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代数式教学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北京课改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2《列代数式》教学设计

北京课改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2《列代数式》教学设计

北京课改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2《列代数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列代数式》是北京课改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代数式的概念、分类和简单运算。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代数式的入门知识,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代数式及其运算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代数式,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代数式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符号和运算规律有一定的认识。

但代数式作为一种抽象的数学概念,对于学生来说还是较难理解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代数式及其运算规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代数式的概念,掌握代数式的分类和简单运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代数式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代数式的概念、分类和简单运算。

2.难点:对代数式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实例引入代数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代数式的特点和运算规律;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用于导入和讲解。

2.准备PPT,用于呈现教材内容和辅助教学。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代数式,如“小明的年龄比小红大3岁,小红今年12岁,求小明的年龄。

”让学生尝试用数学符号表示小明的年龄,从而引出代数式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利用PPT呈现教材中的内容,包括代数式的定义、分类和简单运算。

在呈现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代数式的特点和运算规律。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所学的代数式进行计算。

列代数式教案

列代数式教案

列代数式教案
教案:列代数式
教学目标:
1. 理解代数式的概念
2. 掌握如何列代数式
3. 学会简化代数式
教学准备:
1. 纸和铅笔
2. 范例题和练习题
教学过程:
引入:
1. 向学生介绍代数式的概念:代数式是用代数符号和数的组合表示的数学式子。

它可以包含变量、常数、运算符和括号。

2. 举例说明代数式的使用场景:例如,利用代数式可以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未知数,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计算等。

正文:
1. 解释如何列代数式的步骤:
- 阅读问题,确定所需表示的未知数或变量。

- 使用一个或多个字母代表未知数或变量。

- 根据问题的要求,建立代数式。

- 简化代数式,合并合并同类项,使用适当的数值替换变量。

- 最后,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简化或计算。

2. 给学生提供范例题,解释如何列代数式:
问题:一个数的三倍加上4等于10,求这个数。

解答:设这个数为x,则根据题目可以列出代数式:3x + 4 = 10
问题:一个长度为x米的正方形围墙的周长是多少?
解答:周长等于4边的长度之和,所以代数式为:4x
问题:一个数的三分之一减去5等于2,求这个数。

解答:设这个数为x,则根据题目可以列出代数式:1/3x - 5 = 2
3. 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尝试自己列代数式。

总结:
1. 回顾代数式的概念和列代数式的方法。

2. 强调简化代数式的重要性,包括合并同类项和替换变量的数值。

3. 如果有时间,可以进一步讲解如何解代数方程,将代数式与方程联系起来。

列代数式的教案

列代数式的教案

列代数式的教案标题:列代数式的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如何根据问题情境和已知条件列出代数式。

通过教学活动和练习,学生将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代数语言,并形成对代数式的基本理解和运用。

教学目标:1. 理解代数式的定义和作用;2. 掌握列代数式的基本方法;3. 利用列代数式解决问题;4. 提高逻辑思维和问题转化能力。

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相关教材的章节和页码;2. 白板/黑板和相应的书写工具;3. 小黑板和白板标签;4. 教具:相关实物模型、图表或实例。

课程内容和活动安排:1. 引入(5分钟)- 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一些与实际问题相关的情境或场景; - 引导学生探讨如何用文字或式子来表达问题。

2. 概念讲解(10分钟)- 讲解代数式的定义、作用和基本结构;- 解释字母代表未知数或变量的含义;- 举例说明代数式的使用和重要性。

3. 列代数式的基本方法(15分钟)- 分步骤指导学生如何根据问题情境列出代数式;- 强调问题中的关键词和信息;- 演示示范问题以及代数式的列写。

4. 练习活动(20分钟)-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自主尝试将问题转化为代数式;- 提供不同难度的问题,逐渐增加学生的挑战;-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讨论和分享自己的解答。

5. 核对和讨论(10分钟)- 请学生将答案公布在白板/黑板上;- 引导学生比较不同学生的答案,并一起讨论解题思路;- 强调不同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6. 应用实例(15分钟)- 提供一到两个具体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列出相应的代数式;-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代数式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讨论解法。

7. 总结和扩展(5分钟)- 小结课程内容,强调学生的学习成果;- 提出进一步思考和拓展的问题;-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运用代数式。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2. 检查学生在练习活动中的答案;3. 个别或小组讨论,提问学生关于代数式的理解和运用。

列代数式教案模板小学

列代数式教案模板小学

课时:2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代数式的概念,能够识别和书写简单的代数式。

2. 培养学生运用代数式进行计算和简化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1. 代数式的概念和书写方法。

2. 代数式的计算和简化。

教学难点:1. 理解代数式的概念。

2. 运用代数式进行计算和简化。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代数式练习题。

3. 小黑板。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回顾整数、小数、分数等概念,引出代数式的概念。

2. 介绍代数式的书写方法和符号。

二、新课讲解1. 解释代数式的定义,如:由数字、字母和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

2. 举例说明代数式的书写方法,如:2a + 3b、x - y + 1等。

3. 讲解代数式的运算规则,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

三、课堂练习1.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书写代数式,如:2a + 3b、x - y + 1等。

2. 学生独立完成代数式的计算题,如:3x + 4y - 2x + 5y。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代数式的概念、书写方法和运算规则。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代数式。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代数式概念、书写方法和运算规则。

2. 提问:如何运用代数式进行计算和简化?二、新课讲解1. 讲解代数式的简化方法,如:合并同类项、提取公因式等。

2. 举例说明代数式的简化过程,如:2a + 2b - 2a + 3b简化为5b。

三、课堂练习1.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代数式的简化练习,如:3x + 4y - 2x + 5y简化为x + 9y。

