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
恩施州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及驱动因素分析
恩施州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及驱动因素分析谭宇辉1,韦正峥2,张绍山3,罗玉梅1,王永飞4,张劲5∗(1.恩施州生态环境局,湖北恩施445000;2.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北京100029;3.恩施市环境监测站,湖北恩施445000;4.武汉格桑花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00;5.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摘要㊀恩施州是长江中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具有重大的生态保护价值和生态产品价值(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开发潜质㊂基于功能价值法核算恩施州2011 2020年的GEP,利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其变化特点及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恩施州GEP总量呈增长趋势,年平均增长率2.50%,物质供给价值增速>文化服务价值增速>调节服务价值增速;恩施州GEP与GDP双增长,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各县市间生态产品供给水平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年降水量㊁林地面积㊁人均GDP㊁城镇化率对恩施州GEP有显著影响;年降水量㊁林地面积㊁人均GDP与GEP正相关;城镇化率对GEP的影响由负相关变为正相关,具有临界阈值效应㊂关键词㊀生态产品价值;功能价值法;时空异质性;恩施州中图分类号㊀F124.5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㊀文章编号㊀0517-6611(2024)06-0068-07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06.016㊀㊀㊀㊀㊀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AnalysisontheValueandDrivingForceofEcosystemProductinEnshiPrefectureTANYu⁃hui1,WEIZheng⁃zheng2,ZHANGShao⁃shan3etal㊀(1.EnshiEcologyandEnvironmentBureau,Enshi,Hubei445000;2.PolicyResearchCenterforEnvironmentandEconomy,MinistryofEcologyandEnvironmentofthePeople sRepublicofChina,Beijing100029;3.EnshiEnvironmentalMonitoringStation,Enshi,Hubei445000)Abstract㊀EnshiPrefectureisanimportantecologicalbarrierinthemiddleandupperreachesoftheYangtzeRiver,havingsignificantecosys⁃temprotectionvalueandpotentialfortheutilizationandrealizationofGEP.ThispaperusesthefunctionalvaluemethodtocalculatetheGEPinEnshiPrefecturefrom2011to2020,analyzesitschangetrend,andexploresitsdrivingfactors.Theresultsshowthat,thetotalamountofGEPinEnshiPrefecturehasshownanincreasingtrend,withanaverageannualgrowthrateof2.5%,thegrowthrateofmaterialsupplyvalueisgrea⁃terthanthatofculturalservicevalue,andthegrowthrateofregulatedservicevalueisgreater;EnshiPrefecture sGEPandGDPhaveachieveddualgrowth,withcoordinateddevelopmentofeconomy,society,andecologicalenvironmentprotection,thesupplylevelofecologicalproductsa⁃mongcountiesandcitiesexhibitssignificantspatiotemporalheterogeneity;Theannualprecipitation,forestarea,percapitaGDP,andurbaniza⁃tionratehaveasignificantimpactontheGEPofEnshiPrefecture;Theannualprecipitation,forestarea,percapitaGDParepositivelycorrela⁃tedwithGEP;TheimpactofurbanizationrateonGEPchangesfromnegativecorrelationtopositivecorrelation,withacriticalthresholdeffect.Keywords㊀Grossecosystemproduct;Functionalvaluemethod;Spatiotemporalheterogeneity;EnshiPrefecture基金项目㊀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10801203002)㊂作者简介㊀谭宇辉(1984 ),男,土家族,湖北巴东人,硕士,从事恢复生态学㊁生态产品价值研究㊂∗通信作者,副教授,博士,从事恢复生态学㊁区域可持续发展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研究㊂收稿日期㊀2023-05-06;修回日期㊀2023-06-15㊀㊀生态产品价值,又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rossecosystemproduct,GEP),指一定区域的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向人类所提供的最终产品与服务等惠益的经济价值总和[1],包括生态系统供给服务价值(生态系统提供的物质产品价值)㊁调节服务价值和文化服务价值[2]㊂研究GEP对开展区域生态环境保护㊁生态功能区划㊁环境经济核算㊁生态补偿及探索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具有重要意义[3]㊂目前,不少学者通过能值分析法㊁当量因子法㊁功能价值法以及模型模拟等方法从不同空间尺度㊁行政单元开展GEP评估研究㊂其中,功能价值法因方法成熟,易于理解,符合公众的认知和判断,评估结果可信度高等优势,在中小尺度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中得到广泛应用[4]㊂恩施州土壤种类繁多,森林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环境质量优良,是我国为数不多的未大规模工业开发的区域之一,属于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及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5],是长江中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当地生态系统在供给优质农林牧渔水资源等生态物质产品的同时,也提供了诸多的生态系统服务,例如土壤保持㊁水源涵养㊁洪水调蓄㊁空气净化㊁水质净化㊁气候调节㊁固碳释氧㊁景观游憩㊁生物保育等,具有重要的生态㊁经济和文化价值㊂根据李克勤等[6]的研究,2014年恩施州生态价值(包括生态资源本身及其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为10.74万亿元,价值巨大,然而针对恩施州多年的历史性GEP评估一直缺乏,从而导致对区域生态产品理解认识不够,生态产品价值开发实现不足㊂核算恩施州2011 2020年GEP,利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分析GEP的主要驱动因子,可对构建完善区域GEP核算评估体系㊁探索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㊂1㊀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1.1㊀研究区概况㊀恩施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武陵山区,下辖2市6县8个县级行政单位,全域24060km2,有 八山半水分半田 之称,如图1所示㊂境内绝大部分是山地,平均海拔1000m,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 17ħ,年降水量为1000 1900mm;有11个土类236个土种[6],含硒土壤占全州可利用面积的95.60%,表层土壤硒元素含量背景值0.41mg/kg,是全球最大天然富硒区[7];全州植被覆盖率达69.23%[8],有各类自然保护地37处,占全州土地面积12.07%[9];境内河流众多,5km以上的河流382条,水能资源理论储量509万kW[8],自然生态资源丰富㊂㊀㊀㊀安徽农业科学,J.AnhuiAgric.Sci.2024,52(6):68-741.2㊀数据来源及处理1.2.1㊀数据来源㊂采用多源数据核算GEP,其中第一㊁三产业㊁农林牧渔产品物质量㊁常住人口㊁旅游收入等相关数据来自‘恩施州统计年鉴“(2011 2020年);恩施州土地资源类型㊁面积等数据来自自然资源部门调查数据;降雨量等气象数据来源于中国气象数据网(http://data.cma.cn),地表水资源量来自‘恩施州水资源公报“(2011 2020年);自然保护区㊁A级景区㊁水电装机等数据分别来自林业㊁旅游㊁水利部门的统计数据;CPI指数及农林牧渔等价格数据来源于中国经济社会大数据研究平台(http://data.cnki.net/)和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所用图件均来自湖北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https://hubei.tianditu.gov.cn/standardMap),审图号为鄂S(2022)005号,底图无修改㊂图1㊀研究区域位置Fig.1㊀Locationmapofthestudyarea1.2.2㊀变量选取与处理㊂人类活动㊁气候变化等因素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重大影响,更多情况下,气候变化与非气候变化因子同时发生作用[10-13]㊂考虑数据可获得性㊁指标之间不存在共线性且可量化等因素,通过专家打分法,选取对生态产品价值的影响权属较重的地表水资源量㊁观光资源量(A级景区及非A级景区自然保护地面积)㊁土壤侵蚀模数㊁年降水量㊁林地面积㊁耕地面积㊁水域面积㊁建设用地面积㊁人均GDP㊁第一产业总值㊁旅游总收入㊁居民消费水平㊁常住人口数㊁城镇化率14个指标作为备选驱动因子变量㊂为避免伪回归现象,在对所选变量标准化处理后,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㊂剔除方差膨胀因子(VIF)大于10的变量,最终选出年降水量㊁林地面积㊁人均GDP㊁城镇化率4个驱动因子变量,各变量的VIF分别为:8.276㊁9.357㊁1.715㊁1.746㊂1.3㊀研究方法1.3.1㊀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方法㊂采用功能价值法分步核算恩施州生态产品价值,在分别核算生态系统的物质供给价值㊁调节服务价值㊁文化服务价值的基础上,三者求和计算得出生态产品价值总量㊂计算公式见表1㊂表1㊀生态产品价值计算方法Table1㊀CalculationmethodsofGEP一级分类Primaryclassification二级分类Secondaryclassification计算公式Formula备注说明Remark物质供给价值Materialsupplyvalue包括农业产品㊁林业产品㊁畜牧业产品㊁渔业产品㊁水电和水资源价值Vp= ni=1EPiˑPi[14]Vp为生态系统物质产品的总价值,EPi为第i类生态物质产品的实物(功能)量,Pi表示第i类生态物质产品的单位价格调节服务价值Adjustingservicevalue土壤保持价值[15]Vl=Vlf+VlnVlf= AcˑCiˑPi(i=N㊁P㊁K)Vln=Acːρˑ24%ˑCVl为土壤保持总价值,Vlf为保持土壤肥力的经济价值(元/a),Vln为减少泥沙淤积的经济价值(元/a);Ac为土壤保持量(t/a),Ci为土壤中氮磷钾的纯含量(kg/kg),Pi为氮磷钾肥的出厂价格(元/kg),ρ为土壤容重(t/m3),C为水库清淤工程费用(元/m3)接下表9652卷6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谭宇辉等㊀恩施州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及驱动因素分析续表1一级分类Primaryclassification二级分类Secondaryclassification计算公式Formula备注说明Remark水源涵养价值[16]Vw=QwˑPwQw= li=1 