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职统计基础知识测试题:第五章练习(财经类)会计
2024年统计师之中级统计相关知识通关试题库(有答案)
![2024年统计师之中级统计相关知识通关试题库(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12e00a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4b.png)
2024年统计师之中级统计相关知识通关试题库(有答案)单选题(共200题)1、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 )两个方面。
A.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B.会计核算和参与经济决策C.会计核算和预测经济前景D.会计核算和评价经营业绩【答案】 A2、落在某一分类数据每一类别或组中的数据个数称为()。
A.频数B.频率C.频数分布表D.累积频数【答案】 A3、下列选项中,应当计入生产成本的是( )。
A.制造费用B.销售费用C.管理费用D.财务费用【答案】 A4、一般而言,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A.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B.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C.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D.以上均不是【答案】 A5、采用四项移动平均来测定某时间序列的长期趋势,则移动平均后的序列比原有序列()。
A.首尾各少1项数值B.首尾各少2项数值C.首尾各少3项数值D.首尾各少5项数值【答案】 B6、下列项目中在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不是直接根据总账可以余额填列的是()。
A.交易性金融资产B.应付职工薪酬C.递延所得税资产D.固定资产【答案】 D7、在抽样推断中,需要推断的总体参数是一个()。
A.统计量B.已知的量C.随机变量D.未知的量【答案】 D8、下列关于定期清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下列关于定期清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定期清查的目的在于保证会计报表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B.定期清查可以是全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C.在更换财产物资保管和出纳人员时必须进行定期清查D.定期清查一般是年末进行全面清查,季末、月末进行局部清查【答案】 C9、已获利息倍数计算公式为( )A.已获利息倍数=利润÷利息费用B.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C.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后利润÷利息费用D.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答案】 B10、菲利普斯曲线想要表达的基本含义是()。
最新中职统计基础知识专项单选题练习(5)(财经类)统计
![最新中职统计基础知识专项单选题练习(5)(财经类)统计](https://img.taocdn.com/s3/m/a8dfeec85acfa1c7ab00cc4c.png)
统计基础知识专项单选题练习(5)1.两个变量间的线性相关关系愈不密切,相关系数r值就愈接近(C)。
A.-1B.+1C.0D.-1或+12.相关系数的值越接近-1,表明两个变量间(B)。
A.正线性相关关系越弱B.负线性相关关系越强C.线性相关关系越弱D.线性相关关系越强3.如果协方差,说明两变量之间是(B),A.相关程度弱B.负相关C.不相关D.正相关4.研究一个随机变量与一个(或几个)可控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统计方法称为(D)。
A.一元回归分析B.多元回归分析C.列联分析D.回归分析5.根据回归方程y=a+bx(A)。
A.只能由变量x去预测变量yB.只能由变量y去预测变量xC.可以由变量x去预测变量y,也可以由变量y去预测变量xD.能否相互预测,取决于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因果关系6.需求法则表明:需求量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是(B)。
A.正相关B.负相关C.无相关D.恒等7.需求法则的经济理论前提是,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是追求(A)最大的经济人。
A.效用B.利润C.价格D.成本8.可能成为吉芬商品的一般为(A)。
A.低档品B.高档品C.奢侈品D.名牌产品9.恩格尔曲线所表明的是(B)的内在联系。
A.需求量与价格B.需求量与收入C.需求量与支出D.需求量与供给量10.表明生活富足的恩格尔系数为(D)。
A.大于60%B.50%—60%C.40%—50%D.30%—40%11.供给法则表明,供给量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是(A)。
A.正相关B.负相关C.无相关D.恒等1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按(A)发生变动。
A.相同方向B.相反方向C.相同比例D.不同比例13.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主要表现为(A)。
A.对商品价格的干预B.对商品供给的干预C.对商品需求的干预D.对商品数量的干预14.如果对于一个既定的资源配置进行改变,其结果会使到少一个人情况变得更好,并且没有任何一个人的情况变得更差,称为(B)。
最新中职统计与统计实务期终考试试题(1)(财经类)会计
![最新中职统计与统计实务期终考试试题(1)(财经类)会计](https://img.taocdn.com/s3/m/5756c708c77da26924c5b04c.png)
《统计与统计实务》题一、单项选择题1.要了解某工业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则总体单位是( B )。
A.该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B.该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工C.该工业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D.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2.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D )。
A.身高 B.工资C.年龄 D.文化程度3.统计的认识过程是( D )。
A.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B.定量认识到定性认识C.定量认识到定性认识再到定量认识D.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再到定量认识与定性认识相结合4.统计调查有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之分,它们划分的标志是( D )。
A.是否进行登记、计量B.是否按期填写调查表C.是否制订调查方案D.是否对所有组成总体的单位进行逐一调查5.全面调查是对构成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逐一的调查,因此,下述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B )。
A.就全国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B.对全国的人口进行普查C.到某棉花生产地了解棉花收购情况D.抽选一部分单位对已有的资料进行复查6.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的关系是( B )。
A.二者是一致的 B.二者有时是一致的C.二者没有关系 D.调查单位大于报告单位7.统计报表报送周期不同,报表所反映的指标项目有不同的详细程度。
一般,周期越短,则报告的指标项目( C )。
A.越多 B.可能多也可能少C.越少 D.是固定的8.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 D )。
A.灵活程度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C.作用不同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9.典型调查是从被调查对象中( D )。
A.按照随机原则选取若干单位进行调查B.按照调查目的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处于较好状态的单位进行调查C.按照随机原则选取若干具有代表|生的单位进行调查D.按照调查目的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10.下列属于专门调查的是( A )。
A.普查 B.非全面调查C.全面调查 D.专业统计报表11.下列属一次性调查的是( A )。
中职《统计基础》章节练习题
![中职《统计基础》章节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1c179fb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fa.png)
中职《统计基础》章节练习题中职《统计基础》各章节复习题第一章概述一、名词解释:1、统计2、统计学3、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4、统计标志与指标5、变异和变量6、统计指标体系二、填空题1、构成一个统计总体必须同时具备三方面特点:、和。
2、如全国人口为总体,每个人是,每个人都有性别、年龄、民族、身高、体重等。
这里的性别、年龄、民族、身高、体重等在统计上称做。
,“年龄”是。
“16 岁”是,“性别”是,“男”、“女”是,它也是经过调查后所得到的结果。
3、统计指标由六个要素构成:①;②;③;④;⑤;⑥。
这六个要素可归结为两个组成部分:和。
