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中凸轮机构练习题资料
第八章凸轮机构(a卷)
![第八章凸轮机构(a卷)](https://img.taocdn.com/s3/m/2f3569c08e9951e79b8927f9.png)
第八章凸轮机构(A卷)年级第学期专业班级《机械基础》课程提示:(1)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满分值为99分。
(2)请把答案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1. 凸轮机构能使从动杆按照实现各种复杂的运动。
2. 在凸轮机构中,凸轮通常作并作等速或。
3. 在凸轮机构中,通过改变凸轮,可使从动件实现设计要求的运动。
4. 在凸轮机构中,按凸轮形状分类,凸轮可分为、和三类。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1. 有关凸轮机构的论述,正确的是()。
A.不能用于高速启动B.从动件只能作直线移动C.凸轮机构是高副机构2. 作等速运动规律的从动件位移曲线形状是()。
A.抛物线B.斜直线C.双曲线3. 作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的从动件位移曲线形状是()。
A.斜直线B.抛物线C.双曲线4. 等加速等减速运动的凸轮机构()。
A.存在刚性冲击B.存在柔性冲击C.没有冲击5. 凸轮机构中,()凸轮机构在生产实际中最为常见,应用广泛。
A.移动B.圆柱C.盘形6. 凸轮与从动件接触处的运动副属于()。
A.高副B.转动副C.移动副7. 凸轮的()决定了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A.轮廓曲线B.转速C.形状8. 凸轮机构()根据实际需要实现任意拟定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A.可以B.不可以9. 通常情况下,避免滚子从动件凸轮机构运动失真的合理措施是()。
A.增大滚子半径B.减小滚子半径C.增大基圆半径10. 凸轮机构主要由()、从动件和机架等组成。
A.曲柄B.摇杆C.凸轮11. 等速运动的凸轮机构一般适用于凸轮作()、轻载的场合。
A.低速回转B.中速回转C.高速回转12. 一个凸轮只能实现()任意预定的运动规律。
A.三种B.二种C.一种13. 凸轮机构中,从动件构造最简单的是()。
A.平底从动件B.滚子从动件C.尖顶从动件14. 内燃机的配气机构采用了()。
A.凸轮机构B.铰链四杆机构C.齿轮机构15. 凸轮机构中,常用于高速传动的从动件是()。
机械基础题库附答案
![机械基础题库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09d00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cb.png)
1[单选题]图为凸轮机构,图中的低副数目为为()。
A. 3B. 2C. 4D. 1[答案]B [分数]1 [分类]机械基础 [标签][解析]2[单选题]图为轴及滚动轴承支承,采用这种结构是为了支撑的稳定性和受力的合理性,图中转动副数目为()。
A. 3B. 2C. 4D. 1[答案]D [分数]1 [分类]机械基础 [标签][解析]3[单选题]把两个以上构件形成的转动副称为复合铰链,图中的转动副数目为()。
A. 3B. 2C. 4D. 1[答案]A [分数]1 [分类]机械基础 [标签][解析]4[单选题]运动副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多种多样,图中是工业上经常使用的滚动轴承,它是()。
A. 移动副B. 转动副C. 螺旋副D. 圆柱副[答案]B [分数]1 [分类]机械基础 [标签][解析]5[单选题]单缸四冲程内燃机,该机器内含了三种机构曲柄滑块机构、()、齿轮机构A. 链传动B. 双曲柄机构C. 凸轮机构D. 棘轮机构[答案]C [分数]1 [分类]机械基础 [标签][解析]6[单选题]在曲柄摇杆机构中,行程速比系数K=1.5,则机构的极位夹角θ为()。
A. 36°B. 30°C. 45°D. 90°[答案]A [分数]1 [分类]机械基础 [标签][解析]7[单选题]凸轮机构压力角的大小与基圆半径的关系是()。
A. 基圆半径越小,压力角偏小B. 压力角对基圆半径无影响C. 基圆半径越大,压力角偏小[答案]C [分数]1 [分类]机械基础 [标签][解析]8[单选题]在机构的自由度大于零的前提下,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为主动件的数目必须()机构的自由度数。
A. 等于B. 大于C. 小于[答案]A [分数]1 [分类]机械基础 [标签][解析]9[单选题]轴及滚动轴承支承,采用这种结构是为了支撑的稳定性和受力的合理性,图中转动副数目为()。
A. 3B. 2C. 4D. 1[答案]D [分数]1 [分类]机械基础 [标签][解析]10[单选题]把两个以上构件形成的转动副称为复合铰链,图中B铰链的转动副数目为()。
机械基础-常用机构-习题
![机械基础-常用机构-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085523333d4b14e852468eb.png)
机械基础-常用机构-习题(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和凸轮机构一、判断题()1、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特性是用行程速度比系数K来表征,K值越小,急回作用越明显。
()2、当K>1,θ>0时,机构具有急回特性。
()3、曲柄摇杆机构以曲柄为原动件时就一定存在急回运动特性。
()4、偏心曲柄滑块机构以曲柄为原动件时一定存在急回运动特性。
()5、对心曲柄滑块机构无急回特性。
()6、摆动导杆机构以曲柄为原动件时不一定存在急回运动特性。
()7、在曲柄和连杆同时存在的平面四杆机构中,只要曲柄和连杆处于共线位置,就是曲柄的“死点”位置。
()8、曲柄摇杆机构一定存在死点位置。
()9、缝纫机踏板机构有时会出现踩不动或倒机的现象,这是因为死点位置造成的。
()10、缝纫机踏板机构是利用飞轮惯性使其通过死点位置的。
()11、曲柄摇杆机构以摇杆为原动件时存在两个死点位置。
()12、内燃机中的曲柄滑块机构不存在死点位置。
()13、滚子从动件凸轮机构中,从动件与凸轮之间的滚动摩擦阻力小,适于高速传动场合。
()14、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取决于凸轮轮廓的形状。
()15、在柱体凸轮机构中,从动件可以通过直径不大的圆柱凸轮或端面凸轮获得较大的行程。
()16、尖顶从动件易于磨损,而平底从动件磨损则较小,这是因为前者与凸轮组成高副,而后者与凸轮组成低副的原因。
()17、凸轮机构能将原动件的旋转运动转化为从动件的往复直线运动。
