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镇痛药
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3、患者男,23岁。上腹部汽车撞伤4小时,患者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70/40mmHg,心率146次/分,全腹轻压痛、反跳痛与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最可能的诊断是
A、胆囊破裂B、小肠破裂C、严重腹壁软组织损伤D、肝、脾破裂E、十二指肠破裂
5、患者宁先生,49岁。左上腹撞伤伴腹痛4小时。入院后曾呕吐1次,为少量胃内容物,无血液。查体:神志清,血压100/76mmHg,脉搏88次/分,上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移动性浊音(-)。腹腔穿刺(-)。腹部平片示两侧膈下有游离气体。考虑最可能为
A、肝破裂B、腹壁挫伤C、胰腺损伤D、脾包膜下血肿E、腹腔内空腔器官破裂
三、A3/A4
1、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若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液,提示发生了实质性腹腔脏器损伤,有助于确诊肝破裂。
【该题针对“相关专业知识-常见实质性脏器损伤(治疗要点)”知识点进行考核】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由于病人的临床表现是因肝脏破裂出血引起,因此虽然病人出现休克,仍应该在抗休克的同时进行手术止血。单纯的抗休克治疗不针对病因,不能起到根治作用。
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一、A1
1、腹部空腔脏器中最容易损伤的是
A、胃B、胆囊C、小肠D、结肠E、直肠
2、开放性损伤时最常见的受损内脏为
A、肝B、脾C、胃D、小肠E、大血管
3、闭合性损伤最常见的受损内脏为
A、肝B、脾C、胃D、肾E、肠系膜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小肠占据中、下腹的大部分空间,受外伤的机会比较多。
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临床麻醉学(第4版) 第25章 脊柱、四肢手术的麻醉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李金宝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
重点难点
➢ 脊柱、四肢手术病人的麻醉特点 ➢ 脊柱、四肢手术病人麻醉前病情评估与麻醉选择 ➢ 四肢手术的麻醉方法 ➢ 脊柱手术的麻醉方法 ➢ 手术后并发症及防治措施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
第一节 脊柱、四肢手术病人的麻醉特点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
一、止血带问题
(一)止血带充气时的局部反应 (二)放止血带的全身反应 (三)血流动力学反应 (四)止血带疼痛 (五)神经损伤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
二、脂肪栓塞
➢ 脂肪栓塞常发生于股骨和胫骨骨折术后 ➢ 胸片显示肺浸润者基本可诊断为脂肪栓塞 ➢ 病理生理特点是毛细管内皮细胞破坏导致毛细血管周围
的心理顾虑及精神状态并予以必要的解释和安慰 ➢ 了解手术的方式、手术体位及术者的特殊要求,以制定
完善的麻醉计划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
一、麻醉前病情评估
(一)老龄病人 老龄病人(>65岁)的机体各器官已有不同程度变 化,脏器储备功能低下,并可能同时并存多种疾病 而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能力降低,故术前对病人的 生理和病理状态应作全面评估,对异常情况尽量予 以纠正,使其尽可能在最好生理状态下接受麻醉和 手术,这是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重要环节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
(二)冠心病病人
了解冠心病的类型、严重程度以及心脏代偿功能状态, 并应注重心脏功能状态,以往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详细情 况,还应了解药物治疗史,特别是近期用药史。心肌梗死 与手术间隔时间对心肌再梗死关系密切,最安全期还是6 个月以上,若6个月内手术应慎重权衡利弊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
药理学第25章整理
第二十五章抗高血压药凡能降低血压,可用于高血压治疗的药物称为抗高血压药。
