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毒物分析
法医毒物分析
![法医毒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adfbb06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45.png)
法医毒物分析法医毒物分析是指法医学家或专业检验官通过仔细分析毒物物质,以确定毒物的性质,找出毒物的出现来源以及它起到的作用,从而推断出其中可能的罪犯,并及早发现刑事犯罪的一项技术服务。
一、理论基础:1、历史发展:法医毒物分析的历史发展可追溯到19世纪,随着刑事犯罪案件的不断增多,毒物分析能够提供关键证据确定刑事犯罪和涉案人的身份,逐渐发挥着重要作用。
2、分析过程:法医毒物分析的具体分析过程主要包括汇总研究报道、取证提取、实验室分析、数据对比和结果验证等步骤。
3、分析目的:法医毒物分析的目的是确定毒物的性质、原料来源和可能的罪犯。
二、分析方法:1、化学分析:法医毒物分析的化学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鉴别分析和定性分析。
鉴别分析是通过各种复杂技术来确定毒物种类,如红外光谱、质谱和色谱等;定性分析是通过各种分析方法来确定毒物的数量,如氰化物、酰基化合物或微量元素等。
2、生物化学分析:通过对毒物进行发酵、酶催化及多种特殊的生物反应实验,确定毒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具体机理,从而确定毒物种类和数量。
3、微生物分析:通过对毒物传染病毒、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进行胞孢分析,确定生物毒物及微生物血清学确定毒物污染来源。
三、分析结果1、结果确定:法医毒物分析的结果确定是通过不同的物质特征和生物特征,结合鉴别、定性试验和比对,根据实际情况,诊断判断出毒物性质、原料来源和可能的罪犯提出结论。
2、证据有效性:法医毒物分析所提供的证据需要遵守严格的科学规范,通过实验报告及适当的证据证明,来证实分析结果的真实性及其有效性。
四、可靠性1、技术可靠性:法医毒物分析的技术可靠性主要体现在技术人员的职业素质及技术水平上,他们需要掌握相关的科学研究、分析方法及实验技术,才能更好的发挥分析的专业作用。
2、程序可靠性:法医毒物分析的程序可靠性是指在分析过程中,要遵循合理流程,确保每一步程序都采用专业程序,保证检验结果真实有效。
3、结果可靠性:法医毒物分析在尽力确定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上才能起作用,以避免在确定刑事犯罪和罪犯身份时出现误差。
法医学的法医毒物分析
![法医学的法医毒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a428453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a5.png)
法医学的法医毒物分析法医学中的毒物分析是一项关键而复杂的工作,它通过对尸体和生物组织中的毒物进行检测和分析,帮助法医学家判断死因和确定是否有毒物引起的死亡。
毒物分析在法医学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法医毒物分析的相关内容。
一、毒物分析的意义毒物分析是法医学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它可以帮助法医学家确定死因,尤其是对于涉嫌中毒引起的死亡案件,毒物分析更是至关重要。
通过对死者体内组织、体液以及现场物证中的毒物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找到可能存在的毒物及其浓度,为法医学家判断死因提供重要依据。
此外,毒物分析还可以帮助司法机关追踪破案,揭开案件的真相,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二、毒物分析的方法毒物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生化和色谱两大类。
生化方法是通过对生物体内的毒物进行生化反应,利用不同的酶和底物间的相互作用来确定毒物的种类和浓度。
而色谱法则是通过色谱技术对毒物进行分离和定性,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常常需要结合使用才能更准确地对毒物进行分析。
三、毒物分析的应用毒物分析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刑事司法、法医学、毒理学以及环境保护等。
在刑事司法方面,毒物分析可以帮助侦破毒药杀人案件,对于试图掩盖罪行的犯罪分子起到震慑作用。
在法医学中,毒物分析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可以帮助法医学家判断死因,辅助司法机关做出正确的判决。
毒物分析还在毒理学和环境保护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帮助科学家了解毒物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为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四、毒物分析的挑战与展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毒物分析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样品预处理、检测方法的更新换代、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培训队伍建设等。
但是,毒物分析的未来仍然充满希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毒物分析的检测方法将更加准确、快速和便捷,为法医学和刑事司法带来更大的便利。
总的来说,法医毒物分析作为法医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法医学的法医法医毒物分析
![法医学的法医法医毒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97674a2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cc.png)
法医学的法医法医毒物分析在法医学领域中,法医毒物分析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
法医毒物分析是指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尸体或生物组织进行化验,以确定有毒物质的种类和浓度,从而帮助法医人员解决案件中的毒物相关问题。
一、法医毒物分析的意义法医毒物分析在犯罪现场勘查和尸体解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尸体和生物组织中毒物的分析,可以确定死者死亡的原因,是否是毒物中毒导致。
同时,对毒物的分析还可以帮助法医人员确定案件中的犯罪手段和动机,为案件的侦破提供重要线索。
二、法医毒物分析的技术法医毒物分析的技术主要包括样品的采集、前处理、分离和定量分析。
首先,需要对疑似受害者的尸体组织样本进行采集,然后进行前处理,如提取、浸提等操作,以获得毒物的纯净样品。
接下来,通过色谱、质谱等分析方法,对毒物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确定毒物种类和浓度。
三、法医毒物分析的应用法医毒物分析广泛应用于各类犯罪案件和意外事件的调查中。
例如,在涉毒案件中,法医毒物分析帮助警方确定案件中使用的毒品种类和浓度,为犯罪嫌疑人的起诉提供证据。
