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历代行政区划图

合集下载

安徽省地图

安徽省地图

新疆 西藏
黑龙江
吉林
甘肃 青海
四川 云南
辽宁
内蒙古
北京
天津
河北
宁 夏
山西
山东
陕西
河南

江苏
重庆
湖北
安徽
上海
浙江
贵州
湖南
江西 福建
广西
广东
钓鱼岛
台 湾
海南
香港 澳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
中国地图PPT
MAP OF THE CHINA
【选中地图】-【右键】-【组合】-【取消组合】,可对地图进行任意的拆分
南海诸岛
含山县
和县
花山区
雨山区
马鞍山市
当涂县
博望区
马鞍山市地图
MAP OF THE MAANSHAN
马鞍山,简称“马”,是安徽省地级市, 位于安徽东部、苏皖交汇地区,是合肥都市圈、 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 市、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 业转移示范区门户城市。
马鞍山横跨长江、接壤南京,自古就有 “金陵屏障、建康锁钥”之称。早在六朝时期, 许多名公巨卿、贤达雅士就流连驻足马鞍山, 留下众多古迹和文化遗存。
凤台县
潘集区
八公山区
田家庵区
淮南市
谢家集区
寿县
大通区
淮南市地图
MAP OF THE HUAINAN
淮南,简称淮,古名州来,安徽省地级市。 位于安徽省中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淮 河之滨,素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五 彩淮南”之称,是沿淮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合 肥都市圈核心城市。淮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 深厚,西汉时刘邦封英布为淮南王,首置淮南 国,后刘安在八公山招贤纳士,著书立说,编 纂了千古名篇,被称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的 《淮南子》,发明了华夏美食豆腐。

安徽行政区划调整 地图

安徽行政区划调整 地图

安徽行政区划调整地图安徽行政区划调整地图安徽行政区划调整地图安徽的行政区划调整幅度最大,涉及的地市也较多,不像其他省份不过是划个区、设个市那样。

就像刚刚公布的区划调整,涉及到了铜陵、安庆、六安、淮南四个地市,涉及到了下辖县的变动调整。

2011年的'安徽地图,下辖十七个地市:合肥、铜陵、芜湖、马鞍山、安庆、黄山、池州、滁州、六安、淮南、淮北、蚌埠、阜阳、亳州、宿州、宣城、巢湖。

2014年地图,安徽省下辖16个地市。

地级市巢湖被合肥、芜湖、马鞍山瓜分,居巢区成立县级巢湖市归合肥代管,庐江县划给合肥,无为县、和县沈巷镇划给芜湖市,含山县、和县(不含沈巷镇)划给马鞍山市。

2016年地图,安徽下辖16个地市,安庆的枞阳县划给铜陵市,六安的寿县划给淮南市,六安成立叶集区。

预测地图。

皖江沿线、皖中已经区划调整完毕,下一步应该是皖南和皖北了,最有可能调整的是淮北、蚌埠、滁州和黄山、宣城。

萧县、砀山县划入淮北,凤阳县划入蚌埠。

撤销黄山市成立徽州市,撤销黄山区成立太平区或县级黄山市,徽州区并入歙县,绩溪县划入徽州市。

仅仅是预测,不过这种调整也很有可能。

四年前,合肥、马鞍山、芜湖瓜分了面积近1万平方公里的巢湖市。

四年后,安徽区划调整再出大动作,安庆枞阳划入铜陵,六安寿县划入淮南。

其他省份的区划调整一般就是撤地设市、撤县设区或者撤县设市,安徽的区划调整可谓是出其不意。

建国后省会由安庆迁往合肥以及将徽州更名为黄山,这两件事导致的争议声一直不断。

合肥是高兴的,而作为近代工业的摇篮和长江五虎之一的安庆是有意见的。

徽州更名为黄山带来的争议一直持续到现在依旧是争议不休。

巢湖被瓜分扩大了合肥、芜湖、马鞍山的地盘,但对于巢湖人来讲,难免有些议论。

四年后,安庆家门口的枞阳划入了铜陵,六安紧挨省城的寿县划入了淮南。

不过,六安和安庆仍是安徽省面积最大和第二的城市。

希望区划调整能够加速当地的发展,改善当地人们的幸福指数。

安徽各市行政区划,包含区、县有哪些?

安徽各市行政区划,包含区、县有哪些?

