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教育进校园电子教案
绿色校园生态文明教育教案(精选
![绿色校园生态文明教育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a0b442d4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62.png)
绿色校园生态文明教育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绿色校园生态文明教育》教材第四章《校园绿色行动》,详细内容包括: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绿色校园的定义与内涵,以及如何在校园中实施绿色行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使学生掌握绿色校园的定义与内涵,明白绿色校园建设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绿色校园行动,提高学生的环保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绿色校园行动的实施方法与技巧。
教学重点:生态文明基本理念的理解,绿色校园的定义与内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教材、绿色校园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校园环境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环境问题,提出绿色校园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生态文明基本理念:介绍生态文明的起源、发展,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2)绿色校园定义与内涵:阐述绿色校园的概念,解释绿色校园对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
3.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校园绿色行动案例,让学生了解绿色校园的具体实施方法。
(2)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在自己的校园中开展绿色行动,提高环保意识。
4. 例题讲解:(1)分析绿色校园行动中存在的问题。
(2)提出解决方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列举身边的环保行为,并分析其是否符合绿色校园生态文明教育理念。
(2)分组讨论,设计一个绿色校园行动方案。
六、板书设计1. 生态文明基本理念2. 绿色校园定义与内涵3. 校园绿色行动方法与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谈谈你对生态文明的理解。
(2)列举绿色校园的三个特点。
(3)设计一个绿色校园行动方案。
2. 答案:(1)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文明形态。
(2)绿色校园的特点: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
2023年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教案范文(通用11篇)_1
![2023年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教案范文(通用11篇)_1](https://img.taocdn.com/s3/m/3a787047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d0.png)
2023年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教案范文(通用11篇)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教案1活动目标1、知道空气对人类和动植物的重要性,以及空气被污染后的各种危害。
2、能防止空气被污染,有一定的环保意识。
3、对身边的生态环境感兴趣,能关心和探索。
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幼儿已经了解了关于人类和动、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
4、幼儿和教师一同有关空气被污染的资料。
5、配班老师与别的班的幼儿情景表演。
活动过程一、教师出示地球仪,引起幼儿谈话兴趣:1、出示地球仪。
(1)师:你们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什么?(教师揭开布帘出示地球仪)对了,这个就是我们生活的地球?地球上都有哪些生物呢?(幼儿自由讲述)(2)为什么我们要生活在地球上呢?而不是生活在月球上、星星上呢?(幼儿自由讲述)(3):原来地球上有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
2、幼儿做简单的小游戏。
(1)师:我们离开了空气会怎么样呢?我们试一试不呼吸会怎么样?(幼儿用手捏住鼻子)(2)不呼吸会很难受,时间长了会闷死,空气对我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二、看看讲讲,了解新鲜空气的________。
1、师: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那它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请幼儿相互交流)2、观看录像。
师:我们来看一段录像,一起去发现空气________的奥秘。
教师解说:这里是一片大森林,里面有许许多多的植物,这些植物宝宝的本领可大了,在他们的身上有许多我们眼睛看不到的小嘴巴,这些小嘴巴一张一合的把脏空气都吸到肚子里去,经过消化以后,再吐出干净的空气来。
这回你们知道新鲜空气是怎么来的了吧。
6、:植物的绿叶能制造出新鲜空气来。
三、情景表演,引出长期吸进不干净的空气身体会不健康。
1、师:新鲜的空气能使人身体健康,那么要是吸进了不干净的空气会怎么样?(情景表演)小猴:熊猫医生,熊猫医生,你给我看看病吧。
熊猫医生:小猴,你怎么了?小猴:我这几天老是咳嗽,胸口还闷的很,你快给我看看吧!熊猫医生:好!你别动,我给你检查一下,啊,张嘴。
生态文明校园优秀教案
![生态文明校园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660571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48.png)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好社会》一、目标〈一〉知识和能力目标1、明确生态文明的内涵2、了解党的相关方针、政策及生态建设的思路3、联系生活实际,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当代中学生应如何践行〈二〉过程和方法目标交流、讨论〈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博爱、宽容、悲悯、善待自然、尊重规律的和谐心灵;2、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四〉德育目标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为人类的文明作出贡献〈五〉生态目标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自我做起保护好山好水好地方,珍惜大自然的馈赠二、教学流程:<->导入:以朗诵《十八大报告》的内容导入本课:2012年11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第八、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
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文明校园教案免费
![生态文明校园教案免费](https://img.taocdn.com/s3/m/7690f837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ee.png)