在意外死亡事件中,法医毒物分析可以确定死亡原因,帮助家属了解亲人的死因。
四、法医毒物分析的挑战法医毒物分析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毒物的种类繁多、浓度低、样本复杂等。
因此,需要法医人员具备扎实的化学知识和技术能力,以确保毒物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法医毒物分析还需要与其他学科领域相结合,如毒理学、病理学等,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五、结语法医毒物分析是法医学领域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对于解决犯罪案件和意外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尸体和生物组织中毒物的分析,可以帮助法医人员确定死者死亡的原因,为案件的侦破提供线索。
同时,法医毒物分析也为司法审判提供科学依据,保障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愿法医毒物分析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进步,为法医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毒物分析基础法医毒物分析PPT教案
![毒物分析基础法医毒物分析PPT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a87a809b6648d7c0c74659.png)
原理
当被分析物在萃取头与萃取体系之间达到平 衡,分析物与萃取头之间有一分配系数K, 吸附于萃取头上分析物的量(N)与萃取体 系中分析物的初始浓度(C0)、萃取头体积 Vf 有如下关系: N=KVf C0
其中K值取决于萃取头一定的固定相类型、 分析物的性质,Vf 为常数,因此N与C0之间 存在线性关系。这是SPME的定量基础。
✓ 适用性强:可以随身携带,现场采样,并可在 任何型号的GC(或HPLC)仪器上直接进样。
SPME组成
SPME装置由两部分构成,手柄( Holder)和萃取头(Fiber)状似一支色
谱注射器。
手柄:用于按装萃取头,可永久使用。
萃取头:是一根涂不同色谱固定相或吸附剂的熔融石英纤维,接不锈 钢丝,外套细的不锈钢针管(保护石英纤维不被折断及进样),纤维 头可在针管内伸缩。
SPME操作步骤
样品萃取 :
1. 将SPME针管穿透样品瓶隔垫, 插入瓶中。
2. 推手柄杆使纤维头伸出针管,纤 维头可以浸入水溶液中(浸入方 式)或置于样品上部空间(顶空 方式),萃取时间大约2-30分 钟。
3. 缩回纤维头,然后将针管退出样 品瓶。
SPME-GC实验过程
三、其他前处理技术
(一)化学衍生化技术
浓缩-定容
1.预处理
(1)
固体:粉末 组织:匀浆
(2)
碱性毒物: pH>pKa 1-2;
酸性毒物: pH<pKa 1-2;
不稳定化合物: 缓冲液
(3)
加入蛋白质 沉淀剂或者 加热,透析 ,超滤
(4)
酸水解 酶水解
检材制备 调整pH值 去除蛋白质 结合物解离
常用蛋白质沉淀剂:
分子量较大的酸性阴离子(在酸侧沉淀): 钨酸、磷钨酸、三氯醋酸、高氯酸等 钨酸适于酸中性毒物不适于生物碱 重金属盐(在碱侧沉淀) 高浓度中性盐(脱水盐析)硫酸铵只能用于 碱性毒物不能用于酸中性毒物 有机溶剂(变性沉淀):适于新鲜检材
法医毒物分析
![法医毒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e7bd80416fc700abb68fc4d.png)
第一节毒物与中毒1、毒物分析:法医毒物分析是以分析化学尤其是现代仪器分析技术为基础,以能损害生命正常活动的毒物为对象并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判定,从而服务于国家法制建设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2、毒物(toxicant):凡是对机体通过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而损害生命正常活动,引发功能障碍或器质性病变乃至造成死亡的物质称之为毒物。
3、毒物的来源:自然界植物、动物、矿物、菌类人工合成工业产品、副产物、废弃物(不包含微生物和生物体产生的毒素)。
4、中毒:生物体受到一定量的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和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称为中毒(poisoning),由毒物所产生的中毒反应称为毒性作用。
5、毒性作用条件(1)毒物的成分(2)起作用的剂量安全剂量中毒量致死量中毒量:毒物引起个体中毒并出现中毒症状的剂量;造成死亡的剂量称为致死量(LD)某一毒物能引起某种动物的群体全部死亡的最小剂量成为全数致死量(LD100);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称为半数致死量(LD50)(3)作用途径与方式摄入途径吸收和分布特性给药的浓度和速度(4)受作用的生物体同生物体的种属有关(5)个体因素年龄、性别、体重、健康状态、身体素质以及生活习性6、毒品(drug, illicit drug)毒品是属于法学范畴的概念,它是由法律规定要受严格管制的一些药毒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中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毒品定义的三要素非法性(法律属性)、危害性(社会属性)、成瘾性(自然属性)7、药物滥用是指非医疗目的、不正常的连续大量使用有依赖性(dependence)药物。
8、毒物的分类分类原则依据毒物的理化性质、毒理作用、用途以及来源进行分类常见种类气体毒物 CO H2S (中毒速度最快)挥发性毒物CN- C3HOH C2H5OH合成药毒物巴比妥类吩噻嗪类(临床药物最多)天然药毒物乌头类颠茄类(生物碱最多)金属毒物砷/汞/钡/铬/铊/铅(最难排出体外)农药鼠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毒鼠强(中毒案例较多)水溶性毒物强酸/强碱/NO2-9、分析方法:形态学方法、毒理学方法、免疫分析法、理化分析法、仪器分析法10、法医毒物分析的基本任务:是对各种检材中有关毒物进行分析鉴定,判明有无毒物、何种毒物、多少毒物以及毒物与事件的关系等,为澄清当事人在事件中是否负有法律责任提供依据,为涉及中毒案件提供侦破线索和证据。
法医毒物分析
![法医毒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6c396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b0.png)
法医毒物分析1.如何理解毒物的概念是相对的许多事物对于某些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药物在过量的情况下也能对人体产生一定伤害,甚至导致死亡,反之有些剧毒物质在使用恰当时也可以治疗一些顽疾重症的良药,由于药物和毒物之间的辨证关系,所以常常把药物和毒物统称为“药毒物”,所以食物、药物与毒物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2了解事件发生前后的情况对诊断及判定中毒的意义何在了解事件发生的前后和经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毒者有无吸毒或长期服用某种药物或自杀倾向等情况,从而帮助我们推断有无某些药毒物中毒的可能,如果出现典型中毒症状或尸体解剖症状也对诊断和判定中毒有重要意义3中毒症状在中毒法医学鉴定有何意义中毒症状能为中毒鉴定提供有用信息,同时也能给检验工作提供可能的毒物范围,使检验工作更有针对性,能节约筛查药毒物的时间、人力和物力4正确理解毒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及排泄规律的意义何在理解毒物再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有利于我们在采集、送检和检测时选择合适的检材种类,也有利于选择合适的前处理和检测方法。
