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事物》写作指导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a40471c1c708a1294a446d.png)
第五单元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作文教学,使学生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2、能够围绕事物特征,合理安排说明内容和说明顺序,并运用合理的说明方法对事物进行说明。
第一课时一、话题导入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都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
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要想清楚地说明一个事物,就必须准确把握它的特征。
比如,《中国石拱桥》重点抓住了我国石拱桥的两个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苏州园林》则突出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整体特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从而达到了写作目的。
二、写法指导1、要抓住特征说明事物。
○1抓住事物的特征,离不开仔细观察。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即使十分相似的事物,他们在外在形态、结构、功能等方面一定也有差异。
可以与其他事物进行对比观察,比如,叶圣陶拿图案画与美术画进行比较,从而突出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特征。
可以通过实地测量、计算,进行精细观察,比如,一些说明文中常用到数字,这往往就是精细观察的结果。
○2.有些事物的特征不是单靠眼睛观察就可以抓住,还需要借助相关的资料,比如,要说明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的特征,就需要借助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
事物的特征是有层次的,比如主要特征、次要特征,一般特征、本质特征,外在特征、内在特征,局部特征、整体特征。
2、说明时要讲究一定的顺序,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由原因到结果等,这样会介绍得更清楚。
语言也要求准确、严密。
比如"……'旅人桥'……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若说成"……'旅人桥'……是最早的石拱桥",就不符合事实了。
3、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说明的方法很多,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可以根据写作的需要恰当地选用。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核心素养)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核心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78986e4c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f8.png)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核心素养)《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核心素养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懂得说明事物抓住事物特征的重要性。
2.思维发展与提升:知道什么叫“特征",懂得说明事物的特征不仅要对事物表象进行说明,还必须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
3.审美鉴赏与创造: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写说明文。
4.文化传承与理解:养成细心观察事物特征的习惯,学会锤炼语言,表达准确、简明、严密。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抓住事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
三、教学设想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作文教学,主要围绕说明文展开练笔。
说明文的写作,在整个初中学段呈现出“鸡肋”之势,因为中考不考,但整个初中学段,只有本单元会单独聚焦说明文的写作,所以面对尴尬的鸡肋,也应该有滋有味地去品味,因为从着眼学生终生发展的角度,实用文写作的意义也不容小视。
让我们回顾本单元的课文,《中国石拱桥》是说明文的典范,桥梁专家茅以升用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朴素的文字,向我们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文中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将中国石拱桥悠久的历史、优美的形式、精巧的结构,清楚明白地介绍给读者。
其总分总的结构,和由一般到特殊、由独拱石桥到联拱石桥的说明顺序,都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
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更有文化底蕴和审美高度,叶老从苏州一百多处园林中提炼出其共有的特点,并围绕这一特点娓娓而谈,用质朴而简洁的文字,逐点一一解说,让读者禁不住感叹,说明文也如此妙曼和多汁。
所以本单元的练笔,将以教材为基点,链接师生的生活,学习抓住景物特征,让学生轻松而愉悦地学会写说明文。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探究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六、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同学们应该知道,我们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进一步观察大家会发现,即使是同一个人的十根手指,每根手指的指纹也是不一样的。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导学案)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a8f7635a8102d277a22f1b.png)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通过本次作文教学,使学生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2、能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