收缩压/舒张压≥140/90mmHg即为高血压。
绝大部分高血压病因不明,称为原发性高血压或高血压病;少数高血压有因可查,称为继发性高血压或症状性高血压。
高血压的并发症有脑血管意外(脑卒中)、肾衰竭、心力衰竭、冠心病、眼底病变等。
第一节抗高血压药物分类形成动脉血压的基本因素是心输出量和外周血管阻力。
前者受心脏功能、回心血量和血容量的影响,后者主要受小动脉紧张度的影响。
交感神经系统和RAS调节着上述两种因素,使血压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根据各种药物的作用和作用部位,可将抗高血压药物分为下列几类:1.利尿药:如氢氯噻嗪等。
2.交感神经抑制药(1)中枢性降压药:如可乐定等。
(2)神经节阻断药:如樟磺咪芬等。
(3)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断药:如利血平等。
(4)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如普萘洛尔等。
3.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药:如卡托普利等。
(2)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T1)阻断药:如氯沙坦等。
(3)肾素抑制药:如阿利吉仑。
4.钙通道阻滞药:如硝苯地平等。
5.血管扩张药:如肼屈嗪和硝普钠等。
国内外应用广泛或称为第一线抗高血压药物的是利尿药、钙通道阻滞药、β受体阻断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T1受体阻断药,统称为常用抗高血压药物。
第二节常用抗高血压药物一、利尿药【药理作用】1.初期(排钠利尿)排Na+、利尿→血容量↓→血压↓2.长期(舒张小动脉,降低外周阻力)持续排钠→细胞内Na+↓→平滑肌细胞内Na+↓→Na+-Ca2+交换↓→胞内Ca2+↓→平滑肌舒张细胞内钙↓→降低血管平滑肌对缩血管物质(如NA、血管紧张素II)的反应性诱导动脉壁产生扩血管物质(激肽、PGI2等)【临床应用】1.降压一线药:中效利尿药---噻嗪类1)治疗高血压基础药物2)与其他抗高血压药联合应用治疗各期高血压。
2.治疗高血压危象和伴慢性肾功能不全【噻嗪类不良反应】1.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低镁血症等2.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慎用3.脂质代谢紊乱:伴有高脂血症的患者可用吲哒帕胺替代二、钙通道阻断药钙通道阻滞药通过减少细胞内钙离子含量而松弛血管平滑肌,进而降低血压。
高职药学专业《药理学》课程教学设计
高职药学专业《药理学》课程教学设计秦爱萍王锦淳王蕾周杰冯丁丁(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江苏南京211800)摘要:教学设计是一种教学规划,是一种涵盖教学全过程的一种技术路线。
好的教学设计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药理学》作为医药院校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由于其本身课程特点,学生普遍反映学习难度大,因此做好课程设计尤为重要。
该文将从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思路、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仔细分析,可为其他高职院校药理学相关课程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职药学专业药理学课程设计中图分类号:R96-4;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12(a)-0131-05 Teaching Design of Pharmacology for Pharmacy in HigherVocational CollegesQIN Aiping WANG Jinchun WANG Lei ZHOU Jie FENG Dingding(Jiangsu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Nanjing,Jiangsu Province,211800China)Abstract:Teaching design is a kind of teaching plan and a technical route covering the whole process of teaching.A good teaching design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of teaching quality.Pharmacology is an important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in