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故里景区导游词
黄帝故里导游词
![黄帝故里导游词](https://img.taocdn.com/s3/m/2213147cbe23482fb4da4cf7.png)
黄帝故里导游词黄帝故里是一个旅游的好地方,它风景优美,有独特的文化特色,下面是黄帝故里导游词,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黄帝故里导游词【1】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河南旅游,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我是你们的导游,站在我身边的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张师傅,我们俩很荣幸为大家服务,有需要的地方尽管提出来,我们会尽力解决,你们的满意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预祝本次旅途愉快!各位朋友,今天我带领大家去新郑黄帝故里寻根拜祖,我们由郑州出发,走京珠高速,在新郑市下高速,就到达我们的目的地黄帝故里。
现在我们车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黄帝故里了,此刻围绕在我们四周的是郑州市市区,我们来简单认识一下郑州:郑州古属豫州,公元1027年,周武王灭殷后封此地为管国,东汉时此地成为管城,现在还有管城区的称号,直到隋文帝三年,才有郑州的称号,并沿用至今。
1923年京汉铁路大罢工后,郑州成为“二七名城”。
我们马上要经过的绿色双塔就是郑州的标志性建筑“二七”纪念塔。
1954年河南省的省会由开封迁往郑州,郑州没有使人们失望,现已引领着河南的经济发展并是中崛起的领头军,郑州因良好的绿化和发达的商贸素有“绿城”和“商城”之称。
郑州今日的辉煌也得益于四通八达的交通,它是东西陇海线,南北京广线的交江点,并且是东西连霍高速和南北京株高速的交汇点。
我们现在行驶的正是南下的京珠高速。
大家请看,道路宽阔而平整如同一个黑色的巨龙,我们乘龙而驰不久就可到祭祖圣地。
在这现代化的高速公路两旁,种植着我们河南的一大特产—红枣。
请大家往右看,您会发现那里种了组多早熟,然而这些枣树的根部都非常地臃肿,这是为什么呢?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新郑种枣树的记载。
千百年来,枣农为了获得丰收就总结出了一个经验:每年在春暖花开季节,就拿斧头在枣树的根部砍几刀。
这样结出的枣儿又大又甜。
枣不仅有营养和药用价值而且能美容养颜延年益寿,还是绝佳的礼品,有兴趣的朋友可带些本地的特产给亲人朋友。
速度可真快!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了新密市境内。
黄帝故里解说词
![黄帝故里解说词](https://img.taocdn.com/s3/m/8b7fa1d9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d1.png)
黄帝故里解说词尊敬的游客们,大家好!欢迎来到黄帝故里。
这里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在这次行程中,我将带领大家领略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共同感受这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气息。
黄帝故里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区北部的轩辕丘上,是黄帝出生、创业、建都的地方。
这里气候宜人,四季分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在黄帝的领导下,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统一国家,并创造了独特的中华文化。
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黄帝的伟大和不朽传奇,同时也能够了解到中国自古以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丰富内涵。
黄帝故里景区主要包括轩辕丘、黄帝故居、黄帝陵、蚩尤冢等重要景点。
其中,轩辕丘是黄帝出生的地方,也是黄帝陵所在之处。
黄帝故居则是黄帝少年时期生活、创业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历史文物和珍贵资料。
黄帝陵则是历代祭祀黄帝的场所,这里庄严肃穆,令人起敬。
蚩尤冢则位于黄帝陵旁边,是蚩尤葬身之处。
蚩尤是黄帝的重要对手之一,他的存在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
在黄帝故里,我们还可以参加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活动和习俗,如清明节时的祭祖活动、中秋节时的拜月活动,以及腊八节时的施粥活动等等。
这些活动和习俗流传至今,不仅反映了当地百姓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更是对黄帝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亲爱的游客们,在这次黄帝故里的旅程中,您将会深刻感受到这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魅力。
这里的每一处景点,每一件文物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等待我们去发现和探索。
希望您在这里的游览中能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文化亮点,并将这些亮点带回家中与家人朋友分享。
同时,我们也希望您在游览的过程中能够尊重历史、保护文物,共同维护这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
在此,我要再次感谢您选择来到黄帝故里游览参观,让我们共同见证这个中华民族伟大先祖的传奇故事。
同时也希望您在游览过程中能够积极配合景区工作人员的安排和管理,共同维护好这里的环境秩序和文化氛围。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黄帝故里的文化之花定会绽放得更加璀璨夺目!最后,衷心祝愿您在黄帝故里之旅中收获满满的美好回忆!谢谢大家!。
小学生黄帝故里导游词
![小学生黄帝故里导游词](https://img.taocdn.com/s3/m/fc75c4f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41.png)
小学生黄帝故里导游词推荐文章多彩的活动小学生满分作文10篇2022 热度:狼王梦读后感小学生热度:《夏洛的网》2022小学生读后感热度:《鲁滨逊漂流记读》小学生读后感6篇精选热度: 2022童话《稻草人》小学生读后感热度:黄帝故里景区位于新郑市区轩辕路,黄帝故里祠始建于汉代,后经毁建,明清修葺。
明隆庆四年(1570年)于祠前建轩辕桥。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生黄帝故里导游词,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小学生黄帝故里导游词1您现在看到的这个高大的青石建筑叫汉阙,是黄帝故里景区的大门。
阙高17.08米,其形为蜂腰形子母阙。
阙,是古代宫殿、祠庙前的建筑物。
通常左右各一,因为两阙之间有空缺,故名“阙”或“双阙”。
新郑做为黄帝的故里故都,史有明载,地有确迹,代有传述,世所认同。
史有所载指的是,战国《竹书纪年》、汉代《史记周本记》和晋朝《帝王世纪》等历代史籍,均说黄帝是古有熊国君少典的儿子,生于轩辕之丘,建都于有熊,有熊就是今天的河南新郑。
地有确迹指的是,目前新郑仍保留着黄帝文化遗迹多达30多处,如黄帝屯兵洞、黄帝饮马泉、轩辕庙、嫘祖洞、避暑宫等。
代有所传指的是,有关黄帝的神话传说自古及今,世代相传,至今在民间还流传着许多黄帝的传说故事。
它们共同构成了新郑得天独厚的黄帝文化旅游资源。
另外,新郑一带现存有从唐代至民国的13通碑刻,记述了新郑是有熊国、轩辕丘、轩辕故里及黄帝在新郑一带活动的史实,这在其他地方是少有的。