二、教学重点:怎样抓住特征进行说明三、教学难点:对“特征”的理解四、教学设想:接着出示两段说明同一种动物的文字,并且结合例文赏析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事物特征;再指导学生学习抓住特征的方法,并进行片段训练;然后对整篇习作进行构思指导;最后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五、教学步骤导入: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
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铅笔、钢笔、毛笔、圆珠笔,虽说都是笔,却不完全一样。
写说明文,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
(一)猜一猜谜:1、“全身盖着一层雪白的毛,它像别的哺乳动物一样,有嘴,有鼻子,有眼睛,长着四条腿,一条尾巴。
”请你根据说明内容,猜猜写的是哪种动物。
小结:上述文字正因为没能说清这种事物自身独有的标志,所以不好猜。
(板书:独有标志)现在我们把一事物区别其他事物的独有标志换上另外一个名称,即事物的特征。
(板书:事物的特征)今天,我们学习如何说明事物的特征。
(板书课题:说明事物的特征)事物的特征即这一事物的独有标志。
究竟什么是独有标志呢?2、“长着一身柔软的雪白的毛,嘴巴是三瓣的,一双眼睛又红又亮,两只耳朵很长。
”你能看出写的是哪种动物吗?为什么?比较兔。
写出了兔的毛、耳朵、眼睛处的独有标志。
3、(小白兔)指导学生继续观察,分析其形态,问:它还有哪些标志?“嘴巴尖尖的,耳朵有时直竖,前腿短,后腿长。
”小结:写出了兔的形态特点,当然事物的特点不仅仅只限于形态,特征还可以包括哪些方面?4、请大家归纳整理一下,还“兔子”一个原来的模样。
“小白兔,披一身柔软雪白的长毛,蹲着时活像一个雪球,嘴巴尖尖的,嘴唇有三瓣。
眼睛像一对红色的玻璃珠,见到阳光就微微颤动。
前腿短,后腿长,走起来一跳一跳的,尾巴短小。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介绍一种事物》精品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介绍一种事物》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5553d783c4bb4cf6ecd1e5.png)
《习作:介绍一种事物》教学方案教材解析“介绍一种事物”是部编版第九册第五次习作。
本组教材分别选编了《太阳》《松鼠》《鲸》和《风向袋的制作》。
通过学习这几篇课文和习作例文,学生对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为学生的具体运用做好知识准备。
为了让学生既能生动形象地把事物特点、用途、好处、使用方法等方面有顺序地介绍清楚,又能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假设等说明方法学写一篇说明文,同时让孩子们有章可循,可通过看与说相结合、演示与操作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把文字变成实际的操作能力,并把说转化成习作的互换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方法指导、赏析范文等活动,引导学生能从几个方面有顺序地介绍一种事物;2.运用本单元学习的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写一篇说明性的文章,介绍一种事物;3.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用途、习性、使用方法等方面的特点按照一定顺序作出介绍;4.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受到热爱科学的教育,陶冶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事物,要突出这种事物的特征;在介绍事物特征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教学难点能按一定顺序写作,将说明文的表达方法恰当运用到习作中去;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受到热爱科学的教育,陶冶热爱生活的情趣。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教师准备:作文范例。
学生准备:准备观察的一种事物。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师: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精美的物品,大家看:香甜可口的水果、营养丰富的蔬菜、美观实用的电器、漂漂亮亮的玩具……多美呀!你最喜欢什么?你了解它吗?想给我们介绍介绍吗?生充分讨论。
师:我们身边的事物千千万万,怎样才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描述呢?今天这节习作课,就让我们去观察一个自己了解并感兴趣的事物,并将它介绍给大家。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写作指导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写作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1d4c72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66.png)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写作指导教案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写作指导教案篇1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写说明文的基本能力。
(形式:列提纲、写作、修改)教学重点:写作。
教学难点:写作。
教具:胶片(1张)。
教学设想:前面教师与学生共同、系统地学习了有关说明文的知识,并且学生进行了片断练习。
通过练习发现学生在写说明文方面有所进步,为了趁热打铁,提高基本的能力,我准备在此再进行一次大作文指导。
其基本步骤是:(1)讲述片断作文的缺点,引入新课。
(2)出示作文题目,《我们的教室》,并分组讨论我们的教室应向读者介绍的内容。
(3)写作。
(4)交换修改。
教学过程:一、回顾上次片断作文,导入新课:优点:(1)基本上合符了说明文的要求,不再象过去一样写成记叙文。
(2)并且能够综合地运用几种说明方法。
缺点:(1)介绍事物不能抓住事物的特征。
(2)缺乏条理性。
(3)在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时,过多地叙述了用来作比较的事物,给人留下了似乎在介绍两件事的感觉。
二、出示练习题目:《我们的教室》三、让学生尝试着列提纲,其中提纲内容应包括如下方面:1、你想介绍我们教室的哪些方面。
2、在介绍教室的各个部分时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3、按照怎样的顺序。
四、教师根据学生的提纲,给学生作写作提示:教师应强调以下几点:(要求幻灯显示)1、关键是要说明其整体上的特征。
包括形状上、结构上的特征。
2、建筑物占有空间,其构造的各个部分都有一定的位置。
因此,在介绍整体特征后,要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有序地展开说明,如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由前到后,由上到下等。