medical colleges.Due to its own curriculum characteristics,students generally reflect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learn,so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do a good job in curriculum design.This paper will carefully analyze the curriculum orientation,teaching objectives,teaching design ideas,teaching implementation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teaching of pharmacology related courses in othe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Pharmacy;Pharmacology;Teaching design教学设计指的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基于先进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采用适当的教学技术与方法而制订的一种教学规划,是一种涵盖教学全过程的一种技术路线[1-2]。
药物化学中枢神经镇痛药
2、四点结合的受体模型
A 亲脂部位 B 负离子部位 C 凹槽 D 亲脂部位(适合芳环的平坦区)
D
A
C
埃托啡 PEO
B
三点结合的受体图象
受体 平坦的结构
202X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第二章 中枢神经镇痛药
汇报日期
药 物 化 学
镇痛药
对痛觉中枢有选择性抑制作用,使疼痛减轻或消除的药物
不影响意识
不干扰神经冲动的传导
不影响触觉及听觉等
麻醉性镇痛药
本部分所述的镇痛药是作用在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上(第三脑室及导水管周围的灰质),作用强,对锐痛、钝痛均有效,由于有麻醉副作用,称麻醉性镇痛药(narcotic analgesics)。有别于后面所述的通过影响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而起镇痛作用的解热性镇痛药(antipyretic analgesics)。 麻醉作用及成瘾性 联合国国际麻醉药品管理局列为管制药物 毒品(吗啡、可卡因、大麻)
是研究阿片受体的工具药物,可用于吗啡类中毒后的解救,解除呼吸抑制并使血压上升。
二、合成镇痛药
分类
哌啶类 哌替啶,芬太尼
氨基酮类(开链) 美沙酮,右丙氧芬
吗啡烃类 布托啡诺
苯吗喃类 喷他佐辛
其他 布桂嗪,曲马多ຫໍສະໝຸດ 开链 苯基吡啶 吗啡烃 吗啡喃
三点结合的受体图象
Models of the Opiod Receptor
-
a. 阴离子受点
b. 适合芳环的平坦区
c. 凹槽
①具有一个碱性中心。此碱性中心在生理pH下部分解离后带有正电荷,与受体表面的阴离子受点缔合。 ②具有一个平面的芳环结构与受体的平坦区,通过范德华力相互作用。 ③烃基链部分(吗啡结构中C15/C16)凸出于平面,正好与受体的凹槽相适应
中成药学-第25章-妇科常用中成药
全方气血双补,阴阳并调,为补血养血,调经止带名方
补虚扶正调经
三、乌鸡白凤丸
【临床应用】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 多用于妇产科疾病气血两虚者:包括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囊性增生,闭经后阴道炎,子宫
肌瘤,月经过多,闭经,白带,产后低热,恶露不净,盗汗,腰痛,习惯流产等症; ➢ 内科疾病: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型肝炎,肝硬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
➢ 西医诊断之闭经,症见月经突然停闭,少腹冷痛,或有腰痛,舌黯有瘀斑,脉沉、细、涩、 辨证属寒凝血瘀者
➢ 盆腔炎、子宫肌瘤等属寒凝血瘀者 【用法与用量】温开水或温黄酒送服。一次1丸,一日2~3次。 【其他剂型】本品还有颗粒剂、胶囊剂等剂型。 【使用注意】孕妇禁服。服药期间忌食寒凉食物。
温经活血调经
温经活血调经
四、少腹逐瘀丸
【收载】《中国药典》2020年版第一部 【来源】清·王清任《医林改错》少腹逐瘀汤 【处方】当归300g 蒲黄300g 五灵脂(醋炒)200g 赤芍200g 小茴香(盐炒)100g 延 胡索(醋炒)100g 没药(炒)100g 川芎100g 肉桂100g 炮姜20g 【功能主治】温经活血,散寒止痛。用于寒凝血瘀之月经后期、痛经、产后腹痛,症 见行经后期、行经小腹冷痛、经血紫黯、有血块、产后小腹疼痛喜温拒按。 实寒
调经中成药
➢ 注意事项
