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面积》教学案例与反思

合集下载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15篇)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15篇)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15篇)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1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一课,在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引导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看似方法“多样”,其实并不“丰富”,只有一种,即“旋转、平移”的方法。

而且从学生角度来看,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是用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要不是教师提供相应的材料,学生会想到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来拼吗?针对以上问题,本次教学中我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力求充分利用原有的知识,探索、验证,从而获得新知,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创造的机会,使他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培养学生自我探究和实践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望创设情景,让学生计算做红领巾所需的布料,为难之际,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需要,发展了个性,而且让学生怀着由好奇所引起的理智上的震动进入认知活动方面的探索。

二、猜测入手,激发学习兴趣猜测是数学理论的“胚胎”,猜测是学生感知事物作初步的未经证实的判断,它是学生获取知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

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推理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你认为三角形的面积大小与什么有关?它可能转化为什么图形来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时学生就会跃跃欲试,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学生一旦做出某种猜测,他就会把自己的思维与所学的知识连在一起,就会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于是就会主动参与,关心知识的进展,从而达到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

三、呈现挑战性问题,让策略更丰富。

在经历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我又抛出一个挑战性的问题:你能否就用一个三角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呢?这时,课堂出现了少有的安静,教室里只听见折纸、剪纸的沙沙声,同学们都在专心致志地研究。

优质课教案《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优质课教案《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优质课教案《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及
反思
一、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 理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 掌握计算不规则三角形面积的方法。

- 运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和难点
- 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运用。

- 教学难点:解决不规则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3. 教学准备
- 课本及课外资料。

- 计算器。

- 图形绘制工具。

4. 教学过程
4.1 导入引导
通过向学生呈现一些常见形状的图形,并引发学生对面积的思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4.2 知识讲解
详细讲解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介绍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4.3 理解运用
让学生投入到实际问题解决中,例如给出一些特殊形状的图形,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其面积。

4.4 总结归纳
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化学生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
理解和运用。

二、反思
本节课以《三角形的面积》为主题,通过引导学生探索和实践,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较高,积极思考和讨论,能够独立解决不规则三角形的
面积计算问题。

然而,部分学生对计算公式的运用仍存在困难,需
要进一步巩固和练习。

对于此类情况,我将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并个别辅导他们。

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下一节课计划加入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三角形面积实践教学反思(3篇)

三角形面积实践教学反思(3篇)

第1篇摘要:本文以三角形面积实践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回顾和反思,分析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旨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引言三角形面积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方式,深入理解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三角形面积实践教学进行反思。

二、教学过程回顾1. 教学目标设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2)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3)学会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4)培养合作探究、动手操作等实践能力。

2. 教学内容与方法(1)教学内容:以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为主线,结合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过程实施(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三角形面积的概念。

(2)新授:讲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探究公式的推导过程。

(3)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4)总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反思1. 教学优点(1)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2. 教学不足(1)教学过程中,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讲解不够深入,导致部分学生对公式的理解不够透彻。

(2)课堂练习题的设计不够丰富,未能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内容分析“三角形的面积”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中的重要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以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过程,这为三角形面积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是几何图形面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计算的方法,还能为后续学习梯形、组合图形的面积等知识提供方法和思路。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经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教学难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中的关键知识点。

2、操作法组织学生通过动手剪拼、拼组等操作活动,亲身经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3、讨论法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共同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物体,如三角形的彩旗、三角尺等,提问:如何计算这些三角形物体的面积呢?2、复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为三角形面积的推导做好铺垫。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分组实验(1)每个小组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2)让学生尝试用这两个三角形拼一拼,看能拼成什么图形。

2、展示交流(1)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拼组结果,可能会拼成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等。

(2)引导学生观察拼成的图形与原来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三角形的面积》教案教案及反思

《三角形的面积》教案教案及反思

《三角形的面积》教案教案及反思
教学内容:版第八册数学第二单元信息窗2。

教学目标:1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 把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引导同学乐观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进展动手操作、观看、分析、推理、概括等多种力量。

4培育同学在生活实际中发觉问题、独立思索、创新思维,用旧学问转化为新学问来解决新问题的力量。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是同底(长)等高(宽)长方形面积的一半。

教学预备:教学软件、三角形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数一数下图中有几个直角三角形。