五、调整提纲,并进行写作练习。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写作指导教案篇2教学日期: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按照客观事物的规律性,精细观察。
2、训练学生恰当使用说明方法,具体准确说明事物。
3、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激发对风景名胜的热爱。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多角度提问,将观察引向深入。
2、寻找最准确的词语,具体说明事物。
教学难点:如何多角度提问,将观察引向深入。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介绍一种事物》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介绍一种事物》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a7ba35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4.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介绍一种事物》导学案第五单元《习作:介绍一种事物》导学案一、课前导学1.预习标题,写下重点2.阅读篇章,大致了解文章内容3.练习选择题二、课堂导学1.引入话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习作”一词有什么了解?引导学生预测文章内容:“介绍一种事物”,我们可以选择介绍哪些事物呢?2.感知文章情感色彩,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设情境,向学生展示篇章表达的情感色彩,帮助学生感悟文章的感情价值。
3.解读篇章结构,提取篇章信息分析篇章的框架,了解首尾段的功能,找到文章的中心思想。
4.深入理解,思维升华通过提问题,引导学生探讨与篇章主题相关的问题,锻炼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课后作业1.阅读全文,理解篇章结构2.搜集与写作主题相关的素材,准备写作四、拓展任务1.从你所了解的场景中,选择一个人物或物体,自由发挥,写一篇介绍他(它)的作文。
2.和同学分享自己的写作,互相交流、改进。
第五单元《习作:介绍一种事物》导学案第一课时一、预习:范文选择填空( )1.一个我想做的事。
──首段A.小猫 B.写信 C.飞机( )2.我想从山顶没有头发的上头~~永远一只毛毛虫。
──尾段A.鹿 B.蝴蝶 C.球( )3.一种非常奇怪和半透明的小东西。
──各小段的首句A.青蛙 B.蚕茧 C.水母( )4.我们应该爱护一种很可爱的生物。
──各小段的尾句A.花草 B.大树 C.小蝌蚪二、导学篇章结构分析:整篇文章在老师带动下,设想了一个非常神奇的事物。
篇章首先简单地给出了中心想法,并从这种事物的一般特征和它的内部结构两个方面进行了说明。
然后通过具体的例子使事物变得更有特色和趣味。
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段中,文中以“我想对它说”或“我想给它”开头,以简短的语句表达出作者的情感态度。
最后,作者通过给出一个办法来引发读者对一篇文章进行写作的思考。
三、感知篇章1.导入篇章向学生展示一张图片,图片上有一只和作者握手的小朋友。
八年级语文《说明文的写作指导》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说明文的写作指导》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241901ceff9aef8941e0695.png)
八年级语文《说明文的写作指导》教案新人教版一、训练题目:(任选一题)1、我的学校2、说明我喜爱的一种动物或植物3、介绍我印象最深的一座桥二、训练目的:学会写简单的说明文。
三、训练要求:1、字数不少于600字。
2、能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说明为主,能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说明;能用适当的说明方法;语言要准确,可以灵活多样。
四、学生结合学过的文章谈谈对说明文的感知(课文是最好的范文)1、《中国石拱桥》2、《苏州园林》3《核舟记》4、《故宫博物院》五、写作指导(一)、说明文的含义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通过对事物的特征、性质、形态、功能、原理、来源、成因、发展的解说,让人们清楚明白那些事理。
说明文以说明对象分类,可以分为事物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
如以语言分类,可分为一般性和文艺性说明书文。
说明文有三大特点:知识性、科学性、客观性。
(二)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抓住事物特征,把握说明中心:依着事物本来的面貌如实介绍,这是一篇说明文是否有生命力的关键。
若果说明与事实不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要使说明具有准确性,必须捕捉事物的主要特征来解说。
所谓特征,就是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标志,抓住了这些性质、特点,也就等于把握住说明的重心。
如《中国石拱桥》,就是抓住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征来展开说明书的。
有位同学以小白兔为题写了一篇说明文,第一稿是这样写的:小白兔全身盖着一层雪白的毛。
它象别的哺乳动物一样,有嘴,有鼻子,有眼睛,有耳朵,长着四条腿,一条尾巴。
“一样”就显示不出兔子的特点。
哪能除了“全身盖着一层雪白的毛”以外,小白兔的其它哺乳动物都一样呢?这位同学经过观察、琢磨以后,写出第二稿:小白兔长着一身柔软的雪白的毛,两只耳朵很长,一双眼睛又红又亮,嘴巴是三瓣的。
这样一改,小白兔的耳朵、眼睛、嘴的特点就出来了,和其它哺乳动物就有区别了。
但是特点还写得不够仔细,有些该写的还没写。
作者再观察,再琢磨,又写出了第三稿:小白兔,披一身柔软光泽雪白的长毛,蹲着时活像一个小白球。
《写作_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写作_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https://img.taocdn.com/s3/m/f160435d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9b.png)
《写作_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导学案
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能够掌握如何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一、导入引言
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说明事物特征的情况,比如写商品介绍、描述人物外貌等等。
而如何准确抓住事物的特征,是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节课将指挥大家进修如何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技巧,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二、整体进修内容
1. 什么是事物的特征?
