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代相权的演变及其规律
君权与相权的演变历程
军机处的设立,使得中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这是为什么呢?通过我们之前的学习,这个问题应该怎么来分析呢,通过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君权与相权的演变过程,透过相权看君权。
那么,古代帝王又是采取哪些措施来制约相权的呢?
秦:在中央设置三公,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其中由御史大夫牵制丞相分管兵
权;
汉:汉武帝设置“中朝”决策机构,与外朝相制衡,剥夺了丞相的决策权
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丞相,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
宋:在宰相之下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相权
明:废除宰相制度,权分六部,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设内阁,将政府官员变成专制统治的侍从
清:军机处,皇帝专制统治的专制工具。
古代丞相权力变化的趋势
古代丞相权力变化的趋势
古代丞相的权力变化趋势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始创阶段:早期的丞相权力较弱,主要是辅助君主处理政务。
丞相多为君主的亲信,其权力多来源于君主的赋予。
2. 繁荣阶段:在一些朝代中,丞相逐渐成为实际执掌朝政的最高官员。
特别是在秦朝、汉朝时期,丞相地位得到显著提升,成为最高决策者和行政执行者。
丞相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力,掌握着广泛的权力。
3. 动荡与衰落:随着社会的动荡和政治权力的转移,丞相的权力逐渐减弱。
一些朝代中,权力被分散给其他官员和机构,丞相的地位相对下降。
例如在唐朝后期,丞相逐渐被尚书省等官僚机构所取代,丞相职位也逐渐消失。
4. 终结阶段:随着封建制度的崩溃和中央集权的加强,丞相权力最终被皇帝完全取代。
在宋朝以后,丞相成为仅有的一个高级官职,但实际上已经失去了真正的权力。
总的来说,古代丞相的权力变化是受到政治体制演变和君主个人意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部分时期,丞相权力得到显著提升并成为朝政核心,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丞相的权力逐渐减弱并最终消亡。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设立与演变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设立与演变阅读:2156 次我要评论(0) 收藏2011-7-3 9:32:46 分享到:0在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宰相制度居于核心地位,是连结政治制度各部分的中心环节。
从宰相制度的兴废看,其起源甚早,而且复杂多变。
其演变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即萌芽期、创立期、鼎盛期、调整期、衰落期。
一、萌芽期:黄帝至西周时期在史书中,这一时期已有宰相名称如“相”、“百揆”、“宰”的记载。
这些职位实际已有辅助君王处理政务的职责,但尚未作为正式官称,所以也还谈不上建立宰相制度。
二、创立期:春秋至秦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因为政事繁多,国君一人难以应付,就出现了以宰相为首的朝官集团。
为适应这种政治体制变化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已普遍设立相职,建立起各自的宰相制度。
经过几百年的实践,到秦始皇统一天下时,完整成熟的宰相制度便水到渠成,正式创立,成为后世沿袭相承的定制。
丞相作为官称,始于秦国,后来也被他国采用。
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宰相制度的普遍实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对政治制度进行改革时,便确立宰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使之成为正式官制。
三、鼎盛期:汉初至武帝时在秦统一中国、实行丞相制度后,相权日强。
到西汉初期,宰相的权力更是迅速膨胀,并很快达到鼎盛时期。
丞相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无所不管,与当时的皇权基本上处于平等状态。
萧何、曹参等一批名相出现,在西汉的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随之,相权和皇权之间的矛盾开始暴露出来。
由于相权的膨胀使皇权受到威胁,皇帝便想办法制约相权,宰相也就很快迎来厄运。
仅西汉初期到汉武帝时期的百余年间,相权虽然很大,但宰相被杀的也达30多人。
而且在汉武帝之后,由于加强了皇权,抑制了相权,相权就再也没有翻过身来。
可见,宰相制度的萌芽和创立时期虽然很长,但它的鼎盛时期却很短暂,不足百年。
四、调整期:魏晋至宋两汉时期,由于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迅速暴露,宰相制度很快便进入调整期。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历程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历程如下是有关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历程: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它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
一、起源与初步形成1.起源时期宰相制度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各诸侯国所设立的相国、相邦等官职,是宰相制度的雏形。
管仲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杰出的宰相。
到了战国时期,宰相的职位在各个诸侯国都建立了起来,但各国相职的官称不一,如楚国称“令尹”,宋国称“大尹”,吴国称“太宰”,齐国称“相”。
2.秦朝的确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宰相作为官制首次确定下来。
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为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其中丞相是百官之长,“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秦朝设左右丞相,以右为尊,丞相位尊势隆,但并非世袭,而由皇帝任免,不享有封邑。
二、发展与演变1.西汉至东汉西汉初承秦制,以丞相或左、右丞相为宰相之职。
武帝时期,为了加强皇权,逐步将实际政务的决策中心从丞相府移到内廷,尚书台长官尚书令逐渐掌握宰相职权。
