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系统故障诊断概述.答案

合集下载

汽车故障检测与诊断(第二版)习题册答案

汽车故障检测与诊断(第二版)习题册答案
6
关,才能拆装跨接线缆。 (4)音响的扬声器应尽量远离计算机,以免对计算机工作产生不良影响。 (5)在打开点火开关,发动机没有启动时,警告灯亮为正常,启动发动机
后灯应熄灭,若灯仍亮,则表示计算机诊断系统已检测到系统中的故障或异常情 况。
(6)计算机、传感器必须防潮,不允许将计算机或传感器的密封装置损坏, 更不允许用水冲洗计算机和传感器。
3)曲轴箱通风装置进风过多,应清洗曲轴箱通风装置。 4)气门杆与气门导管的间隙过大,气门油封损坏,应检调配气机构。 另外,若发动机装配废气涡轮增压器,增压器轴可能漏油。诊断方法是检查 涡轮轴的径向和轴向间隙是否过大。制动系空气压缩机润滑油多由发动机提供, 空压机可能是机油消耗源,检查方法是检查油水分离器或贮气管中是否机油明显 较多。
课题七 发动机冷却系故障检测与诊断
一、填空题 1.温控开关 2.升高
二、判断题 1. × 2. √
三、选择题 1.B. 2.D.
四、简答题 答: 主要原因有冷却系内部渗漏,冷却系外部渗漏和散热器盖开启压力过 低。通常通过目测检查外部有没有漏水的痕迹,确定有无外部渗漏;通过 检查机油是否发白(乳化)或在发动机水温正常时排气是否冒白烟确定内 部是否渗漏。 若无内外渗漏,则让发动机冷机起动,在升温过程中,观察在水温表
3)清洁点火模块。 无分电器的直接点火系统的发动机,其点火正时的调整应检查正时带或链条 的正时标记是否对齐。 五、综合练习题 答: 1)火花塞潮湿。清洗、烘干或更换火花塞。 2)点火器故障。检查或更换点火器。 3)点火信号发生器性能不良。检修或更换点火信号发生器。 4)点火开关损坏。更换点火开关。 5)点火线圈断路、短路。更换点火线圈。 6)线路连接不良或搭铁。检修线路。 7)保险丝松动或熔断。紧固或更换保险丝。 8)分缸线漏电或内部断裂。更换分缸线。 9)中央高压线绝缘性能下降,漏电。更换中央高压线。

PLC故障诊断与维修考试模拟题与参考答案

PLC故障诊断与维修考试模拟题与参考答案

PLC故障诊断与维修考试模拟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三相电动势到达最大的顺序是不同的,这种达到最大值的先后次序,称三相电源的相序,相序为U-V-W-U,称为( )。

A、逆序B、相序C、负序D、正序正确答案:D2、串联电路中流过每个电阻的电流都( )。

A、分配的电流与各电阻值成正比B、相等C、等于各电阻流过的电流之和D、电流之和正确答案:B3、读图的基本步骤有:( ),看电路图,看安装接线图。

A、看技术说明B、看图样说明C、图样说明D、组件明细表正确答案:C4、直流电动机转速不正常的故障原因主要有( )等。

A、接线错误B、电刷架位置不对C、无励磁电流D、换向器表面有油污正确答案:B5、电路的作用是实现( )的传输和转换、信号的传递和处理。

A、电压B、能量C、电流D、电能正确答案:B6、在PLC自控系统中,对于模拟量输入,可用()扩展模块A、FX2N-4ADB、FX2N-4DAC、FX2N-4AD-TCD、FX2N-232BD正确答案:A7、())的电阻首尾依次相连,中间无分支的联结方式叫电阻的串联。

A、两个或两个以上B、两个C、两个以上D、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答案:A8、在分析较复杂电气原理图的辅助电路时,要对照( )进行分析。

A、辅助电路B、控制电路C、主线路D、联锁与保护环节正确答案:B9、下列指令使用正确的是()A、OUT X0;B、MC M100;C、SET Y0;D、OUT T0正确答案:C10、单向全波可控整流电路的变压器次级中心抽头,将次级电压分为()的两部分。

A、大小相等,相位相反B、大小相等,相位相同C、大小不等,相位相反D、大小不等,相位相同正确答案:A11、M8013是归类于()A、计数器B、特殊辅助继电器C、普通继电器D、高速计数器正确答案:B12、电气测绘前,先要了解原线路的控制过程、( )、控制方法和布线规律等。

A、工作原理B、工艺C、元件特点D、控制顺序正确答案:D13、并联电路中的总电流等于各电阻中的( )。

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护

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护

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护控制系统是现代工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监测、控制和调节各种设备和过程的功能。

然而,由于长期使用和外部因素的干扰,控制系统会出现各种故障。

及时进行故障诊断和维护对于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控制系统故障诊断的方法和维护的重要性。

一、故障诊断方法1. 监测和记录数据故障诊断的第一步是监测和记录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

通过实时监测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的数据,并将其记录下来,可以提供故障发生时的参考依据。

这些数据通常包括温度、压力、流量等物理量的变化情况,以及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工作状态等信息。

2. 异常检测和诊断基于监测和记录的数据,可以使用各种方法来进行异常检测和诊断。

常见的方法包括基于模型的方法和基于统计学的方法。

基于模型的方法利用系统的数学模型进行故障诊断,通过比较实际输出与模型预测的输出之间的差异来判断是否存在故障。

基于统计学的方法则通过分析数据的统计特性,寻找数据中的异常模式来进行故障诊断。

3. 故障定位和修复一旦发现控制系统存在故障,接下来的步骤就是定位和修复故障。

故障定位的方法包括故障树分析、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等。

通过对系统进行逐步分析,可以缩小故障发生的范围,找到具体的故障原因。

然后,根据定位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修复故障,可能涉及更换损坏的设备部件、修复电路连接等。

二、维护的重要性1. 提高系统可靠性定期进行控制系统的维护可以及时发现和修复潜在故障,有效避免系统发生大规模的故障导致生产中断。

通过预防性的维护措施,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系统故障率,从而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2. 延长设备寿命控制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和部件都有一定的使用寿命,正常的维护可以延长设备的寿命,减少设备更换的频率。

合理的维护措施包括定期检查和清洁设备、更换磨损部件、调整参数和校准传感器等,可以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延缓设备老化和损坏的过程。

3.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维护工作,可以确保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避免故障对工作流程的干扰和影响。

RTU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解决方案

RTU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解决方案

RTU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解决方案1. 概述远程终端单元(RTU)控制系统在工业自动化和远程监控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该系统通常由RTU硬件、通信接口、传感器和执行器等组成。

其主要功能是收集现场数据,并将数据发送到中央监控系统,同时接收中央监控系统的指令,对现场设备进行控制。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RTU控制系统可能会出现故障,影响其正常运行。

为了保证RTU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对故障进行及时的诊断和处理。

本文档主要介绍RTU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解决方案,以帮助现场工程师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

2. 故障诊断2.1 故障分类RTU控制系统的故障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硬件故障:包括RTU硬件故障、传感器故障、执行器故障等。

2. 软件故障:包括系统软件故障、应用软件故障等。

3. 通信故障:包括通信接口故障、通信线路故障等。

4. 电源故障:包括电源设备故障、电源线路故障等。

2.2 故障诊断流程故障诊断流程如下:1. 收集信息:了解故障现象、故障发生的时间、地点等信息。

2. 初步判断:根据故障现象,判断故障可能的原因。

3. 详细检查:针对可能的原因,进行详细的检查和分析。

4. 确定故障原因:通过检查和分析,确定故障的具体原因。

5. 制定解决方案:根据故障原因,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3. 故障解决方案3.1 硬件故障硬件故障的处理方法如下:1. 检查RTU硬件:检查RTU硬件是否存在异常,如损坏、松动等。

