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语文材料作文“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导写素材

合集下载

知足与不知足作文

知足与不知足作文

知足与不知足作文知足与不知足作文(精选10篇)知足与不知足作文篇1当今社会,我们有了充足的物质需求的满足,人们的竞争意识也不断地得到增强,使得每个人都在努力实现知足的同时也踏上了不知足的意识走向。

人们常说:知足常乐。

而中国古代又有一首无名氏的诗: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得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满足,又想姣容美貌妻。

知足与不知足在一念之间,只有将知足和不知足高度统一起来才是真正的大快乐。

因此我们要做到,生活上要知足,学习上要不知足。

所谓生活上的知足就是我们要想在物质生活上快乐就必须有所满足,不要一味地企求更高的物质享受。

我们生活在这么安稳的年代,不缺衣食,不缺住行。

我们又何须再过分苛求什么更加高档的生活?别墅,奔驰,高薪,家财万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如果我们过于对自身物质的曲变性?苛求,就会导致我们精神上的超负荷压抑,就会引发很多过激行为甚至于犯罪行为的发生。

俗话说:知足者虽清贫皆开怀常笑,不知足者即使拥有万物也愁眉不展;知足者常常拥有自己的一点成果而知足常乐,不知足者常常拥有万物还头疼不已。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桥梁。

对于知识,我们就要做到不知足,要不断进取、忘我学习。

这样的人才能不断进步,不断的拥有更多的知识。

高尔基曾说过: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宝贵。

人缺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知识,头脑就要枯竭。

是啊,学习上,我们就应该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发现,不断的补充,不断的吸纳,才会有更高的理解。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连圣人都这么说了,更何况我们呢。

总之,知足也好,不知足也罢。

都是在一定的基础上才得以发展其优势。

我们应该在知足和不知足之间合理的规划自己的人生。

知足与不知足作文篇2春去夏临,阳光下,树木显得葱郁。

白色T—shirt让男孩更加活力,让女生倍显娇涩。

运动会掩盖了刚刚月考完的紧张气氛,将学校的节奏再次拉入了高潮。

大家都在运动场上为自己班级的运动员加油助威。

而我,在这显得无所事事。

因为我更加在乎月考成绩。

关于知足和有为的作文

关于知足和有为的作文

关于知足和有为的作文
知足和有为,何其重要!
人生就像一幅拼图,缺一不可。

知足,是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有为,则是外在的追求与奋斗。

太知足而无所作为,便会止步不前;太过求全,又岂非贪得无厌?因此,我们应该在这两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与统一。

有为,是人生的动力之源。

就像一汪活水,不断流淌,才能避免腐败发臭。

我们应该立下远大志向,勇敢追求,不断学习进步,丰富自我,追求卓越,创造价值。

可是,过于贪婪和急躁也会适得其反。

所以,在奋斗的同时,也要学会欣赏路上的风景,体会生活的点点滴滴。

而知足,正是能让我们在追求的道路上,时时怀着感恩之心。

懂得惜福知足,才能避免被贪婪蒙蔽双眼。

当我们拥有了某些东西后,如果还意犹未尽,反而会失去它们的价值。

生活中处处有惊喜和感动,只要用心体会,便能发现身边的点点滴滴皆是恩赐。

知足和有为互为表里,并不矛盾。

我们应当立足当下,对现有的一切心存感激;同时,也要有远大的理想和追求,勇往直前。

只有内外兼修,人生才能事事圆满。

就让我们在知足中有为,在有为中常怀知足之心,共同谱写美好的人生篇章。

2012高考语文 材料作文“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导写素材

2012高考语文 材料作文“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导写素材

2012高考作文素材:材料作文“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导写【文题】“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

”这是当代作家冰心的祖父谢子修集古人名言而成的自勉联,并作为教育后代的家训。

你对此联有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审题的关键这个题目审题的关键,是句意的理解。

理解“知足知不足”一句的关键,就是对“足”的理解,“足”就是“足够、充足”的意思,知足,就是一种满足,如“知足常乐”;知不足,就是不满足。

两者的意思是相对的,合在一起,知足知不足,那就是要我们得清楚、明白:何者该知足,何者该知不足。

知足,可心安;知不足,方可上进。

有为有不为,其中的“为”,就是“做”。

应该做的事,必须去做,这就是“有为”;不应该做的事必不能做,这就是“有不为”。

这里的关键是“应该”一词,这关乎是否要越过道德底线,法律红线的问题。

因此,古人有“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训诫。

如此看来,这两句话所饱含的人生哲理,不仅可当作为人处世的箴言,更足以成为读书治学的座右铭。

二、审题的误区最容易失误的地方,是第一句话,即“知足知不足”。

很多考生把“足”理解成“长处、优点”,把“不足”理解成“缺点”。

这是不准确的,也不符合这句话的表达习惯。

实质上这句话包涵了意思相对的两个方面的内容,需要辩证认识与分析。

这是立意的关键,也是构思的关键。

三、失分标题1、人在世上(太笼统)2、心灵的种子(含混朦胧)3、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偏)4、认清自我,把我未来(偏)5、人贵有自知之明(偏)6、认识自我(偏)7、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离)8、知之为知之(离)9、十年育树百年育人10、以退为进(离)11、坚持才会胜利12、懂得取舍(偏)13、谈做人(太笼统)14、认识你自己(偏)15、给自己一面镜子(偏)16、知行合一(离)17、扬长避短(离)18、认知才能而为(偏)19、君子(太笼统)20、为人处世之道(太笼统)21、正视自己(偏)(划横线的标题的偏题程度还要取决于文章具体内容。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作文700字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作文700字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作文700字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作文700字篇1对于很多现代年轻人来说,“知足常乐”似乎是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一类人的代言词,但是也有很多人在这种“知足常乐”的生活中得到乐趣。