同时,如果需要检测多个毒物时,我们应该先检测代谢和排泄较快的毒物,再检测代谢和排泄慢的毒物。
1简述体内检材的定义、来源、特点及其检验结果对法医学鉴定的意义。
体内检材主要指取自生物活体或尸体的检验材料。
体内检材中的代谢物和结合物的含量一般很低,化学成分复杂。
从体内检材得出的检验结果可作为法医鉴定的直接证据2某案发现场桌面上发现约5ml液体,请考虑如何收集这类检材。
将检材收集到干净的玻璃器皿中,并密封好,液体上方经量不留多余的空间,避免挥发性物质。
冷藏保存,并及时送检。
3.某贩毒案件收缴了10包共计1000粒药片,请设计抽样方法先随机抽取3至4包并将药片倒出混匀后平铺呈正方形,画出两条对角线,随机选择两个对角,再次混匀平铺成正方形,继续取对角的操作,如此反复直至剩下10-20片作为检材使用,其余留样。
2.一氧化碳中毒分析应取何种检材?HbCO饱和度的定义和意义是什么?血液是测定HbCO饱和度的首选检材,尸体一般抽取心血,中毒抢救者则抽取外周静脉血。
法医毒物分析知识总结
![法医毒物分析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2af062658f5f61fb6366623.png)
法医毒物分析总结一、名词解释1.毒物分析(toxicological analysis):应用化学、药学、医学等学科的现代科学理论、技术和方法,对危害人类健康生存的化学物质进行分析研究的一门应用学科。
2.体外检材(specimen in vitro):指未经过体内吸收、分布、代谢等过程的检材。
3.体内检材(body specimen):也称生物材料或生物检材,指取自生物活体或尸体的检验材料,包括尿、血、唾液和其它体液,也包括各种内脏、毛发、肌肉、皮肤、骨骼等组织,还包括取自已埋尸体的组织或腐泥等。
4.预处理(pretreatment):是检材处理的第一步,主要是指对检验材料进行检材制备,调整酸碱性,去除蛋白及进行结合物的解离等。
5.酸性毒物(acidic toxicant):一般呈弱酸性,在酸性条件下呈游离状态,易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易溶于水。
(巴比妥类)6.碱性毒物(alkaline toxicant):一般呈弱碱性,在碱性条件下呈游离状态,易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易溶于水。
(吩噻嗪类)7.液-液萃取法(liquid-liquid extraction):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有不同的溶解度。
当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共存时,溶质在此两种溶剂中分配的溶解量不同。
利用这一性质将溶质从一种溶剂中转移至另一种溶剂中的过程。
8.液-固提取法(liquid-solid extraction):又称固相萃取技术,是利用待检毒物与杂质在柱中固定相和洗脱液之间吸附或分配作用或不同组分分子大小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离。
9.固相微萃取(SPME):利用特殊材料做成的萃取头(或纤维头)对待测物能选择性地吸附,通过将萃取头伸入检材中(浸入方式)或置于检材上部空间(顶空方式),使待测物吸附于其上后,将纤维头插入到气相色谱仪或液相色谱仪的接口,利用热解吸附或流动相将待测毒物洗脱下来进行气相色谱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10.空白添加回收试验:取不含有待测毒物的模拟空白检材若干,在其中添加一定量的待测物,再选用适当的提取方法进行处理并测定,所得到检材中待测物含量与实际添加的量求比值即可。
法医毒物分析总结
![法医毒物分析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103211848d7c1c708a145e3.png)
【合成药毒物种类】:安眠镇静药、抗精神病药、解热镇痛药、兴奋药以及麻醉药等。
体外检材:成分简单,药片、药粉等固体检材一般可直接用乙醇溶解或提取后检测;注射液、饮料等液体检材,可适当调酸碱性后液-液萃取。
体内检材:①和肝匀浆,提取时一般需先经过沉淀蛋白。
提取吩噻嗪类药物时,无机酸类沉淀蛋白剂应慎用;②苯骈二氮卓类的用药量较小,体内结合率较高,必要时可先行水解再提取。
③用有机溶剂萃取时,应先调节检材的酸碱性,使被提取的药物处于游离状态。
苯骈二氮杂卓类-弱酸性到弱碱性;吩噻嗪类-碱性;巴比妥类-酸性。
氟西泮游离碱的水溶性较大,不宜用萃取法提取。
吩噻嗪类提取时应避光。
④有机提取液可通过吸附柱或反提法净化。
⑤巴比妥类不宜在碱液中久置。
⑥血尿也可直接用固相萃取小柱提取净化。
化学法检识安眠镇静药:方法微量颜色反应和微量结晶反应;操作瓷反应板、载玻片或试管;适用体外检材中安眠镇静药的预试筛选和检识鉴别【紫外分光光度法】除眠尔通外,绝大部分的安眠镇静药都有明显的紫外吸收光谱,对一些成分简单的体外检材,如药片、注射液、剩余饮食物或胃内容物和洗胃液中的药物残渣,经简单处理后即可用紫外光谱预试或筛选。
三类安眠镇静药的紫外光谱完全不同,可用于鉴别。
在定性的基础上,常用于定量。
常用于HPLC方法的检测。
【气相色谱法检验安眠镇静药:】特点:灵敏度高、分离能力强;要求被分析物易挥发、对热稳定。
适用:体内、成分复杂、含量低的检材;苯骈二氮卓类部分适用。
有些热稳定性差或极性太大的效果不好,如去甲羟基安定。
多数易被固定相吸附而造成拖尾或难出峰,宜选OV-1、DB-!等弱极性固定液;吩噻嗪类: 受热易分解,效果不好;巴比妥类一般选用中等极性柱,如OV-17;FID检测器。
极性较大,普通条件下峰形不佳,可通过甲基衍生化可改善峰形,并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验安眠镇静药】特点:灵敏度较高、分离能力强。
应用:体内检材、样品有紫外吸收的;三类药物均可适用,特别对热稳定性差或极性大的,效果较GC 好;一般采用C18反相液相色谱法;紫外或荧光检测;三类药物均具有酸碱性,常通过在流动相中加入适量酸抑制解离或形成离子对可改善分离效果。
法医毒物分析教学设计
![法医毒物分析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27a6a5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f4.png)
法医毒物分析教学设计引言随着社会发展,新型毒品不断涌现,毒品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
作为一名法医学专业的学生,深入了解毒品的毒理学知识和检验分析方法,对于实践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如何进行法医毒物分析教学设计进行探讨。
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目的是通过讲解毒物化学、毒理学和毒品检验技术,使学生了解毒品中毒的机理、基本特征、化学成分及毒理作用,学习毒品的检验技术及精确检测方法;同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国内外毒品的分类和法律规定包括国际上将毒品分为两类和我国将毒品分为三类的法律规定,以及毒品的化学成分、形态特征、食用方式等方面的介绍。