mj=1 nk=1SijkˑJiˑRjˑKk(i=1,,l;j=1, ,m;k=1, ,n)Vw表示水源涵养总价值(元),Pw为平均市场水价(元/m3),Qw为涵养水源总量(m3/a),Sijk为生态系统面积(hm2),Ji为第i类降雨分区的年均降水量,Rj为第j类生态系统与裸地相比减少径流的效益系数,Kk为第k类区域的侵蚀性降雨比例洪水调蓄价值[17]Vfm= nj=1QjˑCweVfm为总洪水调蓄价值(元/a),Qj为第j类生态系统的洪水调蓄量(m3/a),Cwe为水库单位库容的工程造价及运营成本(元/m3)空气净化价值[18]Vap= nj=1QapjˑCjVap为空气净化价值(吸收大气污染物)(元/a),Qapj为第j类大气污染物的净化量(t/a),Cj为j类大气污染物的治理成本(元/t)水质净化价值[19]Vwp= nj=1QwpjˑCjVwp为水质净化价值(吸收水污染物)(元/a),Qwpj为第j类水污染物的净化量(t/a),Cj为j类水污染物的治理成本(元/t)气候调节价值[20]Vpt=( 2j=1FjˑSjˑd)ː(3600ˑR)ˑPeVpt为植物蒸腾价值(元/a),Fj为林地和草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蒸腾消耗热量,参照国内已有研究,林地㊁草地蒸腾吸热量分别为2837.27kJ/(m2㊃d)㊁969.83kJ/(m2㊃d),Sj为j类生态系统面积(m2);d为当地空调开放平均外天数;R为空调能效比,取3.0;Pe为电价,采用湖北省居民平均生活用电价格Vwe=(WaˑEpˑβ3600ˑR+WaˑEpˑγ)ˑPeVwe为水面蒸发价值(元/a),Wa为水体面积(m2),Ep为水面年平均蒸发量(mm),β为单位体积的水汽转化为相同温度的水蒸气需消耗的能量(kJ/m3),在气温25ħ环境下,取2.43ˑ106kJ/m;R为空调能效比,取3.0;γ为加湿器将1m3水转化为蒸汽的耗电量(kW㊃h),取125;Pe为电价,采用湖北省居民平均生活用电价格固碳释氧价值[21]Vcs= nj=11.63NPPjˑSjˑCcVcr= nj=11.2NPPjˑSjˑCoVcs为固碳(二氧化碳)价值,Vor为释氧(释放氧气)价值,NPPj为第j类生态系统的净生产力[t/(hm2㊃a)],通常通过CASA模型进行估算㊂Sj为第j类生态系统的面积(hm2),Cc为基于造林成本法得到的湖北省平均固碳成本(元/t),Co为市场工业制造氧气的价格(元/t)文化服务价值Culturalservicevalue景观游憩价值[22]Vi=TC+TV+TSTV=HˑWTS=ʏp0㊃f(x)dxVi为景观游憩价值,TC为旅行费用,TV为旅行时间价值,TS为消费者的剩余值;H为游客在景点游览的时间(h),W为当地平均工资率(元/h);x为追加费用,f(x)为需求曲线;Pm为最大追加费用生物保育价值[23]UT=(1+0.1ˑ xm=1Em+0.1ˑ zr=1Or)ˑSlˑAUT为实测林分年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元/a),Em为实测林分或区域内物种m的濒危指数;Or为实测林分或区域内物种r的古树年龄指数;x为计算濒危指数物种数量;z为计算古树年龄指数物种量;Si为单位面积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量[元/(hm2㊃a)]1.3.2㊀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㊂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在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时间因子,在解决截面数据样本数量有限的同时,兼顾考虑了时间与空间的非平稳性,能有效估计因子参数[24],模型如下:Yi=β0(ui,vi,ti)+ pk=1βk(ui,vi,ti)Xik+εi(1)式中:X与Y分别为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ui,vi,ti)为第i个样本单元的时空坐标;P为解释变量个数;β0(ui,vi,ti)为截距项;βk(ui,vi,ti)为第k个解释变量的估计系数;εi为模型残差㊂该研究以ArcGIS10.8软件为平台,采用Huang等[25]制作的GTWR插件实现时空地理加权回归,其中带宽采用AICc优化设置,时空距离参数比值为1,GEP作为被解释变量,驱动因子作为解释变量,回归结果相关参数为:Bindwidth0.2832㊁Sigma27.9310㊁ResidualSquqres62411.11㊁AICc816.25㊁R20.9883㊁AdjustedR20.9872㊁Spatio⁃temporalDis⁃tanceRatio2.5046㊂从拟合优度看,R2与矫正后的R2均高于0.98,表明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能够较好地测度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㊂2㊀研究结果2.1㊀生态产品价值年际变化㊀年际变化能够较好地反映恩施州生态产品价值的变化特点,该研究选取2011㊁2014㊁2017和20204个时间节点分析GEP的年际变化情况,结果如表2所示㊂07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安徽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4年表2㊀恩施州生态产品价值变化(2011 2020)Table2㊀ChangesofGEPinEnshiPrefecture(2011-2020)类别Category2011年价值量Magnitudeofvalue亿元占比Propo⁃rtion%2014年价值量Magnitudeofvalue亿元占比Propo⁃rtion%2017年价值量Magnitudeofvalue亿元占比Propo⁃rtion%2020年价值量Magnitudeofvalue亿元占比Propo⁃rtion%年均增长率Annualgrowthrateʊ%20112014年20142017年20172020年20112020年物质供给价值Materialsupplyvalue246.224.07314.614.93386.545.43533.267.199.267.6212.6512.95调节服务价值Adjustingservicevalue5292.3087.405374.2084.175764.3681.036089.8482.110.522.421.881.67文化服务价值Culturalservicevalue516.568.53695.9810.90963.1113.54793.9110.7011.5812.79-5.865.97生态产品价值Ecologicalproductvalue6055.08100.006384.79100.007114.01100.007417.01100.001.823.811.422.50㊀㊀2011㊁2014㊁2017和2020年恩施州GEP总量分别为6055.08亿㊁6384.79亿㊁7114.01亿和7417.01亿元,逐年增长,2011 2020年的年均增长率为2.50%㊂2011 2014年,GEP总量年均增长率为1.82%,低于年均增长率;2014 2017年,GEP总量年均增长率为3.81%,高于年均增长率;2017 2020年,GEP总量年均增长率为1.42%,低于年均增长率,且低于2011 2014年的平均增长率㊂2011 2020年GEP增速呈现先增后减的 A 型趋势,不同时段增长速度有明显差异㊂2011 2020年,恩施州生态系统物质供给价值㊁调节服务价值㊁文化服务价值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95%㊁1.67%㊁5.97%,物质供给价值增速>文化服务价值增速>调节服务价值增速㊂从结构上看,恩施州GEP主要由调节服务提供,占比80%以上,呈现波动下降的态势;物质供给和文化服务对恩施州GEP的贡献较低,占比均在15%以下,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㊂2011 2020年,恩施州GEP内部结构呈现出动态调整优化的特点㊂从增速上看,2011 2017年文化服务价值年均增速快于物质供给价值和调节服务价值年均增速,物质供给价值年均增速呈波动加速状态,调节服务价值年均增速相对较慢;2017 2020年文化服务价值年均增速低于物质供给价值,呈现负增长,原因在于新冠疫情导致人员流通减少㊁旅游经济下滑,恩施州旅游业及相关服务产业遭受重创,文化服务价值增长停滞㊂2.2㊀供给水平的空间分异㊀用单位面积生态产品价值(即每平方公里生态产品的价值量,地均生态产品价值)衡量恩施州各县市生态系统的生态产品产出水平,利用ArcGIS10.8对各县市不同时间段的地均生态产品价值(GEP)㊁地均物质供给价值(WZGJ)㊁地均调节服务价值(TJFW)㊁地均文化服务价值(WHFW)进行可视化,并采用自然间断法分级显示,如图2所示㊂㊀㊀2011 2020年,各县市地均生态产品价值总量㊁地均物质供给价值㊁地均调节服务价值㊁地均文化服务价值逐年上升,生态产品供给水平呈增长趋势㊂各县市地均生态产品价值总量在23.46万 33.85万元/hm2㊁地均物质供给价值0.86万 2.52万元/hm2㊁地均调节服务价值18.91万 29.00万元/hm2㊁地均文化服务价值1.60万 9.60万元/hm2变化,县市间生态产品供给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整体来看,巴东县㊁鹤峰县生态产品供给水平最高;细分来看,恩施市㊁宣恩县㊁来凤县生态物质供给水平相对较高,巴东县㊁鹤峰县㊁咸丰县㊁来凤县生态调节服务供给水平相对较高,恩施市生态文化服务供给水平高于其他县市㊂2.3㊀生态产品影响因素分析㊀将GEP作为被解释变量,年降水量(NJSL)㊁林地面积(NDMJ)㊁人均GDP(RJGDP)㊁城镇化率(CZHL)作为解释变量,用GTWR模型分析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间的相关性,对局部样本可视化,如图3所示㊂㊀㊀总体上看,各县市不同影响因子的回归系数各不相同并具有显著影响(P<0.05),且在时间序列上发生变化;8县市年降水量㊁林地面积㊁人均GDP的回归系数均为正数,对各县市GEP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随着年降水量㊁林地面积㊁人均GDP的增加,各县市GEP相应增大;2011 2020年,城镇化率因子的回归系数由负变正,说明随着城镇化率的增加,其对GEP的影响逐渐由负影响变为正向促进,具有阈值效应㊂对比来看,利川市㊁咸丰县㊁来凤县年降水量回归系数绝对值相对较大,恩施市㊁建始县㊁巴东县绝对值相对较小;利川市㊁咸丰县㊁来凤县林地面积回归系数相对较大,恩施市㊁建始县㊁巴东县回归系数相对较小;利川市㊁恩施市㊁建始县人均GDP回归系数相对较大,巴东县㊁鹤峰县㊁来凤县的回归系数相对较小;2011 2016年8县市城镇化率回归系数为负数,2017 2020年8县市回归系数为正数㊂3㊀讨论2011 2020年,恩施州年平均GEP为6658.5亿元,其中物质供给价值占比为5.43%㊁调节服务价值占比82.31%㊁文化服务价值占比12.26%,GEP内部结构表现为调节服务价值>文化服务价值>物质供给价值,与欧阳志云等[4]在浙江丽水市㊁赵寅成等[26]在安徽六安市㊁白玛卓嘎等[27]在四川甘孜州㊁牟雪洁等[28]在北京延庆区㊁董天等[29]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同类研究结果类似㊂欧阳志云等[4]提出,根据GDP与GEP的增长趋势和关系,可以评估一个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进展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与趋势㊂恩施州GDP由2011年的458.42亿元增长到了2020年的1117.70亿元[17],年均增长率15.98%,GEP与GDP双增长,GDP增速大于GEP增速,全州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生态文1752卷6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谭宇辉等㊀恩施州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及驱动因素分析明建设成效显著,与2019㊁2021年恩施州先后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实践创新基地命名相印证㊂图2㊀恩施州各县市生态产品价值供给水平时空演变(2011 