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6.1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级别
6.1.1 建设项目分类
本项目生产及生活用水全部厂区由2口自备水井(供水能力80m3/h)供给;生产废水酸碱废水(脱硫用水、栈桥冲洗及煤场喷洒)、脱硫废水(中和处理后回用于灰渣加湿)、锅炉排污水(冷却后回用于脱硫工艺用水、灰渣加湿与煤场喷洒)、非经常性废水(锅炉酸洗废水、空气预热器冲洗水等,中和后用于煤场喷洒)不外排,循环冷却水排污水(950.4m3/a)和生活污水(480m3/a)满足《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B级标准的进水水质标准要求后经市政管网排入鱼台绿都水质净化有限公司处理厂集中处理。因此,本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及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本项目属Ⅲ类建设项目。
6.1.2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级别
6.1.2.1、项目工作等级划分依据
本项目(Ⅲ类)工作等级划分依据见表6.1-1。
表6.1-1 本项目(Ⅲ类)工作等级划分依据表
6.1.2.2、项目评价工作等级
本项目(Ⅲ类)评价工作等级见表6.1-2。
表6.1-2 本项目(Ⅲ类)评价工作等级表
综上可知,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本
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6.2 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6.2.1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
6.2.1.1监测布点
根据评价区内地下水流向,在项目区等处设置3个地下水监测点位。监测布点具体位置见表6.2-1及图6.2-1所示。
表6.2-1 监测布点具体位置表
6.2.1.2 监测项目
pH、总硬度、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硫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酚、氨氮、氰化物、氯化物、溶解性总固体、砷、汞、六价铬、铅、铁、锰、铜、锌、镍21项。同时测量水温、井深和地下水埋深。
6.2.1.3 监测分析方法
表6.2-2 地下水监测方法一览表
6.2.1.4监测时间、频率
本期地下水监测定于2013年10月23日,监测一天。
6.2.1.5监测结果
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见表6.2-3。
表6.2-3 地下水监测结果表
6.2.2 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
6.2.2.1评价标准
根据环境功能区划,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III 类标准。
表6.2-4 地下水质量评价标准
6.2.2.2 评价方法
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进行评价,具体计算公式为:
i 0P i i C C =
式中:Pi-污染因子i 的单因子指数; C i -污染因子i 的实测浓度值(mg/m 3); C i0-污染因子i 的标准值(mg/m 3)。 对于pH 值,其污染指数按下式计算:
7.07.0j j sd pH S pH -=
-(pH j ≤7.0)
7.07.0
j j su pH S pH -=
-(pH j >7.0)
式中:S j —pH 的标准指数; pH j —j 点的pH 值;
pH sd —地下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 值下限; pH su —地下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 值上限。 6.2.2.3 评价结果
因挥发酚、氰化物、砷、六价铬、铅、铜、锌、镍均为未检出,不做现状评价。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评价结果详见表6.2-5。
表6.2-5 地下水监测评价结果表
从监测结果可以看出,朱牌坊村监测点总硬度、亚硝酸盐和硫酸盐超标,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0.007、0.2倍和0.008倍,3#监测点溶解性总固体超标0.06倍,厂址煤渣存放地监测点硫酸盐超标,最大超标倍数为0.056倍,西华村监测点总硬度超标,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0.013倍,其它指标均不超标,基本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的要求。
6.3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6.3.1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位于金滕凹陷北缘,距拟建场区较近的断裂构造主要为鱼台断裂。鱼台断裂贯穿鱼台县北部(距现场约2公里),该断裂为隐伏基岩断裂,走向近东西,倾向南,倾角约700为区域正断层,断距约500~800m,该断裂为非全新活动断裂。
勘探深度范围内揭露的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含水层为⑵、⑸、⑻层粉土及⑾—1层细砂。施工结束后测得地水位埋深最大值0.50m,最小值0.38m,平均值0.42m,稳定水位标高34.02~34.04m,平均34.03m。
以大气降水入渗、侧向径流为主要补给来源,以人工开采、侧向径流和地表蒸发为主要排泄途径。水位年变化幅度1~3m,抗浮设计水位可按34.20m考虑。
经取水样分析资料可知:Na+含量为282.09~344.39mg/L,Ca2+含量为94.56~95.01mg/L,Mg2+含量为35.98~36.98mg/L,Cl-含量为261.95~262.79mg/L,SO
4
2-
含量为145.77~146.11mg/L,HCO
3
-含量为586.40~587.32mg/L,该地下水水化学
类型为HCO
3·Cl-Na型水,侵蚀性CO
2
为零,PH值为7.0。
6.3.2地下水动态特征
浅层地下水位动态主要受大气降水、地下水人工开采及地下侧向径流的影响,其动态变化规律是以上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过在年内变化的某一时段内,地下水位的变化受某一主导因素影响而表现出的动态,为时段单项动态。年内动态的综合反映,形成年内组合动态。总之,随着季节和降水量的周期性变化,年内(日历年)地下水位变化规律一般为“下降——上升——下降”。从年初开始,直到主汛期来临,降水少,地下水开采量大,其补给量远小于排泄量,水位持续降低,在6月底或7月初一般到达年内水位最低值。7~9月份,全年约60%的降水量集中在该时段内,此段时间内降水入渗补给量大,又基本没有农业开采,地下水位迅速回升。
6.3.3地下水补给、径流条件
本区浅层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其次有流经本区河道的水体侧渗补给和引湖灌溉渠系及田间渗漏补给。
大气降水直接影响孔隙水储存、调节与均衡。本区地表及包气带岩性一般为砂质粘土及粘土质砂为主,有利于大气降水入渗补给。
本区河道中有水流经时,河道水会对本区地下水造成侧渗补给。
大气降水一般集中在6~9月份,暴雨洪水也一般发生在该段时间内,使降水入渗补给及河道渗漏补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
地下水的径流主要受当地的地形、地貌和地下水开采等因素的影响。丰水及平水年份浅层地下水总的径流趋势为自东北流向西南。
6.3.4厂区地层情况
勘探深度范围内揭露的地层均为第四系冲(洪)积物,自上而下共分十一层(不含亚层),现分述之:
al+pl)
⑴、粘土(Q
4
灰色、黄色,刀切面有光泽,含锰质结核及少量姜石,姜石径2cm左右,干强度及韧性高,无摇振反应。
该层在场区内均有分布,厚度0.60~1.60m,平均0.98m;层底标高32.91~33.92m,平均33.47m。
地层可塑,具中压缩性。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详见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