如有异常,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2. 检查传感器:检查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如有异常,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3. 检查执行器:检查执行器是否正常工作,如电动阀门、泵等。

如有异常,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3.2 软件故障软件故障的处理方法如下:1. 系统软件故障:检查系统软件是否存在异常,如操作系统故障、驱动程序故障等。

如有异常,重新安装或更新软件。

2. 应用软件故障:检查应用软件是否存在异常,如监控软件故障、数据处理软件故障等。

自动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故障校正

自动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故障校正

自动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故障校正自动控制系统是现代工业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手段,它通过分析和调整各种参数,实现对设备或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自动控制系统可能会出现故障,导致设备或系统的性能下降甚至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故障诊断和故障校正是自动控制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一、故障诊断故障诊断是指通过分析系统的工作状态和输出信号,确定故障点所在的过程。

它是故障排除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故障诊断可以分为定性诊断和定量诊断两个方面。

1. 定性诊断定性诊断是指确定故障的性质和范围,即判断故障是由哪个部件或元件引起的。

在定性诊断中,可以采用各种故障诊断方法,如故障模式识别、专家系统和模糊逻辑等。

这些方法通过分析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将可能引起故障的因素进行排除,最终确定故障点。

2. 定量诊断定量诊断是指确定故障的具体原因和程度,即进一步分析故障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在定量诊断中,可以采用数学模型、故障模拟和优化算法等方法来进行分析和计算。

通过定量诊断,可以为后续的故障校正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二、故障校正故障校正是指在确定了故障原因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修复系统,恢复其正常运行状态的过程。

故障校正的目标是尽快排除故障,减少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1. 引入备用设备或系统当自动控制系统发生故障时,可以采用引入备用设备或系统的方式进行校正。

备用设备或系统应具备与原设备或系统相似的功能和性能,以确保其能够正常替代原设备或系统的功能。

此外,还应考虑备用设备或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以及故障转移的方式和策略。

2. 修复或更换故障部件如果故障是由某个部件引起的,可以采取修复或更换故障部件的方式进行校正。

修复部件可以通过更换电路元件、修理电气连线或重新配置软件等方式进行。

如果修复困难或不可行,可以选择更换故障部件的方式进行校正,确保系统可以恢复正常运行。

3. 软件调整和优化对于一些软件相关的故障,可以通过调整和优化软件来进行校正。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作业及参考答案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作业及参考答案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作业及参考答案情境一简述FANUC-0i MA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答:FANUC-0i MA系统由CNC装置、主轴驱动单元、进给伺服驱动单元、可编程控制器PMC、系统显示装置和操作面板、辅助控制装置、通信装置等部分组成。

CNC装置是数控系统的核心部分。

主要由主CPU、各种存储器、主轴控制模块、伺服控制模块、PLC控制模块、显示卡控制模块等组成。

主CPU 通过BUS总线实现数据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及指令的操作控制。

存储器用来存储系统程序(CNC控制软件、数字伺服控制软件、PLC控制软件和梯形图、宏程序执行软件等)和用户程序(CNC参数、PLC参数、加工程序、刀具补偿量及用户宏变量等)。

主轴控制模块通过子CPU实现对主轴的位置、转速及功能指令的控制。

伺服控制模块由子CPU(FANUC系统的1个子CPU 控制2个轴)通过BUS总线与数字伺服装置通信,实现对数控机床进给轴的位置、速度及电动机电流的控制。

PLC控制模块由PLC控制的CPU、存储器、PLC管理软件及控制电路等组成,FANUC数控系统的PLC均采用内装型PLC(又称PMC),通过PMC可实现数控机床的辅助控制及PMC轴的控制。

显示卡控制模块为数控机床的显示装置(CRT/LCD)提供视频信号,新型数控系统把图形显示功能芯片及MDI信号信息功能芯片和显示卡做成一体,通过FSSB 总线与CNC 装置进行通信控制。

主轴驱动单元由主轴放大器、主轴电动机、主轴传动机构、主轴位置和速度检测装置(主轴编码器)等组成。

实现数控机床主轴的速度和位置控制、主轴与进给轴的同步控制、主轴准停与定向控制。

进给伺服驱动单元由伺服放大器、伺服电动机、机械传动组件和检测装置等组成。

实现数控机床进给装置的速度与位置控制。

可编程控制器PMC除了实现机床的各种辅助功能的控制之外,新型数控系统还可实现数控机床的附加轴的PMC控制。

系统显示装置用来显示各种信息及图形画面。

电机控制系统中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电机控制系统中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电机控制系统中的故障诊断与排除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电机控制系统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机控制系统的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和设备寿命。

然而,电机控制系统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故障,一旦出现故障需要及时诊断和排除,以免造成生产事故。

下面将介绍电机控制系统中常见的故障及排除方法。

1. 电机转子断路电机转子断路是电机控制系统中常见的故障之一。

当出现电机转子断路时,电机将无法正常运转,影响生产进度。

此时需要先通过测量电机绕组的电阻值来确认电机转子是否存在断路。

如果电机转子确实断路,需要及时更换损坏的绕组并重新连接。

在更换绕组时,要保证连接线路的稳固性和正确性,以确保电机正常运行。

2. 电机轴承过热电机轴承过热是电机运行过程中常见的故障现象。

当电机轴承过热时,会导致电机运转不稳定甚至停机。

轴承过热的原因可能是轴承润滑不良或是轴承损坏等。

要解决电机轴承过热问题,首先要检查轴承的润滑情况,确保轴承润滑良好。

如有必要,可以更换新的轴承以确保电机正常运行。

3. 电机控制系统电缆接触不良电机控制系统电缆接触不良是导致电机运行异常的常见原因之一。

当电机控制系统电缆接触不良时,会导致电机无法接收到正常的控制信号,从而影响电机的运行。

要解决电机控制系统电缆接触不良问题,首先需要检查电缆连接是否牢固,并进行适当的固定。

同时,还要检查控制信号线路是否正常,确保电机能够正常接收到控制信号。

4. 电机控制系统电气元件损坏在电机控制系统中,电气元件的损坏也是导致故障的常见原因。

例如,继电器、断路器等电气元件的损坏都会导致电机无法正常运行。

要解决电气元件损坏问题,首先需要检查电气元件的工作状态,确认哪些元件存在损坏。

然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更换损坏的电气元件,以确保电机正常运行。

总之,电机控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故障,但只要及时进行故障诊断和排除,就能有效保障电机的稳定运行。

通过以上介绍,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电机控制系统中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确保电机设备的正常运行。

计算机控制系统复习题答案仅供参考

计算机控制系统复习题答案仅供参考

(大部分答案都来自百度文库,不确定是否正确,自己最后验证一下,简答题有些题的答案可以简化的,自己适当省略就好)1. 简述采样定理的基本内容。

答:采样定理:如果连续信号)(t f 具有有限频谱,其最高频率为max ω,)(t f 进行周期采样且采样角频率s max 2ωω≥时,连续信号)(t f 可以由采样信号)(*t f 唯一确定,亦即可以从)(*t f 无失真地恢复)(t f 。

(百度文库答案) 2. 线性离散控制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什么?答:线性离散控制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闭环系统特征方程的所有根的模|z i |<1,即闭环脉冲传递函数的极点均位于z 平面的单位圆内。

