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总结分析
高中物理知识点之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高中物理知识点之机械振动与机械波](https://img.taocdn.com/s3/m/574ccf24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40.png)
高中物理知识点之机械振动与机械波机械振动与机械波是高中物理中的重要知识点,涉及到物理学中的振动和波动的相关理论及应用。
下面将从机械振动的基本概念、机械振动的特性、机械波的传播和机械波的特性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机械振动的基本概念机械振动是物体在作用力的驱动下沿其中一轴向或其中一平面上来回往复运动的现象。
常见的机械振动有单摆振动、弹簧振动等。
1.单摆振动:单摆是由一根细线或细杆悬挂的可以在竖直平面内摆动的物体。
摆动过程中,单摆的重心沿圆弧形轨迹在竖直平面内来回运动。
2.弹簧振动:弹簧振动是指将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质点的弹簧在作用力的驱动下做往复振动的现象。
弹簧振动有线性振动和简谐振动两种形式。
二、机械振动的特性1.幅度:振动中物体运动的最大偏离平衡位置的距离。
2.周期:振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记为T。
3.频率:振动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周期数,记为f。
频率和周期之间的关系为f=1/T。
4.角频率:单位时间内振动角度的增量,记为ω。
角频率和频率之间的关系为ω=2πf。
5.相位:刻画振动状态的物理量。
任何时刻振动的状态都可由物体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移和相对速度来描述。
三、机械波的传播机械波是指质点或介质在空间传播的波动现象。
按传播方向的不同,机械波可以分为纵波和横波。
1.纵波:波动传播的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
纵波的传播特点是质点沿着波动方向做往复运动,如声波就是一种纵波。
2.横波:波动传播的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横波的传播特点是质点沿波动方向做往复运动,如水波就是一种横波。
四、机械波的特性1.波长:波的传播方向上,相邻两个相位相同的点之间的距离。
记为λ。
2.波速:波的传播速度。
波速和频率、波长之间的关系为v=λf。
3.频率:波动现象中,单位时间内波的传输周期数。
记为f。
4.能量传递: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从一个质点传递到另一个质点,并随着传播的距离逐渐减弱。
5.反射和折射: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同介质的边界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总结分析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总结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ded2fcb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46.png)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一、知识构造二、重点知识回忆1机械振动〔一〕机械振动物体〔质点〕在*一中心位置两侧所做的往复运动就叫做机械振动,物体能够围绕着平衡位置做往复运动,必然受到使它能够回到平衡位置的力即回复力。
回复力是以效果命名的力,它可以是一个力或一个力的分力,也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
产生振动的必要条件是:a、物体离开平衡位置后要受到回复力作用。
b、阻力足够小。
〔二〕简谐振动1. 定义:物体在跟位移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作用下的振动叫简谐振动。
简谐振动是最简单,最根本的振动。
研究简谐振动物体的位置,常常建立以中心位置〔平衡位置〕为原点的坐标系,把物体的位移定义为物体偏离开坐标原点的位移。
因此简谐振动也可说是物体在跟位移大小成正比,方向跟位移相反的回复力作用下的振动,即F=-k*,其中“-〞号表示力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反。
2. 简谐振动的条件:物体必须受到大小跟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成正比,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反的回复力作用。
3. 简谐振动是一种机械运动,有关机械运动的概念和规律都适用,简谐振动的特点在于它是一种周期性运动,它的位移、回复力、速度、加速度以及动能和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
〔三〕描述振动的物理量,简谐振动是一种周期性运动,描述系统的整体的振动情况常引入下面几个物理量。
1. 振幅:振幅是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常用字母“A 〞表示,它是标量,为正值,振幅是表示振动强弱的物理量,振幅的大小表示了振动系统总机械能的大小,简谐振动在振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而总机械能守恒。
2. 周期和频率,周期是振子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频率是一秒钟振子完成全振动的次数。
振动的周期T 跟频率f 之间是倒数关系,即T=1/f 。
振动的周期和频率都是描述振动快慢的物理量,简谐振动的周期和频率是由振动物体本身性质决定的,与振幅无关,所以又叫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
〔四〕单摆:摆角小于5°的单摆是典型的简谐振动。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总结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6dcea74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6e.png)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总结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是力学中重要的研究对象,涵盖了许多基本的物理概念和理论。
本文将对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概述。
一、机械振动机械振动是指物体在作用力或外界激励下,围绕平衡位置做周期性的运动。
其基本概念和理论如下:1. 平衡位置和位移:机械振动的平衡位置是物体在受到作用力后不再发生位移的位置,位移则是指物体在振动过程中距离平衡位置的偏离量。
2. 振幅和周期:振幅是指物体在振动过程中位移的最大值,周期是指物体完成一个完整振动所需要的时间。
3. 频率和角速度: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通常用赫兹(Hz)来表示;角速度则是指单位时间内角位移的变化率,通常用弧度/秒来表示。
4. 谐振和简谐振动:谐振是指物体在受到与其固有振动频率相同的外力激励时产生的振动现象,简谐振动是一种特殊的谐振,其运动方式是由正弦函数所描述的。
二、机械波机械波是指由固体、液体、气体等介质传递的一种能量和动量的传播形式。
以下是机械波相关的知识点总结:1. 波的性质:波的振幅、频率、波速、波长是描述波的基本性质。
