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练习题

合集下载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的成因》综合训练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的成因》综合训练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的成因》综合训一、选择题1.同样条件下,温度越低,水蒸气凝结的速度()。

A.越快B.减缓C.不变2.冬季的早晨,在树叶上、瓦片上看到一些冰晶,人们把它叫做()。

A.霜B.露C.雹3.下列()是在气温急剧降低到0。

C以下才能形成的。

A.露B.雨C.霜4.关于水循环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上升到空中B.空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C.海洋的水不是淡水,所以不会进入水循环中5.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的条件是()oA.受热B.遇冷C.常温6.自然界中的水会在地球表面和天空中不断地往更运动,形成()。

A.水运动B.水循环C.水流动7.“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描述的自然现象不包括()。

A.云B.雾C.雪8.水的三态变化取决于温度的变化。

这句话()oA.正确B.错误C.无法判断二、填空题9.雾和云的形成是空气中的遇冷变成,云就是中的雾。

10.在半山腰,当云飘过来时,身处其中的人感觉它是,而在山脚下的人会认为它是O11.江河湖海里的水通过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形成云、雾、露、霜,云层里的小水珠遇冷形成雨、雪、冰雹等各种天气现象。

通过下雨、下雪,这些水又回到江河湖海中,这样就构成了水在自然界的O12.水在平常温度下,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失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作o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叫作O13.雨是空气中的受冷成小水滴,小水滴聚集在一起降落形成的。

14.水在平常温度下,会慢慢变成散失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作C15.各种各样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雾、露、霜等的形成都与自然界中的有关。

16.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天气现象的形成都与有关。

三、判断题17.露的形成在O摄氏度以下。

()18.《诗经》中“策葭苍苍,白露为霜”指的是立冬节气。

()19.空中有云时不一定会下雨,下雨时空中一定有云。

()20.雨和雪都是自然现象,人类的行为不能影响天气变化。

()21.冰雹产生于强对流天气。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练习题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练习题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练习题1、我们的⽣长发育⼀、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不属于遗传现象的是( ).A.⼦⼥的⼀些形态特征与⽗母相似B.⽺和⽜吃同种草,⼩⽺长成⼤⽺,⼩⽜长成⼤⽜C.- 猪⽣九⼦,连母⼗个样D.种⽔稻得⽔稻,种⽟⽶得⽟⽶2.⼦⼥与⽗母在外貌特征、⽪肤颜⾊、个⼦⾼矮上存在⼀定差异的原因是( )A.遗传B.变异C.⾃然选择D.⼈⼯选择⼆、判断题。

1.动物有遗传与变异现象,植物没有这两种现象。

( )2.双胞胎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3.从幼⼉园到现在,我们的⾝体在不断长⾼⽽且会⼀直持续到⽼。

( )4.“龙⽣龙,风⽣风,⽼⿏的⼉⼦会打洞。

”这说的是遗传现象。

( )三、填空题。

1.⼈的⼀⽣要经过( )期、( )期、( )期.( )期、( )期五个阶段.⽬前,你正处在( )期。

2.我们发现⾃⼰与爸爸或者妈妈在形态特征等⽅⾯有相似的地⽅,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 )3.⽗母与⼦⼥、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着⼀定差异的现象,是⼀种( )现象。

4.()和( )现象是⽣物的特性之⼀影响⽣物的⽣长与繁殖。

5.“种⽠得⽠,种⾖得⾖”说的是⼀种( )现象:“⼀树结果,酸甜各异”说的是⼀种( )现象,四,1.男⽣和⼥⽣⽣长发育的速度是不同的,在( )岁以前,男、⼥⽣的增长速度相似,从( )岁到( )岁,⼥⽣的平均⾝⾼、体重都超过男⽣,2.男、⼥⽣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每年的⾝⾼、体重都在发⽣变化,⼥⽣在()岁到( )岁之间每年的变化速度加快。