众多考古专家和历史学家都认为黄帝故里故都在新郑,著名历史学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说:“新郑作为有熊氏之国和少典氏之国,经《史记》记载,两千多年来史无疑义。
”从汉阙至轩辕桥区间,沿中轴线宽十八米的红黄花岗岩甬道东西两侧,东区矗立着1996年在市博物馆后韩国宗庙遗址发掘出的战国时用于观测天文时移的日圭。
西区安放有铜制黄帝指南车,车上的铜人始终面向南方。
春秋时期《国语·晋语》里记载说,当年有熊国君少典娶有蟜氏为妻,生下黄帝在姬水,所以黄帝就又以姬为姓。
黄帝故里导游词(精选6篇)
![黄帝故里导游词(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2617b151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87.png)
黄帝故里导游词(精选6篇)黄帝故里导游词(精选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导游,常常要根据讲解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由引言、主体和结语三部分构成。
导游词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黄帝故里导游词,欢迎大家分享。
黄帝故里导游词篇1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们脚下站立的正是亿万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新郑黄帝故里。
它是中国4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市十大旅游景点之一,每年都吸引着亿万华人前来拜谒我们的祖先——轩辕黄帝。
为什么我们有自己的姓氏?为什么我们称自己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为什么我们确认轩辕黄帝是我们的人文始祖?那么今天在我们祖先的故乡叩问我们的祖先,答案是什么。
现在我们参观的是中华姓氏广场,这个广场是今年新建的,大家看看四周,谁能告诉我那是什么树?哎,对了,那就是被称作是“活化石”的水杉。
这里共有960棵,象征着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日夜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子民说到形式广场,不能不提到让我们中国人引以自豪的姓氏,姓氏起源很多,并不断发展,历史上我国曾出现过的姓氏有2.3万多个,已经普查到的姓氏有4000多个,起源于河南的约1800个。
在前100个大姓中,起源于河南的有73个。
万姓同根,根在人祖。
史载,黄帝族后裔繁衍600多个姓,炎帝族繁衍247个姓氏,炎黄二支与其它民族融合中总共发展到8000多个姓氏。
因而,从姓氏上说,后世子孙共尊炎黄为祖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想必前两个问题大家已经知道答案了吧,现在我们进入故里祠来认识下我们的祖先轩辕黄帝和了解5000年前发生的故事。
故里祠是整个景区的核心部分,主要由大殿和东西配殿组成,大殿供奉的是轩辕黄帝,东西配殿供奉的是他的夫人“先蚕”嫘祖和“先织”嫫母。
黄帝一生功绩显赫,大殿的八幅壁画,生动地展现了皇帝一生的丰功伟绩。
每幅图的背后都有古老的故事和传说,先看其中的几幅,5000年前这里居住着一个以熊为图腾的有熊氏部落,首领为少典,他娶有胶氏附宝为妻,生黄帝轩辕,这幅图为黄帝诞生。
黄帝故里(导游词)
![黄帝故里(导游词)](https://img.taocdn.com/s3/m/b1f29da3a26925c52dc5bf29.png)
黄帝故里——沿途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河南观光旅游。
我是神州旅行社的导游员小殷,坐在我旁边的是我们的司机李师傅,很高兴能够陪同大家一起游览黄帝故里,我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大家提供一个舒适、愉快的旅程。
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与配和,大家有什么问题和要求请尽管提出来,我将尽力给予解答和满足,也希望各位能够与我友好合作,最后衷心的祝愿各位在郑州游览期间能够游的开心过得愉快!谢谢大家!我们现在行驶在京珠高速上,郑州到新郑大约30公里,行车大约半小时.欢迎大家来到新郑市皇帝故里旅游观光。
新郑市地处河南省会郑州的南部,总面积873平方公里,人口63万,辖9镇63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港区管委会,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
有着极其优越的区位优势。
至于我们的市情,我想用以下五个字概括就再贴切不过了,那就是——中、通、古、丰、美。
“中”呢,是指我们新郑的地理位置,处于中州之中,北临郑州市区,南接魏都许昌,东依七朝古都开封,西面九朝古都洛阳。
“通”呢,是指我们新郑市的交通优势非常明显,境内有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和京广铁路纵贯其中,还有我们中原最大的国际机场——新郑国际机场。
“古”是说我们新郑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它不仅被命名为“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还被中华古都协会认定为“中华第一古都”。
这里不仅有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裴里岗文化和5000多年前的炎黄文化,还有2700年前的郑韩文化。
“丰”,是指我们新郑市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及矿产资源。
大家来看窗外,那大片大片的绿林就是我们的新郑枣林了,新郑特产——鸡心小枣,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品尝过,有机会我请大家吃哈。
我们新郑种枣历史悠久,在裴里岗就出土了堪称最早的炭化枣核。
在古枣园里有棵古枣树王树龄竟达600多岁。
新密市煤炭储量和产量都相当丰富,被誉为“乌金之乡”。
新密的金银花、密玉等也很有名,曾被作为贡品进献皇帝。
“美”呢,则是说我们新郑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除了黄帝故里,还有始祖山,郑王陵博物院,欧阳修墓,郑风苑等著名景点。
导游考试——黄帝故里导游词
![导游考试——黄帝故里导游词](https://img.taocdn.com/s3/m/57423b61783e0912a2162a75.png)
黄帝故里导游词各位旅客朋友大家好,首先欢迎大家来到郑州旅游,我是青年旅行社的导游,我的编号是001,旁边这为就是此次为我们服务的司机李师傅.这次旅游活动就由我和李师傅为大家服务,如果大家在旅游过程中有什麽问题可以向我们提出来,我们会尽量为大家解决,同时我也代表旅行社真诚的希望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玩的愉快玩的开心,并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到新郑黄帝故里寻根拜祖,我们会从郑州出发,走京珠高速,车程大约需要一个小时左右。
现在我们的车还行驶在郑州市市区,我先来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郑州。
郑州是河南省会,是河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中华腹地,九州之中。
它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接广阔的黄淮平原。
素有“雄峰中枢,空中险要”之称。
郑州古属豫州,在周武王灭殷后,将他的弟弟管叔鲜封于此地,称为管国。
东汉时此地称为管城,这就是现在郑州还有管城区的原因,直到隋文帝开皇三年,才有郑州的称号,并沿用至今。
