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完整版)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完整版)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完整版)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Course Standard for Digital Electronic TechnologyProgram Nam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nCredits: 4___ Hours: 58___:Reviewer:Course Name: Digital Electronic TechnologyHours: 64Practical Hours: 6Date ___: October 30th。

2017n:1.Course NatureDigit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is a ___ students the basic knowledge。

theory。

and skills of digit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design of common electronic devices。

digital circuits。

and systems。

It provides a ___ Mathematics。

Circuit Theory。

and 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

Follow-upcourses include Single Chip Interface Technology and Electrical Control and PLC.2.___1.Overall Objectives___ of this course is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a basic ___。

including its principles。

theory。

___。

___。

___.2.Specific Objectives1.Knowledge ObjectivesMaster ___.___.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mmon parameters of TTL and CMOS gate circuits.___ circuits and their ___.Understand the working principles of JK and D flip-flops and their logical ns.___ circuits and their ___.Master the working principles and logical ns of the 555 integrated timer.2.Skills Objectives___.___ circuits.Use flip-flops。

新《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新《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五年制高职应用电子专业的专业主干项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字电路的相关理论,使学生具备高职应用型人才所必须的常用数字集成电路的应用能力,掌握常见仪器、仪表的使用,熟悉简单电子产品的一般设计过程,数字集成电路制作与调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课程是《模拟电子设计与制作》的后续课程。

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PLC及其应用技术》、《集成电路应用技术》等课程的前修基础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用项目课程,突出专业课程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努力实现课程功能取向与人才培养目标取向一致性。

以强化应用为重点,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

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改变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理论的“难、繁、旧、偏”等状况,增加与就业岗位直接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

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变学科体系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技能的训练,结合职业资格鉴定,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相一致,实现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融合。

(三)课程设计思路1、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该门课程以形成具有灵活应用常用数字集成电路实现逻辑功能的能力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2、学习项目选取的基本依据是该门课程涉及的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范围,但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还根据三人表决器或裁判器、抢答器和数字钟等典型产品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产生了具体的学习项目。

《数字电路》课程标准

《数字电路》课程标准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适用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一、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职业素质课程(职业技能核心课程、职业技能课程、职业拓展课程)。

2.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电子元件识别与检测、电子电路装配、焊接与故障排除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具备电子电路分析与应用、电子产品加工与管理能力,能胜任电子行业产品生产、开发等工作岗位的技术与管理工作。

3.课程衔接本课程的前序课程为《实用电工技术》,后续课程为《C51单片机》和《开关电源》等。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理解电子器件和电子电路,能够根据实际要求完成项目电路的设计、制作、调试,培养学生基本专业技能、积极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协作意识和自信心,使教学过程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养成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具有安全文明的工作习惯、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质量意识和创新精神。

具体应具备以下能力:1.熟练使用常见仪器仪表。

2.能够正确测试、选择和使用电子元器件。

3.各种电子手册及资料的阅读能力,把英语作为分析技术资料的辅助工具。

4.数字电子电路的识图与分析能力。

5.电路安装设计与焊接能力。

6.电路测试方案设计能力和测试数据分析能力。

7.电路故障排除能力。

8.具有电子识图与绘图能力。

9.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

10.与人沟通和交流能力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

【教学内容】三、考核与评价其中过程考核包括10个项目,总分为100分,乘以权值0.7。

第一个项目占15%,第二个项目占15%,第三个项目占10%,第四个占5%,第五个项目占10%,第六个占5%,第七个项目占5%,第八个项目占20%,第九个项目占10%,第十个占5%,过程考核涵盖项目任务的全过程,主要包括项目实施等几个方面,见表3。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V1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V1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V1
数字电子技术是现代电子技术中一个重要的分支。

它涉及数字电路的设计、数字信号的处理与传输、嵌入式系统的开发等多个方面。

数字电子技术的日益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多便捷和创新。

为了提高数字电子技术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设计合理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的重要性:
- 有助于明确课程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 有助于提高课程的质量和可操作性;
- 有助于规范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应包含以下内容:
1. 课程的目标和基本要求:该部分主要阐述课程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2. 课程的教学大纲:该部分主要包括课程的内容、组织形式、教学进度和考核方式等。