()18、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基圆与实际工作轮廓线相切。
()19、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是指凸轮轮廓线某点的法线方向与从动杆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一般情况下,在工作过程中它是恒定不变的。
()20、凸轮机构中,升程一定时,基圆半径增大,压力角也随之增大。
()21、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当从动件不动时,对应的凸轮轮廓线为一直线。
()22、压力角影响机构的传力特性,压力角越大,传力特性越好。
机械基础单元测试试题——8凸轮机构
![机械基础单元测试试题——8凸轮机构](https://img.taocdn.com/s3/m/dd84db71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3d.png)
凸轮机构习题一、填空题1、凸轮机构主要是由()、()和机架三个基本构件所组成的()副机构。
2、凸轮机构是依靠()直接与()接触,迫使从动件作有规律的()运动或()。
这种()或()的运动规律决定了所需凸轮的()。
3、凸轮是一个具有()或凹槽的构件,主动件()通常作()或(),凸轮机构是通过()接触使从动件得到所预期的运动规律。
4、凸轮机构广泛用于各种机械,特别是()、自动控制装置和()中。
5、工作中,凸轮轮廓与从动件之间必须始终保持良好的接触,如借助()、()等方法来实现。
6、按凸轮的形状分,凸轮机构主要分为()凸轮、()凸轮和()三种基本类型。
7、按从动件端部形状和,从动件的类型有()、()和()。
按从动件的运动形式分,有()从动件和()从动件。
8、从动杆与凸轮轮廓的接触形式有()、()和()三种。
9、凸轮机构中,最常用的运动形式为凸轮作(),从动件作()。
10、以凸轮的理论轮廓曲线的最小半径所做的圆称为凸轮的()。
11、凸轮理论轮廓曲线上的点的某点的法线方向即((即从动杆的受力方向)与从动杆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凸轮在该点的()。
12、随着凸轮压力角α增大,有害分力F2将会()而使从动杆自锁“卡死”,通常对移动式从动杆,推程时限制压力角α()。
13、凸轮机构从动杆等速运动的位移为一条()线,从动杆等加速等减速运动的位移曲线为一条()线。
14、等速运动凸轮在速度换接处从动杆将产生()冲击,引起机构强烈的振动。
因此等速运动规律只适用于凸轮机构作()回转、()的场合。
15、由()有限值的突发引起的冲击为刚性冲击。
16、由()有限值的突发引起的冲击为柔性冲击。
17、增大基圆半径,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18、减小基圆半径,凸轮机构的()增大。
19、凸轮机构中,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决定了凸轮的()。
20、设计凸轮轮廓时,必须首先确定()的运动规律,常用的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有()和()。
21、从动件做等加速等减速运动时,会使凸轮机构产生()冲击,这种冲击对机器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机械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机械基础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7537c2ce2f0066f5332294.png)
第一章机械基础概述一、填空题1.机器或机构,都是由组合而成。
2.机器或机构的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3.机器可以用来人的劳动,完成有用的。
4.组成机构,并且相互间能作的物体,叫做构件。
5.组成构件,但相互之间相对运动的物体,叫零件。
6.从运动的角度看,机构的主要功用在于运动或运动的形式。
7.构件是机器的单元。
8.零件是机器的单元。
9.一般常以这个词作为机构和机器的通称。
10.机器的原动部分是的来源。
11.机器的工作部分须完成机器的动作,且处于整个传动的。
12.机器的传动部分是把原动部分的运动和功率传递给工作部分的。
13.任何一种机械,基本上都是由部分、部分、和部分等三部分组成的。
14.运动副是指能使两构件之间既保持接触,而又能产生一定形式相对运动的。
15.运动副的两构件之间,接触形式有接触、接触和接触三种。
16.由于组成运动副中两构件之间的形式不同,运动副分为高副和低副。
17.两构件之间作接触的运动副叫低副。
18.两构件之间,作或接触的运动副叫高副。
19.转动副的两构件之间,在接触处只允许孔的轴心线作相对转动。
20.移动副的两构件之间,在接触处只允许按方向作相对移动。
21.带动其他构件的构件,叫主动件。
22.构件之间具有的相对运动,并能完成的机械功或实现能量转换的组合,叫机器。
23.低副的优点:制造和维修,单位面积压力,承载能力。
24.低副的缺点:由于是摩擦,摩擦损失,效率。
25.高副的特点:制造和维修,单位面积压力,接触处磨损,可传递的运动。
26.暖水瓶螺旋瓶盖的旋紧或旋开,是低副中的副在接触处的复合运动。
27.房门的开、关运动,是副在接触处所允许的相对转动。
28.抽屉的拉出或推进运动,是副在接触处所允许的相对移动。
29.火车车轮在铁轨上的滚动,属于副。
二、判断题:(对的画O,错的画×)1.机器是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并能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实现能量转换的构件的组合。
( )2.两构件间凡直接接触,而又相互联接的都叫运动副。
02.4 《机械设计基础》凸轮汇编
![02.4 《机械设计基础》凸轮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7ac11eddf705cc1755270937.png)
凸轮1.组成凸轮机构的基本构件有几个?(B )A.2个B.3个C.4个D.5个2.与平面连杆结构相比,凸轮结构的突出优点是什么?( C )A 能严格的实现给定的从动件运动规律B 以实现间歇运动C 能实现多种运动形式的变换3.凸轮轮廓与从动件之间的可动联接是什么类型的运动副?( B )A 移动副B 高副C 转动副D 可能是高副也可能是低副4.若要盘形凸轮结构的从动件在某段时间内停止不动,对应的凸轮轮廓应是什么曲线?( B )A.一段直线B.一段圆弧C.一段抛物线D.以凸轮转动中心为圆心的圆弧5.凸轮机构从动杆运动规律不变的情况下,若缩小凸轮基圆半径,则压力角( C )A.减小 B.不变 C.增大 6按从动件的运动形式分类,凸轮机构分为(移动从动件)和(摆动从动件)。