在1923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革命运动后,被称为“二七”名城。
1954年河南省会从开封迁到了郑州,郑州成为省会城市。
现在郑州全市辖区五区五市,一县一郊区。
总面积7446平方公里。
总人口580万,市区面积13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90万左右。
郑州商贸发达,素有商城之称,早在1992年就爆发了轰动全国的“商战”。
不仅如此,郑州还被国务院批准为历史文化名城。
曾诞生了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以及先秦法家代表韩非子,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还有宋代建筑学家李诫都曾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可谓是人杰地灵。
郑州今日的辉煌也得益于四通八达的交通,陇海铁路、京广铁路在此交汇,郑州北站是亚洲最大,最现代的货运编组站。
并且是东西京霍高速和南北京珠高速的交界点。
我们现在正行使在南下的京珠高速,透过车窗大家可以看到在公路的两旁种植的这些树木那,就是枣树,据史书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就有新郑种枣树的记载,这里的红枣又大又甜,不仅有营养和药用价值,还能美容养颜,是绝佳的礼品,有兴趣的朋友可带回一些给亲人朋友。
黄帝故里
![黄帝故里](https://img.taocdn.com/s3/m/994ecd01581b6bd97f19eaa8.png)
黄帝故里导游词————————————————————河南新郑古为有熊氏之国,轩辕黄帝降于轩辕之丘,定都于有熊。
黄帝统一天下,奠定中华,肇造文明,惜物爱民,被后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
庄子曰:“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如今的黄帝故里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
2000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市十大旅游景点之一。
黄帝故里景区位于新郑市区轩辕路,占地面积100余亩,黄帝故里祠始建于汉代,后曾经毁建,明清修葺。
清朝康熙五十四年(1751年),新郑县令徐朝柱立有“轩辕故里”碑。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缅怀始祖功德。
近年来,新郑市人民政府对黄帝故里景区进行了扩建。
轩辕黄帝故里,位于新郑市区西北部。
汉代建祠,明隆庆四年(1570年)修缮,于祠前建轩辕桥,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于祠前立“轩辕故里”碑,1992年至今天重修、扩建。
庄子曰:“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号有熊氏,有熊国国君,生于新郑北关的轩辕丘,长于姬水河畔,后改姓姬。
黄帝率领先民们一统天下,务农桑,兴医学,制舟车,服衣裳,创文字,定历律,由野蛮步入文明,称为中华第一大帝,被后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
黄帝在位百年,死于荆山(又名覆釜山,今河南灵宝阌乡镇南),葬于上郡桥山(今陕西黄陵西北)。
相传有子25人,得姓者14人,分为后世各国,不断繁衍,逐渐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由众多民族相结合的中华民族。
因此,后人共尊黄帝为祖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万姓同根,根在人祖。
如今的黄帝故里已经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心灵故乡、寻根拜祖的民族圣地、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一年一度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堪称为华夏儿女寻根祭祖的饕餮盛会。
正如《黄帝颂》里所唱的,薪火相传,盛世未央,华夏各族,中原家乡…新郑拜祖,弥之高仰,同根同源,龙族荣光。
叶落兮归根,故里兮牵魂。
黄帝故里景区热忱欢迎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寻根拜祖,旅游观光。
今天,我们就要去我们的老祖先黄帝的出生地去拜访一番。
新郑黄帝故里景区导游词解说导游
![新郑黄帝故里景区导游词解说导游](https://img.taocdn.com/s3/m/8981d356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67.png)
新郑黄帝故里景区导游词解说导游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郑州市的新郑黄帝故里景区!在这里,你将会领略到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和华夏文化的博大精深。
首先,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新郑黄帝故里景区的背景。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鼻祖。
新郑黄帝故里景区,位于河南省新郑市的黄帝故里,是中国五大故里之一。
进入景区后,您会看到高大的黄帝铜像。
这座铜像是迄今全球最大的黄帝铜像,高达72米。
在古老的黄帝祠堂内,还有黄帝文化陈列馆,展示了黄帝的事迹、黄帝文化的渊源和影响。
在景区的东部,有着历史悠久的温台遗址。
据考古发现,这里是黄帝的故居所在地,也是中国玉器之乡。
您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玉雕艺术的精湛技艺,了解到中华民族的远古文明。
景区的西部,是著名的云台山。
这座山东临黄河,是中原地区的名山之一。
山上有古老的云台山寺,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云台山著名景点之一。
从山上可以俯瞰黄河壮丽的风光,领略到中国的大好河山。
除了黄帝故里和云台山,景区内还有许多其他的景点值得一游。
例如,修建于明代的历史古迹-钟楼,是保存完整的中国古建筑之一;还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晋王府,是明代晋国王子的宫殿,展示了明代的建筑风格和宫廷文化。
最后,我要提醒各位游客朋友们,景区内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古迹,请大家爱护景区环境,文明旅游。
同时,为了您的安全,请注意景区的安全提示,遵守导游员和工作人员的管理,共同保护好这片历史文化遗址。
希望各位游客朋友们在新郑黄帝故里景区度过一个愉快的旅程,感受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祝大家玩得愉快!谢谢!。
黄帝故里导游词
![黄帝故里导游词](https://img.taocdn.com/s3/m/facb7bee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5f.png)
黄帝故里导游词黄帝故里导游词400字(精选9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导游,编写导游词是必不可少的,导游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讲解词。
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黄帝故里导游词,欢迎大家分享。
黄帝故里导游词篇1“宇内一统,铸鼎开疆。
踪迹文书,文典辉映。
设官司职,政体滥觞。
创制指南,舟车四方。
律吕皆音,教民岐黄。
修德振兵,肈选华章。
初定甲子,厉算星象。
五谷丰登,蚕桑美裳。
”新郑黄帝故里是全国有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众人皆知。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们全家随着河南商报小记者训练营去参观了黄帝故里。