3. 课程的教学内容:该部分主要包括数字电路设计、数字信号处理与传输、嵌入式系统的开发等内容,依据不同级别或专业设置选修课程或专业课程。

4. 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该部分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使用的教学手段和课堂组织方式等。

5. 课程的考核方式与标准:该部分重点体现对学生能力的考验、考核方式包括考试、作业、实验报告、个人项目作业等,考核标准应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和电子专业的实际需要。

6. 其他:根据不同的需求,课程标准还应考虑其他因素,如学生语言能力、学习资源、实际应用等。

总之,制定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是提高课程质量和培养合格人才所必需的举措。

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速度与日俱增,课程标准必须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数字电子技术实际应用的需要,为未来培养卓越的人才做出贡献。

数字电子 课程标准

数字电子 课程标准

数字电子课程标准数字电子技术是现代电子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数字系统的核心。

数字电子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仪器仪表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因此,数字电子课程的教学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一、课程目标。

数字电子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字电子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能,具备数字电子系统设计、分析和调试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科研和工程实践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

数字电子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数字电路基础、数字逻辑电路、存储器件与存储系统、数字系统设计与应用、数字信号处理等方面。

其中,数字电路基础是整个课程的基础,涉及到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二进制数和代码、布尔代数与逻辑运算、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组成和运算原理等内容;数字逻辑电路则是数字电子课程的核心内容,包括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分析;存储器件与存储系统是数字电子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介绍各种存储器件的原理和应用;数字系统设计与应用是数字电子课程的延伸内容,主要包括数字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数字系统的应用和实例分析;数字信号处理是数字电子课程的拓展内容,主要介绍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

数字电子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是数字电子课程的基础,主要通过课堂讲授、教材阅读等方式传授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实验教学是数字电子课程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数字电子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实践教学是数字电子课程的落实环节,通过实际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评价。

数字电子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考试评价和实践评价。

考试评价是对学生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理论知识的一种评价方式,主要包括平时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实践评价是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评价方式,主要包括实验报告、实习实习成绩、课程设计成绩等。

数电课程标准

数电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1.前言1.1课程性质关键词:课程地位、主要功能《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电气、电子信息类和部分非电类专业本科生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具有自身的体系和很强的实践性。

本课程通过对常用电子器件、数字电路及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深入学习数字电子技术及其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

1.2设计思路关键词:课程设置依据、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选择标准、项目设计思路、学习程度用语说明、课程学时和学分课程内容选取主要针对专业培养目标及学生就业岗位要求。

分析我校电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包括:电子产品和设备的生产服务类、电气安装测试类、计算机控制应用及送变电工程类等。

这些工作岗位均要求学生具备常见电子功能电路设计安装调试、电子电路主要测试等技能。

考虑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所需电子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配合维修电工考核需要,进行课程整合,开展教学内容模块化、任务驱动的学训结合教学方式。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64学时。

2.课程目标关键词:知识、技能与素质要求2.1技能目标(1)、通过理论教学、课程实验使学生获得数字电路方面的分析语设计基本理论知识;(2)、通过综合性实验、实训、综合设计环节,培养学生使用常规电子测量仪器的能力,分析解决实际数字电路中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字电路的兴趣;2.1知识目标●通过数制的学习,学生了解在店里中有各种数制●通过门电路的章节学习,学生掌握店里的基本组成部分和表示方法,掌握电路化简的方法●通过组合电路章节学习,学生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通过时序电路章节学习,学生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通过其他各章的学习,学生掌握常见电路的结构原理及其扩展应用2.3素质目标●专业与敬业精神●养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德;●养成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及时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养成踏实肯干、勤学好问的工作习惯;●具有善于和客户沟通和公司工作人员共事的团队意识,能进行良好的团队合作;●养成爱护工具设备、保护环境良好习惯。