7从动件在某瞬时速度突变,其加速度及惯性力在理论上均趋于无穷大时所引起的冲击称为(刚性冲击)。
8质点在圆周上作匀速运动时,它在这个圆的直径上的投影所构成的运动成为(简谐运动)。
9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压力角越大,基圆半径越(小 )。
10平底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压力角始终(不变)。
11凸轮机构的组成部分及其特点?凸轮机构是由凸轮,从动件以及机架三部分组成。
推杆的特点是具有曲线轮廓或凹槽的构件。
从动件也称推杆,它的运动规律是由轮廓曲线和运动尺寸决定。
机架的特点是不参与活动构件的运动起支撑和连接作用。
12简述凸轮机构的优点和缺点?优点:1.实现各种复杂的运动要求2.结构简单,紧凑3.设计简便。
缺点:点,线易磨损,不适合告诉重载。
13凸轮结构中按从动件的形状可分为几种推杆?并且简述它们的特点?三种,分别是尖顶推杆,滚子推杆,平底推杆。
尖顶推杆:1,尖顶始终能够与凸轮轮廓保持接触,可实现复杂的运动规律2,易磨损,只宜用于轻载,低速。
滚子推杆:耐磨,承载大,较常用。
平底推杆:1,接触面易形成油膜,利于润滑常用于高速运动2配合的凸轮轮廓必须全部外凸。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884fa2133d4b14e852468fa.png)
机械设计基础一.填空题:1 . 凸轮主要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三个基本构件组成。
2 . 凸轮机构从动件的形式有由(尖顶)从动件,(滚子)从动件和(平底)从动件。
3 . 按凸轮的形状可分为(盘型)凸轮、(移动)凸轮、(圆柱)凸轮、(曲面)4. 常用的间歇运动机构有(棘轮)机构,(槽轮)机构,(凸轮间歇)机构和(不完全齿)机构等几种。
5 螺纹的旋向有(左旋)和(右旋); 牙形有(三角形). (梯形). (矩形). (锯齿形)6. 标准外啮合斜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两齿轮的(法面模数)和(法面压力角)都相等,齿轮的(螺旋)相等(旋向)_相反7 已知一平面铰链四杆机构的各杆长度分别为a=150, b=500, c=300, d=400 ,当取c 杆为机架时,它为(曲柄摇杆)机构;当取 d 杆为机架时,则为(双摇杆)机构。
8 平面连杆机构当行程速比K (> 1 )时,机构就具有急回特性。
9 曲柄摇杆机构产生“死点”位置的条件是:当为(曲柄)主动件(曲柄与机架)共线时。
13 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有(螺栓联接)、(双头螺柱联接)、(螺钉联接)、(紧定螺钉联接)四种。
14 轮系按其轴相对机架是固定还是运动的可分为(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
15 滚动轴承代号为62305/P5 ;各部分的含义是:“6”表示(沟球轴承);“23 ”表示(宽度系数);“05”表示(内径代号);P5 表示(精度公差等级)。
16. 螺纹的公称直径是指它的(大径),螺纹“ M12X1.5 左”的含义是(左旋细牙螺纹公称直径12 )。
17. 螺纹的公称直径是指它的(大径)。
M16*2 的含义是(细牙螺纹外径16 螺距2 )。
18. 滚动轴承代号“ 6215 ”的含义是_ ("6"_ 表示是普通深沟球轴承,2_是宽度系列5 是内径代号).20. 一调整螺旋,采用双线粗牙螺纹,螺距为 3 毫米,为使螺母相对螺杆沿轴线移动2毫米,则螺杆应转___1/3 ______ 圈。
《机械基础》1
![《机械基础》1](https://img.taocdn.com/s3/m/e20a292c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20.png)
《机械基础》一、简答题1. 简述凸轮机构有哪几种常用运动规律。
答:(1)等速运动规律从动件运动开始或终了时,存在刚性冲击,只适用于低速轻载的凸轮机构。
(2)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从动件运动过程中存在三处柔性冲击,只适用于中速轻载的凸轮机构。
(3)简谐运动规律从动件运动开始或终了时,存在柔性冲击,只适用于中速中载的凸轮机构2.试分析张紧力6对带传动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张紧力F0越大,则带传动的承载能力就越大,但同时带中所受的拉应力也越大,从而降低带的寿命;张紧力越小,虽可减小带中的拉应力,提高带的寿命,但带传动的承载能力会降低。
3.试简述软齿面闭式齿轮传动的设计准则。
齿面接触强度强度进行设计、齿根弯曲疲度进行校核4.带传动与链传动受力上的主要区别有哪些?5. 链轮齿数应如何选择?答:由运动分析可知,小链轮齿数z1应选得多一些,以便多边形效应减小,动载荷减小,有利于传动。
一般根据链速选择,z1=17~31。
当链速很低时,小链轮齿数最小可到9。
小链轮齿数多些好,但大链轮齿数z2也不宜超过120,以免过早出现掉链,同时也避免链传动的尺寸和质量增加。
二、计算题1.液压油缸盖螺栓组选用6个M16螺栓,若已知其危险截面直径d。
=14mm,螺栓材料许用拉应力[o]=110MPa, 油缸径D=150mm, 油缸压力P=2MPa,F'=11000N,进行下面计算:(1)求螺栓的工作载荷与总拉力以及被联接件的剩余顶紧力;(2)校核螺栓的强度是否足够。
2.计算如图所示的机构的自由度,如有复合铰链、虚约束、局部自由度,直接在答题纸上画图并标出,并指出该机构是否具有确定运动。
解: F=3n-2Pl-Ph =3*7-2*10-0 =1 该机构无局部自由度,复合铰链和虚约束。
三、作图题1. 图示曲柄摇杆机构运动简图,所用比例尺为μ=1mm/mm 。
试作:(1)画出摇杆在两个极限位置时的机构位置图,并标出摇杆CD的摆角φ;(2)标出极位夹角θ;(3)计算行程速比系数K;(4)将该机构进行修改设计:LAB、LBc、K 保持不变,使摆角φ=28,试用图解法求摇杆长度 Lcp及机架长度LAD。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库_凸轮机构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库_凸轮机构](https://img.taocdn.com/s3/m/e3152585240c844769eaeec3.png)
第3章凸轮机构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从给出得A、B、C、D中选一个答案)1与连杆机构相比,凸轮机构最大得缺点就是.A.惯性力难以平衡B.点、线接触,易磨损C.设计较为复杂D.不能实现间歇运动2与其她机构相比,凸轮机构最大得优点就是。
A.可实现各种预期得运动规律B.便于润滑C.制造方便,易获得较高得精度D。
