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课堂中的美术欣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中的美术欣赏
一、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及美术作品的美
儿童是爱美的,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具有强烈的追求。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就应该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美术欣赏教学。
1.自然美
大自然绚丽多彩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展现给我们。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观赏自然的美让他们体会到美来源于生活。例如一年级上册第二十课《动物、植物欣赏》以及三年级上册第五课《天然的斑纹》等都是要求学生以主观的视觉感受为主,体验自然创作之美。大自然的鲜明艳丽的颜色常使的小学生感到欣喜,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视觉感知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正如罗丹所说的:”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他们用自己的眼睛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简单的说就是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欣赏自然界中,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置身于美好的自然环境中,对学生的审美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生活中的美术现象俯手可拾。在进行美术欣赏教学时,我们也可以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创造出一个宏观意义上的美学情操。对于欣赏到美好的景象,可以主动进行再创造,而这就要看学生的想象力了。当然作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形象思维,开发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启发孩子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运用到画面中。
2.美术作品之美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多角度欣赏自然生活美的同时,也要多角度欣赏美术作品的美。
(1)美术语言
美术语言是美术欣赏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知识。所谓美术语言是指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如点、线、面、形状、颜色、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一幅作品要先分析其形式语言、色块、色彩、线条等例如小学四年级上册课程一开始就先让儿童认识了解线条色彩,不同的色彩代表着不一样的感受。其次是从艺术与视觉出发分析各种形式语言带给儿童的心理感受。例如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一课有一副古埃及画古埃及艺术家就往往把近处的物体画在在画幅的下面,把远处的物体画在画幅的上方,以此来表现画面上的远近关系,是观赏者产生远近的距离感。
(2)历史文化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强调人文学科的价值。美术与社会文化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美术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的学习。确切的说是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只有对作者当时的社会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的对作品进行分析评价感知到美术作品的情感内涵。
(3)美术史
从古至今,各种美术作品,异彩纷呈,共同勾画了博大精深的美
术历史长卷。如果想对美术作品有更全面的了解,那就要了解每一个时期派别,每个画家的作品特点,认真熟悉一下作品之前,作品之后各个年代有什么变化,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接触人类文明的大好机会,当然除了这几个角度之外还有其他的角度分析,对于不同的作品要灵活全方位思考。
二、小学美术欣赏内容的编排和特点
小学低年级(1-2年级)美术欣赏的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和表现生活周围的美好事物。欣赏的重点是对形、色的感受能力的培养,如第一册《大家都来做》《闪光的烟花》《繁忙的交通》第二册《香甜的水果》第四册《小鸟的家》等,其特点是低年级阶段所欣赏的作品富有情趣符合儿童的审美心理,大脑袋,歪脖子,近大远小,树画在半空中等等,虽比例不准确,但表现得无拘无束,还有一些拼贴的小制作也深受学生的喜爱.
中年级(3-4年级)欣赏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接触了解优秀美术作品,让他们逐渐认识到质感在美术作品中所具有的独特的美和表现效果,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艺术的情感如第六册《民间玩具》第八册《藏书票》《真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等其特点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欣赏一些与学生生活接近,学生能理解和接受的中国古今优秀绘画作品和工艺美术作品,欣赏的内容对于教学内容有参考资料的作用,在欣赏的过程中渗透了有关的教学内容。在第六册《黑与白》中就将绘画与剪纸相融洽的结合在一起。在表达方式上,除了用口头表达外,还需要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在表达内容上除了表达自己的
感受之外还要说出其特色,如在第八册《画嗅觉》中要求运用绘画或拼贴的方法来表现各种气味,这就要求老师应引导学生认真,仔细观察作品,打开自己的想象之门去发现作品的特色。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5-6年级)要有更高的要求,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材料及其美感,让学生了解祖国历史悠久的艺术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具体内容:第九册《古朴精美的华表》《鸟语花香》《诗情画意》《电脑美术》《真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第十册《喜怒哀乐》第十一册《中国画和油画》第十二册绘画作品、雕塑、工艺美术、建筑等等涉及很广泛。其特点是让学生比较全面的了解我国造型艺术门类的面貌,除了国画、雕塑、油画等大类的美术作品之外,还将欣赏的领域扩展,将欣赏与时代同步如设计、电脑美术等,鼓励学生根据画面的内容做出自己的反应,并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进行表达。
三、课堂教学原则
(1)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生动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敢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欣赏是与工艺、绘画相互作用的。若学生有了对工艺品的实践就能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艺术品。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美术教学中民间绘画、工艺品欣赏时,让学生试着画一画、做一做有助于对作品的理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在小学第九册《元宵节挂彩灯》中,首先
展示许多彩灯,当这些彩灯勾起学生的美好的回忆时,学生就对这一刻产生兴趣紧接着老师就给学生讲解制作彩灯的方法步骤,然后学生就自己动手了。最后老师引导学生把实物与作品进行比较,并作出评价,看哪些孩子具有创新能力并给与支持与鼓舞。
(2)提高对欣赏的认识
欣赏要有重点,有些作品以艺术特色,绘画技法欣赏为主,像一些风景画、静物画等而有的则重在对其主题思想的学习。在选材上也要有主次,教师应把重点放在那些有代表性的作品上,是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欣赏手段多样化,生动化避免枯燥乏味,还可以采用幻灯片,挂图,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增强欣赏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乐学,并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欣赏的内容不可过深,老师要少讲甚至不讲,要欣赏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学生易于接受的东西。欣赏的时间不宜过长,内容过多滥,学生会厌烦。欣赏要贴近学生生活,拉近美术作品与学生的距离。《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从小接触大量的高水平的美术作品。
四、美术教学中欣赏方法:
在美术欣赏课中有些老师过多的追求快往往就是一讲到底,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很投入认真,而学生却不在其中。这样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也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欣赏活动是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为避免出现以上情况要采取一些策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1.运用网络媒体语言资源激发美术欣赏的兴趣。媒体语言指的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