《数字电子技术与实践》课程标准

《数字电子技术与实践》课程标准

《数字电子技术与实践》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与实践》2. 课程时长:48学时(每周3学时,共16周)3. 授课对象: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学生4.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应用数字电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1.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介绍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逻辑门、触发器、寄存器、计数器等基本元件和电路。

2. 数字电路设计:学习数字电路的设计方法,包括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数字系统设计等。

3. 数字电路应用:通过实践项目,使学生掌握数字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设计、制作和调试方法。

4. 实验要求:学生应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设备、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与分析等。

实验报告应准确、清晰、规范。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讲授:通过讲解案例和实际应用,使学生了解数字电子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应用方法。

2. 实验教学:通过实践项目,使学生掌握数字电路的设计、制作和调试方法。

3.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四、考核方式与标准1. 平时成绩:根据出勤率、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30%。

2. 实验成绩:根据实验报告和实验操作表现,占总成绩的40%。

3.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主要考察学生对数字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占总成绩的30%。

五、课程资源1. 教材:《数字电子技术与实践》教材(可选用相关教材或自编讲义)2. 教学课件:包括PPT、视频等教学资源。

3. 实验设备:提供数字电路实验箱、示波器等实验设备。

4. 实践项目:提供数字电路设计实践项目,供学生选择。

5. 学习资源:提供数字电子技术的相关学习资源,如视频教程、网络课程等。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类型:(机电一体化,自动化专业核心课)课程代码:(在教学平台上查询)授课对象:(机电一体化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学分:(4)先修课:高等数学,电路基础学时:(64)后续课:微机原理,单片机制定人:聂惠权制定时间:2009年6月二、课程性质<<数字电子技术>>是电气自动化以及其他各电子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是其它电类课程的基础。

本课程主要讲述数字逻辑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分析方法,数字逻辑电路的特性、功能,分析方法及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会分析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方法和掌握初步的实验技能。

使学生能应用数字逻辑电路的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为将来后续课程打下专业理论基础。

三、课程设计1、课程目标设计(1)能力目标总体目标:通过本教学实践,使学生掌握数字逻辑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了解逻辑门电路的组成及应用逻辑电路处理逻辑问题。

使学生掌握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原理和应用。

了解其集成逻辑电路的特点并掌握集成逻辑电路的应用。

了解数/模转换器、模/数转换器及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形的基本原理并掌握其集成逻辑电路的应用。

掌握常用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及主要参数,学会基本测量技术方法并具有设计简单逻辑电路的能力。

具体目标:1、培养学生懂得数字电子技术的优点及应用。

2、培养学生懂得逻辑电路的原理及应用3、培养学生具有对实际逻辑电路的参数进行测试的能力;并根据测试结果分析、判断、进而排除故障的能力。

4、培养学生具有使用逻辑电路并能进行简单综合设计的能力5、与他人合作、沟通能力;6、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自学能力;(2)知识目标1、基本概念:二进制,十进制,逻辑代数,逻辑函数,逻辑门等;2、基本规律:;数制,码制,布尔代数;3、分析方法:逻辑代数基本定律,最小项表达式,卡诺图法。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代码:02018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学时:72学分:4.5制订人:审核:《数字电子技术》学习领域(课程)标准一、学习领域(课程)综述(一)学习领域定位“数字电子技术”学习领域由岗位群的“电子产品技术支持岗位”行动领域转化而来,是构成应用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专业框架教学计划的专业学习领域之一,其定位见表一:(二)设计思路本学习领域注重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紧密结合应用电子及通信技术专业的发展需要,为将来从事电子产品的设计、检测奠定坚实的基础。

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分析设计成若干项目或工作情景,以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并以典型设备为载体,通过具体案例,按目实施的顺序逐步展开,让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技术训练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本课程在内容组织形式上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在每个项目实施前,先提出学习目标,再进行任务分析,学生针对项目的各项任务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并通过多种实践活动实施项目以实现学习目标。