(百度文库答案)3. 脉冲响应不变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答:脉冲响应不变法的基本思想是:离散近似后的数字控制器的脉冲响应g D (kT )是模拟控制器的脉冲响应采样值g (kT )的T 倍。

(百度文库答案)4. 写出增量型PID 的差分控制算式。

(书本P38-39页)答:增量型PID 控制算式可以写为D 1P 112I [(2)]i i i i i i i i T T u u K e e e e e e T T----=+-++-+(百度文库答案) 5. 如何消除比例和微分饱和现象?答:“积分补偿法”。

其中心思想是将那些因饱和而未能执行的增量信息积累起来,一旦有可能再补充执行。

这样,动态过程也得到了加速。

即,一旦u ∆超限,则多余的未执行的控制增量将存储在累加器中;当控制量脱离了饱和区,则累加器中的量将全部或部分地加到计算出的控制增量上,以补充由于限制而未能执行的控制。

(百度文库答案)6. 什么是采样或采样过程?何为线性离散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的定义?答:采样或采样过程,就是抽取连续信号在离散时间瞬时值的序列过程,有时也称为离散化过程。

答:线性离散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定义为零初始条件下,系统或环节的输出采样函数z 变换和输入采样函数z 变换之比。

飞机操控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飞机操控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飞机操控系统故障诊断方法作者:张洵浩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7年第12期摘要:故障诊断能对设备的故障做出早期预报,并对出现的故障原因做出判断,提出对策,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

故障诊断能够减少定期维修时间,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降低运行和检修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它为设备安全、稳定、长周期、全性能、优质运行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和管理保障。

因此,对飞机环境控制系统进行故障诊断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飞机操控系统故障诊断引言飞机操控系统是控制飞机飞行安全的关键系统,它用来保证飞机处在正常的飞行姿态上,是众多飞机机载电子设备中十分重要的一个。

随着各种放宽静稳定、直接力控制技术及以改善飞行的品质为目标的主动飞行控制技术发展,飞机飞行控制系统对飞机来说,其重要性越来越大。

本文简要介绍故障诊断的基本概念,着重综述飞机操控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1]一、飞机操控系统故障诊断概述飞机对可靠性和安全性有严格的要求,必须对控制系统的潜在故障进行检测和诊断,及时发现输入一输出传感器、部附件和子系统的故障。

故障定义为使系统表现出不希望特性的任何异常现象,或动态系统中部分元器件功能失效导致整个系统性能恶化的情况或事件。

当系统发生故障时,系统中的各种量(可测的或不可测的)或它们的一部分表现出与正常状态不同的特性,这种差异就包含丰富的故障信息,如何找到故障的特征描述,并利用它们进行故障的检测隔离就是故障诊断的任务。

[2]二、飞机操控系统故障诊断方法故障的分类可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从故障发生的部位看,可分为仪表故障、执行器故障和元件故障;根据故障性质,可分为突变故障和缓慢故障;从建模角度可分为乘性故障和加性故障。

至于故障诊断的方法,一般可分为硬件冗余方法和软件冗余方法。

硬件冗余方法需要增加测试设备,使系统复杂,成本高,所以多采用软件冗余。

本文主要介绍软件冗余方法。

软件冗余方法可分为两大类:1)基于控制系统解析模型的诊断方法;2)不依赖于解析模型的诊断方法。

PLC故障诊断与维修题库与答案

PLC故障诊断与维修题库与答案

P1C故障诊断与维修题库与答案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FX系列P1C中,位左移指令应用()A、DADDB、DDIVC、SFTRD、S FT1正确答案:D2、电功的数学表达式不正确的是()。

A、W=Ut∕R2tB、W=U2t∕RtC、W=I2RtD、W=UIt正确答案:A3、P1C模拟量闭环控制系统由PID调节器、D/A模块、执行机构、被控对象、测量元件、变送器、()等组成。

A、高速模块B、顺控模块C、A/D模块D、电源模块正确答案:C4、用P1C改造继电接触器电路时要尽可能留用原来控制系统中的()。

A、交流接触器B、时间继电器C、中间继电器D、计数器正确答案:A5、电压的方向规定由()。

A、低电位指向高电位B、低电位点指向高电位点C、高电位指向低电位D、高电位点指向低电位点正确答案:D6、使用()指令,元件Y、M仅在驱动断开后的一个扫描周期动作A、P1SB、P1FC、MPSD、MRD正确答案:B7、操作数K3Y0表示OA、Y(TYI1组成3个4位组;B、YO~Y12组成4个3位组。

C、Y(TYI1组成4个3位组;D、Y(TYI2组成3个4位组;正确答案:A8、电位是(),随参考点的改变而改变,而电压是绝对量,不随考点的改变而改变。

A、变量B、衡量C、绝对量D、相对量正确答案:D9、在电源内部由负极指向正极,即从()。

A、高电位指向高电位B、低电位指向低电位C、高电位指向低电位D、低电位指向高电位正确答案:D10、下列故障原因中()会造成直流电动机不能启动。

A、励磁回路电阻过大B、电刷架位置不对C、电源电压过低D、电源电压过高正确答案:C11、检查波形绕组开路故障时,在四极电动机里,换向器上有()烧毁的黑点。

A、四个B、三个c›五个D、两个正确答案:D12、FX系列P1C中,16位除法指令应用()A、DADDB、D DIVC、DIVD、DMU1正确答案:C13、FX系列P1C中表示RUn监视常闭触点的是()A、M8011B、M8000C、M8014D、M8015正确答案:B14、通常,()的工频电流通过人体时,就会有不舒服的感觉。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形考(含答案)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形考(含答案)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形考(含答案)1.汽车电器系统的故障症状只具备警示性的特征。

()答案:错2.属于汽车计算机控制系统警示性故障症状()。

答案:发动机故障灯异常3.简述汽车电器系统常见的功能性故障症状有哪些。

答案:灯光照明异常、仪表指示异常、信号系统异常、电源系统异常、空调系统异常、辅助电器异常和收放音响异常等。

4.汽车在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过程中,始终都包含着人为因素的作用在内,特别是早期故障的发生大部分都可以归因于人为因素。

