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家而天下定(节录)
家庭教育夫妻相处之道-夫义妇顺
夫妻相處之道-夫義婦順一、前言•夫婦者,人倫之始,成家之端也。
易經序卦:「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
•中庸:「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幼學瓊林:「陰陽合而後雨澤降,男女合而後家道成。
」•夫者帥婦以德,婦者以德服於夫,無專制之意。
君子•子路問「君子」。
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
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
•透過夫妻各盡其職,相互包容尊重,修己以安配偶,教養子女,可以成就今生。
二、夫婦廪受天地之人格特質•易經繫辭:「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坤: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一〉天尊地卑,男尊女卑〈二〉乾剛坤柔,男健女順〈三〉天清地濁,男清女濁〈四〉天生地成,男始女成〈一〉天尊地卑,男尊女卑尊卑僅是相對位置名詞,無優劣高低之義。
自然現象江海最卑,卻能容納百川。
夫因尊,必須撐起整個家庭;妻因卑,就在夫保護傘下盡職,毋庸與夫爭地位。
〈二〉乾剛坤柔,男健女順夫剛健,故必須奔馳職場,領導家庭;妻柔順,故必須以柔克剛,讓先生樂於奔馳職場,領導家庭。
西北高原觀牛馬睡覺¡X公護母。
剛健非急躁,非動肝火,乃篤實輝光,堅百忍以圖強。
柔順非沉默,非不反對,乃互補不足,永為先生後盾。
〈三〉天清地濁,男清女濁清濁亦僅是相對特性名詞,無輕視之義。
清者較能分析事理,辨別利害;濁者含藏渾厚之功,可以含污納垢。
太太是先生出氣筒¡X吳敦義。
〈四〉天生地成,男始女成天有生物之功,地有成物之能;父兮生我,母兮鞠我¡K.先生再厲害,沒有配偶之配合協助,能成功嗎?太太只對先生說:你好好做吧,而不共同分享,能成功嗎?三、夫婦合睦之時代意義〈一〉家庭中夫婦誰當家作主好?易經繫辭:「陽卦多陰,陰卦多陽。
最新-周易第37卦,风火家人,巽上离下 精品
周易第37卦,风火家人,巽上离下篇一:给大忙人读的易经_家人卦第三十七离下巽上——家和万事兴家人:利女贞。
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
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
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
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
正家而天下定矣。
象日:风自火出,家人。
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本卦“六二”爻、九五爻分别处于内、外卦之中位,不仅都是阴阳得位,而且二、五阴阳相应,象征女主乎内,男主乎外,男女和睦相处互敬互爱。
又,内卦“离”是火,外卦“巽”是风,火热气上升而成为风,有发乎内而成乎外之象。
在一个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应尽各自的本分,这样,家庭伦理也便纳入了正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入正规,社会就安定,因而古人有“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
同时,君子应懂得本卦所示生乎内而成乎外的道理,以内在为根本,由此延伸再求外在的发展。
爻辞新解初九:闲有家。
悔亡。
象日:闲有家,志未变也。
“初九”,防止邪恶于家庭初建之时,悔恨消失。
有:词头,无意。
“象传”说:防止邪恶于家庭初建之时,是说在思想尚未产生变化的时候预先防范。
志:思想。
这一爻是说,治家要一开始就立规矩。
六二:无攸遂。
在中馈,贞吉。
象日:“六二”之吉,顺以巽也。
“六二”以柔居阴,又处下卦之中,柔顺中正,上应“九五”阳,有妇人顺夫之象,故无所专,即什么事都听从丈夫的,不自做主张,不擅行其事,全力主内,这样就可守持正固,获得吉祥。
这一爻指出女子主要任务是主管家中饮食之事。
当然在今天看来,这是一种落后的思想。
九三:家人嘀嘀,悔厉吉;妇子嘻嘻。
终吝。
象日:家人嘀嘀,未失也;妇子嘻嘻,失家节也。
治家很严,甚至严过头了,难免有伤感情,使家人感到十分严酷。
治家当然以适中为宜,然而在不能适中的情况下,与其过宽不如过严。
过严虽然会产生一些悔恨、危险之副作用,但由于未失治家之道,最终还是吉的。
如果过宽,妇人小孩都嘻皮笑脸的,无所畏惧,这就会导致废家规,乱伦礼,生邪恶,结果自然是凶。
2023-2024学年新高考高三上学期语文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新高考高三上学期语文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回溯历史,中华民族家教文化源远流长。
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岳母刺字激励精忠报国,朱子家训“恒念物力维艰”……生动的家训故事、深刻的家教箴言,映照着言传身教的优良传统,承载着祖辈对后代的寄望,培厚了孩童的精神沃土。
从古至今,期待孩子成长成才,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
今天的人们更加认识到良好的家教家风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使人向上向善。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
纪录片《守望家风》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南长滩村的拓氏家族,互帮互助,兴教育才,诗书传家,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整个家族出了200多名大学生,更有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等。
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事实证明,良好的家教、家风使人向上向善,是家业兴旺的重要基石。
“正家而天下定矣。
”家庭文明是社会文明高塔的“累土”,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社会风气才有好的基础。
事实上,家庭、家教、家风三者有机统一、紧密关联。
家庭和睦,社会才能和谐;家教良好,未来才有希望;家风纯正,社风才会充满正能量。
“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
”奋进新征程,秉持家国情怀的赤子之心,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每个家庭前进的脚步,终将汇聚成国家的进步。
始终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就能更好助力祖国的花朵向阳生长、绚丽绽放。