毒品作用的分级与分类通过讲解毒品在人体中的作用及其影响程度来进行分级与分类,便于学生对毒品的辨识和分析。
毒品检验技术介绍常用毒品检验技术,包括物理技术和化学技术两类。
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检验技术和方法,并能够熟练、准确地进行检测。
毒品刑事法律案例分析通过对真实案例的分析讲解,使学生能够了解毒品检验的具体过程和技术细节,了解案件中的检验与鉴定流程,并掌握如何准确判断毒品成分、质量以及分析出具体的成分含量。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解、实验操作、案例分析、讨论等多种形式。
理论讲解采用课件讲解宣讲方式,全面讲解毒品检验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对所讲内容有充分的理解。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室操作及演示,让学生亲自操作进行化学检验的操作过程,并熟悉实验相关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的讲解和分析,让学生感受到毒品检验工作的重要性,加深学生的理论知识,让学生更加注重毒品检验的实际应用。
讨论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团队中探索疑难问题,通过学生进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以便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
评价方法在本教学中,采用成绩考核和综合评价两种方式。
考核范围包括理论考试、实验记录、实验报告、实验技能和思维表达能力。
法医毒物分析学
![法医毒物分析学](https://img.taocdn.com/s3/m/b3aea2d676eeaeaad1f3305d.png)
1.法医毒物分析学:是以分析化学尤其是现代仪器分析为基础,以能损害生命正常活动的毒物为对象并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判断。
2.Insecticide (杀虫药)是用于防治农、林、牧及贮粮上的虫害和消灭生活环境中蚊蝇等害虫的药剂。
3.Biomaterial (体内检材)主要指取自生物活体或尸体的检验材料,包括尿、血、唾液和其他体液,也包括各种内脏、毛发、肌肉、皮肤、骨骼等组织,还包括取自已埋尸体的组织或腐泥。
4.细胞后含物:是细胞中非生命物质,是新陈代谢形成的累积物质。
5.HbCO饱和度是指血液中HbCO占血红蛋白总量的百分比,它是判断一氧化碳中毒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6.Toxicant (毒物)是指进入生物体后通过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能损害生命正常活动,引发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乃至造成死亡的化学物质。
7.Rf value (Rf值) 在薄层色谱法中,引入了能够反映组分斑点在薄层板中位置的保留参数称为保留比或比移值,定义为:组分原点中心至展开剂斑点中心的距离/组分原点中心至展开剂前沿的距离。
8.体外检材:是指那些未经过体内吸收、分布、代谢等过程的检材。
1. 合成药毒物的特点为多数为临床治疗药物、难挥发的有机物、多数为固体和需用有机溶剂提取分离。
2. 常见有机杀鼠剂为有机氟类杀鼠剂、含氮杂环类杀鼠剂、香豆素类杀鼠剂和茚二酮类杀鼠剂。
3. 大麻制成的毒品大致可分为大麻草、大麻脂和大麻油,其中大麻中四氢大麻酚含量最高。
4. 质谱图是以离子的质核比为横坐标,所对应的相对离子强度为纵坐标所描绘的图像。
5.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大多含有苯醚和环丙烷结构及卤素原子,而且分子中因含有不对称碳原子,故具有各种光学异构体。
6. 法医毒物分析的特点有分析目的不确定性、分析案件复杂性、检材多样性及特殊性、分析方法综合性和肩负法律责任。
7. 中毒和中毒死一定是毒物直接对机体损害作用的后果;从机体检出的毒物量,一定要达到中毒或致死的水平;中毒症状和中毒病理变化要与检出的毒物相一致。
法医毒物分析
![法医毒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15d37445acfa1c7aa00cc4a.png)
1.如何理解毒物的概念是相对的许多事物对于某些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药物在过量的情况下也能对人体产生一定伤害,甚至导致死亡,反之有些剧毒物质在使用恰当时也可以治疗一些顽疾重症的良药,由于药物和毒物之间的辨证关系,所以常常把药物和毒物统称为“药毒物”,所以食物、药物与毒物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2了解事件发生前后的情况对诊断及判定中毒的意义何在了解事件发生的前后和经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毒者有无吸毒或长期服用某种药物或自杀倾向等情况,从而帮助我们推断有无某些药毒物中毒的可能,如果出现典型中毒症状或尸体解剖症状也对诊断和判定中毒有重要意义3中毒症状在中毒法医学鉴定有何意义中毒症状能为中毒鉴定提供有用信息,同时也能给检验工作提供可能的毒物范围,使检验工作更有针对性,能节约筛查药毒物的时间、人力和物力4正确理解毒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及排泄规律的意义何在理解毒物再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有利于我们在采集、送检和检测时选择合适的检材种类,也有利于选择合适的前处理和检测方法。
同时,如果需要检测多个毒物时,我们应该先检测代谢和排泄较快的毒物,再检测代谢和排泄慢的毒物。
1简述体内检材的定义、来源、特点及其检验结果对法医学鉴定的意义。
体内检材主要指取自生物活体或尸体的检验材料。
体内检材中的代谢物和结合物的含量一般很低,化学成分复杂。
从体内检材得出的检验结果可作为法医鉴定的直接证据2某案发现场桌面上发现约5ml液体,请考虑如何收集这类检材。
将检材收集到干净的玻璃器皿中,并密封好,液体上方经量不留多余的空间,避免挥发性物质。
冷藏保存,并及时送检。
3.某贩毒案件收缴了10包共计1000粒药片,请设计抽样方法先随机抽取3至4包并将药片倒出混匀后平铺呈正方形,画出两条对角线,随机选择两个对角,再次混匀平铺成正方形,继续取对角的操作,如此反复直至剩下10-20片作为检材使用,其余留样。
2.一氧化碳中毒分析应取何种检材?HbCO饱和度的定义和意义是什么?血液是测定HbCO饱和度的首选检材,尸体一般抽取心血,中毒抢救者则抽取外周静脉血。
法医毒物分析教学大纲
![法医毒物分析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ca5f83231126edb6f1a10a8.png)
法医毒物分析教学大纲川北医学院法医学系毒物分析教研室2006.4.20法医毒物分析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法医毒物分析(forensic toxicological analysis)课程性质:法医学专业必修课程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42学分:2.5二.教学目的使学生在熟悉教材所介绍毒物的性状、检验方法及其原理的基础上,明确法医毒物分析的性质和特点;正确理解毒物分析对法医鉴定的作用和意义;掌握中毒案件的处理原则;能对毒物分析结果做出正确判断。