4、统计指标体系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存在着确定的对应关系,可以利用来表现;另一种是指标体系是联系的指标体系。
5、变异一般描述上的变化,而变量则表示上的变化。
6、变量按其取值是否连续,可分为和。
工人数、企业数、废品数、设备数是,身高、体重、产值、利润、资金等是。
离散变量的数值一般用方法取得;连续变量的数值只能用或的方法取得。
7、变量按其所受影响因素的不同,可分为和两种。
产品总成本是变量,受偶然因素影响的变量是。
8、按照所采用的不同计量尺度,统计数据可以分为、和。
9、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说明的是事物的特征,通常是用来表述的,其结果均表现为类别,因而也可统称为数据或称数据。
数值型数据说明的是现象的特征,通常是用来表现的,因此也可称为数据或数据。
10、按照所采用的收集方法不同,统计数据可以分为数据和数据。
是在没有对事物进行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有关的统计数据几乎都是观测数据。
自然科学领域的大多数数据都是。
11、按照被描述的现象与时间的关系不同,统计数据可以分为数据和时间数据。
2011年我国各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就是数据。
2006-2011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就是数据。
三、简答题:1、统计标志与统计指标有何区别和联系?2、统计数据如何进行分类?3、简答统计总体的特点?四、判读题1. 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2024年中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模拟测试题大全
![2024年中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模拟测试题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0cbf544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76.png)
2024年中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模拟测试题大全2024年中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模拟测试题01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30分,每小题1分。
)1.会计要素按照其性质可分为六个: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
A.营业利润B.净利润C.利润D.利润总额参考答案:C解析:六大会计要素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2.会计报告是指根据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按照一定的格式,把账簿记录加工成(),提供给信息使用者,据以进行分析、预测和决策。
A.会计报表B.会计凭证C.财务指标体系D.财务说明参考答案:C解析:会计报告是指根据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按照一定的格式,把账簿记录加工成财务指标体系,提供给信息使用者,据以进行分析、预测和决策。
3.会计核算指标之间的关系如下:()oA.期末余额二期初余额B.期末余额二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C.期末余额二期初余额一本期减少发生额D.期末余额二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一本期减少发生额参考答案:D解析:这是统一的关系式,不同的要素其增加可能是借方,也可能是贷方。
4.“实收资本”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股份制企业应开设()账户,主要用来核算企业实际收到投资者投入企业注册资本份额的变动情况及其结果。
A.“本金”B.“利息”C.“股本”D.“资本金”参考答案:C解析:“实收资本”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股份制企业应开设股本账户,主要用来核算企业实际收到投资者投入企业注册资本份额的变动情况及其结果。
5.根据本月的“工资结算表"企业应付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工资5000元。
会计分录为()o贷:应付职工薪酬5000参考答案:D解析:管理部门的耗费,无论是领用材料、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还是发工资,一律记入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的增加记入借方。
6.记账以后,如果发现账簿登记错误源自记账凭证,而记账凭证中的会计科目和记账方向并无错误,只是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可用()予以更正。
中专统计考试题及答案
![中专统计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7c9da0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8e.png)
中专统计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的科学。
A. 社会经济现象B. 自然现象C. 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D. 社会经济现象的定性分析答案:C2. 统计调查中,调查对象是()。
A. 总体B. 个体C. 样本D. 总体和样本答案:B3. 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不包括()。
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推断法答案:D4. 统计数据的整理过程中,()是将数据分组的过程。
A. 编码B. 分类C. 汇总D. 制表答案:B5. 统计表中,()是表格的标题。
A. 表头B. 表身C. 表尾D. 表注答案:A6. 统计分析中,()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
A. 方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众数答案:C7. 统计分析中,()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
A. 均值B. 中位数C. 众数D. 标准差答案:D8. 统计分析中,()是描述数据分布形态的指标。
A. 偏度B. 峰度C. 标准差D. 方差答案:A9. 统计分析中,()是描述数据分布集中趋势的指标。
A. 均值B. 众数C. 中位数答案:D10. 统计分析中,()是描述数据分布离散程度的指标。
A. 方差B. 标准差C. 极差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统计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
A. 描述性统计B. 推断性统计C. 定量分析答案:A, B2. 统计调查的类型包括()。
A. 全面调查B. 抽样调查C. 重点调查D. 典型调查答案:A, B3. 统计数据的整理方法包括()。
A. 分组B. 编码C. 汇总D. 制表答案:A, C, D4. 统计表的设计原则包括()。
A. 明确性B. 简洁性C. 系统性D. 可比性答案:A, B, C, D5. 统计分析中,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包括()。
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科学。
中职《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试题(多选)
![中职《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试题(多选)](https://img.taocdn.com/s3/m/640ec9be2e3f5727a4e9622e.png)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试题多项选择题(每题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中的括号内,多选、错选、漏选、未选均不得分;10道题.每题2分:典20分)l进行统计整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 )( )( )( )。
A.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与检查B.对各项指标进行分组综合汇总C.编制统计表与分析表D.对统计资料进行系统积累E.与上期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现象本期发展变化情况2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 )( )( )( )A.劳动生产率B.工业增加值C.设备人均拥有量D.生产税净额E.人均年收人3下列数列中,属于时期数列的是( )( )( )( )( )。
A.全国四次人口普查数B.某省近5年钢铁产量c.某商场各季末商品库存量D.某商场1990—2007年商品销售额E.某市近5年各年末企业数4.统计指数的主要作用表现在()()()()()。
,A.研究现象的长期变动趋势B.对经济现象进行综合评价和测定c.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变动程度D.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变动方向E.分析经济发展变化中各种因素的影响方向和程度5.统计分析的特点有()()()()()。
A.数据性B.完整性c.精确性D.目的性E.时效性6.现行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分为()()()()()。
A.周期性普查制度B.临时性调查制度c.经常性调查制度D.一次性调查制度E.非经常性调查制度7.下列行业类别中属于第三产业的有()()()()()rA.建筑业B.采矿业c.金融业D.房地产业E.地质勘查业8.下列关于统计单位的表述中,()()()()()是错误或不准确的。