振幅是指波动的最大位移,波速是指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波长是指波动的最小周期。
2. 纵波和横波:根据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的关系,波可以分为纵波和横波。
纵波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横波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3. 声波和机械波:声波是一种机械波,是由介质分子振动引起的机械波。
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的存在,例如空气、水等。
4. 声速和音频:声速是指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
音频是指人类能够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20Hz到20kHz之间。
三、振动和波的应用振动和波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以下是部分应用的概述:1. 振动传感器:振动传感器可以检测物体的振动状态,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其在机械故障监测、地震预警等领域有着重要作用。
2. 声纳技术:声纳技术利用声波在水中传播的特性,用于海洋勘探、潜艇探测等军事和民用领域。
高中物理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
![高中物理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8f48731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65.png)
高中物理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是高中物理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下面将以1200字以上的篇幅详细介绍这两个知识点。
一、机械振动1.振动的定义及特点振动是指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的现象。
振动具有周期性、往复性和简谐性等特点。
2.物理量与振动的关系振动常涉及到的物理量有位移、速度、加速度、力等。
振动的物体在其中一时刻的位移与速度、加速度之间存在着相位差的关系。
3.简谐振动简谐振动是指振动物体的加速度与恢复力成正比,且方向相反。
简谐振动的周期、频率和角频率与振幅无关,只与振动系统的特性有关。
4.阻尼振动阻尼振动是指振动物体受到阻力的影响而逐渐减弱并停止的振动。
阻尼振动可以分为临界阻尼、过阻尼和欠阻尼三种情况。
5.受迫振动受迫振动是指振动物体受到外界周期力的作用而发生的振动。
当外力的频率与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相同时,产生共振现象。
6.驱动力与振幅的关系外力作用下,振动物体的振幅由驱动力的频率决定。
当驱动力的频率与振动物体的固有频率接近时,振幅达到最大值。
二、机械波1.波的定义及特点波是指能量或信息在空间中的传递。
波有传播介质,传播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波分为机械波和电磁波两种。
2.机械波的分类及特点机械波分为横波和纵波两种,它们的传播方向与介质振动方向有关。
横波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而纵波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平行。
3.波的传播速度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质和波的频率有关。
在同一介质中,传播速度与波长成正比,与频率成反比。
在不同介质中,波长相等时,传播速度与频率成正比。
4.波的反射、折射和干涉波在传播过程中会遇到障碍物或介质边界,导致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当波的传播路径中存在两个或多个波源时,会发生波的干涉现象。
5.波的衍射波在通过缝隙或物体边缘时会发生波的弯曲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波的衍射。
波的衍射现象是波动性质的重要表现之一6.声波的特点及应用声波是一种机械波,的传播媒质是物质的弹性介质。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复习及总结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复习及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f9b1e36c5da50e2524d7ff0.png)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复习一 机械振动知识要点1. 机械振动:物体(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所作的往复运动叫机械振动,简称振动条件:a 、物体离开平衡位置后要受到回复力作用。
b 、阻力足够小。
回复力:效果力——在振动方向上的合力 平衡位置:物体静止时,受(合)力为零的位置: 运动过程中,回复力为零的位置(非平衡状态) 描述振动的物理量位移x (m )——均以平衡位置为起点指向末位置振幅A (m )——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描述振动强弱) 周期T (s )——完成一次全振动所用时间叫做周期(描述振动快慢) 全振动——物体先后两次运动状态(位移和速度)完全相同所经历的过程频率f (Hz )——1s 钟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描述振动快慢) 2. 简谐运动概念:回复力与位移大小成正比且方向相反的振动 受力特征:kx F -= 运动性质为变加速运动 从力和能量的角度分析x 、F 、a 、v 、E K 、E P 特点:运动过程中存在对称性平衡位置处:速度最大、动能最大;位移最小、回复力最小、加速度最小 最大位移处:速度最小、动能最小;位移最大、回复力最大、加速度最大✧ v 、E K 同步变化;x 、F 、a 、E P 同步变化,同一位置只有v 可能不同3. 简谐运动的图象(振动图象)物理意义:反映了1个振动质点在各个时刻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可直接读出振幅A ,周期T (频率f ) 可知任意时刻振动质点的位移(或反之) 可知任意时刻质点的振动方向(速度方向) 可知某段时间F 、a 等的变化4. 简谐运动的表达式:)2sin(φπ+=t TA x 5. 单摆(理想模型)——在摆角很小时为简谐振动回复力:重力沿切线方向的分力 周期公式:glT π2= (T 与A 、m 、θ无关——等时性) 测定重力加速度g,g=224T Lπ 等效摆长L=L 线+r6. 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共振阻尼振动(减幅振动)——振动中受阻力,能量减少,振幅逐渐减小的振动 受迫振动:物体在外界周期性驱动力作用下的振动叫受迫振动。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复习及总结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复习及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19ef9b2aeaad1f346933fac.png)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复习及总结1、机械振动:物体(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所作的往复运动叫机械振动,简称振动条件:a、物体离开平衡位置后要受到回复力作用。
b、阻力足够小。
