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唐太宗的民族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唐太宗的民族政策
摘要:在介绍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实施的背景和政策的表现的基础上,探讨唐太宗的大一统思想及民族观,指出唐太宗民族政策的开明性以及对我国现行的民族政策有何借鉴之处。
关键词: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实施背景民族观借鉴意义
唐太宗是历史上比较开明的一代君主,他实行的民族开明政策尤为后代人所重视,同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学者们在提及唐代文化繁荣的原因时,无不提及唐代实行的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所带来的影响。那么促使唐太宗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的原因有或者说是时代背景是什么呢?在论述唐太宗实行开明政策时先简述中央王朝和少数民族发生关系的基础,既其背景。
一.唐太宗的大一统思想及其民族顾观
(一)唐太宗时的民族趋势及其民族政策
经过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以后,到隋唐时又有了新的民族集团的形成。唐太宗是存在的民族主要有突厥、铁勒、吐谷浑、稽胡、吐蕃、党项羌、奚、契丹、西域诸国、薛延陀、百济、高丽等。这些民族的广泛分布也正是使得唐太宗的开明的民族政策通过与这些民族的力量对比而实施的。唐初期所面临的民族问题是十分复杂的。南方的僚族、诸蛮,北方的契丹、稽胡,西方的党项人、吐谷等相继发生叛乱。其中完成统一大业中,对唐政策威胁最大的是突厥,东突厥连年进行侵扰使得朝廷及军中都以此为忧患。唐太宗即位后,为了统一、缓和唐政策与少数民族的矛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随着唐朝版图的不断扩大民族的数量愈来愈多了,为此就出现了新矛盾。唐太宗作为一个卓越的政治家慎重地采取了这样一些缓和民族矛盾的政策和措施: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了“羁縻府州”。所谓“羁縻府州”就是不改变少数民族的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日常生活方式,任用他们的贵族首领充当当地所设的府、州的都督、刺史,继续直接统治本民族。这多少也能从我们现在的民族政策中看到一些与之相似的东西。《新唐书·地理志》总计羁縻府州数目是说的:“突厥、回鹘、党项、吐谷浑隶关内诸道者为府者二十九、州九十。突厥之级别及奚、契丹、靺鞨、降胡、高丽隶河北者为府十四,州四十六,”。可见当时羁縻府州土地之多而广,民族之多。这种羁縻府州的都督、刺史都是世袭,在本民族内都有自主权,对中央王朝有朝贡和出兵助战等义务。
二.实行“和亲”政策。唐太宗在平定吐谷浑之后,就以慕容氏为可汗,并把弘化公主嫁给了其可汗诺謁钵。贞观十五年既公元641年,唐太宗又将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首领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嫁到吐蕃以后带去了先进的技术,以及大量的书籍,促使唐蕃的友好交往,也使得唐蕃之间比较和平。唐蕃联姻后,吐蕃贵族子弟被派到长安学习,许多汉族知识分子也被邀请到吐蕃掌管文书。实行“和亲”政策,使得唐朝与少数民族建立了比较亲密的关系,此后又有金城公主嫁给了尺带朱丹,更密切了中央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至此吐蕃每一位赞普即位都要请唐朝皇帝册封,在今西藏大昭寺门前有一个唐蕃会盟碑,上面写着“扈掠不作,患难相恤”,这就说明唐与吐蕃的关系在和亲政策的基础上是比较和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