安徽各市⾏政区划,包含区、县有哪些?安徽地跨长江、淮河南北,新安江穿⾏⽽过,与江苏、浙江、湖北、江西、⼭东、河南接壤,境内湖泊星罗棋布,是典型的⼭⽔江南、鱼⽶之乡。

安徽省共辖44个市辖区、6个县级市、55个县。

辖区⾯积最⼤县、市、区分别是⾦寨县、宁国市、埇桥区。

合肥市车牌号:皖A;区号:0551市辖区:瑶海区、庐阳区、蜀⼭区、包河区县(县级市):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庐江县、巢湖市芜湖市车牌号:皖B;区号:0553市辖区:镜湖区、⼷江区、鸠江区、三⼭区县(县级市):⽆为县、芜湖县、繁昌县、南陵县蚌埠市车牌号:皖C;区号:0552市辖区:龙⼦湖区、蚌⼭区、禹会区、淮上区县(县级市):五河县、固镇县、怀远县淮南市车牌号:皖D;区号:0554市辖区:⼤通区、⽥家庵区、谢家集区、⼋公⼭区、潘集区县(县级市):凤台县、寿县马鞍⼭市车牌号:皖E;区号:0555市辖区:花⼭区、⾬⼭区、博望区县(县级市):含⼭县、和县、当涂县淮北市车牌号:皖F;区号:0561市辖区:相⼭区、杜集区、烈⼭区县(县级市):濉溪县铜陵市车牌号:皖G;区号:0562市辖区:铜官区、郊区、义安区县(县级市):枞阳县安庆市车牌号:皖H;区号:0556市辖区:迎江区、⼤观区、宜秀区县(县级市):怀宁县、桐城市、潜⼭县、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岳西县黄⼭市车牌号:皖J;区号:0559市辖区:屯溪区、黄⼭区、徽州区县(县级市):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阳市车牌号:皖K;区号:0558市辖区:颍州区、颍泉区、颍东区县(县级市):颍上县、界⾸市、临泉县、⾩南县、太和县宿州市车牌号:皖L;区号:0557市辖区:埇桥区县(县级市):萧县、砀⼭县、灵璧县、泗县滁州市车牌号:皖M;区号:0550市辖区:琅琊区、南谯区县(县级市):天长市、明光市、全椒县、来安县、凤阳县、定远县六安市车牌号:皖N;区号:0564市辖区:⾦安区、裕安区、叶集区县(县级市):霍邱县、霍⼭县、⾦寨县、舒城县宣城市车牌号:皖P;区号:0563市辖区:宣州区县(县级市):郎溪县、⼴德县、宁国市、泾县、绩溪县、旌德县池州市车牌号:皖R;区号:0566市辖区:贵池区县(县级市):青阳县、⽯台县、东⾄县亳州市车牌号:皖S;区号:0558市辖区:谯城区县(县级市):蒙城县、涡阳县、利⾟县。

安徽省各地级市地图

安徽省各地级市地图
14
霍邱县
叶集区
金安区
金寨县
裕安区 六安市
霍山县
舒城县
2021/3/11
六安市地图
MAP OF THE LUAN
六安,简称英,别称“皋城”。位于安徽 省西部,处于长江与淮河之间,大别山北麓,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西翼,地理意义上的“皖西” 特指六安。六安之名始于公元前121年,汉武帝 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置六安国, 历史悠久。因舜封皋陶于六(Lù),故后世称 六安为皋城。
5
岳西县
桐城县
太湖县
潜山县
怀宁县
宜秀区
大观区
迎江区
安庆市
宿松县
望江县
2021/3/11
安庆市地图
MAP OF THE ANQING
安庆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 皖河入江处,西接湖北,南邻江西,西北靠大 别山主峰,东南倚黄山余脉,素有“万里长江 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的美称。全市现辖 怀宁、桐城、望江、太湖、岳西、宿松、潜山7 县(市)及迎江、大观、宜秀3区。全市总面积 13589.99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821平方公 里 。 2015 年 末 全 市 总 人 口 数 为 524.1 万 人 , 其 中市区常住人口80万人。
临泉县 灵璧县 全椒县
太和县 泗县 定远县
阜南县
凤阳县
颍上县
天长市
界首市
明光市
金安区 宣州区 裕安区 郎溪县 霍邱县 广德县 舒城县 泾县 金寨县 绩溪县 霍山县 旌德县 叶集区 宁国市
贵池区 谯城区 东至县 涡阳县 石台县 蒙城县 青阳县 利辛县
2021/3/11
21
安徽共有16个省辖市(地级市)
4
长丰县

