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从军征》ppt课件

合集下载

九年级《十五从军征》 (共52张PPT)优秀课件

九年级《十五从军征》 (共52张PPT)优秀课件

简介作者
岑参(约715-770),湖北江陵人,唐代边塞诗派的著名
诗人。 天宝进士,曾随高仙芝到安西、武威,后来又往来 于北庭和轮台之间。晚年为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由于 从军多年,对边疆生活有深刻的体验,因而善于描写塞上 风光和战争景象。他的诗气势豪放,风格奇峭,想象丰富, 色彩绚丽,色彩绚丽,并充满乐观进取的精神。歌行是 岑参最为擅长的诗体,他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 有《岑嘉州集》
学欣习赏目诗标歌 感受诗情
检查预习
正音句读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 ā)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 zhǒ)ng累累。” 兔/从狗窦( dò)u 入,雉( z)hì/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ku)í 。 舂(chōn)g 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 y)í 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八十”与“十五”相对照, 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 “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 则表明他中途一直都未回来。
这句话用夸张的手法极言从军 之久。
创作背景
在汉朝,男子23岁起正式服兵役,直到56岁 止。如遇战争,还要做好随时从军的准备,兵役 时间可能会更长。诗中的老兵身处汉武帝时期, 汉武帝是一个野心勃勃、 好大喜功的人,年年对 匈奴发起战争。于是, 诗中的主人公就“十五 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这四句写送别宴会。
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
表现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
轮台东门送君去,
“雪满天山路”既表现出风雪 之猛,路之难行;又传达出诗
去时雪满天山路。 人对朋友的关切和担忧。
山回路转不见君,
写与朋友告别,诗人伫立 雪上空留马行处。

《十五从军征》ppt课件

《十五从军征》ppt课件

诗中哪句话极言从军之久?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十五岁应征外出打仗,到了八十岁才退伍回到故乡。
炼字 一个“始”字,巧妙地传达出主人公多年思念家乡,盼望与亲人 角度 团聚的迫切心情,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凉悲伤的感情色彩。
修辞 角度
夸张。 暗示了战争时间之长,极言服役时间之久。突出封建兵役制度 的极端不合理,为下文进一步写其悲惨境遇做铺垫。
战国时期,已经建立常备兵制度。 秦统一后,出现了全国规模的征兵制。 汉承秦制,适龄男子每人一生要服两次兵役。 三国时期出现了“世兵制”,父子世代为兵。 北朝出现了“府兵制”。 宋朝的主要兵制“募兵制”。 元朝在取得全国政权前,实行部落兵制。 明朝实行“卫所制”。 清朝实行“旗兵制”,类似部落制。
lěi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路上碰到一个乡里的人,问他:“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揣摩主人公“问乡人”的心思?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他说:“远远看去那个地方就是你家,坟墓相连,松柏混杂”
远景
人物 描写 角度
通过对话描写(语言描写),老兵得知家里已是坟墓相连, 松柏混杂。从侧面表现老兵盼望与家人团聚的希望瞬间落空 的悲哀心理。
⑤ 战 争
山坡羊·潼 ④“潼关”是历代的军事重地,“怀古”一词可看出
关怀古
这首元曲是作者经过潼关时抒发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战争(或改朝换代)会导致宫阙成土,百姓受苦(《山坡羊·潼关怀古》)。 苦成什么样?
死人成了鬼,劫后余生的活人孤苦无依 ——(《十五从军征》)
还在战场上的人,苦苦坚守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十五从军 征
始得归: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远望: 松柏冢累累
回乡所见:
近看

24 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课件(共16张PPT)