材料二:历史文献中提及“家风”一词,往往蕴藏有对传统的继承意义。
例如,“齐有人焉,于斯为盛。
其余文雅儒素,各禀家风。
箕袭不坠,亦云美矣”(《南史》卷二十二)。
这里的“禀”字,就生动地传达了下对上、后对前的承继接受。
至于比比皆是的“不坠家风”“世守家风”“克绍家风”“世其家风”以及“家风克嗣”等,无不体现了这一特点。
《史记-律书第三》原文、翻译及鉴赏
《史记-律书第三》原文、翻译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史记-律书第三》原文、翻译及鉴赏【导语】:【提示】前人通过大量考证指出:今本《史记》的《律书》,系司马迁之后的人搜集原本《史记》亡佚的《兵书》的序文,并割取原本《史记律历书》的部分内容加以拼合而成。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 5 《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5 《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有一些文字,虽然历经沧桑却美丽如初;有一种文化,虽然跨越千年却 魅力不减;有一种人,站在历史的深处,给我们指引前进的道路。走进 《论语》,做孔子面前一个安静的学生,跨越千古的沧桑,看一看他那 淡定的容颜。《大学之道》强调道德修养、修心炼己是以德治国的 前提。在儒家文化的长河中,孟子继往开来,高举“仁政”“民本”的大旗, 奔波于各诸侯国间的黄尘古道上,想以自己单薄的力量阻止那些非正 义的战争;他著书立说,阐释着自己“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仁者无敌” 的政治观念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 历史湮没了黄尘古道,而他的思想凝聚成了光照万世的《孟子》。
(3)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①之心, 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②也;羞恶之心,义之 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③之端也。(① 谦逊推让 。 ②名词, 萌芽,发端 。③名词, 智慧 。)
(4)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①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② 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③之 矣,若火之始然.④,泉之始达.⑤。苟能充之,足以保.⑥四海;苟不充之,不足 以事父母。”(①名词, 四肢 。②动词, 伤害 。③动词, 充实 。 ④动词, 同“燃” 。⑤动词, 流通,指泉水涌出 。⑥动词, 安 定 。)
3.一词多义 朝闻道,夕死可矣( 动词,领悟 )
(1)闻 每闻琴瑟之声( 动词,听见 ) 不求闻达于诸侯( 动词,闻名 ) 就有道而正焉( 名词,才艺或道德 )
(2)道 任重而道远( 名词,道路 )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动词,取道 )
黑心符
黑心符(唐)于义方撰一妻不能御,一家从可知。
以之卿诸侯,一国从可知,以之相天子,天下从可知。
盖夫夫妇妇而天下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惟女子小人为难养,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论语》之教也。
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书》之训也。
无由遂,在中馈,《易》之戒也。
能循法度,则可以承先祖共祭礼,《诗》之劝也。
威公纵文姜,丧躯而几亡,鲁高祖畏吕氏,召乱而几亡汉。
文帝牵制于独孤,废嫡长立致大业之倾。
高宗溺惑于武媚,故失威权,阶大周之僭,万乘尚尔,况庶人乎?又况讲再醮,备继室,既无结发之情,常有扶筐之志,安得福祥,免祸幸矣。
闵家以芦絮示薄,许氏以铁杵表酷,其事历历可见。
为夫者,耽少姿,入巧言,房箦之间,夜以继日,缠爱纽情,牢不可拔。
妻计日行,夫势日削,如钳碍口,噤不得声。
如络冒头,痴不得动,如纽械被身,束缚囚系,不得自由。
而至寒热饥饱,在彼不在我,出入起居,在彼不在我,使为不信惟命,使为不义惟命,使为不忠惟命,使为不慈惟命,使躬行夷狄犬彘之所不为惟命。
呼令杀人,则恨头落之迟,呼令自杀,则恐刀来之晚。
极口骂辱焉,迎以笑嬉,尽力决挞焉,连称罪过,数以犯再拜谢之。
役以事健步办之曰舐吾痔诺而趋,曰尝吾便跪而进,上不知有亲。
知有吾妻而已,下不省有幼,省有吾妻而已。
人方以为古不闻,今不见,彼尚且流汗积踵吐血逾胸,悚惧忄章惶,战栗振掉,惟恐妻语之厉而色之庄也。
其效伊何?有家则妻擅其家,有国则妻据其国,有天下则妻指挥其天下,令一县则小君映帘,守一州则夫人并坐,论道经邦。
奋庸熙载,则于飞对内殿,连理入都堂,粉黛判赏罚,裙襦执生杀矣。
世虽晚犹有是非,俗虽浇犹分善恶,有臣如此,君必乱之。
有朋如此,朋必绝之,有闾里如此,世邻必去之。
有民如此,官必刑之。
有子如此,父母必号泣而摈之。
有同气如此,兄弟必纷纭而舍之。
有父如此,有祖如此,有叔伯如此,子孙侄如此,必色变心移,东西南北而避之。
妇人遂启口为云雾,发喉为雷霆,展身为电,转身为风,诬春为秋,改白为黑,指吴作越,号女作男,无力龃龉,喜不自胜,喜在其间,愚以度日,坐以待尽。
部编版高二上册语文第四课《大学之道》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导语】《⼤学之道》是部编版⾼中语⽂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单元第四课的第⼆篇⽂章。
本篇课⽂节选⾃《礼记·⼤学》,围绕穷理、正⼼、修⾝、治⼈的根本原则,强调的是“修⾝为本”。
®⽆忧考⽹为⼤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家有帮助。
1.部编版⾼⼆上册语⽂第四课《⼤学之道》课⽂原⽂ ⼤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于⾄善。
知⽌⽽后有定;定⽽后能静;静⽽后能安;安⽽后能虑;虑⽽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欲修其⾝者,先正其⼼;欲正其⼼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后知⾄;知⾄⽽后意诚;意诚⽽后⼼正;⼼正⽽后⾝修;⾝修⽽后家齐;家齐⽽后国治;国治⽽后天下平。
⾃天⼦以⾄于庶⼈,壹是皆以修⾝为本。
其本乱⽽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2.部编版⾼⼆上册语⽂第四课《⼤学之道》教案 【素养⽬标】 1.了解曾⼦及其思想主张,了解《⼤学》的主要内容。
2.掌握⽂中重要的⽂⾔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并背诵课⽂。
3.分析本⽂的论证特点,概括说理的艺术技巧。
