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原虫形态图片
合集下载
《各期疟原虫形态》课件
各期疟原虫形态案例展示
滋养体期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生长和繁殖,形态多样,大小不一,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的环状体。
滋养体期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破坏细胞膜,导致红细胞破裂,释放出大量疟原虫,引发疟疾症状。
滋养体期疟原虫在人体内寄生时间长,是疟疾传播的主要阶段。
01
02
03
感谢观看
THANKS
各期疟原虫形态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ERA
目录
CONTENTS
疟原虫生命周期简介疟原虫形态特征疟原虫形态变化过程疟原虫形态与疾病关系各期疟原虫形态案例展示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ERA
疟原虫生命周期简介
疟原虫在红细胞外生存,包括在肝细胞内的有性生殖和在红细胞内的无性生殖阶段。
裂殖体期: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分裂阶段,形成多个裂殖子。配子体期:疟原虫经过进一步发育,形成雌雄配子体,准备繁殖下一代。总结词:裂殖体期到配子体期的变化是疟原虫生命周期中另一个重要阶段,这个过程涉及到疟原虫的进一步发育和繁殖。详细描述:在裂殖体期结束后,疟原虫释放出裂殖子并感染新的红细胞。在新的红细胞内,裂殖子继续发育并形成雌雄配子体。雌雄配子体分别产生雌雄配子,雌雄配子结合后形成合子,合子进一步发育成为下一代滋养体。
疟原虫形态变化过程
滋养体期: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生长阶段,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单个细胞,大小约为红细胞的一半。裂殖体期:疟原虫经过数次分裂后形成多个裂殖子,裂殖子在红细胞内散在分布,破坏红细胞并释放出裂殖子。总结词:滋养体期到裂殖体期的变化是疟原虫生命周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这个过程涉及到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生长、分裂和破坏。详细描述: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滋养体期,以摄取营养和生长为主,逐渐增大并分裂成多个子细胞。随着子细胞的增多,疟原虫进入裂殖体期,子细胞继续分裂成许多裂殖子,破坏红细胞并释放出裂殖子,准备感染新的红细胞。
滋养体期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生长和繁殖,形态多样,大小不一,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的环状体。
滋养体期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破坏细胞膜,导致红细胞破裂,释放出大量疟原虫,引发疟疾症状。
滋养体期疟原虫在人体内寄生时间长,是疟疾传播的主要阶段。
01
02
03
感谢观看
THANKS
各期疟原虫形态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ERA
目录
CONTENTS
疟原虫生命周期简介疟原虫形态特征疟原虫形态变化过程疟原虫形态与疾病关系各期疟原虫形态案例展示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ERA
疟原虫生命周期简介
疟原虫在红细胞外生存,包括在肝细胞内的有性生殖和在红细胞内的无性生殖阶段。
裂殖体期: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分裂阶段,形成多个裂殖子。配子体期:疟原虫经过进一步发育,形成雌雄配子体,准备繁殖下一代。总结词:裂殖体期到配子体期的变化是疟原虫生命周期中另一个重要阶段,这个过程涉及到疟原虫的进一步发育和繁殖。详细描述:在裂殖体期结束后,疟原虫释放出裂殖子并感染新的红细胞。在新的红细胞内,裂殖子继续发育并形成雌雄配子体。雌雄配子体分别产生雌雄配子,雌雄配子结合后形成合子,合子进一步发育成为下一代滋养体。
疟原虫形态变化过程