最后根据多元化的评分标准进行自我评价。

(三)学习领域(课程)目标1. 方法能力目标:●能根据项目任务或工作,制订项目完成工作计划;●学会自我学习、收集和检索信息、查阅技术资料;●学会学习和工作的方法,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刻苦钻研的职业道德;●学会在产品制作过程中进行技术指导、质量管理和成本核算方法。

2. 社会能力目标:●建立团结协作的精神,能与人沟通和合作完成工作任务;●养成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形成清晰的逻辑思维意识,正确辨别事物的真假;●了解电子行业技术应用的发展前景,拓宽产品开发的思路;●掌握产品生产工艺要求,培养工作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为祖国发展强大贡献力量的责任意识;●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

数字电子技术 课程标准

数字电子技术 课程标准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数字电子技术是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它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其具备扎实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为日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应当包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使其能够在工程技术领域从事相关工作。

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的提高提供保障。

其次,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应当包括课程的基本要求和教学内容。

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应当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应当包括数字电路基础、数字逻辑电路、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存储器件与存储器系统、数字系统设计等内容,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再次,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应当包括课程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

教学要求是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方法是教师应当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如讲授、实验、作业、讨论等,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应当包括课程的考核要求和教学评价。

考核要求是学生应当通过考试、实验、作业等方式,全面检验学生对数字电子技术的掌握情况。

教学评价是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表现,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的制定是非常重要的,它对于规范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各高校和教师能够严格执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的提高提供保障。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课程课程类型理实一体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程课程学分 4.5学分课程学时70学时修读学期第3/3/3学期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控制合作开发企业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执笔人裴蓓、李铁维审核人王屹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1.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三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专业必修课程。

其功能是通过数字电子技术的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的方式、采取讲练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数字集成芯片识别、功能表读解、数字电路的分析设计、制作与调试等能力。

本课程与前修课程《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相衔接,共同培养学生对电子电路分析和运算的能力;与后续专业课程相衔接,从而培养学生对电子电路设计、分析、调试与检测的能力。

1.2设计思路通过对三个专业的工作岗位的分析,确定了课程的设计思路为:围绕工作岗位所需职业技能要求,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能力培养规律,选取典型的学习项目,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工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本门课程总学时为70学时,达到本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可获4.5学分。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三个专业的学生能够应用常用的中、小规模数字集成电路进行逻辑电路设计,初步具备阅读和分析典型数字电子电路原理图的能力和数字电子电路调试与检测能力,同时为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素质。

具体如下:2.1能力目标(1)能够读、识常用74系列、4000系列等集成芯片并能进行功能测试及好坏判断。

(2)能够根据逻辑电路原理图分析由门电路构成的组合逻辑电路的逻辑功能。

(3)能够设计制作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和常用编、译码电路并进行调试。

(4)能够根据逻辑电路原理图分析时序逻辑电路的逻辑功能。

(5)能够设计制作简单的时序逻辑电路并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仪器仪表进行调试。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标准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标准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素质课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课程管理单位:电气系学时:54 学分:制定日期:2010.11第一次修订日期:第二次修订日期:1、课程概述1. 1 课程性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是高职应用电子技术的专业基础核心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边学边做,做学结合,通过实践巩固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该课程的功能在于让学生从整体上对应用电子技术所需知识和技能有一个初步认识,使学生具备电子技术电路分析、设计和制作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的基本职业技能,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基础;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作好前期准备。

1.2 课程的定位1.2.1 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数字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针对电子产品加工和生产人员所从事的电子产品加工、元器件检测、电子产品维修与调试、产品质量检测、电子产品开发等到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后,归纳总结出来其维修与调试所需求的数字电子产品生产、装配、调试、检测、维修等能力要求而设置的教学内容。

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养成起到明显的支撑作用。

其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掌握电子专业必需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学会基本数字电路元器件和基本数字单元电路的分析、计算和设计、制作和调试测试方法,具备各种数字功能电路的仿真分析、设计开发技能,具有提取问题、数字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2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后续课程):本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 前导课程有英语基础、数学基础、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并为后续的《EDA技术与VHDL语言》、《微机原理与接口》、《单片机技术及应用》、《电子产品维修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和《电子产品工艺与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