生态文明校园教案免费教案标题:生态文明校园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生态文明的概念和重要性;2.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3. 促进学生参与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生态文明,为什么需要建设生态文明校园。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涵;2. 解释生态文明校园的意义和目标。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分组讨论不同学校的生态文明建设案例;2. 分享讨论结果,总结成功案例的共同特点。
四、活动设计(30分钟)1. 分组设计一个生态文明校园项目;2. 包括具体的环保措施、可持续发展计划等;3. 每组派代表进行项目介绍和讨论。
五、展示和评价(20分钟)1. 每组展示他们的项目设计;2. 全班进行评价和讨论,提出改进建议。
六、总结(10分钟)1. 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和经验;2. 强调每个人在校园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
教案指导:1. 在导入环节,可以通过提问或展示图片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在知识讲解环节,可以使用多媒体资料或实地参观等方式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生态文明的概念和生态文明校园的重要性。
3. 在案例分析环节,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学校的生态文明建设案例,并引导学生分析和总结成功案例的共同特点。
4. 在活动设计环节,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设置一些具体的环保措施和可持续发展计划,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 在展示和评价环节,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出改进建议,促进他们对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6. 在总结环节,可以通过提问或小结等方式巩固学生对生态文明校园的理解和重要性的认识。
希望以上教案能为您提供参考和指导,如果还有其他需要,请随时告诉我。
绿色校园生态文明教育优质教案(精选
![绿色校园生态文明教育优质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2937e369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2e.png)
绿色校园生态文明教育优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绿色校园生态文明教育》教材第四章“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内容包括:生态平衡的定义与重要性,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及绿色校园的实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认识到生态平衡对人类及环境的重要性。
2. 使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绿色校园建设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态平衡的概念、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绿色校园实践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校园生态环境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生态环境,引入生态平衡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讲解生态平衡的定义,阐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举例说明。
(3)介绍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结合绿色校园实践案例讲解。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生态平衡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将环保理念融入校园生活,制定绿色校园实践计划。
六、板书设计1. 绿色校园生态文明教育2. 内容:(1)生态平衡的概念与重要性(2)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3)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4)绿色校园实践案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态平衡的定义及重要性。
(2)列举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3)结合绿色校园实践,谈谈自己在校园环保方面的体会。
2. 答案:(2)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有:过度开发、污染、破坏生物栖息地等。
解决措施:加强环保意识教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资源等。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生态平衡的概念、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以及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让学生认识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绿色校园生态文明教育教案(精选
![绿色校园生态文明教育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2e5cad4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8c.png)
绿色校园生态文明教育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绿色校园生态文明教育》教材第四章《生态文明与校园行动》,详细内容包括:生态文明的基本概念,绿色校园的理念与实践,以及如何在校园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态文明的基本概念,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绿色校园的理念,了解绿色校园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3. 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生活,积极参与校园生态文明建设。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生态文明与绿色校园之间的关系,并在实践中运用。
教学重点:生态文明的基本概念,绿色校园的理念与实践,以及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笔记本、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校园生态环境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生态环境,提出问题:“我们如何打造绿色校园,实现生态文明教育?”2. 知识讲解(15分钟)(1)讲解生态文明的基本概念。
(2)介绍绿色校园的理念与实践。
(3)阐述生态文明教育与校园行动的关系。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在学校开展绿色校园行动,提高生态文明素养?4. 例题讲解(15分钟)以校园垃圾分类为例,讲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生活。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你对生态文明的理解。
(2)请列举出你在校园中可以实践的绿色行动。
2. 答案:(1)生态文明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尊重生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文明形态。