A.法人单位与产业活动单位之间存在隶属关系B.一个法人单位拥有多个产业活动单位c.从事单一经济活动的法人单位同时也是一个产业活动单位D.从事一种以上经济括动的法人单位要分解成两个以上的产业活动单位E.产业活动单位接受法人单位的管理和控制9.下列各项中,包括在能源生产企业产成品库存中的有:()()()()()。
最新中职统计基础知识专项单选题练习(7)(财经类)统计
![最新中职统计基础知识专项单选题练习(7)(财经类)统计](https://img.taocdn.com/s3/m/a19d22ada8114431b80dd84c.png)
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专项单选题练习(7)1.我国实行的汇率制度是(C)A.国定汇率制度B.自由浮动汇率制度C.管制浮动汇率制度D.无限浮动汇率制度2.如果国民收入为40000亿元,自发出口为5000亿元,出口对国国民收入的弹性为0.1,实际汇率是1,净出口对实际汇率的敏感度是1000亿元,根据净出口函数公式,则净出口额为(A)A.0B.500C.1000D.15003.一国的储备资产量应与该国贸易进口额保持一定比例。
一般而言,储备进口率应为(C)A.20%B.30%C.40%D.50%4.在何种汇率制度下,官方不必持有外汇率储备(A)A.自由浮动汇率制度B.管制浮动汇率制度C.完全固定汇率制度D.半固定汇率制度5.如果本期物价水平为6%,上起物价水平为4%,则本期通货膨胀率为(C)。
A.2%B.1.5%C.50%D.150%6.惯性通货膨胀是指(C)。
A.平衡通货膨胀B.非平衡通货膨胀C.可预测通货膨胀D.不可预测期通货膨胀7.温和通货膨胀是指通货膨胀率在(A)A.小于10%B.10-50%C.60-100%D.大于100%8.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表明(B)A.失业率与通胀正相关B.失业率与通胀无关C.失业率与通胀负相关D.失业率与通胀同比例变化9.由于总需求的增加超过了总供给而引起的通货膨胀是(A)。
A.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B.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C.结构性通货膨胀D.混合的通货膨胀10.由于工资或利润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增长速度而引起的通货膨胀是(B)。
A.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B.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C.结构性通货膨胀D.混合的通货膨胀11.按照哈罗-多马模型,假定资本-产出比为5,储蓄率为40%,经济增长率为(C)。
A.3%B.5%C.8%D.10%12.从索洛的余值法可以得出,他他认为(A)介经济增长的新源泉。
A.技术进步B.劳动C.资本D.知识积累13.新经济理论的代表人物罗默将(D)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独立要素纳入生产函数中。
中专统计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专统计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21674f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25.png)
中专统计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A. 收集数据B. 描述数据C. 分析数据D. 以上都是答案:D2.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数据的来源?A. 人口普查B. 抽样调查C. 历史记录D. 个人猜测答案:D3. 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有哪些?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以上都是答案:D4. 标准差是用来衡量什么?A. 数据的偏斜程度B. 数据的集中程度C. 数据的离散程度D. 数据的分布形状答案:C5. 以下哪个是相对数指标?A. 人口总数B. 国内生产总值C. 人口增长率D. 人均收入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6. 以下哪些属于统计图的类型?A. 条形图B. 折线图C. 饼图D. 散点图答案:ABCD7. 描述数据分布形状的度量有哪些?A. 方差B. 标准差C. 偏度D. 峰度答案:CD8.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抽样方法?A. 简单随机抽样B. 分层抽样C. 系统抽样D. 分群抽样答案:ABCD9. 以下哪些是统计分析的步骤?A. 数据收集B. 数据整理C. 数据分析D. 结果解释答案:ABCD10.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相关系数?A. 皮尔逊相关系数B.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C. 肯德尔等级相关系数D. 线性相关系数答案:ABC三、判断题11. 统计学中的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
()答案:正确12. 样本容量越大,抽样误差就越小。
()答案:正确13.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
()答案:错误(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的平方根)14. 众数是数据集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一组数据可以有多个众数。
()答案:正确15.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1, 1]。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6. 简述统计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答案:统计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市场调研、产品质量控制、经济分析、社会调查、医学研究等。
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统计学帮助我们了解现象的规律性,预测未来趋势,为决策提供依据。
最新中职财会统计基础期终考试试题(01)(财经类)会计
![最新中职财会统计基础期终考试试题(01)(财经类)会计](https://img.taocdn.com/s3/m/fe3fcb5ce009581b6ad9eb2a.png)
财会《统计基础》考试试卷(B卷)(90分钟)姓名:班级:学号:分数: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表示单位属性方面特征的标志是_______,而表示单位数量方面特征的标志是________。
2.任何一个统计分布都必须满足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个条件。
3.抽样估计就是利用实际调查计算的_____________来估计相应的______________数值。
4.回归分析中因变量是_________变量,而自变量是作为可控制的___________变量。
5.统计总指数的计算形式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普查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它并不排斥对属于时期现象的项目的调查。
()2.同一个总体,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成反比。
()3.在抽样推断中,全及指标值是确定的、唯一的,而样本指标值是一个随机变量。
()4.抽样成数的特点是:样本成数越大,则抽样平均误差越大。
()5.在各种动态数列中,指标值的大小都受到指标所反映的时期长短的制约。
()三、单项选择题(共12分)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A.调查单位 B. 标志值 C. 品质单位 D. 总体单位2. 复合分组是 ( )A.用同一标志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总体层叠起来进行分组B.对某一总体选择一个复杂的标志进行分组C.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层叠起来进行分组D.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并列起来进行分组3. 总量指标按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分为 (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B.时间指标和时点指标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4. 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 )A.中卫数B.众数C.算术平均数D.调和平均数5.统计指数按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可分为 ( )A.总指数和个体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平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D.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6.计算序时平均数时,”首末折半法”适用于 ( )A.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B.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C.间隔不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D.由两个时点数列构成的相对数列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四、多项选择题(共8分)1.次数分配数列()A.由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和各组单位数两个因素构成B.由组距和组数、组限和组中值构成的C.包括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数列两种D.可以用图表形式表现E.可以证明总体结构和分布特征2.调查单位是()A.需要调查的总体B.需要调查的总体单位负责人C.调查项目的承担者D.负责报告调查结果的单位E.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3.抽样估计中的抽样误差()A.是不可避免要产生的B.是可以通过改进调查方式来消除的C.是可以事先计算出来的D.只能在调查结束后在能计算的E.其大小是可能控制的4.设产品的单位成本(元)对产量(百件)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c=76-1.85x,这表示()A.产量每增加100件,单位成本平均下降1.85元B.产量每减少100件,单位成本平均下降1.85元C.产量与单位成本按相反方向变动D.产量与单位成本按相同方向变动E.当产量为200件时,单位成本为72.3元五、简答题(10分)1.简述变异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中专统计考试题及答案