2. 学生独立完成代数式的简化题,如:2a + 3b - 2a + 5b简化为5b。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代数式的简化方法。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代数式进行计算和简化。

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情况,观察学生对代数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代数式的掌握程度。

初中数学教案参考之列代数式

初中数学教案参考之列代数式

初中数学教案参考之列代数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代数式的概念,掌握代数式的基本组成部分。

2. 培养学生列代数式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代数式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代数式的概念及基本组成部分。

2. 列代数式的方法和技巧。

3. 代数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代数式的概念,列代数式的方法。

2. 难点:代数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例子理解代数式的概念和列代数式的方法。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运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代数式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代数式的基本组成部分,让学生掌握代数式的基本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例子,让学生学会如何列代数式。

4.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应用拓展:让学生运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及时反馈,提高教学效果。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代数式实例,让学生理解代数式的构成和应用。

2. 互动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代数式中的相关概念,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探讨代数式的列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 练习反馈:及时批改学生的练习,给予个性化的反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七、教学步骤1. 复习导入:通过复习已学的数学知识,如字母表示数,引出代数式的概念。

2. 讲解代数式:详细讲解代数式的定义,包括数字、字母和运算符的组合。

3. 列代数式练习:提供多个实际问题,指导学生如何将问题转化为代数式。

4. 解代数式:教授如何简化代数式,求解代数式的值。

5. 应用拓展: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复杂的实际问题,运用代数式进行求解。

列代数式优质教学设计

列代数式优质教学设计

列代数式优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列代数式的基本概念、运算规则以及应用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喜爱,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列代数式的表示方法、运算规则的掌握2. 教学难点:应用问题中列代数式的提取和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备课资料、PPT、课件、黑板、粉笔2. 学生准备:学生教材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堂课所学习的内容,将列代数式引入到新的学习内容中。

2. 概念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将列代数式的基本概念进行讲解,并通过示例对列代数式进行解释。

3. 运算规则(20分钟)教师讲解列代数式的运算规则,包括加法规则和乘法规则,通过例题进行演示,然后分小组进行练习。

4. 实例分析(2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实例,要求学生用列代数式表示,并进行简单的运算求解。

然后,学生分组讨论答案,并逐一展示出来,教师进行点评。

5. 应用拓展(2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用列代数式进行建模,并解答问题。

学生可以分组合作解答,然后逐一呈现答案,教师进行点评。

6.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列代数式的基本概念、运算规则以及应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7. 课堂反思(5分钟)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效果以及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和动力。

五、教学延伸:1. 在课后可以布置一些列代数式的作业,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一些与列代数式相关的问题,并尝试用数学建模的方式解决。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上的练习和讨论,看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地提取出实例中的列代数式,并能够正确地运用运算规则求解问题。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合作和独立思考能力,看是否有提出合理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初中数学列代数式教案设计案例

初中数学列代数式教案设计案例

初中数学列代数式教案设计案例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初步接触带有字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2、能力目标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代数式简化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学习,习得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自己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知识重点:带有字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知识难点:代数式的推导。

三、教学内容1、知识讲授(1)字母和代数式。

了解字母和代数式的概念,掌握字母在代数式中的作用。

(2)一元一次方程组。

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并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到代数式中。

(3)带有字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学习使用一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大致了解代数式的推导。

2、数学练习(1)基础练习。

巩固一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解法,掌握代数式的运算方法。

(2)实际问题探究。

在实际问题中应用代数式,带入代数式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知识讲授(1)引入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但是当代数式中带有字母时,大家是否能轻松解决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知识点吧!(2)学习a.字母和代数式。

了解字母和代数式的概念,并掌握字母在代数式中的使用方法。

b.一元一次方程组。

通过课本中的例题,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和求解方法。

c.带有字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学习使用一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大致了解代数式的推导方法。

(3)总结通过多个例题和实际问题的拓展,总结出求解带有字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2、数学练习(1)基础练习。

a.巩固一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解法。

b.掌握代数式的运算方法。

(2)实际问题探究。

通过一些实际问题,带入代数式,解决问题,掌握代数式的简化方法。

五、教学评价1、考试评价通过考试的形式,测试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作业评价通过作业的形式,巩固学生对此知识点的掌握,可以更好地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教学反思对于这个知识点的教学,需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不断强调代数式的推导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原理和解题技巧,同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让学生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初中数学教案参考之列代数式

初中数学教案参考之列代数式

初中数学教案参考之列代数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代数式的概念,理解代数式的组成和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正确列出代数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3. 通过对代数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代数式的概念及组成2. 代数式的表示方法3. 列代数式的步骤与方法4. 代数式的运算5. 代数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代数式的概念、表示方法,列代数式的步骤与方法。

2. 难点:代数式的运算,代数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理解代数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采用示范法,引导学生学会列代数式。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采用问题解决法,培养学生运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代数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代数式的概念、表示方法,让学生理解代数式的基本组成。

3. 课堂讲解:讲解列代数式的步骤与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列出代数式。

4.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代数式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代数式概念、表示方法和列代数式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运用代数式的情况,评价其运用代数式的能力。

3.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索代数式的美妙性质,如代数式的运算规律、代数式的变换等。

2. 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代数式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代数式在高中数学和大学数学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湘教版列代数式教案设计

新湘教版列代数式教案设计

新湘教版列代数式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代数式的概念,掌握代数式的表示方法和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代数式表示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符号的敏感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代数式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代数式的基本性质:合并同类项、系数相加减、变量相同则可相加减。