(2)绿色行动示例:节约用水、用电;垃圾分类;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保护植被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课堂氛围活跃,但部分学生对生态文明与绿色校园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学校环保设施,了解绿色校园建设情况。
2024年生态文明教案完美版
![2024年生态文明教案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b48dfa37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b6.png)
2024年生态文明教案完美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态文明的概念、内涵及其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引导学生掌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4.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生态文明的概念、内涵及其重要性。
难点: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三、教学准备1.生态文明相关资料、图片、视频等。
2.学生分组,每组准备讨论材料。
3.黑板、粉笔、PPT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展示地球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2)提问:你们认为地球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原因是什么?2.理解生态文明(1)讲解生态文明的概念、内涵及其重要性。
(2)举例说明生态文明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3.探讨生态文明建设(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建设生态文明?(2)分组讨论,每组提出至少三条建议。
4.生态文明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参观学校附近的生态环境,了解生态环境现状。
(2)开展“我为生态环境献一策”活动,让学生提出保护生态环境的金点子。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建设措施,谁能简要介绍一下?2.深入探讨生态文明建设(1)讲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挑战。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这些挑战?3.生态文明案例分析(1)展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案例。
(1)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生态文明的概念、内涵及其重要性,引导学生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六、教学评价1.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的掌握程度。
2.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等。
生态文明教育初中教案模板
![生态文明教育初中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1f4e5f3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76.png)
生态文明教育初中教案模板年级:八年级学科:道德与法治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态文明的概念,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1. 生态文明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具体做法。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生态文明建设与个人行为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播放生态文明宣传短片,引导学生了解生态文明的概念。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生态文明的理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做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具体做法。
3. 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案例。
2. 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成功经验。
3. 学生讨论如何将成功经验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总结提升(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生态文明行为。
二、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生态文明?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具体做法。
3. 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三、实践活动(15分钟)1. 教师布置实践活动任务:设计一个生态文明宣传标语。
2. 学生分组创作,提出宣传标语。
3. 各组代表分享宣传标语。
四、总结提升(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力。
3. 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情况。
生态文明环保教育进校园教案(精选6篇)
![生态文明环保教育进校园教案(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329772b2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05.png)
生态文明环保教育进校园教案生态文明环保教育进校园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生态文明环保教育进校园教案(精选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生态文明环保教育进校园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⑴、明确生态文明的内涵⑵、了解党的相关方针、政策及贵阳市生态林城建设的思路⑶、联系生活实际,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当代中学生应如何践行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⑴、培养学生博爱、宽容、悲悯、善待自然、尊重规律的心灵;⑵、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3、德育目标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为人类的文明作出贡献4、生态目标为共建爽爽的贵阳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自我做起保护好山好水好地方,珍惜大自然的馈赠二、教学流程:1、导入播放歌曲《爽爽的贵阳》,老师和学生共唱。
展示课件:贵阳市位于祖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上,这里风光秀美,气候宜人。