2. 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
3. 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写作方法。
三、进修重点
1. 理解事物的特征是什么,如何抓住。
2. 掌握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技巧。
四、进修步骤
1. 导师引导学生了解事物的特征是什么,让学生思考并总结。
2. 导师通过示范和讲解,传授学生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
3. 学生进行实际练习,写出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文章。
4. 导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五、进修评判
1. 学生是否能够准确理解事物的特征,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写作。
2. 学生的作业是否能够清晰明了地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学生们能够掌握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进修,勤加练习,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介绍一种事物》 导学案
![《介绍一种事物》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e9074d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7f.png)
《介绍一种事物》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够仔细观察一种事物,并搜集相关资料,准确把握其特点。
2、学会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把事物的特点介绍清楚,使文章内容具体、生动。
3、培养认真观察、深入思考的习惯,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事物的特点,明确介绍的重点。
(2)灵活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趣味性。
2、难点(1)如何准确、生动地描述事物的特点,避免内容空洞、枯燥。
(2)合理安排说明顺序,使文章条理清晰。
三、学习方法1、观察法通过仔细观察事物的外形、颜色、大小、质地等方面,获取直观的感受和信息。
2、查阅资料法利用书籍、网络等资源,了解事物的历史、用途、制作过程等相关知识,丰富文章内容。
3、比较法将所介绍的事物与其他类似的事物进行比较,突出其独特之处。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事物,大到宇宙星辰,小到一粒微尘。
今天,让我们选取一种感兴趣的事物,用文字将它介绍给大家。
(二)知识讲解1、什么是事物事物是指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和现象。
可以是动物、植物、物品、建筑物等等。
2、如何把握事物的特点(1)观察其外形包括形状、颜色、大小、结构等方面。
例如:兔子的外形特点是长耳朵、短尾巴、红眼睛、雪白的绒毛。
(2)了解其习性比如动物的饮食、睡眠、活动规律等。
像猫头鹰,它是夜行性动物,晚上出来捕食,白天则躲在树上休息。
(3)研究其用途物品的功能和作用。
如手机,具有通讯、娱乐、拍照、支付等多种用途。
(4)探寻其历史和文化内涵某些事物可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意义。
像长城,是我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见证了无数的历史变迁,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3、常用的说明方法(1)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来说明事物的特征。
比如:这座桥全长 50 米,宽 10 米。
(2)打比方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形象。
例如:月亮像一个大圆盘挂在天上。
(3)作比较将两种或多种事物进行对比,突出其特点。
第五单元: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八年级上册单元写作指导
![第五单元: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八年级上册单元写作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88de163d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0b.png)
跟着教材学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写作指导【学习目标】1.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2.能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合理安排说明内容和说明顺序。
3.养成细心观察事物特征的习惯,学会锤炼语言,表达准确、简明、严密。
【写作指导】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这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最本质、最主要的方面。
一般来说,事物的存在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其特征也是多层面的,一般表现在其外部形态、内部构造、自然属性、形成原因、发展过程、使用方法、实用功能等方面。
因此,要介绍清楚这一事物,必须把握住它的特征,才有准确性可言,也才能给人以准确、深刻的印象。
1.细致观察,发现特征。
观察时,不但要看表面,还要看内部,要逐层剖析,仔细研究。
比如我们写一座公园,就可以从公园的地理位置、空间范围、历史背景、环境布置等方面反复研究,挖掘出其“优美”“有文化气息”等特点。
观察还须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或由上到下,或由左到右,或由近及远,或由东到西,或由点到面,或由外及里……以更全面地把握事物的特征。
2.学会比较,找出特征。
(1)同中求异。
利用事物的形态相同,实质略有区别这一特点,准确地发现事物相同之中的不同点,并加以说明。
(2)异中求同。
就是从错综复杂的不同环境中,排除不相干的因素,找出共同的特征。
(3)横向比较。
对多种相关事物进行比较,可以了解同类事物的大小、多少、优劣。
(4)纵向比较。
比较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形态,从而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
3.引用资料,丰富特征。
(1)引用丰富翔实的资料,有利于更好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相关资料,包括数据、图表、历史文献、研究资料等。
(2)引用相关资料,能够使对象的特征更具体、准确。
4.多面展示,展现特征。
对一些结构较为复杂的事物,要将事物的特征说清楚,应该从多方面加以阐说,使其不同的特点全方位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叶圣陶先生在《苏州园林》一文中,说明了苏州园林“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特征。
贵州省施秉县第三中学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5单元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贵州省施秉县第三中学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5单元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ae2469e3e53a580216fcfe99.png)