安徽省行政区划变革

安徽省行政区划变革

安徽省行政区划变革1952年8月7日,皖南、皖北2行署区合设安徽省,驻合肥市。

1952年1、撤池州专区,铜陵、贵池、青阳、至德、东流5县划归安庆专区,太平、石隶2县划归徽州专区、繁昌、芜湖2县分别划归芜湖专区。

2、巢湖、宣城2专区合设芜湖专区,肥东、肥西2县分别划归滁县专区和六安专区。

3、撤安庆市中心区。

4、撤合肥市城郊区,设东邻区和西邻区。

5、宣城专区的宁国县划归徽州专区。

6、安庆市集贤区、大观区和枞阳区分别更名城中区、城西区和城东区。

7、芜湖市第一、二、三、四分别更名环城区、长街区、新芜区和河南区。

1953年1、设淮南市田家庵、大通、九龙岗和八公山4区。

2、界首撤市设县,由阜阳专区管辖。

3、撤宿城市。

4、徽州专区的屯溪市划归省直辖。

1954年合肥市东、西2郊区合设郊区。

1955年1、淮南市九龙岗区改设郊区;安庆市城中区改设郊区;撤芜湖市河南区。

2、省直辖的屯溪市划归徽州专区。

3、湖东县更名枞阳县;安庆市城东、城区两区分别更名东市区和西市区。

1956年1、撤徽州专区,辖县划归芜湖专区。

2、宿县和滁县2专区合设蚌埠专区。

3、撤安庆市郊区。

4、设铜关山、马鞍山2地级市。

5、徽州专区的屯溪市改由省直辖。

6、地级安庆市降格,划归安庆专区。

7、蚌埠市小蚌埠区更名郊区。

1958年1、撤铜陵县。

2、蚌埠专区的肥东县、芜湖专区的巢县和六安专区的肥西县划归合肥市。

3、芜湖专区的六安县划归六安专区。

4、铜关山市更名铜陵市。

5、省直辖的铜陵市划归安庆专区。

1959年1、撤淮南市郊区。

2、撤芜湖等20县,设萧砀、滁全、和含、郞广、怀望、首太、东至、庆丰8县。

3、设地级濉溪市。

4、县级安庆市升格,由安庆专区代管,5、炳辉县更名天长县;合肥市车站区更名南市区。

1960年1、复设铜陵县,由安庆专区管辖,设铜陵市铜关山区。

2、合肥市郊区更名蜀山区;安庆市东、西2市区分别更名迎江区、大观区。

1961年1、芜湖市设马塘、四褐山和裕溪口3区,环城、长街2区合设镜湖区。

值得收藏的安徽省(地形地貌+行政+农业划分)地图

值得收藏的安徽省(地形地貌+行政+农业划分)地图

值得收藏的安徽省(地形地貌+行政+农业划分)地图
安徽位于华东腹地,跨长江、淮河中下游,分别与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河南相邻。

安徽省地形地貌图
全省分为淮北、江淮和江南三个区域,自北向南依次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大别山区、长江沿岸平原和皖南丘陵山区,其中巢湖为安
徽最大的湖泊。

行政划分图
行政划分上总共有合肥市、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蚌埠市、阜阳市、淮南市、滁州市、六安市、马鞍山市、芜湖市、宣城市、铜陵市、池州市、安庆市、黄山市16个城市,其中合肥为安徽省会,位于安徽省的中心。

农业发展战略格局
主要的农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大豆、油菜、棉花、茶叶,长江沿岸是畜禽和水产的养殖基地。

整体来说安徽的地理位置位于中国南北分界线上,皖南和皖北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差异还体现在地形上,皖北主要以平原为主,皖南主要以丘陵为主。

甘肃、安徽行政区划

甘肃、安徽行政区划

池州市 六安市 亳州市
贵池区 金安区 裕安区 谯城区
县(自治州) 自治州) 长丰县(水湖镇) 肥东县(店埠镇) 肥西县 (上派镇) 凤台县(城关镇 濉溪县(濉溪镇) 芜湖县 南陵县(城关镇) 繁昌县(城关镇) 铜陵县(城关镇) 怀远县(城关镇) 固镇县(固镇) 五河县 (城关镇) 当涂县(城关镇)
宿松县(孚玉镇) 枞阳县 怀宁县(高河镇) 岳西县(天堂镇) 望江县 (枞阳镇) 太湖县(晋熙镇) (雷阳镇) 潜山县(梅城镇)
(合作市) 临夏回族 临夏市 自治州 (临夏市)
安徽省行政区划
省会:合肥市 全省总计:17个地级市 4 4个市辖区 5个县级市 5 6个县
地级市 合肥市 淮南市 淮北市 芜湖市 铜陵市 蚌埠市 马鞍山市 安庆市 桐城市
区、市(自治州) 自治州) 东市区 中市区 西市区 郊区 田家庵区 大通区 谢家集区 八 公山区 潘集区 相山区 杜集区 烈山区 镜湖区 新芜区 马塘区 鸠江区 铜官山区 狮子山区 郊区 东市区 西市区 中市区 郊区 花山区 雨山区 金家庄区 迎江区 大观区 郊区
全国行政区划示意图
甘肃 安徽
陕西力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甘肃省行政区划
(省会:兰州市) 省会:兰州市) 全省总计: 11个市辖区 全省总计:6个地级市 6个地区 2个自治州 11个市辖区 8个县级市 总计 60个县 60个县 7个自治县
地级市 兰州市 金昌市 白银市 天水市
区、市(自治州) 自治州) 城关区 七里河区 西固区 安宁区 红古区 金川区 白银区 平川区 秦城区 北道区
地级市 黄山市 滁州市 阜阳市 宿州市 巢湖市 宣城市
区、市(自治州) 自治州) 屯溪区 黄山区 徽州区 琅琊区 南谯区 颍州区 颍东区 颍泉区 埇桥区 居巢区 宣州区