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是努力去做一个平凡的人,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生活中的荣辱得失。

在平凡之中寻找快乐,获得自己的人生的精彩。

翻开历史的书籍,自古以来,许多的诗人都用它们的笔书写了知足常乐的美好心境。

陶渊明不在意世俗的喧哗,凭借“心远地自偏”的意念处在平凡的世间,他用一颗平常心去体验平凡的生活,享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他在平凡的生活中体会到了闲适的快乐。

陶渊明的朵朵菊花点缀了朦胧的南山,诗意地生命开垦出最美丽的田园,他获得快乐,获得潇洒,获得闲适,他活在知足常乐中。

同样,惬意的刘禹锡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草庐之中的自在更是让人羡慕。

他凭借“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的情操体验平凡的生活,他自得在“阅金经,调素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舒适惬意之中,他不因陋室的简朴、地处的偏远而凄凉,却因无乱音扰乱两耳而自在,他活得恬淡,活得满足,活在知足常乐中。

而今,在物质繁华,生活色彩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爱有这样的一种知足常乐的心境。

知足常乐,知足在合家团聚的那一刻中;知足常乐,知足在感受幸福和关爱的那一瞬中,知足常乐,知足在珍惜学习的每一分秒之中……。

老师知足常乐,知足在教书育人,培育桃李上,医生知足常乐,知足在救死扶伤,解除病痛上,农民知足常乐,知足在辛勤耕耘,获得丰收上……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活得快乐,活得精彩,因为我们不求别的,只是活在知足常乐中。

知足常乐,才能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发现生命的美好和灿烂,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为过高的目标而烦恼。

让我们每个人保持一颗知足常乐的心态,用平凡的心看待平凡的生活,活出自己生命的本色。

知足和不足作文素材

知足和不足作文素材

知足和不足作文素材英文回答:I believe that the concept of "knowing contentment" is essential in leading a fulfilling life. When we are content with what we have, we are able to appreciate the present moment and find joy in the simple things. For example, I often find contentment in spending time with my family, enjoying a good meal, or taking a walk in nature. These simple pleasures bring me a sense of peace and happiness.On the other hand, the feeling of "not enough" can lead to dissatisfaction and unhappiness. When we constantly focus on what we lack, we fail to see the abundance that surrounds us. For instance, I used to always feel like I didn't have enough money, and this mindset caused me a lot of stress and anxiety. It wasn't until I started practicing gratitude and focusing on what I did have that I began to feel more content and at peace.中文回答:我相信“知足”的概念对于过上充实的生活至关重要。

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作文

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作文

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作文
今天,爸爸给我买了一个新游戏机!我高兴得尖叫起来,但爸爸又说:“你肯定明白了,这世界上比你更需要这样的游戏机的人还有很多。

你应该是要学会知足。

”我有点不开心,偏偏是爸爸给我买的,为什么要这样说?
下午,我去上钢琴课。

老师说我的练习太差,吹奏得不够完美流畅。

我有点难过,因为我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

但老师又说,只要努力练习,你一定会进步的!我决定要认真练习,克服自己的不足。

晚上,我和奶奶一起看电视。

奶奶说,她以前特别穷,还没有吃过什么好东西。

现在生活好了,但她一直都节俭朴素,不过她明白,有人过得比她还要苦。

我好像明白了爸爸、老师和奶奶的话,做人要知足才能常乐,那是要好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不要总是贪心。

从底层做起要知不足,是要不断学习,想办法帮助别人。

我虽然很想玩新游戏机,但我也明白了,还有很多比我更需要帮助的人。

我会用游戏机和朋友一起玩,分享我的快乐,也会用它来学习新的知识。

做人要知足常乐,做事要知不足,我以后要像爸爸、老师和奶奶一样,做个知足常乐、不断进步的好孩子。

高考优秀作文素材范文:知足

高考优秀作文素材范文:知足

【导语】让时间在知识的枝条上、智慧的绿叶上、成熟的果实上留下它勤奋的印痕!想要作文写的好,作文素材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高考优秀作文素材范文》供您查阅。

【篇一】高考优秀作文素材范文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知足常乐。

”这句话虽简短,但细细品味的话,你会发现这句话是有着深刻含义的。

所谓知足自然是要学会对事、对物要知足,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要知道满足。

只有学会了知足,那么才会在知足的前题下寻求快乐,因而才能“知足常乐。

”生活不是平坦的,就如同看似平静的湖面也会泛起波澜,看似默默的溪水也会飞流直下,水花四溅。

看似平坦的道路也会荆蕀丛生,所以说生活不是平坦的,在生活中我们也难免会对于一些事,一些人产生抱怨。

这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我们学着多去让自己有着一种满足的心态,那么我们对于一些事情的抱怨是不是会少一些?这样以来我们可以从中获得的快乐会不会多一些?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容置疑。