滋养体期: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生长阶段,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单个细胞,大小约为红细胞的一半。裂殖体期:疟原虫经过数次分裂后形成多个裂殖子,裂殖子在红细胞内散在分布,破坏红细胞并释放出裂殖子。总结词:滋养体期到裂殖体期的变化是疟原虫生命周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这个过程涉及到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生长、分裂和破坏。详细描述: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滋养体期,以摄取营养和生长为主,逐渐增大并分裂成多个子细胞。随着子细胞的增多,疟原虫进入裂殖体期,子细胞继续分裂成许多裂殖子,破坏红细胞并释放出裂殖子,准备感染新的红细胞。
疟原虫的镜下形态及鉴别PPT课件
疟原虫的镜下形态及鉴别
• 疟原虫镜下形态概述 • 疟原虫镜下形态鉴别 • 疟原虫镜下形态与疾病关系 • 疟原虫镜下形态诊断与治疗 • 疟原虫镜下形态研究进展
01
疟原虫镜下形态概述
形态特征
01
02
03
大小
疟原虫在显微镜下的大小 通常在1-30微米之间,具 体大小取决于其种类和发 育阶段。
形态
疟原虫有多种形态,包括 环状、杆状、逗点状和椭 圆形等。
血清学诊断
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疟原虫 抗体,以确定是否感染疟 原虫。
分子生物学诊断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 检测疟原虫的DNA片段, 以确诊疟疾。
治疗方法
青蒿素类药物治疗
01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一线药物,可以有效杀死疟原虫,缓解病
情。
其他抗疟药物治疗
02
如氯喹、奎宁等,也可用于治疗疟疾,但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结构
疟原虫具有复杂的内部结构,包括细 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等。这些结构 对于鉴别疟原虫的种类具有重要意义 。
02
疟原虫镜下形态鉴别
恶性疟原虫
总结词
恶性疟原虫在显微镜下呈现多种形态, 包括环状、杆状、双球状和十字状等。
VS
详细描述
恶性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发育阶段,常见 的形态有环状、杆状、双球状和十字状等 。这些形态的改变与疟原虫的生长周期和 红细胞内发育阶段有关。在环状和杆状形 态时,疟原虫处于滋养体阶段,是繁殖最 快的时期;双球状和十字状形态则表明疟 原虫正在进行分裂繁殖。
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支持性治疗
03
对于严重疟疾患者,需要进行支持性治疗,如输液、输血等,
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 疟原虫镜下形态概述 • 疟原虫镜下形态鉴别 • 疟原虫镜下形态与疾病关系 • 疟原虫镜下形态诊断与治疗 • 疟原虫镜下形态研究进展
01
疟原虫镜下形态概述
形态特征
01
02
03
大小
疟原虫在显微镜下的大小 通常在1-30微米之间,具 体大小取决于其种类和发 育阶段。
形态
疟原虫有多种形态,包括 环状、杆状、逗点状和椭 圆形等。
血清学诊断
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疟原虫 抗体,以确定是否感染疟 原虫。
分子生物学诊断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 检测疟原虫的DNA片段, 以确诊疟疾。
治疗方法
青蒿素类药物治疗
01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一线药物,可以有效杀死疟原虫,缓解病
情。
其他抗疟药物治疗
02
如氯喹、奎宁等,也可用于治疗疟疾,但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结构
疟原虫具有复杂的内部结构,包括细 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等。这些结构 对于鉴别疟原虫的种类具有重要意义 。
02
疟原虫镜下形态鉴别
恶性疟原虫
总结词
恶性疟原虫在显微镜下呈现多种形态, 包括环状、杆状、双球状和十字状等。
VS
详细描述
恶性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发育阶段,常见 的形态有环状、杆状、双球状和十字状等 。这些形态的改变与疟原虫的生长周期和 红细胞内发育阶段有关。在环状和杆状形 态时,疟原虫处于滋养体阶段,是繁殖最 快的时期;双球状和十字状形态则表明疟 原虫正在进行分裂繁殖。
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支持性治疗
03
对于严重疟疾患者,需要进行支持性治疗,如输液、输血等,
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疟原虫的镜下形态PPT课件
核:红色一个,常有二个。 疟色素:无。
