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丧葬风俗看中原文化对边地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丧葬风俗看汉文化对边地的影响

——以保山施甸为例

姓名:杨朝磊

考号:302207200018

考区:云南保山

指导教师:

论文定稿时间:2012年1月

摘要:汉族移民不仅开发和建设了边疆地区,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明。汉族是边地施甸乃至滇西大部的主体民族,其丧葬风俗与中原文化一脉相承,虽然也有在漫长的历史中与世居民族交融和同化的现象,但更大程度上仍旧保存了移民所带来的中原文化,这种影响是深远而意义重大的。本文从施甸汉族丧葬风俗的表现形式入手,试论述中原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的丧葬文化在儒学、佛教、道教上对边地的影响。

关键词:边地;中原文化;丧葬风俗;儒学;佛教;道教;影响

从丧葬风俗看汉文化对边地的影响

——以保山施甸为例

施甸县地处云南西部,位于东经98º54'—99º21',北纬24º16'—25º00'之间。东连昌宁,南邻永德,西与龙陵隔江相望,北与隆阳毗邻;是典型的边疆民族地区。施甸历史悠久,夏、商、周时为哀牢部族居地,汉时属不韦县。南北朝(齐)时更名不建县,唐南诏时属永昌节度,宋大理政权时属永昌府,元代设长官司;乾隆三十五年(1770)设施甸巡政厅,隶永昌府;

汉族是施甸的主体民族。西汉武帝开西南夷,建益州郡时,将犯了罪或判了刑的囚犯,豪强或难以统治的地方大户迁到本地落籍的是一部分。其次是建立永昌郡后大批驻军和到任的官吏及其家眷、随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九月,傅友德、蓝玉、沐英奉旨率军进征云南时,留在本地的人数也比较多,这些外来人与本地土著民族经过长期通婚繁衍,形成了本地的汉族。

汉族移民不仅开发和建设了边疆地区,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明,移民虽然背井离乡,但是故土文化,乡土情结却难以忘怀,因此在新的居住地仍然崇拜乡土信仰。“如战争、灾荒、瘟疫等突然事件,造成大规模迁徙,迫使一部分人迁徙到另一个地区,随之将民俗文化一起转移过去。这种民俗文化的扩布,有些和当地的民俗文化想结合,有些则根据迁徙人口聚居情况,被相对独立地保存和流传下来,这种情况在历史和现实中并不鲜见。”

在汉族的丧葬风俗中,“事死如事生”的观念根深蒂固,再加上丧葬风俗中的诸多禁忌和规矩,丧葬风俗很难因为时空更迭而发生大的改变,施甸的丧葬风俗,与保山乃至滇西大部分地区大同小异,并且与流传千古的中原丧葬风俗一脉相承。本文试从此角度来论述中原文化对边地的影响。

一、施甸丧葬风俗的表现形式

(一)初终停放

老人在弥留之际,都会或多或少有一些朕兆,比如回光返照、安排后事或是神志昏迷等,此时儿女就会守侯在旁,俗称“接气”,民间风俗以子女全部在齐者为美,意即见最后一面,否则老人会遗憾而终。老人的儿子们把老人抬到堂屋之中,并将老人扶于一太师椅上,俗称“扶上山”。家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者会来确定老人是否已经停止呼吸,此时,长子媳妇会将准备好的银器放进老人的嘴里,银器称作“口福”或“口连”,意为老人上路之用。这种仪式由来以久,据《仪礼》《士丧礼第十二》载:“主人左极米,实于右,三;实一贝。左、中

亦如之。又实米,唯盈”,所不同的是古代的人放在死者口里的是米和贝壳,称之为“饭含”。“当确知其已死,则围于四周的亲属一般要号哭呼叫。”

接下来就要设床停尸。据《通典》卷一三八:“设(尸)床于室户内之西,去脚,舒簟,设枕,施幄,去裙迁尸于床,南首,复用敛衾,去死衣。”施甸的丧葬风俗与此惊人相似,另外还有用麻绳将死者双脚并拢扎之,意为死者已到阴间报到,并于死者脚前摆一碗饭,上置一枚鸡蛋,并将两支筷子交叉插于饭上,俗称“倒头饭”,至此,死者已经“享用着好饭好铺”,可安心上路了。