回复力:效果力在振动方向上的合力平衡位置:物体静止时,受(合)力为零的位置:运动过程中,回复力为零的位置(非平衡状态)描述振动的物理量位移x(m)均以平衡位置为起点指向末位置振幅A(m)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描述振动强弱)周期T(s)完成一次全振动所用时间叫做周期(描述振动快慢)全振动物体先后两次运动状态(位移和速度)完全相同所经历的过程频率f (Hz)1s钟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描述振动快慢)2、简谐运动概念:回复力与位移大小成正比且方向相反的振动受力特征:运动性质为变加速运动从力和能量的角度分析x、F、a、v、EK、EP特点:运动过程中存在对称性平衡位置处:速度最大、动能最大;位移最小、回复力最小、加速度最小最大位移处:速度最小、动能最小;位移最大、回复力最大、加速度最大 v、EK同步变化;x、F、a、EP同步变化,同一位置只有v可能不同3、简谐运动的图象(振动图象)物理意义:反映了1个振动质点在各个时刻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可直接读出振幅A,周期T(频率f)可知任意时刻振动质点的位移(或反之)可知任意时刻质点的振动方向(速度方向)可知某段时间F、a等的变化4、简谐运动的表达式:5、单摆(理想模型)在摆角很小时为简谐振动回复力:重力沿切线方向的分力周期公式:(T与A、m、θ无关等时性)测定重力加速度g,g= 等效摆长L=L 线+r6、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共振阻尼振动(减幅振动)振动中受阻力,能量减少,振幅逐渐减小的振动受迫振动:物体在外界周期性驱动力作用下的振动叫受迫振动。
特点:共振:物体在受迫振动中,当驱动力的频率跟物体的固有频率相等的时候,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这种现象叫共振条件:(共振曲线)【习题演练一】1 一弹簧振子在一条直线上做简谐运动,第一次先后经过M、N两点时速度v(v≠0)相同,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振子在M、N两点受回复力相同B、振子在M、N两点对平衡位置的位移相同C、振子在M、N两点加速度大小相等D、从M点到N点,振子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2 如图所示,一质点在平衡位置O点两侧做简谐运动,在它从平衡位置O出发向最大位移A处运动过程中经0、15s第一次通过M 点,再经0、1s第2次通过M点。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总结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d635bc0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6e.png)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总结一、机械振动的基本概念1.简谐振动:具有恢复力的物体围绕平衡位置作周而复始的往复运动,其运动规律满足简谐振动的规律。
2.振幅:振动的最大偏离量,表示振动的幅度大小。
3.周期:振动完成一次往复运动所经历的时间。
4.频率:单位时间内振动的循环次数。
5.角频率:单位时间内振动的循环角度。
6.动能和势能:振动物体在做往复运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不断转化。
7.谐振:当外力与物体的振动频率相同时,产生共振现象,能量传递效率最高。
二、机械振动的描述方法1.运动方程:描述物体随时间变化的位置。
2.振动曲线:以时间为横轴,位置或速度为纵轴,绘制出的曲线。
3.波形图:以距离为横轴,垂直方向的位移、压强或密度为纵轴,绘制出的曲线。
三、机械振动的特性1.振动的幅度、周期和频率可以通过测量来确定。
2.振动的速度和加速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速度与位置之间呈正弦关系,加速度与位置之间呈负弦关系。
3.振动的能量在物体各个部分之间以波动形式传递,不断发生能量转化。
4.振动物体的相对稳定位置是平衡位置,物体相对平衡位置的偏离量越大,能量传递越快,振幅越大。
四、机械波的基本概念1.机械波是一种能量的传递方式,通过介质中的相互作用使得能量沿介质传播。
2.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弹性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液体次之,气体最小。
3.机械波分为横波和纵波。
横波的传播方向与振动方向垂直,如水波;纵波的传播方向与振动方向一致,如声波。
五、机械波的描述方法1.波的频率、波长和传播速度之间存在关系:波速=频率×波长。
2.波谱分析:将波的复杂振动分解成一系列简单谐波的叠加。
3.波的传播可分为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和驻波等现象。
六、机械波的特性1.超前传播:波的传播速度比振动速度快。
2.波的干涉:两个波相遇时,根据叠加原理,产生增强或减弱的效果。
3.波的衍射:波通过孔隙或物体边缘时发生的现象。
4.驻波:两个等幅、频率相同的波在空间中相遇,发生干涉,形成波节和波腹。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总结(最新整理)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总结(最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1e337cb0740be1e640e9aae.png)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一、知识结构二、重点知识回顾1机械振动(一)机械振动物体(质点)在某一中心位置两侧所做的往复运动就叫做机械振动,物体能够围绕着平衡位置做往复运动,必然受到使它能够回到平衡位置的力即回复力。
回复力是以效果命名的力,它可以是一个力或一个力的分力,也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
产生振动的必要条件是:a、物体离开平衡位置后要受到回复力作用。
b、阻力足够小。
(二)简谐振动1. 定义:物体在跟位移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作用下的振动叫简谐振动。
简谐振动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振动。
研究简谐振动物体的位置,常常建立以中心位置(平衡位置)为原点的坐标系,把物体的位移定义为物体偏离开坐标原点的位移。
因此简谐振动也可说是物体在跟位移大小成正比,方向跟位移相反的回复力作用下的振动,即F=-k x,其中“-”号表示力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反。
2. 简谐振动的条件:物体必须受到大小跟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成正比,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反的回复力作用。
3. 简谐振动是一种机械运动,有关机械运动的概念和规律都适用,简谐振动的特点在于它是一种周期性运动,它的位移、回复力、速度、加速度以及动能和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
(三)描述振动的物理量,简谐振动是一种周期性运动,描述系统的整体的振动情况常引入下面几个物理量。
1. 振幅:振幅是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常用字母“A ”表示,它是标量,为正值,振幅是表示振动强弱的物理量,振幅的大小表示了振动系统总机械能的大小,简谐振动在振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而总机械能守恒。
2. 周期和频率,周期是振子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频率是一秒钟内振子完成全振动的次数。