()答案:对5.不属于汽车故障产生的外部原因是()。

答案:汽车磨损6.不属于机件变形的原因有()。

答案:磨损7.汽车故障的原因分层中,故障下一级的症状,就是上一级的原因。

()答案:对8.汽车电阻器失效分为两类,即致命失效和()。

答案:参数漂移失效9.汽车上开关与插接件常见故障有(下面所列的①②③④个选项,至少有2项是正确的。

点击你认为正确的选项组合)①接触不良②绝缘不良③机械失效④弹簧断裂。

答案:①②③④10.故障率来表征汽车发生故障的程度,属于长时故障率。

()答案:错11.汽车机械方面的偶然故障期内的故障产生的原因是()。

答案:操作失误12.造成汽车电子装置的早期故障由于部件选择不当、超载或误用、以及()。

答案:制造缺陷13.自然故障是指汽车在正常使用和维护条件下,由于不可抗的原因而形成的故障。

()答案:对14.汽车故障按故障危害程度可分为轻微故障、一般故障、致命故障和()。

答案:严重故障15.按故障影响性质可分为功能故障和()。

答案:参数故障16.多系统故障是指在汽车某一部分或某个总成上有多个系统同时出现故障。

()答案:对17.按故障发生时间可分为三种:初始磨合期故障、正常使用期故障以及()。

答案:即将报废期故障18.下列哪种故障现象是突然发生,属于不可预测的?答案:轮胎爆裂19.故障码分析是以汽车故障电脑诊断仪的故障码读取和清除功能为基础,按照一定的要求读取和清除程序来完成的分析过程。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习题及参考答案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是怎样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步骤:1实时数据采集:对被控量的瞬时值进行检测,并输入给计算机;2实时决策:对采集到的表征被控参数的状态量进行分析,并按已定的控制规律,决定下一步的控制过程;3实时控制:根据决策,适时地对执行机构发出控制信号,完成控制任务;2.实时、在线方式和离线方式的含义是什么1实时:所谓“实时”,是指信号的输入、计算和输出都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完成的,即计算机对输入信息以足够快的速度进行处理,并在一定的时间内作出反应并进行控制,超出了这个时间就会失去控制时机,控制也就失去了意义;2“在线”方式: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如果生产过程设备直接与计算机连接,生产过程直接受计算机的控制,就叫做“联机”方式或“在线”方式;3“离线”方式:若生产过程设备不直接与计算机相连接,其工作不直接受计算机的控制,而是通过中间记录介质,靠人进行联系并作相应操作的方式,则叫做“脱机”方式或“离线”方式;3.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由四部分组成;图微机控制系统组成框图1主机:这是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核心,通过接口它可以向系统的各个部分发出各种命令,同时对被控对象的被控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及处理;主机的主要功能是控制整个生产过程,按控制规律进行各种控制运算如调节规律运算、最优化计算等和操作,根据运算结果作出控制决策;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使之处于最优工作状态;对事故进行预测和报警;编制生产技术报告,打印制表等等;2输入输出通道:这是微机和生产对象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桥梁和纽带;过程输入通道把生产对象的被控参数转换成微机可以接收的数字代码;过程输出通道把微机输出的控制命令和数据,转换成可以对生产对象进行控制的信号;过程输入输出通道包括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和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3外部设备:这是实现微机和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设备,简称外设,包括人机联系设备操作台、输入输出设备磁盘驱动器、键盘、打印机、显示终端等和外存贮器磁盘;其中操作台应具备显示功能,即根据操作人员的要求,能立即显示所要求的内容;还应有按钮,完成系统的启、停等功能;操作台还要保证即使操作错误也不会造成恶劣后果,即应有保护功能;4检测与执行机构a.测量变送单元:在微机控制系统中,为了收集和测量各种参数,采用了各种检测元件及变送器,其主要功能是将被检测参数的非电量转换成电量,例如热电偶把温度转换成mV信号;压力变送器可以把压力转换变为电信号,这些信号经变送器转换成统一的计算机标准电平信号0~5V或4~20mA后,再送入微机;b.执行机构:要控制生产过程,必须有执行机构,它是微机控制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功能是根据微机输出的控制信号,改变输出的角位移或直线位移,并通过调节机构改变被调介质的流量或能量,使生产过程符合预定的要求;例如,在温度控制系统中,微机根据温度的误差计算出相应的控制量,输出给执行机构调节阀来控制进入加热炉的煤气或油量以实现预期的温度值;常用的执行机构有电动、液动和气动等控制形式,也有的采用马达、步进电机及可控硅元件等进行控制;4.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软件有什么作用说出各部分软件的作用;软件是指能够完成各种功能的计算机程序的总和;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动作,都是在软件的指挥下协调进行的,因此说软件是微机系统的中枢神经;就功能来分,软件可分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及数据库;1系统软件:它是由计算机设计者提供的专门用来使用和管理计算机的程序;对用户来说,系统软件只是作为开发应用软件的工具,是不需要自己设计的;系统软件包括:a.操作系统:即为管理程序、磁盘操作系统程序、监控程序等;b.诊断系统:指的是调节程序及故障诊断程序;c.开发系统:包括各种程序设计语言、语言处理程序编译程序、服务程序装配程序和编辑程序、模拟主系统系统模拟、仿真、移植软件、数据管理系统等;d.信息处理:指文字翻译、企业管理等;2应用软件:它是面向用户本身的程序,即指由用户根据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而编写的各种程序;应用软件包括:a.过程监视程序:指巡回检测程序、数据处理程序、上下限检查及报警程序、操作面板服务程序、数字滤波及标度变换程序、判断程序、过程分析程序等;b.过程控制计算程序:指的是控制算法程序、事故处理程序和信息管理程序,其中信息管理程序包括信息生成调度、文件管理及输出、打印、显示程序等;c.公共服务程序:包括基本运算程序、函数运算程序、数码转换程序、格式编码程序;3数据库:数据库及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用于资料管理、存档和检索,相应软件设计指如何建立数据库以及如何查询、显示、调用和修改数据等;5.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特点是什么微机控制系统与常规的自动控制系统相比,具有如下特点:a.控制规律灵活多样,改动方便b.控制精度高,抑制扰动能力强,能实现最优控制c.能够实现数据统计和工况显示,控制效率高d.控制与管理一体化,进一步提高自动化程度6.操作指导、DDC和SCC系统工作原理如何它们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1操作指导控制系统:在操作指导控制系统中,计算机的输出不直接作用于生产对象,属于开环控制结构;计算机根据数学模型、控制算法对检测到的生产过程参数进行处理,计算出各控制量应有的较合适或最优的数值,供操作员参考,这时计算机就起到了操作指导的作用;其原理框图如图所示;图操作指导控制系统原理框图2直接数字控制系统DDC系统:DDCDirect Digital Control系统就是通过检测元件对一个或多个被控参数进行巡回检测,经输入通道送给微机,微机将检测结果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再进行控制运算,然后通过输出通道控制执行机构,使系统的被控参数达到预定的要求;DDC系统是闭环系统,是微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最普遍的一种应用形式;其原理框图如图所示;图 DDC系统原理框图3计算机监督控制系统SCC系统:SCCSupervisory Computer Control系统比DDC 系统更接近生产变化的实际情况,因为在DDC系统中计算机只是代替模拟调节器进行控制,系统不能运行在最佳状态,而SCC系统不仅可以进行给定值控制,并且还可以进行顺序控制、最优控制以及自适应控制等;SCC系统的原理框图如图所示;图 SCC系统原理框图SCC是操作指导控制系统和DDC系统的综合与发展;7.