![中专统计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b3247a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b8.png)
中专统计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统计学中,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过程被称为:A. 数据处理B. 数据分析C. 数据科学D. 统计分析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统计数据的类型?A. 定性数据B. 定量数据C. 描述性数据D. 预测性数据答案:D3. 在统计学中,总体是指:A. 研究对象的全体B. 研究对象的一部分C. 研究对象的样本D. 研究对象的个体答案:A4. 以下哪个选项是统计学中的平均数?A. 中位数B. 众数C. 极差D. 方差答案:A5. 标准差是衡量数据的:A. 中心趋势B. 离散程度C. 偏态程度D. 峰态程度答案:B6.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统计图表的类型?A. 条形图B. 折线图C. 饼图D. 树状图答案:D7.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到1之间B. 0到1之间C. -1到0之间D. 0到100之间答案:A8. 回归分析是用来研究:A. 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B. 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C. 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D. 多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答案:B9. 以下哪个选项是统计学中的假设检验?A. t检验B. F检验C. 卡方检验D. 所有选项答案:D10. 以下哪个选项是统计学中的抽样方法?A. 简单随机抽样B. 系统抽样C. 分层抽样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的中心趋势度量?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A、B、C2.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的离散程度度量?A. 极差B. 四分位数间距C. 标准差D. 变异系数答案:A、B、C、D3. 在统计分析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样本的代表性?A. 抽样方法B. 样本大小C. 总体的异质性D. 抽样误差答案:A、B、C4. 以下哪些是统计图表的类型?A. 条形图B. 折线图C. 饼图D. 散点图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的分布类型?A. 正态分布B. 二项分布C. 泊松分布D. t分布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统计学中的样本容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小。
最新中职管理会计综合练习题第五章及答案(财经类)会计
![最新中职管理会计综合练习题第五章及答案(财经类)会计](https://img.taocdn.com/s3/m/970e0cb6bed5b9f3f90f1cce.png)
中职管理会计综合练习题第五章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预测方法分为两大类,是指定量分析法和()。
A、平均法B、定性分析法C、回归分析法D、指数平滑法2、已知上年利润为100000元,下一年的经营杠杆系数为1.4,销售量变动率为15%,则下一年的利润预测额为()。
A、140000元B、150000元C、121000元D、125000元3、经营杠杆系数等于1,说明()。
A、固定成本等于0B、固定成本大于0C、固定成本小于0D、与固定成本无关4、假设平滑指数=0.6, 9月份实际销售量为600千克,原来预测9月份销售量为630千克,则预测10月份的销售量为()。
A、618千克B、600千克C、612千克D、630千克5、已知上年利润为200000元,下一年的经营杠杆系数为1.8,预计销售量变动率为20%,则下一年利润预测额为()。
A、200000元B、240000元C、272000元D、360000元6、预测分析的内容不包括()。
A、销售预测B、利润预测C、资金预测D、所得税预测7、下列适用于销售业务略有波动的产品的预测方法是()。
A、加权平均法B、移动平均法C、趋势平均法D、平滑指数法答案:1、B 2、C 3、A 4、C 5、C 6、D 7、B8. 将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所采用的分类标志是(D 〉。
A. 成本核算目标 B. 成本的可辨认性 C. 成本的经济用途 D. 成本的性态9. 当相关系数r 等于+1 时, 表明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是成本是〈B〉。
A. 基本正相关B. 完全正相关C. 完全无关D. 基本无关10. 下列项目中, 只能在发生当期予以补偿、不可能递延到下期的是(D ) A. 直接成本 B. 间接成本 C. 产品成本 D. 期间成本11. 为排除业务量因素的影响, 在管理会计中, 反映变动成本水平的指标一般是指〈B〉。
A. 变动成本总额B. 单位变动成本C. 变动成本的总额与单位额D. 变动成本率12. 在管理会计中, 狭义相关范围是指(B) 。
中职统计基础试题及答案
![中职统计基础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aa4824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5d.png)
中职统计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抽样法答案:D2.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数据的类型?A. 定性数据B. 定量数据C. 描述性数据D. 推断性数据答案:D3. 在统计分析中,中位数是将数据集分为两个相等部分的值,其中一半的观测值低于中位数,另一半高于中位数。
以下哪个不是中位数的特点?A. 中位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B. 中位数是数据集中的中间值C. 中位数是数据集中的平均值D. 中位数可以用于衡量数据的集中趋势答案:C4. 标准差是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标准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B. 标准差越小,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C. 标准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D. 标准差与数据的离散程度无关答案:C5.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图表的类型?A. 条形图B. 折线图C. 饼图D. 树状图答案:D6. 相关系数是用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度的统计量,其取值范围是?A. -1到1B. 0到1C. -1到0D. 0到-1答案:A7. 在统计学中,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以下哪个不是总体的特点?A. 总体是确定的B. 总体是无限的C. 总体是可以计数的D. 总体是同质的答案:B8.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方法,其主要优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节省时间和成本B. 可以对总体进行全面分析C. 可以减少调查误差D. 可以提供总体参数的估计答案:B9.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学中常用的平均数?A. 算术平均数B. 加权平均数C. 几何平均数D. 调和平均数答案:D10.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分布?A. 正态分布B. 二项分布C. 泊松分布D. 均匀分布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统计数据的来源?A. 直接观察B. 调查问卷C. 历史记录D. 专家估计答案:ABCD2. 在统计分析中,以下哪些是描述性统计的主要内容?A. 数据的收集B. 数据的整理C. 数据的描述D. 数据的推断答案:ABC3. 以下哪些是统计图表的作用?A. 直观展示数据B. 揭示数据间的关系C. 便于比较数据D. 预测未来趋势答案:ABC4.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变换方法?A. 对数变换B. 平方根变换C. 倒数变换D. 标准化变换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A. t检验B. 方差分析C. 卡方检验D. 非参数检验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统计数据的收集必须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统计会计第五章试卷及答案