从动件得行程可较大3盘形凸轮机构得压力角恒等于常数.A.摆动尖顶推杆B.直动滚子推杆C.摆动平底推杆D.摆动滚子推杆4对于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来讲,在其她条件相同得情况下,偏置直动推杆与对心直动推杆相比,两者在推程段最大压力角得关系为关系。
A。
偏置比对心大B。
对心比偏置大C.一样大D.不一定5下述几种运动规律中,既不会产生柔性冲击也不会产生刚性冲击,可用于高速场合.A。
等速运动规律B。
摆线运动规律(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C.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D.简谐运动规律(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6对心直动尖顶推杆盘形凸轮机构得推程压力角超过许用值时,可采用措施来解决.A.增大基圆半径B.改用滚子推杆C.改变凸轮转向D。
改为偏置直动尖顶推杆7。
()从动杆得行程不能太大。
A、盘形凸轮机构ﻩB、移动凸轮机构ﻩﻩC、圆柱凸轮机构8.()对于较复杂得凸轮轮廓曲线,也能准确地获得所需要得运动规律。
A 尖顶式从动杆ﻩB、滚子式从动杆ﻩﻩC、平底式从动杆9.( )可使从动杆得到较大得行程.A、盘形凸轮机构 B 移动凸轮机构C、圆柱凸轮机构10.( )得摩擦阻力较小,传力能力大.A尖顶式从动杆B、滚子式从动杆ﻩﻩﻩC平底式从动杆11、( )得磨损较小,适用于没有内凹槽凸轮轮廓曲线得高速凸轮机构。
A、尖顶式从动杆ﻩB、滚子式从动杆ﻩC、平底式从动杆12.计算凸轮机构从动杆行程得基础就是( )。
A 基圆ﻩﻩB、转角ﻩC轮廓曲线13。
凸轮轮廓曲线上各点得压力角就是(ﻩ)。
A、不变得ﻩB、变化得14.凸轮压力角得大小与基圆半径得关系就是()。
《机械基础》项目七凸轮机构学后测评答案
![《机械基础》项目七凸轮机构学后测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e8c6792b160b4e767fcfe9.png)
任务一认识凸轮机构的用途和分类1.凸轮机构是由凸轮、从动件以及机架组成,是使从动件产生某种特定运动的高副机构。
1.㈠按凸轮形状分⑴盘形凸轮: 适合从动件的运动范围(行程或摆角)不大的场合。
⑵移动凸轮:常用于靠模仿形机械中。
⑶柱体凸轮:可用较小的径向尺寸得到较大的行程场合。
㈡按从动件形状分⑴尖顶从动件:用于低速、传力小,动作要求灵敏的场合。
⑵平底从动件:适用于高速。
⑶滚子从动件:应用广泛,但运动规律有局限性;不宜用于高速曲面。
⑷曲面从动件任务二凸轮机构的参数及从动件的运动规律1.因为平底从动件适合与高速,且受力平稳,不易磨损。
2.不相同,因为二者位移线图、速度线图和加速度线图都不相同。
3.⑴二者关系: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压力角α愈大,基圆半径0r愈小,凸轮尺寸愈小,机构尺寸紧凑。
加大基圆半径0r,减小压力角α,可以改善机构的传力特性;但在实际设计工作中,要从凸轮机构的尺寸、受力、安装、强度等方面予以综合考虑,原则是:在保证][maxαα≤的条件下,应使基圆半径尽可能小。
⑵当超过许用值时,可以增大基圆半径。
4.从动件的等速位移曲线是一斜直线;做等速运动规律的凸轮机构,从动件在行程的开始位置点和到达最高位置点的瞬间,速度会有突变,出现瞬间的无穷大加速度,致使从动件突然产生陡振或冲击(为刚性冲击)。
因此,等速运动规律适用于低速、从动件质量小或轻载的场合。
5.⑴当凸轮轮廓为内凹曲线时,则不论滚子半径大小如何,凸轮的实际轮廓曲线总是可以平滑地作出来;当凸轮轮廓为外凸曲线时,若滚子半径r T 大于或等于凸轮理论轮廓曲线的最小曲率半径ρ时,实际轮廓曲线出现自相交叉或尖点现象,由于交叉部分在制造中将被切去,尖点部分在工作中很容易磨损。
因此从动件运动不能处于正确位置,从动件便不能实现预定的运动规律,出现失真现象。
⑵不能,对外凸的凸轮轮廓曲线,为避免运动过程中发生失真现象,应使滚子半径rT 小于理论轮廓曲线的最小曲率半径ρmin。
大连理工大学 机械设计基础 作业解答:第3章-凸轮机构-3.6增加了压力角的校核
![大连理工大学 机械设计基础 作业解答:第3章-凸轮机构-3.6增加了压力角的校核](https://img.taocdn.com/s3/m/29e70007b9d528ea80c77935.png)
3-6 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凸轮以等角速度顺时针回转,
偏距 e =10mm,凸轮基圆半径 r0 =60mm,滚子半径10mm。
校核推程压力角:
简谐运动的位移曲线上,斜率变化最大的位置是推程开始处 (这在加速度曲线上也可看出)。
动 件在推程和回程均作简谐运动。请绘出凸轮轮廓并校核推程压 力角。
3-6 设计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凸轮以等角速度顺时针
方向回转,偏距 e =10mm,凸轮基圆半径 r0 =60mm,滚子半径
10mm;从动件升程 h =10mm,推程运动角φ =150°,远休止角 φ s =30°,回程运动角φ ‘ =120°,近休止角φ s ’ =60°,从
r0 = O1A = 60mm /2 = 30mm
h = O1C- O1A = OC = 60mm
αC = 0°
α tg D =O1O/OD=0.5 αD = arctg 0.5 = 26°
hD =O1D-O1A= 37mm
3-5 (b) 圆盘半径 R =60mm,半径 r =10mm, O1O = OA/2,求凸
(参见教材42页)
已知:升程 h =10mm,推程运动角φ =150°
3-6 设计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凸轮以等角速度顺时针
方向回转,偏距 e =10mm,凸轮基圆半径 r0 =60mm,滚子半径
10mm;从动件升程 h =10mm,推程运动角φ =150°,远休止角 φ s =30°,回程运动角φ ‘ =120°,近休止角φ s ’ =60°,从
此处的凸轮曲线最陡峭,是推程 压力角最大的地方。 αmax=10°<[α] = 30°
凸轮机构
![凸轮机构](https://img.taocdn.com/s3/m/d05725522e3f5727a5e9627a.png)
机械基础一轮复习资料(凸轮机构)【复习要求】1.了解凸轮机构的分类、应用及特点;2.了解凸轮轮廊曲线的画法,熟悉常用位移曲线的画法;3.掌握基圆半径、行程、压力角等基本参数的概念及它们对工作的影响;4.掌握凸轮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及其特点和应用。
【知识网络】【知识精讲】一、凸轮机构的基本概念1.凸轮:具有控制从动件运动规律的曲线轮廓的构件。
2.凸轮机构: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组成的传动机构,该机构中凸轮作主动件并作等速转动(往复移动)。
