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陶渊明的贫居心态及人生境界
关于陶渊明隐居田园的看法作文300字
关于陶渊明隐居田园的看法作文300字篇一:陶渊明隐居,过起潇洒的避世生活,自可以说是他明哲保身,远离世俗感染的好方法。
但个人认为,这也是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
虽然当时东晋朝廷腐败,但身为堂堂七尺男儿,就更应激流勇进,面对困难永不言弃,这也符合古代墨家的侠义精神。
入世,就要经历世俗的磨砺,才能更好的把我人生。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陶渊明的隐居,是一种逃避责任的体现,违背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儒家思想。
陶渊明的归隐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从外部看,魏晋乱世,政更迭频繁,文权人出于厌倦和自保开始崇尚道家,清谈成风,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难得的崇尚自由、玄风扇炽的时代。
老庄哲学在魏晋变成了一种生活状态,道家的美学思想是魏晋风度的根源,人们追求老子所说的美在于体验、感悟、天人合一,独与天地相往来,道法自然。
魏晋的风流名士们崇尚自然、超然物外,忘我,不刻意,不人为,率真任诞而风流自赏。
喜好饮酒,不务世事,以隐逸为人生的最高追求。
可谓是真名士自风流,美丽的大自然和名士们的心灵交融在一起,竹林七贤、二王、王谢世家从陶渊明的眼前从容走过。
这一切与陶渊明隐逸性情的形成不无关系。
篇二:有人说,陶渊明不仅是田园诗人,而且还是理想主义者。
想必这位仁兄定是对陶渊明作了一番研究,才下此定论。
先且不说这位仁兄对陶渊明所下定论是否正确。
咱也来先研究研究陶渊明,再说这位仁兄的定论如何。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
东晋诗人,文学家。
浔阳柴桑人。
他幼年失去父亲,家道中落,少年的陶渊明生活在贫困之中。
由于社会动荡,早年一直没有出仕,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后为贫穷所迫,陆续做过州祭酒、参军、县令等一些小官。
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
后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
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从这段有关陶渊明的文字中,可以看出陶渊明的仕途并不顺达,可谓是坎坷。
也许仕途的失意就是陶渊明归隐的原因。
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和当代躺平生活方式
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和当代躺平生活方式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文人,并以他的生活态度和作品影响了无数的读者。
他的生活态度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与当代的躺平生活方式有着某种联系。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的时代,他的时代充斥着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
面对这样的社会环境,他选择了远离世俗和政治的纷扰,回归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快乐。
他离开城市,隐居山水之间,以清静自然的生活向人们展示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
陶渊明崇尚自然,尤其喜爱山水,他在《归园田居》中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看北斗。
”他喜欢在自家花园采菊观星,以自然景观陶冶心灵。
他认为人应当心平气和地与自然相处,顺应自然的规律,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这种生活态度呼应了躺平生活方式中的“放下”和“简单”。
陶渊明放下功名利禄,追求内心真正的满足;现代人也可以放下刻意追求过高的生活压力,享受简简单单的生活中的乐趣。
陶渊明鼓励人们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发展,他认为压抑自由的束缚会使人内心感到痛苦。
他在《归园田居》中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他通过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来实现心灵的自由。
这种心境与躺平生活方式中的“追求心灵自由”的理念相契合,提醒我们应当耐心寻找内心真正的快乐,而不是被外界的物质追求所束缚。
陶渊明的生活态度还表现在他的乐观和积极向上。
他在《归去来兮辞》中写道:“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他坚信人生的价值不取决于地位或财富的多少,而在于个人对生活的态度。
他以他自己的人生为例,引导人们用乐观的心态面对困境和挫折,更好地享受生活。
这与现代躺平生活方式中的“遭遇困境也可以保持乐观”的思想相呼应。
综上所述,陶渊明的生活态度与当代躺平生活方式有着一定的共通之处。
他的追求自然、追求心灵自由、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都为现代人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义。
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竞争压力下,我们可以借鉴陶渊明的生活哲学,放下杂念,与自然为友,追求内心真正的满足和平和。
峻洁映千秋,诗文显后世——论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
叁壑壁塑竺望兰二竺—盈峻沽,口映千秋诗文显后世——论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杨岳华(浙江贸易经济学校,浙江台州317000)摘要: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时最有成就的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伟大诗人之一。
他的峻洁悟淡、质朴真率的个性及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使他的田园诗显于后世。
真正确立了他在中国文学吏上的地位。
文章从他的济世之志、困厄矛盾的人生际遇、峻洁性格、文学成就来论述陶渊明独特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
关键词:陶渊明生活态度人生追求文学成就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时最有成就的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伟大诗人之一。
他年轻时曾怀抱壮志,积极人世。
但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使得诗人在困厄、矛盾中告别官场.走向归隐.陶然于田园山水的清静,固守于粗茶淡饭的清贫,悠游于精神世界的自逸。