就些如知足者和不懂得知足的人来说,同样是对于一件事物来说,他们所持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

半杯水,知足者会认为很好,不知足者认为仅有一点。

知足者懂得满足,他们不致于过分强求因而他会从这件事物中发现它的好。

而对于不懂得知足的人来说,即便是一件很好很精致可以称得上完美的事物摆在他面前,也会漏洞百出,仍觉得它不够好。

因为他洋懂得知足。

世间的事都不是十全十美的。

就算是一块洁白的美玉也会有瑕疵,就算是清澈见底的流水也会有杂质,就算是一朵美丽的花也会有衰败。

我们不能过分强求,这是我们所不能强求过来的。

只需要我们能学会知足,时常让自己保持着一种知足的心态。

只有我们能时常保持着一种知足的心态,才会不断从生活中找寻到快乐,才会发现身边事物的无限美好。

才不致于动不动会为一些事一些人产生无端的抱怨,使自己总是觉得不满足。

学会知足,因为知足才能常乐。

只有学会知足,才不会动不动就对身边的事物所抱怨。

你才会时常保持一种知足的心态,发现身边事物的美好。

你才会常常将笑容挂在嘴边。

高考可为与有为议论文论据素材(通用23篇)

高考可为与有为议论文论据素材(通用23篇)

高考可为与有为议论文论据素材(通用23篇)高考可为与有为议论文论据素材(通用23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考可为与有为议论文论据素材,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考可为与有为议论文论据素材篇1“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来自冰心老人的一句家训。

“有为”即追求生命意义,是为了等待发挥作用的机会,而有所作为;“有不为”即对不符合正义道德的事坚决不做。

大道之行也,君子敢为人先。

刘和珍就是一个有为的青年。

她看见国人的现状,徒步请愿,以牺牲生命为代价唤醒庸人。

事后,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中写道:“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在这淡红的血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刘和珍君敢为人先,至今被我们纪念。

大道之行也,君子也有不为。

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被世人称赞。

陶渊明向来看不惯那些依官仗势,作威作福的督邮,一听小吏说还要穿起官服行拜见礼,更受不了这种屈辱。

他叹了口气说:“我可不愿为这五斗米官俸,去向那号小人打躬作揖。

”说着,他也不去见督邮,索性把身上的印绶解下来交给小吏,辞职不干了。

陶渊明不堪政治上的腐败肮脏,毅然弃官归隐。

故君子也有所不为。

林语堂是个很有骨气很有节操的人。

他心胸坦荡,敢讲真话,从不巴结权贵,始终不做官,只要是他看不惯的,看不顺眼的,他都敢批敢写。

因此,他将自己的书房取名为“有不为斋”。

林语堂的生活态度是以“有为”为中心,但往往也有“不为”的事。

正如蒋介石要给他安排一个考试院副院长的位置,但是林语堂坚决不受,表示回到台湾之后,不问政治,只想要编好《当代汉英辞典》。

人不能太贪心懂得知足作文

人不能太贪心懂得知足作文

篇一:《做人不能太贪心作文》正月初一,我吃完晚饭,就躺在沙发上看春晚,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神秘的对我说:今天不像以前那样发红包了,今天要选红包!我听完后,很惊讶,心想:哪有这等好事?妈妈爸爸和爷爷奶奶他们一说完,就跑进厨房,我就坐在沙发上等,我等啊等,等了半天他们还不出来。

我不耐烦了,往厨房一看,没人。

我有一看,看到了一个盘子,盘子了的东西用盖子盖住的,看不见。

我很好奇,打开一看,哇,有好多红包!我想:着一定就是让我选的红包。

我还是到客厅里等他没出来吧。

于是,我小心翼翼的把盖子盖上,悄悄地出去了。

我又在沙发上等了半天。

他们终于出来了,果然如我所料,那盘子里就是我要选的红包。

我一下就看中了两个最厚的红包,我就在里面选了一个。

妈妈突然问:你确定吗?不许后悔。

我看着红包想:妈妈爸爸挣钱很辛苦,还是拿那个最薄的吧。

我说:不确定,我要重新选一个。

我马上把红包换掉,这才说确定,我打看红包一看,有100元。

我再去打开其它红包,那两个最厚的竟然是60元,最多的是80元。

妈妈爸爸和爷爷奶奶都夸我说:盈盈你不贪心,真懂事!我开心地笑了。

篇二:《作文——懂得知足常乐》懂得知足常乐“知足常乐“这种东西可能大多数会出现在中年以及老人身上,因为他们活了大半辈子,渐渐的懂得了人生的真谛——不要想你没有什么,而是要想着你已经拥有的,要学会知足常乐。