东汉时,以太尉、司徒、司空三公担任宰职,但朝政大权实际上由尚书台掌握,尚书令成为实际上的宰相。
2.魏晋南北朝三省制的萌芽与形成。
曹魏时期设中书监与中书令,以起草诏令的形式参与决策,削弱尚书台权力。
南北朝时期,三省(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制度逐步确立,三省长官同为宰相,共同负责中枢政务。
3.隋唐时期隋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内史令、纳言、尚书令)均为宰相。
唐朝初期继续实行三省制,但三省长官称呼有所变化。
高宗以后,逐渐趋于简化,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或“同中书门下三品”为宰相名号。
政事堂成为宰相的办事机构,宰相一般由数人担任。
4.宋元时期宋朝宰相制度复杂多变,先后经历了五次改革。
元丰改制后,左右仆射成为宰相;政和改制时曾短暂更改官职名称;建炎复制后恢复左右丞相制度。
元朝实行一省制,以中书省总理政务,中书令为虚衔,由皇太子兼领;左右丞相为实际宰相,下有平章政事、右丞、左丞和参知政事等副相。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1.内容提要:中国封建时代长期存在着一种宰辅制度,人们通常把这种宰辅制度称作宰相制度。
宰相制度主要通过“丞相”这一关键官职来运行,丞相又称宰相。
宰相制度伴随着封建皇权的调整、演变几经变化,封建时代的每一次重大政治制度调整,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宰相制度的演变发展。
本篇通过对宰相制度演变过程作简洁明了的阐述,概括其中的深刻背景及意义,作为对封建宰相制度的再认识。
关键词:宰相制度;演变;中国古代中国封建时代正规的宰相制度由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相卿制度”演变过来。
战国末期,韩、赵、魏、燕、齐等国称宰相为“相”或“相国”,楚国称宰相为“令尹”,称呼的不同与各国的历史传统有关。
秦国以左、右庶长为丞相,例如《史记·商鞅列传》:商鞅为秦左庶长“相秦十年”。
秦武王二年,“初置丞相,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
这时的丞相除拥有行政权力外,还包括军事权。
例如秦昭襄王时,穰侯魏冉数次为相,领兵出征在外,权倾一时。
丞相并不必须出征打仗,应侯范睢、文信侯吕不韦先后为相,他们都是文人,不曾出征打仗,但是权倾朝野,比穰侯的权势更大。
秦王为了推崇某一丞相,另授“相国”称号,昭襄王二十四年以魏冉为相国,庄襄王以吕不韦为相国,秦王政初年,仍以吕不韦为相国。
相国与丞相职责一样,一旦设立相国,便不再设左、右丞相。
按秦国初设左、右丞相,丞相一般设置两位,设一位只称丞相,是为独相。
相国的设置体现出丞相获得国君的尊崇。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
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天下庶务,太尉为全国最高军事长官,御史大夫掌监察并且作为丞相的当然继承者。
终有秦一代,鲜见皇帝将太尉一职授予臣下,《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尉缭为“秦国尉”,尉缭主管秦国军政,疑“秦国尉”乃“秦国太尉”的删略。
赵国有“以许历为国尉”,国尉位次将军,尉缭似乎不可能只以国尉主管军政,但是秦国职官设置多有不同于六国的地方。
秦代每有战事,往往临时派遣丞相、将军、内史、少府等官统兵作战,事毕即解除兵权,仍居原官。
浅析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史
浅析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史摘要:宰相制度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它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体的产物。
本文笔者对宰相制度演变的历史进行了分期,并对每个时期演变的大致情况和深刻背景做出了阐释,进而得出了关于宰相制度的一些认识。
Abstract: The Prime Minister system is an important ancient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It’s the product of autocratic centralized system of government. 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divided the history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Prime Minister,then made an explanation about each period of the general evolution of the situation and deep background and at last t got some understandings about the Prime Minister.关键词:中国古代宰相制度演变史宰相制度,就是宰相辅佐君主总理国家政务的制度,宰相制度伴随着皇权的调整几经变化,可以说每一次重大政治制度变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宰相制度的演变、发展。
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早在夏商周奴隶制的国家中就已出现萌芽,史书上有关于宰相名称如“相”、“百揆”、“宰”的记载,但未形成制度。
而宰相制度初步形成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正式确立是在秦朝,此后大致经历了几个历史时期,即鼎盛期、调整期和消亡期。
下文笔者将结合时代背景对各个分期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宰相制度的形成确立期(1)春秋战国时期——宰相制度初步形成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这一时期周王室衰微,社会动荡,各国纷纷实行变法以求在争霸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
从相权的衰落切入,浅析唐肃宗时期相权的变迁
从相权的衰落切入,浅析唐肃宗时期相权的变迁引言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由于安史之乱的发生,唐朝的政治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便是相权的衰落和宦官权力的增大,而这样的局面之所以会产生,则与唐肃宗统治期间施行的一系列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唐肃宗之前,包括唐玄宗时代,宰相在政治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唐玄宗统治的中晚期,由于统治事务的增加以及唐玄宗本人开始疏于政事,宰相的权力开始呈现增强和集中的趋势,相继出现了李林甫、杨国忠等权势滔天的宰相。
而唐肃宗李亨此时正为太子,不仅时常受到唐玄宗的打击和质疑,而且还时常受到李林甫等人的打压,作为太子的李亨可以说是深受其苦。
因此,在李亨登基之后,他开始对相权进行打压,并扶持宦官作为牵制宰相的工具,由此开启了唐朝中后期宦官专权的历史。