4.准确把握和理解“三纲”“⼋⽬”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理解⽂章表达的思想及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概括说理的艺术技巧,准确把握和理解“三纲”“⼋⽬”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
【教学⽅法】 合作探究法:在疏通⽂意的基础上,探讨课⽂的深刻内涵。
【教学过程】 ⼀、情景导⼊ ⼩时候我们都听过“曾⼦杀猪教⼦”的故事,从中知道了为⼈⽗母要以⾝作则,⾔⽽有信,真诚待⼈的道理。
今天,我们要以更加理性的⽬光来学习曾⼦的另外⼀篇著作《⼤学之道》。
⼆、⽂化常识 1.了解曾⼦ 曾⼦(前505年-前435年),姒姓,曾⽒,名参,字⼦舆,鲁国南武城(今⼭东平⾢,⼀说⼭东嘉祥)⼈。
春秋末年思想家,儒家⼤家,孔⼦晚年弟⼦之⼀,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物,夏禹后代。
《易经》经典语录、名句集锦
《易经》经典语录、名句集锦《易经》经典语录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3、《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4、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5、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6、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7、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8、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9、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10、夫妻反目,不能正室。
11、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12、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也。
13、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14、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15、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16、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17、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18、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19、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20、君子以遏扬善,顺天休命。
21、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22、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23、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24、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25、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26、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埋,其道光明。
27、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28、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同心之言,其臭(1)如兰。
29、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30、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31、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
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32、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33、尺蠖(2)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34、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35、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古文名篇(老人言)
古文名篇老人言全篇1、劫由业成,业由心生。
欲回劫运,须正人心。
世风未转,劫运难回。
苦因不拔,苦果难出。
2、经云:天地之间,五道分明。
善恶报应,祸福相承。
身自当之,无谁代者。
五恶五痛,譬如大火,燃烧人身。
敢有犯此,当历恶趣。
痛哉可伤。
3、太公曰:“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
仁之所在,天下归之。
免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济人之急者,德也。
德之所在,天下归之。
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者,义也。
义之所在,天下归之。
凡人乐生而恶死,好得而归利。
能生利者,道也。
道之所在,天下归之。
”4、太公曰:“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君贤圣,则国家安而天下治。
祸福在君,不在天时。
”5、善为国者,御民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慈弟也。
见之饥寒,则为之哀;见之劳苦,则为之悲。
6、上贤下不肖,取诚信,去诈伪,禁暴乱,止奢侈。
7、贤君之治国,其政平,吏不苛;其赋敛节,其自奉薄;不以私善害公法,赏赐不加于无功,刑罚不施于无罪;害民者有罪,进贤者有赏;官无腐蠹之藏,国无流饿之民。
8、君以世俗之所誉者为贤智,以世俗之所毁者为不肖,则多党者进,少党者退,是以群邪比周而蔽贤,忠臣死于无罪,邪臣以虚誉取爵位,是以世乱愈甚,故其国不免于危亡。
9、人君有六守三宝。
六守者,仁、义、忠、信、勇、谋;三宝者,大农、大工、大商。
六守长则国昌,三宝完则国安。
10、太公曰:“义胜欲则昌,欲胜义则亡。
敬胜怠则吉,怠胜敬则灭。
故义胜怠者王,怠胜敬者亡。
”11、无伦常,无贵贱之礼,喜听谗用举,无功者赏,无德者富,无礼义,无忠信,无圣人,无贤士,无法度,无称衡,此国之大妖也。
12、太公曰:“吏暴虐,残贼、败法、乱行,而上下不觉,此亡国之时也。
夫上好货,群臣好得,而贤者逃伏,其乱至矣。
”13、待天下之贤士,勿臣而友之,则君以得天下矣。