• 部分成药含活血甚则破血之品,不宜过量久服,孕妇及体弱者应当慎用。 对服药后出血不止,或出血急迫者,应结合其他方法治疗。
➢ 药理作用:镇痛,改善血液流变性,刺激素样作用,调节子宫平滑机的收 缩,止血,促进造血功能,抗炎,镇静,提高耐疲劳能力、抗氧化等。
➢ 西医: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月经稀发,盆腔炎性疾病、子宫肌瘤、 子宫内膜异位症、节育器等引起的月经不调,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内膜炎、卵 巢功能早衰性腺功能低下等致的月经过少,排卵期出血等,闭经、痛经、经前 期综合征、绝经前后诸证
镇痛药 PPT课件
疼痛
• 是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 常伴有不愉快的情绪反应 • 是许多疾病的症状 • 是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中枢镇痛药
• 是一类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选择性抑制痛 觉,使疼痛减轻或消除的药物。
• 在镇痛的同时不影响意识和其它感觉。 • 由于其反复应用易于成瘾,又称为成瘾性镇痛药
阿片受体的分布及作用
分布
作用
脑内 丘脑内侧、脊髓胶质区、脑室 痛觉的整合及感受 及导水管周围灰质
边缘系统及蓝斑核
情绪及精神活动
延髓孤束核
呼吸及咳嗽
中脑盖前核
缩瞳
脑干极后区、迷走神经背核 胃肠活动
外周 肠肌等
阿片受体分类及效应
药理作用
①镇痛、镇 中枢神经系统 静、欣快
②抑制呼吸
③镇咳
④催吐 ⑤缩瞳
练习题:
1. 麻醉性镇痛药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激动 制P物质的释放,而产生镇痛作用。
受体,抑
2. 吗啡临床常用于 、 、 。
3. 胆绞痛应选用
和
。
4. 吗啡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 是、、、。
5. 用于解救吗啡中毒的阿片受体阻断药是 。
6. 简述吗啡的药理作用。
或麻醉性镇痛药。
阿片生物碱类
罂粟 → 未成熟蒴果 → 白色乳状浆汁 → 棕色胶状物(烟土) → 粉末(鸦片) → 20种阿片类生物碱:
菲类:吗啡、可待因——镇痛、止咳 异喹啉类:罂粟碱——松弛平滑肌
吗啡(morphine)
——阿片受体激动剂
[ 药动学 ]
• 口服首过效应明显,生物利用度低 • 常采用注射给药,t1/2约2.5-3h • 少量可通过血脑屏障,也可通过胎盘屏障 • 肝脏代谢、肾脏排泄,少量可经乳腺和胆③膀胱 ④支气管 扩血管
药理学大纲-药物分类
第八章抗高血压药药物分类:1.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①ACEI卡托普利、依那普利、雷米普利、贝那普利②AT1受体阻断药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坎地沙坦2. 钙离子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尼莫地平、尼卡地平、尼群地平、维拉帕米、地尔硫卓3. 利尿药(噻嗪类)氢氯噻嗪4. 交感神经抑制药①中枢性抗高血压药可乐定、莫索尼定、甲基多巴②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断药利血平、胍乙啶③α受体阻断药哌唑嗪、特拉唑嗪、多沙唑嗪、乌拉地尔④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拉贝洛尔、卡维地洛5. 血管扩张药①直接扩血管药硝普钠②钾通道开放药米诺地尔、二氮嗪第九章抗心绞痛药1. 硝酸酯类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单硝酸异山梨酯2. 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罗洛尔、其他3. 钙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尼卡地平、氨氯地平、维拉帕米、地尔硫卓4. 其他抗心绞痛药曲美他嗪、吗多明、尼可地尔、伊伐布雷定第十章抗心力衰竭药物分类11. 作用于β受体的药物①β受体和α1受体阻断药卡维地洛②β1受体激动剂多巴酚丁胺、扎莫特罗2. 减负荷药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a. 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药(ACEI)b. 血管紧张素II受体(AT1)拮抗药②利尿药轻度:噻嗪类;中度:口服袢利尿药或与噻嗪类与留钾利尿药合用;重度:静注呋塞米③血管舒张药④钙通道阻滞剂(二氢砒啶类慎用),氨氯地平和非洛地平3. 强心苷洋地黄毒苷、地高辛4. 非强心苷类氨力农、左西孟旦药物分类21. 正性肌力药①强心苷②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③其他正性肌力药2. 非正性肌力药①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②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③利尿剂④血管扩张药第十一章抗心律失常药心律失常发生机制:1.冲动形成障碍:①正常自律机制改变;②异常自律机制形成。