同时,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要求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应能达到以下要求:(一)对法医毒物分析的性质、特点、分析程序和方法有较全面的了解。
(二)明确法医毒物分析所能承担的任务及其结果所能说明的问题。
(三)正确认识法医毒物分析在本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掌握现代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熟悉各类毒物的特性及主要检测手段,了解现代分析方法在法医毒物分析中的应用和作用;了解今后的发展趋势。
(五)熟悉各类毒物的分离、检识与测定方法;熟悉中毒案件检验工作的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科学的分析辨证毒物分析所得的结果。
四.基本内容本课程包括理论与实验两部分内容。
理论课共42学时,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主要介绍法医毒物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程序,以及各种现代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与应用;各论介绍各类常见毒物的性质、分离原理及检测方法。
实验课共20学时,结合理论教学,进行各类常见毒物的定性、定量分析,加深理解认识。
五.理论课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一)教学内容法医毒物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程序。
(二)教学要求1.掌握毒物、毒品的概念,检材的采取、送检、保存及处置原则;2.熟悉法医毒物分析的任务和特点,检材的审查、案情的分析及检验方案的确立;3.掌握检验记录的内容,出具鉴定书与检验报告的要求;4.了解法医毒物分析的发展趋势;5.了解法医毒物分析在法医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法医毒物分析教学大
![法医毒物分析教学大](https://img.taocdn.com/s3/m/c5b9b876b14e852459fb5708.png)
法医毒物分析教学大纲川北医学院法医学系毒物分析教研室法医毒物分析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法医毒物分析(forensic toxicological analysis)课程性质:法医学专业必修课程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42学分:二.教学目的使学生在熟悉教材所介绍毒物的性状、检验方法及其原理的基础上,明确法医毒物分析的性质和特点;正确理解毒物分析对法医鉴定的作用和意义;掌握中毒案件的处理原则;能对毒物分析结果做出正确判断。
同时,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要求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应能达到以下要求:(一)对法医毒物分析的性质、特点、分析程序和方法有较全面的了解。
(二)明确法医毒物分析所能承担的任务及其结果所能说明的问题。
(三)正确认识法医毒物分析在本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掌握现代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熟悉各类毒物的特性及主要检测手段,了解现代分析方法在法医毒物分析中的应用和作用;了解今后的发展趋势。
(五)熟悉各类毒物的分离、检识与测定方法;熟悉中毒案件检验工作的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科学的分析辨证毒物分析所得的结果。
四.基本内容本课程包括理论与实验两部分内容。
理论课共42学时,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主要介绍法医毒物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程序,以及各种现代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与应用;各论介绍各类常见毒物的性质、分离原理及检测方法。
实验课共20学时,结合理论教学,进行各类常见毒物的定性、定量分析,加深理解认识。
五.理论课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一)教学内容法医毒物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程序。
(二)教学要求1.掌握毒物、毒品的概念,检材的采取、送检、保存及处置原则;2.熟悉法医毒物分析的任务和特点,检材的审查、案情的分析及检验方案的确立;3.掌握检验记录的内容,出具鉴定书与检验报告的要求;4.了解法医毒物分析的发展趋势;5.了解法医毒物分析在法医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毒物分析基础(一)教学内容检材的分类和处理;定性定量分析;主要分析方法的类别;各类分析方法的效用;毒物分析可靠性控制。
法医毒物分析
![法医毒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6cd4b09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f4.png)
法医毒物分析——编者:张天叶谆谆一.名解1毒物(toxicant):是指进入生物体后通过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能够损害生命正常活动,引发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乃至造成死亡的化学物质。
2.中毒:是指生物体受到一定量的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和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
3.半数致死量(LD50):能够引起群体中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称为半数致死量。
4.毒品:是属于法学范畴的概念,它是由法律规定要受严格管制的一些药毒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中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5.药物滥用(drug abuse):是指非医疗目的、不正常的连续大量使用有依赖性药物。
6.戒毒药品:指控制并消除滥用阿片类药物成瘾者的急剧戒断症状与体征的戒毒治疗药品,和能减轻消除稽延性症状的戒毒治疗辅助药品。
如美沙酮等。
7. 体外检材:主要是指那些未经过体内吸收、分布、代谢等过程的检材,其中的药毒物在形态、气味、酸碱性、溶解度和化合状态等方面尚全部或部分地保留其原有性状,绝大多数是案件侦查中或现场收集到的各种可疑物。
8.体内检材:主要指取自生物活体或尸体的检验材料,如尿、血、唾液和其他体液、也包括各种内脏、毛发、肌肉、皮肤、骨骼等组织,还包括取自已埋尸体的组织或腐泥等。
9.★定性分析:目的是确定检材中所含毒物的性质,即检材是否为某种毒物或者其中是否含有某种毒物,通常又成为检识或检出。
检出的对象也包括药毒物在体内生成的代谢物。
10.★定量分析:目的在于确定检材中某毒物的含量,通常称之为含量测定或简称测定。