14、太公曰:“天下有粟,圣人食之;天下有民,圣人收之;天下有物,圣人裁之。
利天下者取天下,安天下者有天下,爱天下者久天下,仁天下者化天下。
中国古代政治智慧鉴赏
中国古代政治智慧鉴赏中国古代政治智慧鉴赏当今我国内外来文化在大肆泛滥,惟独民族文化被抛弃得一干二净。
这都是上个世纪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彻底摧毁的结果。
中国今天已经变成一个失根民族,失去了我国古代文化最强调的“正固”。
鉴于此,本中心从今天开始按中央领导人的做法,定期补习古代文化,定期刊载古籍精要,以弥补国人本源文化的不足。
第一讲主要是面对肩负治国重任的官员。
中国古代文化主要是君子文化,也就是先提高一个国家人力资源的素质,让这些成为“君子”的人在社会上发挥作用。
虽然这种圣人理论和君子理论不太符合当今世界民主和平等的潮流,但对于中国的精英们来说,还是十分必要认清自身的修养与责任的。
中国社会失真已久,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们认识问题的方法发生了迷乱,失去了对事物本源的认识。
这都是现代科技产生的影响。
人类发明了一点现代科学,便想战胜大自然,便不尊重自然规律,便走火入魔。
这样的后果是及其危险的。
看看今年北京以及整个北方地区的上空,沙尘飞杨,这都是盲目战天斗地、盲目追求GDP的结果。
因此,溯本清源,拨乱反正,学习一点人类在上古自然时代的思维方法和认识论,对我们当代人大有好处。
管理一个由科学技术武装起来带来的现代政治经济商业社会,要比管理古代的自然社会复杂得多,但即使是再复杂,也有一定规律可循,那就是“天地说”的基本规律。
人类即使能迁移到其他的恒星去,也改变不了天地运行的自然规律,也要依顺着天地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现将周文王所著的《易经》一书中一些重要的字句集成一篇,供大家学习参考:归妹,天地之大义也。
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
少女出嫁[男女之情]是天地间的大义。
天地阴阳不相交,则万物就不能兴盛。
[归妹卦]编者按:联想到一个社会,如果左右两派的意见不能交流,这个社会就要阻塞,就要发生动乱。
因此,治理社会必须使各种派别的意见互相交流。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云行雨施,品物流行。
大明终始,六位时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司马光家庭美德教育思想研究——以司马光家训为中心的考察
- 34 -
张迎春 / 司马光家庭美德教育思想研究— ——以司马光家训为中心的考察
各得其所,这样家庭建设就会步入正轨了。家道端正了,天下就安定了。“正家而天下定矣”,正是司马光要 建立的社会新秩序。这个新秩序的建立离不开每个家庭成员遵守规范、恪守本分、约束自己。
- 35 -
2021 年第 1 期 总第 37 期
史志学刊 Journal of History and Chorography
NO.1.2021 Serial No.37
三、家庭美德教育思想的内容
(一)德教为先,教子义方 司马光认为,要对子女进行“礼”的教育,就要“教子义方”。所谓“义方”,就是做人行事的规范,“教子义 方”就是对子女进行伦理教化。他借石碏之语说“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他又说“弗纳于邪。骄奢淫泆,所自 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1]。他认为用正确的礼法对孩子进行教导和约束,可以避免孩子误入歧途。人之所 以会产生骄傲、奢侈、淫荡、逸乐这些不良品德都是由于宠爱和物质给予过多所致。 司马光认为教导孩子要注意“夫爱之,当教之使成人”。要处理好爱和教之间的关系,要爱而有教。他认 为,历史上因为只爱不教使孩子陷于危亡状态的家长不在少数。他说“:自古知爱子不知教,使至于危辱乱亡 者,可胜数哉!夫爱之,当教之使成人。爱之而使陷于危辱乱亡,乌在其能爱子也?”[1]从历史角度警示人们对 孩子不能只知疼爱不知教育,否则只能害人害己。 司马光主张教导孩子要注意“宠禄过也”,要处理好“遗之以德”与“遗之以财”的关系。他认为,人所赖以 生存的生活资料是必不可少的,但一定“勿求多余”,否则就会成为人生拖累。他明确说明积累财富留给子 孙后代的行为是十分愚蠢的,为子孙积攒过多的物质遗产将会后患无穷。《家范》卷二《祖》中,他强调“若其 不贤耶,虽积金满堂,奚益哉”“多以遗子孙,吾见其愚之甚也”。“圣贤之人”要“遗子孙以德以礼”“遗子孙以 廉以俭”。 司马光发现人到老年因为对孩子有无限热爱,都会想着为子孙后代谋利益,但能真的对子孙有益处的, 却是极少的。“为人祖者,莫不思利其后世。然果能利之者,鲜矣”[2]。如果尽一切努力为子孙积攒土地、房产、 粮食、金银财宝,“田畴连阡陌,邸肆跨坊曲,粟麦盈困禾 仓,金帛充箧笥。慊慊然求之,犹未足;施施然,自以为 子子孙孙累世用之,莫能尽也”[2],企图使子孙后代吃不完、花不尽。然而结果却是“而子孙于时岁之间,奢靡 游荡以散之,反笑其祖考之愚,不知自娱;又怨其吝啬,无恩于我,而厉虐之也”[2]。积累的物质财富很快就被 子孙挥霍殆尽,甚至还不念祖辈的好,反而埋怨、虐待祖辈,“所以利后世者,适足以长子孙之恶,而为身祸 也”[2]。因此,在司马光看来,聚敛资财遗子孙,只能养成子孙骄奢淫逸、不思进取,结果只能是贻害子孙。 司马光认为要教育好孩子就必须对失德者进行严厉谴责,“则为人而怠于德,是忘其祖也,岂不重哉”[3], 认为后辈骄奢淫逸、挥霍浪费,是忘记祖宗、辱没祖宗的行为。 (二)父慈子孝,爱而不溺 中国很早就有“父慈子孝”的家庭美德。《管子·形势解》中有“慈者,父母之高行也”的论断。《礼记·大学》 强调“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强调“父慈子孝”。在这里“慈”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爱,二是教。既 包括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也包括父母对子女的严格要求,主张对其进行良好品行的教育。司马光继承了古代 先贤关于“慈”的认识,对“慈”进行了全面的阐发和论述。 司马光认为爱孩子就应该慈爱有度、爱而不溺,使他顺利成长,这是对“慈”的基本要求。只爱不教是溺
《群书治要》原文-白话及解读(下)
《群书治要》原文-白话及解读(下)《群书治要》《群书治要》原文及解读第四章为政一、务本160.孔子曰:「凡为天下国家者,有九经焉,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庹人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庹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公曰:「为之奈何?」孔子曰:「齐庄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尊贤也;爵其能,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笃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敬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子百姓也;日省月考,既禀称事,所以来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绥远人也;继绝世,举废邦,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