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提高了计算机的可靠性和性能价格比,从而使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更好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扩大生产规模,以满足对计算机控制系统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a.普及应用可编程序控制器b.采用集散控制系统c.研究和发展智能控制系统本章作业简述几类常见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特点及其应用领域;第二章输入输出过程通道习题及参考答案1.什么是过程通道过程通道有哪些分类过程通道是在计算机和生产过程之间设置的信息传送和转换的连接通道;按信息传递的方向来分,过程通道可分为输入过程通道和输出过程通道;按所传递和交换的信息来分,过程通道又可分为数字量过程通道和模拟量过程通道;2.数字量过程通道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数字量过程通道包括数字量输入通道和数字量输出通道;数字量输入通道主要由输入缓冲器、输入调理电路、输入地址译码电路、并行接口电路和定时计数电路等组成;数字量输出通道主要由输出锁存器、输出驱动电路、输出口地址译码电路等组成;其中:输入调理电路将来自控制装置或生产过程的各种开关量,进行电平转换,将其通断状态转换成相应的高、低电平,同时还要考虑对信号进行滤波、保护、消除触点抖动,以及进行信号隔离等问题;3.简述两种硬件消抖电路的工作原理;采用积分电路的硬件消抖电路,首先利用积分电路将抖动的高频部分滤出,其次利用施密特触发器整形;采用RS触发器的硬件消抖电路,主要是利用RS触发器的保持功能实现消抖;4.简述光电耦合器的工作原理及在过程通道中的作用;光电耦合器由封装在一个管壳内的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组成,如图所示;输入电流流过二极管时使其发光,照射到光敏三极管上使其导通,完成信号的光电耦合传送,它在过程通道中实现了输入和输出在电气上的完全隔离;图光电耦合器电路图5.模拟量输入通道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模拟量输入通道一般由I/V变换、多路转换器、采样保持器、A/D转换器、接口及控制逻辑电路组成;1I/V变换:提高了信号远距离传递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减少了信号的衰减,为与标准化仪表和执行机构匹配提供了方便;2多路转换器:用来切换模拟电压信号的关键元件;3采样保持器:A/D转换器完成一次A/D转换总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进行A/D转换时间内,希望输入信号不再变化,以免造成转换误差;这样,就需要在A/D转换器之前加入采样保持器;4A/D转换器:模拟量输入通道的任务是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能够完成这一任务的器件,称为之模/数转换器Analog/Digital Converter,简称A/D转换器或ADC;6.对理想多路开关的要求是什么理想的多路开关其开路电阻为无穷大,其接通时的导通电阻为零;此外,还希望切换速度快、噪音小、寿命长、工作可靠;7.采样保持器有什么作用试说明保持电容的大小对数据采集系统的影响;采样保持器的作用:A/D转换器完成一次A/D转换总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进行A/D 转换时间内,希望输入信号不再变化,以免造成转换误差;这样,就需要在A/D转换器之前加入采样保持器;保持电容对数据采集系统采样保持的精度有很大影响;保持电容值小,则采样状态时充电时间常数小,即保持电容充电快,输出对输入信号的跟随特性好,但在保持状态时放电时间常数也小,即保持电容放电快,故保持性能差;反之,保持电容值大,保持性能好,但跟随特性差;8.在数据采样系统中,是不是所有的输入通道都需要加采样保持器为什么不是,对于输入信号变化很慢,如温度信号;或者A/D转换时间较快,使得在A/D转换期间输入信号变化很小,在允许的A/D转换精度内,就不必再选用采样保持器;D转换器的结束信号有什么作用根据该信号在I/O控制中的连接方式,A/D转换有几种控制方式它们在接口电路和程序设计上有什么特点A/D转换器的结束信号的作用是用以判断本次AD转换是否完成;常见的A/D转换有以下几种控制方式,各自特点如下延时等待法:EOC可不和I/O口连接,程序设计时,延时大于ADC转换时间后,取数据;保持等待法:EOC与READY相连,EOC无效时,自动插入等待状态;直至EOC有效时,取数据;查询法: EOC可以和任意I/O口连接,程序设计时,反复判断EOC是否有效,直至EOC 有效时,取数据;中断响应法: EOC与外部中断相连,AD转换结束后,发中断申请,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取数据;10.设被测温度变化范围为0o C~1200o C,如果要求误差不超过,应选用分辨为多少位的A/D 转换器 选择依据:124.0120012log ≈⎪⎭⎫ ⎝⎛+≥n 11.设计出8路模拟量采集系统;请画出接口电路原理图,并编写相应的8路模拟量数据采集程序;本例给出用8031、DAC0809设计的数据采集系统实例;把采样转换所得的数字量按序存于片内RAM 的30H~37H 单元中;采样完一遍后停止采集;其数据采集的初始化程序和中断服务程序如下:初始化程序:MOV R0,30H ;设立数据存储区指针MOV R2,08H ;设置8路采样计数值SETB IT0 ;设置外部中断0为边沿触发方式SETB EA ;CPU 开放中断SETB EX0 ;允许外部中断0中断MOV DPTR,FEF8H ;送入口地址并指向IN0LOOP : MOVX DPTR,A ;启动A/D 转换,A 的值无意义HERE : SJMP HERE ;等待中断中断服务程序:MOVX A,DPTR ;读取转换后的数字量MOV R0,A ;存入片内RAM 单元INC DPTR ;指向下一模拟通道INC R0 ;指向下一个数据存储单元DJNZ R2,INT0 ;8路未转换完,则继续CLR EA ;已转换完,则关中断CLR EX0 ;禁止外部中断0中断RETI ;中断返回INT0: MOVX DPTR,A ;再次启动A/D转换RETI ;中断返回12.模拟量输出通道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模拟量输出通道一般由接口电路、D/A转换器、功率放大和V/I变换等信号调理电路组成;1D/A转换器:模拟量输出通道的核心是数/模转换器Digital/Analog Converter,简称D/A转换器或DAC;它是指将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的元件或装置;2V/I变换:一般情况下,D/A转换电路的输出是电压信号;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当计算机远离现场,为了便于信号的远距离传输,减少由于传输带来的干扰和衰减,需要采用电流方式输出模拟信号;许多标准化的工业仪表或执行机构,一般是采用0~10mA或4~20mA的电流信号驱动的;因此,需要将模拟电压信号通过电压/电流V/I变换技术,转化为电流信号;13.采用DAC0832和PC总线工业控制机接口;请画出接口电路原理图,并编写产生三角波、梯形波和锯齿波的程序;设计一八路数据采集及其回放系统;要求八路数据巡回检测,存储10组数据,输数据为电压信号0-5V,检测精度<1%;CPU、AD、DA可任选;Uo第五章微机数控系统习题及参考答案1.什么是数控系统数控系统包括哪些数控系统是采用数字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生产机械进行自动控制的系统,它包括顺序控制和数字程序控制两部分;2.什么是顺序控制系统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微机顺序控制方式是指以预先规定好的时间或条件为依据,按预先规定好的动作次序顺序地进行工作;一般地,把按时序或事序规定工作的自动控制称为顺序控制;它包括系统控制器、输入电路、输入接口、输出电路、输出接口、检测机构、显示与报警电路;3.