可是总有一些人,他们会怀揣着一身傲骨,追求着自己本不需要的东西,想自己没有什么,继而为此努力,然后为所谓的努力负责。

瑟罗夫·戈兰斯基·别佳,把垃圾运去一个现代艺术展出展的人,并且因此出名了。

他得到了他想要的——被人称为艺术家。

可他却想更著名,所以继他的成名作“智者的呐喊“(其实只是一堆破烂)之后,又陆续送去了”过去的辉煌“(旧家具),”火星来信“(残破不堪的油画)等等。

最后导致展览大厅被废品所占据。

最后由于专家也说不上来那些是破烂,那些艺术品,展览会只好关门。

并贴上”此处禁止放垃圾“的标语。

知足知不足 有为有弗为作文

知足知不足 有为有弗为作文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作文英文回答:Know contentment and dissatisfaction are two sides of the same coin. Contentment allows us to appreciate what we have, while dissatisfaction motivates us to strive for more. It's important to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the two, asbeing too content can lead to complacency, while being too dissatisfied can lead to unhappiness.Having the drive to achieve our goals is important for personal growth and success. When we have a clear vision of what we want to accomplish, we are more likely to takeaction and work towards making it a reality. Without this drive, we may find ourselves feeling stuck or unfulfilled.On the other hand, there is also value in accepting things as they are and finding contentment in the present moment. This doesn't mean we should settle for less than we deserve, but rather, it means finding joy and gratitude inthe small things while still working towards our larger goals.Overall, it's important to recognize when to push for more and when to find peace with what we have. By understanding the balance between knowing contentment and dissatisfaction, we can lead a more fulfilling and purposeful life.中文回答:知足和不满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是冰心的祖父谢銮恩(子修)所撰联,意思是在生活待遇上应”知足”,而在追求知识学问和修身养性上应常”知不足”,对有益于世道人心的事应勇往直前地去做,而那些违背道义的事应坚决不做。

冰心很喜欢这幅对子,常写以赠人。

这副对联是做人的准则: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身的长处与不足;在物质享受上,在自己的拥有和他人的给予上,以及对无法改变的东西,应知足;而在精神追求上,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上,以及对可以改变、并应该改变的东西,应不知足上联的“知足”语本《老子》的“知足不辱”,即指对物质享受、名利、地位,要知道满足,不能贪求。

知足才不致受屈辱。

这里既包含“明哲保身”的思想,也蕴含着抑制非分欲求、保持身心和谐的合理内核。

“知不足”语出《礼记·学记》:“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大意是说,只有通过学习,然后才能了解自己的不足,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才能反过来努力学习。

“知不足”表现了积极的进取精神、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谦虚好学的态度。

对学问、对事业要不断进取,永不满足。

下联的“有为”是指有作为。

语本《礼记·儒行》:“爱其死以有待也,养其身以有为也。

”即是说,珍惜生命,是为了等待发挥作用的机会;保养身体,是希望有所作为。

这是儒家积极用世的态度。

“有弗为”,指对不符合正义道德的事坚决不作。

语本《孟子·离娄下》:“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大意是说,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下联提出了有为与弗为的界限:即对好事、善事,利国利民的事要积极做;对错事、恶事、损人利己的事,要坚持弗为。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就“有为与弗为”给几位青年店员题写了一副赠联:“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给人们修身养性指明了方向。

冰心曾对祖父的家训联作过独到的诠释:对有些事要知足,如生活上;对有些事则永不能知足,如学习、事业上;有些事一定要做,而有些事则是坚决不能做。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作文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作文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作文英文回答:Knowing contentment and recognizing areas for improvement are essential for person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When we are content with what we have, we are able to appreciate the present moment and find happiness in the simplest things. On the other hand, acknowledging our shortcomings and striving for improvement allows us to reach our full potential and achieve greater success.Being content means being satisfied with what we already have and not constantly yearning for more. It is about finding joy and fulfillment in the present moment, rather than constantly chasing after material possessions or external validation. For example, I used to compare myself to others and always felt like I needed to have the latest gadgets or designer clothes to be happy. However, I realized that true happiness comes from within and that I can find contentment by appreciating the things I alreadyhave, such as a loving family, good health, and supportive friends.On the other hand, recognizing our areas for improvement is equally important. It is about being self-aware and acknowledging our weaknesses and limitations. By doing so, we can take steps to overcome them and become better versions of ourselves. For instance, I used to struggle with public speaking and would often avoid situations that required me to speak in front of a large audience. However, I realized that this fear was holding me back from reaching my full potential. So, I enrolled in a public speaking course and practiced regularly to improve my skills. Now, I feel more confident and comfortable speaking in public, and this has opened up newopportunities for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growth.中文回答:知足和知不足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2012江西高考满分作文知足云天淡,进取风雨行

2012江西高考满分作文知足云天淡,进取风雨行

2012江西高考满分作文知足云天淡,进取风雨行经常想想自己拥有什么,这确实是知足;而常常想想自己没有什么,这又是不知足,不满足,不知足不满足就会去进取、追求。

人一辈子确实是行走于这两面之间的,一方面要知足,另外一方面又要不满足。

何以言之?知足是针对物质享受、生活待遇等方面而言的,是针对名利、私欲等方面而言的。

而不满足则是针对理想、事业,精神境域、人格品位等方面而言的。

人一辈子这两方面的知足和不满足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

先讲讲知足吧。

人要知足,才会欢乐、幸福。

社会之大,财宝多寡,是不可能均等的。

任何社会均有贫富差不,不可能人人一辈子而一样。

如果一个人,他老是去往高处看,往上面去比,他必定产生苦恼,产生痛楚,他会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不人。