振动的周期T 跟频率f 之间是倒数关系,即T=1/f 。
振动的周期和频率都是描述振动快慢的物理量,简谐振动的周期和频率是由振动物体本身性质决定的,与振幅无关,所以又叫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
(四)单摆:摆角小于5°的单摆是典型的简谐振动。
高中物理机械振动机械波知识点总结课件新人教版选修
![高中物理机械振动机械波知识点总结课件新人教版选修](https://img.taocdn.com/s3/m/be9cecab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46.png)
物理实验中的机械振动与波
实验中的振动与波
在物理实验中,我们可以设计和进行各种与机械振动和波相关的实验,如单摆实 验、共振实验、干涉和衍射实验等。这些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机械振动和 波的原理。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与机械振动和波相关的实验时,需要注意安全问题,如避免共振引起的破 坏力、防止声波对耳膜的损伤等。
科技应用中的机械振动与波
科技应用中的振动与波
在科技领域,机械振动和波的应用非 常广泛,如地震勘测、无损检测、医 疗成像等。这些应用都基于对机械振 动和波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科技应用的发展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振动和波 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例如,利用 振动和波进行物质分拣、环境监测等 领域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
学习方法与技巧
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
注重实验与观察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的知识点比较抽象,需 要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如振动与波的基 本概念、周期公式等。
实验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观 察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的现象,有助于加深 对知识点的理解。
多做练习题
形成知识网络
练习是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多做练 习题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波动方程的建立
波动方程的推导
通过建立微分方程,描述波动过 程中各点的振动状态,从而得出
波动方程。
波动方程的形式
常见的波动方程形式有简谐振动方 程和一维波动方程等。
波动方程的求解
通过求解波动方程,可以得到波的 传播速度、波长等物理量。
振动方程的理解与应用
振动方程的意义
振动方程描述了单个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规律。
高中物理机械振动机械波知 识点总结课件新人教版选修
目录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总结分析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总结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50adf11fe4733687e21aa76.png)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一、知识结构二、重点知识回顾1机械振动(一)机械振动物体(质点)在某一中心位置两侧所做的往复运动就叫做机械振动,物体能够围绕着平衡位置做往复运动,必然受到使它能够回到平衡位置的力即回复力。
回复力是以效果命名的力,它可以是一个力或一个力的分力,也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
产生振动的必要条件是:a、物体离开平衡位置后要受到回复力作用。
b、阻力足够小。
(二)简谐振动1. 定义:物体在跟位移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作用下的振动叫简谐振动。
简谐振动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振动。
研究简谐振动物体的位置,常常建立以中心位置(平衡位置)为原点的坐标系,把物体的位移定义为物体偏离开坐标原点的位移。
因此简谐振动也可说是物体在跟位移大小成正比,方向跟位移相反的回复力作用下的振动,即F=-k x,其中“-”号表示力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反。
2. 简谐振动的条件:物体必须受到大小跟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成正比,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反的回复力作用。
3. 简谐振动是一种机械运动,有关机械运动的概念和规律都适用,简谐振动的特点在于它是一种周期性运动,它的位移、回复力、速度、加速度以及动能和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
(三)描述振动的物理量,简谐振动是一种周期性运动,描述系统的整体的振动情况常引入下面几个物理量。
1. 振幅:振幅是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常用字母“A ”表示,它是标量,为正值,振幅是表示振动强弱的物理量,振幅的大小表示了振动系统总机械能的大小,简谐振动在振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而总机械能守恒。
2. 周期和频率,周期是振子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频率是一秒钟振子完成全振动的次数。
振动的周期T 跟频率f 之间是倒数关系,即T=1/f 。
振动的周期和频率都是描述振动快慢的物理量,简谐振动的周期和频率是由振动物体本身性质决定的,与振幅无关,所以又叫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
(四)单摆:摆角小于5°的单摆是典型的简谐振动。
机械振动机械波知识点汇总
![机械振动机械波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2a208f2b8f67c1cfad6b866.png)
2 A A12 A2 2 A1 A2 cos
A A1 A2 2k (2k 1) A A1 A2
干涉加强,相干相长
干涉减弱,相干相消
三、波的干涉规律
3.波的干涉加强减弱条件
2 A A12 A2 2 A1 A2 cos
S1
y
y A cos(t 0 )
一般波形图描述任意位置质点在t=0时刻偏 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情况
二、振动能量与波的能量
1.简谐振动的能量特征:机械能守恒
1 2 E Ek EP kA 2 1 2 EP kx 2
2. 波的能量特征: 波线上各质元能量不守恒,动能与势能同步变化。 即波线上某质元的动能与势能同时达到最大值,同时 达到最小值。
4)半波损失:正入射;由波疏介质向波密介质入射;在 反射波上发生π的相位突变,好像少走了λ /2的距离。
THE END
Ek E EP
三、波的干涉规律
1.相干条件:频率相同、振动方向一致、相遇点相位差恒定 2.惠更斯原理与波的叠加原理 1)惠更斯原理:波阵面上各点都是新的子波源; 某时刻子波的包迹形成新的波阵面。 2)波的叠加原理:波的叠加是相遇点质元振动的合成; 相遇后两列波互不影响。
3.波的干涉加强减弱条件
机械振动机械波
一、波函数的计算——待定系数法 1.基本概念