2020)Fig.2㊀TemporalandspatialevolutionmapofGEPsupplylevelinEnshiPrefecture(2011-2020)㊀㊀该研究得出年降水量㊁林地面积㊁人均GDP㊁城镇化率因子对恩施州生态产品价值具有显著影响,与国内其他研究得出的自然气象㊁土地利用㊁经济水平㊁社会人口等因素对GEP有影响[30-32]的结论趋于一致㊂GTWR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时间不同县市年降水量㊁林地面积㊁人均GDP㊁城镇化率因子的回归系数存在差异,印证了生态系统服务驱动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的复杂性,与邓煌炜等[13]的研究结论相似㊂利川市㊁咸丰县㊁来凤县年降水量与GEP的相关性较强,主要原因是上述县市是恩施州传统的农牧物质产品产出大县,而降水对农作物生长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间接影响生态物质供给价值㊂林地是恩施州最主要的用地类型,提供了大量的林业产品和调节服务产品,林地面积与GEP总体正相关,但受林地占比㊁林相品种㊁林地等级质量的不同,以及天然林保护㊁退耕还林和石漠化治理等生态治理差异,回归系数在县市间表现出空间异质性㊂人均GDP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的风向标,27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安徽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4年图3㊀不同因子对恩施州生态产品价值影响的时空分异特征(2011 2020)Fig.3㊀TemporalandspatialdifferentiationcharacteristicsofdifferentfactorsaffectingtheGEPinEnshiPrefecture(2011-2020)回归系数均为正,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对GEP有正向促进作用,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是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生态物质产品及生态功能服务单位价格,第二是经济繁荣与产业发展互促,如农林牧渔产品的精深加工和旅游文化产业的繁荣会促进放大生态产品价值;因经济产业发展状况差距,各县市人均GDP对GEP的影响表现出空间异质性㊂城镇扩张会减少耕地㊁林地㊁水域等能提供重要调节服务功能的生态用地,从而导致生态产品价值降低;但城镇化又会带来产业繁荣和经济发展,对生态产品价值具有增益放大效应;2011 2016年,恩施州城镇率快速增长,由32.53%增长至41.88%,城镇化增益效应小于城镇化占用生态用地负面影响,城镇化率与GEP负相关;2017 2020年,恩施州城镇化率增速变缓,只从41.88%增长至45.56%,城镇化增益效应大于其负面影响,城镇化率与GEP正相关;因各县市发展基础㊁城镇化路径和速度不同等原因,城镇化率回归系数表现出时空差异㊂4㊀结论利用多源数据,结合统计分析㊁空间可视化等手段,核算了恩施州2011 2020年的GEP,并运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GEP的主要影响因素㊂具体结论如下:(1)2011 2020年,恩施州年平均GEP为6658.5亿元,3752卷6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谭宇辉等㊀恩施州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及驱动因素分析结构上调节服务价值>文化服务价值>物质供给价值;GEP呈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2.50%,物质供给价值增速>文化服务价值增速>调节服务价值增速;GEP与GDP双增长,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㊂(2)2011 2020年,恩施州各县市地均生态产品价值㊁地均物质供给价值㊁地均调节服务价值㊁地均文化服务价值分别在23.46万 33.85万㊁0.86万 2.52万㊁18.91万 29.00万和1.60万 9.60万元/hm2间波动变化,且不同县市间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空间异质性㊂(3)2011 2020年,恩施州年降水量㊁林地面积㊁人均GDP㊁城镇化率对GEP具有显著影响(P<0.05),不同因子的回归系数在县市间存在空间差异㊂其中,年降水量㊁林地面积㊁人均GDP对GEP正向促进;城镇化率因子的回归系数由负变正,表明对于恩施州这种城镇化率较低的重点生态功能区,随着城镇化率的提升,其对GEP的影响逐渐由负面影响变为正向促进,表现出阈值效应㊂参考文献[1]欧阳志云,靳乐山.面向生态补偿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85.[2]张林波,虞慧怡,李岱青,等.生态产品内涵与其价值实现途径[J].农业机械学报,2019,50(6):173-183.[3]谢高地,张彩霞,张雷明,等.基于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改进[J].自然资源学报,2015,30(8):1243-1254.[4]欧阳志云,林亦晴,宋昌素.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研究:以浙江省丽水市为例[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20,45(6):80-85.[5]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Z].2012.[6]李克勤,张惠远.湖北恩施州㊁十堰市生态价值研究[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7]程水源.‘硒与恩施“科普丛书:硒与产业[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8]恩施州统计局,恩施州调查队,恩施州调查监测分局.恩施州统计年鉴2020[M].恩施:恩施州统计局,2020.[9]恩施州林业局.恩施州自然保护地融合优化预案[Z].2020.[10]赵士洞,张永民.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集(一)[M].赖鹏飞,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B39-B47.[11]SUNX,TANGHJ,YANGP,etal.SpatiotemporalpatternsanddriversofecosystemservicesupplyanddemandacrosstheconterminousUnitedStates:Amultiscaleanalysis[J].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2020,703:1-17.[12]WUX,LIUSL,ZHAOS,etal.Quantificationanddrivingforceanalysisofecosystemservicessupply,demandandbalanceinChina[J].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2019,652:1375-1386.[13]邓煌炜,廖振良.生态系统服务驱动因素及供需研究进展[J].环境科技,2020,33(1):74-78.[14]马国霞,於方,王金南,等.中国2015年陆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7,37(4):1474-1482.[15]任志远,李晶.陕南秦巴山区植被生态功能的价值测评[J].地理学报,2003,58(4):503-511.[16]景兆鹏,马友鑫.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评估[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32(9):87-93.[17]赵同谦,欧阳志云,王效科,等.中国陆地地表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03,18(4):443-452.[18]从日征,王兵,牛香,等.陕西省森林生态系统净化大气环境功能价值评估[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7,32(5):75-82.[19]姚鑫,杨桂山.自然湿地水质净化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9,28(5):825-832.[20]王莉雁,肖燚,欧阳志云,等.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县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研究:以阿尔山市为例[J].中国人口㊃资源与环境,2017,27(3):146-154.[21]武文婷,夏国元,包志毅.杭州市城市绿地固碳释氧价值量评估[J].中国园林,2016,32(3):117-121.[22]张晓利,马力,鲁小珍,等.游憩价值评价方法探讨:以凤阳山自然保护区为例[J].中国人口㊃资源与环境,2011,21(S1):213-216.[23]王兵,郑秋红,郭浩.基于Shannon-Wiener指数的中国森林物种多样性保育价值评估方法[J].林业科学研究,2008,21(2):268-274.[24]沈杨,汪聪聪,高超,等.基于城市化的浙江省湾区经济带碳排放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20,35(2):329-342.[25]HUANGB,WUB,BARRYM.Geographicallyandtemporallyweightedre⁃gressionformodelingspatio⁃temporalvariationinhouseprices[J].Inter⁃nationaljournalofgeographicalinformationscience,2010,24(3):383-401.[26]赵寅成,孙雷,岳正波,等.安徽省六安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21,49(4):73-77.[27]白玛卓嘎,肖燚,欧阳志云,等.甘孜藏族自治州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研究[J].生态学报,2017,37(19):6302-6312.[28]牟雪洁,王夏晖,张箫,等.北京市延庆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及空间化[J].水土保持研究,2020,27(1):265-274,282.[29]董天,张路,肖燚,等.鄂尔多斯市生态资产和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评估[J].生态学报,2019,39(9):3062-3074.[30]赵晓冏,苏军德,王建,等.甘肃省生态服务供需关系及影响因子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1,41(10):4926-4941.[31]虎陈霞,郭旭东,连纲,等.长三角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嘉兴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7,26(3):333-340.[32]姚成胜,朱鹤健,吕晞,等.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因子对福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09,24(2):225-233.47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安徽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4年。