不人大鱼大肉,他只能粗茶淡饭;不人锦衣绣缎,他只能粗布短袄;不人宝马香车,他只能徒步而行……攀比是痛楚的根源,欲望是人一辈子的大敌。

不去攀比,去除欲望,在生活方面,在名利方面,淡定镇定,清心寡欲,你才会感到天高云淡,莺歌燕舞、鸟语花香。

知足,而且只有知足才能给你带来欢乐、幸福。

我们常常会看到如此一种现象:穷人往往欢乐,富人却常常痛楚。

为何?确实是因为穷人容易知足,而富人专门难知足。

再讲讲不满足或进取吧。

人,如何讲是高等动物,除了吃穿住行这些物质方面的东西外,如何讲还有更高层次的追求:事业、理想,人格修养、精神境域等等。

在这些方面,要永久地不满足,要永久地追求、进取。

人称“数学鬼才”的刘路从小就有自己的爱好爱好,爱好数学,钻研数学,但又不一味地追求考试分数。

他一如既往,矢志不移地追求、坚持自己的爱好爱好,最终有所获——破解了“西塔潘猜想”——震动世界,一举成名。

他讲他还要走得更远。

上演“草根传奇”的林书豪,开始只是个“板凳球员”,是他的持续进取,持续追求,永不言弃的坚持精神,打开了他通往“罗马”的大门。

林书豪的追求、坚持几乎达到了极限,像他如此怀揣NBA妄图,不停辗转各球队试训,哪怕只为一个板凳上的末席名额的球员,在美国大有人在,其中绝大多数人都失败了,可林书豪没有满足,没有停步,他最终成功了,他表示,不管路途有多少风雨,都永不满足,去取得更好的战绩。

高考语文押题作文:知足知不足(精选7篇)

高考语文押题作文:知足知不足(精选7篇)

高考语文押题作文:知足知不足(精选7篇)高考语文押题作文:知足知不足精选篇1也许你会羡慕苍鹰翱翔时的自由,也许你会敬仰大海奔流不息的坚持,再或许你会崇拜昙花一现时的美丽。

但,苍鹰没有你穿梭于世界时的充实,大海没有你坚持奋斗的过程,昙花没有你成功后的永远辉煌。

所以,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想你拥有什么;所以,知足常乐。

知足常乐是一种对现在已得到的、拥有的、持一种满足的态度。

知足常乐它不会好高骛远,不会杞人忧天,更不会异想天开。

知足常乐的人是旷达的,是豪迈的,是满足的,他们需要一种处事不惊、见怪不怪时的淡定。

知足常乐的生活是安逸、舒适的,它被注入了新的能量。

知足常乐的我,是快乐、幸福的,我是积极向上的。

知足常乐的人是旷达的,它有处事不惊的淡定。

苏轼仕途不顺,闲暇之时,游览赤壁,面对客人妄自菲薄的回答,他回答:“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呼!”这是一种旷达的处事情怀。

再有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气势磅礴,畅古通今。

他不因被贬而消沉,相反,他更豪迈。

知足常乐的生活是愉悦舒适的,它被注入了新的能量。

五柳先生陶渊明,厌恶官场生活,憧憬田园生活,毅然决然地辞官,他不因五斗米而折腰。

他性嗜酒,好读书,日子清贫但快乐,他早晨到田地里除草,傍晚扛着锄头和月亮一起携手到家。

他村人评价他说:“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他就这样满足的在田园中除草培苗,做着他认为最浪漫的事。

知足常乐的我,是开心的、向上的。

我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我能够确定的说:我把我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美好的事物上——生活。

我知足是因为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一群积极向上的同学……我常乐是因为我知足。

山峰不羡慕珠穆朗玛峰的高大,因为它有它自己的高度;小溪不羡慕长江的奔腾与繁华,因为它有它自己的节奏与安静。

知足和知不足的关系作文

知足和知不足的关系作文

知足和知不足的关系作文
《知足与知不足》
哎呀呀,今天咱来聊聊知足和知不足这档子事儿。

就说我自己吧,有次我和朋友们一起去爬山。

那座山啊,看着可高啦,一开始我还特别兴奋,心想一定要爬到山顶。

刚开始爬的时候,哎哟喂,我觉得自己可带劲了,脚步都特别轻快。

可是爬着爬着,就开始气喘吁吁啦,汗水那是哗哗地流啊。

这时候我就在想,哎呀,早知道这么累,我就不来了。

但看着朋友们都在努力往上爬,我也不能落后呀。

每爬一段路,我就瞧瞧周围的风景,哇,真的好美呀!那一瞬间,我就有点知足了,觉得就算爬不到山顶,能看到这些美景也挺不错的呀。

可又转念一想,不行呀,都爬了这么久了,不爬到山顶总觉得亏得慌。

就这么边纠结边爬,终于到了山顶!那一刻,哇塞,那成就感爆棚啊,觉得之前的辛苦都值了!看看远处的景色,再看看自己爬上来的路,突然就明白了,知足让我们能享受过程中的美好,而知不足又让我们有动力去追求更好。

我们的生活不就是这样嘛,有时候要知足常乐,珍惜已经拥有的;但有时候也得知道自己的不足,去努力争取更好的呀!嘿嘿,这就是我从这次爬山中体会到的知足和知不足的关系啦。

知不足然后自反也用此角度写作文

知不足然后自反也用此角度写作文

知不足然后自反也用此角度写作文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移,可以长久”,这就是“知足者常乐”。

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知道满足,就会感到永远快乐,就没有了非分的念头,就会踏踏实实,安若止水,不贪婪、不奢求、不豪夺巧取。

在知足的人看来,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睡觉,不生病,没有大的灾难,便是幸事、福泽。