3.基圆(基圆半径):以凸轮回转中心为圆心,以凸轮理论廓线的最小回转半径为半径所作的圆称为基圆。
该圆的半径称为基圆半径,用r0表示。
4.凸轮理论廓线:凸轮从动件的参考点(尖端或滚子中心或平底中点)在凸轮平面内的运动轨迹。
5.凸轮实际廓线:直接与从动件接触的凸轮廓线。
6.位移及行程:凸轮转过一个角度,从动件对应移动的距离,称为从动件的位移S。
在凸轮一转中,从动件所能达到的最大位移称为行程,用符号h表示。
7.压力角(α):凸轮理论廓线上某点的法线方向(即从动件的受力方向)和从动件运动速度方向之间所夹的锐角。
8.S—δ曲线:表达从动件位移S与凸轮转角δ关系的曲线。
9.转角(运动角)δ:凸轮转过的角度。
二、凸轮机构的应用特点1.高副机构易磨损,结构简单、紧凑,传动力较小。
2.能严格实现从动件的运动要求,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可任意拟定。
3.可高速起动,但高速凸轮精确设计困难。
4.加工方便容易,广泛用于自动化机械中。
三、凸轮机构的分类(见表)四、凸轮机构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及工作特点、应用场合(见表)五、凸轮机构有关参数对工作的影响(见表)为使运动不“失真”r T<ρmin一般取r T<0.8ρmin【边缘知识】一、运动角二、理论轮廓线与实际轮廓线的关系尖顶接触的理论轮廓线与实际轮廓线重合;平底接触两曲线接近;滚子接触两曲线为法向等距曲线(此两曲线只有在休止角区域内才是相似曲线)。
机械基础习题册下
![机械基础习题册下](https://img.taocdn.com/s3/m/0d67dc866529647d2728527d.png)
第八章凸轮机构§8-1 凸轮机构概述§8-2 凸轮机构的分类与特点1、凸轮机构中,主动件通常作。
A、等速转动或移动B、变速转动C、变速移动2、凸轮与从动件接触处的运动副属于()。
A、高副B、转动副C、移动副3、内燃机的配气机构采用了()机构。
A、凸轮B、铰链四杆C、齿轮4、凸轮机构中,从动件构造最简单的是()从动件。
A、平底B、滚子C、尖顶5、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决定了凸轮的()。
A、轮廓曲线B、转速C、形状6、凸轮机构中,()从动件常用于高速传动。
A、滚子B、平底C、尖顶7、凸轮机构主要与()和从动件等组成。
A、曲柄B、摇杆C、凸轮8、有关凸轮机构的论述正确的是()。
A、不能用于高速启动B、从动件只能做直线运动C、凸轮机构是高副机构二、判断题1、()在凸轮机构中,凸轮为主动件。
2、()凸轮机构广泛应用于机械自动控制。
3、()移动凸轮相对机架作直线往复移动。
4、()在一些机器中,要求机构实现某种特殊的复杂的运动规律,常采用凸轮机构。
5、()根据实际需要,凸轮机构可以任意拟定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6、()凸轮机构中,主动件通常作等速转动或移动。
三、填空题1、凸轮机构主要有、和三个基本构件所组成。
2、在凸轮机构中,凸轮为,通常作等速或。
3、在凸轮机构中,通过改变凸轮,使从动件实现设计要求的运动。
4、在凸轮机构中,按凸轮形状分类,凸轮有、和三种。
5、凸轮机构工作时,凸轮轮廓与从动件之间必须始终接触,否则,凸轮机构就不能正常工作。
6、凸轮机构主要的失效形式是磨损和疲劳点蚀。
§8-3 凸轮机构工作过程及从动件运动规律1、从动件作等速运动规律的位移曲线形状是()。
A、抛物线B、斜直线C、双曲线2、从动件作等加速等减速运动的凸轮机构()。
A、存在刚性冲击B、存在柔性冲击C、没有冲击3、从动件作等速运动规律的凸轮机构,一般适用于()、轻载的场合。
A、低速B、中速C、高速4、从动件作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的位移曲线是()。
杨可桢《机械设计基础》(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凸轮机构)
![杨可桢《机械设计基础》(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凸轮机构)](https://img.taocdn.com/s3/m/3a61374be009581b6bd9ebcd.png)
第3章凸轮机构3.1 复习笔记【通关提要】本章主要介绍了凸轮机构的常用运动规律、凸轮压力角以及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
学习时需要掌握不同运动规律的特点、凸轮压力角与凸轮作用力和凸轮尺寸的关系以及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等内容。
本章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计算题的形式考查,复习时需把握其具体内容,重点记忆。
【重点难点归纳】一、凸轮机构的应用和类型(见表3-1-1)表3-1-1 凸轮机构的应用和类型二、从动件的运动规律1.基本概念(见表3-1-2)表3-1-2 从动件运动规律的基本概念图3-1-1 凸轮轮廓与从动件位移线图2.推杆的运动规律(见表3-1-3)表3-1-3 推杆的运动规律三、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压力角指作用在从动件上的驱动力与该力作用点绝对速度之间所夹的锐角。
对于高副机构,压力角即接触轮廓法线与从动件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如图3-1-2所示。
1.压力角与作用力的关系F′′=F′tanα式中,F′′为有害分力;F′为有用分力。
图3-1-2 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对于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建议取许用压力角[α]=30°;对于摆动从动件凸轮机构,建议取许用压力角[α]=45°。
2.压力角与凸轮机构尺寸的关系如图3-1-2所示,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计算公式为tane α=式中,s为对应凸轮转角φ的从动件的位移;r0为基圆半径;e为从动件导路偏离凸轮回转中心的距离,称为偏距。
注:①导路与瞬心P在凸轮轴心O点同侧,取“-”号,此时可使推程压力角α减小;②导路与瞬心P在凸轮轴心O点异侧,取“+”号,此时可使推程压力角α增大。
四、图解法和解析法设计凸轮轮廓(见表3-1-4)表3-1-4 图解法和解析法设计凸轮轮廓。
机械设计基础第3章 凸轮机构习题解答1
![机械设计基础第3章 凸轮机构习题解答1](https://img.taocdn.com/s3/m/3b7a1d8fbe23482fb5da4c7d.png)
3-1试分别标出四种凸轮机构在图示位置的压力角α。