3. 列代数式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代数式的概念,代数式的表示方法,代数式的基本性质。

2. 难点:列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对代数式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代数式的表示方法和性质。

2. 利用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代数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符号表示实际问题。

2. 讲解:讲解代数式的概念,示范如何表示代数式。

3. 练习:让学生练习表示简单的代数式,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4. 探讨:引导学生探讨代数式的基本性质,如合并同类项、系数相加减、变量相同则可相加减。

5. 应用: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列代数式解决问题。

6.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讲解评估:观察学生对代数式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能否正确表示代数式。

2. 练习题目评估:通过作业和练习题,评估学生对代数式表示方法和基本性质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评估: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数学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代数式的理解。

2. 组织代数式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3. 开展代数式应用项目,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八、教学资源1. 教材:《新湘教版代数式》教材,提供基本的教学内容和练习题。

2. 辅助资料:提供相关的教辅书籍、网络资源和学习软件,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列代数式》教案设计

《列代数式》教案设计

1. 让学生理解代数式的概念,掌握代数式的表示方法和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符号的识别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代数式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代数式的基本性质:加减乘除、幂的运算。

3. 实际问题中的代数式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代数式的概念、表示方法及其基本性质。

2. 难点:代数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代数式的概念和性质。

2. 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代数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采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代数式的概念。

2. 新课导入:介绍代数式的表示方法及其基本性质。

3. 实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中的代数式,让学生体会代数式的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索代数式的运算规律。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代数式在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代数式概念和性质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布置课后练习题,检查学生对代数式运算规律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让学生探讨代数式与数学表达式的区别与联系。

2. 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研究代数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科学计算、经济领域等。

3. 课外阅读:推荐相关书籍,拓展学生对代数式知识的了解。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收获,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3. 改进措施: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方案,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九、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2.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促进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列代数式》教案

《列代数式》教案

《列代数式》教案第一篇:《列代数式》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了解代数式概念的基础上,能把简单的与数量有关的词语用代数式表示出来。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3.通过运用多媒体手段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建议1.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列代数式。

难点:弄清楚语句中各数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2.本节知识结构:本小节是在前面代数式概念引出之后,具体讲述如何把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代数式表示出来。

课文先进一步说明代数式的概念,然后通过由易到难的三组例子介绍列代数式的方法。

3.重点、难点分析:列代数式实质是实现从基本数量关系的语言表述到代数式的一种转化。

列代数式首先要弄清语句中各种数量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然后把各种数量用适当的字母来表示,最后再把数及字母用适当的运算符号连接起来,从而列出代数式。

如:用代数式表示:比的2倍大2的数。

分析本题属于“…比…多(大)…或…比…少(小)”的类型,首先要抓住这几个关键词。

然后从中找出谁是大数,谁是小数,谁是差。

比的2倍大2的数换个方式叙述为所求的数比的2倍大2。

大和比前边的量,即所求的数为大数,那么比和大之间量,即的2倍则为小数,大后边的量2即为差。

所以本小题是已知小数和差求大数。

因为大数=小数+差,所以所求的数为:2+2.4.列代数式应注意的问题:(1)要分清语言叙述中关键词语的意义,理清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如要注意题中的“大”,“小”,“增加”,“减少”,“倍”,“倒数”,“几分之几”等词语与代数式中的加,减,乘,除的运算间的关系。

(2)弄清运算顺序和括号的使用。

一般按“先读先写”的原则列代数式。

(3)数字与字母相乘时数字写在前面,乘号省略不写,字母与字母相乘时乘号省略不写。

(4)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时,用分数线表示。

5.教法建议:列代数式是本章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不容易掌握,这样老师在上课时,首先要让学生理解代数式的本质,弄清语句中各种数量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然后设计一定数量的练习题,由易到难,螺旋式上升,使学生能够正确列出代数式。

七年级数学列代数式教案

七年级数学列代数式教案

七年级数学列代数式教案课题列代数式时间 课时1教学目标用代数式的表示数量关系及解决一些问题教学重点表示数量关系及解决一些问题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找数量关系及及解决一些问题教学方法比较,归纳教学用具环保教育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①回顾提问:字母表示任何数的意义及符号感的培养的好处?代数式的定义及注意事项某地区夏季高山上地温度从山脚处开始每升高100米降低0.7℃。

如果山脚温度是28℃,那么山上300米处地温度为;一般地,山上x米处地温度为。

(学生过程)容易知道,300米处的温度为25.9℃,x米处的温度为℃(x 取不同的值)在上一节,我们知道可以用字母来表示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常先把问题中与数量有关的词语用代数式表示出来,即列出代数式,使问题变得简洁,更具一般性.二:引入:数量有关的词语用代数式表示出来,即列出代数式(板书课题)三:新课:例4 设某数为x,用代数式表示:(1)比某数的大1的数;(2)比某数大10%的数;(3)某数与的和的3倍;(4)某数的倒数与5的差.解(1)(2),即(3)(4)(书上的练习::习中的2)(书上的练习::习中的7)(程中体会用字母表示任何数的的一般规律和简洁性及代数式的概念))例5 用代数式表示:(1)a、b两数的平方和减去它们乘积的2倍;(2)a、b两数的和的平方减去它们的差的平方;(3)a、b两数的和与它们的差的乘积;(4)偶数,奇数.例3 说出下列代数式的意义:((1)3a+b;(2);(3);(4).(书上的练习::习中的1,2)四:作业:(书上的练习::习题中的6,8,9)五:【同步达纲练习】(难题?好上有4个)1:(正确)1是自然数,不是代数式;s=r是代数式;温度是t℃度下降5℃度不t-5℃2:(变式中的)92页的2-3 91页中的2-2 93页中的2-6 教学小结定义及注意事项。

