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ppt
合集下载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ppt课件

①印证了商王朝的存在; ②提供了最原始最真实的商代时事和生活; ③证实了《史记·殷本纪》的史料价值。
三、商与西周
(一)商朝的兴亡
4.制度:
(1)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尹及
为什么推行内外服制?
各类事务官; (2)内外服制: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
商 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社会组
织中的血缘关系未被完全打破,没有能力直
仰韶文化
生活状态
①大量用陶 ②原始农业 ③驯养家畜 ④聚落而居
碳化的粟 (半坡遗址)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碳 化 稻 谷
骨耜
河姆渡文化
大汶口文化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二)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类 2、新石器时代晚期 代表遗址
良渚古城遗址地图
玉琮
良渚文化
分布状态:从满天星斗向多元一体,中原核心方向发展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 早期国家
石器时代中国境 内代表性的文化 遗存
中华文明起源 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① 何为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哪些代表性的文化遗存?
② 何为“文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应如何追溯?文化遗址能否体现私有制、 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这些要素与文明起源有何关系?
是生产力发展和阶级对立的产 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王位 继承制以其鲜明的私有化体现了社 会的进步,但无法保证继承人的才 能和品德。
思考:关于启的继位,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说法?
①说明古人对启继位方式有不同意见 ②说明传位制度在变革时可能存在斗争
二、从部落到国家
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社会
父系氏族社会
夏朝
何尊
何尊上的青铜铭文
“何以为尊,唯有中国”
三、商与西周
(一)商朝的兴亡
4.制度:
(1)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尹及
为什么推行内外服制?
各类事务官; (2)内外服制: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
商 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社会组
织中的血缘关系未被完全打破,没有能力直
仰韶文化
生活状态
①大量用陶 ②原始农业 ③驯养家畜 ④聚落而居
碳化的粟 (半坡遗址)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碳 化 稻 谷
骨耜
河姆渡文化
大汶口文化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二)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类 2、新石器时代晚期 代表遗址
良渚古城遗址地图
玉琮
良渚文化
分布状态:从满天星斗向多元一体,中原核心方向发展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 早期国家
石器时代中国境 内代表性的文化 遗存
中华文明起源 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① 何为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哪些代表性的文化遗存?
② 何为“文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应如何追溯?文化遗址能否体现私有制、 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这些要素与文明起源有何关系?
是生产力发展和阶级对立的产 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王位 继承制以其鲜明的私有化体现了社 会的进步,但无法保证继承人的才 能和品德。
思考:关于启的继位,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说法?
①说明古人对启继位方式有不同意见 ②说明传位制度在变革时可能存在斗争
二、从部落到国家
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社会
父系氏族社会
夏朝
何尊
何尊上的青铜铭文
“何以为尊,唯有中国”
人教版(2020)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共22张PPT)

制
王畿之外 方国部族 间接控制
材料三 己未……令遘(交战)……呼侯…… 庚辰,卜: 令多亚御犬(犬方) 丁卯,王卜,贞……余(商王)其从(率
领)多田(甸)于(与)多伯征盂方伯……。
——《甲骨文合集》
三、商和西周
(三)商和西周的政治
1.商:内外服制度 2.西周:
材料四 王来伐商邑,诞命康侯啚于 卫……
(三)商和西周的经济
1.奴隶制 2.农业:主要部门,集体劳作 (1)农具 (2)奴隶主土地国有制(西周:井田制) 3.手工业:青铜铸造
商·四羊方尊 西周·利簋
商·司(后)母戊鼎
材料二 铭文(金 文):武王征商,
唯甲子朝……
三、商和西周
(三)商和西周的政治
1.商:内外服制度
王畿(商
内
王直辖)
外
服
三、商和西周
(一)商朝(约前1600-前1046)
1.建立:汤
2.遗址:河南安阳殷墟 3.灭亡:武王伐纣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夏朝
商西 朝周
(二)西周(前1046-前771) 1.建立:周武王,定都镐京 2.衰落:周厉王,前841年,国人 暴动,共和行政 3.灭亡:前771,周幽王被杀
前770年,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 周,即春秋战国。
——《康侯簋》铭文
材料五 周公旦以成王命兴师伐殷…… 以武庚殷余民封康叔为卫君。
——《史记·卫康叔世家第七》
王畿之外的土地和人民 建立诸侯国 朝觐纳贡,随从征伐 等级严格
晋
燕
王族(屏周)பைடு நூலகம்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周。
齐 功臣(奖赏)
——《左传·僖公鲁二十四先年代》帝王后代
宋
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

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 纲要上 第一单 元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 】(共26 张PPT) 优秀课 件公开 课课件 复习课 件名师 课件免 费课件
人类是怎么来的?
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 纲要上 第一单 元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 】(共26 张PPT) 优秀课 件公开 课课件 复习课 件名师 课件免 费课件
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 纲要上 第一单 元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 】(共26 张PPT)
2.问题探究一:为什么说商朝的历史是“信史”?
玉凤
象牙杯
1976年在河南安阳发现的妇好墓及出土的
文物 共出土随葬物品1928件。其中带有铭文的铜器190件,铸有“妇好”铭文的有109件。
三皇:燧人氏、伏羲 氏、神农氏 五帝:黄帝、颛顼、 帝喾、尧、舜
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 纲要上 第一单 元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 】(共26 张PPT)
毛泽东《祭黄帝陵文》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世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 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 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 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 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 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 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
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 纲要上 第一单 元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 】(共26 张PPT)
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之所以取得长足发展并取得文明中心的地位,首先得益于它 以平原、河谷与山间盆地为主,沃野千里、河流纵横、交通便利,而且位于古代中国 的文化中央,可以广泛接触周边文化并吸取营养。而南方暖湿的气候利于作物成长, 但也造成森林密布、沼泽遍布,在人烟稀少且以使用木石工具为主的条件下,农田的 垦辟比北方更难。此外,南方地势复杂,多高山大壑,山河阻隔,不利于它们的交流 与整合。
人类是怎么来的?
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 纲要上 第一单 元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 】(共26 张PPT) 优秀课 件公开 课课件 复习课 件名师 课件免 费课件
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 纲要上 第一单 元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 】(共26 张PPT)
2.问题探究一:为什么说商朝的历史是“信史”?