地上奇峰翠谷,山环水绕;地下溶洞暗河,别有洞天,这为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2、理念把握(多媒体课件)(学生交流合作,将搜集到的有关知识个别发言,进行交流)什么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内涵是什么?学生可能有的回答是: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它同样强调发展生产力,提高物质生活,但它更强调尊重自然,建设精神文明。
生态文明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素:即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法治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
生态意识文明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观念形态,包括进步的意识形态思想、生态心理、生态道德以及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
生态法治文明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制度形态,包括生态法律、制度和规范。
生态行为文明是一定的生态文化观和生态文明意识指导下,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各种推动生态文明向前发展的活动,包括清洁生产、发展环境产业、开展环保行动以及一切具有生态文明意义的参与和管理活动,同时还包括对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生态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培育。
绿色校园生态文明教育教案(精选
![绿色校园生态文明教育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57615d64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76.png)
绿色校园生态文明教育教案(精选初中《绿色校园生态文明教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绿色校园生态文明教育》教材第二章“绿色校园,低碳生活”,详细内容包括:校园低碳生活方式、节能减排的意义、环保行为规范以及绿色校园建设案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校园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和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2. 使学生掌握节能减排的基本知识,培养节能降碳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态环境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节能减排的计算方法和绿色校园建设的实践案例。
教学重点:校园低碳生活方式和环保行为规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绿色校园生态文明教育教材。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校园低碳生活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绿色校园建设,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校园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掌握节能减排的基本知识。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节能减排的实例,提高实践能力。
4. 例题讲解:讲解节能减排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环保行为规范的知识竞赛,增强学习氛围。
六、板书设计1. 绿色校园生态文明教育2. 内容:低碳生活的重要性节能减排的基本知识环保行为规范绿色校园建设案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校园低碳生活的重要性。
(2)举例说明节能减排的实践方法。
(3)谈谈你对绿色校园建设的认识。
2. 答案:(1)校园低碳生活有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2)例如:使用节能灯泡、节约用水、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等。
(3)绿色校园建设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教学效果较好。
但在课堂互动环节,部分学生表现不够积极,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绿色校园建设示范学校,让学生亲身体验低碳生活,提高环保意识。
初中学校生态文明教案模板
![初中学校生态文明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be25741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19.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生态文明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掌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了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取得的成就。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技能。
(2)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树立学生的环保道德观念。
二、教学内容1. 生态文明的定义和重要性2. 节约资源的方法3. 保护环境的基本技巧4.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成就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态环境破坏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
2. 提问:什么是生态文明?为什么我们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二)新课讲授1. 生态文明的定义和重要性- 讲解生态文明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 结合实例,说明生态环境破坏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节约资源的方法- 讲解节约水资源、能源、土地等资源的方法。
-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出具体的节约资源措施。
3. 保护环境的基本技巧- 讲解垃圾分类、减少污染、绿色出行等环保技巧。
- 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
4.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成就- 介绍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如空气质量改善、森林覆盖率提高等。
- 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三)课堂活动1. 小组讨论:如何在学校和家庭中践行生态文明?2. 角色扮演:模拟环保宣传员,向同学宣传生态文明知识。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自己在环保方面的行动计划。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其参与度。
2. 课堂活动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如讨论、角色扮演等。
2024年生态文明教育课教案(精选
![2024年生态文明教育课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6fdf04a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34.png)