列代数式教案幼儿园

列代数式教案幼儿园

列代数式教案幼儿园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幼儿将掌握以下内容:1.了解代数式的概念;2.能够使用字母代表未知数;3.能够列出简单的代数式;4.能够通过图形等形象的方法理解代数式。

二、教学重点1.掌握代数式的基本概念;2.知道代数式中字母的作用;3.熟练运用代数式计算。

三、教学准备1.黑板,彩色粉笔;2.图形卡片,计算器;3.幼儿用玩具。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教师出示不同形状的图形卡片,问幼儿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引出字母代表未知数的概念。

2. 概念解释教师为幼儿们解释什么是代数式,让幼儿了解代数式中字母的作用。

3. 举例讲解教师拿出一些物品,通过观察并进行回答问题的方式引导幼儿们把图形和计数数值联系起来,理解图形的计数的概念。

4. 练习幼儿们用玩具模拟简单的计算问题,并使用字母代表未知数。

如有10个玩具和不知道有几个玩具,可以用a表示未知数,列出式子10+a=x。

5. 举一反三通过提出其他类似的问题,让幼儿们自己想出解决的方法。

6. 小结教师用幼儿能够理解的语言回顾上课内容。

五、教学方式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让幼儿们对代数式概念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六、教学效果通过本次教学,幼儿们学会了代数式的概念,掌握了简单的列法,将会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课后作业教师要求幼儿回家时,根据家中的环境找到符合代数式的例子,即有多少东西,有多少未知数等,可以用a表示未知数。

八、教学评价本次课程中,教师主要采用了游戏和实际操练的方式帮助幼儿们理解代数式的概念,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幼儿们的学习热情,而且更容易让幼儿们把握和掌握所学知识。

七年级数学上册《列代数式》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上册《列代数式》教案、教学设计
3.精讲精练,巩固知识:针对重点、难点内容,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并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4.拓展延伸,提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运用代数式的能力。
5.总结反思,提升素养:在课堂结束前,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反思,归纳代数式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6.分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7.创设互动氛围,激发学习兴趣: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8.教学评价,以鼓励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4.通过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课堂上的例题和练习题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纠正学生在讨论中出现的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3.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七年级数学上册《列代数式》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代数式的概念,能够识别并正确书写基本的代数式;
2.学会使用字母表示数,理解字母在代数式中的含义,并能进行简单的代数式变换;
3.掌握代数式的运算规则,能够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并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4.学会列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能够根据问题情境列出相应的代数式,并求解;
2.作业难度分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列代数式》教学设计1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列代数式》教学设计1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列代数式》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列代数式》是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2.2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代数的基本概念和代数式的基本形式的基础上进行授课的。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掌握列代数式的方法,能够根据实际问题抽象出代数式,并理解代数式的意义。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学会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关键信息,如何用代数式来表示这些信息,并理解代数式在不同情境下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代数基础,对于代数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关键信息,并将其转化为代数式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找出关键信息,并通过适当的数学符号将其表示出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代数式的概念,掌握列代数式的方法,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关键信息,并将其转化为代数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学会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关键信息,如何用代数式来表示这些信息,并理解代数式在不同情境下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代数式的概念,掌握列代数式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关键信息,并将其转化为代数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关键信息,并将其转化为代数式。

2.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学会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关键信息,如何用代数式来表示这些信息,并理解代数式在不同情境下的意义。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具体的例子,用于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关键信息,并将其转化为代数式。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相关内容,了解代数式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

《列代数式》七年级数学教案

《列代数式》七年级数学教案

《列代数式》七年级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代数式的概念,掌握代数式的书写方法。

(2)会列代数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3)掌握代数式的运算规律。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代数式的概念及书写方法。

(2)列代数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教学难点(1)理解代数式的运算规律。

(2)灵活运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小学阶段学习的四则运算。

(2)提出问题:在四则运算中,我们经常遇到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如2+x,3y-4等,这样的式子叫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代数式。

2.探究新知(1)讲解代数式的概念:用字母表示数,这种含有字母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其中,字母叫做代数式的字母系数,数叫做代数式的常数项。

(2)讲解代数式的书写方法:代数式中的字母系数与常数项相乘时,乘号可以省略,但字母系数与括号内的项相乘时,乘号不能省略。

(3)举例讲解代数式的运算规律:如a+b=b+a,a(b+c)=ab+ac等。

3.实例分析(1)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代数式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实例1:小明的年龄比小红大3岁,小红的年龄用x表示,小明的年龄怎么表示?实例2:一辆汽车行驶的速度是60千米/小时,行驶的时间是t 小时,行驶的路程怎么表示?(2)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

4.练习巩固(1)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练习1:用代数式表示下列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1)小红的身高是h厘米,小红的身高加上5厘米。

(2)小华的体重是m千克,小华的体重减去8千克。

练习2:计算下列代数式的值。

(1)当x=3时,求x+5的值。

(2)当a=2,b=3时,求ab的值。

代数式教学设计[五篇范文]

代数式教学设计[五篇范文]