本文希望通过梳理唐肃宗执政时期所施行的一系列政策,分析这些政策是如何导致唐朝相权的衰落和宦官权力的急剧膨胀的。
安史之乱唐肃宗压制相权的措施唐肃宗李亨在位仅仅六年时间,但是在这六年之中,唐肃宗却一共任用了十六名宰相。
这十六名宰相中,任期最长的不过两年,最少的则只有两个月,宰相的更替可以说是十分频繁。
造成这一局面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唐肃宗时期中央政治的“二元格局”。
当时,唐肃宗虽然已经即位,但唐玄宗仍然在世,并被尊为太上皇。
唐玄宗虽已不再是皇帝,但一直试图插手朝中政事,在朝中安插自己的人手,实际上在朝中形成了两个权力中心。
在这种权力格局下,唐玄宗先后派遣了几位大臣担任唐肃宗的宰相,名为辅政,实际上是试图影响唐肃宗。
面对这种情况,唐肃宗为了减弱唐玄宗的影响力,便逐渐替换了这一批宰相,换之以自己信任的宰相,因此造成了唐肃宗时期宰相更迭频繁的现象。
唐肃宗影视剧形象除此之外,另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则是唐肃宗内心中对于宰相的深刻不信任。
唐肃宗李亨还是太子时,便受到李林甫和杨国忠的政治迫害,处境可以说是十分艰难。
传统政治中相权演变规律及原因探析
焦点透视437传统政治中相权演变规律及原因探析何云标(中共西安市委党校(西安市行政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摘要:在古代中国,君权与相权既相辅相成又相互矛盾此长彼消,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特点。
笔者详细分析了相权演变的基本过程,并对演变规律及原因进行了分析。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皇帝本人的期望并极力推行之,同时知识分子的摇旗呐喊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关键词:相权;演变规律;演变原因一、相权演变过程(一)秦朝三公的设置—宰相制度正式确立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社会的大变革,各诸侯国已普遍设立相职,但当时各国称呼并不统一,如宰相、丞相、相邦等。
辅助齐桓公建立霸业的管仲就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宰相之一。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正式创立宰相制度。
丞相是皇帝的第一助手,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秦朝初建,实行的是一相制,后来也曾置左、右二丞相。
御史大夫地位相当于副丞相,负责掌理奏章、下达诏令和监察百官。
太尉,负责全国军事,其地位与丞相一样。
(二)西汉“中朝”的建立—宰相制度的大调整汉承秦制。
汉高祖和汉惠帝分别以第一代功臣中的萧何、曹参为丞相。
丞相的权力迅速膨胀,“掌丞天子, 助理万机”1。
当时的丞相作为皇帝的高级助手,实际上掌握着朝廷的行政实权,在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迅速凸显,宰相制度很快便进入调整期,调整的原则是,皇权不断集中,而相权不断被分割。
用内朝官来压抑外朝官以分割相权,是汉代中央政治制度的一个突出特征。
汉武帝时,为了限制丞相的权力,形成了“中朝”和“外朝”。
“中朝”也称“内朝”,主要由皇帝的亲信近臣组成,重要政事往往在宫廷之内就先自做出了决策。
“中朝”逐渐成为实际的决策机构,而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成的“外朝”,其实际职能逐渐退居到执行的地位。
这样就将丞相拥有的决策、行政两大权力分解开来,从而形成中枢权力之间的制约机制。
(三)唐朝三省制的完善—宰相制度的成熟决策权和行政权分开后,国家治理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决策是否正确。
相权的分割--从唐代到宋代中枢机构的变化(精)
高中历史. 相权的分割--从唐代到宋代中枢机构的变化.唐代到宋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主要趋势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体现在职官制度上,主要是中央中枢机构的变化,即相权的不断分割。
本文就此略陈管见。
一、专制君主制和唐代相权制度的演变1.专制君主制政体的特征专制君主制的特征是在一个至高无上的皇帝之下,同时存在着一个“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汉书·百官表》的丞相或者相国。
皇帝通过丞相治理国家。
丞相既对皇帝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又是百官之长,万众翘楚。
所谓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具有仅次于皇帝的权力。
在一定意义上,丞相有着制约君主的作用,其地位和权力相当显要。
丞相对皇帝的制约使皇帝芒刺在背,时时忌惮,不得舒展。
于是,君主丞相制度自西汉后期开始发生变化,出现了行使相权的录尚书事制度,这一制度自西汉末,历经东汉、魏晋南北朝,存在近六百年。
2.唐代相权分割的特征隋唐是专制君主政体发展第二个时期的酝酿、形成阶段,政权内中枢机构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君主宰辅制度的形成。
所谓君主宰辅制度,是指在君主之下,有一个辅政的宰相群体。
宰相由一个人发展成一群人。
隋唐时期,中央中枢机构正式形成了群体的宰辅制度,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权,即中书出令,门下封驳,尚书执行。
由此形成三者相互制约的格局。
唐代建立政事堂,政事堂是三省议事的地方。
政事堂会议组成人员主要有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及尚书左右仆射,并常有钦命人员参加,钦命人员由皇帝给予“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作为与会资格。
这就是唐代的集体宰相制度。
政事堂会议属宰相办公会议,与会人员都可被视为宰相。
会议设有执行“主席”,由与会者轮流担任,称之为“执笔”。
执笔负责整理会议意见,但无决断之权。
政事堂事实上成为唐代的中枢,即决策中心。
政事堂开始设于门下省,后迁于中书省。
玄宗之后,中书、门下合为一体,设五房办事,原有的中书、门下宰相机构形同虚设。
浅析中国古代皇权相权之争
浅析中国古代皇权相权之争在中国古代政治与行政演进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专制主义与官僚政治两条主线。
专制主义的性质和官僚制度的特征共同决定了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不可避免。
皇权与相权的相互制约会形成一个内在平衡,一旦平衡打破,行政的运行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而与此同时皇权加强,相权削弱又是趋势。
所以在这个层面上讲,中国古代专制统治的崩溃也是必然。
标签:皇权;相权;制衡在中国古代政治发展中,始终伴随皇权与相权的此消彼长。
宰相被看作“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当然在不同的朝代,相的权力有着很大的区别。