2. 触发活动:①早后除极(EAD);②迟后除极(DAD)3. 冲动传导障碍——折返激动:①环形通路,通路长度大于冲动“波长”;②单向传导阻滞;③折返。
药理学分章节各类习题
药理学练习题第一章绪论练习题名词:药理学、药效学、药动学填空题:药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二章药效学练习题名词:副作用、选择作用、受体激动剂、受体拮抗剂填空题:1.药物基本作用的表现为()和()。
简答题:1.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哪些类型?选择题:1.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是指( )A.防治作用和副作用B.兴奋作用和抑制作用C.防治作用和毒性作用D. 防治作用和不良反应2.感染病人给予抗生素杀灭体内病原微生物为()A.全身治疗B.对症治疗C. 对因治疗D. 局部治疗3.药物产生副作用的药理学基础是A. 用药剂量大B. 药物的选择性低C. 药物的选择性高D. 病人肝肾功能差4.注射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是( )A.副作用B.毒性反应C.后遗效应D.变态反应第三章药动学练习题名词:首关效应(首过效应)、血浆半衰期填空题:1.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和()。
2.药物消除的方式有()消除和()消除。
选择题:1.药物的吸收过程是指A.药物与作用部位结合B.药物进入胃肠道C.药物随血液分布到各组织器官D.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2.下列最安全、经济、方便的给药途径是A. 肌内注射B. 静脉注射C. 口服D. 皮下注射3.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部位是A. 肺B. 肝C. 肾D. 肠壁4.机体排泄药物的主要途径是A. 呼吸道B. 肠道C. 胆道D. 肾脏5.具有首关消除的给药途径是A.口服给药B.肌肉注射C.舌下给药D.静脉注射6.药物的半衰期长,则说明该药物()A.作用快B.作用强C.消除快D.消除慢思考题:1.血浆半衰期的临床意义第四章影响药物作用因素练习题名词:耐受性、极量、安全范围、治疗指数、配伍禁忌第五章传出神经药概论选择题:1.M受体激动时,可使( )A.心脏抑制B.血管扩张C.腺体分泌增加D.胃肠平滑肌收缩E.瞳孔散大2.β1受体主要分布于( )A.腺体B.皮肤、粘膜血管C.胃肠平滑肌D.心脏3.β2受体激动可引起( )A.胃肠平滑肌收缩B.瞳孔缩小C.腺体分泌减少D.支气管平滑肌舒张4. N2受体兴奋主要引起A. 神经节兴奋B. 心脏抑制C.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D. 骨骼肌收缩第六章拟胆碱药填空题:1.用于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解救药是和。
中药学第25章收涩药
浮小麦:
1、养胃气:善于治疗气虚自汗。 以止汗为主,又具有养胃气之作用,所以偏重于治
疗气虚之自汗。 2、退虚热;治疗骨蒸潮热、虚热不退等。
用量用法: 1、麻黄根是常用量。 2、浮小麦药性平和,用量偏大,一般15~30克。
第二节 敛肺涩肠药
乌梅
为蔷薇科植物梅的近成熟果实。
功效特点:
1、敛肺止咳:治疗久咳、久喘。 2、涩肠止泻:治疗久泻、久痢。 3、安蛔止痛:治疗蛔厥腹痛、呕吐等。
本品具有强烈的镇痛、镇咳作用。并能提高胃肠道 及括约肌之张力,减少消化液的分泌,使便意迟钝而止 泻。 用量用法:
1、本品用量偏小,入煎剂3~5克。 2、止咳宜用蜜炙;止泻、止痛亦用醋炒。 注意事项: 1、本品一般不轻易使用。 2、使用时用量不宜过大,用药时间不宜过长。 3、收敛之性强,疾病早期,内有实邪者,禁用。
1、本品在用量用法上无特殊。 2、本品既补又涩,故无虚、无脱者,禁用。 3、内有实邪,或外邪未解者,禁用。
桑螵蛸、金樱子
桑螵蛸:为螳螂科昆虫大、小刀螳螂的卵鞘。
蛔虫遇辛则伏,得酸则静。本品味极酸,能使蛔虫 安静,而治疗蛔厥腹痛。(胆道蛔虫症)
4、生津止渴:治疗热病后期、虚热口渴、喜饮、舌 红少苔等。
亦可治疗内伤杂病之消渴病。 现代有夏季人人喜爱的酸梅汤; 古代有“望梅止渴”之典故。 5、亦可收敛止血,治疗便血、崩漏下血等。
用量用法:
1、本品用量上无特殊,一般常用量10~15克。 2、止泻、止血一般炒炭用,增强吸附性,以提高疗 效。
诃子、石榴皮
诃子: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的成熟果实。
石榴皮: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果皮。