2 振幅A,角频率 ,周期T,波长 ,波速 u T T
相位 ,相位差
2 1
2 x
波线上相距 x 两质元间的相位差为 某质点在不同时刻的相位差为
t
2.波函数的计算方法
3.振动曲线与波形图
1)振动曲线(y-t图) ①可确定振幅A和周期T ②可确定t=0时刻质点的 位置和速度的正负 2)波形曲线(y-x图) ①可确定振幅A和波长 ②可确定t=0时刻原点处 质点的位置,速度的 正负(依据下一时刻 波形图)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总结分析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总结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d37da88ad02de80d5d84050.png)
机械振动和机械玻二、识回顾1机械振朋(一)机植振动物体(质点)在杲一屮心位置两侧所做的住复运动就叫做机植按动,物体能協围绕着平衡位 置做往貝运动,必然受到使它能場回到平飯位置的力即回复力。
回复力是以效果命白的力, 它可以是一f 力或一f 力的分力,也可H 是几个力的合力。
产生振动的必要条件是:a 、物体离开平ffiEi 后要受到回复力作用。
b 、KI 力足够小。
(二)简谐振动1. 定义:物体在服位移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働位置的回复力作用下的振动叫简iS 振动。
简谧娠朋是晟简单,最星本的"。
研究简谐按动物U 的位置,常常建立以屮心位置(平S ) 位置)力原点的坐标系,把物体的位移定义力物体倫离开坐标原点的位務。
因此简讹振动也 可说是物U 在眼位務大小成正比,方向服位移柑反的回复力作用卞的振动,即F=・k 儿其中 w 号表示力方向跟位務方向Mfio2. 简谐振动的条件:物体必须受到大小眼离开平働位置的位移成正比,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反 的回貝力作用。
3. 简诰振动是一种机械运动,有关机檢运动的闵念相规律都适用,简皓娠动的特点在干它是 一种周期性运动,它的位移、回貝力、速.度、加速厦以及朋能和势能(巫力势能相樨11势能) SffiNFO 周期性变化。
一、知识给构ill 戒 振 动 -X 机 械 波 4波形、图象 严波的干涉描写物理量 波的衍射 波动特征 周期、频率卜I(三)描述娠动的物理量,简谐按动是一种周期性运动,描述系竦的整体的振动情况常引人下面几个物理量。
1. 掾帽:振幅是捺动物U离开平画位置的最大卽离,常用字母"A”表示,它是标量,为正值,振幅是表示振动強弱的物理量,振編的大小表示了板动系统总«1植能的大小,简谐振动在振別过程中,朋能利势能相互转化而忠机植能守恒。
2. 周期和频率,周期是振子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頻率是一枚外掾子芫成全掾动的次数。
按动的周期T眼顺率/之间是倒数关系,R0T=1/^掠动的周期和顺率那是描述按动快慢的物卑量,简iOxh的周期和频率是由振动物体本身11喷决定的,与掠幅无关,所£12叫固有周期和囿有频率。
高中物理-【机械波与机械振动】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机械波与机械振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1a67d6276a20029bd642dd2.png)
103(4)简谐运动的两种模型 模型弹簧振子单摆示意图简谐 运动 条件①弹簧质量可忽略 ②无摩擦等阻力 ③在弹簧弹性限度内①摆线为不可伸缩的轻细线 ②无空气等的阻力 ②最大摆角小于10° 回复力弹簧的弹力提供F=kx 摆球重力沿切向的分力 F 回=-mg sin θ=-mg lx 平衡 位置弹簧处于原长处最低点周期与振幅无关T =2πL g L 为摆长,表示从悬点到摆球重心的距离。
简谐运动的特点受力 特征 回复力F =-kx ,F (或a )的大小与x 的大小成正比,方向相反运动 特征 靠近平衡位置时,a 、F 、x 都减小,v 增大;远离平衡位置时,a 、F 、x 都增大,v 减小能量 特征振幅越大,能量越大。
在运动过程中,系统的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选修3-4 周期性特征质点的位移、回复力、加速度和速度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变化周期就是简谐运动的周期T;动能和势能也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其变化周期为T2对称性特征关于平衡位置O对称的两点,速度的大小、动能、势能相等,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相等;由对称点到平衡位置O用时相等2.简谐运动的公式和图象(1)简谐运动的表达式①动力学表达式:F=-kx,其中“-”表示回复力与位移的方向相反。
②运动学表达式:x=Asin(ωt+φ),其中A代表振幅,ω=2πf表示简谐运动的快慢,(ωt+φ)代表简谐运动的相位,φ叫做初相。
(2)简谐运动的图象①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函数表达式为x=Asinωt,图象如图甲所示。
②从最大位移处开始计时,函数表达式为x=Acosωt,图象如图乙所示。
(3)根据简谐运动图象可获取的信息①振幅A、周期T(或频率f)和初相位φ(如图所示)。
②某时刻振动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
③某时刻质点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曲线上各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和正负分别表示各时刻质点的速度的大小和速度的方向,速度的方向也可根据下一时刻物体的位移的变化来确定。
机械振动及机械波知识点(全)讲解
![机械振动及机械波知识点(全)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6af596e149649b6648d747a4.png)
简谐运动及其图象知识点一:弹簧振子(一)弹簧振子如图,把连在一起的弹簧和小球穿在水平杆上,弹簧左端固定在支架上,小球可以在杆上滑动。
小球滑动时的摩擦力可以,弹簧的质量比小球的质量得多,也可忽略。
这样就成了一个弹簧振子。
注意:(1)小球原来的位置就是平衡位置。
小球在平衡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复运动,是一种机械振动。
(2)小球的运动是平动,可以看作质点。
(3)弹簧振子是一个不考虑阻力,不考虑弹簧的,不考虑振子(金属小球)的的化的物理模型。
(二)弹簧振子的位移——时间图象(1)振动物体的位移是指由位置指向_的有向线段,可以说某时刻的位移。
说明:振动物体的位移与运动学中位移的含义不同,振子的位移总是相对于位置而言的,即初位置是位置,末位置是振子所在的位置。
(2)振子位移的变化规律曲线。
知识点二:简谐运动(一)简谐运动如果质点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遵从函数的规律,即它的振动图象(x-t图象)是一条正弦曲线,这样的振动,叫做简谐运动。
简谐运动是机械振动中最简单、最基本的振动。
弹簧振子的运动就是简谐运动。
(二)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1)振幅(A)振幅是指振动物体离开位置的距离,是表征振动强弱的物理量。
一定要将振幅跟位移相区别,在简谐运动的振动过程中,振幅是变的,而位移是时刻在变的。
(2)周期(T)和频率(f)振动物体完成一次所需的时间称为周期,单位是秒(s);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次数称为频率,单位是赫兹(H Z)。
周期和频率都是描述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周期越小,频率越大,表示振动得越快。
周期和频率的关系是:(3)相位(φ)相位是表示物体振动步调的物理量,用相位来描述简谐运动在一个全振动中所处的阶段。