定量分析必须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
11.K粉:即氯胺酮,属麻醉镇静剂,麻醉作用快、镇痛强,有致幻作用,也称“强奸粉”。
显弱碱性,其盐酸盐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临床用制剂通常为注射液。
12.戒断综合征:①停药后数小时可出现,12~24小时达到高峰,72小时后逐渐减轻。
法医学的法医毒物分析
![法医学的法医毒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93a8c4f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58.png)
法医学的法医毒物分析法医学的法医毒物分析是法医学中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一部分。
它通过对尸体组织、体液或其他物质样本的检测与分析,确定死因和进行毒物鉴定,为司法机关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从法医毒物分析的定义、应用领域以及常用的分析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定义法医毒物分析是指根据法医学的要求,通过对尸体组织、体液等样本的检测与分析,确定死亡原因或进行毒物鉴定的一项科学技术。
它主要依靠化学、生化、药理学等科学的原理与方法,从尸体或生前采集的样本中筛查痕量、毒物成分,以达到鉴定死因、发现、鉴定或排除毒物中毒等目的。
二、应用领域法医毒物分析在刑事侦查、法律诉讼和安全事故调查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鉴定自然死亡和非自然死亡,譬如判断死因是因为病变、外伤或毒物中毒等。
同时,法医毒物分析在涉及毒物与法律及司法领域的问题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毒物刑案的证据分析、交通事故中司机是否吸食了毒品等。
三、常用的分析方法1. 毒物鉴定技术毒物鉴定技术是法医毒物分析的核心内容。
常见的毒物鉴定方法主要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以及毛细管电泳等。
这些技术可以对复杂的样本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准确地鉴定出毒物的种类和含量。
2. 毒物蓄积与排泄分析毒物蓄积与排泄分析是指通过对尸体组织和生前采集的样本进行分析,确定毒物在体内持续存在的时间和数量。
常用的方法包括肝脏、肾脏等组织的毒物测定,以及尿样、血样等的毒物排泄分析。
3. 毒物作用机制研究毒物作用机制研究是通过对毒物与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深入研究,揭示毒物对人体的损害机制。
这项研究对于法医毒物分析的改进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增加对毒物中毒的认识和了解。
四、案例分析以下将列举几个实际案例,以展示法医毒物分析的实际应用:1. 案例一:一名中毒身亡的男子通过对该男子尸体组织样本进行毒物鉴定,确定其死因是因为砒霜中毒。
分析结果显示,男子体内检测到了高浓度的砒霜成分,且与死者生前所居住的房间中发现的砒霜样本相吻合,从而证明了他是被砒霜毒害致死。
第1章-法医毒物分析-绪论
![第1章-法医毒物分析-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71a35246de80d4d8d05a4f3d.png)
中毒症状:1-2min–瞳孔收缩;2-4min–多汗,流涎; 5-10min–抽搐,麻痹,痉挛;10-15min–死亡。
只能通过分析检测确认。
NMU
法医毒物分析
中国·南京2018
“法医毒物分析”解析
真实案件
某晚19 时50 分左右,宁夏固原市隆德县城关镇张X一家六 口人(三男三女)在食用张X从县城一家餐馆卖回的卤肉 和自己做的面条后约半小时,均出现头昏头晕、呕吐、神 志昏迷等症状,经送县医院抢救,五人死亡。
警方介入,是食物中毒还是另有原因? 现场堪查,毒物分析专家、痕迹专家及时对现场展开一系
• 毒性与结果的关系:属高毒类。 急性毒性、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致突变性、基因突变、致畸性、 致癌性。
2020/3/22
法医毒物分析讲堂
14
亚硝基化合物分析
1、N-亚硝基二甲基胺 2、N-亚硝基甲 基乙基胺 3、N-亚硝基二乙基胺 4、N亚硝基X丁啶 5、N-亚硝基哌啶 6、N亚硝基吗啉 7、N-亚硝基吡啶烷 8、亚 硝基己基甲叉胺
歌舞厅与致幻性苯丙胺类化合物丸-致幻性苯丙胺类化合物
2020/3/22
法医毒物分析讲堂
8
酒驾?毒驾?…周立波的蛇形驾驶
2020/3/22
法医毒物分析讲堂
9
死亡原因?犯罪嫌疑人的手段?
2020/3/22
法医毒物分析讲堂
10
典型案例:二甲基亚硝胺中毒
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2010级研究生黄 洋遭他人(林某)投毒后死亡。
特点:样品纯度较低(微量或痕量分析)、要求 迅速准确、要求分析方法的灵敏度高。
法医毒物分析第三版教学设计 (2)
![法医毒物分析第三版教学设计 (2)](https://img.taocdn.com/s3/m/ef80693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9e.png)
法医毒物分析第三版教学设计介绍法医毒物分析是法医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毒物检验评估和了解毒性的关键因素。
法医毒物分析的目的是通过检测、分析和鉴定物质,判断是否有毒性,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对人体产生影响。
在本次教学设计中,我们将介绍本课程的重要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以帮助学员更好地掌握本课程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目标1.了解毒物分析的意义、范围和基本概念;2.熟悉毒物分析的方法和技巧;3.能够判断物质是否有毒性,并在何种程度上对人体产生影响;4.能够使用毒物分析仪器和设备进行毒物分析,理解分析结果。
教学内容第一章毒物分析的基本概念1.1 毒物的分类和特性 1.2 毒物分析的定义和意义 1.3 相关法律法规第二章毒物分析的方法与技巧2.1 毒物分析的基本方法 2.2 毒物分析的参考检验方法 2.3 毒物分析的实验分析技巧第三章毒物测定技术3.1 色谱分析法 3.2 质谱分析法 3.3 核磁共振分析法 3.4 其他毒物测定技术第四章毒物检验评价4.1 采样和样品制备 4.2 毒性评价方法和原理 4.3 毒物检验评价的常见问题教学方法本次教学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教授相关知识点,让学员了解毒物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等;2.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操作,让学员熟悉毒物分析仪器使用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等;3.答疑解惑:针对学员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讨论,以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4.课外阅读:要求学员在课后阅读相关学术论文和资料,以扩展知识面和深化认识。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本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学员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以反馈教学质量和改善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课堂测验、作业和考试等,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2.实验结果评价:通过对学员实验操作过程和数据分析结果进行评价;3.参与度评价:通过对学员参与课堂讨论和答疑解惑的情况进行评价。