第一章安徽地理起源与沿革

第一章安徽地理起源与沿革

1第一章 安徽省地理起源“安徽”作为区域名称,始于清朝顺治年间,源自安庆与徽州两府地名。

清康熙元年(1662年)设安徽巡抚,辖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5府及广德直隶州。

清康熙六年(1667年)建安徽省。

其区域范围经反复变动。

正确认识安徽省地理环境与资源的关系,科学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第一节 安徽省地理位置从纬向看,安徽省位于中国东部;从经向看则位于中部,属中国东部的内陆省份,四周分别与浙江、江苏、山东、河南、湖北和江西为邻,如图1-1所示。

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都具有过渡性特征。

图1-1 安徽地理位置和交通图一、经纬度位置及其意义安徽省的经纬度位置114°54′E~119°39′E和29°23′N~34°39′N之间。

32°N纬线经过安徽省中部合肥—南京一线,30°N纬线经过皖南绩溪—东至—宿松一线。

34°N纬线经过淮北—亳州一线。

116°E和118°E经线自北向南分别穿过安徽省西部和东部。

安徽省最东端在苏浙皖三省交界附近的广德县新杭镇横山。

最西端在临泉县庙岔镇,与河南新蔡县相连。

东西经度相差4°45′。

最南端在休宁县南部岭南镇,是赣浙皖三省交界之地。

最北端在安徽砀山县北部的刘暗楼镇,是苏鲁皖三省交界之地。

南北纬相差5°16′。

地球上中纬度地理环境的纬向变化明显。

安徽南北跨纬度虽然不大,但南北地理环境差异较大。

一方面是气候的过渡性明显,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

自然景观也具有过渡性特色。

地带性土壤由南部的红壤过渡到北部的棕壤,江淮之间为具有过渡特色的黄棕壤。

地带性植被由南部的常绿阔叶林过渡到北部的落叶阔叶林。

另一方面是南北地貌的差异。

两种差异迭加的结果,形成了皖南与皖北在经济水平、文化景观和民情风俗等诸方面的显著差异。

南方的农业生产具有水田农业特色,而北方是以种植冬小麦、棉花为主的旱地农业。

中国地理之行政地理第18篇:安徽地级市和部分县分布图

中国地理之行政地理第18篇:安徽地级市和部分县分布图

中国地理之行政地理第18篇:安徽地级市和部分县分布图这是中国地理第26篇,行政地理第18篇。

安徽省位于华东中西部,北部是山东,东部是江苏和浙江,南部是江西,西部是湖北和河南。

淮河从河南进入安徽六安阜阳之间,经过淮南,到蚌埠,再进入江苏。

长江从湖北进入安徽安庆和池州之间,经过铜陵,到芜湖和马鞍山,再进入江苏。

截至2017年底,安徽省下辖16个省辖市,7个县级市,54个县,44个市辖区。

总体分布图:分为安徽北部的淮河平原(六安北部,淮南,蚌埠,阜阳,淮北,宿州),属于华北平原的一部分;中南部的皖中沿江平原(安庆、池州、铜陵、芜湖、宣城北部、马鞍山,滁州南部),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中部的江淮丘陵(六安东南部,滁州北部,合肥),是长江和淮河分水岭;西部的皖西大别山区(六安西南部,安庆北部),由大别山构成;南部的皖南山地(池州和宣城南部,黄山),由九华山,黄山,白际山构成。

省名由来:安徽建省于清朝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省名取当时安庆府(现安庆)、徽州府两府首字合成,古徽州是现在的黄山四县(歙县,黟县,祁门,休宁),宣城绩溪县,江西上饶婺源共六县组成。

简称:皖。

皖来源于古皖国,古皖国在春秋之前就出现了,主要在今天的安庆潜山市境内,国都就是潜山市。

皖山就是潜山市境内的天柱山。

皖江指的是长江安徽段,狭义的皖江地区指的是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六市。

这里主要介绍地级市和部分县。

▲中国行政地图▲安徽行政地图1▲安徽行政地图2▲安徽地形地图1.宿州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北部是山东,东部是江苏,西部是河南,是鲁豫苏皖四省交界处。

宿州号称云都,拥有中国华东地区最大的云计算数据中心。

是CG 动画集群渲染基地,中国5大量子通信节点城市之一。

宿州市辖区位于宿州中南部;宿州从西北到东南分别是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宿州市辖区在灵璧和萧县之间;砀山县位于宿州最北部,也是安徽省最北部,地处鲁豫苏皖四省交界处,砀山生产梨,号称梨都;萧县位于宿州北部,地处苏皖豫三省交界处;灵璧县是楚汉垓下之围所在地,所以也叫霸王城。