(三)固有周期、固有频率任何简谐运动都有共同的周期公式:2T=m是振动物体的,k是回复力系数,对弹簧振子来说k为弹簧的系数。
对一个确定的简谐运动系统来说,m和k都是恒量,所以T和f也是恒量,也就是说简谐运动的周期只由本身的特性决定,与振幅关,只由振子质量和回复力系数决定。
(完整版)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2f911ad376baf1ffc4fadce.png)
机械振动 考点一 简谐运动的描述与规律1. 机械振动: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复运动,简称振动。
回复力是指振动物体所受的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合外力。
回复力是产生振动的条件,它使物体总是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它属于效果力,其效果是使物体再次回到平衡位置。
回复力可以是某一个力,也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或某个力的分力。
平衡位置是指物体所受回复力为零的位置!2.简谐运动: 物体在跟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作用下的振动。
简谐运动属于最简单、最基本的振动形式,其振动过程关于平衡位置对称,是一种周期性的往复运动。
例如弹簧振子、单摆。
注: (1)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①位移x :由平衡位置指向振动质点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②振幅A :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是标量,它表示振动的强弱.③周期T 和频率f :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的时间叫做周期,而频率则等于单位时间 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它们是表示振动快慢的物理量,二者互为倒数关系:T =1/f. (2)简谐运动的表达式①动力学表达式:F =-kx ,其中“-”表示回复力与位移的方向相反.②运动学表达式:x =A sin (ωt +φ),其中A 代表振幅,ω=2πf 表示简谐运动的快慢, (ωt +φ)代表简谐运动的相位,φ叫做初相.(可借助于做匀速圆周运动质点在水平方向的投影理解)(3)简谐运动的运动规律①变化规律:位移增大时⎩⎪⎨⎪⎧回复力、加速度增大⎭⎬⎫速度、动能减小势能增大机械能守恒振幅、周期、频率保持不变注意:这里所说的周期、频率为固有周期与固有频率,由振动系统本身构造决定。
振幅是反映振动强弱的物理量,也是反映振动系统所具备能量多少的物理量。
②对称规律:I 、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在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两点,回复力、位移、加速度具有等大反向的关系,另外速度的大小、动能具有对称性,速度的方向可能相同或相反.II 、振动物体来回通过相同的两点间的时间相等,如t BC =t CB ;振动物体经过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等长的两线段的时间相等,如t BC =t B ′C ′,③运动的周期性特征:相隔T 或nT 的两个时刻振动物体处于同一位置且振动状态相同.注意: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在一个周期内的路程大小一定为4A ,半个周期内路程大小一定为2A ,四分之一个周期内路程大小不一定为A 。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知识点梳理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3dc6b9c8647d27284a73512b.png)
➢ 一般地, 波沿X轴正向传播, 距原点O为X0 的点Q的振动规律为:
yQ Acos(t )
则波函数为:
y Acos[(t x x0 ) ]
u
八 波动的能量
1 在波动传播的媒质中,任一体积元的动能、 势能、
总机械能均随时间作同步地周期性变化,机械能不守恒 .
波动是能量传递的一种方式 .
波源与观察者同时相对介质运动 (vs , vo )
'
u u
vo vs
vo 观察者向波源运动 + ,远离 .
vs 波源向观察者运动 ,远离 + .
十二 关于相位差
1 同一振动在不同时刻的相位差
12 (t1 ) (t2 )
t 2 t T
2 波动在同一波线上的不同两点在同一时刻
的振动相位差
π 的相位跃变,相当于出现了半个波长的波程差,称半
波损失.
在固定端,反射波有半波损失,为波节位置。
在自由端,反射波没有半波损失,为波腹位置。
十一 多普勒效应
1) 波源不动,观察者相对介质以速度 vo 运动
' u vo
u
(+)观察者向波源运动 (-)观察者远离波源
v 2)观察'者不u动u,v波s 源相对((介-+)质)波以波源速源向度远观离察观s 运者察动运者动
分贝( dB )
九 惠更斯原理(作图法)
介质中波阵面上的各点都可以看作是发射子波的 波源,而在其后的任意时刻,这些子波的包络就是新 的波前.
十 波的叠加原理
1 波的干涉 A A12 A22 2A1A2 cos 2 1 2 π (r2 r1)
若 1 2 则 2 π 波程差 r2 r1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的归纳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的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0fe582b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f1.png)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的归纳一、简谐运动1、定义:物体在跟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的作用下的振动,叫做简谐运动,又称简谐振动。
2、简谐运动的特征:回复力F=-kx,加速度a=-kx/m,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总指向平衡位置。
简谐运动是一种变加速运动,在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在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
3. 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1)位移x:由平衡位置指向振动质点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其最大值等于振幅。
(2)振幅A: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是标量,表示振动的强弱。
(3)周期T和频率f:表示振动快慢的物理量,二者互为倒数关系,即T=1/f。
4. 简谐运动的图像(1)意义:表示振动物体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注意振动图像不是质点的运动轨迹。
(2)特点:简谐运动的图像是正弦(或余弦)曲线(3)应用:可直观地读取振幅A、周期T以及各时刻的位移x,判定回复力、加速度方向,判定某段时间内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二、弹簧振子定义:周期和频率只取决于弹簧的劲度系数和振子的质量,与其放置的环境和放置的方式无任何关系。
如某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时的周期为T,不管把它放在地球上、月球上还是卫星中;是水平放置、倾斜放置还是竖直放置;振幅是大还是小,它的周期就都是T。
三、单摆1. 定义:摆线的质量不计且不可伸长,摆球的直径比摆线的长度小得多,摆球可视为质点。
