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
高考数学大二轮复习专题一平面向量、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第一讲平面向量课件理
-b)⊥b,则 a 与 b 的夹角为( )
π
π
A.6
B.3
C.23π
D.56π
解析:由(a-b)⊥b,可得(a-b)·b=0,∴a·b=b2.
∵|a|=2|b|,∴cos〈a,b〉=|aa|··|bb|=2bb22=12.
∵0≤〈a,b〉≤π,∴a 与 b 的夹角为π3.故选 B. 答案:B
4.(2019·恩施州模拟)已知向量 a=(1, 3),b=-12, 23,则
3.(2019·河北衡水中学模拟)已知 O 是平面上一定点,A,B,
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点,动点
P
满
足
→ OP
=
O→B+O→C 2
+
λ
→ AB →
→
+
AC →
,λ∈[0,+∞),则点 P 的轨迹经过△
|AB|cos B |AC|cos C
ABC 的( )
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
解析:设
答案:A
4.(2018·高考全国卷Ⅲ)已知向量 a=(1,2),b=(2,-2),c= (1,λ).若 c∥(2a+b),则 λ=________.
解析:2a+b=(4,2),因为 c∥(2a+b),所以 4λ=2,得 λ=12. 答案:12
[类题通法] 1.应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表示向量的实质是利用 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进行向量的加、减或数乘运 算.一般将向量归结到相关的三角形中,利用三角形法则列出 三个向量之间的关系. 2.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先选择一组基 底,并运用该组基底将条件和结论表示成向量的形式,再通过 向量的运算来解决.注意同一个向量在不同基底下的分解是不 同的,但在每组基底下的分解都是唯一的.
2023届二轮专练_专题一 三角函数和平面向量_第1讲 三角函数的化简与求值(含答案)
2023届二轮专练_专题一 三角函数和平面向量_第1讲 三角函数的化简与求值一、填空题(共10小题)1. 已知 cosθ=−513,θ 为第二象限角,则 tanθ= .2. 若 tanα=2,则 sinα+cosαsinα−cosα+cos 2α= .3. 求值:(tan3∘+1)(tan42∘+1)= .4. 计算:cos 2π8−sin 2π8= .5. 函数 f (x )=2cos 2x +sin2x 的最小值是 .6. 已知 sin (x +π6)=14,则 sin (5π6−x)+sin 2(π3−x)= .7. 若 tanα=34,则 cos 2α+2sin2α= .8. 方程 3sinx =1+cos2x 在区间 [0,2π] 上的解为 .9. 若将函数 y =√3cosx +sinx (x ∈R ) 的图象向左平移 m (m >0) 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到的图象关于 y 轴对称,则 m 的最小值是 .10. 若 tanα=12,tan (α−β)=−13,则 tan (β−2α)= .二、解答题(共6小题)11.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点 A (x 1,y 1) 在单位圆 O 上,∠xOA =α,且 α∈(π6,π2).(1)若 cos (α+π3)=−1113,求 x 1 的值;(2)若 B (x 2,y 2) 也是单位圆 O 上的点,且 ∠AOB =π3,过点 A ,B 分别作 x 轴的垂线,垂足为 C ,D ,记 △AOC 的面积为 S 1,△BOD 的面积为 S 2.设 f (α)=S 1+S 2,求函数 f (α) 的最大值.1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设锐角 α 的始边与 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 P (x 1,y 1),将射线 OP 绕坐标原点 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π2 后与单位圆交于点 Q (x 2,y 2),记 f (α)=y 1+y 2.(1)求函数f(α)的值域;(2)设△ABC的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f(C)=√2,且a=√2,c=1,求b的值.13. 已知α为锐角,cos(α+π4)=√55.(1)求tan(α+π4)的值;(2)求sin(2α+π3)的值14. 已知函数f(x)=Asin(x+φ)(A>0,0<φ<π)的最小值是−2,其图象经过点M(π3,1).(1)求f(x)的解析式;(2)已知α,β∈(0,π2),且f(α)=85,f(β)=2413,求f(α−β)的值.15. 已知函数f(x)=sin(2x+π3)−√3sin(2x−π6).(1)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和单调增区间;(2)当x∈[−π6,π3]时,试求f(x)的最值,并写出取得最值时自变量x的值.16. 已知函数f(x)=12sin2x−√3cos2x.(1)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和最小值;(2)将函数f(x)的图象上每一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两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g(x)的图象,当x∈[π2,π]时,求g(x)的值域.答案1. −1252. 1653. 24. √225. 1−√2【解析】函数 f (x )=2cos 2x +sin2x 可整理为: f (x )=√2sin(2x +π4)+1 . 6. 916【解析】sin (5π6−x)+sin 2(π3−x)=sin [π−(x +π6)]+sin [π2−(x +π6)]=sin (x +π6)+cos 2(x +π6)=1916.7. 6425【解析】cos 2α+2sin2α=cos 2α+4sinαcosαcos 2α+sin 2α=1+4tanα1+tan 2α=6425. 8. x =π6,5π6【解析】3sinx =2−2sin 2x ,即 2sin 2x +3sinx −2=0.所以 (2sinx −1)(sinx +2)=0,所以 sinx =12,所以 x =π6,5π6.9. π6 【解析】方法一:函数 y =√3cosx +sinx =2sin (x +π3) 的图象向左平移 m (m >0) 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图象的函数解析式为 y =2sin (x +m +π3).因为函数 y =2sinx 的图象至少向左平移 π2 个单位长度后可得到关于 y 轴对称的图象,所以 m +π3 的最小值是 π2,故 m 的最小值是 π6. 方法二:函数 y =√3cosx +sinx =2sin (x +π3) 的图象向左平移 m (m >0) 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图象的函数解析式为 y =2sin (x +m +π3).令 x +m +π3=π2+kπ(k ∈Z ),得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方程为 x =−m +π6+kπ(k ∈Z ).因为图象关于 y 轴对称,所以令 x =−m +π6+kπ=0,得 m =π6+kπ(k ∈Z ).又因为 m >0,所以 m 的最小值是 π6.10. −17【解析】由题意知tan(β−2α)=tan[(β−α)−α]=tan(β−α)−tanα1+tan(β−α)⋅tanα=13−12 1+13×12=−17.11. (1)126.(2)√34.12. (1)(1,√2](2)113. (1)因为α∈(0,π2),所以α+π4∈(π4,3π4),所以sin(α+π4)=√1−cos2(α+π4)=2√55,所以tan(α+π4)=sin(α+π4)cos(α+π4)=2.(2)因为sin(2α+π2)=sin[2(α+π4)]=2sin(α+π4)cos(α+π4)=2×2√55×√55=45,cos(2α+π2)=cos[2(α+π4)]=2cos2(α+π4)−1=−35,所以sin(2α+π3)=sin[(2α+π2)−π6]=sin(2α+π2)cosπ6−cos(2α+π2)sinπ6 =45×√32−(−35)×12=4√3+310.14. (1)f(x)=2cosx.(2)12665.15. (1)由题意知,f(x)=sin(2x+π3)+√3cos(2x+π3)=2sin(2x+2π3),所以f(x)的最小正周期T=2π2=π.当−π2+2kπ≤2x+2π3≤π2+2kπ,k∈Z时,f(x)单调递增,解得x∈[−7π12+kπ,−π12+kπ],k∈Z,所以f(x)的单调增区间为[−7π12+kπ,−π12+kπ],k∈Z.(2)因为x∈[−π6,π3 ],所以π3≤2x+2π3≤4π3.当2x+2π3=π2,即x=−π12时,f(x)取得最大值2;当2x+2π3=4π3,即x=π3时,f(x)取得最小值−√3.16. (1)最小正周期为π,最小值为−2+√32.(2)[1−√32,2−√32].。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知识点总结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变换与解三角形1.⑴角度制与弧度制的互化:π弧度180=,1801π=弧度,1弧度 )180(π='1857 ≈⑵弧长公式:R l θ=;扇形面积公式:22121R lR S θ==。
2.三角函数定义:角α终边上任一点(非原点)P ),(y x ,设r OP =|| 则:,cos ,sin r x r y ==ααxy=αtan 3.三角函数符号规律: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简记为“全s t c ”)4.诱导公式记忆规律:212(1)sin ,sin()2(1)s ,n n n n co n απαα-⎧-⎪+=⎨⎪-⎩为偶数为奇数;212(1)s ,s()2(1)sin ,nn co n n co n απαα+⎧-⎪+=⎨⎪-⎩为偶数为奇数. 即:“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如απαsin 2cos -=⎪⎭⎫⎝⎛+,()ααπcos cos -=-. 5.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x xxx x tan cos sin ;1cos sin 22==+ 6.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及对称性: ⑴sin y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2,222k k k Z ππππ⎡⎤-+∈⎢⎥⎣⎦,单调递减区间为32,222k k k Z ππππ⎡⎤++∈⎢⎥⎣⎦,对称轴为()2x k k Z ππ=+∈,对称中心为(),0k π()k Z ∈.⑵cos y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2,2k k k Z πππ-∈,单调递减区间为[]2,2k k k Z πππ+∈,对称轴为()x k k Z π=∈,对称中心为,02k ππ⎛⎫+⎪⎝⎭()k Z ∈. ⑶tan y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22k k k Z ππππ⎛⎫-+∈ ⎪⎝⎭,对称中心为⎪⎭⎫⎝⎛0,2πk ()Z k ∈. 