正是诗人峻洁的人格理想,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隐居的生存方式.使他的田园诗显于后世,真正确立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一、猛志逸四海。
囊翮思远翥——积极进取的济世之志陶渊明出生在一个仕宦家庭里。
他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名将,建有奇功,做过八州都督,封长沙郡公。
陶渊明对他十分推崇,“桓桓长沙,伊勋尹德。
天子畴我,专征南国。
功遂辞旧,临宠不忒。
孰谓斯心。
而近可得?”外祖父孟嘉是陶侃的女婿,曾被庚亮举为劝学从事,还做过征西大将军,桓温的长史。
陶渊明对他非常景仰:“君清蹈衡门。
则令闻孔昭。
振缨公朝,则德音允集。
”“先师有遗训,余岂云坠?”有如此的仕宦家庭,他何尝不想光大祖业,青史留名?他从小就受到很好的儒家思想教育。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径”(《饮酒》十六),少年的陶渊明已经阅读了《老子》、《庄子》及《诗》、《书》、《礼》、《易》、《乐》等儒家经典著作。
儒家以济世弘道为原则.贞刚弘毅为人格.“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对古代知识分子来说:“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最大的梦想,在“学而优则仁”的时代,谁能超越历史的局限而对功业荣名不屑一顾?因此少年时的陶渊明就有着强烈的政治抱负。
陶渊明的人生态度
陶渊明的人生态度陶渊明,东晋时期诗人、辞赋家、田园诗派创始人、代表作《陶渊明集》,其人生态度:一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保持自己人格的高洁,二是安贫乐道,躬耕自食,虽贫贱而自得其乐,保持自己精神上的高贵。
陶渊明是中古时代的大思想家。
他的文学思想是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对真的理解,既注重历史与生活的真实,更注重思想情感和襟怀抱负的真实,是较完美的艺术真实。
同时,他对自然的理解也表现其文学思想的独特性。
他不言教化、俭约浅浮雕,著重情感的民主自由抒写,著重诗文的自然天成,这就是一种非常低的境界。
然而,无论是倡导艺术真实,还是尊崇文学的自然,都就是为了磅礴淋离地整体表现人生。
这就是陶渊明文学思想的灵魂。
陶渊明对社会人事的虚伪黑暗有极清醒的认识,因而他的隐逸不是消极的逃避现实,而是具有深刻的批判社会现实的积极意义。
当他在漫长的隐居生活中陷入饥寒交迫的困境时,尽管也彷徨过,动摇过,但最终还是没有向现实屈服,宁固穷终生也要坚守清节。
据传郡官派督邮来见到他,县吏就叫做他穿好衣冠迎。
他感叹说道:“我岂可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奈何!”从此,不为五斗米折腰误为尽如人意谈论。
陶渊明喜欢喝酒,“寄酒为迹”抒发自己不愿和腐朽的统治集团同流合污的心愿,表现出诗人恬淡旷远的襟怀、孤傲高洁的品格,也正是因为如此它的作品才虽平淡质朴却诗意盎然。
陶诗文共一百四十几篇,提及《列子》、《庄子》典故多达七十次之多,不能不说道对老庄思想拒绝接受甚深。
陶渊明崇尚老庄的自然美学观,同时又就是生活劳动在田园之中,很自然地,田园生活竟成了他的审美对象化,也因此成就了中国田园诗歌的光辉。
陶渊明以自然为美,以真为美的诗美思想,闪耀在诗情上,便是照亮了人物个性,使读者强烈感受到诗人傲岸不屈,追求自由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内容上,则是把田园生活引进了诗坛,为中国诗歌的发展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扩散在艺术上,则就是产生了真朴淡远的艺术境界和消磨自然的美学风格。
有人认为陶渊明隐居是消极避世作文
有人认为陶渊明隐居是消极避世作文哎呀,说起陶渊明隐居这件事,真是让人有说不完的话题啊。
有人说他消极避世,可我觉得这事儿不能这么简单粗暴地就下定论嘛。
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看看陶渊明到底是不是在逃避现实呢?我们得了解陶渊明这个人。
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的文学家、诗人。
他的诗歌以田园诗为主,风格质朴、自然,被誉为“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陶渊明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曾经在官场上有所作为,但因为看不惯官场的腐败和黑暗,最终选择了辞官归隐,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生活。
有人认为陶渊明隐居是消极避世,原因大概是因为他在官场上的经历让他对现实失望透顶。
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一个事实,那就是陶渊明并没有完全放弃对社会的责任感。
他在隐居期间,依然关注国家大事,关心民生疾苦。
他的诗歌作品,也充满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所以,说他是消极避世,似乎并不完全准确。
我们也要看到,陶渊明选择隐居,也是出于对个人生活品质的追求。
在那个时代,官场生活压力巨大,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现象屡见不鲜。
陶渊明可能觉得自己无法适应那种环境,于是选择了远离纷扰,过上清闲自在的生活。
这种选择,其实也是人之常情吧。
说到陶渊明的隐居生活,我觉得他的生活方式还是挺值得我们学习的。
他在山林间种植蔬菜、养殖家禽,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
这种简朴的生活方式,让我想起了那句古话:“知足常乐”。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是否也应该学会知足,学会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呢?陶渊明的诗歌作品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他的诗歌中,常常描绘出美丽的田园风光和宁静的生活场景。
这些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纯真、美好的生活态度。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是否也应该学会放慢脚步,去欣赏身边的美好呢?陶渊明的隐居生活,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
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说他是消极避世。
相反,我们应该从他的生活中汲取一些有益的东西,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
就像陶渊明在诗中所写的那句话:“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和当代躺平生活方式
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和当代躺平生活方式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农学家,他的生活态度一直是以自然为师,追求简朴、宁静的生活。