3.从( )岁以后,男⽣的平均⾝⾼、体重超过⼥⽣。

2⼀、填空题。

1.地球上陆地的⾯积⼤约为( )万平⽅千⽶,我们居住在( )洲,约有( )万平⽅千⽶的陆地⾯积,陆地⾯积最⼩的是( )洲,约有( )万平⽅千⽶。

2.地球上的海洋⾯积约为( )万平⽅千⽶,其中⾯积最⼤的是( )洋,约有(万平⽅千⽶,( )洋⾯积最⼩。

3.地球的表⾯积约为( )亿平⽅千⽶,其中陆地⾯积约占( )%,海洋⾯积约占( )%。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题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题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一、选择题1.水的沸腾是由于: A. 火热 B. 冷热 C. 加热 D. 变冷2.天空为蓝色的原因是: A. 太阳光的颜色是蓝色 B. 太阳光的颜色是红色 C. 太阳光的颜色是黄色 D. 太阳光的颜色是彩色3.地震发生时会出现的现象是: A. 土地移动 B. 路面裂缝 C. 房屋倒塌 D. 所有选项都是4.下列现象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矿泉水 B. 石膏 C. 食盐 D. 过滤纸5.下列不属于生活中的推,倒,摩擦的现象是: A. 滑冰 B. 摩擦着火 C. 摩擦使物体减速 D. 铅笔削尖二、填空题1.雨天时,将带电的塑料袋贴在墙上,能吸引细小的纸屑飞到塑料袋上,这是由于________作用产生的。

2.将铁板放在旁边烤火,烤火熄灭则铁板发生的是________现象。

3.焰火在天空中燃烧时,会散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这是因为不同物质燃烧产生的________不同。

4.垃圾场混合的废品中,通过________方法可以将可回收垃圾分类。

5.运动员将手中的石块放在地上用力推,石块产生了________摩擦力。

三、简答题1.解释电磁铁的原理,并举例说明。

2.通过实验,说明空气对火焰的影响。

3.请分别举例说明混合物和纯净物。

4.简述露点的概念,并解释为什么杯子上面有水珠?5.介绍一个你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推,倒,摩擦的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第二单元:物质的三态变化一、选择题1.用篮球上方的湿手挥几下,球上的水会: A. 完全消失 B. 部分消失 C. 不会消失 D. 球上无水2.在冬天里,为什么长时间开着的水龙头会结冰? A. 气温降低 B. 水温降低 C. 水压降低 D. 上述选项都是3.冰块熔化后为水,这是由于: A. 冰变重了 B. 水变深了 C. 温度升高 D. 内聚力增加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物质固体形态的是: A. 冰淇淋 B. 纸张 C. 蓝天 D. 铅封5.将汽水放在冷冻室中冻结,其变化过程是: A. 气→液→固 B. 液→固→气 C. 固→液→气 D. 气→固→液二、填空题1.融化和凝固是物质从________态到________态或从________态到________态的变化。

最新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题(附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最新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题(附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最新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题(附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一、单项选择(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涂黑,每题1分,共27分)1、小红的奶奶为了防止她家的铁桶生锈,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涂一层防锈漆B、浸泡在水里C、在铁桶表层刷点儿植物油。

2、下列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A、冬天了,河水结成冰了B、弹簧被拉长了C、木条被烧成木炭3、下列几种植物属于草本植物的是( )。

A、松树B、茄子C、香樟树4、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A、根B、花瓣C、叶绿体5、下列关于动物的天敌,表述错误的是( )。

A、老鼠的天敌是蛇B、蛇的天敌是老鹰C、老鹰的天敌是狮子6、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 )。

A、二氧化碳和水B、淀粉和氧气C、二氧化碳和氧气7、科学家通过更多的实验发现,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

现在通过精准测量知道,空气体积中,占比最多的是( )。

A、氧气B、氮气C、其他气体8、很轻,很薄,阳光可以照过的云是( )。

A、卷积云B、卷云C、高积云9、下列形成变化温度最低的是( )。

A、露的形成B、霜的形成C、雾的形成10、人类利用动物粪便制造沼气发电的做法都是( ) 的应用。

A、风能B、地热能C、生物质能11、下列做法中,可以加快湿衣服晾干速度的是( )。

A、将湿衣服展开放在太阳下晒B、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处C、以上两种都可以12、海洋里的可燃冰分布在( )。

A、浅海的盆地B、1000 米以下的深海海沉积物中C、海洋中的任何地方13、目前,我国大规模发展植物工厂的主要限制条件是( )。

A、市场狭小B、劳动力昂贵C、投资过大14、铁钉在装有以下物质的瓶子中生锈比较快的是( )。

A、水B、空气C、油15、为了保护自然资源,以下哪些事情,是我们应该做的()。

①坚决不买,不吃野生动物②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利用③节约用水,少用或不用塑料袋④双面用纸,少用塑料袋A、①④B、②③C、①②③④16、植物工厂充分应用了现代农业、生物科技和信息技术等手段,因而它是一种()。

小学科学人教鄂科版六年级上册期末练习题(2022秋)(附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人教鄂科版六年级上册期末练习题(2022秋)(附参考答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练习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选择题。

(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属于植物分类学家的是()。

A.达尔文(英国)B.拉瓦锡(法国)C.林奈(瑞典)D.门捷列夫(俄国)2.下列关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能为植物自身制造养分。

