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教学大纲
药理学教学大纲
![药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a0147c3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95.png)
药理学教学大纲一、引言药理学是医学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主要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药物的代谢过程和药效学等内容。
药理学教学大纲旨在系统规划药理学课程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系统的药物治疗和合理用药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2. 学习各类药物的药理学原理,掌握常用药物的药效学特性;3. 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药物临床应用的能力,提高合理用药意识;4. 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跟上药理学领域的发展和变化。
三、教学内容1. 基础药理学(1)药理学概论(2)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3)药物的作用机制(4)药物的药效学2. 临床药理学(1)心血管系统药理学(2)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3)消化系统药理学(4)内分泌系统药理学(5)抗感染药理学(6)肿瘤化疗药理学(7)免疫调节药理学四、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强化概念和原理的理解;2. 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交流,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实验教学:开展药效实验、药代动力学实验等,帮助学生掌握实验技能;4. 病例讨论:以临床案例为基础,引导学生应用药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实验报告等;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3. 期末考试:综合考核学生对药理学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 课程教材:由教师根据课程要求编写,供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和进行复习;2.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直观展示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效;3. 实验室设备:提供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药品,保障实验教学的进行。
七、总结药理学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的药理学知识,培养其临床用药分析和评价的能力,促进医学教育的发展。
希望通过全面实施教学大纲,学生能够掌握药理学理论和实践,为未来的医学实践做好充分准备。
《药理学》教学大纲
![《药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e2ae2a1aaea998fcd220e7c.png)
药理学理论课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药理学总论第1章绪言(1学时)①熟悉药物的概念;药理学研究内容;新药的概念。
②了解药理学发展史。
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2.5学时)①掌握药效学作用的基本规律,机制。
②熟悉药物效应的分析的方法;量效关系和量效曲线的概念和意义;受体的概念及受体学说;药物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
③了解药物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用占领学说理解激动药和拮抗药。
第3章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及合理用药(0.5学时)①了解药物和机体对药物效应的影响;药物效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第4章药物的体内过程和药物代谢动力学(6学时)①掌握药物转运的类型,基本规律;药物在体内的吸收规律及影响吸收的因素;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分布、代谢与排泄规律、特点,对临床的影响;药动学的基本概念、公式意义及临床应用指导价值。
运用Handerson-Hasselbalch公式说明药物在体内的分布状态。
②了解常见药动学参数的意义。
第二部分: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第5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2学时)①掌握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基本原理。
②熟悉明确传出神经地址及受体分类③了解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和受体,传出神经系统受体分布和效应。
第6章拟胆碱药(1学时)①掌握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拟胆碱药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①熟悉乙酰胆碱的药理作用,氨甲酰胆碱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毛果芸香碱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
②了解胆碱酯酶活性及毒扁豆碱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新斯的明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第7章有机磷酸酯类抗胆碱酯酶药中毒及胆碱酯酶复活药(1学时)①掌握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原理及解救原理②熟悉胆碱酯酶复活剂作用机理③了解阿托品竞争性拮抗作用第8章胆碱受体阻断药(I)/M胆碱受体阻断药(1学时)①掌握阿托品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②熟悉东莨菪碱及山莨菪碱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③了解后马托品和普鲁本辛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第9章胆碱受体阻断药(II)/N胆碱受体阻断药(1学时)①熟悉骨骼肌松弛药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药理学》教学大纲药学本科
![《药理学》教学大纲药学本科](https://img.taocdn.com/s3/m/c50d0694cc7931b765ce15fc.png)
《药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1300003学时:48学分 3面向对象:药学专业本科学生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课程英文名称:Pharmacology一、课程的任务与目的药理学是一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药学之间的桥梁学科,是高等医药院校本科生必修课程。
