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 (共83张PPT)
合集下载
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与注意事项 PPT课件

(2008)33题(1) 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 并说明判断的理由。(9分) (考生平均得分3.76分)
答案:盆地 从(向心状)水 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该地形区 北、东、南三面高;再从(500米)等
高线判断,该地形区为盆地。
部分考生由于读图审题不细,误将地形类型当作地形单元作答(四川 盆地、刚果盆地、东非高原、亚马孙平原等);由于读图审题不细,而将题 目理解回答为:河流M—N段经过的地形类型,误答出谷地、平原、河谷等; 自上游至下游 “依次流经高原—盆地—峡谷”;或答为“N以上是高原,M 以下是峡谷”等等。
(5)综合题的命题趋势 ①主流试题
试题立足于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不回避重点,内 容不偏不怪。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注重对基本原理和规 律的整体把握,以及主要观点和方法的综合运用,强调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基本的读图能力和计算技能) 的重要性。
(08高考宁夏卷)37.(28分)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大桥南起宁波慈溪,北
地理是文综之首。而高考地理的成 败是综合题。那么,怎样答好地理综 合题?
三、怎样答好地理综合题
1、揭开高考地理综合题的面纱
(1)综合题的命题特点 1.立足基础,强调考查学科主干知识 2.强调对地理图像的考查,突出地理学科特色 3.重视地理探究能力考查,体现新课改理念 4.关注社会热点,紧扣时代脉搏
2、审题不明
从近几年文综地理综合试题来看,地理综合试题通常以一定的图表、文字 材料作为背景,要想顺利地分析、判断、答题,必须对所给信息进行有效提取 和整合。首先明确题中问什么,再在材料中寻找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并对各种 信息进行提取、加工,结合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分析与综合、推理与判断,这是 进一步解答的重要环节。审题不清是学生在答题中存在一个突出问题。
答案:盆地 从(向心状)水 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该地形区 北、东、南三面高;再从(500米)等
高线判断,该地形区为盆地。
部分考生由于读图审题不细,误将地形类型当作地形单元作答(四川 盆地、刚果盆地、东非高原、亚马孙平原等);由于读图审题不细,而将题 目理解回答为:河流M—N段经过的地形类型,误答出谷地、平原、河谷等; 自上游至下游 “依次流经高原—盆地—峡谷”;或答为“N以上是高原,M 以下是峡谷”等等。
(5)综合题的命题趋势 ①主流试题
试题立足于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不回避重点,内 容不偏不怪。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注重对基本原理和规 律的整体把握,以及主要观点和方法的综合运用,强调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基本的读图能力和计算技能) 的重要性。
(08高考宁夏卷)37.(28分)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大桥南起宁波慈溪,北
地理是文综之首。而高考地理的成 败是综合题。那么,怎样答好地理综 合题?
三、怎样答好地理综合题
1、揭开高考地理综合题的面纱
(1)综合题的命题特点 1.立足基础,强调考查学科主干知识 2.强调对地理图像的考查,突出地理学科特色 3.重视地理探究能力考查,体现新课改理念 4.关注社会热点,紧扣时代脉搏
2、审题不明
从近几年文综地理综合试题来看,地理综合试题通常以一定的图表、文字 材料作为背景,要想顺利地分析、判断、答题,必须对所给信息进行有效提取 和整合。首先明确题中问什么,再在材料中寻找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并对各种 信息进行提取、加工,结合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分析与综合、推理与判断,这是 进一步解答的重要环节。审题不清是学生在答题中存在一个突出问题。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方法ppt 通用共86页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方法ppt 通用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方法ppt 通用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ppt课件

对策措施类问题
1.即使题中没有对原因的考查,在解答该类试题时也应该先找出造成问题的自然和人为原因,然后针对原因或不足,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2.解题时有两个注意:一是自然条件一般不易改变,主要应从改变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方面来寻找措施;二是治理措施是多方面、综合性的,一般应该包括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要点应尽量全面,而且要具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种类及分布、农业部门结构、生产水平(商品率、机械化水平、生产经营方式、集约化程度、专业化水平)
工业生产特征
地域分布、发达程度、主要部门及结构、技术水平
区域特征
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自然环境特征(地形、气候、水文等)、社会经济特征(农业、工业、交通、城市、人口、贸易、旅游等)
评价
“有利+不利”;语言格式: 1 、2、3..。不利:1、2、3..