B.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要消耗氧气。

C.没有光合作用就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

D.叶子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3.下列环境中最容易生锈的是()。

A.封存在沙漠里的飞机。

B.沉入水中的铁皮船。

C.涂上油漆的铁桶。

4.下列几种自然资源中,不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森林资源B.渔业资源C.矿物资源D.水资源5.下列几种现象,属于水的蒸发的是()。

A.几天后,水杯里的水变少了。

B.晾在阳台上的衣服逐渐变干了。

C.湖泊里的水,在阳光照射下变少了。

D.烧水时,锅盖上凝结着小水珠。

6.下图是我国部分省份的人均水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均水量最高的是广西,最低的是天津。

B.四川人均水量达到了3000m³。

C.北方省份的人均水量比南方省份的要少。

D.人均水量的多少与人口数量无关。

7.“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这句诗中反映的天气现象是()。

A.下雨B.下雪C.下露水D.下雾8.海底还有很多珍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海底资源的分布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油和天然气主要分布在浅海的盆地。

B.煤和铁等固体矿产主要分布在近岸海底。

C.可燃冰主要分布在100米以下的深海沉积物中。

D.2000米以下的深海海底盆地中主要分布锰、铁、铜等几十种元素。

9.下列几种动物之间没有吃与被吃关系的是()。

A.青蛙——蚊子B.蚂蚱——稻谷C.犀牛——犀牛鸟D.猫头鹰——老鼠10.下列关于建造“植物工厂”的好处,表述最准确的是()。

①可以节约土地资源②可以实现植物高产③可以减少植物病虫害④可以使蔬菜味道更可口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二、填空题。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综合试题(含答案)2套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综合试题(含答案)2套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综合试题(含答案)班级姓名分数一、我是小法官:判断下列各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小题2分,共20分)()1、与赤道平行的圆周线叫做经线,指东西方向。

()2、地球绕地轴自转和绕太阳公转的方向是一样的,但时间不一样。

()3、成都比北京先看到日出。

()4、不同季节里我们看到不同的星座,星座还可以帮助我们辨认方向。

()5、水结冰的温度是水的冰点,是0℃,水烧开时的温度是水的沸点,通常是100℃。

()6、动物需要过冬,而植物不需要过冬。

()7、只有水才有液态、固态、气态三态变化。

()8、火山喷发既给人类带来危害,也给人类带来益处。

()9、我是双眼皮,我父母一定就是双眼皮。

()10、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古代鱼类化石,这说明这个地方有可能在很久以前是海洋。

二二、我会选:将最佳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前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自己与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这是一种现象。

A、遗传B、变异C、差异()2、当我们看地图的时候,不属于地图的三要素。

A、方向B、比例尺C、地图大小()3、1519年9月,航海家率领一支由5艘帆船、200多人组成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历时三年,回到原出发地,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A、哥白尼B、哥伦布C、麦哲伦()4、我国位于亚洲,属于。

A、东半球B、北半球C、南半球()5、漂亮的卵石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A、河水冲刷B、工人打磨C、阳光暴晒()6、地球上有各种各样的奇特地貌。

如图是。

A 、丹霞地貌B 、冰川地貌C 、海岸地貌( )7、人们经过考察发现,溶洞大多位于 构成的山中。

A 、石灰岩 B 、花岗岩 C 、大理石 ( )8、 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A.、珠江 B 、长江 C 、黄河( )9、 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表面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A 、云贵高原 B 、华北平原 C 、黄土高原 ( )10、人在一天中, 是不会发生明显变化的。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练习题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练习题

1、我们的生长发育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不属于遗传现象的是( ).A.子女的一些形态特征与父母相似B.羊和牛吃同种草,小羊长成大羊,小牛长成大牛C.- 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D.种水稻得水稻,种玉米得玉米2.子女与父母在外貌特征、皮肤颜色、个子高矮上存在一定差异的原因是( )A.遗传B.变异C.自然选择D.人工选择二、判断题。

1.动物有遗传与变异现象,植物没有这两种现象。

( )2.双胞胎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3.从幼儿园到现在,我们的身体在不断长高而且会一直持续到老。

( )4.“龙生龙,风生风,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这说的是遗传现象。

( )三、填空题。

1.人的一生要经过( )期、( )期、( )期.( )期、( )期五个阶段.目前,你正处在( )期。

2.我们发现自己与爸爸或者妈妈在形态特征等方面有相似的地方,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 )3.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的现象,是一种( )现象。

4.()和( )现象是生物的特性之一影响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5.“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的是一种( )现象:“一树结果,酸甜各异”说的是一种( )现象,四,1.男生和女生生长发育的速度是不同的,在( )岁以前,男、女生的增长速度相似,从( )岁到( )岁,女生的平均身高、体重都超过男生,2.男、女生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每年的身高、体重都在发生变化,女生在()岁到( )岁之间每年的变化速度加快。