24 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课件(共16张PPT)
24 诗词曲五首
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
关于“乐府”——
(一)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 机构,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 诗歌,称为 乐府诗 ,简称 乐府 。乐府诗多收录在 宋 人 郭茂倩 汇编的《乐府诗集》中。
(二)最大的特点是:叙事性强,语言朴素自然。
(三)《 孔雀东南飞》与《 木兰诗 》合称“南北双璧” (《乐府双璧》)。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给狗出入的墙洞中钻进去,野 鸡在屋梁上面乱飞。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井台上长出野生 的葵菜。
拿着用杵臼捣去皮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羹。羹 和饭一会儿就做好了,却茫然不知送给谁。
走出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我的衣服上。 熟读并背诵《十五从军征》。
三、品读鉴赏
1.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也给读者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 C.“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四句
以乐景写哀情,渲染了荒凉寂静、人迹皆无的凄清氛围。 D.全诗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手法,生动传神
地描绘出了一位征战多年的老兵家破人亡的凄凉遭遇。
“兔从狗窦入……井上生旅葵”四句写出了庭院荒凉破败 的景象,并非是乐景。
4.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内容: 用野谷和野葵做饭,再次表明 家园荒芜,没有粮食 。 “不知饴阿谁”表现了 主人公的孤苦伶仃 。
5.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内容、手法: 通过 动作 描写,生动刻画了主人公内心 对家人团聚 的
期盼与最终 失望哀伤 的心情。
四、延伸拓展
1.简要分析“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 饴阿谁”的表达效果。
这段对答贴切地表达了主人公对家人的关切,也反映了 乡人见到几十年未见的归人时的复杂心情。

24.1 《十五从军征》课件(共21张PPT)

24.1 《十五从军征》课件(共21张PPT)
《乐府诗集》是一部诗歌总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其内容十 分丰富,反映社会生活面很广,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 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它搜集广泛,各类 有总序,每曲有题解。
背景介绍
根据《乐府古题要解》诗原 来或许是汉魏间大动乱时代的民歌,是为控诉残酷 繁复的兵役制度而创作的。
第六单元
24.1 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
了解诗歌大意,学习运用已有的 生活经验联想、想象,揣摩理解 诗句含义。
在熟读的基础上,揣摩诗歌表达 的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
了解古代兵役制度的残酷,感受 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激 发学生热爱和珍惜和平生活的情 感。
教学 目标
导入新课
读杜甫的《石壕吏》,感受古代兵役制度的残酷,感受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 石壕吏 杜甫
众多。 狗窦:给狗出入的墙洞 雉:野鸡
译文:(我)十五岁就从军去征战了,到了八十岁才回来。回来的路上碰 到一个家乡的人,问:“(我)家中还有什么人?”(家乡的人回答道: )“远处就是你家,(已是)松柏林中的一片坟墓。”(走到家门前看见) 野兔从狗洞里进进出出,野鸡在屋梁上飞来飞去。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此处景物描写,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一幅老 兵回家看到人去屋空、人亡园荒的凄凉画 面,以哀景写哀情,以荒凉的景象烘托老 兵心中的悲哀和绝望。
精读课文
3.赏析:“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这句诗暗指主人公家破人亡、孤苦伶仃的 状况,主人公此时内心感到极度的孤独悲 伤。这一句也将哀景推向极致,蓄足了抒 情的势,使得最后一句“泪落沾我衣”感 人至深。
精读课文

《十五从军征》ppt课件

《十五从军征》ppt课件

本诗采用白描手法,勾勒了

一位应征多年的老兵返回家 乡时看到家破人亡的凄惨遭
遇,揭露了封建社会中不合理
的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
重灾难,也表现了诗人对战
争的厌恶以及对人民苦难的
同情。
“君不见少壮从军去,白首流离不得还。” 鲍照《拟行路难》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
消息,死者为尘泥。”
一言
道逢乡里人: “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 松柏冢累累。”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3.此句赏析:运用远景描写,写出庭院因无人打扫而 凄凉破败的景象。选取象征死亡的松柏、坟墓,来暗 示老兵诸多亲人皆已离世。
一景
兔从狗窦入, 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 井上生旅葵。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极言主人公从军之久。 2.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始”字,巧妙地传达出主人公多年来思念家乡,盼望与亲人团聚
的迫切心情,给全诗笼罩上了一层凄凉悲伤的感情色彩。
老人九死一生,风餐露宿,一路风尘 仆仆,得以回家。有没有像木兰归家 时遇到的情形一样,家人开心相迎呢?
老庄处无为之世,行不言之教,让我们看到了对人的关怀,对生
命的珍视与热爱,以及建立在生命意识上的家国意识。
(联系我们接触过的诗歌,抓住关键词,结 合想象,我们也尝试着补充诗歌字里行间的 空白,体会其中隐含着哪些不幸。)
一翁
十五从军征, 八十始得归。
残酷的兵役制度—— 在汉朝,男子23岁起正式服兵役,直到56岁。如遇 战争,还要做好随时从军的准备,兵役时间可能会 更长。