而当代的躺平生活方式则是一种新兴的生活态度,主张放弃竞争、追求自由、舒适的生活。
本文将探讨陶渊明的生活态度与当代躺平生活方式之间的相似与不同之处。
陶渊明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
他喜欢独自隐居在山野之间,与大自然为伴。
他以山水之间的宁静与美丽为乐,以农田之间的劳作与收获为快乐。
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自然中万物生灵的赞美。
他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文学作品,传达了对于安静、宁和的生活的向往。
而当代躺平生活方式则是一种反对竞争和压力的生活态度。
躺平生活主张放弃过度竞争和追求,拒绝过度劳累和奋斗,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躺平生活的支持者们认为,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追求物质成功往往伴随着精神的焦虑和疲惫。
因此,他们选择放弃过度努力,选择放松心态,追求自由、舒适的生活。
从生活态度的角度来看,陶渊明的生活态度更强调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体验。
而当代躺平生活方式则更多地关注个人的内心状态和情感需求。
两者之间的不同,既体现了时代的差异,也反映了个体对于生活的不同追求。
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强调自给自足和简朴生活。
他在田园生活中,通过耕种和种植,获得自己的生活所需。
他不追求奢华和物质财富,而是将生活的重心放在了心灵的满足和精神的享受上。
他以农田的劳作和农作物的收获为乐,以山水之间的宁静与美丽为乐。
而当代躺平生活方式则更多地强调追求舒适和享受。
躺平生活的支持者们认为,过度努力和追求物质成功往往伴随着精神的焦虑和疲惫,而舒适和享受才是真正的幸福。
他们选择放松心态,追求自由、舒适的生活。
他们拒绝过度的努力和奋斗,倡导简化生活、减少压力、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总结起来,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和当代躺平生活方式在追求宁静、简朴的生活上有相似之处。
陶渊明通过隐居山野、耕种种植,追求自然与自己的和谐,倡导自给自足和简朴生活。
浅谈陶渊明的人生态度
浅谈陶渊明的人生态度浅谈陶渊明的人生态度陶渊明是东晋著名的大诗人,散文、辞赋也有很大成就,对于后世发生过广泛的影响,他以其能真正脱弃轩冕陶渊明既有“幽然见南山”的一面,也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一面,他的人生态度可说是非常复杂的,从一开始的时隐时仕到以后的躬耕归隐再到桃源时期,他思想的轨迹不是单纯的,而是曲折无序,是经过了众多转变的。
陶渊明的思想一生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是从政从文双重志愿确立时期(即从出生到29岁)。
他有这样的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首先,青年时期的陶渊明所处的政治社会环境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开明的。
晋武帝太元八年,苻坚发动了九十万大军,企图一举消灭晋军,而在淝水两军进行战时,东晋在宰相谢安的领导下打了个大胜仗,使东晋政权转危为安。
这给青年时期的陶渊明对社会的期望无疑打了一剂强心针,觉得报国有望,所以这一时期他有从政的决心。
他在《杂诗》中曾说:“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在《拟古》中表示“少时壮且兮,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摔至幽州。
”从这些诗中可看出,陶渊明是一个有理想有志气的慷慨激昂的诗人。
另一方面,东晋文人崇尚隐逸之风。
“……更主要的,经过了三国两晋,到范蔚宗的时代,希企和崇拜隐逸的风气,已经很普遍很坚固地树立在士大夫和文人们的一般心理上了。
这只要看看魏晋人的诗文,和考察一下他们的生活,就知道他们是多么地希企这样一种人格,但他们自己却仍然在从仕。
”从以上文字可看出,当时的`文人崇尚隐逸已蔚然成风了。
而隐逸之人一般靠什么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呢?那只有靠写诗文。
陶渊明生活在这样一个崇尚隐的大环境中作为一个文人自然也不能免去隐逸之心,所以他在树立从政志愿的同时又有从文的心。
其次,我们来考察一下陶渊明的家庭环境,陶渊明是陶侃的后代,且陶家世代入仕。
陶侃做过大司马,祖父茂,父亲逸都做过太守,而外祖父孟嘉则做过征西大将军桓温的长史。
陶渊明生在这样的仕宦之家,他能没有为光宗耀祖而入仕的决心吗?但是,陶渊明又不是一个贪慕虚荣和富贵利禄的人。
论陶渊明的贫居心态及人生境界
论陶渊明的贫居心态及人生境界陶渊明是我国著名的田园诗人,在我国文学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的诗作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为什么在那个时代竟然是一个田园诗的圣代?陶渊明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为何偏偏是他创作了如此巨大数量的田园诗歌?我们试图通过对其内心精神世界的分析去揭开文学发展的某种规律性。
一、陶渊明的生存环境分析(一)一家之言历史的发展是漫长的过程,人们生活在“现代”,无法确证未来,而对过去也是模模糊糊的意识,这就造成了认识论的偏颇:多数情况下,人们缺少整体的历史观念。
钱中书先生在他的一片散文中说的好:对人类而言,远古时代其实正是人类的童年,而不是比现代人要老,真正老成的倒是现代人。
我赞成这句话,如果让秦汉魏晋的人去总结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无异于使之做“无米之炊”,因为他们所看到的历史是短暂的,尚不能够呈现出足够的规律性。
现在,我们既然占有了足够多的材料,虽然其中有为皇家做传的讹诈,但当我们将中国的历史进行一定程度的浓缩,我们就不难发现历史发展的规律。
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文学离不开文字,文学发展的历史自然也应该是从商朝开始。
文以载道是中国文学的传统,因此,我们要探究文学发展的规律性,就首先要探索中国政治流变的规律性,并探索中国文化的变化规律。
对比中西方文化发展,西方文化发生过巨大的波折,打个比方,就好比是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曾经短暂的“失忆”,在中国,文化是一贯的,她的历史从来没有出现过匮乏,但是,几乎在同样的年代,中国文化也曾经十分迷茫。
又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的哲学——最智慧的学问——的高峰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而不是像西方那样,不断的将哲学推向前进。
言论与思想是推动政治的发展?抑或阻滞中国政治的发展?中国向何处去,已然成为秦人需要面对的问题。
秦统一之后,做了几件大事,在文化上的态度就是焚书坑儒(儒并不是指儒家,而是指文人)。
显然,秦人认为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是政治混乱,国家动荡的原因。
浅析陶渊明的人生态度(3)
浅析陶渊明的人生态度(3)走入田园的陶渊明,内心并未真正的平静,更没有完全超脱。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贯穿他的一生。