3.从( )岁以后,男生的平均身高、体重超过女生。

2一、填空题。

1.地球上陆地的面积大约为( )万平方千米,我们居住在( )洲,约有( )万平方千米的陆地面积,陆地面积最小的是( )洲,约有( )万平方千米。

2.地球上的海洋面积约为( )万平方千米,其中面积最大的是( )洋,约有(万平方千米,( )洋面积最小。

3.地球的表面积约为( )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约占( )%,海洋面积约占( )%。

二、判断题。

1.地球是一个以陆地为主的球体。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的成因测试卷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的成因测试卷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的成因测试卷为了帮助您更好地复习天气的成因这一知识点,我们将为您准备一份测试卷。

这份测试卷的内容涵盖了天气的形成、影响天气的因素、气候与人类活动等多个方面。

通过练习这些题目,您可以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查漏补缺,提高对天气的成因的理解和掌握。

一、选择题(请从下列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1. 下列关于天气的描述,正确的是:A. 今天很冷,明天也很冷B. 今天的天气很好,明天的天气也很好C. 今天的天气变化很快D. 今天的天气很晴朗2. 影响天气的主要因素包括:A. 地理位置B. 气候类型C. 大气环流D. 地形地貌3.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天气的因素?A. 风B. 气压C. 气温D. 太阳辐射4. 关于气候的描述,正确的是:A. 气候是某个地区长时间的天气平均状况B. 气候与天气一样,是瞬息万变的C. 气候的形成只受太阳辐射的影响D. 气候是某个地区短时间的天气平均状况5. 下列关于人类活动与天气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 天气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B. 人类活动不能改变天气C. 人类活动可以改变天气状况D. 天气对人类活动没有影响二、填空题(请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 天气的形成主要受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因素的影响。

2. 根据风力的大小,风速可分为______级。

风速在______米/秒以上的风称为强风。

3. ______是气象要素的瞬时值。

气象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五单元《建造“植物工厂”》试题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五单元《建造“植物工厂”》试题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五单元《建造“植物工厂”》试题一、选择题1.被称为“智慧农业”的农业种植技术是()。

A.设施栽培B.植物工厂C.露地栽培2.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光照。

植物工厂可以提供()。

A.人工光源B.营养液C.二氧化碳3.植物工厂的推广优势是()。

A.不受自然条件限制,大面积种植B.采用一些工程技术手段,对农作物生长环境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C.通过计算机和电子传感系统等技术手段对农作物生长环境进行自动控制,实现连续高效生产4.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它们依次是()。

A.植物工厂设施栽培露地栽培B.露地栽培设施栽培植物工厂C.设施栽培露地栽培植物工厂5.“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明生物具有()。

A.遗传性B.变异性C.适应性6.玻璃温室属于()βA.露地栽培B.设施栽培C.植物栽培7.植物工厂可以解决()资源紧缺带来的问题。

A.木B.土地C.资金二、填空题8.植物工厂是一种,充分应用了现代农业、生物科技和信息技术等手段。

9.随着种植技术的发展,人们利用不受自然条件限制且能够实现植物高产的来种植植物。

10.热带雨林的气候炎热,雨水充足,这里的树木一般长得;仙人掌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把变成了刺。

11.自人类开始种植农作物以来,种植方式主要是栽培,可以实现大面积种植。

12.植物工厂既可以应用于,也可以应用于的各个场所。

13.管理人员通过、等终端对植物工厂进行管理。

三、判断题14.植物工厂充分应用了现代农业、生物科技和信息技术等手段,因而它是一种“高效农业()15.没有土壤、雨水等自然因素,植物也能生长,人们可以利用植物工厂来种植植物。

()16.植物工厂与传统农业相比,在空间利用、人工光源、自动流溉,营养液供给等方面优势更大。

()17.塑料大棚属于传统的露地栽培。

()18.露地栽培可以实现大面积种植。

()19.动物从植物中获得能量,植物从土壤中获得能量。

()四、连线题20.连线题露地栽培利用工程技术手段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设施栽培用计算机和电子传感系统进行自动控制植物工厂受自然条件限制五、简答题21.将一盆植物与燃烧的蜡烛一同放进密闭的钟罩内,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你发现了什么?22.植物工厂利用哪些技术手段为植物提供生长需要的条件?23.植物工厂里的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24.在探究阳光对植物获得养分有什么影响时,小明利用银边天竺葵进行实验(如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的成因单元测试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的成因单元测试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的成因单元测试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的成因》单元测试==================一、选择题(请从下列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1. 冬季的早晨,在树叶上、瓦片上看到一些冰晶,人们把它叫做:A. 霜B. 露C. 雹2. 气象谚语是指民间流传的关于预测天气变化的词语。