微机数控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由五部分组成;1输入装置:一般指微机的输入设备,如键盘;其作用是输入数控系统对生产机械进行自动控制时所必需的各种外部控制信息和加工数据信息;2微机:微机是MNC系统运算和控制的核心;在系统软件指挥下,微机根据输入信息,完成数控插补器和控制器运算,并输出相应的控制和进给信号;若为闭环数控系统,则由位置检测装置输出的反馈信息也送入微机进行处理;3输出装置:一般包括输出缓冲电路、隔离电路、输出信号功率放大器、各种显示设备等;在微机控制下,输出装置一方面显示加工过程中的各有关信息,另一方面向被控生产机械输出各种有关的开关量控制信号冷却、启、停等,还向伺服机构发出进给脉冲信号等;4伺服机构:一般包括各种伺服元件和功率驱动元件;其功能是将输出装置发出的进给脉冲转换成生产机械相应部件的机械位移线位移、角位移运动;5加工机械:即数控系统的控制对象,各种机床、织机等;目前已有专门为数控装置配套设计的各种机械,如各种数控机床,它们的机械结构与普通机床有较大的区别;4.什么是逐点比较插补法直线插补计算过程和圆弧插补计算过程各有哪几个步骤逐点比较法插补运算,就是在某个坐标方向上每走一步即输出一个进给脉冲,就作一次计算,将实际进给位置的坐标与给定的轨迹进行比较,判断其偏差情况,根据偏差,再决定下一步的走向沿X轴进给,还是沿Y轴进给;逐点比较法插补的实质是以阶梯折线来逼近给定直线或圆弧曲线,最大逼近误差不超过数控系统的一个脉冲当量每走一步的距离,即步长;直线插补计算过程的步骤如下:1偏差判别:即判别上一次进给后的偏差值Fm是最大于等于零,还是小于零;2坐标进给:即根据偏差判断的结果决定进给方向,并在该方向上进给一步;3偏差计算:即计算进给后的新偏差值Fm+1,作为下一步偏差判别的依据;4终点判别:即若已到达终点,则停止插补;若未到达终点,则重复上述步骤;圆弧插补计算过程的步骤如下:1偏差判别2坐标进给3偏差计算4坐标计算5终点判别5.若加工第二象限直线OA,起点O0,0,终点A-4,6;要求:1按逐点比较法插补进行列表计算;2作出走步轨迹图,并标明进给方向和步数;解:由题意可知xe =4,ye=6,F=0,我们设置一个总的计数器Nxy,其初值应为Nxy=|6-0|+|-4-0|=10,则插补计算过程如表3—1所示;根据插补计算过程表所作出的直线插补走步轨迹图如下图所示;表3—11按逐点比较法插补进行列表计算;2作出走步轨迹图,并标明进给方向和步数;解:插补计算过程如表3—2所示;终点判别仍采用第二种方法,设一个总的计数器Nxy ,每走一步便减1操作,当Nxy=0时,加工到终点,插补运算结束;下图为插补过程中的走步轨迹;表3—2波形图;有三种工作方式: 1三相单三拍工作方式各相的通电顺序为A →B →C,各相通电的电压波形如图所示;图单三拍工作的电压波形图2三相双三拍工作方式双三拍工作方式各相的通电顺序为AB →BC →CA;各相通电的电压波形如图所示;图双三拍工作的电压波形图3三相六拍工作方式在反应式步进电机控制中,把单三拍和双三拍工作方式结合起来,就产生了六拍工作方式,其通电顺序为A →AB →B →BC →C →CA;各相通电的电压波形如图所示;图三相六拍工作的电压波形图8. 采用三相六拍方式控制X 轴走向步进电机; 主程序:MOV A,0FH;方向输入信号MOV P1,AXMM : MOV A,P1 JNB ,XM ;=0反转 LCALL STEP1;调正转子程序 SJMP XMMXM : LCALL STP2;调反转子程序SJMP XMM +X 走步子程序:STEP1: MOV DPTR,TAB ;指表头 CLR AMOVX A,A+DPTR ;取数非非非光电隔离功率放大步进电机AB C方向控制“1”正83CJNE A,05H,S11;是否最后单元 MOV DPTR,TAB;重置表头SJMP S12S11: INC DPTR ;地址加1S12: MOV R0,7FH;延时S13: DJNZ R0,S13;CLR A;MOVX A,A+DPTR;取数据MOV P1,ARET-X走步子程序:STEP2: MOV DPTR,TABCLR AMOVX A,A+DPTR;CJNZ A,01H,S21MOV DPTR,TABADD DPTR,0006HSJMP S12S21: CLR CDEC DPLSJMP S12TAB: DB 01H,03H,02H,06H,04H,05H本章作业若加工第二象限直线OA和圆弧AB,已知直线起点O0,0,终点A-4,6;圆弧起点A-4,6,终点A-6,10要求:1按逐点比较法插补进行列表计算;2作出走步轨迹图,并标明进给方向和步数;第四章 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算法习题及参考答案1.数字控制器的模拟化设计步骤是什么 模拟化设计步骤:1设计假想的模拟控制器DS 2正确地选择采样周期T 3将DS 离散化为DZ4求出与DS 对应的差分方程 5根据差分方程编制相应程序; 2.某连续控制器设计为试用双线形变换法、前向差分法、后向差分法分别求取数字控制器DZ; 双线形变换法:把112+-•=z z T s 代入,则 前向差分法:把Tz-z 1=代入,则 后向差分法:把Tzz s 1-=代入,则3.在PID 调节器中系数p k 、i k 、d k 各有什么作用它们对调节品质有什么影响 系数p k 为比例系数,提高系数p k 可以减小偏差,但永远不会使偏差减小到零,而且无止境地提高系数p k 最终将导致系统不稳定;比例调节可以保证系统的快速性; 系数i k 为积分常数,i k 越大积分作用越弱,积分调节器的突出优点是,只要被调量存在偏差,其输出的调节作用便随时间不断加强,直到偏差为零;在被调量的偏差消除后,由于积分规律的特点,输出将停留在新的位置而不回复原位,因而能保持静差为零;但单纯的积分也有弱点,其动作过于迟缓,因而在改善静态品质的同时,往往使调节的动态品质变坏,过渡过程时间加长;积分调节可以消除静差,提高控制精度;系数d k 为微分常数,d k 越大微分作用越强;微分调节主要用来加快系统的相应速度,减小超调,克服振荡,消除系统惯性的影响;4.什么是数字PID 位置型控制算法和增量型控制算法试比较它们的优缺点;为了实现微机控制生产过程变量,必须将模拟PID 算式离散化,变为数字PID 算式,为此,在采样周期T 远小于信号变化周期时,作如下近似T 足够小时,如下逼近相当准确,被控过程与连续系统十分接近: 于是有:uk 是全量值输出,每次的输出值都与执行机构的位置如控制阀门的开度一一对应,所以称之为位置型PID 算法;在这种位置型控制算法中,由于算式中存在累加项,因此输出的控制量uk 不仅与本次偏差有关,还与过去历次采样偏差有关,使得uk 产生大幅度变化,这样会引起系统冲击,甚至造成事故;所以实际中当执行机构需要的不是控制量的绝对值,而是其增量时,可以采用增量型PID 算法;当控制系统中的执行器为步进电机、电动调节阀、多圈电位器等具有保持历史位置的功能的这类装置时,一般均采用增量型PID 控制算法;与位置算法相比,增量型PID 算法有如下优点:1位置型算式每次输出与整个过去状态有关,计算式中要用到过去偏差的累加值,容易产生较大的累积计算误差;而在增量型算式中由于消去了积分项,从而可消除调节器的积分饱和,在精度不足时,计算误差对控制量的影响较小,容易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2为实现手动——自动无扰切换,在切换瞬时,计算机的输出值应设置为原始阀门开度u 0,若采用增量型算法,其输出对应于阀门位置的变化部分,即算式中不出现u 0项,所以易于实现从手动到自动的无扰动切换;3采用增量型算法时所用的执行器本身都具有寄存作用,所以即使计算机发生故障,执行器仍能保持在原位,不会对生产造成恶劣影响; 5.已知模拟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试写出相应数字控制器的位置型和增量型控制算式,设采样周期T=; 则()()()()s SE .s E s SU .s U 1700850+=+ 把T=代入得 位置型 增量型6.有哪几种改进的数字PID 控制器 有四种:1积分分离PID 控制算法 2不完全微分PID 控制算法 3带死区的PID 控制算法4消除积分不灵敏区的PID 控制10: 什么叫积分饱和 它是怎样引起的如何消除。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故障诊断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列车运输作为一种长距离快速的交通方式,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作为列车运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异常的话不仅会影响列车运行安全,还会降低列车运输效率。