2024年生态文明教育课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生态文明教育》教材第五章“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详细内容包括:生态环境的定义与重要性,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内涵,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案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生态文明理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案例分析。
重点: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生态环境现状的短片,引发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学习:① 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介绍。
② 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③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案例分享。
3. 例题讲解: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讲解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案例,并进行小组讨论。
六、板书设计1. 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概念2. 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3.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案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关系。
(2)以我国为例,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案例。
2. 答案:(1)生态环境是指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整体,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二者关系密切,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最终目标。
(2)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案例包括: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生态补偿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案例的分享,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绿色校园生态文明教育教案(精选
![绿色校园生态文明教育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52b69e68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78.png)
绿色校园生态文明教育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绿色校园生态文明教育》教材第二章第三节,详细内容包括:生态文明基本概念,绿色校园的内涵与意义,生态文明建设在校园的实践,以及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承担的责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态文明的基本概念,理解绿色校园的内涵及意义。
2. 培养学生树立绿色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3. 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环保的能力,为构建绿色校园贡献力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方法及其在校园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生态文明基本概念,绿色校园的内涵与意义,以及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承担的责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生态文明案例教材。
2. 学具:笔记本、笔、绿色校园实践活动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校园环境图片,引发学生对绿色校园的思考,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讲解生态文明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其内涵。
(2)阐述绿色校园的内涵与意义,使学生认识到绿色校园的重要性。
(3)分析生态文明建设在校园的实践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3. 实践情景引入:分享校园生态文明建设优秀案例,让学生感受绿色校园的魅力。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如何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分析自己所在校园的绿色环保现状,并提出改进措施。
六、板书设计1. 绿色校园生态文明教育2. 内容:①生态文明基本概念②绿色校园的内涵与意义③生态文明建设在校园的实践④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七、作业设计答案要求:(1)阐述自己对绿色校园的认识和理解。
(2)列举自己在绿色校园建设中的实际行动。
2. 作业批改与反馈:教师对作业进行批改,给予评价和建议,引导学生持续关注绿色校园建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校园绿色环保设施,深入了解绿色校园建设。
绿色校园生态文明教育教案(精选6篇)
![绿色校园生态文明教育教案(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41d5ae2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5e.png)
绿色校园生态文明教育教案(精选6篇)绿色校园生态文明教育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难点:从身边做起保护大自然。
教学方法:讨论、探究、合作教具准备:幻灯片、音频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谈话导入,你能说说什么是大自然吗?二、美丽的大自然1、做一做大自然中哪些东西是有生命的?哪些东西是没有生命的?请你将有生命的东西用笔圈出来。
2、你知道吗?水、空气、山脉、河流、微生物、植物、动物、地球、宇宙等,都属于大自然哦!三、蒙眼游戏到树林里、草地上,和小伙伴玩一个蒙眼游戏。
活动说明:带上蒙眼布,选择一个安全的地方,蒙上双眼,静静地待上几分钟。
然后,在老师或者家长的带领下,走过一段路。
最后,摘下眼罩围成一圈,分享活动感受。
分享:你听到了什么声音?闻到了什么气味?摸到了什么东西?请指出你走过的那段路。
交流:蒙上眼睛后,你害怕吗?你会格外留心周围的动静吗?四、观察云彩天上的云彩千变万化,观察云彩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让我们一起去观察云彩吧,一定会有许多收获。
想一想:1、云彩的形状像什么?它们会变吗?2、用笔画一画你见到的`云彩。
五、草地大家庭青青的草地真美丽,花儿草儿铺满地,草丛里藏着小秘密,小朋友们一起去看看!1、你在草地里看到了哪些小动物,请在图中将它们圈出来。
课本p8页。
2、你还发现了什么?请画出来。
3、想一想,为什么那么多动物住在草地里?4、找一找,有没有不属于草地的东西,我们应该把它放到什么地方呢?六、捡落叶秋天到了,树叶变色了,一阵风儿吹过,树叶纷纷落下。
仔细找找落叶的形状、颜色真不少。
选择合适的树叶,把它们拼在一起,就是一幅美丽的叶贴画。
见课本p11页。