传统人生价值观的失落使他尤为痛苦。
在其四言诗《荣木》序云:“荣木,念将老也。
日月推迁,已复九夏。
总角闻道,白首为成”感叹自己岁月虚度,功业无成。
另外,生活的贫困,死亡的痛苦也时时困扰着他。
而思想矛盾的冲突也是其归园及创作的一种内在异化。
(三)对现实人生的积极总结陶渊明在对社会和人生作出设计之后,并没有一味消极地在社会中生存,而是对社会更加积极地去关注,热爱人生,积极参与现实生活,在生活中不断总结、不断追求更加积极向上的生活。
在《饮酒并序》(其六)中“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极力希望当时污浊的社会能返朴还真,具体的办法即像孔子那样研习诗书礼乐;然而当时却无人问津,自己感到十分痛心。
他怀着以六经来弥补败坏的社会风尚的抱负,但得不到实现,所以只有以饮酒遣悲而已。
同样,在《乞食》中,“愧我非韩才”,陶渊明感慨自己不能像韩信那样辅刘邦平定天下,得遂其志,而是穷困潦倒志不得申,但他并不灰心,即使死后也要报答朋友“一饭之恩”,甚至想到“结草”相报。
也正因为怀着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在与普通人的共同生活中忘却战争动乱、权力争斗,找到了人生快乐[7]。
陶渊明一度希翼通过自己的人生政治理想来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
在《拟古》(其四)中“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便是陶渊明政治理想的表现,即收复中原。
然而,他这种思想在当时是得不到共鸣的,即使想听到别人在这方面的思想言论都不可能,但是涵盖了其对东晋统治集团苟且偷安、不谋恢复的强烈愤慨。
与此同时,在《杂诗》(其四)“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
躬亲未曾替……”陶渊明感慨自己努力耕作,然而连最低的生活保障也无法维持。
表达自己的愤和不平:对那些善于投机取巧的人都各得所宜,而自己耕作不辍,反而受冻挨饿,从而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提出质疑。
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陶渊明,一个古代文学家,他的生活态度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尊敬。
他的生活态
度可以用简朴、自然、淡泊、清静来形容。
首先,陶渊明的生活态度是简朴的。
他不喜欢奢华的生活,而是喜欢简单朴素
的生活方式。
他在田园生活中,喜欢种植蔬菜,养鱼养鸟,过着清贫的生活。
他认为简朴的生活可以使人心灵宁静,远离俗世的纷扰。
其次,陶渊明的生活态度是自然的。
他喜欢与自然为伴,喜欢在山林间游走,
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他认为自然是最美的,与自然融为一体可以使人心灵纯净。
他在与自然的交融中,感悟生命的真谛,体会到宇宙的奥秘。
再次,陶渊明的生活态度是淡泊的。
他不喜欢名利之争,不喜欢攀比虚荣。
他
认为名利是过眼云烟,不值得追求。
他宁愿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过着平淡的生活。
他的淡泊态度使他能够超脱世俗,心境清净。
最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是清静的。
他喜欢独处,喜欢与自己的内心对话。
他
在清静中思考人生,感悟道理。
他认为清静可以使人心灵安宁,可以使人更好地领悟生活的真谛。
总的来说,陶渊明的生活态度是一种简朴、自然、淡泊、清静的生活态度。
这
种生活态度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我们应该学习陶渊明,追求简朴、自然、淡泊、清静的生活方式,才能够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美好和意义。
陶渊明生活态度
陶渊明生活态度
陶渊明,中国东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的生活态度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尊敬。
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可以用简朴、乐观、自由来概括。
首先,陶渊明的生活态度非常简朴。
他在田园中隐居,远离了尘世的喧嚣,过
着简单而朴素的生活。
他喜欢种田、养鸡、饮酒、吟诗作画,对物质生活并不追求,更注重精神世界的满足。
他的简朴生活态度深深影响了后人,成为了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典范。
其次,陶渊明的生活态度非常乐观。
在他的诗作中,常常表现出对世界的美好
向往和对人生的豁达乐观。
他在《归园田居》中写道,“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表达了对世间万物的理解和接纳,以及对人生的豁达和乐观。
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后人树立了一个积极向上的榜样。
最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非常自由。
他喜欢隐居山林,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精神
的解放。
他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一个自由自在、与世隔绝的理想乡村生活,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他的生活态度自由而豁达,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尊敬。
总之,陶渊明的生活态度以简朴、乐观、自由为主要特点,成为了后人学习的
榜样。
他的生活态度,不仅影响了当时的人们,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希望我们能够向陶渊明学习,过简朴、乐观、自由的生活,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试论陶渊明的人生观
试论陶渊明的人生观作者:王子祥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2012年第10期陶渊明的一生,历尽了人生的坎坷,他饱尝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目睹了官场的黑暗。
因此,他对贫富、荣辱、生死等问题都有大彻大悟的深刻见解,并行成了自己独特的“委运自然”的人生观。
中国田园诗人生观时代环境东晋诗人陶渊明作为一代文宗,其对后世长久不衰的魅力,不仅仅在于他开拓了中国田园诗的创作领域,亦非仅仅因其创造了一种平和冲淡的艺术境界,而是因为,在他这方独特的山水田园里,潜藏着他看似平淡、实则膏腴的思想和灵魂的光辉;蕴藉着他求实任真、丰富完整的人生和生命哲学;寄寓着他贞刚自质、安贫乐道的独特的人格操守;展现着他淳朴宽厚、达观随和的人生性情,他的一生都是在追求自然的至真至美和人性的至醇至善。
人生坎坷、生不逢时,使得陶渊明历尽了东晋末期社会的动荡不安、腐败黑暗。
“真风告逝,大伪斯兴”。
(《感士不遇赋》)29~42岁的三次出仕与归隐,使他越来越厌恶这个社会。
他直言不讳地说明了他出仕的目的就已显示了他的卓越。
自古文人多磨难,历史经验告诉他:生不逢时的忠良之士不管有多大的济世之才,都得不到重用。