施秉县第三中学教师集体备课教案55主备教师小组教师上课时间年月日(星期)第周第课时累计课时课题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课时1教学目标:1.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2.能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
教学重点: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各自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和心理,揣摩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方法及措施:检查预习、指导写作、合作探究、点拨归纳。
教学过程修订、增减课堂流程PPT呈现【学习流程】:自主学习+展示+点评+练习【授课流程】:导入+新知呈现+小组展示+巩固练习一、新课导入:世间万物都有各自的特征。
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
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铅笔、钢笔、毛笔、圆珠笔,虽说都是笔,却不完全一样。
这就告诉我们在说明一个事物时,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
那怎样才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呢?这节课,老师就要教给大家一些方法。
二、新知呈现:文题展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建筑,它们或许独处独特的位置,或许有标志性的外观,或许还有传奇的历史。
写一篇说明文,向大家介绍某个建筑。
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提示:1.这个建筑可以是单体的建筑,比如一栋楼、一座桥,也可以是群体建筑,比如一条街巷、一片塔林。
2.抓住建筑的特征来写,注意介绍建筑的位置、外观、用途等。
3.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可以先总说建筑的特征,然后再加以具体说明。
教师精讲三、写作导航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这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最本质、最主要的方面。
因此,要介绍清楚这一事物,必须把握住它的特征,才有准确性可言;不单写作说明文如此,阅读说明文也同样要把握住事物的特征,才能清楚地认识作者介绍的事物。
抓住事物特征,是写好说明文的关键。
1.确定事物特征的方法。
介绍人物,主要抓住人物的“经历特征”尤其是成就、有价值的生活阶段来加以说明。
《介绍一种事物》 导学案
![《介绍一种事物》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391360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7a.png)
《介绍一种事物》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够仔细观察一种事物,并抓住其主要特点进行介绍。
2、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将事物的特点清晰、准确地描述出来。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激发对事物的探索兴趣。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学会多角度观察事物,选取最能反映事物特点的方面进行介绍。
(2)熟练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如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
2、难点(1)如何使说明语言准确、生动,避免枯燥乏味。
(2)如何合理安排说明顺序,使文章条理清晰。
三、学习方法1、观察法:通过对事物的仔细观察,获取直观的认识和感受。
2、资料查阅法:收集相关的资料,丰富对事物的了解。
3、小组讨论法:与同学交流想法,互相启发,完善自己的介绍。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事物,它们各具特色。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介绍一种事物。
(二)观察与积累1、选择一种你感兴趣的事物,可以是动物、植物、物品等。
2、对其进行仔细观察,注意观察它的外形、颜色、大小、质地等方面的特点。
3、记录下你的观察结果,可以通过文字、画图等方式。
(三)方法指导1、确定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按照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介绍,如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
(2)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进行介绍,如介绍建筑物的结构。
(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介绍,如从整体到局部、从原因到结果等。
2、运用说明方法(1)列数字: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事物的特点,使读者更直观地了解。
例如:“这座桥全长 50 米,宽 10 米。
”(2)打比方: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形象生动。
比如:“月亮像一个大圆盘挂在天上。
”(3)作比较: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进行对比,突出所要介绍事物的特点。
例如:“地球在宇宙中就像一粒沙子般渺小。
”(4)举例子:通过列举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比如:“许多动物都有冬眠的习性,比如熊、蛇、青蛙等。
”3、注意语言表达(1)语言要准确、简洁,避免使用模糊、含混的词语。
《介绍一种事物》 导学案
![《介绍一种事物》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9e478d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e1.png)
《介绍一种事物》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仔细观察一种事物,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介绍。
2、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将事物的特点介绍清楚。
3、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作,使文章条理清晰。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学会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把事物的特点介绍清楚。
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写作,使文章有条理。
2、难点如何准确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并通过恰当的说明方法进行介绍。