5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
附件5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2020年)国家林业局二〇一三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 (1)第一节区域概况 (1)一、规划范围 (1)二、自然条件 (1)三、社会经济 (3)四、扶贫开发 (4)第二节生态功能定位 (5)第三节主要生态问题 (6)一、生物多样性退化 (6)二、水土流失和石漠化严重 (7)三、经济社会落后导致自身承担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能力弱 (8)四、自然灾害威胁大 (8)五、生态脆弱与资源开发的矛盾突出 (9)第四节生态保护与建设现状 (9)一、生态工程建设 (9)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 (11)三、生态保护与建设总体态势 (12)第二章指导思想与原则目标 (13)第一节指导思想 (13)第二节基本原则 (14)一、全面规划,突出重点 (14)二、保护优先,科学治理 (14)三、合理布局,分区施策 (15)四、以人为本,改善民生 (15)第三节规划期与规划目标 (16)一、规划期 (16)二、规划目标 (16)第三章总体布局 (18)第一节功能区划 (18)一、区划原则 (18)二、功能区划 (18)第二节建设布局 (19)一、武陵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 (19)二、武陵山水土流失控制区域 (23)第四章主要建设内容 (27)第一节生物多样性保护 (27)一、资源调查 (27)二、禁止开发区域划建 (27)三、加强禁止开发区域能力建设 (30)第二节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综合治理 (32)一、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 (32)二、降低地质灾害风险 (32)三、全面实施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防治工程 (33)四、加强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 (33)第三节生态扶贫建设 (35)一、生态产业 (35)二、农林实用技术培训 (37)三、人口易地安置 (37)第四节配套建设 (38)一、防灾减灾 (38)二、基础设施设备 (40)第五节生态监管 (41)一、生态监测管理系统 (41)二、空间管制与引导 (42)三、生态监测评估方法 (43)第五章政策保障 (44)第一节政策需求 (44)一、生态补偿政策 (44)二、生态移民和易地扶贫搬迁的配套扶持政策 (44)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 (45)第二节保障措施 (45)一、法律保障 (45)二、资金保障 (46)三、技术保障 (46)四、考核体系 (48)附表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域名录附图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位置图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区域概况一、规划范围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以下简称“武陵山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包括湖北省、湖南省和重庆市的25个县(市、区),总面积65571平方公里,人口1137.3万人。
武陵山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思考
武陵山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思考武陵山民族地区位于中国的湖南省境内,是一个以少数民族聚居为主的地区。
由于地处山区,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挑战。
为了有效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必须制定相应的立法措施。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包括环境保护法、林业法、水资源管理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可以明确规定对于武陵山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的保护责任和权利,并明确了责任主体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义务。
法律法规还可以规定一些制约因素,例如限制砍伐原始森林、严禁乱扔垃圾等,从而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
加强执法力度。
制定法律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法律的执行,确保法律得到有效落实。
可以加强对生态环境破坏行为的监督和检查,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以起到震慑的作用。
增加监督机构的资金和人员投入,提高执法水平和效果。
加强教育宣传。
加强对武陵山民族地区居民的环保意识教育和宣传,增强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可以通过举办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在学校进行教育等方式,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性。
可以加强对游客和外地人员的宣传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形成一种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的氛围。
第四,加强合作与交流。
将武陵山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全省范围内的工作,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合作与交流,形成合力。
可以建立联络机制,定期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集中力量解决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难题和问题。
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和做法,加快解决问题的步伐。
加强生态补偿机制。
由于武陵山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对一些生活和经济活动进行限制或调整,可能会对当地居民的利益产生影响。
应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因环保措施影响了居民的正当利益给予相应的补偿,确保居民的生活得到保障。
保护武陵山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需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加强教育宣传、加强合作与交流,同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形成多方合力,共同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
长江重点生态区(含川滇生态屏障)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
长江重点生态区(含川滇生态屏障)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长江重点生态区(含川滇生态屏障)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长江重点生态区域涉及四川、云南、贵州、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11个省(市),含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三峡库区水土保持、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与水土保持、大别山水土保持等6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以及洞庭湖和鄱阳湖等重要湿地。
本区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川滇生态屏障所在区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自然生态状况本区域大部分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降水量500—1400毫米,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9012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33%;具有复杂的地质构造和多样的地貌类型,包括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等类型。
土壤以红壤、黄壤、黄棕壤和黄褐土为主。
本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拥有多种高等植物,约280种哺乳动物、700多种鸟类、300多种爬行和两栖动物、370多种鱼类,是大熊猫、金丝猴、江豚、中华鲟、珙桐等珍稀动植物的主要栖息地,是我国重要的物种资源宝库。
二、主要生态问题本区域林草植被质量整体不高,河湖、湿地生态面临退化风险,水土流失、石漠化题目突出,水生生物多样性受损严重。
主要表现在,丛林多以杉、松为主的人工纯林,每公顷丛林蓄积量88.45立方米,低于全国均匀程度;长江中下游湖泊、湿地萎缩,洞庭湖、鄱阳湖枯水期显著提前、枯水位明显下降,两湖流域生态系统功用遭到影响;水土流失严重,面积达3540万公顷;石漠化面积约1000万公顷,占全国的80%;矿产开辟对生态破坏较为严重;重大有害生物灾祸频发、危害严重,长江水生物种多样性下降,多种珍稀物种濒临灭尽,中华鲟、达氏鲟、胭脂鱼、“四大家鱼”等鱼卵和鱼苗大幅削减,长江上游受要挟鱼类品种占全国受要挟鱼类总数的40%,江豚面临极危态势。
三、主攻方向牢固树立“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辟”的理念,以推动亚热带丛林、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综合整治和自然恢复为导向,容身川滇丛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用区等6个国度重点生态功用区,加强丛林、河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继续施行天然林保护、退耕退牧还林还草、退田(圩)还湖还湿、矿山生态修复、土地综合整治,鼎力大举展开丛林质量精准提升、河湖和湿地修复、石漠化综合治理等,切实加强盛熊猫、江豚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恢复,进一步加强区域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用,逐步提升河湖、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效劳功用,加快打造长江绿色生态廊道。
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生态风险评价
通讯作者 : 彭羽( 1 9 7 3一) , 男( 汉) , 河南潢川人 , 中央民族 大学生命 与环境 科学学 院副 教授 , 研究方 向 : 生 态 规 划 与
评价.