其中,与云有关的谚语是:A. 雷声大,雨点小B.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C.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3. 同样条件下,温度越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量:A. 越少B. 越多C. 不变4. 在气象学中,通常用一天24小时内的降水量来划分天气,其中小雨是指一天的降水量在:A. 毫米之间B. 5-10毫米之间C. 10-25毫米之间5. 下列关于气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 高空气流运动速度快B. 低空气流运动速度慢C. 在山脉的迎风坡,气流下沉二、填空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中)1. 天气的变化主要由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的变化引起的。

2.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3. 当气温下降到露点以下时,水汽在 __________ 或 __________ 的表面凝结成为露水。

4. 在夏季,白天和夜晚的气温相差较大,这主要是由于白天 __________ 强,夜晚 __________ 强。

5. 在气象学中,按照降水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三、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 请简述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

2. 请说明风向和风速对天气的影响。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答题卡)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答题卡)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涂黑)1、铁在()的条件下容易生锈。

A、有水B、有空气C、水和空气共同存在2、支持蜡烛燃烧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B、氮气C、氧气3、下列变化中,有新物质产生的是()。

A、白糖加热后变色B、蜡烛熔化C、水结冰4、下列植物中,拥有草质茎的是()。

A、油松B、垂柳C、蚕豆5、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主要来自()。

A、水B、光合作用C、土壤6、食物链通常是从()开始。

A、植食动物B、食肉动物C、绿色植物7、水在平常温度下,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失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做()。

A、凝结B、蒸发C、沸腾8、雾一般在()出现。

A、中午B、下午C、午夜至清晨9、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这句话()。

A、正确B、错误C、无法判断10、光合作用除了制造养分外,还能够释放()。

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11、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通过柳树实验认为植物的养分不是来自土壤,而是来自水。

这个结论是()。

A、正确B、错误C、无法判断12、铁和铁锈()同一种物质。

A、是B、不是C、无法判断13、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通过食物链进行,这些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这句话()。

A、正确B、错误C、无法判断14、现代植物分类的主要方法是()。

A、树状分类法B、时间顺序分类法C、二歧分类法15、像风能、水能这一类的自然资源就是()。

A、可再生资源B、不可再生资源C、无法判断16、()是指天然存在的、具有利用价值的自然物。

A、海洋资源B、自然资源C、矿产资源17、没有光合作用,就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

这句话()。

A、正确B、错误C、无法判断18、食物网中的一个链环消失了,对其他生物不会造成影响。

这句话()。

A、正确B、错误C、无法判断19、开始结霜的温度在0℃以上,露形成的温度在0℃以下。

这句话()。

A、正确B、错误C、无法判断20、冰雹产生于()。

A、下雪时B、下雨时C、强对流天气21、云、雾、露、霜都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与习题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与习题

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1我们的生长与发育1、要知道我与去年比较,身体发生了变化,就应该测量我的身高、坐高、体重、头围、脚长、臂长等数据。

2、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我身体变化比较明显的是身高和体重。

3、人在一生中一般要经历婴儿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我们现在处于少年期。

4、孩子与父母在身体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的现象,在生理学上叫做遗传现象。

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在身体形态等方面如果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现象,是一种变异现象。

生物都具有遗传与变异的特性。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5、动物、植物有遗传现象吗?举例说明。

答:都有遗传现象。

如:小猫、小狗、小鸡都分别与它们的爸爸、妈妈形态相似;小麦、稻谷、油菜等植物小的与大的也相似6、三——六年级时,男女同学生长发育有什么特点?答:女生在10岁左右生长发育速度加快,身高逐渐会超过男生。

男生在12岁左右生长发育速度加快,身高逐渐会超过女生。

2地球1、世界上最早提出“地球说”的是古希腊人。

2、人们认识地球经历的过程:居住地中心说——天圆地方说——地球说。

3、1519年9月,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4、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我国属于亚洲,位于东半球或者北半球。

5、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约36106万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70.8%;陆地总面积约14958万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29.2%。

6、想一想有哪些事物或者现象能够说明地球的形状?答:①带有桅杆的船在海面上远远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而离去时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②麦哲伦探险从西班牙出发往西行,最后船只顺利回到西班牙。

③航空照片和卫星照片上地球是球体。

④日食时,太阳遮住的边缘是弧形的。

7、是谁证实了“地圆学说”?他是用什么办法证明的?答:是麦哲伦证实了“地圆学说”?他是用环球航行的办法证明的。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习题集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习题集