三、学习方法1、观察法:通过仔细观察事物的外形、颜色、大小等方面,获取直接的感受和认识。
2、查阅资料法:对于不熟悉的事物,可以通过查阅相关书籍、网站等资料,丰富对事物的了解。
3、比较法:将所介绍的事物与其他类似事物进行比较,突出其独特之处。
四、知识链接1、说明方法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举例子: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等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突出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2、说明顺序时间顺序:按照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来介绍。
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从外到内、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左到右等依次进行介绍。
逻辑顺序: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等进行介绍。
五、学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事物,大到宇宙星辰,小到一粒沙子,每一种事物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点。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介绍一种事物,让别人更好地了解它。
(二)观察与思考1、选择一种你感兴趣的事物,可以是动物、植物、物品等。
2、仔细观察它的外形、颜色、大小、质地等方面的特点。
3、思考它的功能、用途、生活习性等。
(三)收集资料1、如果对所观察的事物了解不够深入,可以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搜索等方式收集相关资料。
第五单元写作指导(说明事物要说明特征)
![第五单元写作指导(说明事物要说明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a14e5f13a5e9856a561260a0.png)
有一种鹿是靠尾巴报信的,平安无事时,它的尾巴 就垂下不动;尾巴半抬起来,表示正处于警戒状态; 如果发现有危险,尾巴便完全竖直。——肖柯《千奇 百怪的动物语言》
第五单元 写作指导
写作导航
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呢?我们不妨运用下列方法:
这两段文字,说明了有些动物是以动作作为语言的。 说明时,作者主要是通过对两种动物的外显的现象的 描绘来表现这一内在的特征的。
当然,以上三种方法只是在作文时供选择运用的操 作方法,要能抓住事特的特征,关键还在于平时的细 心观察。
为了清楚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有时还可以恰当 运用一些生动地说明方法,突出事物的特征,同时也 避免文章枯燥泛味。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作 比较、打比方、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分类别、 举例子、引用资料等。
不同事物的特征各不相同,在写作说明文时,我们 就要根据说明的对象,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第五单元 写作指导
写作导航
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呢?我们不妨运用下列方法:
1.同中求异法 运用这种方法,要求我们善于利用 事物的形似相同,实质略有区别这一特点,准确地发 现事物相同之中的不同点,并加以说明。著名桥梁专 家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是这样来说明赵州桥和永 定河上的卢沟桥的:同是对桥拱的说明:前者是独拱, 后者是联拱;同是对桥面的说明:前者是没有陡坡, 后者是几乎与河面平行;同样是拱,前者是“像一张 大弓”,后者则是“半圆形”。正是由于作者抓住了 这些同中之异、具有特征性的东西,两座桥的特点才 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写作_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写作_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https://img.taocdn.com/s3/m/51b474c2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ef.png)
《写作_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能够掌握如何写作说明事物时要抓住特征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一、导入引导1. 师生互动:请学生分享一下自己最喜欢的事物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喜欢这个事物。
2. 导入问题:你们在写作说明事物时,通常会注意到事物的哪些特征呢?二、进修过程1. 观点诠释- 说明文是一种文体,目标是通过文字来诠释和说明事物的特征、性质、原理等。
- 抓住特征是指在写作说明事物时,要着重突出事物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
2. 方法指导- 选择合适的事物:选择一个熟悉且具有特色的事物作为写作对象。
- 突出主要特征:在写作过程中,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不要过多涉及次要特征。
- 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来展现事物的特征,让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事物的特点。
3. 例题分析请学生阅读以下例题,并分析其中抓住了事物的哪些特征:《草原》草原,是一片美丽而辽阔的土地。
在春天,绿草茵茵,似绿色的地毯铺在大地上;在夏天,金黄的麦浪翻滚,像是一幅油画;在秋天,五彩斑斓的叶子飘落,落英缤纷;在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宛如仙境。
4. 教室练习请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事物,用所学方法写一篇说明文,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
三、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到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重要性,只有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才能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事物。
在写作时,要选择合适的事物、突出主要特征,并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这样才能写出一篇生动有趣的说明文。
四、课后作业请学生完成教室练习的写作任务,并准备下节课分享自己的作品。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愿学生在写作中能够展现出自己奇特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写出更加生动有趣的说明文。
《写作_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导学案》
![《写作_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069a0c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cc.png)