法医学的法医法医毒物分析
![法医学的法医法医毒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71ceccf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67.png)
法医学的法医法医毒物分析【正文】法医学的法医毒物分析引言:法医学(forensic medicine)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结合了医学和法律的知识,通过科学手段来解决与刑事诉讼相关的医学问题。
法医毒物分析作为法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毒物对人体的危害和毒物的检测与分析方法,其在刑事案件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本文将探讨法医毒物分析的意义、方法和应用。
一、法医毒物分析的意义法医毒物分析是通过检测与分析物证以及对受害者进行尸检等手段,确认和鉴定毒物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为司法机构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刑事司法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1. 提供科学证据法医毒物分析通过检测和分析受害者体液、组织和物品中的毒物,在法庭上提供科学证据,帮助法官和陪审团了解案件中毒物的来源、种类和数量,从而推断出案件的真相,并用于犯罪嫌疑人的定罪或无罪判断。
2. 防止错案发生法医毒物分析能够通过对受害者进行尸检,检测和分析尸体组织中的毒物,确定死因和毒物的致死量,从而避免因误判导致的冤假错案,保障被害者和其家属的合法权益。
3. 防范食品药品安全事故法医毒物分析可通过对食品和药品中毒事件进行检验,判断其是否与毒物有关,从而揭示其源头和责任,提醒监管部门加强食品药品的安全管理,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二、法医毒物分析的方法法医毒物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毒物的性质和检测对象的不同,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常见的分析方法。
1.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主要用于毒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色谱的分离和质谱的检测,可以高效、准确地确定样品中的毒物成分和含量。
2. 核磁共振技术核磁共振技术主要用于分析复杂样品中的毒物成分,通过核磁共振的谱图分析,可以确定样品中毒物的种类和结构,为毒物的鉴定提供重要依据。
3. 免疫分析技术免疫分析技术主要用于检测毒物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放射免疫测定法等,通过检测抗原和抗体的结合情况,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样品中的毒物含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医毒物分析1.毒物(Toxicant):是指进入生物体后通过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损害生命正常活动、引发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乃至造成死亡的化学物质。
毒物的概念具有相对性:毒物、食物、药物在不同条件下可以转化。
2.按毒物化学性质及应用范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2)挥发性毒物如氰化物、乙醇、甲醇、苯酚与苯甲酚、苯胺与硝基苯等;(3)合成药毒物如苯骈二氮杂卓类、吩噻嗪类、巴比妥类、苯丙胺类、甲丙氨脂等;(4)天然药毒物如阿片类、大麻、可卡因、乌头类、马钱子、颠茄类、斑螯类等;(5)杀虫药如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五氯酚钠等;(6)杀鼠药如有机磷酸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五氯酚钠等;(7)金属毒物如砷、汞、铅、钡、锌等化合物;(8)水溶性无机毒物如强酸类、强碱类、亚硝酸盐等。
3.毒品:通常引用的是新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4.药物滥用(drug abuse):是指非医疗目的、不正常的连续大量使用有依赖性药物。
5.中毒(posioning):是指生物体受到一定量的毒物作用而引发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乃至死亡。
6.毒物作用的影响因素:(1)起作用的剂量(基本条件)、中毒量、致死量;(2)作用途径与方式,给药途径和方式不同可导致完全不同的的结果(有无、快慢、强弱等);(3)个体因素。
7.毒物分析(Toxicological analysis):指对涉及和疑及的物质及代谢物进行定性检识和定量检测。
8.毒物分析基本任务:①预防性毒物分析;②突发性毒物分析。
分析所送检材中是否含有某种或某几种药毒物(定性);对药毒物及(或)代谢产物进行含量测定(定量)。
9.毒物分析的特点:①分析目的不确定(法医毒物分析工作有的是属于验证性质的,有的是属于侦查性质。
)②分析方法的应变性;③检验材料的特殊性。
10.各种检材的采集:①体外检材;②血液;③呕吐及胃内容物;④尿液及粪便;⑤肝和其他器官;⑥毛发和指甲;⑦尸体腐泥。
11.常用毒物分析方法:(1)形态学方法:方法原理:利用检材外观形态或现为形态特征进行辨认、比对;方法特点:简便、快速,能在一定程度上筛选和鉴别的作用,为侦查或检验提供线索。
(2)动物试验法:利用毒物的毒性及毒理作用机制,通过观察染毒实验动物是否死亡或其中毒表现,初步判断建材中是否含有剧毒物或可能含有哪种毒物;方法特点:简便易行、结果直观、可初步筛查、判断毒物类别。
(3)免疫分析法:利用标记读物与非标记读物竞争结合抗体的远离检测毒物。
方法特点:操作简便、检测省时,灵敏度高,选择性强,耗材少,但须专用试剂盒,且试剂都有一定的时效。
(4)理化分析法:利用毒(药)物的各种理化性质进行鉴别检测,如理化常数的测定,显色反应,沉淀反应等。
方法特点:操作简单,对设备要求不高,结果直观,但选择性差,准确度低,往往用作筛查试验或预试验。
12.法医毒物分析检验记录及鉴定书内容:案件编号、送检日期、送检单位、送检人、简要案情、检材情况(种类、数量、包裹、新鲜程度等)、鉴定或检验目的和要求、检验方法和结果、鉴定或检验结论、鉴定或检验日期、鉴定或检验人、报告日期、剩余检材处理等。
要求:客观、用词简练准确、结论依据充分。