参观黄帝故里前,小记者训练营先安排了我们参观了著名的在建小区--康桥·溪月,在哪里我们度过了一个美好而有趣的上午。
在哪里,训练营的叔叔、阿姨们安排了多种有趣的活动,像寻宝、绘画、制作马克杯等等,小记者们玩得津津有味,到处充满了小记者们的欢声笑语,有趣极了。
在不知不觉中,整个上午悄悄过去了。
中午到了,康桥·溪月还为我们安排了简单而精致的午餐,让吃腻了大鱼大肉的我们十分回味。
午餐后,大家开始向新郑黄帝故里出发。
到了景区后,在黄帝故里的正南方向,有一个正方形的中华姓氏广场,它象征着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子民,这也是修建这个广场的原因。
广场的正中央,有一个巨大的中华姓氏鼎坛,大鼎叫黄帝宝鼎,它高六点九九米,重二十四吨,称世界第一大鼎。
鼎由四只熊的头顶着,上面还刻着字,别提有多威武!广场四周有一圈树木,他们犹如绿色的卫兵,坚定地站在那儿。
穿过许多庭院后面还是一个大广场,那中间有一棵金黄金黄的树,周围还有一些小金树。
我走近一看,原来是棵许愿树,虽然是假的,但做得十分精美,真像一棵黄金树。
树上挂满了游人许愿用的红布条。
我们商报小记者在哪里合影留念……自由时间里,我们去看了圣火,知道了圣火象征着伟大的中华民族不屈不饶、奋发向上的精神,一代代炎黄子孙薪火传递继承和弘扬博大精深黄帝文化。
黄帝的事迹导游词
![黄帝的事迹导游词](https://img.taocdn.com/s3/m/11e0ae85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01.png)
黄帝的事迹导游词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今儿咱们来到的地方啊,那可是个不得了的地方,是中国人的根儿,炎黄子孙的魂儿——黄帝故里。
站在这里,我感觉到一股子劲儿,一股子从五千年前传下来的劲儿,那是咱老祖宗的劲儿,是咱们中华民族的魂儿。
首先,咱们得说说黄帝这个人。
黄帝啊,他可不简单,他是咱们的老祖宗,五帝之首,中华人文初祖。
听老一辈儿说,黄帝生下来就聪明得不得了,三岁能言,五岁识字,十五岁就已经无所不通了。
那时候啊,天下大乱,诸侯纷争,百姓生活那叫一个苦啊。
黄帝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决定站出来,用他的智慧和力量,给老百姓一个太平日子。
黄帝带着他的部队,一路征战,打败了一个又一个的诸侯。
但是啊,最让他头疼的,还是那个凶神恶煞的蚩尤。
蚩尤这家伙,能呼风唤雨,吞云吐雾,一般人根本近不了他的身。
黄帝呢,他也不含糊,他想了各种办法,最后终于用指南车破了蚩尤的大雾,一举击败了他。
这一战啊,可是咱们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大事件,它奠定了咱们华夏民族的基础,让咱们有了今天的繁荣昌盛。
打败蚩尤之后,黄帝并没有停下脚步。
他继续东征西讨,南至江,北至荤粥,东至大海,西至空桐,把四方都纳入了他的版图。
那时候啊,百姓们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就像咱们现在一样。
黄帝呢,他不仅是个军事家,还是个发明家。
他发明了衣裳、舟车、弓箭、房屋还有好多好多东西。
咱们现在用的很多东西啊,都是从黄帝那时候传下来的。
说到这里啊,我得给大家讲个故事。
黄帝在位的时候啊,有一天他站在山顶上,看着脚下的繁华江山,心里头那个高兴啊。
他突然想到,要是能把这山川都封禅了,让鬼神都保佑他的国家那该多好啊。
于是啊,他就举行了盛大的封禅仪式。
那场面啊,简直了!山川之灵都显灵了,祝福他的国家繁荣昌盛。
黄帝呢,也感激得不得了,他决定要更好地治理国家,让百姓们过上更好的日子。
黄帝啊,他不仅关心国家大事,还关心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他教百姓们播种五谷啊,养蚕缫丝啊,制作衣裳啊。
他还设立了学校啊,让更多的人能接受教育。
河南郑州黄帝故里导游词
![河南郑州黄帝故里导游词](https://img.taocdn.com/s3/m/4fd3e66ea45177232e60a205.png)
黄帝故里朋友们,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黄帝故里。
黄帝故里景区是有中华姓氏鼎坛,故里祠,轩辕丘,黄帝纪念馆等组成。
我们首先来到的就是黄帝故里景区的中心部分---故里祠,故里祠是整个景区最古老的建筑,里面供奉着我们炎黄子孙的伟大始祖轩辕黄帝和他的两个夫人嫘祖和嫫母。
相信大家现在一定都被门口这对看门兽所吸引了吧?那它是什么动物呢?要知道我国大多庙宇和祠堂前一般放的都是狮子,寓示着庄严,威武,平安吉祥的意思。
可是在我们黄帝故里的故里祠却把熊作为镇祠之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5000多年前,这里有熊出没,而古代人认为熊是一种很威武,强悍的动物,黄帝的父亲少典的部落为了表示对它的崇拜,就把熊作为自己部落的图腾。
后人为了纪念黄帝的根基有熊氏部落,所以在黄帝故里祠前塑了这对石熊。
我们看到的大殿和东西配殿始建于汉代,以后历代都有修复,最后一次修复是在90年代。
下面请大家随小X到大殿参观,这里敬奉的就是轩辕黄帝的金身塑像。
上面的匾额“人文初祖”四个字,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程思远的题词。
殿内四周的壁画,生动的展现了黄帝一生的丰功伟绩。
下面咱们来一一看一下。
这一副是黄帝诞生,五千多年前,在这里生活着一个以熊为图腾的有熊氏部落,他们的首领叫少典,娶了有蛟氏部落一个叫附宝的女子为妻,她就是黄帝的母亲,史书记载,附宝生黄帝于轩辕之丘,故取名叫轩辕,黄帝从小就非常聪明,几个月就会说话,长大之后更是才干出众,而且非常的宽厚仁慈,深得族人的拥戴,后来继成了他父亲的基业,成了有熊氏部落的首领。
这一副图是创造周车。
讲的是黄帝修德治兵,创造周车。
这个是民用车,中间的是指南车,最上面是我国最早的般。
当时的人们用石头把大圆木中间凿空,放在水里,用来载人载物。
这一副是炎黄结盟。
讲的是当时在黄河中下游一带,氏族林立,其中以神农氏炎帝的部落最为强大,各部落都听他的,可是到了黄帝时期,神农氏的部落逐渐衰落,而黄帝修德治兵,创造周车,以道义促使部落之前的友好,当时炎帝侵凌周边的部落,黄帝率有熊氏部落在孤泉,也就是今天的扶沟一带与黄帝经过三次激战,打败炎帝,从此两个部落合睦相处,结为联盟。
导游证考试-导游词- 黄帝故里景点讲解
![导游证考试-导游词- 黄帝故里景点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a52442a40029bd64783e2cf9.png)
好了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中华姓氏广场。
该广场长宽各130米,四周种植着“活化石”水杉,这960棵水杉,象征着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日夜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子民。
万姓同根,根在人祖。
中华民族的历史如同一棵开枝散叶的大树,虽纷繁冗杂,但脉络清晰。
每个姓氏都是这棵生命之树的春华秋实。
每个炎黄子孙都不该忘记这棵生命之树,都应该记住自己是这棵大树上的哪根枝条,哪片树叶。
这就是修建中华姓氏广场的根由。
好了,游客们,现在我们就要走进故里祠区了,大家看这对门兽是什么动物?在我国大多庙宇和祠殿前一般都安放狮子,寓庄严威武、平安吉祥之意。
但这里却把熊作为镇祠之兽。
熊,是一种很威武、强悍的动物,黄帝父亲少典氏为了表示对它的崇拜,就把有熊作为部落的图腾。
后人为纪念黄帝的根基有熊氏部落,特在黄帝故里祠前塑了这对石熊。
请看大殿,这里敬奉的就是轩辕黄帝的金身塑像。
上面的匾额,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程思远的题词“人文初祖”。
殿内四周的壁画,生动地展现了黄帝一生的丰功伟绩。
请大家随我进殿,想必大家已被东西墙上的彩色壁画吸引了!咱们先看看其中的一幅,讲的是黄帝一家,首领少典娶附宝为妻,生黄帝轩辕.黄帝修德治兵创造舟船,大家看中间的这辆是指南车,上面安装着一个木头人,无论车行到什么地方,木头人的手始终指向南方,这就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指南车的雏形.。