代数式教学设计[五篇范文]第一篇:代数式教学设计一、有理数加法(-9)+(-13)(-12)+27(-28)+(-34)67+(-92)221(-27.8)+43.9(-23)+7+(-152)+65 |5+(-13)|(-5)+|―3|38+(-22)+(+62)+(-78)(-8)+(-10)+2+(-1)111(-23)+0+(+4)+(-6)+(-2)(-8)+47+18+(-27)(-5)+21+(-95)+29(-8.25)+8.25+(-0.25)+(-5.75)+(-7.5)6+(-7)+(9)+2 72+65+(-105)+(-28)(-23)+|-63|+|-37|+(-77)(+18)+(-32)+(-16)+(+26)(-0.8)+(-1.2)+(-0.6)+(-2.4)31221(-8)+(-312)+2+(-2)+12 55+(-53)+45+(-3)(-6.37)+(-334)+6.37+2.75(+6.1)+(-4.3)+(-2.1)+5.132(-23)+(-14)+(-13)+(+1.75)|-32|+(-12)+72+(-5)二、有理数减法7-9 ―7―9 0-(-9)(-25)-(-13)8.2―(―6.3)1(-312)-54(-12.5)-(-7.5)(-26)―(-12)―12―18―1―(-|-32|―(-12)―72―(-5)(-1453)―(-8)―18(+10)―(-4712)―(+32)(-20)-(+5)-(-5)-(-12)(-23)―(-59)―(-3.5))―(-25)―107(-165)―3―(-3.2)―7(+(--8(+4.3)-(-4)+(-2.3)-(+4)(-0.5)-(-3(-8)-(-31214342317)―(-27)―37(+6.1)―(-4.3)―(-2.1)―5.1)―(-134)―(-123)―(+1.75)(-323)―(-2)34―(-123)―(-1.75)-579+416-329 -434+16+(-23)―0.5+(-14)-(-2.75)+12)+6.75-5)-2+(-123)+12 55-(-523)-425+(-1(-6.37)-(-33)34)+6.37-2.75三、有理数乘法2(-9)×23(-13)×(-0.26)(-2)×31×(-0.5)13×(-5)+13×(-13)(-4)×(-10)×0.5×(-3)(-38)×43×(-1.8)(-0.25)×(-47)×4×(-7)4×(-96)×(-0.25)×481(56―34―79)×36(-34)×(8-43-0.4)25×34-(-25)×12+25×1413×(2143-27)×(-85)×(-165)四、有理数除法18÷(-3)(-24)÷6(-42)÷(-6)37)×(-45)×(-127)(-8)×4×(-12)×(-0.75)(47-118+143)×56(-36)×(49+56-127)(-66)×〔12122-(-13)+(-115)〕(187+34-56+79)×72(-57)÷(-3)(-35)÷25(-539(+21)÷(-7)(-13)÷9 0.25÷(-18)24 -36÷(-113)÷(-3)(-1)÷(-4)÷761113÷(-7)×(-79)0÷[(-34)×(-7)]-3÷(3-4)6(-247)÷(-6)733112÷(5-18)×18 113÷(-3)×(-3)-8×(-14)÷(-8)75(34-8)÷(-6)3333112(92-8+4)÷(-4)-3.5 ×(6-0.5)×7÷2 -17÷(-5316)×18×(-7)6555555122×(-13-2)÷4 7÷(-25)-7×12-3÷40.8×11+4.8392×(-7)-2.2÷7+0.8×11五、有理数混合运算37734(-16-20+5-12)×(-15×4)(-18)⨯7⨯(-2.4)34 2÷(-7)×7÷(-517)1211111[1512-(14÷15+32]÷(-18)5×(-5)÷(-5)×5 -(3-121321+14-7)÷(-42)521-13×23-0.34×7+3×(-13)-7×0.34 8-(-25)÷(-5)11(-13)×(-134)×13×(-67)1112(-478)-(-52)+(-44)-38(-16-50+35)÷(-2)1(-0.5)-(-314)+6.75-52178-87.21+43221+531921-12.79(-6)×(-4)+(-32)÷(-8)-3 21-7-(-12)+|-12|(-9)×(-4)+(-60)÷12[(--|-3|÷10-(-15)×1337517111-15×(32-16)÷212(23-32+118)÷(-16)×(-7)1 -34×(8-23-0.04)914)-157+821]÷(-142)-2×3 -2-(-1) 3-4 -1-2×(-1) 2234333(-3)2÷(-4)2-2×(-2)2 -32 +(-4)3 (-2)3×(-2)4×(-2)5 -2×322-(-2⨯3)2(-2)2-2+(-2)3+23 -22-(-3)3×(-1)3-(-1)3[-(-12)]2+(-122)0-(-3)2÷3×(-2)3 -22×(-122)÷(-0.8)3 -32×(-123123)-(-2)÷(-2)(-324)×(-23+1)×0 6+22×(-15)-4×3-15-[(-0.4)⨯(-2.5)]5 (-1)25-(1-0.5)× (-2)3×(-223)×(-332)--10+8÷(-2)24×(-3)+6 (-1×3×(-2)×(-13) 2)2138127 -7+2×(-3)+(-6)÷(-13) 222732222÷2×(-)×([()()](-2)4÷(-8)-(-1-5-4--3)254)×(-7)81113222-3×]÷ (-6)÷9÷(-6÷9)(-2)2-2[(-1)2451 36×(12-3) 2-{(-3)-⎢3+0.4⨯-1⎪÷(-2)⎥}-1+(1-0.5)××[2×(-3)]334⎡⎣⎛⎝1⎫2⎭⎤⎦12-4×[(1-7)÷6]+(-5)-3÷(-2)333[]-3-8÷(-2)-1+(-3)×(-2)÷3[3]231 0.25第二篇:《代数式》教学设计教学准备1.学前分析学生在认识了有理数之后,对有理数有了充分的认识,而在小学时已经学习了用X表示方程中的未知数,这本身就是用字母X表示数,因此,课堂上可以提示学生对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作用很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列代数式》教案设计