矢量可编辑地图信息图表PPT模板22

矢量可编辑地图信息图表PPT模板22

东至县
池州市
贵池区
青阳县
石台县
池州市地图
MAP OF THE CHIZHOU
池州,简称池,别名秋浦,安徽省地级市, 是长江南岸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长三角城市 群成员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也是安徽 省“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 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 区核心区域,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 山所在地。
新疆 西藏
黑龙江
吉林
甘肃 青海
四川 云南
辽宁
内蒙古
北京
天津
河北
宁 夏
山西
山东
陕西
河南
江苏
重庆
湖北
安徽
上海
浙江
贵州
湖南
江西 福建
广西
广东
钓鱼岛
台 湾
海南
香港 澳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
中国地图PPT
MAP OF THE CHINA
【选中地图】-【右键】-【组合】-【取消组合】,可对地图进行任意的拆分
南海诸岛
相山区
杜集区
淮北市 烈山区
濉溪县
淮北市地图
MAP OF THE HUAIBEI
淮北,简称“淮”,古称相城。安徽省地 级市,安徽省东北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国家重 要的能源城市。位于安徽省北部,地处苏鲁豫 皖四省交界处,北接萧县,南临蒙城,东与宿 州毗邻,西连涡阳县和河南永城市。南北长150 千米,东西宽50千米,总面积2802平方千米。 2020年总人口216.5万人。辖相山区、杜集区、 烈山区3个市辖区、和濉溪县1个县。市政府驻 相山区。
凤台县
潘集区
八公山区

安徽省16地市行政区划

安徽省16地市行政区划
花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雨山区、博望区
当涂县、含山县、和县
6
淮北市
杜集区、相山区、烈山区
濉溪县
7
铜陵市
铜官山区、狮子山区、郊区
铜陵县
8
安庆市
迎江区、大观区、宜秀区
怀宁县、枞阳县、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岳西县
桐城市
9
黄山市
屯溪区、黄山区、徽州区
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
10
滁州市
琅琊区、南谯区
来安县、全椒县、定远县、凤阳县
宁国市
安徽省
1
合肥市
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高新区、经开区、政务区
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庐江县
巢湖市
2
芜湖市
镜湖区、弋江区、鸠江区、三山区
芜湖县、繁昌县、南陵县、无为县
3
蚌埠市
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
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
4
淮南市
大通区、田家庵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潘集区
凤台县
5
马鞍山
天长市、明光市
11
阜阳市
颍州区、颍东区、颍泉区
临泉县、太和县、阜南县、颍上县
界首市
12
宿州市
埇桥区
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
13
亳州市
谯城区
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
14
六安市
金安区、裕安区
寿县、霍邱县、舒城县、金寨县、霍山县
15
池州市
贵池区
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
16
宣城市
宣州区
郎溪县、广德县、泾县、绩溪县、旌德县

安徽省行政区划及区划地图

安徽省行政区划及区划地图

安徽省行政区划及区划地图
安徽,简称皖,省会合肥市。

面积13万多平方千米,人口5986万(2000年)。

总 计17地级市 44市辖区 5县级市 56县
合 肥 市庐阳区 瑶海区 蜀山区 包河区 长丰县 肥东县 肥西县
芜 湖 市镜湖区 新芜区 马塘区 鸠江区 芜湖县 南陵县 繁昌县
蚌 埠 市中市区 东市区 西市区 郊区 怀远县 固镇县 五河县
淮 南 市田家庵区 大通区 谢家集区 八公山区潘集区 凤台县
马鞍山市雨山区 花山区 金家庄区 当涂县
淮 北 市相山区 杜集区 烈山区 濉溪县
铜 陵 市铜官山区 狮子山区 郊区 铜陵县
安 庆 市迎江区 大观区 郊区
桐城市
宿松县 枞阳县 太湖县 怀宁县岳西县 望江县 潜山县
黄 山 市屯溪区 黄山区 徽州区
休宁县 歙县 祁门县 黟县
滁 州 市琅琊区 南谯区
天长市 明光市
全椒县 来安县 定远县 凤阳县
阜 阳 市颖州区 颖东区 颖泉区
界首市
临泉县 颖上县 阜南县 太和县
宿 州 市埇桥区
萧县 泗县 砀山县 灵璧县
巢 湖 市居巢区
含山县 无为县 庐江县 和县
六 安 市金安区 裕安区
寿县 霍山县 霍邱县 舒城县金寨县
亳 州 市谯城区
利辛县 涡阳县 蒙城县
池 州 市贵池区
东至县 石台县 青阳县
宣 城 市宣州区
宁国市
广德县 郎溪县 泾县 旌德县绩溪县。