接着这一幅则为黄炎结盟.五千年前的中华大地,氏族林立,当时居住在陈丘一带的神农氏炎帝部落势力强大,炎帝欺凌周围部落,黄帝率有熊部落与炎帝经过三次激战,打败炎帝,从此炎帝部落和睦相处,结为联盟,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础。
下面咱们去左边看一下,当炎黄结盟之时,东方九黎族部落兴起.首领蚩尤凶神恶煞,.黄帝九次与蚩尤交战而不能胜,因为蚩尤在作战中能吞云吐雾,使人迷失方向,后来黄帝就用我们刚才看到的指南车破了蚩尤大雾,打败了蚩尤.黄帝平定蚩尤以后,威名远震,率部族回归故里,诏告天下,定都有熊建立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古都,相传皇帝与甲子元年二月二日登基,此后民间就有了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黄帝建都有熊以后绘制了龙旗,这龙图腾是熊头,鹿角,蛇身,鱼鲮,鹰爪组成,是各部落图腾的统一体,之后龙即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也成为龙的传人.黄帝在位百年,死于荆山,葬于桥山。
黄帝故里导游词
![黄帝故里导游词](https://img.taocdn.com/s3/m/b4a982000740be1e650e9aae.png)
黄氏故里导游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我们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最诚挚的欢迎我是。
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
下面我把咱们的行程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
现在我们行驶在107国道上,途径驻马店、漯河、许昌、巩义、郑州、新郑大约6个小时的行程就可以大大我们今天的目的地--黄氏故里。
新郑市李淑媛河南省省会郑州市,是轩辕黄帝的出生地、创业和建都之地,郑州市的市情我想用一下五个字概括,那就再贴切不过了,中、通、古、中、美。
“中”呢,是说新郑市的地理位置,位于九州之中,东依七朝古都开封,西面九朝古都洛阳,南接魏都许昌,北临郑州市区。
“通”呢是指新郑市的交通优势非常明显,境内有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和景观铁路纵贯其中,还有中原最大的国际机场--新郑国际机场“古”呢是指新中国你是是一个历史文化古城,不仅被命名为河南历史文化名城,还被中华古都协会认定为“中华第一古都”这里不仅有新石期时代中晚期的裴李岗文化和5000多年的炎黄文化,还有2700多年的郑韩文化。
“中”呢是指新郑市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矿业资源。
大家看窗外,那大片大片的绿林就是我们的新郑枣林了和新郑特产之一鸡心小枣“美”呢是指心中那个是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除了黄帝故里还有始祖山、郑王陵博物院、欧阳修墓、郑风苑等景点。
我们新郑也有着美丽的自然环境,除了高原外,山地、丘陵、平原、盆地俱全,也正是这多样的地理环境孕育了新郑市的“人杰地灵”。
黄帝故里始建于汉代,后遭战火毁坏,明清修葺,近年来新郑市人们对黄帝故里景区进行了扩建,扩建后的黄帝故里景区共分为五个区域:广场区、鼓励祠区、鼎坛区、轩辕丘区。
话说间黄帝故里已经到了请大家关好车窗随我一起参观黄帝故里。
景点讲解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中华姓氏广场,该广场是2007年间的它的长宽各130米,广场周围种植着被称为“活化石”的水杉,着960棵水杉象征着中华名族960玩平方公里的土地,日夜承载着中华名族的每一个子民。
叶落归根,故里牵魂,我们新郑60万人们热情欢迎大家来此寻根拜祖。
黄帝故里导游词
![黄帝故里导游词](https://img.taocdn.com/s3/m/9f3c968ca45177232f60a2f8.png)
黄帝故里导游词黄帝故里导游词范文做为一位敬业的导游员,常常要进行导游词准备工作,导游词实际上是一种对游玩景点开展历史时间的、文化艺术的、审美观的讲解的健身培训。
那麼一遍条理清楚的导游词应该怎么写呢?下列是我搜集整理的黄帝故里导游词范文,期待对大伙儿有一定的协助。
诸位游人小伙伴们:各位好!!热烈欢迎来到河南旅游,不远万里,一路辛苦!我是大家的导游员,站就在我身边的这名是大家的驾驶员王师傅,我俩很荣幸为大伙儿服务项目,有必须的地区虽然明确提出来,大家会竭尽全力处理,大家的令人满意是对大家工作中的较大毫无疑问,恭祝此次旅行愉快!各位朋友们,今天我领着大伙儿去新郑市黄帝故里寻亲拜祖,大家由郑州市考虑,走京珠高速,在新郑市下高速,就抵达大家的到达站黄帝故里。
如今大家车前所说的方位便是黄帝故里了,此时紧紧围绕在大家四周的是郑州城区,大家来简易认识一下郑州市:郑州市古属豫州,公年1027年,周成王灭殷后封此处为管国,汉朝时此处变成管城,如今也有管城区的头衔,隋文帝杨坚即位三年后,才有郑州市的头衔,并沿用。
1923年京汉铁路罢工后,郑州市变成“二七国际城”。
大家立刻要历经的翠绿色皇家便是郑州市的地标性建筑“二七”纪念塔。
1954年河南的省会城市由开封市迁到郑州市,郑州市沒有使大家心寒,已经推动着河南省的是社会经济发展并不是中兴起的带头军,郑州市因优良的园林绿化和比较发达的经贸有着“绿城集团”和“商城系统”之称。
郑州市今日的光辉也归功于四通八达的交通出行,它是物品陇海线,南北方京广线的交江点,而且是物品312国道和南北京市株快速的交汇处。
大家如今行车的恰好是南进的京珠高速。
大伙儿可以看,路面宽敞而整平好似一个灰黑色的飞龙,大家乘龙而驰没多久就可去拜祖胜地。
在这里智能化的高速路两侧,栽种着大家河南省的一大特色产品—大枣。
请大伙儿向右看,您会发觉那边种了组多成熟,殊不知这种酸枣树的根处都十分地松垮,这是为什么呢?早在春秋时期阶段就会有新郑市种酸枣树的记述。
黄帝故里导游词
![黄帝故里导游词](https://img.taocdn.com/s3/m/b99e85293169a4517723a3c1.png)
黄帝故里导游词游客朋友,大家好:(致欢迎辞)【沿途讲解】各位朋友,大家一定都知道,咱们华夏儿女喜欢称自己“炎黄子孙”,炎黄指的是黄帝和炎帝。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号有熊,为五帝之首。
早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有熊氏部落曾在新郑一带定居。
其部落首领“少典娶有蟜氏女,生黄帝、炎帝”。
黄帝是少典的次子,生于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西北),故称轩辕氏。
黄帝幼时聪明异常,既长见识渊博,才干出众,遂继承父亲少典被拥立为有熊部落首领,故又称有熊氏。
五千多年前,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的我国中原地区,氏族林立,大小部落成千上万。
当初炎帝部落势力强大,最有威望。
各部族听从他的号令,相安而居。
到了黄帝时代,炎帝部落势衰。
部落之间不断发生磨擦,甚至互相侵伐掠夺,侵占土地,抢劫财货,虏杀人口。
炎帝不能禁止,人民生活不得安宁。
黄帝修德整兵,习用干戈,以道义促使部落之间相安友好,以武力征伐强暴,制止侵略。
许多部落慕其戚望,前来通好,仰仗归从。
当时炎帝侵凌周围部落,黄帝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与之三次交战,打败了炎帝,使其归顺于已。
这时,东方九黎部族兴起,强悍凶横,炼铜制作兵仗刀戟大弩,侵略其他部落。
其首领蚩尤更是凶神恶煞,每次出征作战都身披斑斓虎皮,头带双角铜盔,所向披靡。
其他部落闻听蚩尤到来,惊魂落魄,溃散四逃。
蚩尤在东方扫平诸部落后,一路西上,侵占炎帝部族。
炎帝与之交战,竟一败涂地,于是丢弃境域,率领部族奔往涿鹿,向黄帝求救。
黄帝亲率部族,九次与蚩尤交战而不能胜,就联合以熊、罴、貔、貅、shu、虎为图腾的六个部落,会合炎帝部族,在涿鹿郊野与蚩尤展开决战。
传说,蚩尤有八十一个兄弟,个个铜头铁额,凶猛无比,又惯使刀戟弓弩等武器,炎黄兵卒战胜不过。
黄帝即命风后制作战车,采用战车合围战术冲杀。
蚩尤大败逃至中冀,被黄帝大将应龙擒杀。
黄帝平定蚩尤,威名大掁。
各部族对他钦佩得五体投地,一致拥戴他为部落联盟首领。
从此炎黄部族逐渐融合为一。