![统计会计第五章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39ddf6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4e.png)
《统计会计第五章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题(共 10 题,每题 2 分)1. 抽样估计的精度和可靠性()A. 是一致的B. 是矛盾的C. 成正比D. 无关系2. 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当抽样平均误差缩小为原来的 1/2 时,则样本单位数为原来的()A. 2 倍B. 3 倍C. 4 倍D. 1/4 倍3. 抽样推断中,样本容量的多少取决于()A. 总体标准差的大小B. 允许误差的大小C. 抽样估计的把握程度D. 以上都是4. 某企业连续性生产,为检查产品质量,在 24 小时中每隔 30 分钟取下一分钟的产品进行全部检查,这是()A. 整群抽样B. 简单随机抽样C. 类型抽样D. 等距抽样5. 抽样误差是指()A. 计算过程中产生的误差B. 调查中产生的登记性误差C. 随机性的代表性误差D. 系统性误差6. 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A. 抽样误差系数B. 概率度C. 抽样平均误差D. 抽样极限误差7. 抽样平均误差是()A. 全及总体的标准差B. 样本的标准差C. 抽样指标的标准差D. 抽样误差的平均差8.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其精度将()A. 保持不变B. 随之扩大C. 随之缩小D. 无法确定9. 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 N 个单位中抽取 n 个单位作为样本,这种抽样组织形式是()A. 简单随机抽样B. 类型抽样C. 等距抽样D. 整群抽样10. 事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排列顺序和按相同的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称为()A. 简单随机抽样B. 类型抽样C. 等距抽样D. 整群抽样二、多选题(共 10 题,每题 3 分)1. 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A. 抽样组织方式B. 全及总体的标志变异程度C. 抽样方法D. 样本单位数E. 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2. 抽样调查方式的优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 经济性B. 时效性C. 准确性D. 灵活性E. 全面性3. 抽样估计中的抽样误差()A. 是不可避免要产生的B. 是可以通过改进调查方式来消除的C. 是可以事先计算出来的D. 只有调查结束之后才能计算E. 其大小是可以控制的4. 从一个全及总体中可以抽取一系列样本,所以()A. 样本指标的数值不是唯一确定的B. 样本指标是样本变量的函数C. 总体指标是随机变量D. 样本指标是随机变量E. 样本指标的数值随样本不同而不同5. 重复抽样的特点是()A. 每次抽样时,总体单位数始终不变B. 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逐渐减少C. 各单位被抽中的机会在各次抽选中相等D. 各单位被抽中的机会在各次抽选中不等E. 各次抽样相互独立6. 抽样调查中的抽样方式主要有()A. 简单随机抽样B. 等距抽样C. 类型抽样D. 整群抽样E. 分层抽样7. 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 抽样调查中的代表性误差是可以避免的B. 抽样调查中的系统性误差是可以避免的C. 抽样调查中的随机性误差是可以避免的D. 抽样调查中的登记性误差是可以避免的E. 抽样调查中的偶然性误差是可以避免的8. 要增大抽样估计的概率保证程度,可采用的方法有()A. 增加样本容量B. 缩小抽样误差范围C. 扩大抽样误差范围D. 提高估计精度E. 降低估计精度9. 用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指标,所谓优良估计的标准有()A. 无偏性B. 一致性C. 有效性D. 代表性E. 优良性10. 抽样推断的特点是()A. 由部分推断整体B. 随机抽取样本C. 运用概率估计方法D. 抽样误差可以计算和控制E. 以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三、判断题(共 10 题,每题 1 分)1. 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的随机性而产生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最新中职财会统计学基础期终考试试题A卷(财经类)会计
![最新中职财会统计学基础期终考试试题A卷(财经类)会计](https://img.taocdn.com/s3/m/5d7426f169eae009591bec2a.png)
财会《统计基础》考试试卷(B卷)(90分钟)姓名:班级:学号:分数:一、判断题(正确的打v,错的打x,共5分)1.在实际应用中,计算价格综合指数,需要采用基期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 ) 2.某年甲、乙两地社会商品零售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例相对指标。
( )3.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凋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凋查是重点凋查。
( )4.平均发展速度是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数,也是一种序时平均数。
( )5. 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和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都可称为次数分布。
( )二、单项选择题(共12分)6.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
A. 调查总体 B.调查单位C.总体单位 D. 标志值7.在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般是( )。
A. 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B,将此值归人下限所在组C.此值归入两组均可 D.另立一组8.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
A.小于100% B.大于100%C. 等于loo% D.小于或大于100%9.调查时间是指( )。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B. 进行调查的时间C.调查工作的期限 D.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10.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
A.总量指标 B.相刘指标C. 平均指标 D.变异指标11.若物价上涨,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减少,则物价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为( )。
A. 不相关 B.负相关 C. 正相关 D.复相关三、多项选择题(共20分)12.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
A. 全国人口总数是统计总体B.男性是品质标志表现C. 人的年龄是变量D. 每一户是总体单位E. 人口的平均年龄是统汁指标13.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
A. 职工按工龄分组B.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C. 人口按性别分组D.企业按地区分组E. 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14.在下列哪些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
统计期中试卷及答案(中职)【2024版】
![统计期中试卷及答案(中职)【2024版】](https://img.taocdn.com/s3/m/227117a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49.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统计基础知识》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道大题,共99分,外加卷面分1分。
2.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2×18=36分)1.统计工作的决定性环节是()A.统计设计B.统计调查C.统计整理 D统计分析2.对某市学校教师情况进行研究,总体是()A.该市全部学校B.每个学校C.该市全部学校的全部教师D.每个学校的全部教师3.属于数量标志的是()A.性别B.年龄C.文化程度D.政治面貌4.属于质量指标的是()A.人口总数B.工业生产总值C.优质品率D.职工总数5.属于离散变量的是()A.工人数B.产值C.工资D.身高6.某实物的重量为20.15g,则该数据为()A.分类数据B.顺序数据C.计量值数据D.计数值数据7.2011年我国各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是()A.分类数据B.顺序数据C.截面数据D.时间序列数据8.两组工人加工同样的零件,第一组工人日产量为:32、25、29、28、26;第二组工人日产量为:30、25、22、36、27。