《十五从军征》课件(16页)

《十五从军征》课件(16页)

3. 内容剖析
十五将领介绍
详细介绍了十五名红军将 领的姓名、籍贯和战斗经 历。这些将领的个人背景 各有特点,使他们成为红 军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军的原因
探讨了为什么这些将领选 择从军的原因。他们的选 择深受革命热情的驱动, 同时也受到个人经历和当 时的时事影响。
战斗中的表现
描述了红军十五将领在战 斗中的英勇表现。他们领 导红军与敌人作战,付出 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展 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
5. 教学应用
历史学科课程
《十五从军征》可以作为历 史学科课程中的教学案例。 它帮助学生了解中国革命历 史,提高历史素养。
政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育
作为政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 育的重要素材,这篇文章可 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国 家意识。
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通过学习《十五从军征》, 学生将加深对中国革命历史 的认识,提高他们对国家历 史的理解和尊重。
4. 文学价值
1 描绘长征艰辛
2 展现将领英勇形象
通过《十五从军征》, 我们可以了解红军在长 征中所经历的艰苦条件。 这使得文章具有较高的 文学价值。
文章向读者展现了红军 将领的英勇形象。他们 面对逆境和敌人的艰辛 挑战,展现出了军事才 能和坚定的革命信仰。
3 史料的重要价值
《十五从军征》提供了 研究中国革命历史和红 军文化的重要参考。它 记录下了红军历史中的 重要时刻和人物。
6. 结束语
《十五从军征》是一篇具有重要红色文化价值的文章。其中的红军将领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对于中国革 命历史和红军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十五从军征》ppt课件
《十五从军征》是毛泽东所写的一篇记录红军将领从军经历和战斗经验的文 章。本课件将逐个分析其背景、内容和教学应用。

(完整版)《十五从军征.》课件ppt

(完整版)《十五从军征.》课件ppt

畅所欲言:
老兵的遭遇仅仅是他一个人吗? 一个家庭吗?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 成的? (封建社会的兵役制度、连年的战 争)
世界需要和平, 人民反对战争!
当堂检测
一:注音:
葵、羹、贻、柏、冢累累、 舂、窦
二、填空:
(1)《十五从军征》 选自———朝———— ,是一 首————诗,诗中描绘了—————————— 的情景, 揭露了————————。
(2)诗中表现老人从征历时之久的诗是————,— ———。
(3)描写久经征战的士兵归来时家中凄凉景象的句子 是———— ,————,————,———— 。
(4)暗示老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是 ——— —,————。
(5)表现老兵极度伤心的诗句是————,————。
十五从军征
(汉)《乐府诗集》
文峰小学 李引梅
学习目标
1、了解乐府诗的文学常识,理解 诗歌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领会诗歌抒 发的悲凉凄苦之情,深刻体会长期封 建社会的兵役制度、连年的战争给人 民带来的灾难。
十五从军征
汉《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十五从军征
汉《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始:才 。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道逢:在路上遇到。 阿:语气词,无实义。

《十五从军征》ppt (2)

《十五从军征》ppt (2)