总体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而相权不断被削弱。
皇权作为君主生而有之的权力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在世袭制中,君主可能并不具备帝王之才却生而有帝王之权,由于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中皇权的至高无上性,不受约束的皇权所带来的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同时皇权存在着一定的依赖性,皇权的有效运行需要官僚机器的支撑,皇权的合法性需要士大夫阶层的肯定确认。
而且君主个人能力的有限性,皇权的至高无上性都需要另一种权力的辅佐制约。
因此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官僚制度是其重要一环,相权便是官僚制度的核心。
皇权与相权存在体制上的矛盾。
在不同朝代,皇权与相权的关系有着差异,皇权与相权有着一个平衡点,皇权相权相互制约各司其职,共同维护社会稳定国家有序运行。
一、演变过程在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的发展变化中,不同朝代有着各自的特点。
秦朝始建帝制,皇权正式产生,同时,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丞相总领百官、协助皇帝处理政务,以丞相作为中央行政体制的首脑。
皇权主要包括立法权、最高司法权、最高军事权、行政中的最后决断权和对中央、地方官员执行政务情况的考察权。
丞相则具有主持朝议、封驳诏书、对上谏诤、对下诛罚等权力。
而自秦以前,便有类似丞相的官职出现。
“西周中央政府在周王以下设有辅弼大臣,传说三公,即太守太傅太保为最高辅佐官员。
到西周晚期,官僚机构的权力开始集中于一人,出现《周礼》中所说的天官冢宰这种百官之长的职位与人物,这已类似于秦汉时期的丞相”[1]。
浅析中国古代相权的演变及其规律
浅析中国古代相权的演变及其规律摘要:中国政治制度史上的宰相制度,是皇帝制度与官僚制度的联结点。
宰相制度的形成、发展、完善、衰亡可以说是反映了中国古代皇权的不断强大以及封建社会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宰相宰相制度中央集权演变规律分析一、序言宰相制度作为中央官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可以说它是联结中央和地方的枢纽,伴随了整个封建社会的形成、发展、完善、衰落和灭亡。
二、宰相制度的起源宰相是百官之长,是辅佐君主“治国平天下”的宰臣。
我国古代的宰相制度起源可追溯至殷周。
《晋书·职官志》说:”成汤居亳,初置二相,以伊尹,仲虺为之。
”再如“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1]在殷周时期,已经有了宰相的萌芽。
战国以将,宰相制度逐步形成。
例如战国初年,魏文侯卜相,以其弟季成子为相,其后翟璜、李克、李悝等亦先后相魏[2]为韩相者有侠累、申不害[3]。
这里的相、相国、相邦等皆是对宰辅的一种尊称,并不是正式官名。
丞相这个官称当始置于秦国,“(秦武王)二年,初置丞相,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
”[4]其后,燕有丞相栗腹。
[5]《魏策》云:“三人皆将务以其国事魏而欲置丞相之玺。
”宰相制度的正式确立却是在秦朝。
三、宰相制度的沿革1、秦汉时期——宰相制度的健全秦始设丞相,三公九卿制形成,宰相制度正式确立,宰相成为中央行政体制的首脑。
秦始皇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同为宰相,其中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6]是真正的宰相。
丞相总领百官、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地位高,权力大。
因此秦朝实行的是丞相制。
汉承秦制,西汉初置一丞相,后置左右丞相掌宰相之职。
武帝时设位高职虚的大司马,成帝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与丞相合成“三公”,同为宰相。
尚书,只是少府的下属机构。
至此“政不任下,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7]尚书台成为事实上相权的拥有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宰相。
宰相制度得到不断的发展。
2、魏晋南北朝时期----宰相制度的调整曹魏时,尚书台脱离少府,将办事机构迁到宫外,由内朝官转变为外朝官。
古代中国丞相制度的演变
古代中国丞相制度的演变在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宰相制度居于核心地位,是连结政治制度各部分的中心环节。
从宰相制度的兴废看,其起源甚早,而且复杂多变。
其演变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即萌芽期、创立期、鼎盛期、调整期、衰落期。
黄帝至西周时期为萌芽期。
在史书中,这一时期已有宰相名称如“相”、“百揆”、“宰”的记载。
这些职位实际已有辅助君王处理政务的职责,但尚未作为正式官称,所以也还谈不上建立宰相制度。
西周是典型的分封制国家,天子分封他的宗族成员后,天子与诸侯国之间没有隶属关系。
天子只管辖王畿地区,诸侯国对天子没有交税的义务,中央的财政开支靠王畿地区提供,诸侯国只是上贡,交一些土特产品;再就是军事义务,遇有战争,天子可以借用诸侯国的军队,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关系。
在西周以前那种政治形态下,不可能产生宰相制度,所谓国家实际上是大家族,天子就是大家族的首领,身边只需要少量家族重要成员和近亲帮助处理事务即可,真正核心的行政运转体系在卿大夫那里,具体权力是在家臣手中,家臣是处理家族事务的总管。
虽然在当时的社会政治形态下,不需要也不可能产生一个很系统的中央管理体系,更不可能建立起真正的宰相制度,但行政权力的萌芽和后来的中央政府的萌芽都可以追溯到这一时期的家臣制度。
春秋至秦为创立期。
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其中与政治体制密切相关的变化有:(1)世卿世禄体系被官僚体制冲击,形成了以官僚体制为主、世卿世禄为辅的政治体制。
(2)血缘关系被地缘关系所冲击,乡里制度、郡县制开始建立,形成了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并重的体制。
(3)中央集权开始形成。
因为政事繁多,国君一人难以应付,就出现了以宰相为首的朝官集团。
为适应这种政治体制变化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已普遍设立相职,建立起各自的宰相制度。
各国招贤纳士,选贤用能,一批贤相名宰应运而生,活跃在周秦之际社会剧变的历史舞台上。
经过几百年的实践,到秦始皇统一天下时,完整成熟的宰相制度便水到渠成,正式创立,成为后世沿袭相承的定制。