治天下国家有九经焉,其所以行之者一也。
」(卷十孔子家语)【白话】孔子说:「治理天下国家,有九条重要纲领:修正己身,尊重贤人,亲爱亲族,礼敬大臣,体恤众臣,爱民如子,招徕各行工匠,抚慰远方人民,孜定各地诸侯。
修正己身,则可树立品德,不为外在名冺所动摇;尊重贤人,如此小人自然远离,君王就不受奸臣迷惑而做出错误决策;亲爱亲族,则叔伯、兄弟之间受到恩泽,自然不会有怨言嫌隙;礼敬大臣,如此和合共识、以礼相待,朝政就不会迷乱颠倒;体恤众臣,众臣必深怀感恩而尽心报效;爱民如子,则百姓受到鼓舞而互相劝善;招徕各行工匠,国家才会富裕充足;抚慰远方人民,则四方之人受到恩惠,自然归顺依附;孜定各地诸侯,则天下人民敬畏诚服。
」哀公问:「如何做到这样呢?」孔子说:「内心严肃诚敬,外表齐整端庄,不合礼义的事绝对不干,这是修正己身之法;摒弃谗言,远离女色,轻财物而重道德,这是尊重贤人之法;根据才能授以爵位,增加俸禄,理解其好恶,这是加厚亲族间和睦之法;授予高官、委以重夫,这是礼敬大臣之法;忠诚信实者,给予优厚俸禄,这是劝勉贤士之法;农闲时节才役使人力,并减收赋税,这是爱民如子之法;经常查考工作,并依考绩发给酬劳,这是招徕各行工匠之法;款待来往的各方族群,奖励善行而怜悯弱势,这是抚慰远方人民之法;按时维持外交礼节,进贡虽薄而答礼丰厚,这是孜抚诸侯之法。
汉字与中国文化汉字与婚姻生殖
汉字与中国文化汉字与婚姻生殖
父亲姊妹(姑)
父亲
母亲
女儿
婚配
儿子
儿子
婚配
女儿
汉字与中国文化汉字与婚姻生殖
第30页
• 从上图能够看出,就男子来说,结婚之 后,自己姑成了岳母,就女子而言,结 婚之后,自己姑成了婆婆。在原始社会, 这种婚配关系应该相当普遍,所以才形 成这么称谓词。
汉字与中国文化汉字与婚姻生殖
第31页
第二种婚姻关系以下列图所表 示:
• 四、父权制阶段。这是一个男子与若干女子结婚而建立。 • 五、专偶制度阶段。即一夫一妻制。
汉字与中国文化汉字与婚姻生殖
第8页
• 偶婚制阶段正是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这一 阶段早期是以女子为中心,男女婚姻生活表现为两种 形式,一个是走婚,即经过夜晚对女子造访而实现偶 居,男女双方都以各自母亲家庭为家庭,在母亲家庭 进行生产和消费,他们所生儿女由女性抚养,只知其 母,不知其父。我国纳西族、四川省普米族曾经有过 “阿注”婚,就属于这种形式。
希望以自己为中心,让女子归向自己,
但女性并不轻易放弃自己中心地位,在 这种情况下,男子凭借自己力量,用武
力将女子抢到自己家中,强行结为婚姻,
这种行为就发展成了以后“劫夺婚”结 婚仪式。
汉字与中国文化汉字与婚姻生殖
第10页
• 伴随对偶婚产生,便开始出现抢劫和购置妇女现象,这 是发生了深刻改变普遍迹象。关于我国古代劫夺婚早在 周易中就有记载,《周易·上经·屯》:“屯如邅如,乘 马班如。匪寇,婚媾。”这句话意思是一群人骑着马偷 偷摸摸前进,他们不是为了抢劫,而是为了婚姻而来。
北京四合院的文化底蕴
北京四合院的文化底蕴夕阳西下,一抹残淡的阳光柔和的洒在京城幽深的小胡同里。
精致的四合院,黝黑的宅门,锃亮的门钹,槐荫下扯闲篇儿的老人,追逐顽戏的孩子,还有那远处传来渐近的略带沙哑的吆喝声.....当您陶醉于静谧与惬意之中时,您是否想到了这其中的文化底蕴?您是否知道这小小的四合院在封建社会是以家族的伦理道德、宗法观念、等级礼制、堪舆风水、对幸福人生的追求、向往和艺术美学为蓝图建筑起来的呢!㈠.宗族观念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宗族、等级、阶级等是其中的组成部分。
在古代社会,等级结构最为重要,它把人们分为皇帝、贵族、官僚、绅衿、平民、准贱民、贱民等等级。
在平民以上的社会集团中,等级结构和宗族结构的成分是完全一致的,上层宗族成为等级社会政权的统治基干,这就是宗族制度与封建政治相结合的基础。
“天下之本在家”(《申鉴》汉·荀悦)。
历史上,先有父系家长制,在此基础上才扩延为封建君主制。
与之相应,在伦理上也是先有父为子纲,然后才有君为臣纲。
社会的生产关系、政治制度都是建立在家族的基础上。
他一方面延伸了社会制度文化的功能,另一方面也发挥着社会他种文化所无能为力的特殊功能,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细胞,是社会结构的基础,是支撑整个国家的强有力的基石。
家庭又是家族的组成部分,甚至我们可以说家庭是缩小了的国家,先齐家而后才治国、平天下,正所谓“正家而天下定矣”(《易经》)。
所以统治者对家庭的安定和家礼的实施十分重视。
家庭是礼制的主要对象,是建立在以“三纲五常”为基础,通过祖训、家礼、家范、家规来约束每个家庭成员;强调男尊女卑、长幼有序、嫡庶有别、家庭生活自给自足。
“生于斯,养于斯,葬于斯”,导致十分明显的自我封闭的结果。
家庭的伦理道德和宗法观念在四合院中有充分的体现,早在周代,住宅建筑的功能就与礼制融为一体。
北京的四合院,包括较大规模的由多个四合院组套而成的王府,甚至故宫,都是礼制的反映,是礼制最充分的体现。
我们可以看出,四合院内外宅的划分体现了尊卑有别的等级观念,四合院的那种“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杂屋为附”的位置序列安排,完全是父慈子孝、夫唱妇随、事兄以悌、朋交以义的人生道德伦理观念的现实转化。
儒家文献资料 5
儒家文献资料 5儒家文献资料 5仪礼章句〖仪礼章句〗十七卷。
清吴廷华(1682-1755)著。
廷华字中林,号东壁,初名兰劳,浙江钱塘人。
康熙五十三年(1714)举人,历官福建海防同知。
乾隆初被举荐纂修《三礼》,抗世骏《榕城诗话》称廷华去官后,寄居萧寺,研核汉贾逵、唐孔颖达于《仪礼》之说见,著《二礼疑义》数十卷。
博览精研,尤精于治丧礼。
主要著述有《仪礼章句》、《三礼疑义》、《曲台小录》《东壁书庄集》等。
案廷华所著《周礼疑义》于今未见,此书则名“章句”,或其改《仪礼疑义》为“章句”。
是书以张尔歧《仪礼章句》过于墨守郑玄之法,王文清《仪礼分解句读》以句读为主,笺注失之太略,于是折衷先儒之说,以补二书所末及。
每篇之中分其节次,每节之内,析其句读。
其训释多本于郑玄、贾逵之法疏,亦兼采他说,附自案以发明之。
于表礼尤为详审,其间亦多有穿凿附会者,然其章句分释,笺疏明简,于经学多所裨益。
是书成于乾隆初年,有《四库全书》本。
仪礼正义〖仪礼正义〗四十卷。
清胡培□(1781-1849)撰。
胡氏先祖胡匡衷,曾撰《仪礼释官》,培鸩□夙承家学,精于《三礼》,以《仪礼》经文为周公所作,虽有残缺却无伪托,郑玄注后,唯唐贾公彦疏盛行,而贾疏或解而违经之义,或中郑注而失注之意,遂参稽众说,覃精研思积四十余年,撰写《正义》一书,然至道光二十九年(1849)七月,尚未《士昏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大射礼》等五篇未卒业而亡,后经其门生杨大培补缀未卒之篇而成书,书中“□案”即其说余。
又有“肇昕云”,乃其侄胡肇昕之说余(肇昕曾帮助校写)。
培□曾自述说,其例四:一是补注,补郑玄注所未备;二是申注,申郑玄注之义;三是附注,近儒所说虽异而与郑玄注旨义旁通,附存之,广异闻避专己意;四是订注,郑玄注偶有违失,详为辨证,别是非明折衷。
每篇前有解题、每句有疏有正,阐发经文郑注之义旨,旁证博引,十分洁繁。
胡氏毕生心血,凡尽粹于此,其在有清一代治《仪礼》众家中,尤为精要,深为学人推重。