7.⑴)sin(ϕω+=x A y 对称轴:令2x k πωϕπ+=+,得; =x 对称中心:))(0,(Z k k ∈-ωϕπ;⑵)cos(ϕω+=x A y 对称轴:令πϕωk x =+,得ωϕπ-=k x ;对称中心:))(0,2(Z k k ∈-+ωϕππ;⑶周期公式:①函数sin()y A x ωϕ=+及cos()y A x ωϕ=+的周期ωπ2=T (A 、ω、ϕ为常数,且A ≠0).②函数()φω+=x A y tan 的周期ωπ=T (A 、ω、ϕ为常数,且A ≠0).8.三角函数变换: ①相位变换:xy sin =的图象()()−−−−−−−−−→−<>个单位平移或向右向左φφφ00()φ+=x y sin 的图象; ②周期变换:xy sin =的图象()()−−−−−−−−−−−→−><<倍到原来的或缩短横坐标伸长ωωω1110x y ωsin =的图象;③振幅变换:x y sin =的图象()()−−−−−−−−−−−→−<<>倍到原来的或缩短纵坐标伸长A A A 101xA y sin =的图象.9.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①sin()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cos()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tan tan tan()1tan tan αβαβαβ±±=.②22sin()sin()sin sin αβαβαβ+-=-;22cos()cos()cos sin αβαβαβ+-=-.③sin cos a b αα+)αϕ+(其中,辅助角ϕ所在象限由点(,)a b 所在的象限决定,tan baϕ=). 10.二倍角公式:①αααcos sin 22sin =.2(sin cos )12sin cos 1sin 2ααααα±=±=±②2222cos 2cossin 2cos 112sin ααααα=-=-=-(升幂公式).221cos 21cos 2cos ,sin 22αααα+-==(降幂公式). (2)万能公式:22tan sin 21tan ααα=+;221tan cos 21tan ααα-=+;22tan tan 21tan ααα=-(正切倍角公式).(3)半角公式:sin tan21cos ααα==+11.正、余弦定理:⑴正弦定理:R CcB b A a 2sin sin sin === (R 2是ABC ∆外接圆直径 ) 注:①C B A c b a sin :sin :sin ::=;②CR c B R b A R a sin 2,sin 2,sin 2===;③CB A cb a Cc B b A a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
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的综合计算与应用解析与归纳
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的综合计算与应用解析与归纳引言:平面向量作为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与三角函数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对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的综合运用,我们可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并深入理解它们在数学中的应用。
本文将通过计算、解析和归纳的方式,探讨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的综合应用。
一、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在开始讨论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的综合计算与应用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它们之间的基本关系。
1. 平面向量的表示平面向量可以用有序数对表示,一个二维向量A可以表示为A = (a, b),其中a为向量在x轴上的分量,b为向量在y轴上的分量。
同时,向量A也可以表示为矩阵形式:A = [a, b]2. 平面向量的运算平面向量可以进行加法和数量乘法运算。
加法运算即将两个向量的对应分量相加,例如A + B = (a1 + b1, a2 + b2),其中A = (a1, a2),B = (b1, b2)。
数量乘法即向量的每一个分量都乘以相同的数,例如kA = (ka1, ka2),其中k为任意实数。
3. 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是常用的数学函数,由直角三角形的边长比定义。
其中,正弦函数s inθ的定义为:sinθ = 长边/斜边,余弦函数cosθ的定义为:cosθ = 邻边/斜边,正切函数tanθ的定义为:tanθ = 长边/邻边。
二、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的综合计算与应用在了解了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后,我们可以通过综合计算与应用来加深对它们的理解。
1. 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根据平面向量的定义和三角函数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对于任意角θ,设与角θ 相对的边向量为A,斜边向量为B,则有:A = [sinθ, cosθ]B = [sinθ, cosθ]2. 平面向量的模与方向平面向量的模表示向量的长度,可以通过勾股定理来计算。
对于向量A = (a, b),其模记为|A|,计算公式为:|A| = √(a^2 + b^2)向量的方向可以用角度来表示,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θ = arctan(b/a)3. 平面向量的点积与叉积平面向量的点积和叉积是平面向量运算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的关系
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的关系平面向量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而三角函数则是数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本文将探讨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揭示它们在数学和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一、平面向量的定义与表示方法平面向量是指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通常用箭头表示。
一个平面向量可以由两个有序实数构成,分别表示向量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分量。
常用的表示方法有坐标表示法和向量代数表示法。
二、平面向量的加减运算平面向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可以理解为将向量按照箭头首尾相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或相减。
具体计算时,将向量的坐标分量相加或相减即可。
三、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又称为点积或内积,用符号"·"表示。
数量积的结果是一个实数,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的余弦值与向量的模的乘积。
数量积的计算公式为:A·B = |A||B|cosθ,其中A和B分别为平面向量,θ为它们的夹角。
四、平面向量的叉积平面向量的叉积又称为向量积或外积,用符号"×"表示。
叉积的结果是一个向量,垂直于原来两个向量所在的平面,并满足右手定则。
叉积的计算公式为:A×B = |A||B|sinθn,其中A和B分别为平面向量,θ为它们的夹角,n为垂直于二维平面的单位向量。
五、三角函数的定义与性质三角函数是以三角形的边长比值来定义的。
常见的三角函数有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等。
它们的定义与性质如下:1. 正弦函数:sinθ = 对边/斜边;2. 余弦函数:cosθ = 邻边/斜边;3. 正切函数:tanθ = 对边/邻边;4.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和奇偶性等性质。
六、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的关系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具体来说,平面向量A的模可以表示为:|A| = √(x² + y²),其中(x, y)为向量的坐标分量。
而三角函数中的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也是以二维平面上的点的坐标为基础来定义的。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一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第1讲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课件理
在[-π +2k
π 2
+2kπ
(k∈Z)上
单调性
单调递增; 在π2 +2kπ ,
3π 2
+2kπ
(k∈Z)
π ,2kπ ] (k∈Z)上单调 递增;在[2k π ,π +2k π ](k∈Z)上 单调递减
在-π2 +kπ ,
π 2
+kπ
(k∈Z)
上单调递增
上单调递减
对称性
对称中心:
(kπ ,0) (k∈Z); 对称轴:x=
π 2
+kπ
(k∈Z)
对称中心:
π
2
+kπ,0
对称中心:
(k∈Z); 对称轴:x =kπ
kπ
2
,0
(k∈Z)
(k∈Z)
2.三角函数的常用结论 (1)y=Asin(ωx+φ),当 φ=kπ (k∈Z)时为奇函数;
(2)已知图象求函数 y=Asinωx+φ(A>0,ω>0)的解析式时,
常用的方法是待定系数法.由图中的最高点、最低点或特殊点 求 A;由函数的周期确定 ω;确定 φ 常根据“五点法”中的 五个点求解,其中一般把第一个零点作为突破口,可以从图 象的升降找准第一个零点的位置.
【训练 1】 (2017·连、徐、宿模拟)若函数 f (x)=2sin(2x+
第1讲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高考定位 高考对本内容的考查主要有:三角函数的有关 知识大部分是B级要求,只有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 与性质是A级要求;试题类型可能是填空题,同时在解答 题中也有考查,经常与向量综合考查,构成低档题.
真题感悟 1.(2013·江苏卷)函数 y=3sin2x+π4 的最小正周期为________.