共同点:
1、涩肠止泻:治疗久泻、久痢。 诃子:
1、本品既可涩肠止泻,又可下气消胀,治疗久泻、 久痢兼腹满胀痛者更为适宜。药性偏平,无论寒热者均 可应用。
科目名称中药综合科目代码628
附件2:中南民族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名称:中药综合科目代码:628使用学科(类别)专业(领域)中药学专业(100800)一、考试性质《中药综合》是为招收全日制中药学硕士学位研究生设置的中药基本知识选拔性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正、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中药学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能力和素养要求,为提供择优录取的依据。
评价的标准是中药学及相关学科较优秀的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中药综合》按照中药学学科专业领域特点,考试内容主要涵盖中药鉴定学(生药学)、中药化学(天然药物化学)和药理学三门课程。
二、考查目标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适用于中药学及其相关学科专业领域的考生。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考查的题型及其比例试卷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鉴别题、问答题、计算题、论述题和实验设计题,每份试卷涉及其中约4-5种题型,每门课程100分,共300分。
四、考查内容第一部分中药鉴定学(生药学)第1章绪论、生药的分类与记载1.生药学研究内容及任务2.我国古代重要的本草著作简介3.生药的起源与我国生药学的发展4.生药的分类5.生药的记载本章的重点和难点:生药学研究内容及任务,我国主要本草学的概况。
生药的记载项目与拉丁名。
第2章生药的化学成分及其分析方法苷类、黄酮类、萜类、环烯醚萜类、皂苷类、生物碱类、强心苷类、醌类、香豆素类、有机酸类、木脂素类、多糖类、挥发油类、鞣质类本章的重点和难点:生药化学成分的分类、性质和定性、定量分析。
第3章生药的鉴定1.生药鉴定的意义2.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和方法3.生药的基源鉴定4.生药的性状鉴定5.显微鉴定6.生药的理化鉴定7.DNA分子标记鉴定本章的重点和难点:生药鉴定的标准和生药鉴定的方法(包括基原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及理化鉴定)。
第二十五章 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2013
无论采用何种手术均应在创面和肝内充分引流
胰腺损伤
占腹部损伤1-2%,死亡率高达20% 诊断要点: 1 上腹部直接暴力史,如急刹车 2 局限性腹膜炎、弥漫性腹膜炎、假性囊肿 3 腹穿液和尿液淀粉酶升高 小的损伤易漏诊,凡探查胰腺附近有血肿时应切 开探查,不能因发现大血管损伤而忽视对胰腺检查
胰腺损伤
【处理原则】
3. 手术治疗 • 适应症
已确诊为腹腔内脏器破裂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在非手术治疗期间 – 经观察仍不能排除腹内脏器损伤 – 在观察期间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行手术探查 »腹痛和腹膜刺激征进行性加重或范围扩大 »肠鸣音逐渐减弱、消失或出现明显腹胀
【处理原则】
在观察期间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行手术探查 – 全身情况有恶化趋势,出现口渴、烦躁、脉率增 快,或体温及白细胞计数上升 – 腹部平片膈下见游离气体
主要内容
概述
常见的脏器损伤
概 述
腹部损伤(abdominal injury) 在外科急症中常见
腹部损伤常伴有内脏损伤
• 腹腔实质性脏器或大血管损伤(大出血)
• 空腔脏器受损破裂(严重的腹腔感染)
降低腹部损伤病人死亡率的关键
• 早期、正确的诊断
• 及时、有效的处理
分 类
开放性损伤
临床表现
轻微的腹部损伤,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 严重者则可出现休克甚至处于濒死状态 • 实质性脏器损伤:以内出血为主 • 空腔脏器损伤:以腹膜炎为主
• 两类脏器同时破裂:出血性表现和腹膜炎
可同时存在
【临床表现】
(一)实质性脏器损伤
1.症状
失血性表现
腹痛:多呈持续性,一般不严重。腹膜刺激 征并不剧烈。但若肝、脾受损导致胆管、胰 管断裂,胆汁或胰液漏入腹腔可出现剧烈的 腹痛和明显的腹膜刺激征。肩部放射痛常提 示肝或脾损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理作用