玉凤
象牙杯
1976年在河南安阳发现的妇好墓及出土的
文物 共出土随葬物品1928件。其中带有铭文的铜器190件,铸有“妇好”铭文的有109件。
三皇:燧人氏、伏羲 氏、神农氏 五帝:黄帝、颛顼、 帝喾、尧、舜
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 纲要上 第一单 元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 】(共26 张PPT)
毛泽东《祭黄帝陵文》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世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 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 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 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 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 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 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
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 纲要上 第一单 元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 】(共26 张PPT)
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之所以取得长足发展并取得文明中心的地位,首先得益于它 以平原、河谷与山间盆地为主,沃野千里、河流纵横、交通便利,而且位于古代中国 的文化中央,可以广泛接触周边文化并吸取营养。而南方暖湿的气候利于作物成长, 但也造成森林密布、沼泽遍布,在人烟稀少且以使用木石工具为主的条件下,农田的 垦辟比北方更难。此外,南方地势复杂,多高山大壑,山河阻隔,不利于它们的交流 与整合。
第1课 中华民族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共37张PPT)

红山文化:距今5000年前, 辽河上游,出土精美玉器
从遗址的分布来看,地域不限于中
原,而是北至今长城地带,南至长江以
南的水乡,东至黄海之滨,西至秦晋黄
龙山文化:距今5000年前, 黄河流域,蛋壳陶器
土高原。大约在距今四五年前,中华大 大今汶70地0口0文文年化至明:50之0距0 起源,已如满天星斗,八方雄 年起,黄。河…下游…其中,地处黄河中游的中原地
2.考古学证明,距今约5000年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文化时期,万邦林立,有些
D 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天文等建筑以及各种礼器。这反映了(
) A.中华文明起源多元化特点 B.祭祀之礼源于龙山文化时 C.古代中国天文学非常发达 D.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趋势
解析:材料仅仅言及黄河中下游地区,不足以证明中华文明起源多元化特点,排除A项。祭祀 之礼源于龙山文化时期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B项。出现了天文建筑,但无法证明当时天文 学十分发达,更何况当时处于较低生产力水平,排除C项。距今5000年的龙山文化处于原始父 系氏族社会晚期,众多考古发现并证明,这一时期已出现了权贵阶层和明显的阶级分化,材料 中所示的宫殿、天文等建筑和礼器等表明,龙山文化时已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反映了当时 我国社会的发展已从部落逐步发展到国家的趋势,故选D项。故选:D。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
• 神秘色彩浓厚;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 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内外服制以中央力量的强弱为转移
一、商朝的建立
3.甲骨文、青铜器
龟甲兽骨——甲骨文
“后母戊”青铜方鼎
妇好鸮尊
兽型觥
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使《史记·殷本纪》成为信史,而《史记·殷本纪》 在帝王、世次、称号上的一些错误,也因此而得到纠正。
从遗址的分布来看,地域不限于中
原,而是北至今长城地带,南至长江以
南的水乡,东至黄海之滨,西至秦晋黄
龙山文化:距今5000年前, 黄河流域,蛋壳陶器
土高原。大约在距今四五年前,中华大 大今汶70地0口0文文年化至明:50之0距0 起源,已如满天星斗,八方雄 年起,黄。河…下游…其中,地处黄河中游的中原地
2.考古学证明,距今约5000年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文化时期,万邦林立,有些
D 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天文等建筑以及各种礼器。这反映了(
) A.中华文明起源多元化特点 B.祭祀之礼源于龙山文化时 C.古代中国天文学非常发达 D.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趋势
解析:材料仅仅言及黄河中下游地区,不足以证明中华文明起源多元化特点,排除A项。祭祀 之礼源于龙山文化时期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B项。出现了天文建筑,但无法证明当时天文 学十分发达,更何况当时处于较低生产力水平,排除C项。距今5000年的龙山文化处于原始父 系氏族社会晚期,众多考古发现并证明,这一时期已出现了权贵阶层和明显的阶级分化,材料 中所示的宫殿、天文等建筑和礼器等表明,龙山文化时已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反映了当时 我国社会的发展已从部落逐步发展到国家的趋势,故选D项。故选:D。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
• 神秘色彩浓厚;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 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内外服制以中央力量的强弱为转移
一、商朝的建立
3.甲骨文、青铜器
龟甲兽骨——甲骨文
“后母戊”青铜方鼎
妇好鸮尊
兽型觥
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使《史记·殷本纪》成为信史,而《史记·殷本纪》 在帝王、世次、称号上的一些错误,也因此而得到纠正。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28张PPT)

(1)国家的含义 国——國——或——域
“國,邦也,从口从或” “或,邦也,从口,戈以守其一。一,地也”
——《说文解字》 国:原为执戈以保卫城邑 防御性城址:战争对抗 防洪性城址:治水社会
二、从部落到国家
2.国家——文明起源的标志
(2)国家产生的条件
山西陶寺遗址的实景图
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的祭坛、积石冢
三、商和西周
3、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6)礼乐制
三、商和西周
3、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7)井田制
02
04
01
03
井田制是商周时期的 土地制度,起源于商, 兴盛于西周。
商周时期的农业生产, 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 主要使用木、石、骨、 中的主要部门,青铜器 蚌等材质的工具,青 种类较多,技艺精湛 铜农具极少。
原始社会
母系氏 父系:贫富私
族
有阶级
世袭制
甲骨文(商朝的历史 是“信史”);阴历;
奴隶社会
过渡社会
内外服制
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 礼崩乐坏
三皇五帝 启;桀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打磨)
元谋人 北京人山顶洞人
龙山 河姆渡 红山 大汶口 良渚
夏(二里头)
汤;纣(炮烙之刑)
武王;厉王;幽王 平王
青铜器时代
铁器时代
城邑、祭坛等公共空间需要公共权力,蟠龙纹是王权代行公共权力的象征
公共权力的设立:军事民主制——内部分化与外部战争的加剧 阶级分化的出现:私有制产生——墓葬规模与居住规格等差异
山西陶寺遗址出土彩绘蟠龙纹陶盆
二、从部落到国家
2.国家——文明起源的标志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礼记·礼运》
“國,邦也,从口从或” “或,邦也,从口,戈以守其一。一,地也”
——《说文解字》 国:原为执戈以保卫城邑 防御性城址:战争对抗 防洪性城址:治水社会
二、从部落到国家
2.国家——文明起源的标志
(2)国家产生的条件
山西陶寺遗址的实景图
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的祭坛、积石冢
三、商和西周
3、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6)礼乐制
三、商和西周
3、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7)井田制
02
04
01
03
井田制是商周时期的 土地制度,起源于商, 兴盛于西周。
商周时期的农业生产, 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 主要使用木、石、骨、 中的主要部门,青铜器 蚌等材质的工具,青 种类较多,技艺精湛 铜农具极少。
原始社会
母系氏 父系:贫富私
族
有阶级
世袭制
甲骨文(商朝的历史 是“信史”);阴历;
奴隶社会
过渡社会
内外服制
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 礼崩乐坏
三皇五帝 启;桀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打磨)
元谋人 北京人山顶洞人
龙山 河姆渡 红山 大汶口 良渚
夏(二里头)
汤;纣(炮烙之刑)
武王;厉王;幽王 平王
青铜器时代
铁器时代
城邑、祭坛等公共空间需要公共权力,蟠龙纹是王权代行公共权力的象征
公共权力的设立:军事民主制——内部分化与外部战争的加剧 阶级分化的出现:私有制产生——墓葬规模与居住规格等差异
山西陶寺遗址出土彩绘蟠龙纹陶盆
二、从部落到国家
2.国家——文明起源的标志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礼记·礼运》
人教版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共18张PPT)

石 器
父系 氏族
大汶口人 距今约4000--5000年前 ……
时 代