高考数学(文)二轮复习专题一 三角函数和平面向量 第2讲 平面向量、解三角形 Word版含答案
第2讲 平面向量、解三角形【课前热身】第2讲 平面向量、解三角形(本讲对应学生用书第4~6页)1.(必修4 P76习题7改编)在矩形ABCD 中,O 是对角线的交点,若BC u u u r =e 1,DC u u u r =e 2,则OC u u u r= .【答案】12(e 1+e 2)【解析】因为O 是矩形ABCD 对角线的交点,BCu u u r =e 1,DCu u u r =e 2,所以OCu u u r =12(BC u u u r +DC u u u r)=12(e 1+e 2).2.(必修4 P90习题19改编)已知向量a =(6,-3),b =(2,x+1),若a ⊥b ,则实数x= . 【答案】3【解析】因为a ⊥b ,所以a ·b =0,所以12-3x-3=0,解得x=3.3.(必修5 P10练习2改编)在锐角三角形ABC 中,设角A ,B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若2a sin B=3b ,则角A= .【答案】π3【解析】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及已知得2sin A·sin B=3sin B ,因为B 为△ABC的内角,所以sin B ≠0,所以sinA=32.又因为△ABC 为锐角三角形,所以A ∈π02⎛⎫ ⎪⎝⎭,,所以A=π3.4.(必修4 P80例5改编)已知向量a =(1,0),b =(2,1),则当k= 时,向量k a -b 与a +3b 平行.【答案】-13【解析】由题设知向量a 与b 不平行,因为向量k a -b 与a +3b 平行,所以1k =-13,即k=-13.5.(必修5 P16习题1(3)改编)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a=7,b=43,c=13,则△ABC 最小的内角为 .【答案】π6【解析】因为13<43<7,所以C<B<A ,又因为cosC=222-2a b c ab +=2743⨯⨯=32,所以C=π6.【课堂导学】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综合例1 (2016·淮安5月信息卷)已知向量m =(cos α,sin α),n =(3,-1),α∈(0,π).(1)若m ⊥n ,求角α的大小; (2)求|m +n |的最小值.【解答】(1)因为m =(cos α,sin α),n =(3,-1),且m ⊥n ,所以3cos α-sin α=0,即tan α=3.又因为α∈(0,π),所以α=π3.(2)因为m +n =(cos α+3,sin α-1),所以|m +n |=22(cos 3)(sin -1)αα++=523cos -2sin αα+=π54cos 6α⎛⎫++ ⎪⎝⎭. 因为α∈(0,π),所以α+ππ7π666⎛⎫∈ ⎪⎝⎭,,故当α+π6=π,即α=5π6时,|m +n |取得最小值1.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例2 (2016·苏州暑假测试)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已知sin2-2A B+sin A sin B=22+.(1)求角C 的大小;(2)若b=4,△ABC 的面积为6,求c 的值.【解答】(1)sin2-2A B+sin A sin B=1-cos(-)2A B+2sin sin2A B=1-cos cos-sin sin2A B A B+2sin sin2A B=1-cos cos sin sin2A B A B+=1-(cos cos-sin sin)2A B A B=1-cos()2A B+=1-cos(π-)2C=1cos2C+=22+,所以cos C=22.又0<C<π,所以C=π4.(2)因为S=12ab sin C=12a×4×sinπ4=2a=6,所以a=32.因为c2=a2+b2-2ab cos C=(32)2+42-2×32×4×22=10,所以c=10.变式1(2016·南通一调)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a+b-c)(a+b+c)=ab.(1)求角C的大小;(2)若c=2a cos B,b=2,求△ABC的面积.【解答】(1)在△ABC中,由(a+b-c)(a+b+c)=ab,得222-2a b cab+=-12,即cosC=-12.因为0<C<π,所以C=2π3.(2)方法一:因为c=2a cos B,由正弦定理,得sin C=2sin A cos B.因为A+B+C=π,所以sin C=sin(A+B ),所以sin(A+B )=2sin A cos B ,即sin A cos B-cos A sin B=0, 所以sin(A-B )=0.又-π3<A-B<π3,所以A-B=0,即A=B ,所以a=b=2. 所以△ABC 的面积为S △ABC =12ab sin C=12×2×2×sin 2π3=3.方法二:由c=2a cos B 及余弦定理,得c=2a×222-2a c b ac +,化简得a=b ,所以△ABC 的面积为S △ABC =12ab sin C=12×2×2×sin 2π3=3.变式2 (2016·南通、扬州、淮安、宿迁、泰州二调)在斜三角形ABC 中,tan A+tan B+tan A tan B=1.(1)求角C 的大小; (2)若A=15°,2,求△ABC 的周长.【解答】(1)因为tan A+tan B+tan A tan B=1, 即tan A+tan B=1-tan A tan B.因为在斜三角形ABC 中,1-tan A tan B ≠0,所以tan(A+B )=tan tan 1-tan tan A BA B +=1,即tan(180°-C )=1,tan C=-1. 因为0°<C<180°,所以C=135°.(2)在△ABC 中,A=15°,C=135°,则B=180°-A-C=30°.由正弦定理sin BC A =sin CAB =sin ABC ,得sin15BC o =°sin30CA=2=2,故BC=2sin 15°=2sin(45°-30°)=2(sin 45°cos 30°-cos 45°sin 30°)=6-2 2,CA=2sin 30°=1.所以△ABC的周长为AB+BC+CA=2+1+6-22=2622++.平面向量与解三角形综合例3(2016·无锡期末)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向量a=(sin B-sin C,sin C-sin A),b=(sin B+sin C,sin A),且a⊥b.(1)求角B的大小;(2)若b=c·cos A,△ABC的外接圆的半径为1,求△ABC的面积.【解答】(1)因为a⊥b,所以a·b=0,即sin2B-sin2C+sin A(sin C-sin A)=0,即sin A sin C=sin2A+sin2C-sin2B,由正弦定理得ac=a2+c2-b2,所以cos B=222-2a c bac+=12.因为B∈(0,π),所以B=π3.(2)因为c·cos A=b,所以bc=222-2b c abc+,即b2=c2-a2,又ac=a2+c2-b2,b=2R sin3,解得a=1,c=2.所以S△ABC =12ac sin B=3.变式(2016·苏锡常镇二调)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已知向量m=(cos B,cos C),n=(4a-b,c),且m∥n.(1)求cos C的值;(2)若c=3,△ABC的面积S=15,求a,b的值.【解答】(1)因为m∥n,所以c cos B=(4a-b)cos C,由正弦定理,得sin C cos B=(4sin A-sin B)cos C,化简得sin(B+C)=4sin A cos C.因为A+B+C=π,所以sin(B+C)=sin A.又因为A∈(0,π),所以sin A≠0,所以cos C=14.(2)因为C∈(0,π),cos C=14,所以sin C=21-cos C=11-16=15.因为S=12ab sin C=15,所以ab=2.①因为c=3,由余弦定理得3=a2+b2-12ab,所以a2+b2=4,②由①②,得a4-4a2+4=0,从而a2=2,a=2(a=-2舍去),所以a=b=2.【课堂评价】1.(2016·镇江期末)已知向量a=(-2,1),b=(1,0),则|2a+b|=. 【答案】13【解析】因为2a+b=(-3,2),所以|2a+b|=22(-3)2+=13.2.(2016·南京学情调研)已知向量a=(1,2),b=(m,4),且a∥(2a+b),则实数m=.【答案】2【解析】方法一:由题意得a=(1,2),2a+b=(2+m,8),因为a∥(2a+b),所以1×8-(2+m)×2=0,故m=2.方法二:因为a∥(2a+b),所以存在实数λ,使得λa=2a+b,即(λ-2)a=b,所以(λ-2,2λ-4)=(m,4),所以λ-2=m且2λ-4=4,解得λ=4,m=2.3.(2016·南京、盐城一模)在△ABC中,设a,b,c分别为内角A,B,C的对边,若a=5,A=π4,cos B=35,则c=.【答案】7【解析】因为cos B=35,所以B∈π2⎛⎫⎪⎝⎭,,从而sin B=45,所以sin C=sin(A+B)=sinA cos B+cos A sin B=2×35+2×45=72,又由正弦定理得sinaA=sincC,即52 =72c,解得c=7.4.(2016·全国卷Ⅲ)在△ABC中,B=π4,BC边上的高等于13BC,则cos A=.(第4题)【答案】-10【解析】如图,作AD ⊥BC交BC 于点D ,设BC=3,则AD=BD=1,AB=2,AC=5.由余弦定理得32=(2)2+(5)2-2×2×5×cos A ,解得cos A=-10.5.(2016·南通一调)已知在边长为6的正三角形ABC 中,BD u u u r =12BC u u u r ,AE u u u r=13AC u u u r ,AD 与BE 交于点P ,则PB u u u r ·PD u u ur 的值为 .(第5题)【答案】274【解析】如图,以BC 为x 轴,AD 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不妨设B (-3,0),C (3,0),则D (0,0),A (0,33),E (1,23),P 330⎛ ⎝⎭,,所以PB u u u r ·PD u u ur =|PD u u u r |2=233⎝⎭=274.温馨提示:趁热打铁,事半功倍.请老师布置同学们完成《配套检测与评估》第3~4页.【检测与评估】第2讲 平面向量、解三角形一、 填空题1.(2016·苏州暑假测试)设x ,y ∈R ,向量a =(x ,1),b =(2,y ),且a +2b =(5,-3),则x+y= .2.(2016·盐城三模)已知向量a ,b 满足a =(4,-3),|b |=1,|a -b |=21,则向量a ,b 的夹角为 .3.(2016·全国卷Ⅱ)设△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cos A=45,cos C=513,a=1,则b= .4.(2016·天津卷)在△ABC 中,若AB=13,BC=3,∠C=120°,则AC= .5.(2016·南京三模)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 ∥CD ,AB=4,AD=3,CD=2,AM u u u u r =2MD u u u u r .若AC u u u r ·BM u u u u r =-3,则AB u u u r ·AD u u u r = .(第5题)6.(2016·无锡期末)已知平面向量α,β满足|β|=1,且α与β-α的夹角为120°,则α的模的取值范围为 .7.在锐角三角形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若b a +ab =6cos C ,则tan tan C A +tan tan CB = .8.(2016·苏北四市摸底)在△ABC 中,AB=2,AC=3,角A 的平分线与AB 边上的中线交于点O ,若AO u u u r =x AB u u u r+y AC u u u r (x ,y ∈R ),则x+y 的值为 .二、 解答题9.(2016·苏北四市期末)已知在锐角三角形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sin A=35,tan(A-B )=-12.(1)求tan B 的值; (2)若b=5,求c 的值.10.(2016·徐州、连云港、宿迁三检)如图,在梯形ABCD 中,已知AD ∥BC ,AD=1,BD=210,∠CAD=π4,tan ∠ADC=-2.(1)求CD 的长; (2)求△BCD 的面积.(第10题)11.(2016·南京三模)在△ABC 中,已知a ,b ,c 分别为角A ,B ,C 的对边.若向量m =(a ,cos A ),向量n =(cos C ,c ),且m ·n =3b cos B.