(1)镇痛、镇静: 镇静作用部位在边缘系统、蓝斑核 能改善由疼痛引起的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反
应,加强吗啡的镇痛作用。
药理作用 (2)抑制呼吸
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以及抑制脑桥呼吸 调节中枢 ① 治疗量可抑制呼吸
使呼吸频率↓潮气量↓每分通气量↓; 急性中毒时呼吸频率可减慢至2~3次/分,为急 性中毒时致死的主要原因。 ② 发生呼吸抑制的快慢及程度与给药途径和与 其他药物合用密切相关。
第二十五章 镇痛药 (analgesics)
镇痛时,意识清醒,其他感 觉不受影响;镇痛作用强, 反复应用易于成瘾。
镇痛药
中枢性镇痛药Leabharlann 剧痛、锐痛-强镇痛药、麻醉性镇痛药
炎症发烧慢性钝痛-非甾体类抗炎药
脏器平滑肌绞痛-抗胆碱药
镇痛药
血管痉挛引起的心绞痛-扩张血管药
抗抑郁药-在非抑郁症时有镇痛作用 三叉神经痛-抗癫痫药,卡马西平 偏头痛-麦角胺
2. 存在阿片受体的证明
吗啡类制剂大都生物活性强,有严格的构效关系及立体特 异性,在脑内微量局部注射能产生明显的镇痛效应,并能 为特异性拮抗剂纳洛酮所阻断。这些都表明体内可能存在 着同阿片类物质有特异性结合的阿片受体。 1971年Goldstein首先用放射受体结合法证明脑内有特异性 的阿片结合。 1973年三个不同的实验室(Simon,Snyder,Terenius)用高 比活性的标记阿片物质各自证明了脑内阿片受体的存在。 此后放射受体结合便成为研究阿片受体的重要手段。
阿片是罂粟科植物罂粟未成熟蒴果浆汁干燥物,含有20多 种生物碱。如吗啡和可待因罂粟碱。 阿片在十六世纪已被广泛应用于镇痛、止泻、止咳、解除 焦虑和催眠。由于疗效显著,有“天赐良药”的美名。
1803年法国化学家F· 泽尔蒂纳首次从鸦片中分离出来吗啡 的纯品。
他用分离得到的白色粉末在狗和自己身上进行实验,结果 狗吃下去后很快昏昏睡去,用强刺激法也无法使其兴奋苏 醒;他本人吞下这些粉末后也长眠不醒。据此他用希腊神 话中的睡眠之神吗啡斯(Morphus)的名字将这些物质命名 为“吗啡 ”
阿片受体大脑内的分布
丘脑内侧、脊髓胶质区、脑室及导水 管周围灰质—疼痛刺激传入、痛觉的 整合及感受 边缘系统及蓝斑核—情绪及精神活动 延脑孤束核—呼吸及咳嗽 脑干后极区及迷走神经背核—胃肠活 动 阿片受体也存在于肠道核输精管
4. 阿片受体的多型性
通过对整体动物、离体器官以及阿片 受体的放射受体结合试验的研究,现比 较清楚的阿片受体的亚型有三种:、 和型。
镇痛药
镇痛药分为
1.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阿片受体激动药:吗啡、可待因 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丁丙诺啡、烯丙吗啡 2.人工合成镇痛药 阿片受体激动药:哌替啶、芬太尼、 美沙酮、曲马朵 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喷他佐辛 3.其他镇痛药 罗痛定、奈福泮、高乌甲素
第一节 阿片类镇痛药
1. 阿片及其阿片生物碱
又名度冷丁(dolantin)、麦啶(meperidine) 特点:人工合成镇痛药,主要激动μ 受体 一、药理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 ①镇痛作用与吗啡基本相同,镇痛效力为吗啡的1/7~1/10。
②镇静、致欣快作用和呼吸抑制作用与吗啡相似。
③对咳嗽中枢作用较弱。 ④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有中枢兴奋作用。
2、平滑肌
二、阿片受体部分激动剂
丁丙诺啡(布诺啡)buprenorphine
μ受体部分激动剂 癌症、术后、烧伤后和心肌梗死后疼痛等
烯丙吗啡(纳洛芬)nalorphine
阻断μ受体但部分激动δ、κ受体
二、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
喷他佐辛(pentazocine)又名镇痛新 特点: 1、激动κ受体,镇痛作用为吗啡的1/3,呼吸抑制作用为吗 啡的1/2,但相对安全。大剂量可加快心率和升高血压。胃 肠平滑肌的兴奋作用比吗啡弱。 2、有轻度μ受体阻断作用,成瘾性小,属非麻醉药品。主 要用于各种慢性疼痛。
等成瘾的脱毒治疗。
芬太尼(fentanyl)
特点: 1、为μ受体激动药,属短效镇痛药。 2、作用与吗啡相似,镇痛效力为吗啡的100倍。 3、起效快、维持时间短。 4、临床主要用于麻醉辅助用药和静脉复合麻醉或与 氟哌利多合用产生神经阻滞镇痛。
也可通过硬膜外或蛛网膜下腔给药治疗急性术后 痛和慢性痛。
5、大剂量可产生明显肌肉僵直。
5. 阿片受体的天然底物—内源性阿片样物质
脑内的阿片样活性物质
脑啡肽 ①甲硫氨酸脑啡肽 ②亮氨酸脑啡肽 内啡肽 ①α —内啡肽 ②β—内啡肽 ③γ—内啡肽 强啡肽
可能是神经递质(神经调质), 在体内起着痛觉感受的调控或 内源性镇痛系统及调节心血管 及肠功能等多种作用。
内源性阿片肽和阿片肽受体组 成了机体自身的抗痛系统.
3. 阿片受体在体内的分布
阿片受体分布广泛,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自脊髓 至大脑皮层均有存在。 阿片受体分布的密度以 纹体最高,小脑最低。一般而言,在灵长类中 阿片受体在端脑和间脑等处含量较高;在延髓 和脊髓中含量较低。