《列代数式》教案设计

《列代数式》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代数式的概念,了解代数式的组成和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正确列出代数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3. 通过对代数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代数式的概念及组成2. 代数式的表示方法3. 列代数式的步骤与方法4. 常见代数式的举例分析5. 代数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代数式的概念、表示方法,列代数式的步骤与方法。

2. 难点:代数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灵活运用代数式解决问题的关键。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例引入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理解代数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采用步骤引导法,引导学生掌握列代数式的步骤与方法。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多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语言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 讲解代数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讲解代数式的定义,举例说明代数式的表示方法。

3. 列代数式的步骤与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列代数式的基本步骤,如找出变量、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等。

4.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列代数式的练习,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和反馈。

6.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代数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及时了解学生对代数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作业批改: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在家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后访谈:对部分学生进行课后访谈,了解他们对代数式的掌握情况及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七、教学策略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确保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节奏。

2.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列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教案

《列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教案

《列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教案教学目标课题 3.1 第2课时列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授课人素养目标 1.能分析具体问题中的简单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与符号意识,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列代数式.教学难点根据稍复杂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代数式.教学活动教学步骤师生活动活动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设计意图设计真实情境让学生回答,既能回顾上节课所学,也为更深入地探讨列代数式做铺垫.【情境引入】在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与实际问题时,往往需要先把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含有数、字母和运算符号的式子表示出来,也就是要列代数式.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解答下面的问题:如图,在国庆阅兵式上,有女民兵和三军女兵两种特殊方队.(1)若女民兵方队有ɑ人,三军女兵方队有b人,则两种方队共有(ɑ+b)人;(2)若三军女兵方队的平均年龄为m岁,比女民兵方队的平均年龄大n岁,则女民兵方队的平均年龄为(m-n)岁;(3)若三军女兵方队共有m排,且每排有25人,则三军女兵方队的人数为25m;(4)女民兵方队用ts走了sm,则她们的平均速度可以表示为stm/s.这就是列代数式,这节课我们将更深入地对这方面进行探究,让我们准备好一起进入今天的探索之旅吧!【教学建议】通过阅兵式的情境再现,激励学生的斗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问题并不难,可让学生口答,答案的4个式子包含有+,-,×,÷这四种运算,学生口答过程中,教师顺势板书好答案,为下一步学生观察、理解和更深入地探究列代数式埋下伏笔.活动二:自主思考,探究新知设计意图探究列代数式表示数学运算,以及用代数式表示运算律或公式等.探究点1 列代数式表示数学运算中的数量关系思考我们在上一节课曾探讨过代数式的意义,如2ɑ+3的意义是ɑ的2倍与3的和.反过来,如果已知某种数学运算,如ɑ,b两数的和与差的积,那么该如何用代数式表示呢?可以按下面的步骤列代数式:所以ɑ,b两数的和与差的积为(ɑ+b)(ɑ-b).例1 用代数式表示:(1)比m的3倍小3的数;(2)m的平方的3倍与5的和;(3)m的倒数与n的积.解:(1)3m-3;(2)3m2+5;(3)nm.【教学建议】这一环节教学时教师以引导为主,不要直接明晰结论,应先鼓励学生尽可能回忆以前学过的运算法则、运算律及计算公式等,用代数式表示出来,并让学生说明其中每个字母代表的含义.注意跟学生强调:一个代数式中可能会有多个字母,它们代表的量各不相同.如无特别说明,a,b两数的差,a与b的差,都指“a-b”.探究点2 列代数式表示实际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例2((教材P72例3)用代数式表示:(1)购买2个单价为ɑ元的面包和3瓶单价为b元的饮料所需的钱数.(2)把ɑ元钱存入银行,存期3年,年利率为2.75%,到期时的利息是多少元?(3)某商品的进价为x元,先按进价的1.1倍标价,后又降价80元出售,现在的售价是多少元?分析提问:想一想各小题中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试着填写下表:解:(1)购买2个单价为ɑ元的面包和3瓶单价为b元的饮料所需的钱数为(2ɑ+3b)元.(2)根据题意,得ɑ×2.75%×3=8.25%ɑ,因此到期时的利息为8.25%ɑ元.(3)现在的售价为(1.1x-80)元.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用字母表示数,字母可以和数一样参与运算,从而可以用代数式把数量或数量关系简明地表示出来,更具有一般性.【对应训练】教材P73练习第2,3,4题.张华同学报名参加了某市越野赛10km体验组的比赛,计划以xkm/h的平均速度跑完全程,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实际比赛时他以计划平均速度的1.2倍跑完了全程.(1)用代数式表示张华同学实际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101.2xh;(2)王老师也报名参加了此次越野赛10km体验组的比赛,他计划一半路程以ɑkm/h的平均速度前进,而另一半路程以bkm/h(ɑ≠b)的平均速度前进,用代数式表示王老师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解:一半路程以ɑkm/h的平均速度前进,用时5ɑh,另一半路程以bkm/h的平均速度前进,用时5bh,故王老师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为(5ɑ+5b)h.【随堂训练】见《创优作业》“随堂小练”册子相应课时随堂训练.【课堂总结】师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能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列出代数式吗?【知识结构】【作业布置】1.教材P75习题3.1第1,3,10,11题.2.《创优作业》主体本部分相应课时训练.解题大招一用代数式表示稍复杂的数或数学运算中的数量关系1.列代数式表示稍复杂的数或数学运算解决此类题的关键是找准数量关系,如果运算较为复杂,可进行分步“拆解”,最后得到正确的代数式.同时量与量之间的先后顺序不要混淆,如之前提到的ɑ与b的差是ɑ-b,不可错写成b-ɑ.例1 用代数式表示:①比x的立方的4倍大y的数;②m的3倍与n的差的平方;③ɑ,b两数的和的平方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④ɑ,b两数的平方的差除以ɑ,b两数的和的平方的商.解:①4x3+y;②(3m-n)2;③(ɑ+b)2-2ɑb;④a2-b2(a+b)2.2.列代数式表示多位数用代数式表示多位数时,一般情况下多位数有几位,就用含几个字母的代数式来表示,列代数式时把表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字母乘以这个数位的位数(个位的位数是1,十位的位数是10,百位的位数是100,以此类推),再把积相加即可,例如100ɑ+10b+c可表示一个三位数(ɑ,b,c分别表示百位、十位、个位上的数字).例2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ɑ,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大1,则这个两位数是10(ɑ+1)+ɑ.解题大招二列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有些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较为复杂,可能存在多个数量关系,对于这种层次较多的题目,原则上可采取“浓缩原题,分段处理,最后组装”的方式来处理.例3某工厂需生产n个零件,原计划每天生产ɑ个零件,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b个零件,则实际生产所用的天数比原计划少(nɑ-nɑ+b)天.课后·知能演练一、基础巩固1.某县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x万元,与前年相比增长y%,则该县前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万元.A.x(1-y%)B.x(1+y%)C.x 1-y%D.x 1+y%2.购买2束单价为m元的百合花和3束单价为n元的洋兰,所需的钱数为元.3.用代数式表示:(1)比x的3倍小2的数;(2)a的47与b的15的和;(3)比m与n的差的平方大6的数.二、能力提升4.如图,从一张边长为a cm(a>2)的正方形铁皮上截去一个2 cm宽的长方形铁皮,则剩余________cm2的铁皮.三、思维拓展5.某商场销售一种上衣,进价为x元/件,先按进价的2倍作为定价,而实际销售时按定价打八折出售.试用代数式表示:(1)每件上衣最初的定价为________元;(2)每件上衣打八折后的销售价为________元;(3)n件上衣打八折后的利润为________元.【课后·知能演练】1.D2.(2m+3n)3.解:(1)3x-2;(2)47a+15b;(3)(m-n)2+6.4.(a2-2a)5.(1)2x(2)1.6x(3)0.6xn。