六年级上册科学一、填空。

1、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就制定了地球的模型,这就是()。

2、联合国将4月22日定为()3、蒲公英的叶子,白天是()的,到了晚上就是()了。

4、()等许多自然力量能使地球表面的形态发生变化。

5、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现象,是一种()现象。

6、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球,我们称之为()。

7、在不同季节里,我们所能见到的主要星座不一样,春季的主要星座有(狮子座),夏季的主要星座有(天鹅座)。

8、地球半径平均为()。

9、地球仪上纬度指示(东西)方向,经度指示(南北)方向。

10、冰和霜都是固体状态的(水)。

11、地球绕轴自转一周和昼夜交替一次的时间约为(24 )小时。

12、水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态的变化。

13、“板块构造学说”把全球分为(六)大板块。

14、我国位于(亚)洲,属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15、溶洞是奇特的(自然)现象。

16、河流上游的岩石在(水)作用下,变成了河流中下游的河滩下又光又滑的(卵石)。

17、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是(冬季),最热的是(春季)。

18、自己与爸爸妈妈身体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的现象,在生理学上称为(遗传)。

19、率领船队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海家是(麦哲伦)。

20、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

21、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黄土高原)22、当地震发生时,我们不应该(靠近围墙)。

二、判断1、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沿圆形轨道绕太阳运动。

()2、20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3、地球绕轴自转一周约为365天。

()4、星座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5、水有固态、液态、、气态的变化。

()6、与赤道平行的圆周线叫做纬线。

(对)7、江中的沙洲,高原的沟壑都是由于流水的作用形成的。

(对)8、火山爆发会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危害,不会有任何益处。

(错)9、地球绕地轴自转和绕太阳公转的方向一样,但是时间不一样。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练习题第一单元(1课)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练习题第一单元(1课)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练习题第一单元(1课)一、填空题1、要知道我与去年比较,身体发生了变化,就应该测量我的()、()、()、()、()、()等数据。

2、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我身体变化比较明显的是()和()。

3、从统计结果看,我班女生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比男生()和()。

4、观察课本第3页中间图,人在一生中一般要经历(〈又叫〉)、()、()、()和()。

5、自己与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的现象,是一种()现象。

二、问答题1、你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实行过几次体检,一般在哪里检查的?(据实回答)2、说一说你与去年相比,身体还发生了哪些变化?(据实回答)3、你的形态特征等方面与爸爸相似还是与妈妈相似?(据实回答)4、你的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的形态特征与爸爸相似还是与妈妈相似?(据实回答)5、动物、植物有遗传现象吗?举例说明。

(有)、(如小猫、小狗、小鸡都分别与它们的爸爸、妈妈形态相似;小麦、稻谷、油菜等植物小的与大的也相似)一、填空题1、世界上最早提出“地球说”的是()。

2、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认为“天地”就象一个(),地球是(),蛋清、蛋壳就是()。

3、1519年9月,航海家()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4、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和()、()、()、()。

5、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在南北半球上各有一条纬线()叫()。

6、地球最北端的一点叫()。

2014年全国注册建造师考试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计价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7、地图上的颜色表示地形的高低颜色越深的表示地形、地势越()、颜色越浅的表示地形、地势越()。

8、“0-360千米”表示地图上1()的距离,地球上的实际距离为()。

9、我国的首都是(),我省的首府是(),我市的市府是()。

10、地球的表面积约(),半径平均约(),地球赤道周长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练习题第一单元(1课)一、填空题1、要知道我与去年比较,身体发生了变化,就应该测量我的(身高)(括号内为参考答案,下同。

)、(坐高)、(体重)、(头围)、(脚长)、(臂长)等数据。

2、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我身体变化比较明显的是(身高)和(体重)。

3、从统计结果看,我班女生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比男生(高)和(重)。

4、观察课本第3页中间图,人在一生中一般要经历(婴儿期〈又叫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

5、自己与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的现象,是一种(遗传)现象。

二、问答题1、你从三年级到六年级进行过几次体检,一般在哪里检查的?(据实回答)2、说一说你与去年相比,身体还发生了哪些变化?(据实回答)3、你的形态特征等方面与爸爸相似还是与妈妈相似?(据实回答)4、你的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的形态特征与爸爸相似还是与妈妈相似?(据实回答)5、动物、植物有遗传现象吗?举例说明。

(有)、(如小猫、小狗、小鸡都分别与它们的爸爸、妈妈形态相似;小麦、稻谷、油菜等植物小的与大的也相似)第二单元(2——5课)一、填空题1、世界上最早提出“地球说”的是(古希腊人)。

2、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认为“天地”就象一个(鸡蛋),地球是(蛋黄),蛋清、蛋壳就是(“天”)。

3、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4、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州)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赤道),在南北半球上各有一条纬线(虚线)叫(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