(二)沐浴、更衣

在老人临终之前,家属必须要给他沐浴更衣。这实际上是给死者进行的一次化妆整容。但是这样的的沐浴更衣,已经远远超出了服装本身的物质形式。对死者的沐浴、更衣是尊敬死者的一种表现,同时也寄托了生者对死者能够安然离世的良好祝愿。死者的寿衣以青布为主,不能有任何铁器附着其上,着青鞋,并将一块青布方巾盖在死者面部,俗称“盖脸布”,迷信说法此布可以暗示死者托生为何,又有将一锅压紧的饭置于死者床下的做法,俗称“托生饭”也能预示托生为何,两种做法皆以布饭之形而妄加猜测,无非是为了一种心灵安慰,寄托哀思,希望死者能有好的归宿。

沐浴更衣后,家人就请道士(俗称“赞礼先生”)为亡人写灵牌,将死者的生辰,简单社会关系等书于灵牌之上,置于遗体前,好比“通行证”,让死者在阴间能够畅通无阻。据《仪礼》《士丧礼第十二》载:“为铭,各以其物。亡,则以缁长半幅,<赤巠>末长终幅,广三寸。书铭于末,曰:“某氏某之柩。”竹杠长三尺,置于宇西阶上。”,由此可见,古代的“铭”与灵牌有很大的联系。

“纸扎”是施甸的丧葬风俗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一般有童子,灵床、鹿马、金山银山、摇钱树等,更有甚者,扎别墅轿车家电等,落葬时一齐烧与死者,让其带到阴间享用。

(三)报丧

停放一段时间之后,诸事准备就绪,就要选日子报丧。报丧可以说是人死后的第一种仪式了。报丧仪式早在周代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它用发信号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村人,即使已经知道消息的亲友家,也要照例过去报丧。施甸丧葬风俗中,人死后,将死者生前所使用的铺盖席子拿到村子路口焚烧,俗称“烧铺草”。一是让死者将他的床铺带走,另外还让村民周知家里死老人了,村民就会主动帮忙料理丧事了。

报丧有许多规矩。施甸丧葬风俗中,把报丧称为“磕头”,报丧期间,死者的儿子要到村子里和亲戚家里报丧,孝子不能直接到人家去,跪在门口,要由一个随从前去通报,俗称“死月老”,经过“死月老”的通报,族人或亲戚到门口将孝子扶起来,安慰并问明葬礼的安排情况,问清楚入殓的日期。“死者为大”,孝子一个头磕下去,再大的事也要让位。也有亲戚太远的,就请族人晚辈代为报丧,速去速回,不能耽搁太久,也不能在外过夜。

(四)吊唁仪式

首先要布置灵堂。灵前安放一张桌子,悬挂白桌衣,桌上摆着供品、香炉、蜡台和长明灯等。在没有收殓之前,这盏长明灯不管白天晚上都要有人看守,不能让它熄灭。据说,这盏灯就是死者的灵魂。尸体和灵柩都忌讳停放在光天化日之下。据说,怕受所谓"日精月华",更怕冲犯上天过往的神灵。因此只要是举行简单的祭奠仪式,就必须要搭灵棚。

搭灵棚规模的大小,主要看丧居院落的格局。如果只搭一屋院子的棚,叫做"平棚起尖子",也叫"一殿",就像古典殿堂一样,上边起一条脊。如果丧居有两层院子,就可以搭一座大棚,将这两个院子都罩上,灵堂院子的棚顶高些,前院棚顶略低,使两个顶子浑然一体,后高前低,叫做"一殿一卷",即后院高顶为"殿",前院低顶为"卷"。所谓"殿",就是殿堂的意思;所谓"卷",即棚顶全是活席,可以卷起来的意思。这种棚历来都用数层席箔里外包严,不见杉槁,不但美观,且不漏水。从外观上看,宏伟壮丽,犹如宫殿,使人望之,哀戚之情就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