父母规
《父母规》十责十戒十规六观一道P2关于《父母规》:《父母规》全六篇,共有十责、十戒、十规、六观、一道,计1722字。
《父母规》在语法格式上与《弟子规》、《三字经》相似,采用三字一句,两句或多句连意,阅读轻松,浅显易懂。
《父母规》主旨来自《易经》家人卦第三十七(离下巽上):“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
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生命是在关系中成长,尤其是在亲密关系中成长的,《父母规》是关于父母成长、孩子成长与亲子关系成长的一套生命成长系统。
《父母规》集古圣先贤之教与中西方家庭教育之精华,合传统文化与教育学、心理学、亲子学之要义,涵盖教子成长之胎教、育婴、启蒙、学习、处世、婚恋、事业各个方面,是家庭教育、家长教育之最佳读物。
《父母规》专家按:郑柔娟女士家庭教育专家(新加坡)亚洲首位把教练技术引入家庭教育和儿童习惯养成的专业教练新加坡政府学校家庭教育(School Family Education Programme)SFE计划下家庭教育导师P4:前言:子出生之时,亦是父母诞生之日,然自古及今,重子女之教训,而轻父母之规,之戒,之法。
且自古及今,凡弟子之误,多自父母教育之失。
计有三大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而以家庭教育为根,为源。
何以失家教?轻家教?而家教之重在父母之规,上正则下正,父母正则子女正,则家正,则国正,则天下正。
父母之规,关乎子,关乎家,关乎国,关乎天下,期之欲出!今《父母规》之使命,构筑中华家庭教育之完整体系,令长幼互敬爱,身修家齐国正天下平。
P5《父母规》开篇诵天大地大,父母恩最大山好水好,儿女孝最好千教万教,父母最重要今为父母,责任重大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上孝父母,下爱儿子长幼互敬爱,合家欢乐家和万事兴,天下太平P6目录:第一篇:父母重 (7)第二篇:父母责 (11)第三篇:父母戒 (17)第四篇:父母规 (22)第五篇:教子观 (26)第六篇:大成道 (31)P7第一篇:父母重第7页至第10页P8中华教育经典:细柳教子P9父母重:父母者,大人也,为父母,责任重。
易经证释(下经第三册)
易经证释(下经第三册):家人、睽、蹇家人卦离下巽上宣圣讲义周易下经次序。
人道为先。
首列咸恒。
明人道之本。
始于夫妇人伦之初。
自于男女咸恒二卦。
男女之交。
夫妇之偶。
以建家族之基。
而家人一卦。
则更着明家道之大。
家庭之要。
以见家为人类之根源。
国之基础。
天下之本系。
如手之与臂。
臂之与指。
一脉相承。
分司其职。
不可阙一。
家道立。
而后人道全。
国以兴隆。
天下以安治。
此家人一卦。
非仅夫妇男女之际。
婚姻配偶之间。
所能尽。
咸恒虽造其端。
而未能详其节目。
则以家之成。
不止夫妇。
家之众。
不止亲属。
如一国之有君主。
一都之有官守。
其间组合既繁。
分晰亦杂。
非一男一女之交际配偶可比。
故咸恒二卦。
皆以一男一女合成。
而家人则上为巽。
下为离。
自先天言。
皆女也。
岂家人仅为女哉。
不过见家道之齐。
必自女始耳。
巽虽长女。
而在外。
且九五居正位。
是当视为阳。
离固中女。
而在内。
又以六二居正位。
是诚阴也。
一阴一阳。
一内一外。
合成家人。
乃见家道之正。
必先有其尊。
家道之齐。
必先得其序。
阳外阴内。
尊位已明。
男分女别。
序列已定。
此家人卦。
以巽离合成。
而必以九五六二。
先明其分。
阳阴外内。
更着其情。
分定则不争。
情合则不乱。
不争则严。
不乱则整。
严则能肃而无私。
整则能合而相得。
此家人之所贵。
在卦象即可明见之也。
家人继明夷之后。
明夷为世道之昧。
人道之伤。
地与火争明。
母与女不近。
乃成暗昧伤夷之象。
家人则与之异。
阴阳既协。
情志弥亲。
内外不纷。
信谊益笃。
盖鉴夫明夷之害。
而返求于性情之真。
审夫行止之正者欤。
传曰伤于外者。
必反其家。
故明夷之后。
受以家人。
由此亦可见家人有异明夷矣。
明夷爻辞。
言其行之艰。
遇之困。
如人远适异地。
举目无亲。
又如暗夜独行。
叩门求宿。
遭逢伤损。
自非偶然。
而家人因其既伤。
辄思其反。
因其无亲。
辄念其骨肉。
一则荒凉难处。
一则亲热多欢。
一则伤病不支。
一则温情相慰。
如人因在外受尽艰苦乃决然还其旧家。
以期得所慰藉人情之常也。
传曰家人内也。
以家人与睽往来。
睽为外。
家人为内。
司马光论“为妻之德”
课程教育 研究
C o u r s e E d u e  ̄o n R e s e a r c h
2 0 1 3 年4 月 中旬 刊
司马光 论 “ 为妻 之 德 "
沈文 洁 张 迎春
0 4 1 0 0 0 ) ( 山西师 范大 学 山西 临汾
【 摘要】 司马光是北 宋著 名的 史学家 , 他 对于女子在“ 为妻” 阶段 的“ 正道 ” 教 育有独到 的见解和 观点 。司马光在 家训《 温公 家范》 中, 尤其对 于“ 为妻之德 ” 作 出了详尽 的要 求。 本 文从柔顺、恭谨 、 不妒和 清洁、 俭 约和 勤劳四个方面对 温公 家训 中的“ 为 妻之德 ” 进行 了阐述。 此外 , 司马光认 为“ 为人 妻者” 还 当辅佐君子 。 在文章 的最后 , 笔者总 结 了司马光论述 的“ 为妻之道” , 联系 现 实. 对 温公 眼 中的“ 为妻之道 ” 作 出了评 价 。 【 关键词】 《 温公 家范》 司马光 为妻之德 【 中图分类号 】 1 0 6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2 0 9 5 ~ 3 0 8 9 ( 2 o 1 3 ) 0 4 ~ 0 0 8 8 — 0 1
温公是 死 守, 旋施去 寻讨 个 ‘ 中’ 。” 故 温公 在论述 夫妇 的关 司马光是 北宋著名的 史学 家, 他 编纂 的《 资治通 鉴》 为人 “ 们 所熟知 。 在史 学界 享有盛名 。在儒 学方 面 , 他也 造诣颇 深 , 系时, 不会有 失偏 颇 , 而去 追寻极 致无原 则的“ 柔顺 ” , 他力 图 有许 多哲 学 家认 为他 是 上 承 孔孟 , 下 启 朱子 ( 熹) 的儒 学 大 保持一种 “ 中” 和“ 正” 的状 态。温公进 而提 出“ 夫妇之 际 , 以敬 家 人 们 尤其 称 道 他 的人 品 . 就 连 他 的 政 敌 王 安 石 也 为 之 折 为 美” 。 这在 热衷 于 为妇 女铸 炼一 条 条精神 锁链 的封 建社 服, 对他 的方正正直赞 赏有加 。司马光和其 他先 贤们 一样 , 把 会 . 不能不说 是一种具 有进 步意义的“ 为妻 之德” 。
《温公家范》
卷一《周易》:家人,利女贞。
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
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
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
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
正家而天下定矣。
象曰:风自火出,家人。
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初九,闲有家,悔亡。
象曰:闲有家,志未变也。
六二,无攸遂,在中馈,贞吉。
象曰:六二之吉,顺以巽也。
九三,家人■■,悔厉吉。
妇子嘻嘻,终吝。
象曰:家人■■,未失也。
妇子嘻嘻,失家节也。
六四,富家、大吉。