《写作_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导学案一、导入引言在写作中,要描述事物准确、生动,就需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只有深入了解事物的特征,才能更好地表达出来,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事物的本质。
本次导学案将指挥同砚们深入探讨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写作。
二、进修目标1.了解什么是事物的特征;2.学会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描述;3.能够通过写作展示事物的特征。
三、进修重点1.事物特征的观点和重要性;2.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写作表达。
四、进修内容1.事物特征的定义和分类;2.如何通过观察和思考来抓住事物的特征;3.如何在写作中展示事物的特征。
五、进修过程1.起首,让同砚们思考一下,你认为什么是事物的特征?为什么抓住事物的特征在写作中很重要?2.接着,通过老师的讲解和示范,了解事物特征的定义和分类,以及如何通过观察和思考来抓住事物的特征。
3.然后,让同砚们进行小组讨论,选择一个具体的事物,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出该事物的特征,并进行描述。
4.最后,让同砚们进行写作练习,选择一个他们熟悉的事物,通过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写作,展示事物的本质。
六、教室总结通过本次进修,同砚们应该对事物的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学会了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写作表达。
在今后的写作中,要注重观察和思考,准确把握事物的特征,才能写出生动、形象的作品。
七、作业安置请同砚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事物,通过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写作描述,字数不少于500字。
八、拓展延伸1.请同砚们尝试用不同的角度和方法来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写作;2.阅读名家作品,进修他们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写作表达;3.参与写作比赛,锻炼自己抓住事物特征的能力。
通过本次导学案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于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写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希望同砚们在今后的写作中能够运用这些技巧,写出更加精彩的作品。
愿大家在写作的道路上越走越遥,不息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导学案)(教师版)
![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导学案)(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e0e7af3f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f5.png)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导学案【学习目标】1.明确什么是事物的特征,学会用多种方法发现、提炼事物特征。
2.根据读者特点选择说明内容,用恰当方法多维介绍事物的特征。
3.培养学生良好观察习惯,学会观察生活,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
【重点难点】1.学会用多种方法发现、提炼、归纳事物特征。
2.根据读者特点恰当选择说明内容,用恰当方法多维介绍事物的特征。
【学习过程】活动一:理解“特征”1.谜语竞猜谜语一:有一种动物,毛绒绒的,两只眼睛,四条腿,有很多人喜欢。
你能猜猜,它是什么动物吗?谜语二:有一种动物,毛绒绒的,两只眼睛,四条腿,身上的毛是黑白两种颜色,喜欢吃竹子,有很多人喜欢。
你能猜猜,它是什么动物吗?思考:为什么我们根据谜语一的描述无法猜出最准确的动物,而根据谜语二的描述却能猜出准确的动物呢?因为谜语一描述宽泛,谜语二描述具体;因为谜语一没有抓住动物的特征,谜语二抓住了动物的特征。
2.明确特征事物特征概念及分类特征就是某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象征和标志,即该事物所特有的个性。
特征往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显性特征:如事物的颜色、质地、空间位置、形状、温度等;二是内隐性特征:如事物的成因、原理、变化过程、内部结构、习性、性能、风格等方面。
3.回顾特征回顾《蝉》这篇课文,作者写“蝉的卵”,分别抓住什么特征来写的?蝉的卵的特征有:①蝉在细树枝上大量产卵,以防危险;②幼虫悬在线上,准备落地;③幼虫找到并钻进软土,过4年地下生活。
活动二:抓住“特征”1.观察、比较抓显性特征(1)观察兔子图片,说说这个兔子的特征?(2)比较兔子和小猫的图片,说说兔子的特征。
归纳:刚才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来抓住这个兔子的外部特征的?观察、比较2.查找、实验抓隐性特征(1)思考:你还想介绍兔子哪些方面的特征?如果要了解兔子的隐性特征,可以用什么办法去获取这些信息?生活习性、性格特点等。
查找资料、实验操作(2)班级说明文写作小组计划将语文课本“写作实践”中关于坎儿井的资料整理成一篇说明文,投稿到年级的《求实》公众号上,这个公众号下设不同的栏目,请你为下面三个栏目选择合适的素材,体现坎儿井的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事物》写作指导导学案
七(下)主备:刘水和审核:课型:预+展课时:64、65执行时间:17/5 _________班姓名___________ 学科组长签名___________ 【学习重点】
在熟悉事物特征的基础上,运用说明方法,准确、清楚地介绍事物。
【训练目标】
生动形象的说明方法
【训练指导】
㈠、什么是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
生动形象地说明,也叫文艺性说明,是相对于平实说明而言的,是指在说明时或穿插传说、趣闻、或进行描写,或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将说明对象介绍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方法。
㈡、为什么要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
说明事物最关键的是准确,生动形象照样能达到准确。
生动说明与平实说明相结合,使之各得其宜,各尽其妙,能使说明文富于变化,而且对有些说明对象用生动形象的说明,能使说明文更加富有趣味性和吸引力。
㈢、怎么样才能做到生动形象地说明?
1.穿插传说、趣闻。
例如曹冲的《神奇的极光》引用东西方关于极光的神话传说,使我们对极光有了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也使文章富有趣味性和产生引人入胜的效果。
2.运用描写。
如王有路同学的《雪花的自述》:到了冬天,我们从天上飘下来,降落到地上,树上,屋顶上,为人类献上一个银妆粉砌的美丽世界。
在大雪山里,人们还可以用滑雪板滑雪呢!另外,我们还有更重要的用处,那就是人们常说的“瑞雪兆丰年”。
我们落到地上可以化成水,给冬季的农作物补充水分;还可以降低土壤温度,冻死藏在泥土里的病虫害。
在北方,我们还能给麦苗盖上一层厚厚的“雪被”,给麦苗儿保暖。
人们常夸奖我们呢!