知足的人,总是微笑着面对生活。

他们会为自己寻找合适的台阶,而绝不会庸人自扰。

在知足的人眼里,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淌不过去的河,一切过分的纷争和索取都显得多余,在他们的天平上,没有比知足更容易求得心理平衡了。

因而,就会得到一个相对宽松的生存环境。

知足有很多解释。

从字形看,“吾唯知足”都包含一个偏旁“口”,但因所处位置不同,口居中,正可兼顾方方面面。

再看它的构思,在酒家来说,全凭客人之口生财,口愈多愈兴旺,四字有口,言其众也。

对打工者而言,酒家以女性为多,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口多嘈杂,恐怕有伤和气,故众人一口,口径一致,和气生财。

最后说它的寓意,开设酒店,无非是为了赚钱,四字一口,不正象外圆内方的一枚古钱吗?不过,赚钱也要知足。

其实,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

“知足”更要“知不足”、“不知足”,也就是不满足于现状。

人,在自得其乐中得到相对地满足,在不知足中孜孜不倦地追求。

就是说,在物质生活上知足,在工作、学习和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上不知足,永远不满足。

居里夫人不仅对奖牌之类东西颇不在意,居室面积更是避大就小,为的是搞卫生比较节省时间。

这种物质生活的知足不仅使其常乐,更使其有足够时间用于科学的艰辛探索,而终于获得成果的伟大和精神的高贵与永恒。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从“为人”和“与人”的角度看知足,这真是知足方面的大手笔!在此意义上,知足者常乐没错儿!西方哲学史上最博学者之一的苏格拉底,则一口咬定“我唯一知道的是自己的无知。

”您可别以为他这是过谦之辞,其实他深知自己比许多自以为博学的人博学得多,因此才敢以“请教”的方式到处去传播真理教育世人。

知足知不足 有为有弗为作文

知足知不足 有为有弗为作文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作文
你知道吗,有时候,知足真的就是一种幸福。

就是那种,哎呀,今天天气真好,躺在床上晒晒太阳,感觉整个世界都美好了。

不是
说什么都要追求,而是懂得珍惜当下,享受现在拥有的。

这种心态,真的让人轻松多了。

但话说回来,人也不能太满足了,毕竟生活还得继续。

有时候,我们得知道自己哪里不足,比如工作上、学习上,哪里需要改进,
哪里需要努力。

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活得更有意义。

不是嘛?
再说说“有为有弗为”这事儿。

有时候,就得有那么一股子冲
劲儿,想做啥就做啥,别怕失败,别怕困难。

这种勇气,这种决心,真的很重要。

但话说回来,也不能啥都想做,啥都想得到。

有些事情,咱得学会放下,得知道哪些是值得的,哪些是不值得的。

这样,咱们才能活得更加自在,更加明白。

所以啊,我觉得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这就是生活嘛。


要懂得珍惜现在,又要努力追求更好的未来;既要敢于担当,又要
学会放下。

这样,我们才能活出真实的自己,活出精彩的人生。

2012年江西高考满分作文知足云天淡,进取风雨行

2012年江西高考满分作文知足云天淡,进取风雨行

2012年江西高考满分作文知足云天淡,进取风雨行经常想想自己拥有什么,这确实是知足;而常常想想自己没有什么,这又是不知足,不满足,不知足不满足就会去进取、追求。

人一辈子确实是行走于这两面之间的,一方面要知足,另外一方面又要不满足。

何以言之?知足是针对物质享受、生活待遇等方面而言的,是针对名利、私欲等方面而言的。

而不满足则是针对理想、事业,精神境域、人格品位等方面而言的。

人一辈子这两方面的知足和不满足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

先讲讲知足吧。

人要知足,才会欢乐、幸福。

社会之大,财宝多寡,是不可能均等的。

任何社会均有贫富差不,不可能人人一辈子而一样。

如果一个人,他老是去往高处看,往上面去比,他必定产生苦恼,产生痛楚,他会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不人。