a)b)c)d)a)b)c)d)3-2图示尖底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C 点为从动件推程的起始点。
完成下列各题:(1)在图上标出凸轮的合理转向;(2)试在图上作出凸轮的基圆与偏心圆,并标注其半径r b 与e ;(3)在图上作出轮廓上D 点与从动杆尖顶接触时的位移s 和压力角α;(4)在原图上画出凸轮机构的推程运动角Φ。
题3-2图3-3由图所示直动盘形凸轮的轮廓曲线,在图上画出此凸轮的基圆半径r b、各运动角即推程运动角Φ、远休止角ΦS、回程运动角Φ′和近休止角Φ′S及从动件升程h。
题3-3图3-4图示的对心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凸轮的实际轮廓为一圆,圆心在A 点,半径R=40mm,凸轮转动方向如图所示,l OA=25mm,滚子半径r r=10mm,试问:(1)凸轮的理论曲线为何种曲线?(2)凸轮的基圆半径r b=?(3)在图上标出图示位置从动件的位移S,并计算从动件的升距h?(4)用反转法作出当凸轮沿ω方向从图示位置转过90°时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题3-4图解:(1)理论轮廓曲线为:以A点为圆心,半径为R+r r的圆。
(2)此时所求的基圆半径为理论轮廓曲线的r b.r b=R-OA+r r=40-25+10=25mm(3)从动件的位移S如图所示。
升程h=R+OA+r r-r b=40+25+10-25=50mm(4)从动件导路沿-ω方向转过90°到B,压力角α'如图中所示。
3-5如图所示偏置移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已知凸轮实际轮廓线为一圆心在O 点的偏心圆,其半径为R ,从动件的偏距为e ,试用图解法:(1)确定凸轮的合理转向;(2)画出凸轮的基圆;(3)标出当从动件从图示位置上升到位移s 时,对应凸轮机构的压力角α;(要求量出具体的数值)题3-5图3-8试以作图法设计一偏置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
已知凸轮以等角速度逆时针回转,正偏距e =10mm ,基圆半径r 0=30mm ,滚子半径r r =10mm 。
机械基础练习题
![机械基础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a985ff19b89680203d82512.png)
一、填空题1.凸轮机构中的压力角是和所夹的锐角。
2.凸轮机构中,使凸轮与从动件保持接触的方法有和两种。
3.设计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时,滚子中心的轨迹称为凸轮的廓线;与滚子相包络的凸轮廓线称为廓线。
4.盘形凸轮的基圆半径是上距凸轮转动中心的最小向径。
5.从动件作等速运动的凸轮机构中,其位移线图是线,速度线图是线。
6.当初步设计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发现有自锁现象时,可采用、、等办法来解决。
7.在设计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中,若出现时,会发生从动件运动失真现象。
此时,可采用方法避免从动件的运动失真。
8.用图解法设计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时,在由理论轮廓曲线求实际轮廓曲线的过程中,若实际轮廓曲线出现尖点或交叉现象,则与的选择有关。
9.在设计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时,选择滚子半径的条件是。
10.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凸轮基圆半径应由来决定。
11.凸轮的基圆半径越小,则凸轮机构的压力角越,而凸轮机构的尺寸越。
12.凸轮基圆半径的选择,需考虑到、,以及凸轮的实际廓线是否出现变尖和失真等因素。
13.在许用压力角相同的条件下,从动件可以得到比从动件更小的凸轮基圆半径。
或者说,当基圆半径相同时,从动件正确偏置可以凸轮机构的推程压力角。
14.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是指;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是指。
15.凸轮的基圆半径越小,则机构越,但过于小的基圆半径会导致压力角,从而使凸轮机构的传动性能变。
16.凸轮机构从动件运动规律的选择原则为。
17.凸轮机构中的从动件速度随凸轮转角变化的线图如图所示。
在凸轮转角处存在刚性冲击,在处,存在柔性冲击。
二、判断题1.偏置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其推程运动角等于凸轮对应推程廓线所对中心角;其回程运动角等于凸轮对应回程廓线所对中心角。
------------- ( )2.在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进行合理的偏置,是为了同时减小推程压力角和回程压力角。
机械设计基础——凸轮机构
![机械设计基础——凸轮机构](https://img.taocdn.com/s3/m/f33d59d9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dd.png)
3.余弦加速度(简谐运动)规律:
从动件加速度在起点和终点存在有限值O
v
突变,故有柔性冲击;
若从动件作无停歇的升-降-升连续往
0/2 p h /20
复运动,加速度曲线变为连续曲线,可
O
以避免柔性冲击;
a
可适用于高速的场合。
O
0/2 p22 h /202
0/2
机械设计基础
-p22 h /202
0
机械设计基础
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的绘制
机械设计基础
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的绘制
-
机械设计基础
实际廓线
3.6 凸轮机构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滚子半径的选择
设计滚子从动件时若从强度和耐用性考虑,滚子 的半径应取大些。滚子半径取大时,对凸轮的实际轮 廓曲线影响很大,有时甚至使从动件不能完成预期的 运动规律。
机械设计基础
1、图解法的原理 -
-
B1
s
rb
B0 B
e
假想给整个凸轮机构加上 一个与凸轮角速度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的角速度(- ), 凸轮将处于静止状态;机架则 以( - )的角速度围绕凸轮 原来的转动轴线转动;而从动 件一方面随机架转动,另一方 面又按照给定的运动规律相对 机架作往复运动。 ——反转法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第三章 凸轮机构