1.3 修读条件理论知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模拟电子基础知识,对一般的接口电路能进行设计和分析计算;同时应具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和逻辑推理能力。

(完整版)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完整版)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一)课程性质《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具有自身的体系和很强的实践性。

本课程通过对常用电子器件、数字电路及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深入学习数字电子技术及其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

本课程在第三学期开设,其前导课程是《高等数学》、《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后续课程是《单片机接口技术》、《电气控制与PLC》等。

(二)课程任务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数字电路与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分析设计方法;学会使用标准的集成电路和高密度可编程逻辑器件,掌握数字系统的基本设计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各种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系统设计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和能力培养(一)总体目标使学生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验技能,对学生进行电子设计能力训练,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准备必要的知识,并为今后从事有关实际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在学习中认识电子技术对现代科学技术重大影响和各种应用,了解并适当涉及正在发展的学科前沿。

(二)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常用计数进制和常用BCD码;●掌握逻辑函数及其化简;●掌握TTL门电路、CMOS门电路的特点和常用参数;●理解常用组合逻辑电路的原理,掌握其功能;●理解JK触发器和D触发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其逻辑功能;●理解常用时序逻辑电路的原理,掌握其功能;●掌握555集成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和逻辑功能。

2.能力目标●能正确使用各种类型的集成门电路,并能利用集成门电路制作成一定功能的组合逻辑电路;●能正确使用常用的中规模组合逻辑电路;●会使用触发器、寄存器、移位寄存器和常用的中规模集成计数器;●能借助于仪器仪表,对小型数字系统的故障进行检测和维修;3.素质目标●专业与敬业精神●养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德;●养成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及时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养成踏实肯干、勤学好问的工作习惯;●具有善于和客户沟通和公司工作人员共事的团队意识,能进行良好的团队合作;●养成爱护工具设备、保护环境良好习惯。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数字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工程与电气工程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学生能够获得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概念、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进行数字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的能力,同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的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数字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设计思路充分体现职业性、实 践性、开放性。

1 .基础性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处于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中的低端,是后续专业课程科学思想方法和严 谨分析能力养成以及基本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

无论是从知识的结构,还是从能力的培养, 都存在一个从基础到专业的过程。

如果在初始的低端状态就把知识、能力架构压缩的过于狭 小、淡化的过于轻薄,则对学生将来的职业适应能力、综合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日后多 方面的发展都非常不利,同时也不能满足企业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

2 .职业性在职业性方面,课程的教学内容服务于后续课程及工作岗位。

《数字电子技术》是 PCB 制板、EDA 技术、单片机技术等课程的重要基础课程。

EDA 技术培养学生掌握可编程逻辑器 件的开发、使用流程,单片机技术培养学生掌握单片机软硬件开发、设计能力。

这两门课程 为集成电路研发助理岗位、电子系统设计、生产、测试等岗位培养技术性人员。

岗位群集成屯印刚改 助差岗业群数字电子技术就础电干系就设计、-I 产、测试身位群的片机技术 EDA 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课程针对后续课程的发展及学习所需,对教学内容进行动态调整,紧密结合后续课程及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培养职业岗位中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体现鲜明的职业性。

3.实践性在实践性方面,我们通过五个大的学习情境中的一体化实验、实践项目,以及课外项目制作,各类电子设计竞赛,企业顶岗实习等各种形式,为学生提供实践环境。

4.开放性在开放性方面,首先,课程的学习资料,包括网络教学资料等是对学生开放的;其次,实验实训设备、相关开发板、实验箱都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课外的项目制作和设计;再次,我们积极寻求合作企业,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编写教材,派送学生进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课外创新活动,为其营造一个开放性的学习与实践环境。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1 课程基本信息2 课程定位《数字电子技术》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也是该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

本课程主要有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功能电路,如数制和码制、逻辑门电路、集成触发器和脉冲信号的产生与整形等。