它与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制剂学等学科交叉渗透,为创新药物活性研究、构效关系研究和生物利用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任务:使学生掌握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原理,熟悉药物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从而直接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新药研究服务。
目的:通过讲授、自学、讨论,使在学生掌握合理用药的基本知识,并为研制开发新药提供评价药物有效性、安全性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以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为基础,掌握药物效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的基本方法;以生理、病理、临床医学为基础,掌握各类药物的作用、体内过程的特点、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通过上述教学内容,使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研制新药打下扎实基础。
二. 课程的内容与基本要求(一)绪言1.教学内容(1)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
(2)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
(3)影响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因素。
2.教学要求(1)熟悉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新药研究与开发。
(2)掌握药理学的概念。
(3)了解现代药理学的发展及特点。
了解药物的来源。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药理学的概念;新药概念;个体差异(二)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1.教学内容(1)药物的基本作用(2)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3)受体学说2.教学要求(1)掌握药物作用的基本类型,药物作用的选择性,药物作用的临床效果。
(2)熟悉药物的量效关系。
(3)掌握药物的作用机制-受体学说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药物作用及其药理效应;基本作用类型(兴奋、抑制);不良反应。
剂量-效应关系;治疗指数(TI)和安全性评价指标;亲和力与内在活性;难点:受体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药理学实践课教学大纲(3篇)
![药理学实践课教学大纲(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8199284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b2.png)
第1篇一、课程名称药理学实践课二、课程性质药理学实践课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旨在通过实验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三、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学、药动学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知识。
(3)熟悉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药物警戒。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药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分析等。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3. 素质目标:(1)增强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求实的态度。
(2)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3)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课程内容1. 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 药物的作用机制- 药效学- 药动学2. 常用药物的临床应用- 抗菌药物- 抗病毒药物- 抗肿瘤药物- 抗高血压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物- 神经系统药物3. 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警戒- 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和机制- 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药物警戒的意义和内容4. 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的类型和机制- 药物相互作用的预防和处理5. 药物实验技术- 实验设计与实施-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常用药物实验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药理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常用药物的临床应用。
2.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药理学实验技能。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4.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实验现象、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5. 现场教学法:邀请药学专家或临床医生进行现场讲解和演示。
六、教学安排1. 学时分配:- 理论课:32学时- 实验课:32学时2. 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课程介绍、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 第二周:常用药物的临床应用- 第三周: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警戒- 第四周:药物相互作用- 第五周:药物实验技术- 第六周:实验操作与实验报告撰写- 第七周:课程总结与复习七、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包括实验报告、课堂表现、实验操作等。
药理学教学大纲
![药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62adf69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3f.png)
药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药理学是医学和药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动力学、药物代谢与排泄、药物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知识。
药理学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合理使用药物,保障人民健康。
二、课程目标1、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
2、了解各类药物的的作用机制、药效动力学、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