• 学习重点:
1.了解凸轮机构的组成、特点、分类及应用 2.掌握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了解其冲击特性及应 用
学习难点
凸轮机构运动的实现
机械设计基础
当从动件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必须严格按预 定规律变化,特别是当原动件作连续运动时从动件必 须作间歇运动下,采用凸轮机构设计最为简便
专升本考试:2021机械设计基础真题模拟及答案(4)
![专升本考试:2021机械设计基础真题模拟及答案(4)](https://img.taocdn.com/s3/m/cfa297b5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50.png)
专升本考试:2021机械设计基础真题模拟及答案(4)共449道题1、凸轮机构从动杆的运动规律,是由凸轮()所决定的。
(单选题)A. 转速B. 轮廓曲线C. 形状试题答案:B2、有两杆,一为圆截面,一为正方形截面,若两杆材料,横截面积及所受载荷相同,长度不同,则两杆的()不同。
(单选题)A. 轴向正应力σB. 轴向线应变εC. 轴向伸长△1D. 横向线应变试题答案:C3、带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_带的紧边与松边拉力不等()。
(单选题)A. 带不是绝对挠性件B. 带与带轮间的摩擦系数偏低C. 带的紧边与松边拉力不等D. 带绕过带轮产生离心力试题答案:C4、用来传递双向转矩的一对切向键,在轴上相隔多少度为宜?()(单选题)A. 90°~120°B. 135°~150°C. 120°~135°试题答案:C5、滚动轴承的额定寿命是指同一批轴承中()的轴承能达到的寿命。
(单选题)A. 99%B. 95%C. 90%D. 50%试题答案:C6、型号为7210AC轴承的轴承套圈内径为()。
(单选题)A. 72B. 10C. 50D. 210试题答案:C7、机械运转不均匀系数是用来描述机械运转不均匀程度的重要参数,其表达式为()。
(单选题)A.B.C.D.试题答案:C8、齿轮根切的现象发生在()的场合。
(单选题)A. 齿数较少B. 齿数较多C. 模数较小D. 模数较大试题答案:A9、为了把润滑油导入整个磨擦表面之间,应在轴瓦的()开设油沟。
(单选题)A. 非承载区B. 承载区C. 任意位置D. 承载区与非承载区之间试题答案:A10、下列铰链四杆机构中,能实现急回运动的是()(单选题)A. 双摇杆机构B. 曲柄摇杆机构C. 双曲柄机构D. 对心曲柄滑块机构试题答案:B11、如图所示凸轮机构的推程运动角是()。
(单选题)A. 120°B. 110°C. 70°D. 40°试题答案:A12、能满足超越要求的机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凸轮机构一、填空1.凸轮机构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和固定机架三个基本构件所组成。
2.按凸轮的外形,凸轮机构主要分为_______凸轮和_______凸轮两种基本类型。
3.从动杆与凸轮轮廓的接触形式有_______、_______和平底三种。
4.以凸轮的理论轮廓曲线的最小半径所做的圆称为凸轮的_______。
5.凸轮理论轮廓曲线上的点的某点的法线方向(即从动杆的受力方向)与从动杆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凸轮在该点的_______。
6.随着凸轮压力角α增大,有害分力F2将会_______而使从动杆自锁“卡死”,通常对移动式从动杆,推程时限制压力角α_______。
7.凸轮机构从动杆等速运动的位移为一条_______线,从动杆等加速等减速运动的位移曲线为一条_______线。
8.等速运动凸轮在速度换接处从动杆将产生_______冲击,引起机构强烈的振动。
9.凸轮机构的移动式从动杆能实现_______。
(a 匀速、平稳的直线运动 b 简偕直线运动 c各种复杂形式的直线运动10.从动杆的端部形状有_______、_______和平底三种。
11.凸轮与从动件接触处的运动副属于_______。
(a 高副 b 转动副 c 移动副)12. 要使常用凸轮机构正常工作,必须以凸轮_______。
( a 作从动件并匀速转动 b 作主动件并变速转动 c 作主动件并匀速转动)13.在要求_______的凸轮机构中,宜使用滚子式从动件。
( a 传力较大 b 传动准确、灵敏 c 转速较高)14.使用滚子式从动杆的凸轮机构,为避免运动规律失真,滚子半径r与凸轮理论轮廓曲线外凸部分最小曲率半径ρ最小之间应满足_______。
(a r >ρ最小 b r =ρ最小 c r <ρ最小)15.凸轮与移动式从动杆接触点的压力角在机构运动时是_______。
( a 恒定的 b 变化的 c 时有时无变化的)16.当凸轮转角δ和从动杆行程H一定时,基圆半径r b与压力角α的关系是_______。
(a r b愈小则愈小,b r b愈小则a愈大,c r b变化而α不变)17.下列凸轮机构中,图_______所画的压力角是正确的。
18.在减小凸轮机构尺寸时,应首先考虑_______。
(压力角不超过许用值 b凸轮制造材料的强度 c 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三、判断19.凸轮机构广泛用于自动化机械中。
( )20.圆柱凸轮机构中,凸轮与从动杆在同一平面或相互平行的平面内运动。
( )21.平底从动杆不能用于具有内凹槽曲线的凸轮。
( )22.凸轮机构的等加速等减速运动,是从动杆先作等加速上升,然后再作等减速下降完成的。
( )23.凸轮压力角指凸轮轮廓上某点的受力方向和其运动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
( )24.凸轮机构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是可按要求任意拟订的。
( )四、绘图、改错及回答问题25. 划出下列文字中的错误处,并改在正文后横线内(1)凸轮机构能够通过选择适当的凸轮类型,使凸轮得到预定要求的各种运动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凸轮与从动件在低副接触处,难以保持良好的润滑,故容易磨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就图2-1所示盘形凸轮完成下列解答(1)画出基圆、理论轮廓曲线和图位压力角。
指出实际轮廓曲线。
当凸轮上A、B两点与从动件接触时、压力角如何变化?(2)从动件上升和下降,凸轮转角δ和从动件相应的行程h各为多少?27.按图2-2等加速等减速凸轮轮廓曲线绘制出从动杆位移曲线。
28.图2-3机构由那些典型机构组成?若曲柄匀速旋转,凸轮将作什么运动?用箭头标出图位时从动杆的运动方向,画出凸轮理论轮廓曲线(局部)和压力角。