象曰:富家大吉,顺在位也。
九五,王假有家,勿恤,吉。
象曰:王假有家,交相爱也。
上九,有孚,威如,终吉。
象曰:威如之吉,反身之谓也。
《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宜兄宜弟。
”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
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孝经》曰:闺门之内具礼矣乎。
严父严兄,妻子臣妾,犹百姓徒役也。
昔四岳荐舜于尧曰:“瞽子,父顽、母■、象傲。
克谐以孝,■■■,不格奸。
”帝曰:“我其试哉。
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
”厘降二女于妫■,嫔于虞。
帝曰:“钦哉。
”诗称文王之德曰:“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此皆圣人正家以正天下者也。
降及后世,爰自卿士以至匹夫,亦有家行隆美可为人法者,今采集以为家范。
治家卫石■曰:“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家而天下定(节录)——《周易·家人》品读(离下巽上)家人,利女贞。
《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
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
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象》曰:风自火出,家人。
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一、“家人,利女贞”——家道总揽“家人”卦讨论的是家这个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细胞组织及其成员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提出相应的行为准则,指导人们在家之伦理中持中守正,实现“家道正”进而“天下定”的理想社会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当今我国大陆社会之“家”与传统中国之“家”难以等同,因几十年严厉的计划生育导致了目前以独生子女家庭为中心的社会形态;因为道不在一时一事,讨论“家人”卦时既要认识到这一点,也要“不畏浮云遮望眼”。
“家人,利女贞。
”“家人”之道,总体上“利女贞”。
“利女贞”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这是《文言》的定义,也是确切领会“利女贞”这三个字丰富内涵的遵循。
一、家和以义。
“利”当以“义”为价值取向,以“和”为行为目标。
首先,维系家的存续及其成员之间亲情关系所依赖的并不仅仅是物质财富,主要是内化于心的亲情伦理,一种家之“义”;一旦这种家之“义”不存在了,家也就随之瓦解,至少是徒有其表的家的空壳。
其次,家之所以对其成员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家之所以如此美好且令人留恋不舍,就是因为在家之“义”维系下其成员之间的包容与无私给予,从而形成了“和”的家人氛围。
二、兴家以和。
“女”者,女子也,在周易哲学中也象征着阴柔。
在“家人”卦中,首先应当遵从“女”为女子的本义,无女何来家?其次取“女”为阴柔象征,这是“家人”之道的不可或缺重要因素。
两个方面很关键:一方面,家不是利益争执的地方,家中利益分配原则总是家人在“义”、“和”默契中的抑强扶弱,将弱者的利益作为重点考虑;家中一旦出现利益争执,这个家的存在将面临着危机,家的意义也会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家不是讲理的地方,主守“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之礼,是相互间的礼让,是对其他成员缺点的包容甚至是一时之错的宽容;家人间争理斗气破坏的不仅是家的氛围,而且容易招致外在不良因素的渗入。
中国民间有一正一反两句话说的好,正面倡导“家和万事兴”,反面警示“家人不和外人欺”。
三、传家以正。
“贞”者“正”也,取“正道”意,同时还有“坚定、坚持”意。
一方面,坚持正道是做好正事应当遵循的原则,也是成就正当事业的根基所在;另一方面,惟有坚持,持之以恒,才有可能获得最终的成功。
家道同理,并可以这样予以理解贯彻:其一,家人当以“正”为本,《彖》辞反复强调的也是这一点。
行正道、正气充盈之家,其成员(特别是幼子)日日耳闻目睹、长久浸润其中,加上相互习染,以“正”为本的家风必将形成。
其二,以“正”为本非一时一世之功,而是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做到世代相传;这方面,中国优秀家训文化就有充分体现。
由上可见,“家人”之道就是“利女贞”,即以义同利和为先,以阴柔包容为要,以坚持正道为宗,如此则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写到这里,不禁想到“文化大革命”那个动乱岁月,也想到东周列国那个尘封已久的动荡时代——夫妻反目、父子相害、母子相疑、兄弟阋墙、姐妹相欺……家道之失、伦理之毁、亲情之废确实让人心惊肉跳,真是家道乱则天下乱啊。
二、“正家而天下定矣”——家道通天“彖者,言乎象者也。
”(《系辞上传》)“家人”卦的《彖》辞根据易道、易理与本卦卦爻结构及其象征对家道进行推衍,由象及义、由小及大,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见解:(一)天地大义。
具体到一个家庭,总是以父母为核心,父母互为夫妇。
父为男,刚健好动,有利于主持家之外事,故男主外;母为女,性柔安静,有利于主持家内之事,故女主内。
“家人”之“六二”象征“家人”之母,阴居阴位,柔中得正;“九五”象征“家人”之父,阳居阳位,刚中得正。
此即《彖》辞所谓“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是非常吉利的。
周易哲学中,天道、地道、人道相通;人道之中的家人,父如天、母如地,父主于外,母主于内,各正其位,是与天地之道一致的,符合天地大义。
周易所谓的“天地大义”就是乾坤并建、阴阳协调、刚柔相济之义,为统摄天地万物、人间世事的最高法则。
(二)家有严君。
“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
”人们常有“严父慈母”之说,父亲的严肃、严厉是可以理解与接受的,母亲怎么也成了“严君”呢?这既是周易哲学系统性的体现,也是周易“家人”哲学辩证法的体现。
一家之中,尽管父母性情、职责不尽相同,却是通过共同配合以坚守家人之道、维系家人利益、协调家人关系的。
其实,家人关系是矛盾统一的关系,既要通过上下尊卑建立伦理,形成以父母为核心的家人权威;又要通过交相爱乐融洽亲情,形成有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家人氛围。
父母如果过于严肃,对子女的管教过于严厉,容易出现尊而不亲的问题,缺乏家人氛围;反之则容易出现亲而不尊的问题,损害家人核心及其权威。
由父母共同组成的“严君”刚可以有效解决这一矛盾,尽管父母处理家人关系时表现出来的态度不同、方式不同,但他们受心如一、持道如一、守正如一,并坚持相互配合。