3、掌握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原则和方法。
4、具备药物评价和合理用药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药理学总论:药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药物代谢与排泄、药物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等。
2、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等。
3、作用于循环系统的药物:抗高血压药、抗心绞痛药、调血脂药等。
4、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平喘药、祛痰药、镇咳药等。
5、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抗酸药、胃肠动力药、抗炎药等。
6、作用于泌尿系统的药物:利尿药、抗尿失禁药等。
7、作用于生殖系统的药物:性激素类药物、抗早孕药等。
8、抗感染药物:抗生素、抗真菌药、抗病毒药等。
9、抗肿瘤药物: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生物类抗肿瘤药等。
10、其他类药物:维生素类、激素类等。
四、教学要求1、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用途。
2、熟悉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原则和方法,具备药物评价和合理用药的能力。
3、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掌握药物的安全性评价方法。
4、掌握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药理学实验。
五、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系统讲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介绍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动力学、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
2、案例分析:结合临床病例,引导学生分析药物治疗原则和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教学:通过实验研究,让学生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自学辅导:安排一定的自学内容,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高自学能力。
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ab8322d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98.png)
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药理学是药学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和排泄等内容。
本课程通过理论讲解、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等教学手段,旨在培养学生对药物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学习目标1. 掌握药物的分类、性质及药理学基础知识;2. 理解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3. 了解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4. 培养学生的药理学实验技能及科学研究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单元一:药物分类与性质1. 药物分类及命名规则2. 药物性质与药物效应关系3. 药物的剂量-效应关系单元二: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动力学过程1.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2. 药物动力学参数的计算与评价3. 药物动力学与药物剂量关系单元三:药物作用机制1. 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2. 药物的作用方式及信号传导途径3. 药物对酶系统的影响单元四:临床药物应用1. 常见药物分类及典型代表2. 药物的药理学作用与临床应用3. 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禁忌症单元五:药理学实验技术与科研方法1. 常用药理学实验技术介绍2. 药理学实验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3. 科学研究设计与论文写作基本要求四、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1. 教学方法:结合理论授课与实验操作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与案例分析,并进行课堂互动;2. 评价方式: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30%,期末考试占70%。
五、课程参考教材1. 药理学.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 药理学导论.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3. 药理学与临床应用.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六、教学资源1. 实验室设备:药理学实验所需仪器材料;2. 电子资源:药理学学习网站、电子书籍等;3. 班级课外活动:如药理学研讨会、学术讲座等。
七、教学团队介绍本课程由药理学教研团队承担,团队成员均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药理学专业背景的教师,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
八、教学效果评估每年均进行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和教学效果评估,以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和药理学理解能力。
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bc63e9b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de.png)
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药理学是医学科学中重要的一门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对药物的理论基础、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用途和副作用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本课程将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药理学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目标1. 了解药物分类及其特点,包括化学药品、生物制剂和中草药等;2. 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物在机体内的代谢过程;3. 掌握常用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4. 熟悉药物的治疗应用和常见的不良反应;5. 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课程内容1. 