五、凸轮机构的设计1.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已知:推程时凸轮的转角Φ=π/2,行程h=50mm。
求:当凸轮转速ω1=10s-1时,等速、等加等减速、余弦和正弦加速四种常用的基本运动规律的最大速度υmax,最大加速度αmax的值,及所对应的凸轮转角ψ。
2.已知一对心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O1为凸轮回转中心,凸轮是一偏心圆,圆心为O,半径为r,偏距为e,O1连线与从动件导路中心线之夹角为θ。
试用e和θ来表示从动件的位移s、速度υ、加速度α。
;从动3.一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为:从动件按简谐运动规律上升30mm,对应凸轮转角Φ=180°件以等加、等减速运动规律返回原处,对应凸轮转角是120°;当凸轮转过剩余角度时,从动件不动。
试绘制出从动件的位移曲线。
4.绘制从动件的位移曲线。
从动件以正弦加速运动规律上升,升程为32mm,对应凸轮推程角Φ=120°;凸轮继续转过60°,从动件不动,凸轮转过剩余角度时,从动件等速返回。
5.设计一对心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
已知凸轮基圆半径r b=40mm,滚子半径r=10mm,凸轮顺时针回转,从动件按题4运动规律运动。
并校验机构压力角。
6.设计一偏置式尖底推杆盘状凸轮。
凸轮顺时针回转,推杆导路偏于凸轮回转中心左侧,偏距e=10mm,基圆半径r b=30mm,从动件按题4运动规律运动。
7.设计一对心平底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并确定从动件平底的宽度,已知基圆半径r b=50mm,从动件平底垂直于导路,其运动按题4运动规律,凸轮顺时针回转。
8.设计一平底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
凸轮回转方向和从动件摆动方向及初始位置如图所示。
已知中心距OA=50mm,基圆半径r0=20mm,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为:凸轮推程角Φ=180°从动件以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顺时针摆动ψmax=15°;回程以等速运动规律返回。
并确定从动件的长度。
9.图示为缝纫机上的挑线机构,即一摆动滚从动件圆柱凸轮机构。
凸轮的回转方向和从动件的初始位置如图所示,已知凸轮的平均半径R0=20mm,从动件摆杆的长度lAB=15mm,滚子半径r=3mm,从动件的运动规律oa段为等速运动规律;ab段休止;bc段也为等速运动规律;cd段为等加、等减速运动规律。
试绘制凸轮轮廓曲线。
10.试设计一轴向移动滚子从动件圆柱凸轮。
已知凸轮的平均直径D0=80mm,从动件的动程h=60mm,滚子半径r=10mm,从动件按题4的运动规律运动。
11.设计一滚子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
已知中心距OA=80mm,摆杆长度AB=50mm,滚子半径r=10mm,从动件摆角ψ=30°,从动件起始位置与连心线OA之夹角ψ0=15°凸轮顺时针转动,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如题4。
12.已知凸轮机构如图所示,试用作图法求出从动件的位移曲线,并求出其行程h。
13.已知一平底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如图所示,试用作图法求出其位移曲线。
14.已知一偏置式尖底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如图所示,试用作图法求出其从动件的位移曲线。
并问:若采用滚子从动件,则该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与采用尖顶从动件所实现的运动规律是否一致,为什么?15.已知一对心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基圆半径r b=20mm,当凸轮等速回转180°从动件等到速移动40mm。
求当凸轮转角ψ=0°、60°、120°、180°时凸轮机构压力角的值。
16.用作图法求图示各凸轮转过90°后轮廓上的压力角,并在图上标注出来。
17.已知一对心尖底推杆盘状凸轮机构。
其凸轮轮廓为一偏心圆,该圆直径D=40mm,偏距e=8mm ,凸轮顺时针转动。
试求:(1)画出该凸轮机构的运动简图,要求从动件与凸轮在推程角ψ=90°处相接触;(2)画出基圆,并求出基圆半径r b 的值;(3)标出最大压力角αmax 和最小压力角αmin 的位置,并测出其大小。
18.一尖底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已知凸轮以等角速度ω1逆时针方向回转。
凸轮转过1800时,从动件等速上升31.4 mm ,凸轮再转过剩余1800,返回原位置.今给定推程许用压力角[α]=300,回程[α′]=600.试用图解法求出凸轮最小基圆半径r b ,及偏距e,又若采用对心式从动件,则凸轮最小基圆半径又为多少?19.一尖顶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已知凸轮逆时针匀速回转,且从动件长度l AB =60mm.当凸轮转过1800时,从动件等速顺时针摆动300,凸轮继续转过900,从动件不动;当凸轮再转过剩余900时,从动件等速摆回初始位置。
试用图解法求凸轮最小基圆半径r b ,及中心距.要求推程许用压力角[α]=400,回程许用压力角[α′]=70020.已知一对心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推程时凸轮等速回转1800,从动件等速移动30mm ,要求许用压力角[α]=300,回程时,凸轮转动900,从动件以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返回原始位置,要求许用压力角[α′]=600;当凸轮再转过剩余900,从动件不运动。
试用解析法求凸轮基圆半径r b 。
21.求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的基圆半径。
已知凸轮匀速转过120°时,从动件按简谐运动规律上升80mm 。
22.设计一偏置式尖底推杆盘形凸轮。
已知凸轮顺时针匀速转动,基圆半径r0=30mm, 行程h=30mm,偏距e=5mm, 推程角Φ=150°,从动件按简谐运动规律运动。
试用解析法计算凸轮转向在ф=30°、60°、90°、120°时凸轮廓曲线上对应点的极坐坐标数值。
23.求一移动推杆圆柱凸轮的平均圆柱半径。
运动规律同题4,许用压力角〔a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