接着,黄帝又打败北方前来侵扰的荤鬻部族(匈奴族的前身),在釜山(今河北怀来东)召集“万国”首领,庆贺天下太平,并“邑于涿鹿之阿”,休整士卒,养息生民。
黄帝故里导游词
![黄帝故里导游词](https://img.taocdn.com/s3/m/473268d7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8b.png)
黄帝故里导游词黄帝故里,为有熊氏少典及轩辕黄帝的故有熊之国所在地。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黄帝故里导游词,希望对你有帮助。
黄帝故里导游词【篇一】好了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中华姓氏广场。
该广场是07年(丁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前)建的,它长宽各130米,是一个正方形广场。
广场四周种植着被称为“活化石”的水杉,这960棵水杉,象征着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日夜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子民。
叶落兮归根,故里兮牵魂。
我们60万新郑人民热忱欢迎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寻根拜祖。
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讲解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对我工作的配合,有什么服务不到位的地方请多指教。
祝愿大家在以后的日子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希望大家有机会再来河南,再来黄帝故里。
谢谢大家!万姓同根,根在人祖。
中华民族的历史如同一棵开枝散叶的大树,虽纷繁冗杂,但脉络清晰。
每个姓氏都是这棵生命之树的春华秋实。
每个炎黄子孙都不该忘记这棵生命之树,都应该记住自己是这棵大树上的哪根枝条,哪片树叶。
这就是修建中华姓氏广场的根由。
矗立在我们面前便是中华姓氏鼎坛,这个气势恢弘、硕大无比的鼎叫黄帝宝鼎。
鼎坛高3.9米,宝鼎通高6.99米,重24吨,直径4.7米,全部由青铜铸造而成,比进入世界吉尼斯纪录的广东肇庆青铜鼎还高出0.39米,重8吨,为“天下第一鼎”。
我们穿过马路这座便是仿汉阙,是最古老的门。
用石雕刻而成的阙,是用来记官爵、功绩和装饰。
阙的主要功能是挂旌(劲)旗、贴告示用的。
(故里祠门口)好了,游客们,我们穿过牌坊过了轩辕桥,站在姬(几)水河,请看前面便是故里祠,在我国大多庙宇和祠殿前一般都安放狮子,寓庄严、威武、平安吉祥之意。
但这里却把熊作为镇祠之兽。
熊,是一种很威武、强悍的动物,黄帝父亲少典氏领导的部落为了表示对它的崇拜,就把有熊作为自己部落的图腾。
后人为纪念黄帝的根基有熊氏部落,特在黄帝故里祠前塑了这对石熊。
(故里祠前厅)黄帝故里祠是我们这个景区最古老的建筑,也是整个景区的核心部分,里面供奉着我们炎黄子孙的伟大始祖轩辕黄帝和他的两个夫人嫘祖和嫫母。
新郑黄帝故里导游词
![新郑黄帝故里导游词](https://img.taocdn.com/s3/m/120cc121844769eae109ed08.png)
新郑黄帝故里导游词导游词有引导游客鉴赏、传播文化知识、陶冶游客情操三大功能,导游词通过对旅游地出产物品的说明、讲解,客观上起到向游客介绍商品的作用。
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完整的导游词其结构一般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下面是XX收集到的新郑黄帝故里导游词,希望能够为你的旅游活动提供更多有趣的帮助。
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新郑观光游览,首先呢,请允许我代表新郑热情好客的父老乡亲和我的同事们,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最真诚的欢迎,很荣幸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来品味.游览古都新郑我姓马,老马识途的马,今天各位来到我旅游,请放心好了,有我一马当先,什么事情都会马到成功。
我是来自新郑**旅行社的导游员,大家可以喊我小马,相信有小马的陪同,大家一定会玩的开心,游的快乐.当然了,小马也会竭尽全力为大家服务.那么坐在我身边的呢,就是咱们旅行社选派的驾驶经验丰富的司机:*师傅,今后几天就由他和我来陪同大家,如果您有什么要求都可以向我们提我们会尽力满足大家的合理要求的,好了,现在请大家坐好扶稳如果有那些朋友晕车请您往前面来,前面的朋友会把最舒适的座位给您的,在这小马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没有什么事请尽量不要在车厢内走动。
现在我想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今天的行程安排,然后我们有30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12:00时候我们在大门口集合前往有缘餐厅用午餐,请大家一定要记住咱们的车牌号豫A1234和我的手机号12345678,如果有参什么事情一定要及时和我联系.新郑市隶属于河南省省会郑州市,有着极其优越的区位优势。
至于我们的市情,我想用以下五个字概括就再贴切不过了,那就是——中、通、古、丰、美。
“中”呢,是指我们新郑的地理位置,处于中州之中,北临郑州市区,南接魏都许昌,东依七朝古都开封,西面九朝古都洛阳。
“通”呢,是指我们新郑市的交通优势非常明显,境内有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和京广铁路纵贯其中,还有我们中原最大的国际机场——新郑国际机场。
黄帝故里导游词(最终5篇)
![黄帝故里导游词(最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6420c10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d5.png)
黄帝故里导游词(最终5篇)第一篇:黄帝故里导游词黄帝故里沿途讲解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和大家在这里相遇,大家一路走来,旅途辛苦啦!首先,我代表我们XX旅行社,热烈欢迎大家到黄帝故里来旅游观光。
我是咱们XX旅行社的导游某某某,大家可以叫我小某或某导。
恩,大家感觉怎么叫合适、怎么叫顺口就怎么叫吧!坐在我身旁的这位呢,就是我们这次旅程的安全大使是X师傅,X 师傅是一个驾驶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司机,所以啊,坐在他的车上,大家就尽情的欣赏沿途的美丽风光吧。
俗话说啊,有缘千里来相会,今天,我们不远千里相遇在这里,真的是难得的缘分。
恩,那就让我们共同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缘分吧,再相聚的这几天里,让我们相互关系、相互照顾。
我们两个呀,会尽最大的努力,让大家玩的开心,吃的舒心,住的安心。
总之啊,就是希望大家在这里度过一段美好而难忘的时光。
朋友们,现在呢!我讲一下注意事项。
路上的车特别多,所以,为了大家的安全,请不要把您的头和手伸出窗外,以免被擦伤。
把垃圾呢,放在座位旁边的垃圾篓里。
不要向窗外仍果皮纸屑等杂物,要是保持道路的卫生。
如果有人容易晕车,请坐在前排座位上,或靠近窗户的位置。
也可以吃点儿随身携带的晕车药。
车前面放的有纯净水,需要的话,我给大家送到座位上。
下面,我给大家全面系统的介绍一下河南。
河南是文化大省,地下文物全国第一,地上文物全国第二。
对于广大海内外的旅游者来说啊,河南就像一座天然的历史博物馆,一本看得见、摸得着、进的去的中国历史文化教科书。
河南啊,在中华民族文化,乃至东方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大量的史书记载和多年的考古发掘证明啊,8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开创了人类文明的先河,从公元前21世纪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到公元13世纪的金朝,先后有20多个朝代的200多为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河南,留下了难以尽数的名胜古迹。