安徽

安徽

安徽安徽行政区划图我的家乡安徽,中华人民共和国东部的省份,简称“皖”,省会合肥市。

公元1667年因清代江南省(明代南直隶)东西分置而建省。

省名取自安庆府、徽州府(今黄山市)首字。

中华民国沿袭清代建置,仍置安徽省。

对日战争期间曾分置皖北行政公署、皖南行政公署。

1949年,以长江为界分设皖北人民行政公署、皖南人民行政公署。

1952年,重建安徽省。

全省面积居华东第3位,全国第22位。

灵秀而繁盛的合肥市[1]安徽省位于中国东南部,是华东地区跨江近海的内陆省份,境内山河秀丽、人文荟萃、稻香鱼肥、江河密布。

五大淡水湖中的巢湖横卧江淮,素为长江下游、淮河两岸的“鱼米之乡”。

安徽跨长江下游、淮河中游,长江流经安徽段俗称“八百里皖江”,以长江、淮河为界,形成了淮北、江淮、江南三大地域。

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河南。

全省面积居华东第3位,全国第22位。

其中:淮河流域6.7万平方公里,长江流域6.6万平方公里,新芜湖长江大桥安江流域0.65万平方公里。

省内地形呈现多样性,全省分为五个自然区域: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西大别山区、长江下游平原区以及皖南山区。

长江流经安徽中南部,境内全长416公里,淮河流经安徽北部,境内全长430公里。

2011年8月22日,安徽省宣布撤销地级巢湖市,并对原地级巢湖市所辖的一区四县行政区划进行相应调整,分别划归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管辖。

此次撤销的地级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濒临长江,因第五大淡水湖巢湖得名,下辖庐江、无为、和县、含山四县和居巢区。

水墨徽州根据国务院国函[2011]84号“关于同意安徽省撤销地级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的批复”,撤销地级巢湖市。

撤销原地级巢湖市居巢区,设立县级巢湖市。

以原居巢区的行政区域作为新设的县级巢湖市的行政区域。

新设的县级巢湖市由安徽省直辖,合肥市代管。

原地级巢湖市管辖的庐江县划归合肥市管辖;无为县划归芜湖市管辖;和县的沈巷镇划归芜湖市鸠江区管辖;含山县、和县(不含沈巷镇)划归马鞍山市管辖。

安徽区域地理

安徽区域地理

安徽地图安徽,简称“皖”,为中国内陆省份,地理上属于华东地区,经济上属于中国中部经济区;兼跨长江、淮河,是国内南北地理交汇过渡地带。

距东海约300公里,属近海内陆地区。

省会合肥市,清朝后期和民国时期安庆曾为省会。

别名:皖行政区类别:省所属地区:中国下辖地区:17地级市,5县级市,56县政府驻地:合肥地理位置:华东腹地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人口:6740.8万(2008年末)方言:北方官话、吴语、徽语气候条件: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型气候著名景点:黄山,九华山,天柱山,西递,宏村,凤阳明皇陵,太极洞省树:黄山松(迎客松)省花:黄山杜鹃省鸟:灰喜鹊著名高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理位置安徽位于中国东南部,是我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以长江为界,形成了皖南皖北两大地域。

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

全省面积居华东第3位,全国第22位。

其中:淮河流域6.7万平方公里,长江流域6.6万平方公里,新安江流域0.65万平方公里。

省名由来安徽于公元1667年(清康熙六年)始建省(原江南省分为安徽,江苏两省),因最初江南左布政使司地辖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庐州、凤阳七府,及滁、和、广(德)三州,官方文书便简称为“安徽宁池太庐凤滁和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其后又成为“安徽布政使司”,最后从安庆[3]、徽州[4]各取两个首字,简称“安徽”。

安徽地名由此出。

东周时期安庆是古皖国所在地,“皖”为“美好”之意,“皖山皖水”意为“锦绣河山”,安徽省简称“皖”即由此而来。

历史背景安徽省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在繁昌县人字洞发现距今约250万年前人类活动遗址。

在和县龙潭洞发掘的三、四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和县猿人”遗址,表明远古时期已有人类生息繁衍在安徽这块土地上。

亳州在商代曾为成汤之都,古寿春(今寿县)在春秋战国时曾为楚国首都。

安徽气候安徽地处中纬度地带,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理环境的综合影响下,安徽属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型气候。