这些部位或与疼痛刺激的传入、痛觉的整合及 感受有关,或与精神情绪有关或与咳嗽反射、 胃液分泌等有关。
五、不良反应
1、治疗量:眩晕、恶心、呕吐、便秘、呼吸抑制、尿少、 直立性低血压、胆道压力升高等。 2、长期应用阿片类药物易耐受性(tolerance)及依赖性 (drug dependence) 3、急性中毒与解救 昏迷、呼吸抑制、针尖样瞳孔】血压下降直至休克。 呼吸麻痹是主要死因。 应进行人工呼吸,吸氧和应用阿片受体阻断剂
一、阿片受体激动剂
吗啡(morphine)
【来源化学】 阿片(opium)为罂粟科植物未成熟蒴果浆汁的 干燥物,含有20余种生物碱。按化学结构分: 菲类:吗啡、可待因,具良好镇痛、镇咳作用
异喹啉类: 罂粟碱,具松弛平滑肌和舒张血管 作用
一、体内过程
1. 口服吸收快,首过消除显著,生物利用度25%,常注 射给药。 2、分布广泛,脂溶性低,仅少量进入中枢,但足以发挥 效应。 3、经肝脏代谢,代谢产物吗啡-6-葡萄糖醛酸仍具药理 活性。 4、主要经肾脏排泄,可经乳汁分泌,也可透过胎盘屏障 进入胎儿体内。 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全,吗啡易透入中枢,抑制 呼吸,故临产前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第四节 阿片受体拮抗药
纳洛酮(naloxone) /纳曲酮naltrexone
特点:
1、对各型阿片受体都有竞争性拮抗作用。
2、临床用于阿片类药急性中毒,解救呼吸抑制及其他中枢 抑制症状。
能诱发戒断症状,可用于阿片类药物依赖者的鉴别诊断。
(6)其他中枢作用
神经内分泌作用:促进抗利尿激素、催乳素和促生长激素释 放;抑制黄体生成素释放。 欣快感:对有毒瘾者则产生一种强烈愉悦的飘浮感,并能消
除焦虑和烦恼,称作欣快感。 为吗啡镇痛效果良好的原因也
是造成强迫用药的重要原因。
药理作用 2、消化系统(平滑肌) (1)胃肠道平滑肌:止泻和致便秘
①兴奋胃肠道平滑肌和括约肌 : 作用强大持久,兴奋胃肠道平滑肌引起痉挛,并提高张力, 使胃蠕动减慢和排空延迟。 ②提高小肠和大肠平滑肌张力: 减弱推进性蠕动,导致肠内容物通过延缓和水分吸收增加。 ③抑制消化腺分泌 ④抑制中枢,减弱便意和排便反射。
3.心源性哮喘 (辅助治疗)
吗啡还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 敏感性,减弱过度的反射性呼 吸兴奋,使急促、浅表的呼吸 得以缓解。
急性左心衰
哮喘
↑
急性肺水肿→肺泡换气功能障碍→二氧化碳潴留 ↑ ↑抑制呼吸中枢 减轻心脏负荷←扩张外周血管← 吗啡 ↓镇静 消除患者 紧张情绪
还应同时使用强心、利尿等综合治疗措施
三、不良反应
可致体位性低血压,使颅内压升高,耐受性和成瘾性较吗啡弱。 中毒解救配合使用抗惊厥药
美沙酮(methadone)
特点: 1、激动μ受体,镇痛作用与吗啡相当,镇静作用 较弱;抑制呼吸、缩瞳、引起便秘及升高胆道内 压等作用也较弱。 2、耐受性与成瘾性发生较慢,戒断症状轻。
3、适用于各种疼痛的治疗及用于吗啡、海洛因
药理作用 (3)镇咳作用:
使咳嗽反射减轻或消失
• 直接抑制咳嗽中枢
• 通过激动延髓孤束核的阿片受体,抑制咳嗽中枢 成瘾性强,临床用可待因代替
(4)催吐:
可兴奋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引起恶心、呕吐。
连续用药可消失
药理作用
(5)缩瞳: 吗啡可兴奋支配瞳孔的副交感神经,引起瞳孔缩小。
急性中毒时针尖样瞳孔为其特征。
曲马朵(tramadol)
特点: 1、镇痛效力与喷他佐辛相当,镇咳效力为可待因的 1/2。 2、主要用于中度以上的急、慢性疼痛。 3、不良反应与其他镇痛药相似。
第三节 其它镇痛药
罗通定 rotundine 镇痛作用较哌替啶弱,较解热镇痛药强,对慢性持 续性钝痛效果较好。罗通定还有安定、镇静和催眠作 用,本药安全性较大,久用不成瘾。 奈福泮 nefopam 镇痛作用强度为吗啡的1/3。镇痛时间持续较长,无 成瘾性。不属于阿片受体激动剂或部分激动剂,适用 于创伤、术后、癌症引起的疼痛 高乌甲素 lappaconitine 无成瘾性,属非麻醉性镇痛药。临床用于癌症疼痛阶 梯疗法中,轻度和中度疼痛的首选药物。
吗啡药理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 2、消化系统(平滑肌)
(1) 镇痛、镇静
(2) 呼吸抑制 (3) 镇咳 (4) 催吐 (5) 缩瞳 (6) 体温
3、心血管系统
4、免疫系统
(7) 其他:神经内分泌、致欣快感等
药理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
(1)镇痛、镇静:
镇痛作用部位在脊髓胶质区、丘脑、中脑导水管。 显著减轻或消除各种疼痛 特点: ① 对伤害性疼痛具有强大作用。 ② 对持续性慢性钝痛作用大于间断性锐痛; ③ 对神经性疼痛作用比对组织损伤、炎症和肿瘤等 所致疼痛作用差。 ④ 伴有镇静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