9 2
中 央 民族 大学 学 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第 2 2卷
4 结 果 与 讨论
风险高的地 区, 降低 生 物 多 样 性 的 损 失 .
关键词 : 生物多样性 ; 生 态 风 险评 价 ; 武 陵 山 区 ;大 尺 度 评 价
中图分类号 : X 8 2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5 ・ 8 0 3 6 ( 2 0 1 3 】 0 4 - 0 0 8 9 - 0 5
武 陵山 区生物 多样 性生 态风 险高发 区分布较 为 集 中 , 根据 不 同的风 险源 特点 , 需要 采 取不 同 的应对
措施 ( 表 2 ) .
表 2 生 态风 险分 布 及 管 理 策 略
T a b . 2 T h e ma n a g e me n t s t r a t e g y a nd t h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e c o l o g i c a l r i s k s
2 0 0 8 一 B 0 8 0 4 4 ) ; 国 家 民 委 科 研 项 目( N o . 1 2 Z Y Z 0 0 1 ) ; 中 央 民族 大 学 自主科 研 项 目青 年 基 金 .
作者简介 : 米 凯( 1 9 8 9一) , 男( 回族 ) , 山东泰 安人 , 中央 民 族 大 学 生 命 与 环 境 科 学 学 院 生 态 学 硕 士 研 究 生 .研 究 方
武陵山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思考
武陵山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思考武陵山地区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生态环境敏感地区的代表,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改变对当地居民生存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据统计,近年来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退化情况日益严重,湖泊、水库的水质恶化,草地荒漠化和植被覆盖度下降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为了保障当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定出一套针对武陵山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措施。
一、明确生态保护的基本原则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的出发点是明确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原则,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与生态和人类需求的统一。
针对武陵山地区应当建立生态保护的基本规则,实行保护优先和防治为主的原则,并以环境综合治理为手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法实施和执行的监督,稳步推进环境执法与监管体制改革。
二、加快生态保护区划和立法工作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重点在于建立生态保护区划,划定生态保护区的范围和强度,加强生态向周边区域的影响防控。
针对武陵山地区的特长特性,应当加快制定生态保护区地图,并建立既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生态保护区,又可保护该区域独特的地理、生态及文化资源的立法规范。
建立生态保护区,可防止环境资源的过度开采和利用,避免环境质量的恶化,还能够推动当地生态文明建设。
三、制定生态保护工程和项目的审批程序在制定生态保护立法时,需要制定生态保护工程和项目的审批程序,明确生态保护工程和项目申请、审批及监管程序,通过加强生态保护工程和项目的规范化管理,保障生态保护工程和项目的顺利实施,推进武陵山地区的生态保护工作。
四、重点加强对环境污染及其影响因素的监察环境监察是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的重要环节,加强对环境污染及其影响因素的监察是当务之急。
为加强监察工作,应定期对污染物排放、土地利用、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全面发现、排查和监察,对生态环境资质符合要求的企业予以奖励,对污染环境的单位实行惩罚和追究责任。
五、完善生态保护法律责任制和政策体系针对生态保护工作中的问题,应完善生态保护法律责任制和政策体系,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和技术手段,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态民众教育,壮大环境保护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武陵山片区保护性开发建设研究
是 中国 巨大 的碳 汇和 氧 吧 。武 陵 山片 区森林 覆 盖 率达
5 3 % ,是我 国亚热 带森林 系统核心 区 ,为此 ,在 武陵 山
片区开发 中,只 有走保护性开 发建设 的路径 ,突 出生态
扰 。一是传统 的小 生产发展理念 。靠山吃 山、靠 水吃水
导思想 。根据2 0 1 1 年6 月 《 全 国主体功 能区规 划 》的规
定 ,武 陵山片区属于 限制开发 区域 ,是 国家的重点生态 功能区 。国家 出台的武陵山 片区规划 更是将 其定位为长
2 0 1 3 . 0 3 f 中国国情国力 f 55
目,抬高新 建项 目的环保 门槛 ,逐步提 高产业 的低碳 化
水平 。三是推进 关键 领域 的技 术创新。加 大科研投入 , 加 强生态环境治理 和保护 、资源节约 、节 能、新 能源开 发和 应用推广 等方面 的技 术研 发 ,开发利 用低碳 能源 ,
现 ,又是进 一步巩 固保 护性开 发成果 的重要 保障 ,一是
能 源产 业体 系 ; 以绿色 食 品 、有机 食 品 的生 产开 发 为 重 点 ,打 造绿 色产 业工程 ;以旅游业 为龙 头 ,促进现代 服务 业的发展 ;逐 步关停 高投 入、高排放 、高污 染的项
山片区文化 资源的创 意开 发。 4 . 以民生发展为主题,营造共享开发成果环境
民生 和社 会 事 业 的发 展 既 是保 护 性开 发成 果 的体
3 . 实行保护性开发建设是彰显 “ 中国绿心”生态特质
的必然要求 武 陵山处于 中部 丘陵 向西部高原过 渡地带 ,境 内森
开发 建设 ,推进连 片特 困地 区区域发展与扶 贫攻坚 的战
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保护区建设的策略和方案
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保护区建设的策略和方案1.制定和执行保护政策:政府应制定各类保护政策,包括法律和法规,以保护生物多样性。
这些政策应促进可持续的开发,限制资源的非法利用,以及推动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2.设立保护区:建立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这些保护区可以是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等。
保护区的设立需要考虑物种的分布和迁徙路径,为物种提供适宜的栖息地,以及保护重要的生境和生态系统。
3.加强监测和研究:监测和研究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和趋势对于保护工作至关重要。
通过采集数据和使用先进的技术,可以更好地了解物种的分布、数量和状况。
这些信息可以用于调整保护策略和预测可能的风险。
4.保护关键物种:针对濒危物种的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点之一、制定并执行保护计划,包括栖息地恢复、禁止非法猎捕和贸易,以及推动人工繁殖和保护区管理计划。
5.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和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组织宣传活动、教育项目和社区参与,可以增加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视,并鼓励人们采取积极的行动。
6.加强跨界合作:生物多样性保护需要跨界合作和共同努力。
国际组织、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和社区应加强合作,共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制定和执行保护策略。
7.促进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的破坏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一个主要原因。
通过推动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可以减少生物多样性的威胁。
这包括鼓励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推动绿色经济和减少对有害物质的使用。
8.制定红色名录和监管制度:通过制定红色名录和建立监管制度,可以监测和保护濒危物种。
红色名录对濒危和受威胁的物种进行分类和评估,监管制度则限制对这些物种的捕获、贸易和使用。
总之,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组织、科研机构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通过制定和实施保护政策,设立保护区,加强监测和研究,保护关键物种,宣传和教育,跨界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制定红色名录和监管制度等方案和策略,可以更好地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
加强湖北武陵山区生态保护
加强湖北武陵山区生态保护
湖北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
【期刊名称】《世纪行》
【年(卷),期】2013(000)005
【总页数】1页(P14)
【作者】湖北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美丽中国”背景下的生态道德建设--以湖北武陵山区生态文明建设为例 [J], 姜喜咏;李昌英;张繇曦
2.“美丽中国”背景下的生态道德建设--以湖北武陵山区生态文明建设为例 [J], 姜喜咏;李昌英;张繇曦;
3.论山区生态经济管理——以湖北省武陵山区为例 [J], 张安录
4.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湖北省水利厅湖北省生态环境厅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和管理工作的通知[J],
5.湖北武陵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对策研究 [J], 段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质量发展下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生态保护与发展路径
环渤海经济瞭望 │ 2020.887区域经济◆ 高质量发展下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生态保护与发展路径陈 真摘要: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虽然目前经济基础较差、发展水平不高,但其生态优势是该地区最大的资源优势,同时也是最大的发展优势。
在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大背景下,必须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加快生态建设,推进生态发展,实现经济的生态化与生态的经济化,也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双赢,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关键词: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生态发展;基本路径一、前言2020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谋划推动重庆主城区都市圈和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一区两群”协调发展。
对于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重庆市政府做出的功能定位是:突出“山水、民俗”特色,促进生态康养、文化旅游、特色资源加工等产业发展,把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建设成为武陵山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这样的定位是基于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生态发展、绿色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该地区发挥比较优势的必然抉择,更是推动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生态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生态及经济发展概况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生态良好,其发展的最大优势就在于生态。
主要体现为“山青水秀气新”。
山青: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森林覆盖率达60%左右,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近10个百分点,尤其是酉阳县森林覆盖率高达63%,负氧离子含量是重庆主城的100倍左右;水秀: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除城市河流外,其他地方水质均达3级饮用水标准;空气清新: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345天以上,比重庆主城净多20天以上。