1.自然界没有风风雨雨,大地就不会春华秋实。2.瀑布跨过险峻陡壁时,才显得格外雄伟壮观。3.诽谤,同时造了无数的罪业,这是嫉妒;自己欢喜4.在茫茫沙漠,唯有前时进的脚步才是希望的象征。5.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 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6.我们只要每天睁开眼睛,看到自己还活着,就该庆幸自己多么的幸运7.赞叹,同时积累了同样的功德利益,这是随喜。怎么做,完全在于自己。8.盲目的上进,就像在死胡同里打转。 你浪费的人生,原本可以有更多的精彩。9.其他烦心的事,想开点,看开点,再苦再难的日子,熬着熬着也就挨过来了。10.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着不公平,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接受,还要试着做一些反抗。11.懦弱的人只会裹 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12.精神健康的人,总是努力地工作及爱人,只要能做到这两件事,其它的事就没有什么困难。13.命,是失败者的借口;运,是成功者的谦词。带着青春的印 记,我们这代人,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流淌,渐渐老去。晚安!14.努力不是为了做给谁看,无论什么结果都能问心无愧;努力是因为你可以不接受命运的框定,靠自己来场漂亮的反击。15.美国人口普查局的“世界人口时钟” 显示,全世界每秒钟有1.8人死亡,一小时就是6,360人,一天就有152,640人死亡。16.当你觉得老天对你不公的时候,别急着红眼,别急着抱怨,因为这样只会削弱你的意志,消磨你的斗志,最后让你变得平庸,一事无成。 17.昨天,再值得留恋,也不会为你的留恋停留;明天,再艰辛,也不会因为你的脆弱而怜悯;优雅之人心如止水,波谰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一个优雅从容的人,只有先稳下来,静下心,学会宽容,仁爱,温和。 18.无论你正经历着什么,过得是否开心,世界不会因为你的疲惫,而停下它的脚步。那些你不能释怀的人与事,总有一天会在你念念不忘之中遗忘。无论黑夜多么漫长不堪,黎明始终会如期而至。睡一觉,愿美梦治愈你的 难过。晚安!19.凡事顺其自然,凡事不可强求。人生,错过太多,我们都在重复,所以,我们不必为自己错过的悲哀,而应该为自己拥有的而喜悦。错过了漂亮,你还拥有健康;错过了健康,你还拥有智慧;错过了智慧,你还 拥有善良;错过了财富,你还拥有安逸;错过了安逸,你还拥有自由20.人生,总有乌云密布的低沉的时刻,但也会有蓦然抬头,拨云见日的一天。而最重要的是在低潮时要忍耐得住,不要放弃对光明的追求,永远不要以为走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45张PPT)

家,排除B项;小农经济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产物,而井田制属国有制,排除C项。
当堂巩固
3. (2020·江苏高考·1)近年江西新干出土了一批商代青铜农具,有犁、耜、斧、铲、镰等,
种
类较为齐全。某些类型的农具还是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
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这反映出
竹书纪年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 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 舜放尧于平阳。(放,流放) 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 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叙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 是中国古代唯一留存的未经秦火的编年通史。
夏朝的统治
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 传承方式: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国家机构:夏王是最高的统治者,称为“后”。中
姜寨遗址 地点:陕西临潼 生产:新石器、原始农耕 生活:聚族定居 社会:共同劳作平均分配,
处于原始社会阶段
原址模拟呈现的良渚古城遗址反山 王陵12号墓。
良渚文化玉钺
良渚文化玉琮
玉器在当时的良渚社会是高等级身份的体现物, 如象征神权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权的玉钺都只 出土于大型墓葬中,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专业化 的为贵族阶层服务的高端手工业。
国家机构: 商商王朝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
地方管理: 内外服制
材料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
材料二“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予畏上帝,不敢不征,……尔尚辅余一人,
致天之罚。”
——《尚书·盘庚》
材料三 “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 ——《史记》
上述史料反映商朝的政治制度有哪些特点?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PPT

三代统治体制的成熟期
——周朝(1046BC-841BC-256BC)
分封制度-天下归姬: 分封对象:王族子弟、功臣、前朝贵族
宗法制度-天下归嫡: 核心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井田制度-天下归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礼乐制度-天下归序: 严格的等级秩序规范社会行为。
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册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15张PP T)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中国早起人类特点
使用工具: 旧石器(打制石器)
生活方式:
从事采集和狩猎,学会用火,过着 群居生活
分布特点: 从满天星斗到花团锦簇(集中在黄
河和长江流域)
代表人类: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直立
人)
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册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15张PP T)
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册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15张PP T) 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册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15张PP T)
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册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15张PP T)
文明、文明的起源 与早期国家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文明
文明,是有史以来沉淀下来的,大多数人 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以及公序 良俗的总和。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 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构成的集合,这些 集合至少包括了以下要素:家族观念、工具、 语言、文字、信仰、宗教观念、法律、城邦 和国家等等。
考古学时代
旧石器时代晚期 新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仰韶时代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前期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后期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33张PPT)

BC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 西周灭亡。平王东迁洛阳,史称东周。
6、商周时期经济发展的概况
经济类型
奴隶制经济的繁荣
地位
农 业
土地制度
生产工具
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 井田制(土地国有制) 木石骨蚌青铜等材质的工具
手工业
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青 铜器种类繁多; 最早开始养蚕缫丝; 绢帛是贵族普遍的衣着材料。
仰韶文化 彩绘陶器、粟 大汶口文化
母系氏族 社会,实 行母权制,
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蛋壳黑陶 成员共同
劳动,成
玉器、祭坛、 果共享
神庙
父系氏族
社会,实
河姆渡文化
水稻、养蚕、 缫丝
行父权制, 出现私有
良渚文化
玉器、祭坛、 制和阶级
神庙
分化
新石器时代
生活状态
①使用磨制石器
②原始农业(刀耕火种)
③饲养家畜
导入新课
图片人物是谁?说说有关他的故事
成功治水 创建夏朝
出生在北方,一生活跃于大 江南北,最后死于浙江会稽 山,并葬在此地。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于早期国家
重点:我国有代表性的古人类遗址、商周的政治制度 难点:早期国家的特征、如何运用不同性质的史料进行历史解释
通史时间轴
距今200万年 巫山人
距今170万年 元谋人
• 最早的国家——夏?
二里头遗址=夏遗址?
二里头遗址从第二期开始发现有宫殿建筑群 和宫城。宫城方正规矩,有中轴线规划。其 中一号宫殿有面积近达一万平方米的夯土底 座。中心大殿前有广庭,四周有回廊。整个 宫殿建筑群壮观、庄严,具备了后世宫廷的 规模特征,是权力、地位的象征。……墓葬 等级分化严重,高等级墓葬随葬品丰富,有 铜器、玉器、象牙器、骨器、漆器、陶器 等……夏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框架,如国君、 官吏、部门、赋税、刑法、军队的一套国家 机器。
6、商周时期经济发展的概况
经济类型
奴隶制经济的繁荣
地位
农 业
土地制度
生产工具
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 井田制(土地国有制) 木石骨蚌青铜等材质的工具
手工业
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青 铜器种类繁多; 最早开始养蚕缫丝; 绢帛是贵族普遍的衣着材料。
仰韶文化 彩绘陶器、粟 大汶口文化
母系氏族 社会,实 行母权制,
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蛋壳黑陶 成员共同
劳动,成
玉器、祭坛、 果共享
神庙
父系氏族
社会,实
河姆渡文化
水稻、养蚕、 缫丝
行父权制, 出现私有
良渚文化
玉器、祭坛、 制和阶级
神庙
分化
新石器时代
生活状态
①使用磨制石器
②原始农业(刀耕火种)
③饲养家畜
导入新课
图片人物是谁?说说有关他的故事
成功治水 创建夏朝
出生在北方,一生活跃于大 江南北,最后死于浙江会稽 山,并葬在此地。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于早期国家
重点:我国有代表性的古人类遗址、商周的政治制度 难点:早期国家的特征、如何运用不同性质的史料进行历史解释
通史时间轴
距今200万年 巫山人
距今170万年 元谋人
• 最早的国家——夏?
二里头遗址=夏遗址?