12 12 20 14
7
14 8 10
4.拓展练习。

电脑演示:同学们,你们知道将在2021年申办什么?世博会。


们的城市将以新的面貌迎接这次盛会,请你想方法把街道两旁的旧建
1
筑换新颜。

你有什么好方法?可以给旧建筑加顶。

问:加上去的彩钢板是什么外形?要几块?电脑显示各种外形的彩钢板。

供同学选择。

(电脑显示三角形的底和高)同学再计算面积。

算对了,彩钢板就贴在旧建筑顶上。

四、总结。

今日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学会了什么?
附板书:
三角形的面积
S正=aa
S长= 长宽
S三= 底高2
S = ah 2
周全
2。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范文(通用6篇)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范文(通用6篇)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范文〔通用6篇〕《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范文〔通用6篇〕《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1《三角形的面积》是在教学了长方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后进展的新的图形的面积的计算内容。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转化的思想可以找出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

难点是理解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中为什么要除以2。

同时,打破重点的过程也是本节课的一个新的难点。

尤其是对于那局部学困生来说,通过把三角形的面积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从而在抽象出此时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是相等的这一重要环节上,肯定会出现一局部学生不知其所以然的场面。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通过以下环节来辅助本节课打破重难点:1、学生掌握了学习关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所以本节课我设计了提问导入:“三角形的面积跟什么图形有关系,可以让我们想方法求出三角形的面积”。

学生有过学习关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经历,因此今天我在抛出问题之后,只是稍作考虑就想到了可以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来计算。

学生们通过讨论活动,得出方法,很快乐,同时也找到理解决今后类似问题的考虑方向。

2、为了打破这个难点,本节课在课前准备的时候我准备了三组完全一样的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

让学生在想到能把三角形的面积转化成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后,看着老师给出示的几组图形,然后把它们拼一拼摆一摆,看看能不能得出我们想要的图形来。

学生动手操作之后发现:那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平成一个长方形,这样,我们只要先计算出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的面积,然后除以2就可以得到三角形的面积了。

学生的思路顿时翻开,畅所欲言中稳固对三角形面积的理解:三角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然后进一步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底乘高代换了,就得到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这样,本节课的重点就算是在学生的动手操作中完成了。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面积》教案及反思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面积》教案及反思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面积》教案及反思一、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在学习三角形面积之前,学生对三角形的特征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理解图形之间的转化关系。

但对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尚属新知。

由于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涉及到底和高、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关系等概念,学生可能在理解和应用上存在难度。

因此,本课需注重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想象能力,逐步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内容:《三角形面积》是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旨在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剪拼法,探索并理解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将三角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具体内容包括: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等活动,经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情感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1.理解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通过转化的方法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

2.掌握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和计算方法。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1、游戏导入。

考考你的眼力,看看谁能找到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黑板预先出示如下题目和三角形图)(学生找到的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重叠给学生看后贴在黑板的左边。

)(1)找一找:出示几组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打乱顺序后让学生找。

(2)拼一拼:这些完全一样的两个三角形能拼成你学过的什么图形(把贴在左边的完全一样的几对三角形让学生上台来拼成几种学过的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两个直角三角形合起来的大三角形,分别贴在黑板的左边。

)3、引入新课:这些拼成的图形的面积你会计算吗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

1、引导学生寻找思路:刚才我们这些图形都是由完全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拼成的,那么这些三角形与拼成的图形有什么联系呢三角形的面积有没有计算公式呢能否从这些拼成的图形中把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出来呢2、小组合作探究。

3、展示学生的探索过程,汇报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将你们探索的结果与大家交流分享汇报的每一小组两人代表带着实验报告表上台来汇报实验情况,并把拼出的图形贴在黑板上。

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还有不同的拼法吗4、归纳并用字母表示公式。

(1)引导学生归纳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师:根据刚才的分享交流,现在我们一起来归纳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会计算吗那三角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高一半三角形的面积 = 底×高÷ 2(2)用字母表示公式。

师:如果用字母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a表示三角形的底,h表示三角形的高,那么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用字母怎样表示(板书:S=ah÷2)三、实践运用,拓展创新。

2023最新-《三角形的面积》教案优秀6篇

2023最新-《三角形的面积》教案优秀6篇

《三角形的面积》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编辑给大伙儿分享的《三角形的面积》教案优秀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关键:让学生经历实际操作、合作交流、归纳发现和抽象公式的过程。

