇、章、节的标题
和页码等文字。
版权页——包括书名、出版单位、编著者、开本、印刷数量、价格等有关
版权的页面。
书心——包括环衬、扉页、内页、插图页、目录页、版权页等。
版牍(du) 图1-2 版牍(du)
第一章 书籍装帧设计概述
新竹容易腐朽或受到虫害, 新竹容易腐朽或受到虫害,必须先在火 上烘干,去掉水分。简的长度, 上烘干,去掉水分。简的长度,一般有 三尺、尺半、和一尺三种。 三尺、尺半、和一尺三种。 编简成册的方法是用绳将简依次编连, 编简成册的方法是用绳将简依次编连, 上下各一道,再用绳子的一端, 上下各一道,再用绳子的一端,将简扎 成一束,就成为一册书(见图1 成一束,就成为一册书(见图1-3)。 汉代时的简,书写已经十分规范, 汉代时的简,书写已经十分规范,先有 两根空白的简,目的是保护里面的简, 两根空白的简,目的是保护里面的简, 相当于现在的护页,然后是篇名、作者、 相当于现在的护页,然后是篇名、作者、 正文。一部书若有许多策, 正文。一部书若有许多策,常用布或帛 包起,或用口袋装盛,叫做“ 包起,或用口袋装盛,叫做“囊”,相 当于现在的书盒。 当于现在的书盒。 但是,由于简策有分量重 占地方, 但是,由于简策有分量重,占地方,使 用不便等很多缺点, 用不便等很多缺点,就逐渐被一种更轻 便的帛所替代。 便的帛所替代。
书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它借助文字、符号、 书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它借助文字、符号、图 记载着人类的思想、情感, 形,记载着人类的思想、情感,叙述着人类文 明的历史进程。 明的历史进程。书籍装帧作为书籍的重要组成 部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部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具有独立的 审美价值,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审美价值,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书籍装帧的 形式更加多样化, 形式更加多样化,从而形成巍然壮观的书籍设 计艺术。 计艺术。
图1-6 旋风装
第一章 书籍装帧设计概述
(4) 蝴蝶装和线装 • 印刷术的发明,给书籍形式带来很大的变化,书籍从卷 印刷术的发明,给书籍形式带来很大的变化, 轴形式转变到册页形式。册页是现代书籍的主要形式。 轴形式转变到册页形式。册页是现代书籍的主要形式。 • 蝴蝶装就是册页的最初形式。它不像旋风装每页相连, 蝴蝶装就是册页的最初形式。它不像旋风装每页相连, 而是一个版就是一页,书页反折,使版心朝里, 而是一个版就是一页,书页反折,使版心朝里,单口向 并将折口一起粘在一张包背的硬纸上, 外,并将折口一起粘在一张包背的硬纸上,有时用丝织 品作为封面面料,很像现代的精装书籍。 品作为封面面料,很像现代的精装书籍。由于翻动时像 蝴蝶展翅,因此得名。 蝴蝶展翅,因此得名。此种装帧方法避免了经折装和旋 风装书页折痕处容易断裂的现象,得到较大推广。 风装书页折痕处容易断裂的现象,得到较大推广。蝴蝶 装的书籍在书架上陈列时,书口朝下,书根向外, 装的书籍在书架上陈列时,书口朝下,书根向外,与现 代书籍陈列方式不同。蝴蝶装起始于五代(公元10 10世 代书籍陈列方式不同。蝴蝶装起始于五代(公元10世 ),盛行于宋代 至元代(公元13世纪)逐渐衰落。 盛行于宋代, 13世纪 纪),盛行于宋代,至元代(公元13世纪)逐渐衰落。
第一章 书籍装帧设计概述
• 线装始于明代中叶(公元14世纪),盛 线装始于明代中叶(公元 世纪),盛 世纪), 行于清代。它不用整纸裹书, 行于清代。它不用整纸裹书,而是将前 后分开为封面和封地,不包书脊, 后分开为封面和封地,不包书脊,用刀 将上下及书脊切齐,打孔穿线, 将上下及书脊切齐,打孔穿线,订成一 见图1- )。一般用四眼订法, )。一般用四眼订法 册(见图 -8)。一般用四眼订法,也 有用六针眼和八针眼的, 有用六针眼和八针眼的,讲究的还在上 下角用丝织品包角。线装书的结构为: 下角用丝织品包角。线装书的结构为: 书衣(封面)、护页、书名页、 )、护页 书衣(封面)、护页、书名页、序、凡 目录、正文、附录、跋或后记。 例、目录、正文、附录、跋或后记。与 现代书籍次序大致相同。 现代书籍次序大致相同。由于蝴蝶装和 线装的封面都是软面的,只能平放, 线装的封面都是软面的,只能平放,不 能直立,插架和携带都不方便, 能直立,插架和携带都不方便,所以有 的书由在外面加函套来装盛书籍, 的书由在外面加函套来装盛书籍,材料 用硬纸板或木材,有纸盒、夹板、 用硬纸板或木材,有纸盒、夹板、木盒 等形式。 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