河南拥有古都最多的省份,中国有八大古都,其中的四大古都就在河南,它们分别是就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三朝古都安阳,还有商朝故都郑州。
黄帝故里导游词-导游词
![黄帝故里导游词-导游词](https://img.taocdn.com/s3/m/4736e10927284b73f2425096.png)
黄帝故里导游词-导游词黄帝陵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玄远黄帝的陵园,它位于黄陵县城北的桥山顶上。
下面是收集整理的陕西黄帝陵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陕西黄帝陵导游词(一)黄帝陵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玄远黄帝的陵园,它位于黄陵县城北的桥山顶上。
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是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
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矢。
他的妻子能养蚕,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臣大挠创造了干支历法,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
我国后来能巍然屹立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这与黄帝的赫赫殊勋是分不开的。
黄帝还以他惩罚邪恶,首次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
据说黄帝活了118岁。
有一次,在他出巡河南期间,突然晴天一声霹雳,一条黄龙自天而降。
它对黄帝说:“你的使命已经完成,请你和我一起归天吧。
”黄帝自知天命难违,便上了龙背。
当黄龙飞越陕西桥山时,黄帝请求下驾安抚臣民。
黎民百姓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个个痛哭流涕。
在黄龙的再三催促下,黄帝又跨上了龙背,人们拽住黄帝的衣襟一再挽留。
黄龙带走了黄帝之后,只剩下了黄帝的衣冠了。
人们把黄帝的衣冠葬于桥山,起冢为陵。
这就是传说中的黄帝陵的由来。
但是也有人说,黄帝死后就安葬在桥山。
黄帝陵区约4平方公里,山水环抱,林木葱郁。
参观者到达桥山山顶,首先看见路立的一块石碑,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马”。
陵前有一座祭亭,亭中央立一高大石碑,碑上刻有“黄帝陵”3个大字。
祭亭后面又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4字。
再后面便是黄帝陵。
黄帝陵位于山顶正中,面向南,陵冢高约4米,周长约50米,陵前40米处有一约20米高台,其旁一石碑上书有“汉武仙台”四字。
此台系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巡游朔方归来时,祭奠黄帝,祈仙求神时所筑。
黄陵下的轩辕庙里面尚有一些建筑、古柏和石碑等文物。
跨进庙门,左边有一棵巨大的柏树。
相传此柏为黄帝亲手所植,故称“黄帝手植柏”,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
庙门北有一过厅和一碑亭,碑亭里陈放着47块石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帝故里景区导游词(之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游客:热诚欢迎您前来中华圣地、国家4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市十大旅游景点之一——黄帝故里景区参观考察,并拜谒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卓越辉煌。
战国时代,《庄子·盗跋》篇说:“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在中国历史上,上自夏商周,下至元明清,莫不尊祀黄帝为始祖,莫不称自己是黄帝的后裔。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有熊国国君,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五千年前,中华始祖轩辕黄帝生于新郑北关的轩辕丘,长于姬水河畔,在新郑率领先民们一统天下,而后务农桑,兴医学,制舟车,服衣裳,创文字、定历律,由野蛮步入文明,真正成为中华第一大帝。
后世为纪念黄帝功德,汉朝时,人们在轩辕丘上建造黄帝故里祠,此后历代都有修复;明隆庆四年(1570年)进行了修葺,并于祠前建轩辕桥;清康熙五十四年,新郑县令许朝柱于祠前立“轩辕故里”碑。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至2002年、2003年,新郑市人民政府先后对其进行了修缮和扩建,使得这里成为亿万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
轩辕丘黄帝故里景区位于新郑市区旧城北关即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方,景区面积已达到近百亩,主要由轩辕广场区、轩辕故里祠区、黄帝鼎坛区、轩辕丘区四部分组成。
景区布局突出了“中华之根”这一主题:广场区小桥、流水、奇花异草、古树翁郁;祠殿区古朴肃穆,供奉轩辕黄帝及其两位夫人;鼎坛区雄伟壮观,有甬道铭文、民族图腾柱、文化长廊、客家第一步等景观,构成了一幅立体的雄浑的历史画卷;轩辕丘区气势宏伟,庄严神圣,有造型独特的黄帝纪念馆。
其中故里祠区,是整个景区最古老的部分,它始建于西汉时期。
树高千尺总有根,河流万里必有源。
我们10多亿炎黄子孙的“根”在哪里?根,就在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上。
那么,就让我们怀着“高山仰止”的心境,来踏着远祖的脚印,遍寻自己的祖根吧!第一石坊??它是由香港中华民族国际友好协会为庆祝2000年4月2日举行的中华民族子孙龙禧千年黄帝故里寻根拜祖大典而修建的。
牌坊,是门洞性的建筑物,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建筑。
“文治武功何彪炳,艰难缔造五千年”,它立于祠前,提醒人们,永世不忘黄帝功德。
此牌坊为四级六柱坊,高11米,宽17米。
坊额上雕有黄帝像,横额和楹联由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蒋正华题写。
外联为“依具茨溱洧起波涛,滨颖淮有熊降轩辕”。
它诗情画意地表达了新郑作为黄帝出生地的地理和历史。
新郑,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处豫西山区向豫东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地貌山岭、岗丘、平原兼而有之,河流湖泊密布,是十分有利于人类繁衍生息的地方。
“具茨”指位于新郑西南的具茨山,“溱洧”指流经新郑的两条古老河流,即溱水和洧水;“滨颖淮”指新郑地处淮河、颖河流域,有熊指新郑在黄帝出生时期为有熊国。
内联为“始祖功德盖天地泽披九洲,华夏文明灿古今誉播八方”。
它高屋建瓴地表明了黄帝的丰功伟业,天地难以负载其德,九州永远铭记他的恩情;由黄帝肇始的华夏文明,光耀古今,天下共仰,骄傲地跻身于世界文明之列。
横额“中华圣地”,意为黄帝的诞生地,是中华儿女心中的圣地,是中华民族的圣地。
乾坤浮雕盘????石坊后的乾坤浮雕盘,是博大精深的黄帝文化的一个具象,为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重大发明之一。
中间的金属指针,叫日晷,是古人测日影以定时刻的仪器。
在日晷外侧,为太极图、四灵像、八卦、十二生肖和二十八星宿等中国古代文化符号。