列代数式教案设计模板

列代数式教案设计模板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代数式的概念,掌握代数式的书写规则。

2. 培养学生运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的思维能力。

3. 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代数式的概念、书写规则及运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

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正确列出代数式。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教具、习题等。

2.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相关知识,准备好笔和笔记本。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复习:回顾小学阶段学过的数学知识,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

2. 提问:同学们,我们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呢?二、新课讲授1. 介绍代数式的概念:代数式是用字母和数字表示数量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2. 讲解代数式的书写规则:(1)字母表示未知数,如x、y等;(2)字母与数字相乘时,省略乘号;(3)字母与数字相除时,除号写在字母的左上方;(4)加减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

3. 举例说明代数式的书写方法。

三、实例分析1. 提出问题:一个数的2倍加上3等于15,求这个数。

2. 分析问题: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列出方程:2x + 3 = 15。

3. 解方程:将方程化简,得到x = 6。

四、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2. 学生展示解题过程,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学过的代数式概念和书写规则。

2. 提问:同学们,如何运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呢?二、新课讲授1. 介绍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1)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2)用字母表示未知数;(3)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4)解方程。

2. 举例说明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

三、实例分析1. 提出问题:甲数比乙数大5,乙数比甲数小10,求甲、乙两数。

2. 分析问题:设甲数为x,乙数为y,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1)x - y = 5;(2)y - x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代数式
塘门口中心学校 曹海桃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掌握“代数式”的概念,掌握一些初步的分析事物间数量关系的方法和列代数式的方法、技巧及技能。

2、通过分析和定位客观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将这些关系表达出来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数学思辨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并学会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弄清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将这些关系表达出来。

2、弄清事物间的数量关系。

3、实现学生思维方法从“计算结果”向“表达关系(列出代数式)”的顺利转折。

三、教学过程
㈠、复习回顾,导入课题(预计用时5分钟)
判断下列根据数量关系写出的各式,符合书写格式吗?不符合的,请改正。

(1)a 的5倍表示为: a5 ( ) (2)m 除以6n 的商是m ÷6n ( )
(3)a 与 212的乘积是a 2
5
( )
(4)在献爱心活动中,小明捐款a 元,小张捐款5元,两人共捐款a+5元。

( )
教师小结:“a ”可以表示任何一个有理数,可以是正的有理数,如2,1
3
……;也
可以是负的有理数,如:-4,-0.3……;也可以是零。

由此看出,用字母表示数使得我们对数有了更加丰富的想象空间,同时也发现用字母表示数使得很多问题变得更加简洁准确。

今天,我们要在上一节课所学内容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看看用字母表示数在我们的生活实际中会有什么样魅力呢?它对我们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会有什么样的帮助呢?
【教师板书】 2.2 列代数式(1) 【教法说明】
复习引入,承上启下,让学生意识到知识的联系性,让学生的思维积极活动起来,并激发他们努力探索新问题的积极性。

㈡、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1、代数式概念的引入教师给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

【多媒体展示问题】
问题1:小明买铅笔5枝,练习本4本,如果铅笔0.5元1枝,练习本2元1本,那么他应付给商店多少元?
(要求全学生在自己本子上列式计算,并抽2-3名学生到黑板上列式计算)
学生板书:(5×0.5)+(4×2)= 2.5+8 = 10.5
教师:请问,如果让一位从未看过这个文字题的人来看黑板上的等式,他能够说出这个等式所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
教师:显然不能。