(1)求cos B 的值;(2)若a ,b ,c 成等比数列,求1tan A +1tan C 的值.【检测与评估答案】第2讲 平面向量、解三角形一、 填空题1. -1 【解析】由题意得a +2b =(x+4,1+2y )=(5,-3),所以4512-3x y +=⎧⎨+=⎩,,解得1-2x y =⎧⎨=⎩,,所以x+y=-1.2. π3【解析】设向量a ,b 的夹角为θ,由|a -b|=,得21=(a -b )2=a 2+b 2-2a ·b =25+1-2·5·cos θ,即cos θ=12,所以向量a ,b 的夹角为π3.3. 2113 【解析】因为cos A=45,cos C=513,且A ,C 为三角形的内角,所以sin A=35,sin C=1213,所以sin B=sin(A+C )=sin A cos C+cos A sin C=6365.由正弦定理得sin b B =sin aA ,解得b=2113.4. 1【解析】设AC=x,由余弦定理得cos 120°=29-13 23xx+⋅⋅=-12,即x2+3x-4=0,解得x=1或x=-4(舍去),所以AC=1.5.32【解析】方法一:设ABu u u r=4a,ADu u u r=3b,其中|a|=|b|=1,则DCu u u r=2a,AMu u u u r=2b.由ACu u u r·BMu u u u r=(ADu u u r+DCu u u r)·(BAu u u r+AMu u u u r)=-3,得(3b+2a)·(2b-4a)=-3,化简得a·b=18,所以ABu u u r·ADu u u r=12a·b=32.方法二: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得A(0,0),B(4,0),设D(3cos α,3sin α),则C(3cos α+2,3sin α),M(2cos α,2sin α).由ACu u u r·BMu u u u r=-3,得(3cos α+2,3sin α)·(2cos α-4,2sin α)=-3,化简得cos α=18,所以ABu u u r·ADu u u r=12cos α=32.6.23⎛⎤⎥⎝⎦,【解析】如图,设α=ABu u u r,β=ACu u u r,则β-α=BCu u u r,∠ABC=60°,设α与β的夹角为θ,则0°<θ<120°,由正弦定理可得°||sin(120-)θα=°||sin60β,所以|α|=233sin(120°-θ).因为0°<θ<120°,所以0°<120°-θ<120°,所以0<sin(120°-θ)≤1,所以0<|α|≤23.(第6题)7. 4 【解析】b a +ab =6cos C ⇒6ab cos C=a 2+b 2⇒3(a 2+b 2-c 2)=a 2+b 2⇒a 2+b 2=232c ,所以tan tan C A +tan tan CB =sin cosC C ·cos sin sin cos sin sin B A B A A B +=sin cos C C ·sin()sin sin A B A B +=1cos C ·2sin sin sin C A B =2222-aba b c +·2c ab =22223-2c c c=2222c c =4.8. 58 【解析】如图,在△ABC 中,AD 为∠BAC 的平分线,CE 为AB 边上的中线,且AD ∩CE=O.在△AEO 中,由正弦定理得sin AE AOE ∠=sin EOEAO ∠.在△ACO 中,由正弦定理得sin AC AOC ∠=sin COCAO ∠,两式相除得AE AC =EO OC .因为AE=12AB=1,AC=3,所以EO OC =13,所以CO u u u r =3OE u u u r ,即AO u u u r -AC u u u r =3(AE u u u r -AO u u ur ),即4AO u u u r =3AE u u u r+AC u u u r ,所以4AO u u u r =32AB u u ur +AC u u u r ,从而AO u u u r =38AB u u u r +14AC u u u r .因为AO u u u r =x AB u u u r+y ACu u u r ,所以x=38,y=14,所以x+y=58.(第8题)二、 解答题9. (1) 方法一:在锐角三角形ABC 中,由sin A=35,得cos A=21-sin A =45,所以tan A=sin cos A A =34.由tan(A-B )=tan -tan 1tan ?tan A B A B +=-12,得tan B=2.方法二:在锐角三角形ABC 中,由sin A=35,得cos A=21-sin A =45,所以tanA=sin cos A A =34.又因为tan(A-B )=-12,所以tan B=tan[A-(A-B )]=tan -tan(-)1tan tan(-)A A B A A B +=31--42311-42⎛⎫ ⎪⎝⎭⎛⎫+⨯ ⎪⎝⎭=2. (2) 由(1)知tan B=2,得sin B=255,cos B=55, 所以sin C=sin(A+B )=sin A cos B+cos A sin B=11525,由正弦定理sin bB =sin cC ,得c=sin sin b C B =112.10. (1) 因为tan ∠ADC=-2,且∠ADC ∈(0,π),所以sin ∠ADC=255,cos ∠ADC=-55. 所以sin ∠ACD=sinππ--4ADC ∠⎛⎫ ⎪⎝⎭ =sin ∠ADC+π4=sin ∠ADC ·cos π4+cos ∠ADC ·sin π4=,在△ADC 中,由正弦定理得CD=·sin sin AD DACACD ∠∠=.(2) 因为AD ∥BC ,所以cos ∠BCD=-cos ∠ADC=,sin ∠BCD=sin ∠ADC=.在△BDC 中,由余弦定理得BD 2=BC 2+CD 2-2BC ·CD ·cos ∠BCD , 即BC 2-2BC-35=0,解得BC=7,所以S △BCD =12BC ·CD ·sin ∠BCD=12×7=7.11. (1) 因为m ·n =3b cos B ,所以a cos C+c cos A=3b cos B. 由正弦定理得sin A cos C+sin C cos A=3sin B cos B , 所以sin(A+C )=3sin B cos B , 所以sin B=3sin B cos B.因为B 是△ABC 的内角,所以sin B ≠0,所以cos B=13.(2) 因为a ,b ,c 成等比数列,所以b 2=ac. 由正弦定理得sin 2B=sin A ·sin C.因为cos B=13,B 是△ABC 的内角,所以sinB=,又1tan A +1tan C =cos sin A A +cos sin C C =cos ?sin sin ?cos sin sin A C A CA C +⋅ =sin()sin sin A C A C +⋅=sin sin sin B A C=2sin sin B B =1sin B=.。
专题+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的交汇问题经典回顾--讲义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综合问题经典回顾开篇语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是高中数学的两大重点内容,在近几年的数学高考中,除了单独考查三角函数问题和平面向量问题以外,还常常考查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的交汇问题.即一个问题中既涉及三角函数内容,又涉及平面向量知识,以此检测我们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高三数学复习中,我们应当有意识地关注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的交汇,通过典型的综合问题的分析和研究,逐步掌握这类问题的求解策略.开心自测题一:设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向量sin ,sin )A B =m ,(cos )B A =n ,若1cos()A B ⋅=++m n ,则C =( )A .6π B .3π C .23π D .56π题二:设两个向量22(2cos )λλα=+-,a 和sin 2m m α⎛⎫=+ ⎪⎝⎭,b ,其中m λα,,为实数.若2=a b ,则m λ的取值范围是( ). A .[6,1]-B .[48],C .[1,1]-D .[1,6]-金题精讲题一:平面上,,O A B 三点不共线,设,OA = OB = a b ,则AOB △的面积等于( ).A BC D题二:设向量(4cos ,sin ),(sin ,4cos ),(cos ,4sin )ααββββ===-a b c (Ⅰ)若a 与2-b c 垂直,求tan()αβ+的值;(Ⅱ)求||+b c 的最大值;(Ⅲ)若tan tan 16αβ=,求证:a ∥b .题三: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且满足cos 25A =,3AB AC ⋅= .(I )求ABC △的面积;(II )若6b c +=,求a 的值.题四:设ABC △是锐角三角形,,,a b c 分别是内角,,A B C 所对边长,并且22sin sin() sin() sin 33A B B B ππ=+-+.(Ⅰ)求角A 的值;(Ⅱ)若12,AB AC a == ,b c (其中b c <).名师寄语本讲要点小结与建议:三角函数和平面向量的综合问题是近几年数学高考的一个新的视角.求解这类问题,既要求我们具有娴熟的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技能,又要求我们熟练地进行平面向量的四种运算,特别是数乘运算和数量积运算.因此,在高三复习中,我们应当选择典型的综合性问题进行求解训练,提高我们处理这类综合问题的能力.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综合问题经典回顾讲义参考答案开心自测题一:C . 题二:A .金题精讲题一:C .题二:(Ⅰ)tan()2αβ+=;(Ⅱ)(Ⅲ)略.题三:(I )2ABCS ∆=;(II )a = 题四:(Ⅰ) 3A π=;(Ⅱ) 4,6b c ==.。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 (1)
第23练 关于平面向量数量积运算的三类经典题型题型一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基本运算例1 已知圆O 的半径为1,P A ,PB 为该圆的两条切线,A ,B 为切点,那么P A →·PB →的最小值为( ) A .-4+ 2 B .-3+ 2 C .-4+2 2 D .-3+2 2破题切入点 对于四边形OAPB 中变化的量,可以是切线的长度、也可以是∠APB ,这两个变化的量都可以独立地控制四边形OAPB .因此可以用这两个量中的一个来表示P A →·PB →;还可以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问题数量化. 答案 D解析 方法一 设|P A →|=|PB →|=x ,∠APB =θ, 则tan θ2=1x,从而cos θ=1-tan 2θ21+tan 2θ2=x 2-1x 2+1.P A →·PB →=|P A →|·|PB →|·cos θ =x 2·x 2-1x 2+1=x 4-x 2x 2+1=(x 2+1)2-3(x 2+1)+2x 2+1=x 2+1+2x 2+1-3≥22-3,当且仅当x 2+1=2, 即x 2=2-1时取等号, 故P A →·PB →的最小值为22-3. 方法二 设∠APB =θ,0<θ<π, 则|P A →|=|PB →|=1tanθ2.P A →·PB →=|P A →||PB →|cos θ =(1tanθ2)2cos θ=cos 2θ2sin 2θ2·(1-2sin 2θ2)=(1-sin 2θ2)(1-2sin 2θ2)sin 2θ2.令x =sin 2θ2,0<x ≤1,则P A →·PB →=(1-x )(1-2x )x=2x +1x-3≥22-3,当且仅当2x =1x ,即x =22时取等号.故P A →·PB →的最小值为22-3.方法三 以O 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 则圆O 的方程为x 2+y 2=1, 设A (x 1,y 1),B (x 1,-y 1),P (x 0,0),则P A →·PB →=(x 1-x 0,y 1)·(x 1-x 0,-y 1)=x 21-2x 1x 0+x 20-y 21. 由OA ⊥P A ⇒OA →·P A →=(x 1,y 1)·(x 1-x 0,y 1)=0⇒x 21-x 1x 0+y 21=0, 又x 21+y 21=1,所以x 1x 0=1.