所以,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被称之为“重庆之肺”。
但从客观来讲,该地区的资源承载力有限,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比例相对较大,自然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生态修复周期相对较长。
从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因历史、地理等原则,其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水平相对不高。
武陵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与评估
完成武陵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东北部地区湖南省 2 县(桑植县和张家界市辖区)的高等植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 阐明抽样区高等植物的分布格局、物种种类、生境类型、受威 胁因素、重点物种就地和迁地保护现状,分析重点物种的种群 变化及原因,明确主要威胁因素,形成总体评价及生物多样性 保护对策建议。
- 100 -
鹤峰县 10 个县域;湖南省桃源县、石门县、张家界市辖区、慈 利县、桑植县、沅陵县、保靖县、古丈县、永顺县、龙山县 10 个县域;重庆市黔江区、江津区、南川区、武隆县、石柱县、 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 8 个县域;贵州省桐梓县、绥阳县、 正安县、道真县、务川县、习水县、赤水市、江口县、思南县、 印江县、德江县、沿河县、松桃县 13 个县域;四川省合江县、 叙永县、古蔺县 3 个县域。
化及原因,明确主要威胁因素,形成总体评价及生物多样性保 护对策建议。
课题 1.4 武陵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西部地区高等植 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
完成武陵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西部地区的高等植物 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该区域包括贵州省 2 县(赤水县和习水 县)及重庆市 1 区(南川区),阐明抽样区高等植物的分布格局、 物种种类、生境类型、受威胁因素、重点物种就地和迁地保护 现状,分析重点物种的种群变化及原因,明确主要威胁因素, 形成总体评价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建议。
- 106 -
省 5 县(赤水县、习水县、务川县、印江县、江口县)和重庆 市 1 区(南川区)鸟类多样性及重点鸟类种群的本底调查,分 析鸟类多样性及重点鸟类种群的时间动态变化及原因,明确区 域鸟类多样性及重点鸟类的受威胁因素,提出项目区域鸟类多 样性保护与监管对策建议。
武陵山区生态可持续发展与特色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武陵山区生态可持续发展与特色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作者:谈玉婷来源:《科技创业月刊》 2015年第4期谈玉婷(中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保护与利用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生态条件优越、经济基础薄弱是武陵山区的最显著特点。
生态是武陵山片区最大的王牌和最大的优势。
武陵山区特色植物资源丰富,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商品材、中药材和果品基地。
对武陵山区特色植物资源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结合其产品市场、产品开发现状,从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进行了重点分析,强调武陵山区特色植物资源的开发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特色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武陵山区;生态;特色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F323.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4.003保护和开发利用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生态条件优越、经济基础薄弱是武陵山区的最显著特点。
2008年,国家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2008〕年35号公告发布《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把“武陵山区”列入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域。
该区不仅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区,而且具有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等重要的生态功能。
要想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和发展,离不开生物资源的产品开发与保护。
针对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亟需找到一种在保护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又能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
1武陵山区特色植物资源开发的优势武陵山片区包括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交界地区的71个县。
其中属于湖北省有11个县,地理位置处于鄂西南高山区地势险峻,且气候属于亚热带向温带过渡型气候,植被茂盛。
山区气候湿润温和,山川秀美,物产丰饶,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资源富集区,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
1.1特色植物资源丰富与其他地区相比,武陵山区的最大特点就是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林木众多且森林覆盖率较高。
武陵山区生态可持续发展与特色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武陵山区生态可持续发展与特色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一、背景介绍武陵山区位于中国中部地区,横跨湖南、湖北、广西三省区,是我国主要的山地生态区之一。
这里土地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丰富,被誉为“中国南方山地绿色之肺”。
然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武陵山区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为了保护山区生态环境,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必须要进行生态可持续发展与特色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本文将对武陵山区生态可持续发展与特色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深入探讨。
二、生态可持续发展2.1 生态建设武陵山区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土地得年久失修,植被退化,水土流失严重。
为了保护武陵山区的生态环境,必须要进行生态建设。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环境保护法规的制定与执行。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绿地面积和植被覆盖率。
•积极开展生态系统修复与建设,例如植树造林、草原恢复等。
•河湖水库的维护与治理,加强水资源保护。
2.2 垃圾分类处理垃圾污染是武陵山区生态环境面临的一大难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推广垃圾分类处理。
具体措施包括:•推动垃圾分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加强收集、运输、存放和处理设施的建设与运营,提高垃圾分类处理效率。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垃圾分类意识和居民参与率。
三、特色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武陵山区是一个物种多样性极高的地区,拥有大量珍稀特色植物资源。
开发和利用这些植物资源不仅有助于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3.1 植物资源种植通过加强植物种质资源保护,挖掘与保护植物品种特色,大力发展和扶持特色植物产业。
针对当地气候环境和土壤特点,引进优良植物品种,通过规范化、标准化和品牌化等手段提高特色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益。
3.2 特色植物加工加强特色植物加工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一批有益于当地经济发展和特色植物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加工项目。
通过产品的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增加就业岗位,从而推动当地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
自然资源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6795号建议的答复
自然资源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6795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自然资源部•【公布日期】2021.06.25•【文号】自然资人议复字〔2021〕27号•【施行日期】2021.06.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6795号建议的答复自然资人议复字〔2021〕27号石丽平代表:您提出的《关于支持申报贵州省武陵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建议》收悉。
建议对于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筑牢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
该建议由我部会同财政部办理。
现答复如下:一、相关背景情况武陵山区是以武陵山脉为中心,以土家族、苗族、侗族为主体的湘鄂渝黔四省(市)毗邻地区,是长江重点生态区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
贵州梵净山作为武陵山脉主峰,是乌江与沅江的分水岭,梵净山更是因其独一无二的生物多样性,于2018年7月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作为全球保护级别最高的保护地,被誉为地球生物多样性的绿洲、动植物的基因宝库、全人类宝贵的遗产。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指导工作期间强调:“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要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科学推进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不断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这篇大文章。
”二、我部主要考虑我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努力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2021年,中央财政启动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已将贵州武陵山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纳入支持范围。
三、已经开展的工作和下一步打算(一)关于武陵山区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编制情况2020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其中布局了长江重点生态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将支持开展武陵山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工程。