单摆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2. 单摆的振动可看作简谐运动的条件是:最大摆角α<5°。
3. 单摆的回复力是重力沿圆弧切线方向并且指向平衡位置的分力。
4. 作简谐运动的单摆的周期公式为:T=2π(1)在振幅很小的条件下,单摆的振动周期跟振幅无关。
(2)单摆的振动周期跟摆球的质量无关,只与摆长L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有关.(3)摆长L是指悬点到摆球重心间的距离,在某些变形单摆中,摆长L应理解为等效摆长,重力加速度应理解为等效重力加速度(一般情况下,等效重力加速度g'等于摆球静止在平衡位置时摆线的张力与摆球质量的比值)。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9983c31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79.png)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一、什么是机械振动机械振动是指机械系统的动力学行为,是指机械系统内部的物理变化,其中包括机械系统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
机械振动是机械系统的一种动态特性,它可以反映机械系统的动力学状态。
二、机械振动的类型机械振动可以分为简谐振动、非简谐振动、混沌振动等。
1. 简谐振动简谐振动是指振动的频率和振幅是定值,振动的方向和位置是定值,振动的周期是定值,振动的形状是定值的振动。
简谐振动的特点是振动的频率、振幅、方向和位置都是定值,振动的周期和形状也是定值,振动的运动轨迹是定值的曲线。
2. 非简谐振动非简谐振动是指振动的频率、振幅、方向和位置都不是定值,振动的周期和形状也不是定值,振动的运动轨迹不是定值的曲线。
非简谐振动的特点是振动的频率、振幅、方向和位置都是变化的,振动的周期和形状也是变化的,振动的运动轨迹也是变化的曲线。
3. 混沌振动混沌振动是指振动的频率、振幅、方向和位置都是变化的,振动的周期和形状也是变化的,振动的运动轨迹也是变化的曲线,但是振动的运动轨迹是一种不可预测的混沌运动轨迹。
三、什么是机械波机械波是指机械系统内部的物理变化,是一种振动的波形,它可以反映机械系统的动力学行为。
机械波可以分为空气波、液体波、地壳波等。
1. 空气波空气波是指由空气中的振动产生的波,它的特点是波的传播速度比较快,波的频率也比较高,波的振幅也比较大。
空气波的运动轨迹是一个椭圆形的曲线,它们可以用来传播声音、光、热、电等信号。
2. 液体波液体波是指由液体中的振动产生的波,它的特点是波的传播速度比较慢,波的频率也比较低,波的振幅也比较小。
液体波的运动轨迹是一个圆形的曲线,它们可以用来传播液体中的物质。
3. 地壳波地壳波是指由地壳中的振动产生的波,它的特点是波的传播速度比较慢,波的频率也比较低,波的振幅也比较小。
地壳波的运动轨迹是一个圆形的曲线,它们可以用来传播地壳中的物质。
四、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应用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在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们可以用来检测机械系统的动力学状态,以及检测机械系统的可靠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一、知识结构二、重点知识回顾1机械振动(一)机械振动物体(质点)在某一中心位置两侧所做的往复运动就叫做机械振动,物体能够围绕着平衡位置做往复运动,必然受到使它能够回到平衡位置的力即回复力。
回复力是以效果命名的力,它可以是一个力或一个力的分力,也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
产生振动的必要条件是:a、物体离开平衡位置后要受到回复力作用。
b、阻力足够小。
(二)简谐振动1. 定义:物体在跟位移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作用下的振动叫简谐振动。
简谐振动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振动。
研究简谐振动物体的位置,常常建立以中心位置(平衡位置)为原点的坐标系,把物体的位移定义为物体偏离开坐标原点的位移。
因此简谐振动也可说是物体在跟位移大小成正比,方向跟位移相反的回复力作用下的振动,即F=-k x,其中“-”号表示力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反。
2. 简谐振动的条件:物体必须受到大小跟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成正比,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反的回复力作用。
3. 简谐振动是一种机械运动,有关机械运动的概念和规律都适用,简谐振动的特点在于它是一种周期性运动,它的位移、回复力、速度、加速度以及动能和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
(三)描述振动的物理量,简谐振动是一种周期性运动,描述系统的整体的振动情况常引入下面几个物理量。
1. 振幅:振幅是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常用字母“A ”表示,它是标量,为正值,振幅是表示振动强弱的物理量,振幅的大小表示了振动系统总机械能的大小,简谐振动在振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而总机械能守恒。
2. 周期和频率,周期是振子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频率是一秒钟内振子完成全振动的次数。
振动的周期T 跟频率f 之间是倒数关系,即T=1/f 。
振动的周期和频率都是描述振动快慢的物理量,简谐振动的周期和频率是由振动物体本身性质决定的,与振幅无关,所以又叫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
(四)单摆:摆角小于5°的单摆是典型的简谐振动。
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悬点,另一端拴一个小球,忽略线的伸缩和质量,球的直径远小于悬线长度的装置叫单摆。
单摆做简谐振动的条件是:最大摆角小于5°,单摆的回复力F 是重力在圆弧切线方向的分力。
单摆的周期公式是T=。
由公式可知单摆做简谐振动的固有周期与振幅,摆球质量无关,只与L 和g 有关,其中L 是摆长,是悬点到摆球球心的距离。
g 是单摆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在有加速度的系统中(如悬挂在升降机中的单摆)其g 应为等效加速度。
(五)振动图象。
简谐振动的图象是振子振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图象。
所建坐标系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位移。
图象是正弦或余弦函数图象,它直观地反映出简谐振动的位移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要把质点的振动过程和振动图象联系起来,从图象可以得到振子在不同时刻或不同位置时位移、速度、加速度,回复力等的变化情况。
(六) 机械振动的应用——受迫振动和共振现象的分析(1)物体在周期性的外力(策动力)作用下的振动叫做受迫振动,受迫振动的频率在振动稳定后总是等于外界策动力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无关。
(2)在受迫振动中,策动力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相等时,振幅最大,这种现象叫共振,声音的共振现象叫做共鸣。
2机械波中的应用问题1. 理解机械波的形成及其概念。
(1)机械波产生的必要条件是:<1>有振动的波源;<2>有传播振动的媒质。
(2)机械波的特点:后一质点重复前一质点的运动,各质点的周期、频率及起振方向都与波源相同。