注意培养学生进行简单逻辑设计、根据手册选用集成电路和正确使用仪表等能力。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基本数字部件和大规模集成电路。

如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数模和模数转换、半导体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

侧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正确选用集成器件进行设计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学习领域的内容和分析方法是学生进行《变频器》、《单片机》、《PLC》、《毕业设计》、《顶岗实习》和取得“中高级维修电工证”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重要一环。

3 课程设计思路《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设计总体思路是“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采用工学结合的方式,企业和学校共同进行课程开发,以自主研发的教学设备为平台,以基于工作过程的实际项目为载体,以项目教学和任务驱动为方法,引入行业规范,培养学生电子技术综合应用的能力,为企业提供电子技术高技能人才”。

4 课程目标《数字电子技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工作能力为目的,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在内容安排上,突出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回避繁琐的集成电路内部的分析和数学推导,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采用相应的考核方式组织教学。

从工程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方法、工作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1)知识目标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分析方法;掌握常用芯片的使用方法,为以后的学习、创新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2)能力目标能够利用数字基本电路进行简单功能电路的设计;能够熟练应用基本逻辑电路进行中规模逻辑电路设计;掌握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时间】第1学期【学时/学分数】48学时/3学分【课程类型】群平台课【授课对象】物联网和互联网专业群二、课程性质“数字电子技术”是高职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群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介绍逻辑函数的表达方式、组合逻辑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与简单的逻辑事件的设计方法、时序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与设计方法、常用数字集成块芯片的选用、数模转换电路的分析等。

课程开设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获得必要的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为以后深入学习数字电子技术在专业领域中的设计和应用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技术新知识,培养学生分析中小规模数字集成电路的能力以及根据需要设计和调试功能电路的能力,了解目前常用的各种中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为后继课程学习等打下基础,为学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后继课程为《模拟电子技术》、《单片机与接口技术》、《人工智能》等。

三、课程培养目标使学生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验技能,对学生进行电子设计能力训练,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准备必要的知识,并为今后从事有关实际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在学习中认识电子技术对现代科学技术重大影响和各种应用,了解并适当涉及正在发展的学科前沿。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政治观念和道德素质等德育品质,具备强烈的工作责任心、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团队合作的精神;(2)培养学生安全、环保、质量与效率意识;(3)培养学生具备劳动意识、劳动技能等劳动品质,具有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培养较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4)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5)培养学生具备欣赏美,创造美等美育品质,养成爱护工具设备、保护实训环境的良好习惯;(6)通过思政课堂的实施,培养学生的热爱祖国、爱岗敬业的精神,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完整版)《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完整版)《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课程课程类型理实一体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程课程学分4。

5学分课程学时70学时修读学期第3/3/3学期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控制合作开发企业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执笔人裴蓓、李铁维审核人王屹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1.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三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专业必修课程。

其功能是通过数字电子技术的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的方式、采取讲练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数字集成芯片识别、功能表读解、数字电路的分析设计、制作与调试等能力。

本课程与前修课程《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相衔接,共同培养学生对电子电路分析和运算的能力;与后续专业课程相衔接,从而培养学生对电子电路设计、分析、调试与检测的能力.1.2设计思路通过对三个专业的工作岗位的分析,确定了课程的设计思路为:围绕工作岗位所需职业技能要求,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能力培养规律,选取典型的学习项目,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工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本门课程总学时为70学时,达到本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可获4。

5学分.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三个专业的学生能够应用常用的中、小规模数字集成电路进行逻辑电路设计,初步具备阅读和分析典型数字电子电路原理图的能力和数字电子电路调试与检测能力,同时为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素质。