二里头遗址从第二期开始发现有宫殿建筑群 和宫城。宫城方正规矩,有中轴线规划。其 中一号宫殿有面积近达一万平方米的夯土底 座。中心大殿前有广庭,四周有回廊。整个 宫殿建筑群壮观、庄严,具备了后世宫廷的 规模特征,是权力、地位的象征。……墓葬 等级分化严重,高等级墓葬随葬品丰富,有 铜器、玉器、象牙器、骨器、漆器、陶器 等……夏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框架,如国君、 官吏、部门、赋税、刑法、军队的一套国家 机器。
人教版(2019)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35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人教版(2019)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35张PPT)[优秀课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90a427d0912a216147929b4.png)
禅让制到世袭制
禹死后,其子启与其支持者杀死益,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这一“代替”带来了哪些变化? 社政会权形性态质::公天下 → 家天下
权力传承:传贤 → 传子
原始公有制 → 奴隶私有制
时间 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
商朝 建立者 汤——纣
都城 殷(今河南安阳)
商
和
政治制度
西 周
版图
周朝
脚踏实地过好每一天,最简单的恰恰是最难的。拿梦想去拼,我怎么能输。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我会努力站在万人中央成为别人的光。行为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不曾扬帆,何以至远方。人生充满苦痛,我们有幸来过。如果骄傲没有被现实的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么会明白要多努力才能走到远方。所有的 豪言都收起来,所有的呐喊都咽下去。十年后所有难过都是下酒菜。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 停止一日努力。失败时郁郁寡欢,这是懦夫的表现。所有偷过的懒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越努力,越幸运。每一个不起舞的早晨,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死鱼随 波逐流,活鱼逆流而上。墙高万丈,挡的只是不来的人,要来,千军万马也是挡不住的既然选择远方,就注定风雨兼程。漫漫长路,荆棘丛生,待我用双手踏 平。不要忘记最初那颗不倒的心。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人的才华就如海绵的水,没有外力的挤压,它是绝对流不出来的。流出来后,海绵才能吸收新的 源泉。感恩生命,感谢她给予我们一个聪明的大脑。思考疑难的问题,生命的意义;赞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记住精彩的瞬间,激动的时刻,温馨的情景, 甜蜜的镜头。感恩生命赋予我们特有的灵性。善待自己,幸福无比,善待别人,快乐无比,善待生命,健康无比。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 的开始。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骄傲是胜利下的蛋,孵出来的却是 失败。没有一个朋友比得上健康,没有一个敌人比得上病魔,与其为病痛暗自流泪,不如运动健身为生命添彩。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缺什么也别缺 健康,健康不是一切,但是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什么都可以不好,心情不能不好;什么都可以缺乏,自信不能缺乏;什么都可以不要,快乐不能不要;什么 都可以忘掉,健身不能忘掉。选对事业可以成就一生,选对朋友可以智能一生,选对环境可以快乐一生,选对伴侣可以幸福一生,选对生活方式可以健康一生。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个只有兴趣者。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 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事业和成就,甚至一生。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 消耗身体。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 费。在这个尘世上,虽然有不少寒冷,不少黑暗,但只要人与人之间多些信任,多些关爱,那么,就会增加许多阳光。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 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 得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时间告诉你什么叫衰老,回忆告诉你什么叫幼稚。不要总在过去的回忆里缠绵,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今天做别人不 愿做的事,明天就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到了一定年龄,便要学会寡言,每一句话都要有用,有重量。喜怒不形于色,大事淡然,有自己的底线。趁着年轻, 不怕多吃一些苦。这些逆境与磨练,才会让你真正学会谦恭。不然,你那自以为是的聪明和藐视一切的优越感,迟早会毁了你。无论现在的你处于什么状态, 是时候对自己说: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崇高的理想就像生长在高山上的鲜 花。如果要搞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海浪的品格,就是无数次被礁石击碎又无数闪地扑向礁 石。人都是矛盾的,渴望被理解,又害怕被看穿。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生活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但不能是没味的。你可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共27张PPT)

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
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
十个。这说明
A奴隶社会实行土地国有制,战国时期土地私有
A.土地国有制度废除 制确立。 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 B春秋时期分封制逐步瓦解。 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 C诸侯国大夫的采邑越来越多,实力逐渐增强,
是家族中嫡长子一脉的首领,代表整个家族祭祀上天;诸侯国君主的排序反映了他们
与周王嫡长子一脉的亲疏关系。下列项中,对这一“统治模式”解读正确的是( )
①神权与王权结合
②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
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④标志着中国开始迈入早期国家起源的历史阶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②秦朝郡县制是垂直管理的 开始 ④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最 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
前
前
7
7
7
7
1
0
年
年
二、从部落到国家的建立与发展
1.三皇五帝的传说
(1)关于三皇五帝说法不一,较常见的一种说法是:
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五帝:黄帝、颛顼(zhuān xū) 、帝喾(kù) 、帝尧、帝舜
黄帝
帝喾
帝舜
三皇
颛顼
帝尧
二、从部落到国家的建立与发展
1.三皇五帝的传说
(2)华夏始祖:炎黄部落联盟,被后世共尊
外 服
内外
外
服服
服
外 服
3.商朝的统治
(3)考古发现:甲骨文、青铜器
龟甲兽骨——甲骨文 “后母戊”青铜方鼎 妇好鸮尊
兽型觥
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使《史记·殷本纪》成为信史,而《史记·殷本纪》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共32张PPT)

三、商和西周
西周三大政治制度:
分封制:权力的分配——政治生 活等级化——天下归周; 宗法制:权力的继承——家庭生 活政治化——天下归宗; 礼乐制:权力的认同——等级观 念生活化——天下归心。
三、商和西周
5.国人暴动与西周的灭亡
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 戎乘西周王室内乱,攻破镐京, 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公元前 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
——卫今《试论我国最早的阶级分 化》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新石器时代
两个墓葬坑有何区别?
尧王城遗址墓葬坑示意图
父系 社会
出现私有、贫富分化 生产力发展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中国早期人类文明分布的特点?
原始群落
母系氏族
父系氏族
渔猎、采集
良 渚
苏秉琦提渔出猎“、满农业天、星畜斗牧说业”,认农为业在、距畜今牧业60、0手0工年业左
——《礼记》
《礼记》:“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荀子》:“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
礼的意义与作用在于使贵贱有序,各安其分。 乐的作用在于上下“和同”。
实质:维护分封制、宗法制的工具
作用:维护了西周的政治稳定,保证了西周社会的和谐,对后 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周: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春秋: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战国: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血缘纽带
商代的各个方国,大部分是由各个早期定居点和 族群演化而来的旧有政权,而西周的诸侯国则大 部分是由西周王室建立的。分封使得周天子与诸 侯间形成了一种较为固定的君臣统属关系。据此
A 可知 A.分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B.周天子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 程度失当 史实错误 C.内外服制加速了商朝的灭亡 偷梁换柱 D.商周地方行政制度基本相同 无中生有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同步教学课件)(共42张PPT)

思考:谈谈你对神话传说的历史价值有何看法?