因此,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针对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故障诊断方法进行阐述。

一、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概述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是指通过控制电子信号的方式,对列车的启动、停车、加速、减速、换车等指令进行控制。

其主要是由信号设备、信号机、综合监控系统、列车牵引与制动系统、车门系统、自动驾驶系统等多个组成部分组成。

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是负责与列车驾驶员进行交互,并根据驾驶员输入的指令,控制列车的运行状态。

二、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故障诊断方法1.故障分类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故障可以分为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两类。

硬件故障一般是指由于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中硬件设备本身发生故障而导致的。

包括列车传感器的损坏,线路的断开,信号设备的故障等。

软件故障是指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中的软件程序发生异常,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转,或者产生了错误命令的情况。

2.故障诊断方法2.1 硬件故障诊断硬件故障的诊断主要是通过专业的测试仪器进行检测,检测出故障点后更换故障设备即可。

例如,对于线路的断开,可以通过专业的线路探测器,来搜索断电的地点。

对于传感器的损坏,则需要对传感器进行拆卸测试,从而确定是否存在问题。

2.2 软件故障诊断软件故障往往需要运用到更加专业的诊断方法。

2.2.1 对于自动驾驶系统异常自动驾驶系统异常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软件的错误或硬件设备的运行异常引起的。

这时我们可以运用下面的方法来进行处理:(1)重启系统:因为自动驾驶系统是非常复杂的系统,所以很多时候重启就可以解决问题。

(2)检查软件:通过对软件进行检查并排除错误,可以解决自动驾驶系统软件异常带来的问题。

(3)检查硬件:由于自动驾驶系统包含多种硬件设备,所以当软件错误被排除后,需要对硬件设备进行检查,确定是否存在故障。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诊断与修复考试试题及答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诊断与修复考试试题及答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诊断与修复考试试题及答案1、下列不可能导致发动机加速不良的故障有( )。

A、汽油泵的泵油量不足B、燃油品质差C、点火能量不够D、变速器操纵杆变形答案:D2、下面哪个不是电控发动机自诊断系统判断定为“故障信号”的方式。

A、信号超出正常范围B、收不到传感器信号C、偶然出现一次不正常信号D、信号在一定时间内不发生变化答案:C3、以下哪项是发动机电脑的英文缩写( )。

A、ECUB、MAPC、MAFD、MPI答案:A4、当进气温度传感器发生故障时,ECU 启用( ) ℃的温度值替代其信号。

A、20B、60C、80D、0答案:A5、以下哪项设备可清除故障代码。

A、万用表B、示波器C、综合故障诊断仪D、尾气分析仪答案:C6、下列不属于点火系统元器件的是。

A、灭火器B、点火线圈C、火花塞D、点火模块答案:A7、在 L 电控系统中ECU 采用哪个传感器信号来确定基本喷油量的( )。

A、MAFB、MAPC、THAD、ATS答案:A8、氧传感器输出电压一般应为( )之间变化。

A、0.3~0.5B、0.5~0.9C、0. 1~0.5D、0. 1~0.9答案:D9、排除故障后,如不清除故障码,故障警告灯( )。

A、不亮B、点亮C、先亮后灭D、先灭后亮答案:B10、可变气门正时的英文缩写是( )。

A、EVAPB、VVTC、MAPD、EGR答案:B11、电控燃油系统空气供给系统中,检测进气压力的是( )。

A、怠速旁通阀B、进气压力传感器C、空气滤清器D、进气管答案:B12、进气流量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的那个位置( )。

A、空气滤清器和进气门之间的进气管道上B、发动机机体上C、节气门体前方的进气管道上D、节气门体后方的进气管道上答案:A13、发动机电控系统中,MAF 传感器是以下哪种传感器。

A、空气流量计B、水温传感器C、机油压力传感器D、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答案:A14、在讨论线路断路检查时, 甲说可以用测量电压的方法检测断路,乙说可以用跨接线的方法检测断路,请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故障诊断习题及答案讲解

故障诊断习题及答案讲解

工况监测与故障诊断复习题作业题1概论1、什么是工况监测与故障诊断?书P3工况监测与故障诊断是指在一定工作环境下,查明导致系统某种功能失调的原因或性质,判断劣化发生的部位或部件,预测状态劣化的发展趋势2、开展工况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的意义?书P4⑴预防事故,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⑵推动设备维修制度的改革;⑶提高经济效益3、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书P5传统诊断方法,数学诊断方法,智能诊断方法2 故障的概念与分类1、什么是故障?判断故障的准则是什么?书P7故障:故障是指可修复产品“丧失了其规定功能”,可修复产品是指零、部件经故障再经修理后能继续使用;判断故障的准则:在给定的工作状态下,机械系统的功能与约束条件下不能满足正常运行或原设计期望的要求2、机械系统产生故障的原因有哪些?书P7⑴环境因素:①机械能机械能不但能沿着各个零件传递,而且还和外部介质发生相互作用,以静载荷和动载荷的形式对机械系统产生作用;②热能由于周围介质温度发生变化以及机械在运转过程中的发热作用,会产生一定的热能;③化学能化学能也会对零件产生影响,如含有水分和侵蚀成分的空气会使零件产生腐蚀破坏;④其他能量除上述几种主要能量外,还有核能、电磁能以及生物因素等同样会对零件产生破坏作用,影响机械系统的工作能力;⑵人为因素:①设计不良即使设计者认为是完美的机械系统,实际上总是存在者薄弱环节;②质量偏差制造过程中的过失误差和明显缺陷,在机械系统检验时一般都会暴露出来,可以在制造范围内予以消除③使用不当质量合格的机械系统,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的运输和保管技术要求、使用条件和使用方法、维护保养和修理制度以及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等,对实际故障率将产生很大影响⑶时间因素3、说明故障率曲线(浴盆曲线)意义?P124、什么是故障模式、故障机理?书P12故障模式:故障模式是指由外因和内因对机械系统共同作用结果所显现出来的故障形态故障机理:故障机理是指引起机械系统故障的物理、化学变化等的内在原因、规律及其原理。

串级控制系统安装运用知识考题(附答案)

串级控制系统安装运用知识考题(附答案)

导读●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四、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五、开放题(每题5分,共10分)串级控制系统安装运用知识考题一、填空题1.串级控制系统中,两个PID控制器连接在一起的方式是________。