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中国政治制度史上的宰相制度, 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宰相之职主要表现在辅弼天子和参决国家重大事务两个方面, 他统率朝廷百官, 总领全国的军政财等大权.中国政治制度中的宰相制度, 是一个联结政治制度整体结构各个部分的中心环节, 尤其是在联结皇帝制度与官僚制度两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历史上的宰相及宰相制度, 对中国政治和政治制度的发展, 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一、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商代的太宰就是宰相的前身,太宰为百官之首,其职责是辅佐帝王治理国家,地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相当于后来的承相之职,简称宰.春秋站国时期,周天子力量削弱,伴随社会的大变革,各诸侯国已普遍设立相当于丞相的职位,建立起各自的宰相制度.1.秦朝三公的设置——宰相制度正式确立2.西汉“中朝”的建立——宰相制度的重大调整3.唐朝三省制的完善——宰相制度的成熟4.宋朝相权再分割——宰相制度的衰落5.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宰相制度的废止此后,为适应处理政务的需要,明成祖时,在洪武年间设立的殿阁的基础上正式设立内阁.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没有决策权.尽管人们还是习惯把阁臣看成宰相,但其权力与前代宰相不可同日而语,更谈不上制约皇权.二、宰相制度演变的特点中国宰相制度在几千年的演变中, 并不是杂乱无章, 而是有其内在发展规律的.其一、不断压抑相权, 以加强皇权.隋唐以前的各朝,宰相位高权重, 甚至受到皇帝的尊重,特别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门阀政治盛行, 相权往往能够与皇权相抗衡, 甚至皇帝有时都成为世家大族的傀儡, 由此可见宰相权力之大.但隋唐以后的历代, 随着封建制度的逐渐走向成熟, 相权开始逐步削落, 皇权逐渐强化.明太祖明令罢宰相, 想从根本上消除相权对皇权的隐患, 皇权得到空前强化.皇帝就这样通过各种方式侵夺相权, 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落, 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其二、宰相在中国古代行政体制中不可缺少, 且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宰相职位, 尽管历代名称不尽相同, 但几乎始终存在, 以至于朱元璋明令废止, 仍未能禁绝, 充分说明这个职位在传统体系中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虽然处于位极人臣的宰相有可能拥权自重, 权倾主上, 导致皇权旁落, 但历朝历代又要设这个职位.因为一个国家的政务繁多复杂, 皇帝集立法、行政、司法于一身,不可能事事躬亲、事事独断, 这就必然要有一个机构为皇帝综理政务、出谋划策.这样, 宰相就自然而然的要产生并存在下去了, 这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其三、宰相既实行分权, 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我国宰相制度在机构设置上, 除元明两代外, 其余各代一般都分设几个机构, 这样就形成了宰相机构的分权.分权虽能削落相权, 但分权也会造成职责不清、争功委过、行动不力.为了弥补分权的弊端, 实行事权相对集中的首长负责制就势在必然.因为事权相对集中的首长负责制既可防止单个宰相的权力过大威胁君权, 又有利于宰相在整个行政运作过程中指挥监督、协调各个环节.因而“首相”在宰相群体中就应运而生.汉朝的大司马大将军录尚书事, 唐朝秉笔宰相, 宋朝平章军国重事, 明朝的首辅, 清朝的首席军机大臣,他们都有相对集中的事权, 都是事实上的“首相” .三、宰相制度演变的原因1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推动宰相制度演变的主要动力.君权与相权, 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皇帝是国家元首, 行使国家最高统治权.宰相是政府首脑, 行使国家最高管理权.没有宰相对国家的管理, 皇帝就有可能江山不保;没有皇帝对宰相的信任重用, 宰相就有可能难居高位.然而, 君权与相权始终划分不清, 且重人治轻法治, 因此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在二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始终存在, 各有消长.相权公然的挑战至高无上的君权, 皇帝必然会处心积虑压制、削落相权, 甚至杀宰相、废宰相制度, 以尊君权.于是必然导致宰相制度的变化.2 、各种政治力量的变化是宰相制度演变的重要原因.在封建社会, 地主阶级是统治阶级.地主阶级内部存在各种不同的利益集团, 如外戚、宦官、官僚、士族和庶族等.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政治经济特权, 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政治势力.各种不同的政治力量为了各自的利益明争暗斗, 导致各种不同的利益集团的实力的变化.宰相制度在各种政治力量的较量中变化发展.宰相制度随着各种政治力量变化而演变.3 、宰相制度的演变还受客观环境变化的影响.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变更宰相制度, 宰相制度的演变受当时客观环境的制约.客观环境的变化往往要求宰相制度的变化.社会总是变化发展的, 历朝都会出现新情况新问题,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 迫使最高统治者对宰相制度进行调整.因此,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的背后, 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背景与根源.。
我国古代相权发展趋势
我国古代相权发展趋势在我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相权这个词儿可谓是时常出现在大大小小的政治剧本里。
说到相权,咱们不得不提一下什么是“相权”。
顾名思义,“相权”就是指掌握国家政务的大臣或宰相的权力。
你看啊,这个“相”字可是个重磅炸弹,意味着这个人说了算,连皇帝的耳朵都得听一听。
可惜呢,古代的权力斗争可是个大戏,各路神仙斗智斗勇,谁能把这权力握在手里,谁就有了话语权。
可是事情从来没有这么简单,不是说你当了宰相,就可以高枕无忧,风光无限。
历史告诉我们,古代相权的变化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背后可是牵扯到无数的阴谋、权谋、争斗和风云变幻。
最早啊,咱们说的春秋战国时期,那个时候的“相权”还是比较朴素的,所谓的宰相就是一个大管家,主要负责政务。
你看看那个时候的齐国国君齐景公,他就有一个叫做国君亲自任命的“大相”,负责处理国家事务。
这个“大相”就像现在的首相,负责的事儿多,工作压力大。
但问题是,那时的相权没有那么稳固,领导想干嘛就干嘛。
你看啊,春秋战国是个动荡的时代,百家争鸣,风云际会,每个国家的领导都想有一支能干的团队。
相权的地位也随着时局变动,一会儿高高在上,一会儿又可能被干掉。
尤其是在战国时期,权力斗争激烈,许多国君的权力还没坐稳,宰相们就可能成为替罪羊,随时被更换。
哎呀,这也让我们感叹古人真是不容易,天天都得担心自己的工作能不能做到最后。
进入到汉朝,宰相的权力就更大了。
那时候,特别是汉武帝时期,相权已经不单单是处理政务那么简单了,很多时候已经成了左右国家命运的“大权”,影响力巨大。
别看汉武帝打了那么多战,征服了那么多地方,可是他对内政的把控可不马虎。