神话传说反映了古代人民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历史事实。
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邦国林立,已具有早期国家雏形(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阶层分化较明显),进入万邦时代
贫富分化的产生
城的出现
金属器具的使用
【典例研析】 (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2019年7月,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被列人《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代表了五千多年前中国史前稻作文化的伟大成就,也是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典范,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下列关于良渚古城遗址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属于夏文化的遗存②已有私有制产生的实证③出土了精美的玉器④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河姆渡文化
仰韶文化
①以磨方法制作石器②使用陶器③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④建村定居
黄河流域
辽河上游
长江下游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2. 新石器时代
距今约7000-5000年
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新石器时代早期
母系氏族社会
姜寨遗址内有五组房屋,系五个大家族。大房中是族内举行集会议事的公共房子,中型房子供族长使用,小房子是各家庭使用。姜寨遗址有氏族公共墓地,各个墓葬随葬品不多,差别不大。
①王位世袭制。(世袭制取代禅让制)②夏王是最高统治者,中央机构基本具备。③聚族而居,部族内直接统治,以外间接统治。
王位继承:
中央机构:
地方管理:
(3)经济文化:
经济发展: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
神话传说反映了古代人民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历史事实。
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邦国林立,已具有早期国家雏形(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阶层分化较明显),进入万邦时代
贫富分化的产生
城的出现
金属器具的使用
【典例研析】 (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2019年7月,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被列人《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代表了五千多年前中国史前稻作文化的伟大成就,也是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典范,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下列关于良渚古城遗址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属于夏文化的遗存②已有私有制产生的实证③出土了精美的玉器④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河姆渡文化
仰韶文化
①以磨方法制作石器②使用陶器③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④建村定居
黄河流域
辽河上游
长江下游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2. 新石器时代
距今约7000-5000年
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新石器时代早期
母系氏族社会
姜寨遗址内有五组房屋,系五个大家族。大房中是族内举行集会议事的公共房子,中型房子供族长使用,小房子是各家庭使用。姜寨遗址有氏族公共墓地,各个墓葬随葬品不多,差别不大。
①王位世袭制。(世袭制取代禅让制)②夏王是最高统治者,中央机构基本具备。③聚族而居,部族内直接统治,以外间接统治。
王位继承:
中央机构:
地方管理:
(3)经济文化:
经济发展: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课件(共26张PPT)

1、能说出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分布,从 “时空观念”角度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2 、结合考古发掘成果,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私有制、 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3、搜集甲骨文、青铜铭文及文献记载等相关史料,从“史 料实证”角度认识考古材料与文献在研究早期国家起源 中的作用。
(1)代表遗存: 170万年 元谋人
70-20万年 北京人
(2)生活状况:
打砸石器、渔猎采集 群居生活、会使用火
(3)分布特点:❶分布广泛,遍布全国
❷集中江河,聚河而居
(4)社会组 织:
原始人群
考古史料
元谋人牙齿化石
北京人头盖骨
采集渔猎
群居生活
火烧过的朴树籽
肿骨大角鹿头骨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②实行内外服制
内服: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 外服: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
殷复兴,诸侯归之。” 商①②王部巩对落固外联统—服盟治—的的传《控统需史制的要记力延》有续限。。
“内服”、“外服”和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不完全相同的, (商王对外控制力有限)。
臣服于商族的部落,大多是迫于武力征服才承认了商王的中 心地位。
2.新石器时代(1万年-前2070年)
(1)生活 状况:
早期约7000-5000年
(2)代表 黄河:仰韶文化化
遗存:
大汶口文化 长江:河姆渡文化
晚期:约5000年 黄河:龙山文化 辽河:红山文化 长江:良渚文化
(3)分布 满天
多元
中原
特点: 星斗
一体
核心
(4)社会 组织:
大量使用陶器
人面鱼纹彩陶盆 (仰韶文化)
★【☆相☆关学典术故小】拓:展周厉王统治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19张PPT)

制作者:揭西县河婆中学 陈艳婷
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
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
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
一 • 望远镜下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早期发展
通过自主学习,请用你的笔尖描绘你从远而近看到的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石器时代
【问题情境】商周时期是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也是我国奴隶制社会
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请阅读教材第5—7页的内容,找出商周时 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表现。
(二)中华文明的形成: 从部落到早期国家
(三)中华文明的早期发 展:商周时期
1、商朝:
(1)建立:公元前1600年,汤 (2)政治制度: (3)考古发现:
【问题情境】商周时期是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也是我国奴隶制社会
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请阅读教材第5—7页的内容,找出商周时 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表现。
(二)中华文明的形成: 从部落到早期国家
(三)中华文明的早期发 展:商周时期
快速问答
A.目的: 分封制下用什么来维护王权的稳定? B.概念: 靠什么维系? C.最大的特点: 根据什么原则? D.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具体怎么运作?
2、西周:
(1)建立: (2)政治制度: ①分封制 ②宗法制
E.作用:效果如何?
影响:
F.与分封制的关系:关系如何?
a、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 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b、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 “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
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
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
一 • 望远镜下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早期发展
通过自主学习,请用你的笔尖描绘你从远而近看到的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石器时代
【问题情境】商周时期是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也是我国奴隶制社会
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请阅读教材第5—7页的内容,找出商周时 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表现。
(二)中华文明的形成: 从部落到早期国家
(三)中华文明的早期发 展:商周时期
1、商朝:
(1)建立:公元前1600年,汤 (2)政治制度: (3)考古发现:
【问题情境】商周时期是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也是我国奴隶制社会
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请阅读教材第5—7页的内容,找出商周时 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表现。
(二)中华文明的形成: 从部落到早期国家
(三)中华文明的早期发 展:商周时期
快速问答
A.目的: 分封制下用什么来维护王权的稳定? B.概念: 靠什么维系? C.最大的特点: 根据什么原则? D.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具体怎么运作?
2、西周:
(1)建立: (2)政治制度: ①分封制 ②宗法制
E.作用:效果如何?
影响:
F.与分封制的关系:关系如何?
a、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 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b、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 “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人教版(2019)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19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人教版(2019)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19张ppt)[优秀课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d079e1277232f60ddcca1b4.png)
以胜利,也可以失败,但你不能屈服。越是看起来极简单的人,越是内心极丰盛的人。盆景秀木正因为被人溺爱,才破灭了成为栋梁之材的梦。
树苗如果因为怕痛而拒绝修剪,那就永远不会成材。生活的激流已经涌现到万丈峭壁,只要再前进一步,就会变成壮丽的瀑布。生命很残酷,用悲伤让你了解 什么叫幸福,用噪音教会你如何欣赏寂静,用弯路提醒你前方还有坦途。山涧的泉水经过一路曲折,才唱出一支美妙的歌通过云端的道路,只亲吻攀登者的足 迹。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充满光明。骄傲,是断了引线的风筝,稍纵即逝;自卑,是剪了双翼的飞鸟,难上青天。这两者都是成才的大向你的美好 的希冀和追求撒开网吧,九百九十九次落空了,还有一千次呢。只有创造,才是真正的享受,只有拼搏,才是充实的生活。激流勇进者方能领略江河源头的奇 观胜景忙于采集的蜜蜂,无暇在人前高谈阔论有一个人任何时候都不会背弃你,这个人就是你自己。谁不虚伪,谁不善变,谁都不是谁的谁。又何必把一些人, 一些事看的那么重要。有一种女人像贝壳一样,外面很硬,内在其实很软。心里有一颗美丽的珍珠,却从来不轻易让人看见。人生没有绝对的公平,而是相对 公平。在一个天平上,你得到越多,势必要承受更多,每一个看似低的起点,都是通往更高峰的必经之路。你要学会捂上自己的耳朵,不去听那些熙熙攘攘的 声音;这个世界上没有不苦逼的人,真正能治愈自己的,只有你自己。时间会告诉你一切真相。有些事情,要等到你渐渐清醒了,才明白它是个错误;有些东 西,要等到你真正放下了,才知道它的沉重。时间并不会真的帮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它只是把原来怎么也想不通的问题,变得不再重要了。 生活不是让你用来 妥协的。你退缩得越多,那么可以让你喘息的空间也就是越少。胸怀临云志,莫负少年时唯有行动才能解除所有的不安。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记昨天的痛! 如果你不努力争取你想要的,那你永远都不会拥有它。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其实每一条都通往阳光的大道,都充满坎坷。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 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我已经看见,多年后的自己。自信!开朗!豁达!努力的目的在于让妈妈给自己买东西时像给我买东西一样干脆。被人羞辱的 时候,翻脸不如翻身,生气不如争气。成长道路谁都会受伤,我们才刚刚起航,必须学会坚强。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在成长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坚
树苗如果因为怕痛而拒绝修剪,那就永远不会成材。生活的激流已经涌现到万丈峭壁,只要再前进一步,就会变成壮丽的瀑布。生命很残酷,用悲伤让你了解 什么叫幸福,用噪音教会你如何欣赏寂静,用弯路提醒你前方还有坦途。山涧的泉水经过一路曲折,才唱出一支美妙的歌通过云端的道路,只亲吻攀登者的足 迹。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充满光明。骄傲,是断了引线的风筝,稍纵即逝;自卑,是剪了双翼的飞鸟,难上青天。这两者都是成才的大向你的美好 的希冀和追求撒开网吧,九百九十九次落空了,还有一千次呢。只有创造,才是真正的享受,只有拼搏,才是充实的生活。激流勇进者方能领略江河源头的奇 观胜景忙于采集的蜜蜂,无暇在人前高谈阔论有一个人任何时候都不会背弃你,这个人就是你自己。谁不虚伪,谁不善变,谁都不是谁的谁。又何必把一些人, 一些事看的那么重要。有一种女人像贝壳一样,外面很硬,内在其实很软。心里有一颗美丽的珍珠,却从来不轻易让人看见。人生没有绝对的公平,而是相对 公平。在一个天平上,你得到越多,势必要承受更多,每一个看似低的起点,都是通往更高峰的必经之路。你要学会捂上自己的耳朵,不去听那些熙熙攘攘的 声音;这个世界上没有不苦逼的人,真正能治愈自己的,只有你自己。时间会告诉你一切真相。有些事情,要等到你渐渐清醒了,才明白它是个错误;有些东 西,要等到你真正放下了,才知道它的沉重。时间并不会真的帮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它只是把原来怎么也想不通的问题,变得不再重要了。 生活不是让你用来 妥协的。你退缩得越多,那么可以让你喘息的空间也就是越少。胸怀临云志,莫负少年时唯有行动才能解除所有的不安。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记昨天的痛! 如果你不努力争取你想要的,那你永远都不会拥有它。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其实每一条都通往阳光的大道,都充满坎坷。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 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我已经看见,多年后的自己。自信!开朗!豁达!努力的目的在于让妈妈给自己买东西时像给我买东西一样干脆。被人羞辱的 时候,翻脸不如翻身,生气不如争气。成长道路谁都会受伤,我们才刚刚起航,必须学会坚强。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在成长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坚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18张PPT)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1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中华文明的起源 二、从部落到国家 早期国家的产生
三、商和西周
早期国家的特征
中华文明何时起源?