05
诗歌的创作与传播
创作过程
创作背景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汉乐府民歌,描述了一位少年从军六十五年后的悲惨遭遇。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汉代长期的战 争和兵役制度,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矛盾和民不聊生的现实。
创作灵感
诗人通过对主人公从军六十五年后的悲惨遭遇的描述,表达了对战争和兵役制度的强烈控诉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同 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的激化和人民生活的困苦。
诗歌中流露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体现了人们对战争的厌恶和对 和平的渴望。
揭示社会矛盾
诗歌通过少年从军的经历,揭示 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不合理现象 ,如兵役制度的不公和贫富分化 等。
艺术手法
对比手法
诗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少年从军前后的生活进行对比,突出了 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痛苦。
叙事与抒情结合
诗歌在叙事中融入了抒情,通过叙述老兵从军的故事,表达了对 战争的控诉和对和平的渴望。
当代价值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十五从军征》不仅具有文学艺术价值 ,更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它提醒人们要珍惜和平生活,反对 战争和苦难,追求人类的共同发展和 进步。同时,这首诗也启示人们要关 注社会现实,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为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而努力奋斗。
THANKS
感谢观看
人生感悟
人生意义
诗歌中表达了主人公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在经历了战争和人 生的起起伏伏之后,主人公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 种思考,在诗歌中对人生的描述和反思中得以体现。
生命珍贵
诗歌中表达了主人公对生命珍贵的认识。在战争中,主人公 目睹了许多战友的牺牲,深刻认识到生命的脆弱和珍贵。这 种认识,在诗歌中对生命的描述和反思中得以体现。
寓言与象征

第24课《十五从军征》课件(共24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4课《十五从军征》课件(共24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品读诗句,感悟诗情
2、好不容易回到了家,可回家后会是怎样的情景,老人心情 怎样的呢? (1)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亲人亡) (2)兔从狗窦入、旅谷旅葵。(家凄凉) (3)舂谷持作饭——舂谷做饭,采葵做汤(无依靠) 悲
线型上下导航版
3、“松柏冢累累”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暗示老兵的家人都已过世,等待老兵的,只有家败人亡的景象。以哀 景写哀情,与下文相呼应。
节奏划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 /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重点字词: 始:才。 阿:语气词,无意 舂:放在石舂里把谷类的壳捣掉。 羹:糊状食物。 贻:送,赠送。
线型上下导航版
4、怎样理解”面对这一切,让老人再也忍不住“老泪纵横,哭泣无 声啊!——出门东向看”这一细节?
描写老兵们张望与老泪纵横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 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拓展提高
1、“十五”“八十”是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目的 是什么? 夸张, 暴露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的极端的不合理。
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
学习目标
1、了解乐府诗的文学常识,掌握诗歌内容。 2、在熟读的基础上,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 3、领会诗歌抒发的悲凉凄苦之情,深刻体会长期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重点: 在熟读的基础上,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 难点: 领会诗歌抒发的悲凉凄苦之情,深刻体会长期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十五从军征》ppt课件

《十五从军征》ppt课件

翻译
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 回来。 路遇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 人?” “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 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屋 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 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就洒落在 征衣上。
第一句分析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中的“十五”“八十”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夸张的手法;突出从军之久, 揭露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的极端 的中有阿谁?
你从“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中读到了老兵的 什么心情?
急于了解家中亲人的现状,思 亲情切。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诗歌介绍
《十五从军征》选自乐府诗,乐府诗 有的来自民间,有的是文人模仿乐府 古题所作。它有一个鲜明的语言特点 是:叙事性强。今天我们学习的《十 五从军征》来自民间,所以没有具体 的诗人,它用朴实的语句为我们讲述 了一位征战六十五年的老兵急切返回 家中,没想到家破人亡的这样一个悲 伤的故事,像这样叙述事情的诗叫做 叙事诗。
第三句分析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写出了悲凉之情。
第四、五句分析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 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 葵。 环境描写,由远看到近见,写出一 派凄凉破败的景象。作者没说室空 无人,而是抓住野免见人钻进家畜 窝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落到屋 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作者没有 直书庭园荒芜杂乱,只摄取了井边、 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物两个 “镜头”,人去屋空,人亡园荒, 更其形象,倍伤人心神。