13.毒物分析结果的意义和影响因素:结果是判断中毒或中毒死的重要依据。
阳性结果:检材含被检测药毒物,对于毒性大且非体内正常成分,结合案情和解剖病理所见,可作为中毒鉴定的依据。
对药用或属于自然界普遍存在,人体内经常含有的,一般需根据含量做出判断。
阴性结果:说明检材中不含被检药毒物或被测药毒物的浓度低于所用方法的灵敏度。
14.检材:(1)至关重要的物证;(2)分类:体外检材和体内检材①体外检材(specimen in vitro):指那些未经过体内吸收、分布、代谢等过程的检材。
其中的药毒物在形态、气味、酸碱性、溶解度和化合状态等方面尚全部或部分保留其原有性状。
②体外检材的种类:绝大多数是侦查中所获得的或现场搜集到的各种可疑物。
常见的体外检材有药粉、药片、中草药、农药、材料、食物以及日常用品等。
注意:吞服不久的呕吐物或洗胃液、急死的胃内容物,其中尚有未被消化吸收的药毒物,也属于体外检材。
③体外检材注意事项:体外检材在数量上有很大差别;体外检材在形态上多种多样;体外检材可发现原型药物毒物,对检验有利;体外检材检出的药毒物一般不能作为鉴定中毒的直接证据。
④体内检材(body specimen):指取自生物活体或尸体的检验材料,包括尿、血、唾液和其他体液,也包括各种内脏、毛发、肌肉、皮肤、骨骼等组织,还包括取自己埋尸体的组织或腐泥等。
⑤体内检材的特点:体内检材中药毒物不再呈现其原有的形态和表观性状。
体内检材中代谢物和结合物含量一般较低,且生物材料成分复杂,检测难度高,对分析方法要求更高。
比如要求检验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强分离能力。
不同的毒物在机体中作用的靶器官不同,分布情况不同。
应选择有代表性的检材进行检测。
⑥体内检材的注意点:应考虑检验结果是否能反映真实情况;不能因检材中未检出某种毒物就排除中毒的可能性;不能因检材中能检出某种毒物就认定为中毒。
15.检材的采集注意事项:①选择合适的检材;②选择合适的容器;③避免加入防腐剂等。
16.检材处理的必要性:例如用HPLC法检测血浆中某毒物,注入进样器中的待测样品含较多内源性杂质,堵塞分析柱,柱压升高,损坏仪器或仪器配件。
17.检材处理的必要性:①去除内源性杂质;②减少对检测的干扰;③降低仪器损耗。
检材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最终结果,应充分重视。
18.检材处理的基本原理(考):利用检材中待检毒物与检材中含有的其他共存物在性质上的差异而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离、纯化。
(1)根据形态不同:主要利用外观形态的差别,采用挑选或筛分方式进行检材的分离。
(2)根据理化性质差异:根据比重、分子或颗粒大小、挥发性能、溶解行为、化学性质、分子被吸附的性能等进行检材出理。
19.检材处理方法的选择原则:应根据检材的类型、毒物的性质、分析的目的采取的分析方法和分析仪器对样品的要求等选择。
理想的检材处理方法是既能尽量除去杂质,又能纯化富集毒物。
20.要得到可靠的分析结果,需要选择适宜的检材处理方法,选择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体内检材若为血液检材则需要考虑去除蛋白质;(2)尿液检材,需要考虑采用酸或酶水解使待测药毒物从结合物中释出;(3)对于食物检材,常常需要进行除油脂的处理。
根据待测毒物性质选择不同的分离方法:(1)合成药物、天然药毒物、杀虫剂、杀鼠剂、毒品——液-液萃取法、液-固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
(2)气体毒物、挥发性毒物——蒸馏法、扩散法、驱气法。
(3)金属毒物——有机质破坏法。
(4)水溶性无机毒物——透析法、水浸法。
21.预处理:预处理是前处理的第一步,包括检材制备、调整酸碱度、去除蛋白及结合物的水解等。
注意:并非所有的检材都需要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过程:(1)检材制备:均匀分散的状态才能适用。
例如:大块的、不均匀的体外检材。
/血液、尤其是组织检材。
(2)调整酸碱度:理论:✓酸性物质,抑制解离最适宜的pH值是低于该毒物的pKa值1~2;✓碱性毒物,则宜高于该毒物的pKa值1~2;✓具有酸、碱两性的毒物也可寻找一最佳pH条件,抑制其解离。
在调节酸碱度时,还应考虑到毒物本身的稳定性等具体情况。
例如,某些具有酯、酰胺、亚酰胺、甙键等结构的化合物,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有可能分解,必要时需要采用缓冲液来保持酸碱度。
(3)去除蛋白质沉淀蛋白方法:①有机溶剂沉淀法:加入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试剂(多选):乙腈、甲醇、无水乙醇、四氢呋喃、丙酮等。
——主要适用于含有较高极性毒物的检材去蛋白处理,比如酸性、中性及碱性毒物。
②盐析法:加入无机盐类——试剂:常用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钠都可以)——主要适合分离碱性毒物及代谢物。
③等电点沉淀法:常用的酸性沉淀剂有:三氯醋酸、高氯酸、硫酸、苦味酸——主要适合分离酸性、中性毒物;④加入重金属盐类——试剂:汞盐、铜盐、锌盐等——主要适合分离酸性、中性及碱性毒物。
(4)结合物的解离与蛋白质或葡萄糖醛酸、硫酸等形成结合物,需要通过水解的方式使结合状态的毒物释放出来以利于提取。
——常用方法有酸水解法和酶水解法。
22.非挥发性毒物的检材处理方法非挥发性毒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易挥发的一大类有机化合物。
结构通常较为复杂,分子量较大,多数为固体。
——处理法:将检材预处理后进行提取净化。
(1)液-液提取法该法适用于液态检材,如血、尿等,可根据其中所含待检物种类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提取方式。
液-液萃取的装置可根据检材量的大小,采用常量萃取装置(如分液漏斗),或微量萃取装置。
(2)改良Stas-Otto法(考)适用:当分析目标不够明确,或疑有多种理化性质不同的毒物存在时,可采用改良Stas-Otto 法。
Stas-Otto法的原理及操作流程:①首先用酸性乙醇浸泡检材,使大部分杂质尤其是蛋白质、脂质、糖、纤维素及一些无机盐称为不溶物过滤去除,而有机毒物则溶解于酸性乙醇;②然后将过滤所得的乙醇液蒸至糖浆状,③再用无水乙醇溶解、过滤、蒸干再溶解,反复处理数次,提高乙醇浓度使大部分杂质除去,④再制成水溶液,依次在不同酸碱性的条件下用有机溶剂萃取或反萃取,从而将毒物分成酸性、中性、碱性及两性等几类组分,净化后可分别进行检验或筛选。
23.挥发性毒物的检材处理方法多用蒸馏法、微量扩散法、顶空气相色谱法等。
基于气-液平衡原理。
24.金属毒物的检材处理方法多用有机质破坏法有机质破坏法:将待测检材在一定的条件下(比如温度)与试剂作用,使所含的有机物,包括脂肪、糖类、色素等,全部分解为无极产物,转化为二氧化碳、水、二氧化氮等。
(1)湿法:在液体状态下去除有机物的方法,一般在浓强酸中加入氧化剂,然后加热分解有机物得到含无机物的强酸性水溶液。
(2)干法:将检材蒸干后再较高温度下使有机物炭化、灼热灰化并最后被氧化除去。
25.水溶性无机毒物的检材处理方法水溶性无机毒物:强酸、强碱、亚硝酸盐、草酸盐、氯酸盐、氯乙酸盐、硝酸盐、硼酸盐、溴化物、碘化物等能溶于水的无机毒物。
通常采用水浸法和透析法。
(1)水浸法:将检材剪碎与捣碎,用蒸馏水浸泡或轻微加热使得待测毒物溶解于水中,然后进行过滤或离心,取上清液进行分析。
(2)透析法:基于溶液的渗透现象。
优点是可将水溶性小分子或离子化合物从组成复杂的检材中分离出来,且不改变其化学性质。
各论部分:内容:对毒物进行分类介绍。
掌握:1.中毒特点以及取材和检验的要求。
2.毒物的理化共性和特性以及与分离检测方法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