6、地球最北端的一点叫(北极)。

7、地图上的颜色表示地形的高低,颜色越深的表示地形、地势越(高)、颜色越浅的表示地形、地势越(低)。

8、“0-360千米”表示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地球上的实际距离为(360千米)。

9、我国的首都是(北京),我省的首府是(武汉),我市的市府是(荆门)。

10、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半径平均约(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11、联合国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

二、问答题1、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哪些艰难历程?(站在地面观察、航海环球观察、到太空中观察等)2、地球表面是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海洋面积大)3、地球陆地上是山多还是平原面积大?(山多)4、在月球上看地球,地球是什么样子的?(象一个蓝色为主的彩色“月亮”)5、从地图上看,我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总的趋势是西高东地)6、我国的地形象什么形状?(象一只雄鸡)7、长江、黄河的源头在哪里?(在青藏高原)8、怎样制作地球档案?(地球的形状、大小、地形、地貌、陆地、海洋、动植物、物产、矿藏、人类和环境等资料)三、技能题1、看课本第9页左上图,为此图写上解说词。

(自由发挥)2、说出制作地球仪的方法。

(参见课本第11页下)3、为了保护地球环境,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自由发挥)第三单元(6-9课)一、填空题1、“太阳中心”学说是(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于1543年在(《天体运行论》)中提出来的。

2、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

3、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天,地球绕轴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

4、地球的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往东)自转。

5、我国大陆最早见到太阳升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绥芬河市),最晚见到太阳升起的地方是(新疆的喀什市)。

6、一天之中,温度最高的时候是(14时)左右,温度最低的时候是早晨(6时)左右。

7、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趋势是早晨6点-下午12点(由低到高),下午12点-早晨6点(由高到低)。

8、太阳照射地面的情况与温度的变化关系是(太阳直射地面,气温高;太阳斜射地面,气温低)。

9、人类一般是白天(工作),夜晚(休息),猫头鹰则是白天(休息),夜晚(工作)。

10、大多数植物是白天(生长)夜晚(休眠)。

二、问答题1、地球绕太阳公转和绕地轴自转时,地轴的北极始终对着哪个方向?(北极星)2、太阳是不是宇宙的中心?(不是,它只是太阳系的中心)3、我国发射的神舟6号载人飞船一天绕地球168圈,那么,飞船上的人一天可以看到多少次太阳升起和落下?(168次)4、下午6点钟从北京乘飞机到新疆乌鲁木齐需2.5小时,天还未黑,这是为什么?(因为有2.5小时的时差)5、引起一天中气温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太阳的照射)6、小学生为什么不能经常熬夜?(经常熬夜破坏了人的生活规律,对小学生生长发育不利)7、养鸡场为什么要用电灯给蛋鸡照明?(用电灯给蛋鸡照明,使鸡以为是白天,它们就不停的生蛋,可以提高蛋鸡的产蛋率)8、为什么要在黑暗处养蚯蚓?(因为蚯蚓是喜欢黑暗的动物)9、经常睡懒觉的人为什么会发胖?(睡觉人就生长)10、你有没有经常熬夜的不良习惯?(略)三、技能题1、“昼夜交替”模拟实验你做过的,请回答以下问题:(1)、你的猜测是:(2)、你做实验的方法和过程是:(3)、你的结论是:(参考课本第22页的实验)2、你到过全国和世界哪些有名的大城市,哪个城市日出时间最早,哪个城市日出时间最迟?(学生自由回答)3、画出课本第27页上图的气温变化曲线图。

4、分别说出三种以上的在白天和夜晚活动、生长的动物和植物。

5、调查或查阅资料,看一看一天中气温变化与海洋或沙漠有没有关系。

(有关系,海洋散热慢,一天气温变化不大,沙漠散热快,一天中气温变化很大)6、有什么办法让肉鸡长得又肥又大。

(圈养、暗处,让肉鸡多吃多睡)四、实践题1、回家养几盆菊花,观察、记录看它是白天开花还是晚上开花。

(略)2、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美国夏威夷、俄罗斯莫斯科、英国伦敦、日本东京、新加坡、美国纽约、加拿大多伦多等几个城市,按日出早晚顺序用红铅笔将它们连起来。