教具准备:红领巾、长方形纸片、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各三组、剪刀等。

学具准备:每个小组至少准备一个长方形,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剪刀。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师:今天老师有什么不同?老师今天也配带了红领巾!你们能帮忙算算做一条红领巾要用多少布吗?(把红领巾展开贴在黑板上)教师提出问题:⑴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

⑴你会算三角形的面积吗?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板书:三角形的面积[设计意图:利用学生身上熟悉的红领巾实物,首先由计算红领巾的面积这样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三角形面积计算的问题,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将“教学活动”转化为“学习活动”。

]二、探索新知1、寻找思路:(出示一个长方形)师:(1)长方形面积怎样计算?(2)怎样可以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两份?有三种方法: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师:方法三中把长方形平均分成两个三角形,大小有什么关系?(完全一样)每个三角形面积与原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通过把长方形平均分成两个三角形,学生在直观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与长方形及面积的比较,直接感知三角形面积计算规律,增强了整体意识,同时为下面的进一步探究,引发了深层次的心理动机]生: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生:哪么,剪成的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原长方形的面积的一半,三角形的底等于原长方形的长,三角形的高是原长方形的宽,也就是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二。

公开课《三角形的面积》教案含教学反思pptx

公开课《三角形的面积》教案含教学反思pptx

课程背景及意义01三角形是几何学中的基本概念,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对于理解更复杂的几何图形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0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培养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0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三角形面积的概念,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够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0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0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目标与要求教材分析与处理教材分析本课程采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通过实例引入三角形面积的概念,然后推导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最后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材处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发现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03本节课主要讲解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包括底乘高的一半和海伦公式两种方法。

教学内容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够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特别是海伦公式的推导。

难点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讨论、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手段使用PPT演示文稿辅助教学,通过图形、动画等形式直观地展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应用实例。

学生情况分析及应对策略学生情况分析初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对于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应对策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逐步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应用方法。

同时,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确保教学效果。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一些与三角形相关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三角形的特点。

三角形面积教学实践反思(3篇)

三角形面积教学实践反思(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三角形面积是小学数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面积》为例,通过实践反思,探讨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对于三角形面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体会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物体,如三角形风筝、三角形屋顶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三角形物体面积是如何计算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三角形面积。

2. 探究新知,合作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为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做铺垫。

(2)教师出示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让学生动手操作,将它们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发现其底和高与三角形底和高相等,从而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 = 底× 高÷ 2。

3. 巩固练习,提高能力(1)教师出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其面积。

(2)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如:一个三角形底为6厘米,高为4厘米,求其面积。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课堂小结,回顾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同时,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四、教学反思1. 教学情境创设方面本节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物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然而,在情境创设方面,还可以进一步丰富,如:展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特点。

2. 教学方法运用方面本节课采用了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不够深入,教师可以适当增加讲解和引导。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反思(精选3篇)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反思(精选3篇)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反思(精选3篇)《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反思(精选3篇)《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反思篇1《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等实验活动,达到掌握图形特征和面积计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按照这一教学理念,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操作、讨论、讲解、归纳的方法,让学生既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又学会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探索规律,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探究欲望。

教学一开始,先复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及计算,并让学生说说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然后教师拿出两个大小不一样的三角形,问:这两个三角形哪个面积大?学生显然能直接看出哪个三角形的面积大,接着教师跳跃性地提出问题:“大多少?”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主动提出必须先算出三角形的面积,自然而然地引入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2、加强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

因此,教学中不能只通过简单的试验观察就说明每种图形的计算方法,教师要善于创设研究问题的情境,充分利用和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在参与研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自己想问题、寻方法、得结论。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是适合学生探究的学习材料,因此,本堂课我设计了两个实验来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实验一:让学生把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思考并分析三角形面积与原来图形面积的关系,学生发现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原来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实验二:要求学生动手做实验,在每个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的方格纸上剪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用这两个三角形拼拼试试,让学生动手操作时,一方面启发学生把三角形转化为已经会计算面积的图形,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三角形与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并通过填表、观察,发现规律,找出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面积的计算公式,创造思维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关键信息项:1、教学目标2、教学重难点3、教学方法4、教学过程5、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111 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112 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11 引导学生通过转化的方法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2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转化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

3、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和计算方法。

311 演示法:通过多媒体演示或实物演示,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三角形面积的推导。

312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4、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复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引入三角形面积的计算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42 新授421 引导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摆成已学过的图形(平行四边形)。

422 观察拼出的平行四边形和原来三角形的关系,发现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423 推导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43 练习巩固安排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44 课堂小结总结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和计算方法,强调重点和易错点。