谈到中华文明的起源,就不能回避一个问题——中华五千年文明究竟
只是个传说,还是真实的历史?中国古代史籍把黄帝和炎帝时期作为中
二、从部落到国家
关于三皇五帝说法不一,较常见的一种说法是:
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
三皇
颛顼
帝尧
黄帝
帝喾
帝舜
13
三、商和西周
1、夏朝的建立——早期国家的产生
1
商朝的建立
约公元前1600年,黄河下游的商部落首领汤推翻了夏朝,建立商朝,
都于亳。
2
盘庚迁殷
商朝前期,屡次迁都,公元前14世物
01 02
原始人定居生活 03 04 磨制石刀
简要说明
根据所学分析新石器 时代有哪些特征?
出现陶器
从事原始农业, 开始定居生活 打磨结合的方法制作石器
10
归纳总结:
1、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母系氏族社会,由于生产力十 分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2、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父系氏族社会,父权制取代母 权制,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的萌芽开始出现,氏族间的 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
——《考古实证中华文明有5000年 教科书将改写》 载《北京日报》2018年5月29日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生产关系
原始 人群
母系氏 族公社
父系氏 族公社
生产力 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 新石器时代(打磨结合制作石器)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1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中华文明的起源 二、从部落到国家 早期国家的产生
三、商和西周
早期国家的特征
中华文明何时起源?
谈到中华文明的起源,就不能回避一个问题——中华五千年文明究竟
只是个传说,还是真实的历史?中国古代史籍把黄帝和炎帝时期作为中
二、从部落到国家
关于三皇五帝说法不一,较常见的一种说法是:
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
三皇
颛顼
帝尧
黄帝
帝喾
帝舜
13
三、商和西周
1、夏朝的建立——早期国家的产生
1
商朝的建立
约公元前1600年,黄河下游的商部落首领汤推翻了夏朝,建立商朝,
都于亳。
2
盘庚迁殷
商朝前期,屡次迁都,公元前14世物
01 02
原始人定居生活 03 04 磨制石刀
简要说明
根据所学分析新石器 时代有哪些特征?
出现陶器
从事原始农业, 开始定居生活 打磨结合的方法制作石器
10
归纳总结:
1、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母系氏族社会,由于生产力十 分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2、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父系氏族社会,父权制取代母 权制,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的萌芽开始出现,氏族间的 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
——《考古实证中华文明有5000年 教科书将改写》 载《北京日报》2018年5月29日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生产关系
原始 人群
母系氏 族公社
父系氏 族公社
生产力 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 新石器时代(打磨结合制作石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我们 都 是炎黄子孙?
黄、炎两族最初居住在今陕北的黄土高原上,后来 逐渐东移。……《逸周书·尝麦》说炎帝族和鲁、豫一 带的蚩尤族发生冲突,并被打败。黄帝族应炎帝族的 请求而与蚩尤族展开战争,并赢得胜利。但炎帝族却 图谋对各部落的主导地位,于是黄帝与炎帝“战于阪 泉之野”,炎帝族战败并归服了黄帝。此后,黄帝族 与炎帝族联合,在我国广大的中原地区占据了主导地 位,影响广泛。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
2001年,山西襄 汾陶寺发掘出了南墙、 东墙,这是目前发现 的黄河流域最大的史 前城址。城内外发现 了大型“王墓”和礼 乐重器,和高等级的 夯土建筑,显示了复 杂社会组织的存在, 对于探索早期国家具 有重要意义。
——据《中国文物报》 2002年2月8日
陶寺宫城主殿,东西470米,南北270米
中原地区是六大区系之一,中原影响各地,各地也 影响中原,(这同以往在中华大一统观念指导下形成 的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国民族文化先是从 这里发展起来,其他地区的文化比较落后,只是在中 原地区影响下才得以发展的观点有所不同),从而对 于在历史考古界根深蒂固的中原中心、汉族中心、王 朝中心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
——夏鼐(nài)《中国文明的起源》
石器时代 是考古学家假定的一个时间区段,即从出现人类到青铜 器出现这段时间,大约始于距今二三百万年,止于距今 5000至2000年左右。
旧石器
新石器
打制
磨制
旧石器时代(距今约250万年~1万年以前) 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至4000年左右)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ppt
——赵汀阳 《〈满天星斗:苏秉琦论远古中国〉选编代序》
相传,中国的历史自三皇五帝开始。《周礼》《庄子》 和《吕氏春秋》等书中都有“三皇五帝”这一概念,但 三皇到底指谁?五帝由哪五位组成?在古代文献中说法 不一。
今天看来,战国秦汉时期的人是用“三皇五帝”统 括了远古诸王,用它表述社会历史的推移和递进,表达 了一种社会发展的历史观。其中有关燧(suì)人、伏羲 和神农的“三皇”传说,反映了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 器时代早期的某些社会特征……三皇之后是五帝。《史 记·五帝本纪》记载的五帝是:黄帝、颛顼(zhuān xū)、 帝喾(kù)、帝尧、帝舜。黄帝为五帝之首,其余四帝 都是黄帝的后裔。
新石器时代的三大特征
磨制石器
农业、饲养家禽
陶器
更强大的征服 能力
更稳定的粮食 供给
更宽广的取食 范围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ppt
人口规模增加、定居成为可能、村 社体系诞生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ppt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ppt
——陈星灿《文明诸因素的起源与文明时代》
2019年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遗产 委员会会议通过决议,将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 产名录》。该委员会认为良渚古城遗址展现了一个中 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并存在 社会分化和统一信仰体系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
(良渚文化是)东亚和中国5000多年前史前稻作文 明的最高成就……人类文明史上早期城市文明的一个杰 出范例。
4500
龙山文化
5000~4000
长江流域
河姆渡文化 7000~ 5000 良渚文化 5000~ 4000
(数字为距今年代)
仰韶文化(距今7000-5000年)最初于1921年 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以后数十年间, 中原地区所发现类型相近的众多文化遗址皆以 仰韶文化命名。其农业、畜牧业、制陶业都已 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农业以种粟(sù,小米) 为主,畜牧业主要饲养猪、狗,制陶业则以表 面有彩绘的彩陶最著名。西安市东郊的半坡遗 址是保存最为完整的仰韶文化村落,其建筑已 有明确的布局结构。
良渚的玉器是尊 贵身份的载体,具有 明确的等次划分,一 些人可以用可有“神 玉鱼 徽纹”玉器,另一些 人只能使用其他类型 的玉器。所以,良渚 玉器具有社会属性, 能够反映良渚文化的 信仰和制度设计,这 玉牌饰 就是国家社会的文明 形态。
良渚玉器上通常采用浅浮雕、阴线刻和镂雕等工艺, 纹饰以神人兽面纹为主,学者称之为“神徽”,是宗 教信仰的体现。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
满天星斗·向心的花瓣结构·多元一体
新石器时代的中国,甚至到夏商时期,其实 同时存在着发展水平相近的众多文明,散在中 国的四面八方,犹如天上群星之星罗棋布,而 中原文明只是众星之一,而且并非众星之核 心。……苏秉琦先生指出,中原文明的形成具有 明显的合成性质,有着来自东西南北各个方向 的文化因素。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 猪纹陶钵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 陶纺轮
河姆渡遗址中的干栏 式建筑
龙山文化于1928年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 镇首次发现,后来在黄河中下游发现了许 多同类型文化遗址,其年代大约距今5000 到4000年,又可分为山东龙山文化和中原 龙山文化。龙山文化的磨制石器比仰韶文 化更加精致,出现了一些新型农具。家畜 种类更多,牛、羊、鸡等开始被饲养。陶 器以一种黑色、陶胎极薄的“蛋壳陶”为 主要特征,还出土了较多的玉器。建筑技 术也有很大提高。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
国际上长期认为中国文明从殷商算起,比其他古文 明晚,而良渚古城的发现坐实了那里存在一个早期国 家,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早期文明来到了相似的时间 起点。
——良渚博物院总策展人、复旦大学教授高蒙河
中华五千年文明得到国际公认
史前史分期
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
父系氏族
旧石器时 旧石器时 旧石器时 新石器时 新石器时
2010年,考古工作 者确定了良渚都城 的殿、内城和外城 的三重结构,这符 合了古代“以中为 尊,以高为尊”的 规划和布局理念。
文明/国家诞生的标志有哪些?