像李广利、霍光这些人,就在朝堂上风生水起,权倾一时。
你想想,霍光这个人,原本不过是个偏将军,但他后来通过一系列权谋手段,扶持了汉昭帝,等于说是替皇帝把持了朝政。
他就是典型的“坐拥宰相”类型。
像霍光这样的“大佬”,直接左右了国家的方向。
那个时候啊,相权的增长,基本上就和国家的稳定挂钩。
中国古代君相矛盾演变的趋势
中国古代君相矛盾演变的趋势
中国古代的君相矛盾演变的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君主权力逐渐强化。
自秦朝始,中国的中央政权开始逐渐集
中于君主手中,逐渐体现出君主专制的趋势。
到了宋朝和明朝时期,
君主已经成为了绝对的权威,重要的政治决策都由君主决定,相臣的
地位和作用逐渐被削弱。
二、相臣地位逐渐下降。
虽然相臣在君主权力逐渐强化的过程中
还能够保持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但是相比之前司天监、太史局等机
构在朝廷中的地位已经不如从前。
随着时间的推移,相臣的权威逐渐
受到质疑,其角色逐渐被相对独立的官员取代。
三、政治制度逐渐完善。
尽管在古代,相臣一度代表着对君主的
制约和平衡,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政治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君主和相臣的权力制衡逐渐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例如初唐时期设立的
三省六部制度,为后来的制度发展奠定了基础,也确保了相臣的权力
不被君主滥用。
四、朝臣议政逐渐成为一种制度。
尽管中国历史上存在着“君主
专制”、“一言堂”等现象,但是在一些历史阶段,也有一些朝臣通
过议政等方式来参与到朝政中,为制度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做出了贡献。
例如清朝康熙年间,设立了各种机构,不仅对相臣进行约束,也使得
朝臣能够通过议事方式参与到朝政中。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君相矛盾的演变趋势是君主权力不断强化,
相臣地位逐渐下降,政治制度不断完善,而朝臣议政等方式逐渐成为
一种制度。
这些趋势的演变,反映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变革与发展,也
说明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复杂性。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兴废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兴废在我国封建社会中,辅助皇帝处理国家大政的最高长官,通称宰相。
宰是主持,相是辅佐之意。
历史上各个朝代对宰相的称呼是各种各样,名目繁多,宰相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确实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古代中国宰相制度的演变过程1.秦朝三公的设置——宰相制度正式确立宰相是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但当时名称不固定,职权也并不显赫。
春秋站国时期,伴随社会的大变革,各诸侯国已普遍设立相职,建立起各自的宰相制度。
其中,辅助齐桓公建立霸业的管仲就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宰相之一。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正式创立宰相制度。
丞相是皇帝的第一助手,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
秦朝初建,实行的是一相制,后来也曾置左、右二丞相。
秦始皇时,王绾、李斯等先后任丞相。
御史大夫是副丞相,负责撑理奏章、下达诏令和监察百官。
太尉,“掌武事”,负责全国军事事务,其地位与丞相一样。
但秦始皇并未任命过太尉,而是自掌军权。
2.西汉“中朝”的建立——宰相制度的重大调整汉承秦制。
汉高祖刘邦和汉惠帝刘盈分别以第一代功臣中功居前列的萧何、曹参为丞相。
丞相的权力迅速膨胀。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说:丞相的职能,是“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当时的丞相作为皇帝的高级助手,实际上是朝廷掌握行政实权的总理大臣,在西汉的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丞相“位高权重”,构成对君权的威胁。
汉代,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迅速暴露,宰相制度很快便进入调整期。
调整的核心是:皇权不断集中,相权不断被分割。
用内朝官来压抑外朝官以分割相权,是汉代中央政治制度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
汉武帝时,为了分散和限制丞相的权力,形成了“中朝”和“外朝”。
“中朝”也称“内朝”,主要由皇帝左右原亲信近臣组成,重要政事往往在宫廷之内就先自做出了决策,“中朝”逐渐成为中央实际的决策机构。
而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成的“外朝”,其实际职能逐渐退居到执行的地位。
这样,汉武帝将丞相拥有的决策、行政两大权力分解开来,从而形成中枢权力之间的制约机制,这种做法对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古代政治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及其实质分析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及其实质分析李荣华(南昌大学行政管理系,江西南昌330047)摘要:秦朝正式确立宰相制度。
两汉时尚书台职权大增,逐渐取代三公。
魏晋南北朝时,三省制初步形成,经隋朝的发展,在唐初走向了成熟。
经五代十国至北宋,二府三司制最终确立。
元朝实行中书省一省制。
明初废丞相,不久设内阁辅政。
明清内阁有名无实。
宰相制度演变具有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不断压抑相权以加强皇权、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分权后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的特点。
宰相制度演变的原因在于: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各种政治力量的变化;客观环境的变化。
关键词:宰相;宰相制度;演变;实质分析宰相是中国封建国家辅政首脑的统称。
宰相制度在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它上承皇帝制度下启官僚制度,是古代行政体制的枢纽。
宰相及宰相制度对古代政治的稳定、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兴衰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从秦朝的确立到清朝的结束,与封建社会相始终,历时二千余年,经历了由开府施政的宰相辅政制向参议辅政机构制的发展演变、由独任型到群任型再到兼任型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秦朝正式确立了宰相制度,以丞相作为中央行政体制的首脑。