不人大鱼大肉,他只能粗茶淡饭;不人锦衣绣缎,他只能粗布短袄;不人宝马香车,他只能徒步而行……攀比是痛楚的根源,欲望是人一辈子的大敌。

不去攀比,去除欲望,在生活方面,在名利方面,淡定镇定,清心寡欲,你才会感到天高云淡,莺歌燕舞、鸟语花香。

知足,而且只有知足才能给你带来欢乐、幸福。

我们常常会看到如此一种现象:穷人往往欢乐,富人却常常痛楚。

为何?确实是因为穷人容易知足,而富人专门难知足。

再讲讲不满足或进取吧。

人,如何讲是高等动物,除了吃穿住行这些物质方面的东西外,如何讲还有更高层次的追求:事业、理想,人格修养、精神境域等等。

在这些方面,要永久地不满足,要永久地追求、进取。

人称“数学鬼才”的刘路从小就有自己的爱好爱好,爱好数学,钻研数学,但又不一味地追求考试分数。

他一如既往,矢志不移地追求、坚持自己的爱好爱好,最终有所获——破解了“西塔潘猜想”——震动世界,一举成名。

他讲他还要走得更远。

上演“草根传奇”的林书豪,开始只是个“板凳球员”,是他的持续进取,持续追求,永不言弃的坚持精神,打开了他通往“罗马”的大门。

林书豪的追求、坚持几乎达到了极限,像他如此怀揣nba妄图,不停辗转各球队试训,哪怕只为一个板凳上的末席名额的球员,在美国大有人在,其中绝大多数人都失败了,可林书豪没有满足,没有停步,他最终成功了,他表示,不管路途有多少风雨,都永不满足,去取得更好的战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为与有为,一对矛盾,一个选择,选择正确,为该为者,不为不该为者,坚持自我,方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有为有不为,其中的“为”,就是“做”。应该做的事,必须去做,这就是“有为”;不应该做的事必不能做,这就是“有不为”。这里的关键是“应该”一词,这关乎是否要越过道德底线,法律红线的问题。因此,古人有“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训诫。
如此看来,这两句话所饱含的人生哲理,不仅可当作为人处世的箴言,更足以成为读书治学的座右铭。
老太婆还不满足,她不高兴再做平凡的农妇了,要做世袭的贵妇人。金鱼满足了她的要求。老太婆当上贵妇人以后,却把老头儿派到马房里干活儿。老太婆说她不想再做世袭的贵妇人要当个自由自在的女皇。金鱼又一次满足了她的要求。
当老头儿回来时,老太婆看都没看他一眼,就吩咐左右把他从眼前赶开。然后,老太婆又不高兴再当自由自在的女皇,而要当海上的女霸王,并且要金鱼亲自侍奉她,听她使唤。这一次,金鱼没有答应她的要求,还收回了以前送给她的一切。
故事——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从前,一个老头儿和他的老太婆住在大海边,住在“一座破旧的小木棚里”。老头儿天天撒网打鱼,老太婆天天纺纱织线。
老头儿打到一条金鱼,不要任何报酬,将她放回了大海。老太婆知道这件事以后破口大骂,硬逼着老头儿去向金鱼要一只新木盆。金鱼满足了老太婆的要求。但是老太婆又破口大骂,让老头儿再去要一座木房子。金鱼给了她一座木房子。
做人第三境:知不足。
知足而知不足。没有知足,就没有知不足。只有真正达到了“知不足”的境界,才能自觉克服“知足”所内含的弊端。比如做一件事,做了个马马虎虎,便以知足搪塞。殊不知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足,或只能算是消极意义上的知足。积极意义上的知足是知不足,即知道自己的不足是什么。由于知晓己之不足,前进的目标自然会更明确,前进的信念也会更坚定。由此,人之内在力量就会爆发出来,人之进步才能获得更为持久的动力。与人生第一境的“不知足”相比,“知不足”不是“一根筋”式的苦干、蛮干,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式的积极作为;不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建立在自我觉解基础上的持久自觉。尽管在表现形式上二者相差无几,但是在精神面貌上,“知不足”自然会更为自信,更加从容。
做人第二境:知足。
知足常乐。生活本来是快乐的,人世间为什么还有苦闷呢?其根源就在于贪婪无度。贪婪具有两面性,用得好可以为人造福,用不好只会徒增烦恼。这就需要对人生的觉解。《大学》有言:知止而后有定。这个“止”就有“足”的意思。在生活中,当我们能做到“止”,就意味着我们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找到了自己的目标。这一“止”固然有限制的意思,但也由此为人生找到了一个支点,一块基地。人的事业、功业将由此生发新芽,人的境界也将由此而进入一个新的天地。于是《大学》接着讲,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觉解到这一程度,生活何忧?当然,知足并不是差不多,而是一种对自我的真切了解;知足也不是没有标准,而是源于对标准的真切认知。但是,知足毕竟还存在着这种消极的倾向,这种“缺陷”决定了其必然为更高的境界所超越。
这时,法布尔微笑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凸透镜,做了一个“小实验”让这位青年看:当凸透镜将太阳光集中在纸上一个点的时候,很精力集中到一个点上试试看,就像这块凸透镜一样。”
这位青年恍然大悟,由此受到很大的启发。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只有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到一点,才能干出一番事业。其实,不仅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容易犯这种不会舍弃的毛病,有所专长的人也容易犯这个毛病。
当老头儿从海边回来时,他看到的仍旧是那所小木房,老太婆面前还是那只破木盆。
青年人与法布尔的故事
有位青年,非常刻苦,可事业上却收效甚微,为此他很苦恼。
有一天,他找到昆虫学家法布尔说:“我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花在事业上,收获却很少。”法布尔同情、赞许地说:“看来你是一个献身科学的有志青年。”这位青年又说;“是啊,我爱文学,也爱科学,同时,对音乐和美术的兴趣也很浓,为此,我把全部时间都用上了。”
——孟子
无可无不可,应世法也。有为有不为,守己法也。
——《守世守己》
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裘法祖
俄罗斯人对于自己的财产从不满足,而对于自己的智慧却相当自信。
——列夫·托尔斯泰
【引申】知足是一种境界,只有知足的人才会体现出对生活和事业的洞察力。知不足是一种智慧,只有知不足的人才会对生活和事业充满了热情。知足和知不足结合在一起,代表的是一个人完美的人格,推及到企业家身上,可以说是完美的企业家性格。