分析
“有利及其原因+不利及其原因”; 语言格式:有利:1、因为..所以(导致)..2..。 不利:1、因为..所以(导致)..2..
把握关键词
比较
两个地理事物都要回答。语言格式:因为A..,以A比B...
意义
对本地区(事物)的影响+对其它地区(事物)的影响 一般可从“三个效益”的角度回答问题。
注重书面表达
3.画蛇添足,做无用功:这类问题绝大部分由于审题不清,对题干要求中的限定词理解不清或疏忽大意,导致答案与题目要求脱节或超出要求范围。常见的有只要求评价自然原因,却长篇累牍地阐述人为原因;只要求答出某种地理要素,却过多地一一展开等。 4.层次不清、逻辑混乱:主要表现在一些文字较多、涉及面较广的论述性、评价性的简答题中。有些考生在展开分析时往往不能遵循时间和空间的顺序,或者按照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的思维层次一一表述,而是出现时空的跳跃或层次的混杂。例如,在描述某地的地理特征时,一会儿描述东部的地形条件,一会儿又描述西部的人口状况,一会儿又回过头来描述东部的交通状况等,不能给人清晰的思维顺序。
1.即使题中没有对原因的考查,在解答该类试题时也应该先找出造成问题的自然和人为原因,然后针对原因或不足,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2.解题时有两个注意:一是自然条件一般不易改变,主要应从改变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方面来寻找措施;二是治理措施是多方面、综合性的,一般应该包括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要点应尽量全面,而且要具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种类及分布、农业部门结构、生产水平(商品率、机械化水平、生产经营方式、集约化程度、专业化水平)
工业生产特征
地域分布、发达程度、主要部门及结构、技术水平
区域特征
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自然环境特征(地形、气候、水文等)、社会经济特征(农业、工业、交通、城市、人口、贸易、旅游等)
评价
“有利+不利”;语言格式: 1 、2、3..。不利:1、2、3..
分析
“有利及其原因+不利及其原因”; 语言格式:有利:1、因为..所以(导致)..2..。 不利:1、因为..所以(导致)..2..
把握关键词
比较
两个地理事物都要回答。语言格式:因为A..,以A比B...
意义
对本地区(事物)的影响+对其它地区(事物)的影响 一般可从“三个效益”的角度回答问题。
注重书面表达
3.画蛇添足,做无用功:这类问题绝大部分由于审题不清,对题干要求中的限定词理解不清或疏忽大意,导致答案与题目要求脱节或超出要求范围。常见的有只要求评价自然原因,却长篇累牍地阐述人为原因;只要求答出某种地理要素,却过多地一一展开等。 4.层次不清、逻辑混乱:主要表现在一些文字较多、涉及面较广的论述性、评价性的简答题中。有些考生在展开分析时往往不能遵循时间和空间的顺序,或者按照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的思维层次一一表述,而是出现时空的跳跃或层次的混杂。例如,在描述某地的地理特征时,一会儿描述东部的地形条件,一会儿又描述西部的人口状况,一会儿又回过头来描述东部的交通状况等,不能给人清晰的思维顺序。
高考地理综合题的答题技巧PPT课件

• 能够运用专项的地理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标的判
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
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
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 测、地理实验等。
14
二.注重高考命题研究
•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①地理事象间的联系、重组能力; ②地理计算能力; ③分析、判断、推理、比较、综合、迁移 等思维能力; ④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的基本原理,突出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 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 • ②以区域为背景,考查自然地理特征及对 人类活动的影响,突出描述和阐释事物、 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考查。
-
20
二.注重高考命题研究
太阳能光热电站(图1) 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 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 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 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 成1~3题。
构建知识体系,
培养解题技巧,
提升思维能力。
-
9
二.注重高考命题研究
1.近几年文综高考地理试题的基本特点
(1)平稳性:题型、题量基本稳定,试题的难 易程度不会大起大落。
(2)基础性:抽样考查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
(3)能力性:全面考查地理能力。
(4)实践性:与生产、生活实际、时事和热点 紧密结合,利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与教材的结合;
教材与两纲的结合;
专题复习与对应练习的结合;
综合测试与全面讲评的结合。
5.实现三个突破:
准确定位区域空间;
有效提取地理信息;
合理运用地理原理。
-
8
一.明确高考备考指导思想(1434331工程)
6.走出三大误区:
陷入死记硬背知识碎块;
陷入“热点”陷阱;
陷入“题海”战术。
高中地理综合题答题指导(共67张PPT)

课标中的行为动词与试题设问指令词语及其含义
简述--简单扼要叙述,须把握要点;
说出--对图像或事实的主要内容予以呈现;
描述--对事物的外部特征予以描述;
说明--对原理、成因、规律,现象等进行说明; 分析--对地理事物或现象予以剖析,分析原因, 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