这两组工人日产量的差异程度()A.第一组差异程度大于第二组 B.第一组差异程度小于第二组C.两组差异程度相同D.无法比较9.按调查组织方式不同,可分为()A.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B.统计报表调查和专门调查C. 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D.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10.2016年农业普查是()A.普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11.在全市小学生健康状况调查中,全市的每一个小学生都是()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报告单位D.统计指标12.调查时间是()A.调查工作进行的时间B.调查工作登记的时间C.调查资料的报送时间D.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13.为了解居民对小区物业服务的意见和看法,管理人员随机抽取100户居民,上门通过问卷进行调查。
这种数据的收集方法是()A.科学实验法B.直接观察法C.邮寄访问法D.入户访问法14.某村农民人均收入最高为377,最低为248,据此分为八个组,形成闭口式等距数列,则组距应为()A.27B.36C.31D.4215.一个容量为80的样本,最小值为80,最大值为173,组距为10,则可分为()组。
最新中职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试题及答案(财经类)统计
![最新中职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试题及答案(财经类)统计](https://img.taocdn.com/s3/m/9ebb08fcc850ad02de8041d5.png)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代表的字母填写在题干中的括号内;20道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是一部(B)。
A.行政法规B.法律C.行政规章D.重要的规范性文件2、我国政府统计具有(C)、咨询、监督的职能。
A.调查B.分析C.信息D.预测3、部门统计调查项目,调查范围超出系统内的,由(C)审批。
A.部门领导B.国务院C.国家统计局或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D.有关部门共同4、下列各项正确的一项是(C)。
A.统计人员可以不对统计资料的真实性负责B.统计人员可以自行评估、修改所收集的基层统计数据C.统计人员对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D.统计人员在入户调查时必须出示工作证件,在其他统计调查中可以不出示工作证件5、经国务院批准的周期性普查项目,其中每隔5年进行一次的是(B)。
A.人口普查B.经济普查C.农业普查D.人口普查和农业普查6、虚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违反统计法和(C)的规定,高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
A.统计标准B.统计方法C.统计制度D.法规性文件7、对属于私人、家庭的单项统计资料,非经(A)不得泄露。
A.本人同意B.统计部门审批C.保密机关审批D.调查人员同意8、屡次迟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在2年内累计(B)次以上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A.2B.3C.4D.59、企业统计人员张某因疏忽大意,致使上报给统计机关的企业产值高于企业实际数据,其行为属于(D)。
A.工作失误但不构成违法B.统计犯罪C.伪造统计资料D.虚报统计资料10、一切(A)都必须依法如实、按时履行报送统计资料的义务。
A.统计调查对象B.国家机关C.社会团体D.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11、统计工作的统一性,最关键的就是(D)的集中统一。
A.统计标准B.统计制度C.调查方法D.统计管理体制12、《统计法》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独立行使(A)的职权,不受侵犯。
A.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B.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分析C.统计调查、统计咨询、统计监督D.统计调查、统计监测、统计研究13、部门统计调查范围内的统计资料,由主管部门的统计机构或统计负责人(A)。
统计基础知识第五章时间序列分析习题及答案
![统计基础知识第五章时间序列分析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74461365ce0508763213b4.png)
A. 140 万元B.150 万元6. 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 A ) A. 商品库存量 C .平均每人销售额7. 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 时期数列 C. 平均数时间数列8. 时期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 A ) A. 可以相加C .绝大部分可以相加10.某校学生人数 2005年比 2004年增长了8%,2006年比 2005年增长了 15%,2007年比 2006 年增长了 18%,则 2004-2007 年学生人数共增长了( D )( 2008年 10月)A.8 % +15% +18%B.8 %X 15%X 18%C. ( 108% +115% +118%) -1D.108%X 115%X 118%-1二、多项选择题1. 将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而得到的平均数称为 ( ABD ) (2012年1月)A.序时平均数B.动态平均数C.静态平均数D.平均发展水平E. 一般平均数2. 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 BD ) (2011年 10月) A. 相邻两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单项选择题 第五章 时间序列分析1. 构成时间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 A.主词和宾词 ) (2012年 1月)B. 变量和次数 C .现象所属的时间及其统计指标数值 2.某地区历年出生人口数是一个 ( A.时期数列 D.时间和次数2011年 10 月)B. 时点数列 C .分配数列 D .平均数数列3. 某商场销售洗衣机, 2008 年共销售 (2010年 10) A. 时期指标 C. 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4. 累计增长量 ( A ) ( 2010年 10) A. 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和 C.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差5. 某企业银行存款余额 4 月初为 80 万元, 6000 台,年底库存 50 台,这两个指标是 ( C )B. 时点指标D. 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B. 等于逐期增长量之积 D •与逐期增长量没有关系160 万元,则该企业第二季度的平均存款余额为(5 月初为 150 万元,6 月初为 210 万元,7 月初为C )( 2009年 10)C.160 万元 D .170万元( 2009年 10) B. 商品销售量 D .商品销售额 ( A )(2009年10)B.相对数时间数列 D. 时点数列2009年1月)B. 不可以相加D. 绝大部分不可以相加B. 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C. 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D .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E.以上都对3. 常用的测定与分析长期趋势的方法有A. 时距扩大法( ABC )(2011年1 月)B.移动平均法C. 最小平方法4. 时点数列的特点有( BCD )A. 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D.几何平均法2010年10)E. 首末折半法B. 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不具有可加性C. 指标数值是通过一次登记取得的D. 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没有直接的联系E. 指标数值是通过连续不断的登记取得的5.增长1%的绝对值等于(AC )(2010年1)A.增加一个百分点所增加的绝对量B. 增加一个百分点所增加的相对量C .前期水平除以100 D. 后期水平乘以1% E .环比增长量除以100再除以环比发展速度6. 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常用的方法有( A.几何平均法(水平法) C•方程式法(累计法)E.加权算术平均法7. 增长速度(ADEA. 等于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比C.累计增长量与前一期水平之比AC )(2009年10)B.调和平均法D.简单算术平均法)(2009年1 月)B. 逐期增长量与报告期水平之比D. 等于发展速度-1E .包括环比增长速度和定基增长速度8. 序时平均数是(CE )A.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一般水平2008年10月)B.根据同一时期标志总量和单位总量计算C•说明某一现象的数值在不同时间上的一般水平D. 由变量数列计算E. 由动态数列计算三、判断题1. 职工人数、产量、产值、商品库存额、工资总额指标都属于时点指标。
中职《统计法基础知识》试题A卷(多选)
![中职《统计法基础知识》试题A卷(多选)](https://img.taocdn.com/s3/m/888842196294dd88d1d26b4b.png)