秦始皇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同为宰相之职位。
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汉书·百官表》),是政务官。
御史大夫主管监察百官及掌管群臣章奏,是副丞相。
太尉主管军事行政,仅是没有实职的高级爵位,且不常置,是事务官。
因为御史大夫为皇帝的耳目、宰相的助手,所以实际上丞相才是真正的宰相之任。
因此秦朝实际上实行的是丞相制。
丞相、御史大夫分别开府,在府内处理国家军政要务。
丞相总领百官、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地位高,权力大。
刘邦建西汉,承秦旧制。
西汉初只设置丞相作为宰相官职,后设相国或左右丞相。
设相国就不再设丞相,因为常把德高望重的丞相加尊为相国。
汉武帝时设位高职虚的大司马,成帝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
大司马、大司空、丞相三公,都是宰相。
浅析中国宰相制度的历史演变
九卿百官 ,可以直接向皇帝奏事 ,不用通过丞相这一措施, 很好地限制相权。同时冷藏宰相 , 在宫廷内人用尚书、侍中 等官员作为自己的助手 , 组成内朝 , 发布一切政令 。这样以 宰相为外的外朝 , 则只是听令与内朝 , 变成执行一般政务的 机构。 武帝对丞相控制相 当严格 , 极大地削弱了丞相的权力 , 使皇权有了显著的提高。东汉时期 , 光武帝刘秀 , 设立 尚书 台, 扩大了尚书的权力 , 使得 尚书权势益隆 ,由皇帝秘书机 构转变为 中央的政权机构 ,地位早 已在三公之上 ,“ 虽置三 公,权归台阁” 。尚书逐渐成为实际的宰相 , 到 了东汉后期 , 尚书权力越来越大,皇帝已不能控制。东晋时期 , 皇帝的近 臣侍中得重用 ,中书权力逐渐被侍中夺得。而在秦朝、西汉 时期 , 侍中只是皇帝的侍从 , 并无官署 。西晋时期 ,改侍中 寺为门下省 , 侍 中与中书共 同评议尚书奏事 ,已在朝廷担任重职。再到后来 的南北朝时期 , 尚书令、中书令、 侍中同时存在 , 不过侍中、 中书令为内朝重要官员 , 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而尚书令则 为官于外朝管事 , 是政府机构的官员。 这时三省规模已经初
黄龙 霄 湘潭大学历 史 系
【 摘 要】 我国的宰相制度 自 古 以来 ,对历代皇朝封建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的加强、对我 国封建社会 官制 的变化、对建立
统一多民族国家,都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值得研究。
【 关键词 】宰相制度 封建专制 皇权 【 中图分类号 】 D 6 9 1 . 4
学园xueyuan2014190浅析中国宰相制度的历史演变黄龙霄湘潭大学历史系要我国的宰相制度自古以来对历代皇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对我国封建社会官制的变化对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都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值得研究
古代相权发展的趋势
古代相权发展的趋势古代相权是指君主与宰相之间的权力关系,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古代相权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夏商周时期的初创阶段、秦汉时期的巅峰阶段、三国至五代时期的衰落阶段以及宋元明清时期的复兴与变革阶段。
在夏商周时期,宰相的地位并不固定,主要脱胎于官僚体制的发展。
夏商时期的权力寄托在帝王身上,而非特定的宰相。
当时的宰相是负责辅佐和协助君主的官员,但权力相对较小。
而周朝建立后,宰相开始承担更多的行政职责,充当国家决策的重要角色。
秦汉时期可以说是古代相权发展的巅峰阶段,尤其是以汉朝为代表。
汉朝设立了丞相一职,丞相是国家最高行政官员,掌握了极大的权力。
汉武帝时期,为了增强皇权,逐渐削弱宰相的权力,甚至废除了丞相职位。
虽然后来又重新恢复了丞相一职,但宰相的权力已大不如前,成为官僚体制中的高级官员。
三国至五代时期,宰相权力逐渐衰落。
这个时期由于政权的分裂和动荡不安,使得宰相的地位岌岌可危。
各个时期的宰相权力不断受到限制和削弱,宰相成为皇帝的傀儡,失去了真正的权力。
尽管如此,三国至五代时期的宰相仍然具有重要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不容忽视。
宋元明清时期,古代相权得到了复兴与变革。
宋朝时期,宰相权力逐渐恢复,成为皇权的重要支持者,尤其是北宋以后。
到了元朝,由于外族政权的建立,宰相的地位再度降低。
明清时期,宰相的地位有所提升,但权力仍受到君主的限制,不可与皇权相抗衡。
综上所述,古代相权发展的趋势是从初创阶段到巅峰阶段再到衰落阶段,最后经历复兴与变革阶段。
初期,宰相的权力有限;巅峰时期,宰相权力达到顶峰;衰落时期,宰相权力逐渐削弱;复兴与变革时期,宰相的地位有所提升但仍受到限制。
这一过程反映了古代政权变迁的历史进程,同时也展现了君主与宰相之间权力关系的变化和演变。
从汉至元相权的变化
启良、文青,初置宰相年代新证 孙继胜,先秦宰相职官起源微探 朱风相,关于中国古代宰相制度起源三说评述 谢乃和,略论先秦宰相制度的起源 郑强胜,中唐宰相制度的变化及其影响 马启俊,中国历代宰相设置与名称变化情况综述 陈锋,中国传统社会的宰相刍论 齐秀生,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 李荣华,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及其实质分析 丁祖斌,我国封建王朝的宰相制度浅议 徐达为,浅论我国宰相制度的演变 曾小华、季盛清,论中国古代的皇权与相权 吕美泉,简论中国厉代宰相官职的特征 傅辉彬、刘梅生,谈谈三公九卿到军机处的发展演变 田兆阳,古代行政中枢机构的嬗变及其走势 邱瞬,讼中国衡建社会三省制的变迁
特点分析
原因分析
案例分析
魏晋南北朝宰相 制度
御史大夫 副丞相
外朝官 丞相
太尉 没有实职
尚书省
内朝官 中书省
门下省
太常 光禄勋 卫尉
太仆
廷尉 大鸿胪 宗正 大司农 太常
分析框架
相权的界定
宰相的变迁 3
特点分析
原因分析
案例分析
唐朝宰相制度
同三品
政事堂 联席会议
同平章事
中书省 决策
门下省 审核
尚书省 执行
两府三司制 正负功能
环
建立的原因
境
中央集权(政、
适
财、兵、司法权)
应
割据纷争,政权
稳定、国家统一、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环
境
废除的原因:
不
冗官:仁宗官6倍
适
冗兵:见图
应
冗费:
效果:差,集权削
弱武将的实力;赏
罚不当。
分析框架 相权的界定 宰相的变迁 特点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国古代相权的演变及其规律摘要:中国政治制度史上的宰相制度,是皇帝制度与官僚制度的联结点。
宰相制度的形成、发展、完善、衰亡可以说是反映了中国古代皇权的不断强大以及封建社会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宰相宰相制度中央集权演变规律分析
一、序言
宰相制度作为中央官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可以说它是联结中央和地方的枢纽,伴随了整个封建社会的形成、发展、完善、衰落和灭亡。