从而P A →·PB →=x 21-2x 1x 0+x 20-y 21=x 21-2+x 20-(1-x 21) =2x 21+x 20-3≥22-3.故P A →·PB →的最小值为22-3.题型二 利用平面向量数量积求两向量夹角例2 若两个非零向量a ,b 满足|a +b |=|a -b |=2|a |,则向量b 与a +b 的夹角为( ) A.π6 B.5π6 C.π3 D.2π3破题切入点 先把向量模之间的关系平方之后转化为向量数量积之间的关系,然后分别求出所求向量的数量积与模,代入公式求解即可;也可利用向量的几何意义转化为三角形中的问题求解. 答案 A解析 方法一 由已知,得|a +b |=|a -b |,将等式两边分别平方,整理可得a ·b =0.①由已知,得|a +b |=2|a |,将等式两边分别平方, 可得a 2+b 2+2a ·b =4a 2.② 将①代入②,得b 2=3a 2, 即|b |=3|a |.而b ·(a +b )=a ·b +b 2=b 2, 故cos 〈b ,a +b 〉=b ·(a +b )|b |·|a +b |=b 23|a |·2|a |=3a 23|a |·2|a |=32.又〈b ,a +b 〉∈[0,π], 所以〈b ,a +b 〉=π6.故选A.方法二 如图,作OA →=a ,OB →=b ,以OA ,OB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OACB , 则OC →=a +b ,BA →=a -b . 由|a +b |=|a -b |=2|a |, 可得|OC →|=|BA →|=2|OA →|, 所以平行四边形OACB 是矩形, BC →=OA →=a . 从而|OC →|=2|BC →|. 在Rt △BOC 中,|OB →|=|OC →|2-|BC →|2=3|BC →|,故cos ∠BOC =|OB →||OC →|=32,所以∠BOC =π6.从而〈b ,a +b 〉=∠BOC =π6,故选A.题型三 利用数量积求向量的模例3 已知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ADC =90°,AD =2,BC =1,P 是腰DC 上的动点,则|P A →+3PB →|的最小值为________.破题切入点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利用点坐标表示出各向量,或用向量的关系一一代换得出最简式,从而求出最小值. 答案 5解析 方法一 以D 为原点,分别以DA 、DC 所在直线为x 、y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设DC =a ,DP =x .∴D (0,0),A (2,0),C (0,a ),B (1,a ),P (0,x ), P A →=(2,-x ),PB →=(1,a -x ), ∴P A →+3PB →=(5,3a -4x ), |P A →+3PB →|2=25+(3a -4x )2≥25, ∴|P A →+3PB →|的最小值为5. 方法二 设DP →=xDC →(0<x <1), ∴PC →=(1-x )DC →, P A →=DA →-DP →=DA →-xDC →, PB →=PC →+CB →=(1-x )DC →+12DA →,∴P A →+3PB →=52DA →+(3-4x )DC →,|P A →+3PB →|2=254DA →2+2×52×(3-4x )DA →·DC →+(3-4x )2·DC →2=25+(3-4x )2DC →2≥25,∴|P A →+3PB →|的最小值为5.总结提高 (1)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有两种形式:一是依据长度和夹角,二是利用坐标运算,具体应用哪种形式由已知条件的特征来选择,注意两向量a ,b 的数量积a ·b 与代数中a ,b 的乘积写法不同,不应该漏掉其中的“·”.(2)求向量的夹角时要注意:①向量的数量积不满足结合律,②数量积大于0说明不共线的两向量的夹角为锐角,数量积等于0说明两向量的夹角为直角,数量积小于0且两向量不能共线时两向量的夹角为钝角.1.(2014·课标全国Ⅱ)设向量a ,b 满足|a +b |=10,|a -b |=6,则a ·b 等于( ) A .1 B .2 C .3 D .5答案 A解析 |a +b |2=(a +b )2=a 2+2a ·b +b 2=10, |a -b |2=(a -b )2=a 2-2a ·b +b 2=6, 将上面两式左右两边分别相减,得4a ·b =4, ∴a ·b =1.2.(2014·四川)平面向量a =(1,2),b =(4,2),c =m a +b (m ∈R ),且c 与a 的夹角等于c 与b 的夹角,则m 等于( ) A .-2 B .-1 C .1 D .2 答案 D解析 因为a =(1,2),b =(4,2),所以c =m a +b =(m,2m )+(4,2)=(m +4,2m +2).根据题意可得c ·a |c ||a |=c ·b |c ||b |,所以5m +85=8m +2020,解得m =2.3.(2014·浙江)记max{x ,y }=⎩⎪⎨⎪⎧ x ,x ≥y ,y ,x <y ,min{x ,y }=⎩⎪⎨⎪⎧y ,x ≥y ,x ,x <y ,设a ,b 为平面向量,则( ) A .min{|a +b |,|a -b |}≤min{|a |,|b |} B .min{|a +b |,|a -b |}≥min{|a |,|b |} C .max{|a +b |2,|a -b |2}≤|a |2+|b |2 D .max{|a +b |2,|a -b |2}≥|a |2+|b |2 答案 D解析 由于|a +b |,|a -b |与|a |,|b |的大小关系与夹角大小有关,故A ,B 错.当a ,b 夹角为锐角时,|a +b |>|a -b |,此时,|a +b |2>|a |2+|b |2;当a ,b 夹角为钝角时,|a +b |<|a -b |,此时,|a -b |2>|a |2+|b |2;当a ⊥b 时,|a +b |2=|a -b |2=|a |2+|b |2,故选D. 4.如图,在等腰直角△ABO 中,OA =OB =1,C 为AB 上靠近点A 的四等分点,过C 作AB 的垂线l ,P 为垂线上任一点,设OA →=a ,OB →=b ,OP →=p ,则p ·(b -a )等于( ) A .-12 B.12C .-32 D.32答案 A 解析以OA ,OB 所在直线分别作为x 轴,y 轴, O 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则A (1,0),B (0,1),C (34,14),直线l 的方程为y -14=x -34,即x -y -12=0.设P (x ,x -12),则p =(x ,x -12),而b -a =(-1,1),所以p ·(b -a )=-x +(x -12)=-12.5.在平面上,AB 1→⊥AB 2→,|OB 1→|=|OB 2→|=1,AP →=AB 1→+AB 2→.若|OP →|<12,则|OA →|的取值范围是( )A .(0,52]B .(52,72] C .(52,2] D .(72,2] 答案 D解析 由题意,知B 1,B 2在以O 为圆心的单位圆上,点P 在以O 为圆心,12为半径的圆的内部.又AB 1→⊥AB 2→,AP →=AB 1→+AB 2→, 所以点A 在以B 1B 2为直径的圆上, 当P 与O 点重合时,|OA →|取得最大值2, 当P 在半径为12的圆周上时,|OA →|取得最小值72,故选D.6.(2014·成都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是坐标原点,两定点A ,B 满足|OA →|=|OB →|=OA →·OB →=2,则点集{P |OP →=λOA →+μOB →,|λ|+|μ|≤1,λ,μ∈R }所表示的区域的面积是( ) A .2 2 B .2 3 C .4 2 D .4 3 答案 D解析 方法一 (坐标法)由|OA →|=|OB →|=OA →·OB →=2,可得∠AOB =π3.又A ,B 是定点,可设A (3,1),B (0,2),P (x ,y ). 由OP →=λOA →+μOB →,可得⎩⎨⎧x =3λ,y =λ+2μ⇒⎩⎨⎧λ=33x ,μ=y 2-36x .因为|λ|+|μ|≤1, 所以|33x |+|y 2-36x |≤1. 整理,得2|x |+|3y -x |≤2 3.当x ≥0,且3y -x ≥0时,不等式为x +3y ≤23; 当x ≥0,且3y -x <0时,不等式为3x -y ≤2; 当x <0,且3y -x ≥0时,不等式为3x -y ≥-2; 当x <0,且3y -x <0时,不等式为x +3y ≥-2 3. 画出不等式所表示的可行域,如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 求得E (0,2),F (-3,-1),C (0,-2),D (3,1). 显然该平面区域是一个矩形,边长EF =23,ED =2, 故该平面区域的面积S =EF ×ED =4 3.方法二 (向量法)由|OA →|=|OB →|=OA →·OB →=2, 知〈OA →,OB →〉=π3.当λ≥0,μ≥0,λ+μ=1时,在△OAB 中, 取OC →=λOA →,过点C 作CD ∥OB 交AB 于点D , 作OE ∥AB 交OB 于点E , 显然OD →=λOA →+CD →. 由于|CD ||OB |=|AC ||AO |=1-λ,所以CD →=(1-λ)OB →.于是OD →=λOA →+(1-λ)OB →=λOA →+μOB →=OP →.故当λ+μ=1时,点P 在线段AB 上.所以λ≥0,μ≥0,λ+μ≤1时,点P 必在△OAB 内(包括边界). 考虑|λ|+|μ|≤1,λ,μ∈R 的其他情形, 点P 构成的集合恰好是以AB 为一边, 以OA ,OB 为对角线一半的矩形, 其面积S =4S △OAB =4×12×2×2sin π3=4 3.7.(2014·江苏)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已知AB =8,AD =5,CP →=3PD →,AP →·BP →=2,则AB →·AD →的值是________.答案 22解析 由CP →=3PD →,得DP →=14DC →=14AB →,AP →=AD →+DP →=AD →+14AB →,BP →=AP →-AB →=AD →+14AB →-AB →=AD →-34AB →.因为AP →·BP →=2,所以(AD →+14AB →)·(AD →-34AB →)=2,即AD →2-12AD →·AB →-316AB →2=2.又因为AD →2=25,AB →2=64,所以AB →·AD →=22.8.(2014·湖北)设向量a =(3,3),b =(1,-1).若(a +λb )⊥(a -λb ),则实数λ=________. 答案 ±3解析 由题意得,(a +λb )·(a -λb )=0,即a 2-λ2b 2=18-2λ2=0,解得λ=±3.9.设非零向量a ,b 的夹角为θ,记f (a ,b )=a cos θ-b sin θ.若e 1,e 2均为单位向量,且e 1·e 2=32,则向量f (e 1,e 2)与f (e 2,-e 1)的夹角为________. 答案 π2解析 由e 1·e 2=32,可得cos 〈e 1,e 2〉=e 1·e 2|e 1||e 2|=32, 故〈e 1,e 2〉=π6,〈e 2,-e 1〉=π-〈e 2,e 1〉=5π6.f (e 1,e 2)=e 1cos π6-e 2sin π6=32e 1-12e 2,f (e 2,-e 1)=e 2cos5π6-(-e 1)sin 5π6=12e 1-32e 2.f (e 1,e 2)·f (e 2,-e 1)=(32e 1-12e 2)·(12e 1-32e 2)=32-e 1·e 2=0, 所以f (e 1,e 2)⊥f (e 2,-e 1).故向量f (e 1,e 2)与f (e 2,-e 1)的夹角为π2.10.(2014·安徽)已知两个不相等的非零向量a ,b ,两组向量x 1,x 2,x 3,x 4,x 5和y 1,y 2,y 3,y 4,y 5均由2个a 和3个b 排列而成,记S =x 1·y 1+x 2·y 2+x 3·y 3+x 4·y 4+x 5·y 5,S min 表示S 所有可能取值中的最小值,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 ①S 有5个不同的值; ②若a ⊥b ,则S min 与|a |无关; ③若a ∥b ,则S min 与|b |无关; ④若|b |>4|a |,则S min >0;⑤若|b |=2|a |,S min =8|a |2,则a 与b 的夹角为π4.答案 ②④解析 ∵x i ,y i (i =1,2,3,4,5)均由2个a 和3个b 排列而成, ∴S = i =15x i y i ,可能情况有以下三种:(1)S =2a 2+3b 2; (2)S =a 2+2a ·b +2b 2; (3)S =4a ·b +b 2.