药物分类学1.1 化学药品1.1.1 有机化合物药物1.1.2 无机化合物药物1.2 生物制剂1.3 中草药2. 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2.1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2.2 药物在机体内的作用时间和浓度变化3. 药物的作用机制3.1 靶点及作用方式3.2 受体理论3.3 药物的激动与抑制作用4. 常用药物的治疗应用4.1 抗生素4.2 降压药物4.3 解热镇痛药物4.4 抗肿瘤药物4.5 解痉药物5. 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5.1 药物剂量的计算5.2 药物的口服、注射、局部应用等给药途径6. 药物的不良反应与药物相互作用6.1 药物过敏和毒性反应6.2 药物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授课和讲解,将药理学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2. 实践操作:开展实验、模拟临床操作和病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探讨药物的疗效、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等问题。
五、课程评价与考核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实验报告、课后作业等;2. 期中考试:对学生掌握的药物分类、作用机制和常用药物等知识进行考核;3. 期末考试:对整个课程内容进行综合考核;4. 实践操作成绩: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临床模拟能力进行评价。
六、参考教材1. 《药物学》(第三版),作者:XX2. 《药理学导论》(第五版),作者:XX七、其他要求1. 学生应自带药理学实验用具和相关材料;2. 课程结束后,学生需提交一份课程总结报告,内容包括对药理学学习的体会和反思,以及对今后学习和发展的规划。
药理学 教学大纲
![药理学 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34cddf2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2a.png)
药理学教学大纲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作用于机体的作用规律和应用的学科。
它是医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也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药物的化学结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药效学、药物相互作用等。
药理学教学大纲药理学教学大纲是指导药理学教学的依据。
它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法等。
药理学教学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药物化学:介绍药物的化学结构、命名、分类、物理性质等。
2.药理作用:介绍药物对机体的作用机制、作用部位、作用途径等。
3.药代动力学:介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
4.药效学:介绍药物对机体产生效应的过程和规律。
5.药物相互作用:介绍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类型、机制、影响因素等。
药理学教学要求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掌握药物的化学结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药效学、药物相互作用等基本知识。
●能够分析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
●能够应用药理学知识进行临床诊疗。
药理学教学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讲授:教师讲授药理学的基本知识。
●讨论:学生围绕药理学问题进行讨论。
●实验:学生进行药理学实验,加深对药理学知识的理解。
●课外阅读:学生阅读药理学相关书籍,拓宽知识面。
药理学教学评价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考试:考核学生对药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作业:考核学生对药理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实验报告:考核学生对药理学实验的掌握程度。
药理学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药理学教学,学生可以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临床医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
![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a4cc166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a2.png)
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一、引言临床药理学是医学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药物的作用机理、药物的副作用、药物代谢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内容。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临床药理学的教学提供一个明确的框架和指导,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
二、课程目标1. 掌握药物的分类和命名规则;2. 理解药物的作用靶点和作用机制;3. 了解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和药效学参数;4. 熟悉常用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5. 学会合理用药和预防药物相互作用。
三、教学内容1. 药物分类和命名1.1 药物分类的基本原理1.2 常见药物分类的例子1.3 药物命名的规则和常见命名方法2. 药物的作用机制2.1 药物和靶标的结合2.2 药物的激动和抑制作用2.3 药物的信号传导调节作用3. 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3.1 药物的吸收与分布3.2 药物的代谢与排泄3.3 药物的半衰期和剂量剂程关系4. 药物的药效学参数4.1 药物的最大效应和半数最大效应浓度 4.2 药物的剂量-反应关系4.3 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5. 常用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5.1 常见药物的常见副作用5.2 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5.3 药物的毒性反应和禁忌症6. 合理用药和预防药物相互作用6.1 药物的个体化用药和剂量调整6.2 药物的相互作用机制和临床意义6.3 药物相互作用的预防和管理方法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系统的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临床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2. 实践教学: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形式,让学生亲自参与药物治疗过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疑难问题,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互动程度进行评价。