具体如下:2.1能力目标(1)能够读、识常用74系列、4000系列等集成芯片并能进行功能测试及好坏判断。

(2)能够根据逻辑电路原理图分析由门电路构成的组合逻辑电路的逻辑功能。

(3)能够设计制作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和常用编、译码电路并进行调试。

(4)能够根据逻辑电路原理图分析时序逻辑电路的逻辑功能。

(5)能够设计制作简单的时序逻辑电路并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仪器仪表进行调试。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4L123Q课程性质:电气信息大类专业基础学位课(专业技术基础主干课)学时/学分:64(16)/4(1)先修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适用专业:通信工程、自动化、铁道信号、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二、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本课程是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本科生必修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数字电路与系统的工作原理,学会使用标准的集成电路和高密度可编程逻辑器件,掌握数字系统的基本设计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各种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系统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力求使学生达到:1. 掌握数字逻辑电路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2. 掌握数字电路设计中的基本分析与设计方法;3. 学会查阅集成电路手册和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4. 掌握运用集成电路模块设计数字系统的方法;5. 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实验和测试方法;6. 掌握综合组合与时序数字电路的实验分析、设计方法;7. 提高学生研究性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理论教学:(一)数字逻辑基础(6学时)1.知识点:数字逻辑基础概述、数制与编码、逻辑代数基础、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2.重点:二进制的正、负数表示方法及其运算。

3.难点:逻辑函数简化原理。

(二)逻辑门电路(6学时。

课堂教学4学时,课堂讨论和习题课1学时,专题研讨1学时)1.知识点:晶体管TTL与、或、非电路原理与应用、MOS与、或、非集成逻辑门电路原理与应用、集成注入逻辑电路I2L原理。

2.重点:三态门、OC门原理。

3.难点:射极耦合电路ECL原理、BiCMOS电路原理。

4.专题研讨:集成电路的工作过程与外部特性、三态总线传输数据系统的应用。

(三)组合逻辑电路(8学时。

课堂教学6学时,专题研讨2学时)1.知识点: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通用集成逻辑模块电路的分析及其应用。

2.重点:组合逻辑电路竞争与冒险的机理、冒险现象的识别、冒险现象的消除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性质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具有自身的体系和很强的实践性。

本课程通过对常用电子器件、数字电路及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深入学习数字电子技术及其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

本课程在第三学期开设,其前导课程是《高等数学》、《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后续课程是《单片机接口技术》、《电气控制与PLC》等。

(二)课程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数字电路与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分析设计方法;学会使用标准的集成电路和高密度可编程逻辑器件,掌握数字系统的基本设计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各种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系统设计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和能力培养
(一)总体目标
使学生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验技能,对学生进行电子设计能力训练,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准备必要的知识,并为今后从事有关实际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在学习中认识电子技术对现代科学技术重大影响和各种应用,了解并适当涉及正在发展的学科前沿。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常用计数进制和常用BCD码;
●掌握逻辑函数及其化简;
●掌握TTL门电路、CMOS门电路的特点和常用参数;
●理解常用组合逻辑电路的原理,掌握其功能;
●理解JK触发器和D触发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其逻辑功能;
●理解常用时序逻辑电路的原理,掌握其功能;
●掌握555集成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和逻辑功能。

2.能力目标
●能正确使用各种类型的集成门电路,并能利用集成门电路制作
成一定功能的组合逻辑电路;
●能正确使用常用的中规模组合逻辑电路;
●会使用触发器、寄存器、移位寄存器和常用的中规模集成计数
器;
●能借助于仪器仪表,对小型数字系统的故障进行检测和维修;
3.素质目标
●专业与敬业精神
●养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德;
●养成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及时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
●养成踏实肯干、勤学好问的工作习惯;
●具有善于和客户沟通和公司工作人员共事的团队意识,能进行
良好的团队合作;
●养成爱护工具设备、保护环境良好习惯。

三、课程内容及实施
(一)理论教学
(二)实践教学
四、教学条件
(一)教学师资
(二)教材与参考资料
1.教材
(1)余孟尝主编.《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2.参考资料
(1)阎石主编.《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2)康华光主编.《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三)教学设备
(四)教学资源
如:精品课程网站、课程平台、多媒体课件、教学软件等。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成绩由过程考核和期末考试综合评定,其中:过程考核占30%;期末考试占70%。

过程考核成绩根据学生学习此项学习任务的综合完成情况评定;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

六、其他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