3、调查了解一下,你家里(或农村亲戚家里)承包地里种的是什么作物?看看它们是白天生长还是晚上生长?(略)4、查阅资料,了解一下我国冬天北方比南方冷的原因。

(北方太阳大都是斜射的接受的光照少,所以就冷一些)第四单元(10-16课)一、填空题1、我们经常在(沙堆里)、(公路上)、(河床中)等地方见到卵石。

2、我发现卵石大都集中在河床的(下)游。

3、往石灰岩上滴几滴稀盐酸,我发现石头会(冒气泡)。

4、我们荆门最有名的三大溶洞我知道是(京山的空山洞)、(钟祥的黄龙洞)、(东宝的香龙洞)。

5、我在语文上学过,我知道浙江金华有个著名的溶洞是(双龙洞)。

6、我曾经进过溶洞,我观察后发现,钟乳石是(吊在洞顶上的)、石笋是(从地下往上“长”的)。

8、黄河流到河南省郑州市以后,河床就逐渐高出两岸达(10)米以上。

9、(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10、到了黄河的中下游,河中的泥沙含量达到每立方米(30)多千克。

11、沙尘暴多发生于(沙漠)、(沙地)和干燥的(沙质裸露)的地表。

12、我国沙尘暴发生的次数随着工业的发展在逐年(增加)。

13、我们都知道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时间为(2008年5月12日),地震强度为(8.0)级。

14、20世纪初,德国的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15、在2亿年以前,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是(一块大陆)。

二、问答题1、河滩上的卵石是从哪里来的?(是通过流水的冲击从河的上游搬运下来的)2、河流上游的岩石是怎样变成下游的卵石的?(通过石块、河床[河岸]、流水等摩擦、冲击和流水的搬运而形成的)3、溶洞的形成应具备哪些条件?(1、石灰岩地貌,2、有含酸性的水流过)4、黄河下游河床中沉积下来的泥沙等物体是从哪里来的?(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带走了那里的大量的泥沙,被河水搬运到下游,流水速度减缓,泥沙就沉积下来了)5、黄河两岸的大量泥沙流失沉积到黄河中,是哪些原因造成的?(过度放牧、植被破坏、水土流失)6、产生沙尘暴的原因的什么?(过度放牧、植被破坏、土地沙化)7、地震是怎样产生的?(岩层相互跻压、变形,最后发生断裂,就发生了地震。

)8、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办?(见课本第50页)9、火山爆发是怎样形成的?(地层内融化的岩浆剧烈活动,压力很大,往地面猛冲,一旦冲出地表,喷发出来,就形成了火山喷发。

)10、看课本第54页下的资料,推测3亿年前,黔江可能是什么样的地貌?(3亿年前这里可能是海洋地区)三、技能题1、认真做课本第37页的实验,说一说该实验使用的材料和看到的现象。

(材料:水槽、酒精灯、坩埚钳、水、石块)(现象:将石块反复烧热、反复用冷水浸泡,发现石块表面会开裂或脱落)2、做一做课本第41页的实验,回答以下问题:(1)、你的猜想-(2)、你看到的现象-(3)、你的结论-(见课本第41页内容)3、人类的活动给黄河带来了哪些影响?我们应该怎样做?(工业不断发达,过度开发利用土地,导致土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地球环境越来越坏,人类居住环境越来越差;我们要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大力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优化美化人类的居住环境。

)4、认真分析课本第49页实验,说说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当挤压到一定程度,纸板承受不了较大的压力就会断裂,形成“地震”)5、你们在学校进行过防地震演练吗?你们是怎样做的?(略)四、拓展题1、调查访问,说一说地震发生前会有什么征兆?2、上网查阅,了解火山暴发时有什么现象发生?3、制作课本第46页曲线图,我们有什么发现?(近年来我国沙尘暴发生的越来越频繁;我国土地沙漠化越来越严重)第五单元(17-20课)一、填空题1、冬夜,仰望星空会看到很多闪亮的星星,其中(猎户座)最为明显了。

2、(星图)是找星座的最好办法。

3、找星座是这样找的,面对(南方)站立,把冬季南天星图举到一定角度,进行对照观察。

4、在不同季节里,我们所能见到的主要星座都不一样,春季有(狮子)座、夏季有(天鹅)座、秋季有(飞马)座。

5、星座可以帮助我们(辨认方向),晴朗的夜晚,我们可以利用(北极星的位置)找到北方。

6、地球上的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绕太阳公转且地轴倾斜方向不变)有关。

7、荆门地区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是(冬季),其中(1、2)两个月最冷,最热的季节是(夏季),其中(7、8)两个月最热。

8、荆门地区下第一场雪的时间一般为(12月底或1月初)。

9、冬天,天气寒冷,很多地方会出现(结冰)的现象。

10、我知道我家乡有水的地方在冬季(流动的水)不容易结冰,(静止的水)容易结冰。

11、我知道很多动物过冬的方法,如蚕、菜青虫等一些昆虫(用虫卵)过冬,野兔、野鼠等(在洞里)躲藏过冬,牛、马、鸡、狗等一些家养地位(用长毛〈或〉羽毛)过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