∵2a 2+3b 2-(a 2+2a ·b +2b 2)=a 2+b 2-2a ·b =a 2+b 2-2|a ||b |cos θ≥0, a 2+2a ·b +2b 2-4a ·b -b 2=a 2+b 2-2a ·b ≥0, ∴S 的最小值为S min =b 2+4a ·b .因此S 最多有3个不同的值,故①不正确.当a ⊥b 时,S 的最小值为S min =b 2与|a |无关,故②正确.当a ∥b 时,S 的最小值为S min =b 2+4|a ||b |或S min =b 2-4|a ||b |与|b |有关,故③不正确. 当|b |>4|a |时,S min =b 2+4|a ||b |cos θ≥b 2-4|a ||b |=|b |(|b |-4|a |)>0,故④正确.当|b |=2|a |时,由S min =b 2+4a ·b =8|a |2知,4a ·b =4a 2,即a ·b =a 2,∴|a ||b |cos θ=a 2,∴cos θ=12,∴θ=π3,故⑤不正确.因此正确命题的编号为②④.11.已知向量a =(sin x ,34),b =(cos x ,-1).(1)当a ∥b 时,求cos 2x -sin 2x 的值;(2)设函数f (x )=2(a +b )·b ,已知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a =3,b =2,sin B =63,求f (x )+4cos(2A +π6)(x ∈[0,π3])的取值范围. 解 (1)因为a ∥b , 所以34cos x +sin x =0.所以tan x =-34.故cos 2x -sin 2x =cos 2x -2sin x cos xsin 2x +cos 2x=1-2tan x 1+tan 2x =85.(2)f (x )=2(a +b )·b=2(sin x +cos x ,-14)·(cos x ,-1)=sin 2x +cos 2x +32=2sin(2x +π4)+32.由正弦定理,得a sin A =b sin B, 所以sin A =a sin Bb =3×632=22. 所以A =π4或A =3π4.因为b >a ,所以A =π4.所以f (x )+4cos(2A +π6)=2sin(2x +π4)-12.因为x ∈[0,π3],所以2x +π4∈[π4,11π12].所以32-1≤f (x )+4cos(2A +π6)≤2-12. 所以f (x )+4cos(2A +π6)的取值范围为[32-1,2-12].12.在△ABC 中,AC =10,过顶点C 作AB 的垂线,垂足为D ,AD =5,且满足AD →=511DB →.(1)求|AB →-AC →|;(2)存在实数t ≥1,使得向量x =AB →+tAC →,y =tAB →+AC →,令k =x ·y ,求k 的最小值. 解 (1)由AD →=511DB →,且A ,B ,D 三点共线,可知|AD →|=511|DB →|.又AD =5,所以DB =11.在Rt △ADC 中,CD 2=AC 2-AD 2=75, 在Rt △BDC 中,BC 2=DB 2+CD 2=196,所以BC =14.所以|AB →-AC →|=|CB →|=14.(2)由(1),知|AB →|=16,|AC →|=10,|BC →|=14.由余弦定理,得cos A =102+162-1422×10×16=12. 由x =AB →+tAC →,y =tAB →+AC →,知k =x ·y =(AB →+tAC →)·(tAB →+AC →)=t |AB →|2+(t 2+1)AC →·AB →+t |AC →|2=256t +(t 2+1)×16×10×12+100t =80t 2+356t +80.由二次函数的图象,可知该函数在[1,+∞)上单调递增, 所以当t =1时,k 取得最小值516.。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三角函数和平面向量是数学中最常用的基础概念,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
三角函数是一类特殊的数学函数,它是以弧度为单位、以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为基础的函数,它们可以表示圆上任意一点的位置。
而平面向量是一种特殊的几何形式,它以一个箭头来表示,由一个起点和一个终点组成,可以表示二维平面上的任意方向。
三角函数和平面向量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三角函数可以用来表示平面向量的大小;第二,三角函数可以用来表示平面向量的方向;第三,三角函数可以用来表示平面向量的旋转。
(1)三角函数可以用来表示平面向量的大小。
如果将一个平面向量等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x轴方向的分量,另一部分为y轴方向的分量,那么这两个分量的比例就可以用三角函数来表示。
具体来说,如果将平面向量的起点固定在原点,那么平面向量的长度可以用极坐标系中的模m=|a|=√(x2+y2)来表示,而平面向量的方向可以用极角θ=arctan(y/x)来表示,其中x和y分别为平面向量的x 轴和y轴分量。
(2)三角函数可以用来表示平面向量的方向。
平面向量的方向可以用极角θ=arctan(y/x)来表示,其中x和y分别为平面向量的x轴和y轴分量。
这里的极角θ可以被看作是平面向量的方向,即平面向量与x轴之间的夹角。
通过求解极角θ,就可以得到平面向量的方向。
(3)三角函数可以用来表示平面向量的旋转。
在三维空间中,平面向量可以沿着一个指定的轴旋转,而这个旋转的角度可以用三角函数来表示。
比如,在二维空间中,平面向量沿着x轴旋转θ角度后,可以使用余弦函数cosθ来表示新的x轴分量,使用正弦函数sinθ来表示新的y轴分量,从而可以得到新的平面向量。
总之,三角函数和平面向量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在数学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几何学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只有充分理解了它们之间的联系,才能在数学和几何学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的关系
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的关系在数学中,平面向量是一个拥有大小和方向的量。
它可以表示为一个有序的数对(a, b),其中a和b分别代表向量在x轴和y轴上的分量。
平面向量在几何、物理和工程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与此同时,三角函数是数学中重要的函数类别之一。
它们描述了角度和边长之间的关系,并且在三角学、物理学和工程学等学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并说明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1. 平面向量的表示与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可以由其模长和方向角来表示。
模长表示向量的大小,方向角表示向量与x轴的夹角。
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我们可以将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联系起来。
1.1 向量的模长与三角函数给定一个平面向量(a, b),它的模长可以表示为|v| = √(a^2 + b^2)。
在直角三角形中,我们可以将a和b看作直角边的长度。
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sinθ = b / |v|cosθ = a / |v|其中,θ表示向量与x轴的夹角。
1.2 向量的方向角与三角函数方向角可以通过反三角函数来计算。
给定一个平面向量(a, b),我们可以计算其方向角θ:θ = arctan(b / a)在计算方向角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反三角函数以确保在不同象限中得到正确的值。
2. 平面向量的运算与三角函数平面向量的运算包括加法、减法、数量乘法和点乘法。
与此同时,三角函数也可以应用于向量的运算中。
2.1 向量的加法与三角函数设有两个平面向量u = (a, b)和v = (c, d),它们的和向量w = u + v可以表示为:w = (a + c, b + d)在计算过程中,我们可以将三角函数应用于向量的对应分量上。
2.2 向量的减法与三角函数同样地,给定两个平面向量u = (a, b)和v = (c, d),它们的差向量w = u - v可以表示为:w = (a - c, b - d)我们可以通过将三角函数应用于向量的对应分量来计算差向量。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专题知识整合
数学爱好者专高考文科数学爱好者业精心策划S专题辅导题知识整合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历年高考的重点.跨学科应用是它的鲜明特点,在解答函数、不等式、立体几何、解析几何问题时,三角函数是常用的工具.在实际问题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而是高考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考查的重要内容.三角函数这一章的主要知识点是:角的概念的推广、弧度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正、余弦的诱导公式,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由于向量具有几何形式和代数形式的“双重身份”,使之成为中学数学知识的一个“交汇点”,成为联系数和形的有力纽带,运用向量知识,可以使几何问题直观化、符号化、数量化,从而把“定性”研究推向“定量”研究.在解题过程中,善于利用化归思想处理共线、平行、垂直问题,向向量的坐标运算方面转化,向量模的运算转化为向量的运算;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将几何问题代数化,通过代数运算解决几何问题.题型例析河南陈长松热点题型一三角函数的求值、化简、证明等基本问题例1已知cos(π4+x)=35,17π12<x<7π4,求sin2x+2sin2x1-tanx的值.分析先把所求式化简,再利用已知条件求值.解由题设得cosx-sinx=32!5,sin2x=725,又5π3<x+π4<2π,所以原式=2sinxcosx(cosx+sinx)cosx-sinx=sin2x・1+tanx1-tanx=sin2xtan(π4+x)=-2875.评注在处理条件求值问题时,一要处理好角的终边位置和三角函数的符号;二应转化题设条件与待求式,以创造条件寻求时机代入求值.踪练习追zhuizonglianxitan10°-3!csc40°的值为.后反思练lianhoufansi原式=sin10°cos10°-3!csc40°=sin10°-3!cos10°cos10°・csc40°=212sin10°-3!2cos10"#°cos10°・csc40°=-2cos40°・sin40°cos10°=-sin80°cos10°=-1.热点题型二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例2求函数y=sinxcosx+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析求函数的最值可用多种方法求解,最常用的有两种方法:几何法、有界性法.几何法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要掌握转化的方法.与专三角函数平面向量"#。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
现向量的旋转。
向量角度与三角函数: 向量的夹角可以通过 三角函数进行计算。
向量投影与三角函数: 向量的投影长度和方 向可以通过三角函数
进行计算。
三角函数在向量 运算中的应用, 如向量的点乘和
叉乘
向量在三角函数 中的应用,如利 用向量表示三角 函数图像的平移
和旋转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的运算性质 及其相互转化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在解题中的 综合运用
总结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之间的 关系及其对数学发展的影响