45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5、教学反思51 教学设计的优点511 教学方法选择恰当,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512 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

52 教学设计的不足521 在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过程中,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能够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4、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操作法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每个学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课件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花坛,底是 6 米,高是 4 米,求这个花坛的面积。

学生很快算出:6×4=24(平方米)2、课件出示一块三角形的草坪,提问:怎样求出这块三角形草坪的面积呢?(二)操作探究,推导公式1、动手操作(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试着拼一拼,看能拼成什么图形。

(2)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3)教师巡视,进行指导。

2、汇报交流(1)学生展示拼组的图形,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让学生观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原来的三角形,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

3、推导公式(1)引导学生思考: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原来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2)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原来三角形面积的 2 倍,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

(3)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三)应用公式,解决问题1、出示例 2:红领巾的底是 100 厘米,高 33 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1)学生读题,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三角形面积教学反思(优秀6篇)

三角形面积教学反思(优秀6篇)

三角形面积教学反思〔优秀6篇〕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篇一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每小组各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每小组各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纸模型;一条红领巾;多媒体课件。

一、动手操作,发现规律1、师: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好吗?〔好〕。

请大家拿出信封内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听好了,既然是游戏当然就有游戏规那么,请想一想,如何在每个图形上折一次,使折痕两边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先思考或讨论有几种折法,再开始折,并用彩色笔画出折痕。

2、小组学生代表上台汇报操作结果。

3、师根据汇报有选择地在黑板上贴出以下四种折法:4、让学生观察后提问。

师:这三个图形分别折成了两个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什么图形?生:这三个图形分别折成了两个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师:如果我们知道长方形长为30厘米,宽为2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求出来的?生1:长方形的面积是30某20=600〔平方厘米〕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600÷2=300〔平方厘米〕师:如果我们知道正方形边长为3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又是多少呢?为什么?生2:正方形的面积是30某30=900〔平方厘米〕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900÷2=450〔平方厘米〕师:如果我们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底为40厘米,高为2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呢?为什么?生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0某20=800〔平方厘米〕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800÷2=400〔平方厘米〕:通过动手操作,即做到复习旧知,又让学生初步理解三角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为新知的探索做好铺垫。

公开课《三角形的面积》教案含教学反思x

公开课《三角形的面积》教案含教学反思x

公开课《三角形的面积》教案含教学反思x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具体章节为《三角形的面积》。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够运用该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该方法计算不同类型的三角形面积。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问题,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进行解答,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应用。

难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练习本、三角板、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三角形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三角形的特征。

2. 概念讲解: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引导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的概念。

3. 公式推导: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剪拼、转化等方法,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4. 例题讲解:教师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掌握。

6. 解决问题: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学生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三角形面积 =底×高÷ 2七、作业设计1. 请用剪刀剪出一个任意三角形,并用三角板测量其底和高,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

答案:略2. 一个三角形底为6厘米,高为4厘米,求该三角形的面积。

答案:12平方厘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剪拼、转化等方法,主动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在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环节,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整体教学效果较好,但个别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三角形的面积教案5篇

三角形的面积教案5篇

三角形的面积教案5篇角形面积的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四年级下册)》22~23页。

二、教学内容1、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经历探索三角形计算公式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推理和概括能力,渗透转化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能运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探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探究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之间的关系,推导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五、教学准备三角形卡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师: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生产车间,看看工人制作标志牌的场景。

课件出示图片。

(见图1)师: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制作这个标志牌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铝皮?师:标志牌是一个什么图形?预设:三角形。

师:那么求这块标志牌的面积也就是求什么的面积?预设:求三角形的面积。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的面积。

教师适时板书:三角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从学生容易感兴趣的情境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

(二)积极思考,引导猜想师:三角形的面积是什么?谁来猜猜看?预设1:底乘高。

预设2:三边相乘。

师:那你们想怎么来研究它?预设:把它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

师:你怎么想到用转化?预设1:因为三角形没学过,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就能研究了。

预设2:我们上节课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时候用的就是转化的思想。

师:转化后再怎么研究?预设1:看转化后的图形和原来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预设2:根据关系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预设3:我们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时候就是这样研究的。

师:你们真是很有想法!想到用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来研究三角形的面积。

老师帮你们把你们提出的这个研究思路梳理一下。

五年级数学公开课优秀教案《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五年级数学公开课优秀教案《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五年级数学公开课优秀教案《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西师版)五年级第九册。