2012高考作文素材:材料作文“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导写
【文题】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这是当代作家冰心的祖父谢子修集古人名言而成的自勉联,并作为教育后代的家训。
你对此联有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审题的关键
这个题目审题的关键,是句意的理解。
理解“知足知不足”一句的关键,就是对“足”的理解,“足”就是“足够、充足”的意思,知足,就是一种满足,如“知足常乐”;知不足,就是不满足。两者的意思是相对的,合在一起,知足知不足,那就是要我们得清楚、明白:何者该知足,何者该知不足。知足,可心安;知不足,方可上进。
17、扬长避短(离)
18、认知才能而为(偏)
19、君子(太笼统)
20、为人处世之道(太笼统)
21、正视自己(偏)
(划横线的标题的偏题程度还要取决于文章具体内容。)
四、规范标题
1、知足知不足
2、有为有不为
3、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
4、君子当有所为有所不为
5、为与不为
6、知足常乐
7、为当为之事
8、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
无为与有为,是面对困境,不为与小人同流合污,宁可为那感天动地的大义之行李清照,寻寻觅觅,自赵明诚客死他乡后独身一人肩负之重,难以想象再嫁那张汝周,想不到却是卑鄙小人,但易安坚持自我原则,宁可自己入狱,也要揭发那小人之行一个柔弱女子,是以何等的勇气做了这样的事,正由于她的坚守,后人在记住了她那凄切婉转词作的同时,更记住了她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她是当之无愧的乱世中的美神。
9、怀抱梦想永不知足
10、底线
11、把握人生尺度
12、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五、相关资料
名言——
知足之足常足。
——老子
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
——庄子
吉莫吉于知足。
——《素书》
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
——吕邦献
能知足者天不能贫,能无求者天不能贱。
——魏禧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陈自崖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3、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偏)
4、认清自我,把我未来(偏)
5、人贵有自知之明(偏)
6、认识自我(偏)
7、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离)
8、知之为知之(离)
9、十年育树百年育人
10、以退为进(离)
11、坚持才会胜利
12、懂得取舍(偏)
13、谈做人(太笼统)
14、认识你自己(偏)
15、给自己一面镜子(偏)
16、知行合一(离)
二、审题的误区
最容易失误的地方,是第一句话,即“知足知不足”。很多考生把“足”理解成“长处、优点”,把“不足”理解成“缺点”。这是不准确的,也不符合这句话的表达习惯。实质上这句话包涵了意思相对的两个方面的内容,需要辩证认识与分析。这是立意的关键,也是构思的关键。
三、失分标题
1、人在世上(太笼统)
2、心灵的种子(含混朦胧)
无为与有为,是不为权贵所伏,坚守自己清白,是举世皆醉我的醒的超然达观陶渊明,停停走走,走走停停,他是一位农者,是一位隐者,更是坚持自我的杰出代表他不肯为那区区五斗米折腰,更不愿因世间的浑浊搭上自己的清白,于是他归去来兮,于田园之中且行且歌,享受风飘飘而吹衣的快然自足,他虽误落尘网中,但他深知自己的归处,深知自己做人的原则因此,他不为官,不入仕,只做那淡泊自足的隐者,门前五柳,诗中圣哲,正因为如此,他被后世文人墨客铭记,实现了自己别样的价值。
无为与有为,是不为那庸俗之行,为那君子之义,是敢于剖析,坚持自我的高大正义鲁迅,在日本留学途中,观看到国人麻木的影像,于是立即改变自己的志向,君子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此时的医术根本无法挽救国人,救其内心才是根本于是,他弃医从文,于广阔的天宇间独自彷徨,他千夫所指,却以笔化剑,一遍遍剖析中国人的劣根在那样一个混乱的年代,他坚持自我,敲响了世人的警钟他的无为与有为,改变了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做人就是做境界。我们需要这份执著,也需要这份情操……
范文引路
无为与有为
鹰击长空,是因为它不甘平凡,高远长空,方是它的归属;鱼翔浅底,是因为它淡泊宁静,柔波浅底,才是它的家乡;寒梅傲立,是因为它一枝独秀,冰凌冬季才是它的天堂鹰不甘于低空徘徊,鱼不屑于尘世纷杂,梅不欲与百花争艳,它们坚持自己的原则,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因而谱写了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美好篇章,更为人们所赞扬铭记,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少则得,多则惑。同时追逐两只兔子的人,一只兔子也抓不住。样样“通”的结果,只能是样样“松”。人无所舍,必无所成。
素材——
做人三境界:不知足知足知不足
做人要有境界。在“足”与“不足”间,人的境界一分为三。
做人第一境:不知足。
不知足是一种贪婪,而贪婪是人的天性。我们贪婪阳光,贪婪雨露,贪婪食物,贪婪舒适,贪婪读书,贪婪游戏等等。贪吃可以成为美学家,贪玩可以成为旅行者,贪读可以成为学问家。大凡有所成就者,都需要一种“贪”的精神。鲁迅先生说,不知足是人上进的车轮。每一个追求进步的人必须有一种不知足的精神。社会上的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状元不是贪婪的结果?百姓口中的三教九流,哪一流的魁首不是贪婪的产物?有句话说,不痴不傻不足以成大事。所谓的“痴”和“傻”,本质就是一种贪婪,不过这种“贪婪”,是对工作事业的贪婪,是对人生的执著而已!但是,此种贪婪虽能成就人,但却不能成就人的境界。按照一代哲学大家冯友兰的看法,人的境界来自对人生的觉解。觉解不同,境界自然有异。因此,不知足的冲动只能算是最低境界而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