在封建时代摆在知识分子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可以走:或出仕或归隐。
回归田园恰好与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一拍即合。
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源于庄子,并且他的思想、生活莫不出自真率本于自然。
诗人追求自然生活的恬静闲居。
在他的作品中对自然做了真朴的描绘。
这一点也充分体现了他的自然委运的人生观。
陶渊明是“颖脱不群,任真自得”。
这在陶诗中就能得到很好的印证。
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诗人把官场比为尘网、樊笼,使人不得自由。
一个“误”字表明作者的懊恼悔恨之情。
诗人在官场中就像羁鸟、池鱼依恋树林、池塘那样渴望回到自然,寻求自由。
诗人笔下的田园,榆柳、桃李围绕于房前。
狗吠于深巷之中,鸡鸣于桑树之巅,一幅平淡和谐的田园风光。
诗中洋溢着作者回归之处的欣喜愉悦之情“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其五),“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连雨独饮》)。
浅谈陶渊明自身性格对其人生境遇的影响
浅谈陶渊明自身性格对其人生境遇的影响作者:庄林燕来源:《文学教育》2017年第04期内容摘要:陶渊明传世的诗文并不多,却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归因于他所拥有的丰富精神内涵。
质性自然,委运化迁,放旷冲澹,也正因为这样的性格,铸成了他清贫乐道,波澜起伏的人生。
本文意为探讨陶渊明自身性格对其人生境遇的影响。
关键词:质性自然放旷冲澹乐天委分归隐智慧陶渊明出身于没落仕宦家庭,生活于动乱的晋宋之际。
他由仕而隐,成为我国历史上中最为著名的隐士,以极少的作品数量忝列古代大诗人之列。
前人多以时代或家庭论其平生,不过我们觉得陶渊明自己的性格与其一生境遇关系很大。
陶渊明所生活的晋末宋初,正是东晋王朝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最激烈的鼎盛时期。
除了统治集团之间的相互混战,当时由孙恩和卢循领导的东晋时期最大的农民起义运动也正在此时爆发。
北方的匈奴、鲜卑、揭、氏、羌,自从汉末晋初进人中原以后,其势力不断往南渗透。
在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和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阶级矛盾等多重矛盾的夹击下,东晋王朝内外交困,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陶渊明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名臣,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
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家境不算太坏。
但是陶渊明八岁时父亲去世,家境逐渐没落。
12岁时庶母辞世。
他20岁时,家境便开始变得贫困。
最后一次出仕,只当了85天的彭泽令,从此隐居。
陶渊明的人生以及诗文为历代文人所激赏,其间当有给人以启示之处。
一.陶渊明的性格与思想陶渊明虽然以隐士名世,但是他的人生与作品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之所以如此,因为他的人生与作品有很深的底蕴,即具有人格与思想作基础。
1.精神核心是自然陶渊明与自然之间没有距离。
陶渊明的诗中无不体现他这一贯穿生命的思想。
首先,陶诗是以天地自然,田园风物为题材——林野、素月、风霜、雨露、松柏、菊桃、鸟雀……比比皆是,这也正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敏锐洞察,寄情自然。
再看陶诗风格,亦是自然率性。
大自然的每一种形象都结合有陶渊明自身深切的感受。
陶渊明归园田居的人生态度
陶渊明归园田居的人生态度你想啊,他能毅然决然地告别官场那种复杂又拘束的生活,跑回园田居去过日子,这得是多大的勇气。
就像我们现在好多人,在大城市里忙忙碌碌,被各种规则和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可就是不敢轻易说走就走,回到自己心里向往的那个小地方。
但陶渊明就这么干了,他就像一个任性的孩子,我不喜欢这儿了,我就回我自己的小天地。
他回到园田居之后啊,那小日子过得可美了。
每天就跟大自然打交道,看那些花花草草,和小动物们相伴。
他写的那些诗,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你能感觉到他那种惬意。
他不是在那装高雅,是真的从心底里享受这种简单的生活。
就好比我们现在有些人,厌倦了那些灯红酒绿,就想回农村老家种种菜,养养鸡,陶渊明就是这种感觉的鼻祖。
他对生活的要求也不高,有个小茅屋,有点地能种粮食就满足了。
不像现在有些人,追求大房子、豪车什么的。
他就觉得啊,这大自然给的就够了。
他种地的时候,估计也没少出糗,可能苗都种歪了,但是他不在乎啊,他享受的是这个过程。
他的这种态度,就像是在告诉我们,生活不需要那么多的功名利禄,简单点,快乐点就好。
而且他对人际关系也看得很淡,在园田居里,可能就是和几个邻居偶尔往来一下,也没有那些官场的勾心斗角。
他就做自己想做的事,写写诗,发发呆,看看云卷云舒。
他的这种人生态度,就像是一股清流,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给我们一种不一样的启发。
让我们知道,原来我们也可以选择这样一种简单、自在、充满人情味的生活方式。
我们现在有时候也应该学学陶渊明,不要被那些身外之物束缚住了。
累了就歇一歇,找个自己喜欢的地方,过过简单的日子。
他的这种人生态度,真的是能让我们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找到一丝宁静和平和呢。
对陶渊明隐居的看法
对陶渊明隐居的看法第一篇:对陶渊明隐居的看法对陶渊明隐居的看法————读《陶渊明集笺注》有感最先接触到陶渊明的就是语文教材中的《饮酒》、《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归田园居》等作品。
这些作品中,字字都散发出那种清新平实的风韵,没有任何华丽的词藻,仿佛未经雕琢,自然地流露着他特有的古朴之风,可以直接间接的看出陶渊明渴望隐居和热爱隐居的心情。
现在大多数人对陶渊明的第一感觉都是“隐居在世外桃源的五柳先生”。
在古代,很多文人都把成为隐士作为自己最终的归宿。
我在想,他们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是浑浊不堪的官场没有操守和良心的生存之地?是世俗社会容不下他们的清高和骄傲?他们这么做是一种无奈的妥协,还是一种无言的抗争?那五柳先生呢?作为一名隐居之士,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他为什么要隐居呢?关于陶渊明的性格爱好,在他的著名作品《五柳先生传》中作了自我介绍。
文章中说:“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并自谓:“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
造饮必尽,期在必醉,即醉而退,曾不吝情。
”他当上彭泽县令后,“公田之列,足以为酒”,上任后即下令把300亩公田全部种成酿酒的秫谷,以保证常有酒喝。
他曾私下对人说:“能让我常醉于酒,平生之愿足矣。
”由此可见,陶渊明一生不图名利,不慕虚荣,就是特别喜欢喝酒,总是喝得酩酊大醉。