二、教学目标分析(1)使学生理解、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它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通过指导实际操作,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思维的创造性,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明白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可以转化和变换的。

三、教学要点分析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四、教学策略设计(1)导入新课时激励学生求新知——诱导自主学习。

(2)探索新知时鼓励学生自学尝试,合作讨论——进行自主学习。

(3)内化新知创新设疑,讨论质疑——创新自主学习(4)巩固新知时激励学生自主解答,讲解思路——巩固自主学习。

(5)教师课前准备:多媒体计算机课件,为学生每组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

五、过程设计本课教学总时间为40分钟。

教学过程主要围绕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应用来展开的。

教学环节可分为情境创设、操作交流、练习反馈和全课总结。

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去参观了王伯伯的养虾池,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学习了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的呢?(学生回答: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谁能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再去参观一下张爷爷家的养蟹池吧。

(课件出示情景图),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1号蟹池的面积是多少?……)一号蟹池的形状是一个什么图形?(三角形)那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板书:三角形的面积二、探究新知:(一)操作引入1、提问: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呢?我们能不能像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那样也设法把三角形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呢?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很多三角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研究一下,试着把三角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篇一《三角形面积》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平得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去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积公式。

根据课程新理念,让学生自主来学习,师做适当的相应指导。

因此,教学中我注重了学生动手操作,从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拼拼摆摆,动手操作,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动手操作,分别将三组中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比较每个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各部分间的关系,同时在操作中向学生渗透旋转、平移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和感知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个个都很积极、很投入地动手操作,极大调动了学生思维活动。

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但课堂上学生活动的时间不够多,再就是学生观察对比三角形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关系时,表达的不够完善,这是本课中的缺憾。

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培养合作精神在这节课中,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与三角形面积公式有何不同,是值得引导学生去发现的问题,只有发现了不同之处,才能进一步去思考、去探索研究三角形面积公式中的“除以2”是怎么来的?也才能在今后的计算中省去不必要的麻烦。

在探讨这个问题时,也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在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决不能包办代替。

小组讨论既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可活跃课堂气氛。

三、应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新课程非常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学会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新课改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尤其强调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

为了让学生运用所学三角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我补充了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比如:学校要整修三角形的花坛,求整修的面积,要制作一个三角形与正方形等组合而成的宣传刊版,求刊版的面积等等,学生尝到了应用知识的快乐,课堂气氛很活跃。

此外,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平时教学方式上的不足。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什么叫做三角形,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能按角的不同给三角形分类.2.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意义及其分类.教学难点:掌握三角形的分类.教具:三根木条、三根钉子、四边形和五边形木框各一个,三角形、小棒、皮筋若干。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2.出示下图,指出哪些是三角形:3.导入新课.教师导入: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关于三角形你还想了解它什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三角形.(板书课题:三角形)二、师生互动,引导探索.1.教学三角形的意义.(1)每个小组利用教师事先为其准备的三根小棒,把小棒看成一条线段,利用这三条线段摆一个三角形。

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做得最快!(提供的小棒有一组摆不成的。

)教师:它们是三角形吗?(2)思考讨论:①三角形是几条线段围成的?②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在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教师板书)(通过操作,进一步感知,建立空间观念。

)(3)练一练:中哪些是三角形?为什么?2.教学三角形的特征:(1)自学:①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叫什么?②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2)继续演示课件“三角形”出示三角形各部分名称.教师提问:什么叫三角形的边?三角形有几条边?同桌讨论:这些三角形都有哪此共同的特征?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三角形的特征.(3)让学生用准备好的木条、钉子每人做一个三角形,教师巡视指导。