二、宰相制度的起源
宰相是百官之长,是辅佐君主“治国平天下”的宰臣。
我国古代的宰相制度起源可追溯至殷周。
《晋书·职官志》说:”成汤居亳,初置二相,以伊尹,仲虺为之。
”再如“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1]在殷周时期,已经有了宰相的萌芽。
战国以将,宰相制度逐步形成。
例如战国初年,魏文侯卜相,以其弟季成子为相,其后翟璜、李克、李悝等亦先后相魏[2]为韩相者有侠累、申不害[3]。
这里的相、相国、相邦等皆是对宰辅的一种尊称,并不是正式官名。
丞相这个官称当始置于秦国,“(秦武王)二年,初置丞相,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
”[4]其后,燕有丞相栗腹。
[5]《魏策》云:“三人皆将务以其国事魏而欲置丞相之玺。
”宰相制度的正式确立却是在秦朝。
三、宰相制度的沿革
1、秦汉时期——宰相制度的健全
秦始设丞相,三公九卿制形成,宰相制度正式确立,宰相成为中央行政体制的首脑。
秦始皇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同为宰相,其中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6]是真正的宰相。
丞相总领百官、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地位高,权力大。
因此秦朝实行的是丞相制。
汉承秦制,西汉初置一丞相,后置左右丞相掌宰相之职。
武帝时设位高职虚的大司马,成帝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与丞相合成“三公”,同为宰相。
尚书,只是少府的下属机构。
至此“政不任下,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7]尚书台成为事实上相权的拥有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宰相。
宰相制度得到不断的发展。
2、魏晋南北朝时期----宰相制度的调整
曹魏时,尚书台脱离少府,将办事机构迁到宫外,由内朝官转变为外朝官。
尚书台成为独立的中央机构,并且成为“朝政之本”
[8]尚书台设尚书令一人、仆射一至二人为正副长官,“魏晋以下,任总机衡,事无大小,咸归令仆。
”[9]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都通称宰相,三省制已基本形成。
此时的宰相制度由秦汉时期的独相制发展为权力制约平衡的三省制。
3、隋唐时期----宰相制度的完善
隋自文帝以后,废除三公府僚,在中央设立尚书、门下、内史三省。
然“隋代虽置三公,以官高不除。
其秉国均者惟内史纳言,而
尚书令无不统,即不预机事,亦称政本之地”[10]三省职权的界线划分不清,但总的来说,隋中央的三省已有初步的分工:尚书省“事无不总”掌行政,是行政机构;内史省“专典机密”掌制令,是决策机构;门下省“多所驳正”掌封驳,是审议机构。
其中尚书省是中央权力的核心。
唐承隋制。
唐高祖设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为宰相机构,且三省分工明确。
唐太宗时采用加官制度,因非宰相不得入政事堂和三省长官“其品位即崇,不可轻易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11]唐朝常以他官加“知政事”、“参预朝政”、“同掌机事”等非法定官名,让他们入政事堂议事。
中唐以后只用“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二个名号。
加官制度发展到后来,包括三省长官在内,为宰相者必加“同三品”、“同平章事”,才可入政事堂,才是真宰相。
4、宋元时期———宰相制度的衰落
北宋沿袭唐代后期制度,设置中书、门下作为中枢机构的首脑官署和正副宰相集体处理政事的最高行政机构。
其办公地点设在宫中,称为“政事堂”。
宰相在宋代的职权是“佐天子,总百官,平庶政,事无不统”[12]元代又以中书省取代了尚书省,成为政务中枢, “凡军国重事,无不由之”[13]元代中书省设置四个宰相职位:中书令、右、左丞相、平章政事。
又设右丞、左丞作为宰相副手,称为右、左辖。
参知政事在其之下,亦做宰相副手,以上统称宰执。
可见,元代设置众多官职以行宰相之事,宰相权力已不能与秦汉宰
相同日而语。
5、明清时期———宰相制度的消亡
明初,仍以中书省为宰相机构,洪武十三年,朱元璋杀中书省丞相胡惟庸,废宰相,使六部直隶皇帝,并严令:“以后嗣君不许立丞相。
”[14]至此,中国历史上的宰相制度被废除。
皇帝发展殿阁辅助处理国事,朱棣时发展为内阁,于是“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15]内阁对呈奏皇帝的奏章、文书具有拟旨权,即“票拟”,所拟建议供皇帝参考。
因明朝宦官专权,司礼监秉笔太监具有代皇帝的“批红”权,内阁权力受到牵制。
清初仿明朝旧制,设内阁,与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共参国政。
雍正时,建立军机处,“军机大臣,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16]。
然军机大臣并不是宰相。
宰相是有它自己的办事处所和发布政令的机构,而军机大臣却没有。
清史家赵翼指出:“承旨诸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16]这说明宰相的权力消失殆尽,至此,宰相彻底消亡。
四、宰相制度演变规律
中国的宰相制度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有其内在发展规律。
其一、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从另一个侧面表现出来为独相制向群相制的发展演变。
隋唐以前,宰相位高权重,随着封建制度走向成熟,相权开始逐步削弱,皇权逐渐加强。
明清虽置内阁,但内阁大臣权力早已大大削弱。
其二、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内朝”是侍从皇帝的宫廷机构组织,“外朝”是以丞相为首的中央政府。
内朝官多是皇帝的近臣、外戚、秘书等人员。
内朝机构外朝化后,随着权力的增大又必然会与君权产生矛盾冲突,宰相制度就在这种一次次的内朝官转化为外朝官的过程中发展演变。
其三、宰相的不可或缺性以及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
五、宰相制度演变的原因
首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成为宰相制度不断演变的主要动力。
第一、在君臣矛盾关系中,宰相一直处于首当其冲的特殊地位。
第二、官僚行政组织本来就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宰相由于其权力地位的特殊性,因此具有很好的组织能力必然会给君权造成巨大的威胁,君主为其自身利益势必会削弱其职权。
其次,相权的演变也是由君主专制政体的本质属性决定的。
维护君权绝对性、独占性、自私排他性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应有之义。
最后,当然宰相制度的演变也是出于提高统治效益和质量,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需要。
因此不得不对宰相制度进行一些改革。
旨在用其所长或取长补短,使之相互配合,以保证、提高统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