(3)机械波运动的特点:机械波是一种运动形式的传播,振动的能量被传递,但参与振动的质点仍在原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没有随波迁移。
(4)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关系:v T f ==⋅λλ注:各质点的振动与波源相同,波的频率和周期就是振源的频率和周期,与传播波的介质无关,波速取决于质点被带动的“难易”,由媒质的性质决定。
2. 会用图像法分析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振动图像,例: 波的图像,例:振动图像与波的图像的区别横坐标表示质点的振动时间 横坐标表示介质中各质点的平衡位置 表征单个质点振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表征大量质点在同一时刻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 相邻的两个振动状态始终相同的质点间的距离表示振动质点的振动周期。
例:T s =4 相邻的两个振动始终同向的质点间的距离表示波长。
例:λ=8m振动图像随时间而延伸,而以前的形状保持不变,例: 波动图像一般随时间的延续而改变(∆t kT =)时的波形图保持不变,例:方法1 方法2质点振 动方向 与 平移波形法:如图所示,一列横波向右传播,判断M 点的振动方向。
设想在极短时间内波向右平移,则下一刻波形如虚线上M 正下方向的M’点,由此知M 点应向下振动。
反之,已知M 向下振动,波形应该右移,故波是向右传播的。
质点振动比较法:波向右传播,右边M 点的振动落后于左边的P 点,故M 点重复P 点的振动,P 点在M 点的下方,应“追随”P 点的运动,故M 点向下振动,即“波向右传,M 点向下运动”;“波向左传,M 点向上运动”。
波传播方向的判定【例1】单摆的运动规律为:当摆球向平衡位置运动时位移变___,回复力变____,加速度变 ,加速度a 与速度υ的方向 ,速度变 ,摆球的运动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摆球的动能变_____,势能变___;当摆球远离平衡位置运动时位移变___,回复力变___,加速度变___,加速度a 与速度υ的方向____,速度变___,摆球的运动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摆球的动能变____,势能变_____沙摆实验1、简谐振动2【例2】 如图6-1所示,一个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将一个小球轻放在弹簧上,M 点为轻弹簧竖直放置时弹簧顶端位置,在小球下落的过程中,小球以相同的动量通过A 、B 两点,历时1s ,过B 点后再经过1s ,小球再一次通过B 点,小球在2s 内通过的路程为6cm ,N 点为小球下落的最低点,则小球在做简谐运动的过程中:(1)周期为 ;(2)振幅为 ;(3)小球由M 点下落到N 点的过程中,动能E K 、重力势能E P 、弹性势能E P ’的变化为 ;(4)小球在最低点N 点的加速度大小 重力加速度g (填>、=、<)。
分析:(1)小球以相同动量通过A 、B 两点,由空间上的对称性可知,平衡位置O 在AB 的中点;再由时间上的对称性可知,t AO =t BO =0.5s, t BN = t NB =0.5s ,所以t ON =t OB +t BN =1s ,因此小球做简谐运动的周期T =4t ON =4s 。
(2)小球从A 经B 到N 再返回B 所经过的路程,与小球从B 经A 到M 再返回A 所经过的路程相等。
因此小球在一个周期内所通过的路程是12cm ,振幅为3cm 。
(3)小球由M 点下落到N 点的过程中,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小球在振幅处速度为零,在平衡位置处速率最大,所以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4)M 点为小球的振幅位置,在该点小球只受重力的作用,加速度为g ,方向竖直向下,由空间对称性可知,在另一个振幅位置(N 点)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g ,方向竖直向上。
解答:4s ;3cm ;E K 先增大后减小,E P 减少,E P ’ 增加;=。
说明: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认识和利用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其对称中心是平衡位置O ,尤其小球在最低点N 点的加速度值,是通过另一个振动最大位移的位置M 来判断的。
图6-1 MA OB N如果小球是在离弹簧最上端一定高度处释放的,而且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弹性形变中,那么小球与弹簧接触并运动的过程可以看成是一个不完整的简谐运动。
因为小球被弹簧弹起后,在弹簧处于原长时与弹簧分离,这个简谐运动有下方振动最大位移的位置,但无上方振动最大位移的位置,那么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将大于重力加速度。
【例3】 已知某摆长为1m 的单摆在竖直平面内做简谐运动,则:(1)该单摆的周期为 ;(2)若将该单摆移到表面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1/4倍的星球表面,则其振动周期为 ;(3)若在悬点正下方摆长中点处钉一光滑小钉,则该小球摆动的周期为 。
分析:第一问我们可以利用单摆周期公式计算出周期;第二问是通过改变当地重力加速度来改变周期的。
只要找出等效重力加速度,代入周期公式即可得解。
第三问的情况较为复杂,此时小球的摆动已不再是一个完整的单摆简谐运动。
但我们注意到,小球在摆动过程中,摆线在与光滑小钉接触前后,分别做摆长不同的两个简谐运动,所以我们只要求出这两个摆长不同的简谐运动的周期,便可确定出摆动的周期。
解答:(1)依据gL T π2=,可得T =2s 。
(2)等效重力加速度为4/'g g =,则依据'2'g L T π=,可得4'=T s 。
(3)钉钉后的等效摆长为:半周期摆长为L 1=1m ,另半周期摆长为L 2=0.5m 。
则该小球的摆动周期为:222''21+=+=g L g L T ππs 说明: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公式是我们学习各种简谐运动中唯一给出定量关系的周期公式。
应该特别注意改变周期的因素:摆长和重力加速度。
例如:双线摆没有明确给出摆长,需要你去找出等效摆长;再例如:把单摆放入有加速度的系统中,等效重力加速度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比如把单摆放入在轨道上运行的航天器中,因为摆球完全失重,等效重力加速度为0,单摆不摆动。
把单摆放入混合场中,比如摆球带电,单摆放入匀强电场中,这时就需要通过分析回复力的来源从而找出等效重力加速度。
这类问题将在电学中遇到。
【例4】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振动图象如图6—3所示。
振子依次振动到图中a 、b 、c 、d 、e 、f 、g 、h 各点对应的时刻时,(1)在哪些时刻,弹簧振子具有:沿x 轴正方向的最大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的最大速度。
(2)弹簧振子由c 点对应x 轴的位置运动到e 点对应x 轴的位置,和由e 点对应x 轴的位置运动到g 点对应x 轴的位置所用时间均为0.4s 。
弹簧振子振动的周期是多少?(3)弹簧振子由e 点对应时刻振动到g 点对应时刻,它在x 轴上通过的路程是6cm ,求弹簧振子振动的振幅。
分析:(1)弹簧振子振动的加速度与位移大小成正比,与位移方向相反。
振子具有沿x 轴正方向最大加速度,必定是振动到沿x 轴具有负向的最大位移处,即图中f 点对应的时刻。
振子振动到平衡位置时,具有最大速度,在h 点时刻,振子速度最大,再稍过一点时间,振子的位移为正值,这就说明在h 点对应的时刻,振子有沿x 轴正方向的最大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