3.三角形的特性(1)出示自行车、屋檐、吊车等,为什么这些部位要用三角形?(2)用三角形木框实验.教师拿出手中的教具示范给孩子们看:拉动一下三角形与四边形,让学生看明白:三角形怎么拉也拉不动,四边形一拉就变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沙县第一小学曹立文年月日
【案例背景】
前些天上了一节“三角形地面积”感触颇深.“三角形地面积”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上学期第五单元“多边形地面积”地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及平行四边形地面积地基础上,尤其是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地推导基础上开展地教学活动.结合本班学生地实际和学生已有知识设计教学活动,使他们有更多地操作机会,从猜想、操作、验证到得出结论,再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地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地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地综合素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案例描述】
、假设猜想:展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地图片.说出前三种图形地面积地求法,观察猜测三角形地面积会怎样求.该怎样转化推导.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操作验证:根据你地猜想,动手操作验证一下吧,教师巡视指导.
反馈: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样操作地,得到什么样地结论.
根据学生描述得出结论:把一张三角形纸片地三个角向内对折,变成一个小长方形,得到长方形地长是原来三角形底地一半,宽就是三角形地高地一半,为此,三角形地面积等于小长方形面积地倍.倍与其中地一个“一半”抵消,还剩一个“一半”为此,三角形地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继续引导:这个办法怎么样?谁还有不同想法,做法?
生:将三角形地顶角向底边平行对折,再沿折痕剪开,把得到地小三角形沿中间对折再剪开,分别补在剩下图形地两侧,变成一个长方形.三角形地底没变,高缩小了一半,为此,三角形地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师:这个办法怎么样?
生:也很合理.(表扬,祝贺)
师:你还有其他做法吗?
生:选两个同样地三角形,将两个三角形颠倒相拼,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拼得地平行四边形地底是原来三角形底地倍,高不变,所以,三角形地面积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于底乘高除以.
师:这个办法怎么样?看来同学们在探究三角形面积地推导想出地办法还真不少,那么,你感觉哪种办法最好?最有创意?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师:无论哪一种,我们都得出了同样地结论,就是……
生:三角形地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
、共同把这个结论用公式地形式表示出来.
师:谁愿意到黑板面前写一下?
生:书写.集体订正.
如果用表示三角形地面积,用表示三角形地底,用表示三角形地高,那么,你会用字母表示三角形地面积公式吗?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生:在练习本上书写,师巡视指导反馈,自由到板前书写.集体订正.
、公式地运用:要想计算一个三角形地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生:三角形地底和高.
师:那么,我们应用三角形地面积公式计算一些题好吗?
生:独立完成课本中试一试题目
、小结:其实,生活中,有很多问题可以运用三角形地面积公式来求出,让我们共同走进生活解决一些生活中地问题.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师:(课件展示题目)
生:独立或与同伴合作研究完成.
总结:通过这节课地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反思】
“三角形地面积”是一节常规性地课,关于这节课地教案不少,课我也听了不少,如何体现“观念更新,基础要实,思维要活”,我觉得以往老师们对教材地把握与处理,对课堂地设计以及处理都很不错,而这节课让我感触很深: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思路独特新颖.
传统教学地种种封闭压抑了学生个性地发展,学生迫切需要一种展现自我,发展个性地体验式学习.以前地教学改革,大多停留在数学学科层面上,往往比较注重将教科书上地知识教给学生.在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清楚要教什么,为什么这样教和怎样教,学生却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样学.学生地学习缺少方向,缺少动力,缺少方法,他们学习地主动性、创造性很难得到发挥.因此,当前教育改革地重点应是以教师教学方式地转变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地转变,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地主体性发展.教师把整个学习过程放给学生,让学生小组合作,全员参与,共同探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参与知识获得地全过程.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让探究式学习具有一定地开放度.
探究式学习要不受任何人地约束,要有一定地开放度.在上面这一环节中,教师注重教材地开放性和思考性,让学生有自主选择地权利和广阔地思维空间,如教师提供一些具有代表性地材料,让学生通过猜想、操作、验证等一系列地活动,在相互交流地过程中,理解三角形地面积公式,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展现了自我,方法多样且独特,是以往教学所没有地,实在是妙不可言.既渗透了集合地思想,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地建立,也让学生看到了数学知识与生活地联系,感悟了生活中地数学.也为计算组合图形地面积奠定基础,同时也培养学生地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建立新型民主地师生关系.
教师遵循儿童学习规律地同时,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找准学生地认知地起点,以几个图形图片为切入口,让学生观察、猜想.动手操作,折一折,剪一剪,分一分,补一补等,在这些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学生在小组合作时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探讨、质疑、创造,并逐步地完成对知识地理解和深化,充分发挥学生地主体作用,较好地体现了教师是学习地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共同地研究者.使学生达到对知识地深层理解,还培养了他们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地精神.亲历探究发现地过程,已不是一种获取知识地手段,其本身就是教学地重要目地.教师只有创造性地教,学生才能创造性地学.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学习方式地转变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地教学理念,相信学生,给学生充分地探究思维地空间,以发挥学生学习地自主性、创造性.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