安徽省行政区域划分图 从市到镇 超值

安徽省行政区域划分图 从市到镇 超值

祁门县 琅琊区 南谯区
小路口镇 金字牌镇 平里镇 历口镇 闪里镇 安凌镇 大坦乡 凫峰乡 柏溪乡 塔坊乡 祁红乡 溶口乡 芦溪乡 渚口乡 古溪乡 新安乡 箬坑乡 琅琊街道 东门街道 西门街道 南门街道 北门街道 清流街道 扬子街道 凤凰街道办事处(滁州 市开发区) 南谯街道 乌衣镇 沙河镇 章广镇 黄泥岗镇 珠龙镇 大柳镇 腰铺镇 大王镇 黄圩乡 汪郢乡 花山乡 城郊乡 施集乡 三官集乡
怀宁县
枞阳县 潜山县
平山镇 腊树镇 洪铺镇 江镇镇 凉亭乡 石镜乡 秀山乡 清河乡 雷埠乡 枞阳镇 Ou山镇 汤沟镇 老洲镇 陈瑶湖镇 周潭镇 横埠镇 项铺镇 钱桥镇 麒麟镇 义津镇 浮山镇 官埠桥镇 铁铜乡 凤仪乡 长沙乡 钱铺乡 金社乡 白梅乡 白湖乡 会宫乡 雨坛乡 梅城镇 源潭镇 余井镇 王河镇 黄铺镇 槎水镇 水吼镇 官庄镇 黄泥镇
五松镇
顺安镇
钟鸣镇
铜陵县
天门镇 老洲乡
东联乡
西联乡
铜陵县
迎江区 大观区 宜秀区 怀宁县
胥坝乡 宜城路街道 新河路街道 华中路街道 人民路街道 孝肃路街道 建设路街道 老峰镇 龙狮桥乡 长风乡 新洲乡 德宽路街道 玉琳路街道 龙山路街道 菱湖街道 集贤路街道 石化路街道 花亭路街道 海口镇 十里乡 山口乡 皖河农场 大桥街道 菱北街道 大龙山镇 杨桥镇 罗岭镇 白泽湖乡 五横乡 高河镇 石牌镇 月山镇 马庙镇 金拱镇 茶岭镇 公岭镇 黄墩镇 三桥镇 小市镇 黄龙镇
芜湖市
弋江区 鸠江区 三山区 芜湖县 繁昌县 南陵县
长江大桥综合经济开发 区(虚拟) 弋江桥街道 中山南路街道 利民路街道 马塘街道 鲁港街道 火龙岗镇 虚拟街道 四褐山街道 裕溪口街道 官陡街道 湾里街道 清水街道 经济技术开发区 鸠江开发区 三山街道 保定街道 龙湖街道 峨桥镇 湾沚镇 六郎镇 陶辛镇 方村镇 红杨镇 花桥镇 繁阳镇 荻港镇 孙村镇 平铺镇 新港 峨山乡 籍山镇 许镇镇 弋江镇 三里镇 何湾镇 工山镇 烟墩镇 家发镇 东风街道

安徽省行政区划及区划地图

安徽省行政区划及区划地图

安徽省行政区划及区划地图
安徽,简称皖,省会合肥市。

面积13万多平方千米,人口5986万(2000年)。

总 计17地级市 44市辖区 5县级市 56县
合 肥 市庐阳区 瑶海区 蜀山区 包河区 长丰县 肥东县 肥西县
芜 湖 市镜湖区 新芜区 马塘区 鸠江区 芜湖县 南陵县 繁昌县
蚌 埠 市中市区 东市区 西市区 郊区 怀远县 固镇县 五河县
淮 南 市田家庵区 大通区 谢家集区 八公山区潘集区 凤台县
马鞍山市雨山区 花山区 金家庄区 当涂县
淮 北 市相山区 杜集区 烈山区 濉溪县
铜 陵 市铜官山区 狮子山区 郊区 铜陵县
安 庆 市迎江区 大观区 郊区
桐城市
宿松县 枞阳县 太湖县 怀宁县岳西县 望江县 潜山县
黄 山 市屯溪区 黄山区 徽州区
休宁县 歙县 祁门县 黟县
滁 州 市琅琊区 南谯区
天长市 明光市
全椒县 来安县 定远县 凤阳县
阜 阳 市颖州区 颖东区 颖泉区
界首市
临泉县 颖上县 阜南县 太和县
宿 州 市埇桥区
萧县 泗县 砀山县 灵璧县
巢 湖 市居巢区
含山县 无为县 庐江县 和县
六 安 市金安区 裕安区
寿县 霍山县 霍邱县 舒城县金寨县
亳 州 市谯城区
利辛县 涡阳县 蒙城县
池 州 市贵池区
东至县 石台县 青阳县
宣 城 市宣州区
宁国市
广德县 郎溪县 泾县 旌德县绩溪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历代行政区划图
安徽历代行政区划
安徽历史悠久,早在二、三十万年以前就有人类生活在这块土地上。

原始社会晚期,生活在今皖中、皖西和皖北的居民属夷族系统,皖南大部分地区为越族栖息地,大别山以南靠湖北、江西长江沿岸属三苗族。

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
夏商见于史籍的有涂山、南巢、六、英、虎方、林方、人方。