七、课堂小结八、拓展延伸制作树叶贴画绿色校园生态文明教育教案2主题名称: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活动目的:爱护环境,从自身做起。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丰富生态环保知识,逐步形成“善待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良好风尚。
绿色校园生态文明教育精品教案(精选
![绿色校园生态文明教育精品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0ddb801d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80.png)
绿色校园生态文明教育精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绿色校园生态文明教育》教材第三章“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详细内容涉及: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绿色校园的构建要素、可持续发展在校园中的实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绿色校园的构建要素,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相关知识。
3. 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提高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绿色校园的构建要素。
难点:可持续发展在校园中的实践,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校园生态环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环境问题,提出绿色校园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引导学生了解绿色校园的构建要素。
a. 概念讲解:生态文明、绿色校园。
b. 案例分析:介绍国内外绿色校园建设的成功案例。
3. 实践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校园实际情况,提出绿色校园建设的建议。
4. 例题讲解:讲解可持续发展在校园中的实践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针对教学难点,设计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1. 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2. 绿色校园的构建要素3. 可持续发展在校园中的实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
b. 列举绿色校园的构建要素。
c. 结合校园实际情况,提出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建议。
2. 答案:a. 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b. 绿色校园的构建要素: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消费、绿色教育。
c.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生态文明和绿色校园的理解程度,以及实践环节的参与情况。
2. 拓展延伸:a. 组织学生开展绿色校园实践活动,如植树、垃圾分类等。
2024年生态文明教育的教案(精选
![2024年生态文明教育的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06254fa2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0b.png)
2024年生态文明教育的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生态文明教育》教材第四章“绿色生活方式”,详细内容包括:绿色出行、节能减排、垃圾分类、绿色消费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绿色生活方式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节能减排、垃圾分类等绿色生活习惯,提高实践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绿色消费、节能减排的实践方法。
重点:绿色生活方式的基本概念和垃圾分类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教材、绿色生活实践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态环境恶化与绿色生活改善的对比图片,引发学生对绿色生活方式的思考。
2. 知识讲解(10分钟)(1)绿色出行的意义和方法。
(2)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及实践措施。
(3)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技巧。
(4)绿色消费的理念和行动。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1)绿色出行在生活中的应用。
(2)家庭节能减排的实例。
(3)垃圾分类的困惑和解决方法。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教材中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5. 随堂练习(15分钟)根据教材内容,设计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强调绿色生活方式的意义,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实践。
六、板书设计1. 绿色生活方式绿色出行节能减排垃圾分类绿色消费2. 实践方法绿色出行:步行、骑行、公共交通等节能减排:关灯节水、减少空调使用等垃圾分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等绿色消费:购买环保产品、减少一次性用品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绿色生活方式的含义。
(2)举例说明节能减排在生活中的应用。
(3)列举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技巧。
2. 答案(1)绿色生活方式是指在日常生活中,遵循环保原则,采取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行为方式。
(2)例如:使用节能灯泡、减少空调使用、合理使用水资源等。
(3)垃圾分类方法: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4.2.1-生态文明知识进校园-课堂教学资料教案
![4.2.1-生态文明知识进校园-课堂教学资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479c50cf84b9d528ea7a7f.png)
《关爱大自然从我做起》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关爱大自然从我做起》从三个层次上讲述了人与自然的道德规范:尊重生命,善待自然,保护生态。
这三个层次相互关联,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对从大自然的认识逐步过渡到培养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这是教育实效性的体现,也是思想品德教学的落脚点。
