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和防治知识总结(自己整理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总结
说明:该小结主要概括了四大圈层中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成因(或形成条件)、影响以及防灾减灾措施,也是考试的重点内容,希望同学们结合课本、地图册扎实掌握!
一、
1、 地震
(1)分布
(2
)成因:位于板块(具体地区要明确板块名称)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3)危害:①人员伤亡;②房屋、建筑、工程设施等遭到破坏;③生命线工程遭到破坏;④地表破坏;⑤诱发滑坡、泥石流、洪涝等其他次生灾害;⑥引发瘟疫等。
(4)防灾减灾措施:
①加强地质灾害科学研究,加强灾情监测和预报;
②建立防减灾应急预案(或政策法规)
;实行防灾保险;
③增强民众防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与互救能力;④加强国际合作;
⑤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
⑥植树造林、建立护坡等岩土体加固工程,防治诱发次生灾害等
注:影响地震灾情的因素有:①震级;②震源深度;③震中距;④地质构造(诱发其他地质灾害);⑤地震发生的时间;⑥建筑物的抗震系数;⑦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财产密度;⑧人们的防震
意识和抗震救灾能力等
2、滑坡、泥石流
(
1)分布:我国山区多发
滑坡
(2)形成条件
泥石流
(3)危害
(4)措施:①加强地质灾害科学研究,加强灾情监测和预报。
②建立防减灾应急机制(或政策法规);实行防灾保险
③增强民众防减灾意识;④及时转移、安置可能危及的民众。
⑤通过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土体。(防止滑坡、泥石流)
⑥建立护坡、挡墙、栅格坝等支挡物。(防止滑坡、避免泥石流冲击村庄和耕地)
⑦大力植树造林,恢复地表植被,(减少滑坡、泥石流)
⑧工程建设和村落应避开泥石流易发的沟谷地带。
注:某地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可能原因
自然原因:(地震): 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
(滑坡): ①地势起伏大; ②岩体破碎或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多;
③暴雨或冰雪融化多 ④多地震诱发滑坡;
(泥石流):①地形陡峻;②松散或碎屑物质多;③植被覆盖率较低;
④暴雨或冰雪融水多,山区沟谷在短时间内汇集大量水流;
⑤多地震诱发泥石流;
人为原因:⑤植被破坏,如开垦、乱伐、采矿,造成地表松散物多,诱发泥石流。
⑥工程建设中防范地质灾害意识和措施不到位。
⑦建筑物、人、财趋于密集,单位面积的资产密度大。
(注意:有灾害,一定有受灾体,否则,只是一种自然现象)
二、 水文灾害——洪涝、风暴潮、海啸等
1、 洪涝灾害(-----洪水和涝渍总称)
(1)我国洪水类型比较
(2)我国洪水灾害空间分布特点: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
(3)洪涝多发原因
自然原因:
(气候)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
②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
③台风的影响;④厄尔尼诺现象(水文水系);
(水系)⑤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
⑥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汇水集中;⑦河道弯曲(荆江河段);
(地形)⑧地势低洼(海河、珠江);
人为原因: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
②围湖造田,湖泊调蓄能力下降;
③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如渭河流域)
④平原地区,人口城市稠密,工农业发达,加大灾情严重性
(4)洪涝危害
①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农作物、房舍淹没;交通、通信设施被毁,灾区移民;
②环境破坏:水源、食品污染,蚊蝇滋生,诱发各类传染病暴发和流行
(5)防御措施①加强洪涝灾情监测和预报;②建立防洪涝灾害应急机制;
③增强民众的防灾意识和防灾教育;实行防灾保险;④及时转移安置可能受危害的民众;
⑤加强水利工程措施,如上游建水库,加固河堤,河道裁弯取直,建设分洪蓄洪区,下游开挖入海河道等。
⑥山区加强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防止水土流失
⑦建立完善的排涝系统,特别是城市地区及时疏通排水通道;
⑧河流中下游地区退耕还湖、保护湿地,提高河湖蓄洪能力;
⑨对洪泛区多发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整治。
2、风暴潮
(2)某地某季节风暴潮灾害严重(多发)原因:
自然(可能)原因:
①正值台风(热带风暴、飓风)频繁发生季节,狂风暴雨,或盛行夏季风,降水量大,形成洪涝;或温带气旋(锋面气旋)移至洋面而形成的海潮;
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形成洪涝;③河流众多(或汇合),水量大,汛期时加重洪涝灾害;
④海岸曲折,或呈喇叭型,海潮汇合,推高海潮水位;
⑤农历初一、十五日时期的天文大潮叠加强风暴潮加剧灾害。
人为原因:
⑥沿海城市密集,人口众多,财产密度大;⑦盐业、渔业、海洋养殖业发达
(3)危害
①毁坏船只,破坏沿岸房屋、道路、农田、海堤以及海岸工程设施;
②严重破坏海产养殖业,使生态环境恶化;
③海水倒灌,土地盐渍化,危及植物生存;
⑤侵蚀破坏海岸地形。
(4)措施
①加强风暴潮灾情监测和预报。②建立防风暴潮应急机制;实行防灾保险
③增强民众防灾教育和防灾意识④及时转移安置可能危害的民众。(以上为非工程措施)
⑤渔船靠港,海上航运管制;⑥加固海堤等工程措施;
⑦建设沿海防护林工程。⑧储备一些救灾物资;
三、气象灾害——旱灾、台风、寒潮、沙尘暴等
1、旱灾
(1)分布:
①旱灾常发生在降水不稳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是世界发生旱灾频率最高的地区,其中非洲是旱灾最严重的地区。
②我国旱灾多发区及原因
(2)危害
①作物、林木干枯死亡;
②河塘、湖泊干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