印江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印江自治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印江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印江自治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11.14•【字号】•【施行日期】2017.11.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印江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印江自治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自治县人民政府有关工作部门:《印江自治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建设实施方案》已经自治县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印江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11月14日印江自治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建设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精神,探索资源能源富集、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区位重要、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模式,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国发〔2013〕30号)《关于印发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试行)的通知》(发改环资〔2013〕2420号)《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市委市政府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结合印江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印江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的意义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市西部,地处梵净山西麓。
年平均气温16.8℃、年平均降水量1110毫米,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物产富饶。
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0%,境内有珙桐、银杏、红豆杉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有黔金丝猴、穿山甲、大鲵等30余种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动物。
全县矿产资源种类多样,有锰、硅、镁、花岗石、玉带石、煤、硫铁矿、重晶石等50余种,其中花岗石、紫袍玉等产品蜚声全国,炼镁白云岩矿、硅石矿储量超过千万吨。
全县河流总长223公里,年径流量12.5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6万千瓦,已建成甘金桥、坨寨、阳坝等水电站10余座,电力支撑有保障。
长江重点生态区(含川滇生态屏障)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
长江重点生态区(含川滇生态屏障)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长江重点生态区域涉及四川、云南、贵州、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11个省(市),含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三峡库区水土保持、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与水土保持、大别山水土保持等6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以及洞庭湖和鄱阳湖等重要湿地。
本区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川滇生态屏障所在区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自然生态状况本区域大部分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降水量500—1400毫米,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9012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33%;具有复杂的地质构造和多样的地貌类型,包括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等类型。
土壤以红壤、黄壤、黄棕壤和黄褐土为主。
本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拥有14000多种高等植物,约280种哺乳动物、700多种鸟类、300多种爬行和两栖动物、370多种鱼类,是大熊猫、金丝猴、江豚、中华鲟、珙桐等珍稀动植物的主要栖息地,是我国重要的物种资源宝库。
二、主要生态问题本区域林草植被质量整体不高,河湖、湿地生态面临退化风险,水土流失、石漠化问题突出,水生生物多样性受损严重。
主要体现在,森林多以杉、松为主的人工纯林,每公顷森林蓄积量88.45立方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长江中下游湖泊、湿地萎缩,洞庭湖、鄱阳湖枯水期显著提前、枯水位明显下降,两湖流域生态系统功能受到影响;水土流失严重,面积达3540万公顷;石漠化面积约1000万公顷,占全国的80%;矿产开发对生态破坏较为严重;重大有害生物灾害频发、危害严重,长江水生物种多样性下降,多种珍稀物种濒临灭绝,中华鲟、达氏鲟、胭脂鱼、“四大家鱼”等鱼卵和鱼苗大幅减少,长江上游受威胁鱼类种类占全国受威胁鱼类总数的40%,江豚面临极危态势。
三、主攻方向牢固树立“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以推动亚热带森林、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综合整治和自然恢复为导向,立足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等6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加强森林、河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退牧还林还草、退田(圩)还湖还湿、矿山生态修复、土地综合整治,大力开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河湖和湿地修复、石漠化综合治理等,切实加强大熊猫、江豚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恢复,进一步增强区域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逐步提升河湖、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加快打造长江绿色生态廊道。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前言武陵山片区是全国首个启动的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是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典型亚热带动植物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长江流域水土保持、水源涵养以及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区,是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对接西部地区的过渡带,同时也是我国新阶段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作为整个武陵山片区的主体部分,其生态资源、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等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突出的特色。
建设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探索一种生态文明建设带动扶贫开发的新模式,率先为全国连片特困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及脱贫致富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的精神,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务院关于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的批复》(国函[2011]125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国发〔2013〕30号),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试行)》的通知,以及《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1—2020年)等文件精神编制本建设方案。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范围包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市、怀化市、邵阳市和娄底市全部县市区,常德市的桃源县和石门县,益阳市的安化县等45个县市区。
本《方案》基准年是2012 年,目标年是2017年。
目录目录 (2)第一章建设背景 (5)一、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5)1、经济发展稳步增长 (6)2、基础设施逐步改善 (6)3、社会民生持续改善 (6)4、生态建设全面推进 (7)二、建设优势 (7)1、生态资源禀赋独特 (7)2、生态区位功能显要 (8)3、生态产业特色鲜明 (8)4、生态文化底蕴深厚 (8)三、示范意义 (9)1、对率先在连片特困地区实现脱贫致富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9)2、对特困地区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9)3、对民族生态文化传承保护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10)4、对保障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10)四、面临的挑战 (10)第二章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12)一、指导思想 (12)二、基本原则 (12)三、战略定位 (13)四、主要目标 (14)第三章主要任务 (15)一、构建功能优化的空间布局体系 (15)1、构建“一纵三横五中心”城镇空间格局 (15)2、构建“两山三江七库”生态安全格局 (17)3、构建“五圈三带”农业空间格局 (18)二、构建“两型”引领的生态产业体系 (19)1、着力发展山地绿色农业 (20)2、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 (23)3、加快发展边贸物流业 (24)4、改造提升优势加工业 (25)三、构建资源节约的循环利用体系 (26)1、推进节能降耗 (26)2、发展循环经济 (27)3、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28)四、构建山川秀美的生态安全体系 (29)1、石漠化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29)2、构筑长江流域重要绿色生态屏障 (30)3、加大矿区环境综合整治 (33)4、推进城乡环境同建同治 (33)五、构建民族融合的生态文化体系 (34)1、弘扬生态文明理念 (34)2、倡导生态绿色消费行为 (35)3、加强民族生态文化保护与传承 (35)六、构建管用规范的制度创新体系 (36)1.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制度 (36)2.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 (36)3.推行市场化机制 (37)4、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 (37)5、实行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制度 (38)6.建立生态文明考核评价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 (38)七、构建自我发展的能力支撑体系 (38)1、强化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39)2、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39)3、强化基础工作能力建设 (40)第四章重大示范工程 (40)一、特色生态城镇建设工程 (41)二、绿色廊道建设工程 (42)三、美丽山村建设工程 (42)四、特色文化生态旅游工程 (43)五、生物、地貌多样性保护工程 (44)六、石漠化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 (45)七、矿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46)八、新能源开发利用工程 (47)九、山地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工程 (47)十、民族生态文化传承创新工程 (48)第五章组织实施 (49)一、加强组织协调 (49)二、加大政策支持 (50)三、强化资金保障 (51)四、推进方案落实 (51)五、强化监管评估 (51)附表: (52)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区域范围 (52)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指标体系 (53)第一章建设背景一、经济社会发展概况湖南省武陵山片区位于湖南中西部地区,是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主战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5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2020年)国家林业局二〇一三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 (1)第一节区域概况 (1)一、规划范围 (1)二、自然条件 (1)三、社会经济 (3)四、扶贫开发 (4)第二节生态功能定位 (5)第三节主要生态问题 (6)一、生物多样性退化 (6)二、水土流失和石漠化严重 (7)三、经济社会落后导致自身承担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能力弱 (8)四、自然灾害威胁大 (8)五、生态脆弱与资源开发的矛盾突出 (9)第四节生态保护与建设现状 (9)一、生态工程建设 (9)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 (11)三、生态保护与建设总体态势 (12)第二章指导思想与原则目标 (13)第一节指导思想 (13)第二节基本原则 (14)一、全面规划,突出重点 (14)二、保护优先,科学治理 (14)三、合理布局,分区施策 (15)四、以人为本,改善民生 (15)第三节规划期与规划目标 (16)一、规划期 (16)二、规划目标 (16)第三章总体布局 (18)第一节功能区划 (18)一、区划原则 (18)二、功能区划 (18)第二节建设布局 (19)一、武陵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 (19)二、武陵山水土流失控制区域 (23)第四章主要建设内容 (27)第一节生物多样性保护 (27)一、资源调查 (27)二、禁止开发区域划建 (27)三、加强禁止开发区域能力建设 (30)第二节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综合治理 (32)一、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 (32)二、降低地质灾害风险 (32)三、全面实施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防治工程 (33)四、加强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 (33)第三节生态扶贫建设 (35)一、生态产业 (35)二、农林实用技术培训 (37)三、人口易地安置 (37)第四节配套建设 (39)一、防灾减灾 (39)二、基础设施设备 (40)第五节生态监管 (41)一、生态监测管理系统 (41)二、空间管制与引导 (42)三、生态监测评估方法 (43)第五章政策保障 (45)第一节政策需求 (45)一、生态补偿政策 (45)二、生态移民和易地扶贫搬迁的配套扶持政策 (45)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 (46)第二节保障措施 (46)一、法律保障 (46)二、资金保障 (47)三、技术保障 (47)四、考核体系 (49)附表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域名录附图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位置图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区域概况一、规划范围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以下简称“武陵山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包括湖北省、湖南省和重庆市的25个县(市、区),总面积65571平方公里,人口1137.3万人。
表1-1 规划范围表二、自然条件武陵山脉自西向东蜿蜒境内,系云贵高原东缘武陵山脉东北部,西骑云贵高原,北邻鄂西山地,东南以雪峰山为屏。
武陵山脉由北东向南西斜贯全境,地势南东低、北西高,属中国由西向东逐步降低第二阶梯之东缘。
东部、东北部与湖南省怀化市交界;西南与贵州省铜仁市接壤;系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之地。
武陵山重点生态功能区内森林覆盖率59.87%,是我国亚热带森林系统核心区域、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
区域内水热条件较好,生境类型丰富;自第三纪以来,气候相对较稳定,受第四纪大陆冰川影响较小,物种资源丰富,属我国具有全球保护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素有“华中动植物基因库”之称。
区域分布有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灌丛、草丛等丰富的植被类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地带性植被。
区域有植物343 科、1770 属、6950种,其中被子植物5236种,裸子植物81种,蕨类植物712种,苔藓植物404种,地衣植物25种,藻类植物492种。
保存有世界闻名孑遗植物水杉、珙桐、银杏、南方红豆杉、伯乐树、鹅掌揪、香果树等;药用植物985种,其中杜仲、银杏、天麻、樟脑、黄姜等19种属国家保护名贵药材;种子含油量大于10%的油脂植物230余种;观赏植物91科216属383种;维生素植物60多种;色素植物12种。
是中国油桐、油茶、生漆及中药材重要产地。
区域动物种类繁多,有动物16纲、89目、390科、2693种,其中脊椎动物789种;脊椎动物中,哺乳动物135 种,鸟类344 种,爬行动物57 种,两栖动物50种,鱼类203种。
属国家和省政府规定保护动物201种。
区域水能蕴藏量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大,共有大小河流90多条,总流域面积30218平方公里。
水资源总量为412.3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达752万千瓦,可开发量458.3万千瓦,本区域岩溶发育强烈,暗河伏流多,地下水储量丰富,类型为裂隙岩溶水储量85亿立方米,占全区域水资源总量的21.4%。
三、社会经济经济发展。
2001年到2011年,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分别增长3.57倍和3.73倍,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分别增长2.34倍和2.36倍,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由35:30:35调整为22:37:41,城镇化率由16%增长到28%。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渝怀、枝柳等铁路,沪昆、渝湘等高速公路,张家界、黔江等机场,以及规划和建设中的渝利、黔张常高速和沪昆客运专线等跨区域重大交通项目,初步构筑起武陵山区对外立体交通大通道,具备了一定发展基础和条件。
社会事业。
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全面实现“普九”,2010年,7—15岁适龄儿童在校率达到98%,成人文盲率下降到2.2%;卫生医疗条件逐步改善,每万人有医护人员10.18人,拥有病床12.85张,所有乡镇都设立了卫生院,77.7%的村建立了村级卫生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9.73%。
民族文化。
区域民族融合和文化开放程度高,内外交流不存在语言文化障碍。
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以土家族、苗族、侗族文化为特色的多民族地域性文化,民俗风情浓郁,民间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
各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稳定。
四、扶贫开发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跨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交界面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也是重要的经济协作区,区域扶贫攻坚工作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按照中央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主战场的战略部署和国家区域发展的总体要求,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被列为国家首批扶贫攻坚示范点,武陵山重点生态功能区所属的25个县(市、区)全部属于片区扶贫攻坚范围。
第二节生态功能定位武陵山重点生态功能区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植物分布区,拥有多种珍稀濒危物种,是具有全球保护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
同时,区域是清江和澧水的发源地,对减少长江泥沙含量具有重要作用。
基于对武陵山区域生态环境现状及构建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需要,武陵山重点生态功能区被定位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
——生物多样性维护型。
禁止对野生动植物进行滥捕滥采,保持并恢复野生动植物物种和种群的平衡,实现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
加强防御外来物种入侵的能力,防止外来有害物种对生态系统的侵害。
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与重要物种栖息地。
——水土保持型。
大力推行节水灌溉和雨水集蓄利用,发展旱作节水农业。
限制陡坡垦殖和超载过牧。
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实行封山禁牧,恢复退化植被。
加强对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及建设项目的监管,加大矿山环境整治修复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解决农民长远生计,巩固水土流失治理、退耕还林成果。
第三节主要生态问题武陵山山地丘陵众多,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地形起伏巨大,反映了突出的过渡性特点。
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对于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各类资源开发强度的不断加大,区域生态安全和流域水土保持面临日益严重的威胁,存在自然灾害较多,生物多样性破坏,水土流失和石漠化严重等问题。
一、生物多样性退化据不完全统计,《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740种世界性濒危物种中,区域范围即占90多种;区域内植物物种中约10-15%处于濒危状态。
近30多年来的资料表明,区域内绝大部分野生动物分布区显著缩小,种群数量锐减。
导致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有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淡漠,生境破坏时有发生;对生物资源开发过度,有些甚至是掠夺式的开发;环境污染严重;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重视不够以及制度的不健全等。
二、水土流失和石漠化严重武陵山部分区域山高坡陡,地势崎岖,土地贫瘠,耕地较少,目前,区域内仍有大于15度的坡耕地52.0万公顷,“陡坡耕种”现象仍然比较普遍,极易引发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
特别是随着坡耕地地区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对植被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使区域内脆弱的生态系统难以发挥其基本的生态功能,加速了物质从山地向河流运输的强度,引起营养物质大量外流,土地日益贫瘠化,水土保持能力下降,生态恶化与贫瘠化呈现恶性循环,目前仍有48.19多万公顷土地存在侵蚀的风险,占区域总面积的7.35%。
同时,区域还是我国土地石漠化问题严重区域,自2008年以来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以来,区域石漠化整体扩展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但截止2011年底,武陵山区2011年石漠化土地面积为123.4万公顷,占区域总面积的18.82%。
三、经济社会落后导致自身承担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能力弱武陵山重点生态功能区社会经济落后,经济总量小,综合实力弱。
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致使科技、信息、资金等要素难以聚集,经济发展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产业难以做大做强,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明显滞后。
一方面,国家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定位,使得这些地区难以大规模发展冶金、化工等工业门类,另一方面,与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相适应的生态产业体系尚未发展起来,农村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大,经济基础十分薄弱。
四、自然灾害威胁大受地形、地貌、气候等因素影响,区域内冰冻雨雪、泥石流、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每年约有70%以上的市县受到不同程度的灾害威胁,因灾经济损失巨大。
特别是2008年初遭遇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区域森林生态系统退化严重,生物多样性进一步降低。
自然灾害频发不仅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而且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状况。
五、生态脆弱与资源开发的矛盾突出武陵山位于典型的生态过渡带上,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这一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认识不足,不合理开发使一些区域植被覆盖率下降。
特别是过去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和高强度开发,山地生态系统退化十分明显,直接影响到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削弱了生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