《统计法基础知识》试题(A卷)多项选择题(每题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多选、错选、漏选、未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20道题,共40分)1.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法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
A.虚报B.瞒报C.拒报D.伪造E.篡改2.下列属于统计行政规章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B.国务院批准的《关于统计报表管理的暂行规定》C.国家统计局公布实施的《统计执法检查规定》D.国家统计局公布实施的《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E.《全国农业普查条例》3.维护统计调查对象合法权益原则主要表现为()()()()()。
A.私人、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受法律保护B.对非法定统计义务,统计调查对象有权拒绝履行C.企业的统计调查资料,受法律保护D.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受法律保护E.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应尽可能减轻统计调查对象的负担4.我国统计调查项目的组成包括()()()()()。
A.国家统计调查项目B.部门统计调查项目C.抽样统计调查项目D.定期报表统计项目E.地方统计调查项目5.统计人员依法进行政府统计调查活动时,向统计调查对象出示的有效合法证件包括()()()()()。
A.统计调查证B.临时统计调查证C.普查员证D.普查指导员证E.政府统计机构颁发的工作证6.政府统计调查具有()()()()()。
A.强制性B.营利性C.协商性D.义务性E.自愿性7.《统计资料保密办法》规定,属于国家秘密的统计资料分为()()()()()。
A.绝密级B.机密级C.秘密级D.保密级E.一般秘密级8.统计资料的特征有()()()()()。
A.客观性B.合法性C.相关性D.保密性E.一致性9.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科学地组织统计工作,保障统计资料的()()()()()。
A.准确性B.及时性C.统一性D.独立性E.合法性10.以下各项正确的有:地方统计调查项目()()()()()。
统计基础知识章节练习题
![统计基础知识章节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156931989eb172dec63b75e.png)
统计基础知识章节练习题(总19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第一章概述测试题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计20分)l、统计学是一门( )A、方法论的社会科学B、方法论的自然科学C、实质性科学D、方法论的工具性科学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
A、2000名学生B、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每一名学生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3、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该市国有的全部工业企业B、该市国有的每一个工业企业c、该市国有的某一台设备 D、该市国有制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4、变量是( )A、可变的质量指标B、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指标C、可变的品质标志D、可变的数量标志5、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A、标志B、总体单位 c、指标 D、总体6、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是( )A、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B、数量性、大量性、差异性、C、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D、同质性、大量性、可比性7、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工人年龄B、工人性别C、工人体重D、工人工资等级8、标志是说明( )A、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B、总体单位量的特征的名称’C、总体单位质的特征的名称D、总体特征的名称9、在职工生活状况的研究中,“职工的收入”是(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随机变量值D、连续变量值lO、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中等学校数B、国营企业数C、国民生产总值D、学生人数ll、下列属于无限总体的是( )A、全国的人口总数B、水塘中所养的鱼C、城市流动人口数D、工业连续大量生产的产品产量12、某人月工资500元,则“工资”是( )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 c、质量指标 D、数量指标13、某单位有500名工人,把他们的工资额加起来除以500,则这是( )A、对500个标志求平均数B、对500个变量求平均数c、对500个变量值求平均数 D、对500个指标求平均数14、要了解全国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 )A、每个省的人口B、每一户C、每个人D、全国总人口15、已知某种商品每件的价格是25元,这里的“商品价格”是( )A、指标B、变量 c、品质标志 D、数量标志16、某地区四个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分别为20万元、50万元、65万元和100万元,这里的“工业总产值”是( )A、变量B、变量值C、数量标志D、品质标志17、有四名工人的月工资额分别为125元、140元、165元、200元,这四个数字是( )A、数量指标B、变量C、变量值D、品质标志18、某企业职工人数为1200人,这里的“职工人数1200人”是( )A、标志B、变量 c、指标 D、标志值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志值有两大类: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B、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C、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有标志值20、对某地区某日的气温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值,使用的计量方式是( ) ,A、测量值数据B、计数值数据 c、排序数据 D、分类数据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计20分)l、变量按其是否连续可分为( )A、确定性变量 B、随机变量 C、连续变量 D、离散变量2、某企业是总体单位,则数量标志有( )A、所有制B、职工人数C、月平均工资D、产品合格率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B、品质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C、数量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D、品质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4、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⒈随机抽样的基本要求是严格遵守()
①准确性原则;②随机原则;③代表性原则;④可靠性原则。
⒉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①广泛运用数学的方法;②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③修正普查的资料;④用样本指标来推算总体指标。
⒊抽样总体单位亦可称()
①样本;②单位样本数;③样本单位;④总体单位。
⒋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可能范围的指标是()
①样本平均误差;②抽样极限误差;③可靠程度;④概率程度。
⒌在实际工作中,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采用重复抽样的公式的场合是()
①抽样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很小时;
②抽样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很大时;
③抽样单位数目很少时;④抽样单位数目很多时。
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单位数目和抽样误差的关系是()
①抽样单位数越大,抽样误差越大;
②抽样单位数越大,抽样误差越小;
③抽样单位数的变化与抽样误差的数值无关;
1。
④抽样误差变化程度是抽样单位数变动程度的
2
⒎用简单随机抽样(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降低50%,则样本容量需扩大到原来的()
①2倍;②3倍;③4倍;④5倍。
⒏事先将全及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固定顺序和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组织形式,被称为()
①分层抽样;②简单随机抽样;③整群抽样;④等距抽样。
⒐全及总体按其各单位标志性质不同,可以分为()
①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②全及总体和抽样总体;
③可列无限总体和不可列无限总体;④变量总体和属性总体。
⒑抽样指标是( )
①确定性变量; ②随机变量; ③连续变量; ④离散变量。
⒒用考虑顺序的重置抽样方法,从4个单位中抽选2个单位组成一个样本,则样本可能数目为( )
①1642=; ②10!3!2!5=; ③12!2!4=; ④6!