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
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
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
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
”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
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
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谈陶渊明的诗意人生_写陶渊明的作文1700字
谈陶渊明的诗意人生_写陶渊明的作文1700字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众所周知,陶渊明被认为是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他以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道化世人。
陶渊明,他天性所致,喜欢自由天然的东西,对于生活的要求很简单,大胆的追求自己想要的,不管不顾他人的眼光,在恬适、宁静的乡村,他不需要原则,不需要规定,不需要框架,只要有一颗真挚的心,足矣。
陶渊明的诗意人生,首先表现在他对名利的淡泊。
29岁时,他进入官场,但不久便”不为五斗米折腰”,归家闲居。
以后又先后几次出任小官,不仅无处施展济世抱负,而且于”志意多所耻”。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
因其居住地门前栽种有五棵柳树,固被人称为五柳先生。
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
归田之初,生活尚可。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至今脍炙人口。
他性嗜酒,饮必醉。
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
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
”在其《五柳先生传》中也有写道:”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他不被世俗名利所蒙蔽双眼,而是朝着生命里最真实的东西步步贴近。
在权贵们争先恐后地想挤进那个官人的世界时,他却在一旁冷眼相望。
这位洁身自好的五柳先生,早已超脱世俗,进入到他的那个”桃花源”的梦境里去了。
他不喜欢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不喜欢争权厮杀,在官场被黑暗气息所束缚,干脆一走了之,不再争名夺利,来到人间仙境,去享受”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美好景色去了。
这样的淡泊、恬雅,这样的热诚、感性,在于他把生命的一切都当作自然的风景,以欣赏的心态,一一平淡看过、走过,最终回归到他心灵的归属,这个无穷的自然。
他从不贪恋物质生活,近而便拥有了富足而高雅的精神生活。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田园诗中的人生态度
陶渊明田园诗中的人生态度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文学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
作为大力创作田园诗的第一人,在他的作品中,田园诗占了相当大一部分。
所以后人往往又称他为“田园诗人”或“隐逸诗人”。
一、由积极出仕到向往隐逸仅仅是回到农村,开始过起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田园生活,为什么就足以让陶渊明如此高兴呢?这就不得不谈到陶渊明的人生经历。
然而,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十分复杂的政治环境中。
他的曾祖父陶侃曾任晋朝的大司马;祖父做过太守,父亲大概官职更低一些而且在陶渊明幼年就去世了。
在重视门阀的社会里,陶家的地位无法与其他大的士族相比,但是又不同于寒门。
陶侃出生寒微,被讥为“小人”,又被视为有篡位野心的人。
可以想见,他的后人在政治上的处境是相当尴尬的。
因此,纵使陶渊明再有才华,在当时重视门阀的社会里,他想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是很困难的。
所以他到了二十九岁才出仕,任的还是祭酒之类的小官,而且因为出身庶族受人轻视,于是“自解归田”。
后来被召为主薄,他未就任。
直到他三十五岁时,又再次出仕,投桓玄门下做幕僚。
后因为桓玄阴谋夺权和丧母而再次辞官。
后来桓玄举兵攻入京师,篡夺王位,改国号为楚。
元兴三年(公元404年)刘裕起兵讨伐桓玄,入建康,掌握了国家大权,给晋朝带来了一丝希望。
于是,陶渊明再次出仕,出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
次年又改任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参军。
同年八月,陶渊明出任彭泽县令,出任八十余天,便辞官而去。
以辞彭泽令为界,陶渊明的人生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而他对待自己人生的态度也由积极出仕转变为向往隐逸。
而《归园田居》其一,正是他对自己十几年宦海沉浮的最好写照和总结。
此前,他不断在官僚和隐士这两种社会角色间选择,隐居时想出仕,出仕时想隐居,心情很矛盾。
但是在辞彭泽令之后,他坚定了隐居的决心,正如他的诗句:“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等,都表明了他与官场决绝,隐居的决心。
此后,无论是来自生活的艰辛还是来自官场的邀请,都无法动摇他的决心,一直过着躬耕隐逸的生活。
评价陶渊明的人生态度
评价陶渊明的人生态度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农学家,他的人生态度深受后人的赞赏和推崇。
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可以用四个关键词来概括:追求自由、追求宁静、追求真理和追求和谐。
陶渊明追求自由。
在他的作品中,经常表现出对世俗权威的反抗,他倡导自由的思想和生活方式。
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意味着他希望能够摆脱尘世的繁琐和束缚,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他追求自由的人生态度在当时是非常突出和前卫的。
陶渊明追求宁静。
他喜欢田园生活,热爱大自然的宁静和美好。
在他的作品中,经常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他在《归田赋》中写道:“临水而居,能养儿女,能事亲亲,能饮酒酒,能乐夫乐”。
这句诗表达了他希望能够在宁静的环境中享受家庭的温暖和快乐的心态。
第三,陶渊明追求真理。
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使他对真理的追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陶渊明在《归田赋》中写道:“古者言之不出,出言不远,远而不返,返而不存”。
这句诗意味着他希望能够通过思考和探索,找到人生真理的归宿。
他的这种追求真理的人生态度使他的作品更加深入人心。
陶渊明追求和谐。