《十五从军征》PPT免费精品课件

《十五从军征》PPT免费精品课件
读出痛苦与哀伤
读出悲痛与凄凉
3、诗人通过这首诗歌表达什么?
这首诗通过白描的手法,诗中描绘了一位少年从军几十年后返回故里时,看到家破人亡的情景,揭露了封建 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以及乱世中人被迫裹挟于时代潮流中,心中充满了对战争的厌恶。
思考探究
他出门向东看,在看什么?
一说望坟。《古诗十九首·驱车向东门》中提到:“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汉朝沿袭旧俗,死人多葬于“郭北”,结 合上下文理解,当是朝“东北”方向。 一说望乡。我国古代扩张最迅速的当属西征,既然是向西,那么东望故乡已然成为一个习惯,六十五年的日夜思念 ,六十五年后习惯成自然。 一说望募。“募”即招募,如今回来士兵见此惨状,必然会忆及当初从军时的招募之景。《汉乐府诗》中《东门行》 亦有言:“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bǎ谷i 持z作hǒ饭nɡ,采葵lěi持作羹。
dòu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kuí chōnɡ

zhì ɡēnɡ
理解诗词大意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前缀,用在某些称谓或疑问代词 等前面。
写出主人公家破人亡,孤苦伶仃的状况,他的苦,不仅是生活上的艰苦,更是失去亲人,无依无靠的心里 的痛苦,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刻画出主人公内心此时极度的孤独与悲伤。
出门东望
看到家中这番景象诗,人老人刻的画心情出是了怎样一的位? 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怎情样的老兵形象?
通过动作和语言描写,作者塑造了一个饱受战争 摧残、家破人亡、晚景凄凉的老兵形象。
知识必备
《乐府诗集》,是北宋郭茂倩所编。 《乐府诗集》辑录汉魏到唐五 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全书共一百卷,分十二类,是现存 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十五从军征》PPT教学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十五从军征》PPT教学课件

战乱频繁 灾难深重
东向看 泪沾衣
同学们 再见
十五从军征
知识备查
文学常识
乐府: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 机构,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 诗歌,称为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多收录在宋人郭茂倩 汇编的《乐府诗集》中。《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 “南北双璧”。
最大的特点:叙事性强,语言朴素自然。
知识备查
合作探究
1.再读诗歌,思考这首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谋 篇结构巧妙自然,请简要分析。 返乡经历: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中——出门东向看 情感变化:盼归家,想知道“家中有阿谁?”(喜忧)
希望落空(忧)
彻底失望(悲)
悲哀流泪,心茫然(悲)
合作探究
2.本诗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揭露了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的社 会现状及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劳动 人民的残酷奴役和迫害。
背景资料
汉朝时,北部边界时常受到匈奴的威胁,战乱频繁。 统治阶级大量征兵,兵役沉重,有些人的一生几乎都葬 送在服兵役的痛苦中,这首诗就写了一个老兵回家后见 不到亲人的痛苦经历。
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课堂小结
概括主题
《十五从军征》这首诗主要表现了久经征战的老 兵还家后的凄凉处境和悲苦心情,揭露了封建兵役 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也体现了人民对战争 的厌恶和憎恨之情。