答:级联2.在串级控制系统中,副控制器通常是用来控制______________。

答:主控制器控制对象的某个输入3.在串级控制系统中,主控制器的偏差信号来自于_____________。

答:被控对象输出与给定值之间的差值4.在串级控制系统中,副控制器的偏差信号来自于_____________。

答:主控制器的输出和给定值之间的差值5.在串级控制系统中,反馈信号作为副控制器的输入来自于_____________。

答:被控对象输出6.在串级控制系统中,反馈信号作为主控制器的输入来自于_____________。

答:被控对象输出或者经过低通滤波后的信号7.串级控制系统中,主控制器和副控制器的输出都是_______________。

答:控制信号8.在串级控制系统中,主控制器和副控制器通常使用不同的______________。

答:采样周期9.串级控制系统通常应用于_________________的控制。

答:时间常数差异明显的复杂对象10.在串级控制系统中,主控制器和副控制器的作用都是_____________。

答:提高闭环控制系统的性能11.在串级控制系统中,主控制器的作用是减小_____________的影响。

答:被控对象的惯性12.在串级控制系统中,副控制器的作用是减小_____________的影响。

答:主控制器的调节过程中产生的振荡13.串级控制系统中,主控制器的控制作用量决定于_____________。

答:主控制器的参数设置14.串级控制系统中,副控制器的控制作用量决定于_____________。

答:副控制器的参数设置15.在串级控制系统中,主控制器和副控制器的参数通常需要进行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科学与工程
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一、概述
提高控制系统可靠性的主要途径——
从提高控制系统可靠性角度看,提高可靠性的途径归 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1.提高组成控制系统的各元部件的可靠性——这 是本质措施,但往往收到当前科技水平的限制; 2.进行系统的高可靠性设计,如简化系统结构、 引入冗余和容错技术等——这是提高控制系统可靠 性的最有效途径; 3.采取维修维护措施——这是延长使用寿命的最 后办法,但对有些系统不很适用,如卫星、导弹等。
控制系统故障诊断技术
控制科学与工程
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2.3.25
一、概述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场起飞后 约一分钟在空中爆炸,7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控制科学与工程
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一、概述
控制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1.依赖于模型的方法: ①基于状态估计的方法; ②基于参数估计的方法; ③基于特殊模型的诊断法。 2.不依赖于数学模型的方法: ①基于直接可测信号的故障诊断方法(可测值或其变 化趋势检查法、可测信号分析处理诊断法); ②基于经验知识的故障诊断方法(专家系统、故障树、 模式识别等)。
一、概述
现代系统正朝着大规模、复杂化的方向发展,这类系统一旦发 生事故就有可能造成人员和财产的巨大损失。人们迫切需要提高现代 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系统的故障诊断(Failure Diagnosis)与容错 控制(Fault Tolerant Control)则为提高复杂系统的可靠性开辟了一条 新的途径。 如果当执行器、传感器或元部件发生故障时,闭环控制系统仍然 是稳定的,并具有较理想的特性,就称此闭环控制系统为容错控制系 统。1991年,瑞典的Astrom教授明确指出容错控制具有使系统的反 馈对故障不敏感的作用。容错控制方法一般可以分成两大类,即被动 容错控制(passive FTC)和主动容错控制(active FTC)。 动态系统的故障检测与诊断(Fault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FDD)是容错控制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FDD技术的发展已大大超前 于容错控制,其理论与应用成果也远远多于容错控制。目前国际上每 年发表的有关FDD方面的论文与报告在数千篇以上。基于解析冗余的 故障诊断技术被公认为起源于Beard于1971年发表的博士论文。1976 年,Willsky在《Automatica》上发表了第一篇FDD方面的综述文章。 Himmelblau于1978年出版了国际上第一本FDD方面的学术著作。
控制科学与工程
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一、概述
控制系统故障诊断分析设计实例:



• • •
基于未知输入观测器(Unknown Input Observer – UIO) 的故障诊断技术及应用实例; 基于奉献观测器(Dedicated Observer Scheme – DOS) 及自适应观测器的故障诊断技术及应用实例; 基于参数估计(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Approach – PIA) 的故障诊断技术及应用实例; 基于直接可测信号、神经网络、模糊逻辑、专家系统的 故障诊断技术及应用实例; 控制系统容错技术及应用实例; 机内测试(Built in Test – BIT)与故障预测和状态管理 (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 -PHM)技术最新进 展。

控制科学与工程
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一、概述
故障的种类:
• • • 从系统的结构分:传感器故障、执行器故障、控制器故障、被 控对象故障; 从故障性质或程度分:缓变故障、突变故障、间歇故障、完全 失效故障; 从故障间的相互关系分:单故障、多故障,独立故障、关联故 障,整体故障、局部故障等。 故障的特征描述与提取——通过测量和一定的信息处理技术获 取反应系统故障的特征描述的过程和方法; 故障的分离与估计——根据检测的故障特征确定系统是否出现 故障(Detection)以及故障的部位(Isolation)和故障的程度的 过程和技术; 故障的评价与决策——根据故障分离与估计的结论,对故障的 危害及严重程度做出评价,进而做出是否停止任务进程及是否 需要维修更换的决策。
控制科学与工程
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一、概述
主要参考文献 1. 周东华、孙优贤,控制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4 2. 胡昌华、许化龙,控制系统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的分析和设计,国防 工业出版社,2000 3. 周东华、叶银忠,现代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4. 闻新、张洪钺,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8 5. Frank.P.M., Fault Diagnosis in Dynamic Systems Using Analytical and Knowledge-based Redundancy —— A Survey and Some New Results. Automatica, 1990, 26(3):459-474 6. Isermann R., Trends in the Application of Model Based Fault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of Technical Process, Control Engineering Practice, 1997, 5(5):709-719 7. 疏松桂,控制系统可靠性分析与综合,科学出版社,1992 8. 葛建华、孙优贤,容错控制系统的分析与综合,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4
控制科学与工程
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一、概述
国际自动控制界对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的发展给予 了高度重视。1986年9月,在美国Santa Clara大学举行的 自动控制高峰会议上,把多变量鲁棒、自适应和容错控制 列为控制科学面临的富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在国际上, 领导着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学科发展的是1993年成立的 IFAC技术过程的故障诊断与安全性技术委员会。从1991 年起,IFAC每3年定期召开FDD与FTC方面的国际专题学 术会议。在近几届的IFAC世界大会上,FDD与FTC方面 的论文在不断增加。 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故障诊断、容错控制与鲁棒控 制、自适应控制、智能控制等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控制 理论、信号处理、模式识别、最优化方法、决策论、统计 数学等构成了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的理论基础。
控制科学与工程
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一、概述
故障探测与分离方法—— ①阈值逻辑法; ②多重模型假设检测法; ③贝叶斯决策函数法; ④特征量统计检验法; ⑤人工神经网络法 ⑥专家系统法; ⑦模式识别法; ⑧模糊数学法; ⑨逻辑代数法。
控制科学与工程
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一、概述
“哥伦比亚”号原定于美国东部时间2003年2月1日上午9时16分返回肯尼迪航 天中心。但在美国东部时间9时左右,当时“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飞行高 度约63000米,飞行速度约20000千米/小时,之后航天飞机在得克萨斯州上空 解体。
控制科学与工程
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控制科学与工程
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一、概述
几个概念:
• 容错——容错(Fault-Tolerant)技术,是指当系统的某些部件失效时, 这些部件在系统中的功能用其它部件完全代替或部分代替,使系统能 保持规定的性能或不丧失最基本的性能(如保持稳定等)。系统的容 错能力与系统的冗余(包括硬件冗余和解析冗余)是密切相关的。容 错控制按其所采用的方式不同分为: (1) 硬件冗余:并行双重、三重冗余备份——并行冗余多采用热储备的 多重方式,然后通过表决器进行冗余管理或采用中值(或均值)滤波 公式减弱故障的影响。 (2) 解析冗余:鲁棒容错控制、重构容错控制、人工智能等。——利用 控制系统不同部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功能上的冗余性,当系统的某些 部件失效时,用其余完好部件部分甚至全部地承担其故障部件所丧失 的作用,以维持系统性能在允许范围之内。 故障诊断 —— 控制系统故障( Failure )可理解为导致系统出现不期望 行为的任何异常现象,或系统中部分元器件功能失效而导致整个系统 性能恶化的情况或事件。当系统发生故障时,系统中的各种量(可测 的或不可测的)或它们中的一部分表现出与正常状态不同的特性,这 种差异包含丰富的故障信息,如何找到这种故障的特征描述,并利用 它 来 进 行 故 障 检 测 ( detection ) 、 分 离 ( Isolation ) 就 是 故 障 诊 断 (Failure Diagnosis)的任务。
一、概述
1986年4月26日,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在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乌克 兰基辅市以北130公里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灾难性大火造成的放射性物质泄 漏,污染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 2011.3.11日本9.1级地震/海啸/福岛核事故
控制科学与工程
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控制科学与工程
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控制科学与工程
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控制科学与工程
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控制科学与工程
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