2. 学生掌握程度:通过期末考试、小组报告和实验操作等形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3. 学生实践能力:通过学生在实验室实践过程中的操作是否准确和独立完成,评价其实践能力的水平。
药理学教学大纲
![药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1d326e4524de518964b7d0a.png)
药理学教学大纲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绪言掌握药理学、药物、药效动力学、药代动力学的概念。
熟悉药理学的学科任务。
了解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简史。
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掌握药物的基本作用及治疗效果。
掌握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
熟悉药物作用机制。
了解构效关系。
掌握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的相关概念。
了解受体类型及第二信使。
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1.了解药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的基本概念及影响因素。
掌握首关消除概念及细胞膜两侧pH对药物吸收和分布的影响。
2.熟悉药物消除动力学、时量曲线及多次给药的血药浓度变化3.掌握药代动力学基本参数的药理学意义。
了解房室模型及意义。
第四章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及合理用药掌握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及合理用药原则。
第五章化学治疗药物了解化学治疗的概念、发展史。
掌握化学治疗的常用术语,化疗药物的作用机理,病原体的耐药性产生、机理和预防措施。
二、教学时数1学时第六章β-内酰胺类抗生素掌握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基本结构,青霉素和头孢菌素作用机制,抗菌谱和适应症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青霉素G、抗青霉素酶青霉素及广谱青霉素的特点,熟悉三代头孢菌类的代表药及其特点。
二、教学时数3学时第七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类掌握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特点,红霉素的抗菌作用、体内过程、应用及不良反应。
掌握林可霉素类抗生素的抗菌作用、体内过程、特点、主要用途及不良反应。
了解其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万古霉素类的特点。
二、教学时数1学时第八章氨基环醇类抗生素和多粘菌素了解氨基环醇类抗生素的分类。
掌握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共性及常用药物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及其衍生物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的特点。
了解氨基环醇类抗生素的发展状况及大观霉素、多粘菌素的作用和应用。
二、教学时数1学时第九章四环素类及氯霉素掌握四环素、氯霉素抗菌活性、作用机制、药动学、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二、教学时数1学时第十章人工合成的抗菌药掌握喹诺酮类的作用及用途。
药理学教学大纲
![药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f4565bc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9.png)
药理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掌握,使其具备分析和评价药物药理学信息的能力,并为药物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二、教学内容1. 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原理2. 重要药物的药理特点和使用方法3. 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和防范措施4. 药理学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5. 药物研发与创新三、教学方法1. 授课:通过讲述基本概念、理论和案例,系统地介绍药理学知识。
2. 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决和分析与药物治疗相关的问题。
3. 实验:组织学生进行药理学实验,培养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4. 课堂演示:通过多媒体、模型等手段,演示和展示药理学实验操作和结果。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实验报告等。
2. 期中考试:理论知识考核。
3. 期末考试:综合考核药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知识。
五、参考教材1. 《药理学导论》高晓松2. 《药理学原理》张伟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药理学基本概念和重要原理(授课)2. 第二周:重要药物的药理特点和使用方法(授课、讨论)3. 第三周: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和防范措施(授课、讨论)4. 第四周:药理学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授课、实验)5. 第五周:药物研发与创新(授课)6. 第六周:复和期中考试7. 第七周:复和期末考试七、教学资源支持1. 实验室:提供药理学实验的场地和设备。
2. 图书馆:提供相关教材、文献和学术资源。
3. 多媒体设备:支持课堂演示和讲解。
八、教学团队本课程由专业的药理学教师承担,其中包括医药学博士和经验丰富的药理学研究人员。
以上为药理学教学大纲,希望本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坚实的药理学基础,并在今后的药学领域发展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药理学》教学大纲
![《药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8c18c7a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bb.png)
《药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药理学(Pharmacology)。
二、教学对象本大纲适用于医学影像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
三、学分与学时理论48学时。
四、课程模块类别及课程属性:本课程为医学影像专业本科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必选课。
五、课程性质、任务和要求:药理学是医学影像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主要任务是讲解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主要是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作用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机制。