比较--比较异同,分析事物之间的差别、联系; 评价--地理环境、措施、对策、布局的可行性 评价,优势、劣势评价资源、环 境问题水资源 短缺解决、治理措施
开源: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植树造林,涵养水源;海水淡化;
人工增雨;合理利用地下水等 节流:提高节水意识,节约用水,减少水的浪费;防治水污染; 提高农业灌溉技术、工业中水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限 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全流域水资源协调管理等 开源:开发新能源,调整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多元化战略,实施 跨地区调配、进口能源;加强地质勘探。 能源短缺 节流:提高生产技术,提高利用率;节约使用能源;调整产业结 构,控制高能耗工业;能源循环使用储备:完善能源储备体系 压缩种植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修建梯田;小 流域综合治理——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 水土流失 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 水电、风能、太阳能、沼气等 ) ;制定法律法 规;增强意识等 退耕还牧还草;限制载畜量;人工种草;实行轮牧;生态移民; 土地 解决牧区能源问题 ( 风能、太阳能等 );合理利用水资源;制定法 荒漠化 律法规;增强意识等
-4
-2 0 格尔木
西大滩 五道梁
热棒 省级行政中心 县级行政中心 乡镇、村庄 -5.6 年平均气温/℃ 铁路
-5.6
-2 安多 甲
-4
年平均气温等值线/℃
0
拉萨
a
b
简述--简单扼要叙述,须把握要点;
说出--对图像或事实的主要内容予以呈现;
描述--对事物的外部特征予以描述;
说明--对原理、成因、规律,现象等进行说明; 分析--对地理事物或现象予以剖析,分析原因, 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
比较--比较异同,分析事物之间的差别、联系; 评价--地理环境、措施、对策、布局的可行性 评价,优势、劣势评价资源、环 境问题水资源 短缺解决、治理措施
开源: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植树造林,涵养水源;海水淡化;
人工增雨;合理利用地下水等 节流:提高节水意识,节约用水,减少水的浪费;防治水污染; 提高农业灌溉技术、工业中水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限 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全流域水资源协调管理等 开源:开发新能源,调整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多元化战略,实施 跨地区调配、进口能源;加强地质勘探。 能源短缺 节流:提高生产技术,提高利用率;节约使用能源;调整产业结 构,控制高能耗工业;能源循环使用储备:完善能源储备体系 压缩种植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修建梯田;小 流域综合治理——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 水土流失 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 水电、风能、太阳能、沼气等 ) ;制定法律法 规;增强意识等 退耕还牧还草;限制载畜量;人工种草;实行轮牧;生态移民; 土地 解决牧区能源问题 ( 风能、太阳能等 );合理利用水资源;制定法 荒漠化 律法规;增强意识等
-4
-2 0 格尔木
西大滩 五道梁
热棒 省级行政中心 县级行政中心 乡镇、村庄 -5.6 年平均气温/℃ 铁路
-5.6
-2 安多 甲
-4
年平均气温等值线/℃
0
拉萨
a
b
高考地理综合题考前答题思路课件

搬迁污染严重的企业;湿地修复,建设运河生态 文化公园;恢复与重建古运河水工文化遗址;建设中国 大运河博物馆等标志性建筑;在保留和改造工农业遗址 和聚落的同时融入运河文化与旅游元素等。
考点1 特征对比类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扬州在我国历史上的作用和文化发展中的地位,主要得益于大运河的开凿和经营。扬州是大运河的节点城 市,曾是盐运和漕运的中心。运河扬州段是整个大运河中最古老的一段,至今仍保留着大量较完整的古城古镇, 延续着运河沿线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三湾片区位于扬州城南,有重要的运河水工文化遗存。自1958年开始,三 湾片区逐渐成为工业生产的集聚区。2014年以来,扬州市以区域内运河湿地资源为依托,按照生态修复、城市修 补的理念,把三湾片区打造成运河生态文化公园。2021年6月,位于三湾片区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正式建成并对外 开放,它是国内首个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展示中国大运河时空演变的现代化博物馆。下图示意3个年份三湾片 区各功能区的分布。
补的理念,把三湾片区打造成运河生态文化公园。2021年6月,位于三湾片区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正式建成并对外
开放,它是国内首个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展示中国大运河时空演变的现代化博物馆。下图示意3个年份三湾片
区各功能区的分布。
(2)为修复运河文化遗产,推测2014年以来扬
州市开展三湾片区规划与建设的主要内容。
状况);③分析降水与热量的组合状况(如雨热同期)
河流水文特 流量、水位(高低、变化特征)、汛期出现时间及长短、含沙量大小、结冰期(有无、
征
长短)、流速等
河流水系特 长度、流向、流域面积大小、落差大小(水能)、河道宽窄、曲直情况、支流多少、
征
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