它融天文、地理、历史、哲学、宗教、科技于一炉,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第二石坊??第二石坊为三级四柱坊。
其楹联引用了孙中山先生的“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中的前两句。
孙中山先生首举义旗,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这位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如此高度评价轩辕黄帝,其意义尤为深远。
《祭黄帝》诗,高度地赞扬了轩辕黄帝及所创造的非凡业绩,表述了黄帝开创中华文明史,在世界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
坊额上的“轩辕故里”四个字由国家原领导人薄一波亲笔题写。
轩辕桥??是古轩辕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人为拜谒始祖轩辕黄帝,在祠前专门修建的。
原桥为明“隆庆四年”即公元1570年所建。
桥东侧,有阴刻篆文“轩辕桥”三个字,西侧的古砖上,刻有“许州造砖户王仲”的字样。
由于朝代更迭、历史变迁和地形地貌的变化,此桥被沉埋地下多年。
2002年3月,新郑市决定恢复轩辕桥这一景观,在开挖新桥桥基时,正巧与古桥址相合。
说明从古到今,轩辕子孙的心是相通的。
新修的这座轩辕桥,长12米,美观、典雅,如长龙卧波,横跨于姬水河上。
姬水河??这是一条象征性的姬水河。
真正的姬水河,在市区西南10公里,发源于具茨山,流经新郑南部,汇入淮河。
春秋《国语·晋语》云“昔少典娶有虫乔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
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意思是说,黄帝和炎帝为兄弟俩,黄帝因成长于姬水,而姓姬,炎帝因成长于姜水,而姓姜。
古枣树??新郑是大枣的故乡,枣文化历史悠久。
在距今8000多年前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枣核化石。
据说枣子的大规模栽培,最早是从黄帝时开始的。
新郑西北一带,多沙地。
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农书《齐民要术》上说:“旱涝之地不任耕稼,种枣则可矣!”大约黄帝最早发现了这一作物的生长特点,又发现大枣不仅可以鲜食、干食,还可药用,所以,就在他的故里大种起枣子来了,使有熊国成为大枣之国。
目前,枣树已成为新郑的市树。
这是一棵千年古枣树,远远望去,发现树干像是插在一个大花瓶之中。
你看,枣树靠近底部的那段树干,格外粗壮,圆溜溜地,像不像大“花瓶”?花瓶上,还有斑斑驳驳的纹路。
这是新郑人特有的栽培技艺,当地人称作“开甲”,是一种增产的办法。
每年枣树花期的5月下旬到6月下旬,枣农都要用斧背砸伤树皮,形成斑痕,减少养分的向下输送,以集中供给果实,使之结果又多又甜。
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法子,《齐民要术》上就有“反斧斑驳椎之”的记载!我们应当向祖先的勤劳智慧致敬!新郑枣,皮薄、肉厚、核小,吃起来特别甘甜。
我们这儿有一句话:一天三颗枣,红颜不见老。
到新郑来,不尝尝新郑红枣可算是一种遗憾。
黄帝故里景区还有一种特色树种——银杏树,又叫公孙树、白果树,传说黄帝的父亲姓公孙,因为他曾亲自栽培此树,所以后人又称之为“公孙树”。
国槐,又称黄帝槐,是有熊国的特色树种,沉稳坚毅,顶天立地,是新郑人民性格的像征。
轩辕黄帝之碑??“夫天地悠悠,生生灭灭,而亘古及今其名不泯并受后世尊崇者,其行必有殊勋,其品必有盛德。
念我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惟我始祖炎黄二帝其可当之……”。
该碑于2002年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敬立,中国著名碑文专家、河南省文史馆研究员李铁成撰文。
行文庄重酣畅,意境高古,高屋建瓴阐述了轩辕黄帝生于新郑,带领臣民,告别蛮荒,创造发明,设官司职,扩土开疆,一统中华的不朽功业。
????????????TOP黄帝故里景区导游词(之二)故里祠门口??大家看一看这对看门兽是什么动物?我国大多庙宇和祠殿前一般都安放狮子,寓庄严、威武、平安吉祥之意。
但这里却把熊作为镇祠之兽。
这是因为在五千多年前,新郑一带的中原地区,有很多熊。
熊,是一个很威武、强悍的动物,黄帝父亲少典氏领导的部落为了表示对它的崇拜,就有熊作为自己部落的图腾。
后人为纪念黄帝的根基有熊氏部落,特在黄帝故里祠前塑了这对石熊。
故里祠前厅??这前厅的四周图画是丙戌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央视直播的掠影,这是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拜祖盛典。
下面我们就要进入黄帝故里遗祠,里面供奉着我们炎黄子孙的伟大始祖轩辕黄帝和他的两个夫人嫘祖和嫫母。
故里院??我们现在来到的是整个景区的核心部分——故里祠。
我们看到的大殿和东西配殿始建于汉代,以后历代都有修复,最后一次修复是在90年代初。
轩辕黄帝作为中华人文初祖、中华开国的第一大帝,是五帝之首。
在我国,“五帝”有几种说法,比较普遍的,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中,与黄河中上游文化同时发展起来的,还有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长城外的红山文化等,共同创造了古代文明。
在漫长的岁月中,各地区的先民逐渐融合成统一的民族。
在各族不同的宗祖神中,黄帝是最为杰出的一位,世代为人们所敬仰,人们一直把他敬若神明,历代的贤达人士和平民百姓都来此寻根问祖,烧香还愿。
至今在西配殿山墙上还留有为修复大殿时留下的功德碑。
这其中最著名的还有林则徐拜祖碑。
提到林则徐,我们都知道他是近代的民族英雄。
他什么时候来拜谒过始祖呢?这还要追溯到道光十七年的时候,也就是公元1837年,林则徐擢升湖广总督到广东赴任时途径新郑,在当时新郑县令李丞的陪同下拜谒了始祖。
林则徐之所以能取得虎门硝烟的成功,是和他拜始祖分不开。
大殿??这里敬奉的就是轩辕黄帝的金身塑像。
上面的匾额,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程思远的题词“人文初祖”。
殿内四周的壁画,生动地展现了黄帝一生的丰功伟绩。
[黄帝诞生]五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在嵩山东麓新郑一带,居住着一个以熊为图腾的有熊氏部落,其首领为少典,从居住在河洛一带(今洛阳地区)的有娇氏部落,娶了一位名叫附宝的女子,在轩辕丘产下一子。
因出生于此,而取名轩辕。
传说,一天,少典的妻子附宝,到郊外祭神,此时正是阳春三月,风和日丽,突然间,乌云翻滚,天昏地暗,继而电闪雷鸣,如同白昼,就如同一条巨龙,绕北斗而降,把附宝惊倒在地,电闪雷鸣过后,已是星斗满天,附宝觉得头晕目眩,发现自己怀了孕,阅二十四月,生帝于轩辕之丘。
画上面的那位男子就是黄帝的父亲少典,女的就是黄帝的母亲附宝。
据史书记载,“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
”成年后,宽厚仁慈,见识渊博,善恶分明,深得部族拥戴,继任有熊氏部落首领。
[创造舟车]黄帝修德治兵,创造舟车。
这个是民用车,可以乘坐人和工具,中间的是指南车,上面按装着一个木头人,无论车行至什么方向,木头人的手都始终指向南方。
这里是打造的各种兵器和民间用具。
这个是训兽的场面,原来动物都是野生的,通过训练,大型动物用来作战,小的动物就在家里饲养,中国最早的家禽饲养就是从黄帝开始的。
最上面是我国最早的船只。
当时人们用石头把大圆木中间凿空放在水里,用来载人载物。
[黄炎结盟]当时居住在陈丘(今河南淮阳)一带的神农氏炎帝部落势力强大,各部族都听从他的号令。
到了黄帝时代,炎帝领导的神农氏部落逐渐衰落,部族之间不断发生磨擦,甚至互相侵伐掠夺,侵占土地,抢劫财物,虏杀人口。
炎帝不能禁止,人民生活不得安宁。
而黄帝修德治兵,制造舟车,以道义促使部落之间相安友好,以武力征伐强暴,制止侵略。
许多部落慕其威望,前来通好,仰仗归从。
当时炎帝侵凌周围部落,黄帝率有熊部落的军队在阪泉(今河南扶沟县,一说河北涿鹿)与炎帝经过三次激烈的交战,打败炎帝,使之归顺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