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实用版-送别抒怀诗鉴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仆 夫 整 驾 。
骊 驹 在 路 ,
仆 夫 具 存 。
骊 驹 骊 在 歌 门 ,
送魏万之京
朝闻游子唱离歌, 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 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 御苑砧声向晚多。 首联点明事件,渲染环境
叙 事 写 景
颔联以物衬情,由景生情
实 虚
颈联虚写晚景,景中蕴情
抒 情
莫见长安行乐处,
夕阳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

送别诗中常出现傍晚月夜等时间意象。 莫非古人喜欢傍晚时分送别? 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与别离这 种忧伤的情感相协调(情景交融) 傍晚飞鸟归林、鱼沉潭底,对于远离 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更能勾起漂泊之人 的离情别绪(反衬) 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 凉,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 绪是一致的(情景交融) 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象征义,因而 古人常借月抒怀(烘托)
唱歌送别
离歌:“朝闻游子唱离歌”
踏歌:是民间的一种歌调,唱歌时以脚踏 地为节拍。“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 上踏歌声” 骊歌:“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 听” 劳歌:原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后成 送别歌的代称。“劳歌一曲解行舟”
阳关三叠:是唐代流传久远的离别之曲。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送别诗常见意象


劝勉型:劝勉、鼓励、安慰之情……
3、对友人的劝勉、鼓励、安慰、

抒志型:借离别抒发个人感慨,
4、表现诗人志节
旷达型:

5、旷达洒脱,表达一种美好的愿望
综合型: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 兼劝慰警示之意……
温馨提示: 送别诗的情感不能简单地以“依依惜别”一概而论,应结合具体 诗句仔细揣摩诗歌的情感。概括情感要准确,不可生搬硬套。
答案:“折柳”这首
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
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
笛中闻折柳, “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 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诗经· 小雅》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折柳送别
1、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 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 2、“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 挽留、惜别、不舍之意。 3、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 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 荣之意。
送别诗的艺术手法 7:比喻
送 友 人
李 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别诗的艺术手法
8:拟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1.形式标志:
课堂小结---送别诗特点
2、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
歧路旁、津渡口、长亭间、都门外 落日余晖、流水 风波、江风引雨、平沙卷蓬、云横秦岭、路绕蜀山
物象一经带着作者的离情别绪入诗,成为“人化’的自然。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送别诗的艺术手法 3:托物寓情
(1)虚写想象。 (2)拟人。 (3)化用。 (4)两句呼应构成秋末到岁暮流动的时 间意象,暗示时光易逝,年华易老的意蕴
鉴赏示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第一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2、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3、请简要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手法多样
古代送别诗的艺术手法多种多样。
*表达方式:叙事、写景、抒情融合。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托物寓情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 *表现手法:虚实结合、烘托,反衬、 正侧、动静、细节、白描、远近高低俯仰、 感觉(视听嗅触味等……
送别诗常用的艺术手法 1:直抒胸臆
衢洲别李秀才 方干 千山红树万山红, 把酒相看日又曛, 一曲离别两行泪, 不知何地再逢君?
长亭
(南浦)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李白《菩萨蛮》

中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地方表示 送别,此后就成为专有的送别之地。
古时在城外路旁每隔十里设 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 休息和送别。后来“长亭”成为 送别地的代名词。 “南浦”即南面的水滨,是著名的水 滨送别地。当然,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有 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 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鉴赏步骤
1、首先,分析离别诗常用意象。
首句选取的景物是漂泊不定的 杨花和叫声凄婉哀愁的子规。
闻王昌龄左迁龙 标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2、接着,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 我寄愁心与明月 一二句表达因友人王昌龄左迁偏远随君直到夜郎西 之地的忧伤之情。三四句将自己心中的 愁思寄托给明月,满含深情的明月照耀 友人,一直陪伴他到偏远的夜郎。这两 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过,“折柳” 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寓意 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很多考生不理解《折杨柳》为赠别、
乡思名曲,就不可能得分,不理解折柳赠
别是唐代著名风俗也不可得分。在这里,
实际上考的是考生的文化素养和底蕴。
黯然销魂者, 唯 而已矣!
——江淹《别赋》
描述一个经典的古代告别 场面需要那些关键词?
描述一个经典的古代告别 场面需要那些关键词?
古道

笛声
长亭
夕阳
离愁 别恨

芳草

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
长条故惹行客, 似牵衣带话, 别情无极。 ——周邦彦《六丑》

考题回顾(2002年全国17题)
春夜洛城闻笛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表现诗人志节
送别诗表达的情感:
综合型的,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 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
送 别 诗 常 见 意 象
情感多元