2、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增进亲近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情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从自身做起,善待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能力:积极为美化自然做出自己的贡献,培养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知识:了解人与自然的道德规范;感悟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理解善待自然的意义以及如何善待自然;明白为什么要美化自然,怎样美化自然。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善待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教学难点:尊重生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二、教学方法:在组织教学时,教师可采用案例式教学法,选取典型的案例创设学习情境,增加学生的感性体验,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把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认识和情感,培养学生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和环保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正如歌中所唱:蓝蓝地球是我们的家,绿绿的土地开满鲜花,清新空气共我们呼吸,甘甜的水滋润我生命, 所有生命都有这春夏秋冬,关爱善待我们所生存的世界,,用心去珍惜好好爱护它!同学们,听完这首歌后,你有何感想?你打算怎样来关爱我们共同的家园?(二)学习新课,了解自然1.(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应怎样保护生物的多样性?(2)人类为什么要善待大自然? 我们该如何善待自然?(3) 人类为什么要美化自然?我们该如何美化自然?2.组内交流你的收获,共同解决你的疑问,并在班级进行展示。
(三)合作探究,共同提升第一,尊重生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图片展示:中国濒临灭绝的植物:珙桐和红豆杉结合视频图片展示,请回答以下问题:1、物种的消失给人类带来什么危害?2、保护生物多样性有什么意义?我们该如何对待自然界的各种生物?第二,善待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视频图片展示:蒂皮和她的野生动物朋友们1、看完与野生动物牵手的女孩——蒂皮,你想说点什么?2、大自然是我们的家园,我们应该如何善待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第三,美化自然,让大自然美丽永存1、张正祥的事迹,对你有什么启示?2、我们应该为保护大自然做点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的懂得要尊重生命、善待自然、美化自然,遵守人与自然的道德规范,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
绿色校园生态文明教育教案(通用1)ppt
![绿色校园生态文明教育教案(通用1)ppt](https://img.taocdn.com/s3/m/766ff39e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e4.png)
WPS,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WPS
添加目录标题
教学目标和内 容
教学重点与难 点
教学方法与手 段
教学步骤与时 间安排
教学评价与反 馈
教学反思与总 结
添知识目标:了解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涵 能力目标:能够理解绿色校园和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绿色校园和生态文明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和环保意识。
达到了教学目标
教学总结
学生对生态文明有了新的认识
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感谢观看
汇报人:WPS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通过实 际案例让学生更好 地理解知识点
小组讨论:让学生 分组讨论问题,提 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任务驱动:通过布 置任务的方式,让 学生在完成任务中 掌握知识
游戏化教学:将知 识点融入游戏中, 让学生在游戏中学 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使 用PPT、视频等 多媒体手段,提 高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
知识与技能: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和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掌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和方法,难点是分析生态文明的内涵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意义和价值
提示方法:介绍 本节课的学习方 法和技巧,引导 学生掌握正确的 学习方法和思考
方式
指导练习:根据 本节课的学习内 容,设计练习题 目和活动,让学 生通过实际操作 加深对知识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文明教育进校园
“生态文明教育进校园”活动方案
为了加强我校师生的生态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广大师生营造一种和谐、自然、宽松的工作和学习环境,根据门源县教育局《关于在全县中小学开展“生态文明进校园”活动的通知》的精神,引导我校有效落实“生态文明进校园”的目标任务,让我校师生正确认识家乡生态,进一步明确门源县重点治理工作的重大意义和美好前景,教育我园师幼增强节水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参与生态和环境保护的浓厚氛围,特制定康乐幼儿园“生态文明进课堂”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生态文明文明,促进师幼参与生态文明文明建设,提高广大师幼生态文明文明意识,树立生态文明文明观念,形成广大师幼植绿、爱绿、护绿、兴绿的良好社会风尚;加强校园绿化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校园。
二、活动要求。
1、创建绿色学校活动规范化、制度化。
全面动员,充分参与活动,力求活动具体化,务实化。
2、教育工作优质化。
充分利用先进电教媒体、网络,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加强环保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使环保教育融于各学科教育之中。
3、创建活动多样化。
以活动为手段,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发展,使之主动并带动身边的人投身于“绿色学校”创建活动。
4、以校园环境绿化、美化、亮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加强校园的整体规划,搞好学校的美化、净化、绿化工作,环境育人,力争使我校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取得好的成绩。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机构
1、成立以园长为组长的“生态文明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具体分管环保工作。
明确分工,强化责任,优化措施,校长亲自抓,教导处、总务处和少先队紧密配合,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与绿色学校创建纳入到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中去。
2、强化领导核心,建立以班主任和社会、自然、思品等学科的教师为骨干的管理机制。
3、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坚持记录,定期总结,按计划逐步开展教育活动。
4、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推动学校生态环保工作。
(二)加强学校生态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
1、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规划,充分挖掘校园中的可绿化资源,多种花草树木,美化校园。
