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部效应(Externality)是一个经济学名词,指一个人的行为直接影响他人的福祗。它可能是好事,叫作“正面外部效应”,比如修缮一个鸟语花香的花园,可以直接让邻居心旷神怡;但很多情况下它是坏事,叫作“负面外部效应”,比如放高分贝的音乐会吵着邻居的休息,再比如化工厂的污染会直接使周围的居民生活质量下降。当然,外部效应不包括间接影响,比如某人“割肉”卖股票,使得该股票跌了0.00001%,进而影响其他持有该股的股民。所有只通过影响价格而影响他人的行为都没有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有可耗尽(Depletable)和不可耗尽(Nondepletable)之分。对于不可耗尽的外部效应,一个人的享用不影响其他人可享用的数量和质量;对于可耗尽的外部效应,一个人的享用使得另一个人可享用的数量或质量下降。可耗尽外部效应的例子有公共交通,不可耗尽外部效应的例子有国防,污染,等等。
外部效应直接影响供给。一般“好”的外部效应供应得“少”,而“坏”的供应得“多”。如果我只考虑我的快乐,我只会把花园修缮到我的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和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相当的程度,但是如果我也考虑邻居的快乐,并“快乐着他的快乐”,我和邻居合起来的边际快乐就会大于我一个人的,于是我就愿意把花园修得更好。同样的,如果考虑到邻居的痛苦,并“痛苦着他的痛苦”,我就会少放高分贝音乐;如果化工厂考虑周围居民的健康损失,并且“损失着他们的损失”,它们也会少排污。总之,供应的“多”和“少”都是相对于社会最优供应量而言,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不一致使得“坏”的供应得多,“好”的供应得少。
政府的一个作用就是纠正这种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不一致,把供应量增加或减少到最优。当政府对化工厂的排污收税,然后用之于周围居民,化工厂立即会“损失着他们的损失”,减少排污量。另一个常见的政府的纠正行为是拍卖“排污牌照”,它能达到和排污税收同样的效果,而且一般认为更容易实行。
财政在解决外部效应问题时的一般做法是:对从事具有负外部经济效应的产品生产经营行为征税,从而使该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到实际的社会成本的水平,以克服该产品在生产经营时由于企业或个人负担的社会成本过低,而导致社会资源过多地配置到这类产品的情况;反之,对从事具有正外部经济效应的产品生产经营行为则予以财政补贴,使该产品的个人收益能够与其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对等,鼓励该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将生产经营规模扩大到正常水平,克服社会在该产品上配置过少的弊病。当然,政府对外部效应问题的干预还可以有其他的政策手段,如制定排污标准,实行限价措施等,但是,财政仍不失为其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外部效应是指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产生了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未计入市场交易的成本和收益之中
一般分为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他们都会使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
在正外部效应的情况下,个人成本小于社会利益但大于私人利益
在负外部效应的情况下,个人利益大于私人成本但小于社会成本
外部效应的形成原因
外部效应的产生是因为在经济活动中存在个体成本与社会成本,个体受益与社会受益之间的差异,外部效应使个体成本小于社会成本,个体受益大于社会受益。当一种经济交易的结果影响了除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而第三者又未参与交易双方的交易时,即产生了外部
效应。总之,外部效应的产生是人们决策范围之外的,料想不到的结果或影响,是随着生产或消费的进行而产生的某种副作用。
外部效应的分类
外部效应有多种分类方法,本文只采用如下分类:以外部效应产生的后果对于承受者的损益而言,有益则称为外部正效应或外部经济,有害有损失则称为外部负效应或外部不经济。前者是指经济主体在市场机制作用的过程中,为第三方或其他经济主体带来了收益或福利,但却不能得到回报或报酬。譬如高科技公司将大量资金用于研发,当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后,部分社会成员将会免费使用,出现“搭便车”的现象。后者是指在市场机制作用的过程中,经济主体给他方带来利益上的损害,增加其生产成本,同时也必然增加了社会总成本,造成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然而经济主体却没有为此赔偿损失。例如工厂排污造成环境污染。又如航空公司制造了大量噪音,一般不会因为干扰了机场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而进行补偿。
城镇化建设的理论思考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我国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
城镇化的内涵。城镇化主要是指伴随着现代工业发展和分工细化而产生的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城市作为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发展的载体,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政府管理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城市具有增长极效应,作为城市的构成部分——小城镇,不仅是大城市功能的自然延伸,而且是联结大城市和农村的纽带和桥梁。因此,小城镇不仅要发展成为吸纳和接收大城市功能辐射的地区,同时也要建设成为具有一定辐射和带动能力的农村区域经济文化中心。“现代化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这是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提出的命题。推进城镇化进程,就是遵循城镇发展规律,强化与周边地区相互关系的积累过程,在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同时,实现城市与农村的良性互动。
城镇发展的基本规律。城镇化的阶段性规律。城镇化经历了缓慢发展、加快发展和稳定发展三个不同阶段,即城镇化“S”曲线演进规律。城镇化水平低于30%,属缓慢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基本是依靠工业化推进城镇化;30%—70%属加快发展阶段,特别是40%以后基本是城镇化带动工业化;高于70%属稳定发展阶段。
2002年底我国城镇化水平为39.1%,从总体上看,我国已进入高速发展期。城镇化的集聚扩大规律。城镇的比较优势导致生产活动不断向城市集聚,从而产生显著的规模效应,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点。城镇化的集聚过程,也包括人口的集聚,当城镇人口达到一定规模时,城镇经济的集中就会创造出比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并且带来辐射扩散的外部效应。城镇化的不平衡规律。由于区域工业化进程、社会经济发展、自然条件、历史基础等的不同,决定了区域间城镇化速度和水平的差异。城镇化与工业化的互动规律。城镇化是工业化的产物,随着大工业生产体系的形成,使原有的分散和落后的手工业生产和以农业为主体的乡村经济发生了质的变化,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开始不断向城市集中,工业化加快人口向城镇聚集,强化城镇功能;城镇化又为工业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智力、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促进工业化要素的聚集,优化工业化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