西周王朝在今皖西北分封一些小国,如焦、夷、沈、胡等,而以东仍是分散的氏族部落方国。

春秋大国争霸,这些封国和方国先后沦为吴、越、楚所有。

战国后期,安徽全境并归强楚,楚畏秦逼,亦由湖北辗转迁都至今寿县。

秦灭六国,推行郡县制,涉及今安徽的有九江郡、泗水郡、砀郡、颍川郡、会稽(吴)郡,
可考的县有25个。

东、西汉时期
西汉初,郡县制与封国制并行,安徽郡县分隶淮南、荆、淮阳、梁等国。

景帝为加强中央集权,众建诸侯而小其国,王侯食邑略如郡县。

武帝设十三部刺史,安徽分属扬、豫、徐三州。

扬州辖丹阳、九江、庐江3郡和六安国,徐州辖临淮郡、楚国,豫州辖沛、汝南两郡和梁国,共74县。

东汉沿袭西汉旧制,稍作调整而已,扬州辖丹阳、九江、庐江3郡,豫州辖汝南郡、陈国、沛国、梁国,徐州辖彭城国、下邳国,共69县。

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安徽为魏、吴分割。

魏属豫州辖安丰、汝南、谯3郡和梁国、沛国,徐州辖下邳郡、彭城国,扬州辖庐江、淮南两郡,置39县。

吴属扬州辖丹阳、新都、庐江3郡,置19县。

西晋安徽仍属扬、徐、豫三州。

扬州辖淮南、庐江、丹阳、宣城、新安5郡;徐州辖临淮郡、彭城国、下邳国;豫州辖汝阴、安丰两郡和沛国、谯国、梁国。

共设74县。

东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频繁,建制置废无常,地方归属不定,加之侨置郡县,因此安徽区划比较混乱。

隋朝时期
隋罢郡为州,以州统县,先后设颍、亳、宋、陈、徐、仁、寿、庐、熙、和、濠、滁、扬、蒋、宣、歙等17州,辖55县。

大业初,复汉制,安徽分属扬、豫、徐三州。

徐州领彭城、下邳2郡,豫州领梁、谯、汝阴、淮阳4郡,扬州领淮南、庐江、同安、历阳、江都、钟离、丹阳、宣城、新安9郡。

共56县。

唐朝时期
唐贞观元年,实行道、州(郡)、县三级管理,安徽为河南、淮南、江南三道分领,共设44县。

中唐时期,安徽分属河南、淮南、江南东、江南西四道。

河南道领颍、亳、宋、徐、泗5州,淮南道领扬、滁、濠、寿、庐、和、舒7州,江南东道先后领歙、日升2州,江南西道先后领宣、池2州。

晚唐安徽境内有4个节镇。

宣武军治宋州,领亳、颍、宋3州;武宁军辖徐、宿、濠、
泗4州;淮南节度使抚有扬、滁、寿、庐、和、舒、光、黄8州;宁国军有宣、歙、池3州。

五代十国时期
五代十国时期,淮北地区先后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所据,江淮、江南地区先后为吴国、南唐所据,行政区划制度仍循唐末藩镇、州、县制。

宋朝时期
北宋立国,实行路、府(州)、县(军、监)三级制,安徽分属5个路。

京东西路辖单、徐2州,京西北路辖颍州,淮南东路辖亳、宿、泗、扬、
滁5州,淮南西路辖庐、和、舒、濠4州和六安、无为2军及寿春1府,江南东路辖宣、歙(徽)、池、太平4州和广德1军。

共计62县,2监。

元朝时期
元朝实行省、路(府、直隶州)、散州(军)、县四级制,行政区划繁复,隶属关系混乱多变。

安徽分属3个行省:中书省领济宁路,辖境内1县;河南行省领归德府(辖徐、宿、亳3州)、汝宁府(辖颍州)、庐州路(辖无为、六安、和州3州)、安丰路(辖濠州)、安庆路(直管6县)、扬州路(辖滁州)、淮安路(辖泗州);江浙行省领宁国路(直管6县)、徽州路(直管5县和婺源州)、太平路(直管3县)、池州路(直管6县)、广德路(直管2县)。

共计60个县。

明朝时期
明朝实行三级区划,南北直隶和布政使司为一级区划,府、直隶州(厅)为二级区划,散州、县(厅)为三级区划。

安徽属南直隶西部地区,设凤阳、庐州、安庆、太平、池州、宁国、徽州7府,及徐州、滁州、和州、广德4直隶州。

共置49个县,7个散州。

清朝时期
清朝初期,改南直隶为江南省,二、三级区划仍袭明制。

清顺治十八年,江南省划为左、右两藩分片治理。

康熙四年,调整左、右藩辖区,奠定了安徽、江苏两省的疆域。

康熙六年正式建省,
取安庆府和徽州府首字合成为省名。

乾隆二十五年,定安庆为省垣,健全了省级三司衙门。

同治四年,析为三道:凤颍六泗道领2府2直隶州,共19县(州)。

凤阳府、安庆府、徽州府辖、池州府、广德直隶州。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实行省、道、县三级制。

安庆道辖怀宁、桐城、太湖、望江、合肥、庐江、舒城、巢县、无为、和县、含山、六安等16县,芜湖道辖当涂、宣城、南陵、泾县、太平、旌德、宁国、歙县、休宁、祁门、绩溪、贵池、铜陵、石埭、东流、至德、青阳、广德、黟县、婺源等22县,淮泗道辖怀远、灵璧、寿县、宿县、阜阳、颍上、太和、霍邱、蒙城、涡阳、亳县、泗县、五河、盱眙、天长、滁县、全椒、来安等21县。

共59县。

新中国时期
1949年5月,中共成立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和皖南人民行政公署。

建国后,1952年8月,撤销皖北、皖南行署,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省会设在合肥。

今安徽省共辖17地级市,44市辖区,5县级市,56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