发展趋势:随着数学理论和 应用的不断发展,三角函数 和平面向量理论将进一步完 善,其在物理、工程等领域 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未来研究方向:深入研究三角函 数和平面向量的性质和关系,探 索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同时寻求与其他数学领域的交叉 融合,以推动数学理论的发展。
增大而增大或减小。
三角函数定义:以角 为变量,单位圆上点
的坐标为值的函数
三角函数周期性:单位 圆上三角函数值的周期
性变化
单位圆上三角函数表 示:通过单位圆上点 的坐标计算三角函数
值
三角函数性质:在单 位圆上表示的三角函 数的性质,如正弦、
余弦、正切等
向量的模:表示 向量的大小,计 算公式为 $\sqrt{x^2 + y^2}$
复合函数:通过 将一个三角函数 作为另一个函数 的自变量,可以 形成复合函数。
向量加法: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 向量数乘:标量与向量的乘积,结果仍为向量 向量点乘:两个向量的点乘结果为标量,满足分配律和交换律 向量叉乘:两个向量的叉乘结果仍为向量,垂直于原向量构成的平面
三角函数与向量 点乘的性质
向量垂直:当两个 向量的夹角为90 度时,它们被称为 垂直向量。
专题一.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练习卷1)解读
专题一.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练习卷1)一.填空题:1.若cos 22sin 4θπθ=-⎛⎫- ⎪⎝⎭cos sin θθ+= 。
2.比较大小:522sin ,cos ,777a b c tan πππ===: 。
3.已知函数()cos (0)f x x ωω=〉在区间0,4π⎡⎤⎢⎥⎣⎦上是单调函数,且3()0,8f π=则ω= 。
4.i 是虚数单位,238238i i i i ++++= 。
(用a bi +的形式表示,,a R b R ∈∈)5.四边形ABCD 中,()()()1,2,4,1,5,3AB BC CD ==--=--则四边形ABCD 的形状是 。
6.关于x 的方程22sin sin 0x x p -+=,在[]0,x π∈上有解,则实数p 的取值范围是 。
7.已知,,a b c 分别为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向量()()3,1,cos ,sin ,m n A A =-=若m n ⊥,且cos cos sin a B b A c C +=,则B = 。
8.函数sin ,cos y x y x ==与在0,2π⎡⎤⎢⎥⎣⎦内的交点为P ,它们在点P 处的两条切线与x 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
二.解答题9.已知函数()cos 22sin sin 344f x x x x πππ⎛⎫⎛⎫⎛⎫=-+-+ ⎪ ⎪ ⎪⎝⎭⎝⎭⎝⎭。
(1)求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2)求函数()f x 在区间,122ππ⎡⎤-⎢⎥⎣⎦上的值域。
10.已知向量()cos ,sin m θθ=和()2sin ,cos n θθ=-[],2θππ∈ (1)求m n +的最大值; (2)当825m n +=时,求cos 28θπ⎛⎫+ ⎪⎝⎭的值。
11.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角,,A B C 的对边,且cos 23cos()20A B C +++=。
(1)求角A 的大小; (2)若2a =,当边长b 取得最大值时,求ABC ∆的面积。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
汇报人:张老师 2023-11-25
目 录
• 三角函数概述 • 三角函数运算 • 平面向量基础 • 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的关系 •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的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三角函数概述
三角函数的定义与基本性质
1. 正弦函数(sine) • 定义:对于任意角x,正弦函数定义为对边长度与斜边长度的比值,即sin(x) = 对边 / 斜边。 • 性质:正弦函数的值域为[-1,1],周期为2π。
辑思维,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未来学习中可能遇到的相关主题与展望
相关主题
在未来学习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与三角函数和平面向量 紧密相关的主题,如复数、微分学、积分学、线性代数 等。
展望
对于更深入的学习和理解,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索这些相 关主题,以构建更为完整和深入的数学知识体系。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
在工程中的应用(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的计算)
要点一
位移、速度、加速度计算
要点二
工程测量
在工程领域,经常需要计算物体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通过三角函数和平面向量的结合,可以有效地描述和计算 这些物理量,为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在土地测量、建筑设计等工程中,三角函数和平面向量可 用于计算角度、距离等参数,确保工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
解决问题
01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可以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比
如计算距离、角度,确定物体的运动轨迹等。
导航
02
在地理位置定位和导航中,经常会使用到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
的知识。
设计与制作
03
在建筑、艺术、设计等领域,利用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可以进
行精确的测量和计算,以实现设计和制作的准确性。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的关系及应用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的关系及应用一、引言三角函数和平面向量是高中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相互关联,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有关角度和距离的问题,还有广泛的实际应用。
本文将探讨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的关系1. 向量的模与方向角平面向量可以表示为以原点为起点的有向线段,它具有模和方向两个重要的性质。
向量的模即向量的长度,可以通过勾股定理计算。
而方向角表示了向量相对于正 x 轴的角度,可以用三角函数来表示。
2. 向量的坐标表示与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向量可以用其在 x 轴和 y 轴上的投影表示。
设向量的坐标为 (x, y),则它的模可以表示为√(x² + y²)。
通过简单的几何推导,我们可以发现,向量和 x 轴的夹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 x 分量与模的比值,即cosθ = x/√(x² + y²);而正弦和向量和 y 轴的夹角的余弦值相等,即sinθ = y/√(x² + y²)。
3. 向量之间的夹角与三角函数的关系对于两个向量 u 和 v,它们之间的夹角可以通过它们的数量积和模的关系来计算。
设夹角为θ,则有cosθ = (u·v)/(|u||v|),其中 ·表示向量的数量积,|u| 和 |v| 分别表示向量 u 和 v 的模。
三、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的应用1. 导航系统导航系统通过使用平面向量和三角函数来确定用户的位置和方向。
通过已知的坐标系和三角函数,导航系统可以计算出用户到目的地的方位角和距离,并提供相关的导航指引。
2. 物体运动的分解与合成物体的运动可以看作是在平面坐标系中的向量运动。
通过分解和合成运动向量,我们可以对物体的运动进行分析和计算,提供准确的速度、加速度等信息。
3. 力的分解在物理学中,力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向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通过向量的分解,我们可以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的合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计算复杂的力系统。
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的关系
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的关系在数学中,平面向量是研究空间中的对象之一。
它由有向线段表示,具有大小和方向。
而三角函数则是描述角度的函数,涉及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函数的定理。
在本文中,将会探讨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
一、平面向量的表示平面向量可以使用坐标的形式进行表示。
假设有平面上的一个向量A,可以使用(x, y)来表示向量A的坐标。
其中,x表示向量A在x轴上的投影长度,y表示向量A在y轴上的投影长度。
例如,向量A = (3,4)表示向量A在x轴上的投影长度为3,在y轴上的投影长度为4。
二、平面向量的模与方向角平面向量的模表示向量的长度,可以使用勾股定理来计算。
设向量A = (x, y),则向量A的模为|A|=√(x²+y²)。
方向角可以使用反正切函数来计算。
设向量A的方向角为θ,可以使用θ=arctan(y/x)来计算。
三、向量的加法与减法平面向量之间可以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设向量A = (x1, y1),向量B = (x2, y2),则向量A与向量B的加法可以表示为A + B = (x1+x2,y1+y2);向量A与向量B的减法可以表示为A - B = (x1-x2, y1-y2)。
四、向量的数量积与夹角向量的数量积可以用来研究向量之间的夹角关系。
设向量A = (x1,y1),向量B = (x2, y2),则向量A与向量B的数量积可以表示为A·B = x1x2 + y1y2。
根据数量积的定义,向量A与向量B之间的夹角θ可以使用余弦函数来表示,即cosθ = (A·B) / (|A|·|B|)。
五、向量的叉积与正弦值除了数量积之外,向量还可以进行叉积运算。
向量的叉积可以用来研究向量之间的正弦值关系。
设向量A = (x1, y1),向量B = (x2, y2),则向量A与向量B的叉积可以表示为A×B = x1y2 - x2y1。
根据叉积的定义,向量A与向量B之间的正弦值可以使用叉积的模除以向量A与向量B的模的乘积来表示,即sinθ = |A×B| / (|A|·|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知识提炼]
提炼1 三角函数的图象问题
(1)函数y =A sin(ωx +φ)解析式的确定:利用函数图象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确定A ,利用周期确定ω,利用图象的某一已知点坐标确定φ. (2)三角函数图象的两种常见变换
提炼2 三角函数奇偶性与对称性
(1)y =A sin(ωx +φ),当φ=k π(k ∈Z )时为奇函数;当φ=k π+π
2
(k ∈
Z )时为偶函数;对称轴方程可由ωx +φ=k π+π
2(k ∈Z )求得,对称中心的横坐标可由ωx +φ=k π,(k ∈Z )解得.