我想他最多只能了解黑板上是一个计算正确的有理数计算题。

现在,请同学们重新列一个算式,条件就是能够让任何一个没有看过这道文字题的人不经任何解释就能弄懂这个等式所表达的是什么事情。

学生列式:5枝铅笔×0.5元 + 4个练习本×2元 = 10.5元
教师:请同学们尝试一下,把这个等式的某个部分去掉之后,是否还能够满足上述条件?
(引导)学生:5枝铅笔×0.5元 + 4个练习本×2元
教师:请问,我们是否可以用这个式子作为答案来回答问题呢?
学生:……
教师:如果我们知道铅笔和练习本的价格,用“10.5元”作为答案是最简单明了的,但根据“等号两侧的数相等”的法则,我们同样可以用“5枝铅笔×0.5元 + 4个练习本×2元”这个式子作为答案。

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只能选择用式子作为答案。

比如:已知你爸爸的加班费为每天20元,但不知道他下个月究竟会加班多少天,请问,他下个月的加班费是多少元?
(引导)学生:设加班天数为n,答案为“20n元”。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课本第61页的第一个问题,这个题除了不知道铅笔和练习本的价格外,其它都与我们上面的这个题相同。

课本给出的答案是“5x+4y”。

请同学们结合上面的这个题,思考一下在“5x+4y”这个式子中5代表什么?x代表什么?4代表什么?y代表什么?5与x之间是什么关系?4与y之间是什么关系?5x 与4y之间又是什么关系?
想一想:你到超市里购买汽水、可乐、冰棒……等商品,数量分别为A、B、C……Y,它们的价格分别为a、b、c……y,
请问,①、电脑收银机会怎样计算你应该付给超市的购物款?②、你认为对电脑收银机来说,算法和结果哪一个更重要?③结合61页的第一个问题,试一试将5x变为5+x,4y变为4+y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如果将这一变化输人电脑收银机,情况将会怎么样?
根据以上讨论,请同学们特别思考一下“5x+4y”与“10.5元”这两个答案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5x+4y”是描述商品数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代数式,而“10.5元”则是运用这个代数式所计算出来的一个具体结果。

老师小结:正确的结果来自于我们对客观事物间数量关系的正确理解和正确表达,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弄清客观事物间的各种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将这些关系正确的表达出来。

在这里,我们更关心的是你是否弄清了事物间的数量关系,而不是一个具体的计算结果。

【多媒体展示问题】
问题2:某校阶梯教室第一排有8个座位,第二排有10个座位,以后每排均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那么第20排有多少个座位?
(要求全体同学在本子上列式计算,并抽2名学生到黑板上列式计算)
学生列式计算:8+2×(20-1)=8+2×19=8+38=46
教师: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呢?
学生:课本上有现成答案:8+2(n-1)
教师:请问,8代表什么?2(n-1)代表什么?
学生:……
下边,我们就来探究一下2(n-1)是怎样来的?
【教师板书】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表格,(要求学生同时在练习本上画出表格)边讲解边写出“表示1”列。

教师:(写到一定的行数时)请问,我们还有必要这样填下去吗?下边,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表示1”列各行之间有一些什么样的规律可循。

(引导)学生:从“表示1”列可以看出每一行都是2的倍数,即2与某个数的乘积。

教师:请大家在“表示2”列中尝试用乘积的方式来表示各排所增加的座位数(抽1名学生在黑板上做)。

教师:请大家分析一下“表示2”列各行之间有一些什么样的规律可循。

(引导)学生:从“表示2”列我们发现,各排与2相乘的那个数都正好比所在“排数”的数值少1,即每排增加的座位数都等于“2乘以排数减1”。

教师:请大家在“表示3”列中尝试用代数式来表示“2乘以排数减1”并验证计算结果是否与“表示1”列同排的数值相等(抽1名学生在黑板上做)。

最终,得下表。

【多媒体展示问题】
问题3、如图所示,小斌将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纸片的4个角各剪去一个边长为x厘米的小正方形,做成一个无盖的纸盒,请将纸盒的表面积和体积表示出来?
教师:请同学们结合图形思考并列出式子。

【教师板书】
代数式: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注意:单独一个字母或者一个数也是代数式。

2、列代数式能力训练
教师:现在我们了解了“代数式”这一概念的含义,也经历了较为复杂的列代数式的练习,接下来,我们将再进行列代数式的练习,这一次的练习采取竞赛形式,看谁做得又快又好,请同学们作好准备。

【多媒体展示】 练习一:用代数式表示 (1) a 的7倍与2b 的差;
(2) x,y 两数的平方和减去两数积的2倍; (3) a 的倒数与b 的和。

教师走下讲台,了解学生做题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然后板书订正,同桌同学互相批改后,汇报批改情况,教师对做得好的同学应给予表扬,同时对做得不够好的同学也应给予鼓励,帮他们分析原因。

【教师板书】 解:(1)b a 27- (2)xy y
x 22
2
-+
(3)
b a
+1
3、归纳小结
教师问:什么叫代数式? 学生答:……
教师又问:代数式对解决某些问题有什么用处? 学生答:……
教师再问:列代数式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答:…… 小结:
列代数式时要注意:
(1)审题,认真分析问题中的有关术语的含义,如:“积”、“差”、“和”、“商”等等。

(2)要理清运算顺序。

(3)弄清问题中的层次关系,抓住“的”字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