本段文字在介绍雪的作用时,用了一些描写,如“为人类献上一个银妆粉砌的美丽世界”、“给麦苗盖上一层厚厚的‘雪被’”等,既强调了雪的益处之大,又显得生动形象,能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
3.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如《香烟的自白》:我的名字大家是再熟悉不过的了,我就是香烟。
别看我身矮个头小,我的“威力”可不小。
不信?且让我告诉你。
问我从哪儿来的?我的祖籍在葡萄牙,15世纪时我的祖先就降生了。
最初,我只是一种普通的植物,后来人们把我经过干燥处理送到了工厂,先被穿上了白大褂,又被整齐地放进烟盒里,然后被运往四面八方,还被人们当作礼物赠送,被人“亲吻”不已。
这段话运用了设问、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介绍得妙趣横生。
㈣、应注意哪些问题
1.为生动而生动,引用的传说、趣闻等与说明事物的特征关系不大;
2.为了生动形象而忽略了说明的准确性;
3.生动说明与平实说明结合得不好,造成全篇风格不协调。
【例文鉴别】
(一)
家里的窗是铝合金的那种——它是带颜色的,透明、空灵的湖蓝。
这色彩只有在傍晚,天将暗未暗时才看得清。
蓝色的窗映出蓝色的世界,一切在弥漫着的蓝色里存在着,梦幻一般。
若是再晚些时候,窗子就成了宝石蓝的,厚重而安详。
这时独倚窗前,顺着对面窗户透出的灯光望去,惊奇那也站着一位倚窗者……这又会是种什么样的心情?
真的,从窗口望出去的感觉很不错。
特别是刚开窗,新鲜空气扑面而来的时候,以笑脸对着蓝天,沐浴着轻风,定会很惬意。
同时,阳光也会在你心中注入温暖。
每当学习累了,我就在窗边站上一会儿,想许多许多美丽的往事,心胸便开阔起来。
觉得烦躁了,也会打开窗,向空气发发牢骚。
窗,实际上已成为我心灵的慰藉。
我总是有种感觉,有窗口就有阳光,有阳光就有希望。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扇窗子。
有的紧闭,有的开着。
心窗关闭的人,把自己的真诚关了起来,也拒绝别人的关心;心窗敞开的人,把所有美好的东西迎进心中,同时,也向世界献出真情。
请记住:我们有敞开的心窗,有灿烂的阳光。
生活充满希望,我们热爱人生!
(赵怡星)(二)
窗的艺术性在中国园林中更是发挥到淋漓尽致。
窗在园林中的妙用,主要通过漏窗和空窗来体现其“借景”功能。
开在圆墙上的漏窗,又称花窗,多用砖瓦空砌而成。
框中构图,形式多样,千变万化。
图案内容多为花鸟、山水或几何图形。
它本身是景,又可窗内窗外双向“借景”,极尽“漏”之能事。
不装窗扇的窗称为空窗。
空窗有方形、长方形、圆形、六角形、扇形、葫芦形等多种形式,在大面积白粉墙的衬托下显得十分典雅优美。
空窗本身不作景象,只在组景中起景框作用,窗的后面多置石峰,植竹丛、芭蕉之类,形成一幅幅小品图画,正如清代李渔在《闲情偶记》中所说:“同一物也,同一事也,此窗未设之前,仅作事物观,一有此窗,则不烦指点,人人俱作画图观矣。
”
窗的这些特点为古代那些能工巧匠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于是,窗的设计就更加活泼,造型更加丰富,且流露出更多的真性情。
然而现在,我们房屋窗户的造型几乎全部着眼于实用,窗的魅力在现代建筑中日益衰退。
……
1、这两篇文章哪一篇是说明文?它们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答案提示:很显然,例(一)是记叙文,以叙述和描写为主,同时还有很多抒情的句子;而例(二)就是很典型的说明文了。
写好一篇说明文应当解决好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
1.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
2.要合理地安排说明顺序。
3.要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4.语言要准确、简洁、通俗。
这几点说起来容易,每一点都需要同学们在实际写作中运用好。
这样才能写出好的说明文来。
下面是一篇以燕子为写作对象的说明文。
大家仔细阅读后,也动笔试着写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燕子
燕子善飞,妇孺皆知。
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千米,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
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冲向云天;它们能够倏忽间来个180度大转弯,或者翼不掠、翅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几分钟。
燕子老是在飞,似乎它们永不感到疲倦,可是谁都知道,这是它们自身的弱点造成的。
燕子有两只很小很小的脚,瘦小的脚难以支撑燕子的身躯,使它们在地上站立时不能够灵活地保持平衡。
因此,它们学会了一切都在飞行中解决的本领:在飞行中吞食猎获物,在飞行中饮水,甚至在喂自己的孩子吃饭时,也不是蹲坐在巢沿上,而是扑棱着翅膀,像直升飞机那样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将食物一一喂给孩子们。
那么,燕子为什么会有如此高强的飞行本领呢?原来,燕子的身躯成流线型,两只翅膀既窄又长,每秒钟可以振动20次,它们的尾巴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三分之一,这些对飞行是特别重要的。
燕子的身躯特别灵巧,平均重量仅为20克,堪称是最轻量级的飞行员。
【作文训练】
认真观察身边的小动物,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写一写你熟悉的小动物。
要求:内容真实,科学准确;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