同时也阐明机体对药物的处置的动态变化,特别是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认识药物防治疾病的原则及新药研发的药理学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和熟悉常用药物的药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为临床能安全、有效和合理用药奠定基础。
六、教学重点: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及原理,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也是药学与医学的桥梁学科。
教学内容以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药物为主,以药物的分类、药理作用(包括作用机制)、临床用途和主要不良反应为重点。
对每类药物的代表药要讲深讲透,同类药物比较其作用特点或作简要介绍。
七、主要先修课程: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微生物学及免疫学等。
八、教学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绪言【教学要求】1.掌握药物、药理学、药效学和药动学的概念。
2.了解药理学的内容、任务、在医药学中的地位。
3.了解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史和新药开发与研究。
【主要内容】1.基本概念:药物(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可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化学物质)、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学科)和药动学(是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的学科)。
2.药理学的内容、任务、在医药学中的地位。
3.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史和新药开发与研究。
【重点内容】药物、药理学、药效学和药动学的概念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教学要求】1.掌握药物首过消除、吸入给药、注射给药、局部给药、血浆蛋白结合率、解离度、血脑屏障、胎盘屏障、药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系)、药酶的诱导与抑制、肠肝循环、一级及零级消除动力学、消除半衰期、生物利用度、清除率、表观分布容积定义及相关临床意义。
药理学教学大纲
![药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1170826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34.png)
药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药理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学分:_____课程总学时:_____授课对象:_____二、课程性质与任务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医学和药学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各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知识,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学生学习后续的相关课程及从事医药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各类药物的基本概念、作用机制、药动学特点和临床应用。
熟悉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和禁忌证。
了解新药研发的基本流程和药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药理学知识,对临床用药进行合理分析和评价。
具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获取药物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职业道德。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一)总论1、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药动学参数:半衰期、清除率、表观分布容积、生物利用度等。
影响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因素。
2、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的基本作用:兴奋与抑制、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
药物的量效关系:效能、效价强度、半数有效量、半数致死量等。
药物的作用机制。
3、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药物方面:剂量、剂型、给药途径、联合用药等。
机体方面: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疾病状态、心理因素等。
(二)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1、胆碱能神经系统药物胆碱受体激动药:乙酰胆碱、毛果芸香碱等。
胆碱酯酶抑制剂:新斯的明等。
胆碱受体阻断药:阿托品等。
2、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药物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等。
(三)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1、镇静催眠药苯二氮䓬类:地西泮等。
《药理学》教学大纲
![《药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24593f5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3a.png)
《药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机制的科学。
药理学作为药物治疗学的理论基础,为临床防治疾病、合理用药提供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医学与药学之间的桥梁课。
在药理学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临床实践,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丰富药理学理论。
药物的研究和应用除了要尊重科学规律,还要依靠法律,法规和指导原则,以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
药理学与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医学有广泛联系,与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及精神病学等护理学密切相关。
本课程为必修课,是临床专业学生所学重要课之一,为后继所修内、外、妇、儿等专业课奠定了基础。
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1.阐明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规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2.药效学和药动学是新药研究、开发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3.药理学的理论和研究进展为阐明生物机体的生物化学及生物物理学现象提供重要的科学资料,是推动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学科之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要严格按照大纲的规定,即要注重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又应当掌握具体药物的药理学内容,包括药物的作用与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药动学特点等。