农业生产特 主要说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及分布、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生产水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共109张PPT)

范例 12
(2013 年四川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图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 ,服装生
产中心在 A 城;首都 B 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 食品、 制糖是
其主要工业部门。
(1)简述甲国的地理位置。 (2)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
答题要求:注意书写格式及规范用语
表和材料,它们是解决对比型问题最直接的依据;其次, 联系所学教材知识点,即能迅速地理解题目设置的情境和 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所学知识建立准确的联系,并从中提 取出需要的知识点;最后,联系生活经验和常识,当考生 实在想不起所学教材知识时,根据题意联系自己的生活经 验和常识来答题往往也是很有效的。二定要点是指根据分 值定要点、根据内容定格式。根据分值定要点,要求考生 养成要点化答题的习惯,看分给点,只有给足正确的要点, 才有可能得足分;根据内容定格式是指采取要点纵列化或 者采取列表比较,这要根据答题的内容来定。一般来说, 比较异同时列表比较更直观些。
地理环境具有显著的整体性特征,因此,分析自然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时,通常从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地形、气候、水文、生物、
方面,这类生产活动对环境有什么污染,其和住 岩石、土壤、城市、交通、产业等)来组织答案,对各要素的影响有则回答,没有则舍弃。
【答题模板】 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 第二,图中的信息(点、线、面、图例和文字等),如依据经纬度位置、海陆轮廓及相对位置关系等信息确定河流、山脉的名称;
2、发展旅游业的意义:①拉动经济发展; 【答题模板】 解答特征描述类试题的基本思路,见下图:
们的生活需求等;第二,经济效益方面,看是否 (1)即使题中没有对原因的考查,在解答该类试题时也应该先找出造成问题的自然和人为原因,然后针对原因或不足,提出合理的治理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PPT课件

一、设问形式 判断是对事物情况有所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包括 地理事物是什么、有什么、属于什么。常见的判断类 设问形式有:判断×的分布是否合理;指出×的地形 类型;此时A城镇的风向是__________;四个地区中, 规模最大的是__________;图中所示是__________海 区等。
二、答题模板 判断类试题主要有两类:
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该店能否保证人们出行的安全; 能否满足特定人群的需要;是否布局在交通便利的地方; 离住宅区是否太近等。 而某些站、点区位分布是否合理,要从自然条件、社会 条件、经济条件三个方面来考虑。自然条件要结合站点 的特点从气候、地形、水文等方面分析;社会条件主要 从和人们衣食住行的联系角度来考虑;经济条件主要从 是否节约了建设成本等角度分析。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不管是哪种判断类试题,解答的关 键都是寻找依据。
[答案] (1)干旱、半干旱地 (2)选②或③。理由:该区域自然植被为草原和荒漠,森林 生态耗水量远大于草原(森林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 与生长速度大于草本植物),过量植树,会加重区域旱情(种 草或自然恢复,较植树造林更符合自然规律,且投入较少) 。
一、设问形式 地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能检测考生的思维过程,因而成 为地理非选择题的常见设问类型。命题形式上,本模块 常以区域图为信息的载体,就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 理事物进行设问,通常的设问形式有“试分析××地理 现象的(自然或社会)原因”“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 ”等。
(4)河流的水文特征:水量、汛期(长短、次数)、结冰期、 凌汛、含沙量、水能蕴藏量等。
(5)河流的水系特征:发源地、流向与注入海洋,长度与流 域面积,支流(多少、对称与否)及河网形状,上、中、 下游的划分,流经的省区、重要城市、主要地形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耒阳市正源学校
2020年2月
Ⅱ综合题答题要求 综合题答题中常出现的问题
①基本概念、原理、规律不清,空间定位不准,不能准确答题。 重点复习
②没有系统的答题思路,答题随意性强,有效答题率不高。 归纳思路
③不善于联系所学原理、规律进行科学逻辑推理、归纳与综合。
学会迁移
耒阳市正源学校
2020年2月
Ⅱ综合题答题要求 综合题答题中常出现的问题
2020年2月
Ⅳ一般解题步骤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
(2019·全国Ⅰ卷)3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 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 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变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 中海的盐度。图6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耒阳市正源学校
解读信息(明确已知条件、考 查意图,分析整合有用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正 确链接试题与知识点)
2020年2月
Ⅳ一般解题步骤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