文字、城市、复杂的礼仪中心、青铜铸造等的 确是构成一个文明的最基本标志。但同时强调由于 历史、地理、经济和文化等原因,世界上各民族进 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并不完全一致。任何一个地区的 任何一种文化,仅具备一个标志是不可能称其为文 明社会或者说进入文明时代的......从考古学上判断, 凡具备上述诸因素中的大多数的社会,应该说是进 入了文明时代......
陶寺古观象祭祀台
朱书扁壶,上书文字推测为“文”“尧”
像这样的社会,显然不再是原来我们认为的部落联 盟,应该已经进入到国家阶段。而且,陶寺遗址发现 了冶金术应用的实例、最早的空腔铜器以及能够确定 为文字的材料。虽然只是少数人拥有,但是说明这些 先进因素已在当时被使用。“所以我们觉得,中原地 区在这个时期已经进入到初级文明的阶段。依据这几 个巨型的城址,以及他们稳定的控制范围,相互之间 发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我们认为当时的社 会整体上虽然还没有形成王朝,但是应该进入了王朝 之前的‘古国文明’的阶段。”
白陶鬶(guī)
黑陶高柄杯
红陶900摄氏度,白陶、黑陶均需达到1000摄氏度左右
父系社会 出现阶级分化
河 姆 渡 文
化 的 分 布
河姆渡文化遗址位于浙江余姚,年代在距今 7000-4800年之间。遗址出土石、骨、陶、木 质的工具几千件,特别是成批的骨耜和丰富的 稻作遗存。河姆渡遗址有多种哺乳类、鸟类、 爬行类、鱼类等野生动物遗骨,说明渔猎和捕 捞是重要的生产活动。当时的木构建筑以栽桩 架板的干栏式房屋最有特色,也有一部分是栽 桩式地面建筑,这些都适应了南方地区自然条 件的需要。遗址所发现的牙雕、骨雕、木雕作 品和璜、管、珠等饰物都制作得十分精细。
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出土的炭化粟
母系社会 未出现贫富分化
大 汶 口 文
化 的 分 布
大汶口文化的区域在仰韶文化以东,得 名于山东泰安的大汶口遗址。在这个遗址 发掘了133座墓葬,出土陶器1000多件, 有1/3以上的墓葬用猪骨,特别是完整的 猪头骨随葬,说明大汶口文化饲养业发达。 其早期陶器均手制,烧制火候不高,多为 红陶;中期以后,灰陶、黑陶增加;到了 晚期则采用轮制技术生产大件器物。
——摘编自晁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上
自古以来就有人怀疑尧、舜禅让传说的真实 性,且有舜囚尧夺位的说法。另一种看法认为, 尧禅让而不传子,是由他的高尚品德决定的。 实则,尧舜时代处于军事民主制历史阶段,部 落联盟首领的继承,需要加入联盟的各部落首 领会议共议。尧就继承者人选征求四岳的意见, 即有部落联盟首领会议的性质。禅让是史前存 在过的史实,属于原始民主制度的遗风。
山 东 龙 山
文 化 的 分
布
黑陶鬲(gé)
蛋
壳
黑
蛋
陶
壳
高 柄 杯
黑 陶
杯
玉璇玑
玉斧
红 山 文 化 的
分 布
红 山 文 化 因 1935 年 在 内 蒙 古 赤 峰 市 红 山后遗址最初发现而得名,距今约5000年 左右。其中出土了很多精致的玉礼器,出 现了我国最早的龙造型。还发现了包括祭 坛和女神庙在内的大型祭祀建筑遗址,表 明这里的社会分工与分化达到一定程度, 应该已出现凌驾于氏族公社之上的、高一 级的公共权力了。
代早期 代中期 代晚期 代早期 代晚期
元 谋 人 、 丁村人等 山 顶 洞 人 仰 韶 、 河 大 汶 口 、
北京人等
等
姆渡等文 龙山、红
化
山、良渚
等文化
出现私有
没有私有财产和阶级分化
财产和阶
级分化
部落联盟
原始人群
氏族(胞族)和部落
和向国家
过渡
以燕山、长城以 北为中心的北方
以关中、晋南豫西 以山东为中
C形龙
玉猪龙
玉鸟
红山文化积石冢和祭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我们 都 是炎黄子孙?