(三)各正其位。
“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
”儒家哲学与周易哲学渊源交融,在处理家人关系方面周易哲学则更具生命力。
儒家哲学的家人伦理提倡“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主从关系刚性有余、柔性缺乏,家人关系僵化;周易哲学所强调的是父亲得有父亲的样子、子女得有子女的样子,兄得有兄的样子,弟得有弟的样子,丈夫得有丈夫的样子,妻子得有妻子的样子,各在其位、各行其正,各自履行其家人责任并遵从相应的行为规范就符合“家道正”的家人伦理了。
(四)家道天下。
人类社会自古至今对家与“天下”(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相对封闭区域内相对独立的整个人类社会)既有清醒的认识又给予了高度重视,具有绵延不绝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更是如此。
儒家哲学认为“欲治其国者,先治其家”、“家齐而后国治”,周易哲学认为“正家而天下定矣”;二者均认为正(治)家与国定(治)之间关系密切,“天下”之本为家,家道正(齐)而后“天下定”,家人伦理是“天下”伦理的基础。
与儒家哲学有所区别的是,周易哲学家人伦理强调的是“正家”,更多的意蕴是通过家人各主体的自觉行为而各正其位,在坚守“利女贞”总体原则的前提下各守其家人之道,具有更强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三、“言有物而行有恒”——家道贵恒“家人”之大象观卦明德,总揽一卦之时义,指出“风自火出,家人”,提出了“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的家道原则。
(一)固本培元。
“家人”内卦为离之单卦,外卦为巽之单卦。
离为火、为中女,巽为为风、为长女;风自火出,鼓动万物,君子观此卦象当循“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之理体悟出家人之道源自家人内部,且当以“严君”为根源,根正、内正则家风正。
另,长女贤德,中女柔静,小女娇媚;长女、中女同为“家人”,“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长、中二女的贤德静柔之美在家风形成中既发挥着润物无声的滋养作用又有缓刚防过的纠偏作用。
(二)言之有物。
家人是以婚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人类社会细胞,不同于其他以共同的利益为纽带、以共同认可的规范为约束的社会组织;家人内部既有尊鄙长幼之序更有亲情交融之乐,是个体情感最为强烈持久的依归所在。
家,与其说“不是讲道理的地方”,倒不如说“不是讲空洞道理的地方”,这就是大象倡导“君子以言有物”的原因所在;家人之间的相互真情与责任担当最为主要的体现就是实实在在的行动,特别是家人中具有特别地位的“严君”,其所言既切合情理更要有事实支撑。
(三)家道贵恒。
家道有其形成、传承与光大的普遍规律,各家之家道在普遍规律支配下形成,但绝非朝夕之功,而是代代坚持、代代相传的久久为功。
对于当代家人(特别是家之“严君”)均需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承担起家道形成、传承与光大的的责任,持之以恒地坚守正确的家道原则与相应的行为规范;家之“严君”如果能够持之以恒地循正道、爱家人、守家规、扬家风,做到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就会自然而然地感染家人、引导家人,实现家道昌盛。
(四)内外联通。
家是一个个相对封闭的人类社会组织,家道相通但家风各具特点,家人生活具有很强的私密性,但任何一家都无一例外地生存于当代社会并接受传统家文化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家人不可能封闭自守,而是内外息息相通,“家人”之互、错、综三卦提供的就是这方面的参考。
1.家人的互卦是未济卦():“未济,享,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
”其《象》曰:“火在水上,未济。
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未济”各卦刚柔皆不当位而失其正,但又相互应和,特别是主持大局的“九二”与“六五”既能刚柔相济又能守持中道,呈现出一派和谐景象,故“享”。
“家人”应从中受到启发:正是秩序性要求,更多运用于社会运行层面;家道以中和为要,和睦相处、亲情融洽是形成家人氛围的根本。
“亲亲相隐”既是儒家哲学的倡导也是周易哲学的隐含之义。
为此,家之“严君”,面对家人与外人关系时要十分慎重,辨别事理,将亲情维系、家人利益为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掌握好方向与分寸。
2.家人的综卦是睽卦():按照《序卦传》的说法:“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
”家道永昌、家人永顺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家道之穷是家运发展的必然规律,孟子就说“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读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睽,火动而上,泽动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呈现出上下背离之象,但因“说而丽乎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故“小事吉”。
也就是说,“睽”时并非风雨如晦、一事无成,家之“严君”应当“以同而异”,从“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的“睽之时用”中体悟“家道穷必乖”时的因应之策,切不可自暴自弃、自甘堕落、自毁其家。
3.家人的错卦是解卦():综卦“睽”从反面给“家人”以警示:“火动而上,泽动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错卦“解”从对立面给“家人”思索“睽”时因应之策以启示:一是“利西南。
”《文王八卦方位图》的“西南”为坤,提示行为主体(特别是“严君”),即使“睽”时也应坚守家人之间的阴柔之道,不可刚强行事。
二是“无所往,其来复吉。
”不要为急于摆脱“睽”时的不利去盲目行动,而是冷静下来,守持中道,客观分析形势,理性思索困境解决之道。
三是“有攸往,夙吉。
”冷静下来“无所往”并不是被动地消极等待,而是在认清形势、对策在胸后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抓住时机主动作为,尽早解“睽”时之困而获吉。
四是“君子以赦过宥罪。
”面对“睽”时之困,家之“严君”往往容易产生烦躁心情,对待家人的态度也会因此而严肃,管束也会更为严厉;其实,“严君”的这种态度与行为非常不利于解“睽”时之困,正确的做法是要应以更为包容的心态对待家人,哪怕家人犯下很大的过错甚至走上犯罪道路都应当予以宽宥,发自内心地进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