①读题干及上下小题,关注信息的呈现。
②从跨学科的材料中获取相关信息。
③审清题目中关键的文字、数据、图表、设问、分值,标示有用 信息。
耒阳市正源学校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 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6分)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 解释。(6分)
耒阳市正源学校
2020年2月
Ⅳ一般解题步骤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
(2019·全国Ⅰ卷)3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 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 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变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 中海的盐度。图6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变为咸水湖的原 因。(6分)
(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 (4分)
耒阳市正源学校
2020年2月
Ⅳ一般解题步骤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
解决某一区域的地理问题,需要考虑:
①该地自然地理要素特征(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地质、生
物、土壤)
②该地人文、交通地理要素特征(农业、工业、环境等)
④答案缺乏针对性,重点不突出,条理和层次不明确。 写出关键词
⑤缺乏全面、辩证分析,缺乏逻辑关系和因果关系。 注重理解
⑥文字表达能力差,文字不精炼简洁,用词不严谨、不规范、不
科学、关键词错别字多。
耒阳市正源学校
按点作答
2020年2月
Ⅲ正确的解题思路 综合题答题流程
获取信息 (文字、图表、设问)
输出信息 (科学作答)
耒阳市正源学校
2020年2月
Ⅱ综合题答题要求
基本要求
⑦说明——对原理、成因、规律进行说明。 ⑧分析——对地理事物或现象予以剖析、分解,分析原因、分析 局部事物在全局中的地位或作用,分析事物间的联系等。 ⑨对比(比较)——列表比较相同、相异、相反、相似,可先后 对比或并列对比;分析相同事物间的差别、不同事物的联系。 ⑩评价——对地理环境、措施、对策、布局进行实施可行性评价 或优势与不足评价。
五、试题类型与分值构成较为稳定
耒阳市正源学校
2020年2月
Ⅰ综合题特点
常见的综合题试题类型
学科内综合题
耒阳市正源学校
地理原理题 读图分析题
材料分析题 信息迁移题 创新思维题
跨学科综合题 综合问答题 数据与统计信息题
学科内与外 结合综合题
2020年2月
Ⅱ综合题答题要求
基本要求
①简述——简单扼要叙述,须把握要点。 ②简析——简单分析,提出论点即可。 ③写出——对图像或事实的主要内容予以呈现。 ④概括——对文字材料或图像内容予以概括要点等。 ⑤描述——对事物的外部特征予以描述。 ⑥综述——对事物的总体特征予以概括OL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
主讲:Kevin
时间:2020年2月
Every successful person has to go through the dark unknown. The strong man is not without tears, but can run forward with tears in his eyes.
(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变为咸水湖的原 因。(6分)
(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 (4分)
耒阳市正源学校
2020年2月
Ⅳ一般解题步骤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
(2019·全国Ⅰ卷)3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 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 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变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 中海的盐度。图6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目录
Contents
耒阳市正源学校
2020年2月
Ⅰ综合题特点
一、选材新颖,考查主干,兼顾基础,凸现能力。
二、突出地理学科特点,重视对图表的分析和解读。
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并重,学科知识与实际联系,重视 现实问题,强化知识的运用能力。
四、以区域地理为载体,测试与高一地理相关的自然和人文 地理知识。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 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6分)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 解释。(6分)
耒阳市正源学校
2020年2月
Ⅳ一般解题步骤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
(2019·全国Ⅰ卷)3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 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 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变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 中海的盐度。图6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③比较该地各自然、人文要素的优势和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