忧伤型:怅惘、孤寂、相思之情……
1、表达诗人的离情别绪,难舍难分之情 2、漂泊的羁旅行愁。
明确送别诗鉴赏方法 一、抓意象 二、品情感 三、析手法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问:作者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
1、景物:“猿啼” 、“暮江”、 “孤舟” 。
Leabharlann Baidu
情: “客散”、 “伤心” 、“逐臣更远”。(离愁)
2、烘托(借景抒情):以猿啼、暮色等烘托伤心之情 对比:作者同友人的贬谪之途对比,既点同病相怜, 又流露了对友人路途险远的担忧和惜别牵挂之情。 反衬:“人自伤心水自流”,以流水的无情反衬人之 有情;“青山万里一孤舟”,以青山重重反衬行舟之孤小。
送别诗的情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旷达洒脱乐观,表达一种美好的愿望
别董大
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对友人的劝勉、鼓励、安慰
芙蓉楼送辛渐
解题:
送 魏 万 之 京
诗歌分类:送别诗
魏万:又名颢。上 元初进士。曾隐居 王屋山,自号王屋 山人。他是李颀的 晚辈朋友
【骊歌】告别之歌。逸诗有《骊驹》篇云:“骊 驹在门,仆夫具存;骊驹在路,仆夫整驾。”客 人临去歌《骊驹》,后人因而将告别之歌称“骊 歌”。 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 --李白
空令岁月易蹉跎。 尾联直抒胸臆,劝勉友人


(1)用倒戟而入的笔法,先“声”夺 人,未见人先有声,再加上“微霜”的 烘托,强化了人离别伤感的情绪。 (2)承接下句,“朝闻”与“愁里听” 都是听觉感受,“闻”是作者闻离歌, “听”是魏万听雁鸣,如没有“微霜” 相隔,给人感觉是魏万听闻。


地点(空间):长亭、南浦、古道、渡口
时间:傍晚、月夜
物象:芳草、晚风、柳树、笛声、远山、浊酒
“长亭”、“南浦”、“柳”、“芳草”、
“酒”等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往往被作家 们交织在同一首作品中,共同负起烘托、渲染或
写照、象征离愁别恨的使命。
送 别 诗 常 见 意 象
古道长亭,芳草萋萋, 夕阳映山,离情满怀。 晚风拂柳,残笛在耳, 执酒留别,酒尽梦寒, 浓浓情意就在这无言的 梦境中永远地飘荡……
折柳送别习俗产生于汉代,原因大体有三:
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
问人间, 谁管别离愁? 杯中物。 ——辛弃疾《满江红》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
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
赠别二首(其二)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炬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4、 想象、虚实相生
作者常在触景生情的基础上想像分别后对方途中所 经见的环境或所体验的孤独与惆怅。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请问尾联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送别诗的艺术手法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白居易《南浦别》
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
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
芳草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说尽古人离别情
——送别抒怀诗
学习目标

1、归纳送别类诗歌的特征 2、以《送魏万之京》为例赏析送别诗。
在中国诗坛上, 送别诗一直是诗家的重要题材……
或为拜师游学,或为求取功名,或为仕途奔走,或为 生活所迫,不得不远走异域而离别亲人、恋人、友人 古时交通不便,路途艰险,通讯落后,正所谓“一别 心知两地秋”“中间消息两茫然”
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 眼;
2.意象丰富 3.情感多元
意 象 丰 富
情感多元



忧伤型:怅惘、孤寂、相思之情……
1、表达诗人的离情别绪,难舍难分之情 2、漂泊的羁旅行愁。


劝勉型:劝勉、鼓励、安慰之情……
3、对友人的劝勉、鼓励、安慰、

抒志型:借离别抒发个人感慨,
4、表现诗人志节
旷达型:
5:动静结合
送 友 人 李 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别诗的艺术手法
6:反衬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反衬;哀景衬壮情。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 胸怀,对友人真诚情谊。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在唐宋诗词中,漫漫无边际的离离芳草寄 托了多少文人的别情离绪、思旧念旧之情。
1、“一年一度春草绿”,草随时 序而流转,易于触动久别的忧思。
2、在空间的展布上,碧草连天, 似将人的思念引向远方,遥无涯际。
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
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孟浩然 《送杜十四之江南》

5、旷达洒脱,表达一种美好的愿望
综合型: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 兼劝慰警示之意……
温馨提示: 送别诗的情感不能简单地以“依依惜别”一概而论,应结合具体 诗句仔细揣摩诗歌的情感。概括情感要准确,不可生搬硬套。
手法多样
古代送别诗的艺术手法多种多样。
*表达方式:叙事、写景、抒情融合。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托物寓情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 *表现手法:虚实结合、烘托,反衬、 正侧、动静、细节、白描、远近高低俯仰、 感觉(视听嗅触味等……
3、最后,离别诗常用的表达技巧。
首句寄情于景,三四句拟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1、首句选取的景物是漂 泊不定的杨花和叫声凄婉 哀愁的子规,烘托了因友 人王昌龄左迁偏远之地的 忧伤之情。
随君直到夜郎西。
2、运用了拟人修辞方法, 将自己心中的愁思寄托给明 2、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 月,满含深情的明月照耀友 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人,一直陪伴他到偏远的夜 郎。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 人的关切和思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