8
恶性疟原虫--环状体
环纤细,约为RBC直径的1/6,RBC不胀大 核1个,但2个常见,红细胞常含2个以上原虫
9
恶性疟环状体
• 被寄生的红细胞形态正常,
一个红细胞内有一个环状 体,另一个红细胞内有三 个环状体,其中一个环状 体贴于红细胞上缘。 (×800 )
16
薄血膜恶性疟雌、雄配子体
• 雌配子体:半月形,两
端较尖;核小致密,位
于虫体上1/3部,色素围
于核周;胞浆深蓝色。
虫体外包有红细胞膜。
(×1250)
• 雄配子体:腊肠形,两
端钝圆;核大疏松,位
于虫体中部,色素围于
核周;胞浆淡红色。虫
体外包有红细胞膜。
(×800)
17
恶性疟厚薄血膜下环状体、配子 体
• 雄配子体:虫体已充满寄
生红细胞,核大疏松,几 乎占满左侧半个红细胞; 色素粗大,散在;红细胞 不胀大。 (×800 )
33
三日疟厚血膜裂殖体,裂殖子6 个
34
卵形疟环状体、大滋养体
胞浆:浅蓝色。 核:一个,较大,疏松,
位于中央,浅红色, 周围有明显不着色带。 疟色素:黄褐色,散在 分布。
26
薄血膜 Pv T、S
1.被寄生的红细胞明显胀大,有薛氏点;滋养体胞浆有明显阿米巴样伪足。 (×1250) 2.核已分裂成7块,黄褐色色素渐趋集中;被寄生的红细胞明显胀大。 (×800) 3.核已分裂成18块,色素颗粒聚集成块状,位于虫体中部左下方,另一色素团块 呈斜条状,位于虫体左上部;被寄生的红细胞明显胀大,有薛氏点。其左上方为 一大滋养体。(×1250)
• 被寄生的红细胞不胀大,虫
8
恶性疟原虫--环状体
环纤细,约为RBC直径的1/6,RBC不胀大 核1个,但2个常见,红细胞常含2个以上原虫
9
恶性疟环状体
• 被寄生的红细胞形态正常,
一个红细胞内有一个环状 体,另一个红细胞内有三 个环状体,其中一个环状 体贴于红细胞上缘。 (×800 )
16
薄血膜恶性疟雌、雄配子体
• 雌配子体:半月形,两
端较尖;核小致密,位
于虫体上1/3部,色素围
于核周;胞浆深蓝色。
虫体外包有红细胞膜。
(×1250)
• 雄配子体:腊肠形,两
端钝圆;核大疏松,位
于虫体中部,色素围于
核周;胞浆淡红色。虫
体外包有红细胞膜。
(×800)
17
恶性疟厚薄血膜下环状体、配子 体
• 雄配子体:虫体已充满寄
生红细胞,核大疏松,几 乎占满左侧半个红细胞; 色素粗大,散在;红细胞 不胀大。 (×800 )
33
三日疟厚血膜裂殖体,裂殖子6 个
34
卵形疟环状体、大滋养体
胞浆:浅蓝色。 核:一个,较大,疏松,
位于中央,浅红色, 周围有明显不着色带。 疟色素:黄褐色,散在 分布。
26
薄血膜 Pv T、S
1.被寄生的红细胞明显胀大,有薛氏点;滋养体胞浆有明显阿米巴样伪足。 (×1250) 2.核已分裂成7块,黄褐色色素渐趋集中;被寄生的红细胞明显胀大。 (×800) 3.核已分裂成18块,色素颗粒聚集成块状,位于虫体中部左下方,另一色素团块 呈斜条状,位于虫体左上部;被寄生的红细胞明显胀大,有薛氏点。其左上方为 一大滋养体。(×1250)
• 被寄生的红细胞不胀大,虫
疟原虫形态特征(含图)PPT课件
进行鉴别。
分子生物学鉴别
利用基因测序、PCR等 技术进行鉴别,具有较 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免疫学鉴别
利用抗体检测、抗原检 测等方法进行鉴别,适 用于感染早期的诊断。
常见寄生虫的形态特征比较
疟原虫
具有红细胞内期和红细胞外期 ,形态多样,大小不一,以环 状体、滋养体和裂殖体为主。
血吸虫
具有成虫、虫卵和毛蚴等阶段 ,成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的 肠系膜静脉中,虫卵随粪便排 出。
当受感染的蚊子叮咬人时,疟 原虫进入蚊子体内并开始孢子 生殖阶段,形成孢子囊和配子
体。
疟原虫对人类的影响
疟疾是全球最严重的热带疾病 之一,每年有数亿人感染,导 致数百万人死亡。
疟疾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 寒战、出汗等,严重时可导致 昏迷和死亡。
疟疾对孕妇和儿童危害更大, 可导致流产、早产、生长发育 迟缓等。
并记录下来。
描述运动方式
观察疟原虫的运动方式,如是否有 鞭毛、伪足等运动器官,并描述其 运动特点。
与教科书对比
将观察结果与教科书上的疟原虫形 态特征进行对比,确保观察结果的 准确性。
04
疟原虫与其他寄生虫的鉴别
鉴别方法与标准
形态学鉴别
生物学鉴别
通过观察寄生虫的形态、 大小、颜色等特征进行
鉴别。
根据寄生虫的生活史、 宿主范围、传播途径等
形态特征。
鉴别诊断
对于不典型的寄生虫样本,需要 进行多种鉴别方法的综合判断,
避免误诊。
05
疟疾的诊断与防治
疟疾的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观察
显微镜检查
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如周期性寒战、发 热、出汗等,初步判断是否可能患有疟疾 。
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在显微镜下观察红 细胞内是否存在疟原虫。这种方法对于确 诊疟疾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分子生物学鉴别
