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小实验实践报告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学小实验实践报告

小组成员:

徐小锦蔡蓉蓉沈佳能

实践目的:

压杆稳定

实践过程:

第一天

今天是接到实践任务的第一天,当老师说要做关于“压杆稳定”时,我脑子的第一反应就是,唉!玩完了。一点思路都没有,原本做题就成问题了,现在还要再加实训真是,只能用一声叹息来表达了。不过还好有老师给的前车之鉴,给了我当头棒喝,看着一幅幅作品,给我的感觉就是,其实“六张纸”的作品还是有能去完成的。

积极的小组成员都绞尽脑汁的列举出各种方法,有的甚至下课后就出钱买了一叠纸准备大干一场。草稿纸上是同学列举的各式各样的方法,但好事似乎总是多磨,列举出的方法都不怎么尽人意,都无法赶超上前浪的优秀之作,在草稿纸上都无法通过,那怎么办呢?这使得全组的士气大打折扣。

第一天就以思路短缺而告终。

第二天

今天是接受任务的第二天,一夜的“充电”让昨天挫败的组员又有了些许动力,但似乎有什么阻挡在我们的前方阻碍了我们前进的道路,让我们兴致缺缺提不起干劲。但不管怎么样还是要试验一下,不然永远也得不出答案。在组长的一声号令下我们动起手来,因为是男女组合所以男女各执一个方案,然后通过视频互相交流成果。

“卷大点,就你卷这么小没几本书就支持不住了。”“再卷点,太大了跟前面卷的大小都不一样了。”“你这样太浪费了,又不是正式比赛,你用什么双面胶啊,三小段透明胶带就解决的事,那么麻烦干什么啊。”“把毛边放在里面,不然难看死了。喂,喂,喂,透明胶粘歪了。”“把粗的那几根放外面,细的放里面。”“来放书。”

一本,两本,三本……“你慢点加啊,小心点。”“喂,小心。”“轰!”

当放到第十三本书时,柱子终于受不了压迫,最终倒下了。

接下来进行第二方案的执行。

更是一个受挫的作品,居然承受不了七本书的重量就向上帝问好去了。

我们发现,不能用质地过软的纸,在制作圆柱时一定要控制好圆柱的高度各个圆柱间的高度要一致,同时,在制作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在纸上留下折痕,这些折痕将会降低圆柱的抗压能力。当在制作圆柱时,要注意最好还是将光滑的边包裹在圆柱里面。所以最重要的不仅仅是方案,还有就是制作工艺的好坏,这也会为作品加分不少。

今天第一种方案胜出,若明天没有突破那就只能运用第一种方案了。

第三天

今天是第三天了,还有一天的时间就要比赛了。但我们这组的三个臭皮匠,似乎走到了尽头,一上午过去了一点进展都没,真有让我们三个“上台顶书”的冲动啊,那我们肯定能胜出。用组长的话说就是:脑到用时方很笨。各个人都不断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又用圆柱不断的摆弄着,希望有意外的收获。

终于,在老师的课件中受一位学长的启发,我们又想到了一种方案。不过不

知道会不会有效果,因为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做的一点修改。好不容易想到就要实践,我们的手上又忙活开来。

这次的方案是在第一种方案的基础上做一点修改,四根较粗的援助不变,而本立在内测的四根细的圆柱,变成两根,将裁下的纸制成细条,将内测的一根圆柱与外侧的两根粗的圆柱绑在一起,使圆柱构成三角形的形式,因为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形状。具体形态见下面图片。

我们在前面的试验中还发现,其实书并没将圆柱直接压扁,被压扁的只有圆柱的顶部的一部分而以,所以我们这次将细条交叉放置,希望能让中间两根圆柱相互抵消一部分力,从而使压杆能承受更多的压力。

作品完工了,但我们的脸上并没有第一次完成时的兴奋。可能是对这个作品表示怀疑,因为它必进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甚至看起来还不如第一种直接明了;还有可能就是,已经没有信心了,特别是第二个作品的惨败。

组长开始在上面加注压力了,一本、两本、三本……

结果当加到第15本书时,圆柱受不住压力,倒下了。这次我们并没有用用过的草稿纸,居然只有这个数量,实在是倍受打击啊。

第四天

今天是最后一天了,但我们实在是山穷水尽了,所以就决定使用第一种方案,于是,就是用老师发的纸做最后的作品。

希望明天有奇迹会出现,能让我们的作品多承受点重量。

实践感想:

这次实践活动下来,让我们明白了,其实无论是什么事当你第一次接触时都会觉得有一定的困难,甚至有时会觉得那是不可能的事,而这就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表现,一种懒惰的表现。但一旦事情到了不得不做的时候,当我们被逼到绝路时,只要我们动动手,动动脑就会发现事情就在你的不知不觉中得到了解决。他并不是那么的可怕。

同时,我们也发现,其实每个人都有另一面,只是我们往往被第一映像就给别人贴上了标签,这次实践活动把我们之间的距离都拉进了。可能是因为平时大家互相了解的时间就停留在上课期间,而一旦下课后,接触到的时间就比较少了,即使是在校园遇见最多就互相打声招呼,然后就擦身而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