在掌握“重点药”的基础上,了解或熟悉“非重点药”与“重点药”的异同及其主要特点。
(三)课程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上突出重点和难点,理论联系实际。
反对填鸭式,采用启发式,选用灵活多样先进教学方法;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药理学总论4学时第一节绪论 1学时知识点:1.药理学的概述:药物的概念及特性, 研究药物的学科,药理学研究对象和任务。
2.药学基本知识药物分类,常用药物制剂,药品标示。
3.学习药理学的方法。
第二节药效学 1学时知识点:1.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作用与效应,药物效应的基本表现,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及其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理学》教学大纲川北医学院课程名称:药理学学分:总学时:69 实验学时:35适应专业:医本、口本、影像、检验、护理、中西医、麻醉和妇产等本科专业参考教材:杨宝峰主编: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3年8月药理学理论教学学时分配参考表备注:诊断用药、局麻药,中枢兴奋药,降血脂药,驱肠药等在实验室学习。
其余自学。
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绪言[目的]掌握药理学、药物、药效动力学、药代动力学基本概念(含英文);熟悉药理学的性质、任务。
了解药物和药理学发展史,新药开发与研究过程。
[教学内容]药物的概念,了解我国"本草"的贡献,药理学的发展史,近代药理学的进展。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
《药理学》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
医学生学习《药理学》,要理解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基本规律,从而达到合理用药,提高药物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目的。
新药开发中,药理学研发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包括临床前药理学研究,临床药理学研究与售后调研。
第二章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一一药效学[目的]掌握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量效关系有关概念,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相关概念。
熟悉药物作用机制。
了解受体类型和第二信使。
[教学内容]药物基本作用。
药物作用的特异性、选择性、个体差异性;药物的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
剂量—效应关系,最大效能与效价强度;量反应与质反应;安全范围、治疗指数、半数有效量(ED5O)和半数致死量(LD5O)。
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
激动剂、拮抗剂(阻断剂)、部分激动药,受体类型,关于G蛋白,第二信使,受体调节,竞争性拮抗与非竞争性拮抗,亲和力指数PD2和拮抗指数PA2。
第三章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目的]掌握药代动力学的基本规律;基本参数的药理学意义。
熟悉药物消除动力学,时量曲线及多次给药的血药浓度变化。
[教学内容]药物的跨膜转运:被动转运、主动转运、简单扩散(脂溶扩散)、Pka、离子障。
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首关消除;药物分布的假平衡,药物再分布,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及其意义,血脑屏障,胎盘屏障;生物转化方式,肝药酶,药酶的诱导剂与抑制剂。
药物的排泄及影响肾排泄的因素,肝肠循环。
药物的时效及时量关系。
有关药代动力学参数及概念:时量关系、生物利用度、表观分布容积、t1/2、清除率、清除速率,清除速率常数;一级动力学清除和零级动力学清除。
房室模型,治疗窗,稳态血药浓度。
第四章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及合理用药原则[目的]掌握影响药物作用的主要因素。
了解合理用药原则。
[教学内容]药剂当量和生物当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安慰剂,致敏反应,耐受性,快速耐受性,药物依赖性和抗药性。
合理用药原则。
第五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目的]掌握胆碱受体激动和肾上腺素受体激动时的效应,掌握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分类;熟悉乙酰胆碱的代谢灭活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了解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的生物合成、贮存和释放。
[教学内容]传出神经按递质的分类及其生理效应。
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的生物合成、贮存释放、和作用的消失。
M受体、N1受体、N2受体;α1受体、α2受体、β1受体和β2受体。
各种受体激动时产生的效应。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机制,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分类。
第六章胆碱受体激动药[目的]掌握毛果芸香碱对眼的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了解乙酰胆碱、卡巴胆碱、醋甲胆碱、贝胆碱和毒蕈碱的药理作用。
[教学内容]乙酰胆碱的M样和N样作用;卡巴胆碱、醋甲胆碱、贝胆碱的药理作用与应用;毛果丢香碱主要对眼的作用和临床应用,吸收后引起的不良反应。
第七章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合药[目的]掌握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新斯的明的作用和应用;掌握解救有机磷类中毒的解毒药的作用机制和疗效。
熟悉新斯的明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
熟悉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有机磷类中毒的机制和中毒症状及解毒剂。
了解毒扁豆碱、他克林的作用特点。
[教学内容]新斯的明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与新斯的明比较毒扁豆碱和他克林的作用特点。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机制,中毒引起的M样症状,N样症状和中枢症状。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解救药物,碘解磷定、氯磷定的解毒机制和解毒效果,大剂量阿托品解毒的机制和疗效。
第八章 M受体阻断药[目的]掌握阿托品的作用、应用与不良反应,山莨菪碱、东莨菪碱的作用特点;了解阿托品的合成代用品。
[教学内容]阿托品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山莨菪碱的作用特点,东莨菪碱的作用特点。
合成扩瞳药与合成解痉药。
第九章 N受体阻断药[目的]熟悉除极化型肌松药和非除极化型肌松药作用机制、特点、用途与不良反应。