利用基因测序、PCR等 技术进行鉴别,具有较 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免疫学鉴别
利用抗体检测、抗原检 测等方法进行鉴别,适 用于感染早期的诊断。
常见寄生虫的形态特征比较
疟原虫
具有红细胞内期和红细胞外期 ,形态多样,大小不一,以环 状体、滋养体和裂殖体为主。
血吸虫
具有成虫、虫卵和毛蚴等阶段 ,成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的 肠系膜静脉中,虫卵随粪便排 出。
当受感染的蚊子叮咬人时,疟 原虫进入蚊子体内并开始孢子 生殖阶段,形成孢子囊和配子
体。
疟原虫对人类的影响
疟疾是全球最严重的热带疾病 之一,每年有数亿人感染,导 致数百万人死亡。
疟疾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 寒战、出汗等,严重时可导致 昏迷和死亡。
疟疾对孕妇和儿童危害更大, 可导致流产、早产、生长发育 迟缓等。
并记录下来。
描述运动方式
观察疟原虫的运动方式,如是否有 鞭毛、伪足等运动器官,并描述其 运动特点。
与教科书对比
将观察结果与教科书上的疟原虫形 态特征进行对比,确保观察结果的 准确性。
04
疟原虫与其他寄生虫的鉴别
鉴别方法与标准
形态学鉴别
生物学鉴别
通过观察寄生虫的形态、 大小、颜色等特征进行
鉴别。
根据寄生虫的生活史、 宿主范围、传播途径等
形态特征。
鉴别诊断
对于不典型的寄生虫样本,需要 进行多种鉴别方法的综合判断,
避免误诊。
05
疟疾的诊断与防治
疟疾的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观察
显微镜检查
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如周期性寒战、发 热、出汗等,初步判断是否可能患有疟疾 。
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在显微镜下观察红 细胞内是否存在疟原虫。这种方法对于确 诊疟疾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四种疟原虫镜下图ppt课件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恶性疟原虫 (pf)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三日疟原虫( pm)
52
53
裂殖子6个,排列成菊花状,色素居中。厚血膜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80
பைடு நூலகம்
四种疟原虫镜下形态鉴别
1
间日疟-----Pv 恶性疟-----Pf 三日疟-----Pm 卵形疟-----Po
注意 :
2
3
间日疟原虫 (pv)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卵形疟原虫 (po)
68
69
70
混合感染疟原虫图片
71
72
73
74
75
鉴 别要点
76
PV
1.红细胞通常涨大 2.薛氏点明显 3.成熟环状体粗大 4.滋养体有阿米巴样伪足 5.可见不同发育期的原虫 6.裂殖子常为16-18个
77
PF
1.环状体纤细, 红细胞不涨大 2.一个红细胞内可有几个环状体 3.环状体内可有2个核 4.环状体可贴在红细胞边缘 5.血片中没有其他发育期滋养体 6.配子体呈新月形或腊肠形 7.可出现茂氏点 8.厚血膜满天星样即可定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恶性疟原虫 (pf)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三日疟原虫( pm)
52
53
裂殖子6个,排列成菊花状,色素居中。厚血膜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80
பைடு நூலகம்
四种疟原虫镜下形态鉴别
1
间日疟-----Pv 恶性疟-----Pf 三日疟-----Pm 卵形疟-----Po
注意 :
2
3
间日疟原虫 (pv)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卵形疟原虫 (po)
68
69
70
混合感染疟原虫图片
71
72
73
74
75
鉴 别要点
76
PV
1.红细胞通常涨大 2.薛氏点明显 3.成熟环状体粗大 4.滋养体有阿米巴样伪足 5.可见不同发育期的原虫 6.裂殖子常为16-18个
77
PF
1.环状体纤细, 红细胞不涨大 2.一个红细胞内可有几个环状体 3.环状体内可有2个核 4.环状体可贴在红细胞边缘 5.血片中没有其他发育期滋养体 6.配子体呈新月形或腊肠形 7.可出现茂氏点 8.厚血膜满天星样即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