《十五从军征》优秀课件PPT

《十五从军征》优秀课件PPT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背诵诗词曲,理解作 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并体会诗词曲优美的意境和意象之美。
3.培养对古代诗词文化的兴趣爱好以及审美 鉴赏能力。
PART TWO
初读课文
封建社会兵役制度不合理,特别是汉朝,经过多 年征战,人烟稀少,而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又给人民的生 活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十五从军征》描述的就是这样 一个故事。
原文: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注释:
始:才。 道逢:在路上遇到。 阿:没有实在意义。
译文: 十五岁参军出征,直到成为八十岁的老翁才得还
乡。在路上遇到同乡,便问:“我的家里还有什么人? ”
原文: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答案】从诗歌内容来分析,有如下原因:他出征前常常 随亲人到村东农田劳动或在家门东望可见到耕作的亲人; 另外一种原因是饭做好后,“不知贻阿谁”,心里伤悲, 不由自主地走到门口,向东望,盼望见到亲人。这种虚无 的想法更加突出了这个老兵的孤独与痛苦。
【难点探究】《十五从军征》在写作手法上有何特色 ?【答案】这首诗运用纪实手法,语言质朴直率,毫无 雕琢之嫌;直叙其事,不事铺陈,把一个老兵回乡后 的所见所闻,形象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有身临 其境之感,从而同情他的遭遇,进而揭露了封建社会 中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奴役和迫害。
作者介绍
《乐府诗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郭茂倩, 北宋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乐府诗集》 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 末的歌谣,内容十分丰富,反映了广阔的社会 生活。全书共一百卷,分十一类,是现存收集 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
本诗选自《乐府诗集》。据 相关史学家研究发现,此诗为汉 魏战乱之际的作品。正是当时穷 兵黩武的统治者与无休无止的战 争,造成了该老兵的悲惨遭遇。 老兵的遭遇,也是当时被沉重徭 役所压迫的无数底层百姓的真实 写照。

《十五从军征》ppt课件

《十五从军征》ppt课件
兵车行(节选)(杜甫)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理解诗意
10、通过这首诗,你对战争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示例:
情感
思亲情切—希望落空—绝望心碎—悲哀流泪————凄苦茫然
诗歌主题
主题
《十五从军道,年年战骨多秋草
----领悟情怀
理解诗意
9、你还知道哪些反映封建兵役制度的诗歌?
陇西行(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理解诗意
9、你还知道哪些反映封建兵役制度的诗歌?
理解诗意
6、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兔从狗窦入,雉从 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象,
,由 到 ,写出了
的景
出老兵与家人团聚的希望彻底落空的悲哀心理。
理解诗意
7、“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 谁。”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写出了老兵怎样的心理?
运用
,通过“舂”“持”“采”等一系
“遥看/是君家,松柏/
。”
兔/从狗
入,
/从梁上飞。
朗读诗歌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谷/持作饭,采葵/持作

羹饭/一时熟,不知/
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可怜万里关山道,年年战骨多秋草
----理解诗意
理解诗意
十五岁参军出征,八十岁才得以回家。在 路上遇到家乡的人,连忙问道“我家中还有 什么人?”“远远望去的就是您的家,松柏 丛中,坟墓一个连着一个。”捣去野谷的皮 壳拿来做饭,采摘葵菜拿来做菜汤。羹和饭 一会儿就熟了,却不知道送给谁吃。走出家 门向东望去,泪水低落沾湿了我的衣服。
列的动作,以及主人公不知把饭给谁的心理,表现了主人公

《十五从军征》PPT优质课件

《十五从军征》PPT优质课件
已给角度 根据所给角度进行赏析 未给角度 从炼字、表达技巧(修辞手法、抒情方法、表
现手法等)、句式与结构特点等角度进行赏析
结合作者、题材,分析诗(词)句创设的意境或表达的情、理趣
[参考答案]侧面描写。选取中庭、井台上随意生长的谷子和葵菜两种特殊 景物,从侧面表现老兵从军时间之久,以悲凉的景象烘托老兵心中的悲哀, 揭露了当时的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两相对照,突显人去屋空、家园荒芜的景象。 D. “家中有阿谁”与“不知饴阿谁”前后照应,写出主人公因“从军征”而幸运独
存的复杂心态。
【解析】“写出主人公因‘从军征’而幸运独存的复杂心态”说法有误。这 两句写出老兵由盼望家中还有亲人幸存到亲睹家破人亡的痛苦心情,将举目 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 得淋漓尽致。
[参考答案]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进出出,野鸡在屋梁上飞来
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井台上长着野生的葵菜。这四句描绘了一
幅老兵回家看到人去屋空、人亡园荒的凄凉画面。
对动作的白描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对心理的白描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羹饭做好了却不知道送给谁,暗指老兵家破人亡、孤苦伶仃的状况, 表现了他内心的孤独悲伤。这四句将哀景推向极致,为最后一句蓄足抒 情的势,使其感人至深。
淋漓尽致。
表现战争残酷的诗句: ①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蒿里行》 ②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曹植《送应氏二首》(其一) ③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王粲《七哀诗三首》(其一) 关于近乡情怯的诗句: ①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渡汉江》 ②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参考答案]这两首诗都指向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朝廷穷 兵黩武、百姓家破人亡的现实,展现了百姓厌恶战争、痛恨可 恶的兵役制度、渴望宁静美好生活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封建 朝廷的抨击、对广大百姓的同情。

