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毒理学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兽医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疾病的原因、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及患病动物的物质代谢、机能活动和形态结构的变化的一门学科。
2,疾病:机体与外界致病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斗争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机体对环境适应能力下降、动物生产力降低。
3:疾病的分类:①按经过分: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②按发生原因分:传染病;寄生虫病;普通病。
4;疾病的四个阶段:潜伏期;前驱期;明显期;转归期。
5;病理性死亡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频死期;相对死亡;真死。
6;疾病发生的外因:生物性致病因素;化学性致病因素;物理性质病因素;机械致病因素和营养型致病性因素。
各特点:生物性致病因素特点①选择性,②损伤作用,③引起疾病有一定的特异性,④侵入机体后,作用于整个疾病过程,引起的疾病具有传染性。
化学性致病因素特点:①选择性,②致病性常发生改变,③有短暂的潜伏期。
机械致病因素:①对组织的作用不具选择性,②无潜伏期及前期期,③不参与疾病的进一步发展,④机械力的强度性质决定损伤的性质、程度、后果。
物理性质病因素包括:高温、低温、电流、电离辐射、低气压及噪声。
疾病发生的内因:机体的反应性、机体的防御能力、遗传因素。
7;疾病发生的一般规律:①致病因素对机体的直接作用;②致病因素对体液的作用;③神经系统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④细胞和分子作用。
8;充血:某器官或局部组织血液含量增多的现象,可分为动脉型充血和静脉性充血。
9;充血的病理变化;眼观:充血组织色泽鲜红,体积轻度增大,代谢旺盛,温度升高,机能增强,位于体表时血管有明显的搏动性。
镜检: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管腔内充满红细胞。
10;静脉性充学(淤血):由于静脉血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使局部组织或血管的静脉血含量增多的现象。
11;淤血的原因:局部淤血(静脉受压、静脉管腔受阻);全身性淤血。
淤血的病理变化;眼观:淤血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呈暗红色或蓝紫色,淤血局部温度降低,代谢机能减弱。镜检:淤血组织中的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内充盈大量血液。
22.根据血管壁的损伤程度不同可分为:破裂性出血和渗出性出血。
破裂性出血的原因:机械性损伤、侵蚀性损伤、血管疾病。
渗出性出血的原因:淤血和缺氧、感染、中毒、维生素c缺乏、血液性质改变、过敏性炎症。
23.积血:是指外出的血液进入体腔或管腔内。
24.血崩:血液流出像自来水一样大量流出。
25.血栓形成:是指在活体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成分析出并凝集成固体团块的过程
26.血栓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心血管内膜损伤、血液状态改变、血液凝固性增加。
27.血栓形成的过程:血栓包括血栓头、血栓体和血栓尾
27.1.白色血栓的形成:首先是血小板从血液中析出,粘附在血管壁的胶原纤维上,粘附的血板发生黏性变态。血浆纤维蛋白原变成凝固的纤维蛋白,形成最初的小丘状血栓——血小板血栓,且它是血栓形成的起点,又称血栓头部。
眼观:血小板血栓是灰白色、质地较坚实的小丘状,与心瓣膜和血管壁紧密相连,又称白色血栓。
光镜下:为细小、均匀一致、无结构的血小板团块,血小板间可有微量纤维蛋白和白细胞存
在
27.2.混合血栓的形成:珊瑚状的血小板梁穿入管腔,纤维蛋白变为固状纤维蛋白横挂于血小板小梁之间,其中网络有白细胞和大量的红细胞,形成红白相间的层状结构,因此称为混合血栓,混合血栓构成静脉血栓的主体,故又称为血栓体。
眼观:混合血栓红白相间,无光泽,干燥,质地较坚实,表面呈波纹状。
27.3.红色血栓的形成:随着血管内混合血栓的形成逐渐增大,血流更为缓慢,当管腔完全被阻塞后,局部血流停止,血液发生凝固,形成条索状凝块,称为红色血栓,构成静脉血栓的尾部。
眼观:呈暗红色,初期表面光滑、湿润,并有一定弹性,与一般死后血凝块一样时间稍久,血栓的水分被吸收,变得干燥,表面粗糙,质地脆弱而易碎,失去弹性。光镜下可见纤维素网眼内充满红细胞。
28.血栓的结局:血栓的软化、溶解和吸收;血栓的机化与再通;血栓的钙化
29.血栓形成对机体的影响:血栓形成对机体具有积极的防御意义:止血作用、防止血管破裂、防止病原体蔓延扩散的作用。不利的一面:阻塞血管腔、引起栓塞、形成心瓣膜病。
30.栓塞:指循环血液中不溶于血液的物质随血液运行引起血管阻塞的过程。
31.栓塞的类型:血栓性栓塞、脂肪性栓塞、空气性栓塞、寄生虫性栓塞、细菌性栓塞、组织性栓塞。
32.局部贫血:局部组织或器官的血液供血不足或完全断绝
33.局部贫血的原因:动脉管腔狭窄和阻塞、动脉痉挛、动脉受压
34.局部贫血对机体的影响取决于以下因素:动脉血管狭窄的程度、动脉狭窄或闭塞的速度、侧枝循环能否迅速建立、受累器官和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
35.梗死:指局部组织或器官因动脉血流断绝而引起的坏死
36梗死的原因:动脉血栓形成;动脉栓塞;血管受压;动脉痉挛
37.根据梗死灶的颜色和含血量可分为:白色梗死和红色梗死。
37.1.白色梗死:眼观,梗死灶呈灰白色,周围有明显的红色反应带,稍隆起,硬实,与周围界限清楚,切面呈三角形。镜检:梗死灶呈凝固性坏死,细胞核崩解、消失,胞浆呈颗粒状。
37.2.红色梗死:眼观:呈暗红色。镜检:组织细胞凝固性坏死,在梗死区充满大量的红细胞。
38.萎缩:指已经发育成熟的器官组织活细胞,由于物质代谢障碍发生体积缩小和功能减退的过程。
39.猥琐的类型:生理性萎缩和病理性萎缩。
病理性萎缩又分为全身性萎缩和局部性萎缩。局部性萎缩按原因分为:应用性萎缩,压迫性萎缩神经性萎缩,缺血性萎缩,内分泌性萎缩40.变性:某些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蓄积过多的现象
41.变性的种类(1)细胞变性:颗粒变性,水泡变性,脂肪变性(2)间质变性;淀粉样变性(3)细胞,间质变性:透明变性
42.颗粒变性:眼观:体积肿大,边缘钝圆,被膜紧张,切面隆起,外翻。色泽:表面切面呈灰黄色或灰白色,浑浊无光泽,犹如水煮过。质度:变脆,易碎
光镜检查:细胞肿胀,胞浆内出现微尘状粉红染得蛋白质颗粒,细胞核肿胀,颜色变淡电镜检查:线粒体肿胀,脊突断裂,变短,中间变空。粗面内质网:肿胀,脱颗粒,呈空网状结构
43.水泡变性:镜检:变性细胞肿大,胞浆内含有大小不等的水泡,外观呈蜂窝或网状,整个细胞被水泡充盈,胞核悬浮于中央或被挤压在一侧,细胞显著肿大,胞浆空白,形成脂滴44:脂肪变性:原因(1)中性脂肪合成过多(2)脂蛋白合成障碍(3)脂肪酸氧化障碍(4)结构脂肪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