他在作品中常常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他在《归园田居》中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表达了他希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
他的和谐人生态度体现了他对社会和谐的追求。
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可以用追求自由、追求宁静、追求真理和追求和谐来概括。
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由、宁静、真理和和谐的追求,也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陶渊明的人生态度鼓舞着人们追求自由、追求宁静、追求真理和追求和谐的生活方式,是我们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大学生如何理解陶渊明隐居生活
大学如何理解陶渊明隐居生活陶渊明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时一颗颇为引人注目的明星,他不为五斗米而折腰,退隐官场,隐居乡野的举动成为后世曲高和寡的文人们的模仿对象,本文试对陶渊明的隐居生活做相关的研究,了解其生活与诗歌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陶渊明生活贫穷孤独写意贫穷的底色陶渊明早年有过出仕的经历,曾出仕为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以及彭泽县令,但是,他生活在一个门阀世族统治、等级制度森严的时代,当时人们崇尚的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观念,陶渊明在任的小官,受到别人排挤与压迫就显得理所当然的了。
因而,一向有着崇尚自然地思想意识的陶渊明,辞官回归乡野就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在很多的诗歌里面陶渊明都有这样的意识,在他看来,出仕做官实在是个错误的选择,是“误落尘网中”的无奈之举。
然后,他就凭着自己一股子正气与天真,归隐了。
陶渊明把回归自然、耕躬田野理所当然的认为是一件美好的事,因为田野没有官场的尔虞我诈,没有仕途里的勾心斗角,有的是自在与悠闲。
诗人究竟是诗人,他的想法毕竟是浪漫而纯美的,他是人的本性给予了他太多的浪漫因子,而自动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琐碎与艰辛。
鲁迅先生曾经评论到:“凡是有名的隐士,他总是已经有了“优哉游哉,聊以卒岁”的幸福的。
倘不然,朝砍柴,昼耕田,晚浇菜,夜织屦,又那有吸烟品茗,吟诗作文的闲暇?陶渊明先生是我们中国赫赫有名的大隐,一名“田园诗人”,……然而他有奴子。
汉晋时候的奴子,是不但侍候主人,并且给主人种地,营商的,正是生财器具。
所以虽是渊明先生,也还略略有些生财之道在,要不然,他老人家不但没有酒喝,而且没有饭吃,早已在东篱旁边饿死了。
”评论之中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然而他是在是误会陶渊明了。
仔细读过陶渊明全集,你就会发现,他的物质生活是贫困的,在《归去来兮辞.序》中说:“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可以看见他自幼就生活在贫困的环境中,而在《庚戌岁九月中与西田获稻》中写到: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日入负茉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陶渊明的贫居心态及人生境界陶渊明是我国著名的田园诗人,在我国文学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的诗作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为什么在那个时代竟然是一个田园诗的圣代?陶渊明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为何偏偏是他创作了如此巨大数量的田园诗歌?我们试图通过对其内心精神世界的分析去揭开文学发展的某种规律性。
一、陶渊明的生存环境分析(一)一家之言历史的发展是漫长的过程,人们生活在“现代”,无法确证未来,而对过去也是模模糊糊的意识,这就造成了认识论的偏颇:多数情况下,人们缺少整体的历史观念。
钱中书先生在他的一片散文中说的好:对人类而言,远古时代其实正是人类的童年,而不是比现代人要老,真正老成的倒是现代人。
我赞成这句话,如果让秦汉魏晋的人去总结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无异于使之做“无米之炊”,因为他们所看到的历史是短暂的,尚不能够呈现出足够的规律性。
现在,我们既然占有了足够多的材料,虽然其中有为皇家做传的讹诈,但当我们将中国的历史进行一定程度的浓缩,我们就不难发现历史发展的规律。
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文学离不开文字,文学发展的历史自然也应该是从商朝开始。
文以载道是中国文学的传统,因此,我们要探究文学发展的规律性,就首先要探索中国政治流变的规律性,并探索中国文化的变化规律。
对比中西方文化发展,西方文化发生过巨大的波折,打个比方,就好比是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曾经短暂的“失忆”,在中国,文化是一贯的,她的历史从来没有出现过匮乏,但是,几乎在同样的年代,中国文化也曾经十分迷茫。
又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的哲学——最智慧的学问——的高峰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而不是像西方那样,不断的将哲学推向前进。
言论与思想是推动政治的发展?抑或阻滞中国政治的发展?中国向何处去,已然成为秦人需要面对的问题。
秦统一之后,做了几件大事,在文化上的态度就是焚书坑儒(儒并不是指儒家,而是指文人)。
显然,秦人认为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是政治混乱,国家动荡的原因。
这次,虽对中国文化造成劫难,却也让我们看到中国那个时代的人对中国历史的总结。
秦朝命短,这不能不让后来的汉认真反省,汉在总结前朝历史的基础上,对历史做了如下总结:百家争鸣固然祸国,但“焚书坑儒”也是无功,那就留下一家,做思想的统一。
众所周知,汉人提出了一个当时看来英明的政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为什么说当时“英明”?因为正是这个决定,从此,文学、文化成为政治的附庸,中国文人及一切中国人开始了言论半自由状态,而中国的哲学再无法向前推进半步。
西汉东汉400余年后,迎来中国历史的又一次大的总结。
这次总结更多的是从上而下的各阶层的人对人生与社会的思考,尤其是反映在文人身上,更是对人生要义的探索。
三国混乱不堪的纷争与权利纠结,魏晋各朝代权力的频繁更迭加剧了这种进程。
饮酒、服药、玄谈成为时代的标志,而前代的哲学传统也被各家人拿来“今用”,儒、道、释三家思想成为中国时人解决问题的基本凭据。
当时的基本状况是:统治阶层试图寻找新的思想统一路线,由此佛学兴盛;中国本土的出世、入世思想则在基层的文人对人生要义的思考下得到发扬。
(二)史料分析1、东晋是我国门阀政治发展的鼎盛时期任何一种制度的形成不是空穴来风,东晋时门阀制度的盛行本是历史的必然。
追根溯源,可追至周朝的分封制。