《十五从军征》ppt课件(17页)

《十五从军征》ppt课件(17页)

• 沙场久归图 • 道逢乡邻图 • 萧瑟家园图 • 形单影只图 • 黯然神伤图
拓展类比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
——节选杜甫《兵车行》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走到家门前〔却〕看见兔子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 上飞来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围绕 着井台。
人去屋空,人亡园荒,倍伤人心神。一个风尘仆仆的老 人,站在曾经炊火融融、庭园整洁的“家〞的面前,站 在数十年魂牵梦萦而今却无一亲人相迎的家的面前,居 然比想象的还不堪十倍、百倍……我那慈蔼的父亲啊, 你埋在哪里?我那和气的妈妈啊,你葬在何方?还有我 活泼可爱的小妹啊,此刻,你可否听到了我撕心裂肺呼 唤?还有我可敬的兄长啊,你可还在人世?此情此景, 人何以堪!
朗诵
•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ā
•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zhǒng
• “眺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dòu zhì
•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kuí
•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chōng
gēng
•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整体感知
1、诗中哪一句极言从军之久? 2、主人公年迈力衰归来,看到的家乡是什么样子? 3、主人公此时是怎样的心情?
十五从军征
从军之久: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远望: 松柏冢累累


狗窦:兔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
学习目标
1、了解乐府诗的文学常识,理解诗歌内容。
2、学习本文以叙述为主,用环境描写和动作描写 刻画人物的写法.
3、领会诗歌抒发的悲凉凄苦之情,深刻体会长 期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中国古典诗歌的分类
四言古诗:出现最早《诗经》 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 曹操《短歌行》
古体诗

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 白居易《琵琶行》 杂言诗: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五言绝句:王之涣《登鹳雀楼》 绝句 七言绝句:杜牧《泊秦淮》 近体诗 五言律诗:杜甫《春望》 律诗 七言律诗: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乐府诗
•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 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 • 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 的乐歌,简称为乐府。魏晋和唐代及 其以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 也称为乐府或拟乐府。课文就是一首 乐府诗。
自学指导
• 听录音,听准字音和节奏。
• 找出易读错的字和难理解的字词。 • 利用注释和工具书,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 正音: •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ē • 道逢乡里人,“家里中阿谁?” zhǒng •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dòu zhì •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kúi • •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chōng gēng •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yí •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道逢:野生 葵:葵菜
羹:糊状食物 舂:放在石舂里把谷类的壳捣掉
贻:送,赠送
小组:讨论.探究
1、诗中哪一句极言从军之久?
2、主人公年迈力衰归来,看到的家乡是什么样子? 3、主人公此时是怎样的心情? 4、诗的写作特色什么?
从军之久: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远望: 松柏冢累累
兔入 狗窦:
回乡所见:
梁上: 雉飞
十五从军征
近看
中庭:生旅谷
井上:
生旅葵
行动: 舂谷、作饭、采葵、作羹
兵 役 给 人 民 带 来 的 沉 重 灾 难
回乡心情:
泪沾我衣
自学检查
理解字词
• • • • • • • • •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始:才 阿:语气词,无意义 累累:连续不断的样子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冢:坟墓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