黄、炎两族最初居住在今陕北的黄土高原上,后来 逐渐东移。……《逸周书·尝麦》说炎帝族和鲁、豫一 带的蚩尤族发生冲突,并被打败。黄帝族应炎帝族的 请求而与蚩尤族展开战争,并赢得胜利。但炎帝族却 图谋对各部落的主导地位,于是黄帝与炎帝“战于阪 泉之野”,炎帝族战败并归服了黄帝。此后,黄帝族 与炎帝族联合,在我国广大的中原地区占据了主导地 位,影响广泛。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
2001年,山西襄 汾陶寺发掘出了南墙、 东墙,这是目前发现 的黄河流域最大的史 前城址。城内外发现 了大型“王墓”和礼 乐重器,和高等级的 夯土建筑,显示了复 杂社会组织的存在, 对于探索早期国家具 有重要意义。
——据《中国文物报》 2002年2月8日
陶寺宫城主殿,东西470米,南北270米
中原地区是六大区系之一,中原影响各地,各地也 影响中原,(这同以往在中华大一统观念指导下形成 的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国民族文化先是从 这里发展起来,其他地区的文化比较落后,只是在中 原地区影响下才得以发展的观点有所不同),从而对 于在历史考古界根深蒂固的中原中心、汉族中心、王 朝中心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
——夏鼐(nài)《中国文明的起源》
石器时代 是考古学家假定的一个时间区段,即从出现人类到青铜 器出现这段时间,大约始于距今二三百万年,止于距今 5000至2000年左右。
旧石器
新石器
打制
磨制
旧石器时代(距今约250万年~1万年以前) 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至4000年左右)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ppt
——赵汀阳 《〈满天星斗:苏秉琦论远古中国〉选编代序》
相传,中国的历史自三皇五帝开始。《周礼》《庄子》 和《吕氏春秋》等书中都有“三皇五帝”这一概念,但 三皇到底指谁?五帝由哪五位组成?在古代文献中说法 不一。
今天看来,战国秦汉时期的人是用“三皇五帝”统 括了远古诸王,用它表述社会历史的推移和递进,表达 了一种社会发展的历史观。其中有关燧(suì)人、伏羲 和神农的“三皇”传说,反映了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 器时代早期的某些社会特征……三皇之后是五帝。《史 记·五帝本纪》记载的五帝是:黄帝、颛顼(zhuān xū)、 帝喾(kù)、帝尧、帝舜。黄帝为五帝之首,其余四帝 都是黄帝的后裔。
新石器时代的三大特征
磨制石器
农业、饲养家禽
陶器
更强大的征服 能力
更稳定的粮食 供给
更宽广的取食 范围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ppt
人口规模增加、定居成为可能、村 社体系诞生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ppt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ppt
——陈星灿《文明诸因素的起源与文明时代》
2019年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遗产 委员会会议通过决议,将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 产名录》。该委员会认为良渚古城遗址展现了一个中 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并存在 社会分化和统一信仰体系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
(良渚文化是)东亚和中国5000多年前史前稻作文 明的最高成就……人类文明史上早期城市文明的一个杰 出范例。
4500
龙山文化
5000~4000
长江流域
河姆渡文化 7000~ 5000 良渚文化 5000~ 4000
(数字为距今年代)
仰韶文化(距今7000-5000年)最初于1921年 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以后数十年间, 中原地区所发现类型相近的众多文化遗址皆以 仰韶文化命名。其农业、畜牧业、制陶业都已 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农业以种粟(sù,小米) 为主,畜牧业主要饲养猪、狗,制陶业则以表 面有彩绘的彩陶最著名。西安市东郊的半坡遗 址是保存最为完整的仰韶文化村落,其建筑已 有明确的布局结构。
良渚的玉器是尊 贵身份的载体,具有 明确的等次划分,一 些人可以用可有“神 玉鱼 徽纹”玉器,另一些 人只能使用其他类型 的玉器。所以,良渚 玉器具有社会属性, 能够反映良渚文化的 信仰和制度设计,这 玉牌饰 就是国家社会的文明 形态。
良渚玉器上通常采用浅浮雕、阴线刻和镂雕等工艺, 纹饰以神人兽面纹为主,学者称之为“神徽”,是宗 教信仰的体现。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
满天星斗·向心的花瓣结构·多元一体
新石器时代的中国,甚至到夏商时期,其实 同时存在着发展水平相近的众多文明,散在中 国的四面八方,犹如天上群星之星罗棋布,而 中原文明只是众星之一,而且并非众星之核 心。……苏秉琦先生指出,中原文明的形成具有 明显的合成性质,有着来自东西南北各个方向 的文化因素。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 猪纹陶钵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 陶纺轮
河姆渡遗址中的干栏 式建筑
龙山文化于1928年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 镇首次发现,后来在黄河中下游发现了许 多同类型文化遗址,其年代大约距今5000 到4000年,又可分为山东龙山文化和中原 龙山文化。龙山文化的磨制石器比仰韶文 化更加精致,出现了一些新型农具。家畜 种类更多,牛、羊、鸡等开始被饲养。陶 器以一种黑色、陶胎极薄的“蛋壳陶”为 主要特征,还出土了较多的玉器。建筑技 术也有很大提高。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
国际上长期认为中国文明从殷商算起,比其他古文 明晚,而良渚古城的发现坐实了那里存在一个早期国 家,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早期文明来到了相似的时间 起点。
——良渚博物院总策展人、复旦大学教授高蒙河
中华五千年文明得到国际公认
史前史分期
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
父系氏族
旧石器时 旧石器时 旧石器时 新石器时 新石器时
2010年,考古工作 者确定了良渚都城 的殿、内城和外城 的三重结构,这符 合了古代“以中为 尊,以高为尊”的 规划和布局理念。
文明/国家诞生的标志有哪些?
文字、城市、复杂的礼仪中心、青铜铸造等的 确是构成一个文明的最基本标志。但同时强调由于 历史、地理、经济和文化等原因,世界上各民族进 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并不完全一致。任何一个地区的 任何一种文化,仅具备一个标志是不可能称其为文 明社会或者说进入文明时代的......从考古学上判断, 凡具备上述诸因素中的大多数的社会,应该说是进 入了文明时代......
陶寺古观象祭祀台
朱书扁壶,上书文字推测为“文”“尧”
像这样的社会,显然不再是原来我们认为的部落联 盟,应该已经进入到国家阶段。而且,陶寺遗址发现 了冶金术应用的实例、最早的空腔铜器以及能够确定 为文字的材料。虽然只是少数人拥有,但是说明这些 先进因素已在当时被使用。“所以我们觉得,中原地 区在这个时期已经进入到初级文明的阶段。依据这几 个巨型的城址,以及他们稳定的控制范围,相互之间 发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我们认为当时的社 会整体上虽然还没有形成王朝,但是应该进入了王朝 之前的‘古国文明’的阶段。”
白陶鬶(guī)
黑陶高柄杯
红陶900摄氏度,白陶、黑陶均需达到1000摄氏度左右
父系社会 出现阶级分化
河 姆 渡 文
化 的 分 布
河姆渡文化遗址位于浙江余姚,年代在距今 7000-4800年之间。遗址出土石、骨、陶、木 质的工具几千件,特别是成批的骨耜和丰富的 稻作遗存。河姆渡遗址有多种哺乳类、鸟类、 爬行类、鱼类等野生动物遗骨,说明渔猎和捕 捞是重要的生产活动。当时的木构建筑以栽桩 架板的干栏式房屋最有特色,也有一部分是栽 桩式地面建筑,这些都适应了南方地区自然条 件的需要。遗址所发现的牙雕、骨雕、木雕作 品和璜、管、珠等饰物都制作得十分精细。
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出土的炭化粟
母系社会 未出现贫富分化
大 汶 口 文
化 的 分 布
大汶口文化的区域在仰韶文化以东,得 名于山东泰安的大汶口遗址。在这个遗址 发掘了133座墓葬,出土陶器1000多件, 有1/3以上的墓葬用猪骨,特别是完整的 猪头骨随葬,说明大汶口文化饲养业发达。 其早期陶器均手制,烧制火候不高,多为 红陶;中期以后,灰陶、黑陶增加;到了 晚期则采用轮制技术生产大件器物。
——摘编自晁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上
自古以来就有人怀疑尧、舜禅让传说的真实 性,且有舜囚尧夺位的说法。另一种看法认为, 尧禅让而不传子,是由他的高尚品德决定的。 实则,尧舜时代处于军事民主制历史阶段,部 落联盟首领的继承,需要加入联盟的各部落首 领会议共议。尧就继承者人选征求四岳的意见, 即有部落联盟首领会议的性质。禅让是史前存 在过的史实,属于原始民主制度的遗风。
山 东 龙 山
文 化 的 分
布
黑陶鬲(gé)
蛋
壳
黑
蛋
陶
壳
高 柄 杯
黑 陶
杯
玉璇玑
玉斧
红 山 文 化 的
分 布
红 山 文 化 因 1935 年 在 内 蒙 古 赤 峰 市 红 山后遗址最初发现而得名,距今约5000年 左右。其中出土了很多精致的玉礼器,出 现了我国最早的龙造型。还发现了包括祭 坛和女神庙在内的大型祭祀建筑遗址,表 明这里的社会分工与分化达到一定程度, 应该已出现凌驾于氏族公社之上的、高一 级的公共权力了。
代早期 代中期 代晚期 代早期 代晚期
元 谋 人 、 丁村人等 山 顶 洞 人 仰 韶 、 河 大 汶 口 、
北京人等
等
姆渡等文 龙山、红
化
山、良渚
等文化
出现私有
没有私有财产和阶级分化
财产和阶
级分化
部落联盟
原始人群
氏族(胞族)和部落
和向国家
过渡
以燕山、长城以 北为中心的北方
以关中、晋南豫西 以山东为中
C形龙
玉猪龙
玉鸟
红山文化积石冢和祭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