了解神经节(N1受体)阻断药的作用及应用。
[教学内容]神经节阻断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琥珀胆碱的药理作用、体内过程、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筒箭毒碱的作用、应用和不良反应。
第十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目的]掌握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及多巴胺的药理作用、应用与不良反应。
熟悉麻黄碱、间羟胺、去氧肾上腺素的作用特点与应用。
了解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代谢。
[教学内容]拟肾上腺素药的构效关系。
去甲肾上腺素的体内过程、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肾上腺素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异丙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麻黄碱、间羟胺、去氧肾上腺素的作用特点。
第十一章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目的]掌握β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常用β受体阻断药的特点。
熟悉短效α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了解长效α受体阻断药酚苄明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酚妥拉明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酚苄明的药理作用、应用;β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普萘洛尔的药理作用、应用及注意事项。
第十二章局部麻醉药[目的]掌握局麻药的概念药理作用,作用原理,毒性反应与防治措施;掌握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的卡因等常用局麻药的作用特点。
熟悉影响局麻作用的因素。
了解局部麻醉方法。
[教学内容]局部麻醉方法。
局麻药的作用、作用原理、影响因素、吸收作用及不良反应;常用局麻药普鲁卡因、利多卡因、地卡因、布比卡因、罗哌卡因的作用特点及应用。
第十三章全身麻醉药(略)第十四章镇静催眠药[目的]掌握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作用,作用原理,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熟悉巴比妥类药物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与防治措施;了解非巴比妥类、非BDZ类镇静催眠药物的作用特点及应用。
[教学内容]镇静催眠药的概念。
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作用,作用原理,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与防治措施。
巴比妥类药物的作用,作用特点与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与防治措施。
其它镇静催眠药的作用特点与应用。
第十五章抗癫痫药与抗惊厥药[目的]掌握常用抗癫痫药苯妥英钠、苯巴比妥、丙戊酸钠、地西泮的作用,作用原理与临床应用;掌握硫酸镁的作用,应用与注意事项。
熟悉各类癫痫的合理选药。
了解卡马西平、乙琥胺、加巴喷丁、拉莫三嗪抗癫痫原理与应用。
[教学内容]癫痫的发病与神经元异常放电的关系。
癫痫的临床分型。
苯妥英钠的体内过程特点,对神经细胞异常放电的影响,作用原理,临床用途,主要不良反应与应用注意事项。
苯巴比妥、BDZs、丙戊酸钠及其它抗癫痫药的作用特点与临床应用。
硫酸镁注射给药的药理作用,作用机理、应用及注意事项。
第十六章抗帕金森病药[目的]掌握左旋多巴、卡比多巴抗帕金森病的作用、作用原理,临床用途;掌握左旋多巴的主要不良反应与对策。
熟悉中枢抗胆碱药抗帕金森病的原理与临床应用。
[教学内容]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症的临床机理,左旋多巴的作用、作用原理。
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卡比多巴的作用、作用原理,左旋多巴与卡比多巴合用的好处。
苄丝肼、溴隐停、司来吉兰、金钢烷胺、苯海索、丙环定抗帕金森病的原理与应用特点。
第十七章抗精神失常药[目的]掌握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作用机理、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与防治措施;丙米嗪的作用特点及应用。
熟悉硫杂蒽类、丁酰苯类、碳酸锂等其他抗精神失常药的作用特点与用途。
了解其他吩噻嗪类抗精神失常药的作用特点。
[教学内容]精神失常的概念及抗精神失常药物的分类。
氯丙嗪的作用、作用原理、临床用途、主要不良反应与应用注意事项。
其他抗精神病药的作用特点比较。
碳酸锂、丙咪嗪等的作用特点与应用,主要不良反应及禁忌症。
第十八章镇痛药[目的]掌握吗啡的药理作用、作用原理、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与防治;掌握可待因、哌替啶、喷他佐辛的作用特点。
熟悉美沙酮、纳洛酮的作用、作用特点与临床用途。
了解阿法罗定、芬太尼、喷他佐林、二氢埃托啡、曲马多、延胡索乙素、罗通定的作用特点与应用。
癌症病人三级止痛阶梯治疗。
[教学内容]吗啡的药理作用、作用原理、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与防治措施。
哌替啶与吗啡的比较,美沙酮、喷他佐林、二氢埃托啡的作用特点与应用。
纳洛酮的作用、作用原理及应用。
第十九章中枢兴奋药[目的]掌握常用中枢兴奋药咖啡因、尼可刹米、哌醋甲酯、山梗菜碱的作用、作用原理及用途,应用中枢兴奋药的注意事项。
了解甲氯芬酯、二甲弗林、贝美洛的作用特点与应用。
[教学内容]中枢兴奋药的基本作用、作用特点、临床用途、应用注意事项。
咖啡因、尼可刹米、哌醋甲酯、山梗菜碱的药理作用、作用原理、用药注意事项。
甲氯芬酯、吡拉西坦、二甲弗林、贝美洛的作用特点与应用。
第二十章解热镇痛抗炎药[目的]掌握解热镇痛抗炎药的作用、作用原理、主要不良反应与防治措施;掌握阿斯匹林的作用特点、应用、主要不良反应。
熟悉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及布洛芬的作用特点与应用。
了解吡唑酮类及其他抗炎有机酸类的作用特点与应用;了解抗痛风药的作用环节。
[教学内容]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作用原理、临床用途。
阿斯匹林的作用、作用特点、不同剂量时的临床用途、主要不良反应与防治措施;非那西丁、醋氨酚、吲哚美辛、舒林酸、布洛芬等其他抗炎有机酸的作用特点与应用;保泰松、布他酮的作用特点与临床应用价值。
解热镇痛药复方制剂的临床应用价值。
第二十一章钙拮抗剂[目的]掌握钙拮抗剂的药理作用、作用原理、临床用途、主要不良反应与应用注意事项。
掌握钙离子的生理意义;熟悉钙拮抗剂的分类及代表药物,钙拮抗剂对钙通道的作用方式;了解钙通道的类型,L-型钙通道阻滞剂的分子结构。
[教学内容]钙离子的生理意义。
钙通道的类型。
L-型钙通道的分子结构。
钙拮抗剂的作用方式、特点、钙拮抗剂分类。
钙拮抗剂的作用、应用、主要不良反应与应用注意。
常用钙拮抗药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硝苯地平的作用特点与应用。
氨氯地平、尼莫地平、桂利嗪、氟桂利嗪的作用特点与应用。
第二十二章抗心律失常药[目的]掌握常用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利多卡因、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胺碘酮、钙拮抗剂维拉帕米、腺苷的抗心律失常原理、作用特点、应用与不良反应;熟悉心律失常发生的电生理机制和药物抗心律失常的基本电生理作用;熟悉普鲁卡因胺、苯妥英钠、地尔硫卓等抗心律失常药特点与应用;熟悉胺碘酮的药动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