周朝的政治本身就是贵族政治,但是后来,西方的制度继续保持了贵族政治的血统,与中国个贵族政治制度的分水岭的标志应该是春秋战国时代,差不多同时或者更早,西方政治的模式在雅典形成,其基本特征是贵族民主制。
而中国在“问鼎”了几个世纪后,走向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其实质就是平民的独裁制,对这一制度的最好诠释是陈胜说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东晋是在汉朝总结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反省,显然,汉开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药方也失败了,当当权者无法做更深刻的正确分析的情况出现,那他就必然得出不正确的结论,应该说,魏晋统治者认为门阀政治制度是维持统治千秋百代的救命稻草,但是这个制度有个致命的缺陷,中国式的传统影响了贵族民主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分享权力对当权者是一种巨大的痛苦,这也是传统的力量使然。
2、陶渊明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年)前后,曾祖为东晋开国元勋,祖父、父亲皆曾为太守,然而至陶渊明已经中道衰落,家族显史不再。
东晋又是一个在西晋之后偏安一隅的小朝廷,家仇国恨纠结在一起,无疑深深影响着陶渊明的人生观念。
二、陶渊明的贫居心态简析1、陶渊明的入世思想是其根本陶渊明是有着深沉报国之心的,在道教兴盛玄谈流行的年代里,陶渊明不但学习了《庄子》《老子》,而且还认真学习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等方面的书籍,这是与众不同的修习。
应该说,这些学习反映了年轻时陶渊明的思想趋向,当然,反过来,这些学习也为他性格的养成提供了养料,使他既有“猛志逸四海”的抱负,又有“性本爱丘山”的志趣。
但从其后来的众多诗章中可以看出入世救国是其思想的根本和主流,他的济世救国之心是如此强烈。
单以他的《杂诗》为例,“盛世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其四,“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其五,“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其十,“闲居执荡志,时驶不可稽”。
2、出世是陶渊明的唯一选择在现实与理想中徘徊,在历史与现实中挣扎,在个人与社会间流荡,陶渊明既明知社会不容,也不懈与俗世同流合污,那就只有寻求自我内心的宁静,在精神上寻证生命的合理性。
大概当时的人都会有着跟哈姆雷特类似的苦恼,“是默默忍受命运的毒箭,或是挺身而出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而事实上,魏晋时代的人们面对的局面要比哈姆雷特个人的遭遇更加无助,因为他们的斗争不是个人对个人的,而是个人对时代的抗争。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表达了那个时代人的心声:“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死生亦大矣”。
魏晋人比以前的任何一个时代的人都更多的思考探索人生的要义,显然,与社会的斗争如果还有一点点希望,与时代的抗争则是毫无希望的,魏晋人虽然没有哈姆雷特的痛苦厉害,但是一定比哈姆雷特的烦恼多。
陶渊明是时代的先驱,出世是他的唯一选择。
贫居的动力是乐道现实的逼迫使陶渊明的理想归于破灭,是壮烈的死,抑或屈辱的生?前代的哲人为后来者指出一条道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善”就是要乐道,就必然要“贫居”,因为赤诚的报国之心被门阀政治堵在穷巷,也把诗人的理想放逐在僻野。
在这种情况下,范仲淹所说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苦闷也是诗人所不能有的。
一个个短命的皇帝,一个个短命的朝廷,让这辈人看见了浓缩的历史,也更理性的解析了历史与政治的真相。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质是发自诗人心底深处的。
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中表达了自己的志趣:闲居少言,不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衔殇赋诗,以乐其志。
贫居的实质是与社会的决裂道不同,不相与谋。
陶渊明在现实之路上不得畅通的情况下,寻求自我的实现,唯一的路径就是逃避,越是与人生远离,诗人的心就越是轻松纯净。
《归园田居》表现了他返自然的实质确是与社会的决裂: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尘网、樊笼就是作者所认识的社会。
这首诗可以视为作者与现实决裂的檄文,是与黑暗政治决裂的标志。
可以说,诗人从此踏上了自我修炼之路,再不原与社会现实有任何的瓜葛。
如果说《归园田居》是战斗檄文,那么《归去来兮辞》则是他与社会说再见的宣言书。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过去已铸成大错,未来尚可补救,那么诗人犯下的是什么大错?又要补救什么呢?作者的意思就是远离尘网,入世是错误的,入世思想也是错误的。
但是远离尘世并非作者本愿,他的内心是苦闷的,“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而文末几句话与王羲之的《兰亭序》有异曲同工之妙。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诗人与社会决裂后的归宿在哪里呢?文中说:“怀良辰以孤往,或执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泉以赋诗。
”诗人明白的告诉我们他的人生归宿,再不愿对俗世有丝毫留恋,所谓“乐夫天命复奚疑”,从此坚定的开始了田园生活的新篇章。
贫居的特征是无奈一个入世的诗人才能够在贫居之后迸发出新的生命力。
陶渊明既然有着深沉的报国之志,当然不会在碰壁之后一下子消失,也不可能消失,是埋藏,深深埋藏在孤寂的心灵深处。
一个贫居的陶渊明是历史逼出来的,每当深夜独处静思之际,年轻时的理想就会跳出来折磨他。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陶渊明的孤苦无人倾听,无法倾诉,就只有通过饮酒来排解。
李泽厚在谈到魏晋风度时指出:表面看来潇洒风流,骨子里却潜藏深埋着巨大的苦恼、恐惧和烦忧。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否?”“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等等都反映了诗人在饮酒之时何尝淡忘人生、家国,在贫居之中又何尝不忧君报国。
这种种状况又都是被逼出来的,一句“形骸久已化,心在复何言?”更让人看到他的贫居、他的超脱、他的出世看似潇洒,实则无奈,实则是一种无尽的孤独。
总之,陶渊明是一个有着强烈入世思想的诗人,他的骨子里追求济世救国,然而在东晋这个特殊的历史反思期,每一个文人都不能不无奈的感慨生不逢时,但陶渊明的性格决定了他与社会决裂的方式与他人不同。
应该说,他算是一个最纯净的文人,也是最彻底的一个,他不但借酒浇愁,更愿意去做个彻底的布衣,荷锄载月,归去田园,追求真属于自己的世界。
这种不曲的精神,在逆境中虽无奈也抱持对未来希望的气概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是历史造就了陶渊明,而陶渊明以他的气概造就了一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