2、注重学校的环境卫生及周边环境卫生,加强整治,坚决消灭卫生死角,由值日领导、值日教师、学生每天对校园卫生进行检查,做到每天“三洒两扫一拾”、每周一次大扫除,力争创造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
3、把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校园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卫生区域明确落实到各个班级。
4、节水、节电,节约纸张,提倡简朴。
(三)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增强教师的生态教育意识。
1、结合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在教师中开展生态教育知识讲座,进行教师生态教育知识测试活动,以开讲座和办培训等方式促进生态教育意识。
2、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生态教育,在教案中体现生态教育意识,开展生态教育教案征集活动,把生态教育宣传落实内化为教师自觉自愿的行动。
3、通过“无烟学校”的倡议活动,在教师中推崇环保、健康的生活习惯。
4、把学校的生态教育渗透到家庭与村组,通过学校生态教育带动每一个家庭,通过学校生态教育影响每一个村组,使整个社会共同参与生态环保,形成生态环保意识。
(四)多渠道开展学生生态教育活动
1、课堂渗透生态教育。
根据学科特点,充分挖掘课堂的生态教育资源,向学生传授生态保护知识,使学生懂得环境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懂得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关心人类的生存环境,做到有机渗透生态教育。
2、利用班、队会、升降旗仪式等多种形式开展生态教育活动。
积极开展以生态环境为主题的少先队主题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通过活动提高少先队员的生态环保意识,并将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
各中队每学期均要组织开展一次中队生态环保主题活动。
要做好“植树节”、“爱鸟周”、“世界无烟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活动安排,从多渠道宣传环境教育工作。
3、开展变“废”为“宝”的生态环保活动,紧紧围绕“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节约用水,拯救地球”、“我心中的梁子湖”、“我心中的家乡”等主题开展节水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师生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人人争做创建节水型社会的践行者和推动者。
4、发挥少先队作用,组织“生态环保小卫队”,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开展生态环保活动。
继续开展村校共建活动,与村组紧密配合,开展有针对性的生态环保教育实践活动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村组生态环保实践活动。
5、倡议学生生态环保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绿色,是生命的希望和象征。
通过“生态教育进校园”活动,使全校师生树立生态教育理念,提高生态教育水平,并积极参与面向社会的环境监督和宣传教育活动,切身感受校园绿化、美化、香化、净化带来的好处,体会和感受生态文明。
环保教育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是幼儿园一个必不可少的课题,必须从幼儿抓起,而幼儿园是幼儿环保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幼儿园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方法很多,有利用课堂教育、家庭教育、幼儿园环境教育等等.。
组织丰富多彩的环保教育,激发幼儿环保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提高环保的自觉性,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一、寓环境保护教育于游戏活动中:幼儿园开展游戏需要大量的材料,教师可以与
幼儿一起商讨,利用生活中无毒无害的纸盒、饮料罐、胶卷筒、纸板等废物,制作游戏材料,让幼儿懂得“废物的根本出路在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体育游戏《青蛙捉害虫》,通过让幼儿在四散追逐活动中,使他们懂得青蛙是益虫,能够保护庄稼,我们不能捕杀它们,更不能吃它们的肉。
知道了有的生活垃圾可以回收利用的道理之后,孩子们便很自然地养成不乱扔垃圾的习惯了。
二、把环境保护教育渗透到各日常教学中: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随时都可以渗透环保教育。
把环保知识通过幼儿喜欢的故事、儿歌、小实验、手工制作(如《大树逃跑了》、《小树叶》、《水变干净了》)等活动,使幼儿园环保教育的内容儿童化、趣味化。
孩子在这些活动中,通过充分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学得更生动、有趣且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从而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利用绿色的节日、季节性开展教育。
在每年的“世界地球日”、“世界粮食日”、“世界环境日”等一些绿色环保节日来临之际,我们都会开展以此内容的主题活动。
同时,通过讲故事、观看录像、欣赏图片、谈话讨论、外出宣传、文艺演出、发放宣传资料以及举办“碧水蓝天好家园——幼儿美术作品展”等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开展相应的绿色知识宣传教育。
例如:10月15日是“世界粮食日”,为此我和孩子们一起收集有关水稻和小麦的生产过程,并精心制作了一个版面。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发现原来我们吃的米和面粉要经过很多的生产工序才能生产出来,我们的粮食来的真不容易。
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不仅了解了“世界粮食日”的意义,懂得了爱惜粮食的重要性,更能激发他们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的情感,他们会将这种情感转化成自己的行动,真正做到爱惜粮食。
四、进行随机的环境保护教育。
午餐后我带幼儿散步来到了种植园地,一个幼儿好奇地把小青菜拔了出来,我就及时地利用这个活教材,使幼儿知道小青菜离开了土壤妈妈它就活不成了。
我们千万不能拔地上种植的花、草等植物,慢慢地培养了幼儿不随意破坏绿化的好习惯。
2、教育工作优质化。
充分利用先进电教媒体、网络,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加强环保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使环保教育融于各学科教育之中。
3、创建活动多样化。
以活动为手段,促进幼儿环保意识的发展,使之主动并带动身边的人投身于“绿色校校园”创建活动。
4、以校园环境绿化、美化、亮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加强校园的整体规划,搞好校园的美化、净化、绿化工作,环境育人,力争使我园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取得好的成绩。
三、主要措施:(一)加强领导机构
1、成立以李园长为组长的“生态文明教育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具体分管环保工作。
明确分工,强化责任,优化措施,园长亲自抓,教务处、教研组和年级组紧密配合,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与绿色校园创建纳入到保育教育的各项活动中去。
2、强化领导核心,建立以班主任和配班教师为骨干的管理机制。
3、定期召开主题活动,推动幼儿园生态文明环保工作。
(二)加强校园生态文明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