2!2!4=。
⒓无偏性是用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应满足的要求之一,无偏性是指( ) ①样本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 ②样本成数等于总体成数;
③抽样指标等于总体指标; ④抽样指标的平均数等于总体指标。
⒔抽样平均误差就是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的( )
①平均数;②平均差;③标准差;④标准差系数。
⒕在同样条件下,不重置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与重置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相比,有( )
①前者小于后者;②前者大于后者;③两者相等;④无法判断。
⒖抽样调查中( )
①既有登记性误差,也有代表性误差;
②只有登记性误差,没有代表性误差;
③没有登记性误差,只有代表性误差;
④既没有登记误差,也没有代表性误差。
⒗在抽样设计中,最好的方案是( )
①抽样误差最小的方案; ②调查单位最少的方案;
③调查费用最省的方案; ④在一定误差要求下费用最少的方案。
⒘随着样本单位数的无限增大,样本指标和未知的总体指标之差的绝对值小于任意小的正整数的可能性趋于必然性,称为抽样估计的( )
①无偏性; ②一致性; ③有效性; ④充足性。
⒙能够事先加以计算和控制的误差是( )
①抽样误差;②登记误差;③标准差;④标准差系数。
⒚在一定抽样平均误差的条件下,要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必须( ) ①扩大误差;②缩小误差;③扩大极限误差;④缩小极限误差。
⒛根据抽样调查的资料,某企业生产定额平均完成百分比为165%,抽样平均误差为1%,概率为0.9545时,可据以确定生产定额年均完成百分比为( )
①不大于167%; ②不大于167%和不小于163%;
③不小于167%; ④不大于163%和不小于167%。
21.对400名大学生抽取19%进行不重复抽样调查,优等生比重为20%,概率为0.9545,优等生比重的极限抽样误差为( )
①4.0%; ②4.13%; ③9.18%; ④8.26%。
22.事先确定总体范围,并对总体的每个单位编号,然后根据《随机数码表》或抽签的方式来抽取调查单位数的抽样组织形式,被称为( )
①简单随机抽样;②机械抽样;③分层抽样;④整群抽样。
23.先将全及总体各单位按主要标志分组,再从各组中随机抽取一定单位组成样本,这种抽样调查组织方式被称为( )
①简单随机抽样;②机械抽样;③分层抽样;④整群抽样。
24.按地理区域划片所进行的区域抽样,其抽样方法属于( )
①简单随机抽样;②等距抽样;③类型抽样;④整群抽样。
25.整群抽样采用的抽样方法( )
①只能是重置抽样; ②只能是不重置抽样;
③主要是重置抽样; ④主要是不重置抽样。
26.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
①实际误差; ②实际误差的绝对值;
③平均误差程度; ④可能误差范围。
27.抽样平均误差与抽样极限误差比较,一般来说( )
①大于抽样极限误差; ②小于抽样极限误差;
③等于抽样极限误差; ④可能大于、可能小于、可能等于。
28.所谓小样本一般是指样本单位数( )
①30个以下; ②30个以上; ③100个以下; ④100个以上。
29.点估计具体推断方法是( ) ①X x =,p=P,σ22=S ; ②X x =,p=P,σ22≠S ; ③X x =∆+,p+△=P,σ22=S ;④X x =∆±,p±△=P,σ22=∆±S 。
30.在区间估计中,有三个基本要素,它们是( )
①概率度,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数目;
②概率度、点估计值、误差范围;
③点估计值、抽样平均误差、概率度;
④误差范围、抽样平均误差、总体单位数。
31.对某单位职工的文化程度进行抽样调查,得知其中80%的人是高中毕业,抽样平均误差为2%。
当概率为95.45%时,该单位职工中具有高中文体程度的比重是()
①等于78%;②大于84%;③在76%与84%之间;④小于76%。
二、多项选择题
⒈抽样法是一种()
①搜集统计资料的方法;②对现象的总体进行科学估计和推断的方法;
③随机性的非全面调查的方法;④快速准确的调查方法;
⑤抽选少数典型单位所进行的调查方法。
⒉抽样推断中的抽样误差()
①是不可避免要产生的;②是可以通过改进调查方法来消除的;
③是可以事先计算出来的;④只能在调查结束后才能计算;
⑤其大小是可以控制的。
⒊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
①是有限总体还是无限总体;②是重复抽样还是不重复抽样;
③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④抽样单位数目的多少;
⑤抽样组织方式不同。
⒋抽样法的基本特点是()
①根据部分实际资料对全部总体的数量特征做出估计;
②深入研究某些复杂的专门问题;
③按随机原则从全部总体中抽选样本单位;
④调查单位少,调查范围小,了解总体基本情况;
⑤抽样推断的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
⒌用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应满足的要求是()
①一致性;②准确性;③客观性;④无偏差;⑤有效性。
⒍抽样平均误差()
①是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的平均数;
②是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的平均差;
③是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的标准差;
④是反映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与总体平均数(或总体成数)的平均误差程度;⑤是计算抽样极限误差的衡量尺度。
⒎要增大抽样推断的概率保证程度,可以()
①缩小概率度;②增大抽样误差范围;③缩小抽样误差范围;
④增加抽样数目;⑤增大概率度。
⒏抽样方案的检查包括()
①准确性检查;②及时性检查;③全面性检查;
④代表性检查;⑤预测性检查。
⒐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极限误差的大小和概率的保证程度的关系是()
①允许误差范围愈小,概率保证程度愈大;
②允许误差范围愈小,概率保证程度愈小;
③允许误差范围愈大,概率保证程度愈大;
④成正比关系;⑤成反比关系。
⒑在一定误差范围的要求下()
①概率度大,要求可靠性低,抽样数目相应要多;
②概率度大,要求可靠性高,抽样数目相应要多;
③概率度小,要求可靠性低,抽样数目相应要少;
④概率度小,要求可靠性高,抽样数目相应要少;
⑤概率度小,要求可靠性低,抽样数目相应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