(2)y =A cos(ωx +φ),当φ=k π+π
2(k ∈Z )时为奇函数;当φ=k π(k ∈Z )时为偶函数;对称轴方程可由ωx +φ=k π(k ∈Z )求得,对称中心
的横坐标可由ωx +φ=k π+π
2(k ∈Z )解得.
y =A tan(ωx +φ),当φ=k π(k ∈Z )时为奇函数;对称中心的横坐标可
由ωx +φ=k π
2(k ∈Z )解得,无对称轴. 提炼3 三角函数最值问题
(1)y =a sin x +b cos x +c 型函数的最值:可将y 转化为y =a 2+b 2
sin(x +φ)+c ⎝ ⎛
⎭
⎪⎫其中tan φ=b a 的形式,这样通过引入辅助角φ可将此
类函数的最值问题转化为y =a 2+b 2sin(x +φ)+c 的最值问题,然后利用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求解.
(2)y =a sin 2x +b sin x cos x +c cos 2x 型函数的最值:可利用降幂公式sin 2x =1-cos 2x 2,sin x cos x =sin 2x 2,cos 2x =1+cos 2x 2
,将y =a sin 2x +b sin
x cos x +c cos 2x 转化整理为y =A sin 2x +B cos 2x +C ,这样就可将其转
化为(1)的类型来求最值. [高考真题回访 1.(2016·全国卷Ⅱ)函数y =A sin(ωx +φ)的部分图象如图11所示,则( )
图11
A .y =2sin ⎝ ⎛⎭⎪⎫2x -π6
B .y =2sin ⎝ ⎛
⎭⎪⎫2x -π3
C .y =2sin ⎝ ⎛⎭⎪⎫x +π6
D .y =2sin ⎝ ⎛⎭
⎪⎫
x +π3
2.(2016·全国卷Ⅰ)将函数y =2sin ⎝ ⎛
⎭
⎪⎫2x +π6的图象向右平移14个周期后,所
得图象对应的函数为( )
A .y =2sin ⎝ ⎛⎭⎪⎫2x +π4
B .y =2sin ⎝ ⎛
⎭
⎪⎫2x +π3
C .y =2sin ⎝ ⎛⎭⎪⎫2x -π4
D .y =2sin ⎝ ⎛
⎭
⎪⎫2x -π3
回访2 三角函数的性质问题
3.(2016·全国卷Ⅱ)函数f (x )=cos 2x +6cos ⎝ ⎛⎭
⎪⎫
π2-x 的最大值为( )
A .4
B .5
C .6
D .7
4.(2014·全国卷Ⅰ)在函数①y =cos |2x |,②y =|cos x |,③y =cos ⎝ ⎛
⎭
⎪⎫2x +π6,
④y =tan ⎝ ⎛
⎭⎪⎫2x -π4中,最小正周期为π的所有函数为( )
A .②④
B .①③④ C.①②③ D .①③
5.(2017·全国卷Ⅱ)函数f (x )=2cos x +sin x 的最大值为________.
回访3 三角恒等变换
6.(2017·全国卷Ⅰ)已知α∈⎝ ⎛⎭⎪⎫0,π2,tan α=2,则cos ⎝ ⎛
⎭
⎪⎫α-π4=________.
7.(2016·全国卷Ⅰ)已知θ是第四象限角,且sin ⎝ ⎛⎭⎪⎫θ+π4=35,则tan ⎝ ⎛⎭
⎪⎫
θ-π4=
________.热点题型1 三角函数的图象问题 【例1】(1)将函数y =3cos x +sin x (x ∈R )的图象向左平移m (m >0)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则m 的最小值是( )
A.π6 B .π12 C.π3 D .5π6
(2)(2017·深圳二模)已知函数f (x )=2sin(ωx +φ)(ω>0),x ∈⎣⎢⎡⎦
⎥
⎤
-π12,2π3的图象如图12所示,若f (x 1)=f (x 2),且x 1≠x 2,则f (x 1+x 2)=( )
图12
A .1 B. 2 C. 3 D .2
[变式训练1](1)为了得到函数y =sin ⎝ ⎛
⎭
⎪⎫2x -π6的图象,可以将函数y =cos 2x
的图象
( )
A .向右平移π6个单位长度
B .向右平移π
3个单位长度
C .向左平移π6个单位长度
D .向左平移π
3个单位长度
(2)函数f (x )=A sin ωx (A >0,ω>0)的部分图象如图13所示,则f (1)+f (2)+f (3)+…+f (2 016)的值为( )
图13
A .0
B .32
C .6 2
D .-2
热点题型2 三角函数的性质问题 .
【例2】 已知函数f (x )=4tan x ·sin ⎝ ⎛⎭⎪⎫π2-x ·cos ⎝ ⎛⎭
⎪⎫
x -π3- 3.
(1)求f (x )的定义域与最小正周期;
(2)讨论f (x )在区间⎣⎢⎡⎦
⎥⎤
-π4,π4上的单调性.
[变式训练2] (1)(名师押题)已知函数f (x )=2sin ⎝ ⎛
⎭
⎪⎫2x +π6,把函数f (x )的图象
沿x 轴向左平移π
6个单位,得到函数g (x )的图象.关于函数g (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
⎥⎤
π4,π2上是增函数 B .其图象关于直线x =-π4对称 C .函数g (x )是奇函数 D .当x ∈⎣⎢⎡⎦
⎥⎤
π6,2π3时,函数g (x )的值域是[-2,1]
(2)(2017·全国卷Ⅲ)函数f (x )=15sin ⎝ ⎛⎭⎪⎫x +π3+cos ⎝ ⎛⎭
⎪⎫
x -π6的最大值为( )
A.65 B .1 C.35 D.15
热点题型3 三角恒等变换
【例3】(1)(2017·合肥一模)已知sin 2α=2-2cos 2α,则tan α=________.
(2)如图14,圆O 与x 轴的正半轴的交点为A ,点C ,B 在圆O 上,
且点C 位于第一象限,点B 的坐标为⎝ ⎛⎭
⎪⎫1213,-513,∠AOC =α,若|BC |=1,则3cos 2α2-sin α2cos α2-3
2的值为________.
图14
[变式训练3](1)设α∈⎝ ⎛⎭⎪⎫0,π2,β∈⎝ ⎛
⎭⎪⎫0,π2,且tan α=1+sin βcos β,则( )
A .3α-β=π2
B .2α-β=π
2
C .3α+β=π2
D .2α+β=π
2
(2)已知sin ⎝ ⎛⎭⎪⎫α+π3+sin α=-435,-π2<α<0,则cos ⎝ ⎛
⎭
⎪⎫α+2π3等于
( )
A .-45
B .-35 C.45 D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